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2929A - 扁平电缆 - Google Patents

扁平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2929A
CN102262929A CN2010105198059A CN201010519805A CN102262929A CN 102262929 A CN102262929 A CN 102262929A CN 2010105198059 A CN2010105198059 A CN 2010105198059A CN 201010519805 A CN201010519805 A CN 201010519805A CN 102262929 A CN102262929 A CN 102262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cable
mentioned
electric wire
fibrous structures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98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2929B (zh
Inventor
黄得天
渡部孝信
今井规之
西浦纪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able Ltd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62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2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9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扁平电缆。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构件难以偏移,电线的表面难以露出的扁平电缆。在具备包括并列配置的多条电线(2),以及以在多条电线(2)间穿过的方式织入的纤维构件(3)的扁平电缆主体(4)的扁平电缆(1)中,在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分别设有抗张力件,用纤维构件(3)将抗张力件(5)与多条电线(2)一起织入。

Description

扁平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所使用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薄型液晶电视、便携式信息终端(PDA)、照相机等电子设备中,在连接于进行电子设备的操作用的主体部与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之间的信号传输用的配线材料中,现在,经常使用比较具有挠性,并能以扁平状配置在薄型化了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
另外,作为代替FPC的配线材料有扁平电缆,该扁平电缆将多条直径细的电线(例如,同轴电缆)排列成扁平状,以与该排列成扁平状的电线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式将聚酯制的纤维材料穿过织入各电线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19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35024号公报)。
在扁平电缆的端部安装有用于与电子设备一侧连接的连接器,在组装电子设备时,扁平电缆通过该连接器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在拆卸所安装的扁平电缆时,有时一边夹住扁平电缆的一部分一边进行拆卸。这种情况下,由于拆卸时对扁平电缆施加的应力而使纤维材料向扁平电缆的长度方向骗移,有因电线的表面露出,该露出的部分电线损伤等而导致断线的危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材料难以偏移,电线的表面难以露出的扁平电缆。
本发明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的扁平电缆具备扁平电缆主体,扁平电缆主体具有并列配置的多条电线,以及以沿上述电线的并列方向穿过上述多条电线间的方式织入的纤维构件;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分别与上述电线并列地配置有抗张力件,用上述纤维构件将上述抗张力件与上述多条电线一起织入。
优选上述抗张力件具有沿该抗张力件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凹部和凸部的波形表面,上述纤维构件以卡入上述凹部的方式织入。
优选上述纤维构件的织入方式为,配置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电线间的织入间距大于配置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电线间的织入间距。
优选上述纤维构件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的方式织入,并且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抗张力件的方式织入。
优选上述纤维构件,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的方式织入,并且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电线的方式织入。
本发明的效果是,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纤维材料难以偏移,电线的表面难以露出的扁平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扁平电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其中:1-扁平电缆,2-电线,3-纤维构件,4-扁平电缆主体,5-抗张力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扁平电缆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扁平电缆1具有由并列排列的多条电线2和以穿过的方式织入多条电线2之间的纤维构件3构成的扁平电缆主体4,在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图1中为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分别与电线2并列地配置有抗张力件5,用纤维构件3将抗张力件5与多条电线2一起织入。
另外,所谓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不限于扁平电缆主体4的中心轴上,还包括其附近。例如,可以对中心轴呈线对称地配置抗张力件5。另外,在电线2与抗张力件5的合计条数为偶数的场合,由于不能配置在扁平电缆主体4的中心轴上,因而以在中心轴上的附近配置抗张力件5为宜。
另外,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不限定于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位置,也包括其附近。但是,从保护电线2的观点来看,优选将抗张力件5配置在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的最外位置。
另外,若考虑到分散对扁平电缆1加力时所产生的应力,则优选尽可能以等间隔配置抗张力件5。
例如,电线2由包括以下部分的同轴电缆构成:将多条铜线绞合而成的内部导体,设于内部导体外周的绝缘体,在绝缘体的外周将多条导体横向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外部导体,以及设于外部导体外周的套管。另外,绝缘体和套管由使用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等氟树脂及PET形成的材料构成。而且,外部导体由使用包括软铜线等金属线(包含经表面电镀处理的材料)的导体(单线或股线)来形成。
电线2的外径,若考虑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薄型液晶电视、PDA及照相机等中进行配线,优选为0.35mm以下。
纤维构件3按以下方式织入:使纤维构件3在各电线2间从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从图示的左侧到右侧),以螺旋状的形状从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从图示的下侧向上侧)Z字形地来回往复,同时将多条电线2在长度方向上固定成扁平状。
或者,纤维构件3按以下方式织入:使纤维构件3在各电线2间从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从图示的左侧到右侧),从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从图示的下侧向上侧)Z字形地来回往复,同时将多条电线2在长度方向上固定成扁平状。
这时,纤维构件3优选的织入方式为,在电线2的并列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使配置在中央部的电线2间的织入间距大于配置在端部的电线2间的织入间距。另外,所谓织入间距表示的是纤维构件3从扁平电缆1的一侧面经由另一侧面向该一侧面往返时的一侧面间的距离。例如,纤维构件3的织入方式最好是,在扁平电缆1的宽度方向(电线2的并列方向)的中央部,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2的方式织入,而在扁平电缆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则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电线的方式织入。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使扁平电缆1弯曲时,可以使扁平电缆1的中央部具有适度的刚性。因此,在使扁平电缆1弯曲并滑动时,可以对扁平电缆1赋予追随滑动用的直进性。再有,与纤维构件3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电线2的方式织入的情况比较,最终的织入次数少并能减小扁平电缆1的宽度。
另外,纤维构件3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图中为两条)的电线2的方式织入。
通过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2的方式织入,与将一条电线2作为一个单元的情况比较,可以增加每个单元的强度,可以通过织入纤维构件3来分散、缓和施加于一条电线2上的应力。另外,在使扁平电缆1弯曲并滑动时,可以对扁平电缆1的电线2的部分赋予适度的刚性。因此,在使扁平电缆1弯曲并滑动时,能对扁平电缆1赋予追随滑动用的直进性。再有,与纤维构件3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电线2方式织入的情况比较,最终的织入次数少并能减小扁平电缆1的宽度。
并且,纤维构件3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抗张力件5的方式织入。
通过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抗张力件5方式织入,可以使由于织入纤维构件3而施加的应力集中在抗张力件5上。如图2所示,抗张力件5因该应力集中而变形,从而使抗张力件5沿长度方向具有交替地形成凹部6和凸部7的波形表面,并以纤维构件3卡入凹部6的方式织入。由此,在借助于连接器将扁平电缆1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或者将其拆下时,纤维构件3钩挂在抗张力件5的凹部6上而难以偏移扁平电缆主体4的长度方向。当纤维构件3难以偏移时,则配置在其附近的电线2中的纤维构件3也难以偏移,电线2的表面则难以露出。
再有,通过纤维构件3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2的方式织入,并且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抗张力件5的方式织入,可以使电线2不变形。并且,可以使在抗张力件5的表面上形成的波形积极地变形,从而使所形成的凹部6的深度相对于凸部7更深。由此,可以防止电气特性随着电线2的变形而恶化,并且,可以防止在将扁平电缆1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或将拆下时,因纤维构件3偏移扁平电缆主体4的长度方向而使电线2的表面露出,该已露出的部分受到外伤导致电线2的断线,或者噪音从已露出的部分泄漏,致使抗电磁干扰特性(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恶化。
该纤维构件3虽然沿扁平电缆1的全长织入,但为了便于与设备侧连接用的连接器的安装,将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纤维构件3除去。
纤维构件3的织入密度最好是沿扁平电缆1的全长恒定,或者在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比其中央部更低。通过将纤维构件3的织入密度做成在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比其中央部更低,则更容易将扁平电缆1的形状保持为扁平状,并且使连接器安装时的纤维构件3的除去作业变得容易。另外,还可以提高反复弯曲、滑动的扁平电缆1的中央部的耐弯曲性、耐滑动性。
另外,作为纤维构件3优选将多条纤维捆束而形成。作为纤维,以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TT(聚对苯二甲酸亚丙基酯)纤维为宜。此外,作为PPT纤维,有例如索洛特库斯(ソロ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的ソロテツクス(注册商标),东レ株式会社制的T-400等。通过使用将多条纤维捆束而形成的纤维构件3,与使用一条材料的纤维构件的情况相比较,在使扁平电缆1弯曲时可以缓和对电线2施加的应力,其结果,可以提高耐弯曲特性。
通过使用这样的纤维构件3,由于能使扁平电缆1在宽度方向具有伸缩性,因而在极微小的高度(大致不足5.0mm的高度)的配线空间中使扁平电缆1弯曲时,可以在扁平电缆1的宽度方向上有效地消除所施加的应力。即,由于在使扁平电缆1弯曲时电线2能在扁平电缆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因而即使在极微小的高度的配线空间中进行弯曲或滑动,也可以缓和对电线2施加的应力,防止电线2的断线等。
另外,由于可以使扁平电缆1在宽度方向具有伸缩性,因而能在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上以与配线空间相吻合的形状进行配线。
抗张力件5的长度以与电线2的长度相同为宜。由此,在扁平电缆1的长度方向上施加拉伸应力时,可以由抗张力件5承受应力,可以防止对电线2施加应力而断线。
另外,抗张力件5的外径以与电线2的外径相同为宜。由此,可以对电线2和抗张力件5进行同样的操作,可以防止外观的不均或扁平电缆主体4的形状的破坏。
抗张力件5由抗张力并通过织入纤维构件3而容易变形的材料(例如PET纤维)构成。由此,则容易获得上述效果,能使电线2的表面难以露出。
为了缓和对电线2施加的应力虽然优选设置更多的抗张力件5,但若对信号传输无用的抗张力件5增多,则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不必要地加大。因此,就扁平电缆1而言,在扁平电缆主体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分别设置抗张力件5,以便均衡地缓和对电线2施加的应力。
综上所述,通过将扁平电缆做成下述结构,即,具备具有并列配置的多条电线,以及沿上述电线的并列方向以在上述多条电线间穿过的方式织入的纤维构件的扁平电缆主体,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分别与上述电线并列地设置抗张力件,用上述纤维构件将上述抗张力件与上述多条电线一起织入而构成扁平电缆;就可以提供纤维构件难以偏移,电线的表面难以露出的扁平电缆。

Claims (5)

1.一种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扁平电缆主体,扁平电缆主体具有并列配置的多条电线,以及以沿上述电线的并列方向穿过上述多条电线间的方式织入的纤维构件;
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分别与上述电线并列地配置有抗张力件,用上述纤维构件将上述抗张力件与上述多条电线一起织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抗张力件具有沿该抗张力件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凹部和凸部的波形表面,上述纤维构件以卡入上述凹部的方式织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纤维构件的织入方式为,配置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电线间的织入间距大于配置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电线间的织入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纤维构件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的方式织入,并且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抗张力件的方式织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纤维构件,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两条以上的电线的方式织入,并且在上述扁平电缆主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以穿过作为一个单元的一条电线的方式织入。
CN201010519805.9A 2010-05-31 2010-10-22 扁平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2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4788 2010-05-31
JP2010124788A JP5531788B2 (ja) 2010-05-31 2010-05-31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2929A true CN102262929A (zh) 2011-11-30
CN102262929B CN102262929B (zh) 2015-02-11

Family

ID=4500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980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2929B (zh) 2010-05-31 2010-10-22 扁平电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31788B2 (zh)
CN (1) CN1022629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125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日立电线精密技术株式会社 柔性扁平电缆
CN110678939A (zh) * 2017-06-01 2020-01-1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CN114635220A (zh) * 2022-03-16 2022-06-17 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电缆线排的梭织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7993B2 (ja) * 2013-03-27 2016-02-1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9282U (zh) * 1975-10-28 1977-04-30
US4463323A (en) * 1982-08-23 1984-07-31 Woven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oven low impedanc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able and method
JPS6178011A (ja) * 1984-09-25 1986-04-21 株式会社 潤工社 製織ケ−ブル
JPS6321911U (zh) * 1986-07-29 1988-02-13
JPS6334808A (ja) * 1986-07-29 1988-02-1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織物状平型電線ケ−ブル
US4956524A (en) * 1989-05-02 1990-09-11 Gsi Corporation Wove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able
JPH0482113A (ja) * 1990-07-25 1992-03-16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製織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H10223054A (ja) * 1997-02-10 1998-08-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移動用ケーブル
JP2000299147A (ja) * 1999-04-15 2000-10-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電気伝導媒体の接続方法
JP2006196232A (ja) * 2005-01-11 2006-07-2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テープ状導電体と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CN101241782A (zh) * 2007-02-05 2008-08-13 株式会社藤仓 电子装置和用于为电子装置连线的线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9282U (zh) * 1975-10-28 1977-04-30
US4463323A (en) * 1982-08-23 1984-07-31 Woven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oven low impedance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able and method
JPS6178011A (ja) * 1984-09-25 1986-04-21 株式会社 潤工社 製織ケ−ブル
JPS6321911U (zh) * 1986-07-29 1988-02-13
JPS6334808A (ja) * 1986-07-29 1988-02-1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織物状平型電線ケ−ブル
US4956524A (en) * 1989-05-02 1990-09-11 Gsi Corporation Wove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able
JPH0482113A (ja) * 1990-07-25 1992-03-16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製織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H10223054A (ja) * 1997-02-10 1998-08-2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移動用ケーブル
JP2000299147A (ja) * 1999-04-15 2000-10-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電気伝導媒体の接続方法
JP2006196232A (ja) * 2005-01-11 2006-07-2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テープ状導電体と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CN101241782A (zh) * 2007-02-05 2008-08-13 株式会社藤仓 电子装置和用于为电子装置连线的线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125A (zh) * 2011-12-27 2013-07-03 日立电线精密技术株式会社 柔性扁平电缆
CN110678939A (zh) * 2017-06-01 2020-01-1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
CN114635220A (zh) * 2022-03-16 2022-06-17 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电缆线排的梭织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31788B2 (ja) 2014-06-25
JP2011253633A (ja) 2011-12-15
CN102262929B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68080B2 (ja) 電子機器
US201200089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optical fibers in flexible circuits
JP5540878B2 (ja) 光電気複合ケーブル
JP4661428B2 (ja) 同軸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JP4569300B2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EP1953768A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arness for wiring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37743A (zh) 柔性布线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US20130343713A1 (en) Multi-core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30266280A1 (en)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able
CN102262929B (zh) 扁平电缆
CN103000274A (zh) 带屏蔽扁平电缆及使用该电缆的电缆束
JP2006024372A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12814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配線用ハーネス
JP2013218916A (ja) 光電気複合ケーブル及び光電気複合ケーブルユニット
JP2005322462A (ja) 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ケーブルのアセンブリ
US20140338969A1 (en) Optical-electrical composite cable
CN102262933A (zh) 扁平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224142A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66631Y1 (ko) 소경 동축 케이블 하네스
JP2010114003A (ja)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JP2012048829A (ja) 複合ケーブル
JP2010244803A (ja) 複合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094627A1 (ja) 信号ケーブル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信号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02982870A (zh) 扁平缆线及使用其的缆线束
JP2009283550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の配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ETAL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AB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14

Owner name: HITACHI CAB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ABLE FINE TECH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ETAL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able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able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etal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