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8511B -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8511B
CN102228511B CN201110184261XA CN201110184261A CN102228511B CN 102228511 B CN102228511 B CN 102228511B CN 201110184261X A CN201110184261X A CN 201110184261XA CN 201110184261 A CN201110184261 A CN 201110184261A CN 102228511 B CN102228511 B CN 102228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s
percentage
preparation
extract
soft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42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8511A (zh
Inventor
田建
刘行鹏
向洪
昝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e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she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she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she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42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8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8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8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8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8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由有效量的银杏叶、人参、川芎和五味子的中药材提取物与药用辅料制成银参通络软胶囊,药用辅料包括由稀释剂、助悬剂和囊壳材料组成;囊壳材料为明胶、聚乙烯醇、羟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淀粉琥珀酸、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稀释剂由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组成,助悬剂为蜂蜡。本发明银参通络软胶囊药物释放快、血药浓度好,有效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同时稳定性好、外形美观,患者顺应性好。本发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充分地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有效成分含量高,有效增加了药物的顺应性、药效;同时本发明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成品率高、可高达96%。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罪魁之一。冠心病的发病现状和几个危险因素据最新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各种原因总死亡人数的1/3,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00万,而其中80%都在发展中国家。
冠心病的病源至今尚不明确,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却是很明确的。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完全堵塞,出现心绞痛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就是冠心病。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防治工作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有效预防、治疗冠心病,研制开发新的药物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据病情轻重的程度分为三种:一是药物治疗,对于初发现冠心病患者,经检查症状较轻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二是介入支架治疗,血管如果有较大范围狭窄是需要放支架的;三是心脏搭桥手术。在治疗中,若用手术治疗,仅能改善心室功能,能否使以后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肌梗塞,延长病人生命,尚无定论,而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药物主要有3类: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西药副作用大,长期使用药后会出现如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不能突然停药,药物信赖性强,部分病人还出现“迟滞现象”,而致反跳。而中药现在成为治疗和缓解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常用中药有丹参、党参、黄芪、当归、川芎、人参、红花、桃仁、三七、郁金等。常用中成药有: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丸、银参通络胶囊、复方丹参片、地奥心血康等渐为广大冠心病人所接受。
银参通络胶囊是治疗冠心病中药药物之一,通过益气养心,化瘀通络。治疗心气不足血瘀型冠心病,轻中度心绞痛的辅助治疗。银参通络胶囊有效抗凝、溶栓,疏通血管,增加肢体的血流量的功效。但现有的银参通络胶囊稳定性不好、易吸水变软或易干裂使胶囊壳破裂,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的银参通络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银参通络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银参通络软胶囊剂,由有效量的银杏叶、人参、川芎和五味子的中药材提取物与药用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由稀释剂、助悬剂和囊壳材料组成;其中囊壳材料为明胶、聚乙烯醇、羟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淀粉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释剂由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组成,助悬剂为蜂蜡。
进一步,上述囊壳材料优选为聚乙烯醇和羟乙基淀粉,优选囊科材料聚乙烯醇与羟乙基淀粉质量比为1~3∶3~6,更进一步优选为2∶3。上述稀释剂中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的质量比为1∶1.5。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中药材提取物占14%~37%、药用辅料占63%~86%,以重量百分比计,优选为中药材提取物占19%~31%、药用辅料占69%~81%,以重量百分比计;进一步优选,中药材提取物占26%、药用辅料占74%,以重量百分比计。
在上述中药材提取物中,银杏叶提取物占32%~48%、人参提取物占23%~40%、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24%~45%,以重量百分比计;进一步优选,银杏叶提取物占34%~47%、人参提取物占25%~38%、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28%~40%,以重量百分比计;最优选地,银杏叶提取物占34%、人参提取物占28%、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38%,以重量百分比计。
上述药用辅料中,所述稀释剂占14%~38%、助悬剂占30%~51%和囊壳材料占22%~39%,以重量百分比计;更优选地,稀释剂占18%~35%、助悬剂占32%~47%、囊壳材料占26%~35%,以重量百分比计;最优选地,稀释剂占22%、助悬剂占43%、囊壳材料占35%,以重量百分比计。
上述银参通络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中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的分别制备;
(2)软胶囊的制备:
a.化胶:将上述的药用辅料通过化胶设备煮制成软胶囊的明胶液;化胶温度控制在56~75℃,优选温度为60~70℃,最优选温度为63℃。
b.内容物的配制:将上述中药材提取物与上述的药用辅料调配制成软胶囊溶液;
c.软胶囊的压制成型:压制温度为70~86℃,优选温度为74~83℃,最优选温度为78℃;
d.干燥:干燥时间为15~28分钟,优选时间为18~24分钟,最优选时间为22分钟;干燥后使软胶囊含水量控制在6%~10%,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e.清洗:将软胶囊表面的油清洗干净;
f.检查与包装:检查剔除废品即可包装。
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上述软胶囊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上述工艺条件及步骤的合理配合,使制得的软胶囊成品率进一步提高、可高达96%,软胶囊物理性状更理想、从而使制得的软胶囊稳定性更好。
上述中药材提取物的制备中,优选地,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按下述步骤进行:
(1)粗品制备
将银杏叶粉碎至0.3~0.5cm碎块,加入银杏叶2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在60℃下浸润提取,每次2h,共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所述乙醇至相对密度1.03~1.09(50℃),再加入与银杏叶等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和占银杏叶4倍重量的水,1~4℃冷藏放置8h,过滤、滤液上DM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以3~4倍柱体积的水、3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5%的乙醇、1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粗品;
(2)粗品精制
将上述所得粗品粉碎,加所述粗品5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min,合并2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后,加入8倍粗品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5min,放置室温,冷藏8h,过滤,滤液加入为粗品重量1/4的聚酰胺树脂(60~80目)搅拌5min,过滤,滤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稠膏,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上述中药材的提取步骤中,优选地,人参提取物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人参切片,用4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合并提取、回收乙醇浓缩至糖浆状稠液,放冷,加体积百分浓度为95%乙醇、使含醇量达80%(以重量百分比计)、放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糖浆状稠膏。
采用上述方法对人参进行提取,所得的浸膏中人参总皂苷质量百分含量可达1.72%。
本发明对川芎和五味子的优选提取方法如下:
将川芎和五味子药材破碎至能过4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川芎和五味子药材重量的6倍,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体积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重量百分含量为60%,静置,滤过,得到过滤液;再将过滤残渣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第1次加入所述过滤残渣10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第2次加入所述过滤残渣8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每次回流提取1h;静置、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与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制成稠膏。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将释药速度慢、临床疗效不稳定的硬胶囊,制成本发明银参通络软胶囊后,药物释放快、血药浓度好,有效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同时本发明银参通络软胶囊
中虽含大量糖类物质提取物,但其有效避免了药物吸湿、稳定性好;另外,软胶囊外形美观,患者顺应性好。本发明银参通络胶囊的制备方法,能充分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有效成分含量高,有效增加了药物的顺应性、药效;同时本发明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成品率高、可高达9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以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的变形和改变,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银参通络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1)粗品制备
将1000g银杏叶粉碎至0.3~0.5cm碎块,加入银杏叶2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在60℃下浸润提取,每次2h,共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所述乙醇至相对密度1.03~1.09(50℃),再加入与银杏叶等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和占银杏叶4倍重量的水,1~4℃冷藏放置8h,过滤、滤液上DM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以3~4倍柱体积的水、3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5%的乙醇、1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粗品;
(2)粗品精制
将上述所得粗品粉碎,加所述粗品5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min,合并2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后,加入8倍粗品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5min,放置室温,冷藏8h,过滤,滤液加入为粗品重量1/4的聚酰胺树脂(60~80目)搅拌5min,过滤,滤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稠膏,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3)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①测定成分的选择和限度
银杏总黄酮和萜类内酯为银杏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以HPLC测定其含量,可以有效反映工艺合理性,控制产品质量,限度为银杏总黄酮含量>24%;萜类内酯含量>6%。
②测定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一部银杏叶片中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银杏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的。
银杏总黄酮醇苷
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3mg、山柰素对照品3mg、异鼠李素对照品2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35mg,加甲醇-25%盐酸(4∶1)的混合溶液2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0.5h,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10u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其中最大的3个高峰,按保留时间依次为榭皮素(Q)、山奈酚(K)、异鼠李素(I),以外标法计算Q,K和I的含量,按照下式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总黄酮醇苷含量=Q×2.50+K×2.59+I×2.44,式中Q,K,I分别代表各自的含量。
萜类内酯
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1mg,1mg和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0.15g,加水10mL,置水浴中温热使溶散,加2%盐酸2滴,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15mL,10mL,10mL,10mL),合并提取液,用5%醋酸钠溶液20mL洗涤,分取醋酸钠液,用醋酸乙酯10mL洗涤,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及洗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合并水洗液,用酯酸乙酯10mL洗涤,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干,残渣用丙酮溶解并转移5mL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结果:银杏总黄酮醇苷含量23mg、萜类内酯含量为7.2mg。
2、人参的提取
将人参切片,用4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合并提取、回收乙醇浓缩至糖浆状稠液,放冷,加体积百分浓度为95%乙醇、使含醇量达80%(以重量百分比计)、放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糖浆状稠膏。
采用上述方法对人参进行提取,所得的浸膏中人参总皂苷质量百分含量可达1.72%。
3、川芎和五味子的提取
将川芎和五味子药材破碎至能过4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川芎和五味子药材重量的6倍,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体积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重量百分含量为60%,静置,滤过,得到过滤液;再将过滤残渣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第1次加入所述过滤残渣10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第2次加入所述过滤残渣8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每次回流提取1h;静置、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与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制成稠膏。
4、软胶囊的制备:
有效成分由上述银杏叶、人参、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组成,药用辅料由稀释剂(质量比为1∶1的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助悬剂蜂蜡与囊壳材料(质量比为2∶3的聚乙烯醇和羟乙基淀粉)组成;其中,所述的中药材提取物占26%、所述的药用辅料占74%;所述中药材提取物中银杏叶提取物占34%、人参提取物占28%、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38%;所述药用辅料中稀释剂占22%、助悬剂占43%、囊壳材料占35%,均以重量百分比计。
(1)、化胶:将上述的药用辅料通过化胶设备煮制成软胶囊的明胶液;化胶温度控制在56~75℃,优选温度为60~70℃,最优选温度为63℃。
(2)、内容物的配制:将上述中药材提取物与上述的药用辅料按上述比例调配制成软胶囊溶液;
(3)、软胶囊的压制成型:压制温度为70~86℃,优选温度为74~83℃,最优选温度为78℃;
(4)、干燥:干燥时间为15~28分钟,优选时间为18~24分钟,最优选时间为22分钟;干燥后使软胶囊含水量控制在6%~10%,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5)、清洗:将软胶囊表面的油清洗干净;
(6)、检查与包装:检查剔除废品即可包装。
实施例2~6:按以下各原辅料及用量比例,其余同实施例1,以下均以重量百分比计。
Figure BDA0000073164930000061
Figure BDA0000073164930000071
Figure BDA0000073164930000081
本发明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具体考察方法和结果如下:
稳定性试验
a、加速试验
试验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银参通络软胶囊采用上市包装,置加速实验箱中,一定时间取样,对考察项目进行检验。
温度:40±2℃
湿度:RH 75±5%
考察时间:0、1、2、3、6月
考察指标:性状、黄酮醇苷含量、总萜类内酯含量考察。
b、长期试验
试验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银参通络胶囊采用上市包装,置长期实验箱中,一定时间取样,对考察项目进行检验。
温度:30±2℃
湿度:RH 65±5%
考察时间:0、3、6、9、12月
考察指标:性状、黄酮醇苷含量、总萜类内酯含量考察。
长期试验稳定性记录:
Figure BDA0000073164930000082
Figure BDA0000073164930000091
加速试验稳定性记录:
Figure BDA0000073164930000092
考察结果表明,本发明银参通络胶囊质量稳定、可靠,是一种益气养心,化瘀通络,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有良好效果的药物制剂。
银参通络软胶囊药动学试验
1.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银参通络软胶囊中的萜类内酯中的白果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研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1仪器与材料
1.1.1动物
SD大鼠6只,质量2500g,雌雄兼备。
1.1.2仪器
色谱仪: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TDL80-2B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CQ5201超声仪(上海超声波仪器厂);ZH-2BLENDER涡旋混合器(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
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1.1.3血样的采集和处理
大鼠禁食(自由饮水)12h后,按100g大鼠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银参通络软胶囊250mg,灌胃给药。分别在第0、0.5、1、1.5、2、2.5、3、4、6、8、10h于颈动脉取血,置于用肝素预处理过的离心管中。取全血1mL置离心管中,加入乙腈2mL、乙酸乙酯1mL,涡旋混合均匀,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50℃水浴挥干,残渣用丙酮溶解并转移5mL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摇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与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定量。
1.1.4方法学考察
1.1.4.1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白果内酯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0.5mg/ml的对照品溶液。
1.1.4.2方法专属性取大鼠2只,实验前禁食12h,自由饮水,1只做空白对照,1只按100g给银参通络软胶囊灌胃给药,给药2h后取血样,按“1.1.3”项下方法操作测定。全血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专属性。
1.1.4.3标准曲线与最低检测限
取空白全血适量,精密加入对照品储备液,配制质量浓度为0.076、0.151、0.302、0.605、1.209、2.418、4.836μg/L的系列浓度标准溶液,依法操作,记录峰面积。以质量浓度(ρ)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白果内酯质量浓度在0.076~4.836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451200ρ+2500,r=0.9995(n=7)。取标准曲线用溶液,逐步稀释至溶液中药物的响应值约为基线噪音的3倍(S/N=3),记录色谱图,得出最低检测限(LOD)为0.025μg/L。
1.1.4.4相对回收率与精密度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以空白全血分别配成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4.836、1.209、0.076μg/L)的样品溶液。记录峰面积并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各样品浓度,计算相对回收率。结果表明,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样品的相对回收率均高于80%。
取以上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样品溶液于同一天内连续测定3次,计算日内RSD;每天测定3种浓度样品各1次,连续测定3d,计算日间精密度RSD。结果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0%,表明该法精密度较好。
1.1.4.5样品稳定性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以空白全血配制质量浓度为0.076、0.605、1.209、2.418μg/L的样品,分别考察室温25℃放置0、4、12、24h,-20℃冰箱放置24h,-20℃下反复冻融3次的稳定性。结果各样品的RSD值均在2.76%~11.42%(n=6)之间,表明样品稳定性较好。
1.1.5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1.1.5.1方法
取SD大鼠66只,禁食不禁水12h后,按时间点随机分为11组,每个时间点6只,按100g体质量给实施例1制得的银参通络软胶囊250mg灌胃给药,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按方法处理样品并测定白果内酯内容物的浓度。血药浓度曲线按不同时间点求算平均血药质量浓度,药动学参数用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3P97对所测得数据进行拟合,所得药动学参数在大鼠体内符合一室模型。
1.1.5.2结论
对SD大鼠一次性灌胃实施例1制得的银参通络软胶囊(内容物250mg/100g)后,取全血进行处理后测定血药浓度,根据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最小原则,确定其符合一室吸收动力学模型,吸收半衰期为0.48h;消除半衰期为2.59h。从本文得到的药动学参数,并结合文献数据推断,银参通络软胶囊口服后吸收较快,且迅速向体内各组织分布,生物利用度高。

Claims (5)

1.一种银参通络软胶囊剂,由有效量的银杏叶、人参、川芎和五味子的中药材提取物与药用辅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包括稀释剂、助悬剂和囊壳材料;所述稀释剂由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组成,所述助悬剂为蜂蜡;所述囊壳材料为聚乙烯醇和羟乙基淀粉;所述中药材提取物占14%~37%、药用辅料占63%~86%,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囊壳材料为质量比为1~3:3~6的聚乙烯醇和羟乙基淀粉;所述中药材提取物中,银杏叶提取物占32%~48%、人参提取物占23%~40%、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24%~45%;所述药用辅料中,所述稀释剂占14%~38%、助悬剂占30%~51%和囊壳材料占22%~39%,均以重量百分比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参通络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提取物占19%~31%、药用辅料占69%~81%,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囊壳材料为质量比为2:3的聚乙烯醇和羟乙基淀粉;所述中药材提取物中,所述银杏叶提取物占34%~47%、人参提取物占25%~38%、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28%~40%;所述药用辅料中,所述稀释剂占18%~35%、助悬剂占32%~47%、囊壳材料占26%~35%,均以重量百分比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参通络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提取物占26%、药用辅料占74%,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中药材提取物中,所述银杏叶提取物占34%、人参提取物占28%、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占38%;所述药用辅料中,所述稀释剂占22%、助悬剂占43%、囊壳材料占35%,均以重量百分比计。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银参通络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中药材提取物的制备:川芎和五味子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的分别制备;
(2)软胶囊的制备:
a. 化胶:将所述的药用辅料通过化胶设备煮制成软胶囊的明胶液;化胶温度控制在60~70℃;
b. 内容物的配制:将上述中药材提取物与上述的药用辅料调配制成软胶囊溶液;
c. 软胶囊的压制成型:压制温度为74~83℃;
d.干燥:干燥时间为18~24分钟;干燥后使软胶囊含水量控制在6%~10%,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e. 清洗:将软胶囊表面的油清洗干净;
g.  检查与包装:检查剔除废品、包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提取物的制备中,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按下述步骤进行:
(1)粗品制备
将银杏叶粉碎至0.3~0.5cm碎块,加入银杏叶2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在60℃下浸润提取,每次2h,共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所述乙醇至相对密度50℃时为1.03~1.09,再加入与银杏叶等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和占银杏叶4倍重量的水,1~4℃冷藏放置8h,过滤、滤液上DM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以3~4倍柱体积的水、3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5%的乙醇、1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粗品;
(2)粗品精制
将上述所得粗品粉碎,加所述粗品5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min,合并2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后,加入8倍粗品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5min,放置室温,冷藏8h,过滤,滤液加入为粗品重量1/4的60~80目的聚酰胺树脂搅拌5min,过滤,滤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稠膏,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所述人参提取物的制备按如下步骤进行:
将人参切片,用4倍柱体积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合并提取、回收乙醇浓缩至糖浆状稠液,放冷,加体积百分浓度为95%乙醇、使含醇量以重量百分比计达80%,、放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糖浆状稠膏;
所述对川芎和五味子的提取方法如下:
将川芎和五味子药材破碎至能过4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川芎和五味子药材重量的6倍,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50℃为1.15,加体积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重量百分含量为60%,静置,滤过,得到过滤液;再将过滤残渣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第1次加入所述过滤残渣10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第2次加入所述过滤残渣8倍重量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每次回流提取1h;静置、过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与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50℃为1.30~1.35制成稠膏。
CN201110184261XA 2011-07-01 2011-07-01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28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261XA CN102228511B (zh) 2011-07-01 2011-07-01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261XA CN102228511B (zh) 2011-07-01 2011-07-01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8511A CN102228511A (zh) 2011-11-02
CN102228511B true CN102228511B (zh) 2013-12-04

Family

ID=4484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4261XA Active CN102228511B (zh) 2011-07-01 2011-07-01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851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596A (zh) * 2007-02-12 2007-08-15 重庆天圣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596A (zh) * 2007-02-12 2007-08-15 重庆天圣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8511A (zh)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039A (zh) 一种香青兰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62881A (zh) 银杏洋参制剂的生产方法
CN104546995B (zh) 一种余甘子提取物的药物用途
CN1887324B (zh)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
CN101152233B (zh) 一种瓜蒌和银杏叶的药物组合物
CN100509009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缺血性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3432A (zh) 卷柏双黄酮成分的制备及其新用途
CN102228511B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软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85881A (zh) 一种复方丹参川芎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52297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693597A (zh) 一种抗心肌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32982A (zh) 一种小蓟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435105B (zh) 一种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制备的药物组合物
CN100369610C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药物用途
CN101744987B (zh) 一种人参,麦冬与五味子的单独提取方法及其制剂
CN107260816B (zh) 一种具有抗抑郁功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4994B (zh)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提取方法及其制剂
CN101926848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744990B (zh) 一种人参,麦冬,五味子的单独提取方法及其制剂
CN101190253B (zh) 瓜蒌和三七的药用组合物
CN103623026A (zh) 一种三七提取物、川芎提取物与红花提取物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剂、应用
CN104173504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胶囊剂及其用途
CN100556435C (zh) 人参或红参、麦冬和灯盏花素的药物组合物
CN101966213A (zh) 三七三醇皂苷提取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84504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