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3360A - 透镜筒和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筒和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43360A CN102243360A CN2011101130193A CN201110113019A CN102243360A CN 102243360 A CN102243360 A CN 102243360A CN 2011101130193 A CN2011101130193 A CN 2011101130193A CN 201110113019 A CN201110113019 A CN 201110113019A CN 102243360 A CN102243360 A CN 1022433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ible pcb
- lens
- stationary magazine
- guide part
- magazine cr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筒,包括:固定筒;相对于固定筒可移动的可动构件;弯曲成U形并且悬于固定筒与可动构件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导向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将柔性电路板的与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弯曲部连续的一侧固定到所述固定筒,同时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沿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筒和配备有透镜筒的摄像装置。透镜筒包括固定筒和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包括安装在其中的电子部件。固定筒和可动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相互电连接。
背景技术
大体而言,透镜筒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筒和一个或多个可动筒,来执行例如缩放(zooming)和聚焦功能。一个或多个透镜被固定或可移除地支承在这种固定筒或可动筒中。在这种透镜筒中,当电子部件安装在可动筒上、并且电源或电源部件配设在固定筒侧时,所述电源等和所述电子部件通过柔性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柔性电路板以它的中间部弯曲成U形来进行布线(route)。所述U形部吸收(absorb)柔性电路板在长度上的变化,以使可动筒能够相对于固定筒移动。
近来,有一种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307667中的透镜筒。以上文献公开一种关于透镜筒的技术,该透镜筒包括:安装在该透镜筒中的电子电路;和相对于透镜筒本体可伸长和可缩回的透镜保持构件。根据上述文献的透镜筒包括:第一透镜保持构件、第二透镜保持构件和柔性电路板。第一透镜保持构件包括透镜组、保持第一透镜组、并且相对于透镜筒本体可伸长和可缩回。第二透镜保持构件保持第二透镜组、包括用于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并且沿光轴方向可移动。柔性电路板具有U形部,该U形部的弯曲部的一端沿光轴方向根据第二透镜保持构件的移动而移动。
因为透镜筒具有如上述的结构,所以仅利用包括第一透镜保持构件的前单元结构就能实现柔性电路板的U形部的移动。这应当减小组装上的困难和错误组装的可能性,例如U形柔性电路板突出(protrude)到光路中(见上述文献的段落[0044])。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透镜筒中,使用双面带或类似物将U形柔性电路板固定到具有大致U形的柔性电路板按压板,以便将U形柔性电路板布置在预定的纵向位置。所述弯曲部根据光圈(aperture)单元沿光轴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因为仅对U形柔性电路板的底部利用柔性电路板按压板进行固定,所以U形柔性电路板容易被切断,并且柔性电路板按压件等的尺寸精度的变化引起弯曲部的位置精度的变化。结果,U形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的位置精度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弯曲部接触可移动的透镜组。因此,仍然存在的问题,例如柔性电路板被切断的问题,由于干涉而产生噪音(也称为“卡嚓声(snap sound)”)的可能性高的问题,等等。
以上问题的细节描述如下。当柔性电路板弯曲成一定程度大的曲率半径时,即使反复的外力(拉力、压缩力等)作用在所述弯曲部上,柔性电路板也能够具有充分的耐用性。然而,柔性电路板通常具有的抗弯曲性(bendingresistance)小。出于这个原因,当拉力、压缩力等反复地作用在柔性电路板上时,柔性电路板被弯曲成半径曲率足够小到以至于在柔性电路板中产生折痕(crease)然后回到平的状态,柔性电路板较易被损坏并且它的电路容易被破坏。
因此,对于以上文献中所公开的方法,柔性电路板弯曲成S形并且与柔性电路板按压板一起支撑于S形弯曲部,具有小曲率半径的部分可能较容易被损坏。另外,柔性电路板的与S形弯曲部连续的一侧固定到CCD保持器,柔性电路板的与S形弯曲部连续的另一侧固定到第二透镜保持镜筒。因此,设定在柔性电路板的中间部的S形弯曲部容易沿与第二透镜保持镜筒的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震颤。结果,当S形弯曲部的弯曲量增大时,S形部可能与其它部件干涉,由此导致柔性电路板被切断和由于短路(short-circuit)而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如下。即,在现有技术的透镜筒中,使用双面带或类似物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到具有大致U形的柔性电路板按压板,以便将柔性电路板布置在预定的纵向位置。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根据光圈单元沿光轴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因为仅对柔性电路板的底部利用柔性电路板按压件进行固定,所以柔性电路板强度不足,并且柔性电路板按压板等的尺寸精度的变化引起所述弯曲部的位置精度的变化。结果,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的位置精度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所述弯曲部接触可移动的透镜组。因此,仍然存在的问题是,例如柔性电路板被切断(cut)的问题,由于干涉而产生噪音的问题,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筒,包括:固定筒;相对于固定筒可移动的可动构件;弯曲成U形并且悬于固定筒与可动构件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导向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将柔性电路板的与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弯曲部连续的一侧固定到固定筒,同时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沿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包括:透镜筒;和摄像装置的主体,所述透镜筒被固定到或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摄像装置的主体。在所述摄像装置中,所述透镜筒包括:固定筒;相对于所述固定筒可移动的可动构件;弯曲成U形并且悬于固定筒与可动构件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导向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将柔性电路板的与柔性电路板的所述弯曲部连续的一侧固定到所述固定筒,同时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沿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筒,避免了柔性电路板可能与可动构件干涉的风险,并且通过使柔性电路板的反作用力稳定,减小了发生图像模糊的风险。此外,仅通过柔性电路板导向部的插入,能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到所述固定筒。由于所述不使用固定螺钉的固定结构,使组件的简易性能得到改善,并且由于死区的使用(utilization of dead space),使装置全体在尺寸上能够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缩回状态的透镜筒示例的外形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透镜筒处于伸长(摄远)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透镜筒从背面侧看的透视图;
图4是图1所示透镜筒处于缩回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图4所示透镜筒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图6是图1所示透镜筒处于伸长(摄远)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是图6所示透镜筒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图8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固定筒的透视图;
图9A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安装环的正视图;
图9B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安装环在中央部截取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后部遮光环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的柔性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的柔性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第三透镜组的透视图;
图16是透视图,其中,将后部遮光环增加到图15所示的第三透镜组;
图17是图1所示透镜筒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示出固定筒和后部遮光环;
图18图17所示透镜筒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和
图19是示出数字静态相机的外形的透视图,此透视图显示配备有图1所示透镜筒的实施例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柔性电路板的与柔性电路板的圆形部(rounded portion)连续的一侧沿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并且以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固定到固定筒。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透镜筒,抑制了柔性电路板由于与其它部件接触而被损坏的风险。此透镜筒还有助于组装工作,因此改善了可组装性。
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至图7所示的透镜筒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透镜筒1设计为一种与单透镜反射式数字静态相机(下文称为“数字静态相机”)一起使用的可互换透镜。如图19所示,透镜筒1连接到相机本体4,所述相机本体4是摄像装置的主体的具体示例,由此定义数字静态相机5,所述数字静态相机5是摄像装置的具体示例。透镜筒1和相机本体4各自包括安装在各自之中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使得在供电时能够执行摄像,并且信息信号通过电接触而传递。
透镜筒1包括: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学元件例如多个透镜和滤光器(filter);机械系统,包括镜筒、环和框架,所述框架用于固定或可移动地支承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所述元件;和控制电路(未示出)。虽然透镜筒1的机械系统是手动操作的,但是所述机械系统也可通过设置包括电机和齿轮的驱动系统而构造成自动操作的系统。
如图4至图7所示,透镜筒1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三个透镜组,即,从对象侧依此顺序配置的第一透镜组7、第二透镜组8和第三透镜组9。第一透镜组7由第一组移动框架11支承,第二透镜组8由第二组移动框架12支承,以及第三透镜组9由第三组移动框架13支承,等。
如图4和图6所示,透镜筒1的机械系统包括:固定环15、镜筒环16、缩放凸轮环17、固定筒18、缩放操作环19、后部保持环20、安装环21、聚焦操作环22、前部保持环23等。固定环15是用作机械系统的框架的管状构件。沿径向向内方向延伸的内凸缘部15a设置在固定环15的轴向的一端。安装环21以螺钉(未示出)固定到固定环15的所述内凸缘部15a的外表面。透镜筒1采用卡口(bayonet)方法通过安装环21可拆卸地附接到相机本体4。
管状的镜筒环16配置在固定环15内部。管状的缩放凸轮环17配置在镜筒环16内部。管状的固定筒18配置在缩放凸轮环17内部。固定筒18以螺钉(未示出)固定到内凸缘部15a的内表面。缩放凸轮环17由固定筒18围绕固定筒18的周边可旋转地支承。缩放凸轮环17沿轴向方向(与光轴方向相同的方向)不移动(不伸长)而仅容许旋转。缩放凸轮环17具有用于将第一透镜组7、第二透镜组8和第三透镜组单元10移动到预定的位置的多个凸轮槽。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设置在镜筒环16中的凸轮销与缩放凸轮环17的凸轮槽中的一个相接合。镜筒环16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槽,导向销与所述轴向槽可滑动地接合。导向销置于(stand up)固定筒18的外周表面上并且与轴向槽可滑动地接合。由此,缩放凸轮环17旋转仅引起缩放凸轮环17旋转到一固定的位置而不沿光轴方向移动。此时,镜筒环16沿光轴方向移动而不旋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线性导向槽80形成在固定筒18中。线性导向槽80将第二组移动框架12和第三透镜组单元10导向以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具有沿光轴方向预定长度的管状缩放操作环19,和同样具有沿光轴方向预定长度的环状聚焦操作环22,都与固定环15可旋转地接合在固定环15的外部。缩放操作环19配置在固定环15的内凸缘部15a侧。沿周向方向延续的缩放操作环盖25结合(bond)到缩放操作环19的外周表面。利用接合销(未示出)使缩放操作环19能够与缩放凸轮环17联合操作。缩放凸轮环17以与缩放操作环19旋转相同的速度旋转。通过将缩放操作环19旋转到固定的位置,第一至第三透镜组7至9能够通过缩放凸轮环17的操作而移动到预定的位置,由此可实现缩放操作。
检测缩放操作环19的旋转角度的电位计(potentiometer)24配置在缩放操作环19内部。环状的后部保持环20配置在缩放操作环19与安装环21之间。后部保持环20固定到固定环15。沿周向方向延续的后部外壳(sheath)盖26接合到后部保持环20的外周表面。
聚焦操作环22配置在与固定环15的内凸缘部15a侧相对的一侧。沿周向方向延续的聚焦操作环盖27结合到聚焦操作环22的外周表面。聚焦操作环22的旋转角度和旋转的量利用位置检测器(未示出)可检测。聚焦操作根据从位置检测器输出的、并且检测聚焦操作环22的旋转位置的检测信号而执行。即,根据从位置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器件将控制信号传送到设置在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中的电机,以使包括在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中的透镜的一些沿光轴方向移动。因此,可实现透镜筒1的聚焦操作。
当聚焦操作环22安装在固定环15上时,向对象侧可移除所述聚焦操作环22,所述对象侧是沿轴向方向的两侧中的一侧。前部保持环23防止向对象侧移除所述聚焦操作环22。前部保持环23形成在固定环15的对象侧的远端部15b的外部与固定环15可接合的环状构件。前部保持环23构造成采用卡口方法的可移除式可连接构件。沿周向方向延续的前外壳(sheath)盖28结合到前部保持环23的外周表面。通孔29形成在前外壳盖28的一端部表面。通孔29具有与形成在前部保持环23的前端部的罩(hood)端接收部46的直径相似的尺寸。
形成在镜筒环16的远端部16a的罩附接槽40与固定环15的远端部15b的内部相对。透镜罩(未示出)使用卡口方法可移除地连接到镜筒环16的远端部16a。
图8是固定筒18从背面侧看的透视图。固定筒18包括管状本体部18a、外凸缘部18b和内凸缘部18c。外凸缘部18b形成为在本体部18a的沿轴向方向的一端沿径向向外方向延伸。内凸缘部18c形成为在本体部18a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端沿径向向内方向延伸。固定筒18的本体部18a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三个线性导向槽80(图8中仅示出一个)和两个倾斜固定孔81。三个线性导向槽80配置在三个位置并且以沿周向方向等角度间隔地相互隔开。线性导向槽80将第三透镜组单元10导向成沿光轴方向线性地移动。
固定筒18的两个倾斜固定孔81配置在沿周向方向的两个位置并且以等角度间隔地相互隔开。每个倾斜固定孔81用于利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将柔性电路板83固定到固定筒18。每个倾斜固定孔81具有径向通孔部81a、内部导向支承部81b和外部导向支承部81c。径向通孔部81a沿径向方向贯穿本体部18a,内部导向支承部81b形成为与径向通孔部81a的一侧连续,外部导向支承部81c形成为与径向通孔部81a的另一侧连续。内部导向支承部81b是与形成在本体部18a中在本体部18a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侧的倾斜固定孔81连续的部分。内部导向支承部81b通过移除本体部18a的厚度的径向外侧而形成。外部导向支承部81c是与形成在本体部18a中在本体部18a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的倾斜固定孔81连续的部分。外部导向支承部81c通过移除本体部18a的厚度的径向内侧而形成。
在倾斜固定孔81中,固定筒18的中心轴线与内部导向支承部81b的接收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值设定成不同于固定筒18的中心轴线与外部导向支承部81c的接收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后者设定成稍小于前者。
即,这些部件间的尺寸关系设定成这样的方式: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α相对于透镜筒1的光轴OL倾斜大约1度。为了使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能够安装在固定筒18中,以使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相对于固定筒18倾斜大约1度,切口(cutout)84形成在与内凸缘部18c的每个倾斜固定孔81对应的位置。每个切口84具有足够容许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穿过的宽度和深度。倾斜角度α优选为大约1度。然而,倾斜角度不限于此,并且可为0.5度或1.5度。
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具有如图11所示的形状。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由具有适当长度和宽度的条状金属板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两个定位件85和在一纵向侧的止动件86。两个定位件85形成为沿与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向两侧横向地突出。止动件86通过将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在纵向的一端弯曲90度而形成。
如图17所示,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长度优选地设定成大约这样的长度:使两个定位件85能够与固定筒18的内凸缘部18c形成接触处于下述状态,即当组装到固定筒18时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远端接触内凸缘部18c的内部导向支承部81b。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宽度设定成大约这样的宽度:使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能够插入到倾斜固定孔81中。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优选地由金属例如不锈钢、钢、或弹簧钢形成。而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可由具有一定程度的刚度(stiffness)和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形成,例如聚缩醛(polyacetal,POM)或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 resin,ABS)。
安装环21具有如图9A和图9B所示的形状,固定筒18固定到安装环21。安装环21由具有的直径稍大于固定筒18的直径的环状构件形成,并且以固定螺钉(未示出)固定到固定筒18的内凸缘部18c。安装环21包括固定部21a和卡口部21b。固定部21a固定到内凸缘部18c。卡口部21b与固定部21a连续并且形成在固定部21a的径向内侧部(radially inside portion)。利用此卡口部21b,安装环21可连接到相机本体4。附接部21c设置在卡口部21b内部的三个位置,后部遮光环87以螺钉固定到所述附接部21c。
后部遮光环87具有如图10所示的形状。后部遮光环87包括:端表面部87a、外缘部87b和内壁部87c。端表面部87a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延伸。外缘部87b沿后部遮光环87的外缘突出于一表面侧。内壁部87c以适当的距离与外缘部87b隔开。后部遮光环87具有在端表面部87a的中央部的通孔88。通孔88的外部与设置在相机本体4中的成像元件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相对。内壁部87c形成具有深度充分大于外缘部87b的深度的包围壁(surrounding wall)。防止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移除的止动件突起89设置在内壁部87c上分开的两个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止动件突起89以沿周向方向大约180度的间隔隔开。
柔性电路板83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结构。柔性电路板83用于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中所结合的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柔性电路板83包括电子部件安装部91和连接中继部92,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电子部件安装部91上,所述连接中继部92将电子部件安装部91连接到电源侧。电子部件安装部91包括第一线圈安装部91a、第二线圈安装部91b和连接部91c。第一驱动线圈93安装在第一线圈安装部91a上,第二驱动线圈94安装在第二线圈安装部91b上,并且第一和第二线圈安装部91a和91b借由连接部91c相互连接。电子部件安装部91成形使得围绕透镜筒1的光轴。第一线圈安装部91a配置在光轴的一侧,第二驱动线圈94配置在相对于第一线圈安装部91a的位置旋转90度的位置。
第一驱动线圈93和第二驱动线圈94通过将电线卷绕成多层而形成以便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并且配置成使得两个驱动线圈93和94的纵向方向相互垂直地交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线圈93配置在光轴OL的侧边,第一驱动线圈93的纵向方向沿垂直方向延伸,而第二驱动线圈94配置在光轴上方,第二驱动线圈94的纵向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分别安装在线圈安装部91a和91b上的两个驱动线圈93和94电连接到具有预定形状的电路,并且为通电做好准备。因此,当电流流经第一驱动线圈93和第二驱动线圈94时,第一驱动线圈93产生水平推力(thrust),第二驱动线圈94产生垂直推力。
第一线圈安装部91a和第二线圈安装部91b的每一个设置有线圈支撑(back-up)板95a。分别检测驱动线圈93和94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器(磁阻传感器)96A和96B分别配置在两个驱动线圈93和94的中央。连接部91c形成具有大致L形。连接部91c的一侧与第一线圈安装部91a连续,并且连接部91c的另一侧与第二线圈安装部91b连续。连接部91c设置有连接部支撑板95b。
柔性电路板83的连接中继部92包括:圆形部92a、第一线性部92b、第二线性部92c、连通部92d和折叠部92e。圆形部92a是可移动的,同时保持预定的曲率半径。连接中继部92的圆形部92a具有以预定的曲率半径R弯曲180度的U形部。利用圆形部92a,吸收由于第一线性部92b的移动引起的变形(deformation),所述第一线性部92b是相对于第二线性部92c可移动侧或固定侧。这有助于圆形部92a的移动,由此防止由移动的反复引起的对柔性电路板83等的损坏。
圆形部92a的一侧与连接中继部92的第一线性部92b连续。第一线性部92b与连通部92d连续,所述连通部92d与第一线圈安装部91a连续第二线性部92c与圆形部92a的另一侧连续。第二线性部92c因而与折叠部92e连续。连接终端(terminal)设置在折叠部92e的端部。终端支撑板97a设置在所述终端的端部。此外,可移动侧支撑板97b设置在第一线性部92b上。
如图4至7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柔性电路板83安装在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与固定筒18之间,从而悬于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与固定筒18之间。柔性电路板83的电子部件安装部91和连接中继部92的第一线性部92b容纳在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中。与第一线性部92b连续的圆形部92a暴露在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与固定筒18之间的区域中。第二线性部92c的与圆形部92a连续的远端与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一起固定到固定筒18的倾斜固定孔81。
第三透镜组单元10包括:第三组移动框架13、透镜保持器98、电机99等。第三组移动框架13保持第三透镜组9的一部分,透镜保持器98保持第三透镜组9的近端透镜9a,电机99使第三透镜组9的透镜(未示出)沿光轴方向移动。透镜保持器98由末端开口的(open-ended)杯形构件形成。近端透镜9a固定到透镜保持器98,从而封闭在底部的开口。第三组移动框架13配置在透镜保持器98的前侧开口处,并且以固定螺钉(未示出)固定到透镜保持器98。利用电机基部(base)101将电机99固定到第三组移动框架13和透镜保持器98。
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配置在第三组移动框架13的前方。虹膜(iris)单元14配置在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的前方。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和虹膜单元14固定到第三组移动框架13和透镜保持器98并且可以一体化的方式移动。用于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的柔性电路板83与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一体化成如图14至16所示的状态。
图14是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从第三组移动框架13侧看的透视图。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包括:校正透镜104、校正透镜保持框架105、保持框架保持器106、校正透镜致动器、单元壳体107等。校正透镜104由校正透镜保持框架105保持。校正透镜保持框架105由保持框架保持器106支承,使得校正透镜保持框架105在预定范围内向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是可移动的。利用校正透镜保持框架105,校正透镜致动器使校正透镜104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移动。
校正透镜致动器包括:磁体(未示出)、两个驱动线圈93和94、柔性电路板83等,两个驱动线圈93和94安装在柔性电路板83上。单元壳体107保持:校正透镜保持框架105、保持框架保持器106、校正透镜致动器等。
利用上述的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当校正透镜104由于例如在摄像时相机颤震而移动时,则位置的变化由两个位置检测器96A和96B检测。两个位置检测器96A和96B输出单独的(individual)位置检测信号,所述位置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件(未示出)。根据所述输入的位置检测信号,控制器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两个驱动线圈93和94,使得校正透镜104的光轴匹配透镜筒1的光轴OL。结果,由于驱动线圈93和94所产生的沿第一方向定向的推力和沿第二方向定向的另一推力的合力,使校正透镜104移动,从而使校正透镜104的光轴匹配透镜筒1的光轴OL。因此,当校正透镜104的光轴匹配透镜筒1的光轴OL时,图像模糊得到抑制。这使对象的图像摄像呈良好状态而不会有图像模糊。
具有上述功能的光学图像稳定器单元100的柔性电路板83布线(route)呈如图14所示的状态,并且安装到单元壳体107中。柔性电路板83的电子部件安装部91安装在保持框架保持器106内部,并且将连接中继部92的连通部92d向保持框架保持器106的一侧拉出。在本实施例的电子部件安装部91中,第一线圈安装部91a配置在光轴OL的侧边,第一驱动线圈93安装在所述第一线圈安装部91a上,并且第二线圈安装部91b配置在光轴OL的上方,第二驱动线圈94安装在所述第二线圈安装部91b上。
此外,在柔性电路板83中,连接中继部92的第一线性部92b配置在第二线圈安装部91b附近,并且第二线性部92c配置在第一线性部92b的上方而与第一线性部92b分开成彼此之间有预定间隙(clearance)。在第一线性部92b与第二线性部92c之间设置的所述预定间隙由圆形部92a的曲率半径确定。圆形部92a沿光轴OL方向是可移动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远端固定到第二线性部92c的一部分。第二线性部92c经由弯曲部110与折叠部92e连续。柔性电路板83在弯曲部110处被折叠成第二线性部92c和折叠部92e,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插入在所述第二线性部92c与折叠部92e之间,而止动件86朝径向向内方向定向。
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中,使用双面带将与止动件86突出所在表面相对的表面完全固定到折叠部92e。连接终端设置在折叠部92e的端部并且可电连接到连接件(connector)111。折叠部92e的所述端部利用终端支撑板97a加强。在第二线性部92c中,使用双面带仅将第二线性部92c的与折叠部92e连续的远端部接合到止动件86突出所在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表面。第二线性部92c的其它部分仅与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处于接触。第二线性部92c穿过形成在透镜保持器98的凸缘部中的通孔108,并且被拉出到第三透镜组单元10侧。
图16示出一状态,其中,柔性电路板83的连接中继部92利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固定到固定筒18(未示出)。图17示出一状态,其中,固定筒18增加到处于图16所示状态的第三透镜组单元10中。此时,将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等插入通过形成在固定筒18的内凸缘部18c中的切口84。将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远端等从固定筒18的内部插入形成在本体部18a中的倾斜固定孔81中。
结果,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与倾斜固定孔81相接合,从而在倾斜固定孔81之间沿光轴方向桥接(bridge),并且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安装在固定筒18中,如图4至图7所示。此时,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与止动件86突出所在表面相对的表面面向倾斜固定孔81的外部导向支承部81c,而折叠部92e介于所述两者之间。在止动件86突出所在表面上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远端部面向倾斜固定孔81的内部导向支承部81b,而第二线性部92c介于所述两者之间。此时,与倾斜固定孔81相接合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延伸方向与光轴OL之间所形成的角度α设定成大约1度(见图4)。即,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保持成相对于透镜筒1的光轴OL倾斜大约1度。
此时,通过使定位件85与固定筒18的内凸缘部18c形成接触,可实现: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沿光轴方向的定位和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自动安置(settling)在预定深度。如图4至图7和图16至图18所示,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还构造成使得固定到固定筒18的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止动件86与设置在后部遮光环87上的止动件突起89相对。止动件突起89具有防止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被移除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第二柔性电路板导向部(未示出)相似地支承另一个柔性电路板。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透镜筒1例如进行如下的操作。即,当缩放操作环19旋转时,利用接合销(未示出)连接到所述缩放操作环19的缩放凸轮环17旋转。缩放凸轮环17的旋转使第一至第三透镜组7至9移动,由此执行缩放操作。图4和图5示出透镜筒1的广角(wide-angle)状态,所述广角状态为透镜筒1的初始设定。通过使处于此状态的缩放操作环19旋转,透镜筒1的状态变成图6和图7所示的摄远状态,由此执行缩放操作。
即,通过旋转缩放操作环19以使第三透镜组单元10沿光轴OL方向向前移动,实现使柔性电路板83的电子部件安装部91沿相同的方向移动。此时,连接中继部92的第二线性部92c被拉出,并且圆形部92a实现移动。这能够确保并且平稳地(smoothly)执行第三透镜组单元10的移动(见图6和图7)。在此操作中,虽然第三透镜组单元10靠近和紧挨固定筒18内部进行配置,柔性电路板83的第二线性部92c进入固定筒18(见图4和图5)的倾斜固定孔81中。这抑制了第二线性部92c与第三透镜组单元10干涉的可能性,并因而防止由于与其它部件干涉而损坏柔性电路板83。
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容纳在固定筒18中,使得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一个表面(前表面)和另一表面(后表面)被夹住(clamp)在倾斜固定孔81中。因此,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不因柔性电路板83的驱动反作用力而移动。这能使:柔性电路板83的反作用力稳定,校正透镜104由于反作用力的变化而受到驱动,并且避免由于校正透镜104的移动而引起的图像模糊。关于固定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当后部遮光环87已安装到安装环21时,设置在后部遮光环87上的止动件突起89接近(come close)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的止动件86,由此防止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被移动。因此,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固定到固定筒18,而无需螺钉。这减少螺钉的使用,并因此能够减少成本。
另外,柔性电路板导向部82延伸的方向相对于透镜筒1的光轴OL倾斜大约1度。这使柔性电路板83的壳体空间能够容纳在固定筒18的厚度之内。因此,防止沿径向方向的过量空间(excess space)的产生,由此有助于透镜筒1的尺寸的减小。例如,如果沿固定筒18的径向方向设置1mm的间隙,则透镜的直径增大2mm。这显著影响透镜筒1的结构并且与尺寸小型化的要求不相符(incompatible)。此外,如果反复拉伸或弯曲所述板的紧实折叠部,则柔性电路板中的破损更有可能发生。然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柔性电路板导向部保持紧实弯曲部(tightly bent portion)的端部,并且所述端部的形状不改变。这能尽可能地减小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图19是单透镜反射式数字静态相机5(下文称为“数字静态相机”)的外形透视图,所述单透镜反射式数字静态相机5表示上述透镜筒1可用于的摄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数字静态相机5包括相机本体4、透镜筒1等。相机本体4包括横长的壳体,并且表示摄像装置的主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透镜筒1可拆卸地附接到相机本体4。
相机本体4由具有内部空间的横向长的(horizontally long)壳体确定,相机本体4将电路板、电池电源、存储器件、各种电子的和机械的部件和器件等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未示出)中。各种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安装部72设置在相机本体4的前表面的大致中央部,透镜筒1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安装部72。用于保持相机本体4的握持部73设置在相机本体4的前表面的右部。握持部73形成为使相机本体4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由此有助于以一只手保持相机本体4。
向对象发射照明光的闪光灯(flash)单元74配置在相机本体4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该闪光灯单元74是弹出式的(pop-up)内置(built-in)闪光灯单元,该闪光灯单元74的状态在附图所示的缩回状态与向上突出的状态(未示出)之间可切换。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的快门按钮75设置在相机本体4的上表面的握持部73侧。
模式选择器拨盘(dial)76配置在相机本体4的上表面与握持部73相对的一侧。模式选择器拨盘76是用于从数字静态相机5的多种相机功能中选择期望的功能模式的旋转式开关。利用模式选择器拨盘76可选择的功能可包括各种功能,例如,用于拍摄静止图像的模式、用于拍摄运动图像的模式、用于再现(regenerating)和编辑已拍摄图像的模式。
电子取景器77和平显示面板(flat display panel)(未示出)配置在相机本体4的后表面。所述平板显示器表示(indicate)显示单元的一具体示例并且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用以执行例如各项相机功能选择等操作的各种开关设置在平显示面板周围。通过将透镜筒1附接到具有上述结构的相机本体4,从而实现一种包括可互换透镜和相机本体4的数字静态相机5。显然可理解的是,透镜筒1可以并非可互换的,而是可以与相机本体4一体化的。
电源开关初始是打开(turn on)的,以使内部电池电源对控制器件等供电,从而使用数字静态相机5进行摄像。这使数字静态相机5能够执行摄像操作,并且通过将摄像透镜向对象定向并且按压快门按钮75,可使例如普通(ordinary)摄像和连续(continuous)摄像的任务得以执行。当使用数字静态相机5完成摄像时,通过关掉(turn off)电源开关以停止来自电池电源的供电,从而中止(disable)摄像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采用具有U形部的柔性电路板的摄像装置中,柔性电路板的U形部与其它部件可能干涉的风险是可避免的。因此,减小了柔性电路板被损坏的风险,并且通过稳定柔性电路板的反作用力,减小了发生图像模糊的风险。此外,柔性电路板能够仅通过将柔性电路板导向部插入到预定位置中来固定。由于这种不采用固定螺钉的固定结构,这使组装能够得以改善并且部件的数量能够得以减少。因此,实现了一种设计成尺寸小型化的透镜筒。
本申请包括于2010年5月10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108801公开内容所涉及的主题,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的和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随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型。虽然上述实施例是数字静态相机用作摄像装置的示例,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筒也可应用于,例如,数字视频相机、卤化银单透镜反射式相机、模拟相机(analog camera)、模拟视频相机(analog video camera)、监视相机(monitoring camera)和其它摄像装置。虽然上述示例使用三个透镜组作为光学透镜,但是容易理解的是,也可使用四个或更多个透镜组。
Claims (5)
1.一种透镜筒,包括:
固定筒;
相对于固定筒可移动的可动构件;
弯曲成U形并且悬于固定筒与可动构件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
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将柔性电路板的与该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连续的一侧固定到固定筒,同时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沿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筒,
其中,倾斜固定孔形成在固定筒中,该倾斜固定孔将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在该柔性电路板导向部相对于可动构件的所述移动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筒,
其中,所述倾斜固定孔形成为使得所述倾斜固定孔的沿可动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与柔性电路板导向部的一个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倾斜固定孔的沿可动构件移动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导向部的相对于所述一个表面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沿与可动构件的所述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可动构件与所述倾斜固定孔的所述一侧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可动构件与所述倾斜固定孔的所述另一侧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筒,
其中,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沿柔性电路板导向部的一个表面设置,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的一端设置在位于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另一个表面的一端附近的区域,而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的另一端朝向可动构件引出。
5.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透镜筒;和
摄像装置的主体,透镜筒固定到或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透镜筒包括:
固定筒;
相对于固定筒可移动的可动构件;
弯曲成U形并且悬于固定筒与可动构件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
柔性电路板导向部,将柔性电路板的与该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连续的一侧固定到固定筒,同时柔性电路板的所述一侧沿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08801 | 2010-05-10 | ||
JP2010108801A JP2011237594A (ja) | 2010-05-10 | 2010-05-10 |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43360A true CN102243360A (zh) | 2011-11-16 |
Family
ID=44901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130193A Pending CN102243360A (zh) | 2010-05-10 | 2011-05-03 | 透镜筒和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70666B2 (zh) |
JP (1) | JP2011237594A (zh) |
CN (1) | CN102243360A (zh) |
BR (1) | BRPI1101758A2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6200A (zh) * | 2013-05-31 | 2014-12-17 | 索尼公司 | 镜头镜筒和成像设备 |
CN106154481A (zh) * | 2016-08-26 | 2016-11-23 |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镜头及其装配工艺 |
CN108024036A (zh) * | 2016-10-28 | 2018-05-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 |
CN108427165A (zh) * | 2017-02-14 | 2018-08-21 | 佳能株式会社 | 镜头装置和包括该镜头装置的成像装置 |
CN109154710A (zh) * | 2016-05-27 | 2019-01-0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平衡变焦镜头的重心的系统 |
CN110798596A (zh) * | 2014-10-17 | 2020-02-14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机动车中使用的相机模块 |
CN113109916A (zh) * | 2021-05-10 | 2021-07-13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定位结构及光学变焦镜头 |
CN113311558A (zh) * | 2020-02-07 | 2021-08-27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以及弯曲辅助部件 |
CN113433651A (zh) * | 2021-06-29 | 2021-09-24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467030A (zh) * | 2021-06-29 | 2021-10-01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22052339A1 (zh) * | 2020-09-11 | 2022-03-17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镜头、相机及无人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98942B2 (ja) * | 2012-07-17 | 2017-03-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 |
JP6199014B2 (ja) | 2012-07-26 | 2017-09-20 |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具えた撮像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84105A (en) * | 1996-01-26 | 1999-03-16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Zoom compact camera |
JP2001235667A (ja) * | 2000-02-23 | 2001-08-31 |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 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CN1702486A (zh) * | 2004-05-26 | 2005-11-30 | 佳能株式会社 | 照相机的镜头镜筒 |
CN1776520A (zh) * | 2004-11-17 | 2006-05-24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镜头镜筒和电子设备 |
CN101285984A (zh) * | 2007-04-10 | 2008-10-15 | 索尼株式会社 | 透镜镜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09718A (ja) * | 1994-01-20 | 1995-08-11 | Nikon Corp | カメラの電気基板接続構造 |
JPH07218799A (ja) * | 1994-02-02 | 1995-08-18 | Nikon Corp | レンズ鏡筒 |
US6714360B2 (en) * | 2002-03-29 | 2004-03-30 |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 Lens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of lens device |
JP2003307667A (ja) | 2002-04-17 | 2003-10-31 | Canon Inc | レンズ鏡筒 |
JP4120940B2 (ja) * | 2004-04-15 | 2008-07-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
2010
- 2010-05-10 JP JP2010108801A patent/JP2011237594A/ja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4-28 US US13/066,940 patent/US85706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5-03 BR BRPI1101758-9A patent/BRPI110175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5-03 CN CN2011101130193A patent/CN1022433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84105A (en) * | 1996-01-26 | 1999-03-16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Zoom compact camera |
JP2001235667A (ja) * | 2000-02-23 | 2001-08-31 |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 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CN1702486A (zh) * | 2004-05-26 | 2005-11-30 | 佳能株式会社 | 照相机的镜头镜筒 |
CN1776520A (zh) * | 2004-11-17 | 2006-05-24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镜头镜筒和电子设备 |
CN101285984A (zh) * | 2007-04-10 | 2008-10-15 | 索尼株式会社 | 透镜镜筒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6200A (zh) * | 2013-05-31 | 2014-12-17 | 索尼公司 | 镜头镜筒和成像设备 |
CN104216200B (zh) * | 2013-05-31 | 2019-04-19 | 索尼公司 | 镜头镜筒和成像设备 |
US11418688B2 (en) | 2014-10-17 | 2022-08-16 | Lg Innotek Co., Ltd. | Camera module for use in automobile |
CN110798596B (zh) * | 2014-10-17 | 2022-06-14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机动车中使用的相机模块 |
CN110798596A (zh) * | 2014-10-17 | 2020-02-14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机动车中使用的相机模块 |
CN109154710A (zh) * | 2016-05-27 | 2019-01-04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平衡变焦镜头的重心的系统 |
US10948681B2 (en) | 2016-05-27 | 2021-03-16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System for balancing center of gravity of a zoom lens |
CN106154481A (zh) * | 2016-08-26 | 2016-11-23 |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镜头及其装配工艺 |
CN108024036B (zh) * | 2016-10-28 | 2021-02-09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 |
US11243375B2 (en) | 2016-10-28 | 2022-02-0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ing apparatus |
CN108024036A (zh) * | 2016-10-28 | 2018-05-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 |
US10725263B2 (en) | 2017-02-14 | 2020-07-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8427165A (zh) * | 2017-02-14 | 2018-08-21 | 佳能株式会社 | 镜头装置和包括该镜头装置的成像装置 |
CN113311558A (zh) * | 2020-02-07 | 2021-08-27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以及弯曲辅助部件 |
CN113311558B (zh) * | 2020-02-07 | 2023-10-13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光学单元 |
WO2022052339A1 (zh) * | 2020-09-11 | 2022-03-17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镜头、相机及无人机 |
CN113109916A (zh) * | 2021-05-10 | 2021-07-13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定位结构及光学变焦镜头 |
CN113433651A (zh) * | 2021-06-29 | 2021-09-24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467030A (zh) * | 2021-06-29 | 2021-10-01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237594A (ja) | 2011-11-24 |
US20110273788A1 (en) | 2011-11-10 |
BRPI1101758A2 (pt) | 2012-10-16 |
US8570666B2 (en) | 2013-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43360A (zh) | 透镜筒和摄像装置 | |
CN101887159B (zh) |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 |
JP2010277075A (ja) | 像振れ補正装置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配設構造 | |
CN101363951A (zh) | 镜头筒及其摄像装置 | |
US20060115256A1 (en) | Imaging device having an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 |
CN101509995A (zh) | 光学装置的光屏蔽结构 | |
JP6020938B2 (ja) | レンズ鏡筒 | |
CN101900865B (zh) | 透镜镜筒 | |
CN102540392B (zh) | 镜头筒及光学设备 | |
US20240061206A1 (en) | Optical apparatus | |
CN101893746B (zh) | 透镜镜筒 | |
KR101706264B1 (ko) | 줌 렌즈 시스템 | |
US5673149A (en) |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a function of preventing image blur or shake and having lens barrel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 |
JPH07175100A (ja) | レンズ鏡筒 | |
JP5219425B2 (ja) | レンズ鏡筒 | |
JP2008046200A (ja) |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 |
JP2008216706A (ja) | 防水用レンズ、防水用レンズ組立体および撮影装置 | |
US20140355138A1 (en) |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 |
JP4774859B2 (ja) | 沈胴ズーム式レンズ鏡筒 | |
JP4574463B2 (ja) | レンズ鏡筒 | |
JPH07218804A (ja) | レンズ鏡筒 | |
JP2000028897A (ja) |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 |
US20230266635A1 (en) | Optical system | |
JP3355784B2 (ja) | 光軸補正用レンズの支持機構 | |
US20230266637A1 (en) | Optical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02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