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7510B - 检测体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体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7510B
CN102207510B CN2011100428561A CN201110042856A CN102207510B CN 102207510 B CN102207510 B CN 102207510B CN 2011100428561 A CN2011100428561 A CN 2011100428561A CN 201110042856 A CN201110042856 A CN 201110042856A CN 102207510 B CN102207510 B CN 102207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cover
container
reagent contain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2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7510A (zh
Inventor
滨田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7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7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 B01L3/523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with mean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 B01L3/527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dispensing a reagent for a plurality of re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3Quality control, feedback systems
    • B01L2200/145Detecting door clo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6Reagents, handling or stor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2Identification, exchange or storage of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01N2035/00316Detecting door clos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03Sample carriers with closing or sealing means
    • G01N2035/0405Sample carriers with closing or sealing means manipulating closing or opening means, e.g. stoppers, screw caps, lid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能够设置收容了检测体的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的容器设置部;使所述容器设置部成为打开状态以及闭锁状态的罩;许可以及禁止所打开的所述罩的闭锁的锁定机构;以及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Description

检测体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试剂对检测体进行分析的检测体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装置内设置试剂容器,从所设置的试剂容器吸引试剂,并使用该试剂来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在日本特开2008-216173号公报中,公开有具备试剂库、在试剂库的上面可开闭地配置的盖、以及用于维持盖关闭试剂库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的自动分析装置。该日本特开2008-216173号公报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如果受理了来自用户的测定开始指示,则施加锁定以维持盖关闭的状态,并开始测定动作。该自动分析装置在用户更换试剂容器的情况下,受理来自用户的测定动作的临时中断指示,将测定动作临时中断,解除试剂库的盖的锁定。如果在由用户更换了试剂容器之后,受理来自用户的测定动作的再开始指示,则自动分析装置检查盖是否正确地关闭,如果判断为盖正确地关闭,则将盖再次锁定,再开始测定动作。
但是,在所述日本特开2008-216173号公报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即使在更换为收容错误的种类的试剂的试剂容器、更换为收容不适于分析的试剂的试剂容器时,也能关闭盖,如果盖正确地关闭,则盖被锁定,测定动作再开始。在所述情况下,用户需要再次向自动分析装置提供测定的临时中断指示,解除盖的锁定,重新更换试剂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项限定,并且不受本发明内容部分中的陈述的任何程度上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以下:
(1)一种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收容了检测体的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
罩,使所述容器设置部成为打开状态以及闭锁状态;
锁定机构,许可以及禁止所打开的所述罩的闭锁;以及
控制部,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2)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探测部,对所述罩的打开进行探测,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探测部探测到的探测结果,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3)根据所述(2)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探测部探测到所述罩的打开的情况下,判定是否需要更换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基于判定结果,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4)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取部,从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所述试剂容器上所附的信息记录介质,读取该试剂容器中收容的试剂的试剂信息,
所述控制部判定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出的试剂信息是否与规定的条件符合,基于判定结果,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5)根据所述(4)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容器设置部中新设置了试剂容器的情况下,通过判定是否与所述规定的条件符合来判定是否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容器。
(6)根据所述(5)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知部,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以应许可所述罩的闭锁的方式控制所述锁定机构,并使所述通知部通知催促闭锁所述罩的消息。
(7)根据所述(5)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知部,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没有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使所述通知部通知催促旨在设置所述适合的试剂容器的通知。
(8)根据所述(4)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信息包括表示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中收容的试剂的种类的种类信息、表示试剂的残量的残量信息、以及表示试剂的有效期限的期限信息中的至少1个。
(9)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能够许可以及禁止所闭锁的所述罩的打开,
所述控制部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打开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10)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受理由用户发出的禁止所述罩的闭锁的解除指示,在禁止所述罩的闭锁的情况下,在受理了来自用户的所述解除指示时,解除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禁止。
(11)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了多个所述容器设置部以及所述罩,
所述多个罩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容器设置部各自中。
(12)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引管,从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吸引试剂;以及
连动部,与所述罩的开闭连动地使所述吸引管移动,以便在所述罩被打开时使所述吸引管从试剂容器退出,在所述罩被闭锁时使所述吸引管进入到试剂容器。
(13)根据所述(12)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具备能够由所述吸引管进行刺穿的盖部,
所述连动部与所述罩的开闭连动地使所述吸引管移动,以便在所述罩被闭锁时使所述吸引管刺穿盖部而进入到试剂容器。
(14)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试剂容器的液量进行监视,基于监视结果,判定是否需要更换试剂容器。
(15)根据所述(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样调制部,根据试剂容器中收容的试剂和检测体调制测定试样;以及
检测部,对特征信息进行检测,该特征信息表示由所述试样调制部调制出的测定试样中包含的血球的特征。
(16)根据所述(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收容了染色液的试剂容器,该染色液用于对检测体中包含的规定的检测对象物进行染色。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试剂代码表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由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检测体分析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由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由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由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由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是将血液检测体中包含的血球分类成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等,并对各血球进行计数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如图1所示具备:在箭头X2方向侧配置的第1测定单元3以及在箭头X1方向侧配置的第2测定单元2的2个测定单元、在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的前面侧(箭头Y1方向侧)配置的检测体搬送单元(取样器)4、第1测定单元3、第2测定单元2以及由与检测体搬送单元4电连接的PC(个人计算机)构成的信息处理单元5。另外,检测体分析装置1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与主机计算机6(参照图2)连接。
<测定单元的结构>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是实质上相同种类的测定单元,相互相邻地配置。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测定单元2使用与第1测定单元3相同的测定原理,针对同一测定项目测定检测体。进而,第2测定单元2还针对第1测定单元3不分析的测定项目进行测定。另外,如图2所示,第2测定单元2以及第1测定单元3分别具有从样品容器100吸引检测体即血液的检测体吸引部21以及31、根据由检测体吸引部21以及31吸引出的血液调制测定试样的试样调制部22以及32、和从由试样调制部22以及32调制出的测定试样检测血液的血球的检测部23以及33。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中,分别设置了对各机构部的致动器进行驱动,接收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驱动器基板3a以及2a。
另外,第2测定单元2以及第1测定单元3如图2所示,分别还包括:检测体吸引部21以及31、在内部收容试样调制部22以及32等的单元罩24以及34、将样品容器100取入到单元罩24以及34的内部并将样品容器100搬送至检测体吸引部21以及31的吸引位置600以及700的样品容器搬送部25以及35、和在吸引位置600以及700固定保持样品容器100的固定保持部26以及36。另外,如上所述,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是实质上相同种类的测定单元,所以以下说明第2测定单元2,对于第1测定单元3,省略其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2测定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检测体吸引部21如图3所示,具有试剂通过内部的吸引管即穿孔器21a以及定量部21b。穿孔器21a形成为前端可以贯通(刺穿)样品容器100的后述密闭盖100a。另外,穿孔器21a可以通过未图示的穿孔器驱动部在铅直方向(Z方向)上移动,可移动至后述反应腔22a。定量部21b由注射器泵等构成,具有经由穿孔器21a从样品容器100吸引规定量的检测体并且将其吐出的功能。由此,可以从样品容器100吸引检测体测定中所需的规定量的检测体,供给到反应腔22a。
检测部23通过稍流DC检测法进行RBC检测(红血球的检测)以及PLT检测(血小板的检测),并且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检测)。另外,检测部23如图3所示,具有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术法进行WBC检测(白血球的检测)的FCM测定部23a。另外,由检测部23得到的检测结果作为检测体的测定数据(测定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5。FCM测定部23a对由后述试样调制部22调制出的测定试样照射来自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对从测定试样中的成分产生的散射光、荧光进行检测,输出所得到的散射光信号、荧光信号。
如图3所示,第2测定单元2的试样调制部22具有:反应腔22a、和与反应腔22a连接的试剂供给部22b。反应腔22a使由检测体吸引部21吸引出的检测体(血液)、和从试剂供给部22b供给的试剂混合以及反应。反应腔22a根据测定类别设置了多个,向各反应腔22a供给与测定项目对应的多个种类的试剂(染色液等),经由检测体和试剂的混合以及反应过程调制与各种测定项目对应的测定试样。所调制出的测定试样被供给到FCM测定部23a。
在本实施方式中,试剂供给部22b具有:设置在单元罩24的内部,并保持对规定量的试剂进行收容的多个试剂容器200(参照图9)或者300(参照图10)的试剂容器保持器660。在所述试剂容器保持器660中,设置有吸引试剂容器200(或者300)内的试剂的穿孔器64。另外,试剂供给部22b具有:气泡传感器22p、由注射器泵以及隔膜泵等构成的定量部22c、和进行将所吸引出的试剂移送到定量部22c以及反应腔22a时的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22d以及22e。如图3所示,气泡传感器22p设置在穿孔器64与反应腔22a之间的流路中,对从穿孔器64吸引出的液体中包含的气泡进行检测。进而,试剂供给部22b除了试剂容器保持器660中保持的试剂容器200(或者300)以外,还具有用于从在测定单元的外部配置的大容量试剂容器110移送试剂(溶血剂等)的定量部22f和电磁阀22g以及22h。另外,对于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在后面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单元罩24的前面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前面罩24a。试剂容器保持器660配置在第2测定单元2的前面上部,通过打开前面罩24a,向外部露出。由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更换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另外,在第1测定单元3的单元罩34的前面侧,也设置有可开闭的前面罩34a。同样地,试剂容器保持器660配置在第1测定单元3的前面上部,通过打开前面罩34a,向外部露出。
另外,在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中,设置有发出警告音的蜂鸣器39、29。蜂鸣器39、29独立地与驱动器基板3a、2a连接,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的控制信号产生警告音。
接下来,详细说明试剂容器保持器660的结构。图4以及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2测定单元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结构的立体图以及正面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试剂容器保持器660具有5个保持器部660a、660b、660c、660d以及660e,保持合计5个(5种)试剂容器200(或者300)。试剂容器保持器660中保持的试剂容器200(或者300)收容有用于通过FCM测定部23a测定多个测定项目的分别不同种类的试剂(染色液)。试剂容器根据试剂的种类使用大型(约100mL)的试剂容器200(参照图9)、和小型(约20mL)的试剂容器300(参照图10),但各保持器部660a~660e可以保持试剂容器200或者300中的任意一个。即,5个保持器部660a~660e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在3个保持器部660a~660c中设置大型的试剂容器200,在2个保持器部660d以及660e中设置小型的试剂容器300(在图4以及图5中未图示)。更详细而言,在保持器部660a~660c中,设置收容了白血球的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200,在保持器部660d中,设置收容了网状红血球检测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300,在保持器部660e中,设置收容了血小板检测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300。这些保持器部660a~660e分别具有底盘661、试剂容器设置部62、用于使试剂容器设置部62开闭的罩663、所述的穿孔器64、以及穿孔器升降机构665。在各罩663的前面,分别安装有按压按钮开关667。
在保持器部660a~660e中,分别设置有: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读出器61a~61e、和与RFID读出器61a~61e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连接的天线62a~62e。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中,分别安装有存储与试剂相关的各种信息的RFID标签260(360)。RFID标签260(360)是不需要电池的无源标签,由发自天线62a~62e的电波驱动。在RFID标签260(360)中,存储有表示试剂的种类的试剂代码、试剂的使用期限、试剂的最大使用次数、对各试剂独立地分配的串行编号、批号、开封后有效期限的各信息。RFID读出器61a~61e从RFID标签260(360)读取试剂信息时,从天线62a~62e发送电波。如果从天线62a~62e发送了电波,则其一部分被RFID标签260(360)反射。在该反射波中,载有RFID标签260(360)中存储的试剂信息。天线62a~62e接收来自RFID标签260(360)的反射波,RFID读出器61a~61e取得在该反射波中包含的试剂信息。
试剂容器设置部62设置在底盘661的下部(参照图5),在其内部设置有用于设置试剂容器200(300)的空间。
图6~图8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保持器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图6示出在试剂容器保持器中装卸试剂容器的状态,图7示出试剂容器保持器中的试剂容器的设置状态,图8示出使试剂容器保持器的罩下降的状态。如图6所示,试剂容器设置部62具有:支撑试剂容器200(300)的支撑部624、和将支撑部624可旋转地支撑的旋转机构625。支撑部624形成为具有与试剂容器200(30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试剂容器200(300)的前面以及下面相接。旋转机构625可以以在支撑部624的弯曲部附近设置的轴承625a为中心,使支撑部624旋转。
进而,在底盘661的内部,设置有通过与支撑部624相接,而使旋转的支撑部624固定的固定部626。在固定部626中设置有磁铁,与支撑部624的前侧部分通过磁力吸附。由此,支撑部624在试剂容器200(300)的下面成为水平的设置位置P1(参照图6)、与试剂容器200(300)的前侧以及后侧端面成为垂直的设置位置Q1(参照图7)之间移动。如图7所示,在配置于该设置位置Q1的状态下,试剂容器200(300)的后述的开口部212(312)成为水平并且位于穿孔器64的正下。
天线62a~62e分别安装在各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侧面部分中。在试剂容器200(300)配置于设置位置Q1时,该试剂容器200(300)的RFID标签260(360)配置于设置了该试剂容器200(300)的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的与天线62a~62e相邻的位置。由此,由天线62a~62e中的最接近(即相邻)的一个,接收来自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300)的RFID标签260(360)的反射波。从RFID标签260(360)发出的反射波非常微弱,无法被最接近的天线以外的天线接收。
罩663如图6所示,配置在保持器部660a~660e(底盘661)各自的跟前侧(箭头Y1方向侧),并被安装在穿孔器升降机构665中。通过该穿孔器升降机构665,罩663可以在打开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上升位置P2(参照图7)、与覆盖(闭锁)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下降位置Q2(参照图8)之间移动。另外,如图5所示,在罩663的规定位置,设置有由开口构成的窗部631。如图8所示,在罩663位于覆盖(闭锁)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下降位置Q2的状态下,使用者经由该窗部631,可以视觉辨认试剂容器200(300)上粘贴的签条250(350、参照图10)。在签条250(350)的可以经由窗部631视觉辨认的位置,印刷有识别试剂容器200(300)的种类(试剂的种类)的标识。另外,在罩663中,粘贴印刷了识别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300)的种类(试剂的种类)的标识的签条632。即,在5个保持器部660a~660e中,因为分别设置收容确定的种类的试剂的试剂容器200(300),所以与其对应地,在各保持器部660a~660e的罩663中,粘贴识别应设置的试剂的种类的签条632。由此,在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设置了试剂容器200(300)的状态(罩663将要下降到下降位置Q2的状态)下,可以从罩663上粘贴的签条632、和经由窗部631视觉辨认的签条250(350),确认是否在各保持器部660a~660e中设置了正确的试剂。
另外,在保持器部660a~660e中,分别设置有对对应的罩663的开闭进行检测的罩开闭传感器63a。罩开闭传感器63a是具有相互对向配置的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斩波器,通过对穿孔器升降机构665中设置的检测片665a进行检测,来检测罩的开闭。更详细而言,在位于下降位置Q2时,检测片665a配置于罩开闭传感器63a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通过受光部对检测片665a遮挡来自发光部的光进行检测,从而检测罩663闭合,不会使来自发光部的光被检测片665a遮挡而通过受光部进行检测,从而检测罩663被打开。
该检测片665a形成为支撑穿孔器64的支撑板665b的一部分突出,支撑板665b从检测片665a的上部向后方连续延伸。进而,支撑板665b在检测片665a的后方向下方弯曲,从弯曲部分,下侧成为垂直板状的锁定部666。锁定部666在下端附近设置有第1锁定孔666a,在上端附近设置有第2锁定孔666b。
从底盘661的罩开闭传感器63a的安装位置附近,螺旋管支撑部661a向后方突出。所述螺旋管支撑部661a在前端弯曲90度,支撑螺旋管668。螺旋管668具有棒状的柱塞668a,通过驱动可以使柱塞668a移动。柱塞668a通过内置于螺旋管668中的未图示的弹簧被压到后方,在未对螺旋管668提供电流时,柱塞668a位于螺旋管668的本体中收容的锁定解除位置。如果对螺旋管668提供了电流,则通过电磁力,柱塞668a向前方移动。将柱塞668a的前侧的移动终端位置称为锁定位置。即,螺旋管668可以使柱塞668a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变位。
如图7所示,穿孔器64配置于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最里部(箭头Y2方向侧端部)的上方位置,通过保持穿孔器64的穿孔器升降机构665在铅直方向(Z方向)上移动。穿孔器64被尖锐地形成,以使前端能贯通(刺穿)用于密封试剂容器200(300)的开口部212(312)的密封材料213(313)(参照图9以及图10)。另外,如图3所示,穿孔器64的上端与直至定量部22c以及反应腔22a的流路(在图6~11中省略图示)连接。
如图7以及图8所示,穿孔器升降机构665保持穿孔器64和罩663。另外,穿孔器升降机构665可以在底盘661中设置的槽部611以及612中进行铅直方向(Z方向)移动。由此,穿孔器升降机构665与罩663的开闭(升降)连动地使穿孔器64在铅直方向(Z方向)上一体地移动。另外,如图7所示,在罩663配置于上升位置P2的状态下,穿孔器64配置于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上方的上升位置P3,如图8所示,在罩663配置于下降位置Q2的状态下,穿孔器64配置于试剂容器200(300)的开口部212(312)正下方的内底部附近的下降位置Q3。
在罩663打开,穿孔器64处于上升位置P3时,锁定部666的第1锁定孔666a与螺旋管668对向。此时,如果驱动螺旋管668而柱塞668a突出至锁定位置,则柱塞668a贯通第1锁定孔666a,锁定部666被螺旋管668固定。由此,罩663在打开的位置(以下,称为“打开位置”)被锁定,此时无法关闭罩663(参照图16)。
另一方面,在没有对螺旋管提供电流时,柱塞668a位于锁定解除位置,柱塞668a离开第1锁定孔666a。因此,锁定部666未被螺旋管668锁定,而可以向下方移动,可以闭合罩663(参照图17)。
在罩663闭合,穿孔器64处于下降位置Q3时,锁定部666的第2锁定孔666b与螺旋管668对向。此时,如果驱动螺旋管668而柱塞668a突出至锁定位置,则柱塞668a贯通第2锁定孔666b,锁定部666被螺旋管668固定。由此,罩663在闭合的位置(以下,称为“闭锁位置”)锁定,此时无法打开罩663(参照图18)。
可以通过按压按钮开关667的操作,使所述螺旋管668动作。在处于闭锁位置的规定的罩663被锁定,用户打开该罩663的情况下,如果用户按压在该罩663中设置的按压按钮开关667,则向螺旋管668的电流供给被停止,柱塞668a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该罩663的锁定被解除。在该状态下,用户可以打开该罩663。
如图3所示,定量部22c通过以使穿孔器64在试剂容器200(300)内部配置于下降位置Q3的状态(参照图8),打开电磁阀22d并且闭锁电磁阀22e,可以经由穿孔器64将试剂容器200(300)内的规定量的试剂吸引到定量部22c内部。由此,定量出测定试样的调制中所需的规定量的试剂。另外,定量部22c通过闭锁电磁阀22d并且打开电磁阀22e,可以向反应腔22a移送在定量部22c内部定量出的试剂。
另外,与配置于外部的大容量试剂容器110连接的定量部22f、电磁阀22g以及22h也同样,通过对这些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向反应腔22a内移送各种试剂。另外,在第2测定单元2内部,设置有用于废弃测定完毕(调制完毕)的试样的废液腔27,通过电磁阀27a的开闭,进行测定完毕(调制完毕)试样的废弃。
如图2所示,样品容器搬送部25可以在铅直方向(箭头Z1以及Z2方向)上直线移动,具有:可以夹持样品容器100的把手部25a、使样品容器100在箭头Y1以及Y2方向上水平移动的样品容器移送部25b、以及条形码读取部25c。
把手部25a配置在检测体搬送单元4搬送的架子101的搬送路径的上方。另外,把手部25a当通过检测体搬送单元4向规定的取入位置43b搬送样品容器100后,在移动到下方(箭头Z2方向)之后,夹持架子101中收容的样品容器100。
另外,把手部25a可以搅拌所夹持的样品容器100内的血液。另外,在搅拌结束之后,在通过样品容器移送部25b移动到检测体设置位置610的检测体设置部25d中,设置样品容器100。另外,如图2所示,在俯视时,第2取入位置43b和检测体设置位置610配置成重叠。
样品容器移送部25b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有检测体设置部25d,可以使检测体设置部25d移动到与测定处理的动作对应的规定的位置。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样品容器移送部25b,使检测体设置部25d配置于图2所示的吸引位置600、和检测体设置位置610。另外,样品容器移送部25b如图1所示,在进行紧急检测体的测定的情况、不使用检测体搬送单元4的情况下,可以移动至单元罩24的外部的规定位置,以使使用者手动设置样品容器100。
条形码读取部25c读取各样品容器100上粘贴的条形码(未图示)。另外,各样品容器100的条形码(未图示)在各检测体中被固有地附设,用于各检测体的分析结果的管理等。
固定保持部26固定保持移送到吸引位置600的样品容器100。具体而言,固定保持部26如图2所示,具有一对夹头部26a,一对夹头部26a相互接近移动而夹持样品容器100。
接下来,详细说明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测定单元2以及第1测定单元3,且试剂容器保持器660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以及300。
图9以及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试剂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与所收容的试剂的种类对应地使用大型(容量约100mL)的试剂容器200、和小型(容量约20mL)的试剂容器300。即,在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中,收容白血球的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在小型的试剂容器300中,收容网状红血球检测用的染色液以及血小板检测用的染色液。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分别在前端(插入到试剂容器设置部62时的插入方向侧端)的上部具备插入穿孔器64的开口部212以及312,设置了该开口部212以及312的前侧部分的形状成为相互相同。另外,大型的试剂容器200的后侧部分(设置了开口部212的前侧的相反一侧的部分)的宽度较宽。另一方面,小型的试剂容器300在全部长度范围内其宽度均匀地形成。这样,试剂容器200以及300各自的前侧部分的形状共通,所以可以针对具有同一形状的保持器部660a~660e的试剂容器设置部62分别设置。进而,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大型的试剂容器200以及小型的试剂容器300这两方的前侧部分的侧面,在对应的部位安装有RFID标签260以及360。该前侧部分的形状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中相同,所以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设置于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的状态下,试剂容器200以及300中的任意一个中设置的RFID标签260以及360都配置于与分别对应的天线62a~62e相邻的位置。
开口部212(312)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形成为从试剂容器200以及300的前侧部分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在所突出的开口部212(312)中,设置有由铝箔等构成的密封材料213(313),试剂容器200(300)被密封。如上所述,在试剂容器200以及300设置于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的状态下,罩663被关闭,且与其连动地穿孔器64下降时,通过穿孔器64的前端,密封材料213以及313被刺穿,穿孔器64插入到开口部212以及312中。
另外,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各试剂容器200(300)中,分别粘贴了印刷有所收容的试剂的名称、试剂的批号、以及使用期限等的签条250(350)。该签条250(350)粘贴在各试剂容器200(300)的后侧表面、和至少一方的横侧面。另外,在签条250(350)的一部分(相当于各试剂容器200(300)的后侧表面的部分)或者全部中,粘贴了表示所收容的试剂的种类的色彩,通过签条250(350)中显示的颜色可以识别试剂的种类。通过该签条250(350)、和试剂容器保持器660的罩663上粘贴的签条632(参照图5)各自的颜色是否一致,可以确认试剂容器200(300)是否设置于正确的保持器部660a~660e中。
<检测体搬送单元的结构>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检测体搬送单元4具有:可以保持收容了收容进行分析前的检测体的样品容器100的多个架子101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可以保持收容了收容进行分析后的检测体的样品容器100的多个架子101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使架子101在箭头X1以及X2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的架子搬送部43;条形码读取部44;探测有无样品容器100的有无探测传感器45;以及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内移动架子101的架子送出部46。
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具有架子送入部411,通过架子送入部411向箭头Y2方向移动,将分析前架子保持部41中保持的架子101一个一个地推出到架子搬送部43上。
架子搬送部43如图2所示通过搬送架子101,将架子中保持的规定的样品容器100配置到第1测定单元3取入检测体的取入位置43a、以及第2测定单元2取入检测体的取入位置43b。另外,架子搬送部43可以向有无探测传感器45确认有无样品容器100的检测体有无探测位置43c、和条形码读取部44读取样品容器100的条形码(未图示)(参照图4)的读取位置43d搬送样品容器100。
架子送出部46配置成夹着架子搬送部43而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对向,在箭头Y1方向上水平地移动。另外,架子送出部46通过在箭头Y1方向上水平移动,将架子搬送部43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和架子送出部46夹持的位置中配置的架子101推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侧。
<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信息处理单元5的结构。信息处理单元5由计算机构成。图11是示出信息处理单元5的结构的框图。信息处理单元5通过计算机5a实现。如图11所示,计算机5a具备本体51、图像显示部52、输入部53。本体51具备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出装置51e、输入输出接口51f、通信接口5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1h,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出装置51e、输入输出接口51f、通信接口5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1h通过总线51j连接。
读出装置51e可以从可搬型记录介质54读出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单元5而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程序54a,将该计算机程序54a安装到硬盘51d中。
在硬盘51d中,保存有对应识别保持器部660a~660e的信息、和表示可以在各保持器部660a~660e中设置的试剂的种类的试剂代码而存储的试剂代码表RCT。图12是示出试剂代码表的构造的示意图。如上所述,针对保持器部660a~660e的每一个,确定了可设置的试剂的种类。即,在保持器部660a中设置收容了白血球的第1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在保持器部660b中设置收容了白血球的第2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在保持器部660c中设置收容了白血球的第3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在保持器部660d中设置收容了网状红血球检测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在保持器部660e中设置收容了血小板检测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在试剂代码表RCT中,与表示保持器部660a的试剂设置位置编号“1”对应地,存储有白血球的第1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代码“S001”,与表示保持器部660b的试剂设置位置编号“2”对应地,存储有白血球的第2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代码“S002”,与表示保持器部660c的试剂设置位置编号“3”对应地,存储有白血球的第3子类分类用的染色液的试剂代码“S003”,与表示保持器部660d的试剂设置位置编号“4”对应地,存储有网状红血球检测用的染色液的试剂代码“S004”,与表示保持器部660d的试剂设置位置编号“5”对应地,存储有血小板检测用的染色液的试剂代码“S005”。
另外,在硬盘51d中,设置有试剂管理表RMT的区域。试剂管理表RMT是用于管理试剂容器保持器660中设置的试剂的表,保存试剂的设置位置(保持器部)、试剂代码、试剂的使用期限、试剂的最大使用次数、串行编号、批号、开封后有效期限、开封日、使用次数等信息。
进而,在硬盘51d中,存储有通知消息MS。通知消息MS是在需要更换试剂时或者在由用户进行试剂更换作业时输出的文字信息。具体而言,在硬盘51d中,存储有“没有试剂。请将罩打开更换试剂容器。”、“打开了并非更换对象的罩。请关闭。”、“请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容器。请将罩关闭。”、“试剂更换完成。”的各通知消息MS。
对输入输出接口51f,经由电缆分别连接着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输入输出接口51f与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的驱动器基板3a以及2a可通信地连接,可以将控制信号输出到驱动器基板3a、2a。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的驱动器基板3a、2a对该控制信号进行解码,与控制信号对应地驱动各机构部的致动器。另外,气泡传感器22p、5个罩开闭传感器63a、以及RFID读出器61a~61e与驱动器基板3a、2a连接,从气泡传感器22p、罩开闭传感器63a、以及RFID读出器61a~61e输出的信号经由驱动器基板3a、2a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5。
[检测体分析装置的动作]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动作。
<检测体分析动作>
首先,说明由检测体分析装置1进行的检测体分析动作。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执行检测体分析控制处理,控制第1测定单元3、第2测定单元2、以及检测体搬送单元4来进行检测体分析。图13是示出由信息处理单元5进行的检测体分析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电源被切断,而检测体分析装置没有起动的状态下,不向螺旋管668供给电流,而各罩663的锁定成为被解除的状态。因此,在检测体分析装置是电源OFF的状态下,用户可以自由地开闭罩663,更换试剂。
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电源被接通,检测体分析装置1起动后,CPU51a开始向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将各罩663在闭锁位置锁定(步骤S101)。在该状态下,CPU51a控制第1测定单元3、第2测定单元2、以及检测体搬送单元4,进行包括各机构的动作检查的初始化动作(步骤S102)。由此,在初始化动作中禁止用户打开罩663,以防止由于在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的动作中拆下试剂容器、或者更换为不适合的试剂容器而产生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动作异常。
另外,在该初始化动作中,CPU51a驱动RFID读出器61a~61e,从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各自的试剂容器保持器660中设置的试剂容器300、200的RFID标签360、260读出试剂信息,对各个试剂信息中包含的试剂代码与试剂代码表中保存着的试剂代码进行比较,判定是否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另外,在该处理中,还判定是否有试剂的残量、是否经过了试剂的使用期限、以及是否经过了由试剂的开封日所确定的开封后有效期限,由此还判定所设置的试剂是不适合还是适合。在该处理中,在试剂不适合的情况下,通过CPU51a执行与后述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同样的处理。但是,由于在初始化动作中不进行检测体的测定,所以不执行步骤S202的测定中断处理。
当初始化动作结束后,检测体分析装置1成为可以开始检测体测定的准备就绪状态。此处,CPU51a停止向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解除各罩663的锁定(步骤S103)。由此,在准备就绪状态下,可以开闭罩663,用户可以进行试剂更换。
用户在开始通过检测体分析装置1进行的检测体分析时,通过操作信息处理单元5将检测体分析的开始指示提供给检测体分析装置1。CPU51a等待所述检测体分析的开始指示的受理(在步骤S104中“否”),当受理了检测体分析的开始指示(在步骤S104中“是”),再次开始向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将各罩663在闭锁位置锁定(步骤S105)。由此,在检测体测定中禁止用户打开罩663,以防止由于在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的动作中拆下试剂容器、或者更换为不适合的试剂容器而产生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动作异常。
CPU51a使检测体搬送单元4搬送架子101(步骤S106),使条形码读取部25c读取第一个(在架子101中搬送方向最下游侧)样品容器100上粘贴的条形码,取得该检测体的检测体信息(检测体ID、测定命令、患者信息等)(步骤S107)。CPU51a根据该检测体信息,从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决定进行该检测体的测定的测定单元(步骤S108),使所决定的测定单元取入样品容器100,使检测体吸引部21或者31从样品容器100吸引检测体(步骤S109)。检测体的吸引完成的样品容器100从测定单元排出,并将其返回到架子101的原来的位置。
在吸引检测体之后,CPU51a使试样调制部22混合该检测体、和与该检测体的测定项目对应的试剂,调制测定试样(步骤S110)。如此使用1次试剂而调制出测定试样后,CPU51a在试剂管理表RMT中将该试剂的使用次数更新为增加1的值。进而,CPU51a使试样调制部22将测定试样供给到检测部23,使检测部23执行检测体的测定(步骤S111)。CPU51a取得检测体的测定数据,解析该测定数据,而得到检测体的分析结果(步骤S112)。接下来,CPU51a判定是否将架子101中保持着的所有样品容器100供给到了测定单元(步骤S113),在存在还没有供给给测定单元的样品容器100的情况下(在步骤S113中“否”),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搬送架子101,使条形码读取部25c读取接下来的样品容器100上粘贴的条形码,取得该检测体的检测体信息。之后,执行步骤S108以后的处理,进行该检测体的分析。
在步骤S113中,在所有样品容器100供给到测定单元的情况下(在步骤S113中“是”),CPU51a使检测体搬送单元4将架子101搬送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42(步骤S114),判定是否存在收容有未测定的样品容器100的接下来的架子101(步骤S115)。在存在接下来的架子101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中“是”),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针对接下来的架子101中保持的检测体,执行步骤S106以下的处理。由此,连续搬送多个架子101,这些架子101中保持的检测体被依次分析。在不存在收容有未测定的样品容器100的接下来的架子101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中“否”),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解除各罩663的锁定。
另外,此处,说明了通过检测体搬送单元4搬送架子101的自动检测体分析动作,但检测体分析装置1还可以进行不使用检测体搬送单元4而用户逐个设置样品容器100并将所设置的样品容器100取入到测定单元内来进行检测体的分析的人工检测体分析动作。
<试剂更换动作>
在进行了所述那样的检测体分析的结果而消耗了试剂的情况、或者试剂的使用期限超过了的情况等下,需要更换试剂。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执行试剂更换控制处理,而控制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从而执行试剂更换动作。图14A~图14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由信息处理单元5进行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CPU51a判定是否需要更换试剂(步骤S201)。在该处理中,在通过分析而消耗试剂且在试剂管理表RMT中试剂的使用次数与最大使用次数一致的情况、即试剂的残量消失的情况下,判定为需要更换试剂。另外,在由气泡传感器22p在从试剂容器200或者300向反应腔22a供给的试剂中检测到气泡的情况下,也判定为试剂的残量消失需要更换试剂。进而,在经过了试剂的使用期限的情况、或者经过了由试剂的开封日所确定的开封后有效期限的情况下,也判定为需要更换试剂。
在步骤S201中无需更换试剂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否”),CPU51a反复步骤S201的处理直到需要更换试剂。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需要更换试剂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是”),CPU51a执行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的测定中断处理(步骤S202)。该测定中断处理是指,在执行自动检测体分析动作中的情况下,控制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以针对尚未进行测定的检测体不开始测定,而针对在该时刻执行测定过程中的检测体直至最后进行检测体的测定,在执行人工检测体分析动作的过程中的情况下,控制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针对在该时刻执行测定过程中的检测体直到最后进行检测体的测定,不受理新的检测体。
当测定中断处理结束后,CPU51a停止向与试剂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对应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解除试剂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的罩663的锁定(步骤S203)。由此,可以开闭该罩663。
接下来,CPU51a从硬盘51d读出通知消息MS,将“没有试剂。请将罩打开更换试剂容器。”的通知消息显示在图像显示部52中(步骤S204)。另外,在步骤S204中,CPU51a与所述通知消息对应地,从蜂鸣器29、39发出警告音。
在步骤S204中,与所述通知消息对应地在图像显示部52显示应更换的试剂的名称、以及表示需要更换试剂的测定单元的信息。作为所显示的表示需要更换试剂的测定单元的信息,例如,用图画显示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的名称、单元编号、“右侧的测定单元”或者“左侧的测定单元”等文字信息、或者第1测定单元3以及第2测定单元2,其中还可以设成将需要更换试剂的测定单元用与不需要更换试剂的测定单元不同的颜色来显示图像信息等,还可以组合文字信息以及图像信息这双方。
用户通过所述通知消息,除了更换需要试剂以外,还可以得知应更换的试剂的种类以及需要更换试剂的测定单元。用户准备要更换的新的试剂,打开需要更换试剂的测定单元的前面罩24a或者34a。用户确认试剂容器保持器660的各罩663上粘贴的签条632,识别保持器部660a~660e中的试剂的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打开试剂的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中的罩663。如果这样打开了罩663,则与该罩663对应的罩开闭传感器63a检测罩663的打开,而输出检测信号。
另外,此处,即使是更换对象的试剂以外的试剂,但由于试剂量的残量少、使用期限快到等理由,用户有时希望对其更换。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与设置了希望更换的试剂容器的试剂容器设置部62对应的按压按钮开关667,向检测体分析装置1提供与该试剂容器设置部62对应的罩663的锁定解除指示。CPU51a对按压按钮开关667的输出信号进行监视,判定是否受理了锁定解除指示(步骤S205)。在受理了锁定解除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中“是”),停止向与所按压的按压按钮开关667对应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解除该罩663的锁定(步骤S206)。由此,可以实现试剂更换对象以外的罩663的开闭。如果用户这样打开了锁定被解除的罩663,则与该罩663对应的罩开闭传感器63a检测罩663的打开,输出检测信号。
CPU51a在步骤S206中解除了罩的锁定的情况、或者在步骤S205中没有受理锁定解除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中“否”),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的检测信号,判定是否检测到罩663的打开(步骤S207)。如果没有检测到罩663的打开(在步骤S207中“否”),则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5,再次判定是否受理了锁定解除指示。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7中检测到罩663的打开的情况下(在步骤S207中“是”),CPU51a判定所打开的罩663是否为试剂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的罩(步骤S208)。在所打开的罩663与试剂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的罩不同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中“否”),CPU51a从硬盘51d读出通知消息MS,将“打开了并非更换对象的罩。请关闭。”的通知消息显示在图像显示部52中,使蜂鸣器39、29产生警告音(步骤S209)。由此,向用户通知打开了与试剂更换对象不同的保持器部的罩,唤起注意。
当由用户关闭了所打开的罩663后,与该罩对应的罩开闭传感器63a检测罩的闭锁。CPU51a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的输出信号,判定罩663是否关闭(步骤S210)。如果没有检测到罩663的闭锁(在步骤S210中“否”),则CPU51a直到检测到罩663的闭锁为止反复步骤S21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0中检测到罩663的闭锁的情况下(在步骤S210中“是”),CPU51a使蜂鸣器39、29停止警告音,结束通知消息的显示(步骤S211)。此时,结束显示的通知消息是在步骤S209中显示的催促闭锁罩的通知消息,在步骤S204中显示的催促更换试剂的通知消息的显示被维持。另外,在该时刻,在后述的步骤S214中显示的催促设置适合的试剂的通知消息正在显示的情况下,结束该通知消息的显示。
此处,在一旦被打开了的罩663的保持器部中,试剂容器有时被更换。例如,即使是更换对象的试剂以外的试剂,但由于试剂量的残留少、使用期限快到等理由,而有时被更换。另外,用户有时与更换对象的试剂的保持器部弄混而打开其他保持器部的罩663,并将该试剂容器更换为更换对象的新的试剂容器。此时,CPU51a对关闭了罩663的保持器部的RFID读出器进行驱动,从该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300的RFID标签260、360,读出试剂信息(步骤S212),判定所设置的试剂适合与否(步骤S213)。在该处理中,CPU51a从试剂代码表RCT读出与打开了罩663的保持器部对应的试剂代码,通过是否与从RFID标签260、360读出的试剂信息中包含的试剂代码一致,判定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是否适合。
在步骤S213中,在所更换的试剂不适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13中“否”),CPU51a从硬盘51d读出通知消息MS,将“请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的通知消息显示在图像显示部52中,使蜂鸣器39、29产生警告音(步骤S214)。由此,向用户通知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不适合,催促设置适合的试剂。进而,CPU51a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的检测信号,判定是否再次检测到罩663的打开(步骤S215)。如果没有检测到罩663的打开(在步骤S215中“否”),则CPU51a直到检测到罩663的打开为止,反复步骤S215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5中检测到罩663的打开的情况下(在步骤S215中“是”),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10,判定罩663是否关闭。
另外,在步骤S213中,在罩663闭合了的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是适合的情况、即该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的试剂代码与和该保持器部对应起来的试剂代码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213中“是”),CPU51a判定在该保持器部中是否更换了试剂(步骤S216)。在试剂管理表RMT中,登记与所设置的试剂相关的信息,包括各试剂固有的串行编号。即,如果从RFID标签260、360读出的串行编号与登记于试剂管理表RMT中的其设置位置处的试剂的串行编号一致,则在罩663的开闭前设置于该保持器部中的试剂、和在罩663的开闭后设置于该保持器部中的试剂相同,而可以判断为没有更换试剂。另一方面,如果从RFID标签260、360读出的串行编号与登记于试剂管理表RMT中的其设置位置处的试剂的串行编号不一致,则在罩663的开闭前设置于该保持器部中的试剂、和在罩663的开闭后设置于该保持器部中的试剂不同,而可以判断为试剂被更换了。在步骤S216的处理中,CPU51a通过这样对从RFID标签260、360读出的试剂的串行编号、与试剂管理表RMT中登记的其设置位置处的试剂的串行编号进行对照,判断试剂是否被更换。
在步骤S216中,在所述保持器部中更换了试剂的情况下(在步骤S216中“是”),CPU51a在试剂管理表RMT中,与表示该保持器部的设置位置对应起来存储从RFID标签360、260读出的试剂信息(步骤S217)。此时,在试剂管理表RMT中此前存储的与该设置位置对应的试剂信息、即与更换前的试剂相关的试剂信息被削除。CPU51a在执行了步骤S217的处理之后,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5。另一方面,在步骤S216中,在所述保持器部中没有更换试剂的情况下(在步骤S216中“否”),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05。
在步骤S208中,在所打开的罩663是试剂更换对象的保持器部的罩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中“是”),CPU51a结束在步骤S204中显示的催促更换试剂的通知消息的显示(步骤S218)。
在步骤S218中,当结束催促更换试剂的通知消息的显示后,CPU51a向与所打开的罩663对应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将该罩663在打开位置锁定(步骤S219)。由此,在没有更换试剂的情况、以及没有设置适合的试剂的情况下,罩663闭合的情形被防止,适合并且可靠地进行试剂更换。
接下来,CPU51a对打开了罩663的保持器部的RFID读出器进行驱动,开始从该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300的RFID标签260、360读出试剂信息(步骤S220)。在该处理中,对RFID读出器进行驱动,从与该RFID读出器连接的天线开始发送电波。此处,当在该保持器部中更换了试剂容器300、200后,从新的试剂容器300、200上粘贴的RFID标签360、260通过RFID读出器读出试剂信息。
另一方面,存在用户的身边没有适合的试剂的情况等用户不想更换试剂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按下在打开位置锁定的罩663中设置的按压按钮开关667,向检测体分析装置1提供锁定解除指示。CPU51a判定是否受理了所述锁定解除指示(步骤S221),在受理了锁定解除指示时(在步骤S221中“是”),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25,解除该罩663的锁定(步骤S225)。由此,用户在无需更换试剂的情况、或者无法进行试剂更换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试剂更换而关闭罩663。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1中没有受理锁定解除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221中“否”),CPU51a根据如上所述读出的试剂信息,判定是否设置了新的试剂容器(步骤S222)。在该处理中,CPU51a对从RFID标签260、360读出的试剂的串行编号、与试剂管理表RMT中登记的该设置位置处的试剂的串行编号进行对照,如果两者一致,则判定为没有设置新的试剂容器,如果两者不一致,则判定为设置了新的试剂容器。CPU51a在步骤S222中没有检测到新试剂容器的设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22中“否”),直到检测到新试剂容器的设置为止,反复步骤S22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2中检测到新试剂容器的设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22中“是”),CPU51a判定所更换的试剂适合与否(步骤S223)。步骤S223的处理与步骤S213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223中,在所更换的试剂不适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23中“否”),CPU51a从硬盘51d读出通知消息MS,将“请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的通知消息显示在图像显示部52中,使蜂鸣器39、29产生警告音(步骤S22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21。由此,向用户通知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不适合,而催促正确地设置试剂。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3中,在所更换的试剂适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223中“是”),CPU51a停止向与处于打开位置的该罩663对应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解除该罩663的锁定(步骤S225)。由此,可以在设置了适合的试剂之后关闭罩663。
接下来,CPU51a从硬盘51d读出通知消息MS,将“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容器。请将罩关闭。”的通知消息显示在图像显示部52中(步骤S226)。在该情况下,其他通知消息显示于图像显示部中,并且发出了警告音的情况下,CPU51a结束该其他通知消息显示,使警告音停止。
接下来,CPU51a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的输出信号,判定罩663是否关闭(步骤S227)。如果没有检测到罩663的闭锁(在步骤S227中“否”),则CPU51a直到检测到罩663的闭锁为止,反复步骤S227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7中检测到罩663的闭锁的情况下(在步骤S227中“是”),CPU51a再次开始向与检测到闭锁的该罩663对应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将该罩663在闭锁位置锁定(步骤S228)。由此,防止再次更换为错误的试剂。
接下来,CPU51a结束在步骤S226中显示的催促闭锁罩的通知消息的显示(步骤S229),将从RFID标签360、260读出的试剂信息登记在试剂管理表RMT中(步骤S230)。在该处理中,在试剂管理表RMT中此前存储的与该设置位置对应的试剂信息、即与更换前的试剂相关的试剂信息被削除,将从RFID标签360、260读出的试剂信息与表示该保持器部的设置位置对应起来存储。
接下来,CPU51a使所驱动的RFID读出器停止,结束从设置有该RFID读出器的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300的RFID标签260、360读出试剂信息(步骤S231)。
另外,CPU51a执行试剂更换时序(步骤S232)。试剂更换时序是指,在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中,用于为了排出由于试剂更换而在穿孔器64至反应腔22a的流路中产生的气泡,从更换后的试剂容器中吸引规定量的试剂,对作为其结果滞留于反应腔22a中的试剂进行废弃的第1测定单元3或者第2测定单元2的控制处理。
当试剂更换时序结束后,CPU51a从硬盘51d读出通知消息MS,将“试剂更换完成。”的通知消息显示在图像显示部52中(步骤S233)。
在步骤S233中将旨在试剂更换完成的通知消息显示于图像显示部52中之后,CPU51a停止向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解除各罩663的锁定(步骤S234)。在步骤S233中显示通知消息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CPU51a结束该通知消息的显示(步骤S235),结束试剂更换控制处理。
通过所述那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设置将罩663在打开位置锁定、以及解除该锁定的螺旋管668,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控制利用该螺旋管实现的罩663的打开位置处的锁定及其解除,所以可以防止在试剂更换时,处于打开位置的罩663在不应闭锁的定时被闭锁。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试剂更换中打开了罩663时,通过在该打开位置锁定罩663,即使更换为收容有不适合的试剂的试剂容器,不会原样地关闭罩663,而可以容易地重新更换为适合的试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可以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独立地检测各罩663的打开,所以可以可靠地检测罩663为打开的状态,可以将罩663在打开位置可靠地锁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CPU51a判定是否需要更换试剂,在判定为需要更换试剂时,将所打开的罩663锁定,所以可以在需要更换试剂时为了试剂更换而将罩在打开位置锁定,可以顺利地进行试剂更换。
另外,在新的试剂容器设置于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时,对该试剂的试剂代码、与在试剂代码表RCT中应设置到该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的试剂的试剂代码进行对照,在所设置的试剂容器不是收容应设置到该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的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输出“请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这样的催促设置其他试剂容器的通知消息,所以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没有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并且,可以容易地识别接下来应进行的作业是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
另外,在显示所述催促设置适合的试剂的通知消息时,该试剂容器设置部62的罩663在打开位置被锁定,所以罩663被闭锁而不会执行检测体的测定动作。另外,直到设置适合的试剂之前,所述罩663在打开位置原样地被锁定,所以用户可以容易地重新设置适合的试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可以将罩663在打开位置以及闭锁位置这2个位置锁定,所以在不应进行试剂更换时可以将罩663在闭锁位置锁定,在应进行试剂更换时可以将罩663在打开位置锁定,用户可以顺利并且可靠地进行试剂更换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当罩663在打开位置被锁定的状态时,按下按压按钮开关667,在受理了锁定解除指示时,解除该罩663的锁定,所以在无需更换试剂、或者例如由于身边没有适合的试剂等理由而无法进行试剂更换时,即使打开了罩663,用户也可以容易地关闭罩663。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检测体分析装置判断为需要更换试剂的情况下,执行试剂更换动作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检测体分析装置从用户受理了试剂更换的指示的情况下,执行试剂更换动作。
图15是示出该情况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在检测体分析装置从用户受理了试剂更换的指示的情况下,CPU51a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的检测信号,判定是否检测到某一罩663的打开(步骤S401)。如果没有检测到某一罩663的打开(在步骤S401中“否”),则CPU51a直到检测到某一罩663的打开为止,反复步骤S401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1中检测到某一罩663的打开的情况下(在步骤S401中“是”),CPU51a对打开了罩663的保持器部的RFID读出器进行驱动,从该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200、300的RFID标签260、360,读出试剂信息(步骤S402),判定是否设置了新的试剂容器(步骤S403)。另外,直到图15所示的试剂更换控制处理结束为止,继续通过RFID读出器读出试剂信息。在步骤S403中判定为设置了新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在步骤S403中“是”),CPU51a根据继续读出的试剂信息,判定保持器部中设置的试剂是否适合(步骤S404)。在试剂适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404中“是”),CPU51a在试剂管理表RMT中与表示该保持器部的设置位置对应起来存储从RFID标签360、260读出的试剂信息(步骤S405)。
接下来,CPU51a通过罩开闭传感器63a的检测信号,判定所打开的罩663是否被闭锁(步骤S406),在被闭锁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是”),结束处理,在没有被闭锁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否”),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03。
CPU51a在步骤403中判定为没有设置新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在步骤S403中“否”),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406。另外,CPU51a在步骤404中判定为试剂不适合的情况下(在步骤S404中“否”),向与所打开的罩663对应的螺旋管668供给电流,将该罩663在打开位置锁定(步骤S407)。
接下来,CPU51a根据继续读出的试剂信息,判定在保持器部中是否设置了适合的试剂(步骤S408),在设置了适合的试剂的情况下,解除该罩663的打开位置处的锁定(步骤S409),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405。另一方面,在没有设置适合的试剂的情况下(在步骤S408中“否”),CPU51a直到设置适合的试剂为止,反复步骤S408的处理。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判定在步骤S213、S223中设置的试剂是否为适合的试剂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省略这些步骤,而不执行所设置的试剂容器是否适合的判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将螺旋管668的柱塞668a插入到第1锁定孔666a以及第2锁定孔666b中而锁定罩663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可以将罩663在打开位置以及闭锁位置锁定的构造即可,例如,也可以代替螺旋管而通过马达或者气缸那样的致动器,使锁定销插入到锁定孔,从而锁定罩663。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1个螺旋管668进行罩663的打开位置处的锁定和闭锁位置处的锁定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1个螺旋管等致动器进行罩663的打开位置处的锁定,通过另1个致动器进行罩663的闭锁位置处的锁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可以将罩663在打开位置以及闭锁位置这2个位置锁定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使罩663的打开位置的锁定成为可能,而不进行闭锁位置处的锁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穿孔器升降机构665连结罩663和穿孔器64,且罩663和穿孔器64通过用户的操作一体地升降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用于使穿孔器64升降的马达等驱动源,当使罩66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信息处理单元5对驱动源进行控制,与罩663的升降连动地使穿孔器64升降,也可以与罩663独立地使穿孔器64升降。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步骤S204、S209、S214、S224中,通过与通知消息一起产生警告音来进行通知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输出通知消息,而不产生警告音,也可以仅输出警告音,而不输出通知消息。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分别将样品容器100取入到单元内部,并在单元内部从样品容器100吸引检测体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成第1测定单元从处于检测体搬送单元上的样品容器100中直接吸引检测体,也可以设成第2测定单元从处于检测体搬送单元上的样品容器100中直接吸引检测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即使罩少许上升时就探测罩663的打开,并在罩完全闭锁时探测罩663的闭锁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罩663完全打开时探测罩663的打开,在即使罩663从完全打开的状态少许下降时就探测罩663的闭锁。另外,也可以在罩663上升至规定的高度时探测罩663的打开,在罩663下降至该规定的高度时探测罩663的闭锁。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5个罩663独立地设置于5个试剂容器设置部62中,但也可以对多个试剂容器设置部62设置共通的罩,将该罩在打开位置以及闭锁位置锁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可以将罩663在打开位置以及闭锁位置锁定的结构,但也可以不设置罩663,而可以将前面罩24a、34a在打开位置以及闭锁位置锁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测体分析装置具备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这2个测定单元的结构,但不限于此。检测体分析装置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的测定单元,检测体分析装置也可以具备1个测定单元。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与第1测定单元、第2测定单元以及检测体搬送单元独立地设置的信息处理单元,控制第1测定单元、第2测定单元以及检测体搬送单元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第1测定单元、第2测定单元以及检测体搬送单元各自的内部设置搭载了CPU以及存储器等的控制基板,将各个控制基板与信息处理单元可通信地连接,按照从信息处理单元发送的指令,控制基板控制第1测定单元、第2测定单元以及检测体搬送单元的各机构部分。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测体分析装置具备与第1测定单元以及第2测定单元独立地设置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测定单元以及信息处理单元设成搭载于1个框体内的一体型的检测体分析装置。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血液凝固测定装置、免疫分析装置、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尿定性分析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或者免疫分析装置那样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以外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并且使用多个种类的试剂来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试剂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不限于收容了血球分析用的染色液的试剂容器。在血液凝固测定装置中将收容血液凝固测定用试剂的试剂容器、在尿中有形成分分析装置中将收容尿中有形成分分析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在尿定性分析装置中将收容尿定性分析用试剂的试剂容器、在生化学分析装置中将收容生化学分析用试剂的试剂容器、在免疫分析装置中将收容免疫分析用试剂的试剂容器分别设置到试剂容器设置部中。另外,在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中,也可以将收容了血球分析用的染色液以外的试剂例如溶血剂的试剂容器设置到试剂容器设置部中。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单一计算机5a执行计算机程序54a的所有处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设成通过多个装置(计算机)分散执行与所述计算机程序54a同样的处理的分散系统。

Claims (11)

1.一种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试剂容器,该试剂容器收容有用于检测体的分析的试剂;
罩,使所述容器设置部成为打开状态以及闭锁状态;
锁定机构,许可以及禁止所打开的所述罩的闭锁;
探测部,对所述罩的打开进行探测;以及
控制部,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探测部探测到所述罩打开的情况下,判定是否需要更换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基于判定结果,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2.一种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试剂容器,该试剂容器收容有用于检测体的分析的试剂;
罩,使所述容器设置部成为打开状态以及闭锁状态;
锁定机构,许可以及禁止所打开的所述罩的闭锁;
读取部,从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所述试剂容器上所附的信息记录介质,读取该试剂容器中收容的试剂的试剂信息;以及
控制部,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出的试剂信息判定是否在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容器,基于判定结果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所述试剂信息包括表示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中收容的试剂的种类的种类信息、表示试剂的残量的残量信息、以及表示试剂的有效期限的期限信息中的至少1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还包括:
通知部,
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设置了适合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以应许可所述罩的闭锁的方式控制所述锁定机构,并使所述通知部通知催促闭锁所述罩的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还包括:
通知部,
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没有设置适合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使所述通知部通知催促旨在设置所述适合的试剂容器的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能够许可以及禁止所闭锁的所述罩的打开,
所述控制部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打开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能够受理由用户发出的禁止所述罩的闭锁的解除指示,在禁止所述罩的闭锁的情况下,在受理了来自用户的所述解除指示时,解除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禁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中,
设置了多个所述容器设置部以及所述罩,
所述多个罩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容器设置部各自中。
8.一种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试剂容器,该试剂容器收容有用于检测体的分析的试剂;
罩,使所述容器设置部成为打开状态以及闭锁状态;
锁定机构,许可以及禁止所打开的所述罩的闭锁;以及
控制部,对由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所述罩的闭锁的许可以及禁止进行控制;
吸引管,从所述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试剂容器吸引试剂;以及
连动部,与所述罩的开闭连动地使所述吸引管移动,以便在所述罩被打开时使所述吸引管从试剂容器退出,在所述罩被闭锁时使所述吸引管进入到试剂容器,
其中,
所述试剂容器具备能够由所述吸引管进行刺穿的盖部,
所述连动部与所述罩的开闭连动地使所述吸引管移动,以便在所述罩被闭锁时使所述吸引管刺穿盖部而进入到试剂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试剂容器的液量进行监视,基于监视结果,判定是否需要更换试剂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还包括:
试样调制部,根据试剂容器中收容的试剂和检测体调制测定试样;以及
检测部,对由所述试样调制部调制出的测定试样中包含的血球的种类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试剂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收容了染色液的试剂容器,该染色液用于对检测体中包含的检测对象物进行染色。
CN2011100428561A 2010-03-30 2011-02-17 检测体分析装置 Active CN102207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8997 2010-03-30
JP2010078997A JP5466066B2 (ja) 2010-03-30 2010-03-30 検体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7510A CN102207510A (zh) 2011-10-05
CN102207510B true CN102207510B (zh) 2013-10-30

Family

ID=4416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8561A Active CN102207510B (zh) 2010-03-30 2011-02-17 检测体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68656B2 (zh)
EP (1) EP2372374B1 (zh)
JP (1) JP5466066B2 (zh)
CN (1) CN102207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3040B2 (ja) * 2009-08-28 2014-06-0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6118223B2 (ja) * 2013-09-27 2017-04-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体吸引装置、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チップ収容容器
US20160238627A1 (en) 2015-02-13 2016-08-18 Abbott Laboratories Decapping and capp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diagnostic analyzers
FI20155109A (fi) * 2015-02-19 2016-08-20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Oy Pullolokero analysaattorilaitteelle
CN107110857B (zh) 2015-03-31 2019-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免疫测定装置
JP6605245B2 (ja) * 2015-07-22 2019-11-13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GB2542757A (en) * 2015-08-13 2017-04-05 Acquascience Ltd A Method for Supplying Histology Reagents
CN108245183A (zh) * 2018-01-23 2018-07-0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放射科医疗检查试验台
WO2019198493A1 (ja) 2018-04-12 2019-10-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解質分析装置
WO2019198400A1 (ja) 2018-04-12 2019-10-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解質分析装置
WO2020090652A1 (ja) 2018-10-31 2020-05-0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電解質分析装置
US11992845B2 (en) 2018-12-14 2024-05-28 Leica Biosystems Melbourne Pty Ltd Reagent cassette
US20220283195A1 (en) * 2019-09-20 2022-09-08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WO2021065652A1 (ja) * 2019-09-30 2021-04-08 積水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試薬管理方法
JP7281600B2 (ja) * 2020-04-27 2023-05-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6762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仪
JP2008096208A (ja) * 2006-10-10 2008-04-24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216173A (ja) * 2007-03-07 2008-09-18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000Y2 (ja) * 1988-05-19 1995-05-01 東亜医用電子株式会社 安全機構を備えた試料吸引装置
DE3938559A1 (de) * 1989-11-21 1991-05-23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Reagenzbevorratungssystem fuer ein medizinisches analysegeraet
JP2692413B2 (ja) * 1991-04-26 1997-12-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試薬取扱方法
US5314825A (en) * 1992-07-16 1994-05-24 Schiapparelli Biosystems, Inc. Chemical analyzer
JP3200512B2 (ja) * 1993-12-02 2001-08-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JPH09196925A (ja) * 1996-01-19 1997-07-31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4658411B2 (ja) * 2001-09-11 2011-03-2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流路接続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試薬ホルダ
EP1291659A3 (en) * 2001-09-06 2008-05-21 Sysmex Corporation Automatic sample analyzer and its components
JP2004062767A (ja) * 2002-07-31 2004-02-26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自動券売機
EP2413136B1 (en) * 2003-07-18 2013-07-03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analyte detection
JP4832121B2 (ja) * 2006-03-10 2011-12-0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システム
JP4851266B2 (ja) * 2006-06-30 2012-01-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
WO2014039703A1 (en) * 2012-09-05 2014-03-13 Cepheid Universal docking bay and data door in a fluidic analysi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6762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仪
JP2008096208A (ja) * 2006-10-10 2008-04-24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216173A (ja) * 2007-03-07 2008-09-18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72374B1 (en) 2018-10-24
JP2011209207A (ja) 2011-10-20
EP2372374A3 (en) 2017-09-13
JP5466066B2 (ja) 2014-04-09
EP2372374A2 (en) 2011-10-05
CN102207510A (zh) 2011-10-05
US20110244557A1 (en) 2011-10-06
US8968656B2 (en) 2015-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7510B (zh) 检测体分析装置
CN102314929B (zh) 检测体分析装置及向试剂容器的记录介质写入信息的方法
CN102235965B (zh) 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由该装置进行的对用户的通知方法
JP3142873B2 (ja) 磁性粒子の特異的結合による検定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582332B1 (ko) 병원체의 신속 검출을 위한 장치
CN102621338B (zh) 试样分析仪
CN105785058B (zh) 粒子分析装置以及试剂容器
US8728413B2 (en) Reagent container pack
CN101844051B (zh) 试剂调制装置、试剂调制方法以及检体处理系统
CN104246510A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9726680B2 (en) Reaction vessel, assay device, and measuring method
CN104755603A (zh) 试样调制装置、细胞分析装置以及过滤器部件
JP202110561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5283767A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3673451A1 (en) Smart method for feedback generation during sample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US20100062521A1 (en) Packaging device for biological analysis
CN104511193A (zh) 过滤器部件及细胞取得方法
EP3718632B1 (en) Probe fluid analyzer system
CN113777318A (zh) 样本分析仪及特定蛋白检测方法
US20230358775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ssay timing
CN116893267A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仪的控制方法
JP2003194827A (ja) 試料分析装置と測定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試料分析システム
CN115843276A (zh) 用于多个测试装置的并行处理的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