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610A -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610A
CN102193610A CN2010105117102A CN201010511710A CN102193610A CN 102193610 A CN102193610 A CN 102193610A CN 2010105117102 A CN2010105117102 A CN 2010105117102A CN 201010511710 A CN201010511710 A CN 201010511710A CN 102193610 A CN102193610 A CN 102193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system
pattern
interface device
humanization interfac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17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慕沙·易卜拉欣·卡奇斯
曾平顺
陈翔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O INTERCONNECTION CO Ltd
IO Interconnect Ltd
Original Assignee
IO INTERCONN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O INTERCONN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O INTERCONNE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3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其包含有一计算机系统设定一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是否操作于一第一模式;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执行一状态转换;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状态转换时,根据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进入一第二模式;该计算机系统于操作于该第二模式时,检查一制造识别的存在;该计算机系统于该制造识别存在时,持续地侦测该人性化接口装置是否存在;于侦测到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不存在时,起始一定时器;以及于该定时器计时期满时,进入该第一模式。

Description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尤指可切换一计算机系统的电源模式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发展成为一种外接扩充总线,可实现一计算机系统与额外的外围装置与间的连结。通用序列总线技术可通过个人计算机主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以及易于外围装置连结的主副装置通讯协议所实现,而达成强健的连结以及数据线集合,如此的通用序列总线系统可通过多重连接端口的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基座(docking station)加以扩充。
在通用序列总线系统中,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为通过隐藏实际上硬件细部架构,而提供于所有的应用软件一整合的输入/输出架构。尤其,系统软件管理外围装置的动态拔抽以及与周边装置进行通讯,以搜寻相对应的识别。于执行期间,主装置对于特定的周边装置起始数据传输,每一外围装置接收数据传输并给予相对应地回应。
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基座与计算机系统互相配合以提供额外的通用序列总线连结,同时对连接的装置提供电源管理。外围装置可为副装置,其必须对主装置所传送的传输请求进行相对应的响应。数据请求包含有关于装置的详细信息以及组态设定。
虽然这些功能以及通讯协议已经实现于通用序列总线规范中(例如:通用序列总线1.1,简称USB1.1或通用序列总线2.0,简称USB2.0),然而这项技术仍然有改进的空间,以提供更高效能的接口。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的一通讯序列总线系统10的示意图。通过如图1所示的数个层级,系统组件可如层级般地被架构排列。通用序列总线系统10包含有一客户端软件100、一通用序列总线驱动程序120、一主控制器驱动程序140、一主控制器160以及一通用序列总线装置180。客户端软件100于个人计算机上执行且相对应于通用序列总线装置180。客户端软件可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或者由通用序列总线装置180所提供。通用序列总线驱动程序120可为一系统软件总线驱动程序,帮助操作系统撷取主控制器驱动程序140详细信息的摘要。主控制器驱动程序140提供主控制器160以及通用序列总线120的一软件层级作为驱动程序-硬件接口。
目前所讨论的层级的实现方式多以软件为主,而最偏上层硬件组件可算是主控制器160以及通用序列总线装置180。主控制器160遵循特定通用序列总线主控制器接口规范。主控制器160与执行使用者端功能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180相连接。在公知技术中,主控制器160可为实现高速USB2.0功能的一加强式主控制器(enhanced host controller,EHC)或提供USB1.1功能的通用式主控制器(universal host controller,UHC)或开放式主控制器(openhost controller,OHC)。
请参考图2,图2为公知一计算机系统20的硬件组件。计算机系统20可为一可携式计算机系统(例如:笔记型计算机)。计算机系统20包含有一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0、一北桥模块210、一主存储器220、一图形控制器230、一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240、一南桥模块250、一通用序列总线功能的总线260、一通用序列总线端口270以及一通用序列总线装置280。北桥模块210通常为一核心逻辑芯片组的一单芯片,其用来连接中央处理单元200与主存储器220、图形控制器230以及外围组件互连总线240。外围组件互连总线240通常用于个人计算机中以提供中央处理单元200以及外围装置(如:影像卡、声卡、网络卡以及调制解调器)间的数据信道。需注意的是,某些计算机系统可能不具有北桥模块或者具有北桥模块却不具有图形控制器或外围组件互连总线。
南桥模块250通常为系统核心逻辑芯片组的一芯片,其控制通用序列总线功能的总线260。控制通用序列总线功能的总线260可支持随插随用(plug-and-play)功能、管理键盘与鼠标的控制器、提供电源管理以及控制其它外围装置。在公知技术中,南桥模块250包含有一控制器251,用来通过通用序列总线端口270与通用序列总线装置280进行通讯。通用序列总线端口270以及通用序列总线装置280对计算机系统10而言可为内接装置或外接装置。在公知技术中,通用序列总线装置280可为一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USB dock station),其提供多个通用序列总线端口用以连结额外的通用序列总线外围装置。
一般来说,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可防止中央处理单元进入一低电源模式(例如:中止内存模式(suspend to ram mode))。公知技术可通过一边带信号(sideband signal)使得计算机系统从低电源模式转换至正常模式。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05/0160196A1公开一种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包含有一计算机控制器,用来从一通用序列总线装置接收一边带信号或传送该边带信号至该通用序列总线装置。在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05/0160196A1中,通用序列总线装置包含有一通用序列总线主控制器,用来从该计算机控制器接收一边带信号或传送该边带信号至该计算机控制器。当计算机系统或通用序列总线装置的其中一者操作于低电源模式时,计算机控制器以及通用序列总线主控制器允许计算机系统与通用序列总线装置间互相通讯。计算机控制器以及通用序列总线主控制器间传送的边带信号触发计算机系统或通用序列总线装置的另一方进入正常模式。
如上所述,公知技术利用边带信号作为唤醒计算机系统的媒介。然而,侦测以及产生边带信号需要通过许多的硬件电路加以实现。如此一来,可能导致电路的复杂性以及提高不必要的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以将一计算机系统切换于不同的电源模式之间。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源管理方法。该电源管理方法包含有一计算机系统设定一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是否操作于一第一模式;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对该计算机系统执行一状态转换;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状态转换时,根据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进入一第二模式;该计算机系统于操作于该第二模式时,检查一人性化接口装置的一制造识别的存在;该计算机系统于该制造识别存在时,持续地侦测该人性化接口装置是否存在;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不存在时,起始一定时器;以及该计算机系统于该定时器计时期满时,进入该第一模式。其中,于该人性接口装置不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该计算机系统继续保有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一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该电源管理系统包含有:一人性化接口装置,用来触发该计算机系统从一第一模式至一第二模式的一模式转换、一应用单元,安装于该计算机系统中,用来触发该计算机系统从该第二模式至该第一模式的一模式转换以及一电源转换单元用来于该定时器计时期满时,将该计算机系统从该第二模式转换至该第一模式以及于侦测到该状态转换时,将该计算机系统从该第一模式转换至该第二模式。该人性化接口装置包含有一第侦测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该第一侦测单元用来判断于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是否操作于该第一模式。该控制单元用来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二模式时,对该计算机系统执行一状态转换。该应用单元包含有一储存单元以及一第二侦测单元。该储存单元用来储存该人性接口装置的组态。该第二侦测单元用来于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二模式时,检查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一制造识别的存在以及于该制造识别存在时,持续地侦测该人性化接口装置是否存在。
在此配合下列图示、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书,将上述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一通讯序列总线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公知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源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讯息窗口的示意图。
图5A以及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通讯序列总线系统
100                     客户端软件
120                     通用序列总线驱动程序
140                     主控制器驱动程序
160                     主控制器
180                     通用序列总线装置
20                      计算机系统
200                     中央处理单元
210                     北桥模块
220                     主存储器
230                     图形控制器
240                     外围组件互连总线
250                     南桥模块
260                     通用序列总线功能的总线
270                     通用序列总线端口
280                             通用序列总线装置
30                              电源管理系统
32                              计算机系统
300                             人性接口装置
301                             第一侦测单元
302                             控制单元
320                             应用单元
321                             定时器
322                             第二侦测单元
323                             储存单元
340                             电源转换单元
360                             数据总线
400                             讯息窗口
401、402                        按钮
50                              流程
500A、502A、504A、506A、508A、  步骤
510A、512A、514A、516A、518A、
520A、500B、502B、504B、506B、
508B、510B、512B、514B、516B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源管理系统30的示意图。电源管理系统30可用于一计算机系统32。计算机系统32可操作于一模式M1以及一模式M2。电源管理系统30将计算机系统32于模式M1与模式M2间互相转换,以达到省电目的。模式M1以及M2可控制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不同的电源级别,例如:待命模式(standby mode)、全电源模式(full-power mode)、低电源模式(low power mode)以及休眠模式(sleep mode)等等。计算机系统32可为一数字相机、一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一智能型手机、一个人计算机、一笔记型计算机、一数字影像装置、可携式影音装置等等,而不限于此。电源管理系统30包含有一人性接口装置(humaninterface device,HID)300、一应用单元320、一电源转换单元340以及一数据总线360。数据总线360可为一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功能的总线(以下简称为USB总线),用来建立人性接口装置360以及计算机系统32间的通讯。USB总线可用于一特定的通用序列总线装置与一通用序列总线主控制器间,用来传输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SB总线包含有一D+数据线以及一D-数据线,其遵循特定的通讯协议(例如:通用序列总线1.1,简称USB1.1或通用序列总线2.0,简称USB2.0)。根据特定的通讯协议,可定义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不同的状态(例如:一J状态或一K状态)。举例来说,J状态可代表D+数据或D-数据其中一者为高准位,而另一者为低准位。K状态则是J状态相反的情形。通过J状态与K状态间的转换,可达到传送用序列总线数据的目的。举例来说,位0可定义为数据线从J状态转换至K状态,而位1可定义为数据线从K状态转换至J状态。电源转换单元340,耦接于应用单元320以及人性接口装置300,用来将计算机系统32于M1模式以及M2模式间相互转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源转换单元340可遵循进阶组态电源接口(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规范,并且可通过一操作系统直接组态电源管理(operating system-directedconfiguration and power management,OSPM)实现。人性接口装置300用来触发计算机系统32从M1模式到M2模式的模式转换。较佳地,人性接口装置300可为一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USB dock station),其提供通用序列总线外围装置额外的连接端口。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人性接口装置300亦可为一特定的通用序列总线外围装置,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随身碟、外接式硬盘、可携式影音装置以及数字相机等等。此外,M1模式较佳地可为一工作模式(operational mode)或一S0模式。当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工作模式时,计算机系统32为开机状态,计算机系统32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 unit,CPU)以全速在运作,而计算机系统32的电源管理则操作于一装置原则(per-device basis)模式。M2模式较佳地可为一省电模式(power-savingmode),也可以称为一低电源模式(low power mode)、一休眠模式(sleeping mode)、一待命模式(standby mode)或一S3模式。当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省电模式时,计算机系统32停止所有正常运作但不关闭,计算机系统32的中央处理单元电源关闭,计算机系统32的随机存取内存更新速率低,而计算机系统32的电源供应器减少电源供应。当然,除上述模式外,M1模式以及M2模式可为进阶组态电源接口所规范的其它电源模式,而不限于此。
请再参考图3,图3中,人性接口装置300包含有一第一侦测单元301以及一控制单元302。第一侦测单元301以及控制单元302可通过硬件电路实现,或者由人性接口装置300的韧体实现。当人性接口装置300连接计算机系统32时,第一侦测单元301用来判断计算机系统32是否操作于模式M2。当第一侦测单元301判断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M2模式时,控制单元302耦接于第一侦测单元301,且于计算机系统32上执行一状态转换。也就是说,当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模式M2(如:省电模式)时,第一侦测单元301持续侦测数据总线360(如: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上的总线动作长达一预设时间T1。如果在预设时间T1内没有侦测到数据总线360上有总线动作时,第一侦测单元301则确认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M2模式。如果在预设时间T1内侦测到数据总线360上有总线动作时,第一侦测单元301则判断计算机系统32已经由M2模式转换到M1模式,因此人性接口装置300不采取任何计算机系统32的模式转换的相关动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T1设定为15微秒(micro second,ms)以上。
在预设时间T1内没有侦测到任何的总线动作时,控制单元302将在数据总线360上执行状态转换以唤醒计算机系统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2强制将数据总线360处于上述的J状态,接着由J状态强制转为K状态。当数据总线360处于K状态时,控制单元302会等待一预设时间T2。也就是说,数据总线360会保持在K状态长达预设时间T2。最后,数据总线360会进入一非强制(no-force)状态,以触发计算机系统32进入模式M1。如此一来,通过数据总线360的状态转换,控制单元302可自动地唤醒计算机系统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时间T2可设定为20微秒。当计算机系统32侦测控制单元302执行状态转换时,电源转换单元340自动地将计算机系统32从模式M2转换到M1。
请继续参考图3,在图3中,应用单元320安装于计算机系统32中,用来触发计算机系统32从模式M1到M2的模式转换。应用单元320于计算机系统32上执行,且对应于人性接口装置300。换句话说,应用单元320可为人性接口装置300的应用程序,通过数据总线360耦接于控制单元302。应用单元320包含有一定时器321、一第二侦测单元322以及一储存单元323。储存单元323,用来储存人性接口装置300的组态。当计算机系统32设定人性接口装置300的组态(例如:进阶组态电源接口以及通用序列总线驱动程序)以致能一S3遥控唤醒功能时,储存单元323可储存人性接口装置300的组态。换句话说,当人性接口装置300不连接至计算机系统32时,计算机系统32仍然保有人性接口装置300的组态。也就是说,一但储存单元323储存人性接口装置300的组态后,不论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何种模式(如:M1模式或M2模式),人性接口装置300的组态一直存在于计算机系统32中。当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M1模式时,第二侦测单元322检查人性接口装置300的一制造识别(manufacturing identifier)是否存在。制造识别较佳地可为一供货商识别(vender identifier)或一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fier),其为独一无二且对应一特定通用序列总线装置。因此,第二侦测单元322可根据特定的制造识别,判断人性接口装置300是否与计算机系统32连接。换句话说,当第二侦测单元322侦测不到人性接口装置300的制造识别时,第二侦测单元322则判断人性接口装置300并没有连接到计算机系统32。当第二侦测单元322侦测人性接口装置300的制造识别存在时,第二侦测单元322则判断人性接口装置300已连接到计算机系统32,且进一步地持续监控人性接口装置300的制造识别。当第二侦测单元332判断人性接口装置300不再与计算机系统32连接时,定时器321会被启动。当定时器321的计时周期期满时,电源转换单元340将计算机系统32从模式M1切换到M2。
此外,应用单元320亦可在计算机系统32的屏幕上产生并显示一讯息窗口。讯息窗口可用来指示使用者计算机系统32即将进入模式M2。定时器321可根据讯息窗口所回传的一回授信号而被停止,藉此避免计算机系统32进入模式M2。也就是说,使用者可利用讯息窗口阻止计算机系统32进入模式M2。举例来说,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计算机屏幕40所显示的一讯息窗口400的示意图。讯息窗口400显示一″10秒内自动进入待命模式…″讯息,而定时器此时从10秒开始倒数。讯息窗口400包含有一按钮401以及一按钮402。使用者可点选按钮401,藉此产生用来触发计算机系统32进入待命模式的一回授信号。或者,使用者可点选按钮402,藉此产生用来停止定时器的另一回授信号,避免计算机系统32进入待命模式。如果使用者在定时器计时期满前尚未点选任何一按钮(按钮401或按钮402),计算机系统32则于定时器计时期满时自动进入模式M2。
简单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利用软件以及硬件将计算机系统在不同模式间切换。首先,计算机系统设定人性化接口装置300的组态,当人性接口装置300连接到计算机系统32时,人性接口装置300藉由侦测人性接口装置300的数据总线360上的总线活动可判断计算机系统32是否操作于模式M2。如果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模式M2,人性接口装置300执行数据总线上的状态转换,以触发计算机系统32切换到模式M1。当计算机系统32操作于模式M1时,应用单元320可侦测人性接口装置300的制造识别是否存在。如果制造识别存在,应用单元320持续监测人性接口装置300。若人性接口装置300不再连结于计算机系统32时,应用单元320启动一定时器。当定时器计时期满的时候,计算机系统将进入模式M2。如此一来,计算机系统32可迅速地切换于不同模式之间,而无需使用者动作来让计算机系统从省电模式中苏醒或进入省电模式。相较于公知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连接人性接口装置300与计算机系统32的动作,唤醒操作于M2模式的计算机系统32,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来侦测或产生用于一唤醒程序的一边带信号。因此,复杂度以及成本可大大地降低。
请参考图5A以及图5B,图5A以及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50的示意图。流程50用于一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通过流程50,该计算机系统可从该省电模式中苏醒或进入一省电模式。流程50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500A:开始。
步骤502A:当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一省电模式时,将通用序列总线充底座连接到该计算机系统。
步骤504A:侦测USB总线(如: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上是否有任何总线动作长达15微秒。若是,执行步骤506A;若否,执行步骤508A。
步骤506A:判断该计算机系统已经苏醒。
步骤508A:强制USB总线进入一J状态。
步骤510A:强制USB总线进入一K状态。
步骤512A:等待20微秒。
步骤514A:将USB总线转换置一非强制状态。
步骤516A:将该计算机系统切换至一工作模式。
步骤518A:结束。
步骤500B:开始。
步骤502B:设定进阶组态电源接口以及通用序列总线驱动程序以致能一S3遥控唤醒功能。
步骤504B:当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一工作模式时,检查相关于该通用序列总线充底座的特定制造识别/产品识别是否存在?若是,执行步骤506B;若否,执行步骤504B。
步骤506B: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没有连接任何通用序列总线充底座。
步骤508B:持续监控该通用序列总线充底座。
步骤510B:检查该通用序列总线充底座是否已经拔离该计算机系统?若是,执行步骤512B;若否,执行步骤508B。
步骤512B:启动一定时器,且产生且显示一讯息窗口。
步骤514B:检查使用者是否停止该定时器?若是,执行步骤504B;若否,执行步骤516B。
步骤516B:当定时器计时期满时,将该计算机系统切换至一省电模式。
步骤518B:结束。
根据流程50的步骤500A-520A,应用软件预先设定进阶组态电源接口以及通用序列总线驱动程序以致能S3遥控唤醒功能。S3遥控唤醒功能遵循通用序列总线规范,用来允许通用序列总线装置(例如: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从省电模式(例如:S3模式)中唤醒主装置(例如:计算机系统)。当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连接至操作于省电模式的计算机系统时,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将侦测D+数据线以及D-数据在线的通用序列总线活动长达15微秒以上。若侦测到D+数据线以及D-数据在线有通用序列总线活动时,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判断计算机系统已经苏醒且操作于一工作模式。若于15微秒内侦测不到D+数据线以及D-数据在线有通用序列总线活动时,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执行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的状态转换,其状态转换如下。首先,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强制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进入J状态,接着强制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进入K状态且停留于K状态下长达20微秒。接着,D+数据线以及D-数据线将转换到非强制状态。同时,计算机系统被唤醒,进入工作模式。
根据流程50的步骤500B-516B,当计算机系统操作于工作模式时,应用软件通过检查相关于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的特定产品识别/供货商识别,判断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是否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若应用软件无法搜寻到相关于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的特定产品识别/供货商识别时,则应用软件判断无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连接至计算机系统。若相关于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的特定产品识别/供货商识别存在时,则应用软件持续的监控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于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不再与计算机系统连接时,应用软件启动定时器且产生且显示讯息窗口。若使用者在定时器计时期满时尚未对讯息窗口做相对应的响应,则计算机系统进入省电模式。
综上所述,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可配合相关应用软件以将计算机系统切换于省电模式与工作模式之间。换句话说,如果计算机系统操作于工作模式,则应用软件使得计算机系统自动进入省电模式。如果计算机系统操作于省电模式,则当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连接上计算机系统时,通用序列总线扩充底座自动地唤醒计算机系统,而无需任何使用者动作介入。相较于公知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连接人性接口装置与计算机系统的动作,唤醒省电模式下的计算机系统,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以产生或侦测用于唤醒程序的边带信号。因此可减少电路的复杂性以及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计算机系统设定一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
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是否操作于一第一模式,其中该计算机系统在该第一模式下储存有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
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对该计算机系统执行一状态转换;
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状态转换时,根据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进入一第二模式,其中该计算机系统在该第二模式下储存有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组态;
该计算机系统于操作于该第二模式时,检查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一制造识别的存在;
该计算机系统于该制造识别存在时,持续地侦测该人性化接口装置是否存在;
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不存在时,起始一定时器;以及
该计算机系统于该定时器计时期满时,进入该第一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不存在时起始该定时器的步骤还包含该计算机系统于侦测到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不存在时起始该定时器,该计算机系统产生并显示一讯息窗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根据该讯息窗口的一回授信号,停止该定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是否操作于该第一模式的步骤
包含有: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一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侦测到人性化接口装置的一数据总线上有任何总线动作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对该计算机系统执行该状态转换的步骤包含有: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对连接于该计算机系统的一数据总线执行该状态转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连接该计算机系统的该数据总线执行该状态转换的步骤包含有:
强制该数据总线进入一通用序列总线通讯协议的一J状态;
强制该数据总线进入该通用序列总线通讯协议的一K状态;
将该数据总线保持于该K状态长达一第二预设时间;以及
将该数据总线转换到用来触发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第二模式的一非强制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式为一省电模式以及该第二模式为一工作模式。
8.一用于一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人性化接口装置,用来触发该计算机系统从一第一模式至一第二模式的一模式转换,该人性化接口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侦测单元,用来于该人性化接口装置于连接至该计算机系统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是否操作于该第一模式;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于该第侦测单元,用来于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对该计算机系统执行一状态转换;
一应用单元,设置于该计算机系统中,耦接于该控制单元,用来触发该
计算机系统从该第二模式至该第一模式的一模式转换,该应用单元包含有:
一储存单元,用来储存该人性接口装置的组态;以及
一第二侦测单元,用来于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二模式时,检查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一制造识别的存在,以及于该制造识别存在时,持续地侦测该人性化接口装置是否存在;以及
一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该控制单元以及该应用单元,用来于该应用单元的一定时器计时期满时,将该计算机系统从该第二模式转换至该第一模式,以及于侦测到该状态转换时,将该计算机系统从该第一模式转换至该第二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侦测单元还根据该制造识别,判断该人性化接口装置的存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侦测单元于一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侦测到人性化接口装置的一数据总线上有任何总线动作时,判断该计算机系统操作于该第一模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于该计算机系统被判断操作于该第一模式时,对连接于该计算机系统的一数据总线执行该状态转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还强制该数据总线进入一通用序列总线通讯协议的一J状态、强制该数据总线进入该通用序列总线通讯协议的一K状态、将该数据总线保持于该K状态一第二预设时间以及将该数据总线转换到用来触发该计算机系统进入该第二模式的一非强制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式为一省电模式以及该第二模式为一工作模式。
CN2010105117102A 2010-03-19 2010-10-08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21936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27,259 2010-03-19
US12/727,259 US9310838B2 (en) 2010-03-19 2010-03-19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switching power mode of a computer system based on detection of a human interface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610A true CN102193610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17102A Pending CN102193610A (zh) 2010-03-19 2010-10-08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10838B2 (zh)
CN (1) CN102193610A (zh)
TW (1) TW20113322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9836A (zh) * 2011-09-26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052050A (zh) * 2011-10-12 2013-04-17 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集线器装置与通过集线器装置自动建立起联机的方法
CN103135722A (zh) * 2011-11-23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对所述电子设备中系统状态控制的方法
CN104348514A (zh) * 2013-08-09 2015-02-1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电子装置与其运作方法
CN112578892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57220A1 (en) * 2010-02-10 2011-08-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mylase variants with high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a chelating agent
US8631255B2 (en) * 2010-07-02 2014-01-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uffer management for power saving
EP2748710A4 (en) 2011-08-25 2015-02-11 Intel Corp DETERMINING AT LEAST ONE PART OF ONE OR MORE QUANTITIES OF BUFFER MEMORY FIELDS
WO2013077890A1 (en) * 2011-11-22 2013-05-30 Intel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processor and system performance and power management
US9354748B2 (en) 2012-02-13 2016-05-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ptical stylus interaction
US9064654B2 (en) 2012-03-02 2015-06-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9870066B2 (en) 2012-03-02 2018-0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RE48963E1 (en) 2012-03-02 2022-03-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8873227B2 (en) 2012-03-02 2014-10-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hinge support layer
US9360893B2 (en) 2012-03-02 2016-06-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writing surface
US9426905B2 (en) 2012-03-02 2016-08-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9075566B2 (en) 2012-03-02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hinge spine
US9134807B2 (en) 2012-03-02 2015-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itive key normalization
US8935774B2 (en) 2012-03-02 201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ssory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20130300590A1 (en) 2012-05-14 2013-11-14 Paul Henry Dietz Audio Feedback
US10031556B2 (en) 2012-06-08 2018-07-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er experience adaptation
US9019615B2 (en) 2012-06-12 2015-04-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ide field-of-view virtual image projector
US9459160B2 (en) 2012-06-13 2016-10-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sensor configuration
US9684382B2 (en) 2012-06-13 2017-06-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configuration having capacitive and pressure sensors
US8964379B2 (en) 2012-08-20 2015-0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witchable magnetic lock
US8654030B1 (en) 2012-10-16 2014-02-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tenna placement
CN104870123B (zh) 2012-10-17 2016-12-1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金属合金注射成型突起
US8786767B2 (en) 2012-11-02 2014-07-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Rapid synchronized lighting and shuttering
CN102981981B (zh) * 2012-11-20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Usb设备、通信系统及其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US9176538B2 (en) 2013-02-05 2015-1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configurations
US10578499B2 (en) 2013-02-17 2020-03-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iezo-actuated virtual buttons for touch surfaces
US9304549B2 (en) 2013-03-28 2016-04-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mechanism for rotatable component attachment
US9448631B2 (en) 2013-12-31 2016-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haptics and pressure sensing
US9317072B2 (en) 2014-01-28 2016-04-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mechanism with preset positions
US9759854B2 (en) 2014-02-17 2017-09-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outer layer and backlighting
JP2015170292A (ja) * 2014-03-10 201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US10120420B2 (en) 2014-03-21 2018-11-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ckable display and techniques enabling use of lockable displays
US10324733B2 (en) 2014-07-30 2019-06-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utdown notifications
US9424048B2 (en) 2014-09-15 2016-08-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ductive peripheral retention device
US9447620B2 (en) 2014-09-30 2016-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mechanism with multiple preset positions
US10416799B2 (en) 2015-06-03 2019-09-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rce sensing and inadvertent input control of an input device
US10222889B2 (en) 2015-06-03 2019-03-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rce inputs and cursor control
US9752361B2 (en) 2015-06-18 2017-09-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stage hinge
US9864415B2 (en) 2015-06-30 2018-01-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stage friction hinge
US11181966B2 (en) * 2015-11-13 2021-11-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SB interface circuit and method for low power operation
CN108139789A (zh) * 2015-11-13 2018-06-08 德州仪器公司 Usb接口电路及用于低电力操作的方法
US10061385B2 (en) 2016-01-22 2018-08-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aptic feedback for a touch input device
US10344797B2 (en) 2016-04-05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with multiple preset positions
US10037057B2 (en) 2016-09-22 2018-07-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iction hinge
TWI628547B (zh) * 2017-05-25 2018-07-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
CN108388372B (zh) * 2018-02-24 2020-11-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触摸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689821B (zh) * 2018-12-24 2020-04-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Usb轉接電路
KR20210034431A (ko) * 2019-09-20 2021-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장치와의 연결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외부 장치와 연결하여 사용할 때 소모 전류를 감소시키는 방법
US11526203B2 (en) * 2021-01-27 2022-12-13 Luxshare-Ict Co., Ltd. Method for switching power mode of computer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nd determined system state, computer accessory, and computer system applying the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0331A1 (en) * 2001-12-07 2003-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initiating computer system operation
US20050156038A1 (en) * 2004-01-20 2005-07-21 Henry Wurzburg Peripheral device feature allowing processors to enter a low power state
US20060271802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CN101201881A (zh) * 2006-12-14 2008-06-1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主机的管控装置和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5201A (en) * 1995-02-21 1998-09-29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ding and assembling audio and image information for transfer out of a digital camera
JP2892963B2 (ja) * 1995-02-28 1999-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駆動型コンピュータ
US6216187B1 (en) * 1997-12-01 2001-04-10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for powering down a portable computer in a docking station
US6215764B1 (en) * 1998-06-04 2001-04-10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network link status of computer systems
US7333785B1 (en) * 2002-02-20 2008-02-19 Logitech Europe S.A. Powe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with force feedback
JP4960813B2 (ja) * 2007-09-14 2012-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2009116503A (ja) * 2007-11-05 2009-05-28 Buffalo Inc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型デバイス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0331A1 (en) * 2001-12-07 2003-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initiating computer system operation
US20050156038A1 (en) * 2004-01-20 2005-07-21 Henry Wurzburg Peripheral device feature allowing processors to enter a low power state
US20060271802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CN101201881A (zh) * 2006-12-14 2008-06-1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主机的管控装置和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9836A (zh) * 2011-09-26 2013-04-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052050A (zh) * 2011-10-12 2013-04-17 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集线器装置与通过集线器装置自动建立起联机的方法
CN103135722A (zh) * 2011-11-23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对所述电子设备中系统状态控制的方法
CN103135722B (zh) * 2011-11-23 2016-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对所述电子设备中系统状态控制的方法
CN104348514A (zh) * 2013-08-09 2015-02-1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电子装置与其运作方法
CN104348514B (zh) * 2013-08-09 2017-03-0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电子装置与其运作方法
CN112578892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CN112578892B (zh) * 2019-09-27 2023-05-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3227A (en) 2011-10-01
US9310838B2 (en) 2016-04-12
US20110231682A1 (en) 201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610A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电源管理系统
CN101938818B (zh) 基于usb的双向唤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727156B (zh) 计算机的开机时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417731B (zh) 匯流排處理裝置及方法
CN101615067A (zh) 经协调的链路功率管理
KR20120096858A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어플리케이션 프로세서의 원격 시동
CN107077188A (zh) 互连唤醒响应电路和方法
CN102799550B (zh) 基于芯片间高速接口hsic的唤醒、热插拔方法和设备
CN101581964B (zh) 计算机系统及外围设备驱动方法
CN103838352A (zh) 用于具有集成基带的计算机系统的低功率状态
CN1920749B (zh) 节电电子装置及其节电方法
TWI546635B (zh) 用於功率管理之方法及裝置以及相關積體電路
CN102778943A (zh)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CN104345869A (zh) 安全数字输入输出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394309B2 (en) Power gated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WO2002088915A1 (fr) Appareil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US9201663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or computer device
US9201822B2 (en) Host controll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vent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CN101350995A (zh) 一种移动终端模块间唤醒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多模终端
CN110990066B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睡眠唤醒方法
CN108829547B (zh) 一种海洋平台的计算机控制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2594575A (zh) 控制服务器休眠与唤醒的系统及方法
CN108965368A (zh) 具有网络功能的数据管理电路及基于网络的数据管理方法
CN108196617A (zh) Bmc时间设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86223A (zh) 计算机装置及外接子板的侦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