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087B -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8087B
CN102238087B CN201110124940.8A CN201110124940A CN102238087B CN 102238087 B CN102238087 B CN 102238087B CN 201110124940 A CN201110124940 A CN 201110124940A CN 102238087 B CN102238087 B CN 102238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rc
cyclic redundancy
redundancy check
transpo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49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8087A (zh
Inventor
郭军强
杨光伦
袁栩
杨海涛
贺航宇
徐笑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249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8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8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列控中心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向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经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后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对第一报文确认后返回的循环检验码,经确认后指示报文接口单元发送应答器报文。本发明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满足高速客专限速及报文功能需要,具备了多处限速,按米下达,限速速度从45km/h~350km/h范围内每5km/h一档的能力,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

Description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列车通信信号技术,涉及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既有线列控中心,临时限速及有源应答器报文控制遵照如下原则:
相邻两个车站之间一个运行方向仅允许下达一处限速;
限速起点以100m为基本长度单元,限速区长度共设100m、500m、1000m、1500m、2000m、3000m、4000m、6000m共8档,超过6000m时,按全区间限速;
限速速度共设45km/h、60km/h、80km/h、120km/h、160km/h共5个限速等级;
根据上述原则,列控中心控制的有源应答器报文根据线路情况,按照上述长度和速度归档原则进行排列组合离线编制,列控中心存储离线编制的报文,根据联锁进路条件和CTC下达限速位置,从存储的报文中挑选对应报文进行发送。
现有技术方案中,有源应答器报文都是按照仅下达一处限速,百米归档(按照前述档位归档)或者闭塞分区下限速(按照闭塞分区个数和位置),速度值为5/6个档位的原则,对应答器临时限速信息包的特征值进行排列组合循环,离线编制,列控中心存储的方式实现。
该方案存在如下不足:
(1)对临时限速命令的设置约束过多,如限速区长度、限速区起点、限速值、限速区数量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实际需求;
(2)由于采用排列组合穷举方式编制应答器报文,列控中心存储的报文数目众多,报文文件占用空间庞大;
(3)报文容量巨大,需要列控主机具备独立的大容量存储区存储,而且列控主机需要实时检查内存区读写正常,列控软件从该存储区中挑选和读取报文,为了保证内存及读取信息完整准确,需要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复杂的安全计算;
(4)该方式下,报文数据难以审阅和遍历测试,测试人员工作强度大,报文质量难以确保,测试难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列控中心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所述列控中心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限速信息向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
所述列控中心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比较结果一致后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所述列控中心对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确认后指示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列控中心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向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而获得的;
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比较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若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
所述报文接口单元接收所述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后,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控中心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限速信息向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比较结果一致后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确认后发送确认响应指示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列控中心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向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而获得的;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比较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若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
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后,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列控中心设备,报文接口单元设备,以及有源应答器,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和所述有源应答器通过轨旁电子单元连接,所述轨旁电子单元用于向所述有源应答器转发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通过利用列控中心设备事先存储的报文模板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临时限速信息,并用独立硬件报文接口单元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满足高速客专限速及报文功能需要,具备了多处限速,按米下达,限速速度从45km/h~350km/h范围内每5km/h一档的能力,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解放了列控中心主机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实施例中列控中心实时编码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列控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列车控制系统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应答器报文对临时限速命令的设置约束过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实际需求;采用排列组合穷举方式编制应答器报文,列控中心存储占用空间庞大,报文数据难以审阅和遍历测试,测试人员工作强度大,报文质量难以确保,测试难度大等缺陷,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即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通过利用列控中心设备事先存储的报文模板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临时限速信息,并用独立硬件报文接口单元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满足高速客专限速及报文功能需要,具备了多处限速,按米下达,限速速度从45km/h~350km/h范围内每5km/h一档的能力,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解放了列控中心主机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图1为本发明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列控中心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列控中心分析运营场景,根据应答器报文编制制定报文模板编号规则,预先离线编制并存储不同进路,不同场景下描述线路静态数据等的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数据,供列控中心挑选;列控中心中的配置数据信息包括应答器类型,应答器位置,限速管辖范围等与逻辑相关的站场配置数据。
首先,列控中心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获知列车的作用方向即相对于有源应答器列车的运行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然后从列控中心的配置数据中获取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在已经获知列车作用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应答器的位置判断获知列车相对于应答器所在位置的运行前方是否有多条进路可以选择,如果判断获知只有唯一一条进路,那么通过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就可以获取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该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里已经包含列车运行前方线路的静态数据,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里的临时限速包信息需要进一步根据临时限速命令实时组帧填充。
步骤101,所述列控中心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限速信息向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
当列控中心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包含对列车限速距离以及限速速度的要求,列控中心根据配置数据中有源应答器的位置信息,实时组帧填充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中的临时限速包信息,如限速区长度、限速区起点、限速值、限速区数量等,列控中心实时组帧填充完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中的临时限速包后的830bits的报文数据即获取的第一报文。
步骤102,所述列控中心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比较结果一致后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列控中心对获取的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经过报文接口单元判断获知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一致后反馈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该第二报文是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按照应答器扰码规则采用硬件扰码生成1023bits的应答器报文,并对生成的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830bits的第二报文,然后与830bits第一报文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一致,才将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反馈给列控中心请求确认。
步骤103,所述列控中心对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确认后发送确认响应指示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列控中心将报文接口单元反馈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本地存储的对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所用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一致,若一致,发送确认响应指示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发送应答器报文给轨旁电子单元,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发送给有源应答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通过根据列车运行方向、配置数据选择事先存储的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并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满足高速客专限速及报文功能需要,具备了多处限速,按米下达,限速速度从45km/h~350km/h范围内每5km/h一档的能力,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首先,列控中心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获知列车的作用方向即相对于有源应答器列车的运行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然后从列控中心的配置数据中获取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在已经获知列车作用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应答器的位置判断获知列车相对于应答器所在位置的运行前方是否有多条进路可以选择,如果判断获知有多条进路可以选择,那么列控中心再根据接收计算机联锁系统发送的进路信息,判断获知列车的具体进路后,可以确定列车将要通过的进路信息,因此,通过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以及进路信息,通过对报文模板挑选算法优化,采用二分法的搜索算法,提高报文模板搜索效率,就可以获取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该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里已经包含列车运行前方线路的静态数据,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里的临时限速包信息需要进一步根据临时限速命令实时组帧填充。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通过根据列车运行方向、配置数据以及进路信息选择事先存储的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并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满足高速客专限速及报文功能需要,具备了多处限速,按米下达,限速速度从45km/h~350km/h范围内每5km/h一档的能力,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列控中心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向报文接口单元发送所述第一报文,并通过所述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返回的循环冗余校验码。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通过对第一报文编码后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传输到报文接口单元,并通过该总线接收报文接口单元发送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确保扰码计算数据与列控发送数据的一致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图2为本发明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0,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
独立于列控中心的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到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当列控中心选择好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后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中的临时限速包生成的830bits的报文数据即第一报文并对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再发送。
步骤201,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比较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若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
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到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830bits的第一报文后,对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验证判断该第一报文在由列控中心到报文接口单元的传输过程中是否没有收到干扰,如果验证正确,报文接口单元按照应答器扰码规则采用硬件对第一报文进行扰码,即对830bits的第一报文中的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的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后,将830bits的第一报文生成车载设备可以识别的1023bits的应答器报文,并对生成的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生成830bits的第二报文,再与830bits第一报文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一致才将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反馈给列控中心请求确认。
步骤202,所述报文接口单元接收所述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后,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若列控中心将接收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对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时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比较一致后,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并将编码后的1023bits的应答器报文通过422端口发送应答器报文至轨旁电子单元LEU,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发送给有源应答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通过报文接口单元对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的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实现了应答器报文数据的硬件扰码,要求速度快的要求,可靠性高,具有节约主机系统运算时间和资源的突出优点解放了列控主机功能需求,提高运算效率并压缩运算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报文接口单元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并当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比较结果一致时,将循环冗余校验码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发送给列控中心。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通过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再进行扰码,并将循环冗余校验码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返回到列控中心,实现了在列控主机与报文接口单元通信交互的过程中采取安全通信协议,确保扰码计算数据与列控发送数据的一致性,在报文数据与编码板的数据交互过程中,采取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交互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实施例中列控中心实时编码流程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4为本发明列控中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第二获取模块12、第一处理模块13以及响应模块1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第二获取模块12用于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限速信息向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第一处理模块13用于对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若判断获知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比较结果一致后返回的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响应模块14用于对循环冗余校验码确认后发送确认响应指示报文接口单元发送应答器报文。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控中心设备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控中心设备,通过根据列车运行方向、配置数据选择事先存储的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并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所述列车的进路信息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控中心设备,通过根据列车运行方向、配置数据以及进路信息选择事先存储的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并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图5为本发明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21,第二处理模块22以及发送模块23;
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列控中心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向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而获得的;第二处理模块22用于对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比较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若一致,则将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发送模块23用于接收所述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后,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开发报文接口单元设备,与列控中心设备通信,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830bits第一报文数据,对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验证,若验证正确根据报文扰码规则对报文数据进行硬件扰码计算,生成1023bits应答器报文,并对生成的报文进行解码获得830bits第二报文数据,与830bits第一报文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报文扰码的安全性,若一致实时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将循环冗余校验码反馈给列控中心,经过列控中心确认后发给报文接口单元确认响应,报文接口单元通过422端口发送应答器报文至LEU,更新有源应答器报文。
本实施例提供的报文接口单元设备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报文接口单元设备,通过以报文模板作为静态配置数据,编译到执行程序中,并通过实时报文接口单元设备的开发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填充的临时限速包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既减少对主机平台存储区的要求,同时又取消了独立存储区需要采取的内存故障错误防护相关安全措施和计算;实现了在列控主机与报文接口单元通信交互的过程中采取安全通信协议,确保扰码计算数据与列控发送数据的一致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应答器报文数据的硬件扰码,要求速度快,可靠性高的要求,具有节约主机系统运算时间和资源的突出优点,解放了列控主机功能需求,提高运算效率并压缩运算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图6为本发明列车控制系统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列控中心设备1,报文接口单元设备2,以及有源应答器3,其中,报文接口单元设备2和有源应答器3通过轨旁电子单元4连接,轨旁电子单元4用于向有源应答器3转发报文接口单元设备2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其中列控中心设备1和报文接口单元设备2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列控中心设备和报文接口单元设备,所述轨旁电子单元4和有源应答器3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轨旁电子单元和有源应答器。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中各设备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以及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和列控中心设备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列控中心设备1与报文接口单元设备2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连接。
具体地,该列车控制系统还包括计算机联锁系统CBI和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为了满足列控中心设备的功能以及报文接口单元设备进行实时编码功能,列控中心设备通过系统接口与CBI以及TSRS模块相连进行通信,其中,CBI用于为列控中心设备提供进路信息;TSRS用于为所述列控中心设备提供临时限速信息,作为列控中心设备进行报文模板挑选,临时限速信息组帧的输入依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控制系统,通过利用列控中心设备在事先存储的报文模板中选择有源应答器模板,并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实时组帧临时限速信息后发送给独立的报文接口单元,报文接口单元进行编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减少对临时限速命令设置的约束,降低了对系统硬件和内存要求,解放了列控中心主机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控中心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所述列控中心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限速信息向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
所述列控中心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其中,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所述报文接口单元首先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再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然后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较,若判断获知比较结果一致后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返回给所述列控中心;
所述列控中心对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确认后发送确认响应指示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列控中心根据所述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所述列车的进路信息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列控中心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向报文接口单元发送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并通过所述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返回的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
4.一种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接口单元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列控中心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向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而获得的;
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比较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若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
所述报文接口单元接收所述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后,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报文接口单元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收所述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并判断获知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一致时,将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通过所述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
6.一种列控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以及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接收临时限速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信息,并根据所述临时限速信息向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获取第一报文;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报文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并发送给报文接口单元,并接收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返回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其中,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所述报文接口单元首先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再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将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进行比较,若判断获知比较结果一致后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返回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
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码确认后发送确认响应指示所述报文接口单元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控中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相对于有源应答器的运行方向,所述应答器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所述列车的进路信息获取所述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
8.一种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列控中心发送的经过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是所述列控中心根据临时限速信息向有源应答器报文模板实时组帧填充临时限速信息而获得的;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述循环冗余校验编码的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正确后,对所述第一报文采用硬件扰码生成应答器报文并对所述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获得第二报文,比较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若一致,则将所述第一报文的循环冗余校验码发送给所述列控中心;
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列控中心返回的确认响应后,通过轨旁电子单元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所述应答器报文。
9.一种列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列控中心设备,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文接口单元设备,以及有源应答器,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和所述有源应答器通过轨旁电子单元连接,所述轨旁电子单元用于向所述有源应答器转发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设备发送的应答器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列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控中心设备与所述报文接口单元设备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列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机联锁系统,用于为所述列控中心设备提供所述进路信息;
临时限速服务器,用于为所述列控中心设备提供所述临时限速信息。
CN201110124940.8A 2011-05-16 2011-05-16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2238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4940.8A CN102238087B (zh) 2011-05-16 2011-05-16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4940.8A CN102238087B (zh) 2011-05-16 2011-05-16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087A CN102238087A (zh) 2011-11-09
CN102238087B true CN102238087B (zh) 2014-06-25

Family

ID=44888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4940.8A Active CN102238087B (zh) 2011-05-16 2011-05-16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8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151A (zh) * 2014-03-18 2014-07-02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序列化生产方法及控制终端
CN104954374B (zh) * 2015-06-15 2018-11-20 上海网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
CN106793113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cs列控报文扰码的位流实现方法
CN108449159B (zh) * 2017-02-16 2020-09-18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基于单向散列编码的铁路信号中临时限速的安全保障方法
CN107861496A (zh) * 2017-11-08 2018-03-3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平台发送应答器报文的系统及方法
CN109094611B (zh) * 2018-09-30 2020-12-08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仿真系统应答器报文发送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0336646B (zh) * 2019-07-26 2023-06-0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leu的dbpl码回采设备及方法
CN111645731A (zh) * 2020-08-03 2020-09-11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器报文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079524B (zh) * 2020-08-11 2023-07-25 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差的leu安全比较装置及方法
CN112612235A (zh) * 2020-12-23 2021-04-0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用于列控中心系统实时扰码报文发送的可靠性防护方法
CN112810668B (zh) * 2021-04-19 2021-08-31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限速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830142B (zh) * 2021-11-26 2022-02-22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列控软件的应答器报文临时限速反解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14348064B (zh) * 2022-01-06 2023-10-17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线应答器报文叠加进路信息的生成及控制方法、系统
CN114421993B (zh) * 2022-01-19 2024-03-08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答器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8840A1 (en) * 2008-09-30 2010-03-31 Thales Security Solutions & Services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in on a railway system, in particular comprising a national ATP infill in ETCS
JP4551554B2 (ja) * 2000-11-28 2010-09-29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速度制御パターンによる自動列車制御装置及び自動列車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1554B2 (ja) * 2000-11-28 2010-09-29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速度制御パターンによる自動列車制御装置及び自動列車制御方法
EP2168840A1 (en) * 2008-09-30 2010-03-31 Thales Security Solutions & Services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ain on a railway system, in particular comprising a national ATP infill in ET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087A (zh)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8087B (zh) 应答器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316020B (zh) 应答器报文实时生成与发送方法、列控中心设备和系统
Zimmermann et al. A train control system case study in model-based real time system design
CN104880725B (zh) 铁路机车精确定位系统
CN113562025B (zh) 计算机联锁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328384C2 (ru) Выявление ошибоч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системе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07161179A (zh) 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控制系统
CN102231728A (zh) 列车控制数据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231695A (zh) 应答器报文闭环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189860B (zh) 一种适用于普速铁路的行车许可控制系统
CN101431391B (zh) 提高列控系统动态编码报文安全性的方法
CN107953903B (zh) 一种通信系统、调度集中系统、列控中心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10348A (zh) 一种智轨列车的路口信号优先系统及方法
CN106230630A (zh) 一种c3车载通信单元的综合检测平台
CN110435723A (zh) 一种分布式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
EP3763598A1 (en) Centralized train dispatch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8773393A (zh) 存报文的btm
CN112590880B (zh) 一种ats控制权切换方法
CN102211600A (zh) 临时限速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200130A (zh) 一种leu中报文的安全存储和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70204B (zh) 反传统由列车不停自动向外发报列车位置的信号系统
CN112329277B (zh) 一种基于ctcs-2的室内跑车测试序列编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82665A (zh) 一种列车定位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003031B (zh) 一种检查阶段计划中接入交出端口与股道连通性的方法
CN103723162B (zh) 一种列车轴温检测方法以及车载单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70, No. 12, building 188, zone 1, South Fourth Ring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IONAL RAILWA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SIGNAL & COMMUNICATION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3,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Huayuan one mile No. 18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uanlu Communication Signal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Junqiang

Inventor after: Liu Hui

Inventor after: Jiao Ming

Inventor after: Yang Guanglun

Inventor after: Yuan Xu

Inventor after: Yang Haitao

Inventor after: He Hangyu

Inventor after: Xu Xiaoran

Inventor after: Liu Changbo

Inventor after: Cui Jianuo

Inventor after: Li Yingying

Inventor before: Guo Junqi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Guanglun

Inventor before: Yuan Xu

Inventor before: Yang Haitao

Inventor before: He Hangyu

Inventor before: Xu Xiaor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