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8309A - 气体传送单元 - Google Patents

气体传送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8309A
CN102298309A CN2011100405447A CN201110040544A CN102298309A CN 102298309 A CN102298309 A CN 102298309A CN 2011100405447 A CN2011100405447 A CN 2011100405447A CN 201110040544 A CN201110040544 A CN 201110040544A CN 102298309 A CN102298309 A CN 102298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ransfer
exhausr port
revolution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05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8309B (zh
Inventor
山宫征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8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8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8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83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06Flow affected by fluid contact, energy field or coanda effect [e.g., pure fluid device or system]
    • Y10T137/2065Responsive to condition external of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06Flow affected by fluid contact, energy field or coanda effect [e.g., pure fluid device or system]
    • Y10T137/218Means to regulate or vary operation of device
    • Y10T137/2202By movable element
    • Y10T137/2218Means [e.g., valve] in control inpu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送单元,其包括:传送路径形成部件;气体传送部件;以及如本文中所限定的气体净化部件,并且,在通过第一排气口执行排气的情况下,传送叶片以第一转数旋转,而在通过第二排气口执行排气的情况下,传送叶片以高于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

Description

气体传送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送单元。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设备的领域中,已知分别在JP-A-2009-192679([0032]至[0050],图2和图4)和JP-A-2007-310100([0021]至[0024],图5)中披露的技术,并且该技术涉及包括气体传送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该气体传送单元将内部气体传送到设备的外部。
JP-A-2009-192679披露了一种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机构(F),在该VOC去除机构(F)中,排气扇(33)被设置在布置于图像形成设备后侧的排气管道(31)中以执行排气操作,并且设置有过滤器(34)以吸收在热定影装置中生成的VOC气体。当由温度传感器(38)感测的温度(T)变高时,冷却空气导入开口(35)打开以将冷却空气导入管道(31),从而抑制过滤器(34)的温度升高。
JP-A-2007-310100披露了这样一种构造:为了抑制由于过滤器堵塞而使过滤性能下降,在气流路径(42)中设置两个过滤器(54、55)和用于切换气流方向的多个闸板(56至58),并且通过控制闸板(56至58)的打开/关闭操作来转换空气流通顺序和两个过滤器(54、55)的上游/下游关系,从而长期保持过滤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构造来控制通过气体净化部件的气体。
根据方面(1)的本发明的气体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其中形成有气体传送路径,从吸气口抽吸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传送,并且所述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其沿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延伸;弯曲部,其沿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游侧相连,并且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倾斜的第二气体传送方向弯曲;第一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以及第二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二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气体传送单元还包括:气体传送部件,其具有可旋转的传送叶片并且通过所述传送叶片的旋转来传送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中的气体;以及气体净化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应地设置并且对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气体进行净化,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执行排气的情况下,所述传送叶片以第一转数旋转,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执行排气的情况下,所述传送叶片以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
方面(2)的发明为根据方面(1)的本发明的气体传送单元,其中,来自加热源的气体被吸入所述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沿重力方向设置在上方,并且能够沿向上的方向排出气体,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能够沿水平方向排出气体。
方面(3)的发明为根据方面(1)或方面(2)的本发明的气体传送单元,其中,所述气体传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中,所述弯曲部的内表面不与沿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从所述气体传送部件延伸的直线干涉,并且所述第一排气口位于所述直线上。
根据方面(4)的本发明的气体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其中形成有气体传送路径,从吸气口抽吸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传送,并且所述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具有:第一传送部,其沿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延伸;弯曲部,其沿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游侧相连,并且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倾斜的第二气体传送方向弯曲;第一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以及第二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二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气体传送单元还包括:气体传送部件,其具有可旋转的传送叶片并且通过所述传送叶片的旋转来传送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中的气体;以及气体净化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应地设置并且对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气体进行净化,其中,根据图像形成的操作设定,在所述传送叶片以第一转数旋转的设定和所述传送叶片以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的另一设定之间切换。
方面(5)的发明为根据方面(4)的本发明的气体传送单元,其中,在形成多色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设定为所述传送叶片以所述第一转数旋转的设定,并且,在形成单色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设定为所述传送叶片以所述第二转数旋转的设定。
根据方面(1)和方面(4)的本发明,与不设置通过控制气体传送部件的转数来改变排气口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来控制通过气体净化部件的气体。
根据方面(2)的本发明,利用来自加热源的热气体的对流,气体能够从沿重力方向设置在上方的第一排气口排出。
根据方面(3)的本发明,与弯曲部的内表面与沿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从气体传送部件延伸的直线发生干涉的构造相比,气体能够从第一排气口顺畅地排出。
根据方面(5)的本发明,在多色图像的形成过程中,传送叶片能够以低速旋转,并且,在图像形成速度趋于比多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速度高的单色图像的形成过程中,传送叶片能够以高速旋转。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当从斜后侧观察图像形成设备时的实例1中的气体传送单元的视图;
图3是实例1中的气体传送单元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气体传送路径的主要部分;以及
图4A和图4B是实例1的功能示意图,图4A示出了在执行彩色打印时的气流,而图4B示出了在执行单色打印时的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说明作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实例的实例。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例。
为了便于对以下说明的理解,将图中的前后方向表示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表示为Y轴方向,并且上下方向表示为Z轴方向。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或侧分别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和下方,或者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在附图中,在“○”中写有“·”的符号表示从纸张的背面指向正面的箭头,并且在“○”中写有“×”的符号表示从纸张的正面指向背面的箭头。
在参考附图的以下说明中,为易于理解起见,适当地省略除了在说明中必要的部件以外的部件的描述。
[实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参考图1,作为图像形成设备实例的复印机U包括复印机主单元U 1和由该复印机主单元U1的上端支撑的自动文档馈送器U2。
自动文档馈送器U2具有作为文档收容部分实例的文档馈送托盘G1,待复印的多份文档Gi以堆叠的方式收容在该文档馈送托盘G1中。收容在该文档馈送托盘G1上的多份文档Gi相继地通过复印机主单元U1上端上的台板玻璃PG(作为透明文档台的实例)上的复印位置,然后被排出至文档排出托盘G2(作为文档排出部分的实例)。自动文档馈送器U2可以绕摆动轴相对于复印机主单元U1摆动,该摆动轴设置在后端部分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当用户要将文档Gi手动地放置在台版玻璃PG上时,使自动文档馈送器U2向上摆动。
复印机U具有操作部UI,用户将诸如用于启动复印操作的信号等操作指令信号输入到该操作部UI中。
操作部UI具有显示装置和作为输入部实例的复印启动按钮、数字键盘等。
作为图像读取部分实例的扫描器部分U1a被设置在复印机主单元U1上表面上的透明台板玻璃PG下方,并且,设置在扫描器部分U1a下方并作为图像记录部分实例的打印机部分U1b被设置在台板玻璃PG下方。在扫描器部分U1a中,曝光光学系统A被支撑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通过曝光系统定位传感器Sp(作为位置检测部件的实例)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曝光光学系统A的移动和停止操作,并且曝光光学系统A通常停止在图1中所示的初始位置,即所谓的原始位置(homeposition)。
来自文档Gi(其在自动文档馈送器U2的作用下经过台板玻璃PG上表面上的曝光位置)的反射光或者来自手动放置在台板玻璃PG上的文档的反射光借助于曝光光学系统A而由成像器件CCD转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电信号。
图像处理部分IPS将从成像器件CCD提供的RGB电信号转换为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青色):C的图像数据,暂时地存储该图像数据,然后,在预定的定时将该图像数据作为用于形成潜像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作为写入驱动电路实例的激光驱动电路DL。
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激光驱动电路DL将作为写入信号实例的激光驱动信号输出到潜像形成装置ROS。
作为图像载体实例的感光部件PR被设置在潜像形成装置ROS的下方。感光部件PR沿箭头Ya的方向旋转。充电装置CR对感光部件PR的表面进行均匀地充电,然后由作为潜像形成装置ROS的潜像写入光实例的激光束L在潜像写入位置Q1对感光部件PR的表面进行曝光扫描,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在要形成多色图像即所谓的彩色图像的情况下,相继形成分别与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C这四种彩色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并且在要形成一色即所谓的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仅形成与黑色:K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部件PR表面以旋转的方式移动,从而相继通过显影区域Q2和一次转印区域Q3。
在感光部件PR的右侧上布置有所谓的旋转型显影装置G。显影转置G具有用于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蓝绿色:C这四种颜色的显影装置GK、GY、GM和GC,显影装置GK、GY、GM和GC随着旋转轴Ga的旋转而以连续的方式旋转地移动至显影区域Q2。每个彩色显影装置GK、GY、GM和GC具有作为显影剂载体实例的显影辊GR,该显影剂载体将显影剂传送至显影区域Q2,并且每个彩色显影装置GK、GY、GM和GC将通过显影区域Q2的感光部件PR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作为可见图像实例的色调剂图像。
根据相应的显影剂的消耗,从作为显影剂容纳容器实例的色调剂盒Tc向每个彩色显影装置GK、GY、GM和GC补充新的显影剂。
在感光部件PR的下方布置有作为图像载体实例以及作为中间转印部件实例的中间转印带B。中间转印带B被下述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带驱动辊Rd,其作为驱动部件的实例;张紧辊Rt,其作为张力施加部件的实例;步移辊Rw,其作为蛇形防止部件的实例;惰辊Rf,其作为从动部件的实例;支撑辊T2a,其作为二次转印区域对置部件的实例;以及一次转印辊T1,其作为一次转印部件的实例。
由辊Rd、Rt、Rw、Rf和T2a构成实例1中的作为中间转印部件支撑部件实例的带支撑辊组Rd+Rt+Rw+Rf+T2a。由中间转印带B、带支撑辊组Rd+Rt+Rw+Rf+T2a和一次转印辊T1等构成实例1中的中间转印装置B+Rd+Rt+Rw+Rf+T2a+T1。
在要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下,在潜像写入位置Q1形成第一颜色的静电潜像,然后在显影区域Q2形成第一颜色的色调剂图像Tn。当色调剂图像Tn通过一次转印区域Q3时,一次转印辊T1利用静电将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此后,类似地,以叠置的方式将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的色调剂图像Tn相继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从而在中间转印带B上最终形成全色的多重色调剂图像。
在要形成一色图像即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仅使用一个显影装置,并且将一色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
在一次转印后,放电装置JR使感光部件PR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放电,然后由作为感光部件清洁装置实例的感光部件清洁器CL1去除残余显影剂。
在支撑辊T2a的下方,作为二次转印部件实例的二次转印辊T2b被布置为可以在该二次转印辊T2b与支撑辊T2a分离的位置和该二次转印辊T2b与支撑辊T2a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由支撑辊T2a与二次转印辊T2b彼此接触的区域形成二次转印区域Q4。
从电源电路E向支撑辊T2a提供二次转印电压,该二次转印电压的极性与在显影装置G中使用的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由作为控制部分实例的控制器C控制电源电路E。
支撑辊T2a和二次转印辊T2b构成实例1中的二次转印装置T2。
在复印机主单元U1的下方,可拆卸地支撑有作为介质容纳容器实例的送纸托盘TR1、TR2。当复印操作启动时,由作为拾取部件实例的拾取辊Rp在预定的定时拾取记录纸张S,记录纸张S被容纳在送纸托盘TR1、TR2的一者中并且作为介质的实例。作为介质分离部件实例的分离辊Rs逐一地分离由拾取辊Rp拾取的记录纸张S,然后由作为介质传送部件实例并且布置在送纸路径SH1中的多个传送辊Ra传送记录纸张S,该送纸路径SH1作为介质传送路径的实例。由传送辊Ra传送的记录纸张S被传送至作为转印供应定时调节部件实例的配准辊Rr。在与当一次转印的多重色调剂图像或单色色调剂图像移动至二次转印区域Q4的定时的同时,通过作为转印前引导部件实例的转印前纸张引导装置SG1将已传送至配准辊Rr的记录纸张S传送至二次转印区域Q4。
在二次转印区域Q4中,二次转印装置T2利用静电将中间转印带B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S上。通过作为中间转印清洁器实例的带清洁器CL2去除二次转印之后的中间转印带B上的残余色调剂。由作为二次转印清洁器实例的二次转印清洁器CL3清洁二次转印辊T2b。
二次转印辊T2b和带清洁器CL2被支撑为能够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或分离,并且,在要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二次转印辊T2b和带清洁器CL2与中间转印带B分离,直至最终的彩色未定影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二次转印清洁器CL3与二次转印辊T2b一起移动,以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或分离。
通过作为转印后引导部件实例的转印后纸张引导装置SG2和作为介质传送部件实例的纸张传送带BH,将已经二次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传送至定影装置F。作为吸气装置实例并且用于吸气的吸气扇BH1在实例1中布置于纸张传送带BH的内侧,并且吸气扇BH1通过形成在纸张传送带BH上的多个孔(未示出)吸气,从而允许已经通过二次转印区域Q4的记录纸张S在被抽吸并保持在纸张传送带BH上的同时被传送至下游侧。
定影装置F具有作为加热定影部件实例的加热辊Fh和作为加压定影部件实例的加压辊Fp。在加热辊Fh的内部设置有用作加热源的加热器(未示出)。当记录纸张S通过加热辊Fh和加压辊Fp彼此接触的定影区域Q5时,借助于加热器的加热和加压辊Fp的加压使记录纸张S表面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热定影。在加热辊Fh的左上侧,沿旋转方向在定影区域Q5的上游设置有作为防粘剂供应装置实例的供油装置Ft,并且供油装置Ft向加热辊Fh的表面施加用于使记录纸张S易于从加热辊Fh上剥离的油。在加热辊Fh的右上侧,沿旋转方向在定影区域Q5的下游设置有作为定影清洁装置实例的清洁件(例如,清洁织物),该定影清洁装置用于清洁加热辊Fh的表面。
通过在定影区域Q5下游侧上的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纸张排出路径SH2,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传送至作为介质排出部件实例的纸张排出辊Rh,然后使记录纸张S从形成在复印机主单元U1侧壁上的排出口Ka排出到外部。
在排出辊Rh的上游侧,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纸张反转路径SH3与纸张排出路径SH2相连。在连接部分上布置有作为切换部件实例的切换门GT1。切换门GT1将通过纸张排出路径SH2传送的记录纸张S的路径选择性地切换至排出辊Rh侧或纸张反转路径SH3侧。
作为介质传送路径实例的纸张循环路径SH4与纸张反转路径SH3相连,并且,在连接部分上布置有作为切换部件实例的切换门GT2。切换门GT2允许通过纸张反转路径SH3从切换门GT1传送的记录纸张S通过该切换门GT2,并且使一旦通过了切换门GT2并且随后传送方向反转(即,经过了所谓的转回操作)而传送的记录纸张S被导向纸张循环路径SH4。已被传送至纸张循环路径SH4的记录纸张S通过送纸路径SH1,然后在反转状态下被再次传送至二次转印区域Q4。
由附图标记SH1至SH4表示的部件构成了纸张传送路径SH。由附图标记Rp、Rs、Rr、Ra、SG1、SG2和BH表示的部件构成了纸张传送装置SU。
(气体传送单元的说明)
图2是当从斜后侧观察图像形成设备时的实例1中的气体传送单元的视图。
图3是实例1中的气体传送单元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气体传送路径的主要部分。
参考图2和图3,作为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实例的排气管道1被复印机主单元U1的后部支撑。在实例1的排气管道1中形成有作为气体传送路径实例的排气路径1a,并且排气路径1a从与定影装置F的上部对应的位置向上延伸。排气管道1的下端部与吸气口3相连,吸气口3被形成为位于复印机主单元U1的后壁2上的吸气口的实例,并且吸气口3能够从定影装置F抽吸空气。
排气管道1具有从吸气口3向后延伸的上游端部6。作为第一传送部实例的主管道部8与上游端部6的后端相连,主管道部8沿着作为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实例的弱风方向7延伸,并且主管道部8随着更加向后伸展而进一步沿斜上方向延伸。
在主管道部8中设置有作为用于传送气体的气体传送部件实例的定影排气扇9。实例1中的定影排气扇9具有可旋转的传送叶片9a,并且借助于传送叶片9a的旋转而沿弱风方向7传送气体。
主管道部8的后上端具有弯曲部12,弯曲部12呈下述形状:从沿着弱风方向7的斜向上方向,然后沿着作为第二气体传送方向实例并且相对于弱风方向7倾斜的强风方向11连续地向后弯曲。
参考图3,实例1中的弯曲部12具有:上游上壁12a,其沿弱风方向7延伸;上游下壁12b,其沿重力方向延伸,并且随着上游下壁12b越向上伸展,上游下壁12b相对于上游上壁12a的间隙越窄;下游上壁12c,其沿强风方向11从上游上壁12a的上端起向后延伸;以及下游下壁12d,其从上游下壁12b的上端起向后弯曲。在弯曲部12中,排气路径1a具有:上游缩窄部1b,其处于上游上壁12a与上游下壁12b之间;以及下游弯曲排气部1c,其处于下游上壁12c和下游下壁12d之间。
在弯曲部12的后端形成有排气部14。在排气部14中设置有:直接排气口16,其作为第一排气口的实例并且形成在处于主管道部8的弱风方向7延长线上的上表面中;以及净化排气口17,其作为第二排气口的实例并且形成在处于弯曲部12的强风方向11延长线上的后表面中。
实例1中的直接排气口16被设置在从定影排气扇9起延伸的弱风方向7延长线上,从而存在这样的直线18:该直线将直接排气口16与定影排气扇9相连且不与弯曲部12的壁12a至12d发生干涉,并且沿弱风方向7延伸。
在净化排气口17的前侧设置有作为气体净化部件实例的过滤器19。使用能够去除VOC和诸如纸粉的细小颗粒的常规型已知过滤器来作为实例1中的过滤器19,并且,优选使用例如活性炭或者基材由活性炭构成的过滤器来作为实例1中的过滤器19。
参考图3,在实例1的定影排气扇9中,基于从控制器C的传送控制单元C1提供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传送叶片9a的转数或转速。
实例1中的传送控制单元C1具有排气口判断单元C1A、第一转数存储单元C1B、第二转数存储单元C1C和转数设定单元C1D。
排气口判断单元C1A判断是通过直接排气16还是通过净化排气口17来执行排气。在实例1中,在执行彩色打印以作为定影排气扇9以第一转数旋转的操作设定实例的情况下,排气口判断单元C1A判定主要通过直接排气口16执行排气。在执行单色打印以作为定影排气扇9以第二转数旋转的操作设定实例的情况下,排气口判断单元C1A判定主要通过净化排气口17执行排气。实例1中的复印机U被设定为:以每分钟50张的速度执行单色打印,并且以每分钟14.5张的速度执行彩色打印。
第一转数存储单元C1B存储作为第一转数实例的弱风转数,该第一转数是在通过直接排气口16执行排气的情况下传送叶片9a的转数。
第二转数存储单元C1C存储作为第二转数实例的强风转数,该第二转数是在通过净化排气口17执行排气的情况下传送叶片9a的转数,并且该第二转数高于弱风转数。将在实验等中预先测量的值设定为弱风转数和强风转数。
基于排气口判断单元C1A的判断结果,转数设定单元C1D根据操作设定而将定影排气扇9的传送叶片9a的转数设定为弱风转数或强风转数。
实例1中的传送控制单元C1将定影排气扇9的转数控制在设定转数,以控制排气路径1a中的气流量,即排气量,从而切换执行排气的排气口16、17,即控制风向。
由附图标记1至19表示的部件、传送控制单元C1等构成实例1中的气体传送单元(1至19)+C1。
(实例1的功能)
图4A和图4B是实例1的功能示意图,图4A示出了在执行彩色打印时的气流,而图4B示出了在执行单色打印时的气流。
在如此构造的实例1的复印机U中,在执行彩色打印的情况下,定影排气扇9以弱风转数缓慢地旋转。因此,如图4A所示,排气路径1a中的气体沿弱风方向7以低速传送,从而在排气路径1a中流动的气流几乎不会形成湍流,而是形成为类似于层流的气流。该气流主要由沿弱风方向7的气流构成,弱风方向7与定影排气扇9的送风方向一致。因此,通过弯曲部12的气流也主要由沿弱风方向7的气流构成,沿弱风方向7的气流的流量大于沿强风方向11的气流的流量。
因此,通过弯曲部12的大量气流从设置在弱风方向7的延长线上的直接排气口16排出,并且净化排气口17的排气量小于直接排气口16的排气量。在实例1中,具体而言,直接排气口16设置于从定影排气扇9起延伸的弱风方向7的延长线上,并且处于直线18不与弯曲部12的壁12a至12d干涉的位置上,从而来自定影排气扇9的气体易于流入直接排气口16。
作为对比,在执行单色打印的情况下,定影排气扇9以强风转数快速地旋转。因此,如图4B所示,排气路径1a中的气体以高速传送。因此,当气体流过弯曲部12的上游壁12a、12b与下游壁12c、12d之间的分界区域时,流经排气路径1a的气流易于形成湍流,并且,在弯曲排气部1c的出口中,气流沿下游壁12c、12d在强风方向11上顺畅地流动。在实例1的弯曲部12中,具体而言,与排气路径1a中的气流垂直的横截面积在通向弯曲排气部1c的上游缩窄部1b中减小,并且气体受到压缩,从而在弯曲排气部1c的出口中易于形成沿下游壁12c、12d在强风方向11上的气流。
因此,通过弯曲部12的大量气流从设置在强风方向11的延长线上的净化排气口17排出,并且直接排气口16的排气量小于净化排气口17的排气量。
在实例1的复印机U中,在每单位时间的打印数量较小的彩色打印中,在定影装置F中生成的VOC量较小。在即使不通过过滤器19执行排气,VOC量也不会超过法定限值的情况下,定影排气扇9缓慢地旋转,并且通过直接排气口16执行排气。在每分钟的打印数量较大的单色打印中,在定影装置F中生成的VOC量较大,定影排气扇9快速地旋转,从而使气流通过过滤器19以去除VOC,然后从净化排气口17排出。
在实例1的复印机U中,定影排气扇9的转数被控制为:在需要使气流通过过滤器19的情况下,气流通过过滤器19;并且在不需要使气流通过过滤器19的情况下,气流不通过过滤器19。因此,与气流总是通过过滤器的常规构造相比,利用对定影排气扇9的转数进行控制的较为简单的构造来控制通过过滤器19的气体,并且抑制了过滤器19的劣化,结果,延长了过滤器19的寿命,并且降低了更换频率。
在实例1的复印机U中,来自具有用作加热源的加热器的定影装置F的排气温度高于室温,由此,排气易于因空气对流而向上移动。在实例1中,直接排气口16沿重力方向设置在上方(上侧)。因此,在气体以低速传送的情况下,除了借助于定影排气扇9传送以外,还利用对流使气体易于从直接排气口16高效地排出。
(变型例)
尽管在上文中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例。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中阐明的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型例。将例示出本发明的变型例(H01)至(H09)。
(H01)尽管在实例中将复印机U描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打印机、传真设备、具有多个上述设备的功能的多功能设备等。本发明不限于多色图像形成设备,也可以由一色即所谓的单色图像形成设备构成。尽管将旋转型显影装置例示为显影装置G,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为每种颜色设置图像载体、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潜像形成装置等的构造,即所谓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设备;所谓的收回型图像形成设备,其具有四个显影装置中的每个显影装置与一个图像载体接触并分离的构造;或者任何已知的常规型图像形成设备。
(H02)尽管在实例中例示出了以下构造:作为气体传送部件实例的定影排气扇9被设置在排气路径1a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定影排气扇可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单元内,或者设置在弯曲部12中。
(H03)在实例中,吸气口3被设置在主管道部8的上游端。作为选择,可以采用多条管道连接在吸气口3与主管道部8之间的区域上的构造,或者采用来自除定影装置F以外的部件的管道连接在一起的构造。还可以采用使另一条管道与主管道部8相连的构造。
(H04)尽管在实例中例示出了与来自定影装置F的排气路径1a有关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实例1的构造可以应用于除定影装置F以外的部件中的气体传送路径。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例如用于排出飞散的显影剂和易于在充电装置CR附近产生的臭氧的气体传送单元。
(H05)在实例中,例示的特定值等可以根据设计、规格等而适当地改变。
(H06)尽管在实例中例示出了定影排气扇9的转数在彩色打印和单色打印中发生改变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构造:根据诸如彩色打印或单色打印的操作设定即所谓的模式来执行所述改变。可以采用下述构造:根据诸如所使用介质的种类、图像分辨率、打印图像的浓度等操作设定(即模式)和参数等来改变转数。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介质种类为“纸板”的情况下,当介质以低于“普通纸”传送速度的速度传送时,定影排气扇9被设定为低转数;并且,在介质种类为“普通纸”的情况下,定影排气扇9被设定为高转数。作为选择,在图像浓度高的情况下,定影排气扇的旋转速度高于当图像浓度低时的旋转速度,或者,在分辨率高的情况下,定影排气扇的旋转速度高于当分辨率低时的旋转速度。
(H07)在实例中,优选采用下述构造:直接排气口16沿重力方向设置在上方并且利用空气对流。作为选择,根据设计等,可以将直接排气口16和净化排气口17设置在任何方向,诸如沿重力方向的下方或斜下方等。
(H08)在实例中,优选采用下述构造:直接排气口16被设置在从定影排气扇9起延伸的弱风方向7延长线上,从而存在不与弯曲部12的壁12a至12d发生干涉的直线18。即使当直线18不存在时,只要可以根据对定影排气扇9的转数的控制来对气体流经的排气口中的流量增大/减小进行控制,就可以任意的改变弯曲部12的弯曲度和长度。
(H09)尽管在实例中例示出了转数在两级即高转数和低转数间切换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通过三级或更多级或连续地控制和改变转数的构造来控制允许通过过滤器的气体与不允许通过过滤器的气体的比率。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面的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人能够为实现各种实施例理解本发明和各种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应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气体传送单元,包括:
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其中形成有气体传送路径,从吸气口抽吸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传送,并且所述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其沿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延伸;弯曲部,其沿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游侧相连,并且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倾斜的第二气体传送方向弯曲;第一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以及第二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二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
气体传送部件,其具有可旋转的传送叶片并且通过所述传送叶片的旋转来传送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中的气体;以及
气体净化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应地设置并且对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气体进行净化,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执行排气的情况下,所述传送叶片以第一转数旋转,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执行排气的情况下,所述传送叶片以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送单元,其中,
来自加热源的气体被吸入所述吸气口,
所述第一排气口沿重力方向设置在上方,并且能够沿向上的方向排出气体,并且
所述第二排气口能够沿水平方向排出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传送单元,其中,
所述气体传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中,
所述弯曲部的内表面不与沿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从所述气体传送部件延伸的直线干涉,并且所述第一排气口位于所述直线上。
4.一种气体传送单元,包括:
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其中形成有气体传送路径,从吸气口抽吸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传送,并且所述传送路径形成部件具有:第一传送部,其沿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延伸;弯曲部,其沿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游侧相连,并且朝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倾斜的第二气体传送方向弯曲;第一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一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以及第二排气口,其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并处于所述第二气体传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并且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
气体传送部件,其具有可旋转的传送叶片并且通过所述传送叶片的旋转来传送所述气体传送路径中的气体;以及
气体净化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应地设置并且对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口的气体进行净化,
其中,根据图像形成的操作设定,在所述传送叶片以第一转数旋转的设定和所述传送叶片以高于所述第一转数的第二转数旋转的另一设定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传送单元,其中,
在形成多色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设定为所述传送叶片以所述第一转数旋转的设定,并且,
在形成单色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设定为所述传送叶片以所述第二转数旋转的设定。
CN201110040544.7A 2010-06-23 2011-02-18 气体传送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8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2534A JP5471880B2 (ja) 2010-06-23 2010-06-23 気体移送装置
JP2010-142534 2010-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8309A true CN102298309A (zh) 2011-12-28
CN102298309B CN102298309B (zh) 2015-02-25

Family

ID=4535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054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8309B (zh) 2010-06-23 2011-02-18 气体传送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71436B2 (zh)
JP (1) JP5471880B2 (zh)
CN (1) CN10229830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314A (zh) * 2012-12-21 2014-06-25 株式会社理光 隔热排热构件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35465A (zh) * 2013-11-08 2015-05-20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6547188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031943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9641B2 (ja) * 2014-04-30 2017-02-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04433B2 (ja) * 2015-01-07 2019-04-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ダク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00958B2 (ja) * 2015-03-26 2019-11-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73413B2 (en) * 2016-09-02 2018-09-11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ternal airflow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8718A (ja) * 2005-01-27 2006-08-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0791A (ja) * 2005-02-09 2006-08-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64077A (ja) * 2006-03-27 2007-10-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94107A (zh) * 2009-01-19 2010-08-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8579A (en) * 1965-12-29 1970-04-28 United Aircraft Corp Aerodynamic monostable valve
US3468329A (en) * 1966-03-28 1969-09-23 Bendix Corp Pressure amplifier
US3503410A (en) * 1967-03-16 1970-03-31 George B Richards Fluid amplifier
US3468330A (en) * 1967-03-27 1969-09-23 Moore Products Co Diverting valve
US3478765A (en) * 1967-04-18 1969-11-18 Moore Products Co Pilot valve
US3465775A (en) * 1967-11-24 1969-09-09 Gen Electric Temperature-insensitive fluid control circuits and flueric devices
US3628551A (en) * 1970-01-05 1971-12-21 Bendix Corp Confined jet amplifier having a receiver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a plurality of flow openings
JPH0954527A (ja) 1995-08-10 1997-02-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397704B2 (ja) * 1998-11-05 2003-04-2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ITTO20010620A1 (it) * 2001-06-27 2002-12-27 Fiat Ricerche Dispositivo di distribuzione di fluidi con mezzi deviatori di tipo perfezionato.
US20080038008A1 (en) * 2006-02-28 2008-0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310100A (ja) 2006-05-17 2007-11-29 Fuji Xerox Co Ltd 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6944A (ja) * 2006-09-12 2008-04-24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54922B2 (ja) 2008-02-13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17421A (ja) * 2008-11-11 2010-05-2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969630B2 (ja) * 2009-10-13 2012-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8718A (ja) * 2005-01-27 2006-08-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0791A (ja) * 2005-02-09 2006-08-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64077A (ja) * 2006-03-27 2007-10-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94107A (zh) * 2009-01-19 2010-08-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314A (zh) * 2012-12-21 2014-06-25 株式会社理光 隔热排热构件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35465A (zh) * 2013-11-08 2015-05-20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4635465B (zh) * 2013-11-08 2019-12-2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6547188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031943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8309B (zh) 2015-02-25
JP2012009534A (ja) 2012-01-12
US8571436B2 (en) 2013-10-29
JP5471880B2 (ja) 2014-04-16
US20110315247A1 (en) 201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8309B (zh) 气体传送单元
CN103631119A (zh) 成像装置
JP55217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2011B2 (ja) 作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170561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288003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76478A (ja) 無端状部材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3510A (ja) 回転式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46952B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209649A (ja) ダクト
JP2002091123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CN101650546B (zh) 导风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56994A (ja) クリーンユニット及びクリーン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601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9141A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31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685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8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73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11087A (ja) 現像装置
JP20011254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2169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975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4083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117328A (ja) 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