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9137B - 电梯的更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更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9137B
CN102249137B CN201110090786.7A CN201110090786A CN102249137B CN 102249137 B CN102249137 B CN 102249137B CN 201110090786 A CN201110090786 A CN 201110090786A CN 102249137 B CN102249137 B CN 102249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track
machine bed
elevator
lin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07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9137A (zh
Inventor
高田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4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9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9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91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梯的更新方法。其中,包括:一边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将更新后所要用的用品向不会给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带来障碍的位置安装以及更换的第一阶段;一边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曳引机的向升降通路内的顶部的设置作业的第二阶段;和停止利用液压起重器所进行的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实施向绳索式电梯的切换作业的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在设置有平衡配重的升降通路上部,通过在更新后设置于液压起重器的侧方空间的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中设置在不会给液压起重器的工作带来障碍的位置的一方的轨道与设置在该一方的轨道与升降通路内壁之间的临时设置用托架,支撑设置有曳引机的曳引机座,在该曳引机座上设置曳引机。

Description

电梯的更新方法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113108(申请日:5/17/2010)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参照该申请,包含该申请的内容的全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的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楼层数比较少的低层结构的公寓等中,使用不需要在升降通路的上方设置机房的液压式的电梯。但是,近年来出于环境问题的考虑,使用油的液压式的电梯的采用急剧减少,绳索式电梯占大多数。因此,在对老化的液压式电梯进行更新时,几乎都将其变更为无机房的绳索式电梯系统(例如,日本特开2003-34474号公报)。
以往,将液压式电梯向最新的无机房的绳索式电梯变更的更新方法是,将已设的轿厢拆除,进而将液压起重器、主导轨、门等用品全都拆除,将最新式的电梯系统原样设置在升降通路内。
在上述更新方法中,将现有的液压式电梯全部拆除,变更为无机房的绳索式电梯系统,所以在该施工期间中电梯完全停止(下面称为完全停止期间),客人不能利用电梯的期间非常长。就这样的电梯的更新施工而言,根据客人的希望,电梯的完全停止期间的缩短成为第一课题。
作为使液压式电梯更新的施工期间缩短的一个方法,具有使拆除、搬出非常耗费时间的液压起重器保留的方法。在该情况下,施工期间缩短,但液压起重器保留,所以设置平衡配重的空间受限。另外,平衡配重为了确保必要的重量需要具有某种程度以上的外形形状,其导轨的设置空间的确保成为问题。即,为了使大到某种程度以上的平衡配重升降,要确保其升降空间,所以一对导轨的轨道设置间隔也变大。
在新设置的平衡配重的升降空间,使用保留的液压起重器的侧方空间,将该侧方空间的宽度方向设为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设置间隔。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一对导轨的轨道设置间隔较大,理想情况是将一方的轨道建得尽可能靠近保留的液压起重器。但是,在液压起重器的两侧也竖立设置有液压起重器用的轨道,所以在拆除液压起重器用的轨道前,不能建立平衡配重用的轨道。即,如果拆除了液压起重器用的轨道,则不能使电梯作为液压式电梯而工作。
另外,在更新后的新电梯中所使用的曳引机和/或载置该曳引机的曳引机座(machine bed)类配置在平衡配重用导轨的上部,所以在平衡配重用的导轨建立之前,不能设置这些构件。其结果是,如上所述完全停止期间中的施工内容增加,由此完全停止期间也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到变更为绳索式电梯之前、通过增加使用已设的液压式电梯的阶段的施工内容而能够缩短完全停止期间的电梯的更新方法。
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更新方法,该更新方法将通过竖立设置在轿厢的一侧面与升降通路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内的液压起重器进行升降驱动的液压式电梯,更新为通过能够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升降通路内的平衡配重与设置于该升降通路的上部的曳引机使所述轿厢以吊桶式进行升降的绳索式电梯,其中,具有:第一阶段,其中一边维持通过所述液压起重器升降驱动所述轿厢的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将更新后所使用的用品向不会给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带来障碍的位置安装以及更换;第二阶段,其中一边维持作为所述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所述曳引机的向升降通路内的顶部的设置作业;和第三阶段,其中,停止利用所述液压起重器所进行的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并实施向绳索式电梯的切换作业;在所述第二阶段中,在设置有所述平衡配重的升降通路上部,通过在更新后设置于液压起重器的侧方空间的所述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中设置在不会给所述液压起重器的工作带来障碍的位置的一方的轨道、与设置在该一方的轨道与升降通路内壁之间的临时设置用托架,对设置有所述曳引机的曳引机座进行支撑,在该曳引机座上设置所述曳引机。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的更新方法,分阶段划分将液压式电梯向绳索式电梯进行更新的作业工序,直到变更为绳索式电梯之前使用已设的液压式电梯,由此能够缩短完全停止期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中的更新前的液压式电梯的升降通路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中的更新后的升降通路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中的更新后的升降通路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的第二阶段中的将临时设置用托架安装于升降通路壁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图4中的一方的轨道19a与托架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图4中的曳引机座与临时设置用托架的支撑构造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的第二阶段中的将临时设置用托架28安装于轨道托架30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的第二阶段中的临时设置用托架38、轨道托架30与平衡配重用的另一方的轨道19b的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临时设置用托架38、轨道托架30与另一方的轨道19b的结合关系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图8中的临时设置用托架38与曳引机座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的第二阶段中的、临时设置用托架48与轨道托架30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更新方法的第二阶段中的、临时设置用托架48、轨道托架30与起重螺栓32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3是仅设为图12中的起重螺栓32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同一部位赋予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更新前的液压式电梯的升降通路的俯视示意图。在图1中,在升降通路11内,能够通过导轨13升降地设置有轿厢12。在该轿厢12的一侧面(在图1中为背面)与升降通路1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内,竖立设置有通过液压而工作的液压起重器14。该液压起重器14具有通过液压进行上下运动的柱塞,在该柱塞的顶端设有滑轮15。在该滑轮15上卷绕有未图示的绳索,该绳索的一端连接于设置于轿厢12的下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绳索栓子12a,另一端连接于液压起重器14的下部基体部。因此,通过液压起重器14的柱塞上升,由此卷绕于其顶端的滑轮15上的绳索的一端也上升,将轿厢12上拉而使其上升。
液压起重器14在图1中设置于轿厢12的背面侧,但也可以设置于侧面侧。在该液压起重器14的两侧,设有液压起重器轨道16,对液压起重器14工作时的柱塞以及滑轮15的升降进行导向和支撑。在将液压起重器14设置于轿厢12的侧面时,这些构造也同样。
图2是仍保留拆除需要长时间的液压起重器14而将液压式电梯更新为曳引式后的升降通路11的俯视概略示意图。在图2中,在液压起重器14的侧方的空闲空间设置有平衡配重18和对该平衡配重18进行升降导向的一对导轨19(由轨道19a、19b构成),在这些构件的上部(阴影部分),设有承载支撑后述的曳引机的曳引机座。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更新后的升降通路11的右侧面的示意图。但是,图3的上部(通过图2的阴影表示的曳引机座部分),为了容易明白地说明构造,设为从图2的正面(图示下方)观察所见的图。因此在图3中,承载支撑曳引机26的曳引机座27设置在左右一对19a、19b之上,所述左右一对19a、19b配置于图2所示的液压起重器14的侧方。
下面概略说明将图1所示的液压式的电梯更新为图2以及图3所示的绳索式电梯的方法。
该更新方法是将液压式电梯更新为绳索式电梯的方法,该液压式电梯在图1所示的升降通路内,通过竖立设置于轿厢12的一侧面(在图中为背面)与升降通路1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的液压起重器14对设置成能够通过导轨13升降的轿厢12进行升降驱动,该绳索式电梯,如图2以及图3所示仍保留液压起重器14而通过能够升降地设置于升降通路11内的平衡配重18与设置于该升降通路11的上部的曳引机26使轿厢12以吊桶式进行升降,该方法大致划分为下面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一边维持通过液压起重器14对轿厢12进行升降驱动的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将更新后所使用的用品例如平衡配重18和其导轨19等向不会给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带来障碍的位置安装以及更换。在第二阶段,一边在限制轿厢12向最上楼层移动的状态下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曳引机26向升降通路11内的顶部的设置作业。在第三阶段,将作为利用液压起重器14的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停止,并实施向绳索式电梯的切换作业。
其中,在第二阶段,在设置有平衡配重18的升降通路11的上部,设置设置有曳引机26的曳引机座27,在该曳引机座27上载置曳引机26。在曳引机座27的设置时,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于液压起重器14的侧方空间的平衡配重18用的一对导轨19中设置得在不会给液压起重器14的工作带来障碍的图示右侧的位置的一方的轨道19a和设置在该轨道19a与升降通路11的内壁之间的临时设置用托架28,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下面。
另外,在支撑曳引机座27的轨道19a的上端部与曳引机座27的下面之间,设有托架29。该托架29包括:位于轨道19a的顶端与曳引机座27的下面之间的水平部29a;如图5所示那样与截面为T形的轨道19a的背面接合的垂直部29b;和一体设置于这些水平部29a与垂直部29b的两侧的三角形状的加强部29c,该托架29通过螺栓紧固等安装于轨道19a的顶端。
在这里,在液压起重器14的两侧,如图4所示,具有液压起重器轨道16,如果将其在第二阶段拆除,则给液压起重器14的工作带来障碍,变得不能作为液压式电梯而运用。在第二阶段,需要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在该阶段液压起重器轨道16原样保留,所以不能设置图3所示的另一方的轨道19b。因此,代替该另一方的轨道19b而使用临时设置用托架28,如上所述那样该临时设置用托架28与轨道19a一起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下面。
在上述的第二阶段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下面的临时设置用托架28如图6所示,通过系紧螺栓(anchor bolt)直接固定于接近支撑曳引机座27的升降通路内壁11a。另外,与液压起重器14相反一侧的平衡配重用的轨道19a如上所述,不会给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带来障碍,所以能够事先设置。因此,能够通过这一方的轨道19a与临时设置用托架28支撑曳引机座,在其上载置曳引机26。
这样,能够在上述的第二阶段一边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进行作业耗时的曳引机26以及其曳引机座27的向升降通路11的上部的设置,所以能够缩短电梯的完全停止期间。
另外,在第三阶段,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完全停止,所以能够将设置于液压起重器14的两侧的液压起重器轨道16拆除。因此,能够在液压起重器14的附近设置平衡配重用的另一方的轨道19b,所以曳引机座27如图3所示由这一对平衡配重用的轨道19a、19b支撑。
在图4以及图6中,表示了通过系紧螺栓将临时设置用托架28直接固定于升降通路内壁11a的构造例,但也可以如图7所示,固定于轨道托架30。该轨道托架30用于安装支撑在第三阶段设置的平衡配重用的另一方的轨道19b,并在第二阶段一体安装于升降通路内壁11a。即,作为该轨道托架30使用截面为L形的钢材,以其长度方向与升降通路内壁面成直角的方式一体安装,所示升降通路内壁面与图6的正面相对。而且,在该第二阶段,如图6所示,通过螺栓紧固等将支撑曳引机座27的图示左侧下面的临时设置用托架28的下部固定于该轨道托架30。
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在上述的第二阶段中一边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进行作业耗时的曳引机26以及其曳引机座27向升降通路11的上部的设置,所以能够缩短电梯的完全停止期间。
接下来,对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例中,在第二阶段,将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临时设置用托架38与图7同样安装于固定于接近曳引机座27的升降通路内壁的轨道托架30。该轨道托架30如上所述,支撑在第三阶段设置在液压起重器14附近的平衡配重用一对导轨19的另一方的轨道(图示左侧的轨道)19b。该轨道19b如上所述,在第三阶段设置在液压起重器14附近,安装于轨道托架30,支撑曳引机座27。在该第三阶段,在上述的第二阶段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临时设置用托架38不从轨道托架30卸下,如图8以及图9所示,原样与轨道19b结合成一体。
在这里,临时设置用托架38如图10所示,将2个构件38A、38B结合为一体而成的。构件38A与在图4以及图5中说明的安装于一方的轨道19a的上端部的托架29为相同构造,其包括:位于轨道19b的顶端与曳引机座27的下面之间的水平部;与截面为T形的轨道19b的背面接合的垂直部;和一体设置于这些水平部与垂直部的两侧的三角形状的加强部,该构件38A通过螺栓紧固等安装于轨道19b的上部。构件38B包括:与上述构件38A的垂直部背靠背结合的垂直部;载置于截面为L形的轨道托架30的水平部分的水平部;和一体设置于这些水平部与垂直部的两侧的三角形状的加强部。
通过这样的构造,也能够在上述的第二阶段一边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进行作业耗时的曳引机26以及其曳引机座27向升降通路11的上部的设置,所以能够缩短电梯的完全停止期间。另外,在第三阶段,也能够不拆除临时设置用托架38地设置平衡配重用的另一方的轨道19b,能够缩短作业时间。
接下来,对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第二阶段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临时设置用托架48,具有基本构造与图10所示的2个构件38A、38B同样的构件48A、48B,进而,该构件48B构成为与轨道托架30连结的部分48B1能够从本体部分48B分离。即,构件48A与构件38A同样,与安装于一方的轨道19a的上端部的托架29为相同构造,其包括:位于轨道19b的顶端与曳引机座27的下面之间的水平部;与截面为T形的轨道19b的背面接合的垂直部;和一体设置于这些水平部与垂直部的两侧的三角形状的加强部,该构件48A通过螺栓紧固等安装于轨道19b的上部。构件48B也与构件38B同样,其包括:与上述构件48A的垂直部背靠背结合的垂直部;形成在该垂直部的下端部的水平部;和一体设置于这些水平部与垂直部的两侧的三角形状的加强部。但构成为垂直部的长度比所述构件38B短,水平部下面未到达截面为L形的轨道托架30的水平部分之上。因此,在载置于构件48B的水平部下面的水平部与轨道托架30的水平部分之上之间,能够分离地设置有向轨道托架30连结的连结部分48B1。即,该临时设置用托架48构成为能够分离为: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由构件48A以及与其连结成一体的构件48B构成的部分;和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部分48B1。
该临时设置用托架48在第二阶段,如图11所示,将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和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部分48B1连结成一体,曳引机座27经由临时设置用托架48由轨道托架30支撑。
在第三阶段,为了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完全停止,因此在液压起重器14的附近设置有平衡配重用的另一方的轨道19b,所以将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与所设置的另一方的轨道19b结合,通过平衡配重用的一对轨道19a、19b支撑曳引机座27以及载置于其上部的曳引机26的重量、进而支撑伴随着作为绳索式电梯的运行而产生的轿厢12和平衡配重18的重量等。
此时,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部分48B1分离而从轨道托架30卸下。因此,在第三阶段以后,轨道托架30仅使用于本来的轨道19b的保持功能,加上了第三阶段以后的轿厢12、平衡配重18的重量后的较大的载荷不会施加于轨道托架30。
接下来,对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图11所示的临时设置用托架48同样的构件,其由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与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部分48B1构成。而且,在第二阶段,将这些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与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部分48B1连结成一体。但是,通过设置于轨道托架30的起重螺栓32,将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以能够相对于上下方向调整位置的状态安装于轨道托架30。
这样,通过安装起重螺栓32,卸除部分48B1的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在第三阶段设置轨道11b时,能够通过起重螺栓32将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上抬,将轨道11b的顶端部安装于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构件48a内的作业变得容易。
图13表示不安装图12中的部分48B1、仅设为起重螺栓32的变形例。即,支撑曳引机座27的临时设置用托架48仅由该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部分(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构成,具有将该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的部分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起重螺栓32。该起重螺栓32的顶端与构件48B的水平部分螺纹接合,在第二阶段,变为这些连结于曳引机座的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的部分通过起重螺栓32能够调整高度地连结于轨道托架30的构造。
即使是这样构成,在第三阶段设置轨道11b时,能够通过起重螺栓32将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连结于曳引机座27的由构件48A、构件48B构成的部分上抬,将轨道11b的顶端部安装于临时设置用托架48的构件48A内的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第三阶段以后,轨道托架30仅使用于本来的轨道19b的保持功能,加上了第三阶段以后的轿厢12、平衡配重18的重量后的较大的载荷由所安装的轨道11v负担,所以较大的载荷不会施加于轨道托架30。
如上所详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液压式电梯更新为无机房的绳索式电梯系统的方法中,按顺序执行:第一阶段,其中一边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将更新后所使用的用品向不会给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带来障碍的位置安装以及更换;第二阶段,其中,一边在限制轿厢向最上楼层的移动的状态下维持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曳引机的向升降通路内的顶部的设置作业;和第三阶段,其中,将作为利用液压起重器的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停止,并实施向绳索式电梯的切换作业,另外将拆除、搬出需要时间的液压起重器保留。而且,在上述的第二阶段的进行将曳引机向升降通路内的顶部设置的作业时,通过暂时设为临时设置状态,能够缩短第三阶段的完全停止期间。
另外,通过将用于进行临时设置的临时设置用托架从升降通路壁卸下,在混凝土构造的升降通路壁也能够设置,进而安装场所的自由度增加。
另外,如果将用于进行临时设置的临时设置用托架安装于平衡配重用的轨道托架,则不需要将临时设置用的托架最终拆卸。
另外,通过将临时设置用托架与平衡配重用的轨道托架设置成能够分离,从而能够不受曳引机、轿厢载重等的影响地构成仅允许水平载荷的轨道托架。
另外,如果构成为在临时设置用托架与轨道托架之间设置起重螺栓时,则在最终安装轨道时,能够将曳引机、曳引机座类上抬,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并不意味着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和/或主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梯的更新方法,该更新方法将在升降通路内通过竖立设置在轿厢的一侧面与升降通路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内的液压起重器进行升降驱动的液压式电梯,更新为通过能够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升降通路内的平衡配重与设置于该升降通路上部的曳引机使所述轿厢以吊桶式进行升降的绳索式电梯,该更新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阶段,其中,一边维持通过所述液压起重器对所述轿厢进行升降驱动的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将更新后所要用的用品向不会给液压式电梯的运行带来障碍的位置安装以及更换;
第二阶段,其中,一边维持作为所述液压式电梯的运用,一边实施所述曳引机的向升降通路内的顶部的设置作业;和
第三阶段,其中,停止利用所述液压起重器所进行的作为液压式电梯的运用,实施向绳索式电梯的切换作业,
在所述第二阶段,在设置有所述平衡配重的升降通路上部,通过在更新后设置于液压起重器的侧方空间的所述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中设置在不会给所述液压起重器的工作带来障碍的位置的一方的轨道、与设置在该一方的轨道与升降通路内壁之间的临时设置用托架,对设置有所述曳引机的曳引机座进行支撑,在该曳引机座上设置所述曳引机,以及
在所述第二阶段,将对所述曳引机座进行支撑的临时设置用托架安装于固定于曳引机座附近的升降通路内壁的轨道托架;
在所述第三阶段,在该轨道托架上安装设置在所述液压起重器附近的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另一方的轨道;
其中,支撑所述曳引机座的临时设置用托架能够分离为连结于该曳引机座的部分和连结于所述轨道托架的部分;
在所述第二阶段,将这些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与连结于所述轨道托架的部分连结成一体;
在所述第三阶段,将所述临时设置用托架的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结合于设置于所述液压起重器附近的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另一方的轨道,所述临时设置用托架的连结于所述轨道托架的部分分离而将其从所述轨道托架卸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曳引机座,
在所述第二阶段,由所述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所述一方的轨道与直接固定于曳引机座附近的升降通路内壁的临时设置用托架支撑,
在所述第三阶段,由所述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所述一方的轨道与该一对导轨的设置在所述液压起重器附近的另一方的轨道支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阶段,将对所述曳引机座进行支撑的临时设置用托架安装于固定于曳引机座附近的升降通路内壁的轨道托架;
在所述第三阶段,在该轨道托架上安装设置在所述液压起重器附近的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另一方的轨道,并且使对所述曳引机座进行支撑的临时设置用托架结合于该另一方的导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
支撑所述曳引机座的临时设置用托架能够分离为连结于该曳引机座的部分和连结于所述轨道托架的部分;
在所述第二阶段,将这些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与连结于所述轨道托架的部分连结成一体,通过设置于所述轨道托架的起重螺栓,将所述临时设置用托架的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以能够相对于上下方向调整位置的状态安装于轨道托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
支撑所述曳引机座的临时设置用托架具有:连结于该曳引机座的部分;和将连结于该曳引机座的部分连结于所述轨道托架的起重螺栓,
在所述第二阶段,将这些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通过所述起重螺栓能够调整高度地相对于所述轨道托架连结;
在第三阶段,将所述临时设置用托架的连结于曳引机座的部分,调节为适当高度并使其相对于设置于所述液压起重器附近的平衡配重用的一对导轨的另一方的轨道结合。
CN201110090786.7A 2010-05-17 2011-04-12 电梯的更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9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3108A JP5595788B2 (ja) 2010-05-17 2010-05-17 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JP113108/2010 2010-05-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9137A CN102249137A (zh) 2011-11-23
CN102249137B true CN102249137B (zh) 2014-02-12

Family

ID=4497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07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9137B (zh) 2010-05-17 2011-04-12 电梯的更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95788B2 (zh)
CN (1) CN102249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6166B2 (ja) * 2012-05-18 2015-11-1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改修用機器設置方法
WO2014136171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改修方法
JP6141338B2 (ja) * 2015-01-16 2017-06-0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釣合重り搬出入方法
WO2017203633A1 (ja) * 2016-05-25 2017-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据付方法
JP6576567B2 (ja) * 2016-08-18 2019-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改修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ガイドレール
JP7150158B2 (ja) * 2019-05-14 2022-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およびかご機器コントロー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43118A (ja) * 1998-11-12 2000-05-2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改修作業方法
JP2002160876A (ja) * 2000-11-28 2002-06-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3034474A (ja) * 2001-07-18 2003-02-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および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ー
JP2007039224A (ja) * 2005-08-04 2007-0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改修方法
JP2009149422A (ja) * 2007-12-21 2009-07-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交換装置および交換方法
JP4595011B2 (ja) * 2008-10-31 2010-12-08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既設エレベータの改修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60876A 2002.06.04
JP特开2003-34474A 2003.02.07
JP特开2009-149422A 2009.07.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9137A (zh) 2011-11-23
JP5595788B2 (ja) 2014-09-24
JP2011241019A (ja)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9137B (zh) 电梯的更新方法
CN210507167U (zh) 一种过混凝土连续梁免拆装移动模架
CN201074517Y (zh) 一种加宽隧道衬砌台车
CN205171378U (zh) 墩柱施工使用的组装升降式施工平台
KR101657994B1 (ko) 폼 트래블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의 시공방법
CN104863362B (zh) 设置拱形钢网格胎架滑移安装的拱形筒状网壳施工工艺
CN104379488A (zh) 用于安装电梯部件的方法和安装系统
CN207998785U (zh) 一种驱动后置栈桥
CN101796253A (zh) 多个水平结构构件的形成方法
CN102002913A (zh) 预制t梁移梁台车
CN101713170A (zh) 桥梁边跨合龙段施工落地钢管柱支架整体滑移装置及方法
CN209408814U (zh) 一种pc轨道梁模板系统
CN201722615U (zh) 大跨度箱梁的跨越式施工体系
CA3038936A1 (en) Parking system
CN109236331A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微台阶开挖法的钢拱架台车
CN103774564B (zh) 移动式桥梁支座更换装置
CN105332345A (zh)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使用的升降式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86332A (zh) 一种过混凝土凌空梁自爬升整体式筒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1521115U (zh) 一种梁柱式支架
CN107724247B (zh) 一种箱型桥梁隧道口换装工艺
CN103562113A (zh) 升降机设备的驱动框架
CN102225580A (zh) 箱梁内模纵移方法
CN205935678U (zh) 装配式楼梯模具拆装装置
CN204455870U (zh) 一种悬挂开口式新型挂篮装置
KR101200246B1 (ko) 철근조립용 지그의 토글링크식 리프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