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1863A - 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1863A
CN102221863A CN2011101281579A CN201110128157A CN102221863A CN 102221863 A CN102221863 A CN 102221863A CN 2011101281579 A CN2011101281579 A CN 2011101281579A CN 201110128157 A CN201110128157 A CN 201110128157A CN 102221863 A CN102221863 A CN 102221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overlapping
radiator
heat radiator
refrigera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81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相奎
闵庚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alma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alma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alma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alman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2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该冷却器包括散热片,其具有将薄板部件至少折叠一次而形成的重叠部和从该重叠部向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热量散发部;和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重叠多个散热片从而使重叠部彼此紧密地重叠而形成。因此,在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之间可以容易地形成空间,并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4月1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0-003390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安装在计算机中在运行时产生热量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器,通过具有的改进结构的散热片,可提升其冷却效率和可使用性。
背景技术
计算机具有在运行时产生热量的部件,例如发热部件,诸如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安装在图形适配器底板上的芯片组。
这样的发热部件在运行时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有效的排除,发热部件的温度超出合适的温度,则会导致这些发热部件出现故障或损害这些发热部件。由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当地且有效地散发在发热部件中产生热量的冷却器。
这样的冷却器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从发热部件接收热量的部分和热量散发部,热量散发部的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以快速地向外散发热量。这样的散热器可以以多种方式配置。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包括多个相互重叠的薄的散热片。
常见的冷却器为了在热量散发部之间形成空间而使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冷却器包括通过重叠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多个散热片而形成的散热器并且具有薄板形状。这是因为,当在设置热量散发部的散热片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时,由于自然对流或者强制对流产生热交换用于冷却。
需求改进的结构用于形成具有薄板形状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之间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包括有具有薄板形状散热片的散热器,其可以容易地固定和调整在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之间的空间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计算机部件提供冷却器,冷却器包括:散热片,包括将薄板部件至少折叠一次而形成的重叠部和从重叠部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热量散发部;和散热器,通过重叠多个散热片从而使重叠部彼此紧密重叠而形成。
散热片由具有长度大于宽度的板形状的金属部件形成,散热片的重叠部通过将金属部件的第一端部折叠至少一次而形成,和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通过从重叠部延伸金属部件的第二端部而形成。
多个散热片以如下形式彼此重叠:一个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所朝向的方向和与邻近所述一个散热片的另一个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所朝向的方向相反。
散热片的重叠部的每一个以Z字形的样式折叠两次或更多次。
散热器进一步包括:托架部件,设置在散热器上以将重叠部的下端部紧密地固定到热产生零件;和冷却风扇。
在散热片的重叠部中形成连接部件插入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孔,以紧密地连接重叠部。
重叠部的每一个通过在与热量散发部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折叠而形成。
热量散发部在重叠部的左方向和右方向两者上延伸。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他的特征以及有益效果通过参照相关附图在详细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将更明显,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的透视图;
图2为用于解释在图1的冷却器的散热片的一个端部处形成重叠部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冷却器的顶视平面图;
图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片的透视图;
图5为包括多个图4所示的散热片的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的顶视平面图;
图6至1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散热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通过结合其中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1的透视图。图2为通过使用图1中的冷却器1的一个散热片10对形成重叠部11的方法进行解释的透视图。图3为图1中的冷却器1的顶视平面图。冷却器1包括多个散热片10、散热器20、托架部件30和冷却风扇40。
冷却器1是用于冷却安装在计算机中并且在运行时产生热量的发热部件的设备,例如安装在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CPU)或安装在图形显示卡上的芯片组。
散热片10由具有薄板形状的铜或者铝形成,与其他金属相比具有更高的热传导性。
每个散热片10都包括重叠部11和热量散发部18。
通过折叠每个散热片10的一个端部,重叠部11形成在每个散热片10中。在图1中,通过折叠每个散热片10的一个端部两次,重叠部11形成在每个散热片10中。重叠部11包括第一重叠部件12、第二重叠部件13和第三重叠部件14。
图2为用于说明形成散热片10的重叠部11的方法的透视图。图2(a)图示初始状态,其中第一至第三重叠部件12、13和14设置在散热片10的左侧上,并且从重叠部11延伸出的热量散发部18设置在散热片10的右侧上。
参照图2(b)、图2(c)和图2(d),第一至第三重叠部件12、13和14以Z字形的样式被折叠。散热片10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模具简单地制造,并且在没有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执行所制造的散热片10的一个端部的折叠过程。图2(d)图示完成的所制造的散热片10。
连接孔15形成在重叠部11中。当第一至第三重叠部件12、13和14相互重叠时,连接孔15可以形成在连接孔可以相互连通的位置处。
参照图1,连接部件16插入散热片10的连接孔15中。相互重叠的散热片10的重叠部11通过连接部件16彼此紧密地固定。
散热器20指通过将散热片10相互重叠而得到的结构。
就是说,散热器20通过重叠包括重叠部11的多个散热片10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散热片10中的重叠部11相互紧密地重叠。
同时,在图1至图3中,多个散热片10以如下方式相互重叠,即,一个热量散发部18所朝向的方向和与邻近所述一个热量散发部18的另一个热量散发部18所朝向的方向相反。即,参照附图3,最上层散热片10的热量散发部18朝向右侧,就在最上层散热片下方的散热片10的热量散发部18朝向左侧,并且设置在就在最上层散热片下方的散热片10的热量散发部18之下的散热片10的热量散发部18朝向右侧。热量散发部18通过这样的形式重复设置。
同时,在图1至图3中,多个散热片10的重叠部1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且,重叠部11关于竖直方向的中轴线是对称的。因而,当热量散发部18相互重叠以交替地朝向左侧和右侧,重叠部11具有恒定的形状。
如上所述,尽管组成散热器20的散热片10具有相同的形状,散热片10可以以如下方式相互重叠,即热量散发部18交替地布置以关于重叠部11朝向左侧和朝向右侧。
同时,在图1至图3中,在包括多个散热片10的散热器20中,相互固定地重叠的重叠部11作为热量吸收或热量传导块。即,重叠部11的下端部安装在发热部件上以为了吸收热量而直接接触发热部件。传递到重叠部11的热量被传递到热量散发部18以被移除。然而替换地,另外的热量吸收块可以设置在重叠部11的下端部处。
在图1至图3中,托架部件30设置在散热器20上。
托架部件30将散热器20的重叠部11的下端部紧密地固定到将被冷却的发热部件。在托架部件30上设置四个固定部件32。通过使用诸如螺钉的紧固部件将固定部件32固定到基板。然而,托架部件30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以具有在本领域中共用的任何形式,只要其能够将散热器20固定到发热部件。
冷却风扇40进一步设置在散热器20上。冷却风扇40通过使用固定部件42被固定到散热器20的重叠部12的上部。由于通过冷却风扇40产生风,散热器20能够被有效地冷却。
现在将说明如上所述构造的冷却器1的操作和效果。当散热器20通过重叠具有薄板形状的多个散热片10而形成时,由于重叠部11是通过折叠散热片10的一个端部而形成的,并且重叠部11被紧密地固定在一起,散热片10的热量散发部18之间的空间可以容易地获得。并且,散热片10的热量散发部18之间的空间可以根据散热片10的一个端部的折叠次数而很方便地调节。即,如果每个散热片10的厚度为1t,如图1至图3中所示,当所述一个端部被每个折叠两次,并且热量散发部18被交替地布置以被指向左侧和向侧,热量散发部18之间的空间为5t。同时,由于散热片10具有相同的形状,散热片10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模具进行制造,并且因为组装过程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散热片10的形状可以以多种形式变化,并且一个端部的折叠次数也可以变化。
图4为说明当散热片10a的一个端部的折叠次数为1时的情形下的透视图。图5为包括多个图4的散热片10a的用于计算机零件的冷却器1a的平面图。
在图4中,散热片10a的一个端部包括两个重叠部件12a和13a。由于散热片10a的一个端部每个被折叠一次并且热量散发部18a交替地布置以朝向左侧和右侧,热量散发部18a之间的空间为3t。其他元件以与如图1至图3中所示相同方式构造,因此不再对其进行说明。同时,图6至图11是透视图,图示包括重叠部11b,11c,11d,11e,11f和11g的散热片10b,10c,10d,10e,10f和10g,在与图1至5中所示的散热片10和10a的重叠部11和11a的折叠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折叠。
图6至图11所示的散热片10b,10c,10d,10e,10f和10g被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计算机零件的冷却器的散热器。散热片10b,10c,10d,10e,10f和10g的重叠部11b,11c,11d,11e,11f和11g是通过沿着与重叠部18b,18c,18d,18e,18f和18g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折叠而形成的。
在图6的散热片10b中,重叠部11b是通过折叠上部和下部从而与中部(即形成重叠部11b的位置所在的部分)重叠,并由此三片金属薄板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11b。热量散发部18b从重叠部11b向右侧延伸。重叠部11b在竖直方向上折叠,并且热量散发部18b在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延伸。
在图7的散热片10c中,重叠部11c是通过将从位于将形成重叠部11c的位置处的部分向下延伸的部分以Z字形方式折叠两次而形成的,并由此三片金属薄板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11c。热量散发部18c从重叠部11c向右侧延伸。重叠部11c向上折叠,并且热量散发部18c在垂直向上方向的向右方向延伸。
在图8的散热片10d中,重叠部11d是通过将从位于将形成重叠部11d的位置处的部分向上延伸的部分以Z字形方式折叠两次而形成的,并由此三片金属薄板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11d。热量散发部18d从重叠部11d在向右方向上延伸。重叠部11d在向下方向上折叠,并且热量散发部18d在垂直向下方向的向右方向延伸。
在图9的散热片10e中,重叠部11e是通过折叠上部和下部以与中部(即位于形成重叠部11e的位置的部分)重叠而形成的,并由此三片金属薄板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11e。同时,在图9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热量散发部18e从重叠部11e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延伸。重叠部11e在竖直方向上折叠,并且热量散发部18e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向左和向右方向上延伸。
在图10的散热片10f中,重叠部11f是通过将从位于将形成重叠部11f的位置处的部分向下延伸的部分以Z字形方式折叠两次而形成的,由此三片金属薄板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11f。热量散发部18f从重叠部11f在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上延伸。
在图11的散热片10g中,重叠部11g是通过将从位于将形成重叠部11g的位置处的部分向上延伸的部分以Z字形方式折叠两次而形成的。并由此三片金属薄板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11f。热量散发部18g从重叠部11g在向左和向两个方向上延伸。
同时,如图6至图11所示,连接部件可以插入的通孔形成在全部散热片10b,10c,10d,10e,10f和10g的重叠部11b,11c,11d,11e,11f和11g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计算机零件的冷却器,可以很容易地调整构成散热器的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之间的空间,可以简化组装过程并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计算机零件的冷却器,不需要另外的部件用于形成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之间的空间。
虽然已经参照其示意性实施例具体地显示和说明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由附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冷却器包括:
散热片,包括将薄板部件至少折叠一次而形成的重叠部和从重叠部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热量散发部;和
散热器,通过重叠多个散热片从而使重叠部彼此紧密重叠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散热片由具有长度大于宽度的板形状的金属部件形成,
散热片的重叠部通过将金属部件的第一端部折叠至少一次而形成,和
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通过从重叠部延伸金属部件的第二端部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中多个散热片以如下形式彼此重叠:一个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所朝向的方向和与邻近所述一个散热片的另一个散热片的热量散发部所朝向的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散热片的重叠部的每一个以Z字形的样式折叠两次或更多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散热器进一步包括:
托架部件,设置在散热器上以将重叠部的下端部紧密地固定到热产生零件;和
冷却风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在散热片的重叠部中形成连接部件插入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孔,以紧密地连接重叠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重叠部的每一个通过在与热量散发部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折叠而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器,其中热量散发部在重叠部的左方向和右方向两者上延伸。
CN2011101281579A 2010-04-13 2011-04-13 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 Pending CN1022218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33902A KR101140802B1 (ko) 2010-04-13 2010-04-13 컴퓨터 부품용 냉각장치
KR10-2010-0033902 2010-04-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1863A true CN102221863A (zh) 2011-10-19

Family

ID=4477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81579A Pending CN102221863A (zh) 2010-04-13 2011-04-13 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40802B1 (zh)
CN (1) CN102221863A (zh)
TW (1) TW2012034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702A (zh) * 2012-05-11 2013-11-13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2619B (zh) * 2016-10-31 2018-10-09 吴红燕 一种应用于平板电脑的立放支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8661A (en) * 1981-09-28 1983-10-11 Thermacore, Inc. Cabinet cooler heat exchanger
CN2518145Y (zh) * 2001-11-05 2002-10-23 黄芳田 Cpu散热片支架的改良构造
CN1853082A (zh) * 2003-09-19 2006-10-25 贝洱两合公司 焊接的热交换器网
CN101055855A (zh) * 2007-04-10 2007-10-17 上海爱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工控机大功耗cpu的组合散热装置
CN101087507A (zh) * 2006-06-09 2007-12-1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5393B2 (ja) 1998-02-24 2007-01-31 有限会社コアテック技研 放熱フィ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121365A1 (en) * 2001-03-05 2002-09-05 Kozyra Kazimierz L. Radial folded fin heat sink
KR100882581B1 (ko) * 2007-03-09 2009-02-13 잘만테크 주식회사 컴퓨터 부품용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21503B1 (ko) * 2009-02-13 2011-03-16 주식회사 에이팩 히트싱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8661A (en) * 1981-09-28 1983-10-11 Thermacore, Inc. Cabinet cooler heat exchanger
CN2518145Y (zh) * 2001-11-05 2002-10-23 黄芳田 Cpu散热片支架的改良构造
CN1853082A (zh) * 2003-09-19 2006-10-25 贝洱两合公司 焊接的热交换器网
CN101087507A (zh) * 2006-06-09 2007-12-1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1055855A (zh) * 2007-04-10 2007-10-17 上海爱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工控机大功耗cpu的组合散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702A (zh) * 2012-05-11 2013-11-13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91702B (zh) * 2012-05-11 2016-12-1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14324A (ko) 2011-10-19
TW201203475A (en) 2012-01-16
KR101140802B1 (ko) 201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1195B (zh) 具有离心式风扇的散热器
CN101808490A (zh) 散热装置
CN101277582A (zh) 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102221863A (zh) 用于计算机部件的冷却器
CN201197255Y (zh) 交叉插片式散热器
CN20436249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光模块装置
CN102045989A (zh) 热管散热模组
CN204578953U (zh) 一种可散热和隔热的车载音响导航箱体
CN101466244B (zh) 散热器
US9261927B2 (en) Electric device
CN205491579U (zh) Igbt散热模组以及具有其的igbt模组
US6614657B2 (en) Heat sink for cool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of a computer
CN108882504A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6488024U (zh) 电路板组件和服务器
CN20562297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子线路板
CN208338005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2996869U (zh) 一种用于聚光光伏接收装置的散热器
CN203225981U (zh) 高效率散热器
CN206331356U (zh)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组件
CN102270026A (zh) 具有独立风流通道的多风扇散热装置
CN101026135B (zh) 具有斜面鳍片的散热器
TWI832530B (zh) 電路模組
CN205232659U (zh) Igbt散热模组以及具有其的igbt模组
CN205430851U (zh) Igbt散热模组以及具有其的igbt模组
CN104378951A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