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0755A -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0755A
CN102180755A CN2011100631560A CN201110063156A CN102180755A CN 102180755 A CN102180755 A CN 102180755A CN 2011100631560 A CN2011100631560 A CN 2011100631560A CN 201110063156 A CN201110063156 A CN 201110063156A CN 102180755 A CN102180755 A CN 102180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rous
synthetic method
reaction
compounds
bor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31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军
付华
李勇
蒋敏
王俊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631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0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0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0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叠氮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所述叠氮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产物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纯化方便等明显优势,同时将产物萃取后,反应体系在加入定量的碱盐后能循环催化反应的进行,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药物、聚合物、天然产物等领域的合成中。

Description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芳香化合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叠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决定了其在有机合成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现已拓展到点击化学、氮烯化学、超分子化学、组合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其环加成反应可形成氮杂环并实现多种配体、合成砌块的连接与自组装以及生物分子的偶联;其curtius重排可生成异氰酸酯并转化为胺类化合物,制成固载试剂后可用于多种化学反应;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有机活性中间体及保护与离去基团,借助它可引入胺基,可形成活泼的氮烯,可参与点击反应、环加成反应和Staudingerligation,可合成三唑类杂环,可作为特定官能基引入药物分子中,叠氮核苷就是一种引起国际重视的AIDS治疗药物,可实现功能分子在惰性基材上的偶联和固定,主要表现在固定化酶的制备与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
近年,有机叠氮化合物发展迅速,在化工、航天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应用主要涉及火箭固体推进剂、枪炮发射药、高能增塑剂、含能粘合剂、高能炸药、材料改性及抗病毒药物等诸多领域。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因叠氮基的引入而具有高含能性,其能量密度和燃速高,燃气污染小、火焰温度和烟雾信号低,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高能粘合剂;利用叠氮基团的光活性可实现功能分子在惰性载体上的偶联和固定,叠氮化嘧啶和嘌呤具有抗HIV-1生物活性等等。在广泛应用的市场驱动下,其合成方法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也持续拓展。
常见的具体合成方法有:卤化物的取代反应、醇羟基的转化反应、醛与叠氮化试剂的反应、羧酸与叠氮化试剂的反应、酯的叠氮化反应、环氧化合物的叠氮化反应、芳香胺/杂环芳香胺的叠氮化反应、含叠氮基团分子直接连接于目标化合物、醛、醇与叠氮化试剂的三组分偶联反应。
不同的方法应用在不同的领域里,应用领域的局限性及操作的危险性,不便于这些合成方法的推广,例:利用叠氮碘可将叠氮基和碘离子加成到双键上的性质,由醛类和苯甲基醚类合成了叠氮化合物,由醛反应的产率分别为76%,缺憾的是叠氮碘极易爆炸,使用受到限制。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对环境友好、产率高、对取代基团容忍度高的取代芳基类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叠氮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
在本发明中,“叠氮苯类化合物”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即含有与叠氮基直接连接的芳环结构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芳基硼酸化合物”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即含有与硼酸上的硼原子直接连接的芳环结构的化合物,例如苯硼酸、邻溴苯硼酸等或其被取代后的各种衍生物。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是一种通用方法,适合于合成各种叠氮苯类化合物和衍生物,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具有高的容忍度,因此事实上对叠氮苯类化合物和衍生物中的取代基的个数和种类并无特别限制。相应地,对芳基硼酸化合物中的取代基的个数和种类也并无特别限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如下式(I)的叠氮类化合物的方法:
Figure BDA0000050508720000021
其中,R表示连接在苯环上的1、2、3、4或5个取代基,所述R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H、C1-C20烷基(优选C1-C10烷基,更优选C1-C6烷基)、C2-C20烯基(优选C2-C10烯基,更优选C2-C6烯基)、C2-C20炔基(优选C2-C10炔基,更优选C2-C6炔基)、C6-C20芳基(优选C6-C10芳基)、卤原子、-OH、-NO2、-NH2、-NHR’、-C(=O)OR’、-NHC(=O)R’、-OR’或-C(=O)R’的取代基,其中R’为H、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苯基或苄基;或者R一起与苯环形成稠合环系;
合成式(I)的叠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式(II)所示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进行取代反应即得式(I)所示叠氮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
Figure BDA0000050508720000022
式(II)中的取代基R的定义同式(I)。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面提到的取代基R的定义是广义的,其本身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者是被选自诸如C1-C10烷基(优选C1-C6烷基)、C2-C10烯基(优选C2-C6烯基)、C2-C10炔基(优选C2-C6炔基)、C6-C10芳基、卤原子、-OH、-NO2、-NH2、-NHR’、-C(=O)OR’、-NHC(=O)R’、-OR’或-C(=O)R’的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R’的定义同上);本说明书在有机基团前用碳原子数加以限定时表示:该基团的碳原子数可以是在其上限、下限范围内的任意整数。例如“C1-C20”表示碳原子数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C2-C20”表示碳原子数可以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C6-C20”表示碳原子数可以为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其它C1-C10、C1-C6、C2-C6等具有类似的含义。
上面提到的取代基R的个数可以为1、2、3、4、5个,优选为1、2或3个,更优选为1个或2个。
在含有2个以上(含2个)取代基的情况下,两个取代基可以连接在一起成环从而与苯环稠合。
显然,上面列举的取代基R并非是限制性的,本发明也涵盖了其它未明确示出的取代基R的情况。
适用于本发明的亚铜催化剂包括各种亚铜盐、亚铜氧化物、亚铜碱、亚铜有机金属化合物,优选亚铜盐或氧化亚铜,例如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或者氯化亚铜,最优选氧化亚铜。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官能团供给体MN3中的金属M也可以用Be、Mg、Ca、Sr、Ba等碱土金属代替。
氨水(NH3-H2O)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作为配体(L),辅助亚铜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产率。
本发明的方法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技术人员按照实际需要自行确定,但一般为10-30℃之间,优选约15-25℃之间,更优选约18-22℃之间。
本发明的方法的压强并不关键,通常在常压下即可。
本发明的方法的反应时间可以根据反应物性质由技术人员按照需要自行确定,通常数小时至数天,例如约3小时-48小时。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所述亚铜催化剂、氨水、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的摩尔比可为0.1∶2.5∶1∶5。
显然,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必要的前处理、后处理等额外步骤。
各种物料的添加顺序以及具体反应步骤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在实验室中小规模进行反应时,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在装有磁搅拌子的Schlenk(施兰克)试管中加入亚铜催化剂(氧化亚铜、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或者氯化亚铜)、配体氨水、式(II)的芳基硼酸化合物、MN3,常温,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反应适当的时间,几个小时或几天,如(3-48h);
(2)反应完成以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后处理和提纯。例如,先将反应混合物使用乙酸乙酯溶液萃取,然后将萃取液根据不同的产物进行碱洗,酸洗或进行层析柱分离,就可以得到纯净的产物。
本发明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也适合于化工厂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的具体反应参数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实验来确定。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亚铜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高产率生成叠氮类化合物。与常规的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原料易得、以水作为溶剂对环境污染最小、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具有高的容忍性、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单方便等明显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还应注意到前面提到的本发明方法的各个优选的技术特征以及下面具体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所有这些技术特征的各种组合、由本发明具体公开的数值作为上下限的所有数值范围等等都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下具体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CuI和CuBr购自Alfa Aesar公司,Cu2O购自上海勤工无机盐有限公司,其它化学试剂购买于北京偶合科技有限公司。除了特别指明之外,均购自Sigma-Aldrich Inc.,必要时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手段进行纯化后使用。
1H NMR和13C NMR均采用日本电子ECA600仪器进行测定。测试温度为室温,内标为TMS,溶剂为氘代氯仿时,选取参考:1H NMR:TMS为0.00ppm,CHCl3为7.24ppm;13C NMR:CDCl3为77.0ppm;溶剂为氘代DMSO时:1H NMR:TMS at 0.00ppm,DMSO at 2.50ppm;13C NMR:DMSO at 40.0ppm。ESI-MS采用BrukerESQYIRE-LC质谱仪进行测定。
以下实验除特别声明外,均在空气中进行
实施例1、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苯硼酸0.122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叠氮苯104mg,产率为87%。
产物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35(t,2H,J=7.6Hz),7.14(t,1H,J=7.6Hz),7.03(d,2H,J=7.6Hz).13C NMR(CDCl3,150MHz)δ140.0,129.7,124.9,119.0.EI-MS[M]+m/z 119.0.
实施例2、对甲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对甲基苯硼酸0.136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10℃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对甲基叠氮苯121mg,产率为91%。
产物对甲基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14(d,2H,J=8.3Hz),6.92(d,2H,J=8.3Hz),2.32(s,3H).13C NMR(CDCl3,150MHz)δ137.1,134.5,130.2,118.8,20.7.EI-MS[M]+m/z 133.0.
实施例3、对甲醛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对甲醛基苯硼酸0.150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30℃下,开放体系,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对甲醛基叠氮苯116mg,产率为79%。
产物对甲醛基叠氮苯:1H NMR(CDCl3,300MHz)δ9.95(s,1H),7.89(d,2H,J=8.3)Hz,7.16(d,2H,J=8.3Hz).13C NMR(CDCl3,150MHz)δ190.6,146.3,133.2,131.5,119.5.EI-MS[M]+m/z 147.0.
实施例4、对甲酰甲酯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对甲酰甲酯基苯硼酸0.180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15℃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对甲酰甲酯基叠氮苯157mg,产率为89%。
产物对甲酰甲酯基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8.02(d,2H,J=8.3Hz),7.05(d,2H,J=8.3Hz),3.90(s,3H).13C NMR(CDCl3,150MHz)δ166.2,144.7,131.3,126.6,118.7,52.0.EI-MS[M]+m/z 177.1.
实施例5、3-甲氧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3-甲氧基苯硼酸0.152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25℃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3-甲氧基叠氮苯128mg,产率为86%。
产物3-甲氧基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25(t,1H,J=8.3Hz),6.69(d,1H,J=8.3Hz),6.64(d,1H,J=8.3Hz),6.55(s,1H),3.80(s,3H).13C NMR(CDCl3,150MHz)δ160.8,141.3,130.4,111.3,110.7,104.9,55.4.EI-MS[M]+m/z 149.0.
实施例6、3-氯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3-氯苯硼酸0.155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18℃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3-氯叠氮苯107mg,产率为70%。
产物3-氯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25(dd,1H,J=7.6Hz,8.3Hz),7.10(d,1H,J=7.6Hz),7.00(s,1H),6.90(d,1H,J=8.3Hz).13C NMR(CDCl3,150MHz)δ141.4,135.4,130.6,125.0,119.3,117.2.EI-MS[M]+m/z 153.0.
实施例7、3-甲醇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3-甲醇基苯硼酸0.152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22℃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3-甲醇基叠氮苯122mg,产率为82%。
产物3-甲醇基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33(dd,1H,J=8.3Hz,7.6Hz),7.11(d,1H,J=7.6Hz),7.04(s,1H),6.94(d,1H,J=8.3Hz),4.67(s,2H).13C NMR(CDCl3,150MHz)δ142.9,140.3,129.9,123.2,118.2,117.3,64.7.EI-MS[M]+m/z 149.1.
实施例8、3-硝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3-硝基苯硼酸0.168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3-硝基叠氮苯131mg,产率为80%。
产物3-硝基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8.00(d,1H,J=8.3Hz),7.89(s,1H),7.54(t,1H,J=8.3Hz),7.34(d,1H,J=8.3Hz).13C NMR(CDCl3,150MHz)δ149.2,141.9,130.5,124.8,119.6,114.0.EI-MS[M]+m/z 164.0.
实施例9、2-溴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2-溴苯硼酸0.20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2-溴叠氮苯118mg,产率为60%。
产物2-溴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55(d,1H,J=8.2Hz),7.34(t,1H,J=7.6Hz),7.17(d,1H,J=8.2Hz),7.00(t,1H,J=7.6Hz).13C NMR(CDCl3,150MHz)δ138.6,133.8,128.5,125.9,119.4,113.8.EI-MS[M]+m/z 196.9,198.9.
实施例10、2,5-二氯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 0.192m(2.5mmol)L,2,5-二氯苯硼酸0.193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2,5-二氯叠氮苯135mg,产率为72%。
产物2,5-二氯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7.29(d,1H,J=8.6Hz),7.15(d,1H,J=2.4Hz),7.05(dd,1H,J=8.6Hz,2.4Hz).13C NMR(CDCl3,150MHz)δ138.4,133.4,131.5,125.7,123.4,119.8.EI-MS[M]+m/z 187.0,189.0,191.0.
实施例11、3-甲醛基-4-甲氧基叠氮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3-甲醛基-4-甲氧基苯硼酸0.193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3-甲醛基-4-甲氧基叠氮苯150mg,产率为85%。
产物3-甲醛基-4-甲氧基叠氮苯:1H NMR(CDCl3,600MHz)δ10.44(s,1H),7.53(s,1H),7.18(d,1H,J=8.9Hz),6.99(d,1H,J=8.9Hz),3.93(s,3H).13C NMR(CDCl3,150MHz)δ188.7,159.1,133.2,126.4,125.5,118.0,113.3,56.1.EI-MS[M]+m/z 177.1.
实施例12、1-叠氮萘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1-萘硼酸0.172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1-叠氮萘135mg,产率为80%。
产物1-叠氮萘:1H NMR(CDCl3,600MHz)δ8.02(d,1H,J=7.6Hz),7.74(d,1H,J=7.6Hz),7.55(d,1H,J=8.3Hz),7.43(m,2H),7.38(t,1H,J=7.6Hz),7.18(d,1H,J=7.6Hz).13C NMR(CDCl3,150MHz)δ136.5,134.3,127.7,126.8,126.1,125.6,124.7,122.5,113.9.EI-MS[M]+m/z 168.9.
实施例13、2-叠氮萘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2-萘硼酸0.172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24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2-叠氮萘130mg,产率为77%。
产物2-叠氮萘:1H NMR(CDCl3,600MHz)δ7.83(d,1H,J=8.3Hz),7.81(d,1H,J=8.3Hz),7.76(d,1H,J=8.3Hz),7.49(t,1H,J=8.3Hz),7.45(s,1H),7.43(t,1H,J=7.6Hz),7.16(d,1H,J=8.3Hz).13C NMR(CDCl3,150MHz)δ137.5,134.0,131.0,129.9,127.8,127.0,125.4,118.7,115.8.EI-MS[M]+m/z 169.1.
实施例14、反式叠氮乙烯基苯的制备
在装有磁搅拌子的圆底烧瓶中加入氧化亚铜0.0144g(0.1mmol),NH3-H2O0.192mL(2.5mmol),反式苯乙烯基硼酸0.146g(1mmol),叠氮化钠0.325g(5mmol)和2mL的水。在室温下,开放体系,反应18小时。反应完成以后,加入1.5mL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的有机相经浓缩洗涤分离,得到反式叠氮乙烯基苯122mg,产率为84%。
产物反式叠氮乙烯基苯:1H NMR(CDCl3,600MHz)δ7.31-7.17(m,5H),6.57(d,1H,J=13.8Hz),6.25(d,1H,J=13.8Hz).13C NMR(CDCl3,150MHz)δ135.0,128.7,127.3,126.6,125.8,119.7.EI-MS[M]+m/z 145.0.
为了更清楚起见,将上面各实施例1-14制备的叠氮类化合物的结果简要总结在下式(III)中。
下面的实施例用于检验本发明的催化体系在循环反应中的效能(即催化剂的反复使用的效能)。
实施例1-1、叠氮苯的制备
按实施例1所述步骤进行,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母液中继续加入苯硼酸0.122g,0.1g叠氮和99mg碳酸钾,反应6小时后产率为78%。
实施例1-2、叠氮苯的制备
按实施例1-1所述步骤进行,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母液中继续加入苯硼酸0.122g,0.1g叠氮和99mg碳酸钾,反应6小时后产率为76%。
实施例1-3、叠氮苯的制备
按实施例1-2所述步骤进行,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母液中继续加入苯硼酸0.122g,0.1g叠氮和99mg碳酸钾,反应6小时后产率为74%。
从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方法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亚铜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高产率生成了叠氮类化合物,并且对芳环上的各种类型的官能团都具有高的容忍性,是一种新型的通用合成方法。
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阅读本发明说明书的基础上,对这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进行改动、变化和替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本发明可以用本文具体描述的方式之外的方式被实现。因此,本发明涵盖了所有此类等效的实施方式。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预期本发明的方法同样会适用于羟基、磺基、硝基、氨基、叠氮基取代的芳杂环化合物(如4-羟基吡啶)。

Claims (9)

1.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叠氮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氮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0050508710000011
其中,R表示连接在苯环上的1、2、3、4或5个取代基,所述R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H、C1-C20烷基、C2-C20烯基、C2-C20炔基、C6-C20芳基、卤原子、-OH、-NO2、-NH2、-NHR’、-C(=O)OR’、-NHC(=O)R’、-OR’或-C(=O)R’的取代基,其中R’为H、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苯基或苄基;或者R一起与苯环形成稠合环系;
且其中所述芳基硼酸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
Figure FDA0000050508710000012
式(II)中的取代基R的定义同式(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选自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卤原子、-OH、-NO2、-NH2、-NHR’、-C(=O)OR’、-NHC(=O)R’、-OR’或-C(=O)R’的取代基,其中R’为H、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苯基或苄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表示F、Cl、Br、I、-OH、-NO2、-COOH、-CHO、-OR”或-NHC(=O)R”,其中R”为H、C1-C6烷基或苯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的个数为2、3、4或5个,并且其中两个取代基连接在一起成环从而与苯环稠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反应的溶剂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反应的温度为10℃-30℃;所述取代反应的时间为3小时-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铜催化剂为氧化亚铜、碘化亚铜、溴化亚铜和氯化亚铜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铜催化剂、氨水、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N3的摩尔比为0.1∶2.5∶1∶5。
CN2011100631560A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2180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1560A CN102180755A (zh)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1560A CN102180755A (zh)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0755A true CN102180755A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6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31560A Pending CN102180755A (zh)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07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2194A (zh) * 2012-11-16 2013-04-0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叠氮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3435800A (zh) * 2013-06-28 2013-12-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非异氰酸酯固化方式的gap基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7312114A (zh) * 2016-04-27 2017-11-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聚降冰片烯主链结构的叠氮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6007A (zh) * 2009-06-05 2010-12-08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6007A (zh) * 2009-06-05 2010-12-08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AN-ZHOU TAO ET AL.: "Copper-catalyzed synthesis of aryl azides and 1-aryl-1,2,3-triazoles from boronic acids", 《TETRAHEDRON LETTERS》, vol. 48, 23 March 2007 (2007-03-23), pages 3525 - 3526 *
HONGHUA RAO ET AL.: "Easy Copper-Catalyzed Synthesis of Primary Aromatic Amines by Coupling Aromatic Boronic Acids with Aqueous Ammonia at Room Temperature", 《ANGEW. CHEM. INT. ED.》, vol. 48, 29 December 2008 (2008-12-29), pages 1114 - 1116 *
杨海军等: "水溶液中铜催化合成碘代芳烃机理的ESR研究", 《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4 November 2010 (2010-11-24), pages 291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2194A (zh) * 2012-11-16 2013-04-0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叠氮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3435800A (zh) * 2013-06-28 2013-12-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非异氰酸酯固化方式的gap基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7312114A (zh) * 2016-04-27 2017-11-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聚降冰片烯主链结构的叠氮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2114B (zh) * 2016-04-27 2020-11-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聚降冰片烯主链结构的叠氮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1999A (zh) 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ci-32765的合成方法
Liu et al. Silver-mediated radical phosphorylation/cyclization of N-allylbenzamides to access phosphoryl-substituted dihydroisoquinolones
CN111704582A (zh) 一种法匹拉韦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260200B (zh) 一种苯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925381A (zh) 一种巴洛沙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Isca et al. Direct synthesis of α-aminophosphonates from biomass resources catalyzed by HReO 4
CN102180755A (zh) 一种叠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3105468B (zh) 一种含苯并吡喃酮的多环螺吲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1190B (zh) 一种手性联芳骨架吡哆胺类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8503552A (zh) 一种三氟甲基芳香胺的制备方法
CN104945341A (zh) 一种三组分一锅法合成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1592544A (zh) 一种吲哚啉并氮杂八元环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7383097B (zh) N-苯基-3-苯亚甲基异吲哚-1-酮的膦酰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875421A (zh) 基于对硝基苯甲酸的氮杂环丙烷化合物开环方法
CN110028451A (zh) 一种全取代吡唑衍生物制备方法
CN102180794B (zh) 一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3073606A (zh) 5’-s-(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肌苷的合成与制备方法
CN108774169B (zh) 一种8-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287A (zh) 水溶性环钯水合单膦内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127014A (zh) 一种氮杂菲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090B (zh) 二氢异噁唑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0845504A (zh) 合成赞布替尼的新方法
CN102295497B (zh) 一种以水为溶剂的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3461700B (zh) 一种氧气促进的去芳香化反应在构建螺环二烯酮骨架中的应用
CN107033080A (zh) 一种3,5‑二取代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