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9633B -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9633B
CN102199633B CN 201110075348 CN201110075348A CN102199633B CN 102199633 B CN102199633 B CN 102199633B CN 201110075348 CN201110075348 CN 201110075348 CN 201110075348 A CN201110075348 A CN 201110075348A CN 102199633 B CN102199633 B CN 102199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t
hydroxybutyrate
butyl ester
ethyl acetate
somatic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753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9633A (zh
Inventor
欧志敏
李仁玮
隋志红
南颖康
刘拥
陈庆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 2011100753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9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9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9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6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在pH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266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于25~45℃下转化反应8~40h,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生产菌株安全无毒,易于大规模培养;(2)可以获得大量的生物催化剂,成本低廉;(3)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4)操作简便,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价格昂贵的辅酶,底物摩尔转化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266为生物催化剂,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S)-(+)-3-羟基丁酸叔丁酯((S)-(+)-t-Butyl-3-Hydroxybutyrate),CAS登录号:82578-45-8,分子式C8H16O3,分子量160.21。(S)-(+)-3-羟基丁酸叔丁酯可以用于合成厚壳桂二乙酯(cryptocarya diacetate)。厚壳桂二乙酯是从南美植物Cryptocarya latifolia的叶和皮中分离提取的小分子化合物。Cryptocarya latifolia具有神奇的药用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痛、孕妇晨吐,抗肿瘤,抗肺炎、抗真菌和细菌等功效。
拆分外消旋体3-羟基丁酸叔丁酯,可以获得(S)-(+)-3-羟基丁酸叔丁酯,但是拆分效率最大只有50%,生产效率不高。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采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底物中的羰基均可以得到(S)-(+)-3-羟基丁酸叔丁酯。化学法不对称还原需要制备手性化学催化剂,价格昂贵,制备过程繁琐。采用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叔丁酯可以获得对映体过剩值较高的光学纯(S)-(+)-3-羟基丁酸叔丁酯,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辅酶的原位再生,微生物易于大规模培养,易于工业化生产,是(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绿色合成工艺。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产物转化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No.2266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进行转化反应制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为:反应体系以pH 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反应溶剂,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266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于25~45℃下转化反应8~40小时,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所述的乙酰乙酸叔丁酯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初始终浓度为1~100mmol/L。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反应体系中还添加有终浓度为5~20%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有利于提高底物的摩尔转化率。
所述的含酶菌体细胞用量以细胞干重计为1~20g/g乙酰乙酸叔丁酯,这里所述的底物的量即乙酰乙酸叔丁酯的质量;所述含酶菌体细胞干重的测定是将发酵液离心分离后,弃去上清液,将湿细胞在120℃烘干48小时至恒重,测定干细胞的重量;取部分发酵液中离心所得湿细胞测定细胞干重,计算出发酵液中单位含酶菌体细胞中干细胞比率,再以这个比率计算定量细胞干重所需含有含酶菌体细胞发酵液用量。
所述的含酶菌体细胞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下培养18~30h,将发酵液离心,制得含酶菌体细胞。
所述的反应结束后,获得(S)-(+)-3-羟基丁酸叔丁酯纯品的方法如下: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抽滤,取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斜面培养: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接种到斜面培养基,26~35℃培养4~6天得菌体斜面;(2)种子培养: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转接到种子培养基,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培养18~26h得种子液;(3)发酵培养:取种子液,以体积分数10~2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培养18~30h,将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所述含酶菌体细胞;(4)生物转化:在pH 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添加终浓度为5~20%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加入终浓度为1~100mmol/L的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及相当于细胞干重质量为乙酰乙酸叔丁酯1~20倍的含酶菌体细胞,25~45℃下转化反应8~40小时,反应结束制得转化液;(5)分离纯化:转化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抽滤,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更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S)-(+)-3-羟基丁酸叔丁酯制备方法推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斜面培养: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接种到斜面培养基,26~35℃培养4~6天得菌体斜面;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麦芽汁5~15g/L,酵母粉2~4g/L,蛋白胨4~6g/L,葡萄糖7~12g/L,琼脂15~25g/L,自然pH值,溶剂为水;
(2)种子培养: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转接到种子培养基,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培养18~26h得种子液;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26~32g/L,酵母粉2~4g/L,硫酸铵3~6g/L,无水MgSO40.2~0.4g/L,K2HPO4·3H2O 0.5~1.5g/L,KH2PO40.6~1.5g/L,用NaOH或HCl溶液调整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7.0,溶剂为水;
(3)发酵培养:取种子液,以体积分数10~2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培养18~30h,将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所述含酶菌体细胞;所述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26~32g/L,酵母粉2~4g/L,硫酸铵3~6g/L,无水MgSO40.2~0.4g/L,K2HPO4·3H2O 0.5~1.5g/L,KH2PO40.6~1.5g/L,用NaOH或HCl溶液调整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7.0,溶剂为水;
(4)生物转化:在pH 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20mmol/L的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添加终浓度为5~15%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以及相当于细胞干重质量为乙酰乙酸叔丁酯1~20倍的含酶菌体细胞,25~45℃下转化反应8~40小时,得转化液;
(5)反应结束后获得(S)-(+)-3-羟基丁酸叔丁酯纯品的方法如下: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抽滤,取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本发明所述的(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ee%)及底物转化率的确定:反应进行过程中,每间隔1~11h取样5mL,样品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沉淀,将上清液用5mL乙酸乙酯萃取,吸取乙酸乙酯萃取液1μL打入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气相色谱型号为安捷伦7820A,色谱柱为Varian CP Chirasil-DEX手性柱,进样口温度为250℃,柱温为80℃,检测口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载气流量为1mL/min,在该分析条件下能够将底物乙酰乙酸叔丁酯、(S)-(+)-3-羟基丁酸叔丁酯和(R)-(-)-3-羟基丁酸叔丁酯完全分开,从而进一步计算出底物的摩尔转化率和产物(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
酿酒酵母CGMCC No.2266,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内,保藏号CGMCC No.2266,保藏日期2007年11月26日,已在先前授权专利200810059686中作为新菌株予以保护。
菌株来源:本发明中所述的微生物菌株酿酒酵母CGMCC No.2266是从杭州西湖啤酒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得到。将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用于转化乙酰乙酸叔丁酯,得到酿酒酵母CGMCC No.2266具有良好的转化乙酰乙酸叔丁酯生产(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能力。
所述酿酒酵母CGMCC No.2266的菌落特征:在琼脂培养基上呈现出乳白色、有光泽、平坦、边缘整齐、湿润、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的菌落形态。
所述的(S)-(+)-3-羟基丁酸叔丁酯纯品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确定产物的纯度和分子量。
本发明中采用微生物细胞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叔丁酯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可以获得高对映体过剩值的产品,添加5~20%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有利于提高底物的摩尔转化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采用的微生物转化法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与化学合成法、酶催化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菌株安全无毒,微生物菌体易于大规模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生物催化剂,比化学催化剂成本低廉;(2)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3)操作简便,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价格昂贵的辅酶;(4)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摩尔转化率高,是(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绿色合成工艺。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斜面培养基配制:麦芽汁10g/L,酵母粉3g/L,蛋白胨5g/L,葡萄糖10g/L,琼脂20g/L,自然pH值,溶剂为水;121℃灭菌20min,灭菌后冷却制成斜面。
种子和发酵培养基配制:葡萄糖30g/L,酵母粉3g/L,硫酸铵5g/L,无水MgSO40.25g/L,K2HPO4·3H2O1g/L,KH2PO41g/L,溶剂为水,用NaOH或HCl溶液调整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7.0,121℃灭菌20min。
实施例1
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30℃培养6天制得菌体斜面。用接种针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在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种子液。将10mL种子液(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体积用量10%)接种于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得含酶菌体细胞。
菌体干重的测定是将发酵液离心后从湿细胞中取小部份在120℃烘干48小时至恒重,测定干细胞的重量,计算出发酵液中单位含酶菌体细胞中干细胞比率,再以这个比率计算定量细胞干重所需含有含酶菌体细胞发酵液用量。
本实施例的每升发酵液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50克。
在七份含有100mL pH7.0磷酸盐缓冲液的三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200mL发酵液离心后获得的湿细胞,其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10g,分别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使乙酰乙酸叔丁酯的终浓度分别为1mmol/L、10mmol/L、20mmol/L、40mmol/L、60mmol/L、80mmol/L、100mmol/L,均置于30℃,180r/min的摇床中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水分,抽滤,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底物初始浓度对摩尔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应体过剩值(ee%)的影响见表1。
表1底物初始浓度对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对映体过剩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52458510000071
表1可以看出:随着底物浓度的提高转化率逐渐降低。当底物浓度为10mmol/L时转化率为100%。底物浓度对产物(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没有影响,在实验的底物浓度范围内产物(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始终保持100%。
实施例2
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30℃培养6天得菌体斜面。用接种针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在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种子液。将10mL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得含酶菌体细胞,每升发酵液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50克。
在七份含有100mL pH7.0磷酸盐缓冲液的三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200mL发酵液离心后获得的湿细胞,其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10g,分别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使乙酰乙酸叔丁酯终浓度为20mmol/L,各自加入辅助底物乙醇使乙醇体积用量占反应体系的体积百分比(v/v)分别为0%、5%、10%、15%、20%、25%和30%,置于30℃,180r/min的摇床中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水分,抽滤,将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辅助底物乙醇浓度对摩尔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应体过剩值(ee%)的影响见表2。
表2:添加乙醇对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对映体过剩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52458510000081
表2可以看出:适量乙醇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底物摩尔转化率。微生物细胞中含有大量的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转化乙醇生成乙醛,同时将氢传递给NAD生成NADH,乙醇的加入有利于实现辅酶NADH的原位再生,为反应过程提供大量的供氢体,从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同时,乙醇的加入可以适当增强细胞的通透性,促使更多的底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内进行生物转化,提高转化率。最佳的乙醇添加量为10%。乙醇浓度高于20%会降低微生物的生物转化能力,转化率会降低。(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不随乙醇添加量的改变而改变,均保持在100%。
实施例3
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30℃培养6天得菌体斜面。用接种针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在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种子液。将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得含酶菌体细胞,每升发酵液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50克。
在五份含有100mL pH7.0磷酸盐缓冲液的三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200mL发酵液离心后获得的湿细胞,其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10g,各自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使乙酰乙酸叔丁酯终浓度20mmol/L,加入辅助底物乙醇,使乙醇终浓度为10%,在180r/min的摇床中分别于25℃、30℃、35℃、40℃、45℃下转化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水分,抽滤,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反应温度对底物摩尔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应体过剩值(ee%)的影响见表3。
表3反应温度对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对映体过剩值的影响
表3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对转化率有较大影响。反应温度过高可以导致酶的部分失活,因而转化率降低。较佳的转化温度为30℃,(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不随转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均保持在100%。
实施例4:
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30℃培养6天得菌体斜面。用接种针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在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种子液。将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得含酶菌体细胞,每升发酵液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50克。
在五份含有100mL pH7.0磷酸盐缓冲液的三角瓶中加入上述所得200mL发酵液离心后获得的湿细胞,其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10g,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使乙酰乙酸叔丁酯终浓度为20mmol/L,加入辅助底物乙醇,使乙醇终浓度为10%,置于30℃,180r/min的摇床中分别反应12h、24h、36h、48h、72h。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水分,抽滤,滤液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反应时间对底物摩尔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应体过剩值(ee%)的影响见表4。
表4: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对映体过剩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52458510000111
表4可以看出:随着转化时间的延长转化率逐渐提高。当反应36小时以后转化率基本上都可以达到100%,因此最佳的转化时间为36小时。(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不随转化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均保持在100%。
实施例5:
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30℃培养6天得菌体斜面。用接种针从菌体斜面取一环菌体接种在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种子液。将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于3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离心,得含酶菌体细胞,每升发酵液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为50克。
在五份含有100mLpH7.0磷酸盐缓冲液的三角瓶中分别加入上述所得4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和400毫升的发酵液离心后获得的湿细胞,其中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干重分别为2g、5g、10g、15g和20g。在上述五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乙酰乙酸叔丁酯,使乙酰乙酸叔丁酯终浓度为20mmol/L,再各自加入辅助底物乙醇使乙醇终浓度为10%,置于30℃,180r/min的摇床中反应36h。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水分,抽滤,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菌体细胞量对底物摩尔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应体过剩值(ee%)的影响见表5。
表5菌体量对转化率及(S)-(+)-3-羟基丁酸叔丁酯对映体过剩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0052458510000121
表5可以看出:随着菌体用量的增加转化率逐渐增加。菌体用量增加不仅提高了酶的用量,同时提高了辅酶NADH的用量,因此有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对映体过剩值不随菌体加入量的改变而改变,均保持在100%。

Claims (9)

1.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266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进行转化反应制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反应体系以pH 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反应溶剂,以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GMCC No.2266发酵获得的含酶菌体细胞为生物催化剂,于25~45℃下转化反应8~40小时,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酰乙酸叔丁酯在反应体系中的初始终浓度为1~100mmol/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体系中还添加有终浓度为5~20%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酶菌体细胞用量以细胞干重计为1~20g/g乙酰乙酸叔丁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酶菌体细胞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下培养18~30h,将发酵液离心,制得含酶菌体细胞。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羟基丁酸叔丁酯分离纯化方法如下: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抽滤,取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斜面培养:将酿酒酵母CGMCCNo.2266接种到斜面培养基,26~35℃培养4~6天得菌体斜面;(2)种子培养: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转接到种子培养基,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培养18~26h得种子液;(3)发酵培养:取种子液,以体积分数10~2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26~35℃培养18~30h,将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所述含酶菌体细胞;(4)生物转化:在pH 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添加终浓度为5~20%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加入终浓度为1~100mmol/L的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以及相当于细胞干重质量为乙酰乙酸叔丁酯1~20倍的含酶菌体细胞,25~45℃下转化反应8~40小时,反应结束制得转化液;(5)分离纯化:转化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抽滤,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斜面培养:将酿酒酵母CGMCC No.2266接种到斜面培养基,26~35℃培养4~6天得菌体斜面;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麦芽汁5~15g/L,酵母粉2~4g/L,蛋白胨4~6g/L,葡萄糖7~12g/L,琼脂15~25g/L,自然pH值,溶剂为水;
(2)种子培养:从菌体斜面取一接种环菌体转接到种子培养基,26~35℃,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培养18~26h得种子液;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26~32g/L,酵母粉2~4g/L,硫酸铵3~6g/L,无水MgSO4 0.2~0.4g/L,K2HPO4·3H2O 0.5~1.5g/L,KH2PO4 0.6~1.5g/L,用NaOH或HCl溶液调整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7.0,溶剂为水;
(3)发酵培养:取种子液,以体积分数为10~2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6~35℃,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培养18~30h得到含有含酶菌体细胞的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所述含酶菌体细胞;所述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26~32g/L,酵母粉2~4g/L,硫酸铵3~6g/L,无水MgSO4 0.2~0.4g/L,K2HPO4·3H2O 0.5~1.5g/L,KH2PO4 0.6~1.5g/L,用NaOH或HCl溶液调整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7.0,溶剂为水;
(4)生物转化:在pH 5.0~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20mmol/L的乙酰乙酸叔丁酯为底物,添加终浓度为5~15%的乙醇作为辅助底物,以及相当于细胞干重质量为乙酰乙酸叔丁酯1~10倍的含酶菌体细胞,于25~45℃下转化反应8~40小时得转化液;
(5)分离纯化: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于4000r/min离心20分钟,弃去菌体沉淀,将上清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连续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在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抽滤,取滤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所述(S)-(+)-3-羟基丁酸叔丁酯。
CN 201110075348 2011-03-28 2011-03-28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75348 CN102199633B (zh) 2011-03-28 2011-03-28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75348 CN102199633B (zh) 2011-03-28 2011-03-28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633A CN102199633A (zh) 2011-09-28
CN102199633B true CN102199633B (zh) 2013-04-17

Family

ID=4466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7534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633B (zh) 2011-03-28 2011-03-28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9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3524B (zh) * 2012-05-31 2014-06-1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1,3-丁二醇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0319A (zh) * 2008-02-04 2008-07-30 浙江工业大学 酿酒酵母CGMCC No.2266及其在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0319A (zh) * 2008-02-04 2008-07-30 浙江工业大学 酿酒酵母CGMCC No.2266及其在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生物还原羰基化合物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的研究;欧志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0915;全文 *
欧志敏.微生物还原羰基化合物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的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全文.
欧志敏等.酿酒酵母B5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研究.《生物工程学报》.2003,第19卷(第2期),全文.
酿酒酵母B5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研究;欧志敏等;《生物工程学报》;20030331;第19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633A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0319B (zh) 酿酒酵母CGMCC No.2266及其在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CN100390271C (zh) 一种生产木糖醇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
CN104893989A (zh) 小孢根霉须状变种zjph1308及在制备西他列汀中间体中的应用
CN112458031A (zh) 一株源自白酒酿造窖泥的产乳酸型己酸菌及其应用
CN104894183A (zh) 一种用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制备安丝菌素p-3的方法
CN101205523B (zh) 一种酿酒酵母及其在制备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CN112063532B (zh) 林生地霉及其制备(s)-1-(2-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的应用
CN103451124A (zh) 一株红球菌以及用于制备光学纯(r)-6-羟基-8-氯辛酸酯及其它光学活性手性醇的用途
CN101519674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1-(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的方法
CN101824438B (zh) 乙酰乙酸乙酯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
CN102199633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叔丁酯的方法
CN106086090B (zh) 一种两步微生物转化法制备r-扁桃酸的方法
CN102732579A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3s)-3-(叔丁氧羰基)氨基-1-氯-4-苯基-(2r)-丁醇的方法
CN102071231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四氢呋喃的方法
CN103773724B (zh) 红串红球菌xs1012及在制备手性醇中的应用
CN101210258A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r)-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法
CN102102087A (zh) 雷弗松氏菌及在制备(r)-[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的应用
CN102071227A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甲酯的方法
CN102643879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度洛西汀手性中间体的方法
CN101709271B (zh) 酿酒酵母及在微生物转化制备(R)-(+)-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CN102191293A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3-(2-噻吩基)-丙酸乙酯的方法
CN102719497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苯甲酰甲酸甲酯制备(s)-(+)-扁桃酸甲酯的方法
CN102154378B (zh) 一种木糖醇的发酵生产方法
CN102719496B (zh) 一种微生物转化苯甲酰甲酸乙酯制备(s)-(+)-扁桃酸乙酯的方法
CN103642849A (zh) 一种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为光学纯(s)-1-萘基-1-乙醇的方法及筛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