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7813A -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 Google Patents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7813A
CN102187813A CN 201110081054 CN201110081054A CN102187813A CN 102187813 A CN102187813 A CN 102187813A CN 201110081054 CN201110081054 CN 201110081054 CN 201110081054 A CN201110081054 A CN 201110081054A CN 102187813 A CN102187813 A CN 102187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al concentration
culture
naa
zeatin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810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7813B (zh
Inventor
孟凡乔
吴文良
李磊
刘凝
殷秀岩
郭岩彬
杨景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810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7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7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7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8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本发明的专用培养基为蓝莓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如下物质得到的固体培养基:玉米素、NAA、碳源和凝胶剂;初代培养基中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5mg/L,NAA的终浓度是0.01-0.12mg/L,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初代培养基可大大缩短组织培养的培养周期,可将培养周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芽的诱导率达90%以上,年组培苗生产能力可达300万株以上。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生产组培苗的成本低廉,平均每株种苗成本1.5元/株,得到的蓝莓组培苗,遗传性状一致,克服了常规繁殖系数低的缺点。

Description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初代培养基。
背景技术
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多年生灌木。果实为蓝紫色小浆果,并披一层白色果粉,甜酸香爽,风味独特,既可鲜食,也可深加工,富含A、Vpp、Vp、VB1、VB2、VB5、D、E、K等多种维生素、有机锗、有机硒等十几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熊果苷、花青苷、SOD、鞣花酸、和黄酮类等抗氧化成分,高纤维、低热量,其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水果,尤其是蓝浆果的花青素含量居各种果蔬之首。医学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明目强心、预防脑神经老化、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等独特的保健功效。因此蓝莓被誉为“黄金浆果”,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重点推荐的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浆果加工性能极佳,其果实柔软多汁、香味独特、色泽鲜艳且色素稳定,适宜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及天然色素、保健食品等高档产品,也是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和天然药物的重要原料。
当前因发展迅速,蓝莓生产用苗供应极度紧张已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发展蓝莓产业的技术瓶颈。而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快速繁殖多种植物,不仅繁殖率高,且因为其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原繁殖母株的优良性状,近年来在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广。蓝莓不同品种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特性差异,但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征:耐酸性土壤环境、耐低温、耐瘠薄、较强的抗旱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不耐化肥(嫌钙、嫌氯、嫌钠)、除草剂。这些生物学特征使蓝莓具备优先发展的独有优势。同时,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蓝莓特有保健作用使其备受关注。但是,目前国内蓝莓种苗繁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还未见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报道。
吉林吉康公司认证的“禾韵1号(蓝丰)”蓝莓种苗属高丛、大果型、中晚熟越橘品种;“禾韵2号(埃利奥特)”蓝莓种苗属半高丛、中果型、极晚熟越橘品种,二者抗逆性均很强,适合在我国北方适宜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利用组培方法大规模工厂化繁育蓝莓种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蓝莓组培种苗初代培养的专用培养基
本发明提供的专用培养基为蓝莓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基,该初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如下物质得到的固体培养基:玉米素(ZT)、NAA、碳源和凝胶剂;
上述初代培养基中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5mg/L,NAA的终浓度是0.01-0.12mg/L;
上述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
表1.基本培养液的溶质
  大量元素   培养基中浓度(mg·L-1)
  NH4NO3   400
  K2SO4   990
  MgSO4·7H2O   370
  KH2PO4   170
  Ca(NO3)2·4H2O   556
  CaCl2   92
  铁盐   培养基中浓度(mg·L-1)
  FeSO4·7H2O   27.8
  Na2EDTA   37.3
  微量元素   培养基中浓度(mg·L-1)
  MnSO4·4H2O   22.4
  ZnSO4·7H2O   8.6
  H3BO3   6.2
  Na2MoO4·2H2O   0.25
  CuSO4·5H2O   0.25
  有机成分   培养基中浓度(mg·L-1)
  盐酸硫胺素   1.0
  盐酸吡哆醇   0.5
  烟酸   0.5
  甘氨酸   2.0
  肌醇   100
在本发明的初代培养基中玉米素和NAA的终浓度可优选为如下1)-3)中任一所述:
1)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4mg/L,NAA的终浓度是0.05-0.1mg/L;
2)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mg/L或4mg/L,NAA的终浓度是0.05-0.1mg/L;
3)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4mg/L,NAA的终浓度是0.05mg/L或0.1mg/L。
在上述初代培养基中凝胶剂可以为琼脂、卡拉胶或Gelrite,优选是琼脂。在具体使用时可以采用强度是1300mg/cm2的琼脂,使用琼脂作为凝胶剂配制本发明的初代培养基时,上述琼脂在初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可以是4-5g/L,优选为4.5g/L。
在上述初代培养基中碳源可以为葡萄糖、麦芽糖或蔗糖,优选为蔗糖。在具体配制本发明的初代培养基时,蔗糖在初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可以是25-35g/L,优选为30g/L。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蓝莓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蓝莓的外植体置于上述的初代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得到初代组培苗。
外植体是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可为植物的根、叶、茎、花药等。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外植体优选为带腋芽的茎段。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初代组培苗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继代培养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初代组培苗置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继代苗;所述继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如下物质得到的固体培养基:玉米素、NAA、IBA、碳源和凝胶剂;
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玉米素、NAA和IBA的终浓度如1)-4)中任一所述:
1)玉米素的终浓度是1.5-4mg/L,NAA的终浓度是0.04-0.1mg/L,IBA的终浓度是0.1-0.5mg/L;
2)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3mg/L,NAA的终浓度是0.06-0.08mg/L,IBA的终浓度是0.2-0.3mg/L;
3)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mg/L,NAA的终浓度是0.08mg/L,IBA的终浓度是0.2mg/L;
4)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mg/L,NAA的终浓度是0.06mg/L,IBA的终浓度是0.3mg/L;
所述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
上述继代培养基中凝胶剂可以是琼脂、卡拉胶或Gelrite,优选是琼脂;琼脂为强度可为1300mg/cm2的琼脂;琼脂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可为4-5g/L,优选为4.5g/L;其中碳源可为葡萄糖、麦芽糖或蔗糖,优选为蔗糖;蔗糖在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是25-35g/L,优选为30g/L。
上述本发明的方法中进行诱导分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4000-4500Lx,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天,优选15小时/天;光照培养时温度为20-24℃,黑暗培养时温度为16-20℃;湿度为60%-75%。
上述继代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时间为15小时/天;光照培养时温度为20-24℃,黑暗培养时温度为18-22℃;湿度为60%-75%。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蘸生根剂进行扦插生根的步骤;所述生根剂是如下a)或b):
a)萘乙酸与吲哚乙酸组成的溶液:1L所述生根剂的配制方法如下:将1000mg萘 乙酸与1000mg吲哚乙酸溶于水中,定容至1L;
b)生根粉ABT配制的溶液:1L所述生根剂的配制方法如下:生根粉ABT 0.05g加5ml酒精溶解后,再加水定溶至1L。该酒精可以是70%的乙醇水溶液。
上述组培苗蘸生根剂的时间可为3-10秒,优选是5秒。
上述扦插生根培养时组培苗的株距为2-5cm,优选是3cm;行距为3-8cm,优选为5cm;扦插深度为1-1.5cm。
上述扦插生根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5-35℃,相对湿度为50-60%,遮阴透光率为45%-65%。
进一步讲,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组培苗在蘸生根剂之前的初步炼苗;
所述初步炼苗的时间为7-8天;温度是25-35℃;相对湿度为50%-60%;光照强度为2500-3500LX,优选是3000LX。
更近一步讲,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得到生根苗之后的温室炼苗和大田炼苗;所述温室炼苗和大田炼苗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生根苗在温室大棚炼苗40-60天,温室大棚炼苗的条件是度25~35℃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遮阴透光率为45%~65%;然后进行大田炼苗的时间为150-180天。
上述蓝莓可为禾韵1号或禾韵2号。
本发明的初代培养基可有效地将蓝莓的带腋芽的茎段进行芽诱导分化得到初代组培苗,在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初代培养基诱导蓝莓“禾韵1号”的茎段进行芽诱导的诱导率可达90.2%-92.3%、93.2-94.3%;继代培养的增值系数达3.7-4.4、4-4.2;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初代培养基诱导蓝莓“禾韵2号”的茎段进行芽诱导的诱导率可达90.2%-92.9%、86.4%-91.8%;继代培养的增值系数达4.1-4.4、4-4.2。
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初代培养基可大大缩短组织培养的培养周期,可将培养周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芽的诱导率达90%以上,年组培苗生产能力可达300万株以上。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效省时的特点,生产组培苗的成本低廉,平均每株种苗成本1.5元/株,得到的蓝莓组培苗,遗传性状一致,克服了常规繁殖系数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种的蓝莓的带腋芽的茎段。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得到的初代组培苗。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种后的初代组培苗。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种后的继代组培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禾韵1号”再生植株的制备及统计观察
一、“禾韵1号”初代组培苗的制备及统计观察
1、外植体的获得及其预处理
1)外植体的选取
本实施例中蓝莓组织培养采取腋芽增殖的方式。每年的6至9月份,在“禾韵1号”蓝莓(购自吉林吉康公司)种子资源圃中,挑选无病虫害,树形好,座果性状好,且丰产的蓝莓苗木取外植体。外植体选取当年新发的嫩枝,一个枝条上有6-10个芽。
2)外植体的预处理
将上述步骤1中采剪下来的外植体放入盛满清水的烧杯里,滴入4-6滴洗洁剂,用软毛刷轻柔刷洗枝条的腋芽、茎条,然后将外植体的叶片朝下掰掉并放入另一烧杯,用清水冲洗15min,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及其他接种所需工具放入事先紫外杀菌的超净工作台内,用镊子将外植体夹入已灭菌的广口瓶中进行灭菌处理。
灭菌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向上述装入外植体的广口瓶中迅速倒入75%(体积百分比)的酒精,晃洗30秒,再用无菌水晃洗4遍,每遍2min,将杀菌完的外植体用无菌镊子夹入饭盒中,进行剪切操作,将外植体底部发黑茎段剪除,按一芽一段(即带腋芽的茎段),且芽距下切口较长,距离上切口较短(视外植体叶间距而定),顶芽可2-3个芽。即得到灭菌处理好的外植体。
2、初代组培苗的获得及统计观察
1)获得初代组培苗
按接种操作规程,将上述步骤一的步骤2中得到灭菌处理好的外植体的外植体接入/装有初代培养基的无菌试管内,一个试管接种一个带腋芽的茎段(图1),用双层封口膜封闭,进行诱导分化培养。诱导分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控制在4000~4500LX之间;每天光照培养时间为15h,黑暗培养时间为9h;光照培养时温度控制在20-24℃,黑暗培养时温度控制在16-20℃;湿度控制在60%-75%之间。同时,可一个星期开紫外灯一次,每次30min,无风的雨天将培养室窗户打开30min换空气。初代培养的培养周期为60天-70天,即培养60天-70天便可获得初代组培苗(图2),得到的初代组培苗可根据所需的组培苗的数量进行下一步的扩增转接。
上述初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了玉米素(ZT)、NAA、蔗糖和琼脂得到的固体培养基。其中玉米素在初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3mg/L,NAA的终浓度为0.05mg/L,蔗糖的终浓度为30g/L,琼脂采用强度是1300mg/cm2的琼脂,其琼脂的终浓度为4.5g/L;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培养基的pH为5.2。
为方便配制培养基,可将表1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所需的激素(即玉米素、NAA)配制成高浓度的母液,如浓缩100倍或50倍的母液,实际配制时再取母液按上述终浓度配制。
上述初代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上述初代培养基中各物质的终浓度的用量取母液,加入所需溶剂的水,用0.1mol/L NaOH或0.1mol/L HCl,通过pH计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酸度调节,使其pH值在5.2-5.3范围内。
(2)按上述初代培养基蔗糖的的终浓度的用量称取蔗糖加入熬制锅中开始加热,至培养基即将沸腾时,称取所需用量的琼脂粉加入锅中,并迅速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煮沸1-2min以后,停止加热,待培养基温度降至45℃左右时补齐至1000ml,重新加热并搅拌,至50℃左右停止,在培养基尚未凝固时,趁热分装到所选用的培养容器中,可用18mm×180mm的培养试管,每管分装培养基12ml,封口,121℃灭菌15min,使培养基在室温下冷却,即得到配制好的初代培养基。
2)统计观察
上述步骤2的步骤1)中接种的蓝莓带腋芽的茎段培养55-65天,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上述步骤1)中腋芽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2,芽的诱导率可达到90%以上。
表2.腋芽的诱导率
  重复   I   II   III
  接种的茎段(个)   5000   5000   5000
  诱导分化出的芽数(个)   4617   4508   4584
  诱导率   92.3%   90.2%   91.7%
二、继代培养苗的制备及统计观察
1、继代培养苗的获得
选取无污染,长势好的可用于转接的上述步骤一中得到的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即经过继代培养的继代培养苗)(图3、图4),按继代接种操作规程,夹至含滤纸的灭菌盒中,加灭菌水浸润滤纸以防失水,将种苗剪成1芽1段,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每组培瓶接种15棵,封口后移至组培室培养,污染率控制在1%以内。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组培苗置于光照强度为3000LX左右;每天光照培养时间为15h,黑暗培养时间为9h;继代光照培养时温度控制在20-24℃,黑暗培养时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60%-75%之间。同时,一个星期开紫外灯一次,每次30min,无风的雨天将培养室窗户打开30min换空气。继代培养周期为60天左右便可转接。继代的次数根 据所需的扩繁量而定。
上述继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了玉米素、NAA、IBA、蔗糖和琼脂得到的固体培养基。其中玉米素在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2mg/L,NAA的终浓度是0.08mg/L,IBA的终浓度是0.2mg/L,蔗糖的终浓度为30g/L,琼脂采用强度是1300mg/cm2的琼脂,其琼脂的终浓度为4.5g/L;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培养基的pH为5.2。上述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培养基的pH为5.2。
2、统计观察
上述步骤二的步骤1中接种的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培养55-65天,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上述步骤1中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3,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可达4。
表3.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
  重复   I   II   III
  初代组培苗(株)   5000   5000   5000
  继代培养后得到的带腋芽的苗(株)   18479   19644   22105
  增殖系数   3.7   3.9   4.4
三、生根培养及统计观察
具体步骤如下:
(1)在上述2个品种的组培新苗下架之后,移至温室大棚中打开组培瓶盖炼苗7天,保持温度25~35℃,相对湿度50%~60%,光照强度3000LX左右。
(2)铺设苗床,底层先铺烂树皮或松针5cm(1.1m宽×50m长),再铺一层苔藓(分成垄),整个苗床约10cm厚,2cm宽,间隔5cm,床高4cm;
(3)准备扦插组培苗,用镊子将(1)中的炼苗后的蓝莓种苗夹出,用清水洗净附带的培养基,用剪刀去掉底部的黑色愈伤组织;
(4)将扦插苗在a)生根剂(将1000mg萘乙酸与1000mg吲哚乙酸溶于水中,定容至1L得到的溶液)或b)生根剂(生根粉ABT 0.05g先溶于5ml酒精中,再加水定容至1L得到的溶液)中蘸5s,按照株距3cm×行距5cm插在苗床上,深度插入1~1.5cm,每垄扦插组培苗约34株;
(5)用塑料布将棚盖好,一般跨整个苗床,高0.6m,并加盖一层黑色遮阳网。保持棚内温度25~35℃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遮阴透光率为45%~65%;
(6)适时观察并进行表3-1的统计,挑除死苗、弱苗,选留健壮、虫害少的种苗,,温室大棚炼苗40~60天(适时掀开遮阳网及塑料布),温室大棚炼苗的温度、湿度与(5)中的一致。
表3-1.用a)生根剂后统计生根苗成活率
用b)生根剂的统计数据和a)生根剂的统计数据无显著性差异。
(7)越冬,第2年开春后,5月上旬将温室种苗移栽大田,进行大田炼苗过程。温室炼苗一般在每年5~9月份进行,10月份基本停止。
四、禾韵蓝莓新苗大田移栽炼苗
具体步骤如下:
(1)改穴
每年秋天进行改穴,一般挖35cm×35cm×35cm的土穴,苗床70cm,作业道80cm,土穴体积的2/3先填充混合土(三皮土∶草炭=2∶1),另外1/3体积填充有机肥(草炭∶鸡粪或猪粪2∶1),混匀形成穴改土,调整土壤pH值在4.5~5.5,有机质含量8~10%。采用黑塑料布进行地膜覆盖(地膜作用:保温、除草、保水)越冬。
(2)种苗移栽
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选取长势好、无病虫害的温室扦插苗进行种苗定植,定植深度根据不同品种而异,一般7~8cm,深的可达10~15cm,定植后浇一遍水(一般7天浇一遍水),5月中下旬追一次有机肥,当年7月初追施豆饼发酵的乳肥。在大田炼苗中,要注意水肥管理,随时剔除病弱苗,并控制杂草生长。
(3)出苗
每年10月份左右,大田炼苗的蓝莓种苗即可移栽至小花盆,进行商品化出售。
实施例2、“禾韵1号”初代组培苗的制备及统计观察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初代培养基中的玉米素的终浓度调整为4mg/L,其余不变。
统计观察结果如下:
1)初代培养
上述实施例2的初代培养基中蓝莓带腋芽的茎段在培养55-65天时,可以观察到 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腋芽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4,芽的诱导率可达到93%以上。
表4.腋芽的诱导率
  重复   I   II   III
  接种的茎段(个)   5000   5000   5000
  诱导分化出的芽数(个)   4659   4717   4691
  诱导率   93.2%   94.3%   93.8%
2)继代培养
上述实施例2中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的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培养55-65天,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5,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可达4。
表5.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
  重复   I   II   III
  初代组培苗(株)   5000   5000   5000
  继代培养后得到的带腋芽的苗(株)   20141   20978   21074
  增殖系数   4   4.2   4.2
实施例2得到的继代苗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生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3、“禾韵2号”初代组培苗的制备及统计观察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禾韵2号”蓝莓的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采用的初代培养基的NAA和继代培养基的ZT、NAA、IBA不同,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一致。
本实施例中:
(1)“禾韵2号”蓝莓购自购自吉林吉康公司。
(2)初代培养基中NAA的终浓度为0.1mg/L。
(3)继代培养基中玉米素(ZT)的终浓度为3mg/L,NAA的终浓度是0.06mg/L,IBA的终浓度是0.3mg/L。
统计观察结果如下:
1)初代培养
上述实施例3的初代培养基中“禾韵2号”蓝莓带腋芽的茎段在培养55-65天时,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腋芽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6,芽的诱导率可达到90%以上。
表6.“禾韵2号”腋芽的诱导率
  重复   I   II   III
  接种的茎段(个)   5000   5000   5000
  诱导分化出的芽数(个)   4597   4643   4508
  诱导率   91.9%   92.9%   90.2%
2)继代培养
上述实施例3中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的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培养55-65天,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7,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可达4。
表7.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
  重复   I   II   III
  初代组培苗(株)   5000   5000   5000
  继代培养后得到的带腋芽的苗(株)   20571   21812   21034
  增殖系数   4.1   4.4   4.2
实施例3得到的继代苗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生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4、“禾韵2号”初代组培苗的制备及统计观察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初代培养基中NAA的终浓度为0.05mg/L,其余不变。
统计观察结果如下:
1)初代培养
上述实施例4的初代培养基中“禾韵2号”蓝莓带腋芽的茎段在培养55-65天时,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腋芽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8,芽的诱导率可达到86%以上。
表8.“禾韵2号”腋芽的诱导率
  重复   I   II   III
  接种的茎段(个)   5000   5000   5000
  诱导分化出的芽数(个)   4318   4429   4591
  诱导率   86.4%   88.6%   91.8%
2)继代培养
上述实施例4中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的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培养55-65天,可以观察到诱导分化出的蓝莓嫩芽,实验重复3次,培养60天时进行统计观察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的诱导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9,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可达4。
表9.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
  重复   I   II   III
  初代组培苗(株)   5000   5000   5000
  继代培养后得到的带腋芽的苗(株)   20167   20914   19897
  增殖系数   4   4.2   4
实施例4得到的继代苗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生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Claims (10)

1.一种蓝莓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如下物质得到的固体培养基:玉米素、NAA、碳源和凝胶剂;
所述初代培养基中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5mg/L,NAA的终浓度是0.01-0.12mg/L;
所述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代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培养基中玉米素和NAA的终浓度为如下1)-3)中任一所述:
1)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4mg/L,NAA的终浓度是0.05-0.1mg/L;
2)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mg/L或4mg/L,NAA的终浓度是0.05-0.1mg/L;
3)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4mg/L,NAA的终浓度是0.05mg/L或0.1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初代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是琼脂、卡拉胶或Gelrite,优选是琼脂;所述碳源是葡萄糖、麦芽糖或蔗糖,优选为蔗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初代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为强度是1300mg/cm2的琼脂;所述琼脂在所述初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是4-5g/L,优选为4.5g/L;
所述蔗糖在所述初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是25-35g/L,优选为30g/L。
5.一种生产蓝莓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蓝莓的外植体置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初代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得到初代组培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植体为带腋芽的茎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初代组培苗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继代培养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初代组培苗置于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得到继代苗;所述继代培养基是在基本培养液中添加如下物质得到的固体培养基:玉米素、NAA、IBA、碳源和凝胶剂;
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玉米素、NAA和IBA的终浓度如1)-4)中任一所述:
1)玉米素的终浓度是1.5-4mg/L,NAA的终浓度是0.04-0.1mg/L,IBA的终浓度是0.1-0.5mg/L;
2)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3mg/L,NAA的终浓度是0.06-0.08mg/L,IBA的终浓度是0.2-0.3mg/L;
3)玉米素的终浓度是2mg/L,NAA的终浓度是0.08mg/L,IBA的终浓度是0.2mg/L;
4)玉米素的终浓度是3mg/L,NAA的终浓度是0.06mg/L,IBA的终浓度是0.3mg/L;
所述基本培养液的溶剂是水、溶质如表1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是琼脂、卡拉胶或Gelrite,优选是琼脂;所述琼脂为强度是1300mg/cm2的琼脂;所述琼脂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是4-5g/L,优选为4.5g/L;
所述碳源是葡萄糖、麦芽糖或蔗糖,优选为蔗糖;所述蔗糖在所述继代培养基中的终浓度是25-35g/L,优选为30g/L。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分化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4000-4500Lx;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天,优选15小时/天;光照培养时温度为20-24℃,黑暗培养时温度为16-20℃;湿度为60%-75%;
所述继代培养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天,优选15小时/天;光照培养时温度为20-24℃,黑暗培养时温度为18-22℃;湿度为60%-75%。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初代组培苗或继代苗蘸生根剂进行扦插生根的步骤;所述生根剂是如下a)或b):
a)萘乙酸与吲哚乙酸组成的溶液:1L所述生根剂的配制方法如下:将1000mg萘乙酸与1000mg吲哚乙酸溶于水中,定容至1L;
b)生根粉ABT配制的溶液:1L所述生根剂的配制方法如下:生根粉ABT 0.05g加5ml酒精溶解后,再加水定溶至1L。
CN2011100810541A 2011-03-31 2011-03-31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10541A CN102187813B (zh) 2011-03-31 2011-03-31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10541A CN102187813B (zh) 2011-03-31 2011-03-31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813A true CN102187813A (zh) 2011-09-21
CN102187813B CN102187813B (zh) 2012-11-28

Family

ID=4459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105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813B (zh) 2011-03-31 2011-03-31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781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677A (zh) * 2013-10-21 2014-02-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龙爪柳茎的增殖方法
CN103828721A (zh) * 2014-03-20 2014-06-04 北京农学院 地衣芽孢杆菌在促进蓝莓组培苗生根或生长中的应用
CN104082142A (zh) * 2014-07-02 2014-10-08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喜来越橘组织培养增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039A (zh) * 2015-02-09 2015-05-06 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 蓝莓组培快繁的方法
CN105075865A (zh) * 2015-09-22 2015-11-25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蓝莓美登初代培养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71989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吉林省普蓝高科技有限公司 缓解蓝莓组培苗褐化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8647A (zh) * 2017-06-06 2017-11-07 山东大丰园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蓝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生根剂及其瓶外生根方法
CN110741931A (zh) * 2019-10-15 2020-02-04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促进蓝莓组培生根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CN112913694A (zh) * 2021-04-16 2021-06-08 山东大丰园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蓝莓茎段组织快繁的培养基及组织快繁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078A (zh) * 2010-07-14 2010-10-27 长春百瑞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蓝莓组培微繁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078A (zh) * 2010-07-14 2010-10-27 长春百瑞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蓝莓组培微繁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业科技通讯》 20090430 程淑云 蓝莓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的研究 48-50 1-10 , *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630 孙小环 等 蓝莓的组织培养技术 222-223 1-10 ,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677B (zh) * 2013-10-21 2015-04-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龙爪柳茎的增殖方法
CN103548677A (zh) * 2013-10-21 2014-02-0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龙爪柳茎的增殖方法
CN103828721B (zh) * 2014-03-20 2016-03-02 北京农学院 地衣芽孢杆菌在促进蓝莓组培苗生根或生长中的应用
CN103828721A (zh) * 2014-03-20 2014-06-04 北京农学院 地衣芽孢杆菌在促进蓝莓组培苗生根或生长中的应用
CN104082142A (zh) * 2014-07-02 2014-10-08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喜来越橘组织培养增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2142B (zh) * 2014-07-02 2015-10-14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喜来越橘组织培养增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039A (zh) * 2015-02-09 2015-05-06 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 蓝莓组培快繁的方法
CN105075865A (zh) * 2015-09-22 2015-11-25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蓝莓美登初代培养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71989A (zh) * 2016-07-13 2016-12-07 吉林省普蓝高科技有限公司 缓解蓝莓组培苗褐化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8647A (zh) * 2017-06-06 2017-11-07 山东大丰园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蓝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生根剂及其瓶外生根方法
CN110741931A (zh) * 2019-10-15 2020-02-04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促进蓝莓组培生根的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CN112913694A (zh) * 2021-04-16 2021-06-08 山东大丰园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蓝莓茎段组织快繁的培养基及组织快繁方法
US11864512B2 (en) 2021-04-16 2024-01-09 Shandong Dafengyuan Agriculture Co., Ltd. Medium for tissue rapid propagation of blueberry stem segment and a method for tissue rapid propa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813B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7813B (zh) 蓝莓组织培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2138529B (zh) “禾韵”蓝莓组培种苗快速生根繁育的方法
CN102405842B (zh) 一种开放式培养甘蔗脱毒种苗的方法
CN104082148B (zh) 蝴蝶兰无菌花梗再生扩繁的方法
CN105165581B (zh) 一种辣椒的水培方法
CN108575711B (zh) 一种人工光源植物工厂水培生菜的方法
CN103444530B (zh) 一种福建野生金线莲野外自然回归迁地种植技术
CN109258460A (zh) 微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获得增城蜜菊脱毒苗的培育方法
CN105284314A (zh) 一种百香果脱毒苗的培育方法
CN104885773A (zh) 一种快速培育蓝莓早期定型组培商品苗的方法
CN101200704B (zh) 构树的一种组织培养方法
CN103688830B (zh) 一种使铁皮石斛组培苗快速生根发芽的方法
CN104813850A (zh) 一种番茄的嫁接方法
CN105075858B (zh) 一种白及种子的液体快速繁殖方法
CN105941154A (zh) 一种冬枣优质种苗综合繁育方法
CN101209027A (zh) 功能水果黑番茄电磁脉冲快繁及种植方法
CN104488722B (zh) 一种南美叉柱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3535285B (zh) 金银花种苗的快速繁殖和离体保存方法
CN103609452B (zh) 一种垂花蕙兰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3416302B (zh) 桂花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方法
CN103444529B (zh) 一种鄂西红豆树植株再生及大量繁殖方法
CN106900553B (zh) 一种民间药食同源植物赤苍藤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8719067A (zh) 一种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7743868A (zh) 一种利用自然光培养一步成苗高效繁殖金线莲的方法
CN107278564A (zh) 有机大红柑和豌豆间套种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