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2479A -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2479A
CN102262479A CN2011101391371A CN201110139137A CN102262479A CN 102262479 A CN102262479 A CN 102262479A CN 2011101391371 A CN2011101391371 A CN 2011101391371A CN 201110139137 A CN201110139137 A CN 201110139137A CN 102262479 A CN102262479 A CN 102262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viewing are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91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2479B (zh
Inventor
刘有志
陈禧冠
王弘典
杨博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62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2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2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面板触控控制单元以及画面调整单元。面板触控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触控显示面板。画面调整单元电性连接触控显示面板。在操作上,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可调整大小的一显示区域及一触控区域。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的一触控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触控显示面板会接触一对象以被按压,并依据被按压的一接触面积来产生一触控信号。画面调整单元则可根据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所产生的一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触控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受限于轻、薄、短、小的外型要求,电子装置的体积一直受到相当的限制。倘若要在电子装置上同时配置屏幕及键盘,则势必要缩小屏幕的尺寸。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中配置较大的屏幕,触控显示面板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型的电子装置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触控显示面板同时具有输入与显示的功能,进而省略了配置传统键盘的成本及所占用的面积。
然而,触控显示面板对外界的触碰动作非常敏锐,即便是使用者不经意地触碰到触控显示面板,都有可能会启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功能选项。尤其是在浏览触控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时,使用者往往必须透过其双手握持住电子装置。且为了避免误触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功能选项,使用者的拇指必须腾空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上方或是两侧。然而,此种情况往往会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困扰,因为一般人通常会利用左右手的拇指与其它四指来握住一个物体。
换言之,在握持电子装置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手指,尤其是使用者的拇指,很容易不小心触碰到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功能选项,进而导致电子装置执行不必要的控制指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利用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藉此,使用者在握持电子装置的过程中,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将不会被手所阻挡。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依据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或是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藉此,电子装置将可选择性地执行控制指令。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面板触控控制单元、以及画面调整单元。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可调整大小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面板触控控制单元连接该触控显示面板并根据所接收的第一触控信号产生第一调整信号以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成为第一触控区。画面调整单元根据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所产生的第一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成为第一显示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为多点触控的触控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可根据所接收的第二触控信号产生第二调整信号,其中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可根据第二调整信号将触控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二触控区且画面调整单元将可根据第二调整信号将显示区域调整成为第二显示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同时接收第一触控信号及第二触控信号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可根据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将该触控区域调整成为第三触控区且画面调整单元将根据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将显示区域调整成为第三显示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显示区为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触控区为第一触控区与第二触控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单元及一触控单元,其中该显示单元用来显示一画面且触控单元用来产生触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包含面板触控控制器,用来根据触控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且调整信号包含触控信号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更包含定时器,用来计算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其中当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大于设定值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调整信号且当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小于设定值时,面板触控单元执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一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更包含一面积计算模块,用以计算触控信号在触控区域上所形成的一接触面积,其中当接触面积值大于一设定值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调整信号且当接触面积值小于设定值时,面板触控单元执行该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一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画面调整单元用以利用该直角坐标计算触控信号至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第一至一第四距离值并将第一至该第四距离值中较大的两距离值设定为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其中画面调整单元利用第一变动值及第二变动值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画面调整单元包含处理器及显示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更包含储存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锁定键、及输入控制器。当锁定键被按压时,锁定键产生一输入信号。输入控制器电性连接锁定键与画面调整单元,依据输入信号产生锁定信号,其中画面调整单元依据锁定信号锁定显示区域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及画面调整单元更在该显示区域内产生一拖曳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不重叠或是部分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域位于触控区域与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的数据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可同时处理触控区域位于触控区域与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与不重叠部分所产生的触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画面调整单元更在不重叠的区域呈现一控制选单且此控制选单位于触控区域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选单包含多数个按键或是一拖曳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选单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样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可同时处理调整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域为数据显示区域的可视区且触控区域为触控显示面板可被触碰而控制电子装置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后的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会产生变化或不产生变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不产生变化时,则该显示区域在该电子装置上的位置发生变化。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电子装置包括一触控显示面板,且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利用触控显示面板产生触控信号,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可调整大小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利用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接收触控信号并根据触控信号发出调整信号;以及利用画面调整单元根据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并利用面板触控控制单元依据调整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
基于上述,本发明是依据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或是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此外,当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不被执行时,本发明更依据触控信号的坐标值产生多个调整参数,进而调整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范围。藉此,电子装置将可选择性地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换言之,当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显示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时,电子装置将不会执行控制指令,而是调整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范围。从而让使用者不会因为握持电子装置而阻挡显示区域,进一步增进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2B的步骤S230的详细步骤流程图。
图4与图5分别为使用者握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6至图8分别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变动示意图。
图9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在变动上的另一示意图。
图10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在变动上的又一示意图。
图11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在变动上的再一示意图。
图12为依据把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1200:电子装置             110:触控显示面板
120、120’:面板触控控制单元    130:画面调整单元
111:显示单元                   112:触控单元
121:定时器              122、1202:面板触控控制器
124:第一储存单元        132:处理器
133:显示卡              140:第二储存单元
150:锁定键              160:输入控制器
S20~S24、S210~S250、S221~S225、S220’、S1301~S1304:用以说明图2A、图2B与图13实施例的各步骤流程
S310~S340:用以说明步骤S230的各步骤流程
400:显示区              500:接触面
D51~D54:距离值         900:拖曳列
101~103:按键           1201:面积计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为呈现对本发明的说明的一贯性,故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若有功能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会用相同的组件符号与名称,且同样或相似的步骤会用相同标号来标示。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参照图1,电子装置100包括触控显示面板110、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以及画面调整单元130。其中,触控显示面板110可为多点触控的显示面板。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电性连接触控显示面板110。画面调整单元130电性连接触控显示面板110。
在操作上,触控显示面板110具有可调整大小的一显示区域及一触控区域,其中显示区域为数据显示区域的可视区,且触控区域为触控显示面板110可被触碰而控制电子装置100的区域。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连接触控显示面板110,并根据所接收的触控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触控显示面板110会接触对象以被按压并依据被按压的接触面来产生触控信号,其中此对象可为使用者的手,且此触控信号可包含接触面的坐标值。画面调整单元130则可根据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所产生的一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
在电子装置100的使用上,使用者往往会利用左右手的姆指与其它四指来握住电子装置100。此时,使用者的姆指可能会长时间地放在触控显示面板110上,进而导致电子装置100执行不必要的控制指令或是阻挡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为了避免上述状况,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会依据触控信号所呈现的状态值与第一设定值比较的结果,而决定是否发出调整信号来使画面调整单元130及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调整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大小,其中触控信号所呈现的状态值可为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或是接触面的面积。
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发出调整信号时,系统将不会执行触控信号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时间过长时或是与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接触面积过大时,则代表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故此时电子装置100内的处理器132将不会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并同时利用画面调整单元130及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调整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大小,其中调整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大小包含调整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尺寸或是位置。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可包含第一储存单元124,且第一储存单元124连接面板触控控制器122用以储存第一设定值,其中第一储存单元可为闪存。
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发出调整信号后,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依据触控信号的坐标值产生多个调整参数。再者,画面调整单元130会依据所述多个调整参数,来调整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的大小。随着产品设计的不同,当画面调整单元130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也可同时利用调整参数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换言之,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判别出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时,画面调整单元130将接收调整信号后调整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的大小,且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也可同时依据调整过后的显示区域的调整参数调整触控区域。如此一来,在浏览画面的当下,即使使用者将其手指放在触控显示面板110略作休息或是方便握取,电子装置100都不会因此跳脱浏览画面,且还会对应地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
当触控信号消失一段时间后,则画面调整单元130将恢复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为原来的尺寸。当触控信号发生变化时,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将依据新的触控信号发生变化。随着使用者的需求。当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被调整后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可呈现部分重叠或是不重叠的现象。画面调整单元130可在触控区域上与显示区域不重叠的位置出现控制选单供使用者控制显示区域内的内容,其中控制选单可为一拖曳列或是多数个按键,且控制选单可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样态。
显示区域位于该触控区域与该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的数据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样态,用以使使用者在观看显示区域时有更多的娱乐效果,其中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数据可为在显示区域上的虚拟按键。由于触控显示面板110可采用多点触控的显示面板,因此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可同时处理该在触控区域上位于触控区域与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与不重叠部分所产生的多数个触控信号。随着产品设计的不同,当面板触控单元发出调整信号且画面调整单元接收到此调整信号时,面板触控单元与画面调整单元可同时处理此调整信号以同时调整触控区域及显示区域的大小。
参照图2A所示,此为本发明的流程图。本发明首先利用触控显示面板产生触控信号S20,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可调整大小的一显示区域及一触控区域。接下来利用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接收触控信号,并根据此触控信号发出一调整信号S22。最后利用画面调整单元根据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并利用面板触控控制单元依据调整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S24。为了致使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更了解本实施例,以下将参照图1以及图2B所示的流程图,来对电子装置100的各构件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就电子装置100的构件来看,触控显示面板110包括显示单元111与触控单元112。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包括定时器121与面板触控控制器122。画面调整单元130包括处理器132以及显示卡133。其中,面板触控控制器122连接触控显示面板110、定时器121以及画面调整单元130中的处理器132。。此外,处理器132连接面板触控控制器122与显示卡133。显示卡133则连接触控显示面板110。
在操作上,显示单元111会透过显示区域来显示画面,且触控单元112会感应被对象按压的接触面并据以产生触控信号。据此,如步骤S210所示,当使用者的手指按压到触控显示面板110时,触控单元112会感应被按压的接触面并据以产生触控信号。此外,如步骤S220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10所产生的触控信号会传送至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且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会依据触控信号所呈现的状态值与第一设定值比较的结果,而决定是否发出调整信号,其中触控信号所呈现的状态值可为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
就步骤S220的详细步骤来看,如步骤S221所示,面板触控控制器122会依据来自触控显示面板110的触控信号触发定时器121。藉此,如步骤S222所示,定时器121将依据触控信号而开始计时,并据以产生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其中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即为接触面被持续按压的时间。
接着,如步骤S223所示,面板触控控制器122将判别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倘若按压时间小于第一设定值,则代表使用者正常操作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故此时将执行步骤S224,亦即面板触控控制器122将触控信号传递至处理器132以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另一方面,倘若按压时间大于第一设定值,则代表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故此时将执行步骤S225,亦即面板触控控制器122将发出调整信号。
再者,当画面调整单元130接收调整信号时,如步骤S230所示,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依据接触面的坐标值,产生多个调整参数。其中,图3为图2B的步骤S230的详细步骤流程图,以下请参照图1与图3来看步骤S230的详细步骤。如步骤S310所示,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发送且画面调整单元130接收调整信号时,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会根据触控信号的坐标值进行计算。其中调整信号包含触控信号的信息。当画面调整单元130调整显示区域的同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也可利用调整信号来调整触控区域。
举例来说,图4与图5分别为使用者握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握持电子装置100的过程中,使用者可透过左右手的四指托住电子装置100,并将左右手的拇指放在触控显示面板110的两侧。此时,使用者的手指并未按压到触控显示面板110,因此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400及触控区的范围向外扩张到最大,以呈现全屏幕显示。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握持电子装置100的过程中,使用者可透过左右手的四指托住电子装置100,且其左手的拇指可能按压在触控显示面板110上,进而形成一接触面500及触控信号。此外,由于使用者长时间按压在接触面500上,因此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将会发出调整信号。
针对触控信号所包含的坐标值,如步骤S320所示,处理器132会参照一直角坐标计算出从坐标值至触控显示面板110的边框的第一至第四距离值。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处理器132会沿着平行于X轴的方向,计算出从接触面500的坐标值到触控显示面板110的边框的距离值D51与D52。再者,处理器132更会沿着平行于Y轴的方向,计算出从接触面500的坐标值到触控显示面板110的边框的距离值D53与D54。换言之,针对接触面500的坐标值,处理器132可据以取得相关4个距离值D51~D54。
针对第一至第四距离值,如步骤S330所示,处理器132更将第一至第四距离值中较大的两距离值设定为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此外,如步骤S340所示,显示卡133会参照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产生多个调整参数。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由于距离值D52与D54为4个距离值D51~D54中较大的两距离值,因此处理器132会将距离值D52与D54分别设定为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此外,显示卡133会参照第一变动值D52与第二变动值D54产生多个调整参数。
随着产品设计的不同,当定时器121具有计时及触发的功能时,定时器121可在按压时间超过第一设定值时对面板触控控制器122发出调整信号。面板触控控制器122随即可取代处理器132的功能,参照一直角坐标计算出从接触面500的坐标值至触控显示面板110的边框的第一至第四距离值,并由第一至第四距离值中产生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后,透过处理器132将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传递至显示卡133。
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B。对于画面调整单元130所产生的多个调整参数,如步骤S240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10会依据所述多个调整参数来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并透过显示区域持续地显示画面。同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将同时利用所述的调整信号或是所述多个调整参数来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如步骤S250所示,当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调整过后,画面调整单元130持续侦测是否接收到调整信号。
当调整信号消失或是调整信号消失的时间超过一第二设定值时,则画面调整单元130将恢复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为原来的状态,其中原来的状态包含原来的尺寸及原来的位置且第二设定值为一时间设定值。当画面调整单元130接收到新的触控信号,且此触控信号包含新的坐标值时,且此触控信号所呈现的状态值大于一第一设定值时,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依据此新的触控信号调整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当画面调整单元130持续侦测是否接收到调整信号时,面板触控控制单120元也持续侦测是否产生调整信号,当产生调整信号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将会依据调整参数或是多个调整参数随着显示区域的调整而同时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
举例来说,图6至图8分别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变动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10可参照多个调整参数,将显示区域400的左侧边缘向内缩减并可视需求改变显示区域的分辨率。此外,内缩后的显示区域400的长度等于距离值D52,且内缩后的显示区域400的宽度不变。
再者,如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10可参照多个调整参数,将显示区域400的左侧边缘与上侧边缘皆向内缩减。此时,内缩后的显示区域400的长度等于距离值D52,且内缩后的显示区域400的宽度等于距离值D54。此外,如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10可参照多个调整参数,将显示区域400的左侧边缘、上侧边缘以及下侧边缘皆向内缩减。此时,内缩后的显示区域400的长度等于距离值D52,且内缩后的显示区域400的宽度小于距离值D54。
随着产品设计的不同,当藉由画面调整单元130产生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后,此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更可回传至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以调整触控显示面板110的触控区域。面板触控单元120也可藉由调整信号产生第一变动值与第二变动值后,再将变动值传递至画面调整单元130进行处理。随着使用者需求的不同,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可控制触控显示面板110上的触控区域,以使得触控区域随着显示区域400的缩小而缩小,并随着显示区域400的放大而放大。随着产品需求的不同,调整后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大小可不相同,因此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可彼此不重叠或是部分重叠。当显示区域被调整时,显示区域的分辨率可随使用者的需求被调整或是不被调整,当显示区域的分辨率不被调整时,显示区域在电子装置上的位置将被调整。
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B。针对调整过后的显示区域,电子装置100可藉由在显示区域内新增一拖曳列,来藉以辅助使用者浏览画面。举例来说,图9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在变动上的另一示意图,如图9所示,随着显示区域400的左侧边缘的向内缩减但是显示区域的分辨率并未进行调整,因此显示区域400内更新增了一拖曳列900,以使使用者可以观看并点选初始未呈现于调整过后的显示区域内的指令或内容。
此外,画面调整单元130更可在触控区域上与显示区域不重叠的位置出现控制选单供使用者控制显示区域内的内容,其中控制选单可为一拖曳列或是多数个按键且控制选单可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样态。举例来说,图10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在变动上的又一示意图,如图10所示,随着显示区域400的左侧边缘、上侧边缘以及下侧边缘的向内缩减,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更可依据所述多个调整参数,在触控显示面板110的下方为触控区域与显示区域不重叠的位置。其中,在触控区域上且在其与显示区域不重叠的位置处用以显示多个按键101~103,以辅助使用者对电子装置100内的显示区域的操作。
再者,图11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区域在变动上的再一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使用者左右手的拇指皆按压到触控显示面板110产生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首先收到第一触控信号再收到第二触控信号,其中第一触控信号代表使用者的左(右)手触碰到触控显示面板110所产生的触控信号,而第二触控信号则代表使用者的右(左)手触碰到触控显示面板110所产生的触控信号。第一接触面包含第一触控信号的坐标值,且第二接触面包含第二触控信号的坐标值。
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先收到第一触控信号后,将会产生第一调整信号。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将会根据此第一调整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而成为第一触控区,且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会根据此第一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而成为第一显示区。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收到一第二触控信号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会根据此第二触控信号产生一第二调整信号。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将会根据此第二调整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而成为第二触控区,且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会根据此第二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而成为第二显示区。
当面板触控单元同时收到第一触控信号及第二触控信号时,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将会同时根据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调整触控区域的大小而成为第三触控区,且画面调整单元130将会同时根据第一调整信号及第二调整信号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而成为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三触控区可为第一触控区与第二触控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且第三显示区可为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如图11所示,当使用者左右手的拇指皆按压到触控显示面板110时,显示区域400的左侧边缘与右侧边缘皆会向内缩减。此外,在图11中,显示区域400的上侧边缘以及下侧边缘也会向内缩减。然而,在显示区域400的设定上,电子装置100也可依据使用者的设定需求,选择性地调整显示区域400的上侧边缘与下侧边缘。当任一触控信号消失时,触控区域及显示区域将会依据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仍然接收到的触控信号所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电子装置100更包括第二储存单元140、锁定键150以及输入控制器160。其中,第二储存单元140电性连接处理器132,并配合处理器132的运作而执行相应的数据储存。第二储存单元可为硬盘或是闪存。此外,输入控制器160电性连接锁定键150以及画面调整单元130中的处理器132。此外,锁定键150可例如是实体按键或是虚拟按键。
在操作上,当锁定键150被按压时,锁定键150会产生一输入信号,且输入控制器160会依据输入信号产生一锁定信号。此外,画面调整单元130会依据锁定信号闩锁住所述多个调整参数,以锁定显示区域的范围。换言之,当使用者认为显示区域已达到最佳范围时,使用者可藉由按压锁定键150来锁定显示区域,以致使显示区域的范围不会随着使用者握持电子装置100的不同而产生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者因其握持方式而误碰触控显示面板110时,使用者所按压的接触面的面积也会比点选面板时所形成的接触面来得大。换言之,在判别使用者是否误碰触控显示面板110的方式上,除了可以利用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来进行判别以外,也可以利用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大小来进行判别。
据此,图12为依据把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其中,图12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图1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00是依据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而图12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200则是依据接触面的大小,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因此,图12实施例中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不同于图1实施例中的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
详言之,在图12实施例中,面板触控控制单元120’包括面积计算模块1201与面板触控控制器1202。在操作上,面积计算模块1201会感测并计算接触面的面积,并据以产生一接触面积值。此外,面板触控控制器1202会判别接触面积值是否大于一第三设定值。藉此,当接触面积值大于第三设定值时,则代表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故此时的面板触控控制器1202将发出调整信号。相对地,当接触面积值小于第三设定值时,面板触控控制器1202将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至于图12实施例的其余构件的运作方式已包含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故在此不予赘述。
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其中,图13实施例与图2B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图2B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220是依据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而图13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220’则是依据接触面的大小,来判别是否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
详言之,就图13实施例的步骤S220’的详细步骤来看,在是否执行控制指令的判断上,如步骤S1301所示,首先,将感测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并据以产生一接触面积值。之后,如步骤S1302所示,将判别接触面积值是否大于第三设定值。藉此,当接触面积值大于第三设定值时,则代表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故此时将执行步骤S1304,亦即面板触控控制器120将发出调整信号。相对地,当接触面积值小于第三设定值时,则将执行步骤S1303,亦即执行相应于触控信号的控制指令。至于图12实施例的其余步骤的相关解说已包含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故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依据触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或是使用者按压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小,来判别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是否发出调整信号。此外,当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调整信号时,本发明更依据触控信号的坐标值来调整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范围。藉此,当使用者并非是在操控面板上的功能选项时,电子装置将不会执行控制指令,而是调整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范围。如此一来,在浏览画面的当下,即使使用者将其手指放在触控显示面板略作休息或是方便握取,电子装置都不会因此跳脱浏览画面,且还会对应地调整显示区域及触控区域的范围。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根据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Claims (42)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调整大小的一显示区域及一触控区域;
一面板触控控制单元,连接该触控显示面板并根据所接收的一第一触控信号产生一第一调整信号,以调整该触控区域的大小成为一第一触控区;以及
一画面调整单元,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调整该显示区域的大小成为一第一显示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为多点触控的触控显示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所接收的一第二触控信号产生一第二调整信号,其中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触控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二触控区,且该画面调整单元将根据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显示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二显示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同时接收该第一触控信号及该第二触控信号时,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及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触控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三触控区,且该画面调整单元将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及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显示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三显示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显示区为该第一显示区与该第二显示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触控区为该第一触控区与该第二触控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单元及一触控单元,其中该显示单元用来显示一画面,且该触控单元用来产生该触控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包含一面板触控控制器,用来根据该第一触控信号调整该触控区域的大小,且该第一调整信号包含该触控信号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还包含一定时器,用来计算该第一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其中当第一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大于一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该第一调整信号,且当该第一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小于该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单元执行该第一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一控制指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还包含一面积计算模块,用以计算该第一触控信号在该触控区域上所形成的一接触面积,其中当该接触面积值大于一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该第一调整信号且当该接触面积值小于该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单元执行该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一控制指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画面调整单元用以利用一直角坐标计算该第一触控信号至该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第一至一第四距离值,并将该第一至该第四距离值中较大的两距离值设定为一第一变动值与一第二变动值,其中该画面调整单元利用该第一变动值及该第二变动值调整该显示区域的大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画面调整单元包含一处理器及一显示卡。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还包含一储存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锁定键,其中当该锁定键被按压时,该锁定键产生一输入信号;以及
一输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锁定键与该画面调整单元,依据该输入信号产生一锁定信号,
其中,该画面调整单元依据该锁定信号锁定该显示区域的范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及该画面调整单元还在该显示区域内产生一拖曳列。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域及该触控区域不重叠或是部分重叠。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域位于该触控区域与该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的数据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样态。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同时处理该触控区域位于该触控区域与该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与不重叠部分所产生的触控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画面调整单元还在该不重叠的区域呈现一控制选单,且该控制选单位于该触控区域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选单包含多数个按键或是一拖曳列。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选单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样态。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域及该触控区域可同时处理该第一调整信号。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域为数据显示区域的可视区,且该触控区域为该触控显示面板可被触碰而控制该电子装置的区域。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后的显示区域的一分辨率会产生变化或是不产生变化。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显示区域的该分辨率不产生变化时,则该显示区域在该电子装置上的位置发生变化。
26.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利用一触控显示面板产生一第一触控信号,其中该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调整大小的一显示区域及一触控区域;
利用一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触控信号,并根据该第一触控信号发出一第一调整信号;以及
利用一画面调整单元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调整该显示区域的大小以成为一第一显示区,并利用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依据该第一调整信号调整该触控区域的大小以成为一第一触控区。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单元及一触控单元,其中该显示单元用来显示一画面,且该触控单元用来产生该第一触控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信号的产生步骤包括:
利用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内的一定时器计算该第一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
当该第一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大于一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该第一调整信号;以及
当该第一触控信号所维持的时间小于该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单元执行该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一控制指令。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调整信号的产生步骤包括:
利用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内的一面积计算模块计算该第一触控信号在该触控区域上所形成的一接触面积;
当该接触面积大于一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发出该第一调整信号;以及
当该接触面积小于该设定值时,该面板触控单元执行该触控信号所对应的一控制指令。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画面调整单元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调整该显示区域的大小的步骤包括:
利用该画面调整单元接收该第一调整信号,并利用一直角坐标计算该第一触控信号至该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第一至一第四距离值;
该画面调整单元将该第一至该第四距离值中较大的两距离值设定为一第一变动值与一第二变动值;以及
该画面调整单元利用该第一变动值及该第二变动值调整该显示区域的大小。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锁定该显示区域的步骤包含:
利用一锁定键产生一输入信号;
利用一输入控制器依据该输入信号产生一锁定信号;
利用该画面调整单元依据该锁定信号锁定该显示区域的范围。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域及该触控区域不重叠或是部分重叠。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域位于该触控区域与该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的数据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样态。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同时处理该触控区域位于该触控区域与该显示区域重叠的部分与不重叠部分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画面调整单元还在该不重叠的区域呈现一控制选单且此控制选单位于该触控区域内。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选单包含多数个按键或是一拖曳列。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选单呈现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样态。
3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面板为多点触控的触控显示面板且利用该触控显示面板产生一第二触控信号,其中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该一第二触控信号产生一第二调整信号。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产生该第二调整信号之后,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触控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二触控区且该画面调整单元将根据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显示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二显示区。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同时接收该第一触控信号及该第二触控信号时,该面板触控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及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触控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三触控区且该画面调整单元将根据该第一调整信号及该第二调整信号将该显示区域调整成为一第三显示区。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显示区为该第一显示区与该第二显示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触控区为该第一触控区与该第二触控区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的区域。
CN201110139137.1A 2010-05-28 2011-05-23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2262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4922210P 2010-05-28 2010-05-28
US61/349,222 2010-05-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2479A true CN102262479A (zh) 2011-11-30
CN102262479B CN102262479B (zh) 2014-11-19

Family

ID=4500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9137.1A Active CN102262479B (zh) 2010-05-28 2011-05-23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92120B2 (zh)
JP (1) JP2011248899A (zh)
CN (1) CN102262479B (zh)
TW (1) TWI529574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6931A (zh) * 2012-04-11 2013-10-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条件式改变显示范围的方法
CN103870042A (zh) * 2012-12-15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图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345905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式空中鼠标的控制方法
CN104571793A (zh) * 2013-10-28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03723A (zh) * 2012-09-04 2015-05-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
CN104615303A (zh) * 2015-01-30 2015-05-1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204676A (zh) * 2014-06-27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700709A (zh) * 2016-02-25 2016-06-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不可触控区域的方法
TWI562055B (en) * 2014-11-07 2016-12-1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 processing method of screen-displayed window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293191A (zh) * 2015-06-19 2017-01-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6445396A (zh) * 2012-03-12 2017-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874252A (zh) * 2018-07-02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8931852A (zh) * 2017-05-22 2018-12-0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器系统、调整隐藏区遮罩的方法及程序产品
CN109388262A (zh) * 2017-08-04 2019-02-26 益富可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US10949077B2 (en) 2015-06-19 2021-03-16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0638B (zh) * 2009-10-20 2013-07-01 Acer Inc 觸控顯示裝置、觸控顯示系統及其調整觸控區域之方法
JP6199534B2 (ja) * 2011-04-26 2017-09-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417754B2 (en) * 2011-08-05 2016-08-16 P4tents1, LLC User interfa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30141341A1 (en) * 2011-12-06 2013-06-06 Htc Corporatio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JP5413448B2 (ja) * 2011-12-23 2014-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及び操作装置
JP5849779B2 (ja) * 2012-03-02 2016-0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操作入力装置、該入力装置で実行される操作画面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30110715A (ko) * 2012-03-30 2013-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베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TWI475446B (zh) * 2012-04-24 2015-03-01 Wistron Corp 光學式觸控系統及其擷取訊號調整之方法
JP6124169B2 (ja) * 2012-06-08 2017-05-1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913005B2 (ja) * 2012-08-29 2016-04-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52950A (ja) * 2012-09-10 2014-03-20 Sharp Corp 情報端末
TW201430680A (zh) * 2013-01-18 2014-08-01 Jin-Ben Zhang 觸控螢幕之點擊操作結構
KR102089317B1 (ko) * 2013-07-31 2020-03-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150286349A1 (en) * 2014-04-02 2015-1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nsient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JP6432409B2 (ja) * 2015-03-24 2018-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474310B2 (en) * 2015-04-27 2019-11-12 Adobe Inc. Non-modal toolbar control
CN106933446B (zh) * 2017-02-27 2021-01-0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界面显示内容的位置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9857316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佳能株式会社 可触摸界面的基于预测的调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292A (zh) * 2006-11-16 2008-05-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显示方法
CN101493735A (zh) * 2008-01-21 2009-07-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的操作系统及方法
US20100053111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touch control for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9494A1 (en) * 2003-06-05 2004-12-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remaining behind an obstacle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display to the user of a data processing device
KR100522940B1 (ko) 2003-07-25 2005-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활성영역을 설정 가능한 터치스크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7028512A (ja) * 2005-07-21 2007-02-01 Fujifilm Holdings Corp 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TWI423082B (zh) 2007-11-02 2014-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觸控螢幕裝置及其圖像顯示方法
JP2009119931A (ja) * 2007-11-12 2009-06-04 Denso Corp 車両用操作入力装置
KR101499546B1 (ko) * 2008-01-17 2015-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영역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기록매체
KR101517967B1 (ko) * 2008-07-07 201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TW201017487A (en) 2008-10-17 2010-05-01 Asustek Comp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displayed p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542097B2 (en) * 2010-01-13 2017-01-1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Virtual touchpad for a touch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3292A (zh) * 2006-11-16 2008-05-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显示方法
CN101493735A (zh) * 2008-01-21 2009-07-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的操作系统及方法
US20100053111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touch control for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5396B (zh) * 2012-03-12 2019-09-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445396A (zh) * 2012-03-12 2017-02-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76931A (zh) * 2012-04-11 2013-10-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条件式改变显示范围的方法
CN104603723A (zh) * 2012-09-04 2015-05-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设备
CN103870042A (zh) * 2012-12-15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图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870042B (zh) * 2012-12-15 2017-08-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图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345905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式空中鼠标的控制方法
CN104571793A (zh) * 2013-10-28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71793B (zh) * 2013-10-28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04676A (zh) * 2014-06-27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204676B (zh) * 2014-06-27 2018-08-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输入方法和电子设备
TWI562055B (en) * 2014-11-07 2016-12-1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 processing method of screen-displayed window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615303B (zh) * 2015-01-30 2018-02-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15303A (zh) * 2015-01-30 2015-05-13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误触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93191A (zh) * 2015-06-19 2017-01-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6293191B (zh) * 2015-06-19 2019-09-1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0949077B2 (en) 2015-06-19 2021-03-16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5700709A (zh) * 2016-02-25 2016-06-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不可触控区域的方法
CN105700709B (zh) * 2016-02-25 2019-03-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不可触控区域的方法
CN108931852A (zh) * 2017-05-22 2018-12-0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器系统、调整隐藏区遮罩的方法及程序产品
CN108931852B (zh) * 2017-05-22 2020-10-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器系统、调整隐藏区遮罩的方法及程序产品
CN109388262A (zh) * 2017-08-04 2019-02-26 益富可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防误触方法
CN108874252A (zh) * 2018-07-02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WO2020007021A1 (zh) * 2018-07-02 2020-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9574B (zh) 2016-04-11
TW201235905A (en) 2012-09-01
US9292120B2 (en) 2016-03-22
JP2011248899A (ja) 2011-12-08
US20110291970A1 (en) 2011-12-01
CN102262479B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2479B (zh) 电子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US1029614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avoidance of a mis-tou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EP2338101B1 (en) Obj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ouchscreen
CN20393058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12019447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one-touch Interface and None-touch Control Method
AU2016203222A1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with two levels
US20160034090A1 (en) Touch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902476B (zh) 一种触摸式终端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WO2015043218A1 (zh) 一种虚拟键盘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3376931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条件式改变显示范围的方法
CN102597944A (zh) 内容边界信令技术
CN103593136A (zh) 单手操作大屏幕触控终端的方法、装置及触控终端
JP58719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CN103677266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693083A (zh)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92148A (zh) 触控显示驱动电路
EP2343632A1 (en) Touch panel device operating as if in the equivalent mode even when detected region is smaller than display region of display device
CN204859237U (zh) 一种多显示屏的移动电子设备
KR20120023405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7463290A (zh) 触摸操作的响应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5700782A (zh) 一种调整虚拟按键布局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638810B (zh) 触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779010A (zh) 一种触摸屏多点触摸解锁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2830897A (zh) 操作装置
CN104020956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单手握持拍照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