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9253A -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9253A
CN102269253A CN2010101898377A CN201010189837A CN102269253A CN 102269253 A CN102269253 A CN 102269253A CN 2010101898377 A CN2010101898377 A CN 2010101898377A CN 201010189837 A CN201010189837 A CN 201010189837A CN 102269253 A CN102269253 A CN 102269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crew rod
winding
joint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98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新安
曾国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win Mikrosyste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win Mikrosyst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win Mikrosystem Corp filed Critical Hiwin Mikrosystem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898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9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9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9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包含:一马达,具有柱状本体,一杆状出力轴,同轴地自该本体的一端往外延伸预定长度;由第一半壳及第二半壳彼此对接而成的接合箱,固设于马达上;第一半壳具有第一身部,一定位穿孔贯设于第一身部上,一第一接合端位于第一身部对应于该定位穿孔一端孔口的一侧,一环状嵌套,同轴于该定位穿孔,而自对应于该定位穿孔另端孔口的第一身部往外延伸而成;该第二半壳具有第二身部,一第二接合端位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用以与该第一接合端彼此相向对接,一定位盲孔,凹设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并与该定位穿孔同轴对应,且与之相隔开来;该马达使该本体同轴地嵌设于嵌套中,并使该出力轴穿经定位穿孔而以端末枢设于定位盲孔中。

Description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致动器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背景技术
就致动器而言,其主要是将由回转马达所提供的旋转动力,经减速后驱动螺杆使之为自转运动,进而使螺套于该螺杆上的螺帽,得以随着该螺杆自转运动方向的改变,而于该螺杆的杆轴方向上进行往复的线性位移,据此,与该螺帽同轴相接的传动管套,即得同步受到带动而为往复的线性运动,从而将回转马达所输出的旋转动力方向予以适当地转变成线性的往复运动方向,以供产业之所需。
但从习用技术,特别是用以组合回转马达、减速及传动机构等元件的组接技术来说,具体者即如美国第7066041号专利所提供的线性致动器(LinearActuator),其在组接技术上,是先以齿轮箱(console)将待组接的各构成元件予以组合后,再将两片式的壳体(housing)包覆于外,据以将各该构成元件予以适当地封闭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来确保使用上的安全,以此达到预期的组接功效,但其先以齿轮箱组接后再以壳体包覆的技术手段,显然必需耗费较多的加工程序,而衍生了构件繁多及制造效率低落的缺失,且亦易造成组装品质的不稳定性。
再者,为能适当地支撑致动器传动螺杆的转动,并维持其与减速机构间的稳定啮接状态,利用轴承定位螺杆的技术内容,则有被美国第6240800号专利所公开,更进一步来看,该第6240800号专利系二轴承彼此同轴且相隔开地分设于传动螺杆上,并以位于杆端端末的轴承作为承重轴承以承受重力,另一轴承则作为定位轴承之用,但,此等将重力集中于杆端的技术内容,会使得传动螺杆在受力偏移时,导致螺杆与传动齿轮间啮合状态的不稳定,有碍于力的传递。
另外,在位置回馈信号的设计上,该第6240800号专利亦提供了将两个终端开关(end switch)设置于致动器的外管内部,而透过该两终端开关来控制传动管套的往复位移行程,此等定位技术,固属可行的技术内容,但由于其将各终端开关设置于致动器的内部,因此,其所限制的行程将会是固定而无法变动的,如此一来,将会造成若干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可便于组装致动器的构成元件,以提升组装加工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则是提供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可确保传动螺杆与所啮合的齿轮间维持稳定的啮合状态,避免产生受力而脱离的缺失。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则是提供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可便于由使用者自行调整致动器的往复行程距离,以提升致动器的使用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包含有:一马达,具有一柱状本体,一杆状出力轴,同轴地自该本体的一端往外延伸预定的长度;由一第一半壳及一第二半壳彼此对接而成的一接合箱,固设于该马达上;该第一半壳具有一第一身部,一定位穿孔贯设于该第一身部上,一第一接合端位于该第一身部对应于该定位穿孔一端孔口的一侧,一环状嵌套,同轴于该定位穿孔,而自对应于该定位穿孔另端孔口的第一身部往外延伸而成;该第二半壳具有一第二身部,一第二接合端位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用以与该第一接合端彼此相向对接,一定位盲孔,凹设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并与该定位穿孔同轴对应,且与之相隔开来;该马达使该本体同轴地嵌设于嵌套中,并使该出力轴穿经定位穿孔而以端末枢设于定位盲孔中。
亦可是:
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包含有:一接合箱;一马达,固接于该接合箱上,具有一柱状本体,一杆状出力轴,同轴地自该本体的一端往外延伸预定的长度;一螺杆,以一端枢设于该接合箱中;一传动部,设于该接合箱中,并介于该出力轴与该螺杆间,用以传递动力使该螺杆得以自转运动;一轴承组,设于该接合箱中,具有一定位轴承,轴设于该螺杆一端端末上,一承重轴承,穿套于该螺杆杆身上,并使该传动部介于该承重轴承与该定位轴承之间。
以及,另一个可独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包含有:一接合箱;一外管,以一端固接于该接合箱上;一内感测组,具有至少一内感测器,设于该外管的内侧管壁上;一外感测组,具有至少一外感测器,设于该外管的外侧管壁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能够达到对心、定位、减震及防水的功效。
2、可避免习用技术因重负荷产生螺杆变形所衍生的传动啮合不良的缺失。
3、可使受使用者根据实际的需求而简单地调整致动器的运动行程,以提高致动器在使用上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a-a割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b-b割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c-c割线的剖视图。
以下,兹举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致动器组接构造10,其主要由一马达20、一接合箱30、一螺杆40、一传动部50、一轴承组60、一外管70、一内感测组80与一外感测组90所构成。
该马达20为一般习用的回转马达,具有一柱状本体21,一杆状出力轴22同轴地自该本体21一端往外延伸适当长度,一可被压缩的环形垫圈23套设于该本体21周侧上。
该接合箱30由一第一半壳31及一第二半壳32彼此对接而成,用以组接各该马达20、螺杆40、传动部50、轴承组60及外管80等构成元件于其中。
具体而言,该第一半壳31具有一第一身部311,一定位穿孔312贯穿该第一身部311的两侧,一第一接合端313位于该第一身部311对应于该定位穿孔312一侧孔口的端侧上,一环状嵌套314与该定位穿孔312同轴对应,而自该第一身部311对应于该定位穿孔312另侧孔口的端侧往外延伸而成,并使该嵌套314的内径呈由内而外渐增的推拔状;
该第二半壳32则具有一第二身部321,一第二接合端322位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端面上,用以与该第一接合端相向对接,一定位盲孔323凹设于该第二身部321的一侧端面上,并与该定位穿孔312同轴对应,且与其相隔开来。
该螺杆40与该传动部50乃属习知的技术内容,此不赘述,但需说明的是,该螺杆40以一端伸入该接合箱30中,杆轴并垂直于该出力轴22的杆轴,而该传动部50则设于接合箱30中,并介于该螺杆40与该出力轴22之间,用以将力自该出力轴减速后传递以驱动该螺杆40。
该轴承组60则具有一定位轴承61,被夹设于各该第一、第二身部311、321之间,且轴套于该螺杆40的杆轴一端端末上,一承重轴承62亦被夹设于各该第一、第二身部311、321之间,并同轴穿套于该螺杆40上,且使该传动部50介于各该定位、承重轴承61、62之间,一轴承衬套63穿套于该螺杆40上并介于该螺杆40与该承重轴承62之间。
该外管70具有一断面概呈方形的外管身71,同轴穿套于该螺杆40外,而以管轴一端固接于该接合箱20上,二滑槽72分别凹设于该外管身71的两侧管壁外侧端面上,并沿管轴延伸而成。
该内感测组80具有由极限开关所构成的二内感测器81,系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固设于该外管身71的内侧管壁上。
该外感测组90亦具有由极限开关所构成的二外感测器91,系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滑设于一对应滑槽72中。
上开构件在组装上来说,其系使该马达20以出力轴22穿经该定位穿孔312且以端末插接于该定位盲孔323的方式,使该本体21的一端同轴地嵌入该嵌套314中,该垫圈23即被紧密地夹置于该本体21周侧与该嵌套314的内侧环面间,并另以若干固定螺栓分别螺接于该第一身部311与该本体21上,据此,该马达20系可在受到螺接固定的同时,藉由各该嵌套314、定位穿孔312与定位盲孔323的同轴对应状态,确保该出力轴22的轴向被维持于预定的位置上,以与该传动部50适切地啮合,并可经由该嵌套314内侧呈推拔状的锥面,确保该本体21与该嵌套314间的结合紧密性,以螺栓螺接该马达20于该接合箱30的同时,达到对心、定位、减震及防水的功效。
再者,由于该轴承组60将承重轴承62设置于该传动部50与螺杆40另端的受力端间,因此,当使用致动器而造成该螺杆40的杆身发生挠曲的状况时,可经由该承重轴承62提供支撑的效果,避免该等挠曲情况延伸至与该传动部50啮接的螺杆部位上,如此一来,可确保螺杆40与传动部50间稳定的啮合传动状态,避免如习用技术般因重负荷产生螺杆变形所衍生的传动啮合不良的缺失。
另外,各该内、外感测组80、90虽均是用以感测并回馈致动器位置的技术内容,其中,各该内感测器81以彼此相隔一适当第一距离的方式,被固设于该外管身71的内部,而使该第一距离呈固定状态,但各该外感测器91则以彼此相隔一适当的第二距离的方式,被分别滑设于该滑槽71中,而可由致动器的外部触及各该外感测器81,藉以提供使用者得由外部调整该第二距离尺寸数值的功效,如此一来,得以该内感测组80的感测范围作为致动器的最大行程距离,并使各该外感测器91位于该最大行程范围内,透过调整改变各该外感测器91间的距离,达到限制使致动器于各该外感测器91所限定的距离内往复位移,通常,由该外感测组90所限制的行程短于由该内感测组80所限制的行程,所以,透过该外感测组90的可调功效,可使受使用者根据实际的需求而简单地调整致动器的运动行程,以提高致动器在使用上的灵活性。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包含有:
一马达,具有一柱状本体,一杆状出力轴,同轴地自该本体的一端往外延伸预定的长度;
由一第一半壳及一第二半壳彼此对接而成的一接合箱,固设于该马达上;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半壳具有一第一身部,一定位穿孔贯设于该第一身部上,一第一接合端位于该第一身部对应于该定位穿孔一端孔口的一侧,一环状嵌套,同轴于该定位穿孔,而自对应于该定位穿孔另端孔口的第一身部往外延伸而成;
该第二半壳具有一第二身部,一第二接合端位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用以与该第一接合端彼此相向对接,一定位盲孔,凹设于该第二身部的一侧,并与该定位穿孔同轴对应,且与之相隔开来;
该马达使该本体同轴地嵌设于嵌套中,并使该出力轴穿经定位穿孔而以端末枢设于定位盲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嵌套的内侧环面呈内径由内向外渐增的推拔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马达更包含有一环形垫圈,圈套于该本体上,并受夹置地位于该本体与该嵌套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一螺杆,以一端枢设于该接合箱中;
一传动部,设于该接合箱中,并介于该出力轴与该螺杆间,用以传递动力使该螺杆得以自转运动;
一轴承组,设于该接合箱中,具有一定位轴承,轴设于该螺杆一端端末上,一承重轴承,穿套于该螺杆杆身上,并使该传动部介于该承重轴承与该定位轴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轴承组更包含有一轴承衬套,夹设于该承重轴承与该螺杆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一外管,以一端固接于该接合箱上,管轴并垂直于该出力轴的杆轴;
一内感测组,具有至少一内感测器,设于该外管的内侧管壁上;
一外感测组,具有至少一外感测器,设于该外管的外侧管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外管具有一外管身,一滑槽凹设于该外管身上,并沿管轴延伸而成,用以供各该外感测器滑设于该滑槽中。
8.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接合箱;
一马达,固接于该接合箱上,具有一柱状本体,一杆状出力轴,同轴地自该本体的一端往外延伸预定的长度;
一螺杆,以一端枢设于该接合箱中;
一传动部,设于该接合箱中,并介于该出力轴与该螺杆间,用以传递动力使该螺杆得以自转运动;
一轴承组,设于该接合箱中,具有一定位轴承,轴设于该螺杆一端端末上,一承重轴承,穿套于该螺杆杆身上,并使该传动部介于该承重轴承与该定位轴承之间。
9.一种致动器的组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接合箱;
一外管,以一端固接于该接合箱上;
一内感测组,具有至少一内感测器,设于该外管的内侧管壁上;
一外感测组,具有至少一外感测器,设于该外管的外侧管壁上。
CN2010101898377A 2010-06-02 2010-06-02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Pending CN102269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98377A CN102269253A (zh) 2010-06-02 2010-06-02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98377A CN102269253A (zh) 2010-06-02 2010-06-02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9253A true CN102269253A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5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98377A Pending CN102269253A (zh) 2010-06-02 2010-06-02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92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8902B (zh) * 2012-05-02 2014-11-01 Academia Sinica 線性致動模組
CN105071590A (zh) * 2015-08-26 2015-11-18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跟踪器的无油免维护直线驱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471A (en) * 1993-10-12 1995-02-14 Alliedsignal Inc. Thrust bearing for an actuator driving a sensor device
US6240800B1 (en) * 1998-06-29 2001-06-05 Dewert Antriebs- Und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Electromotoric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height adjustment of an article of furniture
WO2002029284A1 (en) * 2000-10-03 2002-04-11 Linak A/S A linear actuator
JP2005188534A (ja) * 2003-12-24 2005-07-14 Mitsuba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50160846A1 (en) * 2004-01-20 2005-07-28 Yi-Chung Chiang Linear actuator
US20060243078A1 (en) * 2005-04-26 2006-11-02 Naoto Sesita Electric actuator
CN1898484A (zh) * 2003-12-24 2007-01-17 株式会社美姿把 线性致动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471A (en) * 1993-10-12 1995-02-14 Alliedsignal Inc. Thrust bearing for an actuator driving a sensor device
US6240800B1 (en) * 1998-06-29 2001-06-05 Dewert Antriebs- Und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Electromotoric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height adjustment of an article of furniture
WO2002029284A1 (en) * 2000-10-03 2002-04-11 Linak A/S A linear actuator
JP2005188534A (ja) * 2003-12-24 2005-07-14 Mitsuba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898484A (zh) * 2003-12-24 2007-01-17 株式会社美姿把 线性致动器
US20050160846A1 (en) * 2004-01-20 2005-07-28 Yi-Chung Chiang Linear actuator
US20060243078A1 (en) * 2005-04-26 2006-11-02 Naoto Sesita Electric actuat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8902B (zh) * 2012-05-02 2014-11-01 Academia Sinica 線性致動模組
CN105071590A (zh) * 2015-08-26 2015-11-18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跟踪器的无油免维护直线驱动装置
CN105071590B (zh) * 2015-08-26 2018-03-27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跟踪器的无油免维护直线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8537B (zh) 可在第一速度模式和第二速度模式操作的旋转动力工具
US9567000B2 (en) Vehicle rear wheel steering apparatus
JP2019093489A (ja) ロボットの構造
CN106678283A (zh) 一种带位置反馈的小型直线驱动器
CN202209382U (zh) 薄型谐波减速器传动机构
WO2014157032A1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2269253A (zh) 致动器的组接构造
CN210910088U (zh) 机械臂和机器人
JP2010263670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1979132U (zh) 一种孔加工用手动进给装置
JP2010084842A (ja) 回転駆動装置、ロボットの関節構造及びロボットアーム
CN102601794B (zh) 具有调姿能力的高刚度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JP2000220715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3611259U (zh) 一种联合式支承回转结构
CN102581848A (zh) 具有三转动一平动自由度并联定位平台
JP2005188613A (ja) 車両の車高調整装置
JP2007028712A (ja) 駆動装置及び駆動システム
CN107901058B (zh) 机械手
JP2007112245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6154342U (zh) 一种可变刚度的传导机构以及机器人关节
JP2017005826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6117405U (zh) 推杆电机
US20140027233A1 (en) Freewheel device with switchable freewheel
CN103231386A (zh)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机械臂
CN211820584U (zh) 一种关节力反馈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