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2866B - 电磁铁 - Google Patents

电磁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2866B
CN102272866B CN200980153187.6A CN200980153187A CN102272866B CN 102272866 B CN102272866 B CN 102272866B CN 200980153187 A CN200980153187 A CN 200980153187A CN 102272866 B CN102272866 B CN 102272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spring
coil
electromagnet
section
po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31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2866A (zh
Inventor
B.阿德勒
S.洛里茨
M.施蒂茨
T.维特
R.博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72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2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2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28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07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7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07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 H01F2007/163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with axial bea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6Supporting or mou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铁,它具有极管(104)和线圈(106),线圈包围着极管,并且能沿着极管的纵轴线移动。其中,线圈的第一端面紧靠在和极管的第一端部段相连接的第一支座(2)上。根据本发明,在线圈的第二端面和与极管的第二端部段相连接的第二支座(105)之间设置弹性部件(101),所述弹性部件支撑在第二支座上,并且朝向第一支座地使线圈预紧。通过这种措施产生一种能应对温度波动、并且即使在振动时也能将线圈持续和恒定地固定在极管上的固定装置。这种固定装置即使在潮湿较长时间的作用后也能容易地松开。

Description

电磁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磁铁。
已公开这样一些电磁铁,即在这样一些电磁铁中电磁线圈是推到极管上的。电磁线圈借助拧紧到极管的螺纹上的、且由塑料或者由金属制成的螺母固定在极管上。
文献DE102 20 405 A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磁体装置。
塑料螺母安装不牢靠,并且对温度敏感。金属螺母常常不能用对于金属来说是必要的转矩拧紧,并且因此也不能防止松动。
当在将电磁铁用作液压阀的促动器并且特别是在恶劣条件下使用时,例如在移动的工作机上,这种螺母常常不能用所要求的转矩拧紧。因此电磁线圈会由极管松开。
与此相对的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这样一种电磁铁,即它的电磁线圈即使在振动、温度波动、极端温度和潮温或者腐蚀时也能可靠地支承在极管上,并且在需要时随时可简单地从这个极管松开。
这个任务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得以完成。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对本发明的其它一些有利的方案进行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具有极管和线圈,该线圈包围着所述极管,并且沿着极管的纵轴线可以移动。在这种情况中线圈的第一端面紧靠在用极管的第一端部段固定的第一支座上。此外,在线圈的第二端面和用极管的第二端部段设置的第二支座之间设置弹性的部件。这个弹性部件支撑在第二支座上、并且朝向第一支座使线圈预紧。通过这一措施产生一种能应对温度波动、并且即使在振动时也能持久和恒定地夹紧的且防松开地将线圈张紧地固定在极管上的固定装置。这种固定装置即使在潮湿较长时间作用后也随时都能为了进行拆卸而松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电磁铁用于操作液压阀的阀体,其中,第一支座是和极管的第一端部段相连接的阀门壳体的外壁。在这个应用实例中,通常是将第一端部段固定在待操作的液压阀的壳体上(例如通过拧入),这样,这个外壁在没有附加制造花费的情况下就可用作操作磁体用的第一支座。
其中,当液压阀设置在移动的工作机上时,上述优点是特别有利的。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第二支座是极管的环形槽的一个侧边缘(Seitenflanke)。特别是在极管的一个自由的第二端部段中可用简单的装置形成第二支座。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是一盘形弹簧,该盘形弹簧支撑在插入到环形槽中的保险环上。这个保险环可简单地从环形槽中去除掉,然后可将卸载的盘形弹簧并紧接着将线圈简单地拆卸下来。
在另一优选的变型方案中,弹性部件是钢丝卡箍,它具有至少一个被容纳在环形槽中的槽段。这个变型方案需要最小的装置技术费用和制造技术费用,因为这个钢丝卡箍可简单地弯曲,并且然后也可简单地安装和拆卸。
在钢丝卡箍的一种优选的方案中,这个钢丝卡箍大体为镜像对称地成形,并且具有两个紧靠在环形槽的侧面上的槽段和四个紧靠在线圈的第二端面上的线圈段。通过这一措施保证钢丝卡箍可靠地支承在极管的环形槽中。此外,可均匀地施加作用力,并且因此可将极管朝第一支座无倾斜地移动。
在钢丝卡箍的另一优选的变型方案中,这个钢丝卡箍也大体镜像对称地成形,并且具有两个槽段,这些槽段紧靠在双槽的外侧壁上和平行的槽底中。在这种情况中,这个钢丝卡箍具有四个线圈段,这些线圈段进入到线圈的第二端面的各一个槽中。由此提供了一种抗扭转装置,这样就将线圈支承在极管上的预先规定的位置中。
为了最佳地固定这个钢丝卡箍,可用它的自由端部钩住(hintergreifen)极管。
在这两种变型方案中,为了对极管和线圈之间的环形间隙进行密封设置了密封环。这个密封环被弹性部件朝向第二端面预紧。
出于密封环的支承或者均匀的力的分布的原因,应该在钢丝卡箍和密封环之间设置环形的盘。
在另一优选的变型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是一种环(例如由橡胶制成),所述环支撑在插入到环形槽中的保险环上。这个变型方案也是需要最小的装置技术费用和制造技术费用,因为该环可简单制造,并且然后通过在极管的第二端部段上的推上或者推下就可容易地安装或者拆卸,并且通过保险环就可容易地固定。
除了保险环以外,也可将弹性环设置在(相应加宽的)环形槽中。在这种情况中,在弹性环的区域中的环形槽的槽底段具有比保险环的区域中的槽底段的直径更大的直径。
为了能容许极管和线圈之间的长度偏差和不同的膨胀,环形槽的一小部分应被线圈的壳体覆盖住。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一种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中,将在极管的外部壳体段和线圈的内部壳体段之间形成的齿部设置为抗扭转装置。这样,即使是例如在长期持续的振动之后,线圈的电接头也保留在线圈的外部壳体的规定的部位上。
在具有盘形弹簧的变型方案中,优选地将在极管的外部壳体段和盘形弹簧的内部周向段之间形成的齿部以及此外在盘形弹簧的支承段和线圈的第二端面之间形成的齿部设置为抗扭转装置。通过这样一种二极的齿部,也即使例如在长期持久的振动之后线圈的电接头还是保留在规定的位置上。
在这两个抗扭转装置中,设置有均匀地分布在极管的外部壳体段的周向上的凸起,和/或槽,这些凸起和/或槽设置在极管的第二端部段的区域中,并且基本和它的纵向轴平行地设置。
在盘形弹簧的支承段和线圈的第二端面之间的齿部优选地由端面的径向空隙以及支承段的相应的径向凸起形成,或者由端面的径向凸起和支承段的相应的径向空隙形成。在这种情况中,这些空隙和凸起可均匀地分布在相应的周向上。
如已述的那样,规定这样一种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即盘形弹簧同时用作抗扭转装置,也就是说,盘形弹簧、极管的第二端部段和线圈壳体是如此设计的,即在安装状态时,线圈壳体通过盘形弹簧防止扭转地支撑在所述的端部段上。这样该盘形弹簧就具备有双重功能。线圈壳体和极管的端部段可以具有可简单制造的简单的几何形状。盘形弹簧的必要时有些费事的形状例如可按冲压方法或者压印方法成本有利地制造。
优选地第二端部段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扳手着力表面(Schlüsselfl?che),其中,特别是第二端部段按照具有多边形的、在必要时修圆的、特别是六边形的、由其是八边形的基面的柱形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这个第二端部段例如相当于修圆的六边形或者修圆的八边形。盘形弹簧的中心内孔是相应于端部段的横截表面形成的,这样,盘形弹簧按照旋转方向形状配合连接地支承在端部段上。第二端部段和盘形弹簧的孔的形状可成本特别有利地制造。
优选地一个或者多个扳手着力表面分别被一沿旋转方向在第二端部段的外部周向表面上延伸的槽段中断。只去除掉少许材料。若这些槽段形成一沿旋转方向中断的、且用于容纳保险环的环形槽,并且若特别是环形槽在扳手着力表面的中间中断,则在该扳手着力表面的中间保留接片,盘形弹簧可在这个接片上移动到它的安装位置中,而不掉入槽中。
优选地盘形弹簧在它的紧靠在线圈壳体的边缘段上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和/或轴向的凸起,特别是至少一个径向-轴向伸出的连接片,其中,该凸起嵌合到线圈壳体的凹穴中。这种类型的盘形弹簧可简单地作为冲压件或者作为压印件制造。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示出:
图1: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盘形弹簧的电磁铁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根据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纵截面的局部透视图;
图3: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钢丝卡箍的电磁铁的第二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图4:根据图3的第二实施例的钢丝卡箍的平面图;
图5: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弹性环的电磁铁的第三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图6: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弹性环的电磁铁的第四实施例的侧截面的局部图;
图7:具有钢丝卡箍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8:具有盘形弹簧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它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最佳化的改型;
图9:根据图8的具有盘形弹簧的电磁铁的端部段的放大图,在该端部段中卡紧环已拆卸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盘形弹簧1的电磁铁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这个电磁铁用于操作液压阀。在图1中只示出了液压阀的阀门壳体2的一部分。
电磁铁具有大体为圆筒形的极管4。这个极管固定在阀门壳体2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中穿过在图1中示出的壁段。在极管4的外部周向上设置有大体也为圆筒形的管形的线圈。在图7中可看到线圈壳体7。线圈或者它的线圈壳体7可沿极管4的纵轴线8移动(至少在很大程度上)。
线圈壳体7用它的(图1中)左边的端面紧靠在阀门壳体2的外壁段上。
在线圈壳体7的外壳上(在图1中的上部)设置有一开关壳体10。在该开关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给线圈提供电流的(未示出的)电接头。
根据本发明,通过盘形弹簧1(图1中)向左朝向阀门壳体2地预紧线圈壳体7,并且因此沿着极管4的纵轴线8固定在相应的部位上。在这种情况中,盘形弹簧1(在图1中)向右地顶住保险环12而进行支撑。这个保险环插入到极管4的环形槽5中。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纵向断面的部分图。
在线圈壳体7的内部容纳着线圈6的绕组。当给线圈6通以电流时,设置在极管4内部(参示出)中的芯或者电枢可被提供力,并且沿着纵向轴线8移动。根据现有技术,通过此措施调节(未示出的)阀体。这样就接通了在其壳体2上安装着根据本发明的磁体的阀门。
盘形弹簧1具有在内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凸起或者脚部1a,它们的横截表面大体为等腰梯形的形状。每个脚部1a进入到极管4的所配属的纵向或者轴向槽20中。轴向槽20设置在在极管4的外周上形成的轴向凸起14之间,这些凸起14在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上与极管4的纵向轴线8平行地延伸(参见图1)。其中,这些凸起14在横截面中具有等腰的梯形的形状。
盘形弹簧1在外部具有环绕的支承段1b,该支承段通过大量的均匀地分布在周向上的压力部位1c紧贴在线圈壳体7上,并且这个线圈壳体按照上述方式(在图2中)向左朝向(在图2中未示出的)阀门壳体2进行预紧。其中,这些盘形弹簧侧的压力部位1c紧靠在线圈侧的边缘7a上。这些边缘也均匀地设置在线圈壳体7的第二端面7b的周向上。每个边缘7a是第二端面7b的径向空隙7c的一种内部限制。相应地这些径向空隙7c也均匀地分布在线圈壳体7的第二端面7b的周向上,其中,按照垂直于第二端面7b的视向看,这些径向空隙具有等腰的梯形形状。
盘形弹簧1的相应的凸起1d进入到线圈壳体7的这些空隙7c中。所述凸起在线圈一侧形成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上。其中,这些凸起1d具有比空隙7c稍小的尺寸,这样,如此形成的嵌合齿部(Verzahnung)在安装时就能无摩擦地彼此作用。
此外,盘形弹簧1的脚部1a和极管4的轴向凸起14也形成一种嵌合齿部,这样,按照这种方式在极管4和具有线圈6的线圈壳体7之间形成一种(2级的)抗扭转装置。
在线圈壳体7和极管4之间可以保留环形间隙16。通过密封环或者O形环18对这个环形间隙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环或者O形环被盘形弹簧1的一个中间的锥体段1e压向环形间隙16。
根据本发明,通过盘形弹簧1将线圈壳体7连同线圈6固定在极管4上(参见图2),其中,通过顶住阀门壳体2所进行的夹紧而实现固定。
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在盘形弹簧1和极管4之间的齿部1a、14以及在盘形弹簧1和线圈壳体7之间的齿部1d、7c提供一种抗扭转装置,这样,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和长时间的持续振动的条件下,开关壳体10也能持久地保留在预定的部位上(参见图1)。
图3示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二实施例的侧截面图。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由钢丝卡箍(Drahtbügel)101代替盘形弹簧1和保险环12。
极管104在它的第一端部段104a上具有外螺纹。通过这个外螺纹,所述极管104可旋入到阀门壳体2的通孔中。
在极管104的第二端部段104b上形成一些轴向槽12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这些轴向槽不是通过相邻的轴向凸起形成的,而是通过凹穴形成。为了形成一种嵌合齿部,线圈壳体107在(图3)右边的内部周向的区域中具有一些(未示出的)相应的凸起。这些凸起和所述轴向槽120形成了在线圈壳体107和极管104之间的抗扭转装置。
极管104的第二端部段104b超出线圈107,并且在线圈107的第二端面107b的高度上具有环形槽105。
在这个环形槽105的区域中,在一侧敞开的、起弹性作用的钢丝卡箍101垂直于极管104的轴线8地在其上移动。这个钢丝卡箍101一方面通过它的两个槽段101a支承在极管104的环形槽105的其中一侧面上,并且另一方面在极管104的两侧支撑在线圈壳体107上,并且因此将这个线圈壳体顶压在阀门壳体2上。在这种情况中,钢丝卡箍101的四个在周向上分布的线圈段101b紧贴在线圈壳体107的端面107b上。由此这个线圈壳体107、并且因此线圈106轴向地固定在极管104上。
为了使钢丝卡箍101特别可靠地固定,它用它的自由端部围卡住极管104。
极管104和线圈壳体107分别设置嵌合齿部,其中,这些齿部彼此嵌合,这样,具有线圈壳体107连同线圈106和极管104之间互不扭转。在线圈壳体107上的齿部从该线圈壳体的第二端面107b向内延伸经过一段距离。在极管104上的齿部120设置在环形槽105的两侧。
在环形槽105的区域中,在钢丝卡箍101的下面设置密封环18。这个密封环对于在极管104和线圈壳体107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为了使密封环18的压紧力均匀地压住待密封的间隙,在密封环18和钢丝卡箍101之间插入(未示出的)环形的盘。这个盘也可以锥形或者截锥形地设计,并且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即这个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和第一实施例的盘形弹簧1的锥体段1e的形状相一致。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第二实施例的钢丝卡箍101的视图。它是由一根连续的丝弯曲而成,并且相对于(未示出的)中轴线呈镜像对称。这个钢丝卡箍101具有连接段101c。在安装状态时这个连接段既不靠在线圈壳体7的第二端面107b上,也不靠在极管104的环形槽105上。
所述两个线圈段101b相对于连接段101c大体以90°的角度进行设置,这些线圈段在钢丝卡箍101处于安装状态时弹性地紧靠在线圈壳体107的第二端面107b(图3)的上部区域中。
所述两个圆弧形的槽段101a与线圈段101b连接,这些槽段的半径基本上相应于极管104的半径。因此在钢丝卡箍101的安装状态时这两个槽段101a彼此对置,并且局部地紧靠在环形槽105的(图3)右侧边缘上。
分别将另一线圈段101b和这两个槽段101a连接,上述线圈段和前述线圈段101b大体对齐。这样,在组装状态时,钢丝卡箍101的这些下方的线圈段101b也是弹性地紧靠在线圈体107的第二端面107b上。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二实施例也示出了在线圈106或者线圈壳体107和极管104之间的可靠的和可简单拆开的连接。通过简单地向上拔出钢丝卡箍101(在图3和图4中)并向右地取下密封环18(图3),可向右地抽出线圈106连同线圈壳体107(图3)。在这种情况中可沿着极管104的轴向槽120使线圈体107的(未示出的凸起)从这些槽中脱离出来。
图5示出了具有弹性环201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图。与第二实施例(图3和图4)的不同之处是,在这个第三实施例中没有设置抗扭转装置。线圈壳体207顶住阀门壳体2的压紧力由弹性环201产生。这个弹性环设置在极管204的外部周向上。在这种情况中,这个弹性环201(图5)向右支撑在保险环12上。这个保险环12(图5)向右支撑在环形槽205的一个侧边上。
根据本发明,因此这个弹性环201向左朝向阀门壳体2使线圈206或者线圈壳体207预紧(图5),并且同时对在线圈壳体207和极管204之间可能保留的环形间隙进行密封。
在图5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通过特别简单的结构使得制造、安装和拆卸的费用是最低的。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图。这个实施例是根据图5的第三实施例的改型,其中,可以看出主要的区别在于,设置了一种抗扭转装置,并且弹性环301容纳在环形槽305中。
第四实施例的所述抗扭转装置原则上可以与根据图3的第二实施例的那个抗扭转装置进行比较,其中,图6示出线圈壳体307的凸起309。这个凸起嵌合到极管304的相应的轴向槽320中。因为这些凸起309均匀地设置在线圈壳体307的内部周向上,并且因为它们嵌入到均匀地设置在极管304的第二个端部段304b的外部周向上的轴向槽320中,所以就产生了一种抗扭转装置。
第四实施例(根据图6)相对于第三实施例(根据图5)的第二个区别是两级的环形槽305,其中,保险环12的槽区域具有比在其中容纳着弹性环301的槽区域更小的直径。
为了尽管可能存在制造不精确的情况也能使弹性环301的(图6)向左指向的夹紧力作用到线圈壳体307上,从阀门的(未示出的)壳体壁到环形槽305的(在图6中)左侧边缘的间距设计得应比线圈壳体307的沿着纵向轴线8的延伸部要更小。
图7示出了具有钢丝卡箍401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这个钢丝卡箍401与第二实施例的钢丝卡箍101原则上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这个钢丝卡箍401具有两个不是圆弧形的(参见图4)、而是两个基本为线型的槽401a。在极管404上不是设置环形槽105(参见图3),而是设置两个双槽405、450,它们的槽底大体线型地并且成对地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图7中从每个双槽405、450中只示出一个槽405、450。
第二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五实施例的抗扭转装置在钢丝卡箍401上延伸或者实施。为此,钢丝卡箍401的四个线圈段401b分别进入到线圈壳体407的第二端面407b的槽407c中。同时,钢丝卡箍401的两个槽段401a进入到极管404的双槽405的两个槽中。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抗扭转装置,即它将线圈壳体407连同线圈大体固定在极管404上的一个规定的位置中。其中,所述四个槽407c、双槽405的两个槽以及两个槽段401a大体彼此平行地设置。
相对于第一双槽405旋转90°的第二双槽450使得在极管404上线圈壳体407连同钢丝卡箍401相对于所示位置旋转90°的位置成为可能。
此外,在极管404的周向上也可设置三个双槽。
与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这些抗扭转装置不是通过均匀地在周向上形成的嵌合齿部所构成的。例如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凹穴和一个相应的凸起(例如棱键连同棱键槽)。
图8和图9示出具有盘形弹簧1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铁的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这个第六实施例在许多特征上和第一实施例是一致的。曾在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上、在盘形弹簧1上并且在线圈壳体7上作过一些改动。相对于图8而言,在图9的图示中拆掉了卡紧环12,为的是更好地显现盘形弹簧1和环形槽5a。
固定在阀门壳体2上的极管4支承着推到其上的线圈壳体7。线圈壳体7紧靠在阀门壳体2上。极管4的相对于线圈壳体7超出的端部段4b构成为修圆的八角。这就是说,与极管4的圆的圆柱形的主段相比较,在端部段4b上扳手着力表面(Schlüsselfl?che)4c下沉。
在扳手着力表面4c之间的修圆的且轴向延伸的边缘4d通过环形的、中断的且沿旋转方向的环形槽5a的部段5b被打断。环形槽5a分别在扳手着力表面4c的中间通过一种轴向对准的接片4e中断。在那里,从端部段4b的一个想像的筒形的外周表面算起,扳手着力表面4c的下沉深度比环形槽5a的深度更大。
盘形弹簧1基本上设计成锥形的盘。它具有一中心孔1f。这个中心孔为八角形。这个孔1f在形状和尺寸上根据端部段4b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如此地选择这个孔1f,即可以最小的径向间隙将盘形弹簧1推到端部段4b上。在这种情况中,接片4e允许盘形弹簧1在环形槽5a上移动,而盘形弹簧1不掉入到环形槽5a中。这使安装工作变得很轻松。
盘形弹簧1具有连接片1g。这些连接片在盘形弹簧1的外边缘上一方面在径向上、并且另一方面在轴向上继续盘形弹簧1的锥面方向地向前伸出。在线圈壳体7上,在外部周向边缘上—该外部周向边缘面朝第二端部段4b—空隙7c下沉,这些空隙根据它们的尺寸和指向而容纳盘形弹簧1的连接片1g。
在安装时将线圈壳体7推到极管4上。然后将盘形弹簧1推到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上,直到它紧靠在线圈壳体7上,并且连接片1g嵌入到空隙7c中。
然后压入盘形弹簧1,在必要时借助卡紧环12。这个卡紧环在盘形弹簧1之后推上,直到它嵌合到环形槽5a中。
和前述的实施形式相类似的是,将线圈壳体7紧靠在阀门壳体2上作为第一支座,并且将卡紧环12用作第二支座,采用将线圈壳体7贴靠地固定在阀体2上的盘形弹簧1的任务是将线圈壳体7的位置轴向地固定在极管4上。除此之外,线圈壳体7通过形状适配部件用盘形弹簧1支撑在极管4上防止旋转运动。其中,这些形状适配部件是线圈壳体7上的空隙7c、盘形弹簧1上的连接片1g、盘形弹簧1的内孔1f的多边形的造型以及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的相应的多边形的造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极管和线圈的电磁铁,所述线圈包围着极管,并且可沿着极管的纵轴线移动。其中,线圈的第一端面紧贴在与极管的第一端部段相连接的第一支座上。根据本发明,在线圈的第二端面和与极管的第二端部段相连接的第二支座之间设置一种弹性的部件。这个弹性的部件支撑在第二支座上,并且顶住第一支座地使线圈预紧。通过这一措施产生一种能应对温度波动、并且即使在振动时也能将线圈持久的并且恒定地张紧地固定在极管上。这种固定即是在较长时间潮湿的作用下也是容易松开的。
上述实施形式和附图仅是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它们并非将本发明大致地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这些图部分地为概略简图,效果或者作用部分地明显放大或者夸张地示出,这是为了说明功能方式、作用原理、技术方案和特征。原则上讲,在附图或者文本中示出的每个功能方式、每个原理、每个技术方案和每个特征都可以和文本中以及其它的附图中的所有的权利要求、每个特征以及在这个公开文本中所包含的或者从其中得到的其它功能方式、原理、技术方案和特征进行自由的和任意的组合,这样,所有可想像的组合都应追到本发明的公开范畴之中。在这种情况中,所有单个方案之间的组合也包括在文本中,也就是在说明书文本的每个段落中、在权利要求中,也在文本、权利要求和附图中的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组合中。
权利要求不限制或者限定这种公开,并且因此不限制所有所示的特征的相互组合的可能性。很清楚的是,所有所示的特征,无论是单个的还是和本发明的所有其它特征的组合都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之列。
附图标记列表
1       盘形弹簧
1a     脚部
1b     支承段
1c     压力部位
1d     凸起
1e     锥形段
1f      孔
1g     连接片
2                  阀门壳体
4;104;204;304;404         极管
4b;104b;304b          第二端部段
4c     扳手着力表面
4d     边缘
4e     接片
5;105;205;305 环形槽
6;106;206;306 线圈
7;107;207;307;407   线圈壳体
7a     边缘
7b;107b;407       第二端面
7c     空隙
8       纵向轴线
10     开关壳体
12     保险环
14     轴向凸起
16     环形间隙
18     密封环
20;120;320         轴向槽
101;401                钢丝卡箍
101a;401a             槽段
101b;401b       线圈段
101c       连接段
104a       第一端部段
201;301     弹性环
309               凸起
405;450     双槽
407c               槽

Claims (12)

1.电磁铁,具有极管(4)和线圈(6),所述线圈包围着极管(4)并且沿着极管(4)的纵轴线(8)能够移动地支承,其中,线圈(6)或者它的壳体(7)的第一端面紧靠在设置在极管(4)的第一端部段处的第一支座(2)上,其特征在于,在线圈(6)或者它的壳体(7)的第二端面(7b)和设置在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上的第二支座之间设置盘形弹簧(1),这个盘形弹簧支撑在第二支座上,并且将线圈(6)和/或它的壳体(7)向第一支座(2)进行预紧,其中,第二支座由极管(4)的一个或者多个槽(5;5a)的一个或者多个侧边缘形成,并且其中所述盘形弹簧(1)支撑在插入到所述槽(5;5a)中的保险环(12)上,并且其中所述盘形弹簧(1)、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和线圈壳体(7)是如此形成的,即在安装状态时线圈壳体(7)通过盘形弹簧(1)防止扭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二端部段(4b)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铁,其中该电磁铁用于操作液压阀的阀体,其中,第一支座是所述液压阀的与极管(4)的第一端部段相连接的外壳(2)的外壁。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其中,所述液压阀设置在一种移动的工作机上。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铁,其中,在盘形弹簧(1)和线圈(6)之间或者在盘形弹簧(1)和线圈(6)的壳体(7)之间设置密封环(18),该密封环被盘形弹簧(1)朝向第二端面(7b;107b)实现预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铁,其中,在盘形弹簧(1)和密封环(18)之间设置环形的盘。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其中该电磁铁设置一抗扭转装置,其中所述抗扭转装置具有在极管(4)的外壳段和盘形弹簧(1)的内部周向段之间形成的齿部(1a、14、20)以及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与线圈(6)的第二端面(7b)之间或者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与线圈(6)的壳体(7)的第二端面(7b)之间形成的另一齿部(1d、1g、7c)。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铁,具有均匀地分布在极管(4)的外壳段的周向上的凸起(14)和/或槽(20),这些凸起和/或槽设置在极管(4)的第二端部段(4b)的区域中,并且基本上与它的纵轴线(8)平行地设置。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铁,其中,通过第二端面(7b)的径向空隙(7c)并通过支承段(1b)的相应的径向凸起(1d;1g)来形成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和线圈(6)的第二端面(7b)之间的或者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和线圈(6)的壳体(7)的第二端面(7b)之间的齿部,或者通过第二端面的径向凸起并通过支承段的相应的径向空隙来形成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和线圈(6)的第二端面(7b)之间的或者在盘形弹簧(1)的支承段(1b)和线圈(6)的壳体(7)的第二端面(7b)之间的齿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面(7b)的径向空隙(7c)和支承段(1b)的相应的径向凸起(1d;1g)均匀地分布在相应的周向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其中,第二端部段(4b)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扳手着力表面(4c),其中盘形弹簧(1)的中心内孔(1f)是相应于所述第二端部段(4b)的横截表面形成的,这样,这个盘形弹簧(1)就沿旋转方向形状匹配连接地支撑在所述第二端部段(4b)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铁,其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扳手着力表面(4c)的边缘(4d)分别被沿旋转方向在第二端部段(4b)的外部周向表面上延伸的槽段(5b)断开。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铁,其中槽段(5b)形成沿旋转方向断开的、且用于容纳保险环(12)的环形槽(5a)。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按照权利要求9到11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铁,其中盘形弹簧(1)在它的紧靠在线圈壳体(7)上的边缘段上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的和/或轴向的凸起,其中这个凸起嵌合到线圈壳体的第二端面(7b)的径向空隙(7c)中。
13.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铁,其中,第二端部段(4b)按照具有多边的基面的筒体的形状形成。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铁,其中,所述基面是修圆的。
15.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铁,其中,所述基面是六边形的或者八边形的。
16.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铁,其中,这个环形槽(5a)在扳手着力表面(4c)的中间被中断。
17.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铁,其中,这个环形槽(5a)在扳手着力表面(4c)的中间通过接片(4e)被中断。
18.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铁,其中,所述径向的和/或轴向的凸起是至少一个径向和/或轴向伸出的连接片(1g)。
CN200980153187.6A 2008-10-31 2009-10-30 电磁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2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54184.2 2008-10-31
DE102008054184 2008-10-31
DE102009007983.1 2009-02-07
DE102009007983 2009-02-07
PCT/EP2009/007782 WO2010049166A1 (de) 2008-10-31 2009-10-30 Elektromagne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2866A CN102272866A (zh) 2011-12-07
CN102272866B true CN102272866B (zh) 2015-04-29

Family

ID=4157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318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2866B (zh) 2008-10-31 2009-10-30 电磁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48680B2 (zh)
EP (1) EP2347425B1 (zh)
JP (1) JP5453442B2 (zh)
CN (1) CN102272866B (zh)
DE (1) DE102009051424A1 (zh)
WO (1) WO20100491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6604B2 (en) * 2013-03-15 2018-07-10 Globus Medical, Inc. 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that generates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ignals for a human body
CN104565497B (zh) * 2013-10-23 2019-02-0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磁阀
DE102016221990A1 (de) * 2015-11-17 2017-05-1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Elektromagnet für eine Nockenwellenverstellvorrichtung
DE102015224152B3 (de) * 2015-12-03 2017-03-02 Robert Bosch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mit Polscheibe und Distanzscheibe
US20170361110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Multi-Conductor Cable in an External Charger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DE102016014755B4 (de) * 2016-12-13 2023-10-12 Thomas Magnete Gmbh Elektromagnet mit auswechselbarer Magnetspule und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 des Elektromagneten
DE102017115243A1 (de) * 2017-07-07 2019-01-10 Eto Magnetic Gmbh Elektromagnetventilvorrichtung
US11486424B2 (en) * 2019-11-13 2022-11-01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Valve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solenoid clip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EP4339431A1 (en) * 2021-05-14 2024-03-20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Temperature adjustment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5870A (en) * 1983-02-03 1989-02-21 Emerson Electric Co. Coil retainer for solenoid
DE102005039640A1 (de) * 2005-08-22 2007-03-01 Bürkert Werke GmbH & Co. KG Magnetvent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4286A (en) * 1957-08-23 1960-12-13 I V Pressure Controllers Ltd Solenoid-operated valve mechanism
US3670274A (en) * 1970-10-06 1972-06-13 Skinner Precision Ind Inc Explosion-proof valve operator
US3727160A (en) * 1972-03-24 1973-04-10 Automatic Switch Co Retaining clip for a solenoid assembly
DE2359999C3 (de) * 1973-12-01 1979-10-25 Samuil Chononovitsch Schtschutschinskij Elektromagnet zur Betätigung eines Stellglieds
US4055823A (en) * 1975-05-22 1977-10-25 Danfoss A/S Electromagnetic valve assembly means
JPS6128149Y2 (zh) * 1979-08-24 1986-08-21
JPS5839015U (ja) * 1981-09-09 1983-03-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ソレノイド装置
JPS5994674U (ja) * 1982-12-16 1984-06-27 シ−ケ−デイコントロ−ルズ株式会社 電磁弁のコイル固定構造
US4649360A (en) * 1986-02-28 1987-03-10 Parker Vannifin Corporation Solenoid valve with contractible assembly ring
DE8704132U1 (zh) * 1987-03-19 1987-05-27 Elektroteile Gmbh, 7772 Uhldingen-Muehlhofen, De
US4791960A (en) * 1987-07-22 1988-12-20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Semi-pilot operated four-way valve
US5836335A (en) * 1991-08-19 1998-11-17 Fluid Power Industries, Inc. Proportional pressure control valve
JP2886122B2 (ja) * 1995-11-16 1999-04-26 フクダ電子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及び該流量制御弁を備える自動血圧計
JPH09196205A (ja) * 1996-01-11 1997-07-29 Smc Corp 3ポート弁
US6036167A (en) * 1998-08-25 2000-03-14 Fasco Controls Corp. Solenoid-actuated control valve with mechanically coupled armature and spool valve
DE19907732B4 (de) * 1999-02-23 2008-08-28 Bosch Rexroth Aktiengesellschaft Hydraulisches Magnetventil
WO2002093592A2 (de) 2001-05-17 2002-11-21 Bosch Rexroth Ag Magnetanordnung
US6679231B2 (en) * 2001-11-05 2004-01-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uel injector assembly for dry fuels
DE10255740A1 (de) * 2002-11-28 2004-06-09 Bosch Rexroth Ag Direktgesteuertes prop. Druckbegrenzungsventil
JP4460346B2 (ja) * 2004-04-22 2010-05-12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抜け止め連結構造および弁装置
US7414502B2 (en) * 2005-02-14 2008-08-19 Delta Power Company Harsh environment coil-actuator for a cartridge type valv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5870A (en) * 1983-02-03 1989-02-21 Emerson Electric Co. Coil retainer for solenoid
DE102005039640A1 (de) * 2005-08-22 2007-03-01 Bürkert Werke GmbH & Co. KG Magnetvent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47425B1 (de) 2015-01-14
CN102272866A (zh) 2011-12-07
JP5453442B2 (ja) 2014-03-26
US8648680B2 (en) 2014-02-11
EP2347425A1 (de) 2011-07-27
WO2010049166A1 (de) 2010-05-06
JP2012507164A (ja) 2012-03-22
DE102009051424A1 (de) 2010-05-06
US20120025938A1 (en)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2866B (zh) 电磁铁
CN102160268B (zh) 步进致动器
US9242542B2 (en) System for reducing engine roll
JP5705301B2 (ja) ケーブル外装のためのクランプ装置を備えたケーブルグランド
JP2006214583A (ja) 配管用フランジ継手
CN100398850C (zh) 角形铰链
KR20020019377A (ko) 나선형 고정구
JP2010112556A (ja) ねじボルト
US9097275B2 (en) System of fastening elements defined by a nut and a draw bar; drawbar and nut
CA2610591A1 (en) Vibration-decoupling coupling element
WO2008151885A3 (de) Lageranordnung
US7944096B2 (en) Stator mechanism of linear motor
CN202646292U (zh) 螺栓连接件及具有该螺栓连接件的眼镜
CN101520111B (zh) 加热器的恒温器阀结构
KR101495390B1 (ko) 구조 유닛
JP2008128266A (ja) 筒状部品の組付け構造、および筒状部品の製造方法
US7675223B2 (en) Clip
EP3007859A1 (en) Adapter
CN101529143A (zh) 用于阀致动器的套爪偏压装置
CN105679608B (zh) 电磁开关及车辆起动机
JP5713860B2 (ja) 固定機構及び自動車用ミラーアセンブリー
JP4064097B2 (ja) 二重ビード付の配管
US11143410B1 (en) Holder assembly for a burner of a gas cooking appliance
CN216478369U (zh) 低压断路器用紧固螺栓
KR20110005565U (ko) 리드 스크류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