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2516A -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2516A
CN102262516A CN2011101376210A CN201110137621A CN102262516A CN 102262516 A CN102262516 A CN 102262516A CN 2011101376210 A CN2011101376210 A CN 2011101376210A CN 201110137621 A CN201110137621 A CN 201110137621A CN 102262516 A CN102262516 A CN 102262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toner
laser
print data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76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2516B (zh
Inventor
青木邦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62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2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5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G01B11/06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of co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03G15/5058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using a test patc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用于确定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来控制照射光量和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至少之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过对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的反射光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调色剂图像的高度。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尤其涉及用于测量介质上的调色剂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使用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输出的颜色根据环境而变化。例如,如果温度/湿度变化,则潜像电位、调色剂供给量和转印效率等也变化。因而,附着至感光鼓和转印带的调色剂的量不是恒定的。考虑到该情况,传统上已开发了用于基于测量出的调色剂附着量来控制曝光量、显影电压和转印电流等的技术。例如,根据日本特开平8-327331所述的方法,向基于片数据所形成的片投射光。可以通过检测这些片所反射的光来测量调色剂量。
日本特开2008-216600公开了光学位移计。日本特开2008-216600所述的光学位移计对入射光的强度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反射光的强度适当。如果反射光的强度过弱,则难以进行精确的测量。此外,如果反射光的强度过强,则光接收单元输出的测量值将饱和。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日本特开2008-216600使用了反馈控制。
在纯黑的片的调色剂附着量和使用丝网技术(screentechnology)(包括半色调技术和抖动技术)所形成的片的调色剂附着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为了适当控制使用丝网技术的图像形成,需要测量使用丝网技术所形成的片的调色剂量。然而,使用丝网技术所形成的片具有附着有调色剂的部分和露出介质的部分。此外,附着有调色剂的部分和露出介质的部分经常按一百几十μm的间隔重复。由于调色剂和介质的反射率不同,因此即使在对这种微小片进行测量时进行反馈控制,接收光量也将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得能够更精确地测量具有微小图案的片上的调色剂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用于确定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来控制照射光量和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至少之一;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过对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的反射光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调色剂图像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上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参考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测量出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进行打印控制,以使得附着至打印介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量恒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确定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来控制照射光量和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至少之一;利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通过对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的反射光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调色剂图像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具有微小图案的片上的调色剂量。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设备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打印设备的控制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测量设备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4A~4D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用于测量调色剂量的方法的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计算单元306的详细框图。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用于检测峰位置的方法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用于控制激光光源301的光量的方法的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1的测量设备的控制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用于设置激光光源301的光量的方法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用于设置激光光源301的光量的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用于校正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设备中用于测量调色剂量的方法。图1A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充电辊104对感光鼓101的表面充电。接着,曝光激光器102和多面镜103根据片数据在感光鼓101上创建静电潜像(打印单元)。然后,显影装置105在感光鼓101上形成调色剂片108。感光鼓101由驱动单元(未示出)所驱动,并且感光鼓101上的调色剂片108被转印到转印带106上。转印带106也由驱动单元(未示出)所驱动,并且转印带106上的调色剂片108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这样,在记录介质上(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
测量设备107测量显影装置105所形成的调色剂片108(转印单元上的调色剂片)的调色剂量。在本实施例中,测量设备107对感光鼓101上的调色剂片108进行测量。然而,测量设备107可以对任意介质上的调色剂片进行测量。例如,如图1B所示,测量设备107还可以对转印带106上的调色剂片108进行测量。在本说明书中,感光鼓101可被称为承载体。此外,转印带106可被称为转印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测量设备107测量介质上承载的调色剂片108的调色剂量。测量设备107的测量对象不限于感光鼓101和转印带106,并且可以是承载调色剂的任意介质。在本说明书中,用词“承载体”和“转印单元”各自表示承载调色剂的任意介质。例如,“承载体”或“转印单元”可被构成为暂时承载要转印到例如纸张等的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
图3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测量设备107的示例。激光光源301向承载体(和该承载体上的调色剂片108)投射光(投射单元)。聚光透镜302使来自激光光源301的激光会聚于承载体表面上(转印单元表面上)的光照射点。光接收透镜303在线传感器304(光接收单元)的图像传感器上基于从承载体反射来的光形成图像。光接收透镜303被构成为根据相对于承载体表面上反射光的位置的距离、在相应的图像传感器上基于反射光形成图像。因而,可以基于已入射到线传感器304的各个图像传感器的光的强度来确定调色剂层的厚度。
计算单元306可以通过分析线传感器304所生成的信号来计算调色剂层的厚度及其调色剂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线传感器304同时检测已被漫反射了的光的反射位置和光量。可以将光电二极管305安装于能够测量已在承载体上被镜面反射了的光的位置。
以下参考图4A~4D来详细说明测量设备107测量调色剂量用的方法。如图4A所示,首先,驱动承载体以使得来自激光光源301的激光照射到未形成有调色剂片的承载体表面上。然后,已被承载体表面漫反射了的光入射到线传感器304。这样,线传感器304获得如图4C所示的漫反射波形401。漫反射波形401示出已入射到线传感器304的光相对于光接收位置的强度分布。
接着,如图4B所示,驱动承载体以使得来自激光光源301的激光照射到调色剂片108上。然后,被调色片108漫反射了的光入射到线传感器304。这样,线传感器304获得如图4D所示的漫反射波形403。
按特定的恒定速度(处理速度)实际驱动承载体。因此,调色剂片108自动通过测量设备107下方。通过使线传感器304按足够短的周期连续工作,该线传感器304可以获取与多个调色剂片108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波形数据。
图5示出计算单元306的结构的示例。将参考图5来说明用于计算调色剂量的处理。将线传感器304检测到的波形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501中。位置检测单元502检测由存储单元501中存储的波形数据所表示的波形的波形峰位置。这里,峰位置表示指示最高强度的像素位置。位置检测单元502将承载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波形401与调色剂片所反射的光的波形403进行比较。然后,位置检测单元502检测波形401和波形403之间的峰位置的移动量。峰位置的移动量与调色剂相对于承载体表面的高度相对应。
光量计算单元503计算由存储单元501中存储的波形数据所表示的波形峰部分的面积。具体地,光量计算单元503计算承载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波形401的峰部分的面积和调色剂片所反射的光的波形403的峰部分的面积。然后,光量计算单元503检测波形401和波形403之间的峰部分的面积的变化量。峰部分的面积的变化量与漫反射光量的变化量相对应。
调色剂量计算单元505基于位置检测单元502检测到的峰位置的移动量和光量计算单元503检测到的峰部分的面积的变化量,计算承载体上的调色剂量。例如,可以基于调色剂量计算单元505所保持的查找表来计算该调色剂量。还可以通过调色剂量计算单元505根据适当的计算表达式进行计算来计算该调色剂量。
如上所述,线传感器304可以获取与多个调色剂片108的位置相对应的波形数据。调色剂量计算单元505可以针对各波形计算调色剂量(调色剂的厚度)。调色剂量计算单元505还可以基于与调色剂片108的各个位置相对应的调色剂量,计算所有的调色剂片108的调色剂量。
如上所述,位置检测单元502(和光量计算单元503)检测波形401和403的峰。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单元502在波形和高斯(Gaussian)函数之间进行拟合从而检测峰。例如,位置检测单元502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然后,位置检测单元502使用拟合之后的高斯函数的参数来检测峰位置。
高斯函数是由表达式(1)所表示的具有钟形峰的函数。在表达式(1)中,μ代表表示峰位置的X坐标的参数。此外,A代表表示峰的高度和宽度的参数。
f ( x ) = A 2 π σ 2 exp { - ( x - μ ) 2 2 σ 2 } + C · · · ( 1 )
可以将通过将该表达式拟合成波形数据所获得的参数μ和A看作为波形特征量。位置检测单元502可以根据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参数μ获得峰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已进行了对高斯函数的拟合。然而,可以在波形和除高斯函数以外的表达式之间进行拟合。例如,还可以使用洛伦兹(Lorentz)函数(表达式(2))和二次函数(表达式(3))。此外,可以通过检测波形的最大值来获得峰位置。
f ( x ) = 2 A π · w 4 ( x - x c ) 2 + w 2 + C · · · ( 2 )
f(x)=A(x-B)2+C…(3)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进行的打印处理的框图。在图像形成处理201中,顺次进行充电步骤202、曝光步骤203、显影步骤204、转印步骤205和定影步骤206。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影步骤204或转印步骤205之后进行测量步骤207。在测量步骤207中,测量设备107测量调色剂片108的调色剂量。根据测量步骤207中的测量结果,进行转印控制步骤208、显影控制步骤209和曝光控制步骤210。
基于形成调色剂片108所使用的片数据和测量处理207中的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进行打印控制步骤208~210,以使得要形成的图像具有理想的颜色。例如,在转印控制步骤208中控制转印处理205中的转印电流。在显影控制步骤209中,控制显影步骤204中的显影偏压或调色剂供给量。在曝光控制步骤210中,例如控制色调γ特性。
在曝光控制步骤210中可以直接控制曝光激光器210的输出。另一方面,在曝光控制步骤210中可以控制用于驱动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数据的生成。例如,在曝光控制步骤210中可以控制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进行的用于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的处理。此外,在曝光控制步骤210中可以控制诸如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设备根据图像数据生成要输入至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数据的处理。例如,图8所示的控制器506可以进行打印控制步骤208~210。
如上所述,位置检测单元502(和光量计算单元503)检测波形401和403的峰。然而,峰检测的精度依赖于入射到线传感器304的光的强度。以下参考图6A和6B来说明光量和峰检测精度之间的关系。在图6A中,将波形602拟合成摄像波形601。如图6A所示,在摄像波形601的峰位置603和波形602的峰位置604之间存在偏移605。
图6B的图示出激光光源301的输出激光功率和以上偏移之间的关系。如图6B所示,偏移增加得越多,激光功率越小。具体地,可以通过增加激光功率来进行更精确的拟合。结果,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峰位置。
然而,通常,承载体的反射特性和调色剂表面的反射特性不一致。在图4A~4D的例子中,承载体的反射率低于调色剂表面的反射率。因此,承载体所反射的并且入射到线传感器304的光量较小。另一方面,调色剂表面所反射的并且入射到线传感器304的光量较大。如果入射光量过大,则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光量值饱和,因而不能获得精确的波形。
如上所述,激光光源301的适当输出根据光是入射到承载体表面上还是入射到调色剂表面上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对激光光源301的输出进行控制,以使得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值未饱和并且入射到线传感器304的光量足够大。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来自激光光源301的光入射的点的反射率来控制激光光源的输出。例如,判断来自激光光源301的光是入射到承载体表面上还是入射到调色剂表面上(判断单元)。根据该判断结果来控制激光光源301的输出。
通常,承载体的反射率低,而调色剂的反射率高。在这种情况下,激光光源301可以将较强的光投射到承载体表面上,并且将较弱的光投射到调色剂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精确地检测波形峰位置,由此可以更精确地测量调色剂量。
接着参考图7来更详细地说明用于控制光量的方法。在图7中,附着有调色剂702和703的承载体701通过测量设备107。承载体701上的位置p0通过测量设备107的时刻是t0。同样,承载体701上的位置p1~p5通过测量设备107的时刻是t1~t5
在图7中,调色剂附着在p0和p1之间、p2和p3之间以及p4和p5之间。调色剂附着的位置是由输入至曝光激光器102的控制信号所控制的。从将控制信号输入至曝光激光器102时起、直到根据该控制信号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测量设备107时为止的所需时间段通常是恒定的。因此,测量设备107的控制单元801获取能够使得测量设备107知晓时刻t0~t5的这种控制信号。例如,在输入了用于开始生成调色剂703的控制信号(与位置p2相对应)之后经过了以上的所需时间段的时刻是时刻t2。这样,测量设备107的控制单元801可以生成用于控制激光光源301的输出的定时信号。
通过根据定时信号驱动激光光源301,可以使激光光源301的输出在t0~t1、t2~t3和t4~t5期间下降。例如,如由712所示,激光光源301的光量708在t2~t3期间下降。此外,如由711所示,激光光源301的光量在t3~t4期间增加。
作为另一方法,还可以通过使用调色剂702(第一调色剂片)作为触发来向测量设备通知时刻t0和t1已到来。具体地,通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打印数据)驱动曝光激光器102来在承载体701上形成诸如调色剂702等的预定图案。当测量设备107确认了该预定图案已到达时,可以向该测量设备通知时刻t0和t1已到来。此外,在从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曝光激光器102时起的预定时间段(t2-t0)之后,将表示调色剂703(第二调色剂片)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打印数据)输入至曝光激光器102。具体地,在从时刻t0起已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时,测量设备107可以判断为调色剂703已到达。
可以通过获取输入至曝光激光器102的控制信号来向测量设备107通知时刻t1和时刻t2之间的时间段。同样,还可以向测量设备107通知时间段t2~t3、时间段t3~t4和时间段t4~t5。这样,可以向测量设备107通知时刻t2~t5
接着参考示出测量设备107的示例的图8和示出测量设备107所进行的处理的示例的图12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在步骤S1301中,控制单元801具有的时序发生单元805从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07获取调色剂位置信息706。如果基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来打印图像,则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07基于该图像数据生成用于控制曝光激光器102的打印数据。由于在图12的流程图中测量调色剂量,因此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07生成用于打印预定测量片的打印数据。
曝光激光器102、多面镜103、充电辊104和显影装置105基于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07已生成的打印数据,使调色剂附着到感光鼓101上。时序发生单元805获取该打印数据,并且提取表示承载体上调色剂附着的位置的调色剂位置信息706。将所获得的调色剂位置信息706存储在时序发生单元805具有的信息保持单元804中。在步骤S1301中,时序发生单元805还获取表示从将打印数据输入至激光光源301时起直到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测量设备107时为止的时间段的速度信息710。
在步骤S1302中,时序发生单元805生成表示用于切换激光光源301的输出的定时的定时信号807。如参考图7所述,定时信号807可以由时序发生单元805所生成。具体地,时序发生单元805根据调色剂位置信息706判断在利用激光照射的位置处是否存在调色剂,并且生成定时信号807。
在步骤S1303中,时序发生单元805将所生成的定时信号807发送至光量切换单元808。在步骤S1304中,控制单元801具有的光量切换单元808根据定时信号807切换激光光源301的输出,以发出具有指定强度的激光。在步骤S 1305中,计算单元306基于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波形计算感光鼓101上的调色剂量。将计算出的调色剂量反馈至控制器506。控制器506根据该调色剂量控制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07和处理控制单元508。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主要说明了用于根据承载体上有无调色剂来改变入射光强度的方法。然而,入射光强度还可以根据承载体上的调色剂的类型而变化。例如,时序发生单元805可以获取表示哪种颜色的调色剂附着至承载体上的哪些位置的调色剂位置信息706。这样,时序发生单元805可以控制光量切换单元808和激光光源301,以投射具有适合于调色剂的颜色的强度的光。例如,可以将具有不同的强度的光投射到CMYK这四种颜色各自的调色剂上。
此外,光量切换单元808还可以考虑承载体的光反射率来控制激光光源301所投射的光的强度。此外,光量切换单元808还可以根据承载体上有无调色剂来控制线传感器304的光接收灵敏度。已经在假定调色剂的光反射率高于承载体的光反射率的情况下说明了本实施例。然而,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应用于调色剂的光反射率低于承载体的光反射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将针对调色剂表面的激光强度设置为高于针对承载体的激光强度(第一强度)就足够了。
在本实施例中,时序发生单元805从处理控制单元508获取表示从将打印数据输入至激光光源301时起直到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测量设备107时为止的时间段的速度信息710。然而,可以实际测量从将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07所生成的预定打印数据输入至激光光源301时起、直到测量设备107观察到根据该打印数据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时为止的时间段。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实施例1测量调色剂量之前,通过测量已知大小的片来确定带输送速度和适当的投射光量。在本实施例中,对与实施例1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说明。图9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图。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进行恒定输出的激光光源301来测量承载体701上形成的已知长度的调色剂702和703。例如,可以使用测量设备107的附近配置的设备来测量片的长度L(905)。
线传感器304测量承载体701或者调色剂702和703的调色剂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强度。这样,计算单元306可以获得光量轮廓903。根据光量轮廓903,具有长度L的调色剂703通过所需的时间段为如下。
Δt=t3-t2
因此,可以如下计算承载体的输送速度S。
S=L/Δt
还可以通过测量多个片并获得统计值、例如平均值来计算承载体的输送速度。
根据光量轮廓903可以知晓调色剂表面所反射的光量901和承载体表面所反射的光量902。使用这些光量,计算单元306可以确定图7中的光量711和712。采用了当确定光量711和712时、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值将在预定范围内的结构。例如,需要防止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值饱和。例如,如图10所示,对于线传感器304输出的波形1001,需要避免输出电压超过饱和电压水平1002。
为了防止该情况,计算单元306对激光输出或传感器灵敏度进行设置,以使得峰电压1004保持在低于饱和电压水平的容许范围1003内,这就足够了。例如,可以通过在改变激光光源301的输出时重复进行测量来确定适当的光量711和712。
例如,可以将测量出的输送速度或所确定的光量存储在光量切换单元808中。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在每次调色剂量的测量开始时测量输送速度或光量。在进行针对预定数量的薄片的打印时或在线传感器304输出的峰电压已变化时再次进行测量就足够了。此外,可以根据调色剂的颜色来确定彼此不同的光量711和712。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入射光强度根据承载体上有无调色剂而变化。因此,为了获得承载体或调色剂表面所反射的光量,可以根据入射光强度来校正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值。以下说明用于校正线传感器304测量出的值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对与实施例1和2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说明。
图11示出在711和712之间切换光量时测量调色剂附着量的情况下信号的时间变化。在图11中,1101是光量时序图。在对反射率低的承载体701进行测量时,照射具有大的光量711的激光。此外,在对反射率高的调色剂703进行测量时,照射具有小的光量712的激光。因而,线传感器304输出如由变化很少的波形1102所示的信号。
可以通过将波形1102乘以光量711相对于光量712的比来获得适当反映了反射光的强度的波形1103。具体地,计算单元306从时序发生单元805获取定时信号807。此外,计算单元306获得光量切换单元808所具有的表示光量711和712的值。这样,计算单元306校正从线传感器304获得的波形1102。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装置上所记录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的装置)以及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方面,其中,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存储装置上所记录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该方法的步骤。为了该目的,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该程序。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用于确定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来控制照射光量和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至少之一;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过对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的反射光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调色剂图像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照射光量,以使得所述激光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时的照射光量小于所述激光照射到除所述调色剂图像以外的区域上时的照射光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于控制所述承载体上调色剂图像的形成的打印数据,判断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数据包括表示包含调色剂图像的第一调色剂片的第一打印数据、和表示包含调色剂图像的第二调色剂片的第二打印数据,
在从将所述第一打印数据输入至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单元起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后,将所述第二打印数据输入至所述形成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的图像,检测到所述照射单元向所述第一调色剂片照射激光,以及
在从所述检测起经过所述预定时间段之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打印数据,判断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保持从将所述打印数据输入至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单元时起、直到所述照射单元向根据所述打印数据的调色剂图像照射激光时为止的所需时间段,并且在从将所述打印数据输入至所述形成单元起经过所述所需时间段之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打印数据,判断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设置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的强度,以使得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的激光的反射光量在预定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以使得所述激光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时的所述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低于所述激光照射到除所述调色剂图像以外的区域上时的所述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
8.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参考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测量出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进行打印控制,以使得附着至打印介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量恒定。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确定承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高度,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是否照射到所述调色剂图像上来控制照射光量和获取单元的光接收灵敏度至少之一;
利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通过对所述照射单元照射的激光的反射光进行摄像所获得的图像;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调色剂图像的高度。
CN201110137621.0A 2010-05-25 2011-05-25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2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9731A JP2011248017A (ja) 2010-05-25 2010-05-25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2010-119731 2010-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2516A true CN102262516A (zh) 2011-11-30
CN102262516B CN102262516B (zh) 2014-09-03

Family

ID=45009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76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2516B (zh) 2010-05-25 2011-05-25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79936B2 (zh)
JP (1) JP2011248017A (zh)
CN (1) CN1022625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1221B2 (ja) * 2010-02-18 2014-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6686B2 (ja) * 2010-11-01 2016-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518078B2 (ja) * 2015-02-25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2637A (ja) * 1997-08-04 1999-02-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118361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JP3436331B2 (ja) * 1995-01-20 2003-08-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湿式画像形成方法
CN101046662A (zh) * 2005-12-27 2007-10-03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方法
CN101082800A (zh) * 2000-07-14 2007-12-05 株式会社理光 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和调色剂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5268B2 (ja) 1990-12-22 2000-10-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5070A (ja) * 1993-07-14 1995-01-27 Konica Corp 画像濃度検知方法
JPH08327331A (ja) 1995-06-05 1996-12-13 Minolta Co Ltd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と画像濃度制御装置
JPH0996934A (ja) * 1995-09-29 1997-04-08 Kyocera Corp カラー画像濃度検知装置
JP2002040731A (ja) * 2000-07-28 2002-02-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26806A (ja) * 2004-04-15 2005-11-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64953A (ja) * 2006-09-06 2008-03-2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16710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6600A (ja) 2007-03-02 2008-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量検出方法
JP5395500B2 (ja) 2008-07-22 2014-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3142B2 (ja) * 2008-12-25 201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355070B2 (ja) * 2008-12-25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付着量測定方法
JP5322628B2 (ja) * 2008-12-25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付着量測定方法
JP2011158784A (ja) * 2010-02-02 2011-08-18 Canon Inc 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6331B2 (ja) * 1995-01-20 2003-08-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湿式画像形成方法
JPH1152637A (ja) * 1997-08-04 1999-02-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82800A (zh) * 2000-07-14 2007-12-05 株式会社理光 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和调色剂供给装置
US20030118361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CN101046662A (zh) * 2005-12-27 2007-10-03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93302A1 (en) 2011-12-01
JP2011248017A (ja) 2011-12-08
US8879936B2 (en) 2014-11-04
CN102262516B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5500B2 (ja) 測定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239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unit configured to control a value of bias current
US8355643B2 (en) Toner image height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6567171B1 (en) Digital densitometer with controlled light emitter
CN103186065B (zh) 检测包含多个区域的色块图像的成像装置和色块检测方法
CN102192710B (zh) 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
CN103389635A (zh) 用于检测非对准量和浓度的图像形成装置
US4750838A (en) Optoelectronic circuit
US6144024A (en) Digital densitometer using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counter, and look-up table
EP253577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ickness and area ratio of toner layer
JP5322628B2 (ja)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付着量測定方法
CN102262516B (zh)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H08327331A (ja)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と画像濃度制御装置
US90203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oviding stable image quality
JP5414922B2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並びに印刷装置
US8005385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to enable direct sensing of toner quantity
JPH0651604A (ja) 線幅測定装置
JPH072099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21356A (ja) 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およびトナー付着量測定方法
JP60576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S6258283A (ja) 光量表示可能なレ−ザプリンタ
JP20000755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67636A (ja) 発光素子アレイ用検査装置
JP2000266672A (ja) 光学測定装置、光学測定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568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画像濃度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