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9734B -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模制物体 - Google Patents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模制物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9734B
CN102209734B CN200980144957.0A CN200980144957A CN102209734B CN 102209734 B CN102209734 B CN 102209734B CN 200980144957 A CN200980144957 A CN 200980144957A CN 102209734 B CN102209734 B CN 102209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ne
alpha
methyl
olefin copolymer
carbon a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49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9734A (zh
Inventor
野末佳伸
川岛康丰
越智直子
大钟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9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9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10/00Features related to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the catalyst use or to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 C08F2410/01Additiv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catalyst, exclud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Al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 C08F4/6592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 C08F4/65927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being mutually bridg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高的熔体张力但小的颈缩,以及通过所述共聚物的挤出成型制造的模制物体。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1-1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MFR),850-940kg/m3的密度(d),2-12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以及0.50-0.75的由下式(I)定义的值g*:g*=[η]/([η]GPC×gSCB*)(I)。

Description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模制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通过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挤出成型(extrusion molding)制造的模制物体(molded object)。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食品、药品、各种日用品等包装的薄膜、片材、容器等等,在很多情况下使用通过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挤出成型制造的模制物体。作为这样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已知乙烯-1-丁烯共聚物,其满足熔体张力和熔体流动速率之间的特定关系,并且其满足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吸热曲线中的最大峰值温度和密度之间的特定关系(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乙烯-1-己烯共聚物,其具有至少50kJ/mol的流动活化能,其满足熔体流动速率、密度和可溶于冷二甲苯中的部分的比例之间的特定关系,并且其具有不少于30J/g的可溶于冷二甲苯中的部分的熔融热(参见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公开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熔体张力方面是优异的并具有窄的组成分布,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挤出成型加工性能和挤出制品的防粘连性质之间的平衡方面是杰出的。
[专利文献1]JP-A-4-213309
[专利文献2]JP-A-2005-97481。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尽管机械强度和可模制加工性得到改进,但可模制加工性的水平并不足够,并且要求进一步增强可模制加工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短的弛豫时间和高的熔体张力(melt tension)但小的颈缩(neck-in),以及提供通过所述共聚物的挤出成型制造的模制物体。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1-1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MFR),850-940kg/m3的密度(d),2-12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比率(Mw/Mn),以及0.50-0.75的由下式(I)定义的值g*:
其中[η]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并且由下式(I-I)定义:
其中ηrel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由下式(I-II)定义:
其中Mv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和
gSCB*由下式(I-III)定义:
其中A能够通过测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链支链含量直接获得。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通过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挤出成型制造的模制物体。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能够提供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短的弛豫时间和高的熔体张力但小的颈缩,以及提供通过所述共聚物的挤出成型制造的模制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包含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α-烯烃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所述α-烯烃优选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或1-辛烯。
除了上述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之外,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本发明效果不被削弱的范围内还可具有基于其它单体的单体单元。所述其它单体包括,例如,共轭二烯(例如,丁二烯或异戊二烯),非共轭二烯(例如,1,4-戊二烯),丙烯酸,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乙酸乙烯酯等。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基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重量(100重量%)通常是50-99.5重量%。另外,基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总重量(100重量%),基于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含量通常是0.5-50重量%。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是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4-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更优选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5-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和进一步更优选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6-8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在将要与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共聚的α-烯烃的碳数目小的情况下,即使大量α-烯烃共聚,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可能不降低以及粘性组分的量可能提高。所述粘性组分的量能够通过测量冷二甲苯可溶级分(CXS)等确定。
本发明的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包括,例如,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1-辛烯共聚物等。优选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或乙烯-1-己烯-1-辛烯共聚物。
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在下文中,有时称为“MFR”)为0.1-100克/10分钟。从增强模制加工性能的观点看,特别从降低挤压载荷的观点看,所述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不小于0.2克/10分钟。另外,从增强熔体张力和所得模制物体机械强度的观点看,其优选不超过50克/10分钟,更优选不超过30克/10分钟,以及进一步更优选不超过20克/10分钟。所述熔体流动速率是JIS K7210-1995中规定的,在190℃温度和21.18N负载条件下通过A方法测量的值。另外,在熔体流动速率的测量中,通常使用已经预先引入大约1,000ppm抗氧化剂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此外,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能够例如如以下提及的那样通过制造方法中的氢浓度或聚合温度来改变,并且提高氢浓度或聚合温度使得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更大。
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在下文中,有时称为“d”)为850-940kg/m3,并且从增强所得模制物体的机械强度之中的冲击强度的观点看优选不超过930kg/m3。从增强所得模制物体的机械强度之中的拉伸强度的观点看,其优选不少于870kg/m3,更优选不少于880kg/m3,和进一步更优选不少于890kg/m3,和显著地优选不少于900kg/m3。另外,在进行JIS K6760-1995中描述的退火之后根据如JIS K7112-1980的A方法中规定的方法测量密度。另外,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能够通过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的含量而改变。
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下文中,有时称为“Mw”)与数均分子量(在下文中,有时称为“Mn”)的比率(在下文中,有时称为“Mw/Mn”)为2-12。当Mw/Mn太小时,模制时的挤压载荷有时变高。Mw/Mn优选不小于2.5,更优选不小于3,进一步优选不小于3.5,进一步更优选不小于4,和最优选不小于5。当Mw/Mn太大时,所得模制物体的机械强度有时变低或导致模制物体的粘性组分的低分子量组分的量有时变大。所述粘性组分的量能够通过测量冷二甲苯可溶级分(CXS)等确定。Mw/Mn优选不超过10,更优选不超过8,和进一步更优选不超过6.5。分子量分布Mw/Mn能够通过调节数种聚合条件而控制。例如,分子量分布能够通过改变聚合温度来控制。另外,分子量分布能够经由调节进料气中的氢浓度,通过调节聚合开始时体系中的氢浓度与聚合结束时体系中的氢浓度之间的差异而控制。
Mw/Mn是通过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方法测量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并由Mw除以Mn获得的值(Mw/Mn)。另外,GPC方法中的测量条件包括例如下列条件。
(1)仪器:Waters Co., Ltd.制造的Waters 150C。
(2)分离柱:TOSOH TSK凝胶GMH6-HT
(3)测量温度:140℃
(4)载体:邻二氯苯
(5)流速:1.0mL/min
(6)倾倒量:500μL
(7)检测器:差示折光计
(8)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由下式(I)定义的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值g*为0.50-0.75(关于g*,参考下列文献: Developments in Polymer Characterisation-4, J. V. Dawkins, Ed., Applied Science, London, 1983, Chapter I "Characterization of Long Chain Branching in Polymers",由Th. G. Scholte编写):
其中[η]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并且由下式(I-I)定义:
其中ηrel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由下式(I-II)定义:
其中Mv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和
gSCB*由下式(I-III)定义:
其中A能够通过测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链支链含量直接获得。
[η]GPC表示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其分子量分布假设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相同,并且其分子链假设为是直链的。
gSCB*表示对g*的贡献,其通过将短链支链引入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产生。
式(I-II)引用自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36,130(1959),287-294页(L. H. Tung编写)中描述的公式。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ηrel)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在135℃将100毫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溶解在包含作为热老化抑制剂(heat deterioration inhibitor)的0.5重量%丁基羟基甲苯(BHT)的100毫升1,2,3,4-四氢化萘溶液中以制备样品溶液,通过使用Ubbelohde型粘度计测量该样品溶液以及空白溶液(由仅包含作为热老化抑制剂的0.5重量%BHT的1,2,3,4-四氢化萘溶液组成)的下降时间(fall time),并使用所得下降时间而计算。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Mv)由下式(I-IV)定义:
其中a是0.725,以及nμ表示分子量为Mμ的分子的数目。
关于式(I-III)中的A,当短链支链中的支链碳的数目表示为e(例如,当丁烯用作α-烯烃时,e=2;以及当使用己烯时,e=4)以及通过NMR或红外光谱法获得的每1,000个碳的短链支链的数目表示为f时,A能够根据下式估算。
A=((12 × e+2e+1) × f)/((1000-2f-2) × 14+(f+2) × 15+f × 13)
标记g*是指示由于长链支化产生的溶液中分子收缩程度的指标,并且当每个分子链的长链支链含量大时,分子链的收缩变大以及g*变小。从具有短的弛豫时间和产生足够加工性能,特别是应变硬化特性的观点看,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标记g*优选不超过0.73,更优选不超过0.7。当g*大时,没有足够地包含长链支链,并且由此不能获得足够的应变硬化特性。同时,尽管g*可能是大的并获得应变硬化特性,但是在该情形中,仅仅能够获得具有长弛豫时间的聚合物,因为必须加长长链支链的链长度。另外,从增强机械强度的观点看,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g*优选不小于0.55。当g*太小时,分子链在晶体形成时候的扩展(expansion)太小,并且由此缚结分子(tie molecules)的生成可能性降低且强度降低。g*能够通过调节聚合温度连同选择以下提及的过渡金属化合物而控制。g*在聚合温度升高时具有变为大的值的倾向。
从降低模制扁平模头薄膜时的颈缩的观点看,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胀大比(在下文中,有时称为“SR”)优选不小于1.55,更优选不小于1.6,进一步优选不小于1.65,并特别优选不小于1.7。从增强挤出成型时的卷取(taking-up)性能的观点看,所述胀大比(swell ratio)优选不超过2.5,更优选不超过2.1。所述胀大比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值(D/D0):在测量熔体流动速率(MFR)中的190℃温度和21.18N负载条件下以大约15-20毫米的长度从孔口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料条以将其在空气中冷却,在距离挤出的上游端大约5毫米的位置测量所得固体料条的直径D(单位:毫米),并用该直径D除以该孔口直径2.095毫米(D0)。另外,所述胀大比能够例如通过以下提及的制造方法中的氢浓度或给电子化合物浓度而改变。
从更加降低模制时的挤压载荷的观点看,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比率(在下文中,有时称为“MFRR”)优选不小于30,更优选不小于40,进一步优选不小于50,并最优选不小于70。另外,从更加增强所得模制物体的机械强度的观点看,其优选不超过300,更优选不超过250,进一步更优选不超过200,和最优选不超过100。所述MFRR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的值:用在JIS K7210-1995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2N负载和190℃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在下文中,有时称为“H-MFR”)除以在JIS K7210-1995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N负载和190℃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在下文中,有时称为“MFR”)。另外,MFRR能够例如通过以下提及的制造方法中的氢浓度而改变,并且提高氢浓度使得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MFRR小。
从增强熔体张力和增强膜泡稳定性的观点和防止模制时颈缩的观点看,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具有不比己基短的支链,并且通过NMR测量的长链支链的数目(在下文中,有时称为“NLCB”)优选不小于0.3。另外,从增强模制物体机械强度的观点看,其优选不超过1.0,更优选不超过0.7,最优选不超过0.5。具有优选范围的NLCB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能够通过选择以下提及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通过适当地控制聚合条件例如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和共聚单体种类等等而获得。
NLCB通过如下方式获得:从通过碳核磁共振(13C-NMR)方法测量的13C-NMR谱测量来源于与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支链键接的次甲基碳的峰的面积,条件是在5-50ppm观察到的所有峰的面积之和为1000。在大约38.2ppm观察到来源于与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支链键接的次甲基碳的峰(参见学术文献“Macromolecules”, USA,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9, Vol. 32, 3817-3819页)。来源于与具有5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支链键接的次甲基碳的该峰的位置有时取决于测量设备和测量条件而发生移动,并且由此通常针对每一测量设备和测量条件进行样品测量以便判断。另外,为了分析谱图,优选使用负指数函数作为窗口函数。
从更加降低模制时的挤压载荷的观点看,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流动活化能(在下文中,有时称为“Ea”)优选不小于55kJ/mol,和更优选不小于60kJ/mol。另外,从增强挤出成型时的卷取性能的观点看,所述流动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of flow)优选不超过150kJ/mol,更优选不超过130kJ/mol,进一步优选不超过110kJ/mol,进一步更优选不超过90kJ/mol,和最优选不超过80kJ/mol。
流动活化能(Ea)是通过Arrhenius型方程基于温度-时间叠加原理从在190℃作出显示熔融复数粘度(melting complex viscosity) (单位:Pa·sec)对角频率(单位:rad/sec)依赖性的叠合曲线时的移位因子(ar)计算的数值,并且是通过如下所述方法获得的值。也就是说,对于130℃、150℃、170℃和190℃的温度,通过基于温度-时间叠加原理关于在每个温度(T)的每一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将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各温度(T,单位:℃)的熔融复数粘度(单位:Pa·sec)-角频率(单位:rad/sec)曲线叠加在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在190℃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上获得在各温度(T)的移位因子(ar),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由温度(T)和在每个温度(T)时的移位因子(ar)计算[ln(ar)]和[1/(T+273.16)]的线性近似方程(下式(II))。随后,从初等表达式的斜率h和下式(III)获得Ea。
ar:移位因子(shift factor)
T:温度(单位:℃)
h:斜率(gradient)
i:截距
Ea:流动活化能(单位:kJ/mol)
对于上述计算,可以使用可商购的计算软件,以及所述计算软件包括由Rheometrics Co.制造的Rhios V.4.4.4等等。
关于这一点,所述移位因子(ar)是当相应温度(T)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的两个对数曲线向log(Y)=-log(X)轴的方向移动,条件是Y轴指示熔融复数粘度而X轴指示角频率,并且叠加在190℃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上时的移动量。在叠加中,在相应温度(T)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的两个对数曲线关于每一曲线移动到ar倍角频率和移动到1/ar倍熔融复数粘度。另外,由最小二乘法从130℃、150℃、170℃和190℃的4点的值计算式(II)的相关系数通常不小于0.99。
所述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的测量通常通过使用粘弹性测量仪器(例如,由RheometricsCo.制造的Rheometrics Mechanical Spectrometer RMS-800等等)在以下几何条件下进行:平行板,板直径:25毫米,板间距:1.5-2毫米,应变:5%,和角频率:0.1-100rad/sec。另外,所述测量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并且优选预先在测量样品中引入足够量(例如1,000ppm)的抗氧化剂。
代表本发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应变硬化强度的拉伸粘度非线性指数(Stretch viscosity nonlinear index number)k优选为0.4或更大,更优选0.5或更大,进一步优选0.6或更大,进一步更优选0.7或更大,最优选0.8或更大。小的k意味着没有显示出足够的应变硬化,并且可能在若干种类的模制品中产生加工问题。所述拉伸粘度非线性指数k优选为1.4或更小。当k太大时,预计熔体弹性变强以致难以形成所需形状。
拉伸粘度非线性指数k是关于以下曲线在t的1.2秒至1.5秒之间作为lnα(t)的斜率计算的值:
其中上述曲线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用在1s-1的Hencky应变量应变速率和130℃的温度单轴拉伸的熔融树脂的粘度-时间曲线σ1(t)除以在0.1s-1的Hencky应变量应变速率和130℃的温度单轴拉伸的熔融树脂的粘度-时间曲线σ0.1(t)。
熔融树脂的粘度-时间曲线σ(t)的测量通过使用粘弹性测量设备(例如可以从TA Instruments Corp.获得的ARES)进行。所述测量在氮气气氛下进行。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具有在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得的熔融曲线中在25℃到熔融结束温度范围存在的多个熔融峰的共聚物。短语“具有多个熔融峰”表示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曲线中存在不同于最大熔融峰(具有最大峰高度的熔融峰)的一个或多个熔融峰,并且表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组成分布(即在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包含的各聚合物组分之中单体单元的含量比例的分布)是宽的。相对于具有相同密度的树脂来说,更大数目的熔融峰具有树脂的可热封温度范围变宽的趋势。在使用以下提及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包含内消旋化合物和外消旋体两者的过渡金属化合物获得具有存在的多个熔融峰的共聚物。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曲线能够从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例如可以从Perkin-Elmer Corp.获得的DSC-7型)在以下测量(4)中获得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获得,通过例如(1)将紧紧地包封有约10mg样品的铝盘在150℃保持5分钟,(2)以5℃/分钟的速度将温度从150℃降低到20℃,(3)将温度在20℃保持2分钟,和(4)以5℃/分钟的速度将温度从20℃升高直至熔融结束温度加大约20℃的温度(通常大约150℃)。
用于制造本发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包括在通过使以下组分(A)、以下组分(B)和以下组分(C)接触形成的聚合催化剂存在下共聚乙烯和α-烯烃的方法。
组分(A):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在该式中,R1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R2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并且a和b中的至少一个表示1或更大的整数,当R1-R4分别是多个时,多个R1-R4分别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X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被取代的甲硅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被取代的氨基,以及两个X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m表示1-5的整数,J表示碳原子或硅原子,并且当存在多个J时,该多个J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和R5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并且多个R5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组分(B):通过使以下组分(a)、以下组分(b)、以下组分(c)和以下组分(d)接触形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
组分(a):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ZnL2(2)
组分(b):由以下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组分(c):H2O
组分(d):SiO2
在所述式中,L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和两个L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R6表示吸电子基或包含吸电子基的基团,c表示1-5的整数,并且当存在多个R6时,该多个R6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组分(C):有机铝化合物。
通式(1)中的R1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并且当存在多个R1时,该多个R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以及当存在多个R3时,该多个R3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R1和R3所指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氨基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等。
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等。
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氨基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二甲基氨基苯基,双(二甲基氨基)苯基,二苯基氨基苯基等。
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正丙氧基苯基,异丙氧基苯基,正丁氧基苯基,仲丁氧基苯基,叔丁氧基苯基,苯氧基苯基等。
R1和R3优选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并且更优选苯基。
通式(1)中的R2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并且当存在多个R2时,该多个R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以及当存在多个R4时,该多个R4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R2和R4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等。
所述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氨基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等。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壬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基,正二十烷基等。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丁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丁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甲基等。
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氨基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二甲基氨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乙基,二甲基氨基丙基,二甲基氨基丁基,双(二甲基氨基)甲基,双(二甲基氨基)乙基,双(二甲基氨基)丙基,双(二甲基氨基)丁基,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基氨基甲基等。
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正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仲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苯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正丙氧基乙基,异丙氧基乙基,正丁氧基乙基,仲丁氧基乙基,叔丁氧基乙基,苯氧基乙基,甲氧基-正丙基,乙氧基-正丙基,正丙氧基正丙基,异丙氧基-正丙基,正丁氧基-正丙基,仲丁氧基-正丙基,叔丁氧基-正丙基,苯氧基正丙基,甲氧基异丙基,乙氧基异丙基,正丙氧基异丙基,异丙氧基异丙基,正丁氧基异丙基,仲丁氧基异丙基,叔丁氧基异丙基,苯氧基异丙基等。
所述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等。
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包括,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基,苯基乙基,苯丙基,苯基丁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乙基,二苯基丙基,二苯基丁基等。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包括,例如,2-氟苄基,3-氟苄基,4-氟苄基,2-氯苄基,3-氯苄基,4-氯苄基,2-溴苄基,3-溴苄基,4-溴苄基,2-碘苄基,3-碘苄基,4-碘苄基等。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与R1和R3所指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的那些相同的实例。
R2和R4优选表示氢原子,和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和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进一步更优选氢原子。
在通式中(1),a和b各自独立地表示0-4的整数,并且a和b中的至少一个表示1或更大的整数。
在(1)通式中,X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甲硅烷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氨基,并且两个X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X1所指示的卤素原子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
X1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与R2和R4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的那些相同的实例。
X1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等。
所述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等。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包括,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基氧基,正壬基氧基,正癸基氧基,正十一烷基氧基,正十二烷基氧基,正十三烷基氧基,正十四烷基氧基,正十五烷基氧基,正十六烷基氧基,正十七烷基氧基,正十八烷基氧基,正十九烷基氧基,正二十烷基氧基等。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包括,例如,氟甲基氧基,二氟甲基氧基,三氟甲基氧基,氯甲基氧基,二氯甲基氧基,三氯甲基氧基,溴甲基氧基,二溴甲基氧基,三溴甲基氧基,碘甲基氧基,二碘甲基氧基,三碘甲基氧基,氟乙基氧基,二氟乙基氧基,三氟乙基氧基,四氟乙基氧基,五氟乙基氧基,氯乙基氧基,二氯乙基氧基,三氯乙基氧基,四氯乙基氧基,五氯乙基氧基,溴乙基氧基,二溴乙基氧基,三溴乙基氧基,四溴乙基氧基,五溴乙基氧基,全氟丙氧基,全氟丁氧基,全氟戊氧基,全氟己氧基,全氟辛基氧基,全氟十二烷基氧基,全氟十五烷基氧基,全氟二十烷基氧基,全氯丙氧基,全氯丁氧基,全氯戊氧基,全氯己氧基,全氯辛基氧基,全氯十二烷基氧基,全氯十五烷基氧基,全氯二十烷基氧基,全溴丙氧基,全溴丁氧基,全溴戊氧基,全溴己氧基,全溴辛基氧基,全溴十二烷基氧基,全溴十五烷基氧基,全溴二十烷基氧基等。
所述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等。
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包括,例如,苄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氧基,萘基甲氧基,蒽基甲氧基等。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包括,例如,2-氟苄氧基,3-氟苄氧基,4-氟苄氧基,2-氯苄氧基,3-氯苄氧基,4-氯苄氧基,2-溴苄氧基,3-溴苄氧基,4-溴苄氧基,2-碘苄氧基,3-碘苄氧基,4-碘苄氧基等。
所述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等。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包括,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正十四烷基苯氧基,萘氧基,蒽氧基等。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包括,例如,2-氟苯氧基,3-氟苯氧基,4-氟苯氧基,2-氯苯氧基,3-氯苯氧基,4-氯苯氧基,2-溴苯氧基,3-溴苯氧基,4-溴苯氧基,2-碘苯氧基,3-碘苯氧基,4-碘苯氧基等。
X1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甲硅烷基包括例如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单取代的甲硅烷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二取代的甲硅烷基,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三取代的甲硅烷基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包括例如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单取代的甲硅烷基包括,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正丙基甲硅烷基,异丙基甲硅烷基,正丁基甲硅烷基,仲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甲硅烷基,异丁基甲硅烷基,正戊基甲硅烷基,正己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等。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二取代的甲硅烷基包括,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二正丙基甲硅烷基,二异丙基甲硅烷基,二正丁基甲硅烷基,二仲丁基甲硅烷基,二叔丁基甲硅烷基,二异丁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包括,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三叔丁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正戊基甲硅烷基,三正己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
X1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取代的氨基包括例如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氨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包括例如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由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氨基包括,例如,苯基氨基,苄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正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正丁基氨基,二仲丁基氨基,二叔丁基氨基,二异丁基氨基,二正己基氨基,二正辛基氨基,二正癸基氨基,二苯基氨基,二苄基氨基,叔丁基异丙基氨基,苯基乙基氨基,苯基丙基氨基,苯基丁基氨基,吡咯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咔唑基,二氢异吲哚基(dihydroisoindolyl group)等。
X1优选表示氯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三氟甲氧基,苯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苯氧基,3,4,5-三氟苯氧基,五氟苯氧基,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氧基,和苄基。
在通式(1)中,m是1-5的整数。优选地,m是1或2。
在通式(1)中,J表示碳原子或硅原子,并且当存在多个J时,该多个J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在通式(1)中,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并且多个R5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R5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与R2和R4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的那些相同的实例。
在通式(1)中,由以下通式(4)表示的交联性基团
包括,例如,亚甲基,乙叉基,亚乙基,丙叉基,亚丙基,丁叉基,亚丁基,戊叉基,亚戊基,已叉基,异亚丙基,甲基乙基亚甲基,甲基丙基亚甲基,甲基丁基亚甲基,双(环己基)亚甲基,甲基苯基亚甲基,二苯亚甲基,苯基(甲基苯基)亚甲基,二(甲基苯基)亚甲基,双(二甲基苯基)亚甲基,双(三甲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亚甲基,二(乙基苯基)亚甲基,双(二乙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丙基苯基)亚甲基,二(丙基苯基)亚甲基,双(二丙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丁基苯基)亚甲基,二(丁基苯基)亚甲基,苯基(萘基)亚甲基,二(萘基)亚甲基,苯基(联苯基)亚甲基,二(联苯基)亚甲基,苯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亚甲基,双(三甲基甲硅烷基苯基)亚甲基,双(五氟苯基)亚甲基(methylnene)基团,硅烷二基(silanediyl group),二硅烷二基,三硅烷二基,四硅烷二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双(二甲基硅烷)二基,二乙基硅烷二基,二丙基硅烷二基,二丁基硅烷二基,二苯基硅烷二基,硅杂环丁烷二基,硅杂环己烷二基,二乙烯基硅烷二基,二烯丙基硅烷二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基,(烯丙基)(甲基)硅烷二基等。
由通式(4)表示的交联性基团优选是亚甲基,亚乙基,异亚丙基,双(环己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双(二甲基硅烷)二基,或二苯基硅烷二基,和更优选异亚丙基(isopropylidene group)或二甲基硅烷二基(dimethylsilanediyl group)。
作为组分(A)的由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包括,例如,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3-二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4-二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5-二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4-二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3,4-三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3,5-三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和二甲基亚甲硅基双(四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和通过用“亚甲基”,“亚乙基”,“异亚丙基”,“双(环己基)亚甲基”,“二苯基亚甲基”,“二甲基硅烷二基”,“双(二甲基硅烷)二基”或“二苯基硅烷二基”取代这些化合物的“二甲基亚甲硅基”形成的化合物,和通过用“二氟化物”,“二溴化物”,“二碘化物”,“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苯基”,“二苄基”,“二甲醇盐”,“二乙醇盐”,“二(正丙醇盐)”,“二(异丙醇盐)”,“二酚盐”,或“二(五氟酚盐)”取代“二氯化物”形成的化合物,等等。
作为组分(A)的由通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是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通式(2)中的L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并且两个L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L所指示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等。
所述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等。
所述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异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其优选是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异丁基。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例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全溴二十烷基等。
所述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等。
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包括,例如,苄基,(2-甲基苯基)甲基,(3-甲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基)甲基,(2,3-二甲基苯基)甲基,(2,4-二甲基苯基)甲基,(2,5-二甲基苯基)甲基,(2,6-二甲基苯基)甲基,(3,4-二甲基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基)甲基,(2,3,4-三甲基苯基)甲基,(2,3,5-三甲基苯基)甲基,(2,3,6-三甲基苯基)甲基,(3,4,5-三甲基苯基)甲基,(2,4,6-三甲基苯基)甲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基,(五甲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二烷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基甲基,蒽基甲基,苯基乙基,苯丙基,苯基丁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乙基,二苯基丙基,二苯基丁基等。其优选是苄基。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包括,例如,2-氟苄基,3-氟苄基,4-氟苄基,2-氯苄基,3-氯苄基,4-氯苄基,2-溴苄基,3-溴苄基,4-溴苄基,2-碘苄基,3-碘苄基,4-碘苄基等。
所述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包括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等。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基苯基,2,3,5-三甲基苯基,2,3,6-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3,4,5-三甲基苯基,2,3,4,5-四甲基苯基,2,3,4,6-四甲基苯基,2,3,5,6-四甲基苯基,五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蒽基等。其优选是苯基。
由卤素原子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包括,例如,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等。
L优选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并且更优选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作为组分(a)的由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包括,例如,二烷基锌,二芳基锌,二烯基(dialkenyl)锌,双(环戊二烯基)锌,卤化烷基锌等。所述二烷基锌包括,例如,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正丙基锌,二异丙基锌,二正丁基锌,二异丁基锌,二正己基锌等。所述二芳基锌包括,例如,二苯基锌,二萘基锌,双(五氟苯基)锌等。所述二烯基锌包括,例如,二烯丙基锌等。所述卤化烷基锌包括,例如,氯化甲基锌,氯化乙基锌,氯化正丙基锌,氯化异丙基锌,氯化正丁基锌,氯化异丁基锌,氯化正己基锌,溴化甲基锌,溴化乙基锌,溴化正丙基锌,溴化异丙基锌,溴化正丁基锌,溴化异丁基锌,溴化正己基锌,碘化甲基锌,碘化乙基锌,碘化正丙基锌,碘化异丙基锌,碘化正丁基锌,碘化异丁基锌,碘化正己基锌等。
作为组分(a)的由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优选是二烷基锌,更优选二甲基锌,二乙基锌,二正丙基锌,二异丙基锌,二正丁基锌,二异丁基锌,或二正己基锌,和特别优选二甲基锌,或二乙基锌。
在通式(3)中,R6表示吸电子基或包含吸电子基的基团,并且当存在多个R6时,该多个R6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作为吸电子的指标,已知Hammett规则的取代基常数σ等等,并且能够提及具有正的Hammett规则取代基常数σ的官能团作为吸电子基。
R6所指示的吸电子基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羰基(cabonyl)基团,砜基团,苯基等。R6所指示的包含吸电子基的基团包括卤代烷基,卤代芳基,(卤代烷基)芳基,氰基芳基,硝基芳基,酯基(烷氧羰基,芳烷氧基羰基,或芳氧基羰基),酰基等。
R6优选是卤素原子,更优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特别优选氟原子。
在通式(3)中,c表示1-5的整数。
作为组分(b)的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包括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4-二氟苯酚,2,6-二氟苯酚,3,4-二氟苯酚,3,5-二氟苯酚,2,4,6-三氟苯酚,3,4,5-三氟苯酚,2,3,5,6-四氟苯酚,五氟苯酚,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酚,2,3,5,6-四氟-4-五氟苯基苯酚,全氟-1-萘酚,全氟-2-萘酚,2-氯苯酚,3-氯苯酚,4-氯苯酚,2,4-二氯苯酚,2,6-二氯苯酚,3,4-二氯苯酚,3,5-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五氯苯酚,2,3,5,6-四氯-4-三氯甲基苯酚,2,3,5,6-四氯-4-五氯苯基苯酚,全氯-1-萘酚,全氯-2-萘酚,2-溴苯酚,3-溴苯酚,4-溴苯酚,2,4-二溴苯酚,2,6-二溴苯酚,3,4-二溴苯酚,3,5-二溴苯酚,2,4,6-三溴苯酚,2,3,5,6-四溴苯酚,五溴苯酚,2,3,5,6-四溴-4-三溴甲基苯酚,2,3,5,6-四溴4-五溴苯基苯酚,全溴-1-萘酚,全溴-2-萘酚,2-碘苯酚,3-碘苯酚,4-碘苯酚,2,4-二碘苯酚,2,6-二碘苯酚,3,4-二碘苯酚,3,5-二碘苯酚,2,4,6-三碘苯酚,2,3,5,6-四碘苯酚,五碘苯酚,2,3,5,6-四碘-4-三碘甲基苯酚,2,3,5,6-四碘-4-五碘苯基苯酚,全碘-1-萘酚,全碘-2-萘酚,2-(三氟甲基)苯酚,3-(三氟甲基)苯酚,4-(三氟甲基)苯酚,2,6-双(三氟甲基)苯酚,3,5-双(三氟甲基)苯酚,2,4,6-三(三氟甲基)苯酚,2-氰基苯酚,3-氰基苯酚,4-氰基苯酚,2-硝基苯酚,3-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等。
作为组分(b)的由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优选是3,4,5-三氟苯酚。
作为组分(d)的SiO2优选具有均匀的粒径,并且作为组分(d)的SiO2的粒径的基于体积的几何标准偏差优选不超过2.5,更优选不超过2.0,和进一步更优选不超过1.7。
SiO2的平均粒径通常是1-5,000微米,优选5-1,000微米,更优选10-500微米,和进一步更优选10-100微米。其孔体积优选不小于0.1毫升/克,和更优选0.3-10毫升/克。其比表面积优选是10-1,000m2/g,和更优选100-500m2/g。
另外,SiO2通常在其表面上具有羟基,并且作为SiO2,可使用其中表面上羟基的活性氢被各种取代基取代的改性的SiO2。所述改性的SiO2包括已经例如与如下物质接触的SiO2:三烷基氯硅烷,三芳基氯硅烷,二烷基二氯硅烷,二芳基二氯硅烷,烷基三氯硅烷,芳基三氯硅烷,三烷基烷氧基硅烷,三芳基烷氧基硅烷,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二芳基二烷氧基硅烷,芳基三烷氧基硅烷,四烷氧基硅烷,烷基二硅氮烷,四氯化硅,醇,酚,二烷基镁,烷基锂,等等。所述三烷基氯硅烷包括,例如,三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等。所述三芳基氯硅烷包括,例如,三苯基氯硅烷等。所述二烷基二氯硅烷包括,例如,二甲基二氯硅烷等。所述二芳基二氯硅烷包括,例如,二苯基二氯硅烷等。所述烷基三氯硅烷包括,例如,甲基三氯硅烷等。所述芳基三氯硅烷包括,例如,苯基三氯硅烷等。所述三烷基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三甲基甲氧基硅烷等。所述三芳基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三苯基甲氧基硅烷等。所述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所述二芳基二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所述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等。所述芳基三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所述四烷氧基硅烷包括,例如,四甲氧基硅烷等。所述烷基二硅氮烷包括,例如,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等。所述醇包括,例如,甲醇,乙醇等。所述二烷基镁包括,例如,二丁基镁,丁基乙基镁,丁基辛基镁等。所述烷基锂包括,例如,丁基锂等。
另外,包括在与三烷基铝接触之后已经与二烷基胺,醇,酚等等接触的SiO2。所述二烷基胺包括,例如,二乙胺,二苯胺等。所述醇包括,例如,甲醇,乙醇等。
另外,有时SiO2自身的强度通过SiO2上羟基本身的氢键得以增强。在该情况下,如果表面上羟基的所有活性氢都被各种取代基取代,则在有些情况中产生颗粒强度等的降低。因此,不必取代SiO2表面上羟基的所有活性氢,并且表面上羟基的取代百分比能够适当地决定。对用于改变表面上羟基的取代百分比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所述方法包括例如改变用于接触的化合物量的方法。
SiO2优选被干燥以基本上除去水,并且优选通过热处理进行干燥。所述热处理对其水分不能视觉上确认的SiO2进行,通常在100-1,500℃的温度,优选在100-1,000℃的温度,和更优选在200-800℃的温度。加热时间范围优选为10分钟-50小时,和更优选1小时-30小时。用于加热干燥的方法包括通过在加热的同时以恒定流速流动干燥惰性气体(例如氮、氩气等等)而干燥的方法,在减压下加热的方法等。
组分(B)通过使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接触形成。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的接触次序包括以下次序。
<1>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b)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颗粒(d)接触;
<2>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b)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c)接触;
<3>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b)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颗粒(d)接触;
<4>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a)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b)接触;
<5>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a)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b)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c)接触;
<6>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a)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b)接触;
<7>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b)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a)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颗粒(d)接触;
<8>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b)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a)接触;
<9>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b)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a)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c)接触;
<10>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b)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c)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a)接触;
<11>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c)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a)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b)接触;和
<12>包括以下的次序:(i)使化合物(c)与颗粒(d)接触以产生第一接触产物,(ii)使所述第一接触产物与化合物(b)接触以产生第二接触产物,和(iii)使所述第二接触产物与化合物(a)接触。
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的接触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接触温度范围通常为-100至+300℃,和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范围通常为1分钟-200小时,和优选10分钟-100小时。另外,溶剂可以用于接触,或这些组分可以直接接触而不使用溶剂。
当使用溶剂时,使用不与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以及它们的接触产物反应的那些。但是,当每一组分如上所述逐步接触时,即使溶剂在某阶段与某组分反应,如果该溶剂在另一阶段不与每一组分反应,则可以在该另外阶段使用所述溶剂。也就是说,在各个阶段的溶剂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溶剂包括,例如,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
所述非极性溶剂包括,例如,烃熔剂等。所述烃熔剂包括,例如,脂族烃溶剂,芳族烃溶剂等。所述脂族烃溶剂包括,例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环己烷等。所述芳族烃溶剂包括,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所述极性溶剂包括,例如,卤化物溶剂,醚型溶剂,醇型溶剂,酚型溶剂,羰基型溶剂,磷酸衍生物,腈型溶剂,硝基化合物,胺型溶剂,硫化合物等。所述卤化物溶剂包括,例如,二氯甲烷,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邻二氯化苯等。所述醚型溶剂包括,例如,二甲醚,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氧杂环己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等。所述醇型溶剂包括,例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甘油等。所述酚型溶剂包括,例如,苯酚,对甲酚等。所述羰基型溶剂包括,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所述磷酸衍生物包括,例如,六甲基磷酰三胺(hexamethylphosphoric triamide),磷酸三乙酯等。所述腈型溶剂包括,例如,乙腈,丙腈,丁二腈,苄腈等。所述硝基化合物包括,例如,硝基甲烷,硝基苯等。所述胺型溶剂包括,例如,乙二胺,吡啶,哌啶,吗啉等。所述硫化合物包括,例如,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
在前述方法<1>,<3>和<7>的每一个中,用于产生通过使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接触形成的接触产物(在下文中,有时称为“组分(e)”)的溶剂(在下文中,有时称为“溶剂(s1)”)优选是上述脂族烃溶剂,芳族烃溶剂,或醚型溶剂。
另外,用于使组分(e)和组分(d)接触的溶剂(在下文中,有时称为“溶剂(s2)”)优选是极性溶剂,和更优选具有满足范围0.8≥Er N≥0.1的Er N值(作为指示溶剂极性的指标 (C. Reichardt, "Solvents and Solvents Effects in Organic Chemistry", 第二版, VCH Verlag (1988))的溶剂。
这种极性溶剂包括,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二氟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2-二溴乙烷,1,1,2-三氯-1,2,2-三氟乙烷,四氯乙烯,氯苯,溴苯,邻二氯苯,二甲醚,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氧杂环己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三胺,磷酸三乙酯,乙腈,丙腈,丁二腈,苄腈,硝基甲烷,硝基苯,乙二胺,吡啶,哌啶,吗啉,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
所述溶剂(s2)进一步优选是二甲醚,乙醚,二异丙醚,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1,4-二氧杂环己烷,1,2-二甲氧基乙烷,双(2-甲氧基乙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环己醇,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或三乙二醇,特别优选二正丁醚,甲基-叔丁基醚,1,4-二氧杂环己烷,四氢呋喃,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或环己醇,和最优选四氢呋喃,甲醇,乙醇,1-丙醇,或2-丙醇。
作为上述溶剂(s2),还可使用此类极性溶剂和烃熔剂的混合溶剂。作为烃熔剂,可使用作为上述脂族烃溶剂和芳族烃溶剂的实例提及的化合物。极性溶剂和烃熔剂的混合溶剂包括,例如,己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己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己烷和1-丙醇的混合溶剂,己烷和2-丙醇的混合溶剂,庚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庚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庚烷和1-丙醇的混合溶剂,庚烷和2-丙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1-丙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2-丙醇的混合溶剂,二甲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二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二甲苯和1-丙醇的混合溶剂,二甲苯和2-丙醇的混合溶剂等。其优选是己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己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庚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庚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二甲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二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其更优选是己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己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其最优选是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另外,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乙醇的比例优选为10-50体积%,和更优选15-30体积%。
另外,在前述方法<1>,<3>和<7>的每一个中,当烃熔剂用作溶剂(s1)和溶剂(s2)二者时,从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接触到所得组分(e)和组分(d)的接触的时间优选较短。时间范围优选是0-5小时,更优选0-3小时,和最优选0-1小时。另外,组分(e)与组分(d)接触时的温度通常是-100℃至+40℃,优选-20℃至+20℃,最优选-10℃至+10℃。
在前述方法<2>,<4>,<5>,<6>,<8>,<9>,<10>,<11>和<12>的每一个中,其中使用的溶剂优选是非极性溶剂。
关于使用的上述组分(a),(b)和(c)的量,假定用于接触的组分(a),(b)和(c)的量的摩尔比(a):(b):(c)为1:y:z,则从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的烯烃聚合物的观点和从高聚合活性的观点看优选使用所述组分以使y和z满足下式(IV),(V)和(VI)。
在上式(IV)-(VI)中,y和z表示大于0的数。
y优选为0.5-0.99,更优选0.55-0.95,进一步更优选0.6-0.9,和最优选0.7-0.8。
使用的组分(a)和组分(b)的量是使得来源于包含在组分(B)中的组分(a)的金属原子的量优选不少于0.1毫摩尔,和更优选0.5-20毫摩尔每克组分(B)的量。
为了促进反应,可以在如上所述的接触之后加入在较高温度的加热步骤。在该加热步骤中,优选使用具有高沸腾温度的溶剂以便获得较高温度,或者,在进行所述加热步骤时,用于接触的溶剂可以用具有较高沸点的另一溶剂替换。
在组分(B)中,作为原材料的组分(a),组分(b),组分(c)和组分(d)中的至少一个组分可保持为未反应的材料,但优选该未反应的材料通过实施洗涤处理而被除去。进行所述洗涤处理中的溶剂可以与用于进行接触的溶剂相同或不同。此类洗涤处理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接触温度范围通常为-100至+300℃,和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范围通常为1分钟-200小时,和优选10分钟-100小时。
另外,在此类接触和洗涤处理之后,优选从产物蒸发溶剂并然后在不低于0℃的温度在减压下进行干燥1小时-24小时。所述干燥更优选在0℃-200℃的温度进行1小时-24小时,进一步更优选在10℃-200℃的温度进行1小时-24小时,特别优选在10℃-160℃的温度进行2小时-18小时,和最优选在15℃-160℃的温度进行4小时-18小时。
作为组分(C)的有机铝化合物包括三烷基铝,二烷基氯化铝,烷基二氯化铝,二烷基氢化铝,烷基(二烷氧基)铝,二烷基(烷氧基)铝,烷基(二芳氧基)铝,二烷基(芳氧基)铝等。
所述三烷基铝包括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等。
所述二烷基氯化铝包括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正丙基氯化铝,二正丁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二正己基氯化铝等。
所述烷基二氯化铝包括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正丙基二氯化铝,正丁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正己基二氯化铝等。
所述二烷基氢化铝包括二甲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二正丙基氢化铝,二正丁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二正己基氢化铝等。
所述烷基(二烷氧基)铝包括甲基(二甲氧基)铝,甲基(二乙氧基)铝,甲基(二叔丁氧基)铝等。
所述二烷基(烷氧基)铝包括二甲基(甲氧基)铝,二甲基(乙氧基)铝,二甲基(叔丁氧基)铝等。
所述烷基(二芳氧基)铝包括甲基(二苯氧基)铝,甲基双(2,6-二异丙基苯氧基)铝,甲基双(2,6-二苯基苯氧基)铝等。
所述二烷基(芳氧基)铝包括二甲基(苯氧基)铝,二甲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铝,二甲基(2,6-二苯基苯氧基)铝等。
这些有机铝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组合使用。
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优选是三烷基铝,更优选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正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或三正辛基铝,和进一步更优选三异丁基铝,或三正辛基铝。
每摩尔组分(A),有机铝化合物的铝原子摩尔数优选为0.1-1,000,更优选0.5-500,和进一步更优选1-100。
另外,在聚合催化剂的制备中,除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之外还可以接触给电子化合物(在下文中,有时称为“组分(D)”)。关于使用的组分(D)的量,相对于每摩尔组分(A),组分(D)的摩尔数优选为0.01-100,更优选0.1-50,和进一步更优选0.25-5。
所述组分(D)包括三乙胺,和三正辛胺。
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以及视需要的组分(D)的接触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接触温度范围通常为-100至+300℃,和优选-80至+200℃。接触时间范围通常为1分钟-200小时,和优选30分钟-100小时。另外,接触可以通过将每一组分分开地装料至聚合反应容器中而在聚合反应容器中进行。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包括气相聚合方法、淤浆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方法等。其优选为气相聚合方法,以及更优选连续气相聚合方法。用于所述聚合方法的气相聚合反应设备通常是具有流化床型反应容器的设备,并优选具有带扩大部分的流化床型反应容器的设备。在所述反应容器中可以提供搅拌桨。
作为用于在聚合反应容器中进料聚合催化剂或每一催化剂组分的方法,通常可使用以没有水含量的状态通过利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氢气,乙烯等等将其进料的方法,或以溶液或浆料状态进料溶于溶剂中或者用溶剂稀释的每一组分的方法。
在进行乙烯和α-烯烃的气相聚合的情况下,聚合温度通常低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温度,优选0-150℃,并且更优选30-100℃。可向聚合反应容器中引入惰性气体和氢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此外,可引入组分(D)。
用于所述聚合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包括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二碳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可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优选使用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或1-辛烯。乙烯和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组合包括乙烯和1-丁烯的组合,乙烯和1-己烯的组合,乙烯和4-甲基-1-戊烯的组合,乙烯和1-辛烯的组合,乙烯和1-丁烯和1-己烯的组合,乙烯和1-丁烯和4-甲基-1-戊烯的组合,乙烯和1-丁烯和1-辛烯的组合,乙烯和1-己烯和1-辛烯的组合等,优选乙烯和1-丁烯的组合,乙烯和1-己烯的组合,乙烯和4-甲基-1-戊烯的组合,乙烯和1-丁烯和1-己烯的组合,乙烯和1-丁烯和1-辛烯的组合,乙烯和1-己烯和1-辛烯的组合。
另外,在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中,视需要可以将其它单体引入聚合反应容器中,并且在本发明效果不被削弱的范围内可以与烯烃组合使用该其它单体。所述其它单体包括,例如,二烯烃,环状烯烃,烯基芳族烃,α,β-不饱和羧酸,α,β-不饱和羧酸的金属盐,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不饱和二羧酸,乙烯基酯,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基酯等。
所述二烯烃包括,例如,1,5-己二烯,1,4-己二烯,1,4-戊二烯,1,7-辛二烯,1,8-壬二烯,1,9-癸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双茂,5-乙烯基-2-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降冰片二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1,5-环辛二烯,5,8-桥亚甲基六氢萘(5,8-endomethylenehexahydronaphthalene),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己二烯,1,3-辛二烯,1,3-环辛二烯,1,3-环已二烯等。
所述环状烯烃包括,例如,降冰片烯,5-甲基降冰片烯,5-乙基降冰片烯,5-丁基降冰片烯,5-苯基降冰片烯,5-苄基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三环癸烯,三环十一碳烯,五环十五碳烯,五环十六碳烯,8-甲基四环十二碳烯,8-乙基四环十二碳烯,5-乙酰基降冰片烯,5-乙酰氧基降冰片烯,5-甲氧基羰基降冰片烯,5-乙氧基羰基降冰片烯,5-甲基-5-甲氧基羰基降冰片烯,5-氰基(cyno)降冰片烯,8-甲氧基羰基四环十二碳烯,8-甲基-8-四环十二碳烯,8-氰基四环十二碳烯等。
所述烯基芳族烃包括,例如,烯基苯例如苯乙烯,2-苯基丙烯,2-苯基丁烯,或3-苯基丙烯;烷基苯乙烯例如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2,5-二甲基苯乙烯,3,4-二甲基苯乙烯,3,5-二甲基苯乙烯,3-甲基-5-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或对仲丁基苯乙烯;双烯基苯例如二乙烯基苯;烯基萘例如1-乙烯基萘;等。
所述α,β-不饱和羧酸包括,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酐,衣康酸,衣康酸酐,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等。
α,β-不饱和羧酸的金属盐包括,例如,上述α,β-不饱和羧酸的钠盐,钾盐,锂盐,锌盐,镁盐,钙盐等。
所述α,β-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包括,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基酯,丙烯酸异丙基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基酯等。
所述不饱和二羧酸包括,例如,马来酸,衣康酸等。所述乙烯基酯包括,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基酯,己酸乙烯基酯,癸酸乙烯基酯,月桂酸乙烯基酯,硬脂酸乙烯基酯,三氟乙酸乙烯基酯等。
所述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基酯包括,例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衣康酸单缩水甘油酯等。
在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利用预聚合固体组分来聚合烯烃,所述预聚合固体组分通过使用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以及视需要组分(D)聚合(在下文中,称为预聚合)少量烯烃而获得。
用于预聚合的烯烃包括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环戊烯,环己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可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优选使用仅仅乙烯或乙烯与α-烯烃的组合,和更优选使用仅仅乙烯或乙烯与选自1-丁烯、1-己烯和1-辛烯的至少一种α-烯烃的组合。
在所述预聚合固体组分中通过预聚合制造的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01-1,000克,更优选0.05-500克,进一步更优选0.1-200克,相对于每克组分(B)。
预聚合方法可以是连续聚合方法或分批聚合方法,例如,分批式的淤浆聚合方法,连续淤浆聚合方法,或连续气相聚合方法。作为用于在进行预聚合的聚合反应容器中装料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以及视需要组分(D)的方法,通常可使用以没有水含量的状态通过利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氢气,乙烯等等将它们进料的方法,或以溶液或浆料状态进料溶于溶剂中或者用溶剂稀释的每一组分的方法。
在通过淤浆聚合方法进行预聚合的情况下,作为溶剂,通常使用饱和脂肪族烃化合物,并且其包括,例如,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这些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作为饱和脂肪族烃化合物,优选常压沸点不超过100℃的那些,更优选常压沸点不超过90℃的那些,和进一步更优选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和环己烷。
另外,作为浆料浓度,每升溶剂组分(B)的量通常为0.1-600克,和优选0.5-300克。预聚合温度范围通常为-20至+100℃,和优选0至80℃。另外,在预聚合期间气相部分中烯烃的分压通常为0.001-2MPa,和优选0.01-1MPa。预聚合时间范围通常是2分钟-15小时。
作为用于在聚合反应容器中进料通过预聚合产生的预聚合固体催化剂组分的方法,通常可使用以没有水含量的状态通过利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氢气,乙烯等等将其进料的方法,或以溶液或浆料状态进料溶于溶剂中或者用溶剂稀释的每一组分的方法。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视需要包含公知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例如,抗氧化剂,耐气候老化剂,润滑剂,防粘连剂,抗静电剂,防雾剂,抗滴落剂,颜料,填料等。
另外,不同于本发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与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共混以产生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其它热塑性树脂包括,例如,结晶热塑性树脂例如聚烯烃,聚酰胺,聚酯,和聚缩醛(polyacetal);非结晶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聚苯醚,和聚丙烯酸酯;聚氯乙烯,等等。
所述聚烯烃包括,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4-甲基-1-戊烯,聚3-甲基-1-丁烯,聚己烯等。
所述聚酰胺包括,例如,脂族酰胺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10,尼龙12,和尼龙46;由芳族二羧酸和脂族二胺制造的芳族聚酰胺;等。
所述聚酯包括,例如,芳族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聚羟基丁酸酯等。
所述聚缩醛包括,例如,聚甲醛(聚氧亚甲基),聚乙醛,聚丙醛,聚丁醛等。
所述聚苯乙烯可以是苯乙烯的均聚物,或苯乙烯和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或α-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
作为ABS,优选使用包含20-35摩尔%来源于丙烯腈的构成单元,20-30摩尔%来源于丁二烯的构成单元和40-60摩尔%来源于苯乙烯的构成单元的ABS。
所述聚碳酸酯包括,例如,从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等获得的聚合物。
聚苯醚包括,例如,聚(2,6-二甲基-1,4-苯醚)等。
所述聚丙烯酸酯包括,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基酯等。
在本发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模制中,使用公知模制方法,例如挤出成型方法,例如吹塑薄膜模制方法,扁平模头薄膜模制方法,或层压薄膜模制方法;注射成型方法,压缩模制方法(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等等,并且优选挤出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被模制为供使用的各种形状。模制制品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所述共聚物被用于膜、片材、容器(瓶、盘等等)等。所述模制制品优选用于各种用途,例如食品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材料,用于包装半导体产品等的电子零件包装材料,表面保护材料等。
实施例
在下文中,本发明以实施例的方式进行例示。
实施例中的物理性能根据以下方法测量。
(1)密度(d,单位:Kg/m3)
根据JIS K7112-1980的A方法中所规定的方法测量密度。另外,样品如JIS K6760-1995中所述经历退火。
(2)短链支链的数目(NSCB,单位:1/1000C)
通过使用来自乙烯和α-烯烃的吸收特性的校准曲线,通过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造的FT-IR7300),获得每1,000个碳原子的短链支链数目(NSCB)。该NSCB值指示在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中来源于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含量。
(3)熔体流动速率(MFR,单位:克/10分钟)
熔体流动速率是在JIS K7210-1995中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N负载和190℃温度的条件下通过A方法测量的。
(4)熔体流动速率比率(MFRR)
该比率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测量在JIS K7210-1995中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2N试验负载和190℃测量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H-MFR),和在JIS K7210-1995中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N荷载和190℃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并然后用H-MFR除以MFR。
(5)胀大比(SR)
所述胀大比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值(D/D0):在(3)中测量熔体流动速率中的190℃温度和21.18N负载条件下以大约15-20毫米的长度从孔口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料条并将其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固体料条,然后在距离料条的挤出的上游端大约5毫米的位置测量所述料条的直径D(单位:毫米),并用该直径D除以孔口直径2.095毫米(D0)。
(6)分子量分布(Mw/Mn)
通过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方法在以下条件(i)-(viii)下测量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并计算Mw/Mn。作为色谱图上的基线,使用通过以下方式产生的直线:将保留时间比样品洗脱峰的出现充分更短的稳定水平区域的点与保留时间比溶剂洗脱峰的观测充分更长的稳定水平区域的点相连接。
(i)设备:Waters Co., Ltd.制造的Waters 150C。
(ii)分离柱:TOSOH TSK凝胶GMH6-HT
(iii)测量温度:140℃
(iv)载体:邻二氯苯
(v)流速:1.0mL/min
(vi)倾倒量:500微升
(vii)检测器:差示折光计
(viii)分子量标准物质:标准聚苯乙烯
(7)长链支链的数目(NLCB,单位:1/1000C)
该数目通过在以下测量条件下通过碳核磁共振法测量碳核磁共振(13C-NMR)谱并进行以下计算方法获得。
<测量条件>
设备:Bruker Corporation制造的AVANCE 600
测量溶剂:1,2-二氯苯/1,2-二氯苯-d4=75/25(体积比率)的混合液体
测量温度:130℃
测量方法:质子-去耦方法
脉冲宽度:45度
脉冲重复时间:4秒
测量参比物:三甲基硅烷
窗口函数:负指数函数
<计算方法>
假定在5-50ppm观察到的所有峰的面积之和为1000,计算峰顶大约在38.22-38.27ppm的峰的面积。所述峰的面积是从与高磁场侧的相邻峰的谷的化学位移到与低磁场侧的相邻峰的谷的化学位移范围内信号的面积。就此而论,在本发明条件下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测量中,来源于具有5个碳原子的支链与其键接的次甲基碳的峰的顶端的位置在38.21ppm。
(8)流动活化能(Ea,单位:kJ/mol)
通过利用粘弹性测量设备(Rheometrics Co.制造的Rheometrics Mechanical Spectrometer RMS-800),在130℃,150℃,170℃和190℃,在下列的测量条件下测量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接着,从所得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制得190℃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的叠合曲线,并通过利用Rheometrics Co.制造的计算软件Rhios V.4.4.4,计算活化能(Ea)。
<测量条件>
几何结构:平行板
板直径:25毫米
板间距:1.5-2毫米
应变:5%
角频率:0.1-100rad/sec
测量气氛:氮气
(9)特征弛豫时间(τ)(秒)
通过利用粘弹性测量设备(Rheometrics Co.制造的Rheometrics Mechanical Spectrometer RMS-800),在130℃,150℃,170℃和190℃,在下列测量条件下测量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接着,从所得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制得190℃的熔融复数粘度-角频率曲线的主曲线,并通过利用Rheometrics Co.制造的计算软件Rhios V.4.4.4,计算特征弛豫时间(τ)。
<测量条件>
几何结构:平行板
板直径:25毫米
板间距:1.5-2毫米
应变:5%
角频率:0.1-100rad/sec
测量气氛:氮气
(10)g*
根据上述式(I),计算g*。
就此而论,在通过以下方式计算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ηrel)后,根据式(I-I)计算[η]:在135℃将100毫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溶解在包含作为热老化抑制剂的0.5重量%丁基羟基甲苯(BHT)的100毫升1,2,3,4-四氢化萘溶液中以制备样品溶液,通过使用Ubbelohde型粘度计测量该样品溶液以及空白溶液(由仅包含作为热老化抑制剂的0.5重量%BHT的1,2,3,4-四氢化萘溶液组成)的下降时间,并使用所得下降时间而计算。根据式(I-II),基于通过式(I-IV)从(6)中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测量值计算的粘均分子量Mv计算[η]GPC。根据式(I-III),在(2)中测量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链支链数目之后,计算gSCB*。
(11)熔融树脂的拉伸粘度测量
通过使用拉伸粘度测量设备(可以从TA Instruments Corp.获得的ARES),在130℃的温度以0.1s-1和1s-1的Hencky速率测量熔融树脂的拉伸粘度-时间曲线。作为用于所述测量的试件,通过加压模塑获得尺寸为18毫米×10毫米且厚度为0.7毫米的片材。
(12)熔体张力(MT,单位:cN)
通过使用可以从Toyo Seiki Seisakusyo Corp.获得的熔体张力试验机,在190℃的温度和以0.32克/分钟的挤出速度将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从直径为2.095毫米且长度为8毫米的孔口熔融挤出。挤出的熔融乙烯-α-烯烃共聚物用拉伸辊以6.3(m/分钟)/分钟的引出提升速度以长丝形式拉伸。测量拉伸时的张力。熔体张力代表在拉伸开始和长丝形式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断开之间的最大张力。
(13)冷二甲苯可溶级分(CXS,单位:%)
作为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的值确定冷二甲苯可溶级分:通过下式校正可溶部分的量,其中通过以下方式取出可溶部分:将大约5g聚合物样品溶解在包含抗氧化剂的一升沸腾二甲苯中,经大约2小时将其冷却至室温,进一步将其在25℃静置20小时以沉淀不溶部分,并从过滤/回收的滤液部分除去溶剂以取出可溶部分。
冷二甲苯可溶级分=[〔可溶部分(g)×(1/滤液量(升))〕/聚合物样品的总量(5克)]×100(重量%)
(14)熔融曲线中熔融峰的数目
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10MPa的压力用热压制机在150℃压制5分钟,然后用冷压制机在30℃冷却5分钟以形成厚度大约100微米的片材,然后将大约10mg样品从该片材切下以将样品切片紧紧地包封在铝盘中。然后,在以下测量(4)中,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例如可以从Perkin-Elmer Corp.获得的DSC-7型),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熔融曲线:(1)在150℃保持紧紧地包封样品的铝盘5分钟,(2)以5℃/分钟的速度将温度从150℃降低至20℃,(3)将温度在20℃保持2分钟,和(4)以5℃/分钟的速度将温度从20℃提高到150℃。从获得的熔融曲线,确定从25℃至熔融结束温度(熔融曲线回到(reyurned)高温侧基线的温度)观察到的峰的数目。
实施例1
(1)固体催化剂组分(B)的制备
向用氮气置换并配备有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装料2.8千克热处理过的二氧化硅(Davison Co.制造的Sylopol 948;50%体积平均粒径=55微米;孔体积=1.67毫升/克;比表面积=325m2/g)和24千克甲苯并在300℃在氮气流下搅拌。在将所得混合物冷却至5℃之后,经30分钟向其滴加0.9千克1,1,1,3,3,3-六甲基二硅氮烷和1.4千克甲苯的混合溶液,同时将反应容器的温度保持在5℃。在完成滴加之后,搅拌在5℃进行1小时,然后将温度提升至95℃,搅拌在95℃进行3小时,并进行过滤。所得固体产物用20.8千克甲苯洗涤6次。此后,向其加入7.1千克甲苯以产生浆料,该浆料静置过夜。
向如上获得的浆料中装料1.73千克二乙基锌的己烷溶液(二乙基锌浓度:50重量%)和1.02千克己烷并搅拌。随后,进行冷却至5℃,然后经60分钟向其滴加0.78千克3,4,5-三氟苯酚和1.44千克甲苯的混合溶液,同时将反应容器的温度保持在5℃。在完成加入之后,搅拌在5℃进行1小时,然后将温度提升至40℃,并且搅拌在40℃进行1小时。此后,进行冷却至22℃,并在其中滴加0.11kg的H2O达1.5小时,同时将反应容器的温度保持在22℃。在完成滴加之后,搅拌在22℃进行1.5小时,然后将温度提升至40℃,搅拌在40℃进行2小时,进一步提升温度至80℃,并在80℃进行搅拌2小时。在搅拌后,在室温取出上清液以留下16L残余物,在其中装料11.6千克甲苯并随后将温度提升至95℃,并将搅拌进行4小时。在搅拌后,在室温取出上清液以获得固体产物。所得固体产物用20.8千克甲苯洗涤4次和用24L己烷洗涤3次。此后,将其干燥以获得固体催化剂组分(B)。
(2)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1MPa,在其中装料作为共聚单体的30克1-丁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72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所述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35摩尔%氢气和3.38摩尔%1-丁烯。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C)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2微摩尔/毫升的0.25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5.1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进料乙烯气体以便保持总压力恒定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1小时。结果,获得35克烯烃聚合物。每小时每锆原子的聚合活性为7.0x107克/摩尔Zr·h。
实施例2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2MPa,在其中装料10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9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8.3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7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65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3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大约0.004MPa,在其中装料10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17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5.3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4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113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4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大约0.005MPa,在其中装料10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21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3.7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7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在聚合完成之后,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32mol%氢气。在聚合完成之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104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5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大约0.004MPa,在其中装料10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24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6.2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9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在聚合完成之后,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28mol%氢气。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33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6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大约0.007MPa,在其中装料10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31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7.0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7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48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7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大约0.009MPa,在其中装料10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42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0.3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7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54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8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3MPa,在其中装料12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8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5.8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5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8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192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9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1MPa,在其中装料6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0.8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6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1微摩尔/毫升的1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A)的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3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5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37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0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2MPa,在其中装料作为共聚单体的55克1-丁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95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32mol%氢气和2.74mol%1-丁烯。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2微摩尔/毫升的0.75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的甲苯溶液,作为过渡金属化合物(A),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5.2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进料乙烯气体以便保持总压力恒定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1小时。结果,获得119克烯烃聚合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1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2MPa,在其中装料作为共聚单体的55克1-丁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95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96mol%氢气和2.90mol%1-丁烯。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2微摩尔/毫升的0.75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的甲苯溶液,作为过渡金属化合物(A)。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0.9毫升浓度调节在0.1摩尔/毫升的三乙胺的甲苯溶液,作为给电子化合物(D),然后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9.0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进料乙烯气体以便保持总压力恒定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1小时。结果,获得40克烯烃聚合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2
(1)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8MPa,在其中装料作为共聚单体的30克1-丁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72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36mol%氢气和1.60mol% 1-丁烯。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浓度调节在2微摩尔/毫升的0.75毫升二甲基亚甲硅基双(3-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外消旋/内消旋比率=49.2/50.8)的甲苯溶液,作为过渡金属化合物(A),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上述实施例1-(1)中获得的17.1毫克固体催化剂组分(B)。在进料乙烯气体以便保持总压力恒定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1小时。结果,获得123克烯烃聚合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1
(1)固态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向用氮气置换并配备有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装料9.68千克在300℃在氮气流下热处理过的二氧化硅(Davison Co.制造的Sylopol 948)作为粒状载体。往其中装料100升甲苯之后,将其冷却至2℃。经一小时向其滴加26.3升甲基铝氧烷(methylalumoxane)的甲苯溶液(2.9M)。搅拌在5℃进行30分钟,然后经90分钟将温度提升至95℃,且进行搅拌4小时。然后,在所得混合物冷却至40℃之后,将其静置40分钟以沉淀固体组分并除去上层的浆料部分。作为洗涤操作,向其加入100升甲苯,进行搅拌10分钟,然后停止搅拌,将其静置以沉淀固体组分并类似地除去上层的浆料部分。上述洗涤操作重复总计三次。另外,向其加入100升甲苯,进行搅拌,并在停止搅拌的同时进行过滤。在此操作再重复一次之后,向其加入110升己烷并以同样方式进行过滤。此操作再重复一次。然后,通过在70℃在氮气流下干燥7小时获得12.6千克固态催化剂组分。元素分析结果指示Al=4.4毫摩尔/克。
(2)固态聚合催化剂的制备
向用氮气置换并配备有搅拌器的内容积200毫升的4颈烧瓶中装料7.7克在如上对比例3(1)中获得的固态催化剂组分和50毫升甲苯以形成浆料。然后,在其中装料38毫升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甲基-1-茚基)二氯化锆,其浓度调节在5.3微摩尔/毫升,和2.6毫升内消旋二甲基亚甲硅基双(2-甲基-1-茚基)二氯化锆,其浓度调节在2.5微摩尔/毫升(外消旋/内消旋比率=96.9/3.1),以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一小时。然后,通过在50℃在真空下干燥9小时获得7.8克固态聚合催化剂。
(3)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将在减压下在140℃干燥/处理6小时的32.6的NaCl加入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中,并且使得该高压釜内部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17MPa,在其中装料6克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便产生2.0MPa的高压釜内部压力,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80mol%氢气和4.75mol%1-丁烯。在其中装料0.3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向其加入42.7毫升如上对比例3(2)中获得的固态聚合催化剂。在连续进料乙烯/氢气/1-丁烯混合气体(氢气=0.50mol%和1-丁烯=5.0mol%)以便在聚合期间稳定地保持总压和气体中的氢气和1-丁烯浓度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2小时。结果,获得56克烯烃聚合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2
(1)改性的颗粒的制备
向用氮气置换的内容积5L的4颈烧瓶中装料2L四氢呋喃和1.35L(2.7mol)二乙基锌的己烷溶液(2M)以冷却至-50℃。经25分钟向其滴加通过将251.5g(1.37mol)五氟苯酚溶解在390ml四氢呋喃中制得的溶液。在完成加入之后,将温度逐渐地提高到室温以进行搅拌3小时。然后,将其加热至45℃以进行搅拌1小时。通过冰浴将温度降低至20℃,经1.4小时向其滴加37.72g(2.09mol)H2O。结果,其分离成黄色透明液体和黄色凝胶。在完成所述加入之后,搅拌进行2小时,将温度提高至40℃,然后将搅拌进一步进行1小时。在室温将其静置过夜之后,将72重量%的黄色透明液体和全部数量的黄色凝胶分别放入用氮气置换的不同烧瓶中。通过蒸馏除去各挥发性组分以在120℃在真空下干燥8小时。然后,将来源于黄色透明液体的固态物质溶于3L四氢呋喃中,并将溶液转移至包含来源于所述黄色凝胶的固态物质的5升烧瓶中。在使其室温静置69小时之后,将其在120℃在真空下干燥8小时。结果,获得374g固体产物。
向用氮气置换的内容积5L的4颈烧瓶中装料374g上述固体产物和3L四氢呋喃以进行搅拌。向其中装料282克在300℃在氮气流下热处理过的二氧化硅(Davison Co.制造的Sylopol 948;平均粒径=61微米;孔体积=1.61毫升/克;比表面积=296m2/g)。将其加热至40℃,进行搅拌2小时,然后沉淀固体组分以除去上层的浆料部分。作为洗涤操作,向其加入3升四氢呋喃,进行搅拌,然后沉淀固体组分以除去上层的浆料部分。上述洗涤操作重复总计五次。在通过玻璃过滤器除去液体组分之后,通过在120℃在真空下干燥8小时获得452克改性的颗粒。
(2)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加入氢气以使其分压为0.001MPa,在其中装料680克丁烷和70克1-己烯,并将温度提升至70℃。此后,在其中加入乙烯以使其分压为1.6MPa,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04mol%氢气和3.21mol%1-丁烯。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庚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毫摩尔/毫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7.9毫升三种过渡金属化合物(其是调节含量为0.84μmol/毫升的外消旋-亚乙基双(1-茚基)二氯化铪,调节含量为0.06μmol/毫升的外消旋-亚乙基双(1-茚基)二氯化锆和调节含量为0.25μmol/毫升的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的混合甲苯溶液。并顺序地在其中装料14.0毫克在上述对比例4(1)中获得的改性的颗粒。在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09mol%)以便稳定地保持总压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获得98克乙烯-1-丁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3
(1)固态催化剂组分(S)的制备
向用氮气置换并配备有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装料9.68千克在300℃在氮气流下热处理过的二氧化硅(Davison Co.制造的Sylopol 948)作为粒状载体组分(b4)。往其中装料100升甲苯之后,将其冷却至2℃。经一小时向其滴加26.3升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2.9M)。搅拌在5℃进行30分钟,然后经90分钟将温度提升至95℃,且进行搅拌4小时。然后,在所得混合物冷却至40℃之后,将其静置40分钟以沉淀固体组分并除去上层的浆料部分。作为洗涤操作,向其加入100升甲苯,进行搅拌10分钟,然后停止搅拌,将其静置以沉淀固体组分并类似地除去上层的浆料部分。上述洗涤操作重复总计三次。另外,向其加入100升甲苯,进行搅拌,并在停止搅拌的同时进行过滤。在此操作再重复一次之后,向其加入110升己烷并以同样方式进行过滤。此操作再重复一次。然后,通过在70℃在氮气流下干燥7小时获得12.6千克固态催化剂组分。元素分析结果指示Al=4.4毫摩尔/克。
(2)催化剂组分浆料(Cat-1)的制备
向用氮气置换的内容积100毫升的玻璃杯中,装料12.5ml调节含量为2μmol/毫升的二甲基硅烷二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的甲苯溶液[对应于过渡金属化合物(A1)]和1ml调节含量为2μmol/毫升的二苯基亚甲基(1-环戊二烯基)(9-芴基)二氯化锆的甲苯溶液[对应于过渡金属化合物(A2)]。然后,向其加入200mg在上述(1)制得的固态催化剂组分(S)以在室温进行反应5分钟。然后,通过滗析除去上清液以将其用己烷洗涤两次,从而形成6ml己烷浆料。
(3)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使得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装料180毫升1-己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650克丁烷,并将温度提升至70℃。然后,在其中加入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33mol%)以便产生1.6MPa的混合气体分压,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0.15mol%氢气。在其中装料0.9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在其中装料以上(2)中获得的6毫升催化剂组分浆料(Cat-1)。在聚合期间连续进料乙烯/氢气混合气体(氢气=0.33mol%)的同时,聚合在70℃进行60分钟。然后,吹扫丁烷,乙烯和氢气以获得71克乙烯-1-己烯共聚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对比例4
(1)向用氮气置换的内容积50毫升的4颈烧瓶中装料42mg的EIZC。然后,向其加入6.0ml PMAO的甲苯溶液(2.72毫摩尔/毫升),进一步加入9ml甲苯,并将其在搅拌下加热至65℃。当其加热至65℃的温度时,向其加入在800℃在氮气下预干燥的2.10g经干燥二氧化硅,以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真空除去甲苯以获得2.43g干燥粉末(S2)。
(2)聚合
在减压下干燥后,将在减压下在140℃干燥/处理6小时的27.3的NaCl加入至用氩气置换的具有搅拌器的内容积3L的高压釜中并且使得该高压釜内部成为真空,在其中装料6克作为共聚单体的1-丁烯,并将温度提升至75℃。此后,在其中加入作为单体的乙烯以便产生0.8MPa的高压釜内部压力,并使体系内部稳定。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体系中的气体组成指示10.3mol%1-丁烯。在其中装料0.3毫升三异丁基铝的己烷溶液,其浓度调节在1摩尔/升,作为有机铝化合物(C)。接着,向其加入110.9毫升如上在对比例6(1)中获得的干燥粉末(S2)。在聚合期间在连续进料乙烯/1-丁烯混合气体(1-丁烯=3.8mol%)以便稳定地保持总压和气体中的1-丁烯浓度的同时,聚合在75℃进行2小时。结果,获得39克烯烃聚合物。获得的共聚物的性能显示在表1中。

Claims (4)

1.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1-1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MFR),850-940kg/m3的密度(d),2-12的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以及0.50-0.75的由下式(I)定义的值g*:
其中[η]表示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特性粘度,单位:dl/g,并且由下式(I-I)定义:
其中ηrel表示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相对粘度,
[η]GPC由下式(I-II)定义:
其中Mv表示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和
gSCB*由下式(I-III)定义:
其中A能够通过测量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的短链支链含量直接获得,
其中熔体流动速率MFR是JIS K7210-1995中规定的,在190℃温度和21.18N负载条件下通过A方法测量的值,
其中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率Mw/Mn是通过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方法测量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并由Mw除以Mn获得的,
其中相对粘度ηrel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在135℃将100毫克乙烯-α-烯烃共聚物溶解在包含作为热老化抑制剂的0.5重量%丁基羟基甲苯(BHT)的100毫升1,2,3,4-四氢化萘溶液中以制备样品溶液,通过使用Ubbelohde型粘度计测量该样品溶液以及空白溶液的下降时间,并使用所得下降时间而计算,所述空白溶液由仅包含作为热老化抑制剂的0.5重量%BHT的1,2,3,4-四氢化萘溶液组成,
其中粘均分子量Mv由下式(I-IV)定义:
其中a是0.725,以及nμ表示分子量为Mμ的分子的数目,
对于式(I-III)中的A,当短链支链中的支链碳的数目表示为e以及通过NMR或红外光谱法获得的每1,000个碳的短链支链的数目表示为f时,A根据下式计算:
A=((12×e+2e+1)×f)/((1000-2f-2)×14+(f+2)×15+f×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胀大比(SR)不低于1.55,其中所述胀大比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值D/D0:在测量熔体流动速率MFR中的190℃温度和21.18N负载条件下以15-20毫米的长度从孔口挤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料条以将其在空气中冷却,在距离挤出的上游端5毫米的位置测量所得固体料条的直径D,单位:毫米,并用该直径D除以该孔口直径2.095毫米(D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熔体流动速率比率(MFRR)不低于30,其中所述MFRR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的值:用在JIS K7210-1995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2N负载和190℃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除以在JIS K7210-1995规定的方法中在21.18N负载和190℃温度条件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
4.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挤出成型制造的模制物体。
CN200980144957.0A 2008-11-11 2009-11-10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模制物体 Active CN102209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8496 2008-11-11
JP2008288496 2008-11-11
PCT/JP2009/069418 WO2010055935A1 (en) 2008-11-11 2009-11-10 ETHYLENE-α-OLEFIN COPOLYMER AND MOLDED OBJECT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9734A CN102209734A (zh) 2011-10-05
CN102209734B true CN102209734B (zh) 2014-09-17

Family

ID=4217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4957.0A Active CN102209734B (zh) 2008-11-11 2009-11-10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模制物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36101B2 (zh)
KR (1) KR20110084217A (zh)
CN (1) CN102209734B (zh)
DE (1) DE112009002715T5 (zh)
WO (1) WO2010055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09047A1 (en) 2009-07-29 2012-08-16 Wright Michael E Homogeneous metallocene ziegler-natta catalysts for the oligomerization of olefins in aliphatic-hydrocarbon solvents
US9242226B2 (en) 2009-07-29 2016-01-26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rocess for the dehydration of aqueous bio-derived terminal alcohols to terminal alkenes
US8785702B2 (en) 2009-07-29 2014-07-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urbine and diesel fue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9649626B2 (en) 2009-07-29 2017-05-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rocess for the dehydration of aqueous bio-derived terminal alcohols to terminal alkenes
US8912373B2 (en) 2009-07-29 2014-12-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rocess for the dehydration of aqueous bio-derived terminal alcohols to terminal alkenes
US9522854B2 (en) 2009-07-29 2016-12-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lective dimerization of terpenes and poly-alpha-olefins with a single-stage reactor and a single-stage fractionation system
DE112011100914T5 (de) * 2010-03-15 2013-01-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Ethylen-a-Olefin-Copolymer und Formteil
CN102906175B (zh) 2010-03-22 2016-03-16 科利来包装有限公司 使得生物聚合物制品性能提升的添加剂
CN102858819B (zh) * 2010-04-20 2014-09-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泡体制造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发泡体制造用树脂组合物及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KR101340739B1 (ko) * 2012-06-18 2014-01-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분자 측쇄의 분석방법 및 분석장치
KR101783897B1 (ko) 2014-12-10 2017-10-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섬유 제조용 폴리올레핀 펠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섬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90A (zh) * 1995-03-28 1996-11-13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其组合物,及包含此共聚物和其组合物的薄膜、层压制品和电绝缘材料
CN1305502A (zh) * 1998-06-19 2001-07-25 日本聚烯烃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组合物及其薄膜以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12565B2 (ja) 1990-05-14 1998-10-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
JP2696635B2 (ja) * 1992-01-24 1998-01-14 チッソ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TW528758B (en) * 1998-01-27 2003-04-21 Chisso Corp Metallocene compounds having bis(naphthylcyclo pentadienyl) ligan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U2745399A (en) * 1998-03-05 1999-09-20 Chisso Corporation Metallocene compounds having bis(2,5-disubstituted-3-phenylcyclopentadienyl) ligan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0229990A (ja) * 1999-02-15 2000-08-22 Chisso Corp ビス(2,5−二置換−3−ナフチルシクロペンタジエニル)配位子を有するメタロセ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3309B2 (ja) 1999-08-25 2009-01-21 マルヤス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式マットスイッチ装置
JP2005097481A (ja) 2003-09-26 2005-04-1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チレン重合体
JP2006002098A (ja) 2004-06-21 2006-01-05 Nippon Polyethylene Kk 新規なエチ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77183A (ja) 2005-12-28 2007-07-12 Nippon Polyethylene Kk 電線・ケーブル被覆用樹脂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被覆電線・ケーブル
WO2009069825A1 (ja) * 2007-11-30 2009-06-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および成形体
US20100310799A1 (en) * 2007-11-30 2010-12-0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ETHYLENE-a-OLEFIN COPOLYMER AND MOLDED ARTICLE
JP2008088443A (ja) * 2007-12-27 2008-04-1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付加重合用触媒成分、付加重合用触媒および付加重合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メタロセン系遷移金属化合物の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90A (zh) * 1995-03-28 1996-11-13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其组合物,及包含此共聚物和其组合物的薄膜、层压制品和电绝缘材料
CN1305502A (zh) * 1998-06-19 2001-07-25 日本聚烯烃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组合物及其薄膜以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9002715T5 (de) 2013-03-21
US20110218308A1 (en) 2011-09-08
KR20110084217A (ko) 2011-07-21
US8436101B2 (en) 2013-05-07
WO2010055935A1 (en) 2010-05-20
CN102209734A (zh)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734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其模制物体
CN101878237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CN101878236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成型体
CN109415451B (zh) 利用负载型混杂茂金属催化剂的高密度乙烯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9468B (zh) 催化剂组合物和用于挤压贴胶的聚烯烃
KR101299375B1 (ko) 에틸렌-알파 올레핀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중합 제조 방법
CN101878235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US20080139749A1 (en) Copolymer
CN1765943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
US20090099316A1 (en) Preparation of multimodal polyethylene
CN101360765A (zh) 用于注射成形应用的聚乙烯模制组合物
JP5392015B2 (ja) 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及び成形体
CN102459367A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模制品、共聚用催化剂和生产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CN101878233A (zh) 烯烃聚合催化剂及生产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CN101157738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食品包装材料
CN102858819B (zh) 发泡体制造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发泡体制造用树脂组合物及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CN111164112A (zh) 利用负载型混杂茂金属催化剂的高密度乙烯类聚合物以及管道
TW200523312A (e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 of polymer composition properties
CN102791750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成型体
CN112218917B (zh) 乙烯聚合物混合物、制备其的方法和使用其的模制品
CN102459365B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模制品
CN102603951B (zh) 一种生产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
KR20240041262A (ko) 폴리에틸렌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축 연신 필름
KR101579615B1 (ko) 폴리프로필렌계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성형품
KR20240063035A (ko) 폴리에틸렌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축 연신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