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614A - 有机发光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614A
CN102224614A CN2010800032731A CN201080003273A CN102224614A CN 102224614 A CN102224614 A CN 102224614A CN 2010800032731 A CN2010800032731 A CN 2010800032731A CN 201080003273 A CN201080003273 A CN 201080003273A CN 102224614 A CN102224614 A CN 102224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ement
carbon number
replace
formation ring
repl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3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614B (zh
Inventor
河村昌宏
水木由美子
河村祐一郎
齐藤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4Carb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8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9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sulfur as the only heteroato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介质,其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和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介质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使用了有机物质的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有望用于固体发光型的廉价的大面积全色彩显示元件的用途,一直进行很多开发。通常有机EL元件由发光层和夹持该层的一对对置电极构成。关于发光,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场时,从阴极侧注入电子,从阳极侧注入空穴。进而,该电子在发光层中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发状态,激发状态恢复到基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
通过有机EL用发光材料的改良,有机EL元件的性能正在慢慢地得到改善。特别是蓝色有机EL元件的色纯度提高(发光波长的短波长化)是与显示器的色再现性提高相关的重要技术。
作为发光层中使用的材料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有取代有吸电子基的掺杂材料。使用了这些掺杂材料的有机EL元件具有所谓进行纯蓝色化的特征,但是寿命特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另外,专利文献4、5中公开了几种将邻位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的技术。然而,使用了这些主体材料的有机EL元件,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寿命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7-0115588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8-0079956
【专利文献3】WO2008-102740号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4】WO2005-054162号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5】WO2004-018587号公开文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介质,其可以得到色纯度高的蓝色发光,且可以得到发光寿命长的有机EL元件。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下的有机发光介质等。
1.一种有机发光介质,其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和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
【化1】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021
(式中,R1~R8、R11~R14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Ar1、Ar2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2.根据上述1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是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2】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031
(式中,Ar11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蒽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芘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032
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苯并荧蒽的基团、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含苯乙烯基的基团。
Ar12和Ar13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G表示吸电子基。
p和q分别表示0或1的整数,r表示1~5的整数,s表示1~6的整数。当p=q=0时,r=1,当p=1时,q=1。)
3.根据上述2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是下述式(3)~(8)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3】
【化4】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051
(式中,R21~R28、R31~R38、R41~R46、R51~R60、R71~R79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Ar21~Ar24、Ar31~Ar34、Ar41~Ar46、Ar51~Ar54、Ar61~Ar66、Ar71~Ar73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G表示吸电子基。
r11、r12、r21、r22、r31、r32、r41、r42、r51、r52、r71分别表示1~5的整数,在G为2个以上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吸电子性取代基是氰基。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
所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的Ar1是形成环的碳数为10~30的稠合芳香族环基。
6.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由下述式(10)所表示,
【化5】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061
(式中,R1~R8、R11~R14和Ar2与上述1相同。
R101~R105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7.根据上述6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
所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由下述式(11)所表示。
【化6】
(式中,R1~R8、R11~R14、R101~R105与上述6相同。
R15~R19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8.根据上述6或7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
所述R101~R105中的任一个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所述R101~R105中其余基团都为氢原子。
9.一种有机薄膜,含有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持有至少含有发光层的一层以上的有机薄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薄膜层的至少一层是上述9中所述的有机薄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具有色纯度高的蓝色发光、且发光寿命长的有机发光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介质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和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
【化7】
式中,R1~R8、R11~R14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Ar1、Ar2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本发明的材料通过将上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和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组合使用,可以提高发光寿命。
对于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Ar1优选形成环的碳数为10~30的稠合芳香族环基。
另外,优选下述式(10)所表示的蒽衍生物。
【化8】
式中,R1~R8、R11~R14、Ar2与式(1)相同。
R101~R105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特别优选下述式(1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
【化9】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091
式中,R1~R8、R11~R14、R101~R105与式(10)相同。
R15~R19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进一步优选R101~R105中的任一个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R101~R105中的其他基团都是氢原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形成环的碳”是指构成饱和环、不饱和环、或芳香环的碳原子。所谓“形成环的原子”,是指构成杂环(包括饱和环、不饱和环和芳香环)的碳原子和杂原子。
另外,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中的取代基,可举出后述的烷基、烷基甲硅烷基、卤代烷基、芳基、环烷基、烷氧基、杂环基、芳烷基、芳氧基、芳硫基、烷氧基羰基、卤素原子、羟基、硝基、氰基、羧基、二苯并呋喃基、芴基等。
本说明书的化合物的氢原子包括氕、氘。
以下,示出上述各式的基团的例和取代基的例子。
作为上述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可举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并四苯基、芘基、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01
基、苯并[c]菲基、苯并[g]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02
基、苯并菲基、芴基、9,9-二甲基芴-2-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联苯基、三联苯基、甲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2-苯基丙基)苯基、3-甲基-2-萘基、4-甲基-1-萘基、4-甲基-1-蒽基、4’-甲基联苯基、4”-叔丁基-对三联苯-4-基等。
上述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优选为无取代的苯基、取代苯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10~14的芳基(例如,1-萘基、2-萘基、9-菲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芴基(2-芴基)和取代或无取代的芘基(1-芘基、2-芘基、4-芘基)。
上述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优选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基,更优选形成环的碳数为6~14的芳基,特别优选形成环的碳数为6~10的芳基。
上述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作为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可举出吡咯基、吡嗪基、吡啶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咔唑基、菲啶基、吖啶基、菲酮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呋咱基(furazanyl)、噻吩基、2-甲基吡咯基、3-甲基吡咯基、2-叔丁基吡咯基、3-(2-苯基丙基)吡咯基等。优选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上述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优选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20的杂环基,更优选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14的杂环基。
上述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作为碳数1~10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羟基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2-羟基异丁基、1,2-二羟基乙基、1,3-二羟基异丙基、2,3-二羟基-叔丁基、1,2,3-三羟基丙基、氨基甲基、1-氨基乙基、2-氨基乙基、2-氨基异丁基、1,2-二氨基乙基、1,3-二氨基异丙基、2,3-二氨基-叔丁基、1,2,3-三氨基丙基、氰基甲基、1-氰基乙基、2-氰基乙基、2-氰基异丁基、1,2-二氰基乙基、1,3-二氰基异丙基、2,3-二氰基-叔丁基、1,2,3-三氰基丙基等。
作为上述碳数1~10的烷基,优选碳数1~8的烷基,更优选碳数1~6的烷基。
作为上述碳数1~10的烷基,优选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上述碳数1~10的烷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作为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可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1-金刚烷基、2-金刚烷基、1-降冰片基、2-降冰片基等。优选环戊基、环己基。作为上述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优选形成环的碳数为3~8的环烷基、更优选形成环的碳数为3~6的环烷基。上述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作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可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上述甲硅烷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碳数1~20的烷氧基是以-OZ来表示的基团,Z可以从上述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中选择。上述烷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碳数6~20的芳氧基是以-OZ来表示的基团,Z可以从上述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中选择。芳基可以被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等取代基所取代,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与上述取代基相同的基团。此外,这些可取代的取代基优选为芳基、杂环基。
作为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以下。
【化10】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21
【化11】
【化12】
【化13】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51
对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而言,优选举出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4】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52
式中,Ar11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蒽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芘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53
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苯并荧蒽的基团、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苯乙烯基的基团。
Ar12和Ar13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G表示吸电子基。
p、q为0或1的整数,r表示1~5的整数,s表示1~6的整数。当p=q=0时,r=1,当p=1时,q=1。
需要说明的是,Ar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和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分别为对应的1+r价的残基。
作为上述吸电子基,是具有使电子密度减弱的功能的基团,例如可举出氰基、氟、卤代烷基、卤代烷基取代烷基、硝基、羰基等。其中,优选氰基、氟、卤代烷基、卤代烷基取代烷基,特别优选氰基。可以推测,通过这些吸电子基可以捕获过剩电子从而抑制电子进入空穴传输材料,防止空穴传输材料的劣化,因此可以实现长寿命化。
作为上述含有蒽的基团,为分子内具有蒽骨架的基团。
上述含有芘的基团,为分子内具有芘骨架的基团。
上述含有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61
的基团,为分子内具有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62
骨架的基团。
上述含有苯并荧蒽的基团,为分子内具有苯并荧蒽骨架的基团。
上述含有苯乙烯基的基团,为分子内具有苯乙烯基骨架的基团。
在本发明中,式(2)的化合物优选以下述式(3)~(8)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5】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71
【化16】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81
式中,R21~R28、R31~R38、R41~R46、R51~R60、R71~R79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Ar21~Ar24、Ar31~Ar34、Ar41~Ar46、Ar51~Ar54、Ar61~Ar66、Ar71~Ar73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G表示吸电子基。
r11、r12、r21、r22、r31、r32、r41、r42、r51、r52、r71、分别表示1~5的整数。当G为2个以上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Ar21的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和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分别为对应的1+r11价的残基。同样地,Ar24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12价的残基,Ar31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21价的残基,Ar34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22价的残基,Ar43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31价的残基,Ar46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32价的残基,Ar51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41价的残基,Ar54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42价的残基,Ar63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51价的残基,Ar66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52价的残基,Ar71的芳基和杂环基为对应的1+r71价的残基。
另外,Ar61和Ar6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分别为对应的2价残基。
以下举出式(2)~(8)的各基团和取代基的具体例。
作为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
上述碳数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1~6。其中,优选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
烷基甲硅烷基以-SiY3表示,作为Y的例子,可举出上述的烷基的例子。
作为芳基,例如可举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并四苯基、芘基、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91
基、苯并[c]菲基、苯并[g]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192
基、苯并菲基、芴基、苯并芴基、二苯并芴基、联苯基、三联苯基等。
上述芳基的形成环的碳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4,进一步优选6~10。优选为苯基、萘基。
作为取代或无取代的杂环基,例如可举出吡咯基、吡嗪基、吡啶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咔唑基、菲啶基、吖啶基、菲酮基、吩嗪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呋咱基(furazanyl)、噻吩基、2-甲基吡咯基、3-甲基吡咯基、2-叔丁基吡咯基、3-(2-苯基丙基)吡咯基等。
上述取代或无取代的杂环基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优选为5~20,进一步优选为5~14。
优选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
芳基甲硅烷基以-SiZ3表示,作为Z的例子,可举出上述的芳基的例子。
烷氧基以-OY表示,作为Y的例子,可举出上述的烷基或芳基的例子。
作为环烷基,可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1-金刚烷基,2-金刚烷基,1-降冰片基,2-降冰片基等。形成环的碳数优选为3~10,更优选3~8,进一步优选3~6。
具体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的例子如以下所示。
【化17】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11
【化18】
【化19】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31
【化20】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41
【化21】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51
【化22】
【化23】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71
【化24】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81
【化25】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91
【化26】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292
在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介质中,优选含有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作为掺杂材料(dopant)。此时,优选将上述化合物的含有率设为0.1~20质量%,更优选设为1~10质量%。
本发明的蒽衍生物和含有吸电子基的化合物,除了在发光层中使用以外,也可以在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中使用。
在本发明中,作为有机化合物层(有机薄膜层)为多层的有机EL元件,可举出以(阳极/空穴注入层/发光层/阴极)、(阳极/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阳极/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等的构成层叠而成的元件。
有机EL元件通过将上述有机薄膜层设为多层结构,可以防止由于淬灭导致的亮度、寿命的下降。根据需要,可组合使用发光材料、掺杂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电子注入材料。另外,利用掺杂材料,有时可以使发光亮度、发光效率提高。另外,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可以分别由二层以上的层构成来形成。这时,对于空穴注入层而言,将从电极注入空穴的层称为空穴注入层,将从空穴注入层取得空穴并将空穴传输到发光层的层称为空穴传输层。同样地,为电子注入层时,将从电极注入电子的层称为电子注入层,将从电子注入层取得电子并将电子传输到发光层的层称为电子传输层。这些各层根据材料的能级、耐热性、与有机层或金属电极的密接性等的各要因来选择使用。
作为可以与本发明的含有吸电子基的化合物一同在发光层中使用的本发明的蒽衍生物以外的材料,可举出例如萘、菲、红荧烯、蒽、并四苯、芘、苝、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301
十环烯、晕苯、四苯基环戊二烯、五苯基环戊二烯、芴、螺芴等缩合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和它们的衍生物、三(8-羟基喹啉)铝等有机金属络合物、三芳基胺衍生物、苯乙烯基胺衍生物、茋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吡喃衍生物、噁嗪酮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并噁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吡嗪衍生物、肉桂酸酯衍生物、二酮吡咯并吡咯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喹吖啶酮衍生物等,但不限于这些。
作为空穴注入材料,优选具有传输空穴的能力,具有从阳极注入空穴的效果,对发光层或发光材料优良的空穴注入效果,且薄膜形成能力优良的化合物。具体可举出酞菁衍生物、萘酞菁衍生物、卟啉衍生物、联苯胺型三苯基胺、二胺型三苯基胺、六氰基六氮杂苯并菲等和这些的衍生物、以及聚乙烯基咔唑、聚硅烷、导电性高分子等高分子材料,但不限于这些。
可以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使用的空穴注入材料之中,更有效的空穴注入材料是酞菁衍生物。
作为酞菁(Pc)衍生物,例如有H2Pc、CuPc、CoPc、NiPc、ZnPc、PdPc、FePc、MnPc、ClAlPc、ClGaPc、ClInPc、ClSnPc、Cl2SiPc、(HO)AlPc、(HO)GaPc、VOPc、TiOPc、MoOPc、GaPc-O-GaPc等酞菁衍生物和萘酞菁衍生物,但不限于这些。
另外,通过在空穴注入材料中添加TCNQ衍生物等电子接受性物质,可以使载流子增敏。
可以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使用的优选空穴传输材料,是芳香族叔胺衍生物。
作为芳香族叔胺衍生物,例如为N,N’-二苯基-N,N’-二萘基-1,1’-联苯-4,4’-二胺、N,N,N’,N’-四联苯-1,1’-联苯-4,4’-二胺等,或这些具有芳香族叔胺骨架的寡聚物或聚合物,但不限于这些。
作为电子注入材料,优选具有传输电子的能力,具有从阴极注入电子的效果,对发光层或发光材料优良的电子注入效果,且薄膜形成能力的优良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更有效的电子注入材料是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和含氮杂环衍生物。
作为上述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可举出例如8-羟基喹啉锂、双(8-羟基喹啉)锌、三(8-羟基喹啉)铝、三(8-羟基喹啉)镓、双(10-羟基苯并[h]喹啉)铍、双(10-羟基苯并[h]喹啉)锌等,但不限于这些。
作为上述含氮杂环衍生物,例如优选噁唑、噻唑、噁二唑、噻二唑、三唑、吡啶、嘧啶、三嗪、菲咯啉、苯并咪唑、咪唑并吡啶等,其中优选苯并咪唑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咪唑并吡啶衍生物。
作为优选形态,在这些电子注入材料中还含有掺杂物,为了使从阴极摄取电子变得容易,更优选在第2有机层的阴极界面附近掺杂以碱金属为代表的掺杂物。
作为掺杂物,可举出给予性金属,给予性金属化合物和给予性金属络合物,这些还原性掺杂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发光层中,除了选自式(1)所表示的芘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以外,在同一层中还可以含有发光材料、掺杂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注入材料的至少一种。另外,为了提高本发明得到的有机EL元件对温度、湿度、气氛等的稳定性,可以在元件的表面设置保护层,或者通过硅油、树脂等来保护元件全体。
作为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的阳极中使用的导电性材料,具备比4eV大的功函数的材料是合适的,可以使用碳、铝、钒、铁、钴、镍、钨、银、金、铂、钯等和它们的合金,可以在ITO基板、NESA基板中使用的氧化锡,氧化铟等氧化金属,还可以使用聚噻吩、聚吡咯等有机导电性树脂。作为可在阴极中使用的导电性物质,具备比4eV小的功函数的材料是合适的,可以使用镁、钙、锡、铅、钛、钇、锂、钌、锰、铝、氟化锂等和它们的合金,但不限于这些。作为合金,可以举出镁/银、镁/铟、锂/铝等作为代表例,但不限于这些。关于合金的比率,可以通过蒸镀源的温度、气氛、真空度等来控制,以适当的比率来选择。关于阳极和阴极,根据需要可以由二层以上的层构成来形成。
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为了更高效地发光,优选将至少一个面设为在元件的发光波长区域为充分透明。另外,优选基板也是透明的。透明电极使用上述的导电性材料,利用蒸镀、溅射等方法以确保规定的透光性的方式进行设定。发光面的电极优选光透射率设为10%以上。基板只要是具有机械性强度、热强度且具有透明性的基板,就没有特别限制,有玻璃基板和透明性树脂膜。
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的各层的形成,可以应用真空蒸镀,溅射,等离子,离子镀等干式成膜法、旋涂法、浸渍法、流涂法等湿式成膜法中的任一方法。膜厚无特别限定,需要设定为适当的膜厚。膜厚过厚时,为了得到一定的光输出,需要大的施加电压,效率变差。膜厚过薄时产生针孔等,即使施加电场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光亮度。通常的膜厚在5nm~10μm的范围是合适的,进一步优选10nm~0.2μm的范围。
湿式成膜法时,将形成各层的材料在乙醇、氯仿、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或分散,形成薄膜,但是其溶剂可以是任意的。
作为用于这样的湿式成膜法的溶液,可以使用含有本发明的含有吸电子基的化合物和溶剂作为有机EL材料的的含有机EL材料的溶液。
上述有机EL材料含有主体材料和掺杂物材料,上述掺杂物材料是本发明的含有吸电子基的化合物,上述主体材料优选为本发明的蒽衍生物。
在任一的有机薄膜层中,为了提高成膜性、防止膜的针孔等,可以使用适当的树脂、添加剂。
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可以在壁挂电视的平板显示器等的平面发光体、复印机、打印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或计量仪器类等的光源、显示板、标识灯等中应用。另外,本发明的化合物不仅可以在有机EL元件中使用,在电子照片感光体、光电变换元件、太阳电池、图像传感器等领域也可以使用。
【实施例】
实施例1
将25mm×75mm×厚1.1mm的带有ITO透明电极(阳极)的玻璃基板(Geomatec公司制)在异丙基醇中超声波清洗5分钟,然后进行30分钟的UV臭氧清洗。将清洗后的带有透明电极线的玻璃基板安装在真空蒸镀装置的基板架上,首先在形成有透明电极线的一侧的面上以被覆上述透明电极的方式形成膜厚50nm的化合物A-1膜。在A-1膜的成膜之后,在该A-1膜上形成膜厚45nm的化合物A-2膜。
进而,在该A-2膜上,以20∶1的膜厚比形成化合物EM-1和化合物DM-1的膜,膜厚为20nm,形成蓝色系发光层。
在该膜上,蒸镀下述结构的ET-1,以膜厚30nm进行成膜,作为电子传输层。该后,以膜厚1nm使LiF成膜。在该LiF膜上蒸镀150nm的金属Al,形成金属阴极,制作了有机EL发光元件。
【化27】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341
实施例2-48,比较例1-7
将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按照表1、2进行变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有机EL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各例中使用的材料在以下示出。
【化28】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351
【化29】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361
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的有机EL元件中通电电流密度10mA/cm2的电流,用分光放射亮度计(CS1000:美能达制)测定发光光谱,通过下述数式(1)算出外部量子收率。
另外,寿命通过初期亮度500cd/m2的半衰寿命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2中示出。
【数1】
E . Q . E . = N P N E × 100
= ( π / 10 9 ) ∫ φ ( λ ) · dλ hc J / 10 e × 100
= ( π / 10 9 ) Σ ( φ ( λ ) · ( λ ) ) hc J / 10 e × 100 ( % )
NP:光子数
NE:电子数
π:圆周率=3.1416
λ:波长(nm)
Figure BPA00001373880600374
发光强度(W/sr·m2·nm)
h:普朗克常数=6.63x10-34(J·s)
c:光速=3×108(m/s)
J:电流密度(mA/cm2)
e:电荷=1.6x10-19(C)
【表1】
  主体材料   掺杂材料   CIEx   CIEy   EQE(%)   寿命(h)
  实施例1   EM-1   DM-1   0.144   0.067   4.5   2000
  实施例2   EM-2   DM-1   0.144   0.070   4.7   2100
  实施例3   EM-3   DM-1   0.144   0.068   4.6   2100
  实施例4   EM-4   DM-1   0.144   0.068   4.6   2100
  实施例5   EM-5   DM-1   0.144   0.068   4.8   1800
  实施例6   EM-6   DM-1   0.144   0.067   4.6   2300
  实施例7   EM-7   DM-1   0.144   0.068   4.5   2000
  实施例8   EM-8   DM-1   0.144   0.069   4.7   1800
  实施例9   EM-1   DM-2   0.137   0.090   4.6   3000
  实施例10   EM-2   DM-2   0.137   0.093   4.8   3100
  实施例11   EM-3   DM-2   0.137   0.091   4.7   3100
  实施例12   EM-4   DM-2   0.137   0.091   4.7   3100
  实施例13   EM-5   DM-2   0.137   0.091   4.9   2800
  实施例14   EM-6   DM-2   0.137   0.090   4.7   3300
  实施例15   EM-7   DM-2   0.137   0.091   4.6   3000
  实施例16   EM-8   DM-2   0.137   0.092   4.8   2800
  实施例17   EM-1   DM-3   0.137   0.090   5.1   2900
  实施例18   EM-2   DM-3   0.137   0.093   5.3   3000
  实施例19   EM-3   DM-3   0.137   0.091   5.2   3000
  实施例20   EM-4   DM-3   0.137   0.091   5.2   3000
  实施例21   EM-5   DM-3   0.137   0.091   5.4   2700
  实施例22   EM-6   DM-3   0.137   0.090   5.2   3200
  实施例23   EM-7   DM-3   0.137   0.091   5.1   2900
  实施例24   EM-8   DM-3   0.137   0.092   5.3   2700
  实施例25   EM-1   DM-4   0.136   0.086   4.6   2700
  实施例26   EM-2   DM-4   0.136   0.089   4.8   2800
  实施例27   EM-3   DM-4   0.136   0.087   4.7   2800
  实施例28   EM-4   DM-4   0.136   0.087   4.7   2800
  实施例29   EM-5   DM-4   0.136   0.087   4.9   2500
  实施例30   EM-6   DM-4   0.136   0.086   4.7   3000
【表2】
  主体材料   掺杂材料   CIEx   CIEy   EQE(%)   寿命(h)
  实施例31   EM-7   DM-4   0.136   0.087   4.6   2700
  实施例32   EM-8   DM-4   0.136   0.088   4.8   2500
  实施例33   EM-1   DM-5   0.147   0.070   4.6   2900
  实施例34   EM-2   DM-5   0.147   0.073   4.8   3000
  实施例35   EM-3   DM-5   0.147   0.071   4.7   3000
  实施例36   EM-4   DM-5   0.147   0.071   4.7   3000
  实施例37   EM-5   DM-5   0.147   0.071   4.9   2700
  实施例38   EM-6   DM-5   0.147   0.070   4.7   3200
  实施例39   EM-7   DM-5   0.147   0.071   4.6   2900
  实施例40   EM-8   DM-5   0.147   0.072   4.8   2700
  实施例41   EM-1   DM-6   0.142   0.106   7.2   4900
  实施例42   EM-2   DM-6   0.142   0.109   7.4   5000
  实施例43   EM-3   DM-6   0.142   0.107   7.3   5000
  实施例44   EM-4   DM-6   0.142   0.107   7.3   5000
  实施例45   EM-5   DM-6   0.142   0.107   7.5   4700
  实施例46   EM-6   DM-6   0.142   0.106   7.3   5200
  实施例47   EM-7   DM-6   0.142   0.107   7.2   4900
  实施例48   EM-8   DM-6   0.142   0.108   7.4   4700
  实施例49   EM-1   DM-7   0.141   0.091   5.8   2700
  实施例50   EM-2   DM-7   0.140   0.090   5.8   2500
  实施例51   EM-3   DM-7   0.142   0.092   6.0   2800
  实施例52   EM-4   DM-7   0.141   0.091   5.9   2700
  实施例53   EM-5   DM-7   0.141   0.090   5.9   2600
  实施例54   EM-6   DM-7   0.141   0.092   6.1   2800
  实施例55   EM-7   DM-7   0.142   0.092   6.2   2700
  实施例56   EM-8   DM-7   0.142   0.092   6.1   2700
  比较例1   化合物A   DM-1   0.144   0.075   4.2   1000
  比较例2   化合物A   DM-2   0.137   0.095   4.4   1200
  比较例3   化合物A   DM-3   0.137   0.095   4.7   1300
  比较例4   化合物A   DM-4   0.136   0.090   4.7   1200
  比较例5   化合物A   DM-5   0.147   0.076   4.5   1100
  比较例6   化合物A   DM-6   0.142   0.112   7.3   3500
  比较例7   化合物A   DM-7   0.140   0.104   4.9   1200
  比较例8   EM-1   化合物B   0.114   0.222   4.8   1200
由于蒽衍生物的9位、或者10位的电子密度高,因此取代该位置的苯基的邻位芳基或杂芳基取代基的防止缔合的效果高,具有这些基团的蒽衍生物与其他的系统比较,有发光色度大幅地纯蓝色化的特征。但是,发光位置与其他的系统比较,更倾向于在与空穴传输材料的界面进行发光,因此过剩电子变得易于进入空穴传输材料,其结果是空穴传输材料会发生劣化,寿命缩短。与此相对,由于本发明的特征是掺杂剂具有吸电子基,因此具有捕获过剩电子的效果。因此可以认为,组合使用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蒽衍生物与掺杂剂时,可以实现纯蓝色化,以及因抑制电子进入空穴传输材料而实现的长寿命化。
另外,与比较例1~7、比较例8相比时可知,通过具有吸电子基的化合物可以提高色纯度,但是组合由于Ar2而体积增大且缔合防止效果高的本发明的蒽衍生物(1)时,可知可以实现更短波长的发光。
本申请发明的组合是维持纯蓝色化且能够实现长寿命化的组合。
由此,能够实现长寿命且颜色再现性的高的显示设备。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可以在壁挂电视的平板显示器等的平面发光体、复印机、打印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或计量仪器类等的光源、显示板、标识灯等中应用。
上文中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和/或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人员,在不实质上脱离本发明的新教导和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容易地对这些例示的实施方式和/或实施例进行多种变更。这些多种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该说明书中所述的文献的内容全部被援引。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发光介质,其含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和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
【化30】
Figure FPA00001373880500011
式中,R1~R8、R11~R14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Ar1、Ar2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含有至少1个吸电子基的化合物是下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31】
Figure FPA00001373880500012
式中,Ar11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蒽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芘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
Figure FPA00001373880500021
的基团、取代或无取代的含有苯并荧蒽的基团、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含苯乙烯基的基团,
Ar12和Ar13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G表示吸电子基,
p和q分别表示0或1的整数,r表示1~5的整数,s表示1~6的整数,当p=q=0时,r=1,当p=1时,q=1。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是下述式(3)~(8)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32】
【化33】
Figure FPA00001373880500031
式中,R21~R28、R31~R38、R41~R46、R51~R60、R71~R79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Ar21~Ar24、Ar31~Ar34、Ar41~Ar46、Ar51~Ar54、Ar61~Ar66、Ar71~Ar73分别表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G表示吸电子基,
r11、r12、r21、r22、r31、r32、r41、r42、r51、r52、r71分别表示1~5的整数,在G为2个以上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吸电子性取代基是氰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
所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的Ar1是形成环的碳数为10~30的缩合芳香族环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所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由下述式(10)所表示,
【化34】
Figure FPA00001373880500041
式中,R1~R8、R11~R14和Ar2与权利要求1相同,
R101~R105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
所述式(1)所表示的蒽衍生物由下述式(11)所表示,
【化35】
Figure FPA00001373880500051
式中,R1~R8、R11~R14、R101~R105与权利要求6相同,
R15~R19分别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3~30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8~30的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碳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20的芳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其中,
所述R101~R105中的任一个为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碳数为6~30的芳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形成环的原子数为5~30的杂环基,所述R101~R105中其余基团都为氢原子。
9.一种有机薄膜,含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介质。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持有至少含有发光层的一层以上的有机薄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该有机薄膜层的至少一层是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有机薄膜。
CN201080003273.1A 2009-12-16 2010-12-15 有机发光介质 Active CN102224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5002 2009-12-16
JP2009285002 2009-12-16
PCT/JP2010/007271 WO2011074254A1 (ja) 2009-12-16 2010-12-15 有機発光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614A true CN102224614A (zh) 2011-10-19
CN102224614B CN102224614B (zh) 2014-04-23

Family

ID=4416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3273.1A Active CN102224614B (zh) 2009-12-16 2010-12-15 有机发光介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13244A1 (zh)
EP (1) EP2390938A4 (zh)
JP (1) JP5478615B2 (zh)
KR (1) KR101379114B1 (zh)
CN (1) CN102224614B (zh)
TW (1) TW201129672A (zh)
WO (1) WO20110742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1037B (zh) * 2018-08-10 2020-01-01 元智大學 含蒽基團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2526B1 (ko) 2011-12-26 2014-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수명이 향상된 유기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66578B1 (ko) 2012-02-27 2015-11-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 발광 소자
US9312500B2 (en) 2012-08-31 2016-04-12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WO2014141725A1 (ja) 2013-03-15 2014-09-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7325731B2 (ja) 2018-08-23 2023-08-15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1965A (ja) * 1999-03-31 2000-12-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発光素子材料、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WO2002038524A1 (fr) * 2000-11-08 2002-05-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Element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WO2008150942A1 (en) * 2007-06-01 2008-12-1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lue luminescent materials
WO2008150940A1 (en) * 2007-06-01 2008-12-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hrysenes for green luminescent applications
JP2010111621A (ja) * 2008-11-06 2010-05-20 Sony Corp 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並びに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4462B1 (ko) 2002-08-23 2009-11-03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및 안트라센 유도체
EP1437395B2 (en) * 2002-12-24 2015-08-2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7887931B2 (en) * 2003-10-24 2011-02-15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anthracene derivative host
KR20060120040A (ko) * 2003-10-24 2006-11-24 이스트맨 코닥 캄파니 안트라센 유도체 호스트를 갖는 전기발광 소자
JP5015459B2 (ja) 2003-12-01 2012-08-2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非対称モノ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9214636B2 (en) * 2006-02-28 2015-12-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KR100874749B1 (ko) * 2006-06-01 2008-12-29 에스에프씨 주식회사 청색발광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WO2008059713A1 (en) * 2006-11-15 2008-05-22 Idemitsu Kosan Co., Ltd. Fluoranthene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fluoranthene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containing solution
EP2113954A1 (en) 2007-02-19 2009-11-04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KR100874472B1 (ko) * 2007-02-28 2008-12-18 에스에프씨 주식회사 청색발광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WO2008136522A1 (ja) * 2007-05-08 2010-07-2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ジアミノピレン誘導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el素子
JP2009249551A (ja) * 2008-04-09 2009-10-29 Toyo Ink Mf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および素子
KR101359701B1 (ko) * 2008-12-05 2014-02-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청색 형광 물질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1965A (ja) * 1999-03-31 2000-12-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発光素子材料、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WO2002038524A1 (fr) * 2000-11-08 2002-05-16 Idemitsu Kosan Co., Ltd. Element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WO2008150942A1 (en) * 2007-06-01 2008-12-1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lue luminescent materials
WO2008150940A1 (en) * 2007-06-01 2008-12-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hrysenes for green luminescent applications
JP2010111621A (ja) * 2008-11-06 2010-05-20 Sony Corp 芳香族アミン化合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並びに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1037B (zh) * 2018-08-10 2020-01-01 元智大學 含蒽基團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99086A (ko) 2011-09-06
JP5478615B2 (ja) 2014-04-23
EP2390938A1 (en) 2011-11-30
KR101379114B1 (ko) 2014-03-31
US20120013244A1 (en) 2012-01-19
CN102224614B (zh) 2014-04-23
TW201129672A (en) 2011-09-01
EP2390938A4 (en) 2013-07-17
JPWO2011074254A1 (ja) 2013-04-25
WO2011074254A1 (ja) 201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8657B2 (ja) 有機発光媒体
CN102232068B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和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JP5608682B2 (ja) ピレン誘導体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2596907B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和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239141A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和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3492528A (zh) 芘衍生物、有机发光介质、以及包含它们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WO2014034791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4640848A (zh) 蒽衍生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224614B (zh) 有机发光介质
EP2664609A1 (en)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ing same
CN102639490A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471353A (zh) 芘衍生物及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471190A (zh) 芘衍生物及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2209722A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它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04327024A (zh) 一种发光元件材料及发光元件
TW201331160A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其之有機電致發光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