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74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0742A
CN102200742A CN2011100736331A CN201110073633A CN102200742A CN 102200742 A CN102200742 A CN 102200742A CN 2011100736331 A CN2011100736331 A CN 2011100736331A CN 201110073633 A CN201110073633 A CN 201110073633A CN 102200742 A CN102200742 A CN 102200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hotographic fixing
sensing
ton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36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井崇
香川敏章
山地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0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包含:图像形成部(2)、中间转印部(3)、2次转印部(4)、定影部(6)、电源(71)、电压感测部(72)、温度感测部(70)、以及定影控制电路(6a)。定影部控制电路(6a)包含:切换控制部(6b)、电压判定部(6c)、温度判定部(6d)、准备控制部(6e)。准备控制部(6e)在切换控制部(6b)将对热源(54)和驱动部(73)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电压判定部(6c)判定为不足阈值电压的情况下,以温度判定部(6d)判定为是设定温度以上之后,切换控制部(6b)在规定的空转时间中持续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加热部的准备工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中被较多地采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具备:定影辊和加压辊。定影辊和加压辊包含:由金属等构成的芯金属;和在芯金属的表面形成的、以脱模性良好的树脂或橡胶构成的弹性体层。在定影辊的内部设置有成为热源的加热器,通过从加热器产生的热,将定影辊和加压辊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在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在将定影辊和加压辊加热到规定的温度之后,在通过使加热定影辊和加压辊压接而在这些辊间形成的定影夹部中使担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记录介质通过,由此对构成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调色剂进行加热熔融,使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介质。在这样的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中,由于定影辊和加压辊整体被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所以适于印刷的高速化。
可是,上述那样的热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时,需要通过设置在定影辊的内部的加热器将定影辊和加压辊加热到规定的温度,所以从电源接通时刻起到能够进行印刷的时间(预热时间)比较长。因此,存在从用户接通电源起到输出印刷了图像的记录介质为止的时间长的问题。
作为使预热时间缩短的方法,例如有使定影辊的芯金属薄壁化,使定影辊的热容减小的方法。此外,作为缩短至输出印刷了图形的记录介质为止的时间的方法,有从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到达能够定影的规定的温度后的短暂的时间中开始走纸工作的方法。
可是,在具备热容小的定影辊的定影装置中,在预热完成稍后,存在定影辊的蓄热量不充分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定影工作时,由通过定影夹部的记录介质夺取定影辊表面的热,不能将定影辊的表面温度维持在能够进行定影的规定的温度,产生定影不良。
此外,为了尽力削减功耗来实现节能化,有缩短从在任务停止时进行定影辊的保温的待机模式(Ready状态)转移到不进行定影辊的保温的睡眠模式的时间的倾向。因此,在从睡眠模式恢复到能够进行任务的状态的睡眠恢复工作完成稍后,存在定影辊的蓄热量不充分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产生定影不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4-12619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预测定影辊的蓄热量,对应于该预测蓄热量变更预热完成后的定影辊的空转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日本特开2004-126191号公报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对从电源接通时刻起至预热工作完成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时,基于该计时结果预测定影辊的蓄热量。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1191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延长将记录介质搬送到定影夹部的时间间隔、或延迟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日本特开2006-119194号公报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减少在每单位时间从定影辊被记录介质夺取的热量,能够抑制定影辊的表面温度的降低,使定影性提高。
可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外部电源是自家发电机等的电源的情况下、或与其它的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设备多重连接布线(octopus wiring)而被供给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力供给变为不稳定状态。此外,供电线的电感变大,成为电流的变动导致电压变动的状态。进而,商用交流电源根据各国的供电情况,相对于额定电压的变动比较大。
在施加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压的变动大,对设置在定影辊的内部的加热器施加低电压的情况下,向加热器的通电变得不充分,从加热器向定影辊的芯金属供给的热量不足。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26191号公报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施加的电压比额定电压低,不是在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充分地冷却到常温的状态,而是在带热的状态下开始向加热器的通电的情况下,由于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已经较高,所以虽然施加电压比额定电压低,但作为到预热工作完成的计时时间变短。这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到预热工作完成为止的计时时间对定影辊的蓄热量进行预测,因此判定为定影辊已能够充分地蓄热。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始任务的情况下,因为对加热器施加比额定电压低的电压,所以不是定影辊的蓄热充分的状态,存在发生定影不良的情况。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119194号公报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延长将记录介质搬送到定影夹部的时间间隔,或延迟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因此,印刷速度减低,不能够实现高速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显影装置向在像担载体上通过电子照相法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印部,将在所述像担载体上担载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部,对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并使其定影,其中,具有:在内部配设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热源并以能够围绕轴线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的加热部,压接于加热部并以在与加热部之间形成压接部的方式设置的加压部,以及通过通电使加热部旋转驱动的驱动部;
电源,对所述定影部施加电压;
电压感测部,对从所述电源施加到所述定影部的电压进行感测;
温度感测部,对所述加热部的表面的温度进行感测;以及
定影控制部,控制所述定影部的工作,其中,该定影控制部具有:
切换控制部,控制所述热源和所述电源之间、以及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的导通和切断的切换工作;
电压判定部,判定所述电压感测部的感测电压是否是规定的阈值电压以上;
温度判定部,判定所述温度感测部的感测温度是否是规定的设定温度以上;以及
准备控制部,对在所述像担载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工作被执行之前的、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切换控制部将对所述热源和所述驱动部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所述电压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压感测部的感测电压不足所述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准备控制部以在所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温度感测部的感测温度是所述设定温度以上之后,所述切换控制部在规定的空转时间中持续所述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包含:转印部、定影部、电源、电压感测部、温度感测部、定影控制部。定影控制部具有:切换控制部、电压判定部、温度判定部、准备控制部。准备控制部对在所述像担载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工作被执行之前的、加热部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准备控制部在切换控制部将对热源和驱动部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电压判定部判定为电压感测部的感测电压不足阈值电压的情况下,以在温度判定部判定为温度感测部的感测温度是规定的设定温度以上之后,切换控制部在规定的空转时间中持续对热源和驱动部的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加热部的准备工作。
准备控制部在电压判定部判定为电压感测部的感测电压不足阈值电压的情况下,以切换控制部在规定的空转时间中持续对热源和驱动部的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准备工作,因此即使施加在定影部的电压低,向加热部的通电不充分,在成像部执行成像工作之前、即图像形成工作开始前,也能够充分确保加热部的蓄热量,能够防止定影不良的产生。此外,因为充分确保了加热部的蓄热量,所以即使在定影时大量的记录介质被连续搬送到压接部,加热部的热被记录介质夺取,也能够利用蓄热抑制加热部的温度的降低。因此,能够使记录介质被搬送到压接部的时间间隔缩短,或使记录介质的搬送速度加快,能够实现印刷的高速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准备控制部在从所述电源对所述定影部施加电压时,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工作开始时,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
根据本发明,准备控制部在从电源对定影部施加电压时,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工作开始时,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在从电源对定影部施加电压稍后,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工作开始稍后,因为加热部表面的温度比能够定影的温度低,所以在进行图像形成工作之前,需要使加热部的温度为设定温度以上。这时,当对定影部施加低电压时,向热源的通电变得不充分,从热源对加热部供给的热量不足。
准备控制部在从电源对定影部施加电压时,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工作开始时,通过控制加热部的准备工作,能够在图像形成工作开始前,充分确保加热部的蓄热量,防止定影不良的产生,能够实现印刷的高速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存储将空转时间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1表的存储部,
准备控制部使用所述第1表决定所述空转时间。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存储将空转时间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1表的存储部,准备控制部使用第1表决定空转时间。由此,准备控制部能够决定与施加到定影部的电压对应的空转时间。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预约任务数感测部,对与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预约枚数对应的预约任务数进行感测,
所述存储部存储将所述空转时间和所述预约任务数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2表,
所述准备控制部使用所述第2表决定所述空转时间。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预约任务数感测部,对与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预约枚数对应的预约任务数进行感测。存储部存储将空转时间和预约任务数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2表,准备控制部使用第2表决定空转时间。由此,准备控制部能够对应于从电源施加在定影部的电压和预约任务数,决定空转时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通过下述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就能够更清楚了。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成像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定影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定影部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的定时的时间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的定时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形成部2、中间转印部3、2次转印部4、记录介质供给部5、定影部6、图1中未图示的显示部、操作部、以及控制部。
(图像形成部)
作为成像部的图像形成部2包含:成像单元10y、10m、10c、10b。成像单元10y、10m、10c、10b形成与各色的数字信号(以下,记述为“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各色的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即,成像单元10y形成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调色剂像,成像单元10m形成与品红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调色剂像,成像单元10c形成与青绿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调色剂像,成像单元10b形成与黑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调色剂像。
在成像单元10y、10m、10c、10b中,分别使用黄色显影剂、品红色显影剂、青绿色显影剂或黑色显影剂,在输入到图像形成部2的图像信息中,分别被输入与黄色成分像对应的像素信号、与品红色成分像对应的像素信号、与青绿色成分像对应的像素信号、与黑色成分像对应的像素信号,除此之外相同,因此在以下,将与黄色对应的成像单元10y作为例子进行说明,省略针对其它的成像单元的说明。
再有,在个别地表示与各色对应的成像单元10等的情况下,赋予字母角标:y(黄色)、m(品红色)、c(青绿色)、b(黑色)进行表示。成像单元10y、10m、10c、10b在后述的中间转印带21的移动方向(副扫描方向)、即箭头27的方向的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以该顺序呈一列并排排列。
图2是示意地表示成像单元10y的结构的图。成像单元10y包含:感光鼓11y、带电辊12y、光扫描单元13y、显影装置14y、以及感光鼓清洁器15y。
感光鼓11y是在表面形成有黄色的调色剂像的像担载体,围绕轴线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被支承,其包含:未图示的圆筒状、圆柱状或薄膜片状(优选圆筒状)的导电性基体;和在导电性基体的表面形成的感光层。
作为感光鼓11y,能够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感光鼓,例如能够使用包含作为导电性基体的铝素管、和作为在铝素管的表面形成的感光层的有机感光层并连接于GND(接地)电位的感光鼓。
有机感光层是层叠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而形成的感光层也可,通过包含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的1个层形成也可。有机感光层的层厚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是20μm。此外,在有机感光层和导电性基体之间设置基底层也可。进而,在有机感光层的表面设置保护层也可。
感光鼓11y通过在图2中未图示的驱动部,朝向图2的纸面在逆时针旋转方向例如以圆周速度220mm/s进行旋转。感光鼓11y的驱动部通过后述的图像形成部控制部而被控制,通过图像形成部控制部控制感光鼓11y的旋转速度。
带电辊12y是使感光鼓11y的表面带电到规定极性的电位的带电部。作为带电部,不限定于带电辊12y,也能够代替带电辊12y,使用电刷型带电器、充电器型带电器、或称为scorotron的电晕带电器等。
光扫描单元13y是潜像形成部,对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y的表面照射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在感光鼓11y的表面形成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激光的光源使用半导体激光元件等。
显影装置14y是显影部,面对感光鼓11y设置,在显影套管17y表面,担载有2成分显影剂16y中包含的黄色调色剂和载体中的黄色调色剂,通过层厚限制构件18y限制为规定量的厚度,搬送到感光鼓11y表面,对在感光鼓11y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进行显像化。再有,作为显影剂,也能够使用不包含载体的1成分显影剂。
显影套管17y在接近感光鼓11y的显影夹部中,在与感光鼓11y的旋转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驱动。
感光鼓清洁器15y在感光鼓11y表面的黄色的调色剂像被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之后,对在感光鼓11y表面中没有被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而残存的黄色调色剂进行除去回收。
根据成像单元10y,一边使感光鼓11y围绕其轴线进行旋转驱动,一边通过未图示的电源对带电辊12y例如施加-1200V,通过放电使感光鼓11y的表面例如带电到-600V。接着,对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y的表面,从光扫描单元13y照射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形成与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曝光电位-70V的静电潜像。
接着,使感光鼓11y表面和在显影套管17y表面担载的黄色调色剂接近。在显影套管17y作为显影电位施加-450V的直流电流,通过显影套管17y和感光鼓11y的电位差,黄色调色剂附着到静电潜像,在感光鼓11y的表面形成黄色调色剂像。该黄色调色剂像如后述那样,被中间转印到压接于感光鼓11y的表面并在箭头27的方向上驱动的中间转印带21。在感光鼓11y的表面残留的黄色调色剂通过感光鼓清洁器15y被除去回收。以下,同样地反复执行黄色的调色剂像的形成工作。
在以下,针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的2成分显影剂16y、16m、16c、16b进行详细地说明。2成分显影剂16y、16m、16c、16b包含调色剂和载体(carrier)。
调色剂以含有粘结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调色剂粒子构成。作为粘结树脂能够使用在该领域中常用的树脂,例如能够举出聚苯乙烯、苯乙烯的替代品(styrene substitute)的均聚物、苯乙烯类共聚物、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粘结树脂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此外一起使用2种以上也可。
在这些粘结树脂中,作为彩色调色剂用,从保存性和耐久性等的方面出发,优选是软化点为100~150℃、玻璃态转化点是50~80℃的粘结树脂,特别优选在上述范围内具有软化点和玻璃态转化点的聚酯。聚酯在软化或熔融状态下示出高透明度。在粘结树脂是聚酯的情况下,当使黄、品红、青绿、和黑的调色剂像重合起来的多色调色剂像在后述的定影部6定影到记录介质8时,因为聚酯自身透明化,所以通过减色混合获得充分的发色。
作为着色剂,能够使用在现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技术中使用的调色剂用颜料、以及染料。作为调色剂颜料,例如能够举出偶氮类颜料、苯并咪唑酮类颜料、喹吖啶酮类颜料、酞菁类颜料、异吲哚啉酮类颜料、异吲哚啉类颜料、二恶嗪类颜料、蒽醌类颜料、二萘嵌苯类颜料、紫环酮类颜料、硫靛类颜料、喹酞酮类颜料、金属络合物类颜料等的有机类颜料、炭黑、氧化钛、钼红、铬黄、钛黄、氧化铬以及柏林蓝等的无机类颜料,以及铝粉等的金属粉等。调色剂颜料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此外一起使用2种以上也可。
作为脱模剂,例如能够使用蜡。作为蜡能够使用在本领域中常用的蜡,例如能够举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石蜡等。
调色剂在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之外,还含有带电控制剂、流动性提高剂、定影促进剂以及导电剂等的一般的调色剂用添加剂的1种或2种以上也可。
调色剂能够使用粉碎法、悬浮聚合法、乳化凝集法等的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在粉碎法中,通过将着色剂和脱模剂等与粘结树脂进行熔融混匀并进行粉碎,获得调色剂。在悬浮聚合法中,通过在将粘结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等的单体均匀地分散之后,使这些单体聚合,获得调色剂。在乳化凝集法中,通过凝集剂使粘结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等凝集,对获得的凝集物的微粒子进行加热,获得调色剂。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虽然不被特别限定,但优选是2μm以上7μm以下。此外,在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在像这样适度地小的情况下,对记录介质8的覆盖率变高,因此能够以低附着量实现高画质化、以及调色剂消耗量的降低化。
在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不足2μm的情况下,调色剂的流动性降低,在显影工作时,调色剂的供给、搅拌和带电变得不充分,因此产生对感光鼓11供给的调色剂量不足、反极性调色剂的增加等,有不能获得高画质图像的担忧。当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超过7μm时,在定影时到中心部分为止难以软化的大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变多,因此向记录介质8的调色剂像的定影性降低,并且图像的发色变差,特别在向OHP片材的定影的情况下,图像变暗。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的调色剂是玻璃态转化点为60℃、软化点为120℃、体积平均粒径为6μm的负带电性的绝缘性非磁性调色剂。为了使用该调色剂,获得利用X-Rite公司制310的反射浓度测值是1.4的图像浓度,在记录介质8的表面需要5g/m2的调色剂量。
此外,在调色剂中,作为粘结树脂包含玻璃态转化点是60℃且软化点是120℃的聚酯,作为着色剂包含调色剂总量的12重量%的各色的颜料,作为脱模剂包含调色剂总量的7重量%的玻璃态转化点是50℃且软化点为70℃的低分子聚乙烯蜡。在该调色剂中作为脱模剂使用的低分子聚乙烯蜡,是与作为粘结树脂使用的聚酯相比玻璃态转化点和软化点低的蜡。
作为载体,能够使用具有磁性的粒子。作为具有磁性的粒子,例如能够举出铁、铁氧体和磁铁矿(magnetite)等的金属、这些金属和铝或铅等的金属的合金等。在这些中,优选铁氧体。
此外,将在具有磁性的粒子被覆了树脂的树脂被覆载体、或在树脂中使具有磁性的粒子分散了的树脂分散型载体等作为载体进行使用也可。作为被覆具有磁性的粒子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但能够举出例如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苯丙类树脂、硅酮类树脂、脂类树脂和含氟聚合物类树脂等。此外作为在树脂分散型载体中使用的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能够举出苯丙类树脂、聚酯类树脂、氟类树脂以及酚醛树脂等。
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虽然不被特别限定,但当考虑高画质化时优选是30μm以上50μm以下。进而载体的电阻率优选是108Ω・cm以上,进一步优选是1012Ω・cm以上。
载体的电阻率是以如下方法获得的值,即,在具有0.50cm2的截面积的容器中放入载体并抽头(tapped)之后,对在容器内塞入的载体以砝码施加1kg/cm2的负荷,通过读取在砝码和底面电极之间施加了产生1000V/cm的电场的电压时的电流值而获得的值。当载体的电阻率低时,在显影套管17y施加了偏置电压的情况下对载体注入电荷,载体粒子容易附着在感光鼓11y。此外,偏置电压的故障(breakdown)容易发生。
载体的磁化强度(最大磁化)优选是10emu/g以上60emu/g以下,进一步优选是15emu/g以上40emu/g以下。磁化强度依赖于显影套管17y的磁通密度,但在显影套管17y的通常的磁通密度的条件下,当不足10emu/g时磁束缚力不起作用,有成为载体飞散的原因的问题。此外当磁化强度超过60emu/g时,在载体的磁刷(magnetic brush)变得过高的非接触显影中,难以保持与感光鼓11y的非接触状态。此外在接触显影中,有在调色剂像中容易出现刷痕的问题。
载体的形状优选是球形或扁平形状。
2成分显影剂16y、16m、16c、16b中的调色剂与载体的混合比率不被特别限制,对应于调色剂和载体的种类适宜地进行选择即可。
(中间转印部)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部3包含:中间转印带21、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支承辊23、25、和带清洁器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中间转印部3和后述的2次转印部4,构成转印部。
中间转印带21是在支承辊23、25和后述的支承辊24之间挂架并形成环状的移动路径的无端带状的像担载体,以与感光鼓11y、11m、11c、11b大致相同的圆周速度,在箭头27的方向、即以面对感光鼓11y、11m、11c、11b的像担载面从感光鼓11y朝向感光鼓11b移动的方式而被旋转驱动。
在中间转印带21例如能够使用厚度100μm的聚酰亚胺膜。作为中间转印带21的材料不限于仅是聚酰亚胺,能够使用由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酯以及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或各种橡胶等构成的膜。
在由合成树脂或各种橡胶构成的膜中,为了调整中间转印带21的电阻值,掺和有炉黑、热炭黑、槽法炭黑以及石墨碳等的导电材料。此外,在中间转印带21设置有由对调色剂的附着力弱的氟树脂组合物、或氟橡胶等构成的被覆层也可。作为被覆层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PTFE(聚四氟乙烯)、以及PFA(四氟乙烯和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等。在被覆层中掺和有导电材料也可。
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从中间转印带21的旋转驱动方向的上游侧起,对感光鼓11y、11m、11c、11b以该顺序进行压接,但中间转印带21对感光鼓11y、11m、11c、11b进行压接的位置,是各色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位置。
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是辊状构件,分别以隔着中间转印带21与感光鼓11y、11m、11c、11b相向的方式设置,并且以与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的相反面压接,且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能够绕其轴线被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
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例如使用包含金属制轴体、和在金属制轴体的表面形成的导电性层的辊状构件。
金属制轴体例如通过不锈钢等的金属构成。金属制轴体的直径不被特别限制,但优选是8mm以上10mm以下。
导电性层通过导电性的弹性体等构成。作为导电性的弹性体,能够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包含炭黑等的导电剂的、乙丙橡胶(EPDM)、发泡EPDM和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通过导电性层,在中间转印带21均匀地施加高电压。
为了将在感光鼓11y、11m、11c、11b的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在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通过恒压控制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中间转印偏压。由此,在感光鼓11y、11m、11c、11b形成的黄、品红、青绿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依次重合被转印,形成多色的调色剂像。但是,在仅输入了黄、品红、青绿和黑色的一部分的图像信息的情况下,在成像单元10y、10m、10c、10b中,仅在与输入的图像信息的颜色对应的成像单元10中形成调色剂像。
支承辊23、24、2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以能够围绕轴线被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挂架中间转印带21在箭头27的方向上旋转驱动。在支承辊23、25例如使用直径30mm、以及壁厚1mm的铝制圆筒体(管状辊)。其中,支承辊24隔着中间转印带21压接在后述的2次转印辊28形成2次转印夹部,并且电接地。
带清洁器26是在将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上的调色剂像在后述的2次转印部4中转印到记录介质8之后,除去在像担载面上残存的调色剂的构件,以隔着中间转印带21与支承辊25相向的方式设置。
根据中间转印部3,通过在中间转印辊22y、22m、22c、22b均匀地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是相反极性的高电压,在感光鼓11y、11m、11c、11b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被重合在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的规定位置并被中间转印,形成多色的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如后述的那样,在2次转印夹部中被2次转印到记录介质8。在2次转印后在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残留的调色剂、以及纸粉等通过带清洁器26被除去,在中间转印带21的像担载面再次转印多色的调色剂像。
(2次转印部)
2次转印部4包含:支承辊24、和2次转印辊28。支承辊24具有对中间转印带21进行挂架的功能,并且具有将中间转印带21上的多色的调色剂像2次转印到记录介质8的功能。2次转印辊28是以隔着中间转印带21压接于支承辊24,且能够在轴线方向上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的辊状构件。
2次转印辊28例如包含金属制轴体、和在金属制轴体的表面形成的导电性层。金属制轴体例如通过不锈钢等的金属形成。导电性层通过导电性的弹性体等形成。
作为导电性的弹性体,能够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包含炭黑等的导电材料的、EPDM、发泡EPDM和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在2次转印辊28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被均匀地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是相反极性的高电压。支承辊24和中间转印带21和2次转印辊28的压接部是2次转印夹部。
根据2次转印部4,与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像被搬送到2次转印夹部同步地,从后述的记录介质供给部5输送的记录介质8被搬送到2次转印夹部。然后,在2次转印夹部中多色的调色剂像和记录介质8被重合,通过在2次转印辊28均匀地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是相反极性的高电压,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被2次转印到记录介质8。然后,担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8被输送到定影部6。
(记录介质供给部)
记录介质供给部5包含:记录用纸收容托盘42、记录用纸搬出辊43、搬送辊44a、44b、和搬送路P。记录用纸收容托盘42对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8进行收容。记录用纸搬出辊43对在记录用纸收容托盘42中收容的记录介质8进行搬出。搬送辊44a、44b将搬出的记录介质8向2次转印部4搬送。
(定影部)
图3是表示定影部6的结构的剖面图。作为定影部的定影部6包含:定影辊50、加压辊60、在图3中未图示的驱动部。
作为加热部的定影辊50包含:芯金属51、弹性体层52、表面层53。定影辊50是通过未图示的支承部而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并且通过定影辊驱动部在箭头56的方向以规定的速度被旋转驱动的辊状构件,使构成在记录介质8担载的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加热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8。
在形成芯金属51的金属中能够使用导热率高的金属,例如能够举出铝和铁等。作为芯金属51的形状,能够举出圆筒状和圆柱状等,但优选从芯金属51的散热量少的圆筒状。芯金属51的厚度为了减少定影辊50的热容的目的,优选较薄,如果厚度是0.4mm以上1.0mm以下的话,不仅能够缩短预热时间,而且能够防止定影辊50弯曲导致的在记录介质8的中央部的定影不良。
弹性体层52是在芯金属5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层。作为构成弹性体层52的材料,只要是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的话就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进一步耐热性也优越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能够举出硅酮橡胶、氟橡胶和氟硅酮橡胶等。其中,特别优选橡胶弹性优越的硅酮橡胶。弹性体层52的厚度从热容的观点出发优选是薄的,最优是0.5mm以下。此外,不设置弹性体层52也可。
表面层53是在弹性体层5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层。构成表面层53的材料只要是耐热性和耐久性优越、与调色剂的附着力弱的材料的话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举出PFA(四氟乙烯和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和PTFE(聚四氟乙烯)等的氟类树脂材料、以及氟橡胶等。表面层53的厚度优选是5μm以上50μm以下。
而且,在定影辊50的内部配设有热源54。具体地,热源54在形成为圆筒状的芯金属51的半径方向内方形成的内部空间中配设,通过通电进行发热。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54使用卤素灯。
在定影辊50中,在热源54产生的热以芯金属51、弹性体层52、表面层53的顺序传递,通过该热,对在与定影辊50的表面、即表面层53的外周面接触的记录介质8担载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进行加热。此外,在热源54产生的热虽然一部分从定影辊50的表面散热,但在定影辊50的内部进行蓄热。
作为加压部的加压辊60包含:芯金属61、弹性体层62、表面层63。加压辊60是辊状构件,在与定影辊50的铅直方向最下点相比在定影辊50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在通过未图示的加压机构压接在定影辊50的状态下旋转自由地设置。定影辊50和加压辊60的压接部是定影夹部55。加压辊60对定影辊50的旋转从动地进行旋转。加压辊60在定影辊50进行的调色剂像向记录介质8的加热定影时,通过将处于熔融状态的调色剂对记录介质8进行按压,促进调色剂像向记录介质8的定影。
作为形成加压辊60的芯金属61、弹性体层62和表面层63的材料,分别能够使用与形成定影辊50的芯金属51、弹性体层52和表面层53的金属或材料相同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辊60的直径是40mm。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3所示,具备:电压感测部72、温度感测部70、控制图像形成工作的后述的控制部9(参照图4)。温度感测部70设置在定影辊50的表面附近,对定影辊50表面的温度进行感测。电压感测部72对从电源71施加到定影部6的电压进行感测。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部9的结构的框图。控制部9构成为包括: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9a、HDD(硬盘驱动器)9b、存储器9c、显示部控制电路9d、操作部控制电路9e、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控制电路9f、图像形成部控制电路2a、中间转印部控制电路3a、2次转印部控制电路4a、记录介质供给部控制电路5a和定影部控制电路6a。
在HDD9b存储有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而使用的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各种控制程序、应用程序等的软件。CPU9a以微处理器构成,基于在HDD9b中存储的软件进行各种控制、处理。
显示部控制电路9b控制以LCD(液晶显示装置)形成的显示部7a的工作。操作部控制电路9e对具备各种键的操作部7b的工作进行控制。LAN控制电路9f控制LAN接口的工作。图像形成部控制电路2a控制图像形成部2的工作。中间转印部控制电路3a控制中间转印部3的工作。2次转印部控制电路4a控制2次转印部4的工作。记录介质供给部控制电路5a控制记录介质供给部5的工作。作为定影控制部的定影部控制电路6a控制定影部6的工作。
图5是表示定影部控制电路6a的结构的框图。
定影部控制电路6a包含:切换控制部6b、电压判定部6c、温度判定部6d、准备控制部6e、计时判定部6f。
切换控制部6b控制热源54和电源71之间、以及使定影辊50旋转驱动的驱动部73和电源71之间的电的导通和切断的切换工作。
电压判定部6c判定电压感测部72的感测电压是否是规定的阈值电压以上。
温度判定部6d判定温度感测部70的感测温度是否是规定的设定温度以上。
准备控制部6e对在图像形成部2在感光鼓11上形成调色剂像的成像工作被执行前的、定影辊50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
计时判定部6f判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的计时部74的计时时间是否是规定的时间以上。
接着,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工作,使用图6A、图6B和图7进行说明。
图6A和图6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的定时的时间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CPU9a感测到对电源71的电源接通信号、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信号的时刻(时刻T1),进入步骤S1,开始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形成工作。
在步骤S1中,电压感测部72在时刻T1对从电源71施加到定影部6的施加电压Vin进行感测。
在步骤S2中,切换控制部6b向对设置在定影辊50的内部的热源54供给电力的电源71发送控制信号,将电源71和热源54之间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在时刻T2对热源54供给电力。并且,切换控制部6b将电源71和驱动部73之间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在时刻T2使定影辊50在箭头56的方向旋转驱动。由此,定影辊50被加热,加压辊60伴随着定影辊50的驱动进行从动旋转。
在步骤S3中,温度感测部70在时刻T2感测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
在步骤S4中,温度判定部6d判定在步骤S3中感测的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是否是第1设定温度ta以上。如果是不足第1设定温度ta的话,返回步骤S3,到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变为第1设定温度ta以上为止反复进行该工作。如果是第1设定温度ta以上的话,进入步骤S5。第1设定温度ta例如是200℃。
CPU9a感测到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到达第1设定温度ta以上的时刻(时刻T3)是预热期间H1的结束。此外,温度感测部70在时刻T3停止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的感测。
在步骤S5中,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将对热源54的通电状态从导通状态切换到切断状态,由此在时刻T3停止向热源54的电力供给。并且,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将对驱动部73的通电状态从导通状态切换到切断状态,由此在时刻T3停止定影辊50的旋转驱动。
在步骤S6,电压判定部6c进行施加电压Vin和规定的阈值电压Va的比较,在时刻T3判定施加电压Vin是否为阈值电压Va以上。如果施加电压Vin是阈值电压Va以上的话,进入步骤S16。如果施加电压Vin不足阈值电压Va的话,进入步骤S7。如果施加电压不足阈值电压Va的话,表示对热源54的供给电力不充分。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阈值电压Va是205V。
在步骤S7中,计时部74在时刻T3开始时间的计时。
以下,准备控制部6e转移到控制定影辊50的准备工作的准备工作期间H2。
在步骤S8,准备控制部6e使用第1表决定第1空转时间。第1表是将空转时间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表,以施加电压Vin值越大,空转时间越短的方式关联起来。第1表存储在存储器9c中。由此,准备控制部6e能够决定与施加电压Vin对应的空转时间。在表1中表示第1表的例子。
[表1]
Figure 584027DEST_PATH_IMAGE001
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大,在定影辊50中蓄热的热量就越多,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小,在定影辊50中蓄热的热量就越少。因此,如表1所示,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大,第1空转时间就相对地越短即可,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小,第1空转时间就需要相对地越长。
准备控制部6e使用以电压值越大空转时间就越短的方式将空转时间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1表来决定第1空转时间,由此能够基于从电源71施加在定影部6的电压,决定最优的第1空转时间,因此能够稳定地充分确保定影辊50的蓄热量,防止定影不良的发生,并且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印刷的高速化。
在步骤S9中,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将电源71和热源54之间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由此在时刻T4向热源54供给电力。并且,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将对驱动部73的通电状态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由此在时刻T4使定影辊50旋转驱动。
在步骤S10,在使定影辊50旋转驱动的状态下,进行定影辊50表面的温度控制。定影辊50表面的温度控制是通过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适宜地切换电源71和热源54之间的通电状态来进行(ON/OFF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定影辊50表面的温度维持在200℃。
在步骤S11中,计时判定部6f取得从时刻T3起经过的时间。
在步骤S12中,计时判定部6f判定在步骤S11中取得的时间是否在步骤S8中决定的第1空转时间以上。如果取得的时间不足第1空转时间的话,返回步骤S10,一边进行定影辊50表面的温度控制,一边到取得的时间变为第1空转时间以上为止反复进行该工作。如果取得的时间是第1空转时间以上的话,进入步骤S13。在定影辊50表面的温度被维持在固定温度的状态下,在第1空转时间中使定影辊50旋转驱动,由此从热源54对芯金属51供给充分的热,芯金属51的蓄热量变得充分。
在步骤S13中,计时部74在时刻T5停止时间的计时。
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工作开始前、预热工作完成后的准备工作期间H2中,准备控制部6e在电压判定部6c判定为电压感测部72的施加电压Vin不足阈值电压Va的情况下,切换控制部6b以在第1空转时间中持续对热源54和驱动部73的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准备工作。因此,即使施加在定影部6的电压低,向热源54的通电不充分,在执行图像形成部2的成像工作之前、即图像形成工作开始前,也能够充分确保定影辊50的蓄热量,能够防止定影不良的产生。此外,定影辊50的蓄热量被充分地确保。因此,即使在定影时大量的记录介质8被连续地搬送到定影夹部55,定影辊50的热被记录介质8夺走,也能够利用蓄热抑制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的降低。因此,能够使记录介质8被搬送到定影夹部55的时间间隔缩短,或使记录介质8的搬送速度加快,能够实现印刷的高速化。
在步骤S14中,CPU9a判断是否有任务请求。如果有任务请求的话,进入步骤S15,如果没有任务请求的话,进入步骤S17。
在步骤S15中,CPU9a在时刻T6开始任务工作。
在步骤S17中,CPU9a使模式向待机模式转移。
在从步骤S6向步骤S16前进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将对热源54的通电状态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来对热源54供给电力,准备控制部6e控制切换控制部6b,将对驱动部73的通电状态从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来使定影辊50旋转驱动,之后进入步骤S14。
再有,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中,使用第1表决定第1空转时间,但第1空转时间预先决定为规定的时间也可。
图8A和图8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工作的定时的时间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CPU9a感测到对电源71的电源接通信号、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信号的时刻(时刻T1),进入步骤S30,开始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形成工作。
在步骤S30中,图4所示的操作部控制电路9e作为预约枚数感测部发挥功能,该预约枚数感测部在时刻T1开始与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8的预约枚数对应的预约任务数的感测。具体地,预约枚数感测部感测与从操作部7b输入的、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8的预约枚数对应的预约任务数。
在步骤S31中,电压感测部72与图6A和图6B表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同样地,在时刻T1感测从电源71施加到定影部6的施加电压Vin。
步骤S32~S35与图6A和图6B表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2~S5同样。
在步骤S36中,预约枚数感测部在时刻T3停止预约任务数的感测。
步骤S37、S38与图6A和图6B表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6、S7同样。
在步骤S39中,准备控制部6e取得在预约枚数感测部中感测的、在预热期间H1中预约的预约任务数。
在步骤S40,准备控制部6e使用第2表决定第2空转时间。第2表是将空转时间和预约任务数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表,以施加电压值越大,预约任务数越少,空转时间就越短的方式关联起来。由此,准备控制部6e能够对应于从电源71施加在定影部6的电压和预约任务数,决定第2空转时间。第2表存储在存储器9c中。在表2中表示第2表的例子。
[表2]
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大,在预热期间H1结束稍后在定影辊50中蓄热的热量就越多,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小,在预热期间H1结束稍后在定影辊50中蓄热的就热量越少。即,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大,第2空转时间就相对地越短即可,从电源71对定影部6施加的电压越小,第2空转时间就需要相对地越长。
进而,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8的预约枚数越多,在定影工作时通过定影夹部55的记录介质8夺取越多的定影辊50的表面的热,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就越容易下降。此外,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8的预约枚数越少,在定影工作时通过定影夹部55的记录介质8夺取定影辊50的表面的热越少即可,因此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就越难以下降。即,记录介质8的预约枚数越多,就需要第2空转时间相对地越长,记录介质8的预约枚数越少,第2空转时间相对地越短即可。
准备控制部6e使用以电压值越大、预约任务数越少空转时间就越短的方式将空转时间和预约任务数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2表来决定第2空转时间,由此能够基于从电源71施加在定影部6的电压和预约任务数,决定最优的第2空转时间,因此能够稳定地充分确保定影辊50的蓄热量,防止定影不良的发生,并且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印刷的高速化。
步骤S41~S43与图6B表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9~S11同样。
在步骤S44中,计时判定部6f判断在步骤S43中取得的时间是否是在步骤S40中决定的第2空转时间以上。如果是不足第2空转时间的话,返回步骤S42,到变为第2空转时间以上为止反复进行该工作。如果是第2空转时间以上的话,进入步骤S45。在热源54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状态下在第1空转时间中使定影辊50旋转驱动,由此从热源54对芯金属51供给充分的热,定影辊50的芯金属51的蓄热量变得充分。
步骤S45~S49与图6A和图6B表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3~S17同样。
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工作开始之前、预热工作结束后的准备工作期间H2中,准备控制部6e在电压判定部6c判定为电压感测部72的施加电压Vin不足阈值电压Va的情况下,以切换控制部6b在第2空转时间中持续对热源54和驱动部73的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准备工作,因此即使施加在定影部6的电压低,向热源54的通电不充分,在图像形成部2执行成像工作之前、即图像形成工作开始前,也能够充分确保定影辊50的蓄热量,能够防止定影不良的产生。此外,定影辊50的蓄热量被充分地确保。因此即使在定影时大量的记录介质8被连续地搬送到定影夹部55,定影辊50的热被记录介质8夺走,也能够利用蓄热抑制定影辊50的表面温度的降低。因此,能够使记录介质8被搬送到定影夹部55的时间间隔缩短,或使记录介质8的搬送速度加快,能够实现印刷的高速化。
[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电源的额定电压是230V的图像形成装置(商品名:MX-M700,SHARP制),CPU在感测对电源的电源接通信号后,进行图6A和图6B所示的流程图的工作。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速度是395mm/sec,1分钟能够进行75枚印刷。
在定影部,使用直径是40mm、芯金属的厚度是0.8mm、弹性体层的厚度是200μm、表面层的厚度是40μm的定影辊。此外,使用直径是40mm、芯金属的厚度是3mm、弹性体层的厚度是5mm、表面层的厚度是0.05mm的加压辊。在定影夹部施加的总负荷调整为70Kg。将第1空转时间设为50秒,将阈值电压Va设为212V,将通过交流稳定电源施加在定影部的电压设为207V,在准备工作期间结束后进行100枚连续的任务。
(实施例2)
转移到睡眠模式并经过1个小时,CPU感测到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信号后,进行图6A和图6B所示的流程图的工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执行任务。
(实施例3)
使用上述表1所示的第1表决定第1空转时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执行任务。
(实施例4)
将施加到定影部的电压从207V变更到218V,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执行任务。
(实施例5~10)
使用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在上述表2表示的第2表,CPU在感测对电源的电源接通信号后,进行图8A和图8B的流程图表示的工作。施加在定影部的电压和预约任务枚数在下述表3中表示。
(比较例1)
在预热结束稍后没有设置准备工作期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执行任务。
<评价>
使用在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中获得的输出图像,通过以下那样的摩擦试验评价了黑实心部分的定影性。
摩擦试验以如下方式进行,在输出图像的黑实心部分,按压以砝码施加了9.8N的负荷的沙橡皮,使用X-Rite公司制Model938测定了使沙橡皮往复3次前后的反射浓度,对反射浓度的变化的比率进行数值化。
如果将反射浓度的变化的比率数值化后的定影强度是70以上的话,能够判断为获得了充分的定影性。
在表3中表示实施例1~4和比较例1的评价结果,在表4中表示实施例5~10的评价结果。
[表3]
Figure 218587DEST_PATH_IMAGE003
[表4]
在实施例1~10中,可知能够获得充分的定影性。此外,如实施例5~10那样,通过基于施加电压和预约任务的枚数进行控制,在预约任务的枚数少的情况下,能够缩短空转期间,能够进一步缩短从接通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起至输出图像为止的时间,并且能够获得充分的定影性。
比较例1中,当用手指较强地摩擦时,黑实心部分的调色剂被擦掉,不能够获得充分的定影性。
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就能以其它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进行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不过是例示,本发明的范围通过专利请求的范围表示,不被说明书正文限制。进而,属于本技术方案所要求的范围的变形、变更,全部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显影装置向在像担载体上通过电子照相法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印部,将在所述像担载体上担载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部,对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并使其定影,所述定影部具有:在内部配设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热源并以能够围绕轴线旋转驱动的方式设置的加热部,压接于加热部并以在与加热部之间形成压接部的方式设置的加压部,以及通过通电使加热部旋转驱动的驱动部;
电源,对所述定影部施加电压;
电压感测部,对从所述电源施加到所述定影部的电压进行感测;
温度感测部,对所述加热部的表面的温度进行感测;以及
定影控制部,控制所述定影部的工作,所述定影控制部具有:
切换控制部,控制所述热源和所述电源之间、及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的导通和切断的切换工作;
电压判定部,判定所述电压感测部的感测电压是否是规定的阈值电压以上;
温度判定部,判定所述温度感测部的感测温度是否是规定的设定温度以上;以及
准备控制部,对在所述像担载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工作被执行之前的、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切换控制部将对所述热源和所述驱动部的通电状态从电的切断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所述电压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压感测部的感测电压不足所述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所述准备控制部以在所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温度感测部的感测温度是所述设定温度以上之后,所述切换控制部在规定的空转时间中持续所述导通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控制部在从所述电源对所述定影部施加电压时,或从睡眠模式起的恢复工作开始时,控制所述加热部的准备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将所述空转时间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1表的存储部,
所述准备控制部使用所述第1表决定所述空转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预约任务数感测部,对与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预约枚数对应的预约任务数进行感测,
所述存储部存储将所述空转时间和所述预约任务数和电压值关联起来的第2表,
所述准备控制部使用所述第2表决定所述空转时间。
CN2011100736331A 2010-03-25 2011-03-25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2200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0865 2010-03-25
JP2010070865A JP5058285B2 (ja) 2010-03-25 2010-03-25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742A true CN102200742A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5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36331A Pending CN102200742A (zh) 2010-03-25 2011-03-25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4667B2 (zh)
JP (1) JP5058285B2 (zh)
CN (1) CN10220074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316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570666A (zh) * 2013-10-16 2015-04-2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946290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格芯公司 用于高带宽内存应用的中介层加热器
CN111552163A (zh) * 2019-02-08 2020-08-1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14730151A (zh) * 2019-12-20 2022-07-08 惠普发展公司,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提高干式电子照相打印设备的定影器的设定温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7195B2 (ja) * 2009-04-15 2012-12-12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帯電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40458B2 (ja) * 2012-06-04 2016-12-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4819B2 (ja) * 2013-07-19 2017-0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301686B2 (ja) * 2014-03-05 2018-03-28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EP3418811B1 (en) * 2017-06-20 2021-07-28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develop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ner
JP7000730B2 (ja) 2017-08-01 2022-0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77214B2 (ja) * 2019-03-29 2023-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2525A (ja) * 1992-12-28 1994-07-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67496A (ja) * 1999-03-17 2000-09-29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45989A (ja) * 2004-06-07 2005-12-15 Sharp Corp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06209A (zh) * 2004-03-10 2006-07-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象加热装置
CN101470391A (zh) * 2007-12-26 2009-07-0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及预热时间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4292A (ja) * 1993-10-20 1995-05-02 Brother Ind Ltd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0098796A (ja) 1998-09-22 2000-04-07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4126191A (ja) 2002-10-02 2004-04-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33745A (ja) 2003-01-31 2004-08-19 Ricoh Co Ltd 定着ヒー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9194A (ja) 2004-10-19 2006-05-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2075645B1 (en) * 2007-12-26 2014-11-0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arming-up tim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2525A (ja) * 1992-12-28 1994-07-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67496A (ja) * 1999-03-17 2000-09-29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806209A (zh) * 2004-03-10 2006-07-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象加热装置
JP2005345989A (ja) * 2004-06-07 2005-12-15 Sharp Corp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70391A (zh) * 2007-12-26 2009-07-0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及预热时间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6316A (zh) * 2012-01-27 2013-07-3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226316B (zh) * 2012-01-27 2016-02-1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4570666A (zh) * 2013-10-16 2015-04-2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70666B (zh) * 2013-10-16 2017-03-0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946290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格芯公司 用于高带宽内存应用的中介层加热器
CN111552163A (zh) * 2019-02-08 2020-08-1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14730151A (zh) * 2019-12-20 2022-07-08 惠普发展公司, 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提高干式电子照相打印设备的定影器的设定温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58285B2 (ja) 2012-10-24
US20110236048A1 (en) 2011-09-29
JP2011203504A (ja) 2011-10-13
US8774667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07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38550C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
US8712300B2 (en) Fu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heating apparatus
CN101145019B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辊温度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81273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04137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61259B (zh) 定影装置和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7020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929763B2 (en)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87321B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4608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of power distribution to heat fixing device
CN10166123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18208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65815C (zh) 定影装置、定影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55627A (zh) 双凸透镜片制作装置
JP2002108124A (ja) 電磁誘導定着用回転部材の成型方法及び定着装置
JP20031956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33228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8931B2 (ja) 定着装置、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H08160756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198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145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42668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形成装置および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形成装置を利用した3d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330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329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