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874A - 含硫杂芳香酸类似物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含硫杂芳香酸类似物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8874A
CN102238874A CN2009801484292A CN200980148429A CN102238874A CN 102238874 A CN102238874 A CN 102238874A CN 2009801484292 A CN2009801484292 A CN 2009801484292A CN 200980148429 A CN200980148429 A CN 200980148429A CN 102238874 A CN102238874 A CN 102238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compound
present
hal
musace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4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8874B (zh
Inventor
K-W.明克斯
P.H.戴维斯
大岛明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Bayer CropScienc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Crop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Crop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Crop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CN102238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8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hree ring hetero at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Thiazole And Isothizaole Compoun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通过将它们用式(I)化合物处理来控制微生物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

Description

含硫杂芳香酸类似物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Schadorganismen)的用途,
Figure 515438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A 是氮或C-Hal,
B 是氮或C-Hal,
R1 是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6-环烷基、苯基、被Hal或氰基取代的C1-C6-烷基、被Hal或氰基取代的C2-C6-链烯基、被Hal或氰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被氰基、卤素、烷氧基取代的苯基,
R2 是羟基、C1-C6-烷硫基、C1-C6-氨基烷基、C1-C6-烷氧基、苯氧基、苯胺,
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
被氰基、卤素、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和/或C1-C6-烷氧羰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二烷基氨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苯胺,
Hal 是卤素。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通过将它们用式(I)化合物处理来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
式(I)化合物尤其是在WO 99/024 413、WO 2006/098128、JP 2007-84566和WO 96/29871中是已知的。
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
A 是C-Hal或氮,
B 是氮,
R1 是卤素、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6-环烷基,
R2 是羟基、C1-C6-烷硫基、C1-C6-氨基烷基、C1-C6-烷氧基、苯氧基、苯胺,
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
被氰基、卤素、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和/或C1-C6-烷氧羰基取代的苯氧基,或
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二烷基氨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苯胺,
Hal 是氟、氯或溴。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Hal是氯或溴。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Hal是氯。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C-Hal或氮,且B是氮。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C-Hal,且B是氮。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氮,且B是氮。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氮且B是氮,以及R1是环丙基及R2是苯胺、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二烷基氨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苯胺。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C-Hal或氮且B是氮,以及R2是苯胺、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二烷基氨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苯胺。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C-Hal或氮,且B是氮,以及R2是羟基。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氮,且B是氮,以及R2是羟基。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C-Hal或氮,且B是氮,以及R2是C1-C6-烷硫基。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那些,其中A是C-Hal或氮,且B是氮,以及R2是C1-C6-烷氧基。
尤其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如表1中所示的那些。
表1
Figure 494896DEST_PATH_IMAGE002
(C1-C6)-烷基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尤其优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以及优选可以提及的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戊基和正己基。
卤素表示氟、氯、溴和碘。优选是氟、氯和溴。尤其优选是溴和氯。
(C3-C6)-环烷基表示环丙基、环戊基、环丁基或环己基。优选环丙基、环戊基和环己基。尤其优选环丙基。
(C2-C6)-链烯基表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优选具有2-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尤其优选具有2-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例如以及优选可以提及的是:乙烯基、烯丙基、正-丙-1-烯-1-基和正-丁-2-烯-1-基。
(C1-C6)-烷氧基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尤其优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例如以及优选可以提及的是: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和正己氧基。
(C1-C6)-烷氧羰基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羰基。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羰基,尤其优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羰基。例如以及优选可以提及的是:甲氧羰基、乙氧羰基、正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和叔丁氧羰基。
(C1-C6)-烷基羰基表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羰基。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羰基,尤其优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羰基。例如以及优选可以提及的是:甲基羰基、乙基羰基、正丙基羰基、异丙基羰基和叔丁基羰基。
上文概括性或在优选范围内提及的基团定义或解释可以随意在各个范围与优选范围之间组合。
发明
现已发现,式(I)化合物特别适合于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主题是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Musa)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5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6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7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8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9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0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1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2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3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4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5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6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7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8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9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0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香蕉褐条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 anamorph:Nattrassia mangiferae)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Musa)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裴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香蕉褐条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 anamorph:Nattrassia mangiferae)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香蕉褐条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 anamorph:Nattrassia mangiferae)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香蕉褐条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 anamorph:Nattrassia mangiferae)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5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6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7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8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9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0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1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2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3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4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5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6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6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7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7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8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8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9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spp.)的科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19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0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Mycosphaerella spp.科的真菌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0在芭蕉属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化合物I-20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2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3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4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5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6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7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8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9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0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1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2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3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4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5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6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7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8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9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20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2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3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4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5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6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7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8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9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0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1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2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3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4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5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6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7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8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19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化合物I-20处理。
定义
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尤其是包含损害植物或植物部分的真菌、细菌、原虫、Chromists和病毒。
真菌尤其是包含子囊菌(Ascomyceten)、担子菌(Basidiomyceten)、壶菌(Chytridiomyceten)、半知菌(Deuteromyceten)、球囊菌(Glomeromyceten)、小孢子虫目(Microsporidia)、接合菌(Zygomycetn)和无性型真菌。
细菌尤其是包含假单胞菌(Pseudomonadaceae)、根瘤菌(Rhizobiaceae)、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aceae)和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Chromists尤其是包含卵菌(Oomyceten)。
动物的有害有机体尤其是包含节肢动物(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和线虫纲(Nematoda)。
芭蕉科尤其是由下列物种组成: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野蕉(Musa balbisiana),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品种"矮秆香芽蕉(Dwarf Cavendish)"、"粗把香芽焦(Giant Cavendish)"和"大麦克(Gros Michel)",小果野蕉Lamb. ex Paxt.,Musa malaccensis Ridl.,Musa angcorensis Gagnep.,Musa aurantiaca,野蕉(Musa balbisiana),野蕉(Musa seminifera Lour.),Musa banksii F. Muell.,芭蕉(Musa basjoo),Musa cheesmanii,Musa flaviflora Simmonds,Musa griersonii,阿宽蕉(Musa itinerans),砖红蕉(Musa laterita),Musa mannii,粉芭蕉(Musa nagensium),Musa ochracea,美粉苞蕉(Musa ornata Roxb.),Musa siamea,Musa sikkimensis,Musa thomsonii Noltie,颤毛蕉(Musa velutina Wendl. & Drude),Musa alinsanaya,腊红蕉(Musa beccarii),Musa boman,Musa borneënsis,Musa bukensis,Musa campestris,安德鲁红蕉(Musa coccinea Andrews),红蕉(Musa uranoscopos Lour),Musa exotica Valmayor,Musa fitzalanii,Musa flavida,Musa gracilis,Musa hirta Becc., 兰屿芭蕉(Musa insularimontana Hayata),Musa jackeyi,Musa johnsii,Musa lawitiensis,Musa lolodensis, Musa maclayi, Musa monticola, Musa muluensis, 河口指天蕉(Musa paracoccinea), Musa peekelii, Musa pigmaea Hotta, 阿希蕉(Musa rubra), Musa salaccensis, Musa splendida A. Chev., Musa suratii, 蕉麻(Musa textilis): Abacá, 日本硬香蕉或纤维橡胶, 肥蕉(Musa troglodytarum), Musa tuberculata, Musa violascens, Musa ingens, 粉芭蕉(Musa paradisiaca sapientm), 粉芭蕉(Musa paradisiaca normali),以及这些物种的杂交种。
损害芭蕉科植物的真菌的例子是:
枝顶孢属真菌(Acremonium spp.)
香蕉细条病菌(Acrodontium simplex )
蜜环菌属亚种(Armillaria subspecies),例如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发光假蜜环菌(Armillaria tabescens)
荼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
Cercospora hayi
无性型奇异长喙壳(Ceratocystis paradoxa anamorph:Chalara paradoxa)
芭蕉枝孢(Cladosporium musae)
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
Cordana johnstonii,香蕉暗双孢(Cordana musae)
画眉草弯孢霉(Curvularia eragrostidis)
柱枝孢菌(Cylindrocladium spp. )
Cylindrocarpon musae
香蕉叶斑小窦氏霉(Deightoniella torulosa )
Drechslera musae-sapientum
镰刀菌(Fusarium spp),例如例如半裸镰刀菌(Fusarium pallidoroseum),无性型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anamorph Nectria haematococca),尖芽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性型稻恶苗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teleomorph: Gibberella fujikuroi)
烟草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Fr. f. sp. cubense)
Guignardia musae Racib. anamorph: Phyllosticta musarum (Cooke)
Haplobasidion musae
Junghuhnia vincta
可可球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Leptosphaeria musarum,
Limacinula tenuis
Marasmiellus inoderma
半焦小皮伞(Marasmius semiustus)
球腔菌(Mycosphaerella spp.)例如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无性型裴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 Paracercospora fijiensis),无性型香蕉褐条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 anamorph: Nattrassia mangiferae)
芭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usae)
芒果那特斯拉菌(Nattrassia mangiferae)或球拟壳蠕孢(Hendersonula toruloidea)
Nectria foliicola
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
Pestalotiopsis leprogena
掌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almarum)
广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e)
Phaeoseptoria musa
Phyllachora musicola
咖啡草地垫刃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古旦草地垫刃线虫(Pratylenchus goodeyi)
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
Pratylenchus reniformia
稻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
Ramichloridium musa,Veronaea musa,Periconiella musae
丝核菌(Rhizoctonia spp.)
Rosellinia bunodes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rachysphaera fructigena
可可轮枝孢(Verticillium theobromae)
Uredo musae
Uromyces musae
损害芭蕉科植物的细菌的例子是: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例如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例如种1,种2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损害芭蕉科植物的病毒的例子是:
香蕉苞花叶病毒(Banana bract mosaic virus)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
香蕉条纹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损害芭蕉科植物的线虫的实例是内侵线虫和螺旋线虫。
任选,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可以以各种可能的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述异构体特别是立体异构体,例如光学异构体。
因此,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还可以用于保护植物,在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防止其被上述病菌攻击。在用活性化合物处理植物后,保护时间通常延长1到10天,优选1到7天。根据施用形式,活性物质可以以靶向方式受控到达植物。
式(I)化合物在控制植物病害所需浓度下所具有的良好植物耐药性使得其可处理无性繁殖材料和土壤的地上和地下植物部分。
式(I)化合物还适合于提高产量,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植物耐受性。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当施用于芭蕉科科植物时,可以观察到有益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处理所有芭蕉科植物。在本文中,芭蕉科科植物被理解为是指所有植物部分和植物群体,例如所需的和不希望的野生植物或禾谷类作物(包括天然存在的禾谷类作物)。禾谷类作物可以是芭蕉科植物,其可以通过传统育种和优化方法或生物工艺学和重组体方法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获得,包括芭蕉科转基因植物以及包括被植物育种家权利所保护或未保护的植物品种,诸如例如,大麦克(Gros Michel)、Cavendish、矮秆香芽蕉(Dwarf Cavendish)、Dwarf Chinese、Enano、Caturra、粗把香芽蕉(Giant Cavendish)、Gran Enano、Grande Naine、Williams Hybrid、Valery、Robusta、Poyo、Lacatan(Pisang masak hijau、Monte cristo、Bout rond。植物部分是指植物的所有地上和地下部分以及器官,例如草、假茎、幼株、叶、苞、叶鞘、叶柄、叶片、花和根,其中可提及的例子是叶子、针状体、茎(Stängel)、茎(Stämme)、花、果实体、果实、香蕉手、束和种子,以及根、块茎、根茎、分株、根出条、次生长。所述植物部分还包括农作物材料以及无性和有性生殖材料,例如切块、块茎、根茎、片条和种子。
如上文所述,芭蕉科的所有植物都可用本发明处理。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被处理的植物品系和植物品种以及它们的部分是在野外发现或通过常规生物繁育方法获得的,所述常规生物繁育方法例如是杂交、分裂组织培养、微繁殖、体细胞胚胎发生、直接器官发生或原生质体融合。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芭蕉科转基因植物和芭蕉科植物品种,其通过重组体方法获得或任选与传统方法(基因修饰生物体)结合获得,诸如例如,通过土壤杆菌或胚胎发生细胞粒子轰击转换以及微繁殖。芭蕉科植物包括如上所述的所有植物部分。
根据本发明,尤其优选处理那些植物品种的芭蕉科科植物,其在每种情况下是市场上可买到的或在使用中的。植物品种被理解为是指具有新性能("特性")的植物,其已经通过常规育种、诱变或重组DNA技术获得。它们可以是品种、种子、纯系群和基因型。
根据植物品种或植物种类、它们的位置和生长条件(土壤、气候、植物生长期、营养),本发明的处理还可能产生超加性("协同")作用。因此,例如,减少施用量和/或延长活性范围和/或增加本发明可以使用的物质和组合物的活性,更好的植物生长,增加高温或低温耐受性,增加干旱耐受性或增加对水或土壤盐度的耐受性,增加开花性能,更容易收割,加速成熟,更高的产量,较好的质量和/或所收获农作物更高的营养价值,所收获农作物更好的储存性和/或加工性,这些超过实际预期的效果也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用于处理基因修饰的生物体(GMOs),例如植物或种子。基因修饰植物(或转基因植物)是植物,其中异源基因已经被稳定地结合到基因组中。术语"异源基因"通常是指这样一种基因,其在植物范围外得到或装配,并且当被引入到核基因组中,转变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组,通过表达使人感兴趣的蛋白或多肽来赋予新的或改善的农艺学或其它性能,或通过下调断开存在于该植物中的另一基因或存在于该植物中的其它基因(例如通过反义技术,共抑制技术或RNAi-技术[RNA干涉])。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异源基因也被称为转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被它的特异性存在所定义的转基因称为转化事件,或转基因事件。
取决于植物品种或植物种类、它们的位置和它们的生长条件(土壤、气候、植物生长期、营养),根据本发明的处理还可能产生超加性("协同")作用。例如,下列作用是可能的,其超出了实际预期的作用:施用量减少和/或作用范围扩大和/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物质及其组合物的效力增加,更好的植物生长,对高温或低温耐受性增加,对干旱或水-或土壤盐渍度耐受性增加,改善花性能,容易收割,加速成熟,提高产量,较大的果实,更大的株高,叶子变得更绿,较早开花,收获的农作物具有更好的质量和/或更高的营养价值,果实中具有更高的糖浓度,收获的农作物的更好的储存性和/或加工性能。
在某些施用量下,式(I)化合物还可以在植物中起到加强效应。因此,它们适合于调动植物防御系统以抵抗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侵袭。这可能任选是增加本发明组合效力的原因之一,例如抗真菌。在本文中,增强植物(抗诱变)物质还被理解为是指那些物质或物质组合,其能够刺激植物防御系统,这样当随后用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接种后,处理过的植物对这些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具有很大程度的抗性。因此,本发明的物质可用于保护植物,在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被上述病菌侵袭。通常,在所述植物用活性物质处理后,保护效应时间延长1至10天,优选1至7天。
优选用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的植物和植物品种包括具有遗传性物质的所有植物,所述遗传性物质给予这些植物特别有益的有用性质(无论是通过育种获得和/或生物技术获得)。
还优选用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的植物和植物品种是耐一种或多种生物应力因子,即这些植物具有改善的抗动物和微生物病菌如植物线虫、昆虫、螨、致植物病真菌、细菌、病毒和/或类病毒。在本文中优选必须提及的那些是抗致植物病真菌或病毒的芭蕉科。
用人溶菌酶转化的芭蕉科科植物的例子是耐镰孢菌、斐济球腔菌、香蕉束顶病毒或或黄单孢菌属-campestris的芭蕉科植物。
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植物和植物品种是那些植物,其抗一种或多种非生物应激反应因子。所述非生物应激状态例如可以包括干旱、低温-和高温条件、渗透性应激反应、水浸、土壤盐渍度增加、矿物质暴露增加、臭氧条件、强烈的光照条件、氮气营养素获得性受到抑制、磷营养素获得性受到限制或色调回避。
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的植物和植物品种是那些植物,其中疫苗或治疗蛋白被异源表达。这些包括,例如,乙型肝炎抗原。
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植物和植物各种是那些植物,其特征为改善的产量特征。在这些植物中,产量提高例如可能是由于植物生理学改善、植物生长改善和植物发育改善引起,例如水利用效力、持水效力、氮利用改善、碳同化增加、光合作用改善、种子活力改善和加速成熟。此外,产量受改善的植物构造(在应激-和非-应激-条件下)的影响,在这些当中,早开花、控制用于生产杂种种子的开花、秧苗活力、植物大小、结间节数目和-距离、根生长、种子大小、果实大小、豆荚大小、豆荚数目或穗数目、每荚或穗的粒数、种子生物质、种子填充增加、种子下种减少、豆荚碎片减少和静止力量。其他与产量有关的特性包括种子组合物如碳水化合物含量、蛋白含量、含油量和油组成,营养价值、抗营养化合物减少、加工性能改善和储存性改善。
可用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植物是杂交植物,其已经表达杂交优势或杂交效果的特征,其通常产生更高的产量、更高的活力、更好的健康和对生物和非生物应激反应因子的更好的抗性。这些植物典型地通过近亲交配雄性-无生育能力的亲系(母本)与另一个近亲交配雄性-有生殖力的亲系(父本)杂交来得到。典型地,杂种种子从雄性-不育植株中收获并卖给栽培者。有时,雄性-不育植株(例如在玉米中)通过去雄得到(即机械除去雄性生殖器官或雄花),但更典型地,雄性不育是植物基因组中遗传定子的结果。在那种情况下,尤其是当种子是从杂交植物中收获的所需产物时,它典型地确保含有对雄性不育负责的遗传定子的杂交植物中雄性可育性被全部恢复。这可能伴随保证,雄性父本具有适宜的育性恢复基因,其能够在杂交植物中恢复雄性可育性,所述杂交植物含有对雄性不育负责的遗传定子。雄性不育的遗传定子可能位于细胞质中。细胞质雄性不育性(CMS)的例子是芸苔物种。然而,雄性不育的遗传定子还可能位于核基因组中。雄性不育植株还可以通过植物生物技术法如遗传工程来获得。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一种特别有用的方法描述在WO 89/10396中,其中,例如,核糖核酸酶如芽胞杆菌RNA酶选择性地在雄蕊的孢子囊细胞中表达。然后,生育力可以通过孢子囊细胞中的核糖核酸酶抑制剂如芽胞杆菌RNA酶抑制剂表达来修复。
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植物或植物品种(通过植物生物技术方法如遗传工程获得)是耐除草剂植物,即对一种或多种前述除草剂具有抗性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通过遗传转化获得,或通过选择含有赋予这些除草剂耐受性的突变的植物获得。
耐除草剂植物例如是耐草甘膦植物,即对除草剂草甘膦或其盐具有抗性的植物。例如,耐草甘膦植物可以通过用基因转化植物来获得,所述基因编码酶5-烯醇丙酮酰基莽草酸-3-磷酸酯合酶(EPSPS)。这些EPSPS-基因的例子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的AroA-基因(突变体CT7),土壤杆菌的CP4-基因,编码矮牵牛花EPSPS的基因,西红柿EPSPS,或Eleusine EPSPS。它还可以是突变的EPSPS。耐草甘膦植物还可以通过表达一种基因来获得,这种基因编码草甘膦-氧化还原酶-酶。耐草甘膦植物还可以通过表达一种基因来获得,这种基因编码草甘膦-乙酰基转移酶-酶。耐草甘膦植物还可以通过选择含有天然存在的上述基因的突变的植物获得。
其它抗除草剂的植物例如是这样的植物,其对抑制酶谷氨酰胺合酶的除草剂产生抗性,如除草肽(Bialaphos)、膦丝菌素(Phosphinotricin)或草丁膦。这些植物可以通过表达解毒除草剂的酶获得,或者通过表达解毒抗抑制的酶谷氨酰胺合酶的突变的酶获得。这样一种有效的解毒酶例如是编码膦丝菌素-乙酰基转移酶(诸如例如,来自链霉菌属的杆蛋白或pat蛋白)的酶。现已描述了表达外源性膦丝菌素-乙酰基转移酶的植物。
其它耐除草剂的植物是对抑制酶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的除草剂具有抗性的植物。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是催化反应的酶,在所述反应中,对羟苯基丙酮酸(HPP)被转化尿黑酸。抗HPPD抑制剂的植物可以用一种基因转化,所述基因编码天然存在的抗HPPD-酶,或所述基因编码突变的HPPD-酶。对HPPD-抑制剂耐受性还可以通过转化植物获得,所述植物具有编码某些能够生成尿黑酸酶的基因,虽然通过HPPD-抑制剂抑制天然HPPD-酶。植物对HPPD-抑制剂的耐受性还可以通过转化植物改善,这种转化植物除具有编码抗HPPD-酶的基因外,还具有这样一种基因,所述基因编码预苯酸脱氢酶-酶。
其它抗除草剂植物是对乙酰乳酸合酶(ALS)-抑制剂具有抗性的植物。已知的ALS-抑制剂包括,例如,磺酰脲、咪唑啉酮、三唑嘧啶、嘧啶基氧基(硫代)苯甲酸酯和/或磺酰基氨基羰基三唑啉酮-除草剂。酶ALS中的各种突变(亦称乙酰羟酸-合酶(AHAS))已知赋予不同的除草剂和除草剂基团耐受性。耐磺酰脲植物和耐咪唑啉酮植物的制备描述在国际公开WO 1996/033270中。其它耐磺酰脲植物和耐咪唑啉酮植物描述在WO 2007/024782中。
对咪唑啉酮和/或磺酰脲耐药的其它植物可以通过诱导的诱变获得,在除草剂存在下细胞培养选择,或通过诱变育种获得。
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植物或植物品种(通过植物生物技术方法如遗传工程获得)是抗昆虫转基因植物,即对某些目标昆虫的侵袭具有抗性。这些植物可以通过遗传转化获得,或通过选择含有赋予这些昆虫抗药性的突变的植物获得。
在此所使用的术语"抗昆虫转基因植物"包括任何植物,所述植物含有至少一种包含编码序列的转基因,所述编码序列编码下列:
1) 来自苏芸金杆菌或其杀虫剂部分的杀虫晶体蛋白,如描述在互联网上的杀虫晶体蛋白:http://www.lifesci.sussex.ac.uk/Home/Neil_Crickmore/Bt/, 或其杀虫剂部分,例如Cry-蛋白类Cry1Ab、Cry1Ac、Cry1F、Cry2Ab、Cry3Ae或Cry3Bb的蛋白,或其杀虫剂部分;或
2) 来自苏芸金杆菌或其部分的晶体蛋白,其在第二种来自苏芸金杆菌或其部分的其它晶体蛋白存在下是杀虫的,如由Cy34和Cy35晶体蛋白组成的二元毒素;或
3) 包含两种来自苏芸金杆菌的不同杀虫晶体蛋白部分的杀虫杂交蛋白,例如上面1)蛋白的杂交种或上面2)蛋白的杂交种,例如通过玉米-事件MON98034制得的蛋白Cry1A.105 (WO 2007/027777);或
4) 上面1)至3)点任何一项的蛋白,其中一些,特别是1至10个,氨基酸已经被另外的氨基酸替代,以获得对目标昆虫物种具有更高杀虫活性,和/或扩大所作用的目标昆虫物种的范围,和/或在克隆或转化期间因为引入编码-DNA的变化,例如在玉米-事件MON863或MON88017中Cry3Bb1蛋白,或在玉米-事件MIR 604中的Cry3A蛋白;
5) 来自苏芸金杆菌或蜡样芽胞杆菌或其杀虫部分的杀虫分泌性蛋白质,例如列于下面的无性杀虫毒性蛋白(无性杀虫蛋白,VIP):http://www.lifesci.sussex.ac.uk/Home/Neil_Crickmore/Bt/vip.html, 例如,来自VIP3Aa蛋白类的蛋白;或
6) 来自苏芸金杆菌或蜡样芽胞杆菌的分泌性蛋白质,其在第二种来自苏芸金杆菌或B. cereus的分泌性蛋白质存在下是杀虫的,例如由VIP1A和VIP2A蛋白组成的二元毒素;
7) 包含不同的来自苏芸金杆菌或蜡样芽胞杆菌的分泌蛋白的部分的杀虫杂交蛋白,例如上面1)蛋白的杂交种或2)蛋白的杂交种;或
8) 上面1)至3)点任何一项的蛋白,其中一些,特别是1至10,氨基酸已经被另外的氨基酸替代,以获得对目标昆虫物种具有更高的杀虫活性,和/或扩大所作用的目标昆虫物种的范围,和/或在克隆或转化期间因为引入编码-DNA的变化(虽然仍然编码杀虫蛋白),例如棉花-事件COT 102中的蛋白VIP3Aa。
当然,在此所使用的抗昆虫转基因植物还包括包含基因组合的任何植物,所述基因编码上述1-8类型的任何一项的蛋白。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抗昆虫植物含有多于一种转基因,所述转基因编码上述1-8类的任何一种的蛋白,这样可扩大受影响昆虫物种的靶标范围或延迟植物昆虫抗药性形成,通过对相同的目标昆虫物种但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使用不同的蛋白杀虫剂,例如与在昆虫中与不同的受体结合部位结合。
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处理的芭蕉科植物或植物品种(通过植物生物技术方法如基因工程获得)是对非生物应激反应因子具有耐药性。这些植物可以通过遗传转化获得,或通过选择含有赋予这些应激反应抗性的突变的植物获得。特别有用的具应激反应耐受性植物包括下列:
a. 在植物细胞或植物中含能够减少表达和/或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基因的活性的转基因的植物。
b. 含应激反应耐受性增强转基因的植物,所述转基因能够减少表达和/或植物或植物细胞的PARG编码基因的活性。
c. 含有应激反应耐受性增强转基因的植物,所述转基因编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补救-生物合成途径的植物功能性酶,包括烟酰胺酶、Nicotinatphosphoribosyl转移酶、烟酸单核苷酸腺嘌呤转移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合成酶或烟碱酰胺phosphoribosyl转移酶。
应用形式
芭蕉科植物和植物部分以及繁殖材料用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按照本发明处理直接进行,或通过作用于它们的环境、栖息地或存储地,通过常规的处理方法,例如通过浸渍、喷雾、雾化、喷雾、分散、涂刷、注射来进行。
在本发明一种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或它们的制剂以粒剂形式施加,用于处理无性繁殖材料或用于处理根茎或叶面施药。
取决于它的各个物理和/或化学性质,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可以转化为常规制剂,例如溶液、乳液、悬浮液、粉剂、泡沫、糊剂、粒剂、囊剂、气雾剂、聚合物中的微型胶囊和ULV-冷-和热雾化-制剂。
这些制剂以已知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式(I)化合物与填充剂混合,也就是液体溶剂、加压液化气和/或固体载体,任选使用表面活性剂,其是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泡沫生成剂。如果水被用作填充剂,那么例如有可能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共溶剂。大体上适宜的液体溶剂是:芳香族化合物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代芳烃或氯化脂肪族烃如氯苯、氯乙烯或二氯甲烷,脂肪族烃,如环己烷或石蜡,例如矿物油馏分,醇如丁醇或二元醇,以及它们的醚和酯,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强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以及水,以及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诸如例如棕榈油或其它植物种子油。液化气体填充剂或载体被理解为是指那些液体,其在常温和常压下是气体,例如气雾剂-推进剂如卤代烃和丁烷、丙烷、氮气和二氧化碳。适宜的固体载体是:例如研磨的天然矿物质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粉、白垩、石英、绿坡缕石、蒙脱土或硅藻土,以及研磨的合成矿物质如高分散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硅酸盐。粒剂用的适宜的固体载体是:例如粉碎和分级的天然岩石如方解石、浮石、大理石、海泡石、白云石,以及无机和有机粉的合成粒剂,有机材料的粒剂如木屑、椰子壳、玉米棒和烟草茎。适宜的乳化剂和/或泡沫形成剂是:例如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乳化剂,例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和白蛋白水解物。适宜的分散剂是:例如,木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粉末、粒剂或胶乳形式的天然和合成的聚合物,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磷脂如脑磷脂和卵磷脂以及合成的磷脂,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制剂中。其它添加剂可以是矿物油和植物油。
有可能使用着色剂如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氧化钛、普鲁士蓝,以及有机染料,例如茜素-、偶氮-和酞菁染料,以及微量营养素,例如铁、锰、硼、铜、钴、钼和锌的盐。
通常,所述制剂含有0.1至95%重量的活性物质,优选含有0.5至90%重量的活性物质。
通过处理植物的无性繁殖材料来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在很久之前就已知并且是连续改善的一个主题。然而,处理无性繁殖材料涉及一系列不能总令人满意的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希望开发保护无性繁殖材料和发芽植物的方法,其或消除或至少显著地减少播种后或植物露出后植物保护产品的额外使用。此外,还希望优化所使用活性物质的数量,这样无性繁殖材料和发芽植物通过使用活性物质可避免被微生物的有害有机体侵袭的最佳可能,并且没有损伤植物本身。特别地,处理无性繁殖材料的方法还应考虑转基因植物的内在性质,以便达到无性繁殖材料和发芽植物的最佳保护,同时保持尽可能低的植物保护产品的施药量。
因此,本发明还特别涉及一种保护无性繁殖材料和发芽植物免受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侵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组合物用于处理无性繁殖材料以保护无性繁殖材料和发芽植物避免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由于本发明组合物的特殊全身性性能,本发明的优点之一是用这些组合物处理无性繁殖材料不仅可保护无性繁殖材料本身,而且植物播种后可使前述植物避免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在这种方式中,可省去在种植后或种植后的较短时间内避免直接处理农作物。
本发明组合物的另一优点是其还特别可用于转基因无性繁殖材料。
本发明组合物适合于保护任何植物种类的无性繁殖材料,其可用于农业、温室、森林或园艺中。特别地,这是芭蕉科的无性繁殖材料。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组合物单独或以适宜的制剂形式施用于无性繁殖材料。优选地,所述无性繁殖材料以这样一种状态被处理,其中它足够稳定以致于在处理期间没有受到损伤。通常,无性繁殖材料可以在收获和栽植之间的任何时间点进行处理。通常,使用这样的无性繁殖材料,其已经与植物分离并且没有穗轴、外壳、茎、包衣、毛发或果肉。
当处理无性繁殖材料时,通常必须小心处理,选择应用于无性繁殖材料的本发明组合物和/或其它添加剂的数量,这样无性繁殖材料的发芽不会受到不利影响,或者植物不会导致其受到损伤。特别是在活性物质的情况中必须考虑,因为在某些施用量下可能具有植物毒害作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直接施用,即不含其它组分并且没有进行稀释。通常,优选以适宜的制剂形式施加给无性繁殖材料。适宜的制剂和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方法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
本发明可使用的、选自式(I)的化合物可以转化为常规制剂,例如溶液、乳液、悬浮液、粉剂、泡沫剂和ULV-制剂。
这些制剂以已知方式制备,例如将选自类型A的化合物的化合物与常规添加剂混合,例如通常填充剂以及溶剂或稀释剂、着色剂、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防腐剂、辅助性增稠剂、粘合剂、赤霉素、矿物油和植物油以及水。
着色剂可以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着色剂可以是所有用于此类用途的常规着色剂。在本文中,在水中微溶的颜料和在水中可溶的染料都可使用。可提及的例子是已知名称为若丹明B、C.I.颜料红112和C.I.溶剂红1的着色剂。
湿润剂可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本发明所使用的湿润剂可以是用于配制农用化学品活性物质并促进其湿润的所有常规物质。可优选使用烷基萘磺酸酯,例如二异丙基-或二异丁基-萘-磺酸酯。
适宜的分散剂和/或乳化剂可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可在本发明的制剂中使用的适宜的分散剂和/或乳化剂是通常可用于配制农用化学品活性物质的所有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分散剂。优选可使用的是: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分散剂或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分散剂的混合物。可提及的适宜的非离子型分散剂特别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聚合物,烷基苯酚聚乙二醇醚和三苯乙烯基苯酚聚乙二醇醚及它们的磷酸盐化或硫酸盐化衍生物。适宜的阴离子型分散剂特别是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酸盐及芳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消泡剂可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在本发明的制剂中可使用通常用来配制农用化学品活性物质的所有泡沫抑制剂物质。硅氧烷消泡剂和硬脂酸镁是优选可使用的。
防腐剂可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本发明所使用的防腐剂可以是用于此目的的在农用化学品组合物中可加入的所有物质。可提及的例子是双氯酚和苄醇半缩甲醛。
辅助增稠剂可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本发明所使用的辅助增稠剂可以是用于此目的的在农用化学品组合物中可加入的所有物质。纤维素衍生物,丙烯酸衍生物,黄原胶,改性粘土和高分散二氧化硅是优选的。
粘合剂(Kleber)可以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可以是所有常规在腐蚀剂(Beizmitteln)中可加入的粘合剂。可提及的优选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和泰罗斯(Tylose)。
赤霉素可以存在于在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制剂中,在本发明的制剂中使用的赤霉素优选是赤霉素A1、赤霉素A3 (赤霉酸)、赤霉素A4、赤霉素A7。尤其优选是赤霉酸。
所述赤霉素是已知的((参照R. Wegler "Chemie der Pflanzenschutz-und Schädlingsbekämpfungsmittel", 卷2, Springer Verlag, Berlin-Heidelberg-New York, 1970, 第401 - 412页)。
本发明可使用的制剂或者可以直接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种子,或先用水进行稀释后再处理。因此,浓缩物或通过用水稀释由此获得的制剂可用于对芭蕉科种子施药。本发明可使用的制剂或它们的稀释制剂还可以用于处理转基因植物的无性繁殖材料。这里,与通过表达形成的物质组合还可能出现额外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可使用的制剂的施药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这取决于制剂中各个活性物质的含量以及无性繁殖材料。通常,活性物质的施用量在0.001至50 g每千克无性繁殖材料之间,优选在0.01至15 g每千克无性繁殖材料之间。
混合物
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可以本身使用,或与已知的杀真菌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虫剂、安全剂、土壤改善产品或减少植物应激反应的产品(例如Myconate)在制剂中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这样例如可以扩大作用范围或预防抗药性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这产生协同作用,即混合物的效力大于各个组分的效力。
根据本发明,术语"混合物"是指至少两种上述活性物质的不同的可能组合,所述活性物质例如可能是现成的混合物、桶混制剂(其被理解为是指在使用前由各个活性物质的制剂通过混合并稀释制备的喷雾浆)或这些的组合(例如,两种上述活性物质的二元现成的混合物,与第三种单个物质的制剂在桶混中进行)。根据本发明,单个活性物质还可以依次使用,即一个接着另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为数小时或数天,在处理种子的情况中,例如也通过施用含有不同活性物质的多个层。优选地,单个活性物质所使用的顺序是不重要的。
式(I)化合物可以以本身使用,或以它们的制剂形式或由此制得的使用形式来使用,例如现成即可使用的溶液、悬浮液、可湿性粉剂、糊剂、可溶性粉剂、喷粉和粒剂。它们以常规方式使用,例如通过浇灌、喷雾、雾化、撒施、喷粉、起泡沫、涂刷等。此外,可能通过超-低-体积-方法使用所述式(I)化合物,或注射活性物质制剂或将所述活性物质本身注入土壤中。还可以处理植物的无性繁殖材料。
当使用一种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时,所述施用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这取决于所施用的类型。在处理植物部分时,活性物质的施用量通常在0.1至10 000 g/ha之间,优选在10至1000 g/ha之间。在处理无性繁殖材料时,活性物质的施用量通常在0.001至50 g每千克无性繁殖材料之间,优选在0.01至10 g每千克无性繁殖材料之间。在处理土壤时,活性物质的施用量通常在0.1至10 000 g/ha之间,优选在1至5000 g/ha之间。
下面的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但不是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果由黑香蕉叶斑病真菌斐济球腔菌所引起的香蕉疾病没有被控制,那么后者可能会破坏香蕉叶并大大降低产量。为了控制香蕉叶斑病,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杀真菌剂,其通常通过叶上施肥施用于香蕉植物。
异噻菌胺(Isotianil)通常以这样一种方法刺激处理的植物,以致它们对渗透病原体形成抗药性,其中这种作用方式被称为全身性获得抗病性(SAR)。
方法:
该方法用来测定异噻菌胺是否能够控制黑香蕉叶斑病传染,该研究在菲律宾南部的Devao del Norte地区的Cavendish香蕉上进行。
如上所定义的化合物I-2用Banol-矿物油和水配制成悬浮浓缩制剂(200 SC),其比例为0.5 l化合物I-2 (200 SC),5 l油和74 l水。所使用的乳化剂是0.05 l Lutensol,这样可维持油-水-混合物为一种稳定的乳状液。
按照所述配制方法,使用发动机驱动的喷雾撒药机将混合物喷雾到香蕉树上,施用的总体积为80 l/ha。
这之后是在2008年8月28至10月16之间,每隔7天间隔共进行8次施用。异噻菌胺施药量分别是50、75和100g a.i./ha。
为比较异噻菌胺绘图,一个图是未处理的,其它图是用Sico (Difenconazol 250 SC)喷雾的,Sico是一种用于控制黑香蕉叶斑病的市场上可买到的杀真菌剂。Sico与Banol油和Lutensol一起以如同上述的100 g a.i./ha的施药量喷雾。
每个图由两种香蕉植物组成,在BBCH-成长期1056-1100。每种处理由三个重复组成。
施用后,香蕉叶上的疾病水平根据若干参数进行测定,其由 "Stover 方法"定义 (Stover, 1971 R.H. Stover, A proposed international scale for estimating intensity of banana leaf spot, Tropical Agriculture)。
最年轻的感染叶(YLI):此参数记录植物的叶子是最年轻的感染香蕉叶斑病的最初症状的叶子。这是重要的,因为这与感染程度具有直接关系,由于最年轻的叶子是最后感染的。在测试条件下,所述植物每周产生约一片新叶。
疾病的严重程度(SEV)以植物上可见疾病的直接百分比来描述。
结果:
在首次施用后每周测定最年轻的感染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下文的数据描述了在2008年10月23日实验结束时测定的最后测定的结果。此外,每周测定后,将数据绘成图,在完全的研究周期计算病害发展曲线下的面积(AUDPC)并列于下表中。此外,严重程度%以ABBOTT-计算的形式表示。
Figure 274633DEST_PATH_IMAGE003

Claims (13)

1.选自式(I)化合物的化合物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
Figure 2009801484292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A 是氮或C-Hal,
B 是氮或C-Hal,
R1 是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2-C6-链烯基、C3-C6-环烷基、苯基、被Hal或氰基取代的C1-C6-烷基、被Hal或氰基取代的C2-C6-链烯基、被Hal或氰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被氰基、卤素、烷氧基取代的苯基,
R2 是羟基、C1-C6-烷硫基、C1-C6-氨基烷基、C1-C6-烷氧基、苯氧基、苯胺,
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
被氰基、卤素、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羰基、甲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和/或C1-C6-烷氧羰基取代的苯氧基,或是被氰基、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氨基、C1-C6-二烷基氨基和/或C1-C6-烷基羰基取代的苯胺,
Hal 是卤素。
2.根据式(I)的化合物I-1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其中A是N,B是N,R1是CH3以及R2是3-氯-4-甲基苯胺。
3.根据式(I)的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4.根据式(I)的化合物I-3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其中A是N,B是N,R1是CH3以及R2是OH。
5.根据式(I)的化合物I-4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OH以及Hal是Cl。
6.根据式(I)的化合物I-5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其中A是N,B是N,R1是环丙基以及R2是3-氯-4-甲基苯胺。
7.根据式(I)的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8.根据式(I)的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小球壳属(Mycosphaerella spp.)科的真菌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9.根据式(I)的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芭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a)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10.根据式(I)的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anamorph : Paracercospora fijiensis)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11.根据式(I)的化合物I-2在芭蕉科植物中用于控制无性型香蕉褐条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 anamorph:Nattrassia mangiferae)的用途,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12.用于在芭蕉科植物中控制微生物的和动物的有害有机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芭蕉科植物用式(I)的化合物I-2处理,其中A是C-Hal,B是N,R1是Cl,R2是2-氰基苯胺以及Hal是Cl。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处理的植物是转基因植物。
CN200980148429.2A 2008-10-02 2009-09-22 含硫杂芳香酸类似物的用途 Active CN102238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65765.2 2008-10-02
EP08165765 2008-10-02
EP08172324.9 2008-12-19
EP08172324 2008-12-19
EP09151742 2009-01-30
EP09151742.5 2009-01-30
PCT/EP2009/006813 WO2010037482A2 (de) 2008-10-02 2009-09-22 Verwendung von schwefelhaltigen, heteroaromatischen säureanalog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874A true CN102238874A (zh) 2011-11-09
CN102238874B CN102238874B (zh) 2015-02-18

Family

ID=4207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429.2A Active CN102238874B (zh) 2008-10-02 2009-09-22 含硫杂芳香酸类似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97743A1 (zh)
CN (1) CN102238874B (zh)
BR (1) BRPI0920845A2 (zh)
CO (1) CO6361861A2 (zh)
CR (1) CR20110176A (zh)
EC (1) ECSP11010927A (zh)
PA (1) PA8843101A1 (zh)
TW (1) TW201031334A (zh)
WO (1) WO2010037482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2565A (zh) * 2012-11-06 2013-02-27 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类3,4-二氯异噻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63587A (zh) * 2017-09-19 2020-06-09 拜耳公司 异噻菌胺对抗巴拿马病的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0413A1 (en) 2007-12-11 2009-06-17 Bayer CropScience AG Active compound combinations
JP2013209293A (ja) * 2010-07-28 2013-10-10 Nippon Nohyaku Co Ltd シガトカ病の防除方法
EP2468097A1 (en) * 2010-12-21 2012-06-27 Bayer CropScience AG Use of Isothiazolecarboxamides to create latent host defenses in a plant
WO2018116073A1 (en) 2016-12-21 2018-06-28 Pi Industries Ltd. 1, 2, 3-thiadiazol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crop protecting agent
WO2021259761A1 (en) 2020-06-25 2021-12-30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isotianil against fungal diseases in grapevines and fruit cro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0120D0 (en) * 1988-04-28 1988-06-02 Plant Genetic Systems Nv Transgenic nuclear male sterile plants
US5240951A (en) * 1990-09-20 1993-08-31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orporated Isothiazole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rice blast control agents containing the same as active ingredients, and rice blast control method applying the control agents
US6166054A (en) * 1995-03-31 2000-12-26 Nihon Nohyaku Co., Ltd.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disease controller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eases
MY113237A (en) * 1995-03-31 2001-12-31 Nihon Nohyaku Co Ltd An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disease controller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eases
BR9604993B1 (pt) * 1995-04-20 2009-05-05 dna mutante codificando uma proteìna ahas mutante de sìntese de ácido acetohidróxi e proteìnas ahas mutantes.
DE19750012A1 (de) * 1997-11-12 1999-05-20 Bayer Ag Isothiazolcarbonsäureamide
DE69907331T2 (de) * 1998-07-30 2003-10-23 Nihon Nohyaku Co Ltd Fungizide Zusammensetzung enthaltend ein 1,2,3-Thiadiazolderivat sowie deren Verwendung
JP2004346030A (ja) * 2003-05-23 2004-12-09 Bayer Cropscience Ag 薬害軽減剤及びその利用
EP1852428B1 (en) * 2005-02-24 2012-05-16 Nihon Nohyaku Co., Ltd. 4-cyclopropyl-1,2,3-thiadiazole compound, agrohorticultural plant disease controlling agen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A2771677A1 (en) * 2005-08-31 2007-03-08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Nucleotide sequences encoding insecticidal proteins
US7951995B2 (en) * 2006-06-28 2011-05-31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Soybean event 3560.4.3.5 an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thereof
ES2325523B1 (es) * 2007-03-22 2010-06-2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Composicion agricola para controlar o prevenir enfermedades de las plantas provocadas por microbios patogeos de las plantas.
JP5631540B2 (ja) * 2007-11-05 2014-11-26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殺菌性組成物及び有害菌類の防除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2565A (zh) * 2012-11-06 2013-02-27 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类3,4-二氯异噻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942565B (zh) * 2012-11-06 2016-01-27 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类3,4-二氯异噻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63587A (zh) * 2017-09-19 2020-06-09 拜耳公司 异噻菌胺对抗巴拿马病的用途
CN111263587B (zh) * 2017-09-19 2022-07-08 拜耳公司 异噻菌胺对抗巴拿马病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R20110176A (es) 2011-07-21
PA8843101A1 (es) 2010-05-26
WO2010037482A3 (de) 2011-01-27
CN102238874B (zh) 2015-02-18
TW201031334A (en) 2010-09-01
US20100197743A1 (en) 2010-08-05
CO6361861A2 (es) 2012-01-20
WO2010037482A2 (de) 2010-04-08
BRPI0920845A2 (pt) 2018-05-22
ECSP11010927A (es) 201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8874B (zh) 含硫杂芳香酸类似物的用途
CN104957173B (zh) 含有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和其它活性成分的活性成分组合
CN102638989B (zh) 农药混合物
CN105165832B (zh)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在控制核盘菌属真菌中的应用
JP6121649B2 (ja) 殺細菌剤としての硫黄含有複素芳香族酸類似体の使用
CN102458111A (zh) 农化混合物在提高植物健康中的用途
Santos et al. The impact of six insecticides commonly used in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ests on the generalist predator Hippodamia convergens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RU2662289C2 (ru) Способ борьбы с устойчивым к стробилурину septoria tritici
UA112978C2 (uk) Спосіб підвищення стійкості dht-модифікованих рослин до ауксинових гербіцидів, що з'являється в результаті відмінностей у фрагментах в молекулярній структурі ауксинових гербіцидів
JP5443396B2 (ja) ジフルフェニカン含有除草剤組み合わせ
JP2011513256A (ja) ジフルフェニカン含有除草剤組み合わせ
KR20080071998A (ko) 살선충성 조성물 및 방법
RU2755433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инсектицидов для борьбы с проволочниками
CN111263587B (zh) 异噻菌胺对抗巴拿马病的用途
BR112019003748B1 (pt) Método para controlar pragas
CN108024536A (zh)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氟吡菌酰胺用于防治十字花科物种中的黑胫病的用途
JP5467059B2 (ja) ジフルフェニカン含有除草剤組み合わせ
CN109890204A (zh) Pyraziflumid用于在种子处理应用中控制核盘菌属种的用途
JP2884425B2 (ja) 農業用殺虫殺菌組成物
JP6913082B2 (ja) ゼブラチップ病防除のためのイソチアニルの使用
Kumar et al. Incidence of the gree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 (Sulzer)] on sweet pepper under greenhouse environment
EI-Khawas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FIELD TREATMENTS ON MAJOR INSECT PESTS ATTACKING FABA BEAN PLANTS.
Sitaramaiah et al.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manage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P2022044849A (ja) 有限伸育性ダイズを植物病原体による害から保護する方法
Crouch Comments to USDA APHIS on Dow AgroSciences LLC; Draft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Nonregulated Status of Herbicide Resistant Corn and Soybeans Center for Food Safety, Science Comments I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3

Address after: German Monheim

Patentee after: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Monheim

Patentee before: BAYER CROPSCIENCE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0 Alfred Nobel Street, Monheim, Rhine, Germany 40789

Patentee after: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50 Alfred Nobel Street, Monheim, Rhine, Germany 40789

Patentee after: BAYER CROPSCIENCE AG

Address before: 50 Alfred Nobel Street, Monheim, Rhine, Germany 40789

Patentee before: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