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1227A - 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01227A CN102201227A CN2011100732913A CN201110073291A CN102201227A CN 102201227 A CN102201227 A CN 102201227A CN 2011100732913 A CN2011100732913 A CN 2011100732913A CN 201110073291 A CN201110073291 A CN 201110073291A CN 102201227 A CN102201227 A CN 102201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 rod
- key
- pressure receiving
- receiving unit
- h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161—A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pright piano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18—Hammer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22—A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rand piano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24—Repetition [tremolo] mechan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转击器(50)的表面(60)具有平坦部分(60)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该平坦部分位于前方且具有小的倾斜角度,该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位于后方且具有大的倾斜角度,作为被顶杆(40)推动的区域。在平坦部分(61)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之间形成了具有钝角角度的擒纵部分(63)。擒纵部分(63)设置为对应于刚好在顶杆(40)摆动开始之后顶杆(40)所在的位置。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倾斜角度被确定为使得琴键开始从慢完整行程琴键压下返回的阶段中,在转击器(50)向后摆动时,转击器(50)与顶杆(40)接触所处的位置被保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包括用于直立钢琴的动作机构和用于与直立钢琴的动作机构同一类型的动作机构。
背景技术
设计了一种直立钢琴的常规动作机构,以便允许琴槌击打琴弦,从而响应于琴键的压下而运转的顶杆将转击器的一表面向上推动,以使得被转击器支承的琴槌摆动(例如已审查实用新型公开NO.62-43349)。
此后,在琴键被压下时前后摆动的琴槌(或摆动构件)运动所沿的方向被称为向前,而在琴键被释放时琴槌运动所沿的方向被称为向后。
转击器具有用通过总档并经由转击器轴架支承的板构件形成的转击器本体,从而转击器能摆动,转击器被设计为使得转击器的后表面被顶杆向上推动,以摆动。顶杆所推动的表面被转击器皮覆盖。在转击器本体和转击器皮之间夹着底呢和底毡,从而底呢和底毡沿转击器被向上推动所沿的方向布置,如下所述。
更具体地,在琴键没有被压下的状态下,转击器的下端表面是水平的或略向下沉的。底呢粘接到下端表面。转击器还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从下端表面的后端延伸,以向后翘起。在倾斜表面上粘接底毡。倾斜表面连接到没有被底毡覆盖的上表面。上表面在等于底毡厚度的阶梯状部分上延伸,从而上表面几乎平滑地连接到底毡的表面。转击器皮覆盖底毡和底呢,被直接粘接到下表面。
顶杆被摇动件(联动件:wippen)并经由顶杆轴架支承,从而顶杆能摆动,响应于琴键的压下顶杆和摇动件一起被抬起。在顶杆已经抬起到某一程度的位置处,顶杆的位于后方的突出部分与调节钮接触,从而顶杆开始向后摆动,以升起到极限点的附近,以允许琴槌的擒纵机构工作。更具体地,通过与调节钮接触,顶杆开始向后摆动,从而顶杆远离转击器运动,顶杆的末端与转击器接触。通过顶杆的这种运动,顶杆突然减小顶杆向上推动转击器所用的力量。结果,被演奏者感受到的对琴键压下的阻力突然减小,使得演奏者意识到擒纵的感觉(sense of escapement)。进而,在顶杆向后摆动以进入到极限点附近时,顶杆丧失了向上推动转击器的功能。结果,琴槌的擒纵机构起作用。换句话说,仅通过惯性力,琴槌就能摆动到琴槌击打琴弦的点。由于擒纵机构,琴槌能通过使用由于击打琴弦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向后返回。
转击器被设计为允许顶杆以这种方式起作用。底呢粘接在转击器上的区域对应于顶杆末端接触的区域,因为顶杆已经通过琴键的压下抬起直到与调节钮接触。底毡粘接的区域对应于在顶杆与调节钮接触以开始摆动之后顶杆运转到丧失了通过顶杆末端执行向上推动功能的区域。在转击器皮直接粘接到转击器本体的区域中,不再具有向上推动转击器功能的顶杆末端与转击器接触。
这种转击器的构造如下发挥作用。因为底呢设置在刚好在顶杆抬起开始之后与顶杆接触的区域中,所以底呢用作对顶杆接触的缓冲。由于所述毡的柔韧性,底毡使得顶杆的末端能容易地挖入转击器。通过在顶杆末端挖入到底毡中的状态下翘起,顶杆执行向上推动转击器的功能。结果,如果演奏者轻微的将琴键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以在顶杆末端已经下降到底毡所粘接的区域中央部分的状态相爱压下琴键,则顶杆能向上推动转击器。因此,具有这种构造的动作机构允许在琴键已经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到某一程度的位置反复压下琴键。转击器皮直接粘接到转击器的区域用于减小在琴键压下已经行进到完整行程位置附近时在顶杆和转击器之间的摩擦阻力。当顶杆达到该区域时,顶杆平缓地从转击器脱开,使得演奏者在琴键压下时感受到舒适的触感。但是,在底毡粘接的区域的上部以及在转击器皮粘接粘接的区域中,即使顶杆反复地上下运动,顶杆也将不能执行向上推动转击器的功能。
发明内容
在从底呢部分到底毡部分的过渡点处,如上所述,倾斜角度沿垂直方向变化。此外,过渡点大致对应于顶杆与调节钮接触以开始向后摆动时所在的位置。更具体地,过渡点对应于演奏者感受到擒纵感的点。擒纵感在为演奏者提供触感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述触感向演奏者表明琴键的压下已经到达产生音乐乐音所需的深度。但是,因为底毡的柔韧性,常规的直立钢琴动作机构提供非常不清晰的擒纵感,影响触感。
此外,即使演奏者在完整行程之后略微使琴键返回,只要顶杆位于转击器皮直接粘接的区域中或底毡区域的上部部分中,琴键的琴槌就不能击打琴弦。为了允许下一次击打琴弦,演奏者必须让琴键返回,直到顶杆位于下凡毡区域的中心部分。结果,常规的动作机构不能允许被压到深位置处的每个琴键反复进行琴键压下。换句话说,常规动作机构不能允许反复的弱琴键压下,其中通过这种反复的弱琴键压下琴键轻微地向上和向下反复运动。
大钢琴(三角钢琴)的动作机构构造为使得,能设置被内摇动件支承的震奏杆,而顶杆将位于琴槌根部附近的琴槌辊抬起。震奏杆在琴弦击打之后立即从下方支承琴槌辊。尽管琴槌辊被震奏杆支承,但是顶杆返回到刚好在琴槌下方的位置,以允许琴键的下一次压下。因此,大钢琴的动作机构允进行许被压在深位置处的反复琴键压下。此外,因为震奏杆确保了反复的琴键压下,顶杆响应于顶杆与调节钮的接触而摆动,从而顶杆的末端从琴槌辊释放。通过这种构造,大钢琴的动作机构在琴键压下时为演奏者提供了清晰的擒纵感。
本发明实现了对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上述问题的解决,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通过在琴键压下时为演奏者提供清晰的擒纵感并辅助在深位置处的反复琴键压下,该动作机构能提供与大钢琴提供的触感相等同的触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包括:顶杆,响应于琴键的压下和释放运动;转击器,具有响应于琴键的压下而被顶杆向上推动的表面;和摆动构件,从转击器延伸并分别响应于琴键的压下和释放而向前和向后摆动,以执行击打动作;其中转击器的表面设置有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所述平坦部分位于前方并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小的倾斜角度,所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位于后方并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大的倾斜角度以作为被顶杆向上推动的区域,从而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形成在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之间具有钝角的擒纵部分;擒纵部分被设置为对应于刚好在摆动开始之后顶杆所处的位置,所述摆动的开始是在琴键压下过程中在某点处由顶杆与调节构件的接触所造成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的倾斜角度被确定为使得,当琴键被如此慢地压下到完整行程位置从而摆动构件不能执行击打动作时,顶杆继续向上推动转击器,而在琴键开始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的状态下,应通过转击器向后摆动而保持转击器与顶杆接触所处的位置。
具有这种构造的根据本发明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被顶杆推动的转击器的表面被设计为,通过具有钝角的擒纵部分从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小倾斜角度的平坦部分过渡到具有大倾斜角度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此外,擒纵部分被设置为对应于刚好在通过顶杆与调节钮接触造成开始摆动之后顶杆所在的位置。因此,响应于琴键的压下,顶杆通过与调节构件的接触而摆动,从而与转击器表面接触的顶杆的末端位置从平坦部分运动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更具体地,在擒纵部分处,与转击器表面接触的顶杆的末端位置从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小倾斜角度的部分转移到具有大倾斜角度的部分。因为该转移,本发明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为演奏者提供了清晰的擒纵感,这使得演奏者能清晰地辨识出琴键压下所需的力量。
斜坡压力接收部分的倾斜角度被确定为使得,当琴键被如此缓慢地压倒完整行程位置时,摆动构件将不能执行击打动作,顶杆继续将转击器向上推动,而在琴键开始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的阶段中,转击器向后摆动时转击器与顶杆接触所在的位置应被保持。
因此,在能造成击打动作的琴键压下时,完整行程的琴键压下使得顶杆向上推动转击器,从而摆动构件的擒纵导致击打动作。通过击打动作,通过琴弦的击打或传感发出音乐乐音。当琴键略微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时,顶杆向回运动,同时转击器向后摆动,转击器与顶杆接触所在的位置被保持。因此,在该位置的反复琴键压下能造成击打动作,以发出音乐乐音。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能实现通过在深位置处的琴键压下而发出音乐乐音,在该深位置处琴键已经略微从前述琴键压下中返回。因此,不考虑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本发明的动作机构能实现快速的反复弱琴键压下,这正是大钢琴动作机构的特点。
如上所述,通过在琴键压下时为演奏者提供清晰的擒纵感并辅助被压到深位置处的反复琴键压下,本发明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为演奏者提供的触感相当于大钢琴提供的触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纵向截面的侧视图,动作机构处在琴键没有被压下的状态;
图2是图1所示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纵向截面侧视图,动作机构处在琴键压下的最初阶段;
图3是图1所示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纵向截面侧视图,动作机构处在琴键被进一步压下的阶段;
图4是图1所示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纵向截面侧视图,动作机构处在琴键被又进一步压下的阶段;
图5是图1所示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主要部件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主要部件构造的示意图;和
图8是图1所示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主要部件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被标以相同的标记,以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的侧视图。附图仅显示了用作高音部琴键的动作机构的一些部分。
所示的动作机构被设计为用于直立钢琴,该直立钢琴是原声钢琴。更具体地,动作机构被设计为使得琴槌击打琴弦S,从而琴弦的振动被传送到音板以产生音乐乐音。在动作机构被设计为用于直立式电子钢琴的情况下,琴弦S被如金属板这样的止挡件替换,琴槌被能击打止挡件的摆动构件替换。在该情况下,更具体的是,电子钢琴检测摆动构件的刚好在击打之前的摆动速度,从而电子钢琴产生具有相应于检测速度的乐音音量的音乐乐音。
后文中,将基于设计为用于直立钢琴的所示动作机构的例子来描述本发明。动作机构具有常见的基本形式,将在后文描述。即,沿整个动作机构宽度方向延伸的总档20被支架支承,所述支架在总档20的两端处没有被示出。在总档20的下部部分上为每个琴键设置摇动件轴架31,以经由摇动件轴架31的轴线31a来支承摇动件,从而摇动件30能摆动。在摇动件30的前端附近处摇动件30被摇动件轴架31支承,从而摇动件30能沿基本水平的方向延伸。摇动件根部32从摇动件30的后部下表面悬下,从而设置在琴键端部附近处设置的卡定柱(未示出)将通过琴键的压下而被提起,以将摇动件根部32抬起,以让摇动件30向上摆动。
顶杆40经由顶杆轴架41联接到刚好位于摇动件30中心后方的部分,从而顶杆40可摆动。顶杆40用较长的部件42和较短的部件43形成,以在从侧面看时形成类似字母L的形状。较长部件42略向前倾斜,以向上延伸,以与转击器接触,这将在后文描述。较短部件43从较长部件42下端向后延伸。压缩螺旋弹簧33被插入较短部件43和摇动件30之间。压缩螺旋弹簧33能将较短部件43向上抬起,以促动顶杆40,从而顶杆40可摆动。
在总档20的上部部分上为每个琴键设置转击器轴架51。转击器轴架51经由转击器轴架51的轴线51a支承转击器50,从而转击器50能摆动。琴槌柄71从转击器50的上部部分延伸。琴槌70联接到琴槌柄71的末端。制动木52联接到转击器50的后部部分,该制动木用于限制转击器50从对琴弦的击打中回复。琴槌档110位于琴槌柄71后方。琴槌档110沿整个动作机构的宽度方向延伸,以经由琴槌档铰链111被琴槌档110两端上的支架(未示出)支承,从而琴槌档110能向前和向后摆动。琴槌毡112连结到面向琴槌柄71的琴槌档表面,而接合部件113安装到琴槌档110的相对侧上。在琴键没有被压下的状态下,琴槌档110位于如图所示的后部位置,从而琴槌柄71位于琴槌档毡112上,以被支承。弱音踏板抬起杆B从踏板组件(未示出)向上延伸,从而弱音踏板抬起杆B的末端与接合部件113接合。在演奏者压下弱音踏板时,弱音踏板抬起杆B向上运动,从而琴槌档110经由接合部件113朝向琴弦摆动。目的是允许琴槌70接近琴弦,从而演奏者能以减低的乐音音量产生音乐乐音。
向上延伸的背挡丝(托木丝)(backcheck wire)81联接到摇动件30的后端附近,以便设置背挡(托木)80。背挡80具有限制琴槌70向后回复的功能,该回复是通过来自琴弦击打的琴槌反斥(repulsion)造成的。总档20的顶端经由向前延伸的制音器杠杆轴架91支承为每个琴键设置的制音器杠杆90,从而制音器杠杆90能摆动。制音平板毡(damper felt)93通过向上延伸的制音丝杆92等联接到制音器杠杆90。根据制音器杠杆90的摆动,制音平板毡93响应于琴键的压下而离开琴弦,并响应于琴键的释放而接触琴弦,以使琴弦的振动停止。
调节档101向后远离总档20的中间部分并沿整个动作机构的宽度方向延伸。调节档101通过调节支架(regulating bracket)102联接到总档20,所述调节支架沿整个动作机构的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开。为每个琴键设置的调节螺丝(regulating screw)103沿垂直方向固定到调节档101。调节钮100固定到调节螺丝103的下部。调节钮100具有在顶杆40提起过程中在某点处与顶杆40的较短部件43接触的功能,顶杆的所述提起是通过琴键的压下引起的,以使得顶杆40向后摆动。
已经描述了动作机构的基本构造的概况。不直接涉及本发明功能的描述将被省略。
现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动作机构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图,转击器50处于中央。
附图中所示的转击器50被设计为使得与底呢(under cloth)、底毡(underfelt)和直接粘接转击器皮的部分(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对应的区域被缓冲层54覆盖,该缓冲层无缝地在转击器皮55和所述区域上延伸,从而转击器皮55的表面用作将被向上推动的表面60。转击器皮55可以用鹿皮制造,如常规情况那样。替换地,转击器皮55可以用人工皮革制造(例如,TorayIndustries,Inc的“ECSAINE”(注册商标))。缓冲层54例如可以用布、毡或抗蠕变聚合物缓冲材料制造。但是为了为演奏者提供将在后面描述的清晰的擒纵感觉,缓冲层54的材料优选是某种程度上较硬的。但是,取决于转击器皮55的类型、厚度等,缓冲层54可以被省略。
表面60具有平坦部分61以及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该平坦部分位于前方且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小倾斜角度,该斜坡压力接收部分位于后方且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大的倾斜角度,以形成擒纵部分63,该擒纵部分具有在平坦部分61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之间的钝角。擒纵部分63设置为对应于刚好在摆动开始之后的顶杆40末端所在位置,所述摆动是由于顶杆40与调节钮100(调节构件)在琴键压下过程中在某点处的接触造成的。
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倾斜角度被决定为使得,当琴键被如此缓慢地压下到完整行程位置以使得琴槌(摆动构件)将不会击打琴弦时,顶杆40继续抬起转击器50,而在琴键开始从完整形成位置返回的阶段,转击器50与顶杆40接触所处的位置应在转击器50向后摆动的过程中被保持。
进而,转击器50可以如下构成。转击器50设置有用木材、塑料、金属或以上两者或多者的组合制造的转击器本体。设置在转击器50的表面上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和平坦部分61根据转击器本体的轮廓形成,该轮廓被转击器皮55所覆盖。
附图中所示的动作机构如下运转。图1显示了琴键没有被压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摇动件30位于最下方位置,而琴槌柄71与琴槌70一起向后倾斜,从而琴槌柄71被琴槌档110的琴槌毡112支承。顶杆40的较短部件43被弹簧33抬起,从而顶杆40刚好位于平坦部分61下方并与转击器的悬出部分64接触,该悬出部分靠近平坦部分61(图5)。
在琴键压下刚刚已经开始的阶段,如图2所示,摇动件30被提起,从而顶杆40将平坦部分61抬起,以允许转击器50向前摆动,使得琴槌70向前运动。图5是该阶段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顶杆40的末端到达刚好在擒纵部分63的前方的一点处,顶杆40的较短部件43与调节钮100接触,以开始轻微摆动。
如果琴键被进一步压下,如图3所示,由于较短部件43在较短部件43被保持与调节钮100接触的状态下被提起,所以顶杆40向后摆动,以运动超过擒纵部分63,从而进入到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状态。就在顶杆40运动超过擒纵部分63时,将转击器50抬起的力量急剧减小,从而演奏者感受到擒纵感。具体说,因为在顶杆40运动于钝角擒纵部分63上的较短时间段内发生了从平坦部分61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过渡,所以演奏者能识别出生动的擒纵感。
为了提供良好的擒纵感并确保良好的触感,优选的是通过平坦部分61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形成在擒纵部分63中的钝角(开口角度)是从135度到145度。如果该角度小于上述最小角度,则通过顶杆40施加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用于使得转击器50摆动的动量会很小,从而演奏者将难以重复压下在深位置处的琴键。如果该角度大于上述最大角度,则顶杆40不能平稳地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返回到平坦部分61。
当琴键被进一步压下时,顶杆40进一步向后摆动,从而顶杆离开转击器50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以进入完整行程状态。在该状态下,顶杆40已经被抬起并尽可能远地向后摆动。琴槌70进入惯性起作用的擒纵状态,从而琴槌70击打琴弦。在琴弦击打之后,琴槌70由于琴弦的反斥而快速地向后回复,从而制动木52被背挡80接收,如图4所示,以使得琴槌70的回复停止。
如果琴键略微从完整行程状态返回,则动作机构再次回到图3所示的状态,从而顶杆40与转击器50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在琴键再次从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状态被压下时,本发明的动作机构将如下运行。
顶杆40被抬起的速度随着压下琴键的力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顶杆40与平坦部分61接触的阶段,转击器50摆动的速度增加。结果,在顶杆40从擒纵部分63过渡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之后,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时间(距离)很短。因此,琴槌70进入到浅琴键压下阶段的擒纵状态,以击打琴弦,从而向后回弹,致使早在琴键压下的完整行程状态之前的阶段中,制动木52就将被背挡80接收。就在背挡80接收到制动木52之后,琴键的压下达到完整行程状态。如上所述,因为制动木52被背挡80接收,且处于完整行程状态之前的高度,所以琴槌70的向后回复量很大。通过琴槌70的大量回复,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倾斜变得接近水平(从直立状态到平躺状态)。结果,如果琴键略微从完整行程状态返回,则顶杆40会容易地返回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下部部分。因此,在该状态下,通过反复压下琴键,转击器50能摆动以击打琴弦S。如上所述,动作机构相对容易地使得能以强的力量实现反复地压下琴键。
另一方面,在以小的力量压下琴键的情况下,顶杆40被抬起的速度很小,从而在顶杆40从平坦部分61运动到擒纵部分63上以过渡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之后,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时间(距离)很长。因此,琴槌70最终进入深琴键压下阶段的擒纵状态。结果,在琴槌70由于琴弦的击打导致向后回弹时,琴键压下进入到非常接近完整行程状态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制动木52被背挡80接收。如上所述,由于制动木52被背挡80接收且处于刚好在完整行程状态之前的高度,所以琴槌70向后回复的量很小。通过该小量的琴槌70的回复量,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倾斜变得接近垂直(直立状态)。结果,如果琴键略微从完整行程状态回复,则存在顶杆40向下运动、沿直立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滑动以被向后推动的可能性。即使在顶杆40已经被向后推动的状态下琴键被再次压下,也不可能使得转击器50摆动以击打琴弦。但是,本发明的动作机构能实现琴键的反复压下,如下所述。
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被设计为具有这样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允许在琴键已经以不能允许琴槌70击打琴弦的低的速度压下到完整行程时顶杆40能继续抬起转击器50(这种琴键压下被称为“静态载荷琴键压下”),且在琴键开始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的阶段中转击器50向后摆动时,该倾斜角度能保持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与顶杆40接触所在的位置。通过以这种非常低的速度压下琴键,琴键压下速度和转击器摆动速度小于上述弱琴键压下过程的相应速度。因此,在琴键从完整行程开始回复之后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点的位置高于允许乐音发出的任何弱琴键压下的相应点位置。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倾斜角度被确定为使得,在琴键在该状态下开始返回的阶段中,在转击器50向后摆动时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位置能被保持(该倾斜角度被称为“接触保持倾斜角度”)。结果,不可能发生直立的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向后摆动使得顶杆40沿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滑动以向后摆动的情况。因此,如果在琴键略微从完整行程返回的状态下发生反复的琴键压下,则转击器50能摆动,而顶杆40不沿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滑动。
通过能造成琴弦击打的任何弱琴键压下,顶杆40应在低于上述最高位置的某点处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因此,顶杆40在滑动的风险比上述最高位置还要低的位置处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确保在琴键略微返回的位置处通过琴键压下来进行下一次琴弦击打。因此,本发明的动作机构能实现反复的弱琴键压下,有助于演奏者作出在深位置压下的反复琴键压下。
如图6所示,上述接触保持倾斜角度被限定为具有倾斜角度θ,该倾斜角度位于通过完整行程的静态载荷琴键压下而造成的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的位置且形成在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切向平面62T与水平面H之间。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该倾斜角度θ是15度到33度。如果倾斜角度θ小于上述最小角度,则顶杆40将不能平稳地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返回到平坦部分61。如果该角度θ大于上述最大角度,则顶杆40向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施加动量(在略微从完整行程返回的琴键被压下时通过顶杆40向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施加动量)的速率会降低,以使得演奏者难以反复地压下在深位置处的琴键。
如图7所示,接触保持倾斜角度还被限定为是交叉角α,该交叉角位于通过完整行程的静态载荷琴键压下造成的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所在的位置且是通过顶杆40末端的垂直平面的平分线40a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法线62a形成的。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该交叉角α是从12度到30度。如果该交叉角α小于上述最小角度,则顶杆40向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施加动量的速率降低,从而演奏者难以反复地压下处于深位置的琴键。如果角度α大于上述最大角度,则顶杆40将不能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平稳地返回到平坦部分61。在该状态下,通过顶杆40相对于垂直平面沿摆动方向形成的角度是从0度到20度。
如图8所示,接触保持倾斜角度还被称为交叉角β,该交叉角位于通过完整行程静态载荷琴键压下所造成的顶杆40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接触所在的位置,且是在顶杆40具有圆形末端的情况下通过顶杆40末端圆表面的法线40b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的法线62a形成的。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交叉角β是从12度到30度。如果交叉角β小于上述最小角度,则顶杆40向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施加动量的速率将下降,使得演奏者难以反复压下处在深位置的琴键。如果该角度β大于上述最大角度,则顶杆40将不能平稳地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62返回到平坦部分61。在该情况下,通过顶杆40相对于垂直平面沿摆动方向形成的角度是从0度到20度。
上面的描述是针对直立钢琴的动作机构的实施例作出的。但是在动作机构应用于直立式电子钢琴的情况下,琴弦S被诸如金属板这样的止动构件替代。因此,在上述说明中所用的“琴弦”应被止动构件替代,而“击打琴弦”应被击打止动构件替代。对于琴槌,为了击打琴弦可以不使用毡,而可以使用能击打止动构件的树脂件、橡胶件等。因为通过琴弦造成的任何振动将不会产生在直立电子钢琴中,所以上述制音机构等也不是必要的。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作出各种修改。
Claims (6)
1.一种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包括:
顶杆,响应于琴键的压下和释放而运动;
转击器,具有响应于琴键的压下而被顶杆向上推动的表面;和
摆动构件,从转击器延伸并分别响应于琴键的压下和释放而向前和向后摆动,以执行击打动作;其中
转击器的表面设置有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所述平坦部分位于前方并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小的倾斜角度,所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位于后方并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大的倾斜角度,所述平坦部分和所述斜坡压力接收部分作为被顶杆向上推动的区域,从而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形成在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之间具有钝角的擒纵部分;
擒纵部分被设置为对应于刚好在摆动开始之后顶杆所处的位置,所述摆动的开始是在琴键压下过程中在某点处由顶杆与调节构件的接触所造成的;
斜坡压力接收部分的倾斜角度被确定为使得,当琴键被如此慢地压下到完整行程位置从而摆动构件不能执行击打动作时,顶杆继续向上推动转击器,而在琴键开始从完整行程位置返回的状态下,应通过转击器向后摆动而保持转击器与顶杆接触所处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中,
擒纵部分的钝角是135度到145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中,
由于如此慢的完整行程的琴键压下使得摆动构件不能执行击打动作而造成顶杆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接触,在此时的位置处的且形成在斜坡压力接收部分的切向平面和水平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是15度到33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中,
由于如此慢的完整行程的琴键压下使得摆动构件不能执行击打动作而造成顶杆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接触,在此时的位置处的且通过顶杆末端的垂直平面的等分线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的法线形成的交叉角是12度到30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中,
由于如此慢的完整行程的琴键压下使得摆动构件不能执行击打动作而造成顶杆与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接触,在此时的位置处的且通过顶杆末端的圆形表面的法线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的法线形成的交叉角是12度到30度。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其中,
转击器设置有转击器本体,该转击器本体用木材、塑料、金属或它们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来制造;和
设置在转击器表面上的平坦部分和斜坡压力接收部分根据转击器本体的轮廓形成,所述轮廓被转击器皮所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0523/10 | 2010-03-25 | ||
JP2010070523A JP5445959B2 (ja) | 2010-03-25 | 2010-03-25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型アクション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1227A true CN102201227A (zh) | 2011-09-28 |
CN102201227B CN102201227B (zh) | 2013-03-20 |
Family
ID=4414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732913A Active CN102201227B (zh) | 2010-03-25 | 2011-03-25 | 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94009B2 (zh) |
EP (1) | EP2372689B1 (zh) |
JP (1) | JP5445959B2 (zh) |
CN (1) | CN1022012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45959B2 (ja) * | 2010-03-25 | 2014-03-1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型アクション |
JP5488985B2 (ja) * | 2010-03-25 | 2014-05-1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型アクション |
IT1404973B1 (it) * | 2010-06-11 | 2013-12-09 | Pancino | Pianoforte verticale, ed in particolare la meccanica di tale pianoforte |
US8735699B2 (en) * | 2012-01-19 | 2014-05-27 | Kirk Burgett | Main action rail for upright piano with front-accessible whippen flange screw |
JP5757494B1 (ja) * | 2014-11-26 | 2015-07-29 | 有限会社自修浦和音楽館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機構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543A (zh) * | 1995-01-31 | 1998-02-04 | 埃里克德鲁朗 | 钢琴等乐器的发音方法及其装置 |
CN2347237Y (zh) * | 1998-08-26 | 1999-11-03 | 金茂勇 | 立式钢琴复奏加速装置 |
WO2000062276A1 (en) * | 1999-04-14 | 2000-10-19 | Carvalho Djalma Pacheco Jr De | A system for double escapement on upright pianos and addition of counter-weight reaction on hammers on upright pianos |
CN101019169A (zh) * | 2004-09-14 | 2007-08-15 | 帕斯夸莱·巴丰诺 | 立式钢琴的复奏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91011887A (en) * | 1910-11-03 | 1911-05-18 | Edwin Miles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Pianofortes. |
US2844984A (en) * | 1953-07-13 | 1958-07-29 | Wood & Brooks Company | Upright piano action |
US4119008A (en) * | 1977-02-09 | 1978-10-10 | D. H. Baldwin Company |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repet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upright piano action |
JPS6243349Y2 (zh) | 1981-01-27 | 1987-11-10 | ||
DE3529503A1 (de) | 1985-08-17 | 1987-02-19 | Teves Gmbh Alfred | Hydraulische mehrkreisbremsanlage |
CH670911A5 (zh) * | 1987-03-18 | 1989-07-14 | Fernand Kummer | |
US5042354A (en) * | 1987-10-02 | 1991-08-27 | Fandrich Design, Inc. | Action for upright piano |
US4896577A (en) * | 1987-10-02 | 1990-01-30 | Trivelas Chris A | Action for upright piano |
FR2652186B1 (fr) * | 1989-09-21 | 1992-09-04 | Simon Franz | Pianos droits a mecanique perfectionnee. |
JPH04226497A (ja) * | 1990-06-26 | 1992-08-17 | Yamaha Corp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弱音装置 |
GB9106618D0 (en) * | 1991-03-28 | 1991-05-15 | Clarke Robin P | Repetition actions |
FR2679688A1 (fr) * | 1991-07-22 | 1993-01-29 | Gauci Alain | Dispositif de repetition positive pour mecaniques de pianos droits. |
JPH0594175A (ja) * | 1991-08-06 | 1993-04-16 | Yamaha Corp | アツ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ヨン機構 |
JPH0683326A (ja) * | 1992-08-31 | 1994-03-25 | Yamaha Corp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 |
JP4989864B2 (ja) * | 2005-03-11 | 2012-08-01 |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 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 |
JP5445959B2 (ja) * | 2010-03-25 | 2014-03-1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型アクション |
-
2010
- 2010-03-25 JP JP2010070523A patent/JP5445959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3-09 EP EP11157417.4A patent/EP2372689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3-18 US US13/051,934 patent/US8294009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25 CN CN2011100732913A patent/CN1022012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543A (zh) * | 1995-01-31 | 1998-02-04 | 埃里克德鲁朗 | 钢琴等乐器的发音方法及其装置 |
CN2347237Y (zh) * | 1998-08-26 | 1999-11-03 | 金茂勇 | 立式钢琴复奏加速装置 |
WO2000062276A1 (en) * | 1999-04-14 | 2000-10-19 | Carvalho Djalma Pacheco Jr De | A system for double escapement on upright pianos and addition of counter-weight reaction on hammers on upright pianos |
CN101019169A (zh) * | 2004-09-14 | 2007-08-15 | 帕斯夸莱·巴丰诺 | 立式钢琴的复奏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203474A (ja) | 2011-10-13 |
JP5445959B2 (ja) | 2014-03-19 |
EP2372689A2 (en) | 2011-10-05 |
US8294009B2 (en) | 2012-10-23 |
EP2372689A3 (en) | 2012-08-08 |
CN102201227B (zh) | 2013-03-20 |
US20110232457A1 (en) | 2011-09-29 |
EP2372689B1 (en) | 2017-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1227B (zh) | 直立钢琴类动作机构 | |
CN101483037B (zh) | 键盘乐器和并入其中的动作单元 | |
EP1701335B1 (en) | Action for piano | |
JP2008513812A (ja)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用レペティション・アクション機構 | |
EP0500701B1 (en) | A striking mechanism | |
JP3852355B2 (ja) | アップライト型鍵盤楽器 | |
US8389833B2 (en) | Upright piano type action | |
JP4489140B1 (ja)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の作動方法及び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 | |
CN100555408C (zh) | 钢琴用的机械装置 | |
CN1761991B (zh) | 钢琴的琴弦打击装置 | |
US4840101A (en) | Escapement mechanism for upright piano | |
CN106531126B (zh) | 立式钢琴 | |
JP2006243294A (ja)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ハンマー | |
CN205609198U (zh) | 具有断联手感的数码钢琴键盘结构及数码钢琴 | |
US2542309A (en) | Piano action | |
JPS6243349Y2 (zh) | ||
JPS6246223Y2 (zh) | ||
WO2013108382A1 (ja) | 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のダンパー装置 | |
US2813447A (en) | Vibrator exciting action | |
JPH0753110Y2 (ja) | ピアノのアクション機構 | |
CN105895068A (zh) | 具有断联手感的数码钢琴键盘结构及数码钢琴 | |
GB2226440A (en) | Piano action | |
JPH09265287A (ja) | 鍵盤装置 | |
JPH0512717B2 (zh) | ||
JPH1039858A (ja) | 鍵盤のウイッペン位置調整装置および鍵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