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3728B -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3728B
CN102283728B CN201110183029.4A CN201110183029A CN102283728B CN 102283728 B CN102283728 B CN 102283728B CN 201110183029 A CN201110183029 A CN 201110183029A CN 102283728 B CN102283728 B CN 102283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jector sleeve
joint
epitheca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3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3728A (zh
Inventor
王刚
张庭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30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3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3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3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3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3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在手柄外壳上平行地设置有外鞘管、内芯管及推管;在所述手柄外壳内设置有一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外鞘管移动的外鞘接头,以及一用于连接驱动所述推管移动的推管接头;一联动机构,通过所述外鞘接头和所述推管接头同步驱动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所述外鞘接头和所述推管接头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推管接头与所述外鞘接头的移动速度比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本发明的输送系统具有支架短缩自适应功能,由于采用了推管连同内芯管向远端补偿移动,以克服支架的短缩率,使支架不会受到输送系统的轴向拉伸牵扯作用,保证了支架的准确定位,且消除了支架对人体管壁的损伤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管腔支架的介入式输送系统,特别适合用于短缩率较大的管腔支架的输送、释放和回收。
背景技术
在介入医学领域中,使用支架治疗或缓解人体管腔内狭窄或其他病变的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根据产品的使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的支架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血管类支架(如主动脉支架、外周血管支架等)和非血管类支架(如胆道支架、食道支架、肠道支架等)。此支架产品技术一般是采用一种可压缩的支架,将其压缩到一种中空的导管内,通过人体管腔的穿刺口(如动脉穿刺、静脉穿刺等)或人体器官开口(如口、鼻等),在数字影像(如CT、超声、内窥镜等)的监视下将压缩于导管内的支架送至病变部位,然后通过预定的方式将支架释放展开,依靠支架自身的径向支撑力和人体管腔自身的收缩力,将支架固定在特定位置,以达到治疗或减缓病症目的。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两种支架是自膨式支架和球囊扩张支架(二者都有覆膜支架和裸支架之分),其输送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于自膨式支架,其骨架部分一般是由镍钛合金制成,经过一定的热处理成型工艺处理后,支架本身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即一旦环境温度恢复至其相变温度以上,支架具有恢复自身形状的能力。目前这类支架的输送系统普遍采用如下结构:输送系统一般包含至少一根外鞘管,用于将支架压缩装入其内;还包含一根中管(一般称之为推管、定杆等),所述中管预装于所述外鞘管内,中管的远端与支架的近端平齐(在介入医学领域,通常把器械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近端,而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远端),用于将支架“推出”或“顶出”外鞘管,达到释放支架的目的。此种输送系统一般还包括一个内芯管,用于连接远端的导引件(一般是一个具有锥度的前端部件)和接受引导钢丝。有些输送系统的内芯管和中管固定在一起,统称为内鞘。
现有技术中,自膨式支架的输送和释放方法一般包含如下步骤:a.将预装支架的输送系统在引导钢丝的的引导下推送至病变部位;b.通过支架远端的显影标记点,微调输送系统,确定待释放支架的位置;c.固定中管,回撤外鞘管,使支架从外鞘管中释放出来,释放出的支架依靠自身的膨胀力展开,贴合于血管内壁,以达到固定支架位置的目的。
对于球囊扩张式支架,其骨架部分一般是由不具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钴合金,铁合金等制成,支架材料刚性较大而弹性形变较小。其输送方式一般是预先将支架压缩并帖附在球囊外表面,然后通过导管输送至病变位置,再将球囊充盈使支架撑开,从而使支架贴合于血管壁,依靠血管壁的收缩力将支架固定。
在现有技术中,支架的精确定位和释放技术(也称可控释放技术)是近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使支架在释放后具有良好的形态和准确的位置,不仅是手术操作者需要把握和研究的核心问题,更是考查介入器械先进与否的关键指标。美国专利文献US7550001B2中介绍了“枪式”支架输送系统,它通过压握手柄上安装的“触发板机”,驱动安装于手柄内部的棘轮机构转动,带动外鞘管后撤,实现外鞘管逐步、均匀、缓慢的移动;从而使支架远端在贴壁过程中可以准确把握,提高支架定位的准确性。而美国专利申请文献US2008/0097572A1提供了一种可逐段释放编织支架的方式,其释放原理如下:在压缩的支架腔内设置一种可啮合支架内壁的机构,这种机构在向远端运动时啮合支架内壁,带动支架向前运动,使支架部分释放;而在回撤(向近端运动)时与支架之间无啮合作用,使它重新回到压缩支架的腔内,而支架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这种啮合机构在支架腔内的往复运动,实现支架的逐段释放。这种设计成功解决了较长的编织支架(特别是弹簧圈结构的支架)由于轴向力的传递性差而无法释放的问题。
支架在人体管腔内展开的轴向长度,一般小于支架在外鞘管内压缩状态下的轴向长度,因此,两者长度之差与后一长度之比,称为支架短缩率。对于上述的自膨式支架的输送与释放方式,当支架在人体管腔内的短缩率为零或比较小时(如小于3%),在支架定位和释放过程中一般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然而,作为血管支架最重要的两项性能指标,径向支撑力与短缩率一般是相互矛盾的,尤其是采用闭环结构的编织支架,其径向支撑力和短缩率更是难以兼顾,若是想要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足够的径向支撑力,就必然导致采用具有较大短缩率的支架。目前常见的支架输送系统,尽管在“可控释放”和一体式手柄结构等方面做过相当多的改进,但绝大部分的释放原理都还是采用这种“Pin&Pull back”的方式,即如前所述的固定内鞘管(推管、定杆),后撤外鞘管的方式来实现支架的释放。这种释放方式至少存在以下几种缺陷:
一、对于短缩率较大的支架,这种简单的释放方式就无法保证支架释放前的定位点(如支架远端的显影点)和释放后的支架定位点实际位置相吻合,即造成支架远端移位。假设支架在外鞘管内压缩状态下的长度为L0,而释放到预定管腔内的实际自然长度为L1,则支架轴向短缩量为ΔL=L0-L1。由于支架在释放时要发生轴向短缩,而支架近端在支架未完全释放时仍压缩在输送系统的鞘管内,不能移动。所以支架远端的定位点(如显影点)会随支架的短缩向近端移动,在支架释放完成后,远端定位点移动的距离可以达到ΔL,从而造成支架定位不准,给手术操作带来极大麻烦,甚至造成手术失败。
二、因为支架在释放过程中要发生轴向短缩,已经贴壁的远端部分支架在人体管腔内会随支架短缩逐渐向近端移动(或有这种移动的趋势),这种运动极有可能会造成管腔内壁的损伤。另外,在支架释放过程中,由于支架远端和近端分别受人体管腔内壁和输送系统的限制,未完全短缩的支架会存在轴向拉伸作用,使得支架与人体管腔内壁之间存在轴向作用力,这种牵扯力也极易造成管腔内壁的损伤。
三、如前所述,采用现有技术普通“Pin&Pull back”的释放方式,支架释放完成后仍处在“未完全短缩”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被拉伸”的状态,由此可能导致支架径向支撑力的减小。
以上问题都是由于在释放过程中,支架短缩而输送系统无法自动调整以适应这种短缩而造成的。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研制一种具有支架短缩自适应功能的输送系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架短缩自适应功能的输送系统,在释放具有短缩率的支架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支架的远端(定位端)在人体管腔内的位置保持不变,保证支架准确定位;且支架和管腔内壁之间无相对移动,避免支架对人体管腔内壁产生的损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包括手柄外壳,在手柄外壳上平行地设置有外鞘管、内芯管及推管;所述推管与所述内芯管固定连接,用于推动套设在所述内芯管远端附近的支架;所述外鞘管套设在所述推管及所述内芯管外,所述支架能够在所述外鞘管内滑动或脱离外鞘管;其中,在所述手柄外壳内还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并驱动所述外鞘管移动的外鞘接头,以及一用于连接并驱动所述推管移动的推管接头;一联动机构,通过所述外鞘接头和所述推管接头同步驱动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所述外鞘接头和所述推管接头的移动方向相反并且都平行于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所述推管接头与所述外鞘接头的移动速度比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滑轮传动结构、齿链传动结构、丝杆传动结构和电机驱动结构之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滑轮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内的一前轮组和一后轮组,所述前轮组和所述后轮组都分别同轴固定设置有一大轮和一小轮,前大轮与后大轮之间设置有连线用于驱动所述外鞘管的移动,所述前小轮与所述后小轮之间设置有连线用于驱动所述推管的移动;所述连线在前大轮和前小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在所述后大轮与后小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所述前小轮与前大轮的轮径比和所述后小轮与后大轮的轮径比相同,都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在所述外鞘接头与前轮组之间的拉线边上设置前导向片,在所述推管接头与后轮组之间的拉线边上设置有后导向片,所述前导向片和所述后导向片都固定在手柄外壳内,用于抓紧并引导所述拉线。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在所述外鞘接头上设置有一用于向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之间输入液体的软管接头。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外鞘接头上还设置有导向滑块,与所述手柄外壳上的导向滑槽相适配导向。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螺杆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内的丝杆,在所述丝杆的远端附近设有第一螺纹,在所述螺杆的近端附近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纹,在所述外鞘接头上设置第一螺孔以适配所述第一螺纹,在所述推管接头上设置第二螺孔以适配所述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的螺距之比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内芯管采用紧密绕制的金属弹簧管,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材料之一制作的塑料管。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在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设置一导引件,用于导引所述支架;在所述推管的远端与所述导引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回收支架的一个或多个支架卡头。
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支架卡头表面突出于所述内芯管的外壁设置,所述支架卡头的表面包含相对凹陷的花纹结构,且其相对凹陷的花纹结构形成连通支架卡头的远端和近端的沟道。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架短缩自适应功能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由于推管连同内芯管向远端补偿移动,以克服支架的轴向短缩,使支架不会受到输送系统的轴向拉伸牵扯作用,保证了支架的准确定位,且消除了支架对人体管壁的损伤问题。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输送系统中支架卡头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
图3b为本发明输送系统中另一种支架卡头的结构放大图。
图3c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鞘管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中手柄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已去除一侧的壳体)。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在释放支架(外鞘管后撤)时,手柄内部部件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在回收支架(外鞘管前送)时,手柄内部部件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的外鞘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的推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的联动机构前轮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的联动机构后轮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手柄内部拉线导向片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输送系统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输送系统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图15b以及图15c为现有技术中的管腔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16a、图16b以及图16c为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名称代号列表:1导引件;2外鞘管;3内芯管;4推管前段;5支架卡头;6外鞘滑套;7左壳;8操作滑块;9推管后段;10鲁尔连接件;11三通阀;12软管;13软管接头;14右壳;15锁定旋钮;16外鞘接头;17推管接头;18前轮组;19后轮组;20第一拉线;21第二拉线;22第三拉线;23第四拉线;24前导向片;25后导向片;26前轮轴;27后轮轴;28推管导向滑块;29推管导向滑槽;30前大轮;31前小轮;32后小轮;33后大轮;34压盖;35接头主体;36密封端盖;37滑块连接槽;38第一接线孔;39补偿指示器;40推管连接孔;41第二接线孔;42第一固定螺丝;43第二固定螺丝;44第五拉线;45第六拉线;46第七拉线;47第八拉线;48第一定滑轮;49第二定滑轮;50丝杆;51右旋螺柱;52操作旋钮;53左旋螺柱;54右旋螺孔;55左旋螺孔;56外鞘导向滑块;57外鞘导向滑槽;5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的各较佳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表示出了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3c和图4分别示出了输送系统的鞘管部分和手柄部分的具体结构。在所述手柄部分内部集成了以下部件模块:外鞘接头组件,推管接头组件,以及实现外鞘管和推管联动的联动机构和相应的联动机构配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外部可见的部件设置如下:不透X射线的中空的导引件1,用于容纳压缩后支架的外鞘管2,供外鞘管2做轴向滑动的外鞘滑套6,包括左壳7和右壳14的手柄外壳,用于释放支架的操作滑块8,该操作滑块可以由两部分构成并对称布置在左右壳两侧,后端带有鲁尔连接件10的推管后段9。所述导引件1设置在内芯管3的前端,所述外鞘管2套设在所述内芯管3和所述推管(包括推管前段4和推管后段9)的外侧,所述内芯管3固定在所述推管的内侧。所述内芯管3用于导丝通过,所述推管用于推送支架,所述手柄可以一体化设置。所述内芯管3采用具有韧性的塑料或金属管件,用于接受导引导丝和连接远端的导引件1以及近端的鲁尔连接件10。
在右壳14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软管12的软管接头13,软管12的一端连接三通阀11,软管12的另一端通过软管接头13与外鞘管2相通,在手术时可以用来冲洗外鞘管2的内部和注射造影剂。
在手柄的近端设置有锁定旋钮15,用于锁定本输送系统。当锁定旋钮15处于锁定状态时,装载于输送系统内的支架无法释放。推管后段9穿过手柄内部,在输送系统解锁状态下,可在外鞘管2内部做轴向滑动。内芯管3的大部分嵌套在推管前段4和推管后段9的内部,使推管前段4和推管后段9连成一体,但内芯管3的远端有一小段超出推管前段4的远端,这一段未被推管前段4包裹的内芯管3用于装载支架。在推管后段9的近端设置有鲁尔连接件10,用于连接注射器冲洗内芯管3或注射造影剂。鲁尔连接件10和推管后段9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接注成型,胶水粘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
如图3c所示为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鞘管部分的剖视图。输送系统中的鞘管部分至少包含三层嵌套管件,由内到外依次是:内芯管3,推管后段9和推管前段4,外鞘管2。
所述的内芯管3可采用紧密绕制的金属弹簧管,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等材料制作的塑料管。所述内芯管3的远端连接有导引件1,内芯管3的内腔与导引件1的内腔相通,连接方式可以是接注成型,胶接等方式。
所述的推管前段4及推管后段9是一种具有韧性的塑料管或塑料管与金属管的组合件,位于内芯管3与外鞘管2之间,推管前段4的远端与支架近端接触,用于推出支架;推管后段9的近端与推管接头17连接,用于接受比例驱动机构传递的力,使推管能在支架释放过程中按规定的位移量和速率沿轴向运动。所述推管前段4为柔软的塑料管,如LDPE、HDPE、Pebax管等,使用热缩方式或粘接方式固定于内芯管3的外表面,以利于鞘管进入各种形状的人体管腔;推杆管后段9也称为加强套管,具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不锈钢管制作,在不锈钢管与内芯管3之间可以有填充物,如医用高分子材料等。推管后段9通过焊接或胶接方式与内芯管3的后段固定在一起,起加强挺直作用,以利于推杆管后段9和外鞘管2在手柄内部顺利滑行。所述推管后段9的最小适宜长度大致为,手柄的长度再加上推管后段9相对于外鞘管2滑行的距离,以防止外鞘管2在手柄内滑行时失去推管后段9的支撑作用而弯曲变形。
所述外鞘管2是一具有韧性的塑料管或塑料金属复合管,其近端与外鞘接头16连接,外鞘接头16用于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推拉力,实现外鞘管2的前进(向近端运动)和后撤(向远端运动);外鞘管2具有中空的内腔,用于包容可压缩的支架和允许推管及内芯管3在其中滑动。所述的外鞘管2是具有中空内腔的圆筒形管件,其远端的内壁与内芯管3远端的未被包裹的外壁之间形成筒状空腔,用于容纳装载支架;推管前段4和推管后段9的外径相同并且略小于外鞘管2的内径,以形成间隙,保证外鞘管2能够沿轴向平稳地相对于推管前段4和推管后段9滑动。鞘管部分具有连续内腔,贯穿导引件1、内芯管3和鲁尔连接件10。所述外鞘管2优选使用编织网、弹簧圈等金属丝内衬的复合管件,以提高鞘管部分的柔韧性和轴向推送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输送系统在内芯管3的远端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架卡头5,用于回收还未完全释放的支架。支架卡头5的表面突出于内芯管3外壁,支架卡头5未被推管前段4包裹,且与外鞘管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架卡头5的外径大于支架压缩后的管腔内径而小于外鞘管2的内径,使该支架卡头5能够为外鞘管2所接受,而且与压缩后的支架内腔保持适当的摩擦力。支架卡头5的表面可能包含凸起和凹陷的结构,其中凹陷部分的结构贯通支架卡头5的远端和近端,以形成敞开的通道。
所述支架卡头5的作用原理如下:在支架压缩装入外鞘管2与内芯管3之间的筒状空腔时,由于支架卡头5的轮廓直径大于内芯管3的外径,所以支架卡头5与外鞘管2内壁之间的间隙更小,将支架紧紧挤压在支架卡头5的表面,于是支架与支架卡头5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因此,只要支架近端部分和支架卡头5都在外鞘管2的内腔中,而且支架内壁与支架卡头5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通过向后拉动推管后段9和/或向前推进外鞘管2,便可使展开在外鞘管2之外的支架部分又收回到外鞘管2中,达到回收支架的目的。为了便于固定在内芯管3上,支架卡头5可以采用一种具有中空内腔的套管结构,优选使用弹性好且摩擦系数较高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如医用聚氨酯(PU),Pebax,硅橡胶等材料。支架卡头5与内芯管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接注成型、胶水粘接等方式。
本发明所述支架卡头5的外表面突出与所述内芯管3的外壁设置,并可以设计出各种花纹,形成相对凹陷的花纹结构,该相对凹陷的花纹结构形成连通支架卡头5远端侧和近端侧的沟道,图3a和3b是两种代表性的结构。图3a中的支架卡头5的表面有数条螺旋形的切槽即沟道,沿支架卡头5的轴向均布,切槽深度的最大值约为支架卡头5的壁厚,每条切槽均贯穿支架卡头5的外表面,形成畅通的液体通道。图3b是支架卡头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表面雕刻的凸起部分是一些岛状的多面柱体、圆柱体或圆锥体,支架卡头5的这些凸起部分和压缩入外鞘管2内部的支架啮合增大了摩擦力;凹陷部分则相互贯通,形成液体通路即沟道。这种设计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大支架内壁与支架卡头5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支架回收操作;另一方面,支架卡头5表面的纹路连通了支架卡头5两端的空间,使得从外鞘管2近端注射进来的液体(如冲洗液等)能顺利穿过支架卡头5,进入支架与输送系统之间的间隙,达到了冲洗和排气的目的。
图4表示出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中手柄部分的联动机构。手柄部分主要包含如下组件:左壳7和右壳14,用于套接外鞘管2的外鞘接头16,用于套接推管后段9的推管接头17,前轮组18和后轮组19,以及第一拉线20、第二拉线21、第三拉线22和第四拉线23。所述第一拉线20和所述第四拉线23用于连接驱动所述外鞘接头16,所述第二拉线21和所述第三拉线22用于连接驱动所述推管接头17。
图7表示出了所述外鞘接头16的结构。所述的外鞘接头16集成了以下几种接口和功能:一、连接和固定外鞘管2的近端。所述外鞘管2的近端可扩开成喇叭口形状,采用机械压紧的方式,通过压盖34将外鞘管2和接头主体35连接;外鞘管2的近端亦可通过接注成型的方式与接头主体35固定连接,这样可以省去压盖34。二、连接软管接头13,提供外界通往外鞘管2内部的接口。通过软管接头13注入的液体能够顺着外鞘管2与推管前段4之间的间隙流向外鞘管2的远端,该液体通道由软管12末端的三通阀11控制通断。三、提供动力输入的接口,如滑块连接槽37。在滑块连接槽37上安装了操作滑块8以后,就能很方便地通过外鞘接头16操控外鞘管2的进退。四、提供外鞘管2的近端与推管后段9之间的密封功能,如在接头主体35与密封端盖36的连接处增加一密封圈以实现止血和密封作用。五、提供动力传递的接口,即第一接线孔38,当然也可设置具有同等功能的接线柱,以固定第一拉线20和第四拉线23并带动前轮组18和后轮组19运动。
图8表示出了所述推管接头17的结构,所述推管接头17集成了以下的接口和功能:一、连接和固定推管后段9。将推管后段9插入推管连接孔40,通过第一固定螺丝42将推管后段9和推管接头17固定在一起。二、限位作用。补偿指示器39安装于左壳7和右壳14的开槽中,配合左右两侧的两个推管导向滑块28和设置在壳体上的两个推管导向滑槽29,如图4所示,共同实现导向作用;左壳7和右壳14的开槽与推管导向滑槽29平行,保证推管后段9和推管接头17只沿轴向运动,即平行于推管导向滑槽29能够往复滑动并保持方向稳定,而不发生侧移。三、补偿位移的指示作用。补偿指示器39通过左壳7和右壳14的开槽暴露于壳体外,借助标注于壳体外侧的醒目刻度,标记推管接头17的轴向移动距离和当前位置。四、提供动力传递的接口,即第二接线孔41,当然也可设置具有同等功能的接线柱。通过第二接线孔41和第二固定螺丝43可以将第二拉线21和第三拉线22固定于推管接头17上,并由第二拉线21和第三拉线22牵引推管接头17滑动。
本发明所述各拉线20、21、22、23须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虽然本实施例以拉线为例说明本输送系统的结构组成与传动原理,也可采用与拉线功能等同的结构如金属丝、塑料绳、传送带等,优选使用金属多股丝,如多股镍钛丝。实际上,四根拉线20、21、22和23通过外鞘接头16、推管接头17、前轮组18和后轮组19形成闭环,可用单根拉线绕过前轮组18和后轮组19并固定在外鞘接头16和推管接头17上,以替代这四根拉线。
所述外鞘接头16和推管接头17上均含有各自的限位结构(如外鞘导向滑块56,推管导向滑块28),限位结构允许外鞘接头16和推管接头17在手柄外壳内沿外鞘管2或推管的轴向运动,而限制其它方向的运动。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轮组18和所述后轮组19具有变速功能,分别通过前轮组轴26和后轮组轴27安装于左壳7和右壳14上,图9显示了前轮组18的细节,图10显示了后轮组19的细节。前轮组18和后轮组19各自包含一个大轮和一个小轮,分别为前大轮30、前小轮31和后大轮33、后小轮32,轮缘都有凹槽(即轮槽)以放置连线,每一对大轮和小轮相对固定并且具有共同的轮轴,即每一对大轮和小轮为一次加工出来的一个整体,或者是单独的大轮和小轮部件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前大轮30和前小轮31的轮径比(轮径是指轮槽底部直径,而拉线缠绕在轮槽上)与后大轮33与后小轮32的轮径比相等。这个轮径比又等于外鞘接头16与推管接头17滑动时所必须的变速比,该变速比值是通过测定待输送支架的短缩率确定的。
所述推管接头17与所述外鞘接头16滑动时的变速比γ值确定的方法如下:假设待输送的支架在压缩入外鞘管2以后的轴向长度是L0,而该支架在释放入预定管腔内将因直径膨胀而缩短到自然长度L1(自然长度是指支架不受轴向外力拉伸或压缩的情况下的长度)。预定管腔是指待置入支架的管腔,如人体血管或模拟的人体管腔。那么,支架的短缩量则为ΔL=L0-L1;输送系统的变速比γ便可按以下公式确定:
γ=ΔL/L1=(L0-L1)/L1
而额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架的短缩率计为ΔL/L0=(L0-L1)/L0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中,如图5所示,将所述第一拉线20的近端通过外鞘接头16的第一接线孔38固定在该外鞘接头16上,其固定方式可以是打结,焊接,锚定,螺丝固定等任意方式。该第一拉线20的远端在前大轮30的轮槽内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数圈后将远端线头固定于前大轮30上。该第一拉线20在前大轮30的轮槽内缠绕的长度是随着前大轮30的旋转而变化的,第一拉线20缠绕的最大长度不小于外鞘管2近端相对于手柄滑动的最大距离(也就是略大于支架的自然长度L1)。
所述第二拉线21的远端缠绕于前小轮31的轮槽内,其缠绕方向与第一拉线20远端在前大轮30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由于前小轮31与前大轮30绕着固定的前轮轴26同步旋转,转动前小轮31使第二拉线21的缠绕圈数增加时,第一拉线20将从前大轮30的轮槽中释放出来,反之亦然。第二拉线21的缠绕圈数必须足够多,当前大轮30旋转到第一拉线20具有最多的缠绕圈数时,第二拉线21的远端线头仍不脱离前小轮31。采用如第一拉线20的固定方式,将第二拉线21的远端线头固定于前小轮31上,第二拉线21的近端固定于推管接头17上的第二接线孔41。
所述第三拉线22远端通过推管接头17的第二接线孔41固定,近端在后小轮32的轮槽内缠绕数圈后将近端线头固定于后小轮32上,其缠绕方向与第二拉线21远端在前小轮31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其缠绕的最大长度应相当于第二拉线21远端缠绕的最大长度。第二拉线21和第三拉线22的最大缠绕长度,都不小于释放支架时内芯管3需相对于手柄滑动的最大距离(即略大于支架的短缩量ΔL)。
所述第四拉线23近端缠绕在后大轮33的轮槽内,其缠绕方向与第三拉线22近端在后小轮32的缠绕方向相反,其缠绕的最大长度应相当于第一拉线20缠绕的最大长度,并且不小于外鞘管2近端相对于手柄滑动的最大距离。第四拉线23的远端通过外鞘接头16的第一接线孔38固定,其近端线头固定在后大轮33上。
所有的拉线在缠绕固定之后都应该保持拉紧绷直状态,以利于动力的传递,并且为保证对所述外鞘接头16和所述推管接头17的平直拉动,所述第一拉线20和所述第四拉线23,以及所述第二拉线21和所述第三拉线22应分别保持平直。当外鞘接头16滑到最远端的位置时,推管接头17应处于最近端的位置,反之亦然。
另外,如图4所示,在外鞘接头16与前轮组18之间设置前导向片24,推管接头17与后轮组19之间设置有后导向片25。前导向片24和后导向片25都固定在手柄外壳上,分别用于抓紧并引导第一拉线20或第三拉线23,防止拉线松弛时脱离轮槽。
图11表示出了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中的前导向片24和后导向片25的一种实施例。这是一种弹性的双层叠片,它允许拉线从其两弹片之间通过,且会提供适当的摩擦力,当导向片24或25一侧的拉线松弛时,另一侧的拉线将保持一定张力。这种导向片24和25可以是通过冲压,裁剪,折弯等方法加工制成的金属薄片,也可以是常规方法成型的塑料薄片,安置于第一拉线20和第三拉线23的运动通道上,通过螺纹连接、焊接、胶水粘接或嵌件成型方法固定于手柄外壳上。
为了使本实施例输送系统实现预定功能的方法更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图6、图15和图16介绍本实施例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过程和支架回收过程(或称为鞘管复位过程)中的工作方式。
如图5所示是支架释放过程中,手柄内部的部件运动示意图(该图已做简化处理,以四周的方框表示手柄右壳14)。如前述本发明输送系统预装支架后,操作锁定旋钮15使输送系统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外鞘管2和内芯管3都不能滑动。
在需要释放支架时,拧松锁定旋钮15,使输送系统处于解锁状态。向近端拉动操作滑块8时,施加于外鞘接头16上的拉力F0,迫使外鞘接头16带动外鞘管2后撤(向近端运动)。操作滑块8穿过手柄外壳上的外鞘导向滑槽57(图5中未示出,见图1),由于外鞘导向滑槽57的导向作用,操作滑块8只能平行于轴向滑动。同时外鞘接头16通过第一接线孔38带动第一拉线20的近端后撤,第一拉线20将拉力传递给前大轮30,使其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前小轮31与前大轮30以同样的角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将前大轮30边缘上的线速度(等于外鞘接头16的速度V1)转化为一个更低的前小轮31边缘的线速度(等于推管接头17的逆向速度V2)。前小轮31的转动会卷起第二拉线21,迫使第二拉线21的近端向手柄远端运动,通过第二接线孔41带动推管接头17向手柄远端移动,从而实现了内芯管3的前移。
不难看出,内芯管3前移的速率与外鞘管2后撤的速率之比V2/V1,等于小轮与大轮转动的线速度之比,即变速比γ,也等于小轮与大轮的轮径之比。因此,当外鞘管2后撤的距离确定(最大为支架的自然长度L1),根据计算出的变速比γ来选择小轮与大轮的轮径比,即可实现内芯管3所需的前移量,补偿的最大位移等于支架短缩量ΔL。同时,推管接头17在前移的过程中带动第三拉线22的远端向手柄远端移动,从而拉动后小轮32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带动后大轮33顺时针方向同步转动,卷起后大轮33上的第四拉线23。因为前轮组18和后轮组19有相同的轮径比,第一拉线20从前大轮30上释放的长度,恰好等于第四拉线23被后大轮33卷起的长度,使第四拉线23不至于松驰。
图15a、图15b和图15c与图16a、图16b和图16c对比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规输送系统与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过程中的区别。其中A点或A’点表示在管腔内选择的定位点,即预先确定的支架远端放置点,B点或B’点表示实际的支架远端放置点(通过监测支架上的标记点来判断),C点或C’点表示推管的远端点,即支架的近端点。在支架释放前,操作者通过调节输送系统外鞘管与人体管腔的相对位置,使A与B或A’与B’点重合,才能成功完成定位操作和治疗要求。其中,图15a为现有技术中普通输送系统以回撤外鞘管方式释放支架前的定位,图15b为现有技术中普通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过程中的示意图,图15c为现有技术的普通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后的示意图;图16a为本发明输送系统采用补偿方式释放支架前的定位示意图,图16b为本发明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过程中的示意图,图16c为本发明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后的示意图。
如图15a至图15c所示,为当选择现有常规输送系统释放支架时,因为采用的是“固定推管,后撤外鞘管”的方式,在释放支架过程中C点保持不动,而B点会随着支架的短缩逐渐向近端移动。当支架释放完毕,A与B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支架的短缩量ΔL。若支架的管缩量ΔL难以控制减到足够小,A与B之间的轴向距离大于手术所能接受的偏差范围,则表明支架定位失败,必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而且,当支架的远端已经展开贴上管壁而支架的近端仍在外鞘管内时,如图15b所示,由于释放出的部分支架有短缩倾向,即B点向近端移动的倾向,故支架已展开贴壁的部分会沿轴向摩擦人体管腔内壁,这种刮擦作用一方面可能造成管腔内壁的损伤,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支架在释放过程中受到牵拉,支架释放后的长度会大于预定的自然长度L1,由此造成支架的径向支撑力的减小,妨碍治疗效果。
如图16a至图16c,当选择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输送系统释放支架时,在所述外鞘管2后撤的同时,所述推管远端点C’会按比例同时向前推进,即C’点相对人体管腔A’点会向前移动以补偿所述支架的短缩量。由前面的介绍可知,推管前进的速率与外鞘管2后撤的速率之比是预先确定的,而该比率是通过支架在管腔内的短缩量ΔL计算得出,因此,即使整个支架的短缩量ΔL比较大,推管远端点C’在某个时刻的位移量刚好等于支架在此时刻展开的部分所对应的实际短缩量。从内鞘管2释放出的支架在人体管腔内发生短缩时,由于支架近端点即推管远端点C’前移的补偿作用,支架远端点B’不会发生移位,并且始终与管腔上的定位点A’保持一致,而支架不会受到输送系统的轴向拉伸牵扯作用,保证了支架的准确定位。当支架释放完成后,支架长度即为预计的释放后的自然长度,不会有轴向拉伸作用,所以也就不存在支架径向支撑力减小的问题。
如图6所示是所述外鞘管2复位过程的示意图,各部件运动方向正好与前述释放支架时过程相反,以完成支架的回收。首先使输送系统处于解锁状态。当操作者向前滑动操作滑块8时,施加于外鞘接头16上的推力F1,迫使外鞘接头16带动外鞘管2前移(向远端运动),同时外鞘接头16通过第一接线孔38带动第四拉线23的远端前移,迫使后大轮33和后小轮32做逆时针方向运动,卷起第三拉线22,带动推管接头17的后撤,从而实现了内芯管3的后撤,将支架收回到外鞘管2内。推管接头17后撤的同时带动第二拉线21的近端后撤,迫使前小轮31和前大轮30做逆时针方向转动,卷起第一拉线20以避免其松弛。
图12表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其输送系统的鞘管部分与上述第一种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不再复述。所述手柄部分同样包含左壳7和右壳14,外鞘接头16,推管接头17,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前轮组18,所不同的是在手柄的近端设置两个小的定滑轮,即第一定滑轮48和第二定滑轮49,取代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后轮组19。在本发明该实施例中,用于传动的传动部件包括第五拉线44、第六拉线45、第七拉线46和第八拉线47,而第一定滑轮48和第二定滑轮49起换向作用。
其具体工作原理包括:
所述第五拉线44近端通过外鞘接头16的第一接线孔38固定(其固定方式可以是打结,焊接,锚定,螺丝固定等方式,下同),第五拉线44的远端在前大轮30的轮槽内按逆时针方向缠绕数圈(缠绕数圈的目的是防止拉线在运动时与滑轮之间打滑),并从前大轮30的轮槽下方沿圆周切线方向绕出,引出第六拉线45,实际上第五拉线44和第六拉线45可以是同一根完整的拉线。第六拉线45绕过第一定滑轮48后,将第六拉线45的线头通过外鞘接头16的第一接线孔38固定。第七拉线46的近端线头通过推管接头17的第二接线孔41固定,第七拉线46远端在前小轮31的轮槽内按顺时针方向缠绕数圈(防止打滑),并从前小轮31的轮槽上方沿圆周切线方向绕出,引出第八拉线47,实际上第七拉线46和第八拉线47也可以是同一根完整的拉线。第八拉线47绕过第二定滑轮49后,将第八拉线47的线头固定于推管接头17的第二接线孔41内。
所有的拉线在缠绕固定之后都应该保持拉紧绷直状态,以利于运动的传递。当外鞘接头16滑到最远端的位置时,推管接头17应处于最近端的位置,反之亦然。
在图12中还示出了本发明该实施例输送系统在支架释放过程中手柄内部的联动机构工作原理。首先操作者通过操作滑块8施力于外鞘接头16,带动外鞘管2沿轴向后撤,同时带动固定在外鞘接头16上的第五拉线44的近端后撤,第五拉线44将带动前大轮30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卷起第六拉线45,使第六拉线45不至于过度松弛。而前大轮30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前小轮31顺时针方向转动,卷起第七拉线46,拉动推管接头17向前移动,从而实现了推管(包括推管后段9和推管前段4,下同)的前移。所述前小轮31与所述前大轮30的轮径比,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释放后的轴向长度之比,原因如下。
由于所述内芯管3和所述导引件1都与推管连接成一整体,所以也会同步前移。同时,在推管接头17前移的过程中会带动第八拉线47运动,使其不至于过度松弛。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2的后撤速率与推管前移速率之比等于前大轮30的轮槽和前小轮31的轮槽的线速度之比,也等于前大轮30与前小轮31的轮径之比。因此,通过调节前大轮30和前小轮31的轮径比,即可实现外鞘管2和推管以确定的速度比做相对的逆向滑动,当支架释放时就能补偿支架的短缩。
在所述外鞘管2的复位过程中,各部件运动方向正好与释放支架时相反,以回收支架。首先操作者通过操作滑块8施力于外鞘接头16,使外鞘接头16带动外鞘管2前移(向远端运动),同时带动第六拉线45。第六拉线45绕过第一定滑轮48后,带动前大轮30和前小轮31做逆时针方向转动。前大轮30转动时会卷起松弛的第五拉线44,而前小轮31则卷起第八拉线47的远端,第八拉线47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49后,带动推管接头17后撤,从而实现推管和内芯管3的后撤。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中,前大轮30和前小轮31以及第一定滑轮48和第二定滑轮49还可以用相应尺寸的链轮或同步齿轮来替换(不易打滑),而第五拉线44和第六拉线45可以合并为一根链条或同步带,并与替换前大轮30和第一定滑轮48的齿轮啮合;第七拉线46和第八拉线47可以合并为另一根链条或同步带,并与替换前小轮31和第二定滑轮49的齿轮啮合。相应的传动方式则变换为齿链传动,该传动机构的变速比γ取决于前大轮30和前小轮31所变换的齿轮分度圆直径之比,同样可以完成上述发明目的。
图13表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不同于前述两个实施例的联动机构。本实施例中的鞘管部分与上述第一种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不再复述。所述联动机构也被集成于手柄内部,主要采用了与外鞘接头16和推管接头17连接的丝杆50。
所述的丝杆50包括位于远端的右旋螺柱51,位于近端的左旋螺柱53,其两种螺距不同;以及固定在丝杆50中部的操作旋钮52。所述丝杆50安装于右壳14上,通过安装在右壳14上的限位块58的限位作用,保证丝杆50只能绕轴旋转而无法轴向移动。
在所述外鞘接头16上,还相应地设置一个右旋螺孔54,用于和丝杆50的右旋螺柱51配合。在外鞘接头16上设置有外鞘导向滑块56,在手柄左壳7和右壳14上设置外鞘导向滑槽57,使外鞘接头16只能平行于外鞘管2的轴向滑动。
在所述推管接头17上,还相应地设置一个左旋螺孔55,用于和丝杆50的左旋螺柱53配合。在推管接头16上设置有推管导向滑块28,在手柄左壳7和右壳14上设置推管导向滑槽29,使推管接头17只能平行于推管后段9的轴向滑动。
如图13所示,所述右旋螺柱51的螺距P1不同于左旋螺柱53的螺距P2,且P1与P2之比(丝杆传动比)根据所需的变速比γ确定,方法如前所述。
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输送系统释放支架的操作过程如下:按右旋方向转动操作旋纽52,右旋螺柱51随之旋进右旋螺孔54,使外鞘接头16与丝杆50的操作旋纽52之间的轴向距离缩小。因限位块58使丝杆50不能沿轴向移动,又因外鞘接头16受到外鞘导向滑块56和外鞘导向滑槽57的限制而无法跟随丝杆50转动,迫使外鞘接头16向手柄近端移动,从而实现外鞘管2的后撤。同理,在丝杆50做右旋转动时,左旋螺柱53旋入左旋螺孔55,带动推管接头17前移,从而实现推管和内芯管3的前移。由于右旋螺柱51和左旋螺柱53的螺纹都刻在丝杆50之上,当操作旋纽52旋转一定角度时,外鞘接头16后撤的位移量ΔS1和推管接头17前进的位移量ΔS2是由右旋螺柱51和左旋螺柱53的螺距所控制,且
ΔS2/ΔS1=P2/P1=γ
所以通过调节右旋螺柱51和左旋螺柱53的螺距比,即可控制外鞘管2后撤和内芯管3前移的速率比,在支架释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内芯管3前移的位移量刚好补偿释放出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从而实现输送系统自动适应支架短缩的功能。
在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2复位的操作是按左旋方式转动操作旋钮52,手柄内部的部件运动方向与释放支架时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亦可通过电机驱动控制的方式实现所述联动机构,如图14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通过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分别驱动外鞘接头和推管接头做轴向移动,所述第一电机M1通过第一丝杆与外鞘接头16相连接,用于控制外鞘管的前进和后撤;所述第二电机M2通过第二丝杆与推管接头17相连接,用于控制推管的前进与后撤。该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的驱动速度具有一定比例,即当需要释放支架时,通过指令控制第一电机M1带动外鞘接头16以速度V1后撤,而第二电机M2带动推管接头17以速度V2前进,且推管前进的速率V2与外鞘管后撤的速率V1保持一定的比率,该比率等于支架轴向短缩量与支架释放后的自然长度之比,从而实现补偿支架的轴向短缩的作用。反之,当收回所述支架时,该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都反转各自的驱动方向。其具体操作见上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支架输送系统相比,至少具有以下好处:
1、使用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来输送和释放具有轴向短缩率的支架时,当支架的短缩量与输送系统的补偿量(推管前送的位移量)相一致时,支架的远端点相对于管腔壁无位移发生,可保证操作者准确定位支架远端,从而大大提高手术中支架置放的准确性。
2、由于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采用的是同步补偿方式,即支架释放过程中,在外鞘管后撤的同时,推管始终以预先确定的速率向前运动,使释放出的支架能够及时贴住管壁,避免了由于单纯的后撤外鞘管而使释放后的支架受到输送系统的牵拉而无法及时贴壁造成的问题(例如:由于支架远端先贴壁固定,而近端受到输送系统拉伸,因此支架无法短缩,支架径向尺寸无法恢复至设计值,降低了径向支撑力)。
3、由于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采用了同步补偿方式,支架在释放过程中的短缩量由输送系统及时补偿,因此释放出的支架不会受到输送系统的牵拉作用,与管腔壁贴合之后也不产生轴向的相互作用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系统在释放支架时导致支架被拉伸而对管腔壁造成的伤害。
本发明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具有自动适应支架短缩的功能,其实施的方式为:在后撤外鞘管释放支架的过程中,推管能够同步联动向前运动,且推管运动的速率等于支架轴向短缩的速率,实现了支架远端相对于管腔壁无移位的目的。
应当理解,上述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包括手柄外壳,在手柄外壳上平行地设置有外鞘管、内芯管及推管;所述推管与所述内芯管固定连接,用于推动套设在所述内芯管远端附近的支架;所述外鞘管套设在所述推管及所述内芯管外,所述支架能够在所述外鞘管内滑动或脱离外鞘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外壳内还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并驱动所述外鞘管移动的外鞘接头,以及一用于连接并驱动所述推管移动的推管接头;一联动机构,通过所述外鞘接头和所述推管接头同步驱动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所述外鞘接头和所述推管接头的移动方向相反并且都平行于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所述推管接头与所述外鞘接头的移动速度比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
所述推管接头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推管接头的轴向移动距离和当前位置的补偿指示器,所述补偿指示器还用于辅助所述推管接头的导向,所述补偿指示器设置于手柄外壳的开槽中,所述补偿指示器在所述开槽中做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滑轮传动结构、齿链传动结构、螺杆传动结构和电机驱动结构之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内的一前轮组和一后轮组,所述前轮组和所述后轮组都分别同轴固定设置有一大轮和一小轮,前大轮与后大轮之间设置有连线用于驱动所述外鞘管的移动,所述前小轮与所述后小轮之间设置有连线用于驱动所述推管的移动;所述连线在前大轮和前小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在所述后大轮与后小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并且,所述前小轮与前大轮的轮径比和所述后小轮与后大轮的轮径比相同,都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鞘接头与前轮组之间的拉线边上设置前导向片,在所述推管接头与后轮组之间的拉线边上设置有后导向片,所述前导向片和所述后导向片都固定在手柄外壳内,用于抓紧并引导所述拉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鞘接头上设置有一用于向所述外鞘管和所述推管之间输入液体的软管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接头上还设置有导向滑块,与所述手柄外壳上的导向滑槽相适配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内的丝杆,在所述丝杆的远端附近设有第一螺纹,在所述丝杆的近端附近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纹,在所述外鞘接头上设置第一螺孔以适配所述第一螺纹,在所述推管接头上设置第二螺孔以适配所述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的螺距之比等于所输送支架的轴向短缩量与支架的自然长度之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采用紧密绕制的金属弹簧管,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聚四氟乙烯 PTFE、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材料之一制作的塑料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芯管的远端设置一导引件,用于导引所述支架;在所述推管的远端与所述导引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回收支架的一个或多个支架卡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腔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卡头表面突出于所述内芯管的外壁设置,所述支架卡头的表面包含相对凹陷的花纹结构,且其相对凹陷的花纹结构形成连通支架卡头的远端和近端的沟道。
CN201110183029.4A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Active CN102283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3029.4A CN102283728B (zh)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3029.4A CN102283728B (zh)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3728A CN102283728A (zh) 2011-12-21
CN102283728B true CN102283728B (zh) 2014-09-10

Family

ID=45330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3029.4A Active CN102283728B (zh) 2011-06-28 2011-06-28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37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8112B (zh) * 2012-06-29 2015-03-04 东莞市博迪思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装置
CN103040502A (zh) * 2012-12-04 2013-04-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支架原位开窗球囊针
EP2967948A1 (en) * 2013-03-13 2016-01-20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having movable tubular structure
CN104173121B (zh) * 2013-05-27 2016-05-25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植入体的电动手柄及输送系统
CN104224413A (zh) * 2013-06-20 2014-12-24 上海翊科精密挤出技术有限公司 食道支架输送导管
CN103505311B (zh) * 2013-08-08 2016-01-13 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植入医疗器械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90282B (zh) * 2013-12-31 2016-02-17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CN103961194B (zh) * 2014-05-21 2016-05-18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回缩性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CN104064289B (zh) * 2014-05-28 2017-01-18 丹阳市伟鹤祥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无卤交联线的单绞机
CN107205836B (zh) * 2014-11-04 2019-08-06 雅培心血管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行星齿轮致动组件传送植入物的方法和系统
TW201630573A (zh) * 2015-01-31 2016-09-01 弗雷斯伯支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環狀鎖的可再約束支架輸送系統及方法
EP3443940A4 (en) * 2016-04-12 2020-08-19 Suzhou Innomed Medical Device Co., Ltd VASCULAR ENDOPROTHESIS TRANSPORT SYSTEM AND ASSOCIATED CONDUIT SET
CN107280830B (zh) * 2016-04-12 2019-02-01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及其导管组件
CN107280829B (zh) * 2016-04-12 2018-10-16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CN107280828B (zh) * 2016-04-12 2019-02-01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CN107518968B (zh) * 2016-12-28 2019-02-01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自膨胀支架输送系统及其齿轮驱动组件
CN106691627A (zh) * 2017-03-08 2017-05-24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腔内临时性的支撑装置
EP3545916B1 (en) * 2017-03-10 2022-11-02 Hangzhou Dinova EP Technology Co., Ltd. Interventional medical instrument conveying system
EP3400914A1 (de) * 2017-05-08 2018-11-14 Biotronik AG Handgriff für einen katheter sowie entsprechender katheter
CN109602522B (zh) * 2017-12-07 2019-12-27 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自膨胀式编织支架及其输送装置
CN108371574B (zh) * 2018-01-31 2024-06-25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膨支架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手柄
CN110638489B (zh) * 2018-06-26 2021-06-1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释放的植入物推送装置及植入物输送系统
CN110786973B (zh) * 2018-08-03 2022-11-08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植入器械释放的组件、输送器及系统
CN109363810B (zh) * 2018-12-04 2023-10-31 苏州恒瑞迪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腔编织支架输送系统
CN109350321A (zh) * 2018-12-06 2019-02-19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视状态下的支架植入装置
CN109771111B (zh) * 2019-01-24 2020-08-07 南华大学 一种自膨胀支架的推送系统
CN110882096A (zh) * 2019-12-24 2020-03-17 上海蓝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CN113119020B (zh) * 2019-12-30 2023-01-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覆膜支架装配装置及覆膜支架的装配方法
CN111134592A (zh) * 2019-12-30 2020-05-12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成像导管的弹簧管
CN111297528A (zh) * 2020-03-20 2020-06-19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植入器驱动机构及医疗支架植入装置
CN114642522A (zh) * 2020-12-18 2022-06-21 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CN114917455B (zh) * 2021-07-20 2024-06-21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导引导管内芯及无鞘导引导管系统
CN116035765A (zh) * 2021-10-28 2023-05-02 上海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物输送装置及植入物输送系统
CN114246640B (zh) * 2021-11-22 2024-04-30 江苏畅医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栓支架的输送器、以及取栓装置
CN114504413B (zh) * 2022-01-19 2023-08-1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植入式医疗器械及植入式医疗器械套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7021A2 (en) * 1995-06-07 1996-12-11 Cook Incorporated Stent introducer
US7052511B2 (en) * 2002-04-04 2006-05-30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ment of foreshortening endoluminal devices
CN2863015Y (zh) * 2004-11-24 2007-01-31 深圳市先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脉术中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CN201147388Y (zh) * 2008-01-14 2008-11-12 明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颅内自扩张式支架输送器的推送鞘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7021A2 (en) * 1995-06-07 1996-12-11 Cook Incorporated Stent introducer
US7052511B2 (en) * 2002-04-04 2006-05-30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ment of foreshortening endoluminal devices
CN2863015Y (zh) * 2004-11-24 2007-01-31 深圳市先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脉术中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CN201147388Y (zh) * 2008-01-14 2008-11-12 明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颅内自扩张式支架输送器的推送鞘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3728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3728B (zh) 一种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US10369031B2 (en) Delivery and release device for stent-graft
EP195422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intraluminal prostheses
EP1420845B2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catheter and a catheter
US9820878B2 (en) Everting deployment system and handle
CN102159277B (zh) 处理体腔内的阻塞的设备
CN103655004A (zh) 植入体输送系统
CN103974675A (zh) 直连冲洗系统
AU2002320957A1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catheter and a catheter
WO2008095046A2 (en) Biological navigation device
CN107206213B (zh) 内窥镜用治疗器具
CN206612866U (zh) 一种新型可回收胆道支架输送系统
CN102283729A (zh) 支架输送系统
CN103505311A (zh) 植入医疗器械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4336093A3 (en) Liner assembly for pipelines and related method
WO2022257700A1 (zh) 一种输送器及医用装置
CN103690282B (zh)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CN107518967B (zh) 一种覆膜支架输送器
WO2021128940A1 (zh) 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
CN202151388U (zh) 支架输送系统
CN102166142A (zh) 十二指肠-空肠内置套管输送器
JP6519368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468803U (zh) 植入医疗器械输送装置
CN209075051U (zh) 自膨支架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手柄
CN206910366U (zh) 一种止血夹及其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