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9113A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89113A CN102289113A CN2011102038936A CN201110203893A CN102289113A CN 102289113 A CN102289113 A CN 102289113A CN 2011102038936 A CN2011102038936 A CN 2011102038936A CN 201110203893 A CN201110203893 A CN 201110203893A CN 102289113 A CN102289113 A CN 1022891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electrode
- electrode group
- liquid crystal
- lead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415 trop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和下基板对应设置;液晶层,液晶层填充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公共电极,公共电极设置于上基板相对于下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均设置于下基板相对于上基板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电极驱动时驱动线路的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也有了越来越大量的需求,目前裸眼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不用佩戴专门的眼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裸眼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基于双目视差而开发的,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透镜阵列或视差障碍将具有一定视差的两幅图像分别导引到观察者的左眼及右眼,以使观察者感受到立体效果。
立体显示技术是通过人为手段来制造左右眼的视差,给予左眼和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后,产生观看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
液晶光栅是一种可用来进行立体显示的装置,它与普通光栅一样,可以实现对于光线的控制作用,液晶光栅主要有透镜光栅和狭缝光栅两种,狭缝光栅是利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对偏振光起到选择性透过和阻挡的作用。透镜光栅的形成原理是利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折射率的变化,因此它具有参数可调整性,在立体显示方面有更多的优势。
在现有液晶光栅立体显示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电极,和形成于这两个电极之间的液晶层,通过在向这两个电极施加电压时形成的电场来驱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具有极性和光学各向性。极性指,当液晶分子被置于电场内时,液晶分子中的电荷被聚集到该液晶分子的相对两侧,由此根据施加的电场来转换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光学各向性指,由于液晶分子的棒状结构和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根据液晶分子的极化状态改变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或者改变发射光的路径。因此,液晶层因施加给两个电极的电压而具有透光性差别,从而不仅可以利用像素的透光性差别来显示图像,还可以形成液晶光栅。
当前的液晶透镜/狭缝技术发展迅速,一般来说一个液晶透镜/狭缝均由多条电极组成,就目前的显示面板来说,每一个像素上平均会覆盖1.5条电板乃至更多,因此一块显示面板对应的液晶透镜/狭缝的驱动电极数,会达到其源电极(即source电极)数目的1.5倍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并且随着显示面板的增大,液晶透镜工艺流程的日趋完善,对立体显示效果要求的逐渐提高,液晶透镜/狭缝驱动电极的数目会有更大数目的增加。
参阅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极的布线情况的俯视图。由于液晶透镜/狭缝的电压输送并不是扫描式的,所以现阶段普遍是对每根液晶透镜/狭缝的驱动电极100单独控制,进行电压的输送,于是需要将每根驱动电极100都进行外部引线,连接驱动线路101,此时驱动线路101数目过大,使液晶透镜/狭缝外部的布线产生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能够减少电极驱动时驱动线路的数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和下基板对应设置;液晶层,液晶层填充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公共电极,公共电极设置于上基板相对于下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均设置于下基板相对于上基板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
其中,第一驱动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第二驱动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一条形电极和第二条形电极之间;多个第一条形电极通过对应多个第一通孔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多个第二条形电极通过对应多个第二通孔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
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之间。
其中,多个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多个第二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其中,多个第一条形电极与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第一条形电极和第二条形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连接相同电压或不同电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基板相对下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公共电极;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均设置于下基板相对于上基板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填充液晶层。
其中,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的第一驱动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第二驱动电极组。
其中,在第一驱动电极组形成多个第一条形电极步骤中,将多个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多个第二条形电极步骤中,将多个第二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其中,在将多个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步骤与在将多个第二条形电极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步骤中,包括:将多个第一条形电极与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第一条形电极和第二条形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公共电极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对第一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公共电极与第一驱动电极组形成第一电场,第一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形成液晶光栅;对第一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公共电极与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第二电场,第二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形成移动半个栅距的液晶光栅。
其中,液晶光栅是透镜光栅或狭缝光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对每个液晶透镜/狭缝的驱动电极单独控制,并进行电压输送,而造成的连接驱动电极的驱动线路数量过大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将驱动电极进行分组,并分组至少得到第一驱动电极组和第二驱动电极组,将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将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能够减少电极驱动时的驱动线路的数量,优化布线。另外,因为驱动线路数量的减少,还能节约驱动芯片引脚数量,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驱动电极的布线情况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一布线情况的俯视图;
图4是图2自左向右方向的截面图;
图5是图2自右向左方向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二布线情况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三布线情况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10、下基板11、液晶层12、公共电极13以及驱动电极14。
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对应设置。
液晶层12填充于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之间。
并结合图3,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一布线情况的俯视图。驱动电极14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电极组141、第二驱动电极组142、第一引线143以及第二引线144,第一驱动电极组141、第二驱动电极组142、第一引线143以及第二引线144均设置于下基板11相对于上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143,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144。
优选地,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均为玻璃基板,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材料的透明基板,只要使得光线能够透过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
优选地,公共电极13为平面电极,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设置为平行的条形电极。
优选地,驱动电极14为透明电极,譬如可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此处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驱动电极14分组至少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和第二驱动电极组142的是基于将同类型驱动电极14划分为一组,这里即是将选通电压相同的驱动电极14进行连接成一体。
向公共电极13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并对第一驱动电极组141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142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该第一参考电压与该第一操作电压具有足够的电势差,该公共电极13与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形成的电场驱动液晶层12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而该第一参考电压与第二操作电压电压差不够,因此该公共电极13与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形成的电场不能够驱动液晶层12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因此,至少在公共电极13与第一驱动电极组141正对的区域,以及公共电极13与第二驱动电极组142正对的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因为该多个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位置的光折射率不同,或者对偏振光的选择性透过和阻挡作用不同,从而由驱动电极14驱动该多个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光栅。
另外,仍向公共电极13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对第一驱动电极组141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142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公共电极13与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形成的电场驱动液晶层12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也能够由驱动电极14驱动该多个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光栅。
当然,液晶光栅是透镜光栅或狭缝光栅。
一般而言,第一引线143和第二引线144设置于下基板11同一侧,当然,此处的第一引线143和第二引线144还可以设置于下基板11的相对两侧,只要能实现将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143,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144即可,其它情况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简单变形,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电极14进行分组,并至少分组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和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将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143,将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144,能够减少电极驱动时的驱动线路的数量,优化布线。另外,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和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分别连接不同的操作电压,能够简化驱动,提高电压均一性和稳定性,以及提高驱动频率,从而提高驱动效率,另外,因为驱动线路数量的减少,还能节约驱动芯片引脚数量,节省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参阅图3至图5,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一布线情况的俯视图,图4是图1自左向右方向的截面图,图5是图1自右向左方向的截面图。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6。
第一绝缘层1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151和第二通孔152;该第一绝缘层15设置于第一条形电极1411和第二条形电极1421之间;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通过对应多个第一通孔151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143;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通过对应多个第二通孔152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144。第二绝缘层16设置于第一引线143和第二引线144之间。
当然,第一绝缘层15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二绝缘层16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甚至,第一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6可以集成一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15和第二绝缘层16,在向公共电极13、第一驱动电极组141以及第二驱动电极组142施加电压时,能够避免第一驱动电极组141以及第二驱动电极组142相互接触并导通,因此能够确保电压的差异性,还能够降低电场的互相干扰。
优选地,第一条形电极1411与第二条形电极1421宽度相同,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优选地,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与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第一条形电极1411和第二条形电极1421之间的间距相等。当然,该间距可以视情况设定。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条形电极1411与第二条形电极1421宽度相同,并且相互间隔、平行、等距设置,能够在向公共电极13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向第一驱动电极组141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142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时,形成的液晶光栅,若定义该液晶光栅为第一液晶光栅;同时向公共电极13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对第一驱动电极组141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142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形成的液晶光栅,若定义该液晶光栅为第二液晶光栅;该第一液晶光栅与该第二液晶光栅相距半个栅距,能够实现液晶光栅的移动性。此时,若维持公共电极13的电压不变,并周期性地向第一驱动电极组141或第二驱动电极组142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同时相应地向第二驱动电极组142或第一驱动电极组141施加第二操作电压,能够实现液晶光栅的连续移动,将会使液晶光栅看似具有流动性,实现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显示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条形电极1411和第二条形电极142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引线143和第二引线144连接相同电压或不同电压。连接相同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排列方向一致,不具有透镜效果,不能形成液晶光栅。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二布线情况的俯视图。驱动电极14包括第一驱动电极组141、第二驱动电极组142、第三驱动电极组145和第四驱动电极组146,该驱动电极还包括第一引线143、第二引线144、第三引线147和第四引线148。
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143;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144;第三驱动电极组145共同连接到第三引线147;第四驱动电极组144共同连接到第四引线148。
优选地,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第三驱动电极组145包括多个第三条形电极1451,第四驱动电极组146包括多个第四条形电极1461。第一条形电极1411、第二条形电极1421、第三条形电极1451和第四条形电极1461宽度相同,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多个第三条形电极1451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多个第四条形电极1461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优选地,多个第一条形电极1411、多个第二条形电极1421、多个第三条形电极1451和多个第四条形电极146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第一条形电极1411和第二条形电极1421、第二条形电极1421和第三条形电极1451、以及第三条形电极1451和第四条形电极1461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给公共电极13(参阅图1)施加第一参考电压,依次并周期性地给第一驱动电极组141、第二驱动电极组142、第三驱动电极组145和第四驱动电极组146其中一组驱动电极施加第一操作电压,给另外几组驱动电极不施加电压或者施加第二操作电压,能够形成几组不同的液晶光栅,且每相邻液晶光栅之间的间距为四分之一个栅距,能够实现液晶光栅的连续移动,使液晶光栅看似具有流动性,实现更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显示效果。
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电极的第三布线情况的俯视图。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当第一驱动电极组141中的第一条形电极1411数量,以及第二驱动电极组142中的第二条形电极1421数量过多时,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组。
例如,将第一驱动电极组141分成第三驱动电极组1413和第四驱动电极组1414,将第二驱动电极组142分成第五驱动电极组1423和第六驱动电极组1424,将第一引线143分成第三引线1431和第四引线1433,将第二引线144分成第五引线1441和第六引线1443。将第三驱动电极组1413共同连接到第三引线1431,将第四驱动电极组1414连接到第四引线1433,将第五驱动电极组1423共同连接到第五引线1441,将第六驱动电极组1424共同连接到第六引线1443。当然,可以给第三驱动电极组1413和第四驱动电极组1414施加相同电压或者不同电压,亦可给第五驱动电极组1423和第六驱动电极组1424施加相同电压或者不同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驱动电极组中的条形电极数量增加,也能够减少布线、并保证驱动电极供电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上基板和下基板。
步骤S102,在上基板相对下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公共电极。
步骤S103,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均设置于下基板相对于上基板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
步骤S104,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填充液晶层。
在上述步骤S103中,还包括: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的第一驱动电极组,并形成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的第二驱动电极组。
在上述步骤S102中,公共电极一般为平面电极,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设置为平行的条形电极。
当然,步骤S102和步骤S103可以根据需要互相调换顺序,步骤S102和步骤S103顺序的改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并没有影响。
在上述步骤中,上基板、下基板、第一驱动电极组和第二驱动电极组都采用透明材料。
优选地,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的第一驱动电极组的步骤中,还包括:将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优选地,在下基板上形成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的第二驱动电极组的步骤中,还包括:将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上述的第一条形电极和第二条形电极宽度相同。
另外,在步骤S103中,一般将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设置于下基板同一侧,当然,此处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还可以设置于下基板的相对两侧,只要能实现将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即可,其它情况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简单变形,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步骤中,即在将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与将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的步骤中,还包括:将多个第一条形电极与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第一条形电极和第二条形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当然,该间距可以视情况设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电极进行分组,并至少分组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和第二驱动电极组,将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一引线,将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第二引线,能够减少电极驱动时的驱动线路的数量,优化布线,另外,第一驱动电极组和第二驱动电极组分别连接不同的操作电压,能够简化驱动,并且提高电压稳定性,从而提高驱动效率,另外,因为驱动线路数量的减少,还能节约驱动芯片引脚数量,节省成本。
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对公共电极施加第一参考电压。
步骤S202,对第一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公共电极与第一驱动电极组形成第一电场,第一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形成液晶光栅。
步骤S203,对第一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公共电极与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第二电场,第二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形成移动半个栅距的液晶光栅。
步骤S202以及步骤S203中的液晶光栅指透镜光栅或狭缝光栅。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向公共电极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并对第一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该第一参考电压与该第一操作电压具有足够的电势差,该公共电极与第一驱动电极组形成的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而该第一参考电压与第二操作电压电压差不够,该公共电极与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的电场不能够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因此,至少在公共电极与第一驱动电极组正对的区域,或者公共电极与第二驱动电极组正对的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因为该多个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位置的光折射率不同,或者对偏振光的选择性透过和阻挡作用不同,从而由驱动电极驱动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光栅。
另外,仍向公共电极施加第一参考电压,对第一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公共电极与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也能够由驱动电极驱动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光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驱动电极组以及第二驱动电极组施加不同的电压,能够实现液晶光栅半个栅距的移动,从而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实现全像素立体显示,另外,改变对驱动电极地单独控制,以第一、第二驱动电极组的形式统一供电,能够提高驱动电极的电压均一性及稳定性,同时能提高驱动频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对应设置;
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填充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
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上基板相对于下基板一侧的表面上;
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所述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均设置于所述下基板相对于所述上基板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二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
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和所述第二条形电极之间;
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通过对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一引线;
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通过对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二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和所述第二条形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连接相同电压或不同电压。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上基板和下基板;
在所述上基板相对所述下基板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公共电极;
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所述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均设置于所述下基板相对于所述上基板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二引线;
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填充液晶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下基板上至少形成第一驱动电极组、第二驱动电极组的步骤中,包括:在所述下基板上至少形成包括多个第一条形电极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和包括多个第二条形电极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形成多个第一条形电极步骤中,将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多个第二条形电极步骤中,将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平行、间隔并等距离设置步骤与在将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第二引线步骤中,包括:将多个所述第一条形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条形电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并且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条形电极和所述第二条形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公共电极施加第一参考电压;
对第一驱动电极组施加第一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第二操作电压,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组形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一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多个液晶分子扭转,形成液晶光栅;
对第一驱动电极组不施加电压或施加所述第二操作电压,对第二驱动电极组施加所述第一操作电压,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组形成第二电场,所述第二电场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多个所述液晶分子扭转,形成移动半个栅距的液晶光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光栅是透镜光栅或狭缝光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3893.6A CN102289113B (zh) | 2011-07-20 | 2011-07-20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3893.6A CN102289113B (zh) | 2011-07-20 | 2011-07-20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9113A true CN102289113A (zh) | 2011-12-21 |
CN102289113B CN102289113B (zh) | 2014-06-04 |
Family
ID=4533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389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9113B (zh) | 2011-07-20 | 2011-07-20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89113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2208A (zh) * | 2012-03-15 | 2012-09-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柱透镜光栅、液晶光栅及显示器件 |
CN103197474A (zh) * | 2013-03-29 | 2013-07-10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 |
WO2013117098A1 (zh) * | 2012-02-09 | 2013-08-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353694A (zh) * | 2012-08-10 | 2013-10-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及显示装置 |
CN103941492A (zh) * | 2014-03-28 | 2014-07-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基板、液晶光栅、立体显示装置 |
CN104007586A (zh) * | 2014-04-30 | 2014-08-27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透镜电子光栅和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
CN104007585A (zh) * | 2014-04-30 | 2014-08-27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透镜电子光栅和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
CN104252082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与其显示方法 |
WO2015018283A1 (zh) * | 2013-08-09 | 2015-02-12 |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电子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WO2016004650A1 (zh) * | 2014-07-09 | 2016-01-14 |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可调节式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
CN106855670A (zh) * | 2017-02-28 | 2017-06-1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259882A (zh) * | 2018-04-08 | 2018-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US10215895B2 (en) | 2012-03-15 | 2019-02-26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quid crystal grating forming lenticular lense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8677A (zh) * | 2005-12-22 | 2007-06-27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三维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US20090058785A1 (en) * | 2007-08-29 | 2009-03-05 | Jung-Hwan Kim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782695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电子显示装置 |
JP4569367B2 (ja) * | 2005-04-26 | 2010-10-27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CN201796217U (zh) * | 2010-07-21 | 2011-04-13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
-
2011
- 2011-07-20 CN CN201110203893.6A patent/CN10228911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69367B2 (ja) * | 2005-04-26 | 2010-10-27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CN1988677A (zh) * | 2005-12-22 | 2007-06-27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三维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US20090058785A1 (en) * | 2007-08-29 | 2009-03-05 | Jung-Hwan Kim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782695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电子显示装置 |
CN201796217U (zh) * | 2010-07-21 | 2011-04-13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17098A1 (zh) * | 2012-02-09 | 2013-08-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9310616B2 (en) | 2012-02-09 | 2016-04-1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3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2662208B (zh) * | 2012-03-15 | 2015-05-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柱透镜光栅、液晶光栅及显示器件 |
CN102662208A (zh) * | 2012-03-15 | 2012-09-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柱透镜光栅、液晶光栅及显示器件 |
US10215895B2 (en) | 2012-03-15 | 2019-02-26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quid crystal grating forming lenticular lenses |
CN103353694A (zh) * | 2012-08-10 | 2013-10-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及显示装置 |
CN103353694B (zh) * | 2012-08-10 | 2016-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及显示装置 |
CN103197474A (zh) * | 2013-03-29 | 2013-07-10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252082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与其显示方法 |
WO2015018283A1 (zh) * | 2013-08-09 | 2015-02-12 |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电子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3941492A (zh) * | 2014-03-28 | 2014-07-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基板、液晶光栅、立体显示装置 |
WO2015143870A1 (zh) * | 2014-03-28 | 2015-10-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基板、液晶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
US9664914B2 (en) | 2014-03-28 | 2017-05-30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quid crystal grating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grating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
CN104007586A (zh) * | 2014-04-30 | 2014-08-27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透镜电子光栅和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
CN104007585A (zh) * | 2014-04-30 | 2014-08-27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透镜电子光栅和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
WO2016004650A1 (zh) * | 2014-07-09 | 2016-01-14 |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可调节式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
CN106855670A (zh) * | 2017-02-28 | 2017-06-1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259882A (zh) * | 2018-04-08 | 2018-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08259882B (zh) * | 2018-04-08 | 2019-12-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US10762818B2 (en) | 2018-04-08 | 2020-09-0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9113B (zh) | 2014-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8911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2232200B (zh) | 立体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CN102096200B (zh)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透镜阵列 | |
CN102629041B (zh) |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707515B (zh) | 液晶光栅、其制备方法、3d显示器件及3d显示装置 | |
CN102436101B (zh) | 液晶透镜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207657B (zh) | 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768448B (zh) | 液晶透镜和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243402A (zh) | 一种液晶透镜光栅及其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662283A (zh) |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 |
CN104049433B (zh) | 立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CN103257495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3149767A (zh) | 一种液晶透镜及包含该液晶透镜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928988A (zh)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3941492A (zh) | 液晶光栅基板、液晶光栅、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4360520A (zh) | 一种触控式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3383510A (zh) | 一种液晶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4252083B (zh) | 一种液晶透镜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388678A (zh) |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3293688A (zh) | 二维/三维切换的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 |
CN103472650B (zh) | 液晶透镜及3d显示装置 | |
CN104267525A (zh) | 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744247A (zh) | 电控液晶透镜及其三维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3576407A (zh) | 液晶透镜及可切换二维与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 |
CN201383061Y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26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UPER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3 East Guangdong H-1 East 101, overseas Chinese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PER PERFECT OPTICS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