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8773A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48773A CN102248773A CN2011101351548A CN201110135154A CN102248773A CN 102248773 A CN102248773 A CN 102248773A CN 2011101351548 A CN2011101351548 A CN 2011101351548A CN 201110135154 A CN201110135154 A CN 201110135154A CN 102248773 A CN102248773 A CN 1022487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vent
- printing
- rubberized fabric
- absorber
- printing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8—Cylinders
- B41F13/193—Transfer cylinders; Offset cylin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B41F9/08—Wiping mechanisms
- B41F9/12—Absorbent p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B41F9/08—Wiping mechanisms
- B41F9/16—Removing or recovering ink from wip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印刷装置,具有用于吸取除去橡胶布(2)的溶剂的溶剂吸收体(6)、以及用于除去蓄积在该溶剂吸收体(6)中的溶剂的溶剂吸除机构。溶剂吸收体(6)通过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来吸取渗入在橡胶布(2)中的油墨溶剂。在印刷工序期间,溶剂吸收体(6)中吸取的溶剂被与溶剂吸收体(6)对置配置的作为溶剂吸除机构的抽吸嘴(14),以非接触状态吸除。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08年10月30日、申请号为200810168399.9、发明名称为“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的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胶版印刷、反转印刷等高精度印刷中适用的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满足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和低成本化的要求,提出了通过印刷来形成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等的图案和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的电极基板中的银电极等的图案的方案。此外,这些图案是微细图案,并且要求具有优异的印刷精度,因此对使用硅酮橡胶布的凹版胶印的应用等进行了研究。
然而,液晶滤色器、PDP的电极基板是玻璃等的不吸收油墨溶剂的基板。因此,在对多张基板反复进行印刷处理的过程中油墨溶剂会浸透、蓄积到橡胶布中而使橡胶布溶胀。而且,会产生油墨的转移不佳、图案的尺寸精度降低、次品增加这种不理想的情况。
因此,作为将浸透、蓄积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从橡胶布中除去的技术,专利文献1提出了使橡胶布和溶剂吸收体旋转接触的溶剂吸收机构。
专利文献2提出了向橡胶布按压吸湿片,根据油墨溶剂来调整橡胶布变为湿润状态的水平(程度)的机构。
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了下述的装置:即,带状的溶剂吸收体缠绕于辊上,陆续放出该溶剂吸收体而使其与橡胶布周面的一部分接触,由此将油墨溶剂从橡胶布(转印辊)的硅酮橡胶层转移到溶剂吸收体上的装置(参照图3)。
专利文献4记载了下述的印刷装置:即,使形成为环带状或辊状的溶剂吸收体与橡胶布表面接触,从而吸收来自橡胶布表面的橡胶层的油墨溶剂的装置(参照图1)。
进而,对于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发明而言,其记载了对溶剂吸收体进行加热,使溶剂蒸发的加热器,将其作为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溶剂的溶剂除去机构(参照图1(a)和图1(b))。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158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158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平8-1563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2006-03576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发明中,反复进行用溶剂吸收机构(溶剂吸收体、吸湿片或溶剂吸收体)从橡胶布转移油墨溶剂的处理,则油墨溶剂浸透、蓄积到溶剂吸收机构中,进而溶剂吸收机构被油墨溶剂所饱和。为消除吸取作用随油墨溶剂饱和的降低,例如替换溶剂吸收机构即可,但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印刷的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
因此,如专利文献4那样,考虑加热溶剂吸收体而蒸发溶剂,但是对于用来形成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的油墨,一般采用较高沸点(200~280℃左右)的乙二醇酯类作为溶剂,要想通过加热该乙二醇类而使其蒸发,则必须将加热温度设定成极高。
而且,如上述滤色层等那样,要求以极高精度印刷极其微细的图案时,将印刷装置设置在清洁室中,在±0.5℃这种非常狭窄的温度范围内实施严格的温度管理。因此,用加热器加热溶剂吸收体时,在清洁室的温度管理上伴有极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将蓄积在该溶剂吸收体中的溶剂从用于吸取、除去橡胶布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收体中除去的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欲向被印刷体转印的油墨担载在表面上的橡胶布、用于将所述橡胶布固定在表面上的橡皮滚筒、用于通过与所述橡胶布的外周面接触来吸取渗入到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收体、以及用于将被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油墨溶剂从所述溶剂吸收体中吸除且不与溶剂吸收体接触的溶剂吸除机构。
对于上述第1印刷装置而言,利用溶剂吸除机构在不与溶剂吸收体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将从橡胶布吸取到溶剂吸收体的油墨溶剂,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因此,利用上述的第1印刷装置,能够防止随着与用于除去溶剂的部件接触而造成的溶剂吸收体表面的损伤、劣化。而且,不需要有用于将油墨溶剂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的加热处理,由此,能够防止对印刷装置的温度管理带来的过度负担。
本发明的第1印刷装置中,优选所述溶剂吸除机构是(1)与所述溶剂吸收体的表面隔开规定间隔并且与所述溶剂吸收体对置配置的抽吸嘴,或者是(2)用于覆盖并且密闭所述溶剂吸收体的真空腔室。
溶剂吸除机构为上述(1)的抽吸嘴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从橡胶布向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溶剂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
另一方面,当溶剂吸除机构为上述(2)的真空腔室时,能够高效地将从橡胶布向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溶剂从溶剂吸收体整体中抽吸、除去。因此,在上述(1)或(2)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将溶剂吸收体中蓄积的油墨溶剂高效地除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2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将欲向被印刷体转印的油墨担载在表面上的橡胶布;用于将所述橡胶布固定在表面上的橡皮滚筒;用于通过与所述橡胶布的外周面接触来吸取渗入到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收体;以及用于对所述溶剂吸收体加热以使被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油墨溶剂蒸发而除去的加热机构,并且所述溶剂吸收体具有:与所述橡胶布的外周面接触的环状带、用于架设并支承所述环状带的多个辊、以及用于冷却所述环状带的冷却器。
另外,还可以将冷却器安装在多个辊上。
在上述第2印刷装置中,利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使从橡胶布吸取到作为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的油墨溶剂蒸发,从而能够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而且能够通过设置在溶剂吸收体上的冷却器对加热的环状带进行冷却。因此,利用上述第2印刷装置,能够通过利用加热的蒸发这样简单的方法将溶剂吸收体的油墨溶剂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而且,用冷却器能够将加热的环状带迅速冷却,由此能够防止对印刷装置的温度管理带来的过度负担。
本发明的第1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本发明的第1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具备下列工序:将油墨担载在橡胶布表面上的油墨担载工序、将担载在所述橡胶布表面上的油墨印刷到被印刷体上的印刷工序、用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渗入在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取工序、以及利用所述溶剂吸取机构将被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溶剂以非接触状态吸除的溶剂吸除工序。
对于上述第1印刷方法而言,利用上述溶剂吸取工序,能够通过溶剂吸除机构以与溶剂吸收体不接触的状态抽吸从橡胶布吸取到溶剂吸收体的溶剂,从而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因此,根据上述第1印刷方法,能够防止随着与用于除去溶剂的部件接触而造成的溶剂吸收体表面的损伤、劣化。而且,不需要用于将溶剂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的加热处理,由此,能够防止对印刷装置的温度管理带来的过度负担。
本发明的第2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本发明的第2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具备下列工序:将油墨担载在橡胶布表面上的油墨担载工序、将担载在所述橡胶布表面上的油墨印刷到被印刷体上的印刷工序、用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渗入在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取工序、利用所述加热机构使所述溶剂吸收体中吸取的溶剂蒸发并除去的溶剂蒸发除去工序、以及对所述溶剂蒸发除去工序后的溶剂吸收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工序。
对于上述第2印刷方法而言,利用上述溶剂吸取工序,利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使从橡胶布吸取到作为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的油墨溶剂蒸发,从而能够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而且能够通过设置在溶剂吸收体上的冷却器对加热的环状带进行冷却。因此,利用上述第2印刷方法,能够通过利用加热的蒸发这样简单的方法将溶剂吸收体的溶剂从溶剂吸收体中除去。而且,用冷却器能够将加热的环状带迅速冷却,由此能够防止对印刷装置的温度管理带来的过度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能够高效地将浸透、蓄积在该溶剂吸收体上的溶剂从用于吸取、除去橡胶布中的溶剂的溶剂吸收体中除去。此外,由此可以防止由于溶剂吸收体的交换所导致的印刷的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这种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适合在例如胶版印刷、反转印刷等的高精度印刷、特别是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PDP的银电极等的印刷形成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一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2的(a)~(c)是表示溶剂吸收体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4的(a)是图3所示的真空腔室18的鞘部19的主视图、(b)是右视图、(c)是真空腔室18的盖部20的左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印刷图案的线宽的变化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于多个实施方式,同样或等同部分表示为同样的符号,在后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有时会省略其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1中,印刷装置1具备:橡胶布(blanket)2、将橡胶布2固定在表面的橡皮滚筒3、作为印刷版的凹版4、作为被印刷体的基板5、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而吸取油墨溶剂的溶剂吸收体6、以及以非接触状态将来自溶剂吸收体6的油墨溶剂抽吸、除去的第1溶剂吸除机构7。
橡胶布2具备支承膜层、和覆盖该支承膜层外周的表面印刷层。
表面印刷层可以使用例如硅酮橡胶、丙烯腈-丁二烯(NBR)、乙烯-丙烯-二烯共聚橡胶(EPDM)等。其中,例如在高精度印刷用途中优选地使用硅酮橡胶、更优选地使用SHORE A硬度为20~70的硅酮橡胶。表面印刷层的厚度例如是50~5000μm,优选100~2000μm,表面粗糙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计,例如是0.001~1μm,优选0.01~0.5μm。
支承膜层例如可以使用聚酯膜等的树脂膜。支承膜层的厚度例如是20~1000μm,优选50~500μm。
另外,橡胶布2的表面印刷层与支承膜层的总厚度例如是100~6000μm,优选200~2500μm。
该橡胶布2缠绕于圆筒形状的橡皮滚筒3的表面,制成可以与橡皮滚筒3一起旋转的圆筒形状。
橡皮滚筒3例如使用金属滚筒等。该橡皮滚筒3以如下方式被维持:自由旋转移动并且自由地向与橡皮滚筒3的轴线方向垂直相交方向平行移动。具体来讲,橡皮滚筒3是使在表面固定的橡胶布2的外周面与后述的凹版4和基板5一边接触,一边可转动地维持在凹版4和基板5上。
可以根据印刷区域的面积适当地选择,在缠绕于橡皮滚筒3的状态下的橡胶布2的外径。另外,橡胶布2的印刷区域例如在其周向上,可以选择除去插入到橡皮滚筒3沟部的部分和上述沟部附近之外的全部区域。
此外,橡胶布例如可以制成圆筒形状的橡胶布,并且具有圆筒状的套筒和形成在圆筒状套筒的外周面上的表面印刷层。此时,橡胶布是通过将圆筒状的套筒的内周面嵌入到橡皮滚筒的外周面中,并进行固定而使用的。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橡胶布的周向上的印刷区域可根据橡胶布外周面中被印刷体的尺寸而选择任意的区域。
使用该印刷装置1的印刷方法具备:将欲转印到被印刷体上的油墨担载于橡胶布2的表面的油墨担载工序以及将担载于橡胶布2的表面的油墨印刷到基板5上的印刷工序。
在上述油墨担载工序中,使橡胶布2一边与凹版4接触,一边通过使其在凹版4上转动,将凹版4的未图示的凹部内填充的油墨转印到橡胶布2的外周面。由此,在橡胶布2的外周面上形成与印刷图案对应的油墨图案。
凹版4具有与印刷图案对应的凹部。该凹版4可以使用例如钠钙玻璃等玻璃版,例如金属(因瓦合金材料)版等。此外,印刷版不限于图示的凹版4,例如可以使用凸版、平版等各种印刷版。
基板5没有特别限定,可根据印刷的目的和用途适当地选择。
作为油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印刷的目的和用途使用各种油墨。例如,在形成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和黑色矩阵时,含有树脂、溶剂、颜料、进而根据需要含有颜料分散剂、体质颜料、固化催化剂、流平剂(表面张力调节剂)等,溶剂的沸点是70~300℃,优选使用在23℃将橡胶布2的表面印刷层在油墨中浸渍24小时时的表面印刷层的溶胀率达到5~100%的油墨。
对于这种油墨而言,树脂例如使用聚酯-三聚氰胺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等。此外,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根据油墨的粘度、触变性等物性适当地选择,但是换算成利用GPC法得到的标准聚苯乙烯值时,优选1000~30000,更优选5000~25000。
优选地,溶剂沸点是70~200℃。具体来讲,沸点70~200℃的溶剂例如可以使用醇类(更优选高级醇)、乙二醇类、乙二醇酯类、烷基醚类、脂肪烃类、脂环烃类、芳香烃类、羧酸酯类等。
在形成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时,颜料可使用蒽醌系红色颜料、卤代酞菁蓝系绿色颜料、酞菁蓝系蓝色颜料等,进而可以使用黄色颜料、紫色颜料等作为辅助颜料。此外,在形成液晶滤色器的黑色矩阵时,例如可使用炭黑、氧化铁(铁黑)、钛黑、硫酸铁、Fe-Co-Mo等合金等。颜料的平均匀次粒径优选是1~100nm。
上述溶胀率是有关橡胶布2的表面印刷层中的油墨溶剂吸收速度、油墨的弹性程度的指标。溶胀率在上述范围内时,优选10~50%,更优选10~30%。
此外,上述油墨可以通过混合例如上述的树脂、溶剂、颜料等,利用各种混合机、捏合机、研磨机等进行混合、搅拌来制备。
此外,油墨担载工序中也可以采用所谓的反转印刷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橡胶布2的外周面中的印刷区域的整面上涂布油墨,然后通过使橡胶布2在作为印刷版的凹凸版上转动,从而将与凹凸版的凸部接触的部分的油墨转印到凸部,从橡胶布2的外周面除去。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凹凸版的凸部形成了印刷图案反转后的反转图案。另一方面,在橡胶布2的外周面形成对应于印刷图案的油墨图案。
在上述印刷工序中,一边使转印有来自凹版4的油墨图案的橡胶布2与基板5接触,一边通过使其在基板5上转动,将上述油墨图案转印到基板5的表面。由此,在基板5上印刷成油墨图案。
图1中,溶剂吸收体6是至少在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侧的表面将具备未图示的溶剂吸收层的长条片材成型为环带状的部件。
该溶剂吸收体6的层结构,例如可以列举下述结构:
由溶剂吸收层8、用于固定溶剂吸收层8的基材9形成的层压体(参照图2(a));
按溶剂吸收层8、基材9、弹性层10的顺序层压而成的层压体(参照图2(b));
按溶剂吸收层8、弹性层10、基材9的顺序层压而成的层压体(参照图2(c))。
溶剂吸收体6的层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构造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例如图2(a)所示两层结构的层压体。此外,可以根据油墨溶剂的种类、橡胶布2的表面印刷层的形成材料等适当地采用,例如图2(b)、图2(c)所示那样的具有弹性层10的三层结构的层压体。
溶剂吸收层8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吸取来自橡胶布2的表面印刷层的油墨溶剂。该溶剂吸收层8例如可以使用硅酮橡胶、尿烷树脂、尿烷弹性体、天然橡胶、NBR、丁二烯橡胶(BR)、EPDM等。它们可以从对油墨溶剂的亲和性等的观点出发,进行适当选择,其中优选使用尿烷树脂。
溶剂吸收层8的表面粗糙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从防止污物附着在橡胶布2的外周面等的观点开看,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计例如是1μm以下,优选0.1~0.8μm。此外,溶剂吸收层8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足够的强度和确保溶剂吸收层8的油墨溶剂的吸收容量的观点来看,溶剂吸收层8的厚度例如是100~2000μm,优选300~1500μm。
基材9例如可以使用由聚酯(尤其是PET等)、酰亚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形成的树脂膜。基材9的厚度根据溶剂吸收体6的操作性、机械强度、柔软性等的观点,例如是50~500μm,优选60~250μm。基材9的表面粗糙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根据确保溶剂吸收层10的平滑性等的观点,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计,例如是30~2000nm,优选是50~1000nm。此外,基材9的机械强度在其拉伸0.2%时的拉伸弹性模量是例如70~500MPa,优选100~500MPa。
弹性层10例如可以使用固体橡胶、发泡橡胶、软质橡胶等,优选使用软质尿烷树脂等。弹性层15的厚度例如是0.1~5mm,优选0.2~2mm。此外,弹性层15的机械强度以其压缩1%时的压缩弹性模量计,例如是0.5~20MPa,优选1.0~10MPa。
另外,溶剂吸收体6的总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是200~1000μm。
此外,图1中,环带状的溶剂吸收体6架设在轴线与橡皮滚筒3的旋转轴并行地配置的三个辊之间,即,架设在一对辊11、12和一个张紧辊13之间。
一对辊11、12为了取得下面两种状态而以相对于橡皮滚筒3可以平行移动地配置:即,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之间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离开状态(图1中实线所示的状态)、以及在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之间以夹着溶剂吸收体6且相互抵接的方式配置的抵接状态(图1中虚线所示的状态)。
张紧辊13与一对辊11、12一起相对于橡皮滚筒3可以平行移动地配置。进而,张紧辊13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元件向离开一对辊11、12的方向施力,由此向各辊11、12、13之间架设的溶剂吸收体6施加规定的张力。
为此,在上述抵接状态中,在一对辊11、12之间所架设的区域,溶剂吸收体6通过由张紧辊13施加的张力,以规定的压接力压接于橡胶布2的外周面。而且,在该压接状态下,溶剂吸收体6一边随着橡皮滚筒3的旋转而从动旋转,一边吸取渗入到橡胶布2中的油墨溶剂。
使用上述印刷装置1的印刷方法,具备用溶剂吸收体6来吸取渗入到橡胶布2中的油墨溶剂从而从橡胶布除去的溶剂吸取工序。
在该溶剂吸取工序中,一对辊11、12以上述的抵接状态(图1中虚线所示的状态)配置。这样一来,使橡皮滚筒3旋转,根据在其表面固定的橡胶布2的旋转而使溶剂吸收体6连带地转动。由此,渗入到橡胶布2中的油墨可被溶剂吸收体6吸取。
溶剂吸取工序例如可以在每当进行一次由油墨担载工序和印刷工序组成的一系列印刷处理时实行,也可以在每当进行多次上述一系列印刷处理时实行。溶剂吸取工序的频率根据油墨溶剂渗入到橡胶布2中的程度进行适当地选择即可。油墨溶剂渗入到橡胶布2中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摄像机构(例如CCD照相机等)、图像分析机构来测量基板5上印刷的油墨图案的形状(例如,尺寸、厚度、剖面形状等平面或立体的形状),根据油墨图案形状的经时变化来进行判断。
此外,对于当溶剂吸收体6处于上述抵接状态时,对橡胶布2所施加的张力、橡胶布2与溶剂吸收体6的接触时间而言,根据油墨溶剂渗入到橡胶布2的程度、从橡胶布2吸取溶剂的容易程度进行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例如在使用硅酮橡胶布、较高沸点(200~280℃左右)的乙二醇酯类作为溶剂的油墨来印刷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时,鉴于印刷的油墨图案微细而且要求极高印刷精度,在例如每当进行1~10次上述一系列印刷处理时实行溶剂吸取工序,优选地每当进行一次就实行溶剂吸取工序。进而,在每当进行一次上述印刷处理时实行溶剂吸取工序的情况下,对橡胶布2施加的张力例如是1~50kN,优选10~30kN。此外,橡胶布2和溶剂吸收体6的接触时间例如是10~50秒,优选15~30秒。
图1中,一对辊11、12优选在橡胶布2的周向尽可能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此时,橡胶布2的外周面与溶剂吸收体6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使从橡胶布吸取油墨溶剂的效率提高。
图1中,第1溶剂吸除机构7具备相对于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隔开间隔且与溶剂吸收体6对置配置的抽吸嘴14。
抽吸嘴14与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该抽吸嘴14是沿着支承溶剂吸收体6的各辊11~13的轴线方向开口为细长矩形形状的狭缝喷嘴。并且,抽吸嘴14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真空泵。
使用上述印刷装置1的印刷方法,具备无需使第1溶剂吸除机构7(抽吸嘴14)与溶剂吸收体6接触就能从溶剂吸收体6吸除溶剂的溶剂吸除工序。
在该溶剂吸除工序中,首先,将支承溶剂吸收体6一对辊11、12以上述的离开状态(图1的实线所示状态)配置。然后,使溶剂吸收体6在一对辊11、12和一个张紧辊13之间旋转,用抽吸嘴14抽吸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附近。由此,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附近变成负压,而溶剂吸收体6内的油墨溶剂被抽吸,从溶剂吸收体6中被除去。
抽吸嘴14根据尽可能提高溶剂吸收体6表面附近的真空度、高效地抽吸油墨溶剂的观点,沿上述各辊11~13的轴线方向的开口宽度(横开口宽度)被设定为与溶剂吸收体6的轴线方向长度相同的宽度,沿溶剂吸收体6的转动方向的狭缝间隔(纵开口宽度),例如被设定为3~1000μm,优选被设定为30~300μm。此外,根据同样的观点,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与抽吸嘴14的开口部之间的间隔,例如被设定为10~150μm,优选被设定为30~100μm。
另外,上述狭缝间隔(纵开口宽度)大于上述范围时,虽然可以增大抽吸的面积,然而抽吸度会降低。此外,上述狭缝间隔(纵开口宽度)低于上述范围时,虽然抽吸度增高,但抽吸的面积变得非常窄,在每单位面积的抽吸处理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可能溶剂的吸除效率会降低。
此外,根据使得溶剂抽吸效率提高的观点,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与抽吸嘴14的开口部之间的间隔最好尽可能地窄,但另一方面,低于上述范围时,溶剂吸收体6和抽吸嘴14产生接触,可能会使溶剂吸收体6受到损伤。
此外,在溶剂吸除工序中,溶剂吸收体6的移动速度例如是5~60mm/s,优选10~40mm/s。该移动速度可通过控制与张紧辊13连接的发动机的转速来进行调整。此外,利用抽吸嘴14进行抽吸处理的时间例如1~50秒,优选5~30秒。
重复上述溶剂抽吸工序,大量的溶剂渗入到溶剂吸收体6中,饱和时,溶剂吸收体6就不能再吸收溶剂,但经过上述溶剂吸除工序,能够抑制溶剂吸收体6的对来自橡胶布2的油墨溶剂的吸取处理的作用效果经时地降低的情况。另外,例如使用以较高沸点(200~280℃左右)的乙二醇酯类作为溶剂的油墨,实行上述一系列印刷处理,作为用于吸取来自橡胶布的溶剂的溶剂吸收体6,在使用溶剂吸收层8是由尿烷树脂形成的物质的情况下,反复实行溶剂吸取工序30~100次左右,大致是50次左右,溶剂吸收体6就会饱和。
图1所示的第1溶剂吸除机构7可以具备抽吸嘴14以及例如气体喷嘴15、超声波振子16。
气体喷嘴15例如可在溶剂吸收体6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抽吸嘴14的上游侧。一边从该气体喷嘴15向溶剂吸收体6喷射气体,一边通过用抽吸嘴14进行抽吸,能够使从溶剂吸收体6抽吸溶剂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根据使抽吸嘴14的从溶剂吸收体6抽吸溶剂的效率提高的观点,气体喷嘴15沿上述各辊11~13的轴线方向的开口宽度(横开口宽度)被设定为与溶剂吸收体6的轴线方向长度同样的宽度,沿溶剂吸收体6的转动方向的狭缝间隔(纵开口宽度),例如被设定为5~7000μm,优选被设定为20~500μm。此外,根据同样的观点,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与气体喷嘴15的开口部之间的间隔,例如被设定为10~150μm,优选被设定为30~100μm。
另外,当气体喷嘴15的上述狭缝间隔(纵开口宽度)大于上述范围时,向溶剂吸收体6吹送的气体容易扩散,可能会难以获得使抽吸嘴14的溶剂抽吸效率提高的效果。此外,当上述狭缝间隔(纵开口宽度)低于上述范围时,由于吹送气体的面积非常狭窄,因此可能会难以获得使抽吸嘴14的溶剂吸除效率提高的效果。
此外,溶剂吸收体6的表面与气体喷嘴15的开口部之间的间隔,根据使抽吸嘴14的溶剂抽吸效率提高的观点,最好是尽可能地窄。另一方面,低于上述范围时,由于溶剂吸收体6和气体喷嘴15的接触,可能会使溶剂吸收体6受到损伤。
超声波振子16例如夹着溶剂吸收体6,配置在与抽吸嘴14对置的位置或者相对于该对置位置在溶剂吸收体6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一边从该超声波振子16对溶剂吸收体6赋予超声波振动,一边通过用抽吸嘴14进行抽吸,可以进一步提高从溶剂吸收体6抽吸溶剂的效率。
超声波振子16可以使用例如压电陶瓷等的各种超声波振子。此外,对溶剂吸收体6施加的超声波振子的频率,根据溶剂吸收体6的形成材料、溶剂种类进行适当选择即可,例如被设定在1~5MHz的范围内。
超声波振子16最好是与溶剂吸收体6的背面密合。此外,当通过超声波振子16对溶剂吸收体6施加超声波振动时,溶剂吸收体6的移动速度例如是3~60mm/s,优选5~30mm/s。
若上述印刷装置1实施上述的印刷方法,则能够抑制溶剂吸收体6的对来自橡胶布2的油墨溶剂的吸取处理效果经时地降低的情况,而且能够使高精度印刷中的印刷生产率提高。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3中,印刷装置17具备:橡胶布2、将橡胶布2固定在表面的橡皮滚筒3、作为印刷版的未图示的凹版、作为被印刷体的基板5、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而吸取油墨溶剂的溶剂吸收体6、以及以非接触状态将来自溶剂吸收体6的油墨溶剂吸除的作为第2溶剂吸除机构的真空腔室18。另外,橡胶布2、橡皮滚筒3、凹版、基板5、以及溶剂吸收体6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结构。
真空腔室18是用于提供维持在减压、真空度高的状态的内部空间的部件。参照图3、图4(a)和图4(b),该真空腔室18具备:以架设在各辊11、12、13上的状态收容溶剂吸收体6的、近似于三角棱柱状的鞘部19和用于密封、密闭该鞘部19开口端的盖部20。此外,鞘部19的开口端的凸缘部21中具备用于提高与盖部20的密合性的密封件22,在鞘部19的内部设置有由里面23划分出的溶剂吸收体6的收容部。另一方面,参照图3和图4(c),盖部20具备抽吸用筒部24,该抽吸用筒部24的盖部20侧的开口端与鞘部19的收容部连通。此外,抽吸用筒部24在真空腔室18的外部连接有未图示的真空泵。
此外,真空腔室18的鞘部19固定在滑动式的汽缸25上。该汽缸25在支承溶剂吸收体6的各辊11~13的轴线方向上可平行移动地维持着真空腔室18的鞘部19。由此,溶剂吸收体6可以获得如两种状态:以架设在各辊11、12、13上的状态收容在上述收容部内的真空抽吸状态(图3中虚线所示的状态)以及上述收容部对溶剂吸收体6的被覆解除的真空抽吸处理的休止状态(图3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使用该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17的印刷方法具备:利用第2溶剂吸除机构(真空腔室18)将溶剂吸收体6中吸取的油墨溶剂以非接触状态抽吸、除去的溶剂吸除工序。
在该溶剂吸除工序中,首先,按照覆盖溶剂吸收体6的方式,将真空腔室18以上述真空抽吸状态配置。此时,真空腔室18的鞘部19和盖部20,夹着在鞘部19的凸缘部21上安装而得到的密封件22而相互密合。然后,用安装在抽吸用筒部24的未图示的真空泵抽吸真空腔室18的收容部。由此,真空腔室18的收容部内变成负压,溶剂吸收体6内的溶剂从吸收体6中挥发而被除去。
真空腔室18内的真空度例如以表压基准计,设定在-5kPa(G)以下,优选设定在-10kPa(G)以下。此外,真空腔室18的溶剂吸除处理的时间例如是3~60秒,优选是5~30秒。
若上述印刷装置17实施上述的印刷方法,则能够抑制溶剂吸收体6的对来自橡胶布2的油墨溶剂的吸取处理效果经时地降低的情况,而且能够使高精度印刷中的印刷生产率提高。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5中,印刷装置26具备:橡胶布2、将橡胶布2固定在表面的橡皮滚筒3、作为印刷版的凹版4、作为被印刷体的基板5、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而吸取溶剂的作为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27、以及对环状带27加热而使溶剂蒸发除去的作为加热机构的暖风喷嘴28。另外,橡胶布2、橡皮滚筒3、凹版4和基板5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结构。
此外,图5中,溶剂吸收体具有与橡胶布2的外周面接触的环状带27、以及两个带冷却器的辊29、30以及一个带冷却器的张紧辊31,这些辊用于架设支承环状带27的辊并且兼用作用于冷却环状带的冷却器。该溶剂吸收体除各辊29~31兼用作冷却器之外,均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溶剂吸收体6相同。
作为上述各辊29~31中使用的制冷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与在各种冷却器中使用的制冷剂同样的物质。
暖风喷嘴28与在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27中的橡胶布2的接触面(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该暖风喷嘴28是沿着支承溶剂吸收体6的各辊11~13的轴线方向开口为细长的矩形形状的狭缝喷嘴。
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26的印刷方法具备:通过作为加热机构的暖风喷嘴28将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27吸取的油墨溶剂蒸发、除去的溶剂蒸发除去工序以及在溶剂蒸发除去工序之后对环状带27进行冷却的冷却工序。
在该溶剂蒸发除去工序中,首先,使支承环状带27的两个带冷却器的辊29、30成为在橡胶布2的外周面之间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地状态(离开状态)。然后,使环状带27围绕两个带冷却器的辊29、30和一个带冷却器的张紧辊31而旋转,从暖风喷嘴28向环状带27的表面喷射暖风。由此,环状带27的表面被加热,环状带27内的溶剂蒸发。之后,环状带27与各带冷却器的辊29~31接触,其温度得到冷却。
环状带27的表面温度,虽然不会影响到印刷精度,但在溶剂蒸发除去工序的前后例如设定在±0.5℃以内,优选地设定在±0.3℃以内。
此外,在溶剂蒸发除去工序中,环状带27的移动速度例如是3~60mm/s,优选是5~30mm/s。并且,从暖风喷嘴28喷射的暖风的温度,例如当溶剂是较高沸点(200~280℃左右)的乙二醇酯类时,是100~150℃,优选是120~140℃。此外,暖风喷嘴28的暖风喷射时间例如是20~60秒,优选30~50秒。
若上述印刷装置26实施上述的印刷方法,则能够抑制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27对来自橡胶布2的溶剂的吸取效果经时地降低的情况,而且能够使高精度印刷中的印刷生产率提高。
上述印刷装置以及使用该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适合在例如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黑色矩阵的印刷形成、PDP显示器的电极基板中的电极基板的印刷形成等高精度印刷中使用。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印刷试验:
在印刷试验中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装置如下。
油墨使用配合了聚酯树脂(商品名“Vylonal(注册商标)”、东洋纺织(株))100质量份、三聚氰胺树脂(商品名“SUMIMAL(注册商标)”、住友化学株式会社)20质量份、丁基卡必醇乙酸酯(溶剂,KISHIDA CHEMICAL株式会社,沸点248℃)20质量份、颜料红177(蒽醌系红色颜料、长濑产业(株))20质量份,用脱泡分散机(SHINKI制造)进行混合、分散而成的物质。
凹版(印刷版)4使用在钠钙玻璃制基板(宽400mm、长500mm、厚4.8mm,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的表面形成有利用氢氟酸刻蚀的规定图案(凹部)的凹版。在上述基板表面形成了以270μm间距平行配置的宽100μm、深10μm、长300mm的图案1280根的条纹图案。
基板(被印刷体)5使用钠钙玻璃制基板(宽400mm、长300mm、厚0.7mm,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橡胶布2使用在由厚度0.35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形成的支承膜层上,形成了由厚度0.55mm的硅酮橡胶形成的表面印刷层的层厚0.9mm的硅酮橡胶布。
在实施例1、2和比较例1中,溶剂吸收体6使用具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基材9(宽450mm、长10m、厚100μm)和在其表面将尿烷树脂(商品名“KU-7002”、日立化成(株))均匀地涂布成厚度500μm,并使其干燥的溶剂吸收层8的层压体。溶剂吸收层8的弹性模量(25℃的杨氏模量)是0.07MPa。
此外,在实施例3中,作为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27使用与实施例1、2和比较例1中的溶剂吸收体6同样的物质。在实施例3中,用于架设支承环状带27的一对辊29、30和一个张紧辊31使用在辊内部用制冷剂可以冷却的带有冷却器的辊。
印刷机使用了NAKAN株式会社制造的平板型精密印刷机。
印刷试验时的印刷条件如下。
印刷速度在油墨担载工序(从凹版4到橡胶布2的油墨转印工序)、印刷工序(从橡胶布2向基板5的油墨转印工序)中任何一个工序中,都可以将橡胶布2的圆周速度设定为200mm/s。
印刷压力设定成使得橡胶布2的压入量为100μm。
印刷试验是通过使用了上述材料、部件和装置的凹版胶印,对总计200张基板5印刷条纹图案。并且,每当完成10张对基板5的印刷时,测定印刷后的条纹图案的线宽(μm)。其结果示于图6。
在下述的实施例1~3和比较例1中,每当进行一次由油墨担载工序和印刷工序组成的印刷处理就实行溶剂吸取工序。此外,根据印刷后的条纹图案线宽的测定结果,在20~30kN的范围调整对橡胶布2施加的张力。
并且,在下述实施例1和2中,与溶剂吸取工序同样地,每当进行一次由油墨担载工序和印刷工序组成的印刷处理就实行溶剂吸除工序。在下述实施例3中,与溶剂吸取工序同样地,每当进行一次由油墨担载工序和印刷工序组成的印刷处理就实行溶剂蒸发除去工序。
实施例1:
上述印刷试验的溶剂吸除工序是通过一边以30mm/s的速度使溶剂吸收体6移动,一边用抽吸嘴14抽吸而进行的(参照图1)。
实施例2:
上述印刷试验的溶剂吸除工序是通过如下进行的:用真空腔室18覆盖溶剂吸收体6的整体,使真空腔室18内的真空度以表压基准计为-5kPa(G),保持规定时间(参照图3)。
实施例3:
上述印刷试验的溶剂蒸发除去工序是通过一边使溶剂吸收体的环状带27以5mm/s的速度移动,一边从暖风喷嘴28喷射120℃的暖风来进行的(参照图5)。并且,环状带27用带有冷却器的各辊29~31进行冷却,在溶剂蒸发除去工序前后使环状带27的表面温度变化调整在±0.3℃以内。
比较例1:
除没有实行溶剂除去工序以外,与上述印刷试验同样地,反复进行条纹图案的印刷。
其结果示于图6,对于实施例1而言,能够将条纹图案的线宽变化控制在±3μm以内,并且将基板5内的条纹图案的线宽偏差控制在±3μm以内。并且,抽吸嘴14进行抽吸所需要的时间平均是20秒。
对于实施例2而言,能够将条纹图案的线宽变化控制在±3μm以内,并且将基板5内的条纹图案的线宽偏差控制在±4μm以内。并且,真空腔室18内的溶剂吸除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平均是30秒。
此外,对于实施例3而言,能够将条纹图案的线宽变化控制在±4μm以内,并且将基板5内的条纹图案的线宽偏差控制在±4μm以内。并且,来自暖风喷嘴28的暖风喷射时间平均是30秒。
上述实施例1~3的结果是充分超越了对于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等要求精密印刷的印刷精度,是极其良好的。
另外,印刷线宽的测定值是每印刷10张,在基板5(被印刷体)的面内5点测定而得的值的平均值。液晶滤色器的滤色层的印刷要求印刷线宽的变化在±5μm以内。此外,图案线宽的偏差是通过在基板5(被印刷体)的面内5点测定的值判断,若是这些值的偏差在5μm以内则为合格。此外,从溶剂吸收体6中除去溶剂的处理所需时间是以使得图案线宽的经时变化为恒定时所需处理时间来计算的。
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1而言,印刷线宽小于70μm时,产生从橡胶布2到基板5的油墨转印不佳。另外,比较例1在产生转印不佳的时刻,中止了印刷处理。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记载,在专利申请保护范围所记载的事项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设计变化。
Claims (2)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将欲向被印刷体转印的油墨担载在表面上的橡胶布、
用于将所述橡胶布固定在表面上的橡皮滚筒、
用于通过与所述橡胶布的外周面接触来吸取渗入到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收体、以及
用于将被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油墨溶剂从所述溶剂吸收体中吸除且不与所述溶剂吸收体接触的溶剂吸除机构,
所述橡胶布被配置为:能够分别在将油墨担载在其表面上的油墨担载位置、将所担载的油墨向被印刷体印刷的印刷位置和吸取渗入的油墨溶剂的吸取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溶剂吸收体被形成为架设于两个从动辊和一个张紧辊之间的环状带形状,其中所述两个从动辊和一个张紧辊被配置为轴线与所述橡皮滚筒平行,所述两个从动辊按照取得下述两个状态的方式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橡皮滚筒能够平行移动,由此在所述吸取位置上通过与所述橡胶布抵接来吸取被渗入到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其中上述两个状态分别是与所述橡胶布的外周面之间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离开状态、和配置为与所述橡胶布的外周面之间以夹着所述溶剂吸收体且相互抵接的方式配置的抵接状态,
所述溶剂吸除机构是在所述两个从动辊为所述离开状态之时相对于所述溶剂吸收体的与所述橡胶布的接触面隔开规定间隔并且与所述溶剂吸收体对置配置的抽吸嘴。
2.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具备下列工序:
使所述橡胶布向将油墨担载在其表面上的油墨担载位置移动,将油墨担载在橡胶布表面上的油墨担载工序、
使担载了油墨的橡胶布向印刷位置移动,将担载在所述橡胶布表面上的油墨印刷到被印刷体上的印刷工序、
使所述橡胶布向吸取位置移动,在吸取位置用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渗入到所述橡胶布中的油墨溶剂的溶剂吸取工序、以及
利用在所述两个从动辊为所述离开状态之时相对于所述溶剂吸收体的与所述橡皮布的接触面隔开规定间隔并且与所述溶剂吸收体对置配置的所述抽吸嘴,将被所述溶剂吸收体吸取的溶剂以非接触状态吸除的溶剂吸除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95849 | 2007-11-14 | ||
JP2007295849A JP4616323B2 (ja) | 2007-11-14 | 2007-11-14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683999A Division CN101434144B (zh) | 2007-11-14 | 2008-10-30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48773A true CN102248773A (zh) | 2011-11-23 |
Family
ID=4070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351660A Pending CN102248774A (zh) | 2007-11-14 | 2008-10-30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CN2011101351548A Pending CN102248773A (zh) | 2007-11-14 | 2008-10-30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CN20081016839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4144B (zh) | 2007-11-14 | 2008-10-30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351660A Pending CN102248774A (zh) | 2007-11-14 | 2008-10-30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6839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4144B (zh) | 2007-11-14 | 2008-10-30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616323B2 (zh) |
KR (1) | KR101067463B1 (zh) |
CN (3) | CN102248774A (zh) |
TW (1) | TWI3763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75299A1 (en) * | 2009-11-27 | 2011-06-23 | Kateev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a film using a rotating source |
JP4738515B2 (ja) | 2009-08-06 | 2011-08-0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溶剤吸収体 |
JP2011037071A (ja) * | 2009-08-07 | 2011-02-24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印刷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溶剤吸収体 |
JP4913196B2 (ja) * | 2009-09-30 | 2012-04-1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溶剤吸収体 |
KR20110035840A (ko) * | 2009-09-30 | 2011-04-06 | 스미토모 고무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용제 흡수체 |
CN103229325B (zh) * | 2011-04-08 | 2018-02-16 | 卡帝瓦公司 | 用于利用面式滚筒印制的方法和设备 |
JP5836500B2 (ja) * | 2012-10-30 | 2015-12-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N106636562A (zh) * | 2016-11-18 | 2017-05-10 | 苏州市宏业灯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滚筒用滚枕热处理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8699A (ja) * | 1997-08-20 | 1999-03-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クリー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JP2000158633A (ja) * | 1998-11-25 | 2000-06-13 | Canon Inc | 溶媒吸収機構ならびに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6435093B1 (en) * | 1998-09-21 | 2002-08-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an amount of ink solvent impregnated into a blanket |
JP2006035769A (ja) * | 2004-07-29 | 2006-02-09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印刷装置 |
CN1958300A (zh) * | 2005-11-04 | 2007-05-09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
JP2007175977A (ja) * | 2005-12-27 | 2007-07-12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ブランケットの管理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26419B1 (ko) * | 2006-10-25 | 2007-06-11 |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 인쇄장치 |
-
2007
- 2007-11-14 JP JP2007295849A patent/JP46163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10-06 TW TW097138394A patent/TWI37631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24 KR KR1020080104629A patent/KR10106746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10-30 CN CN2011101351660A patent/CN102248774A/zh active Pending
- 2008-10-30 CN CN2011101351548A patent/CN102248773A/zh active Pending
- 2008-10-30 CN CN2008101683999A patent/CN1014341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8699A (ja) * | 1997-08-20 | 1999-03-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スクリー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US6435093B1 (en) * | 1998-09-21 | 2002-08-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an amount of ink solvent impregnated into a blanket |
JP2000158633A (ja) * | 1998-11-25 | 2000-06-13 | Canon Inc | 溶媒吸収機構ならびに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2006035769A (ja) * | 2004-07-29 | 2006-02-09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印刷装置 |
CN1958300A (zh) * | 2005-11-04 | 2007-05-09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
JP2007175977A (ja) * | 2005-12-27 | 2007-07-12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ブランケットの管理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24981A (en) | 2009-06-16 |
KR101067463B1 (ko) | 2011-09-27 |
JP2009119710A (ja) | 2009-06-04 |
CN101434144A (zh) | 2009-05-20 |
JP4616323B2 (ja) | 2011-01-19 |
CN101434144B (zh) | 2012-06-13 |
CN102248774A (zh) | 2011-11-23 |
TWI376313B (en) | 2012-11-11 |
KR20090049987A (ko) | 2009-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4144B (zh) |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 |
CN100528563C (zh) | 印刷设备系统和利用其的构图方法 | |
US10486404B2 (en) | Lamination device and lamination method | |
EP3401104A1 (en)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 |
KR100848077B1 (ko) | 토출 검사 장치 및 액적 토출 장치 | |
TW200415419A (en) | LC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20200105981A (ko) |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 |
CN1982061B (zh) |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 |
KR100726419B1 (ko) | 인쇄장치 | |
CN109249688A (zh) | 打印设备 | |
KR20160107893A (ko) | 전도성 페이스트를 이용한 투명유연전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 |
JP4993718B2 (ja) |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 |
CN105992696B (zh) | 印刷用毯及该毯的制造方法 | |
WO2010134120A1 (ja)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
JP2006224493A (ja) |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膨潤制御装置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 |
CN104415884B (zh) | 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 |
JP2010046980A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 |
KR101504700B1 (ko) | 오프셋 인쇄 방법 | |
JP4909242B2 (ja)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 |
JP6824130B2 (ja) |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 |
US8776687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in film pattern | |
KR20100042796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KR20060064825A (ko) | 배향막 인쇄 장치 | |
KR20190119305A (ko) | 기판 처리 장치 | |
KR101221772B1 (ko) | 음각 인쇄 시 블랭킷 건조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