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414B - 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 - Google Patents

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414B
CN102224414B CN200980146916.5A CN200980146916A CN102224414B CN 102224414 B CN102224414 B CN 102224414B CN 200980146916 A CN200980146916 A CN 200980146916A CN 102224414 B CN102224414 B CN 102224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or unit
fibrous material
sender
uni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69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414A (zh
Inventor
A·弗拉德
M·施瓦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24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4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capacitance
    • G01N27/24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14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incorporating loose fibres, e.g. in high-pile fabr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capacitance
    • G01N27/226Construction of measuring vessels; Electrod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 G01N33/365Filiform textiles, e.g. yar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控纤维材料(1)的品质的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包括发送电极(3),带有间距地与发送电极的顶面相对的测量电极(2)和包围测量电极(2)的屏蔽电极(4)。发送电极(3)具有在纤维材料(1)的输送方向(X)上弧形弯曲的顶面,该顶面具有构造成槽形的滑动面。在发送电极(3)和屏蔽电极(4)之间连接交流电压发生器(5),测量电极(2)与分析电子装置(8)连接。所述测量电极除了测量面的区域之外被屏蔽电极包围。

Description

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和一种配备有这种传感器单元的、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中并且尤其是在纺纱工艺中持续监控需要加工的纤维材料的品质是常见的。在本发明的范畴中,“纤维材料”可理解为基本上线形的、细长的纺织材料、尤其是纤维条、纱线、头道粗纱、翼锭粗纱、长丝等,其应承受特定的加工过程并且为此目的输入给牵伸装置、纺纱装置或类似物。
这种纤维材料的品质监控例如可借助机械、光学或电容的装置进行。为进行机械式监控使用这样的传感器单元,其具有带用于接纳纤维材料的圆周槽的滚轮,探测滚轮(DE2850775A11)或探测指(DE19950901A1)嵌入该圆周槽中。纤维材料厚度或质量上的波动导致探测滚轮或探测指的位置的相应波动并且借助配置给其的位移计来检测。光学式传感器单元(例如DE3237371A1)具有由发光二级管和光电晶体管构成的光电管,纤维材料穿过该光电管。最后,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设有测量电容器(例如EP0924513A1、DE19908236A1),测量电容器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电容器板,它们限定由纤维材料穿过的通道。在此,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用作测量参数,电容量相应于纤维材料中的波动发生变化。
近来所描述类型的传感器单元也被用于所谓的纺纱针织机(例如PCT WO2004/079068A2)和其它成圈机器中,代替常见的纱线,向这些机器中直接输入在牵伸装置中或以其它方式拉细的以纤维条、翼锭粗纱或类似物形式的纤维材料。在此使用机械式传感器单元的优点是:这种传感器单元引起相对小的信号噪声、相对于外界影响很不敏感并且可以以足够的精度描绘纤维量的波动(例如纤维材料横截面中的纤维数量)。但缺点在于:这种传感器单元至少由两个部件即运动构件(探测滚轮、探测指或类似物)和电位移计构成。由于现代针织机可具有例如96个针织系统并且每个针织系统需要至少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单元,因此仅用于监控纤维材料所要花费的成本就高得难以接受。
光学传感器单元基本上不适合用于在纺纱针织机上持续监控纤维材料,因为一方面其工作精确不高,另一方面对不可避免的污物敏感。
由于板式电容器的使用通常不够精确并且例如受到不可避免的信号噪声干扰,所以开头所提类型的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也已经公开(例如PCT WO2006/105676A1),在这种传感器单元中,两个电容器板之一在其边缘上设有两个绝缘安装的保护电极,在这两个保护电极上施加随时间变化的电压。虽然这种传感器单元具有可廉价制造的优点。但其缺点在于:其不具有用于纤维材料的机械导向结构并且测量信号的信号强度太小且很难超过基础噪声,由此仅能不精确地检测纤维密度或纤维质量的不能容忍的波动。至少对其在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中的应用中来说是这种情况。由于市场上提供的纤维材料的与纤维密度和/或与单位长度有关的纤维质量(从其纵向或者说输送方向上观察)的波动相对频繁,所以迄今要么忍受由纤维材料中的厚部位或薄部位引起的针织物不均匀的品质,要么采取花费高的措施来避免纤维材料中的这种波动或从针织物中除去带有缺陷部位的区域。
为避免上述缺点,在本申请人的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中提出一种开头所提类型的传感器单元,其具有电极结构,该电极结构尤其适合应用所谓的三电极测量原理。测量显示,即使存在极小的电容变化,也可借助这种电极结构得到相对高的测量信号电平。此外,基于测量电极的构造实现了纤维材料的均匀的强制导向,因此由纤维材料引起的不可避免的信号噪声不再由于测量区域中纤维材料的不受控制的运动而增大。由此可很好地识别由纤维质量波动、杂质夹杂物或类似物引起的纤维材料中的厚部位或薄部位。但是在这种传感器单元的实际使用中却表明,其相对于外界影响敏感,其电极结构的构造引起松弛的纤维夹在该电极结构中的危险,并且无论是制造还是不同构件的安装都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这样构造开头提到的传感器单元,使其提供相对强的测量信号,使其对外界影响非常不敏感,以及使其可廉价地制造和安装。此外还应提供一种配备有这种传感器单元的机器。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和本发明的机器来解决。
本发明实现一种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用于监控在输送方向上运动的纤维材料的品质,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电极结构,该电极结构具有分别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极和由第一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用于纤维材料的通道,第一电极是具有顶面的发送电极,所述顶面包括用于纤维材料的、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滑动面,第二电极是具有测量面的测量电极,该测量面带有间距地与发送电极顶面相对,并且第三电极是包围测量电极的屏蔽电极,所述测量电极除了测量面的区域之外被屏蔽电极包围。
本发明还实现一种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其具有至少一个成圈位置、用于向成圈位置输入纤维材料的装置和用于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的按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于纤维材料的滑动面仅需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因此避免夹住纤维。此外,实现测量电极的良好的屏蔽并且由此实现相对于外界影响的低敏感度。最后,本发明传感器单元在不同部件的制造、组装及其在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上的安装方面具有优点。
所述发送电极具有在输送方向上弧形弯曲的、凸形的顶面。
所述滑动面构造为槽形的。
所述槽形的滑动面的半径略大于纤维材料的半径。
为发送电极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各配置一个用于作用于纤维材料的、迫使纤维材料同样地面状地贴紧在滑动面上的压紧装置。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构成一个结构单元的、具有测量电极和屏蔽电极的传感器头。
所述屏蔽电极构造成罐形的,并且所述屏蔽电极设有容纳腔,测量电极设置在该容纳腔中并且通过绝缘层与屏蔽电极电绝缘。
所述屏蔽电极具有与测量面齐平的端面。
所述测量电极与同心电缆的用于连接到分析电子装置上的内导体连接,该同心电缆的外导体连接到屏蔽电极上。
所述内导体在容纳腔的背离测量面的区段中与测量电极连接。
所述屏蔽电极设置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座中。
所述发送电极固定在与传感器座连接的保持体上。
所述发送电极朝测量面的方向可调节地固定在保持体上。
所述发送电极安装在借助螺钉固定于保持体上的安装块上,并且保持体、安装块和螺钉由良导电的材料制成。
所述压紧装置固定在安装块上。
所述压紧装置由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滚轮构成。
所述压紧装置由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的杆构成。
滑动面的在输送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和纤维材料中的需要确定的缺陷部位的长度处于预选的比例中,该比例优选为1:1至4:1。
所述测量电极与发送电极最高点的距离最多等于纤维材料的直径的1~2倍。
所述滑动面的深度最多等于纤维材料的直径。
所述屏蔽电极的有效横截面积至少正好等于测量电极的有效横截面积。
所述滑动面和/或压紧装置的与纤维材料进行接触的面用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做成覆盖层或者由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制成。
所述发送电极处于电接地。
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用于在发送电极和屏蔽电极之间施加高频交流电压的交流电压发生器。
所述传感器座构造为传感器台,在该传感器台中横向于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多个电极结构。
所述发送电极直接固定在位于机器主体上的构件上。
所述保持体直接固定在位于机器主体上的构件上。
附图说明
接下来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示意的侧视图;
图2图1的传感器单元的大致沿线II-II的示意的剖面图;
图3按图2的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头的仰视图;
图4具有四个按图1至3构造的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台的纵向剖面图;
图5沿图4的线V-V的示意的剖面图;
图6具有本发明传感器单元的圆型针织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本发明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其用于监控作为纤维条、翼锭粗纱或类似物的纤维材料的品质,该纤维材料在连续过程中输入给例如未示出的牵伸装置。应检查纤维材料1的例如同质性和在此情况下尤其是厚部位或薄部位的存在,该厚部位或薄部位例如可由每单位长度不均匀的纤维质量、在纤维材料1的横截面中不同数量的纤维或在纤维材料中的杂质夹杂物或类似物引起。这种不均匀性在下面统称为纤维材料中的“缺陷部位”。
与已知的传感器单元相反,本发明传感器单元按电容式的三电极测量原理进行工作。为这个目的,该传感器单元包括电极结构,其具有构造为测量电极2的第一电极、下面称为发送电极3的第二电极和下面称为屏蔽电极4的第三电极。所有三个电极均由良导电的材料、尤其是金属制成并且可以理解为电容器电极。如图1示意所示,测量电极2与发送电极3相对设置。发送电极3与提供例如约20kHz的交流电压的发生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该发生器的另一端子连接到屏蔽电极4上并且处于虚拟的零电位上。在测量电极2和发送电极3之间是用于纤维材料1的通道。此外,测量电极2与同心电缆6的内导体6a连接,同心电缆6的外导体6b与屏蔽电极4连接并且因此与之处于相同的电位上。内导体6a连接到放大器7上,放大器7的输出端与分析电子装置8连接,此外,分析电子装置提供所述用于屏蔽电极4的虚拟的零电位。发送电极3附加地与被称为机器主体的电位连接,该电位例如相应于圆型针织机、牵伸装置或类似物的接地电位,需要检验的纤维材料1输入到它们中。
对于本发明目的来说特别重要的、用于实现可靠的测量结果的前提是均匀引导纤维材料1通过传感器单元。因此本发明规定:发送电极3具有由图1和2可见的形状。为简便起见,假设纤维材料1在假想笛卡尔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运动,电极2和3按图1在假想坐标系的Y轴方向上间隔开并且坐标系的Z轴在图1中垂直于图平面延伸。首先这样构造发送电极3,使得其在输送方向X上具有弧形的例如半圆形的形状并且其纵轴线平形于XY平面。此外,这样设置发送电极3,使得其凸形拱曲的部分构成朝向测量电极2的顶面,如图1和2中清晰可见。相反,横向于弧形形状、即在按图2的YZ平面中发送电极3具有槽形形状。由此形成的、朝向测量电极2开口的槽构成固定的滑动面9,纤维材料1沿该滑动面滑过传感器单元。优选将滑动面9构造成基本上半圆柱形的,适宜的是,滑动面的半径略大于纤维材料1的直径。因此总的来说,发送电极3的外形是朝向测量电极2开口的顶沟(图2),该顶沟在其纵向方向上、即输送方向X附加地以图1可见的方式弧形地弯曲。
通过所描述的滑动面9的形状确保纤维材料1良好的侧向导向,纤维材料在图2中以圆形横截面来表示、但也可具有其它的横截面,如椭圆形横截面。
为了使纤维材料1沿整个发送电极3均匀地靠置在滑动面9上,在传感器单元的入口侧设置压紧装置10并且在传感器单元的出口侧设置压紧装置11。压紧装置10和11优选构造为转向元件,其输出面或者说输入面位于发送电极3的延长线中,由此纤维材料1切向地输入给发送电极3并且又再次切向地离开它,如图1所示。由此,一方面纤维材料1在一侧被紧压到滑动面9上,另一方面避免纤维材料1在通过传感器单元期间过度转向或折弯。由此可靠地避免了由于纤维材料1在滑动面9上不均匀的导向或靠置引起的、与纤维材料1和滑动面9的间距有关的测量信号出现干扰。
由于根据经验在输送方向X测量的通常的缺陷部位的长度仅约为10mm~20mm,所以在X方向上测量的发送电极3的弧长一方面例如至少正好要为该长度,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大大长于该长度并且最高例如为40mm。为也发现最小的缺陷部位,缺陷部位长度和发送电极长度的比例优选在1:1至1:4之间。此外,在Y方向上测量的槽形滑动面9的深度a(图2)最高等于纤维材料1的直径b,但优选最高为该直径的一半。由此得到纤维材料1中有利的电场力线分布图和相对强的测量信号,而且是在不丧失纤维材料1的侧向导向的情况下。
滑动面9和/或压紧装置10、11的与纤维材料进行接触的面可由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制成或者在需要时用减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做成覆盖层。优选压紧装置10、11由具有较低摩擦系数的固定的转向元件构成。为改善纤维材料1的输送,作为替换方案,压紧装置10、11也可构造为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滚轮或由被驱动的滚轮构成并且与未示出的驱动元件连接,以便使滚轮在运行期间以相同或不同的圆周速度进行旋转。
尤其如图2和3所示,测量电极2优选构造成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其轴线在y方向上延伸(也参见图1)。此外,测量电极2具有测量面2a,该测量面以距离c(图1)与发送电极3的顶面、优选顶面最高点相对,测量面优选构造为平面式的并且构成假想坐标系的xz平面的平行面。
这样构造屏蔽电极4,使得其除了测量电极的测量面2a之外全面包围测量电极2。为这个目的,屏蔽电极4优选构造为圆柱形的罐并且也设有圆柱形的、朝向发送电极3开口的容纳腔12(图2),测量电极2同心地设置在该容纳腔中,尤其如图3所示。在测量电极2的外周面和屏蔽电极4的限定容纳腔12的内壁之间设置环绕的、例如由塑料制成的绝缘层14,由此屏蔽电极4与测量电极2电绝缘。
环形的、与测量电极2同心的、使罐形的屏蔽电极4在其朝向发送电极3的一侧结束的端面4a优选构造为平面式的,并且与测量面2a设置在同一个平面中。由此实现这样的优点:测量电极2和屏蔽电极4构成传感器头,该传感器头不仅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构造为预制的结构单元,而且在传感器头中屏蔽电极4在周围使测量电极2除了朝向纤维材料1的测量面2a之外向外相对于干扰磁场屏蔽。此外,处于机器主体电位上的发送电极3优选以相对小的距离c与测量面2a相对,由此发送电极向外屏蔽测量电极2的尚露出的唯一面。这在传感器单元应用于圆型针织机时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此传感器单元通常须设置在操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中。在较早的解决方案中,测量电极2在纤维输送的方向上在两侧均露出并且由此对外界干扰、例如手的接近相对敏感,与此相反,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相对于这种干扰基本上不敏感。此外与较早的解决方案相反,纤维材料1并非通过由多个部件例如测量电极、屏蔽电极和绝缘层组成的传感器头进行引导,而是通过可一体式制造的发送电极3来引导,由此消除了纤维材料1夹在或者钩在传感器单元中的危险。
在其结构构造方面,本发明方案也具有优点。尤其如图2所示,在同心电缆6穿过屏蔽电极4的孔后,同心电缆的内导体6a首先可沿钎焊点15与测量电极2连接并且在其设置于容纳腔12中之后外导体6b可沿钎焊点16与屏蔽电极4连接。此外,优选这样进行设置,使得在发送电极3和屏蔽电极4之间延伸的场力线也穿过测量面2a。
图4和5示出对实际应用来说特别有利的并且目前被视为本发明传感器单元最好的实施例。该传感器单元包括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座19,该传感器座在此构造为由实心塑料体制成的传感器台,在传感器台中横向于纤维材料1的输送方向并排地设置多个按图1至3的、优选相同地构造的电极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总共设置四个电极结构,下面仅描述其中一个。
根据图4和5,屏蔽电极4连同测量电极2设置在传感器座19的空隙20中,并且插入空隙中,直至通过台阶形成的止档。选择这样设置:测量面2a和端面4a由此与传感器座19的平的底面19a齐平。通过空隙20的与此相对地设置的区段,同心电缆6被向外引导。
此外,传感器座19设有在其底面终止的空隙21,突出于底面19a的安装块22插入该空隙中。安装块22借助固定螺钉23固定在保持体24上,保持体设置在传感器座19的与底面19a相对的顶面19b上。固定螺钉23贯穿保持体24和传感器座19中的同心的孔25和26并且旋入到安装块22的同心于所述孔的螺纹孔27中,直至固定螺钉的头部23a靠置在保持体24上,并且传感器座19和保持体24都牢牢地夹紧在头部23a和安装块22之间。
安装块22具有平行于传感器座19底面19a的、即平行于假想坐标系的z方向延伸的孔,杆28固定在该孔中,该杆在此实施例中从安装块的两侧伸出。在杆28的端面上各固定一个发送电极3,在发送电极上相应于图1和2引导在X方向上输送的纤维材料1。发送电极3在其圆周上优选构造为略微偏心的并且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杆的端面中。由此发送电极与测量电极2的距离c(图1)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调节并且适配相应的要求。当然作为替换方案也可设置其它措施,以便相对于测量电极2的测量面2a调节发送电极3的位置。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安装块22、保持体24、固定螺钉23、杆28和发送电极3由良导电的材料制成。由此产生这样的优点:当所描述的传感器单元借助保持体24固定在圆型针织机、牵伸装置或类似物的同样良导电的构件上时,如图1所示,发送电极3自动获得机器主体的电位,也就是说发送电极电接地,而对此无须其它措施。
此外在按图4的实施例中可见,一方面两个发送电极3固定在该杆28上,另一方面传感器座19设有相应构造的第二单元,该第二单元具有另一固定在保持体24上的安装块22,其包括另一杆28和设置在该另一杆上的另外两个发送电极3。但清楚的是也可这样进行设置:传感器座19可以仅设置唯一一个或者多于两个包括安装块22、杆28和发送电极3的单元。此外,每个单元也可仅设有一个发送电极3。
图5中所示的压紧装置10和11优选固定在安装块22的在Y方向上延伸的延长部上并且构造为在传感器座19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杆。因此,在此引导的四根纤维材料1仅需各一个共同的压紧装置10和11。
传感器单元的所述结构带来的优点是:传感器单元仅需固定在一个处于机器主体上的构件上并且在屏蔽电极4和发送电极3之间施加发生器电压后可全功能地运转,而无须复杂的调节工作。
为使传感器单元按三电极测量原理投入运行,借助发生器5在发送电极3(机器主体)和屏蔽电极4之间馈入激励场,测量电极2设置在这两个受影响的电位之间并且在纤维材料1上方耦合到该电场上。此外,测量电极2处于浮动电位上。因此,在发送电极3上滑动的纤维材料在出现非均质性(缺陷部位)时会引起电场变化并且由此也引起测量电极2上的电位变化。通过所描述的发送电极3和屏蔽电极4的构造和传感器几何形状的其它优化,可进一步改善测量信号可达到的信号强度。在由发生器5建立的激励场(或者说场力线分布)相应于上述说明集中到测量电极2上并且保证强地通过纤维材料1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换句话说,不通过纤维材料1的场份量应当尽可能小或者保持基本上恒定。因此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在测量电极2的边缘区域中存在相对恒定的条件并且热运动、绝缘材料的温度漂移(尤其是其介电常数的变化)不导致测量电极2的电位变化。此外证明发送电极3和测量电极2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是适宜的。由此激励场具有直接有利地影响测量陡度的高场强。
放大器7和用于由测量电极2发出的测量信号的分析电子装置8的至少一部分可优选也安装在传感器单元或者说传感器座19中。在这种情况下,测量信号例如借助放大器提高至这样的信号电平,即该测量信号紧接着可在省去同心电缆的情况下不受干扰影响地借助普通电缆向分析电子装置8传输。
测量信号的分析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但优选借助特别为电容式的三电极测量原理研制的并且适合检测极其小的电容变化的电路装置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参考由文件DE10027507C1公开的分析技术,为避免重复而通过引用使其成为本发明公开内容。
图6示出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的局部视图,该机器例如是具有多个成圈位置(针织系统)的圆型针织机,为这些成圈位置各配置至少一个所描述的、在此以附图标记29标记的传感器单元。
圆型针织机具有针筒30,在针筒中可移动地支承常见的织针31,织针在下面被称为针织系统32的成圈位置上可借助在此未进一步示出的三角33运动到一个适合接纳纤维材料1的纤维接纳位置中。纤维材料1从储料容器34如条筒、储备筒管或类似物输送给圆型针织机。
纤维材料1通过未示出的输送装置和可能的转向滚轮35输送给牵伸装置36。为每个针织系统32(图6仅示出其中一个)均配置这种牵伸装置36,其以本身公知的方式具有例如三对或更多对牵伸辊。
从牵伸装置36来的纤维材料1以公知的方式优选借助总体上以附图标记37标记的纺纱装置或者说输送装置37输送给配置的针织系统32。输送装置37包括例如加捻机构38和连接在加捻机构上的纺纱管或者说输送管39,该管终止于导纱器40,导纱器如常见的那样紧密地设置在织针31前方,使得纤维材料1可喂入织针31的针钩中。
所描述类型的圆型针织机例如在对比文件PCT WO2004/079068中公开,为避免重复在此使其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参考。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完成的针织物中出现开头所提的缺陷部位。为这个目的,本发明首先一般建议:在纤维材料1到达针织系统32之前检查纤维材料的品质特征、尤其是厚度和质量波动,并且在识别出不允许地偏离于预选品质的纤维材料区段时防止这些有缺陷的纤维材料区段喂入织针31中。这以下述方式得以实现:借助相应于图1至5构造的传感器单元29监控纤维材料1并且在识别出缺陷部位时中断成圈过程,缺陷部位1a在图6中示意地以点1a来表示,将缺陷部位1a从纤维材料中除去,然后继续进行成圈过程。成圈过程的中断例如可以这样进行:从识别出缺陷部位起,织针31在此前形成的线圈未脱圈并且在针织系统32上未接纳纤维材料1的情况下从所涉及的针织系统32旁经过并且为这个目的例如受控进入循环轨道。传感器单元29可相应于图6在输送方向X上设置在牵伸装置36之前,或者也可设置在其它的位于所涉及的针织系统32之前的位置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其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尤其是对不同曲率半径、距离和其它尺寸的上述数值来说也是这样,因为这些数值尤其是也与检测的纤维材料1的种类和尺寸有关。出于相同原因适宜的是,滑动面9具有更加圆形的横截面(图2)或更加方形或矩形的横截面。此外清楚的是,当粗纱含有例如金属线形式的导电成分时,为测量电极2的测量面设置薄绝缘层,从而避免电气短路。此外,本发明不仅包括用于制造针织物的、相应于图6构造的机器,还包括例如这样的机器,在其中纤维材料不借助牵伸装置,而是以其它方式被拉细或者说拉伸(例如PL350489A)。最后不言而喻,不同特征当然也可用于不同于所描述和说明的组合的其它组合中。

Claims (30)

1.电容式工作的传感器单元,用于监控在输送方向上运动的纤维材料(1)的品质,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电极结构,该电极结构具有分别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极(3、2、4)和由第一和第二电极限定的用于纤维材料(1)的通道,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是具有顶面的发送电极(3),所述顶面包括用于纤维材料(1)的、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滑动面(9),第二电极是具有测量面(2a)的测量电极(2),该测量面带有间距地与发送电极(3)顶面相对,并且第三电极是包围测量电极(2)的屏蔽电极(4),所述测量电极(2)除了测量面(2a)的区域之外被屏蔽电极(4)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极(3)具有在输送方向上弧形弯曲的、凸形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9)构造为槽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的滑动面(9)的半径略大于纤维材料(1)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为发送电极(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各配置一个用于作用于纤维材料(1)的、迫使纤维材料(1)同样地面状地贴紧在滑动面(9)上的压紧装置(10、1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构成一个结构单元的、具有测量电极(2)和屏蔽电极(4)的传感器头。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4)构造成罐形的,并且所述屏蔽电极设有容纳腔(12),测量电极(2)设置在该容纳腔(12)中并且通过绝缘层(14)与屏蔽电极(4)电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4)具有与测量面(2a)齐平的端面(4a)。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电极(2)与同心电缆(6)的用于连接到分析电子装置(8)上的内导体(6a)连接,该同心电缆的外导体(6b)连接到屏蔽电极(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6a)在容纳腔(12)的背离测量面(2a)的区段中与测量电极(4)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4)设置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座(19)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极(3)固定在与传感器座(19)连接的保持体(24)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极(3)朝测量面(2a)的方向可调节地固定在保持体(24)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极(3)安装在借助螺钉(23)固定于保持体(24)上的安装块(22)上,并且保持体(24)、安装块(22)和螺钉(23)由良导电的材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为发送电极(3)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各配置一个用于作用于纤维材料(1)的、迫使纤维材料(1)同样地面状地贴紧在滑动面(9)上的压紧装置(10、11),所述压紧装置(10、11)固定在安装块(22)上。
16.根据权利要求5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10、11)由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滚轮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10、11)由与安装块(22)固定连接的杆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滑动面(9)的在输送方向上测量的长度和纤维材料(1)中的需要确定的缺陷部位的长度处于预选的比例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为1:1至4:1。
2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电极(21)与发送电极(18)最高点的距离(c)最多等于纤维材料(1)的直径的1~2倍。
21.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9)的深度(a)最多等于纤维材料(1)的直径。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21)的有效横截面积至少正好等于测量电极(2)的有效横截面积。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9)用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做成覆盖层或者由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制成。
24.根据权利要求5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9)和/或压紧装置(10、11)的与纤维材料(1)进行接触的面用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做成覆盖层或者由小滑动摩擦阻力的材料制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极(3)处于电接地。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用于在发送电极(3)和屏蔽电极(4)之间施加高频交流电压的交流电压发生器(5)。
27.根据权利要求11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座(19)构造为传感器台,在该传感器台中横向于纤维材料(1)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多个电极结构。
28.用于制造针织物的机器,其具有至少一个成圈位置(32)、用于向成圈位置(32)输入纤维材料(1)的装置(36、37)和用于监控纤维材料(1)的品质的传感器单元(2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29)按权利要求1至27之一进行构造。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极(3)直接固定在位于机器主体上的构件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29)按权利要求12或13进行构造,所述保持体(24)直接固定在位于机器主体上的构件上。
CN200980146916.5A 2008-11-25 2009-10-27 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59176A DE102008059176A1 (de) 2008-11-25 2008-11-25 Kapazitiv arbeitende Sensoreinheit zur Überwachung der Qualität von Fasermaterial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102008059176.9 2008-11-25
PCT/DE2009/001477 WO2010060399A1 (de) 2008-11-25 2009-10-27 Überwachung der qualität von fasermateri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414A CN102224414A (zh) 2011-10-19
CN102224414B true CN102224414B (zh) 2013-08-28

Family

ID=4204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691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414B (zh) 2008-11-25 2009-10-27 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359126B8 (zh)
CN (1) CN102224414B (zh)
BR (1) BRPI0921189A2 (zh)
DE (1) DE102008059176A1 (zh)
TW (1) TWI502194B (zh)
WO (1) WO2010060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886A (zh) * 2011-04-21 2011-11-30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电容式塑料制品扫描检测系统
CN102261887B (zh) * 2011-04-21 2012-10-10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检测塑料板规格尺寸的方法
CN102230908A (zh) * 2011-04-21 2011-11-02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检测塑料制品内部一致性的方法
CN103940860B (zh) * 2014-05-13 2016-06-22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谐振电路电容检测非金属材料不连续性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4172A (en) * 1970-08-04 1973-08-21 Zellweger Uster Ag Measuring capacitor
CN1236090A (zh) * 1997-12-19 1999-11-24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纺织品性能测量装置
DE19908236A1 (de) * 1999-02-25 2000-09-14 Stein Herbert Textechno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Prüfung der Gleichmäßigkeit von textilem Prüfgut
CN101029432A (zh) * 2006-03-02 2007-09-05 叙森芯轴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产针织品的设备的驱动装置
CN101166970A (zh) * 2005-04-05 2008-04-23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检查实心、细长被测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26123A5 (zh) 1978-02-02 1981-10-30 Zellweger Uster Ag
JPS5862511A (ja) 1981-10-09 1983-04-14 Murata Mach Ltd 糸ムラ情報の解析方法および解析装置
EP0924513B1 (de) 1997-12-18 2009-11-25 Uster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von Anteilen fester Stoffe in einem Prüfgut
DE19950901A1 (de) 1998-11-18 2000-05-25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Messen der Dicke und/oder der Ungleichmäßigkeit von Faserbändern
DE10027507C1 (de) 2000-06-06 2002-01-03 Rechner Ind Elektronik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rfassung von Kapazitätsänderungen
PL205258B1 (pl) 2001-11-02 2010-03-31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Sposób oraz urządzenie do zasilania szydełkarki
ES2558304T3 (es) 2003-03-06 2016-02-03 Reinhard KÖNIG Género de punto así como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su fabricación
ITMI20040252A1 (it) * 2004-02-16 2004-05-16 Tiziano Barea Dispositivo per l'analisi ottica anche bidimensionale di un filo o filat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4172A (en) * 1970-08-04 1973-08-21 Zellweger Uster Ag Measuring capacitor
CN1236090A (zh) * 1997-12-19 1999-11-24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纺织品性能测量装置
DE19908236A1 (de) * 1999-02-25 2000-09-14 Stein Herbert Textechno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Prüfung der Gleichmäßigkeit von textilem Prüfgut
CN101166970A (zh) * 2005-04-05 2008-04-23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检查实心、细长被测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29432A (zh) * 2006-03-02 2007-09-05 叙森芯轴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产针织品的设备的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9126B8 (de) 2016-09-14
DE102008059176A1 (de) 2010-05-27
TWI502194B (zh) 2015-10-01
TW201030333A (en) 2010-08-16
EP2359126B1 (de) 2016-08-03
EP2359126A1 (de) 2011-08-24
CN102224414A (zh) 2011-10-19
WO2010060399A1 (de) 2010-06-03
BRPI0921189A2 (pt) 201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414B (zh) 监控纤维材料的品质
CN1646743B (zh) 带微波传感器的细纱前处理装置
EP3708700A1 (en) Roving frame with a monitoring system
CN103569795A (zh) 纱线监视装置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2076895B (zh) 用于监视纤维材料的品质的电容性作用传感器单元和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装配有该电容性作用传感器单元的机器
US2671199A (en) Yarn unevenness tester
CN102077082B (zh) 用于监视纤维材料的品质的电容性操作传感器单元和用于制造针织品的装配有该电容性操作传感器单元的机器
CZ298788B6 (cs) Zpusob k bezdotykové kontrole príze na doprádacímnebo soukacím stroji a zarízení k jeho provádení
CN1236119C (zh) 用于在一织造表面形体上生成标记的方法
US3037162A (en) Fault detection in multi-filament yarns
US3187568A (en) Filament fault detector
CN1082106C (zh) 用于在纺纱机中检测纤维材料之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6051168U (zh) 纱线监视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14262963B (zh) 一种纺织色织布用细纱吊锭张力快速检测方法
US3445894A (en) Creel stop motion responsive to sliver weight variances
CN1214139C (zh) 用于质量监控纺织纤维丝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46591B (zh) 纺纱工位和包括这种纺纱工位的气流纺纱机
EP326222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cohesive forces in roving or a similar fiber bundle
CN1324175C (zh) 在纺织品材料检测仪器设备中正确检测粗条类较重试样的方法
SU324478A1 (ru) Способ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площади поперечного сечения комплексных нитей
CN205501476U (zh) 一种梳棉机棉层湿度在线检测装置
CN103359546A (zh) 纱线缺陷检测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ITUB20159156A1 (it) Sistema di rilevamento perfezionato per dispositivi di filatu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