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8762A -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 Google Patents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8762A
CN102268762A CN2010106002981A CN201010600298A CN102268762A CN 102268762 A CN102268762 A CN 102268762A CN 2010106002981 A CN2010106002981 A CN 2010106002981A CN 201010600298 A CN201010600298 A CN 201010600298A CN 102268762 A CN102268762 A CN 102268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her
cloth
side cloth
getting out
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02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8762B (zh
Inventor
井岛丈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ZAKI CHIKO
Original Assignee
MANZAKI CHIK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260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7123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478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11452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ZAKI CHIKO filed Critical MANZAKI CHIKO
Publication of CN102268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8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8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87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不需要进行防羽绒穿透加工且具有高的通气度,并同时有效地防止羽毛的钻出,并且不花费绗缝的时间。本发明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在填充有包括羽绒及小羽毛在内的羽毛的羽毛袋体的侧布料(1)整面形成多个褶皱(2)。并且以1mm~15mm的间隔架设有多根挡线(3),来连结羽毛袋体的内表面中的褶皱(2)的顶部。在绗缝方法的情况下,通过筒织或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接合表面侧布料(1a)和里侧布料(1b),由此形成用于填充羽毛(4)的袋空间。

Description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毛蒲团或羽毛衣料中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羽毛蒲团中使用的羽毛袋体或者使用羽毛的夹克衫、外衣、马甲等羽毛衣料中使用的羽毛袋体通常由对薄质且使用细纱支乃至细旦(denier)的高密度织物实施防羽绒穿透加工(ダゥンプル一フ)的材料构成。这是为了尽可能有效活用羽毛的悬垂性且使袋体中的羽毛难以从侧布料钻出的缘故。防羽绒穿透加工为压延加工的一种,通过利用辊对构成羽毛袋体的侧布料进行压延而对侧布料施加热和压力,从而使编织的线自身变形,由此,减小线与线之间的间隙来抑制羽毛的钻出。由此,有效利用羽毛具有的吸湿性、放湿性等特点,并同时抑制羽毛的钻出。在使用树脂等完全填补侧布料的间隙的所谓涂覆加工(也称为孔眼堵塞加工)中,几乎能够100%阻止羽毛的钻出,但同时牺牲了羽毛的吸湿性、放湿性等优点。对于防羽绒穿透加工的通气度来说,在“羽毛寝具要览”(日本羽毛寝具制造业协同组合发行,1999年3月15日,p175)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据此,作为“羽毛蒲团地流通协会基准”,在基于JIS L1096的弗雷泽形法的通气度(cm3/cm2·s)这一点上,例如,对于羽毛蒲团用的布料来说,在棉织物的平织、斜纹织时,通气度为3.0以下,在缎纹织时,通气度为2.5以下,在作为合成纤维织物的长丝织物、斯潘德克斯织物、棉混纺织物时,通气度为2.0以下。由于因织物的种类的不同而羽毛的钻出难易程度不同,因此作为基准的通气度也不同。
但是,不仅防羽绒穿透加工自身需要成本,而且还存在实施了防羽绒穿透加工的侧布料在反复洗涤的过程中通气度变大,从而羽毛的钻出渐渐增加的问题。因此,提出有即使反复洗涤,通气度也不变大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织物通过将对收缩性短纤维和非收缩性短纤维进行混纺而纺出的纺织线作为经线及/或纬线来形成织物,且对收缩性短纤维进行收缩处理后的织物的通气度为4cm3/cm2·sec以下。对收缩性短纤维进行收缩处理时,纺织线的收缩性短纤维的部分收缩,非收缩性短纤维这一方被收缩性短纤维牵引而形成复杂蜿蜒的结构,因此纺织线成为蓬松线。由这样的纺织线构成的织物中线与线之间的孔变窄,从而通气度降低到规定的值(4cm3/cm2·sec)以下,在作为羽毛袋体使用时,能够得到抑制羽毛钻出的效果。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织物由于未实施防羽绒穿透加工,因此纤维保持自然的状态,由于该自然的状态基于纺织线自身的特性,因此即使反复洗涤通气度也不会上升。
此外,作为涉及羽毛的钻出防止的其它的现有技术,提出有通过对侧布料实施叠褶(プリ一ッ)加工,提高了立体的表面感、弹性、与皮肤的接触面积降低带来的清凉感的通气度为规定的值(3cm3/cm2·s)以下的高密度织物(参照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以往的羽毛袋体中为了充分发挥羽毛的特性,通常实施绗缝(キルティング)。该绗缝是将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夹着羽毛缝合而形成,由此能够在羽毛中含有空气层而提高保温性,防止羽毛的偏斜,并保持悬垂性。但是,实施该绗缝时,羽毛容易从绗缝的线迹钻出。因此,提出有不缝合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而在袋体内形成多个划分室的无针脚式立体绗缝结构(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51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26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146256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由于降低通气度来防止羽毛的钻出,因此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牺牲了难得的羽毛的吸湿性、放湿性等优点。
(2)为了得到低通气度,羽毛相对于袋体的填充时间变长,并且羽毛袋体在使用中不透气,阻碍将羽毛袋体按压变形后的形状恢复性。
(3)洗涤时难以将袋体没入洗液中。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虽然通过叠褶加工而能够得到良好的弹性(stretch),但如果不通过防羽绒穿透加工使通气度为3cm3/cm2·s以下,则羽毛容易钻出(参照专利文献2的[0011]段),存在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发明中存在通过热压接将分隔布与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接合药花费时间的问题,其中分隔布将袋体内分隔成多个划分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第一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和应用该第一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的不花费绗缝的时间的第二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第一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不需要进行防羽绒穿透加工且具有高的通气度,并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羽毛的钻出。
本发明的第一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在填充有包括羽绒及小羽毛在内的羽毛的羽毛袋体的侧布料整面形成多个褶皱,并且以1mm~15mm的间隔架设有多根挡线,来连结所述羽毛袋体的内表面中的多个褶皱的顶部。
本发明的第二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在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的整面形成多个褶皱,并且以1mm~15mm的间隔架设有多根挡线,来连结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的各内表面中的所述褶皱的顶部,并且,在织制时以在表面侧布料与里侧布料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羽毛的多个袋空间的方式连结两侧布料。
所述“侧布料”是包括织物及无纺布的布料。织物可以由纺织线、长丝线(フィラメント)、蓬松(嵩高)线、覆盖线、芯丝(コァャ一ン)线等构成。所述“褶皱”例如包括在织物中沿侧布料的经线方向或纬线方向连续或不连续地延伸的部分,还包括多个凹凸花纹或散点状的凸出花纹例如在侧布料的经线方向或纬线方向上相连而形成的部分。通过该结构,即使羽毛的一部分要到达侧布料,羽毛也与挡线缠绕而被捕获,因此羽毛不会到达侧布料,或者由于挡线的弹回作用而到达侧布料的时间变得非常长。并且,即使羽毛到达侧布料且羽毛的羽轴前端刺穿侧布料,在褶皱的褶裥倾斜的情况下,羽轴相对于侧布料的刺穿角度成为比垂直倾斜得更大的角度,这与挡线的弹回作用相辅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羽毛的钻出。另外,由于伴随羽毛袋体的日常使用的侧布料自身的弯曲变形,因此挡线反复平缓地拉紧和迟缓,从而也具有暂且刺穿侧布料的羽轴被挡线逐渐向内侧拉回的效果。挡线的间隔小于1mm时,从羽绒或小羽毛脱落的细小的纤维从挡线的间隙进入褶皱中而很难出来,之后很容易从褶皱的侧面向外钻出。挡线的间隔超过15mm时,羽毛的捕获作用降低,阻碍羽毛的钻出抑制效果。只要挡线的间隔为1mm~15mm的间隔,则既可以为等间隔,或者也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随机)的不等间隔。
另外,由于侧布料的褶皱而布料的表面积增大,因此布料的实质的通气度增大,与此相对照,由于从羽毛袋体的内侧观察到的外观上的布料密度增大,因此羽毛反而更难钻出。
另外,在羽毛蒲团的情况下,通过带褶皱产生的布料的山谷的效果,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变小,与所述通气度的增大相辅,从而成为不透气感少且富有清凉感的触感,并且即使就寝时翻身等产生位置变化,也不产生硬邦邦的刺耳的沙沙的声音,能够期待舒适的睡眠。
在本发明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没有对侧布料进行防羽绒穿透加工的必要性,通气度能够设定为3.0~20.0cm3/cm2·s的范围。通气度超过20.0cm3/cm2·s时,存在不能够充分地抑制羽毛钻出的情况。另外,在通气度小于3.0cm3/cm2·s的高密度的侧布料时,羽毛袋体的柔软性降低,并且存在羽毛的吹入填充或使用时形状恢复性不充分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在织制时以在表面侧布料与里侧布料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羽毛的多个袋空间的方式连结两侧布料,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通过花费时间的绗缝作业形成羽毛填充用的袋空间。表里的侧布料的连结例如可以通过日本特开2001-200443号公报或2007-77543号公报所记载的筒织或双面异色花纹织进行。
在本发明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由经线和纬线构成侧布料的织物,例如可以由平织、斜纹织或缎纹织的织物构成,在该情况下,挡线可以由经线或纬线的一部分构成。经线或纬线,其中可以仅挡线为热收缩的弹性线或非弹性线,剩余的经线和纬线为非热收缩得弹性线或非弹性线。此外经线及纬线可以使用单线、双线或精纺交捻线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中,侧布料可以由羊毛无纺布构成。由于羊毛很难形成细线,因此,由羊毛构成侧布料时,羽毛容易从侧布料的线与线的间隙钻出。但是,本发明具有高通气度,且同时能够充分抑制羽毛的钻出,因此侧布料可以使用以高的通气度为特性的羊毛无纺布,由此,能够累积发挥羊毛和羽毛这两者具有的吸湿性、放湿性的优点。并且,本发明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能够具有高通气度,因此,能够使用在线与线之间存在多个间隙的编织物作为侧布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能够通过未进行防羽绒穿透加工的高通气度的侧布料充分地抑制羽毛的钻出,因此能够充分利用羽毛具有的吸湿性、放湿性等优点,从而能够预防羽毛袋体的所谓不透气感。并且,即使侧布料为薄质,通过在侧布料整面形成的褶皱和连结该褶皱的顶部的挡线,羽毛的羽轴和纤维也很难刺穿布料,因此能够长期维持羽毛的钻出防止效果。并且,通过高通气度,羽毛的填充作业的效率提高,羽毛袋体的形状恢复性变得良好。并且,以往的常识是羽毛袋体由于防羽绒穿透加工变弱,因此家庭洗涤极其困难,但本发明本来就不需要防羽绒穿透加工且袋体保持高通气度即可,因此能够得到如下优良的效果:即使家庭中将羽毛袋体整件清洗也没有问题,此时,由于容易将袋体没入洗液中,因此洗涤时间可以缩短,并且在洗涤后即使进行回转混合干燥,羽毛的钻出防止效果也基本不受影响。
并且,根据第二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由于不需要以往花费时间的绗缝作业,就能在织制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时将两侧布料同时接合而形成羽毛填充用的袋空间,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提供装入羽毛产品,并且由于没有绗缝的线迹,因此也不用担心羽毛从线迹钻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中使用的侧布料的里面的立体图。
图2是侧布料的内表面的放大图。
图3是侧布料的表面的放大图。
图4是侧布料的内表面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侧布料的热定形前后的俯视图。
图6是羽毛袋体的侧布料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羽毛袋体(小型蒲团)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型例1的侧布料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型例2的侧布料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本发明的变型例2的侧布料的内表面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变型例2的侧布料的内表面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变型例2的侧布料的内表面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透视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X-X线向视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形例2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形例2的放大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形例2的内表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的优选例,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图1~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中使用的侧布料1。侧布料1的规格例如表1所示。该侧布料1为具有经线和纬线的缎纹织,面密度(目付)为460g/m2,例如能够通过多臂(ドビ一)织机织制。织法可以代替缎纹织而采用平织或斜纹织等。另外,可以将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由不同的织物构成。例如既可以表面侧布料为缎纹织,里侧布料为平织,也可以相反。对于合成纤维织物,可以为长丝(フィラメント)织物、斯潘德克斯(スパン)织物、棉混纺织物等。经线中将150旦的聚酯线形成124根/英寸的织物密度,纬线中,将绵纬线和由绵、聚氨脂构成的芯丝(コァャ一)纬线以20∶1的比率形成170根/英寸的织物密度。即,每20根绵纬线织入1根的芯丝纬线。芯丝纬线彼此的间隔约为4mm。芯丝纬线是基于聚氨脂的弹力性的伸缩线,聚氨脂为40旦。芯丝纬线由于带有自然的褶皱,因此以每隔随机设定的3~10根经线与1根的经线交织的方式织制而成。因此,芯丝纬线在间隔短的部位每隔3根经线(出现)与1根经线交织,在间隔长的部位每隔10根经线(出现)与1根经线交织。从呈现在袋体的表面的褶皱花纹的设计性等观点出发,随机设定的经线根数(3~10根)的下限根数及上限根数可以适当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
[表1]
羽毛袋体的侧布料的规格
Figure BSA00000394760800071
侧布料1是防羽绒穿透未加工品,其通气度为9.2cm3/cm2·s。通气度不局限于此,能够在3.0~20.0cm3/cm2·s的范围内自由地确定。在此,上述通气度是基于JIS L1096的弗雷泽形法得到的值。
在通常的防羽绒穿透加工中,在羽毛蒲团用的侧布料的情况下,通气度(cm3/cm2·s)在作为棉织物的平织、斜纹织时为3.0以下,在缎纹织时为2.5以下,在作为合成纤维织物的长丝织物、斯潘德克斯织物、棉混纺织物时为2.0以下。在本发明中根据需要可以在3.0~20.0(cm3/cm2·s)之间任意选择。
如图1~图3所示,在侧布料1整面形成有多个沿经线方向延伸的褶皱2,在侧布料1的里面,多根的挡线3以与该褶皱2正交乃至交叉的方式被设置成彼此等间隔。该挡线3为上述的芯丝纬线,挡线3的相互间隔D(图2,图4参照)可以例如为1mm~15mm的范围(实施例中约4mm)。侧布料1的褶皱2的形成如图5那样通过热定形(干式或蒸汽)进行。即,通过利用热风或加热蒸汽对以表1的规格织制的织物进行热处理,而使芯丝纬线热收缩。热收缩的程度取决于热处理的温度、芯丝纬线的结构,但在这里使热处理前宽度为1.5W的热收缩成热处理后宽度为1.0W(尺寸变化:-33%,W为任意的尺寸值)。通过该热收缩,非热收缩系的绵纬线在织物的宽度方向上被压缩,其结果是形成沿经线方向延伸的无数个褶皱2。该褶皱2给侧布料的表面带来独特的柔软感乃至于设计性。尺寸变化不局限于上述-33%,例如能够在-10%(宽度1.5W→1.35W)至-50%(宽度1.5W→0.75W)的范围内选择希望的尺寸变化。如图6所示,纬线中的芯丝纬线作为挡线3,而沿着与褶皱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将羽毛袋体的内表面中的褶皱2的顶部连起来。在褶皱2的顶部与顶部之间,挡线3形成浮起的状态。此外,在上述尺寸变化(-10%~-50%)的范围外时,存在羽毛钻出防止效果降低的倾向。即,尺寸变化小于-10%时,褶皱的褶裥的倾斜变小,羽毛的羽轴前端容易刺穿侧布料,因此认为羽毛的钻出防止效果降低。另外,尺寸变化大于-50%时,认为褶皱的褶裥肥大,从羽绒(ダゥン)、小羽毛(スモ一ルフェザ一)脱落的细小的纤维从挡线的间隙进入褶皱中而难以出来,之后容易从褶皱的侧面向外钻出。
使用该侧布料1用于羽毛的钻出试验,如图7所示,制作羽毛袋体5,并向该羽毛袋体5中填充羽毛4(参照图6)。羽毛4使用将羽绒和小羽毛混合而得到的羽毛。混合比率例如羽绒为90质量%,小羽毛为10质量%。羽绒例如为野鸭、鸭子、鹅等水禽的胸部部分生长的柔软的羽毛,也被称为羽绒球,形成为柔软的蒲公英的种子(棉絮)那样的形状。羽绒由从小的羽轴根和从其前端延伸出的两根以上的羽枝构成,轻且柔软,并且能够包含较多的空气,因此保温性、透湿性优良。小羽毛例如为覆盖水禽的身体的羽毛,是具有稍微弯曲的羽轴(干羽轴)的长度为6.5cm以下的柔软的小的羽毛。由于羽毛整体柔软,因此被使用于羽毛蒲团,且与羽绒混合而发挥弹力性。
(羽毛的钻出试验)
1.准备合计12张50cm×65cm的长方形的以表1的规格织制的侧布料。
2.将两张侧布料以挡线成为内侧的方式重叠,并将其周围的三边(两个长边和一个短边)用缝纫机缝合而形成袋体(图7参照)。之后,从未缝合的短边向袋体内填充1.5g的羽毛(由羽绒90质量%及小羽毛10质量%构成的羽毛),之后缝合该边而构成小型蒲团(称实施例)。还制作两个同样的小型蒲团,合计准备三个实施例的小型蒲团。
3.将两张的侧布料以挡线成为外侧的方式重叠,与前项同样,合计准备三个比较例的小型蒲团。
用手敲打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各三个小型蒲团50次后,通过日本羽毛产品协同组合规定的转笼烘燥(タンブルドラィ)法进行羽毛的钻出试验。该试验委托财团法人日本纤维产品品质技术中心中部事业所进行。试验结果如以下的表2和表3所示。是否合格的判定基准依照日本羽毛产品协同组合所制定的表4的基准。
[表2]
羽毛的钻出试验结果(实施例)
Figure BSA00000394760800091
(试验方法:通过日本羽毛产品协同组合规定的转笼烘燥法实施)
[表3]
羽毛的钻出试验结果(比较例:实施例的布料的里面外翻)
Figure BSA00000394760800101
(试验方法:通过日本羽毛产品协同组合规定的转笼烘燥法实施)
[表4]
日本羽毛产品协同组合规定的是否合格判定基准
Figure BSA00000394760800102
由以上的试验结果可知,虽然实施例与比较例的侧布料的通气度相同,但羽毛的钻出个数不同。在实施例的小型蒲团中,羽绒、小羽毛都为0个,而在比较例的小型蒲团中,羽绒为0个,但小羽毛的钻出为2个。并且,对于钻出羽毛的总质量,实施例为1.4mg,比较例为10.6mg。对羽毛的钻出试验产生影响的实施例与比较例的不同点仅为挡线的有无。即,在实施例中挡线位于袋体的内侧,比较例中挡线位于小型蒲团的外侧,而未位于内侧。因此可知,本发明的挡线具有防止羽毛钻出的效果。此外在比较例中,羽毛的钻出中小羽毛为2个,因此钻出羽毛个数处于合格水平。若考虑比较例的小型蒲团的侧布料通气度为9.2cm3/cm2·s的情况,则可知即使没有挡线,通过侧布料的褶皱也能够相当有效地防止羽毛钻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可以预先通过叠褶加工、压花加工或褶皱加工等将侧布料形成带有褶皱的带褶皱布料,将与布料不同的线以与褶皱交叉的方式粘接到该带褶皱布料上。图8是通过叠褶加工将侧布料21带褶皱加工成随机的波状,并将挡线3在与褶皱2正交乃至交叉的方向上热粘接或化学粘接于侧布料21上的变形例1。该侧布料21可以由绵、人造丝、羊毛及尼龙这样的原材料构成。侧布料21的特性由使用的线的种类等决定。绵线织物形成的侧布料21提供出柔软的手感、自然的美感以及自然分解性。人造丝线织物形成的侧布料21提供出高的光泽及吸湿性。羊毛线织物形成的侧布料21除了绝缘性,还提供出高的吸湿性。尼龙线织物形成的侧布料21通过高强度而提供出耐久性及耐磨性。
图9是通过压花加工在侧布料31上形成压缩区域31a和伸张区域31b的图。侧布料31可以由含有适量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热可塑性纤维的织物或无纺布构成。该压花加工通过使侧布料通过对表面施加凹凸花纹的一对辊之间而进行,并对任一方或两方的辊进行加热。通过一方的辊的凸部与另一方的辊的凹部嵌合而形成压缩区域31a和伸张区域31b。在压缩区域31a中,由于布料局部变薄而挠性提高、布料的悬垂性提高。伸张区域31b例如可以为图10那样圆形的模压凸出花纹,还可以为图11那样正方形的模压凸出花纹,或者也可以为图12那样平缓地弯曲的波形的模压凸出花纹。挡线3可以在压花加工后(或与压花加工同时)以将凸出花纹呈直线状地连结的方式热粘接或化学粘接于伸张区域31b。挡线3不仅具有上述的防止乃至抑制羽毛钻出的功能,也能够期待同时具有防止乃至抑制凸出花纹的时效形状改变的功能。由于侧布料31的伸张区域31b的通气度通常比压缩区域31a的通气度大,因此通过变更伸张区域31b与压缩区域31a的面积比,能够实现侧布料31整体的通气度的调整。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但为了容易观察,以没有热定形前的褶皱的状态示出。图中,1a为表面侧布料,1b为里侧布料。两侧布料1a、1b为与上述的表1所记载的规格相同的缎纹织的侧布料。表里的侧布料1a、1b在多处连结,从而形成图9那样的用于填充羽毛的多个格子状袋空间P。袋空间P的周缘形成用于绗缝的隔壁。表里的侧布料1a、1b的连结可以通过例如日本特开2001-200443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7-77543号公报所记载的公知的“筒织”(袋織り)或“双面异色花纹织”(風通織り),在织制侧布料1a、1b的同时进行。若为在织制的同时进行连结的织法,则当然也可以为“筒织”或“双面异色花纹织”以外的织法。袋空间P的尺寸、形状可以通过织制机的设定而自由改变。在图13,例示出使用挡线3的连结,但挡线3以外的纬线或经线也可以使用于连结。如图14所示,袋空间P形成填充羽毛时的羽毛的通路,因此通过相邻的其它的袋空间P和连通口6而相互连通。该连通口6的位置、尺寸也可以通过织制机的设定而自由地改变。图15是在图14的袋空间P中填充羽毛4后的剖视图。如此,本发明可以不进行绗缝作业而形成羽毛装入片。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羽毛钻出防止结构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该变形例1中由两色的分色花纹构成表面侧布料1a和里侧布料1b。黑圈表示一种颜色的经线,白圈表示另一种颜色的经线。与各经线缠绕的纬线与经线的颜色相同。在图16中示出在左右两个部位连结表面侧布料1a和里侧布料1b的状态。在各连结部位,表侧的纬线向里侧移动,并且里侧的纬线向表侧移动。并且,与纬线的移动对应,经线也以相同的方式向相反侧移动。这样,通过将表面侧布料1a与里侧布料1b接合,能够将各袋空间P与分色花纹对应。因此,如图15所示,在袋空间P中填充了羽毛4的状态下,与分色花纹对应而形成袋空间P的膨胀,因此能够得到设计上优选的外观。
图17是通过上述的连结方法将分色花纹与袋空间P对应的变形例2的俯视图,图18是其放大俯视图,图19是从内表面侧观察侧布料时的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未填充羽毛)。在该变形例2中,在经线与纬线这两方设置由弹性线形成的挡线。由上述图可知,在侧布料的表面形成有多个褶皱2,内表面侧中以横断褶皱2的方式设置有挡线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挡线由纬线的一部构成,但也可以由经线的一部构成挡线。另外,还可以将纬线的一部和经线的一部作为挡线,在该情况下,在侧布料上纵横地形成褶皱。

Claims (9)

1.一种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为羽毛袋体中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在填充有包括羽绒及小羽毛在内的羽毛的羽毛袋体的侧布料整面形成多个褶皱,并且以1mm~15mm的间隔架设有多根挡线,来连结所述羽毛袋体的内表面中的所述褶皱的顶部。
2.一种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在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的整面形成多个褶皱,并且以1mm~15mm的间隔架设多根挡线,来连结所述表面侧布料和里侧布料的各内表面中的所述褶皱的顶部,并且,在织制时以在所述表面侧布料与里侧布料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羽毛的多个袋空间的方式连结两侧布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侧布料为防羽绒穿透未加工品,通气度为3.0~20.0cm3/cm2·s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侧布料为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织物,所述挡线由所述经线或纬线的一部分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织物为平织、斜纹织或缎纹织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织物的经线或纬线的一部分挡线为热收缩的弹性线或非弹性线,剩余的经线和纬线为非热收缩的弹性线或非弹性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侧布料为羊毛无纺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侧布料为编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其中,
所述侧布料为通过压花加工、叠褶加工或褶皱加工而得到的带有褶皱的带褶皱布料,所述挡线粘接于所述带褶皱布料。
CN201010600298.1A 2010-06-01 2010-12-17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87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6030 2010-06-01
JP2010126030A JP4571232B1 (ja) 2010-06-01 2010-06-01 羽毛の吹き出し防止構造
JP2010147846A JP4611452B1 (ja) 2010-06-29 2010-06-29 羽毛の吹き出し防止構造
JP2010-147846 2010-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8762A true CN102268762A (zh) 2011-12-07
CN102268762B CN102268762B (zh) 2013-07-17

Family

ID=4505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02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8762B (zh) 2010-06-01 2010-12-17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876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609A (zh) * 2014-10-01 2015-04-01 大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横向袋状双色羽绒服布料的方法
CN105002622A (zh) * 2015-07-17 2015-10-28 安徽贵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横向袋状双色羽绒服布料的方法
CN106283332A (zh) * 2015-05-19 2017-01-04 立纺实业有限公司 防绒双层织物
CN107059250A (zh) * 2015-11-09 2017-08-18 科德宝两合公司 连续长丝无纺布在防止羽绒钻出填充羽绒的纺织品中的应用
CN111101258A (zh) * 2020-01-14 2020-05-05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混纺纱的防钻羽绒平纹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9225A (ja) * 1989-11-07 1991-06-25 Teijin Ltd 全芳香族共重合ポリアミド
CN1519410A (zh) * 2003-01-22 2004-08-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 防钻绒羽绒复合絮片
JP2004225179A (ja) * 2003-01-21 2004-08-12 Nisshinbo Ind Inc 羽毛袋体用織物
JP2006346246A (ja) * 2005-06-17 2006-12-28 Maruhachi Mawata Co Ltd 羽毛布団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26777A (ja) * 2005-11-02 2007-05-24 Toyobo Co Ltd ダウン吹き出し防止性に優れたプリーツ加工された布団側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69688A (zh) * 2009-09-29 2010-03-17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防钻绒羽绒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和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9225A (ja) * 1989-11-07 1991-06-25 Teijin Ltd 全芳香族共重合ポリアミド
JP2004225179A (ja) * 2003-01-21 2004-08-12 Nisshinbo Ind Inc 羽毛袋体用織物
CN1519410A (zh) * 2003-01-22 2004-08-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 防钻绒羽绒复合絮片
JP2006346246A (ja) * 2005-06-17 2006-12-28 Maruhachi Mawata Co Ltd 羽毛布団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26777A (ja) * 2005-11-02 2007-05-24 Toyobo Co Ltd ダウン吹き出し防止性に優れたプリーツ加工された布団側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69688A (zh) * 2009-09-29 2010-03-17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防钻绒羽绒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和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609A (zh) * 2014-10-01 2015-04-01 大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横向袋状双色羽绒服布料的方法
CN106283332A (zh) * 2015-05-19 2017-01-04 立纺实业有限公司 防绒双层织物
CN105002622A (zh) * 2015-07-17 2015-10-28 安徽贵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横向袋状双色羽绒服布料的方法
CN107059250A (zh) * 2015-11-09 2017-08-18 科德宝两合公司 连续长丝无纺布在防止羽绒钻出填充羽绒的纺织品中的应用
CN111101258A (zh) * 2020-01-14 2020-05-05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混纺纱的防钻羽绒平纹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8762B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33087B2 (ja) 編物のように見え、かつ機能する織物、その織物を含む物品、及びその織物の製造方法
CN106192164B (zh) 一种立体织物及其用途
JP4611452B1 (ja) 羽毛の吹き出し防止構造
CN106435916A (zh)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02268762B (zh) 羽毛的钻出防止结构
CN101407973A (zh) 三维经编针织物及由该三维经编针织物组成的纤维制品
CN108884608A (zh) 一种立体织物
CN109898211A (zh) 一种三层保暖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JP3939884B2 (ja) ダブルラッシェル機による柄入り立体成形物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CN206408331U (zh)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
JP4571232B1 (ja) 羽毛の吹き出し防止構造
CN205553389U (zh) 一种提花面料
CN110644117A (zh) 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及其工艺流程
KR101261476B1 (ko) 침장용 쿠션포
CN212335447U (zh) 一种吸湿发热功能性面料
KR102044007B1 (ko) 보온 이중 직물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패딩물
CN208472293U (zh) 一种针织格仔双面面料
CN208164447U (zh) 一种经编鞋面复合织物
CN113279123A (zh) 一种透气楼梯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205062329U (zh) 嵌条绒以及枕套
CN212199588U (zh) 一种乔其多层复合织造透气纱
CN210415742U (zh) 一种镂空蕾丝面料
CN216545169U (zh) 耐磨服饰面料
CN216193124U (zh) 一种轻薄保暖羊毛衫
KR200348737Y1 (ko) 타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