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9955A -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9955A
CN102199955A CN2010101373472A CN201010137347A CN102199955A CN 102199955 A CN102199955 A CN 102199955A CN 2010101373472 A CN2010101373472 A CN 2010101373472A CN 201010137347 A CN201010137347 A CN 201010137347A CN 102199955 A CN102199955 A CN 102199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slingshot
handle
runner
pellet s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73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373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9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9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包括把手轴、把手轴套、把手壳、杯形转轮,把手轴外侧有把手轴套,把手轴套外侧有把手壳,在把手轴套一端把手轴外侧设有拨力点,其特征是:在拨力点一侧的把手轴外侧设有杯形转轮,在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有导槽,在杯形转轮上还设有能被拨力点作用并能使杯形转轮转动的受力点。本发明将控制另外一锁具的导杆的导槽设在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当拨号正确,在导杆同时进入设在杯形转轮杯口端面上的一组导槽,方可实现由拨号盘转变成开门把手的功能。本发明还可在若干个同轴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设置若干组导槽,用于控制若干个导杆,具有较高的防侦听功能。可广泛用于防盗门、保险柜、车辆、集装箱等。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和门类锁具配合使用的拨号盘和开门把手,即: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保险柜或类似金库门的拨号盘,其拨号控制部件,都是采用导杆逐个进入一组拨号盘片上的导孔或导杆同时进入设在一组拨号盘片边缘上的导槽,来控制开门把手实现开门功能。这种在盘片上设置导孔或在盘片边缘上设置导槽的技术,其导孔或导槽的位置容易被侦听出来,影响保险柜和库门的安全性。另外,现有保险柜或库门上的开门把手和拨号盘都分别设在不同位置,不能合为一体,拨号盘和开门把手不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开门把手也不能空转;这样的开门把手,也会给破坏性开启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既防侦听又能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本发明将控制导杆的导槽设在外形似空心杯状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当拨号正确,在导杆同时进入设在杯形转轮杯口端面上的一组导槽,或导杆同时进入设在若干个同轴杯形转轮杯口端面上的一组导槽后,方可实现由拨号盘转变成开门把手的功能。本发明还可在若干个同轴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设置若干组导槽,以适用于与锁具上开锁机关并行的若干个导杆。本发明有效的将拨号盘和开门把手合为一体,并能相互转换,在拨号和开锁正确时,拨号盘即可变成开门把手。本发明具有较高的防侦听功能。可广泛用于防盗门、保险柜、车辆、集装箱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把手轴、把手轴套、把手壳、杯形转轮,在把手轴一端联有手柄,把手轴中有轴弹子孔,轴弹子孔中有轴弹子和弹簧,把手轴的外侧有把手轴套,在把手轴套中,有与把手轴的轴弹子孔匹配相通的套弹子孔,套弹子孔中有套弹子,在把手轴套的外侧有把手壳,把手壳中有与把手轴套的套弹子孔匹配相通的壳弹子孔,壳弹子孔中有壳弹子,把手轴套的外侧还设有开锁点,在把手轴套一端把手轴外侧设有拨力点,其特征是:在拨力点一侧的把手轴外侧设有杯形转轮,在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有导槽,在 杯形转轮上还设有能与拨力点相互对应和匹配的受力点。
所述的杯形转轮被安装在把手轴的柱体圆周外侧,杯形转轮的杯底设有轮内孔,杯形转轮的轮内孔被套在把手轴柱体圆周外侧上。
所述的杯形转轮被安装在把手轴的柱体圆周外侧,杯形转轮的杯底设有轮内孔,在轮内孔中设有含套内孔的转轮内套,转轮内套的套内孔被套在把手轴的柱体圆周外侧上。
所述的杯形转轮被安装在把手轴的端面外侧,在杯形转轮的杯底设有轮内孔,在轮内孔中设有转轮内套,转轮内套被安装于把手轴的端面外侧。
所述的杯形转轮被安装在把手轴的端面外侧,在杯形转轮的杯底设有转轴,转轴可与把手轴的端面相连固定,也可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相连固定。
在与所述的受力点非同侧杯形转轮杯底的一侧把手轴外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在第二转轮内套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第二杯形转轮与杯形转轮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在与杯形转轮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在与第二受力点对应的杯形转轮一侧设有传力点,转轮内套或第二转轮内套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与把手壳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相连固定。
在与所述的受力点非同侧杯形转轮杯底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在第二转轮内套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第二杯形转轮与杯形转轮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在与杯形转轮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在与第二受力点对应的杯形转轮一侧设有传力点,转轮内套或第二转轮内套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与把手壳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相连固定。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本发明除了能用于平移锁具外,还能用于转动锁芯开锁的锁具、电控、遥控和智能卡等锁具,能有效的防止循环码发送器开锁和信号诊听技术开锁,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杯形转轮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中:23.开锁机关,231.弹子导杆,232.导杆,22.磁极弹子,6.把手轴,61.轴弹子孔,62.轴弹子,63.弹簧,64.固定滑槽,65.手柄,66.拨力点,7.把手轴套,71.套弹子孔,72.套弹子,73.开锁点,9.把手壳,91.壳弹子孔,92.壳弹子,93.弹子导杆滑槽,94.固定销孔,95.固定销,101.杯形转轮,19.转轴,111.第二杯形转轮,102.导槽,112.第二导槽,103.受力点,113.第二受力点,104.传力点,105.转轮内套,115.第二转轮内套,106.固定孔,116.固定孔,107.固定件,108.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25.套内孔,135.第二套内孔,126.轮内孔,136.第二轮内孔,127.隔栏,137.第二隔栏,47.第三隔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具有一组两个密码的拨号功能。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纵向剖视图,图2是图1中杯形转轮101的结构左视图。选择圆柱体作为把手轴6,可采用现有弹子锁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制作出如图1所示的把手轴6和把手轴6中的轴弹子孔61和固定滑槽64、把手轴套7和把手轴套7的套弹子孔71、把手壳9和把手壳9中的壳弹子孔91和弹子导杆滑槽93以及固定销孔94,弹子导杆滑槽93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把手壳9中;轴弹子孔61中的轴弹子62、套弹子孔71中的套弹子72、壳弹子孔92中的壳弹子92可以采用普通型弹子或异形弹子。制作时可按轴弹子62、壳弹子92在开启时所需的运动方向,轴弹子孔61的孔径或横截面可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套弹子孔71的孔径或横截面,图1中,从锁闭到开启状态,轴弹子62和壳弹子92的运动方向朝向轴心,为确保把手轴6空转,轴弹子62的横截面需大于套弹子孔71的横截面,使轴弹子62不能进入套弹子孔71。可按现有普通弹子锁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在轴弹子孔61中装入弹簧63和普通型轴弹子62;在把手轴6外侧安装把手轴套7,在把手轴套7外侧安装把手壳9,并配制和安装套弹子孔71中的普通型套弹子72,壳弹子孔91中的普通型壳弹子92。弹子匹配的具体要求是:当无开锁机关23的弹子导杆231作用于壳弹子92时,把手轴套7与把手壳9之间有套弹子72或壳弹子92卡住,把手轴6与把手轴套7之间无弹子卡住,把手轴6能空转;当实现开锁时有弹子导杆231完全作用于壳弹子92时,把手轴套7和把手壳9之间无任何弹子卡住,把手轴6和把手轴套7之间有套弹子72或轴弹子62卡住,此时把手轴套7可连同把手轴6一起转动。在把手轴套7的外侧安装开锁点73,用于直接或间接驱动类似门的插销,或用于驱动现有锁体中与锁舌相关的部件,开锁点73的安装和其活动范围要避开把手壳9的影响,需要时可在把手壳9适当位置开出一个滑槽用于安装开锁点73。将固定销95装入与固定滑槽 64对应的固定销孔94中,以控制把手壳9相对把手轴6的轴向位移。也可采用现有锁具和把手制作的技术和方法,来控制把手轴6、把手轴套7和把手壳9彼此间的轴向位移。再制作出如图1所示的含隔栏127和套内孔125的转轮内套105,隔栏127可与转轮内套105一体制作,也可分开制作后在组合,隔栏127可以是片状或柱状或凸起状,其目的是帮助杯形转轮101的定位。在把手轴套7一端把手轴6外侧设有拨力点66。图1中,转轮内套105和杯形转轮101位于拨力点66一侧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在转轮内套105中设有套内孔125,套内孔125要与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的尺寸匹配,套内孔125被套在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固定孔106用于转轮内套105与把手壳9固定,也可与门体直接或间接相连固定,图1中,转轮内套105通过固定孔106和固定孔116以及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相连固定也可通过铆、焊技术与把手壳9相连固定。再用现有技术制作出图1和图2中的含轮内孔126和导槽102以及受力点103的杯形转轮101,杯形转轮101的总体外形还可以是碗形、圆台形、圆锥形,轮内孔126位于杯形转轮101的杯底,并与杯形转轮101杯底的内侧和外侧相通,导槽102设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口端面上,导槽102的尺寸大小要与和另一锁具相连的导杆232可相遇部位的尺寸大小以及导杆232的所需位移的尺寸匹配,轮内孔126的尺寸也要与转轮内套105的外侧匹配。
再将已制作好的含有导槽102和受力点103的杯形转轮101安装在转轮内套105上。在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杯底的外侧比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使图1中的导槽102可与导杆232相遇;在转轮内套105一侧的把手轴6上安装能作用于受力点103并能驱动杯形转轮101转动的拨力点66,本实施例中的受力点103和拨力点66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内侧。再在转轮内套上安装第三隔栏47,隔栏127和第三隔栏47用于防止转轮101脱落和稳定其定位作用。在把手轴6上安装手柄65,手柄65可制作成带有刻度盘的圆形,也可与把手轴6一同制作。按现有工艺技术封装即可使用。
使用时,在开锁之前,由于无弹子导杆231作用于壳弹子92,把手轴套7与把手壳9之间有套弹子72或壳弹子92卡住,由于轴弹子62的横截面积大于套弹子孔71的孔径,在弹簧63的作用下,或按弹子的预先配置,把手轴6与把手轴套7之间无弹子卡住,把手轴6能空转。可按预先的设定,左或右旋转手柄65一圈以上,将手柄65上的某一标记对准门体面板上的定位点,在旋转手柄65过程中,把手轴6的拨力点66作用于受力点103,驱动杯形转轮101转动,使得导槽102与开锁机关23相连的导杆232相对应;再按预先的设定,朝相反的方向旋转手柄65一圈以内,将手柄65上的另一标记对准门体面板上的定位点,使把手轴6上的轴弹子孔61与套弹子孔71或壳弹子孔91对齐;此时开锁,与开锁机关 23联动的导杆232在进入导槽102的同时,开锁机关23上的弹子导杆231也作用于壳弹子92;当弹子导杆231作用于壳弹子92时,由于壳弹子92,套弹子72和轴弹子62按预先设置好的大小和间距产生位移,使得把手轴套7和把手壳9之间无任何弹子卡住,把手轴6和把手轴套7之间有套弹子72卡住,此时把手轴套7可连同把手轴6一起按所设定的方向转动,带动开锁点73直接或间接驱动类似门的插销实现开门。锁闭时可再按预先的设定,转动手柄65使得套弹子孔71于壳弹子孔91对齐,此时也可利用开锁点73将门体插销置于锁闭状态,当与之配套的锁具处于锁闭状态时,弹子导杆232不作用于壳弹子92时,在弹簧63的作用下,把手即恢复了空转功能。
为了使把手轴6能自动复位,可在把手轴套7和把手壳9之间或把手轴套7和被安装门体的某部件之间安装能复位弹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导杆232在进入导槽102后再转动手柄65实现开门时,拨力点66和受力点103会阻止手柄65在某一开门方向上旋转,在实际制作时,可根据手柄65在开门方向上所需的转向,来确定拨力点66可与受力点103的某一侧面接触;也可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制作拨力点66,旋转手柄65的外力当超过一定量时,拨力点66可从受力点103滑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施例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中,把手轴6、轴弹子孔61、轴弹子62、弹簧63、把手轴套7、套弹子孔71、套弹子72、把手壳9、壳弹子孔91、壳弹子92、可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实施例1中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锁芯6的柱体圆周外侧,上的受力点103设在杯形转轮101的内侧。而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端面外侧,受力点103设在拨力点66一侧的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115,从图3中可以看出,受力点103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并与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同侧,第二转轮内套115位于杯形转轮101内侧杯底的一侧;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111,第二杯形转轮111与杯形转轮10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转轮内套105或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转轮内套105和转轮内套115通过固定件107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请参阅图3,在所述的杯形转轮101的杯底开设有轮内孔126,轮内 孔126中安装有转轮内套105,在转轮内套105的外侧安装杯形转轮101,杯形转轮10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在转轮内套105的外侧设置第二转轮内套115,在第二转轮内套的外侧安装第二杯形转轮111,图3中,第二杯形转轮111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内侧,其方向与杯形转轮101相同;再将转轮内套105和第二转轮内套115通过铆、焊相互固定,并通过固定件107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在把手轴6的端面外侧。
从图3可以看出,杯形转轮101杯口端面的直线方向有上下两个导槽102,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口端面的直线方向也有与两个导槽102同弧度对应的两个第二导槽112,每个导槽102和与其对位的第二导槽112组成一组导槽,导杆232形成一个“一”字型的直杆,只有当导杆232同时和上下两组导槽102和第二导槽112相遇时,方可实现开门把手功能。在实际使用中,也可根据需要在若干个同轴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设置若干组导槽,导杆232也可以非直线状,以适用与开锁机关23并行的多组导杆,这样能更进一步提高拨号盘防侦听的能力。其余可与实施例1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反过来安装,即: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受力点103还是位于拨力点66一侧的杯形转轮101的一侧。其余可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际制作时可根据需要将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高度在安装后位于同一水平或高度,也可位于不同的水平和高度,只要导槽102和第二导槽112对位后不影响导杆232工作即可。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施例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中,转轮内套105、隔栏127、杯形转轮101、把手轴6、轴弹子孔61、轴弹子62、弹簧63的制作与安装方法可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采用两个转轮组合,来实现一组三个密码的拨号功能。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把手轴6外侧,增加一个第二转轮内套115,从图4中可以看出,受力点103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内侧,并与杯形转轮101的内侧同侧,第二转轮内套115位于杯形转轮101外侧杯底的一侧;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有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形转轮101与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转轮内套105和第二转轮内套115可 通过铆、焊或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又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壳弹子92为含有磁极性的弹子,在弹子导杆231上设有与含有磁极性的壳弹子92匹配的含有磁极性的弹子22,壳弹子92与弹子22可相邻的两个面设为相互排斥的同极性磁极;为了能有效控制弹子22在与壳弹子92相互作用后,壳弹子92能有效推动套弹子72、轴弹子62,使把手轴6与把手轴套7之间有套弹子72卡住,把手轴套7与把手壳9之间无弹子卡住,制作时,可将壳弹子92的横截面制作成大于套弹子孔71的横截面,也可将壳弹子92制作成“T”字形,并且壳弹子孔91与“T”字形壳弹子92的形状相互匹配,无论如何制作,只要能有效控制壳弹子92的位移即可。
图4中,由于第二杯形转轮111位于杯形转轮101外侧,第二杯形转轮111的内径要大于杯形转轮101的外径。在杯形转轮101外侧上增加了传力点104,传力点104要与第二杯形转轮111上的第二受力点113对应匹配,用于作用第二受力点113,驱动第二杯形转轮111旋转,使第二杯形转轮111上的第二导槽112位于所需的位置。为防止第二杯形转轮111在被定位后受把手轴6和杯形转轮101在定位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相互影响定位,以及杯形转轮101受把手轴6的摩擦影响定位,图4中,转轮内套105上的隔栏127和第三隔栏47以及第二转轮内套115上的第二隔栏137,可用于防止上述的各种影响。可整体制作出含隔栏127的转轮内套105、含第二隔栏137的第二转轮内套115,也可将其分开制作后再对应组装成一整体。可将装有杯形转轮101的转轮内套105和装有第二杯形转轮111的第二转轮内套115采用焊接或钉铆技术连在一起,再与把手壳9相连固定或可根据需要将其固定在被安装的门体上,以防止把手轴6的转动摩擦会带动转轮内套105和第二转轮内套115的转动和滑动,影响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定位。图4中,第二转轮内套115的第二套内孔135要与把手轴6的外侧匹配,第二转轮内套115的外侧要与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底的第二轮内孔136匹配,第二轮内孔136也要与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底的内侧和外侧相通,第二隔栏137与隔栏127还可用于限定第二杯形转轮111的轴向位移。安装时,可在把手轴套7一端把手轴6上先安装第二转轮内套115,并将轮内套115通过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相连固定,再按图4所示,在第二转轮内套115上安装含第二导槽112和第二受力点113的第二杯形转轮111;再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端,即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体内安装能与第二转轮内套115相互固定的转轮内套105,在转轮内套105上安装杯形转轮101和第三隔栏47。在把手轴6上安装与受力点103对应匹配的拨力点66。
从图4可以看出,杯形转轮101杯口端面的直线方向有上下两个导 槽102,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口端面的直线方向也有与两个导槽102同弧度对应的两个第二导槽112,每个导槽102和与其对位的第二导槽112组成一组导槽,导杆232形成一个“一”字型的直杆,只有当导杆232同时和上下两组导槽102和第二导槽112相遇时,方可实现开门把手功能。在实际使用中,也可根据需要在若干个同轴杯形转轮的杯口端面上设置若干组导槽,导杆232也可以非直线状,以适用与开锁机关23并行的多组导杆,这样能更进一步提高拨号盘防侦听的能力。其余可与实施例1相同。其余可参见实施例1。
使用时,在开锁前可按现有保限柜密码拨号盘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例如:可按预先设定,如右旋转圆盘型手柄65两圈以上并将手柄65上某一标记对准门体面板上定位点,使第二杯形转轮111上的上下两个第二导槽112分别与导杆232和导杆233对应,再左旋转手柄65在一圈到两圈以内并将手柄65上另一标记对准门体面板上定位点,使杯形转轮101上的上下两个导槽102也分别与导杆232对应,再右旋转手柄65在一圈以内并将手柄65上又一标记对准门体面板上的定位点,使得轴弹子孔61与套弹子孔71对应,此时在与另一锁具相连的开锁23作用下,导杆232进入导槽102和第二导槽112,并带动弹子导杆231中的磁极弹子22的作用于壳弹子92,将套弹子72推出壳弹子孔91,把手轴6可连同把手轴套7一起旋转,实现开锁。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也可参照本实施例,将实施例1和图1改设成: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的杯形转轮101杯底的另一侧把手轴6外侧上,增加一个第二转轮内套115,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有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形转轮101与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转轮内套105或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本实施的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反过来安装,即: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受力点103还是位于拨力点66一侧的杯形转轮101的一侧。其余可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图中,把手轴6、把手轴6、轴弹子孔61、轴弹子62、弹簧63、把手轴套7、套弹子孔71、套弹子72、把手壳9、壳弹子孔91、壳弹子92、可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方向与实施例3相反,本实施例是杯形转轮101和杯形转轮111的杯底杯 底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在实施例三中的壳弹子92为含有磁极性的弹子,而在本实施例中的壳弹子92为普通型弹子。在把手轴套7一端的把手轴6上设有拨力点66,在拨力点66一侧的把手轴柱体圆周外侧,设有转轮内套105,在转轮内套105的外侧设有杯形转轮101,杯形转轮101与拨力点相邻的一侧设有受力点103。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把手轴6外侧上,设有第二转轮内套115,从图5中可以看出,受力点103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并与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同侧,第二转轮内套115位于杯形转轮101内侧杯底的一侧;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有第二杯形转轮111,杯形转轮101与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图5中,第二转轮内套115和第二杯形转轮111被设在杯形转轮101的内侧,转轮内套105或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安装时,先将含第二隔栏137和第二套内孔135的第二转轮内套115安装于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并用固定件107使其与把手壳9相连固定,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安装含第二套内孔136和受力点113的第二杯形转轮111;再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端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上安装含隔栏127和套内孔125的转轮内套105,在转轮内套105的外侧安装含轮内孔126和受力点103以及传力点104的杯形转轮101;再在把手轴6上安装与受力点103对应匹配的拨力点66。其余可参见实施例3或实施例1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反过来安装,即: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受力点103还是位于拨力点66一侧的杯形转轮101的一侧。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图中,把手轴6、把手轴6、轴弹子孔61、轴弹子62、弹簧63、把手轴套7、套弹子孔71、套弹子72、把手壳9、壳弹子孔91、壳弹子92、可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相同。拨力点66被设在把手轴套7一端的把手轴6外侧,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端面外侧,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转轴19,转轴19可与把手轴6的端面相连固定,也可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在图6中,转轴19既与 把手轴6的端面相连固定,又通过第二转轮内套115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115,从图6中可以看出,受力点103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并与杯形转轮101的外侧同侧,第二转轮内套115位于杯形转轮101内侧杯底的一侧;在第二转轮内套115的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111,第二杯形转轮111与杯形转轮10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请参阅图6中,所述的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杯形转轮101的转轴19位于把手轴6与转轮内套115之间,并同时与把手轴6和转轮内套115实行两头可旋转连接固定;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转轴19也可与把手轴6或转轮内套115实行单一连接固定,无论如何连接固定,只要能保证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正常工作即可。其余可参加实施例2和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反过来安装,即: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受力点103还是位于拨力点66一侧的杯形转轮101的一侧。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图中,把手轴6、把手轴6、轴弹子孔61、轴弹子62、弹簧63、把手轴套7、套弹子孔71、套弹子72、把手壳9、壳弹子孔91、壳弹子92、可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述的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轮内孔126,轮内孔126被套在把手轴的柱体圆周外侧。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115,从图7中可以看出,受力点103位于杯形转轮101的内侧,并与杯形转轮101的内侧同侧,第二转轮内套115位于杯形转轮101外侧杯底的一侧;在第二转轮内套115的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111,第二杯形转轮111与杯形转轮10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所述的壳弹子 92为普通柱形弹子。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反过来安装,即: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受力点103还是位于拨力点66一侧的杯形转轮101的一侧。
实施例7
如图8所示,图中,把手轴6、把手轴6、轴弹子孔61、轴弹子62、弹簧63、把手轴套7、套弹子孔71、套弹子72、把手壳9、壳弹子孔91、壳弹子92、可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在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轮内孔126与把手轴6之间增加了一个转轮内套105,转轮内套105上连有隔栏127和第三隔栏47,转轮内套105与转轮内套115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17相连固定,并通过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相连固定。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壳弹子92为普通型弹子。其余与实施例6相同。也可参见实施例3所述。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省略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4中所述的转轮内套105,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与把手轴6柱体圆周外侧匹配的轮内孔126,将轮内孔126套在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中普通型轴弹子62、普通型套弹子72和普通型壳弹子92该设成如同本实施例的普通型轴弹子62、普通型套弹子72和含有磁极性的壳弹子92。
以上只是本发明构思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作限定说明。在实际使用中可采用增加杯形转轮个数来增加所需密码的个数。在实际使用中还可采用螺钉和螺母技术,在把手轴6或转轮101或转轮111上留下若干个可用于安装拨力点66、受力点103、第二受力点113、传力点104的螺钉孔,来实现可修改拨号密码的功能。本发明所述的杯形转轮的总体外形可以是一圆柱型也可是一个圆台形。在实际应用中,可在本发明的把手轴套7与把手壳9之间增加与把手轴套7结构相同的第二把手轴套,使其能用于含AB两档平移的锁具,即:当用A款钥匙开锁时,锁具的平移量为A段距离,把手轴套7和把手轴6可一起旋转,实现驱动A款钥匙控制的门体锁舌;当用B款钥匙开锁时,锁具的平移量将大于A段距离的B段距离,第二把手轴套和把手轴套7连同把手轴6可一起旋转,实现驱动B款钥匙控制的门体锁舌。在本发明的把手轴套7与把手壳9之间增加与把手轴套7结构相同的第二把手轴套,详细可参阅专利号为:200720130822.7,专利名称为:《一种含两档平移的锁具和适合平移锁具的把手》,为节省篇幅,这里不多述。

Claims (10)

1.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包括把手轴(6)、把手轴套(7)、把手壳(9)、杯形转轮(101),在把手轴(6)一端联有手柄(65),把手轴(6)中有轴弹子孔(61),轴弹子孔(61)中有轴弹子(62)和弹簧(63),把手轴(6)的外侧有把手轴套(7),在把手轴套(7)中有与轴弹子孔(61)匹配相通的套弹子孔(71),套弹子孔(71)中有套弹子(72),在把手轴套(7)的外侧有把手壳(9),把手壳(9)中有与轴弹子孔(61)和套弹子孔(71)匹配相通的壳弹子孔(91),壳弹子孔(91)中有壳弹子(92),把手轴套(7)的外侧还设有开锁点(73),在把手轴套(7)一端把手轴(6)外侧设有拨力点(66),其特征是:在拨力点(66)一侧的把手轴(6)外侧设有杯形转轮(101),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口端面上有导槽(102),在杯形转轮(101)上还设有能与拨力点(66)相互对应和匹配的受力点(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轮内孔(126),杯形转轮(101)的轮内孔(126)被套在把手轴(6)柱体圆周外侧上;或者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轮内孔(126),在轮内孔(126)中设有含套内孔(125)的转轮内套(105),转轮内套(105)的套内孔(125)被套在把手轴(6)的柱体圆周外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端面外侧,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轮内孔(126),在轮内孔(126)中设有转轮内套(105),转轮内套(105)被安装于把手轴(6)的端面外侧;或者所述的杯形转轮(101)被安装在把手轴(6)的端面外侧,在杯形转轮(101)的杯底设有转轴(19),转轴(19)可与把手轴(6)的端面相连固定,也可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把手轴(6)外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115),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111),第二杯形转轮(111)与杯形转轮(10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转轮内套(105)或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在与所述的受力点(103)非同侧杯形转轮(101)杯底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轮内套(115),在第二转轮内套(115)外侧设有第二杯形转轮(111),第二杯形转轮(111)与杯形转轮(101)的杯口方向相同,第二杯形转轮(111)的杯口端面上有第二导槽(112),在与杯形转轮(101)相邻的第二杯形转轮(111)一侧设有第二受力点(113),在与第二受力点(113)对应的杯形转轮(101)一侧设有传力点(104),转轮内套(105)或第二转轮内套(115)可通过铆、焊或固定件(107)与把手壳(9)或与门体或构成本产品的外壳或与其相连的部件(108)相连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或所述的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内侧比其杯底的外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或所述的杯形转轮(101)和第二杯形转轮(111)其杯底的外侧比其杯底的内侧更靠近把手轴套(7)的一端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弹子(62)、套弹子(72)和壳弹子(92)是普通型弹子,或者所述的轴弹子(62)和套弹子(72)为普通型弹子,所述的壳弹子(92)为含有磁极性的弹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弹子(62)、套弹子(72)和壳弹子(92)是普通型弹子,或者所述的轴弹子(62)和套弹子(72)为普通型弹子,所述的壳弹子(92)为含有磁极性的弹子。
10.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弹子(62)、套弹子(72)和壳弹子(92)是普通型弹子;或者所述的轴弹子(62)和套弹子(72)为普通型弹子,所述的壳弹子(92)为含有磁极性的弹子。
CN2010101373472A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Pending CN102199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3472A CN102199955A (zh)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3472A CN102199955A (zh)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955A true CN102199955A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73472A Pending CN102199955A (zh) 2010-03-25 2010-03-25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99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507A (zh) * 2013-06-09 2014-12-24 颜群 带有拨号盘和凸轮的开门把手
CN105386654A (zh) * 2015-12-10 2016-03-09 重庆华坛门业有限公司 电子锁锁芯及电子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6834A1 (fr) * 1987-06-19 1988-12-23 Pannequin Roger Blocage complementaire du pene par des disques commandes par la poignee d'une porte equipee d'une serrure de securite
CN2192693Y (zh) * 1993-12-10 1995-03-22 邓虹 多功能密码报警弹子锁
JPH10169265A (ja) * 1996-12-05 1998-06-23 Alpha Corp 回転式施錠装置
CN101457599A (zh) * 2007-12-10 2009-06-17 颜群 一种含两挡平移的锁具和适合平移锁具的把手
CN201778546U (zh) * 2010-03-25 2011-03-30 颜群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6834A1 (fr) * 1987-06-19 1988-12-23 Pannequin Roger Blocage complementaire du pene par des disques commandes par la poignee d'une porte equipee d'une serrure de securite
CN2192693Y (zh) * 1993-12-10 1995-03-22 邓虹 多功能密码报警弹子锁
JPH10169265A (ja) * 1996-12-05 1998-06-23 Alpha Corp 回転式施錠装置
CN101457599A (zh) * 2007-12-10 2009-06-17 颜群 一种含两挡平移的锁具和适合平移锁具的把手
CN201778546U (zh) * 2010-03-25 2011-03-30 颜群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4507A (zh) * 2013-06-09 2014-12-24 颜群 带有拨号盘和凸轮的开门把手
CN104234507B (zh) * 2013-06-09 2018-05-29 颜群 带有拨号盘和凸轮的开门把手
CN105386654A (zh) * 2015-12-10 2016-03-09 重庆华坛门业有限公司 电子锁锁芯及电子锁
CN105386654B (zh) * 2015-12-10 2018-05-08 重庆华坛门业有限公司 电子锁锁芯及电子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3019U (zh) 电子防盗锁体
CN107461083A (zh) 一种无源空转锁芯
CN205558516U (zh) 一种带有密码拨号盘的卷闸门锁装置
CN102199955A (zh)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CN201087612Y (zh) 强力防盗锁的门把手离合器
CN201778546U (zh) 一种可变成开门把手的拨号盘
CN204492350U (zh) 一种带打滑机构的锁芯
CN203160833U (zh) 含有凸轮和复位弹簧可空转的开门把手
CN201991343U (zh) 一种锁芯不旋转的便携锁具
CN203271339U (zh) 一种离合式电子锁
CN201649878U (zh) 一种带有密码拨号盘的锁头
CN203230235U (zh) 含有凸轮的开门把手
CN205012792U (zh) 一种枪具保险盒开闭锁机构
CN211818679U (zh) 一体式智能井盖锁
CN103711362A (zh) 一种能防盗的面板与把手和锁头
CN103388423A (zh) 含有可空转开门把手并能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CN206636362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的新型解锁装置
CN201794389U (zh) 一种用于电控锁的拨号盘和开门把手
CN203374081U (zh) 带有按销的锁芯不动的锁头
CN201924672U (zh) 一种锁芯固定不旋转的锁头
CN103993782B (zh) 叠片式锁芯
CN209538883U (zh) 一种防盗门锁机构
CN101457599A (zh) 一种含两挡平移的锁具和适合平移锁具的把手
CN102199956A (zh) 一种带有密码拨号盘的锁头
CN202831803U (zh) 含有可空转开门把手并能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