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7970A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7970A
CN102287970A CN2011101588337A CN201110158833A CN102287970A CN 102287970 A CN102287970 A CN 102287970A CN 2011101588337 A CN2011101588337 A CN 2011101588337A CN 201110158833 A CN201110158833 A CN 201110158833A CN 102287970 A CN102287970 A CN 10228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ipe
exchanger tube
subregion
public att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88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7970B (zh
Inventor
鸭志田理
东山直久
高木基之
平山贵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 ltd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41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3621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08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933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0228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7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7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79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2Evaporators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60H1/00335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of the gas-air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5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 F28F9/0273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with multiple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stacked distribution plates or perforated plates arranged over end pla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其中,在蒸发器的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下风头侧管列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三分区,设置将第三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且制冷剂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形成多个制冷剂通过孔。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设置切断制冷剂向第三分区的第一空间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用制冷剂连通路使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分区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四分区连通。该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辆空调的制冷循环。

Description

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在例如汽车上所搭载的作为制冷循环的车辆空调中使用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该说明书和技术方案中,将图2、图3、图10、图11、图16以及图17的上下称为上下。
作为这种蒸发器,提出了一种蒸发器,其具备: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换热管、并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管列;设置于下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和设置于上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在下风头侧管列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的三个以上的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设置有包括多个换热管且比下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少一个的管组,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下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上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任一个集管部的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下风头侧集管部相同侧的集管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下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上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由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上述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一个通路(参照特开2009-156523号公报)。
根据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可抑制具有过热(super heat)区域的最终通路中的通路阻力的增加。
但是,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虽然可抑制最终通路的通路阻力的增加,但构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反而减小,因此存在通路阻力增加并被抵消这一问题。
此外,在上述公报记载的形式的蒸发器中,出于提高冷却性能的目的,需要使在位于离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而构成一个通路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两个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
于是,在上述公报记载的一个蒸发器中,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和上风头侧最远分区通过以向换热芯部的横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的连通构件而连通。但是,在该情况下,连通构件向换热芯部的横方向突出,所以存在在配置蒸发器时产生死角这一问题。
此外,在上述公报记载的另一个蒸发器中,在下风头侧最远分区与上风头侧最远分区之间设置有分隔壁,并且在该分隔壁形成有使两最远分区彼此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在比换热管的两最远分区侧的端部靠上下方向外侧之处形成。但是,在两最远分区位于换热管上侧的情况下,连通孔位于比换热管的上端靠上方之处,所以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内的制冷剂因重力的影响而大量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因此,使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而构成一个通路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的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在两最远分区位于换热管下侧的情况下,连通孔位于比换热管的下端靠下方之处,所以在制冷剂流量变化时,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内的制冷剂大量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因此,使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而构成一个通路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的效果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使在位于离制冷剂入口以及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而构成一个通路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两个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性能的蒸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蒸发器,具备: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换热管、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管列;设置于下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和设置于上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
在两管列分别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的多个管组,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下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上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任一个集管部的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下风头侧集管部相同侧的集管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的分区设有制冷剂出口,下风头侧管列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相邻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同,下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由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上述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一个通路,并且由下风头侧管列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剩余各管组构成一个通路,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下风头侧集管部的制冷剂依次在全部通路流动并通过上风头侧集管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在该蒸发器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为分别构成各自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
3)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
4.)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5)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全部换热管是相同的构成,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各换热管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通过调整构成各通路的换热管的根数来决定构成各通路的全部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6)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最终通路的换热管所连通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的分区中的没有形成制冷剂出口的分区,设置有将该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的第二空间的分流部件,在分流部件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
7)根据上述6)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具有设置有分流部件的分区的上风头侧集管部,设置有促进制冷剂从与该分区相邻的分区向所述第二空间流动的流动促进部件。8)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制冷剂入口设置于下风头侧上集管部,制冷剂出口设置于上风头侧上集管部。
9)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从制冷剂入口侧端部向另一端部侧并排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从与制冷剂出口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的端部并排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一~第三分区,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四和第五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四和第五分区,在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集管部的第一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中的位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五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第一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所位于的一侧流向相反侧的第一通路,第二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第三和第四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第五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第三通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三和第四管组而构成。
10)一种蒸发器,具备: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换热管、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管列;设置于下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和设置于上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在两管列分别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的多个管组,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下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上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任一个集管部的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下风头侧集管部相同侧的集管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下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由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上述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一个通路,在该蒸发器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设置有将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并且制冷剂从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制冷剂入口侧相邻的分区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上形成制冷剂通过孔,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和上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风头侧最远分区由制冷剂连通路连通。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设有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集管部,设置有切断制冷剂向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一空间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
12)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将制冷剂通过孔的合计截面积设为A,将制冷剂连通路的合计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B>A的关系。
13)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具备促进制冷剂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向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内流入的促进部件。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促进部件设置于设有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集管部。
15)根据上述14)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促进部件包括设置于制冷剂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的入口部分的下风头侧并且阻碍制冷剂向所述第二空间内的下风头侧流入的挡板。
16)根据上述14)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促进部件包括设置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的中间部且位于换热管侧的部分、并且阻碍制冷剂向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换热管侧流入的挡板。
17.)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从制冷剂入口侧端部向另一端部侧并排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从与制冷剂出口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的端部并排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一~第三分区,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四和第五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四和第五分区,在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集管部的第一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中的位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五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第一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所位于一侧流向相反侧的第一通路,第二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第三和第四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第五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第三通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三和第四管组而构成,
下风头侧管列的第三管组是最远管组,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的集管部中的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三分区为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最远分区,并且在该第三分区设置有将该第三分区内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制冷剂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二分区流入该第三分区的第二空间。
18)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从制冷剂入口侧端部向另一端部侧并排设置第一~第四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从与制冷剂出口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的端部并排设置第五~第七管组,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有第一~第四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一~第四分区,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有第五~第七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五~第七分区,在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集管部的第一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中的位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七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第一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所位于一侧流向相反侧的第一通路,第二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第三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第四和第五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第六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五通路,第七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六通路,第四通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四和第五管组而构成,
下风头侧管列的第四管组是最远管组,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的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集管部的第四分区是第四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最远分区,并且在该第四分区设置有将该第四分区内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制冷剂从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三分区流入该第四分区的第二空间。
19)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制冷剂入口设置于下风头侧上集管部,制冷剂出口设置于上风头侧上集管部。
20)根据上述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为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21)根据上述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
22)根据上述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
23)根据上述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24)根据上述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全部换热管是相同的构成,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各换热管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通过调整构成各通路的换热管的根数来决定构成各通路的全部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根据上述1)~9)的蒸发器,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为构成各自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所以流入蒸发器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依次在全部的通路流动以促进制冷剂的液相成分的蒸发,即使比体积增大也能抑制除第一通路之外的通路中的通路阻力的上升。而且,在流入蒸发器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依次在全部的通路流动时,可抑制过热区域出现并有大量气相制冷剂流动的最终通路的通路阻力增加,并可提高蒸发器的性能。
根据上述3)的蒸发器,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所以可确保构成与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相比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并可实现向包括所述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换热管的分流的均匀化。
根据上述4)的蒸发器,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所以流入蒸发器的气液混相制冷剂依次在全部的通路流动而促进制冷剂的液相成分的蒸发,即使比体积增大也可有效抑制除最上游侧通路之外的通路中的通路阻力的上升。
根据上述5)的蒸发器,可比较简单地使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为构成各自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并且使构成最终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此外,可比较简单地使构成最终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而且,可减少部件的种类。
根据上述6)的蒸发器,可使制冷剂向构成最终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的制冷剂通路的分流均匀。
根据上述7)的蒸发器,通过流动促进部件促进制冷剂从与设置有分流部件的分区相邻的分区向所述第二空间流动,所以进入第二空间内的制冷剂通过分流部件的制冷剂通过孔进入第一空间,然后流入换热管内。因此,可更有效地进行制冷剂向构成最终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的制冷剂通路的分流均匀化。
根据上述10)~19)的蒸发器,在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设置有将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且制冷剂从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制冷剂入口侧相邻的分区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上形成制冷剂通过孔,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和上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风头侧最远分区由制冷剂连通路连通,所以在配置蒸发器时不会产生死角。
此外,制冷剂在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之后,通过制冷剂连通路流入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并流入上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与此同时,在通过分流用阻力部件的制冷剂通过孔而进入第一空间内之后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而且,对于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的制冷剂,由分流用阻力部件施加对于其向第一空间内的流动的阻力,因此在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和上风头侧最远分区位于换热管上侧的情况下,抑制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内的制冷剂因重力的影响而大量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因此,使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量和流入上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量均匀。与之相反,在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和上风头侧最远分区位于换热管下侧的情况下,在制冷剂的流量变化时,也可抑制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制冷剂大量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因此,使流入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量和流入上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量均匀。其结果,可使位于离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且在通风方向上排列设置而构成一个通路并且在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
根据上述12)的蒸发器,可有效地使在两个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该两个管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且在通风方向上排列设置而构成一个通路并且在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
根据上述13)~16)的蒸发器,具备促进制冷剂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向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内流入的促进部件,所以将促进制冷剂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向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内流入,使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和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内的制冷剂量均匀。因此,可有效地使流入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连接的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量和流入与上风头侧最远分区连接的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量均匀。其结果,可有效地使位于离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且在通风方向上排列设置、并且在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可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冷却性能。
根据上述15)和16)的蒸发器,可比较简单地设置促进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制冷剂向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内流入的促进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的整体构成的部分省略立体图。
图2是省略了一部分的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省略了一部分的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D-D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一变形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二变形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的第三变形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蒸发器的从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的部分处的后方观察前方所见的部分省略垂直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蒸发器的从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的部分处的后方观察前方所见的部分省略垂直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E-E线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F-F线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0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蒸发器的整体构成的部分省略立体图。
图16是省略了一部分的图15的G-G线剖视图。
图17是省略了一部分的图15的H-H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涉及的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辆空调的制冷循环的实施方式。
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同部分和相同物体标以相同标记以省略重复说明。
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铝”这一术语除了纯铝外还包括铝合金。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相邻的换热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图1、图4、图5、图12、图13和图15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设为前,将与之相反侧设为后,将图2~图5、图10~图13和图16~图17的左右设为左右。
实施方式1
该实施方式由图1~图6表示。图1表示蒸发器的整体构成,图2~图5表示其重要部分的构成。此外,图6表示图1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图1中,蒸发器1具备:在上下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铝制第一集液箱2和铝制第二集液箱3;以及设置于两集液箱2、3之间的换热芯部4。
第一集液箱2具备:位于下风头侧(前侧)的下风头侧集管部5;和位于上风头侧(后侧)且与下风头集管部5一体化的上风头侧集管部6。这里,下风头侧集管部5和上风头侧集管部6是通过用分隔部2a将第一集液箱2前后分隔而设置的。第二集液箱3具备:位于下风头侧(前侧)的下风头侧集管部7;和位于上风头侧(后侧)且与下风头集管部7一体化的上风头侧集管部8。这里,下风头侧集管部7和上风头侧集管部8是通过用分隔部3a将第二集液箱3前后分隔而设置的。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集液箱2的下风头侧集管部5称为下风头侧上集管部,将第二集液箱3的下风头侧集管部7称为下风头侧下集管部,将第一集液箱2的上风头侧集管部6称为上风头侧上集管部,将第二集液箱3的上风头侧集管部8称为上风头侧下集管部。
换热芯部4的构成如下:包括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并且在左右方向(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铝制扁平状换热管9的管列11、12在前后方向上并排设置两列,在各管列11、12的相邻的换热管9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和左右两端的换热管9的外侧以分别横跨前后两管列11、12的换热管9的方式配置铝制波纹散热片13并软钎焊于换热管9,在左右两端的波纹散热片13的外侧分别配置铝制侧板14并软钎焊于波纹散热片13。换热管9是铝挤压成形材料制造的,具有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制冷剂通路。下风头侧管列11的换热管9的上下两端部与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连通状地连接,上风头侧管列12的换热管9的上下两端部与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连通状地连接。再有,下风头侧管列11的换热管9的数量和下风头侧管列12的换热管9的数量相等。所有的换热管9皆是相同的构成,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各换热管9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
如图2~图5所示,在下风头侧管列11,从右端向左端并排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9的三个管组11A、11B、11C,在上风头侧管列12,从左端向右端并排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9的第四和第五两个(比下风头侧管列11的管组的数量少一个)管组12A、12B。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分别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11的管组11A、11B、11C相同数量且与各管组11A、11B、11C的换热管9连通的分区15、16、17和18、19、21。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右端的分区15的右端部设置有制冷剂入口22。将下风头侧管列11的三个管组11A、11B、11C从制冷剂入口22侧端部(右端部)向另一端部(左端部)称为第一~第三管组,将第一~第三管组11A、11B、11C的换热管9所连通的分区15、16、17和18、19、21从制冷剂入口22侧端部(右端部)向另一端部(左端部)称为第一~第三分区。第三管组11C是下风头侧管列11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22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17是第三管组11C的换热管9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上侧)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
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分别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12的管组12A、12B相同数量且与各管组12A、12B的换热管9连通的分区23、24和25、26。在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右端的分区24的右端部(与制冷剂入口22同一端部)设置有制冷剂出口27。将上风头侧管列12的两个管组12A、12B从与制冷剂出口27相反侧的端部(左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27的端部(右端部)称为第四~第五管组,将第四~第五管组12A、12B的换热管9所连通的分区23、24和25、26从与制冷剂出口27相反侧的端部(左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27的端部(右端部)称为第四~第五分区。第四管组12A是上风头侧管列12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27最远位置的最远管组,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四分区23是第四管组12A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上侧)的上风头侧最远分区。
再有,构成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一和第二管组11A、11B的换热管9的合计数量与构成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五管组12B的换热管9的数量相等,构成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三管组11C的换热管9的数量与构成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数量相等。此外,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的第一分区15、18和第二分区16、19的左右方向的合计长度与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的第五分区24、26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的第三分区17、2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与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的第四分区23、2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
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一分区15和第二分区16之间设有分隔壁33,从而使两分区15、16成为非连通状态。在作为下风头侧集管部5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三分区17内设有板状的分流用阻力部件36,该分流用阻力部件36将第三分区17内分为换热管9所面对的下侧的第一空间38和与第一空间38隔开的上侧的第二空间37的。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二分区16和第三分区17之间设有流动切断部件41,该流动切断部件41将第三分区17的第一空间38的右端开口封闭且切断制冷剂从第二分区16向第一空间38的流动。此外,通过使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的右端部整体开口,而使第二分区16和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成为连通状态,制冷剂从与第三分区17的制冷剂入口22侧相邻的第二分区16流入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内。这里,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的右端部的开口成为使制冷剂流入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内的入口部分45。再有,在分流用阻力部件36上,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39,从而使两空间37、38连通。
下风头侧集管部7的第一分区18和第二分区10成为连通状态。此外,在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二分区19和第三分区21之间设有分隔壁34,从而使两分区19、21成为非连通状态。
在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四分区23和第五分区24之间设有分隔壁35,从而使两分区23、24成为非连通状态。
在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五分区26内,设有将第五分区26内分为上空间26A和下空间26B的板状的分流用阻力部件42,在分流用阻力部件42上,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43。此外,在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四分区25和第五分区26之间,设有将第五分区26的上空间26A的左端开口封闭且促进制冷剂从第四分区25向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流动的板状流动促进部件44。此外,通过使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的左端部整体开口,而使第四分区25和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成为连通状态,制冷剂从第四分区25流入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内。再有,如果不妨碍促进制冷剂从第四分区25向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流动,则也可在流动促进部件44上形成制冷剂通过的孔。
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四分区23通过多个连通路30连通,该多个连通路30由在比第一集管箱2的分隔壁2a的入口部分45、切断部件41和分隔壁35更靠左侧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设置的通孔构成。
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三分区21和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四分区25由在比第二集管箱3的分隔部3a的分隔壁34更靠左侧的部分所设置的连通部40连通。
这里,优选,在将在分流用阻力部件36上设置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39的合计截面积设为A,将连通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17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四分区23的多个制冷剂连通路30的合计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B>A的关系。
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各分区15~19、21、23~26、制冷剂入口22、制冷剂出口27、具有制冷剂通过孔39的分流用阻力部件36、切断部件41、第一空间38、第二空间37、具有制冷剂通过孔43的分流用阻力部件42、流动促进部件44、上空间26A、下空间26B、连通路30和连通路40,制冷剂在第一管组11A、位于离制冷剂入口22最远位置的第三管组11C(下风头侧管列11的最远管组)和位于离制冷剂出口27最远位置的第四管组12A(上风头侧管列12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9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22所位于的一侧流向相反侧,这里为从上向下流动,这些管组11A、11C、12A成为下降流管组。此外,制冷剂在第二管组11B和第五管组12B的换热管9内从下向上流动,这些管组11B、12B成为上升流管组。即,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三管组11C和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第一管组11A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22所位于的一侧向相反侧、这里为从上向下流动的第一通路28,第二管组11B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下向上(与第一通路28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29,第三和第四管组11C、12A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上向下(与第一通路28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31,第五管组12B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下向上(与第一通路28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32,第三通路31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9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第三和第四管组11C、12A而构成的。而且,从制冷剂入口22流入的制冷剂经过以下将描述的两个路径而在第一~第四通路28、29、31、32的换热管9中依次流动,从制冷剂出口27流出。第一路径是第一分区15、第一管组11A(第一通路28)、第一分区18、第二分区19、第二管组11B(第二通路29)、第二分区16、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第四分区23、第四管组12A(第三通路31)、第四分区25、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第五分区26的上空间26A、第五管组12B(第四通路32)和第五分区24,第二路径是第一分区15、第一管组11A(第一通路28)、第一分区18、第二分区19、第二管组11B(第二通路29)、第二分区16、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第三分区17的第一空间38、第三管组11C(第三通路31)、第三分区21、第四分区25、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第五分区26的上空间26A、第五管组12B(第四通路32)和第五分区24。
上述蒸发器1与压缩机、作为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凝器和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一同构成制冷循环,作为车辆空调而装载于车辆例如汽车上。在车辆空调的工作时,通过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气液混相的二相制冷剂经制冷剂入口22而进入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一分区15内,通过上述两个路径而在第一~第四通路28、29、31、32的换热管9依次流动,从制冷剂出口27流出。
而且,制冷剂在下风头侧管列11的换热管9内和上风头侧管列12的换热管9内流动期间,与通过换热芯部4的通风间隙的空气(参照图1中箭头X)进行换热,空气被冷却,制冷剂变为气相而流出。
这里,在上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17内,设有将该第三分区17内分为第一空间38和第二空间37的板状的分流用阻力部件36,在分流用阻力部件36上,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39,所以对流入第二空间37内的制冷剂施加因分流用阻力部件36而对流向第一空间38内的液流产生的阻力,即使受到重力的影响,也可抑制流入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内的制冷剂向构成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三通路31的第三管组11C的换热管9内大量流入。因此,可使经第一空间38内流入第三管组11C的换热管9内的制冷剂量和通过制冷剂连通路30进入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四分区23之后流入构成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三通路31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内的制冷剂量均匀。特别地,如果在将设置于分流用阻力部件36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39的合计截面积设为A,将连通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四分区23的多个制冷剂连通路30的合计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B>A的关系,则使在第三管组11C和第四管组12A流动的制冷剂量有效地均匀化。
图7~图9表示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变形例。
在图7所示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情况下,在作为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三分区17中的第二空间37的入口部分45的下风头侧,在第二空间37的整个高度范围内设置阻碍制冷剂向第二空间37内的下风头侧部分流入的挡板46。挡板46成为促进制冷剂从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向作为上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四分区23内流入的促进部件47。
在图8所示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情况下,在作为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内的左右方向(换热管9的排列方向)的中间部的下侧部分(换热管9侧的部分),在第二空间37的前后方向的整个宽度范围内设置阻碍制冷剂向第二空间37内的换热管9侧部分流入的挡板48。挡板48成为促进制冷剂从第三分区17的第二空间37向作为上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四分区23内流入的促进部件49。
在图9所示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情况下,除了没有设置将作为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三分区17的第一空间38的右端开口封闭并且切断制冷剂从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二分区16向第一空间38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41之外,与图8所示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相同。
再有,在图9所示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中,也可以在第三分区17的第一空间38内的左右方向(换热管9的排列方向)的中间部设置将第一空间37在左右方向上分隔的分隔部件。分隔部件既可以设置在与挡板48相同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与挡板48错开的位置。
实施方式2
该实施方式在图10~图14中表示。图10~图13表示蒸发器的重要部分的构成,图14表示图10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如图10~图14所示,在蒸发器50的下风头侧管列11,从右端向左端并排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9的四个管组11A、11B、11C、11D,在上风头侧管列12,从左端向右端并排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9的三个(比下风头侧管列11的管组的数量少一个)管组12A、12B、12C。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分别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11的管组11A、11B、11C、11D相同数量且与各管组11A、11B、11C、11D的换热管9连通的分区51、52、53、54和55、56、57、58。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右端的分区51的右端部设置有制冷剂入口22。将下风头侧管列11的四个管组11A、11B、11C、11D从制冷剂入口22侧端部向另一端部称为第一~第四管组,将第一~第四管组11A、11B、11C、11D的换热管9所连通的分区51、52、53、54和55、56、57、58从制冷剂入口22侧端部向另一端部称为第一~第四分区。第四管组11D是下风头侧管列11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22最远位置的最远管组,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58是第四管组11D的换热管9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上侧)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
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分别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12的管组12A、12B、12C相同数量且与各管组12A、12B、12C的换热管9连通的分区59、61、62和63、64、65。在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右端的分区64的右端部(与制冷剂入口22同一端部)设置有制冷剂出口27。将上风头侧管列12的三个管组12A、12B、12C从与制冷剂出口27相反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27的端部称为第五~第七管组,将第五~第七管组12A、12B、12C的换热管9所连通的分区59、61、62和63、64、65从与制冷剂出口27相反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27的端部称为第五~第七分区。第五管组12A是上风头侧管列12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27最远位置的最远管组,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五分区63是第五管组12A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上侧)的上风头侧最远分区。
再有,构成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一和第二管组11A、11B的换热管9的合计数量与构成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七管组12C的换热管9的数量相等,构成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三管组11C和第四管组11D的换热管9的数量分别与构成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六管组12B和第五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数量相等。此外,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的第一分区51、55和第二分区52、56的左右方向的合计长度与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的第七分区62、6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5、7的第三分区53、57和第四分区54、58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分别与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6、8的第六分区61、64和第五分区59、6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
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一分区51和第二分区52之间以及第三分区53和第四分区54之间分别设置有分隔壁73,从而使第一分区51和第二分区52以及第三分区53和第四分区54分别为非连通状态。此外,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二分区52和第三分区53为连通状态。
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一分区55和第二分区56为连通状态。在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二分区56和第三分区57之间设有分隔壁74,从而使两分区56、57成为非连通状态。此外,在作为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四分区58内,设有将第四分区58内分为换热管9所面对的上侧的第一空间82和与第一空间82隔开的下侧的第二空间81的分流用阻力部件79。在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三分区57和第四分区58之间,设有将第四分区58的第一空间82的右端开口封闭且切断制冷剂从第三分区57向第一空间82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84。此外,通过使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的右端部整体开口,而使第三分区57和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成为连通状态,制冷剂从与第四分区58的制冷剂入口22侧相邻的第三分区57流入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内。这里,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的右端部的开口成为使制冷剂流入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内的入口部分80。再有,在分流用阻力部件79上,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83,从而使两空间81、82连通。
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五分区59和第六分区61成为连通状态。此外,在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六分区61和第七分区62之间设有分隔壁75,从而使两分区61、62成为非连通状态。
在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五分区63和第六分区64之间设有分隔壁76,从而使两分区63、64成为非连通状态。在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七分区65内,设有将第七分区65内分为上空间65A和下空间65B的板状的分流用阻力部件42,在分流用阻力部件42上,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43。此外,在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六分区64和第七分区65之间,设有将第七分区65的上空间65A的左端开口封闭且促进制冷剂从第六分区64向第七分区65的下空间65B流动的板状流动促进部件44。此外,通过使第七分区65的下空间65B的左端部整体开口,从而使第六分区64和第七分区65的下空间65B成为连通状态,制冷剂从与第六分区64流入第七分区65的下空间65B内。再有,也可以在流动促进部件44上形成制冷剂通过孔。
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四分区54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6的第五分区59通过连通路78连通,该连通路78在第一集管箱2的比分隔壁2a的分隔壁73更靠左侧的部分设置。
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和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五分区63通过多个连通路77连通,该多个连通路77由在第二集管箱3的比分隔部3a的入口部分80、切断部件84和分隔壁76更靠左侧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设置的通孔构成。
这里,优选,在将设置于分流用阻力部件79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83的合计截面积设为A,将连通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四分区58和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五分区63的多个制冷剂连通路77的合计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B>A的关系。
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各分区51~59、61~65、制冷剂入口22、制冷剂出口27、具有制冷剂通过孔83的分流用阻力部件79、切断部件84、第一空间82、第二空间81、具有制冷剂通过孔43的分流用阻力部件42、流动促进部件44、上空间65A、下空间65B、连通路77和连通路78,制冷剂在第一管组11A、第三管组11C和第六管组12B的换热管9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22所位于的一侧流向相反侧,这里为从上向下流动,这些管组11A、11C、12B成为下降流管组。此外,制冷剂在第二管组11B、位于离制冷剂入口22最远位置的第四管组11D、位于离制冷剂出口27最远位置的第五管组12A和第七管组12C的换热管9内从下向上流动,这些管组11B、11D、12A、12C成为上升流管组。即,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四管组11D和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五管组12A的换热管9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第一管组11A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22所位于的一侧向相反侧、这里为从上向下流动的第一通路66,第二管组11B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下向上(与第一通路66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67,第三管组11C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上向下(与第一通路66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68,第四和第五管组11D、12A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下向上(与第一通路66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69,第六管组12B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上向下(与第一通路66同方向)流动的第五通路71,第七管组12C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9内从上向下(与第一通路66反方向)流动的第六通路72,第四通路69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9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四和第五管组11D、12A而构成。而且,从制冷剂入口22流入的制冷剂通过以下将描述的两个路径而在第一~第六通路66、67、68、69、71、72的换热管9中依次流动,从制冷剂出口27流出。第一路径是第一分区51、第一管组11A(第一通路66)、第一分区55、第二分区56、第二管组11B(第二通路67)、第二分区52、第三分区53、第三管组11C(第三通路68)、第三分区57、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第五分区63、第五管组12A(第四通路69)、第五分区59、第六分区61、第六管组12B(第五通路71)、第六分区64、第七分区65的下空间65B、第七分区65的上空间65A、第七管组12C(第六通路32)和第七分区62,第二路径是第一分区51、第一管组11A(第一通路66)、第一分区55、第二分区56、第二管组11B(第二通路67)、第二分区52、第三分区53、第三管组11C(第三通路68)、第三分区57、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第四分区58的第一空间82、第四管组11D(第四通路69)、第四分区54、第五分区59、第六分区61、第六管组12B(第五通路71)、第六分区64、第七分区65的下空间65B、第七分区65的上空间65A、第七管组12C(第六通路32)和第七分区62。
上述蒸发器1与压缩机、作为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凝器和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一同构成制冷循环,作为车辆空调而装载于车辆例如汽车上。在车辆空调的工作时,通过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气液混相的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入口22而进入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一分区51内,通过上述两个通道而在第一~第六通路66、67、68、69、71、72的换热管9依次流动,从制冷剂出口27流出。
而且,制冷剂在下风头侧管列11的换热管9内和上风头侧管列12的换热管9内流动期间,与通过换热芯部4的通风间隙的空气(参照图1中箭头X)进行换热,空气被冷却,制冷剂变为气相而流出。
这里,在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四分区58内,设有将该第四分区58内分为第一空间82和第二空间81的板状的分流用阻力部件79,在分流用阻力部件79上,在左右方向上留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制冷剂通过孔83,所以对流入第二空间81内的制冷剂施加由分流用阻力部件79对其流向第一空间82内所产生的阻力,即使制冷剂的流量变化,也可抑制流入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内的制冷剂向构成下风头侧管列11的第四通路69的第四管组11D的换热管9内大量流入。因此,可使经第一空间82内流入第四管组11D的换热管9内的制冷剂量和通过制冷剂连通路77进入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五分区63之后流入构成上风头侧管列12的第四通路69的第五管组12A的换热管9内的制冷剂量均匀。特别地,如果当将设置于分流用阻力部件79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83的合计截面积设为A,将连通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的第四分区58的第二空间81和上风头侧下集管部8的第五分区63的多个制冷剂连通路77的合计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B>A的关系,则使在第四管组11D和第五管组12A流动的制冷剂量有效地均匀化。
在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在下风头侧下集管部7设置图7~图9所示的促进部件。
实施方式3
该实施方式在图15~图17中表示。图15~图17表示蒸发器的重要部分的构成。
如图15~图17所示,在蒸发器90的下风头侧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作为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三分区17内没有设置分流用阻力部件36,在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二分区16和第三分区17之间也没有设置流动切断部件41。因此,第二分区16和第三分区17成为整体连通状态。此外,下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三分区17和上风头侧上集管部5的第四分区23通过设置于第一集管箱2的比分隔部2a的分隔壁35更靠左侧的部分的连通部91来连通。
优选,构成第四通路32整体的第五管组12B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构成第三通路31的作为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此外,构成第二和第三通路29、31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为构成前一个通路28、29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并且构成第四通路32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第三通路31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再有,构成第二和第三通路29、31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前一个通路28、29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此外,构成第三通路31的作为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第三管组11C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构成第三通路31的作为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第三和第四管组11C、12A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第二通路29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
这里,所有的换热管9为相同的构成,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换热管9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而且,通过调整构成第一~第四通路28、29、31、32的换热管9的条数,来决定构成第一~第四通路8、29、31、32的全部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即,构成第四通路32的换热管9的数量是构成第三通路17的作为上风头侧管组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数量的60%以上,构成第二和第三通路29、31的换热管9的数量分别为构成前一个通路28、29的换热管9的数量以上,并且构成第四通路32的换热管9的数量比构成第三通路31的换热管9的数量多。此外,构成第三通路31的第三管组11C和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三和第四管组11C、12A的换热管9的数量分别比构成第二通路28的换热管9的数量少。
蒸发器90的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1相同。
在蒸发器90中,从制冷剂入口22流入的制冷剂通过以下将描述的两个路径依次在第一~第四通路28、29、31、32的换热管9中流动,从制冷剂出口27流出。第一路径是第一分区15、第一管组11A(第一通路28)、第一分区18、第二分区19、第二管组11B(第二通路29)、第二分区16、第三分区17、第四分区23、第四管组12A(第三通路31)、第四分区25、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第五分区26的上空间26A、第五管组12B(第四通路32)和第五分区24,第二路径是第一分区15、第一管组11A(第一通路28)、第一分区18、第二分区19、第二管组11B(第二通路29)、第二分区16、第三分区17、第三管组11C(第三通路31)、第三分区21、第四分区25、第五分区26的下空间26B、第五分区26的上空间26A、第五管组12B(第四通路32)和第五分区24。
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蒸发器1中,与实施方式3的蒸发器90同样,优选,构成第四通路32整体的第五管组12B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构成第三通路31的作为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此外,优选,构成第二和第三通路29、31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为构成前一个通路28、29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并且构成第四通路32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第三通路31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再有,优选,构成第二和第三通路29、31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前一个通路28、29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再有,优选,构成第三通路31的作为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第三管组11C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构成第三通路31的作为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第四管组12A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第三和第四管组11C、12A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第二通路29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即,与实施方式3的蒸发器90同样,使用相同构成、各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各换热管9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的换热管9,所以通过调整构成第一~第四通路28、29、31、32的换热管9的数量,来决定构成第一~第四通路28、29、31、32的全部换热管9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
此外,即使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蒸发器50中,也优选构成得与此相同。
在表示上述三个实施方式的附图中,蒸发器的尺寸、换热管的数量及换热管的间距等与实际产品不同。
在上述三个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通路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集管部和同一流动方向下游侧集管部设置成前者位于上方,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之相反,将第一通路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集管部和同一流动方向下游侧集管部设置成前者位于下方。即,也可以设置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上下方向颠倒。
再有,本发明涉及的蒸发器可适用于以下形式的所谓层叠型蒸发器,该蒸发器中,并排状配置使一对盘状板相对地将周缘部彼此软钎焊而构成的多个扁平中空体,在各扁平中空体设置在通风方向上排列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换热管和与两换热管的上下两端连通的集管形成部,并且对扁平中空体彼此进行软钎焊使得全部的扁平中空体的上下两个集管形成部彼此分别连通,从而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与通风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换热管的管列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两列,并且通过全部的扁平中空体的集管形成部,而设有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的管列的上下两端所连通的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

Claims (24)

1.一种蒸发器,具备: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换热管、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管列;设置于下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和设置于上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
在两管列分别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的多个管组,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下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上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任一个集管部的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下风头侧集管部相同侧的集管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的分区设有制冷剂出口,下风头侧管列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相邻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同,下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由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上述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一个通路,并且由下风头侧管列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剩余各管组构成一个通路,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下风头侧集管部的制冷剂依次在全部通路流动并通过上风头侧集管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在该蒸发器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为分别构成各自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全部换热管是相同的构成,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各换热管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通过调整构成各通路的换热管的根数来决定构成各通路的全部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最终通路的换热管所连通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的分区中的没有形成制冷剂出口的分区,设置有将该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的第二空间的分流部件,在分流部件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具有设置有分流部件的分区的上风头侧集管部,设置有促进制冷剂从与该分区相邻的分区向所述第二空间流动的流动促进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制冷剂入口设置于下风头侧上集管部,制冷剂出口设置于上风头侧上集管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从制冷剂入口侧端部向另一端部侧并排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从与制冷剂出口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的端部并排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一~第三分区,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四和第五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四和第五分区,在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集管部的第一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中的位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五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第一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所位于的一侧流向相反侧的第一通路,第二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第三和第四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第五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第三通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三和第四管组而构成。
10.一种蒸发器,具备: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留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换热管、且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管列;设置于下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和设置于上风头侧管列的上下两侧的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在两管列分别设置包括多个换热管的多个管组,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下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下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设有与上风头侧管列的管组的数量相同数量的分区并且上风头侧管列的各管组的换热管与各分区连通,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任一个集管部的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下风头侧集管部相同侧的集管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的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下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和上风头侧管列中的位于离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由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上述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一个通路,在该蒸发器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下风头侧最远分区,设置有将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内分为换热管所面对的第一空间和与第一空间隔离并且制冷剂从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制冷剂入口侧相邻的分区流入的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在分流用阻力部件上形成制冷剂通过孔,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和上风头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风头侧最远分区由制冷剂连通路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设有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集管部,设置有切断制冷剂向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一空间流动的流动切断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将制冷剂通过孔的合计截面积设为A,将制冷剂连通路的合计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B>A的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具备促进制冷剂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向上风头侧最远分区内流入的促进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促进部件设置于设有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集管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促进部件包括设置于制冷剂流入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的入口部分的下风头侧并且阻碍制冷剂向所述第二空间内的下风头侧流入的挡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促进部件包括设置于下风头侧最远分区的第二空间内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向的中间部且位于换热管侧的部分、并且阻碍制冷剂向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换热管侧流入的挡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从制冷剂入口侧端部向另一端部侧并排设置第一~第三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从与制冷剂出口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的端部并排设置第四和第五管组,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一~第三分区,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置有第四和第五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四和第五分区,在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集管部的第一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中的位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五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第一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所位于一侧流向相反侧的第一通路,第二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第三和第四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第五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第三通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三和第四管组而构成,
下风头侧管列的第三管组是最远管组,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的集管部中的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三分区为第三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最远分区,并且在该第三分区设置有将该第三分区内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制冷剂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二分区流入该第三分区的第二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在下风头侧管列,从制冷剂入口侧端部向另一端部侧并排设置第一~第四管组,在上风头侧管列,从与制冷剂出口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制冷剂出口侧的端部并排设置第五~第七管组,
在下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有第一~第四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一~第四分区,在上风头侧上下两集管部,分别设有第五~第七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第五~第七分区,在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集管部的第一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中的位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七分区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第一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从上下任一个中的制冷剂入口所位于一侧流向相反侧的第一通路,第二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二通路,第三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三通路,第四和第五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四通路,第六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同方向流动的第五通路,第七管组成为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与第一通路反方向流动的第六通路,第四通路通过在通风方向上并排设置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第四和第五管组而构成,
下风头侧管列的第四管组是最远管组,下风头侧的上下任一个的集管部中的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集管部的第四分区是第四管组的换热管所连通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最远分区,并且在该第四分区设置有将该第四分区内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分流用阻力部件,制冷剂从与设置有制冷剂入口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集管部的第三分区流入该第四分区的第二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制冷剂入口设置于下风头侧上集管部,制冷剂出口设置于上风头侧上集管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为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以上,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下游侧的后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是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的60%以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下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相等,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管组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小。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构成包括两个最远管组的通路和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分别比构成该通路的靠上游侧的前一个通路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蒸发器,其中,
全部换热管是相同的构成,各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数量和各换热管的多个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相同,通过调整构成各通路的换热管的根数来决定构成各通路的全部换热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下风头侧和上风头侧最远管组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CN201110158833.7A 2010-06-11 2011-06-13 蒸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7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4100/2010 2010-06-11
JP2010134100A JP5636215B2 (ja) 2010-06-11 2010-06-11 エバポレータ
JP172038/2010 2010-07-30
JP2010172038 2010-07-30
JP090845/2011 2011-04-15
JP2011090845A JP5693346B2 (ja) 2010-07-30 2011-04-15 エバポレ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7970A true CN102287970A (zh) 2011-12-21
CN102287970B CN102287970B (zh) 2015-09-16

Family

ID=4509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883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7970B (zh) 2010-06-11 2011-06-13 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0047984B2 (zh)
CN (1) CN10228797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1727A (zh) * 2013-04-23 2014-10-29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121728A (zh) * 2013-04-23 2014-10-29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654668A (zh) * 2014-12-31 2015-05-2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108253665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
WO2019011058A1 (zh) * 2017-07-13 2019-01-1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0849171A (zh) * 2012-01-30 2020-02-28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包括热交换器和其上安装有所述交换器的安装件的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26365B1 (ko) * 2012-05-04 2018-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US10495361B2 (en) * 2012-05-24 2019-12-03 Maxsystems, Llc Multiple panel heat exchanger
JP5998854B2 (ja) * 2012-10-31 2016-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KR101989096B1 (ko) * 2013-06-18 2019-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KR102079722B1 (ko) * 2013-04-18 2020-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JP2015157507A (ja) * 2014-02-21 2015-09-0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12015000146T5 (de) * 2014-08-29 2016-07-21 Hanon Systems Verdampfer
KR101837046B1 (ko) * 2015-07-31 2018-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KR20170029317A (ko) * 2015-09-07 2017-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채널 타입 열교환기
DE102016214119A1 (de) 2016-08-01 2018-02-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JP6785137B2 (ja) * 2016-11-28 2020-11-1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JP6664558B1 (ja) * 2019-02-04 2020-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熱交換器を備えた冷媒回路
CN112629077B (zh) * 2020-12-24 2022-11-15 超酷(上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114353387A (zh) * 2021-11-22 2022-04-15 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耐高压的空调换热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484A (zh) * 1999-07-02 2001-04-25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剂的蒸发器及制冷剂的分配
JP2008267764A (ja) * 2007-04-25 2008-11-06 Calsonic Kansei Corp 蒸発器
JP2009156532A (ja) * 2007-12-27 2009-07-16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CN10164451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202188700U (zh) * 2010-06-11 2012-04-1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蒸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0988A (ja) * 1993-12-21 1995-07-18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JP3391339B2 (ja) 1999-07-02 2003-03-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媒蒸発器
US7040385B2 (en) * 2001-10-17 2006-05-09 Showa Denko K.K. Evaporator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refrigeration cycle having the same
JP3637314B2 (ja) * 2002-01-10 2005-04-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型蒸発器
JP2005055074A (ja) * 2003-08-04 2005-03-03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
EP1582834B1 (en) * 2004-04-02 2010-10-06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Evaporator
KR20060025082A (ko) * 2004-09-15 2006-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채널튜브를 이용한 증발기
US20080023185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Henry Earl Beam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8371366B2 (en) * 2006-10-03 2013-02-12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KR101372096B1 (ko) * 2011-11-18 2014-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484A (zh) * 1999-07-02 2001-04-25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剂的蒸发器及制冷剂的分配
JP2008267764A (ja) * 2007-04-25 2008-11-06 Calsonic Kansei Corp 蒸発器
JP2009156532A (ja) * 2007-12-27 2009-07-16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CN10164451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202188700U (zh) * 2010-06-11 2012-04-1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蒸发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9171A (zh) * 2012-01-30 2020-02-28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包括热交换器和其上安装有所述交换器的安装件的组件
CN104121727A (zh) * 2013-04-23 2014-10-29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121728A (zh) * 2013-04-23 2014-10-29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121728B (zh) * 2013-04-23 2017-08-29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121727B (zh) * 2013-04-23 2018-09-04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654668A (zh) * 2014-12-31 2015-05-2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104654668B (zh) * 2014-12-31 2017-06-3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108253665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
CN108253665B (zh) * 2016-12-28 2020-08-11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蒸发器
WO2019011058A1 (zh) * 2017-07-13 2019-01-1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93416B2 (en) 2019-08-27
US10047984B2 (en) 2018-08-14
US20180245827A1 (en) 2018-08-30
CN102287970B (zh) 2015-09-16
US20110303401A1 (en) 201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7970A (zh) 蒸发器
CN202393105U (zh) 蒸发器
US6769269B2 (en) Multistage gas and liquid phase separation condenser
CN101644512B (zh) 热交换器
CN103256759B (zh) 热交换器
CN202757354U (zh) 冷凝器
CN104121727A (zh)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JP5693346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CN104121728A (zh)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1419002B (zh) 一种平行流热交换器及用途
CN105518411A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JP6842915B6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5636215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2011257111A5 (zh)
CN102192622B (zh) 冷凝器
CN202188700U (zh) 蒸发器
JP6785137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5674376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2018087646A5 (zh)
CN202757356U (zh) 冷凝器
CN207395243U (zh) 蒸发器
CN207350999U (zh) 蒸发器
CN205825517U (zh) 冷凝器
CN201262498Y (zh) 一种平行流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EIHIN COOL WARM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OWA DENKO K.K.

Effective date: 201207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20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Applicant after: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chigi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7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Patentee after: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