CN102307526B - 体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体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7526B
CN102307526B CN2009801563576A CN200980156357A CN102307526B CN 102307526 B CN102307526 B CN 102307526B CN 2009801563576 A CN2009801563576 A CN 2009801563576A CN 200980156357 A CN200980156357 A CN 200980156357A CN 102307526 B CN102307526 B CN 1023075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ess
mounting
dismounting
acceleration
w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3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7526A (zh
Inventor
朝田雄司
北川仁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0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7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2/00Measuring distance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by vehicles, persons, animals or other moving solid bodies, e.g. using odometers, using pedometers
    • G01C22/006Ped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19Inertial sensors, e.g. accelerometers, gyroscopes, tilt switch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ement Of Distances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AREA)

Abstract

体动检测装置,能够提高使用方式的自由度并且提高测定精度。一种运动量计主体3具有:加速度检测部12,其检测加速度,运算部14,其基于加速度数据来执行用于计算身体的体动的体动计算处理(步骤S21~S26,S31~S36,S41~S43),装拆引导部31,其容许装拆带子型装戴体2及夹子型装戴体4;所述运算部14,执行装拆检测处理(步骤S2,S3,S9,S10),在该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在所述装拆引导部31上装拆所述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时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装拆信息,并基于检测出的装拆信息来将所述体动计算处理切换为与装拆后的状态相符合的模式。

Description

体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身体的步数进行计数的步数计、测定身体的活动量的活动量计等用于检测身体的体动的体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检测身体的体动的装置,提出了步数计及活动量计等各种体动检测装置。提出了将这些体动检测装置装戴或收纳在各种部位上来使用的方法。
例如,提出了利用夹子(clip)夹住腰上的腰带或西装的胸前口袋等方法装戴的步数计(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利用夹子夹住而装戴的方法具有因装戴方向固定而能够稳定进行步数计测的优点。
但是,该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仅限于具有能够利用夹子夹住的部位的服装,以及,由于步数计醒目而破坏使用人员的时尚性的问题。
另外,提出了做成手表型以利用带子装戴在手臂上的振子(pendulum)型的运动量计(参照专利文献2)。该利用带子装戴在手臂上的方法具有不限定服装的优点和使得使用人员容易看到显示内容的优点。
但是,该方法存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是可靠地挥动手臂的活动就无法计测,因而在日常使用中用途受限。
另外,提出了通过利用多轴传感器,在主体倾斜的状态下也能够计测步数,且能够放入西装或手提包的口袋中来携带的体动检测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该利用多轴传感器的方法具有携带性良好的优点。
但是,该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在倾斜的状态下进行计测,导致容易受到各种体动的影响,且难以以高精度对应广泛范围的活动。
这样,以任何装戴方式使用体动检测装置也存在优点和问题点,用一个装戴方式不能够解决全部的问题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04-0804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563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915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检测出所使用的装戴方式,进一步使用与检测出的装戴方式相适合(符合)的模式来检测体动,由此提高使用方式的自由度并且提高测定精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动检测装置,具有: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运算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用于计算身体的体动的体动计算处理;该体动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装拆部,该装拆部容许在该体动检测装置的主体上装拆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所述运算单元,执行装拆检测处理,在该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在所述装拆部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装拆信息,并基于检测出的装拆信息来将所述体动计算处理切换为与装拆后的状态相符合的模式。
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能够由加速度检测传感器等能够检测加速度变化的单元构成。在由加速度检测传感器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由一维、二维或三维的加速度传感器构成,但优选由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构成。
所述体动计算处理能够进入如下多种处理:对步数进行计数的步数计数处理、计算生活活动量的生活活动量计算处理、计算手臂挥动程度(level)的手臂挥动程度计算处理或这些多个处理构成。
所述身体联动物品可以是裤子及裙子等下衣或腰带。
所述装戴体能够构成为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的器具,这些器具是用于安装到裤子及裙子等下衣或腰带上的夹子等的夹具,或者用于安装到手臂或脚等上的带子等。
所述装置主体能够由具备加速度检测单元和运算单元的框体构成。
所述装拆部能够由用于对设在装戴体上的规定的装拆卡合部进行装拆的适当的引导部、突起、螺纹齿顶(thread)、螺纹齿槽(screw groove)、孔或槽等的卡合部构成。
所述装拆检测处理能够构成为如下检测在装拆时产生的加速度变化的处理,包括:检测在主体装置上装拆装戴体时发生的碰撞而产生的加速度变化的处理、检测沿着装拆部的引导部进行的装置主体的移动或旋转而产生的加速度变化的处理,或者这些处理的组合等。
所述模式能够由腰装戴模式、手臂装戴模式、口袋模式或这些多个模式构成。切换这些模式时,将计算出的体动切换为步数、生活活动量或手臂挥动程度等,或切换用于计算体动的阈值,或者实施这两种处理。
所述体动检测装置能够构成为,对步数进行计数的步数计、计算生活活动量的活动量计或计算步数和生活活动量的运动量计等。在该体动检测装置上可以设置显示单元及通信单元等输出单元。也可以通过该输出单元输出加速度信号或检测出的体动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检测出装戴体的装拆情况(信息),并能够利用与装拆后的状态相符合模式检测体动。从而,能够提高所谓使用哪个装戴方式的使用方式的自由度,并能够通过按照各使用方式切换模式来提高测定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构成为,所述装拆部设有用于在装拆所述装戴体时与该装戴体的一部分相碰撞的碰撞体;在所述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检测因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
所述碰撞体能够由与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相碰撞的突起、孔、槽或壁等可碰撞的适当部位构成,且能够与装置主体的框体以一体方式形成或者通过粘合其他部件来构成。
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能够由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的突起、孔、槽或壁等可碰撞的适当部位构成,且能够装戴体的框体以一体方式形成或者粘合其他部件来构成。
根据该方式,在对装置主体和装戴体进行装拆时,能够产生在所谓步行、跑步、手臂挥动及生活活动的身体运动中表现不出来的加速度变化,并能够利用加速度检测单元高精度检测装拆信息。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构成为,与多种装戴体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装拆部。
与多种装戴体分别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装拆部例如能够为如下因各种装戴体而装拆部位不同的结构:使用装拆方向不同的导轨或槽等的引导部,或者使在相同装拆方向平行设置的所述碰撞体的个数或配置不同。
根据该方式,能够容易地检测出所装拆的装戴体的种类。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构成为,在所述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因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方向,来检测所装拆的该装戴体的种类。
由此,根据加速度的变化的方向,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所装拆的装戴体的种类。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构成为,所述装拆部的所述碰撞体的个数,根据所对应的所述装戴体的种类而不同;在所述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因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次数,来检测所装拆的该装戴体的种类。
由此,能够根据碰撞次数来高精度地检测所装拆的装戴体的种类。特别地,若与特定结构向组合,则能够根据加速度的变化的方向和碰撞次数来高精度地检测所装拆的装戴体的种类,所述特定结构是指,根据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方向来检测所装拆的该装戴体的种类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动检测装置,具有: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存储单元,其存储数据,运算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用于计算身体的体动的体动计算处理,显示单元,其显示运算结果;该体动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按装戴体的种类具备多个装拆部,所述装拆部容许在装置主体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所述运算单元,执行装拆检测处理,在该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在对所述装拆部装拆所述装戴体后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对于所述装拆部的所述装戴体的装拆信息和该装戴体的种类,并基于检测出的装拆信息和种类,将所述体动计算处理切换成与装戴状态的装戴体的种类相对应的模式来执行;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该模式相对应的画面。
与所述模式相对应的画面能够构成为,表示当前模式是腰装戴模式的画面、表示当前模式是手臂装戴模式的画面,或者表示当前模式是口袋模式的画面等与模式相对应的画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使用人员容易地确认当前的模式。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的体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身体的体动,其特征在于,具有装拆部,该装拆部容许在装置主体上装拆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该装拆部具有:引导部,在装置主体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引导部使该装戴体滑动或旋转,碰撞部,在沿着该引导部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碰撞部与该装戴体的一部分相碰撞。
所述引导部能够由引导部、槽、螺纹齿或螺纹槽等在装拆装戴体时限制滑动或旋转的部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决定装拆时的装置主体和装戴体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检测装拆信息。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具有: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运算单元,其基于由该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运算,框体,其收纳该加速度检测单元及所述运算单元;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有碰撞体,基于碰撞的冲击施加在所述碰撞体上;所述运算单元,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来检测冲击加速度数据,所述冲击加速度数据是因对所述碰撞体施加的冲击而产生了加速度变化的冲击加速度数据,根据该冲击加速度数据来检测所施加的冲击的冲击内容,执行输入信息决定处理,在该输入信息决定处理中,根据该冲击内容来决定已输入的信息。
所述冲击内容能够由冲击的方向、次数、间隔及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所输入的信息能够由用于切换模式的模式切换信息或用于表示规定的输入指示的输入指示信息等适当的信息构成。此外,在输入装置也可以设置用于输出已决定的输入信息的输出单元(显示单元或通信单元等)。
冲击加速度数据能够由基于对所述碰撞体施加冲击而产生的加速度变化的加速度数据构成。因此,在由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中,混杂有该冲击加速度数据和通常加速度数据,所述通常加速度数据表示因所谓摇动、移动或旋转整个输入装置的动作而产生的加速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对碰撞体的冲击来决定输入信息。特别地,在对体动检测装置采用该输入装置的情况下,利用加速度检测单元除了能够检测体动之外,还能够检测体动检测之外的输入信息。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动检测方法,根据加速度数据来检测身体的体动,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示因所述身体的体动而产生的加速度的变化,该体动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检测在对装置主体装拆装戴体时产生的加速度的变化;通过与该装拆后的状态相对应的模式下的体动检测处理,根据该装拆后的加速度数据来检测体动。
由此,能够根据加速度数据来检测装戴体的装拆情况(信息),另外,能够根据该装拆后的加速度数据,利用与装戴体的装拆状态相对应的模式检测体动。
因而,另外的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便携式信息终端或服务器等)能够从例如具备加速度检测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的体动检测用保持装置接收加速度数据,并利用该信息处理装置检测体动。
此时,服务器等接收加速度数据并根据该加速度数据来高精度地检测体动,或者,进行运动建议的指导人员确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高精度检测出的体动,来建议正在运动的使用人员等以各种方式利用该信息处理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检测出所使用哪种装戴方式,进一步利用与检测出的装戴方式相适合(符合)的模式来检测体动,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方式的自由度并且提高测定精度。特别地,由于组合装拆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处理来检测装戴方式,因而能够以简洁的结构可靠地检测装戴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利用立体图说明运动量计的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运动量计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根据整体程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利用放大剖面图说明装戴体的装拆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了加速度数据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8是根据腰装戴体动检测程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手臂装戴体动检测程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口袋(衣袋)型体动检测程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利用立体图说明另一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从正面一侧观察第二实施例的运动量计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背面一侧观察第二实施例的运动量计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从背面一侧观察第二实施例的运动量计主体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夹子型装戴体的装拆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夹子型装戴体的装拆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以下附图一起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装戴在手臂上使用的手臂装戴模式、装戴在腰上使用的腰装戴模式以及收纳到口袋中使用的口袋模式等三个模式相对应的运动量计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了从正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从背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利用立体图说明运动量计1的各状态的说明图。
运动量计1由运动量计主体3、可装拆在该运动量计主体3上的带子型装戴体2以及夹子型装戴体4构成。
在图示的例中,运动量计主体3形成为较厚的大致圆盘形状,如图1所示,正面设有显示部13,如图2所示,在背面设有四个装拆引导部(guide)31、两个碰撞突起33和一个背盖36。
在与运动量计主体3的背面中心等距离的位置上,均等地配置有四个装拆引导部31,均形成为相同形状。各装拆引导部31形成为两段的大致三角柱形状,其前端部31b的外周尺寸大于固定在运动量计主体3的背面上的基部31a的外周尺寸。由此,在基部31a的侧面,前端部31b和运动量计主体3的背面之间的部分,作为夹子用引导凹部31c和带子用引导凹部31d来发挥功能。
另外,在夹子用引导凹部31c、31c之间的位置的一侧以及带子用引导凹部31d、31d之间的位置的一侧,设有夹子用及带子用的各碰撞突起33、33。
背盖36是用于收纳电池的可开闭的盖,且设在运动量计主体3的背面中央。在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装戴在运动量计主体3上而覆盖该运动量计主体3的状态下,不能打开该背盖36,仅在从运动量计主体3上拆下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的状态下能够打开该背盖36。由此,更换电池时,运动量计主体3一定成为没有安装装戴体(2、4)的单体状态的结构。
带子型装戴体2由如下结构构成:带部25,其为环状,用于装戴在使用人员的手臂上;装配(mount)部21,其设在该带部25的一部分上,并在其外侧装拆运动量计主体3。
如图1所示,装配部21的外侧的面设有由两条平行导轨构成的引导导轨22、22,且在该引导导轨22、22之间架设多个突起的棱(rib)23,这些棱23在安装方向(箭头X方向)上设有多个。
棱23形成为棒状或板状,其与基于引导导轨22的运动量计主体3的装拆方向形成直角,且平行于运动量计主体3和装配部21的对置面。另外,在移动距离内设有多个该棱23,该移动距离是指,装拆时,引导导轨22与运动量计主体3的带子用引导凹部31d相卡合而滑动的距离。由此,棱23作为装戴体侧碰撞体发挥功能,并且,设在运动量计主体3上的作为主体侧碰撞体的碰撞突起33在滑动过程中与多个棱23相碰撞。此外,由这两条引导导轨22和多个棱23形成为如梯子那样的形状。
夹子型装戴体4由如下结构构成:装配部41,其用于装拆运动量计主体3;夹子部45,其在该装配部41的背面一侧夹住使用人员的腰带、裤子或裙子等。
如图1所示,装配部41的外侧的面设有由两个平行的导轨构成的引导导轨42、42,且在该引导导轨42、42之间架设多个突起状的棱43,这些棱43在安装方向(箭头Y方向)上设有多个。
棱43形成为棒状或板状,其与基于引导导轨42的运动量计主体3的装拆方向形成直角,且平行于运动量计主体3和装配部41的对置面。另外,在移动距离内设有多个该棱43,该移动距离是指,装拆时,引导导轨42与运动量计主体3的夹子用引导凹部31c相卡合而滑动的距离。由此,棱43作为装戴体侧碰撞体发挥功能,并且,运动量计主体3的碰撞突起33在滑动过程中与多个棱43相碰撞。此外,由这两条引导导轨42和多个棱43形成为如梯子那样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运动量计主体3可具有如下三种方式:如图3的(A1)、(A2)部分所示,安装带子型装戴体2而作为手臂装戴型使用;如图3的(B1)、(B2)部分所示,安装夹子型装戴体4而作为腰装戴型使用;如图3的(C1)、(C2)部分所示,皆不安装带子型装戴体2和夹子型装戴体4,而作为口袋型使用。
图4是示出了运动量计1的结构的框图。
运动量计1具有加速度检测部12、显示部13、运算部14、电源连接部15、存储部16、操作部17及电源部18,为了成为便携式,而形成为大小可容纳在普通人的手掌上的程度。
加速度检测部12是用于检测振动的加速度的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送至运算部14,该振动是指,因装戴运动量计1的使用人员的步行和体动等而产生的振动。该加速度检测部12由用于检测相互垂直的三方向加速度的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构成。以使该加速度检测部12所检测的三个方向准确与运动量计主体3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符合的方式,将该加速度检测部12配置在运动量计主体3上。由此,能够容易且高精度提取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各加速度成分。另外,以使得可在该左右方向平行滑动的方式形成有带子用引导凹部31d(参照图2),且以使得可在上下方向平行滑动的方式形成有夹子用引导凹部31c(参照图2),从而,能够高精度检测出安装或拆下了带子型装戴体2和夹子型装戴体4。
显示部13由液晶等显示设备构成,根据来自运算部14的显示控制信号来显示信息。该显示的信息能够由步数、生活活动量、手臂挥动程度、当前的模式等与运动量相关的信息构成。
运算部14经由电源连接部15从电源部18接收电力而被驱动,执行以下处理:接受(检测)从加速度检测部12及操作部17传送来的检测信号,对显示部13及存储部16供给电力(电源)和控制动作(显示控制)。另外,还基于从加速度检测部12传送来的检测信号,参照存储在存储部16中的步行判定基准数据以及一步判定基准数据等进行运算处理。
存储部16存储有由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到的检测信号即加速度数据、用于根据该加速度数据来检测带子型装戴体2及夹子型装戴体4的装拆情况之后切换测定模式的整体程序、装戴了带子型装戴体2时执行的手臂装戴体动检测程序、装戴了夹子型装戴体4时执行的腰装戴体动检测程序、没有装戴带子型装戴体2和夹子型装戴体4时执行的口袋型体动检测程序、手臂装戴体动检测程序所使用的手臂装戴模式参数、腰装戴体动检测程序所使用的腰装戴模式参数、口袋型体动检测程序所使用的口袋模式参数、计算出的步数及步行外活动量等必要的程序和数据。
操作部17接受以下输入操作并将该操作输入信号传送至运算部14,这些输入操作是指以下的适当的操作输入等:体重、步幅等的使用人员信息的输入操作;对表的日期和时间(校准时间)的输入操作;将显示内容切换为步数、消耗卡路里、步行距离等各种内容的显示内容切换操作。
电源部18由能够充电的蓄电池或不能充电的电池等能够携带的适当电源构成。
图5是示出了运动量计1的运算部14按照存储在存储部16中的整体程序来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运算部14接受电源的投入(装戴电池),执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1)。在该初始化处理中,还执行将运算用参数设定为口袋模式参数的处理。在该初始化处理结束之后,运算部14对由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执行各种处理(步骤S2~S12)。
运算部14基于由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检测是否装拆了夹子型装戴体4(步骤S2)。
根据在运动量计主体3装拆夹子型装戴体4时夹子型装戴体4的棱43碰撞运动量计主体3的碰撞突起33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是否装拆了该夹子型装戴体4。
若详细阐述,则例如在装戴夹子型装戴体4时,如图6的(A)部分所示,若使夹子型装戴体4和运动量计主体3滑动,则如图6的(B)部分所示,运动量计主体3的碰撞突起33与夹子型装戴体4的棱43相碰撞而跨过该棱43。在这样碰撞而跨过时,如图7的曲线图所示,根据碰撞突起33与棱43相碰撞的次数来表现出仅向Y方向(运动量计主体3的上下方向)的一侧(在图示的例中是正方向)突出的尖锐的波形P(规定时间内表现出规定范围的强度的波形)。这样仅向正或负的一方突出的尖锐的波形,是在通常的步行、生活活动及手臂挥动中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波形,因而能够明确该波形是由装拆产生的,而不是由运动产生的。通过检测该波形,运算部14能够检测夹子型装戴体4的装拆信息(装拆情况)。
若检测出夹子型装戴体4的装拆信息(步骤S2:“是”),则运算部14判定该装拆是否是装戴方向(正方向)(步骤S3)。若加速度检测部12所检测出的波形P在Y方向(上下方向)且为正(朝向上方),则运算部14判定为安装,若为负(朝向下方)则判定为拆下(摘下)。
若是装戴方向(安装)(步骤S3:“是”),则运算部14判定当前的模式是否是腰装戴模式(步骤S4)。
若不是腰装戴模式(步骤S4:“否”),则运算部14将运算用参数设定为腰装戴模式参数(步骤S5)。此时,运算部14将计算体动的程序也切换为腰装戴体动检测程序,以此完全移行至腰装戴模式。通过该步骤S4~S5,若在运动量计主体3安装了夹子型装戴体4则立即移行至腰装戴模式。
运算部14利用已设定的参数,用已切换的体动检测程序执行体动运算处理(步骤S6),然后返回步骤S2重复处理。该体动运算处理的详细内容,按照不同的模式将在后叙述。
在所述步骤S4中,若是腰装戴模式(步骤S4:“是”),则运算部14直接执行体动运算处理(步骤S6)。
若在步骤S3中装拆(方向)不是装戴方向(正方向)(步骤S3:“否”),则是拆下,因而运算部14判定当前的模式是否是口袋模式(步骤S7)。
若不是口袋模式(步骤S7:“否”),则运算部14将运算用参数设为口袋模式参数的同时将体动检测程序切换成口袋型体动检测程序(步骤S8),并进入步骤S6的处理。
若是口袋模式(步骤S7:“是”),则运算部14直接进入步骤S6的处理。通过该步骤S7~S8,若从运动量计主体3取下夹子型装戴体4,则立即返回至口袋模式。
在步骤S2中没有检测出夹子型装戴体4的装拆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2:“否”),运算部14检测带子型装戴体2的装拆情况(步骤S9)。根据上述的尖锐的波形P(图7参照)是否出现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来检测该装拆信息。
在没有检测出装拆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9:“否”),由于不需要变更模式,因而运算部14直接进入体动运算处理(步骤S6)。
在检测出带子型装戴体2的装拆的情况下(步骤S9:“是”),运算部14判定该装拆(方向)是否是装戴方向(正方向)(步骤S10)。若加速度检测部12所检测出的波形P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且为正(从背面观察时,朝向左方),则运算部14判定为安装,若为负(从背面观察时,朝向右方),则判定为拆下。
若装拆不是装戴方向(正方向)(步骤S10:“否”),则是拆下,因而运算部14执行上述的步骤S7~S8来将模式变更为口袋模式之后进入体动运算处理(步骤S6)。
若装拆信息是装戴方向(安装)(步骤S10:“是”),则运算部14判定当前的模式是否是手臂装戴模式(步骤S11)。
若不是手臂装戴模式(步骤S11:“否”),则运算部14将运算用参数设定为手臂装戴模式参数(步骤S12),并进入体动运算处理(步骤S6)。
在设定为该手臂装戴模式参数时,运算部14将用于计算体动的程序也切换为手臂装戴体动检测程序,完全移行至手臂装戴模式。根据该步骤S11~S12,若在运动量计主体3上安装了带子型装戴体2,则立即移行至手臂装戴模式。
图8是示出了在腰装戴模式中按照腰装戴体动检测程序执行体动运算处理的运算部14的动作的流程图。
运算部14取得由三维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出的XYZ加速度的加速度数据(步骤S21)。此后,运算部14并行地处理步数计数处理(步骤S22~S23)和生活活动量计算处理(步骤S24~S26)。
执行步数计数处理的运算部14根据加速度数据来计算步数(步骤S22)。此时,运算部14利用腰装戴模式参数计算步数。由此,能够利用对装戴在腰上的状态适合的参数来对步数进行统计(计数),因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步数。
运算部14将计算出的步数显示在显示部13上,以作为腰装戴模式显示画面13b(步骤S23),并结束体动运算处理。如图3的(B1)部分所示,此时的腰装戴模式显示画面13b还可以显示表示当前模式是腰装戴模式的“Activity Monitor Mode”、表示当天的合计步数的“9758steps”、表示当天的合计生活活动量的“Life Activity4.5Ex”等。此外,在该时间点正在对步数进行计数,因此生活活动量只要直接显示已求出的当天的合计生活活动量即可。
执行生活活动量计算处理的运算部14计算加速度的积分值(步骤S24),以此计算生活活动量(步骤S25)。此时,运算部14利用腰装戴模式参数来计算生活活动量。由此,能够利用对装戴在腰上的状态适合的参数来计算生活活动量,因而能够高精度地计算生活活动量。
运算部14将计算出的生活活动量显示在显示部13上(步骤S26),并结束体动运算处理。此时的显示只要与在步骤S23中说明的显示相同即可。
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21之后执行用于判定是否是步行数据的处理。可基于以下基准来执行该用于判定是否是步行数据的处理:加速度数据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是否在规定阈值范围内;是否以规定范围的周期表现出来;是否持续了规定个数以上。执行该判定之后,若是步行,则进行步数计数处理,若不是步行,则进行生活活动量计算处理即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运算部14能够选择性地执行步数计数处理和生活活动量计算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
图9是示出了在手臂装戴模式中按照手臂装戴体动检测程序执行体动运算处理的运算部14的动作的流程图。
运算部14取得由三维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出的XYZ加速度的加速度数据(步骤S31)。此后,并行地处理步数计数处理(步骤S32~S33)和手臂挥动程度计算处理(步骤S34~S36)双方,且根据一个加速度数据来求出步数和手臂挥动程度双方。此外,步数计数处理(步骤S32~S33)和手臂挥动程度计算处理(步骤S34~S36)不限定于并行处理,也可以依次执行。即使在依次执行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根据一个加速度数据来计算步数和手臂挥动程度双方而达成目的。
进行步数计数处理的运算部14根据加速度数据计算出步数(步骤S32)。此时,运算部14利用手臂装戴模式参数计算步数。由此,能够利用与装戴在手臂上的状态相适合的参数对步数进行计数,因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步数。
运算部14将计算出的步数显示在显示部13上,以作为手臂装戴模式显示画面13a(步骤S33),并结束体动运算处理。如图3的(A1)部分所示,此时的手臂装戴模式显示画面13a还可以显示表示当前模式是手臂装戴模式的“Arm Mode”、表示当天的合计步数的“9758steps”、表示当前的手臂挥动程度的“Swing Lv.5”等。
进行手臂挥动程度计算处理的运算部14计算前后方向(Z方向)的加速度的振幅(步骤S34),以此计算手臂挥动程度(步骤S35)。此时,运算部14利用手臂装戴模式参数来计算手臂挥动程度。由此,能够利用与装戴在手臂上的状态相适合的参数来计算手臂挥动程度,因而能够高精度地计算手臂挥动程度。
运算部14将计算出的手臂挥动程度显示在显示部13上(步骤S36),并结束手臂挥动程度计算处理。此时的显示只要与在步骤S33中说明的显示相同即可。
图10是示出了在口袋模式中按照口袋型体动检测程序执行体动运算处理的运算部14的动作的流程图。
运算部14取得由三维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出的XYZ加速度的加速度数据(步骤S41)。此后,执行步数计数处理(步骤S42~S43),并根据一个加速度数据来求出步数。
进行步数计数处理的运算部14根据加速度数据计算步数(步骤S42)。此时,运算部14利用口袋模式参数来计算步数。由此,能够利用与收纳在口袋中的状态相适合的参数对步数进行计数,因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步数。
运算部14将计算出的步数显示在显示部13上,以作为口袋模式显示画面13c(步骤S43),并结束体动运算处理。如图3的(C1)部分所示,此时的口袋模式显示画面13c还可以显示表示当前模式是口袋模式的“Pocket-In Mode”、表示当天的合计步数的“9758steps”等。
根据以上的结构及动作,运动量计1能够检测出所利用的装戴方式,还能够利用与检测出的装戴方式相适合的模式来检测体动。由此,能够同时解决提高使用方式的自由度和提高测定精度这样相反的课题。
另外,装拆装戴体(带子型装戴体2、夹子型装戴体4)时切换模式,因而,即使使用人员不进行模式切换等手动输入操作,也能够与装戴方式的变化相联动地自动切换模式。因此,能够防止忘记手动输入操作而模式切换不正确的问题,并能够可靠地切换为与装戴方式相对应的模式。由此,能够可靠且高精度地检测步数、活动量及手臂挥动程度。
另外,能够利用用于测定所谓步数、活动量及手臂挥动程度的运动量的加速度检测部12来测定装戴方式的切换,因而能够以低价制造小型的运动量计1。
另外,若假设利用加速度检测部12之外的另一检测装置实施模式切换的检测,则在只有该另一检测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没有正确切换模式的状态下测定运动量会发生不易察觉故障的不良现象,但运动量计1利用加速度检测部12执行模式切换的检测,因而能够防止这种不良现象。
另外,由于在运动量计主体3上分别设置了带子型装戴体2用的带子用引导凹部31d和夹子型装戴体4用的夹子用引导凹部31c,因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检测出装拆的装戴体是带子型装戴体2还是夹子型装戴体4。
另外,运动量计1能够检测出碰撞突起33和棱23、43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方向,由此,能够检测出装拆的该装戴体的种类。因此,能够可靠检测出安装了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还是拆下了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
另外,对运动量计主体3装拆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时,以可碰撞的方式设置了碰撞突起33和棱23、43,由此能够以简洁的结构实现可靠地装拆检测。
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以手动输入来切换模式的手动输入操作用按下按钮,因而能够防止防水性降低。
另外,由于能够基于碰撞突起33和棱23、43的碰撞来得到具有特征的波形,因而能够使检测装拆所需的软件处理的计算负荷变小,并且,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另外,能够利用小的突起等,来实现用于在装拆检测中利用碰撞的硬件结构,因而能够对运动量计1的整体形状实现小型化。
这样,运动量计1组合了利用碰撞突起33和棱23、43的硬件结构以及用于检测该碰撞所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软件处理,由此能够得到各种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棱23、43的个数相同,但也可以将棱23和棱43个数设为不同。此时,只要利用加速度检测部12检测棱32、43与碰撞突起33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数目,并根据该数目来检测是通过装拆带子型装戴体2而碰撞了棱23还是通过装拆夹子型装戴体4而碰撞了棱43即可。此时,也能够可靠地检测装拆的装戴体是带子型装戴体2还是夹子型装戴体4。
另外,也能够构成为如图11所示的一个带子用引导凹部31d,在相同位置装拆带子型装戴体2或夹子型装戴体4,以此结构来代替在图1、图2中说明的夹子用引导凹部31c和带子用引导凹部31d。
此时,如从图11的(A)部分的正面一侧观察的立体图以及从图11的(B)部分的背面一侧观察的立体图所示,装拆引导部31E的基部31e和前端部31f也能够形成为其横向长度大于上述装拆引导部31(参照图2)的基部31a和前端部31b。
另外,只要在运动量计主体3上设置碰撞突起33,并将设在带子型装戴体2上的棱23的个数(在图示的例中是四个)和设在夹子型装戴体4上的棱43的个数(在图示的例中是三个)设为不同即可。此时,也能够根据碰撞突起33和棱23、43之间的碰撞次数来检测装拆了带子型装戴体2还是夹子型装戴体4,此外,能够根据碰撞的冲击方向来检测是安装还是拆下。
第二实施例
接着,对用于检测装拆的结构不同的第二实施例的运动量计1A进行说明。
图12示出了从正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1A的分解立体图,图13示出了从背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1A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从背面一侧观察运动量计主体3A的放大立体图。
运动量计1A由运动量计主体3A、可在该运动量计主体3A上进行装拆的带子型装戴体2A及夹子型装戴体4A构成。
如图14所示,运动量计主体3A的背面设有垂直配置的夹子用槽37c和带子用槽37d,该带子用槽37d在左右方向长,该夹子用槽37c在上下方向长。
夹子用槽37c从运动量计主体3的下端部通过中心向上方延伸成一直线。从背面观察时,该夹子用槽37c的上端设有朝向左侧弯曲90°而与夹子用槽37c相连通的固定槽38c。通过该夹子用槽37c和固定槽38c形成了“L”字的槽。
从运动量计主体3背面观察时,带子用槽37d从运动量计主体3的右端部通过中心而向左方延伸成一直线。从背面观察时,在该带子用槽37d的左端设有朝向上侧弯曲90°而与带子用槽37d相连通的固定槽38d。通过该带子用槽37d和固定槽38d形成了“L”字的槽。
运动量计主体3A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而对相同结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带子型装戴体2A的装配部21的外侧的面设有装拆卡合部26。装拆卡合部26由以下结构构成:支撑柱29,其为四方柱形状,且其一侧粘在装配部21的中心;凸缘(flange)部27,其粘在在该支撑柱29的另一侧;装戴体侧突起28,其设在该凸缘部27的外侧的面上。
凸缘部27为具有规定厚度的板状,其引导导轨27d、27d设在装拆方向的宽度方向即上下两端,该引导导轨27d、27d在装拆方向(图12的箭头X方向)上长。该引导导轨27d、27d相互平行,并且,通过图13示出的带子用引导凹部31d、31d的引导,能够顺利地滑动。各引导导轨27d的长度比夹子用引导凹部31c、31c的相隔距稍短,并且,通过夹子用引导凹部31c、31c来引导引导导轨27d的两端,使得引导导轨27d能够向固定方向(图示的上方)滑动。
装戴体侧突起28设在凸缘部27的一端。该装戴体侧突起28比带子用槽37d及固定槽38d的槽的宽度稍小,并在带子用槽37d及固定槽38d的槽内移动。
支撑柱29构成为小于运动量计主体3A的装拆引导部31的前端部31b、31b的相隔距离。由此,能够在前端部31b、31b之间移动。
带子型装戴体2A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而对相同结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夹子型装戴体4A的装配部41的外侧的面设有装拆卡合部46。装拆卡合部46由以下结构构成:支撑柱49,其为四方柱形状,且其一侧粘在装配部41的中心;凸缘部47,其粘在该支撑柱49的另一侧;装戴体侧突起48,其设在该凸缘部47的外侧的面上。
该装拆卡合部46,形状与上述带子型装戴体2A的装拆卡合部26相同,但旋转了90度而设在夹子型装戴体4A上,因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夹子型装戴体4A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而对相同结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5是用于说明在这样构成的运动量计1A上的夹子型装戴体4A的装拆动作的说明图。
在运动量计主体3A上安装夹子型装戴体4A时,如图15的(A)部分的点划线的箭头所示,使装戴体侧突起48在夹子用槽37c内滑动而使装拆卡合部46嵌入。
如图15的(B)部分所示,凸缘部47在移动途中嵌入到夹子用引导凹部31c、31c之间,并在这以后稳定地滑动。此时,凸缘部47夹持在前端部31b和运动量计主体3的背面之间,由此,也能够稳定地滑动。
若进一步滑动,则凸缘部47的装戴体侧突起48与夹子用槽37c的上端相碰撞。
然后,如图15的(C)部分所示,从背面观察时若凸缘部47向左侧移动,则装戴体侧突起48在固定槽38c内滑动,并与从背面观察时的固定槽38c的左端相碰撞。此时,从背面观察时的凸缘部47的左侧的引导导轨47c与带子用引导凹部31d、31d相卡合而滑动,该带子用引导凹部31d、31d用于与带子型装戴体2A的凸缘部27的引导导轨27d相卡合。
另一方面,在将已安装的夹子型装戴体4A从运动量计主体3A拆下时,进行与安装时的移动相反的移动而将其拆下。此时,从背面观察时,使凸缘部47向右方移动时,装戴体侧突起48与夹子用槽37c的侧壁相碰撞,此后使凸缘部47向下方滑动而将其拆下。
另外,与上述动作相比,将带子型装戴体2A安装在运动量计主体3A上的移动和从运动量计主体3A上拆下时的移动,只有移动的方向不同,而这以外的动作是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移动,能够如下检测出带子型装戴体2A或夹子型装戴体4A的装拆。
在这里,利用图16的表示背面的说明图进行说明。
如图16的(A)部分所示,在安装带子型装戴体2A的情况下,装戴体侧突起28在带子用槽37d内移动而与图示左端的碰撞位置71相碰撞,进一步在固定槽38d内移动而与图示上端的碰撞位置72相碰撞。
因此,加速度检测部12能够检测出向图示左方(从运动量计1A的正面观察则是右方)的碰撞和向图示上方的碰撞等共两次碰撞,并由此能够识别出安装了带子型装戴体2A。
此外,加速度检测部12也可以是只检测出向左方的碰撞而识别安装了带子型装戴体2A的结构。此时,为了与安装图16的(C)部分示出的夹子型装戴体4A时的在图示左端的碰撞位置76上的碰撞相区分,只要设定检测的碰撞强度的阈值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图16的(C)部分示出的固定槽38c形成为稍窄,以使突起28嵌入到该固定槽38c内,从而使得在碰撞位置76上不发生碰撞。此时,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只要是向图示的左方的碰撞,就识别为安装了带子型装戴体2A。
如图16的(B)部分所示,在拆下带子型装戴体2A的情况下,装戴体侧突起28在固定槽38d内移动而与图示下端的碰撞位置73相碰撞。
因此,加速度检测部12能够检测出图示的下方的碰撞,并由此识别出拆下了带子型装戴体2A。
如图16的(C)部分所示,在安装夹子型装戴体4A的情况下,装戴体侧突起48在夹子用槽37c内移动而与图示上端的碰撞位置75相碰撞,进一步在固定槽38c内移动而与图示左端的碰撞位置76相碰撞。
因此,加速度检测部12能够检测出向上方的碰撞和向图示左方(从运动量计1A的正面观察则是右方)的碰撞共两次碰撞,并由此能够识别为安装了夹子型装戴体4A。
此外,加速度检测部12也可以是只检测出向上方的碰撞而识别安装了夹子型装戴体4A的结构。此时,为了与安装图16的(A)部分示出的带子型装戴体2A时的在图示上端的碰撞位置72上的碰撞相区分,只要设定检测的碰撞强度的阈值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图16的(A)部分示出的固定槽38d形成为稍窄,以使突起28嵌入到该固定槽38d内,从而使得在碰撞位置72上不发生碰撞。此时,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只要是向图示的上方的碰撞,就识别为安装了夹子型装戴体4A。
如图16的(D)部分所示,在拆下夹子型装戴体4A的情况下,装戴体侧突起48在固定槽38c内移动而与图示左端的碰撞位置77相碰撞。
因此,加速度检测部12能够检测出图示右方(从运动量计1A的正面观察则是左方)的碰撞,并由此识别为拆下了夹子型装戴体4A。
关于该检测装拆以外的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即,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步骤S2、S3、S9、S10的装拆检测和是否是装戴方向的检测变成了上述的检测方法,除此之外的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根据以上的结构及动作,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也能够采用以下适当的结构:在安装带子型装戴体2A或夹子型装戴体4A时,装戴体侧突起28、48在固定槽38c或固定槽38d内移动之后,能够填满间隙而可靠地嵌合固定,或者,嵌入到适当的凹凸部分而固定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带子型装戴体2A或夹子型装戴体4A无意中从运动量计主体3A脱落。
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将装拆卡合部26、46移动了90°直角,但可以使凸缘部27、47直线移动,并仅使装戴体侧突起28、48单独向该直角方向移动。此时,也能够检测出安装时的不同方向的两次碰撞,且能够检测出在拆下时的一次碰撞,因此,能够检测出装拆的装戴体是带子型装戴体2A还是夹子型装戴体4A,以及检测出是安装还是拆下。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运动量计1、1A上设置通信部。该通信部能够由有线连接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 s:通用串行总线)、无线通信的“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适当的通信接口构成。
由此,实现与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
此时,操作部17也可以对连接于通信部的另外信息处理终端进行用于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操作。
另外,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模式是腰装戴模式、手臂装戴模式、口袋模式这三个模式,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模式。此时,也能够通过对各模式和装拆检测附上对应关系,来可靠测定当前的装拆状态。
关于本发明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之间的对应,
本发明的装戴体与实施方式的带子型装戴体2及夹子型装戴体4相对应,
以下同样地,
体动检测装置及装置主体与运动量计主体3相对应,
加速度检测单元与加速度检测部12相对应,
显示单元与显示部13相对应,
与模式相对应的画面,与手臂装戴模式显示画面13a、腰装戴模式显示画面13b及口袋模式显示画面13c相对应,
运算单元与运算部14相对应,
存储单元与存储部16相对应,
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棱23、43及装戴体侧突起28、48相对应,
装拆部及引导部与装拆引导部31相对应,
碰撞体与碰撞突起33、夹子用槽37c和固定槽38c及带子用槽37d和固定槽38d相对应,
装拆检测处理与步骤S2、S3、S9、S10相对应,
体动计算处理与步骤S21~S26、S31~S36、S41~S43相对应,
身体与使用人员相对应,
身体联动物品与使用人员的腰带或裤子或裙子相对应,
模式与手臂装戴模式、腰装戴模式及口袋模式相对应,
体动与步数、生活活动量及手臂挥动程度相对应,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得到多个实施方式。
工业上的可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步数计、活动量计等用于检测使用人员的运动量的运动量计。
附图标记的说明
2、2A带子型装戴体
3、3A运动量计主体
4、4A夹子型装戴体
12加速度检测部
13显示部
13a手臂装戴模式显示画面
13b腰装戴模式显示画面
13c口袋模式显示画面
14运算部
16存储部
23、43棱
28、48装戴体侧突起
31、31E装拆引导部
33碰撞突起
37c、38c夹子用槽
37d、38d固定槽

Claims (9)

1.一种体动检测装置,
具有:
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
运算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用于计算身体的体动的体动计算处理;
该体动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装拆部,该装拆部容许在该体动检测装置的主体上装拆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
所述运算单元,
执行装拆检测处理,在该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在所述装拆部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装拆信息,
并基于检测出的装拆信息来将所述体动计算处理切换为与装拆后的状态相符合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体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拆部设有用于在装拆所述装戴体时与该装戴体的一部分相碰撞的碰撞体;
在所述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检测因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体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戴体有多个种类,
与多个种类的所述装戴体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装拆部。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体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因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方向,来检测所装拆的该装戴体的种类。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体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拆部的所述碰撞体的个数,根据所对应的所述装戴体的种类而不同;
在所述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因所述装戴体的一部分与所述碰撞体相碰撞而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的次数,来检测所装拆的该装戴体的种类。
6.一种体动检测装置,
具有:
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
存储单元,其存储数据,
运算单元,其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用于计算身体的体动的体动计算处理,
显示单元,其显示运算结果;
该体动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
按装戴体的种类具备多个装拆部,所述装拆部容许在该体动检测装置的主体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
所述运算单元,
执行装拆检测处理,在该装拆检测处理中,根据在对所述装拆部装拆所述装戴体后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对于所述装拆部的所述装戴体的装拆信息和该装戴体的种类,
并基于检测出的装拆信息和种类,将所述体动计算处理切换成与装戴状态的装戴体的种类相对应的模式来执行;
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该模式相对应的画面。
7.一种体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身体的体动,
其特征在于,
具有装拆部,该装拆部容许在该体动检测装置的主体上装拆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
该装拆部具有:
引导部,在该体动检测装置的主体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引导部使该装戴体滑动或旋转,
碰撞部,在沿着该引导部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碰撞部与该装戴体的一部分相碰撞。
8.一种输入装置,
具有:
加速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加速度,
运算单元,其基于由该加速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运算,
框体,其收纳该加速度检测单元及所述运算单元;
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设有碰撞体,基于碰撞的冲击施加在所述碰撞体上;
所述运算单元,
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来检测冲击加速度数据,所述冲击加速度数据是因对所述碰撞体施加的冲击而产生了加速度变化的冲击加速度数据,
根据该冲击加速度数据来检测所施加的冲击的冲击内容,
执行输入信息决定处理,在该输入信息决定处理中,根据该冲击内容来决定已输入的信息。
9.一种体动检测方法,利用体动检测装置,根据加速度数据来检测生体的体动,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示因所述生体的体动而产生的加速度的变化,
该体动检测装置具有装拆部,该装拆部容许在该体动检测装置的主体上装拆装戴体,所述装戴体用于装戴在身体或身体联动物品上;
该体动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加速度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加速度,
运算步骤,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步骤检测出的加速度数据来执行用于计算身体的体动的体动计算处理;
在所述运算步骤中,根据在所述装拆部上装拆所述装戴体时所述加速度数据表现出来的加速度的变化,来检测装拆信息,
并基于检测出的装拆信息来将所述体动计算处理切换为与装拆后的状态相符合的模式。
CN2009801563576A 2009-02-06 2009-11-28 体动检测装置 Active CN1023075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26326 2009-02-06
JP2009026326A JP5146343B2 (ja) 2009-02-06 2009-02-06 体動検出装置
PCT/JP2009/006454 WO2010089828A1 (ja) 2009-02-06 2009-11-28 体動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7526A CN102307526A (zh) 2012-01-04
CN102307526B true CN102307526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54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3576A Active CN102307526B (zh) 2009-02-06 2009-11-28 体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95547A1 (zh)
JP (1) JP5146343B2 (zh)
CN (1) CN102307526B (zh)
DE (1) DE112009004077B4 (zh)
RU (1) RU2517766C2 (zh)
WO (1) WO20100898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0150A (ja) * 2011-02-03 2012-08-23 Seiko Instruments Inc 電子機器、歩数計、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38091B2 (en) 2012-02-08 2019-07-02 Ashton Wackym Concussion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82897B2 (en) 2012-02-13 2016-03-15 MedHab, LLC Belt-mounted movement sensor system
CN102921163B (zh) * 2012-11-12 2015-04-01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检测装置
US9295413B2 (en) * 2013-01-17 2016-03-29 Garmin Switzerland Gmbh Fitness monitor
KR101441495B1 (ko) * 2013-03-28 2014-09-17 김종문 가속도센서를 가지는 손목시계형 스윙 측정기와 상기 스윙 측정기의 특징 움직임 추출을 이용한 자동구동방법
WO2014179898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Kitris Ab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tering information in sports applications
FR3008602A1 (fr) * 2013-07-19 2015-01-23 Lape Medical Dispositif de surveillance sous forme de patch
US10755181B2 (en) 2013-12-24 2020-08-2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status recognition
JP6160482B2 (ja) * 2013-12-27 2017-07-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91646B (zh) 2014-11-19 2017-12-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调整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2016131733A (ja) 2015-01-20 2016-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JP6440503B2 (ja) * 2015-01-22 2018-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生体装着型計測装置
JP2017102429A (ja) * 2015-11-19 2017-06-0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ウェアラブル端末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792520B2 (ja) * 2017-06-12 2020-11-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検知システム
DE102018112447A1 (de) * 2018-05-24 2019-11-28 Ottilie Ebert Sensoreinheit zur Messung der Körperhaltung eines Nutzers
JP7151793B2 (ja) * 2019-01-28 2022-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センサ着脱判定プログラム、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5667A (en) * 1996-10-11 1999-09-21 Govern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Motion analysis system
EP1199544A1 (en) * 2000-10-16 2002-04-24 Omron Corporation Body motion detector
CN1159569C (zh) * 1995-09-12 2004-07-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计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9197A (ja) * 1987-08-24 1988-04-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歩数計
JPH0259488U (zh) * 1988-10-24 1990-05-01
JPH0480431A (ja) 1990-07-20 1992-03-13 Kankyo Kizai Kk 擬装ブロック
US8280682B2 (en) * 2000-12-15 2012-10-02 Tvipr, Llc Device for monitoring movement of shipped goods
US6266623B1 (en) * 1994-11-21 2001-07-24 Phatrat Technology, Inc. Sport monitoring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loft time, speed, power absorbed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height
US5899963A (en) * 1995-12-12 1999-05-04 Acceleron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ovement of objects
JP2002056372A (ja) * 2000-08-08 2002-02-20 Yamasa Tokei Keiki Kk 運動量計
CN100475128C (zh) * 2003-04-10 2009-04-08 株式会社Ipb 生物学信息监测系统
RU38280U1 (ru) * 2004-01-22 2004-06-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ФОТОН"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измер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изучения двигательных функций человека
US7648441B2 (en) 2004-11-10 2010-01-19 Silk Jeffrey E Self-contained real-time gait therapy device
ITTO20060861A1 (it) 2006-12-04 2008-06-05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Dispositivo sensore dotato di un circuito di rilevamento di eventi singoli o multipli per la generazione di corrispondenti segnali di interruzione
JP4871411B2 (ja) 2007-07-26 2012-02-0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自動センサ位置認識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69C (zh) * 1995-09-12 2004-07-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计步器
US5955667A (en) * 1996-10-11 1999-09-21 Govern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Motion analysis system
EP1199544A1 (en) * 2000-10-16 2002-04-24 Omron Corporation Body motion detecto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56372A 2002.02.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46343B2 (ja) 2013-02-20
WO2010089828A1 (ja) 2010-08-12
RU2011136811A (ru) 2013-03-20
DE112009004077B4 (de) 2021-08-19
JP2010178982A (ja) 2010-08-19
DE112009004077T5 (de) 2012-10-18
RU2517766C2 (ru) 2014-05-27
CN102307526A (zh) 2012-01-04
US20110295547A1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7526B (zh) 体动检测装置
JP2010178982A5 (zh)
JP5504810B2 (ja) 歩行姿勢判定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849092B2 (ja) ストライドの生体力学的パラメータを分析するための、加速度計を実装する一体型携帯装置及び方法
EP1199544B1 (en) Body motion detector
US20120209532A1 (en) Portable evaluator of amount of exercise and the method of evaluating amount of exercise
US20150127290A1 (en) Pedometer in a low-power device
CN102215751A (zh) 体动平衡检测装置、体动平衡检测程序、体动平衡检测方法及体动平衡判断方法
JP3984253B2 (ja) 健康管理用装置
CN101750096A (zh) 计步处理系统及方法
JP4706310B2 (ja) 歩数計
EP2369300A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10240158A (ja) エネルギー消費量計算機
KR20180060541A (ko) 모바일 기기를 이용한 운동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JP6189618B2 (ja) 睡眠状態判断システムおよび睡眠状態判断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
JP2006293861A (ja) 歩数計
US7426878B2 (en) Sensing device for measuring movement along linear/arc path
EP228161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unting exercise repetitions
EP2703781A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2010268968A (ja) 体動判定装置
JP2000227342A (ja) 歩数計の誤差自動補正方法及び距離計測方法並びに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JP2004141669A (ja) 体動検出装置
KR20090039124A (ko) 운동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WO2014035922A2 (en) Posture training device
JP2009223775A (ja) 活動量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