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279A - 通过采用分割层悬臂沉积方案来制造基于mems的悬臂式开关 - Google Patents

通过采用分割层悬臂沉积方案来制造基于mems的悬臂式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279A
CN102292279A CN2010800050602A CN201080005060A CN102292279A CN 102292279 A CN102292279 A CN 102292279A CN 2010800050602 A CN2010800050602 A CN 2010800050602A CN 201080005060 A CN201080005060 A CN 201080005060A CN 102292279 A CN102292279 A CN 102292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element
layer
equipment
plate portion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0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279B (zh
Inventor
约瑟夫·达米安·戈登·拉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orvo U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vendish Kinet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vendish Kinetics Ltd filed Critical Cavendish Kinetic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3/00Devices comprising flexible or deformable elements, e.g. comprising elastic tongues or membranes
    • B81B3/0064Constitution or structural means for improving or controll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device
    • B81B3/0067Mechanical properties
    • B81B3/007For controlling stiffness, e.g. rib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10N30/204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using bending displacement, e.g. unimorph, bimorph or multimorph cantilever or membrane benders
    • H10N30/2041Beam type
    • H10N30/2042Cantilevers, i.e. having one fixed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1/00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B81B2201/01Switches
    • B81B2201/012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81B2201/014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a cantilever fixed on one side connected to one or more dim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2203/00Basic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tructures
    • B81B2203/01Suspended structures, i.e. structures allowing a movement
    • B81B2203/0118Canti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这里所讨论的实施方式一般来讲公开了可用于克服在用于薄膜MEMS悬臂式开关的耐火材料中形成的梯度应力的新颖替代方法。使用这里所述的“分割层”悬臂制造方法使得能够制造薄膜MEMS悬臂式开关,在保持最终制造的悬臂式开关的着落部分的机械刚性的同时,获得低操作电压设备。

Description

通过采用分割层悬臂沉积方案来制造基于MEMS的悬臂式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般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在生产线(BEOL)系统的铝或铜后段工序或者具有金属互连系统的任何半导体工序之内形成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悬臂式开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MEMS悬臂式开关来说,需要严格控制通过梁的梯度应力以防止在释放时严重弯曲。梁弯曲是当梁在与电极接触之前不会回到所述梁的正常位置的时候。梁保持靠近电极,因此使梁移动到与电极相接触所必需的功率会发生改变。
当梁弯曲加剧时,开关可能无法根据所述开关的设计参数而操作。例如,当梁弯曲加剧时,梁保持更靠近接触电极。因此,要将梁拉到与电极相接触所需的功率量会降低。因此,可能会无意中使开关或者梁与接触电极相接触。另外,因为梁具有曲率,因此开关不能以可预见的方式进行操作。在不知道曲率以及要将梁拉到与接触电极相接触所需的功率的情况下,开关的控制是不稳定的。梁的曲率可迫使开关相对于正常位置(即理想情况)向上或向下移动。因此,使设备相对于正常位置而言移动离开最初开始位置所需的电压会发生变化。
当由于相对于材料的自然柱状晶粒结构而言压应力的作用增大而使梁厚度降低到小于200nm时,曲率规格变得很重要。由于薄膜在晶片表面上形成晶核并且成长的方式,使用诸如TiN等耐火材料形成这些非常薄的悬臂梁会在沉积膜中呈现出相当大的梯度应力。为了对所述梯度应力进行紧密控制,需要严格的沉积控制参数。
因此,需要克服梯度应力的MEMS悬臂式开关以及所述MEMS悬臂式开关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这里所讨论的实施方式一般而言公开了可用于克服在用于薄膜MEMS悬臂式开关的耐火材料中形成的梯度应力的新颖替代方法。使用这里所述的“分割层”悬臂制造方法使得能够制造薄膜MEMS悬臂式开关,在保持最终制造的悬臂式开关的着落部分的机械刚性的同时,获得低操作电压设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微机电设备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沉积第一导电层,并且对第一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衬底的一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形成第一电触点和接触电极。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电触点、接触电极,以及衬底的一或更多个暴露部分上沉积第一牺牲层。可对第一牺牲层构图以暴露出第一电触点。可在第一牺牲层上并且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地沉积第二导电层。可对绝缘层构图以暴露出第二导电层的部分,以使得绝缘层的剩余部分与第二导电层接触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二导电层以及绝缘层的剩余部分上沉积加强层,并且对加强层和第二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绝缘层的剩余部分并且形成梁结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除去绝缘层的至少一些剩余部分并且除去第一牺牲层。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微机电设备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沉积第一导电层,并且对第一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衬底的一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形成第一电触点和接触电极。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电触点、接触电极,以及衬底的一或更多个暴露部分上沉积第一牺牲层,并且对第一牺牲层构图以暴露出第一电触点。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牺牲层上并且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地沉积第二导电层,并且对第二导电层构图以形成梁结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梁结构上沉积加强层,并且对加强层构图以暴露出与梁结构的一部分,所述部分与梁结构接触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除去第一牺牲层。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微机电设备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沉积第一导电层,并且对第一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衬底的一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形成第一电触点和接触电极。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电触点、接触电极,以及衬底的一或更多个暴露部分上沉积第一牺牲层,并且对第一牺牲层构图以暴露出第一电触点。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牺牲层上且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地沉积第二导电层,并且对第二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第一牺牲层,并且形成第一梁部分以及第二梁部分,所述第一梁部分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所述第二梁部分与第一梁部分相分离且相间隔,第二梁部分位于接触电极上。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梁部分、第二梁部分,以及暴露的第一牺牲层上沉积加强层,并且对加强层构图以形成构图后的加强层,所述构图后的加强层与第一梁部分和第二梁部分相接触,并且横跨第一梁部分与第二梁部分之间的距离。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除去第一牺牲层。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微机电设备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沉积第一导电层,并且对第一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衬底的一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形成第一电触点和接触电极。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电触点、接触电极,以及衬底的一或更多个暴露部分上沉积第一牺牲层,并且对第一牺牲层构图以暴露出第一电触点。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牺牲层上且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地沉积第二导电层,并且对第二导电层构图以形成梁结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梁结构上沉积第二牺牲层,并且对第二牺牲层构图以形成数个间隔结构,所述数个间隔结构与梁结构接触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梁结构和数个间隔结构上沉积加强层,并且对加强层构图以暴露出梁结构的一部分,所述部分与梁结构接触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且所述部分与数个间隔结构横向间隔开。所述方法还可包括除去间隔结构以使得构图后的加强层的至少一部分与梁结构纵向间隔开,以及除去第一牺牲层。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可包括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位于衬底上;以及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位于衬底上,且所述接触电极与第一电触点横向间隔开。所述设备还可包括导电梁结构,所述导电梁结构具有锚部分、腿部分,以及板部分,所述锚部分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所述板部分与接触电极纵向间隔开。所述设备还可包括第一加强元件,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锚部分相连接。所述设备还可包括第二加强元件,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与板部分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与第一加强元件横向间隔开,以使得在腿部分上方,在第一加强元件与第二加强元件之间存在间隙。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可包括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位于衬底上;以及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位于衬底上且所述接触电极与第一电触点横向间隔开。所述设备还可包括导电锚元件以及导电板元件,所述导电锚元件与第一电触点相接触,所述导电板元件与接触电极纵向间隔开且所述导电板元件与锚元件横向间隔开。所述设备还可包括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与锚元件和板元件相连接,且所述加强元件横跨锚元件与板元件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可包括锚部分、腿部分,以及板部分,所述锚部分具有第一刚性,所述腿部分与锚部分相连接且所述腿部分具有第二刚性,所述第二刚性小于第一刚性,所述板部分与腿部分相连接且所述板部分具有第三刚性,所述第三刚性大于第二刚性。所述设备还可包括一或更多个层,所述一或更多个层横跨板部分、腿部分,以及锚部分,以将板部分、腿部分,以及锚部分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因此,为了能够详细理解实现本发明上述特征的方式,可参考实施方式对上面简要概述的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描述,在附图中对其中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因此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范围做出限制,因为本发明允许包含其他同样有效的实施方式。
图1A-1F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
图2A-2D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
图3A-3D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
图4A-4F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
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相同参考数字以表示为附图所共用的相同元件。可以想到的是,在没有特别叙述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单元可有利地用在其他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讨论的实施方式一般而言公开了用于克服在用于薄膜MEMS悬臂式开关的耐火材料中形成的梯度应力的新颖替代方法。使用这里所述的“分割层”悬臂制造方法使得能够制造薄膜MEMS悬臂式开关,在保持最终制造的悬臂式开关的着落部分的机械刚性的同时,得到低操作电压设备。这里所讨论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BEOL中形成MEMS悬臂式开关。
所述设备可以形成于所述结构之内的任何一点上。例如,所述设备可形成于CMOS结构的上方或下方。另外,所述设备可以在叠层内形成,以便可以在所述设备上方提供所述结构的附加层(即不是所述设备)。所述设备可用在金属系统的BEOL处理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形成于诸如双极处理、或者双CMOS、或者SiGe、或者GaAs、GaAlAs或其他III/V或II/VI、或者任何其他前端半导体工艺等任何其他半导体前端技术的生产线的后端工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可形成在玻璃上。
图1A-1F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所述实施方式示出了在铝BEOL流程中制造″分割层″悬臂式开关的方法。应该了解的是,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具有金属互连系统的任何BEOL流程中制造。
在图1A中说明了制造序列中的第一步骤。最初,沉积导电层并对所述导电层构图,以在衬底100上形成电触点102和接触电极10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材料可包括金属、金属合金、或者金属化合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导电材料可包括氮化钛。
此后,沉积牺牲层106并对所述牺牲层106构图。仅举几个例子,可以通过诸如等离子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PECVD)、化学气相沉积(CVD)、旋涂式技术、物理气相沉积(PVD)等工艺来沉积牺牲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牺牲层106可包括含硅化合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牺牲层106可包括二氧化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牺牲层160可包括旋涂式玻璃。牺牲层106可包含通孔122以使所述牺牲层160与先前层相连。应该了解的是,所述通孔连接可以来自于上方的层。
此后,在牺牲层106上沉积导电层1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层108可包括氮化钛。所述层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氮化钛,也可以由为接触式MEMS设备提供受控电阻率的其他非氧化材料制造。导电层108可以从包括Al、Cu、Ti、TiN、Ta、TaN、Ru、Pt、WN、WNC、或者上述物质的任何组合的材料组中选择出。然而,在电容耦合的MEMS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下述材料,所述材料在暴露于空气时形成氧化表面。在构图之后,导电层108会形成所谓的“分割层”悬臂的“薄”部分。“分割层”悬臂中的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是可调的,以设置设备的操作性能。可通过诸如PVD这样的众所周知的沉积方法来沉积导电层1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导电层108上沉积光致抗蚀剂层、对所述光致抗蚀剂进行曝光、对所述光致抗蚀剂进行显影、除去显影后的(或者未显影的光致抗蚀剂)以形成掩模,并且随后通过掩模使所述导电层暴露于蚀刻气体或液体以除去导电层的不需要部分,对导电层108进行构图。此后,可除去掩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使用硬掩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蚀刻气体或液体可包括氢气、氟、氧气、氟化氢、氯气、盐酸、氮气、氦气、二氟代氙、无水氟化氢、氟基蚀刻气体或液体、氧基蚀刻气体或液体、氢基蚀刻气体或液体,或者上述物质的组合。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对加强材料进行构图时,在随后时刻对导电层108进行构图。
在图1B中对制造序列中的下一步骤进行说明。可在导电层108上沉积另一牺牲层沉积并对所述牺牲层构图。在图1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对导电层108构图之前沉积牺牲层,但是应该了解的是,可以在沉积牺牲层之前对导电层108构图。可通过对牺牲层进行蚀刻来对绝缘层110构图,而不腐蚀导电层1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牺牲层可以是绝缘材料。可以在第一导电层108的表面上沉积牺牲层,并对所述牺牲层进行构图和蚀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牺牲层可包括氮化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牺牲层可包括二氧化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牺牲层可包括无定形碳。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牺牲层可包括旋涂式有机薄膜。其他可用的牺牲层可包括有机碳、聚酰亚胺碳,以及无定形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PECVD来沉积牺牲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仅举几个例子,可利用基于氟离子的蚀刻、氢或氧离子蚀刻、湿HF蚀刻、蒸汽HF、或者蒸汽HF蚀刻,来蚀刻牺牲层。牺牲层的厚度需要足以防止在最终的悬臂蚀刻期间在水平和垂直平面中发生尺寸损失。在构图之后,剩余的牺牲层是在最终包括分割层悬臂的腿的导电层108的区域之上的绝缘材料110。无需附加处理步骤,便还可以为悬臂式开关形成绝缘材料112的顶部突起,这种突起用于限制接触区域。
剩余的绝缘材料110用于形成悬臂的腿部分。最终将除去绝缘材料110,以便悬臂的腿部分具有预定厚度,并且由此具有预定刚性。通过知道腿部分的刚性,所施加的用于使悬臂移动的电压可以是更可预测的且可重复的。绝缘材料112用于形成突起,所述突起将悬臂的接触区域限制为上部电极。另外,用于在悬臂上提供突起的绝缘材料112会使悬臂在与悬臂上方的电极相接触之前需要移动的距离变小。因此,可以预测上侧面静摩擦,并且可以重复上拉电极(即悬臂上方的电极)的电压。绝缘材料112可以与导电层108接触电触点102的位置横向间隔开。绝缘层110可以与绝缘材料112横向间隔开,并且绝缘层110可以与导电层108接触电触点102的位置横向间隔开。
在图1C中对制造序列中的下一步骤进行说明。在第一导电层108以及在蚀刻之后剩余的剩余绝缘材料110、112上沉积第二导电层1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层114可包括氮化钛。第二导电层114将用于形成悬臂式开关的″厚″部分。应该了解的是,导电材料并不局限于氮化钛。可以使用其他导电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由绝缘层来替代第二导电层114。可通过诸如PVD等众所周知的沉积技术来沉积第二导电层114。
在图1D中对制造序列中的下一步骤进行说明,其中对悬臂式开关进行构图和蚀刻,以形成最终设备。对第二导电层114进行构图和蚀刻,以在电触点102上与所述电触点102相接触地形成第一加强元件116。对导电层114构图还形成了第二加强元件118,所述第二加强元件118与第一加强元件116横向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118与电触点102横向间隔开。第二加强元件118的一些部分位于接触电极104上方。可以按照与上文所论述的为构图第一导电层108执行的蚀刻相似的方式,对第二导电层114进行蚀刻。可以在相同的步骤中,与第二导电层114一起地对第一导电层108构图。对第二导电层114构图还暴露出绝缘材料110,所述绝缘材料110与电触点102横向间隔开。在第二导电层114的金属蚀刻期间,绝缘材料110用作蚀刻停止层,以在悬臂的″薄″/下部中形成自对准的腿。在对第二导电层114构图期间,还对第一导电层108构图以形成梁120。第二加强元件118与第一加强元件116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118位于接触电极104上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元件116具有长度,所述长度比第二加强元件118的长度要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元件116与第二加强元件118间隔开距离,所述距离比第一加强元件116的长度要小。
此后,可通过如图1E所示的蚀刻除去绝缘材料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绝缘材料110暴露于氟基离子,以对绝缘材料110进行蚀刻。虽然未示出,但是应该了解的是,如果期望,还可除去绝缘材料112。
图1F示出了最终结构。示出了最终设备的三个关键特征,即锚、薄腿,以及开关板。已除去牺牲层106以释放″分割层″悬臂。可通过等离子体蚀刻除去牺牲层106。应该了解的是,牺牲层106的除去取决于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蚀刻气体或者液体可包括氢气、氟、氧气、氟化氢、氯气、盐酸、氮气、氦气、二氟化氙、无水氟化氢、氟基蚀刻气体或液体、氧基蚀刻气体或液体、氢基蚀刻气体或液体,或者上述物质的组合。
通过使薄与厚的沉积厚度的比例最佳,可使设备的机电性能最佳化。这样做的关键部分是着落在指定触点与着落在被称为辅助着落部分124的另一部分电极表面之间的电压差。辅助着落是取决于设备的,并且辅助着落可出现在底部电极表面的不同位置。辅助着落部分124仅是辅助位置的一个示例。应该理解的是,辅助着落部分不局限于所示出的位置。通过对悬臂的腿和板组件的相对刚度进行调节,可将所述电压差增大到辅助着落电压明显大于下方CMOS可提供电压的点。
利用对金属的DC磁控溅射沉积,并且在耐火金属用于所示出悬臂的情况下,随着薄膜生长,梯度应力在薄膜中累积。通过用薄且容易弯曲的初始层以例如大于约1∶2的薄厚比值形成腿和厚板(slab),使得在薄的部分中所形成的梯度应力无法支配释放结构的最终诱导曲率得到平面开关板。在表格1中说明了就机械刚性而言的薄/厚效果。随着薄腿与总的板厚度的比值增大,薄腿中的梯度应力的影响显著降低,使得所述梯度应力对于设备的最终机械性能的影响不显著。薄值是悬臂的腿部分的值。厚值是悬臂的板部分的值。总值是薄值与厚值的和。刚性比值是薄值相对于立方总值的比值。例如,对于厚度为1nm的悬臂的腿部分以及厚度为2nm的悬臂的板部分而言,刚性比值是1∶27,这意味着板部分比腿部分要硬27倍。应该了解的是,所述比值本质上是无单位的。另外,刚性会受到悬臂宽度(即附图中向纸张内深入的距离)的影响。
  薄   厚   总和   刚性比值
  1   1   2   1∶8
  1   2   3   1∶27
  1   3   4   1∶64
  1   4   5   1∶125
  1   5   6   1∶216
  1   6   7   1∶343
表格1:薄/厚悬臂设备的机械刚性性能
图2A-2D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悬臂的第二″厚″层是由可受到蚀刻而不会蚀刻悬臂材料的材料制成的,所述材料可以是诸如SiO2这样的绝缘材料。如图2A所示,开始制造序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其中沉积悬臂的薄层。在牺牲层206上沉积导电层208,所述牺牲层206具有通孔222,所述通孔222穿过牺牲层206而到达电触点202。牺牲层206可形成在接触电极204和衬底200上方。
图2B的第二步骤由″厚″层沉积组成,可以沉积绝缘层并对所述绝缘层构图以形成悬臂式开关的锚部分210和板部分2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绝缘层可包括二氧化硅。锚部分210可以与导电层208接触,并且所述锚部分210与板部分212横向间隔开。板部分212可位于接触电极204上方。此后,可对导电层208构图以形成梁214。此后,可除去牺牲层206。
图3A-3D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横断面视图。在这种情况下,″薄″层与″厚″层的沉积顺序颠倒。如图3A所示,所要沉积的第一层是″厚″层。在牺牲层306上沉积导电层308,所述牺牲层306具有通孔322,所述通孔322穿过牺牲层306而到达电触点302。牺牲层306可形成在接触电极304和衬底300上方。
此后,对导电层308构图并对所述导电层308进行蚀刻,以形成锚元件310和板元件312。锚元件310与电触点302接触并位于所述电触点302上方。锚元件310与板元件312横向间隔开。板元件312位于接触电极304上方。
在形成了锚元件310和板元件312之后,沉积″薄″层或第二层并对所述″薄″层或第二层构图,以形成加强元件314,所述加强元件314横跨锚元件310与板元件312之间的间隙。此后,如图3D所示,可除去牺牲层306。示有悬臂式开关的锚、腿,以及板的结构在图3D中示出。
图4A-4F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在各个制造阶段的悬臂式结构的横断面视图。所述实施方式具有以蜂窝状结构保持在一起的两个″薄″层。如图4A所示,在牺牲层406上沉积导电层408,所述牺牲层406具有通孔422,所述通孔422穿过牺牲层406而到达电触点402。牺牲层406可形成在接触电极404和衬底400上方。可在导电层408上沉积第二牺牲层。此后,可对第二牺牲层构图和蚀刻,以形成数个间隔结构410,在各间隔结构410间具有通孔4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牺牲层406可包括旋涂式介电层。可使用的其他材料包括硅、氮化硅、有机材料、聚酰亚胺、无定形碳,以及二氧化硅。可通过诸如旋涂、PVD、CVD、PECVD、ALD,以及其他众所周知的沉积方法等各种方法,沉积牺牲层406。
此后,可沉积第二导电层414并对所述第二导电层414构图。可将第二导电层414沉积到通孔412中,以使得第二导电层414填充通孔412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层414与第一导电层408相接触。还可对第一导电层408构图以形成梁420。在对第二导电层414构图期间,可暴露出梁420的一部分。在蚀刻之后,可留下第二导电层414的锚部分416和板部分418。锚部分416可位于梁420上方,并且所述锚部分416在电触点402上方的位置处与梁420相接触。板部分418可与锚部分416横向间隔开,并且所述板部分418位于梁420上方且与梁420相接触。
此后,可除去间隔结构410。还可除去牺牲层406。可以在同一蚀刻步骤中除去间隔结构410和牺牲层4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利用分开的蚀刻步骤除去间隔结构410和牺牲层406。当除去间隔结构410时,板部分418的一部分与梁420间隔开间隙424,而其他部分与梁420相接触。间隔结构410形成蜂窝、蜂窝状、华夫格或者华夫格状结构,所述蜂窝、蜂窝状、华夫格或者华夫格状结构用于提供机械刚性。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讨论的分割层悬臂具有锚部分、腿部分以及板部分,所述锚部分用于使悬臂与下方结构相连接,所述悬臂在所述腿部分发生弯曲,所述板部分最终与电极接触。板部分和锚部分均比腿部分厚。因此,板部分和锚部分均具有比腿部分大的刚性。由于腿部分的柔性比锚部分和板部分大,因此腿部分将位于悬臂预计会发生弯曲的位置。
由于弯曲在腿部发生,因此可对板着落的位置进行更好地控制和预测。当知道板着落的位置时,用于下拉板(或者上拉板)的电压是可预测的且是可重复的。另外,由于板的厚度相对于腿而言增大了,因此可以与腿刚性相关地降低用于使悬臂移动的电压。
分割层悬臂可减少对诸如氮化钛这样的薄膜耐火材料的悬臂曲率(即梯度应力)进行控制所需的严格沉积控制参数。另外,分割层悬臂可提高设备的机械性能。通过具有薄腿部分和厚板部分,用于设备辅助着落的电压增加了,其中梁向下或者向上接触到电极空间上的非期望位置,同时可降低设备的操作电压。
通过使刚性梁具有柔性的腿,可为设备操作实现所有机械益处。与具有粗腿的同等设备相比,设备的薄腿部分能够实现低压操作,所述低压操作根据悬臂式开关的薄厚部分的比值可使操作电压降低>50%。当将不同热膨胀系数CTE的两种材料放在一起时很容易形成双态/双金属状态,所用材料的选择减少了双态/双金属状态。用于形成柔性腿的制造工艺不需要额外处理便可生成突起(所述突起是通过在悬臂接触到顶部上拉电极时减小接触区来降低粘附所需的)。这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使材料工程制造出在需要的地方是柔性的且在不需要柔性的地方是刚性的机械声音开关。
虽然上述是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本发明的其他及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并且由下述权利要求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微机电设备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沉积第一导电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所述衬底的一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形成第一电触点和接触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接触电极,以及所述衬底的一或更多个暴露部分上沉积第一牺牲层;
对所述第一牺牲层构图以暴露出所述第一电触点;
在所述第一牺牲层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相接触地沉积第二导电层;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沉积绝缘层;
对所述绝缘层构图以暴露出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部分,以使得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上沉积加强层;
对所述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构图以暴露出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
除去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一些剩余部分;以及
除去所述第一牺牲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氮化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强层包括氮化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是从由氮化硅、二氧化硅、无定形碳,及上述物质的组合构成的组中选择出来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横向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构图后的加强层包括第一加强元件以及第二加强元件,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触点上方,第二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间隔开并且第二加强元件位于所述接触电极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具有长度,所述长度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间隔开距离,所述距离比所述第一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9.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位于衬底上;
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上且所述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横向间隔开;
导电梁结构,所述导电梁结构具有锚部分、腿部分,以及板部分,所述锚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相接触,所述板部分与所述接触电极纵向间隔开,所述腿部分是可移动的,以使所述板部分移动到与所述接触电极相接触;
第一加强元件,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锚部分相连接,以使得所述锚部分和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合起来厚于所述腿部分;以及
第二加强元件,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与所述板部分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横向间隔开,以使得在所述腿部分上方,在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之间存在间隙,且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和所述板部分合起来厚于所述腿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导电梁包括氮化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和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均包括氮化钛。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包括绝缘材料。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在一或更多个第一位置处与所述板部分纵向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在一或更多个第二位置处与所述板部分相接触。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具有长度,所述长度比第二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间隔开距离,所述距离比所述第一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16.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锚部分,所述锚部分具有第一刚性;
腿部分,所述腿部分与所述锚部分相连接,并且所述腿部分具有第二刚性,所述第二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刚性;以及
板部分,所述板部分与所述腿部分相连接,并且所述板部分具有第三刚性,所述第三刚性大于所述第二刚性;以及
一或更多个层,所述一或更多个层横跨所述板部分、腿部分,以及锚部分,以将所述板部分、腿部分,以及锚部分连接在一起,所述一或更多个层包括导电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更多个层包括氮化钛。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更多个层还额外包括绝缘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腿部分由所述一或更多个层组成,并且所述腿部分具有厚度,所述厚度比所述板部分的厚度要小。
20.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位于衬底上;
电极,所述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上并且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横向间隔开;
导电梁结构,所述导电梁结构具有锚部分、腿部分,以及板部分,所述锚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相接触,所述板部分与所述电极纵向间隔开,并且所述腿部分是可移动的,以使所述板部分移动到与所述电极相接触;以及
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与所述板部分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加强元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导电梁结构纵向间隔开。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导电梁结构包括氮化钛。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加强元件包括氮化钛。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加强元件包括绝缘材料。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板部分是华夫格形结构。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与所述板部分相比,所述腿部分具有更大的柔性。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导电梁结构包括氮化钛。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加强元件包括氮化钛。

Claims (20)

1.一种微机电设备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沉积第一导电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层构图,以暴露出所述衬底的一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形成第一电触点和接触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接触电极,以及所述衬底的一或更多个暴露部分上沉积第一牺牲层;
对所述第一牺牲层构图以暴露出所述第一电触点;
在所述第一牺牲层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相接触地沉积第二导电层;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沉积绝缘层;
对所述绝缘层构图以暴露出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部分,以使得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
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上沉积加强层;
对所述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构图以暴露出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
除去所述绝缘层的至少一些剩余部分;以及
除去所述第一牺牲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氮化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强层包括氮化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是从由氮化硅、二氧化硅、无定形碳,及上述物质的组合构成的组中选择出来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的剩余部分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横向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电触点的位置横向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构图后的加强层包括第一加强元件以及第二加强元件,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触点上方,第二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间隔开并且第二加强元件位于所述接触电极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具有长度,所述长度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间隔开距离,所述距离比所述第一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9.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位于衬底上;
接触电极,所述接触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上且所述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一电触点横向间隔开;
导电梁结构,所述导电梁结构具有锚部分、腿部分,以及板部分,所述锚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触点相接触,所述板部分与所述接触电极纵向间隔开;
第一加强元件,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锚部分相连接,以使得所述锚部分和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合起来厚于所述腿部分;以及
第二加强元件,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与所述板部分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横向间隔开,以使得在所述腿部分上方,在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和所述板部分合起来厚于所述腿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导电梁包括氮化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和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均包括氮化钛。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包括绝缘材料。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在一或更多个第一位置处与所述板部分纵向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在一或更多个第二位置处与所述板部分相接触。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具有长度,所述长度比第二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间隔开距离,所述距离比所述第一加强元件的长度要小。
16.一种微机电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锚部分,所述锚部分具有第一刚性;
腿部分,所述腿部分与所述锚部分相连接,并且所述腿部分具有第二刚性,所述第二刚性小于所述第一刚性;以及
板部分,所述板部分与所述腿部分相连接,并且所述板部分具有第三刚性,所述第三刚性大于所述第二刚性;以及
一或更多个层,所述一或更多个层横跨所述板部分、腿部分,以及锚部分,以将所述板部分、腿部分,以及锚部分连接在一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更多个层包括氮化钛。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更多个层包括绝缘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或更多个层包括导电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腿部分由所述一或更多个层组成,并且所述腿部分具有厚度,所述厚度比所述板部分的厚度要小。
CN201080005060.2A 2009-01-21 2010-01-20 通过采用分割层悬臂沉积方案来制造基于mems的悬臂式开关 Active CN102292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57,340 US8957485B2 (en) 2009-01-21 2009-01-21 Fabrication of MEMS based cantilever switches by employing a split layer cantilever deposition scheme
US12/357,340 2009-01-21
PCT/US2010/021517 WO2010090839A2 (en) 2009-01-21 2010-01-20 Fabrication of mems based cantilever switches by employing a split layer cantilever deposition sche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279A true CN102292279A (zh) 2011-12-21
CN102292279B CN102292279B (zh) 2015-07-08

Family

ID=4233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060.2A Active CN102292279B (zh) 2009-01-21 2010-01-20 通过采用分割层悬臂沉积方案来制造基于mems的悬臂式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57485B2 (zh)
EP (1) EP2389336B1 (zh)
CN (1) CN102292279B (zh)
WO (1) WO2010090839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731A (zh) * 2012-03-27 2012-08-01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Mems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709225A (zh) * 2015-06-22 2018-02-16 英特尔公司 集成mems结构与互连和过孔
CN108002339A (zh) * 2016-11-02 2018-05-0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84864A (zh) * 2018-04-16 2018-09-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聚酰亚胺的柔性静电驱动mems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7253B2 (en) * 2009-08-11 2012-08-21 Pixart Imaging Inc. MEMS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396242B (zh) * 2009-08-11 2013-05-11 Pixart Imaging Inc 微電子裝置、微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微機電封裝結構及其封裝方法
US8736404B2 (en) * 2009-10-01 2014-05-27 Cavendish Kinetics Inc. Micromechanical digital capacitor with improved RF hot switching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US8921144B2 (en) 2010-06-25 2014-12-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lanar cavity MEM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design structures
CN103155069B (zh) 2010-09-21 2015-10-21 卡文迪什动力有限公司 上拉式电极和华夫饼型微结构
CN102480285B (zh) * 2010-11-29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红外传感器开关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30831B (zh) * 2010-12-27 2014-05-21 上海丽恒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Mems器件的制作方法
US8673670B2 (en) 2011-12-15 2014-03-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structures and design structures
US9073749B2 (en) 2012-12-05 2015-07-07 Robert Bosch Gmbh Structured gap for a MEMS pressure sensor
WO2014119810A1 (ko) * 2013-02-01 2014-08-07 한국과학기술원 멤스 디바이스 제조방법
FR3027448B1 (fr) 2014-10-21 2016-10-28 Airmems Commutateur microelectromecanique robuste
US9663347B2 (en) 2015-03-02 2017-05-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substrate attachment for reduced thermal deformation
US9845235B2 (en) * 2015-09-03 2017-12-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actory seed metal for electroplated MEMS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309327D0 (en) 1993-05-06 1993-06-23 Smith Charles G Bi-stable memory element
US5917226A (en) * 1997-10-24 1999-06-29 Stmicroelectronics, Inc. Integrated released beam, thermo-mechanical sensor for sens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6115231A (en) 1997-11-25 2000-09-05 Tdk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relay
JP2000188049A (ja) 1998-12-22 2000-07-04 Nec Corp マイクロマシン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0055918A1 (en) 1999-03-18 2000-09-21 Cavendish Kinetics Limited Flash memory cell having a flexible element
US6229683B1 (en) 1999-06-30 2001-05-08 Mcnc High voltage micromachined electrostatic switch
JP2001356655A (ja) * 2000-06-15 2001-12-26 Canon Inc 像担持体寿命検知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6958123B2 (en) 2001-06-15 2005-10-25 Reflectivity, Inc Method for removing a sacrificial material with a compressed fluid
EP1717194B1 (en) 2001-11-09 2009-05-27 WiSpry, Inc. Trilayered Beam MEMS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03105174A1 (en) 2002-06-05 2003-12-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tching the impedance thereof
US7064637B2 (en) 2002-07-18 2006-06-20 Wispry, Inc. Recessed electrode for electrostatically actuated structures
GB0330010D0 (en) 2003-12-24 2004-01-28 Cavendish Kinetics Ltd Method for containing a device and a corresponding device
GB0413341D0 (en) 2004-06-15 2004-07-21 Cavendish Kinetics B V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icromechanical element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731A (zh) * 2012-03-27 2012-08-01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Mems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616731B (zh) * 2012-03-27 2016-02-03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Mems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709225A (zh) * 2015-06-22 2018-02-16 英特尔公司 集成mems结构与互连和过孔
CN107709225B (zh) * 2015-06-22 2022-04-26 英特尔公司 集成mems结构与互连和过孔
CN108002339A (zh) * 2016-11-02 2018-05-0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02339B (zh) * 2016-11-02 2019-12-3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84864A (zh) * 2018-04-16 2018-09-2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聚酰亚胺的柔性静电驱动mems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CN108584864B (zh) * 2018-04-16 2019-08-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聚酰亚胺的柔性静电驱动mems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90839A3 (en) 2011-03-17
WO2010090839A2 (en) 2010-08-12
WO2010090839A4 (en) 2011-05-05
EP2389336B1 (en) 2017-09-20
CN102292279B (zh) 2015-07-08
US20100181631A1 (en) 2010-07-22
EP2389336A2 (en) 2011-11-30
US8957485B2 (en) 201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279B (zh) 通过采用分割层悬臂沉积方案来制造基于mems的悬臂式开关
US10549987B2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structures and design structures
CN102906010B (zh) 平面腔体微机电系统及相关结构、制造和设计结构的方法
CN101399222B (zh) 具有空气间隙的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US20110156201A1 (en) Air gap fabricating method
US20080014663A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hinge type mems switch
US7745324B1 (en) Interconnect with recessed dielectric adjacent a noble metal cap
CN101849289A (zh) 制备三层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46693A (zh) 半导体装置精细构图方法
US8921953B2 (en) Method for MEMS device fabrication and device formed
US20160293520A1 (en) Stacke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8511388A (zh) 使目标层图案化的方法
WO2022192349A1 (en) Method for patterning a dielectric layer
JP2011509531A (ja) 相互接続構造を変更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0

Address after: North Carolina

Patentee after: QORVO US,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CAVENDISH KINETIC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