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782A -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782A
CN102205782A CN2010105071344A CN201010507134A CN102205782A CN 102205782 A CN102205782 A CN 102205782A CN 2010105071344 A CN2010105071344 A CN 2010105071344A CN 201010507134 A CN201010507134 A CN 201010507134A CN 102205782 A CN102205782 A CN 102205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omotor
car
blowing engine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71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5782B (zh
Inventor
李东武
金华军
王志海
陈文强
由毅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MAI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071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5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5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5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防雾空调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同时提供了具体的防雾方法。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相连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压缩机、鼓风机,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室内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充分利用原有的空调系统,增加少量的传感器就能实现车内防雾功能,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提供了具体的防雾方法;利用微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控制风门及鼓风机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改善了车内环境,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是关于改善汽车车内环境的一种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除雾方法。
背景技术
有经验的驾驶员,都有过因前挡风玻璃起雾而影响驾驶视线的苦恼体验,除了给驾驶员带来驾驶不便外同时也为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中国专利局于2005年5月4日公告了一份CN2696891Y号文献,名称为汽车自动防雾装置,该防雾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装在汽车挡风玻璃或窗玻璃的车内一面;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装在汽车的车内。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或输出电路连接汽车空调的除雾控制开关。温度传感器通过线性化电路与比较器电路或者减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湿度传感器通过检测电路与比较器电路或者减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线性化电路后连接除法电路的输入端,除法电路的输出端与乘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湿度传感器经检测电路与乘法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防雾装置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实施成本较高;同时该装置也没有具体的防雾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雾装置结构复杂,实施成本较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同时提供了具体的防雾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相连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压缩机、鼓风机,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室内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现在汽车内都装有空调系统,在现有的空调系统上,已有环境温度传感器,再加装一湿度传感器;在原有的室内温度传感器中加装一个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控制器根据车内外温度、车内湿度、前挡风玻璃温度自动判断是否具备起雾条件,如具备起雾条件,则自动启动空调装置,并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自动进行加热或制冷模式的设定;若环境温度低则将空调装置设置在加热模式进行除湿;若环境温度高则将空调装置设置在制冷模式进行除湿;由于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空调系统,只要增加少量的传感器就能达到防雾功能,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控制器包括微电脑及与微电脑相连的输入信号处理模块、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室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相连,输出信号处理模块与压缩机、鼓风机相连;微电脑根据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外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内湿度、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内温度进行起雾条件判断,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不同模式的输出控制,输出控制包括压缩机启动方式控制、鼓风机启停控制;控制器采用微电脑具有处理速度快、运算能力强、成本低的优点,设计适当的程序就能很好地满足防雾的要求。
作为优选,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有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用于车内通风循环的模式控制,微电脑的输出控制包括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的内循环控制和外循环控制。在春季和秋季即当车内温度较适当时,如车内湿度大,只要简单地启动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就能改善车内空气湿度状态,节约了能源。
作为优选,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有混合风门伺服电机;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用于冷气与循环风混合比例控制,微电脑的输出控制包括冷气与循环风混合比例控制。微电脑通过混合风门伺服电机调节车内湿度,防止挡风玻璃起雾。
作为优选,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鼓风机调速模块,接鼓风机调速模块与所述鼓风机相连;鼓风机调速模块用于鼓风机的风量控制,微电脑的输出控制包括鼓风机的风量控制。微电脑根据车内的湿度大小自动调节鼓风机风速,提高防雾、除雾效率。
作为优选,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模式伺服电机;模式伺服电机用于空调设备的模式控制,微电脑输出控制包括空调设备的模式控制。模式伺服电机控制出风模式,包括除霜模式、吹脸模式、吹脚模式、吹脚加除霜模式、吹脸加吹脚模式。
基于上述自动防雾空调系统的防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通过湿度传感器采集车内湿度,通过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的室内温度传感器采集车内温度,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车外温度;
B.     当车内湿度大于70%,并且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温度差大于5℃,则进入步骤C;
C.     当车外温度在16℃以上进入步骤D,当车外温度在5℃~16℃范围则进入步骤E,当车外温度低于5℃则进入步骤F;
D.     采用制冷方式启动压缩机、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内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最冷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E.     采用制冷方式启动压缩机同时进行空气加热、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内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中间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F.     进行空气加热、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外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最热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原有的空调系统,增加少量的传感器就能实现车内防雾功能,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提供了具体的防雾方法;利用微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控制风门及鼓风机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改善了车内环境,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防雾空调系统的一种系统框图。
图中:1.控制器,2.输入信号处理模块,3.微电脑,4.输出信号处理模块,5.室内温度传感器,6.环境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鼓风机调速模块,9.鼓风机,10.压缩机,11.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12. 混合风门伺服电机,13.模式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参见图1,控制器1包括微电脑3及与微电脑3相连的输入信号处理模块2、输出信号处理模块4,室内温度传感器5环境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分别与输入信号处理模块2相连,室内温度传感器5中有一个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鼓风机调速模块8、压缩机10、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11、混合风门伺服电机12、模式伺服电机13分别与输出信号处理模块4相连,鼓风机9与鼓风机调速模块8相连。
微电脑3通过输入信号处理模块2接收室内温度传感器5的车内温度及前挡风玻璃内表面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6的车外温度、湿度传感器7的车内湿度,当车内湿度大于70%,并且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温度差大于5℃、车外温度在16℃以上则采用制冷方式启动压缩机10、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11置于内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12置于最冷位置、鼓风机9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13置于除霜模式;当车内湿度大于70%,并且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温度差大于5℃、车外温度在5℃~16℃范围则采用制冷方式启动压缩机同时进行空气加热、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内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中间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当车内湿度大于70%,并且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温度差大于5℃、车外温度低于5℃则进行空气加热、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外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最热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最佳方案之一,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6)

1.                一种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相连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压缩机、鼓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所述控制器包括微电脑及与微电脑相连的输入信号处理模块、输出信号处理模块,所述输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压缩机、鼓风机相连;所述微电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外温度、湿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内湿度、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内温度进行起雾条件判断,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不同模式的输出控制,所述输出控制包括压缩机启动方式控制、鼓风机启停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有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用于车内通风循环的模式控制,所述微电脑的输出控制包括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的内循环控制和外循环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有混合风门伺服电机;所述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用于冷气与循环风混合比例控制,所述微电脑的输出控制包括冷气与循环风混合比例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鼓风机调速模块,所述接鼓风机调速模块与所述鼓风机相连,所述鼓风机调速模块用于鼓风机的风量控制,所述微电脑的输出控制包括鼓风机的风量控制。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处理模块还连接模式伺服电机,所述模式伺服电机用于空调设备的模式控制,所述微电脑输出控制包括空调设备的模式控制。
6.                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雾空调系统的防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通过湿度传感器采集车内湿度,通过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内表面的室内温度传感器采集车内温度,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车外温度;
B.     当车内湿度大于70%,并且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温度差大于5℃,则进入步骤C;
C.     当车外温度在16℃以上进入步骤D,当车外温度在5℃~16℃范围则进入步骤E,当车外温度低于5℃则进入步骤F;
D.     采用制冷方式启动压缩机、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内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最冷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E.     采用制冷方式启动压缩机同时进行空气加热、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内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中间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F.     进行空气加热、内外循环风门伺服电机置于外循环、混合风门伺服电机置于最热位置、鼓风机风量中档、模式伺服电机置于除霜模式。
CN 201010507134 2010-10-15 2010-10-15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Active CN102205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07134 CN102205782B (zh) 2010-10-15 2010-10-15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07134 CN102205782B (zh) 2010-10-15 2010-10-15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782A true CN102205782A (zh) 2011-10-05
CN102205782B CN102205782B (zh) 2013-06-19

Family

ID=4469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07134 Active CN102205782B (zh) 2010-10-15 2010-10-15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5782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8140A (zh) * 2013-05-28 2013-09-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内表面自动除雾系统
CN104197476A (zh) * 2014-09-27 2014-12-10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除雾效果的手动空调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33043A (zh) * 2014-11-14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除臭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以及车辆
CN105235646A (zh) * 2015-10-09 2016-01-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除雾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891861A (zh) * 2017-03-09 2017-06-27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724980B2 (en) 2014-08-20 2017-08-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indshield defog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7458176A (zh) * 2017-07-31 2017-12-1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运行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8909407A (zh) * 2013-05-17 2018-11-3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控制装置及方法、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CN109606068A (zh) * 2019-01-29 2019-04-1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33158A (zh) * 2019-02-19 2019-05-10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防瞬间起雾系统、防瞬间起雾方法及车辆
CN109922979A (zh) * 2016-08-26 2019-06-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
CN110293819A (zh) * 2019-07-17 2019-10-0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CN110816475A (zh) * 2019-12-05 2020-02-21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车窗除雾装置及车窗除雾方法
CN111204191A (zh) * 2020-01-19 2020-05-29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483292A (zh) * 2020-04-07 2020-08-0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空调除霜及防结雾控制方法
CN112677732A (zh) * 2020-12-29 2021-04-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6259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窗户凝露空调器以及防窗户凝露控制方法
US11267314B2 (en) 2017-11-15 2022-03-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vehicle window anti-fogging strategy
CN115091917A (zh) * 2022-06-24 2022-09-23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车窗防雾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97313B2 (en) 2017-11-15 2024-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vehicle window anti-fogging strateg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2694Y (zh) * 2003-06-24 2004-11-03 邬益飞 车用空气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696891Y (zh) * 2003-11-13 2005-05-04 彭小毛 汽车自动防雾装置
CN200947178Y (zh) * 2006-07-12 2007-09-12 上海荣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环境控制系统
US20070235549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Nissan Motor Co., Ltd. Glass temperature detecting system, window fog detecting system,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window fog detecting method
US20080104979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Sung Mo Lee Dehumidifying method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windshiel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2694Y (zh) * 2003-06-24 2004-11-03 邬益飞 车用空气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696891Y (zh) * 2003-11-13 2005-05-04 彭小毛 汽车自动防雾装置
US20070235549A1 (en) * 2006-04-10 2007-10-11 Nissan Motor Co., Ltd. Glass temperature detecting system, window fog detecting system,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window fog detecting method
CN200947178Y (zh) * 2006-07-12 2007-09-12 上海荣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汽车环境控制系统
US20080104979A1 (en) * 2006-11-07 2008-05-08 Sung Mo Lee Dehumidifying method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windshield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9407B (zh) * 2013-05-17 2022-02-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控制装置及方法、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US11320162B2 (en) 2013-05-17 2022-05-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hermal image sensor and user interface
CN108909407A (zh) * 2013-05-17 2018-11-3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控制装置及方法、空气调节机以及车辆
CN103318140B (zh) * 2013-05-28 2016-01-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内表面自动除雾系统
CN103318140A (zh) * 2013-05-28 2013-09-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内表面自动除雾系统
US9724980B2 (en) 2014-08-20 2017-08-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indshield defog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197476A (zh) * 2014-09-27 2014-12-10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除雾效果的手动空调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33043A (zh) * 2014-11-14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除臭控制装置、系统和方法以及车辆
CN105235646A (zh) * 2015-10-09 2016-01-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除雾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922979A (zh) * 2016-08-26 2019-06-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
CN106891861A (zh) * 2017-03-09 2017-06-27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58176A (zh) * 2017-07-31 2017-12-1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运行方法及电动汽车
US11897313B2 (en) 2017-11-15 2024-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vehicle window anti-fogging strategy
US11267314B2 (en) 2017-11-15 2022-03-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vehicle window anti-fogging strategy
CN109606068A (zh) * 2019-01-29 2019-04-1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06068B (zh) * 2019-01-29 2020-11-1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33158A (zh) * 2019-02-19 2019-05-10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防瞬间起雾系统、防瞬间起雾方法及车辆
CN109733158B (zh) * 2019-02-19 2020-09-1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防瞬间起雾系统、防瞬间起雾方法及车辆
CN110293819A (zh) * 2019-07-17 2019-10-0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CN110816475A (zh) * 2019-12-05 2020-02-21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车窗除雾装置及车窗除雾方法
CN111204191A (zh) * 2020-01-19 2020-05-29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一种车辆的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483292A (zh) * 2020-04-07 2020-08-0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空调除霜及防结雾控制方法
CN112677732A (zh) * 2020-12-29 2021-04-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62592A (zh) * 2021-01-05 2021-05-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窗户凝露空调器以及防窗户凝露控制方法
CN112762592B (zh) * 2021-01-05 2022-04-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窗户凝露空调器以及防窗户凝露控制方法
CN115091917A (zh) * 2022-06-24 2022-09-23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车窗防雾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782B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782B (zh) 自动防雾空调系统及防雾方法
CN106379135B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模式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空调的空调箱
CN101863211B (zh) 车辆用空调设备
CN207683264U (zh) 一种车辆自动除霜除雾空调系统
KR101305830B1 (ko) 차량의 실내 환기방법
CN201827993U (zh) 汽车空调系统
CN103847463B (zh) 一种自动防止汽车起雾的控制方法
CN102991440A (zh)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65751B (zh) 一种车外环境温度修正方法
CN203810650U (zh)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
CN201582939U (zh) 一种汽车自动气候控制器
CN202382367U (zh) 根据乘员数量控制车内温度的多区自动空调系统
CN103359072A (zh) 一种汽车空气调节系统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CN102494388A (zh) 一种防止汽车空调霉味产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以及汽车
CN104029581B (zh) 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896527U (zh) 一种车载空调除雾模式自动调节装置
CN111976428A (zh) 一种空气质量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02345634U (zh) 一种车窗玻璃除雾装置
CN111619318A (zh) 一种热电除湿除雾系统及其在汽车中的工作方法
US9821633B2 (en) Cooling and heating air conditioner
CN202429019U (zh) 带混合模式的汽车空调系统
CN202703185U (zh) 一种车载空调系统
CN204506415U (zh)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
CN204701588U (zh) 蒸发式汽车玻璃内表面自动除雾系统
CN104442281B (zh) 一种汽车及其空调控制器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Room 518, A2 / F, jianghaizhihuiyuan, 266 Xinshiji Avenue, Nantong high tech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MAI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unit 2414-2416, building, No. five, No. 371,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510000 unit 2414-2416, building, No. five, No. 371,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000 east gate of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