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292A - 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292A
CN102204292A CN2009801440650A CN200980144065A CN102204292A CN 102204292 A CN102204292 A CN 102204292A CN 2009801440650 A CN2009801440650 A CN 2009801440650A CN 200980144065 A CN200980144065 A CN 200980144065A CN 102204292 A CN102204292 A CN 102204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base station
portable terminal
region
urgent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40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矶部慎一
远藤英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04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5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通信控制装置(50)在从位于区域(A2)内的移动终端(10)受理了紧急呼叫时,根据紧急呼叫中包含的小型区域识别符,向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询问与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区域(A1)。通信控制装置(50)取得与所判定出的区域(A1)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并使紧急呼叫与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连接。

Description

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移动终端位于的区域,对连接来自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进行控制的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便携电话系统所代表的移动体通信系统中,在从移动终端向警察署(110号码)或消防署(119号码)等发送紧急呼叫的情况下,根据发送紧急呼叫时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决定紧急呼叫的连接目的地(例如专利文献1)。
具体来说,构成移动体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根据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即进行了移动终端的位置登录的无线基站或小区,使紧急呼叫与最接近该无线基站或小区的紧急通报目的地(例如消防指令信息中心)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4727号公报(第3~4页)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系统等移动体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不限于通信运营商,可以由移动终端的用户或店铺的运营者等自由设置的小型无线基站、所谓的毫微微小区。
这种小型无线基站与由通信运营商设置的通常无线基站相比,与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狭小,可以由通信运营商以外的人设置在任意场所(例如用户自家或店铺内)。即,通信运营商无法充分掌握小型无线基站的设置场所。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当移动终端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形成的区域中时,具体来说,当移动终端的位置登录目的地成为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时,即使从移动终端发出紧急呼叫,也无法确定与此时的移动终端的位置相对应的恰当的紧急通报目的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即使在无法掌握小型无线基站的设置场所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与移动终端的位置对应的恰当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来自该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1特征的主旨为一种移动体通信系统(移动体通信系统1),其包括:管理移动终端(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例如区域A1)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以及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对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所连接的紧急通报目的地(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装置50),在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无线基站20)或者小型无线基站(小型无线基站30)来发送所述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区域A1),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区域A2)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具备: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其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对所在区域信息(所在区域信息TB1)进行登录,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区域识别符ID10)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所述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407),其根据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询问,参照所述所在区域信息,将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通知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备:区域判定部(区域判定部505),其在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根据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向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通信控制部507,其取得与通过所述区域判定部判定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使所述紧急呼叫与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根据这种移动体通信系统,当移动终端位于小型无线基站所形成的第二区域中时,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对所在区域信息进行登录,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第二区域。
另外,通信控制装置,当从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形成的第二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受理了紧急呼叫时,向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通常无线基站的通常区域识别符,判定相比于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预定时间后所在的第一区域。而且,通信控制装置取得与第一区域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使紧急呼叫与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因此,即使小型无线基站被通信运营商以外的人设置在任意场所(例如用户的自家或店铺内),无法掌握小型无线基站的设置场所时,也可以对与移动终端的位置对应的恰当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来自该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
本发明的第2特征的主旨是一种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其用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具备: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其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对所在区域信息进行登录,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所述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其根据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询问,参照所述所在区域信息,将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通知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3特征与本发明的第2特征相关,其主旨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将识别在即将处于所述第二区域之前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通常区域识别符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
本发明的第4特征与本发明的第2特征相关,其主旨在于,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在特定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与特定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已经在所述所在区域信息中对应的情况下中止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
本发明的第5特征与本发明的第2特征相关,其主旨在于,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对除了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和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以外还对应了终端识别符(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的所述所在区域信息进行登录,所述终端识别符用于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第6特征的主旨是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用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对所述紧急呼叫所连接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进行控制,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备:区域判定部,其在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根据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向管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通信控制部,其取得与通过所述区域判定部判定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使所述紧急呼叫与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本发明的第7特征与本发明的第6特征相关,其主旨在于,具备:小型无线基站数据库(小型无线基站DB509),其登录有用于识别在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中包含的所述小型无线基站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所述区域判定部在从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参照所述小型无线基站数据库,判定在所述紧急呼叫中是否包含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所述区域判定部仅在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的情况下,向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
本发明的第8特征与本发明的第6特征相关,其主旨在于,所述区域判定部根据在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识别符,向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终端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终端识别符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
本发明的第9特征的主旨是一种通信方法,其用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所述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将所在区域信息登录在构成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的装置中的步骤,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所述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区域;在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根据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向管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的所述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第一区域的步骤;以及取得紧急通报目的地并将所述紧急呼叫与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的步骤,其中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是与在所述判定的步骤中判定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紧急呼叫的连接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可以提供即使在无法掌握小型无线基站的设置场所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与移动终端的位置对应的恰当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来自该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的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整体概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的功能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装置50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进行的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动作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向紧急通报目的地的连接顺序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在所在区域信息DB409中登录的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来说,说明(1)移动体通信系统的整体概要结构、(2)所在区域管理装置的功能框结构、(3)通信控制装置的功能框结构、(4)移动体通信系统的动作、(5)作用、效果、以及(6)其它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但是应该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情况不同。
因此,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1)移动体通信系统的整体概要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整体概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移动体通信系统1包含无线基站20、小型无线基站30、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通信控制装置50以及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这些装置经由网络N可相互通信地连接。
无线基站20以及小型无线基站30与移动终端10执行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通信系统1是遵从W-CDMA或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标准的便携电话系统。
具体来说,移动体通信系统1在网络N上连接在警察署(110号码)或消防署(119号码)等紧急通报目的地(例如消防指令信息中心)中设置的交换机等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移动终端10可以经由无线基站20或小型无线基站30对紧急通报目的地发送紧急呼叫。
无线基站20是由构建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通信运营商设置的宏小区基站。无线基站20形成作为能够与移动终端10通信的区域的区域A1(第1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20构成通常无线基站。
小型无线基站30是可以由移动终端10的用户等自由设置的小型无线基站(毫微微小区)。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可通信区域比区域A1狭小的区域A2(第2区域)。小型无线基站30是安装了遵从W-CDMA或LTE标准的无线接口的简易基站。
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管理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例如区域A1)。具体来说,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根据移动终端10经由无线基站20或小型无线基站30执行的位置登录,登录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
通信控制装置50执行移动终端10与通信目的地的连接控制。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装置50执行移动终端10和紧急通报目的地之间的通信(语音通话、视频电话等)的连接控制。具体来说,通信控制装置50根据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对连接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的紧急通报目的地(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进行控制。
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具备将识别由无线基站20形成的区域A1或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的区域识别符、具体来说是识别由无线基站20形成的宏小区的区域识别符ID10(参照图6)与紧急通报目的地对应起来的数据库。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区域识别符ID10,对无线基站20分配“XXX”。另外,作为区域识别符ID20,对小型无线基站30分配“YYY”。
如上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由在警察署(110号码)或消防署(119号码)等紧急通报目的地中设置的交换机等构成。具体来说,对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分配特定的电话号码(例如aa-bbbb-cccc)。通信控制装置50使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与该电话号码所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连接。
(2)所在区域管理装置的功能框结构
图2是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具备信息收发部401、区域识别符取得部403、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407、所在所在区域信息DB409以及小型无线基站DB411。
信息收发部401对网络N收发各种信息。具体来说,信息收发部401从移动终端10接收位置登录消息。另外,信息收发部401从通信控制装置50接收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而且,信息收发部401从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407接收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并将接收到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发送到通信控制装置50。
区域识别符取得部403取得经由信息收发部401接收到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具体来说,取得区域识别符ID10或识别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毫微微小区的区域识别符ID20(参照图6)。
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根据由区域识别符取得部403取得的区域识别符,将所在区域信息登录在所在所在区域信息DB409中。
图6表示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在所在区域信息DB409中登录的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一例。如图6所示,当移动终端10位于区域A2、即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毫微微小区内时,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登录将识别在位于区域A2内预定时间前或预定时间后(例如10分钟前或10分钟后)所在的区域A1、即无线基站20(宏小区)的区域识别符ID10(通常区域识别符)和识别区域A2的区域识别符ID20(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在区域信息TB1。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10位于区域A2内时,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将识别在区域A2之前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A1的区域识别符ID10、与识别移动终端10当前所在的区域A2的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起来。如图6所示,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中,将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例如090-xxxx-xxxx)、区域识别符ID20(例如YYY)以及区域识别符ID10(XXX)对应起来。
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识别移动终端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终端识别符),使用移动终端10的电话号码。此外,在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中也可以使用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等能够唯一识别移动终端10的信息。
区域识别符ID20识别形成移动终端10当前所在的区域(区域A2)的小型无线基站30。区域识别符ID10识别在当前所在的区域之前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区域A1)。此外,区域识别符ID10或区域识别符ID20的区域识别符,最好能够在单一的通信运营商内或全部通信运营商间唯一识别,通过能够从通信运营商分配的数字或字符串表达。
另外,当特定的区域识别符ID10(例如XXX)和特定的区域识别符ID20(例如YYY)已经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中对应时,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405中止新的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即XXX和YYY的对应的登录,不更新所在区域信息TB1。
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407根据来自通信控制装置50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参照在所在区域信息DB409中登录的所在区域信息TB1,将与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的区域识别符ID10通知给通信控制装置50。例如,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407参照所在区域信息TB1,将包含与YYY对应的XXX(参照图6)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通知给通信控制装置50。
所在区域信息DB409管理由所在区域信息TB1构成的所在区域信息数据库。特别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在区域信息DB409,当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是区域识别符ID20时,一起管理在该小型无线基站形成的区域之前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的区域识别符。
在小型无线基站DB411中登录识别在移动体通信系统1中包含的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识别符ID20。具体来说,小型无线基站DB411管理与构建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网络N连接的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识别符ID20。
(3)通信控制装置的功能框结构
图3是通信控制装置50的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通信控制装置50具备信息收发部501、区域识别符取得部503、区域判定部505、通信控制部507以及小型无线基站DB509。
信息收发部501对网络N收发各种信息。具体来说,信息收发部501从移动终端10接收紧急通报发送消息(紧急呼叫)。
信息收发部501从区域判定部505接收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将接收到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发送给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而且,信息收发部501从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接收与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
信息收发部501从通信控制部507接收紧急通报目的地确认消息,将接收到的紧急通报目的地确认消息发送给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而且,信息收发部501从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接收与紧急通报目的地确认消息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应答消息。
信息收发部501从通信控制部507接收紧急通报,将接收到的紧急通报发送给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而且,信息收发部501从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接收与紧急通报对应的应答消息。另外,信息收发部501从通信控制部507接收应答消息,并将接收到的应答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
区域识别符取得部503,当从移动终端10接收紧急通报发送消息时,取得在紧急通报发送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
区域判定部505访问小型无线基站DB509,判定区域识别符取得部503所取得的区域识别符是否是区域识别符ID20,即是否是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识别符。
另外,区域判定部505,当从位于区域A2内的移动终端10接收紧急通报发送消息、即受理了紧急呼叫时,根据在该紧急通报发送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ID20,向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询问与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的区域识别符ID10。具体来说,区域判定部505将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发送给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
区域判定部505从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接收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根据在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中包含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判定与紧急通报发送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的区域A1。
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判定部505,当从移动终端10受理了紧急呼叫时,参照小型无线基站DB509,判定在该紧急呼叫中是否包含识别符ID20。区域判定部505,仅在该紧急呼叫中包含区域识别符ID20时向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询问与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的区域识别符ID10。
通信控制部507执行移动终端10与通信目的地的连接控制。具体来说,通信控制部507执行通常的语音通话或视频电话等呼叫的连接控制。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部507取得与通过区域判定部505判定出的区域A1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使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与该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具体来说,通信控制部507将包含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的发送号码(例如110号码)以及识别区域A1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的紧急通报目的地确认消息发送给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通信控制部507取得从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接收到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应答消息中包含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具体来说,取得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的电话号码(aa-bbbb-cccc)。
通信控制部507根据所取得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的电话号码,将与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通报发送消息对应的紧急通报发送给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通信控制部507从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接收与紧急通报对应的应答消息,并将接收到的应答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10,由此,使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与该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在小型无线基站DB509中登录识别在移动体通信系统1中包含的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识别符ID20。具体来说,小型无线基站DB509管理与构建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网络N连接的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识别符ID20。
(4)移动体通信系统的动作
接着,说明移动体通信系统1的动作。具体来说,说明(4.1)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的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动作、以及(4.2)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向紧急通报目的地的连接动作。
(4.1)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的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动作
图4表示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的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动作流程。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从移动终端10接收位置登录消息。
在步骤S2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取得在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访问小型无线基站DB411,判定所取得的区域识别符是否表示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即是否是区域识别符ID20。
当区域识别符表示小型无线基站时(步骤S20,是),在步骤S3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判定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中作为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而登录的区域识别符(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是否是通常无线基站(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即,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判定在接收位置登录消息前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是否是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
当移动终端10位于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步骤S30,是),在步骤S4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将作为当前所在的区域而登录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中的区域识别符复制到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另外,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用在步骤S10中接收到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覆盖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更新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内容。
当移动终端10不位于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步骤S30,否),即移动终端10位于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在步骤S5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用在步骤S10中接收到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覆盖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更新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内容。
当区域识别符不表示小型无线基站时(步骤S20,否),即移动终端10处于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在步骤S6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判定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中登录的区域识别符是否是作为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识别符的区域识别符ID10。即,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判定在接收位置登录消息前移动终端10所在的区域是否是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
当移动终端10位于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步骤S60,是),在步骤S7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用在步骤S10中接收到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覆盖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更新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内容。
当移动终端10不位于通常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步骤S60,否),即移动终端10位于小型无线基站的区域中时,在步骤S8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用在步骤S10中接收到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覆盖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另外,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删除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登录的区域识别符。
(4.2)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向紧急通报目的地的连接动作
图5表示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向紧急通报目的地的连接顺序。如图5所示,在步骤S110中,移动终端10将位置登录消息发送给无线基站20。在移动终端10发送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终端识别符)。即,移动终端10为了能够向紧急通报目的地进行紧急呼叫,需要预先进行位置登录。
在步骤S120中,无线基站20当从移动终端10接收位置登录消息时,将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追记到该位置登录消息中。无线基站20将追记了区域识别符ID10(XXX)的位置登录消息转发给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
在步骤S13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当接收该位置登录消息时,执行移动终端10的位置登录处理。具体来说,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将在该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登录到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中。
在步骤S135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将与位置登录消息对应的应答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10。
此后,移动终端10从无线基站20形成的区域A1移动到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
在步骤S140中,移动终端10将位置登录消息发送给小型无线基站30。移动终端10发送的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终端识别符)。
在步骤S150中,小型无线基站30当从移动终端10接收位置登录消息时,将小型无线基站30的区域识别符ID20(YYY)追记到该位置登录消息中。小型无线基站30将追记了区域识别符ID20(YYY)的位置登录消息转发给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
在步骤S16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当接收该位置登录消息时,判定移动终端10是否位于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区域A2)中。具体来说,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判定在该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YYY)是否是区域识别符ID20。
在此,假定移动终端10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中。
在步骤S17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将作为当前所在的区域而登录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中的区域识别符复制到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而且,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将该位置登录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ID20(YYY)登录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当前区域”中。
在步骤S180中,移动终端10在位于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区域A2)的状态下对110号码(警察局)发出紧急呼叫,具体来说,将紧急通报发送消息发送到通信控制装置50。
在步骤S190中,小型无线基站30当从移动终端10接收紧急通报发送消息时,将小型无线基站30的区域识别符ID20(YYY)追记到该紧急通报发送消息中。小型无线基站30将追记了区域识别符ID20(XXX)的紧急通报发送消息转发给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
在步骤S200中,通信控制装置50当接收该紧急通报发送消息时,判定移动终端10是否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区域A2)中。具体来说,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判定在该紧急通报发送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YYY)是否是区域识别符ID20。
在步骤S210中,通信控制装置50将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确认消息发送给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
在步骤S220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发送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在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中包含移动终端10在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区域A2)中之前所在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
通信控制装置50根据在紧急通报目的地区域应答消息中包含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判定与紧急通报发送消息中包含的区域识别符ID20对应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区域A1)。
在步骤S230中,通信控制装置50将包含紧急呼叫的发送号码(110号)以及识别区域A1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的紧急通报目的地确认消息发送给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
在步骤S240中,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根据接收到的紧急通报目的地确认消息,取得与区域识别符ID10(XXX)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具体来说,取得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的电话号码(aa-bbbb-cccc)。紧急通报目的地DB60将包含该电话号码的紧急通报目的地应答消息发送给通信控制装置50。
在步骤S250中,通信控制装置50根据在紧急通报应答消息中包含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的电话号码(aa-bbbb-cccc),将与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通报发送消息对应的紧急通报发送给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
在步骤S260中,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将针对紧急通报的应答消息发送给通信控制装置50。
在步骤S270中,通信控制装置50将从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接收到的应答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10。通过步骤S270的处理,在移动终端10和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之间确立了紧急通报用的通信路径。
在步骤S280中,移动终端10以及紧急通报目的地装置70使用所确立的紧急通报用的通信路径提供语音通话功能。
(5)作用、效果
根据移动体通信系统1,当移动终端10位于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中时,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登录将识别移动终端10在区域A2之前所在的区域A1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和识别区域A2的区域识别符ID20(YYY)对应的所在区域信息TB1。
另外,通信控制装置50当从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中的移动终端10受理了紧急呼叫时,向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询问与区域识别符ID20(YYY)对应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判定移动终端10在区域A2之前所在的区域A1。而且,通信控制装置50取得与区域A1对应的紧急通报目的地,使紧急呼叫与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因此,即使在小型无线基站30被通信运营商以外的人设置在任意场所(例如用户自家或店铺内),无法掌握小型无线基站30的设置场所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并且自动地对与移动终端10的位置对应的适当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呼叫。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特定的区域识别符ID10(例如XXX)与特定的区域识别符ID20(例如YYY)已经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中对应的情况下,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中止新的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即中止XXX和YYY的对应的登录,不更新所在区域信息TB1。因此,可以减轻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中的与所在区域信息TB1的登录处理相关的负荷。
(6)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构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公开可以明白各种替代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每当进行伴随移动终端10移动到由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而进行的位置登录时,使用移动终端10在区域A2之前所在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更新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登录的区域识别符。但是,当临时对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进行了位置登录时,也可以在位于由小型无线基站形成的区域中的期间继续使用此时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登录的区域识别符。即,设想将多个小型无线基站设置在相邻的区域中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上述的“之前区域”中登录的区域识别符的更新处理。通过这种动作,可以进一步减轻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中的与所在区域信息TB1的登录处理相关的负荷。
另外,即使在直接继续使用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临时登录的区域识别符的情况下,当将小型无线基站30的电源临时停止后再次接通时、或者变更了与网络N连接的小型无线基站30的接口的连接目的地时,可以再设定区域识别符。即,当停止了小型无线基站30的电源时、或者切断了该接口时,可以删除所在区域信息TB1中的关联的条目。通过这种动作,可以始终将包含设置了小型无线基站30的场所的区域或相邻的区域登录在“之前区域”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20以及小型无线基站30在从移动终端10接收到的位置登录消息中追记了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但是无线基站20以及小型无线基站30也可以不追记区域识别符ID10。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控制装置50的区域判定部505根据在来自移动终端10的紧急通报发送消息(紧急呼叫)中包含的移动终端10的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向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询问与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对应的区域识别符ID10(XXX),由此判定与移动终端识别符ID30对应的区域A1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移动终端10,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中登录了移动终端10当前所在的“当前区域”和之前所在的“之前区域”,但是也可以管理小型无线基站30的区域识别符ID20、和包含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或者与区域A2邻接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的组合。
即,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之外还可以管理小型无线基站30的区域识别符ID20、和与区域A2邻接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的组合。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可以对所在区域信息TB1中登录的履历进行学习来管理该组合。通过这种动作可以削减在所在区域信息TB1中登录的数据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在所在区域信息TB1的“之前区域”中登录的区域识别符决定了紧急通报目的地,但是在深夜等移动终端10长时间位于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中的情况下,可以从网络N启动移动终端10的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测位系统,取得小型无线基站30的详细的设置场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在位于小型无线基站30形成的区域A2之前移动终端10所在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决定了紧急通报目的地,但是也可以根据在区域A2“之后”移动终端10所在的无线基站20的区域识别符ID10来决定紧急通报目的地。即,可以根据移动终端10从区域A2移动到无线基站20形成的区域A1后的区域识别符ID10决定紧急通报目的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和通信控制装置50作为独立的装置被连接在网络N上,但是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和通信控制装置50也可以一体化。通过这种装置可以减少经网络N收发的消息量,并且将小型无线基站DB411和小型无线基站DB509集中。另外,也可以由所在区域管理装置40或通信控制装置50的某一方具备小型无线基站数据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小型无线基站30是安装有遵从W-CDMA或LTE标准的无线接口的简易基站,但是小型无线基站30也可以是安装有无线LAN等的无线接口的简易基站。
如此,本发明当然包含在此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根据上述说明仅通过恰当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涉及的发明特定事项而决定。
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285817号(2008年11月6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被并入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即使在无法掌握小型无线基站的设置场所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与移动终端的位置对应的恰当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来自该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

Claims (9)

1.一种移动体通信系统,其包括:
管理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对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紧急呼叫所连接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进行控制的通信控制装置,
在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所述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
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具备:
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其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对所在区域信息进行登录,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所述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区域;以及
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其根据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询问,参照所述所在区域信息,将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通知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
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备:
区域判定部,其在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根据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向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通信控制部,其取得与通过所述区域判定部判定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使所述紧急呼叫与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2.一种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其用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
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其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对所在区域信息进行登录,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所述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区域;以及
所在区域信息应答部,其根据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询问,参照所述所在区域信息,将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通知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将识别在即将处于所述第二区域之前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通常区域识别符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在特定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与特定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已经在所述所在区域信息中对应的情况下中止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的登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所在区域信息登录部对除了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和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以外还对应了终端识别符的所述所在区域信息进行登录,所述终端识别符用于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
6.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用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对所述紧急呼叫所连接的紧急通报目的地进行控制,
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区域判定部,其在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根据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向管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的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通信控制部,其取得与通过所述区域判定部判定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使所述紧急呼叫与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小型无线基站数据库,其登录有用于识别在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中包含的所述小型无线基站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
所述区域判定部在从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参照所述小型无线基站数据库,判定在所述紧急呼叫中是否包含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
所述区域判定部仅在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的情况下,向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判定部根据在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识别符,向所述所在区域管理装置询问与所述终端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终端识别符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
9.一种通信方法,其用于移动体通信系统,在该移动体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经通常无线基站或者小型无线基站来发送紧急呼叫,所述通常无线基站形成作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可通信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小型无线基站形成可通信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小的第二区域,
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步骤:
在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时,将所在区域信息登录在构成所述移动体通信系统的装置中的步骤,所述所在区域信息是至少将通常区域识别符和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起来而构成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相比于所述第二区域在预定时间前或者预定时间后所在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区域;
在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受理了所述紧急呼叫时,根据所述紧急呼叫中包含的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向管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的所述装置询问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所述通常区域识别符,由此判定与所述小型区域识别符对应的第一区域的步骤;以及
取得紧急通报目的地并将所述紧急呼叫与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连接的步骤,其中所述紧急通报目的地是与在所述判定的步骤中判定出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紧急呼叫的连接目的地。
CN2009801440650A 2008-11-06 2009-11-06 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22042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5817A JP5185071B2 (ja) 2008-11-06 2008-11-06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在圏管理装置、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08-285817 2008-11-06
PCT/JP2009/068955 WO2010053143A1 (ja) 2008-11-06 2009-11-06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在圏管理装置、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292A true CN102204292A (zh) 2011-09-28

Family

ID=4215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40650A Pending CN102204292A (zh) 2008-11-06 2009-11-06 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87734A1 (zh)
EP (1) EP2352319A1 (zh)
JP (1) JP5185071B2 (zh)
KR (1) KR101236880B1 (zh)
CN (1) CN102204292A (zh)
WO (1) WO20100531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789A (zh) * 2012-05-02 2015-01-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呼叫处理节点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63477A4 (en) 2011-09-30 2016-03-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DEVICE, BASIC ST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DEVICE
JP5559846B2 (ja) * 2012-07-25 2014-07-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呼制御装置、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3812757A (zh) * 2012-11-13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通信的浏览器紧急呼叫方法、系统和移动装置
US8688071B1 (en) * 2012-12-12 2014-04-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onut alert messaging
US10897274B2 (en) * 2017-11-02 2021-01-19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red radio arbit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0083B2 (en) * 2000-10-11 2011-11-15 Gogo Llc System for managing an aircraft-oriented emergency services call in an airborne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JP2908406B1 (ja) 1998-02-12 1999-06-21 日本電気移動通信株式会社 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US7369859B2 (en) * 2003-10-17 2008-05-06 Kineto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subscriber
JP2004364017A (ja) * 2003-06-05 2004-12-24 Ricoh Co Ltd Ip電話接続システム、ip電話アダプタ、ip電話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JP2006191480A (ja) * 2005-01-07 2006-07-2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緊急通報システム、構内交換機及び移動端末
JP2007274646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axa Inc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049051B2 (ja) 2007-05-15 2012-10-1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螺旋案内路付き縦管の改修方法
US9313720B2 (en) * 2008-03-27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small base station scanning and acquisi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2789A (zh) * 2012-05-02 2015-01-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呼叫处理节点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4272789B (zh) * 2012-05-02 2018-02-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呼叫处理节点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2319A1 (en) 2011-08-03
KR20110090916A (ko) 2011-08-10
WO2010053143A1 (ja) 2010-05-14
JP2010114685A (ja) 2010-05-20
JP5185071B2 (ja) 2013-04-17
KR101236880B1 (ko) 2013-02-26
US20110287734A1 (en)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21772B2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オンライン通知
KR101031800B1 (ko) 이동 통신 디바이스로부터 긴급 유형의 단문 메시지를통신하는 데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346529B1 (ko) 긴급 경보 메시지를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셀들에 위치되는이동 단말기들의 집합에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관련 무선네트워크 콘트롤러
CN101682874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限制方法
CN101292507B (zh) 通信连接装置
CN102204292A (zh) 移动体通信系统、所在区域管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20040023650A1 (en)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control program
CA2386652A1 (en) Method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trunk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89023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mobile device to a group of mobile devices
JP2008177833A (ja)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処理システム、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0620900B1 (ko) 이동 통신망을 이용한 목적지 도착 알람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048826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문자메시지 자동응답 방법
CN101835104B (zh) 销户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更新方法及集群调度子系统
HK1079016A1 (en) Remote configuration of an e-mail redirector from a mobile device
KR20050072192A (ko) 긴급 알림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658138B1 (ko) 무선 단말기의 호 차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361227B2 (ja) 情報通知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50097290A (ko) 양방향 sms 메시지 전송을 통한 자동 통화 연결 서비스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074195B1 (ko) 선택적 브로드캐스팅 방식을 이용한 작업명령 데이터의전송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030010981A (ko) 위치정보를 이용한 콜택시 서비스 방법
KR20040009107A (ko) 셀룰러 통신망에서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H08317447A (ja) 携帯端末間の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
JP2018056844A (ja) 通信デバイス
KR20050058797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절전 모드 구현 방법
KR19990062299A (ko) 이메일 서비스 기능을 갖춘 이동통신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928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