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5550A - 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5550A
CN102215550A CN2011100851787A CN201110085178A CN102215550A CN 102215550 A CN102215550 A CN 102215550A CN 2011100851787 A CN2011100851787 A CN 2011100851787A CN 201110085178 A CN201110085178 A CN 201110085178A CN 102215550 A CN102215550 A CN 102215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wireless telecom
external network
telecom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51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秀挥
山口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Buffalo Technology Taiw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1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5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安装有无线LAN适配器的情况下自动设定是作为母机进行动作还是作为子机进行动作的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无线LAN适配器在连接到计算机等其它设备上时,与计算机之间发送接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并且,在已连接到计算机的状态下,判断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基于该判断,与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实现第一通信模式或第二通信模式,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作为中介进行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在该第二通信模式下,为了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而向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发出请求,通过该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网络交换上述通信数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利用无线LAN使得能够在母机/子机之间进行通信的系统(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作为这种设备之一,公知一种安装在个人计算机的通用端口、例如USB端口上来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这种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在不具有与无线LAN等进行连接的功能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中实现无线通信的功能。
通常,这种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接入点,作为子机、即以工作站(Station)模式进行动作,但是作为内部的功能,也能够作为母机、即作为接入点而进行动作。因此,将这种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在计算机上,启动安装到计算机中的实用程序,能够进行将无线通信设备的动作模式从子机变更为母机、或者从母机变更为子机的动作(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使安装在USB端口上的无线通信设备作为母机而不是作为子机进行动作的情况,例如是计算机的有线LAN端口上通过调制解调器等连接有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使无线通信设备作为接入点进行动作来使无线LAN有效,使进入该范围内的其它计算机作为子机进行动作,从而与WAN进行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1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即使使用实用软件,变更无线通信设备的动作模式也并不容易。这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定是存在对端的,因此难以判断是否很好地完成了设定。本发明是以容易地进行这种设定为目的而完成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实现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
[应用例1]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连接,对该设备附加无线通信功能,该无线通信设备具备:无线通信部,其在所设定的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设定变更部,其通过变更上述无线通信部的设定,来使用上述无线通信部实现第一通信模式或第二通信模式,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该无线通信设备接受来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请求,作为中介进行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在该第二通信模式下,为了与外部网络连接而向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发出请求,通过该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网络交换通信数据;连接部,其与上述其它设备进行连接,与其它设备之间发送接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连接判断部,其在该无线通信设备与上述其它设备已连接的状态下,判断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路径;以及通信模式指示部,其根据上述连接判断部的判断,与是否存在与上述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对上述设定变更部进行指示,以使上述无线通信部进行上述第一通信模式的设定或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设定。
根据上述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基于连接判断部的判断来与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进行第一通信模式的通信或第二通信模式的通信。在此,第一通信模式是接受来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请求、作为中介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模式,第二通信模式是为了与外部网络连接而向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发出请求、通过该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网络交换通信数据的模式。能够自动地对这种通信模式的设定进行判断、变更,因此能够使无线通信设备易于使用。
[应用例2]
根据应用例1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上述连接判断部在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其它设备具有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路径,该情况是在能够利用上述其它设备所内置的通信部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且接收到由上述其它设备发送的连接成功的信息时,对是否能够经由该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进行检查而检查出能够进行该信息交换的情况。
在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中,以连接成功的信息为契机,检查是否能够通过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能够容易地判断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
[应用例3]
根据应用例2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上述连接判断部根据能否获取到外部网络的地址和能否连接到预定地址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存在上述通信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来判断可靠的连接。
[应用例4]
根据应用例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上述设定变更部内置有实现上述第一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和实现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接受来自上述通信模式指示部的指示来使两个驱动程序中的某一个驱动程序有效,使另一个驱动程序无效。
[应用例5]
根据应用例1~3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将实现上述第一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和实现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存储在设置于上述其它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上述设定变更部接受来自上述通信模式指示部的指示来从上述存储单元读出与所设定的上述通信模式对应的驱动程序,使该驱动程序能够排他地进行动作。
在这些无线通信设备中,将通信模式的切换实现为设备驱动程序的内部切换或者设备驱动程序的更换,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利用简易的方法来实现第一或第二通信模式。
[应用例6]
根据应用例1~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具备外部通信部,该外部通信部与外部网络连接来进行通信,其中,上述连接判断部判断是否存在经由该外部通信部的上述通信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具有直接与外部网络连接来进行通信的功能,因此能够安装在不具有这种通信功能的电视机、投影仪等电子设备上来进行使用。
[应用例7]
根据应用例1~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具备:指定部,其指定是否允许进行自动切换上述第一通信模式和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动作;以及切换禁止部,其在上述指定部不允许进行自动切换的动作的情况下,禁止上述设定变更部、上述连接判断部、上述通信模式指示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
在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中能够禁止切换,因此能够避免通信模式的所不期望的切换。例如在暂时进行自动切换之后禁止通信模式的切换,从而能够在当初设定的通信模式下持续使用。
[应用例8]
根据应用例7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上述指定部是通过硬件开关或规定的实用程序的指定而实现的。
[应用例9]
根据应用例7或8所记载的无线通信设备,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上述切换禁止部的动作状态。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度,从而更简单地使用无线通信设备。
[应用例10]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将内置有以所设定的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的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连接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在连接到上述其它设备上时,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发送接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并且,在已连接到上述其它设备的状态下,判断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基于该判断,与是否存在与上述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实现第一通信模式或第二通信模式,其中,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接受来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请求,作为中介进行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在该第二通信模式下,为了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而向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发出请求,通过该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网络交换上述通信数据。
根据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在已连接到其它设备的状态下,能够与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进行第一通信模式的通信或第二通信模式的通信。能够自动地对这种通信模式的设定进行判断、变更,因此能够使无线通信设备易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实施例的无线LAN适配器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无线LAN适配器10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概要性地表示安装无线LAN适配器10的计算机2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例示无线LAN适配器10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设备驱动程序所进行的设定处理例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无线LAN适配器10的使用状态的其它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无线LAN适配器;11:CPU;12:RAM;14:快闪ROM;15:接口电路;16:双列直插式封装(DIP:Dual In-line Package)开关;17:LED;18:USB端子;20:计算机;21:USB端口;22:CPU;23:存储器;25:硬盘;27:网络接口;28:LAN端口;30:通信部;31:MAC/BBP模块;32:RF模块;33:FE模块;39:天线;60:以太网线缆;70:调制解调器;100:无线LAN适配器;110:连接端口;AC:接入点;PC: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将作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LAN适配器10连接在笔记本型计算机20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21上的情形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该无线LAN适配器10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如图示,该无线LAN适配器10连接在笔记本型计算机20的USB端口21上来进行动作。从计算机20的USB端口21接受电源。
在该无线LAN适配器10的内部,如图2所示,除天线39以外,还具备负责整体处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暂时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 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2、存储有程序的快闪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4、USB的接口电路15、进行设定的DIP开关16、显示当前的设定的LED 17、以及对无线LAN的通信进行处理的通信部30。这些各元件、各部与CPU 11连接,受CPU 11的控制而进行动作。接口电路15与USB端子18相连接,USB端子18能够插入到计算机20的USB端口21中。在该状态下,CPU 11能够与计算机20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此外,通信部3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无线通信部”。
内置于无线LAN适配器10的通信部30进行2.4GHz频段的通信,构成为包括MAC/BBP模块31、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32、FE(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模块33。MAC/BBP模块31是容纳有媒体访问控制器(MAC)以及基带处理器(BBP)的各模块的单芯片元件,其中的MAC部位于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的子层(下位),进行以规定形式的帧为单位的发送接收、错误检测等。另外,BBP部是对调制前或解调后的信号(基带)进行处理的电路。因而,在MAC/BBP模块31中,对所要通信的信号进行附加MAC地址等报头来封装这样的处理、即将数据加工为通信用数据的处理。
与此相对地,RF模块32利用载波对被整形为通信用的封装后的数据进行调制使之成为发送信号、或者进行从由载波调制得到的接收信号中取出数据的处理。FE模块33位于天线39与RF模块32之间,是进行接收灵敏度的调整、发送输出的调整、进一步进行半双工信号的切换的前端模块。
具有上述结构的无线LAN适配器10通常安装在计算机20的USB端口21上来进行使用,但是也能够与计算机20以外的设备、例如硬盘、电视机或者接入点相连接来进行使用。在此,将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与计算机20相连接的设备来进行说明。在该计算机20中,如图3所示,内置有公知的CPU 22、存储器23、硬盘25、网络接口27等。另外,在计算机20中,除此以外,还具备键盘等公知的硬件结构,但是省略对这些公知结构的说明。此外,本实施例的计算机20具备通过网络接口27与有线LAN连接的功能,设置有安装LAN线缆的LAN端口28。如图4所示,如果在LAN端口28上通过以太网线缆(以太网(Ethernet)是注册商标)60连接有AD 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线路用调制解调器、有线电视用调制解调器等调制解调器70,则计算机20能够通过该调制解调器70与因特网等WAN连接。
当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计算机20接通电源时,从内置的硬盘25将规定的操作系统(下面记载为OS)加载到存储器23,将一并连接的设备的设备驱动程序安装到OS中。在本实施例中,无线LAN适配器10连接在USB端口21上,因此OS在启动时安装该无线LAN适配器10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其结果,能够基于在计算机20中进行动作的各种应用程序、例如邮件发送机(Mailer)、浏览器来利用无线LAN适配器10。此外,如后所述,该设备驱动程序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设定变更部”、“连接判断部”、“通信模式指示部”。
接着,对将本实施例的无线LAN适配器10安装到计算机20的情况下的计算机20的CPU 22所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计算机20的CPU 22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该设定处理例程是作为无线LAN适配器10用的设备驱动程序而存储于存储器23的程序,以规定的间隔执行。
CPU 22每隔规定的间隔开始该程序,首先,判断是否设定了自动设定(步骤S10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设置在无线LAN适配器10中的DIP开关16接通,来判断为设定了自动设定。计算机20的CPU 22通过USB端口与无线LAN适配器10交换信息,来读取DIP开关16的设定,如果DIP开关16的设定未成为“自动设定”,则不进行任何处理,退回到RTN,结束本处理例程。
另一方面,在DIP开关16接通、即被设为“自动设定”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自动设定,接着,判断是否存在与WAN的有效连接(步骤S110)。如下那样进行该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安装到计算机20中的OS而采用的Windows(注册商标)中,当通过预先在OS上进行注册来进行与网络的连接时,OS对已注册的程序通知LINK-UP(连接成功)。如果例如是有线LAN,则在以太网线缆60连接到LAN端口28上且检测到连接成功信号时进行该LINK-UP(连接成功)的通知。在以无线LAN、3G线路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也同样在OS侧进行检测,通知LINK-UP(连接成功)。
该LINK-UP(连接成功)是表示LAN的连接暂且成立的通知。CPU 22能够随时参照通知的有无。但是,LINK-UP(连接成功)的通知并不表示完全确立了与外部的广域网(WAN)的连接。因此,如果进行了LINK-UP(连接成功)的通知,则CPU 22判断进行了该通知的网络资源是否确立了与WAN的连接。通过确认是否能够获取到例如WAN的IP地址能够进行该判断。或者也可以尝试接入到规定的站点,根据是否回复了响应来进行判断。
这样,当利用有线LAN(或者3G线路等)与WAN确立了连接且确认为存在有效的连接时(步骤S110:判断为“是”),设备驱动程序判断无线LAN适配器10是否作为母机进行动作(步骤S120)。作为母机的动作是指在无线LAN中作为接入点进行动作。无线LAN适配器10是否作为母机进行动作是设备驱动程序自身已知的,例如如果在某一个地址上设置有规定的标志,则仅通过对其进行检查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判断。当在LAN的连接暂时成立之后解除连接时,由OS进行LINK-DOWN(连接断开)的通知,因此在该情况下只要消除标志即可。无线LAN适配器10是作为母机进行动作还是作为子机进行动作完全取决于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而无线LAN适配器10本身是作为单纯的硬件而运作的,即,进行2.4GHz的无线信号与通过USB端口进行交换的数据之间的转换。原本,也可以使无线LAN适配器10侧具有登记当前的动作模式的功能,由CPU 22通过USB端口21向CPU 11进行询问。
如果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母机进行动作,则不进行任何处理,退出到“RTN”,暂时结束本处理例程。另一方面,在无线LAN适配器10不作为母机进行动作的情况下,计算机20的CPU 22将自身的动作切换为作为母机的动作,并且向无线LAN适配器10发送指示,为了显示母机动作而点亮LED 17(步骤S130)。具体地说,如下面那样进行切换为作为母机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设备驱动程序从最开始就内置有作为母机的程序和作为子机的程序这两者。因而,通过启动母机的程序,从无线LAN适配器10的初始化起开始处理,设备驱动程序和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无线LAN的母机进行动作。此外,在设备驱动程序作为子机进行动作的过程中,在仅具备作为子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的情况下,只要暂时将处理转移到设备驱动程序的切换专用程序,从硬盘25下载作为母机发挥功能的程序,重新启动设备驱动程序即可。在步骤S130结束之后,处理退出到“RTN”而结束。
当进行了上述处理(步骤S120、S130)时,无线LAN适配器10通过内置于计算机20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动作而作为无线LAN的母机进行动作。即,如图4所示,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接入点而发挥功能,以其它计算机PC为终端来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接受来自其它计算机PC的请求,进行通过调制解调器70与WAN之间交换数据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中,在判断为不另外存在有效连接的情况下,接着由设备驱动程序判断无线LAN适配器10是否作为子机进行动作(步骤S140)。作为子机的动作意味着在无线LAN中相对于其它接入点而作为终端进行动作。无线LAN适配器10是否作为子机进行动作是设备驱动程序自身已知的,这一点与作为母机进行动作的情况相同。
如果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子机进行动作,则不进行任何处理,退出到“RTN”,暂时结束本处理例程。另一方面,在无线LAN适配器10不作为子机进行动作的情况下,计算机20的CPU 22将自身的动作切换为作为子机的动作,并且向无线LAN适配器10发送指示,为了显示子机动作而熄灭LED 17(步骤S150)。只要通过与作为母机的切换相同的方法进行切换到作为子机的动作即可。在步骤S150结束之后,处理退出到“RTN”而结束。
当进行了上述处理(步骤S140、S150)时,无线LAN适配器10通过内置于计算机20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动作而作为无线LAN的子机进行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无线LAN适配器10相对于接入点AC作为终端(站)而发挥功能。接入点AC与安装有无线LAN适配器10的计算机20等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接受来自计算机20的请求,进行与WAN之间交换数据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具备无线LAN适配器10的计算机20与其它计算机PC同样地,作为相对于接入点AC的终端之一而进行动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将无线LAN适配器10安装在计算机20上时,能够自动进行以下的设定:如果计算机20另外确立了经由有线LAN等的与WAN之间的连接,则使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母机(接入点)进行动作,另一方面,如果计算机20不另外具有经由有线LAN等的与WAN之间的连接,则使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子机(站)进行动作。因此,得到以下的优异效果:用户不需要逐一地关注无线LAN适配器10的动作模式的设定。
另外,能够通过设置在无线LAN适配器10中的DIP开关16的设定,来选择这种自动设定或利用手动的设定,因此还能够与是否存在经由有线LAN的与WAN的连接无关地对无线LAN适配器10的动作模式进行设定。由于无线LAN适配器10具备LED 17,因此还能够一眼识别出当前是以母机/子机中的哪一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此外,能够构成为在内部将设定存储在存储器中来代替DIP开关上的设定、或者除了DIP开关上的设定以外,还在内部将设定存储在存储器中。例如,也可以在无线LAN适配器内部设置简易的Web服务器,在服务器上准备用于进行这些设定的设定画面,从通过网络(或者直接)连接的其它设备(一般为计算机)调出该Web设定画面来进行自动设定/手动设定等设定。将所选择的设定结果写入内部存储器(优选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要在上述处理中参照该结果即可。在设置了Web服务器和DIP开关这两者的情况下,例如以DIP开关的设定为默认,在已进行了利用Web服务器设定画面的设定的情况下,只要优先进行该设定即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是这种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本发明,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是否确立了经由有线LAN的与WAN的连接来切换无线LAN适配器10的动作模式,但是也可以根据计算机20是否确立了经由无线LAN、便携式电话用的3G线路等的与WAN的连接来切换动作模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无线LAN适配器10作为安装在计算机20上的装置来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安装在电视机、接入点等其它电子设备上。在实施例中,使用USB端口来安装到电子设备上,但是也可以利用其它连接、例如IEEE 1394、SATA、或者PCI Express等进行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为通过设置于计算机的有线LAN的连接等进行从无线LAN适配器10到WAN的连接,但是也可以例如如图7所示那样,使用与设置于无线LAN适配器100的有线LAN的连接来进行从无线LAN适配器100到WAN的连接。也考虑电视机、投影仪等电子设备其自身不具备与WAN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因此将这种具有与有线LAN连接的连接端口的无线LAN适配器100连接在电子设备上,在调制解调器170等通过线缆160连接在无线LAN适配器100的有线LAN连接端口110上的情况下,只要使用图5所示的设定处理例程,使无线LAN适配器100作为母机进行动作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于来自无线LAN适配器100的电波可到达范围内的其它计算机PC作为子机进行动作,能够通过无线LAN适配器100与WAN进行连接。
另一方面,在无线LAN适配器100的连接端口110上没有任何连接的情况下,使无线LAN适配器100作为子机进行动作,只要使安装有无线LAN适配器100的电子设备通过存在于电波可到达范围内的接入点与WAN连接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进行与WAN的连接是否有效的判断,而采用了获取WAN侧的IP地址或者尝试是否能够接入到特定的站点等、通过其结果进行判断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计算机20中设定了防火墙时,利用未注册的设备驱动程序向WAN的接入受到限制,从而有可能使经由有线LAN等的与WAN的连接被判断为无效。能够采取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时预先向计算机20中设定的防火墙进行通知、或将设备驱动程序事先登记为能接入WAN的程序等的对策,以备产生这种情况。另外,在进行接入时发出“要接入到网络使用”这样的警告,对于该警告,也可以通过操作手册等预先向用户通知以选择“允许”。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判断是由设备驱动程序进行的,但是能够设为利用规定的实用软件等来执行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进行以下动作即可:在安装无线LAN适配器10时,将执行上述处理的实用软件与设备驱动程序一起安装到启动项目中,在O S启动之后,使该软件自动启动并常驻并以规定的间隔重复执行。或者,也可以实现为根据连接成功和连接断开而被调出的程序。在使用这种实用软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连接成功等信息进行轮询。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显示作为子机进行动作而熄灭了LED 17,但是在使用能够点亮两个颜色的LED的情况下,只要以其中一个颜色(例如红)显示作为母机的动作、以另外一个颜色(例如绿)显示作为子机的动作即可。另外,在切换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闪烁等的显示控制。另外,也可以设为无线LAN适配器不具有显示功能,而在安装了无线LAN适配器的计算机的任务托盘等中显示当前的显示模式。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连接,对该其它设备附加无线通信功能,该无线通信设备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在所设定的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
设定变更部,其通过变更上述无线通信部的设定,来使用上述无线通信部实现第一通信模式或第二通信模式,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该无线通信设备接受来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请求,作为中介进行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在该第二通信模式下,为了与外部网络连接而向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发出请求,通过该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网络交换通信数据;
连接部,其与上述其它设备进行连接,与其它设备之间发送接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
连接判断部,其在该无线通信设备与上述其它设备已连接的状态下,判断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路径;以及
通信模式指示部,其根据上述连接判断部的判断,与是否存在与上述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对上述设定变更部进行指示,以使上述设定变更部进行上述第一通信模式的设定或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判断部在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其它设备具有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路径,该情况是在能够利用上述其它设备所内置的通信部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且接收到由上述其它设备发送的连接成功的信息时,对是否能够经由该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进行检查而检查出能够进行该信息交换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判断部根据能否获取到外部网络的地址和能否连接到预定地址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是否存在上述通信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变更部内置有实现上述第一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和实现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接受来自上述通信模式指示部的指示来使两个驱动程序中的某一个驱动程序有效,使另一个驱动程序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实现上述第一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和实现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驱动程序存储在设置于上述其它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上述设定变更部接受来自上述通信模式指示部的指示来从上述存储单元读出与所设定的上述通信模式对应的驱动程序,使该驱动程序能够排他地进行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外部通信部,该外部通信部与外部网络连接来进行通信,
其中,上述连接判断部判断是否存在经由该外部通信部的上述通信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指定部,其指定是否允许进行自动切换上述第一通信模式和上述第二通信模式的动作;以及
切换禁止部,其在上述指定部不允许进行自动切换的动作的情况下,禁止上述设定变更部、上述连接判断部、上述通信模式指示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指定部是通过硬件开关或规定的实用程序的指定而实现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上述切换禁止部的动作状态。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将内置有以所设定的通信模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的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连接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在连接到上述其它设备上时,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发送接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并且,
在已连接到上述其它设备的状态下,判断是否存在与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
基于该判断,与是否存在与上述外部网络连接的通信路径相对应地实现第一通信模式或第二通信模式,其中,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接受来自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请求,作为中介进行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在该第二通信模式下,为了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而向其它无线通信设备发出请求,通过该其它无线通信设备与外部网络交换上述通信数据。
CN2011100851787A 2010-04-06 2011-04-02 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22155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7760 2010-04-06
JP2010087760A JP4981947B2 (ja) 2010-04-06 2010-04-06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機器、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5550A true CN102215550A (zh) 2011-10-12

Family

ID=4474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51787A Pending CN102215550A (zh) 2010-04-06 2011-04-02 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81947B2 (zh)
CN (1) CN1022155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588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子机当前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主机运行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1032440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工作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7729B2 (ja) * 2011-03-29 2014-11-05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通信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JP5435664B2 (ja) * 2011-12-14 2014-03-05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lan用通信装置、動作モード切替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07638B2 (ja) * 2012-07-26 2016-10-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99162B2 (ja) * 2013-11-13 2017-09-2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398750B2 (ja) * 2015-01-29 2018-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590562B2 (ja) * 2015-07-06 2019-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308A (zh) * 2005-11-30 2007-06-06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WO2008099849A1 (ja) * 2007-02-16 2008-08-21 Buffalo Inc. 無線lan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1383862A (zh) * 2007-09-05 2009-03-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Ip电话机的切换方法以及便携信息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4152A (ja) * 1994-04-07 199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電話装置
JP2002281044A (ja) * 2001-03-22 2002-09-27 Toshiba Corp カード型電子部品
JP2005065203A (ja) * 2003-08-11 2005-03-10 Hagiwara Sys-Com:Kk 無線lan制御装置、無線lanカード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308A (zh) * 2005-11-30 2007-06-06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WO2008099849A1 (ja) * 2007-02-16 2008-08-21 Buffalo Inc. 無線lan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1383862A (zh) * 2007-09-05 2009-03-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Ip电话机的切换方法以及便携信息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588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子机当前运行的应用切换到主机运行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1032440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工作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81947B2 (ja) 2012-07-25
JP2011223153A (ja) 201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5550A (zh) 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764124B (zh) 降低终端功耗的方法及终端
JP5268844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
US20020137472A1 (en) Wireless antenna switching system
EP2090026B1 (e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mobile gateway with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anagement
CN103916166B (zh) 一种蓝牙数据传输方法及蓝牙装置
US200800390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onnection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luetooth handsfree device
US20040125870A1 (en) Interconnecting device with built-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m
EP376316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9219043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设备
US8612778B2 (en) Terminal device capable to operate at a dual power feeding mode for supporting a dual-mode configuration having two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s
US11330655B2 (en) User terminal including plurality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CN101765179B (zh) 一种具有在线唤醒功能的路由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724658B (zh) 终端和多路数据连接并发的处理方法
EP347786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sim car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4615660A (zh) 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2261810U (zh) 一种通过td-lte网络传输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US20150163833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2833782A (zh) 一种错误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092974U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
CN101500325A (zh) 使用usb电缆实现手机互连共享信息的方法
CN201260226Y (zh) 一种双频终端
WO2013052506A1 (en) Wireless usb modem
CN105376775A (zh)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应用处理器和移动终端
CN103037536A (zh) 无线网络装置及其连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