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0843A - 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0843A
CN102280843A CN2011101556603A CN201110155660A CN102280843A CN 102280843 A CN102280843 A CN 102280843A CN 2011101556603 A CN2011101556603 A CN 2011101556603A CN 201110155660 A CN201110155660 A CN 201110155660A CN 102280843 A CN102280843 A CN 102280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hyoplastron
side wall
opening
distribu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56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泽姆佩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280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0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8Mounting of cabinets toge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7/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 F16B17/008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a part of or on one member entering a hole in the other and involv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sheets or plates mutu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按本发明的侧壁(10)设计用于配电箱(1),此配电箱构造用于容纳电气安装设备。在此,侧壁(10)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部位(11),它用来将所述侧壁(10)与第二配电箱(2)的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20)耦连。连接部位(11)可局部地从侧壁(10)中拉出来,因此在侧壁(10)中产生了第一开口(12),并产生了与侧壁(10)相连的第一连接舌板(13),此连接舌板可插入第二侧壁(20)的第二开口(22)中,以便通过折弯第一连接舌板(13)使两个侧壁(10、20)彼此相连。以这种方式,两个侧壁(10、20)可实现简单且快速的安装,而不需要专用的工具或连接机构。

Description

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箱的侧壁以及这种配电箱,此配电箱构造用于容纳电气安装设备。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侧壁装置,用来形状配合地耦连两个侧壁。
背景技术
电气安装配电器应用在电气安装技术中。它在此指可封闭的、用来分配电流的箱子,在此箱子中安放设备(例如单个的机器、制造设备或建筑物)的电子和/或气元件,并可保护它们免受环境影响。此外,通过电气安装配电器还可保护周围的人免受电击。电气安装配电器也可称为配电箱或直接称为配电器,可构成为墙壁配电器或立式配电器,并按应用情况由塑料、涂漆的钢板或铝板以不同的构造形式和构造尺寸制成。
在这种电气安装配电器中可设置不同的电子构件或电气安装设备,例如保险装置、断路器、继电器、滑阀或故障电流保护开关,因此配电器保护它们免受外部影响(例如灰尘或湿气),并免受外部的机械力作用或擅自的动用。在电气安装配电器的内部通常设置支架和电流引导系统,此支架用来形成配电器的内部构造,此电流引导系统用来连接电子和/或电气元件。
电气安装配电器通常由文献DE 10 2005 022 537 B4或DE 10 2006 054 429 A1已知。
如果为了实现电子设备,需要多个单个的配电箱,则合乎目的是,它们相邻地设置,以便无需很大费用就能把导线从一个配电箱引向下一下配电箱。如果单个的配电箱直接并排地设置,则有利的是,将它们机械地彼此相连,以便例如提高稳固性,并避免配电箱之间的相对运动。为此,目前要么使用连接舌板,它们与两个待连接的配电箱拧在一起,要么使用穿过相邻侧壁的螺纹连接。但这两个安装方案都需要额外的工具,由此会导致巨大的安装费用,尤其当安装位置不能触及或很难触及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说明一种实施方案,用来把两个配电箱的两个并排设置的侧壁连接起来,此实施方案可实现简单且快速的安装。
此目的通过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得以实现。有利的构造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按本发明的侧壁是为配电箱设计的,此配电箱用来容纳电气安装配电设备。侧壁在此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部位,它用来将所述侧壁与第二配电箱的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耦连。连接部位在此可局部地从侧壁中拉出来,因此在侧壁中产生了第一开口,并产生了与侧壁相连的第一连接舌板,此连接舌板可插入第二侧壁的第二开口中,以便通过折弯第一连接舌板使两个侧壁彼此相连。
使用这种构造的侧壁可实现简单且快速的安装,而不需要专用工具或连接机构。由于连接部位局部地从第一侧壁中拉出来或拆出来,所以产生了连接舌板,它一体地成形在侧壁上。因此设置在侧壁中的连接部位是一个潜在存在的连接机构,它在需要时局部地从侧壁中拉开,并作为连接舌板用来耦连其它的侧壁。通过把连接舌板插入构成在第二侧壁中的第二开口中,这两个侧壁可实现形状配合的耦连或连接。在需要时,以这种方式可把多个并排设置的配电箱彼此耦连,因此使结构更稳定和更保险。从而改善操作安全性。
在侧壁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连接部位至少局部地被预冲压或预压制的轮廓包围,以便可沿着此轮廓简单地把第一连接舌板拉出来。这种轮廓例如可通过压制、预冲压或预折叠来制造,借助这种轮廓可明显更简单地把连接舌板局部地从侧壁上拉出来。为此,可例如使用简单的安装锤,使第一连接舌板沿着预压制的轮廓从侧壁上分离开来。第一连接舌板在此可相对于侧壁用手折弯到所需的位置中。因此可明显降低安装费用。
在侧壁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此轮廓基本构成为U形。由此产生的第一连接舌板的形状基本相当于角部倒圆的长方形,它的三个侧边可通过相应的预压制从侧壁上分离开来。连接舌板在第四个侧边上具有弯曲棱边,连接舌板通过此弯曲棱边与侧壁固定相连。为了使第一连接舌板更容易地从侧壁上弯出来(即局部地拉出来),此弯曲棱边也可相应地预压制。此预压制在压制的强度方面与其它预压制(其作用是将所述侧壁和连接舌板之间的平面连接简单地分开来)是不同的。
在侧壁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此轮廓构成为梯形,其中第一连接舌板的与侧壁相连的端部比第一连接舌板的已拉出来的、对置的端部更宽,以便能简单地插入第二开口中。第一连接舌板在其根部比其对置的、在拉出状态中的自由端部具有更大的宽度,此连接舌板在此根部上通过弯曲棱边与侧壁相连。通过连接舌板的这种造型,它梯形地、即锥形延伸地构造,可以实现,第一连接舌板的宽度在其自由端部上小于在第二侧壁中构成的第二开口的宽度。以这种方式,可更简单地使第一连接舌板插入第二开口中。因此可进一步减少安装的时间成本。
在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侧壁具有金属材料。由板材(例如铝板或钢板)制成的侧壁的优点是,通过第一连接舌板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平面接触部位,可在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接地连接。此外,相应的板材可容易地用传统的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并具有在稳定性和牢固性方面的材料性能,此材料性能对于这种具有可拉出的连接舌板的侧壁是必要的。
在侧壁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连接舌板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二侧壁。由此得出的优点是,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例如震动、颤动或在重力作用下,两个侧壁的连接不会轻易地松开。只有将第一连接舌板弯回时,这两个侧壁才能再次分开。如果第一连接舌板呈U形地围绕着第二侧壁弯过来,则第二侧壁局部地设置在该连接舌板和第一侧壁之间,则此连接也可通过两个侧壁的相对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再次松开。
在侧壁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通过把第二连接部位从第二侧壁中局部地拉出来,形成了所述第二开口,由此产生了与第二侧壁相连的第二连接舌板,它可插入第一开口中,以便通过折弯第二连接舌板使这两个侧壁彼此相连。以这种方式,这两个侧壁的连接也可防止这两个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因此进一步改善连接的稳定性以及运行安全性。
在侧壁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连接舌板具有第一孔口,它在安装状态下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在第二侧壁中构成的孔口重合,以便例如通过铆钉或螺栓来额外地确保两个侧壁的连接。
通过这种额外的固定,可明显提高连接的牢固性及其安全性。例如还可能的是,所述另外的孔口这样加工在第二侧壁的第二连接舌板中,即它在安装状态下与设置在第一连接舌板中的第一孔口重合。紧接着,通过紧固螺栓或铆钉来确保这两个侧壁的连接。如果第一连接舌板这样通过第二开口来引导并随后折弯,则它可与第二侧壁平行地定向,因此还可能的是,所述另外的孔口直接加工在第二侧壁中,以便把第一连接舌板与第二侧壁螺纹连接。如果此孔口也穿透通过第一侧壁,则所有这三个孔口都设置得彼此重合,因此此固定可通过第一连接舌板以及两个侧壁,也通过铆钉或同样通过螺栓来实现。
在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侧壁具有另一连接部位,用来与第二侧壁相耦连。借助第一侧壁朝第二侧壁的这种另外的连接,可明显改善两个侧壁相互之间的位置精确度,而不会明显增加安装费用。
在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一配电箱的侧壁与第二配电箱的第二侧壁通过至少第一连接舌板相耦连。两个侧壁的这种耦连是一种成本划算且易实现的方案,用来连接两个配电箱。
按本发明的、用来形状配合地耦连两个侧壁的侧壁装置具有第一配电箱的第一侧壁,并具有第二配电箱的与之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在此,第一侧壁具有一体成形的连接舌板,它通过局部地从第一侧壁上拉出来而构成,因此在第一侧壁中构成第一开口。在此,此连接舌板穿过构成在第二侧壁中的第二开口,并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二侧壁,以便将两个侧壁彼此耦连。
借助这个装置,两个侧壁能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彼此相连。因为这种连接不需要螺栓,所以明显简化了安装费用。如果侧壁由钢板构成或它至少具有金属材料,则同样可通过接触在两个侧壁之间建立相应的接地连接。总的说来,此装置可实现快速且简单的安装,为此不需要专门的工具。
在侧壁装置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二侧壁具有一体成形的第二连接舌板,它通过局部地从第二侧壁上拉出来而构成,因此在第二侧壁中构成第二开口。在此,此第二连接舌板穿过第一开口,并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一侧壁。以这种方式(即借助第二连接舌板),这两个侧壁的连接也可防止两个侧壁在另一方向(例如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因此,明显提高了此装置的安全性,以避免松脱的连接。
按本发明的配电箱构造用于容纳电气安装设备,并具有至少一个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在按本发明的配电箱的优点方面,请参照关于按本发明的侧壁或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以上阐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阐述了侧壁或侧壁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至1d  在分别两个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在两个不同位置中的截面;
图2a至2c  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3a至3c  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4a至4b  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5        示意性地示出了配电箱装置。
参考标记清单
1  第一配电箱
2  第二配电箱
3  门
4  法兰
5  电线
10  侧壁
11  连接部位
11’  其它的连接部位
12  第一开口
13  第一连接舌板
14  轮廓
15  孔口
16  弯曲棱边
17  部位
20  第二侧壁
21  第二连接部位
22  第二开口
23  第二连接舌板
25  另外的孔口
26  弯曲棱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总是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此描述适用于所有同样可看到相应部件的附图。
在图1a至1d中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10在不同状态中的截面。在此,图1a和1b在侧视图中示出了截面,而图1c和1d分别在剖面图中示出了相关的截面。
图1a所示的侧壁10具有连接部位11,它通过轮廓14来限定,此轮廓14在所示的情况下近似构成为长方形。此轮廓14例如可通过预压制或预折叠来制造,并且形成褶缝,被轮廓14至少局部包围的连接部位11沿着此褶缝可从侧壁10上拉出来。图1c示出了侧壁10的与图1a相应的剖面图。在图1a和1c中,连接部位11还没有从侧壁10上拉出来,所以侧壁10是封闭的,并因此也可“不耦连”地使用,例如用于独立的配电箱,它不应与另一配电箱相耦连。
在图1b和1d中示出了侧壁10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中连接部位11已沿着U形轮廓14从侧壁10中拉出来。由此,构成第一开口12,并构成通过弯曲棱边16与侧壁10相连的第一连接舌板13,它可插入第二侧壁20的第二开口22中(见图2和3的视图)。在此,通过连接舌板13沿着弯曲棱边16适当地折弯,使这两个侧壁10和20彼此相连,即彼此相耦连。
弯曲棱边16也可以是轮廓14的组成部分,它同样可通过预压制、预冲压或预折叠来产生。与此U形轮廓14(连接舌板13可沿着U形轮廓14从侧壁10中分离开来)不同的是,弯曲棱边16的预压制强度更小,因此在拉出连接舌板13时侧壁10的材料在这个位置不会撕裂,而只是用来预先给定弯曲棱边16的走向,并使连接舌板13的弯曲更容易。
在图2a至2c中,在多个剖面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这三个附图2a、2b和2c在此描述了两个侧壁10和20当耦联时的时间顺序。侧壁10具有第一连接舌板13,通过沿着U形轮廓14局部地从侧壁10上拉出来(即弯出来),来构成此第一连接舌板13(见图1a和1b),因此连接舌板13通过弯曲棱边16与侧壁10继续保持一体连接。由于第一连接舌板13是弯出来的,所以在侧壁10中形成开口12。在此,第一连接舌板13首先朝第二侧壁20的方向上从由侧壁10确定的平面中伸出来(图2a和2b),在所示的情况下,第一连接舌板13几乎呈直角地相对由侧壁10确定的平面进行定向。但还可能的是,第一连接舌板13与此平面倾斜地从第一侧壁10中弯出来。第二侧壁20在第一连接舌板13的区域内具有第二开口24,它在其位置和大小方面都基本相当于第一开口14。为了耦连两个侧壁10和20,第一连接舌板13插入第二开口中24,直到两个侧壁10和20直接贴靠在一起,即设置得彼此直接相邻。通过折弯第一连接舌板13,由于第一连接舌板13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二侧壁,两个侧壁10和20最终彼此耦连。
在图3a至3c中,在多个剖面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这三个附图3a、3b和3c在此描述了两个侧壁10和20当耦联时的时间顺序。如图2a至2c一样,侧壁10也具有第一连接舌板13,它通过沿着U形轮廓14的弯出来构成,并通过弯曲棱边16与侧壁10连接成一体。与图2a至2c不同的是,第二侧壁20具有第二连接舌板23,它通过从第二侧壁20的弯出来构成,其中产生了第二开口22。与第一连接舌板13相反,第二连接舌板23向下弯出,并通过弯曲棱边26与侧壁20连接成一体,并首先朝第一侧壁20的方向从由侧壁20确定的平面中伸出来(图3a和3b)。
这两个侧壁10和20首先这样相互定位,即开口12和22彼此相邻地对置(见图3a)。如果这两个侧壁10和20随后如图3b所示的一样相向移动,则不仅第一连接舌板13插入第二侧壁20的第二开口22中,第二连接舌板23也插入侧壁10的第一开口12中。这一点是可行的,因为第一连接舌板13朝上弯曲,而第二连接舌板23已朝下弯曲。通过折弯第一连接舌板13或第二连接舌板23,这两个侧壁10和20最终能形状配合地相互耦连。因为不仅第一连接舌板13包围着第二侧壁20,侧壁10也被第二连接舌板23形状配合地包围着,所以此耦连可更牢固且更安全地防止无意的松脱。
在图4a和4b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侧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此,图4a在侧视图中示出了两个彼此待耦连的侧壁10和20的连接部位11和21。图4b透视地示出了已经彼此耦连的侧壁10和20。
与前面两个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连接舌板13以及第二连接舌板23不是设计成近似长方形的,而是设计成梯形的,以便更容易地导入各自的开口22或12中。在此需注意,这两个侧壁10和20实现了稳定耦连,尤其在图4所示的水平方向上。为此,每个开口12或22的宽度,在其它侧壁20或10的连接舌板23或13被穿透并紧接着被折弯的区域中,大致相当于相关连接舌板23或13在各自弯曲棱边26或16范围内的宽度。以这种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两个侧壁10和20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及可能的相对运动。
在第二侧壁20中通过第二连接舌板23的朝下弯曲而产生的开口22在其上方的、与弯曲棱边26对置的边缘上具有宽度a,此宽度a大致相当于第一连接舌板13在其根部范围内(即在弯曲棱边16的范围内)的宽度a’,因为第一连接舌板13的与弯曲棱边16对置的端部由于它的梯形形状相对而言更狭窄,所以第一连接舌板13能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推入开口22中,在这两个侧壁10和20联接在一起时,第一连接舌板13的两个梯形边起到进入斜面的作用,因此可明显更容易地插入开口22中,并因此显著简化侧壁装置的安装。宽度b在此应尽可能与宽度b'相同,或至多略大于宽度b',以便在两个侧壁10和20之间实现稳固的连接。
相应地,在第一侧壁10中构成的第一开口12必须在其下方的、与弯曲棱边16对置的范围内具有宽度b,此宽度b大致相当于第二连接舌板23在其根部范围内(即在弯曲棱边26的范围内)的宽度b’。为了实现这一点,第一开口12在其下方的、与弯曲棱边16对置的端部上具有额外的部位17,此部位17同样通过预冲压或预压制在侧壁10中确定,并可完全从侧壁10中拉开,例如通过借助安装锤的敲打。此部位17具有宽度b,因此第二连接舌板23可一直导入到它的弯曲棱边26中。宽度b在此也应尽量与宽度b'相同,或至少略大于宽度b’,以便在两个侧壁10和20之间实现稳固的连接。为了固定侧壁装置,两个连接舌板13和23完全(即约180°)折弯,从而实现形状配合的耦连。
图5在示意图中示出了配电箱装置,其由第一配电箱1和第二配电箱2构成。每个配电箱1或2都可通过两扇门3来封闭。但只有一扇门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通过法兰4可把一个或多个导线5导入配电箱的内部,此法兰4可设置在侧壁上,但也可设置在配电箱的底部部件、顶盖部件和背部部件上。这两个配电箱1和2通过它们的侧壁10或12彼此相耦连。为此,配电箱1在侧壁10中具有至少一个连接舌板13,它可插入第二配电箱2的侧壁20的开口22中。紧接着,通过折弯连接舌板13,可实现形状配合的连接。

Claims (13)

1. 一种用于第一配电箱(1)的侧壁(10),此配电箱构造用于容纳电气安装设备,
-  其中侧壁(10)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部位(11),它用来将所述侧壁(10)与第二配电箱(2)的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20)耦连,
-  其中所述连接部位(11)可局部地从侧壁(10)中拉出来,因此在侧壁(10)中产生了第一开口(12),并产生了与侧壁(10)相连的第一连接舌板(13),此连接舌板可插入第二侧壁(20)的第二开口(22)中,以便通过折弯第一连接舌板(13)使两个侧壁(10、20)彼此相连。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壁(10),其中所述连接部位(11)至少局部地被预冲压或预压制的轮廓(14)包围,以便可沿着此轮廓(14)简单地把第一连接舌板(13)拉出来。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壁(10),其中此轮廓(14)基本构成为U形。
4. 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侧壁(10),其中,此轮廓(14)构成为梯形,其中第一连接舌板(13)的与侧壁(10)相连的端部比连接舌板(13)的已拉出来的、对置的端部更宽,以便能简单地插入第二开口(22)中。
5.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其中侧壁(10)具有金属材料。
6.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其中第一连接舌板(13)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二侧壁(20)。
7.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其中通过把第二连接部位(21)从第二侧壁(20)中局部地拉出来,形成了所述第二开口(22),由此产生了与第二侧壁(20)相连的第二连接舌板(23),它可插入第一开口(12)中,以便通过折弯第二连接舌板(23)来使这两个侧壁(10、20)彼此相连。
8.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其中第一连接舌板(13)具有第一孔口(15),它在安装状态下与在第二侧壁中构成的其它孔口(25)重合,以便例如通过铆钉或螺栓来额外地确保两个侧壁(10、20)的连接。
9.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其中侧壁(10)具有另一连接部位(11’),用来与第二侧壁(20)相耦连。
10. 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其中第一配电箱(1)的侧壁(10)与第二配电箱(2)的第二侧壁(20)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舌板(12、23)相耦连。
11. 用来形状配合地耦连两个侧壁的侧壁装置,
-  具有第一配电箱(1)的第一侧壁(10),并具有第二配电箱(2)的与之相邻设置的第二侧壁(20),
-  其中第一侧壁(10)具有一体成形的连接舌板(13),它通过局部地从第一侧壁(10)上拉出来而构成,因此在第一侧壁(10)中构成第一开口(12),
- 其中此连接舌板(13)穿过构成在第二侧壁(20)中的第二开口(22),并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二侧壁(22),以便将两个侧壁(10、20)彼此耦连。
12.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壁装置,
-  其中第二侧壁(20)具有一体成形的第二连接舌板(23),它通过局部地从第二侧壁(20)上拉出来而构成,因此在第二侧壁(20)中构成第二开口(22),
-  其中此第二连接舌板(23)穿过第一开口(12),并形状配合地包围着第一侧壁(10)。
13. 配电箱(1、2),它构造用于容纳电气安装设备,并具有至少一个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任一项所述的侧壁(10、20)。
CN2011101556603A 2010-06-10 2011-06-10 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 Pending CN1022808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3341.2 2010-06-10
DE201010023341 DE102010023341A1 (de) 2010-06-10 2010-06-10 Seitenwand, Seitenwand-Anordnung und Verteilerschran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0843A true CN102280843A (zh) 2011-12-14

Family

ID=4424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56603A Pending CN102280843A (zh) 2010-06-10 2011-06-10 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395617A3 (zh)
CN (1) CN102280843A (zh)
DE (1) DE1020100233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2569A (zh) * 2017-07-21 2017-11-10 程明琴 一种新型除尘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327229U (de) * 1973-07-25 1973-10-31 Rst Regel- Und Steuerungsanlagen Gmbh Schaltschrankgehause mit Montagetafel
DE19633977A1 (de) * 1996-08-22 1998-02-26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Bauteilen
DE102005022537B4 (de) 2005-05-17 2007-07-19 Siemens Ag Installationsverteilerschrank
DE102006054429A1 (de) 2006-11-16 2008-05-2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etallgehäus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2569A (zh) * 2017-07-21 2017-11-10 程明琴 一种新型除尘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5617A3 (de) 2012-03-28
EP2395617A2 (de) 2011-12-14
DE102010023341A1 (de) 201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4079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20140179143A1 (en) Connector element
KR101727641B1 (ko) 와이어 하니스의 고정 구조
EP2892114A2 (en) Motor terminal, motor terminal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sing the same
CN104272541A (zh) 安装单元和将安装导轨安装至开关柜的安装板的方法
US20140211440A1 (en) Cabinet for thin display device and thin display device
WO2009005233A3 (en) Cable duct
EP2637900B1 (en) Electric wire fixing device
JP6346780B2 (ja) 電気接続箱
US20030037958A1 (en) Feeder assembly of car sliding door
EP2346116A1 (en) Terminal block
EP2645834A1 (en) Casing cover
CN102280843A (zh) 侧壁、侧壁装置以及配电箱
EP2874175B1 (en) Fuse holder and fuse cover with fixing structure
KR102662993B1 (ko) 보호판을 구비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EP2874167B1 (en) Junction box and contactor device
EP2015625B1 (en) Structure for leading out power cord of electric apparatus
US10069286B2 (en) Insulation structure for splice portion, harness mounting plate, and wiring unit
CN103221328B (zh) 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
CN110087432B (zh) 滑轨总成及机架系统
KR102667448B1 (ko) 자동차용 블럭
JP6175836B2 (ja) リモコン装置
JP6086006B2 (ja) リモコン装置
KR101159732B1 (ko) 이동형 끝단 지그 어셈블리
CN106384980B (zh) 走线盒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