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3199A -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3199A
CN102173199A CN2010105766377A CN201010576637A CN102173199A CN 102173199 A CN102173199 A CN 102173199A CN 2010105766377 A CN2010105766377 A CN 2010105766377A CN 201010576637 A CN201010576637 A CN 201010576637A CN 102173199 A CN102173199 A CN 102173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nozzle
china ink
signal
sequ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66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川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73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3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heating elements forming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73Timing; De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35Alignment of d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设备,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提高图像质量。该打印设备具有:(A)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B)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以及(C)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Description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7月27日、申请号为CN200580003207.3的题为“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墨喷射到介质上来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被称为通过将墨喷射到介质上来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通常,喷墨打印机可以通过喷射例如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K)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墨颜色,在介质上打印彩色图像。
当在介质上打印图像时,这种喷墨打印机通过向与组成要打印的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来形成点。因此,打印在介质上的图像由大量点组成。此时,在喷墨打印机中采用例如交错模式和重叠模式的各种打印模式,作为向与要打印的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的方法(参见JP-A-6-191041)。
发明内容
此外,当向与组成要打印的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以便在介质上打印图像时,这种喷墨打印机有时通过对一个像素喷射墨多次,来形成多个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用单一颜色的墨,通过针对一个像素而形成多个点来以各种灰度级来表示颜色,这使得即使在不能够逐步改变墨的喷射量时,也能够表示多种颜色。
然而,当按照这种方式针对一个像素喷射墨多次时,会发生下面所述的问题。具体地,即使针对同一个像素喷射墨,喷射的墨第一次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与随后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不同。因此,存在第一次喷射的墨所形成的点的位置明显偏离随后喷射的墨所形成的点的位置的情况。当这样形成点的位置明显偏离时,随后喷射的墨所形成的点的位置有时与针对另一个像素所形成的点的位置重叠,因此引起未按照平衡方式布置点的问题。当未按照平衡方式布置点时,不利地影响了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例如出现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
考虑到这些问题而设计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平衡方式来布置组成要打印图像的点,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A)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B)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C)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说明书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整体配置的解释性图。
图2是概述了打印驱动器所执行的处理的解释性图。
图3是打印驱动器的用户接口的解释性图。
图4是示出了喷墨打印机的内部配置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喷墨打印机的内部配置的纵截面图。
图6是描述了喷墨打印机的系统配置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了打印头喷嘴的布置的解释性图。
图8是描述了打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意地描述了线性编码器的配置的图。
图10是示意地描述了线性编码器的检测部分的配置的图。
图11A是示出了在正常旋转期间线性编码器的输出波形的时序图。
图11B是示出了在反向旋转期间线性编码器的输出波形的时序图。
图12是描述了打印头驱动电路的示例的图。
图13是每一个信号的时序图。
图14是每一个信号的时序图。
图15A是描述了在交错模式中的图像打印处理的示例的解释性图。
图15B是描述了在交错模式中的图像打印处理的示例的解释性图。
图16A是描述了在另一个交错模式中的图像打印处理的解释性图。
图16B是描述了在另一个交错模式中的图像打印处理的解释性图。
图17A是描述了在重叠模式中的图像打印处理的示例的解释性图。
图17B是描述了在重叠模式中的图像打印处理的示例的解释性图。
图18是用于描述传统问题的图。
图19是用于描述用于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方法的图。
图20是描述了两种PTS信号的图。
图21A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前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1B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后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1C是描述了图像打印方法的图。
图21D是描述了点的实际大小和间隔的图。
图22A是描述了点之间的间隔的图。
图22B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前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2C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后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2D是描述了图像打印方法的图。
图23A是描述了点之间的间隔的图。
图23B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前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3C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后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3D是描述了图像打印方法的图。
图24A是描述了点之间的间隔的图。
图24B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前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4C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后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5A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前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5B是描述了在改善之后的点布置的示例的图。
图26是描述了控制器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下面说明附图中所用的主要参考符号。
1喷墨打印机,3排纸部分,4供纸部分,7排纸托盘,8供纸托盘,11A纸插入开口,11B卷纸插入开口,13供纸辊,14压纸卷轴,15运送电机,17A运送辊,17B排纸辊,18A活动辊,18B活动辊,21打印头,30清洁单元,31泵(pump)装置,35封口装置,41托架,42托架电机,44滑轮,45同步皮带,46导轨,48墨盒,51线性编码器,53纸检测传感器,122缓冲存储器,124图像缓冲器,126控制器,127主存储器,128托架电机控制器,129EEPROM,130运送控制器,132打印头驱动部分,134旋转编码器,150系统,152计算机,153CD-ROM驱动器,154软盘驱动器(FDD),155显示设备,156键盘,157鼠标,160应用程序,162视频驱动器,164打印驱动器,166分辨率转换处理部分,168颜色转换处理部分,170半色调处理部分,172光栅化处理部分,211Y黄色喷嘴组,211M品红色喷嘴组,211C青色喷嘴组,211K黑色喷嘴组,220驱动电路,222原始驱动信号产生部分,224第一移位寄存器,226第二移位寄存器,228锁存电路组,230数据选择器,452发光二极管,454准直透镜,456检测处理部分,458光电二极管,460信号处理电路,462A比较器,462B比较器,464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6检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概述===
通过本说明书中的解释和附图的说明,至少可以使下面的事情变得清楚。
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A)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B)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C)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first timing defining singal),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second timing defining signal),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除了响应于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外,可以响应于第二时序定义信号,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因此,可以按照平衡方式来布置点,并且通过改善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可以从信号输出部分交替地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通过交替地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可以按照平衡方式来布置点,并且通过改善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和偏离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可以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窄。利用这种较窄的偏离宽度,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控制点布置。因此,可以按照平衡方式来布置点,并且通过改善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偏离宽度可以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的一半。如果偏离宽度是像素间隔的一半,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控制点布置。因此,可以通过改善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来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可以根据第一定义时序信号(first timing defining signal)和第二定义时序信号(second timing defining signal)中至少一个所定义的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平衡方式来布置点,并且通过改善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可以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首先向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位置喷射要喷射的墨。通过按照这种方式喷射墨,可以按照更平衡的方式来布置点。结果,可以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首先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和最后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之间的间隔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宽。当喷射的墨每一个到达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宽时,可以按照更平衡的方式来布置点,并且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每一次喷射的墨量可以不同。即使在每一次喷射的墨量不同时,可以按照更平衡的方式来布置点,并且进一步改善图像重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向与组成图像的特定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向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跟向与沿喷嘴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特定像素相邻的另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可以不同。利用这种打印设备,可以按照更平衡的方式来布置点,并且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
在这种打印设备中,打印设备可以具有多个喷嘴。如果提供了多个喷嘴,则可以按照更平衡的方式来布置点,并且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
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A)运送机构,用于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B)喷嘴,用于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的同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水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C)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其中,
(E)从信号输出部分交替地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F)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和偏离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窄,
(G)偏离宽度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的一半,
(H)根据第一定义时序信号和第二定义时序信号中至少一个所定义的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
(I)关于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首先向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位置喷射墨,
(J)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首先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和最后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之间的间隔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宽,
(K)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每一次喷射的墨量不同,
(L)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特定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向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跟向与沿喷嘴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特定像素相邻的另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不同,以及
(M)打印设备具有多个喷嘴。
一种打印方法,包括步骤:
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在运送介质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
输出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
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选择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作为要输出的信号。
一种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在运送介质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
输出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
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选择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作为要输出的信号。
一种打印系统,包括计算机和能够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打印设备,其中,打印设备包括:
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打印设备的概述===
以喷墨打印机1为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
图1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喷墨打印机1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等可通信地与计算机152相连。需要注意,包括喷墨打印机1和计算机152的系统150对应于打印系统。
计算机152是各种计算机,例如个人计算机等,并且通常内部具有例如CPU的各种计算处理单元、例如RAM或ROM的各种存储器、硬盘驱动设备(未示出)和例如CD-ROM驱动单元153的各种驱动设备、软盘驱动单元(FDD)154等等。此外,除了这些单元,计算机152具有例如CRT显示器的显示设备155、例如键盘156和与之相连的鼠标157的输入设备。
计算机152从各种存储器和驱动设备中读出程序,并且在各种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S)之下执行每一个程序。因为程序控制与计算机152相连的喷墨打印机1,所以在此时所执行的程序中包含打印机驱动器。该打印机驱动器是经过例如因特网的通信线路或者例如CD-ROM或软盘(FD)等的存储介质而被安装在计算机152上的程序。计算机152可以通过将该打印机驱动器安装在计算机152中,来完成其作为控制喷墨打印机1(打印设备)的所谓打印控制设备的功能。下面详细描述该打印机驱动器的功能。
===打印机驱动器===
<关于打印机驱动器>
现在概述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图2示意地描述了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在计算机152中,在安装在计算机152的操作系统之下,执行各种计算机程序,例如视频驱动器(video driver)162、应用程序160和打印机驱动器(printer driver)164。视频驱动器162具有例如通过按照来自应用程序160或者打印机驱动器164的显示命令、在显示设备155上显示用户接口等的功能。应用程序160具有例如执行图像编辑等的功能,并且创建与图像相关联的数据(图像数据)。用户可以经过应用程序160的用户接口,给出打印由应用程序160所编辑的图像的命令。当接收到打印命令时,应用程序160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驱动器164。
打印机驱动器164从应用程序160接收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并且将打印数据输出到喷墨打印机1。此时,“打印数据”是指具有可以由喷墨打印机1解释的格式的数据,并且是包括各种命令数据和像素数据的数据。此外,命令数据是指用于命令喷墨打印机1执行特定操作的数据。此外,像素数据是指与组成要打印图像(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关联的数据,例如与形成在与特定像素相对应的介质S上的位置上的点相关联的数据(点颜色和大小的数据等等)。
打印机驱动器164具有分辨率转换处理部分166、颜色转换处理部分168、半色调处理部分170和光栅化处理部分172,以便将从应用程序160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下面描述由打印机驱动器164的处理部分166、168、170和172中的每一个所执行的各种处理。
分辨率转换处理部分166执行当在介质S上进行打印时将从应用程序160输出的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等)转换为分辨率的分辨率转换处理。例如,当规定在纸上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是720×720dpi时,分辨率转换处理将从应用程序16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转换为720×720dpi的分辨率。应该注意,在分辨率转换处理之后,图像数据是以RGB颜色空间表示的多灰度RGB数据(例如,256灰度)。下面,将通过使图像数据经过分辨率转换处理而获得的RGB数据称为“RGB图像数据”。
颜色转换处理部分168执行颜色转换处理,其中,RGB数据被转换为以CMYK颜色空间表示的CMYK数据。应该注意,CMYK数据是与喷墨打印机1所拥有的墨颜色相对应的数据。由打印机驱动器164查阅其中RGB图像数据的灰度值与CMYK图像数据的灰度值相对应的表(颜色转换查找表LUT),来执行该颜色转换处理。通过该颜色转换处理,每一个像素的RGB数据被转换为与墨颜色相对应的CMYK数据。需要注意,在颜色转换处理之后,数据是具有以CMYK颜色空间表示的256灰度的CMYK数据。下面,将通过使RGB图像数据经过颜色转换处理而获得的CMYK数据称为“CMYK图像数据”。
半色调处理部分170执行半色调处理,其中,将大量灰度数目的数据转换为可以由喷墨打印机1形成的灰度数目的数据。例如,半色调处理是将表示256个灰度的数据转换为表示2个灰度的1比特数据或表示4个灰度的2比特数据的处理。在半色调处理中,使用例如抖动、伽马校正(gamma correction)和误差扩散的方法,来创建像素数据,使得喷墨打印机1可以以分散方式形成点。在半色调处理期间,半色调处理部分170在执行抖动时查阅抖动表,在执行伽马校正时查阅伽马表,并且在执行误差扩散时查阅用于存储扩散误差的误差存储器。经过半色调处理的数据具有与上述RGB数据相同的分辨率(例如720×720dpi)。经过半色调处理的数据由例如针对每一像素的1比特或2比特数据组成。下面,对于经过半色调处理的数据,将1比特数据称为二值(binary)数据,2比特数据称为多值数据。
光栅化处理部分172执行光栅化处理,使得在半色调处理部分处的半色调处理之后所获得的例如二值数据或多值数据的数据改变,以便传送到喷墨打印机1。因此,经过光栅化处理的数据被输出到喷墨打印机1。
<关于打印机驱动器164的设置>
图3是打印机驱动器164的用户接口的解释性图。经由视频驱动器162将打印机驱动器164的用户接口显示在显示设备155上。用户可以使用键盘156或鼠标157来执行打印机驱动器164的各种设置。
从该屏幕上,用户可以选择打印分辨率(打印时的点间距)。例如,用户可以从该屏幕中选择720dpi或360dpi作为打印分辨率。打印机驱动器164根据选定的分辨率来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并且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
此外,从该屏幕中,用户可以选择要用于打印的打印纸(介质)。例如,用户可以选择普通纸或光泽纸作为打印介质。因为如果介质类型改变则吸收墨的方式和墨变干的方式会改变,适用于打印的墨量也改变。因此,打印机驱动器164根据选定的纸类型来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
此外,从该屏幕中,用户可以选择要打印的图像类型。此时,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彩色打印”或“黑白打印”作为要打印的图像类型。
用户还可以从该屏幕中选择打印模式。打印机驱动器164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使得数据具有与用户所选择的打印模式相对应的格式。下面进一步给出可由用户选择的打印模式的详细解释。
按照这种方式,打印机驱动器164根据经过用户接口所设置的条件,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打印数据。需要注意,除了执行打印机驱动器164的各种设置之外,还可以通过该屏幕向用户通知诸如墨盒中墨剩余量之类的信息。
===喷墨打印机1的配置===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具有一种结构,其中,从后侧提供的例如打印纸等的介质S在前侧排出。在后侧,喷墨打印机1具有其中设置了要打印的介质S的供纸部分4。该供纸部分4具有供纸托盘8,用于支撑介质S。此外,在前侧,喷墨打印机1具有将打印介质S排出的排纸部分3。该排纸部分3具有排纸托盘7,用于托住被排出的打印介质S。
下面描述喷墨打印机1的内部配置。图4至6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的内部配置。图4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机构。图5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的运送机构。图6是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的系统配置的方框图。
如图4所示,喷墨打印机1内部具有托架(carriage)41。设置托架41,使得它可以沿图4中的从左到右方向相对地移动(也称为“托架移动方向”)。在托架41的附近设置托架电机(下面也称为“CR电机”)42、滑轮44、同步皮带45和导轨46。托架电机42由DC电机等组成,并且用作沿托架移动方向(从左到右方向)相对地移动托架41的驱动源。同步皮带45经由滑轮44与托架电机42相连。同步皮带45的一部分与托架41相连,并且由托架电机42的旋转驱动使电机41沿托架移动方向(从左到右方向)相对地移动。导轨46沿托架移动方向(从左到右方向)引导托架41。
此外,在托架41附近设置用于检测托架41的位置的线性编码器51、用于沿与托架41的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下面也称为运送方向,对应于“预定方向”)运送介质S的运送辊17A以及用于旋转地驱动运送辊17A的运送电机15。
另一方面,托架41具有含有各种墨的墨盒48和执行在介质S上的打印的打印头21。墨盒48包含例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各种颜色的墨,并且以可拆卸方式被安装在设置在托架41中的托架安装部分49中。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打印头21通过将喷墨喷射到介质S上来执行打印。因此,在打印头21中设置了大量用于喷射墨的喷嘴。稍后给出打印头21的墨喷射机构的详细描述。
此外,将用于清洁打印头21的喷嘴的堵塞的清洁单元30设置在喷墨打印机1内部。清洁单元30具有泵装置31和封口装置35。泵装置31是从喷嘴中吸出墨以便排除打印头21的喷嘴的堵塞的设备,并且由泵电机(未示出)使之运转。封口装置(capping device)35用于在不执行打印时(例如在待机期间)密封打印头21的喷嘴,使得打印头21的喷嘴避免堵塞。
下面描述喷墨打印机1的运送部分的配置。如图5所示,运送部分具有纸插入开口11A和卷纸插入开口11B、供纸电机(未示出)、供纸辊13、压纸件(platen)14、运送电机(下面也称为“PF电机”)15、运送辊17A和排纸辊17B以及活动辊18A和活动辊18B。在这种组件中,运送电机15、运送辊17A、排纸辊17B等对应于运送机构。
纸插入开口11A是插入介质S的地方。供纸电机(未示出)是用于将已经插入纸插入开口11A的介质S运送到喷墨打印机1中的电机,并且由脉冲电机等组成。供纸辊13在图中是用于沿箭头方向A(在卷纸的情况下是箭头方向B)将已经插入纸插入开口11A的介质S自动地运送到喷墨打印机1的辊,并且由供纸电机驱动。供纸辊13具有实质上是字母D形状的横截面形状。因为供纸辊13的圆周部分的周长被设置为比到运送电机15的运送距离长,因此通过使用该圆周部分,可以将介质S运送到运送电机15。
已经由供纸辊13运送到的介质S紧靠纸检测传感器53。该纸检测传感器53位于供纸辊13和运送辊17A之间,因此它检测由供纸辊13提供的介质S。
将由纸检测传感器53检测的介质S运送到压纸件14。压纸件14是支撑其上正执行打印的介质S的支撑部分。运送电机15是用于沿纸的运送方向来运送作为介质S的示例的纸的电机,并且由DC电机组成。运送辊17A是用于将由供纸辊13运送到喷墨打印机1中的介质S运送到可打印区域的辊,并且由运送电机15驱动。活动辊18A被设置在与运送辊17A相对的位置,通过将介质S夹在它自身和运送辊17A之间来向运送辊17A推送介质S。
排纸辊17B是用于将已经完成打印的介质S排出到喷墨打印机1外部的辊。排纸辊17B通过齿轮(附图中未示出)由运送电机15驱动。活动辊18B被设置在与排纸辊17B相对的位置,并且通过将介质S夹在它自身和排纸辊17B之间来向排纸辊17B推送介质S。
下面描述喷墨打印机1的系统配置。如图6所示,喷墨打印机1具有缓冲存储器122、图像缓冲器124、控制器126、主存储器127和EEPROM 129。缓冲存储器122接收并暂时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发送自计算机152的打印数据。此外,图像缓冲器124从缓冲存储器122获得所接收的打印数据并存储它。此外,主存储器127由例如ROM或RAM组成。
另一方面,控制器126从主存储器127中读出控制程序,并且根据控制程序来执行喷墨打印机1的整体控制。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26具有托架电机控制器128、运送控制器130、打印头驱动部分132、旋转编码器134和线性编码器51。托架电机控制器128针对例如旋转方向、旋转次数、转矩等的方面,执行托架电机42的驱动控制。此外,打印头驱动部分132执行打印头21的驱动控制。运送控制器130控制设置在运送系统中的各种驱动电机,例如旋转地驱动运送辊17A的运送电机15。
在缓冲存储器122中暂时地保存传送自计算机152的打印数据。由控制器126读出其中保存的打印数据中所含有的必要信息。根据读出的信息,控制器126在参考来自线性编码器51和旋转编码器134的输出的同时,根据控制程序来控制托架电机控制器128、运送控制器130和打印头驱动部分132中的每一个。
将缓冲存储器122所接收的多个颜色分量的打印数据存储在图像缓冲器124中。打印头驱动部分132根据来自控制器126的控制信号,从图像缓冲器124中获得各种颜色分量的打印数据,并且根据打印数据,驱动设置在打印头21中的各种颜色喷嘴的驱动控制。
===打印头的配置===
图7示出了在打印头21的下表面中的喷嘴的布置。如图所示,在打印头21的下表面中设置了用于喷射不同颜色墨的多种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在该实施例中,在打印头21中设置了用于喷射黄色(Y)墨的黄色喷嘴组211Y、用于喷射品红色(M)墨的品红色喷嘴组211M、用于喷射青色(C)墨的青色喷嘴组211C和用于喷射黑色(K)墨的黑色喷嘴组211K作为喷嘴组。
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Y中的每一个具有#1至#180的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是180个)喷嘴,作为用于喷射墨的喷射口。沿托架41的移动方向以共同的(mutual)间隔来设置这些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设置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使得它们沿运送方向的位置对齐。即,设置每一个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的喷嘴#1至#180,使得沿运送方向在相同位置处放置具有相同序号的喷嘴。此时,将每一个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的喷嘴间隔(喷嘴间距)均匀地设置为“k·D”。此时,D是沿运送方向的最小点间距(换句话说,是在介质S上形成的点的最高分辨率的间隔)。此外,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例如,如果喷嘴间距是120dpi(1/120英寸),并且沿运送方向的点间距是360dpi(1/360),则k=3。
给每一个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中的喷嘴#1至#180分配随着喷嘴沿介质S的运送方向向下游而变小的序号(#1至#180)。即,喷嘴#1比喷嘴#180位于运送方向的更下游。此外,关于纸宽度传感器54在运送方向中的位置,在实质上与在最上游侧的喷嘴#180相同的位置处设置它。每一个喷嘴#1至#180具有压电元件(未示出),作为用于驱动这些喷嘴#1至#180并且使之喷射墨的驱动元件。
当在设置在压电元件的两端处的电极之间施加预定持续时间的电压时,压电元件在电压施加的持续时间内膨胀,并且使墨通道的侧壁变形。结果,根据压电元件的膨胀和收缩,来压缩墨通道的体积,并且与该压缩量相对应的墨变为从每一种颜色的每一个喷嘴#1至#180喷射出的墨滴。
===打印操作===
下面描述上述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操作。此时,解释“双向打印”的示例。图8是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操作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控制器126读出存储在主存储器127或EEPROM 129中的程序,并且根据该程序来执行下面所述的处理。
当控制器126从接收机152接收到打印数据时,为了根据该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首先,控制器126执行供纸处理(S102)。供纸处理是将要打印的介质S提供给喷墨打印机1,并且将其运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也称为“标定(indexing)位置”)的处理。控制器126旋转供纸辊13来将要打印的介质S送到运送辊17A。控制器126旋转运送辊17A,以将从供纸辊13送来的介质S放置在打印开始位置。
接下来,控制器126执行在相对介质S移动托架41的同时打印介质S的打印处理。应该注意,由该打印处理来执行“打印操作”。此时,首先,在沿导轨46的一个方向移动托架41的同时执行从打印头21喷射墨的正向趟(forward pass)打印(S 104)。控制器126通过驱动托架电机42来移动托架41,并且通过根据打印数据来驱动打印头21,以喷射墨。从打印头21喷射的墨到达介质S,形成点。
在按照这种方式打印之后,接下来执行运送介质S预定量的运送处理(S106)。应该注意,在该运送处理中执行“运送操作”。在该运送处理中,控制器126通过驱动运送电机15来旋转运送辊17A,并且沿运送方向相对打印头21来运送介质S预定量。利用该运送处理,打印头21可以在与之前打印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上打印。
在按照这种方式执行运送处理之后,执行确定是否应该排出纸的排纸判定(S108)。此时,如果再没有要在当前正打印的介质S上打印的数据,则执行排纸处理(S116)。另一方面,如果还有要在当前正打印的介质S上打印的数据,则不执行排纸处理,并且执行反向趟(return pass)打印(S110)。在该反向趟打印中,通过沿导轨46、沿与先前的正向趟打印相反的方向移动托架41,来执行打印。此外,控制器126通过沿与先前相反的方向旋转地驱动托架电机42,来移动托架41,通过根据打印数据来驱动打印头21,来喷射墨,并且执行打印。
在执行了反向趟打印之后,执行运送处理(S112),然后执行排纸判定(S114)。此时,如果还有要在当前正打印的介质S上打印的数据,则不执行排纸处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4,并且再次执行正向趟打印(S104)。另一方面,如果再没有要在当前正打印的介质S上打印的数据,则执行排纸处理(S116)。
在执行了排纸处理之后,接下来执行确定打印是否结束的打印结束判定(S118)。此时,根据来自计算机152的打印数据,检查是否还有要打印的其它介质S。如果还有其它要打印的介质S,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执行另一个纸馈送处理,并且开始打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要打印的其它介质S,则终止打印处理。
===线性编码器===
<编码器的配置>
图9示意地示出了线性编码器51的配置。线性编码器51具有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和检测部分466。如图4所示,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附着于喷墨打印机1内部的框架一侧。另一方面,检测部分466附着于托架41一侧。当托架41沿导轨46移动时,检测部分466沿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相对地移动。因此,检测部分466检测托架41移动的量。
<检测部分的配置>
图10示意地示出了检测部分466的配置。检测部分466具有发光二极管452、准直透镜454和检测处理部分456。检测处理部分456具有多个(例如4个)光电二极管458、信号处理电路460和例如两个比较器462A和462B。
当经过电阻器向发光二极管452的两端施加电压Vcc时,发光二极管452发出光。该光由准直透镜454压缩为平行光,并且通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具有预定间隔的狭缝(例如1/180英寸(1英寸=2.54cm))。
通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的平行光然后通过固定的狭缝(未示出)并且入射到光电二极管458,在光电二极管458中该平行光被转换为电信号。从4个光电二极管458输出的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460中的信号处理,并且在比较器462A和462B中比较从信号处理电路460输出的信号,并且以脉冲输出这些比较的结果。从比较器462A和462B输出的脉冲ENC-A和ENC-B成为线性编码器51的输出。
<输出信号>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在托架电机41正向旋转时和在它反向旋转时的检测部分466的两个输出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如图11A和11B所示,当托架电机42正向旋转时以及当它反向旋转时,脉冲ENC-A相位和脉冲ENC-B的相位偏移90度。当托架电机42正向旋转时,即,当托架41沿导轨46移动时,则如图11A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比脉冲ENC-B的相位提前90度。另一方面,当托架电机42反向旋转时,即如图11B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相对于脉冲ENC-B的相位延迟90度。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单个周期T与托架41移动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的狭缝间隔的期间的时间相等。
然后,检测线性编码器51的输出脉冲ENC-A和ENC-B的上升沿,并且计数检测边缘的数目。根据计数数目来计算托架电机42的旋转位置。关于该计算,当托架电机42正向旋转时,对于每一个检测边缘,加上“+1”,当托架电机42反向旋转时,对于每一个检测边缘,加上“-1”。脉冲ENC-A和ENC-B的每一个周期等于从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的一个狭缝通过检测部分466时到下一个狭缝通过检测部分466时的时间,并且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相位偏移90度。因此,上述计算的计数数目“1”与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的狭缝间隔的1/4相对。因此,如果上述计数数目乘以狭缝间隔的1/4,则根据该乘积,可以获得托架电机42从与计数数目“0”相对应的旋转位置移开的量。此时,线性编码器51的分辨率是线性编码器编码板464的狭缝间隔的1/4。
===打印头的驱动电路===
图12示出了打印头21的驱动电路220的示例。此外,图13是示出了驱动电路200的信号的时序图。
驱动电路220设置用于使墨从设置在打印头21的喷嘴#1至#180喷射出,并且驱动分别设置在喷嘴#1至#180处的180个压电元件PZT(1)至(180)。根据输入到该驱动电路220的打印信号PRTS,驱动压电元件PZT(1)至(180)。应该注意,在图12中,在每一个信号或分量的末端处所示的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与信号或分量相对应的喷嘴序号1至180。
在该实施例中,针对设置在打印头21处的每一个喷嘴组211Y、211M、211C和211K,分别设置这种驱动电路220。即,分别与黄色喷嘴组211Y、品红色喷嘴组211M、青色喷嘴组211C和黑色喷嘴组211K相对应地设置四个喷嘴驱动电路220。
现在描述驱动电路220的配置。如图12所示,驱动电路220具有用于产生原始驱动信号ODRV的原始驱动信号产生部分22、180个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180个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锁存电路组228、数据选择器230和180个开关SW(1)至(180)。
原始驱动信号产生部分222产生通常用于每一个喷嘴#1至#180的原始驱动信号ODRV。原始驱动信号ODRV是用于驱动分别与每一个喷嘴#1至#180相对应地设置的每一个压电元件PZT(1)至(180)的信号。如图13所示,该原始驱动信号ODRV是在一个像素的主扫描周期内(在托架41通过一个像素的间隔的时间内)具有多个脉冲(在本实施例中,即第一脉冲W1和第二脉冲W2)的信号。在原始驱动信号ODRV中,以预定周期重复地产生多个这种脉冲(第一脉冲W1和第二脉冲W2)。将原始驱动信号产生部分222所产生的原始驱动信号ODRV输出到开关SW(1)至(180)。
另一方面,打印信号PRTS(参考图12)是包括用于驱动每一个压电元件(1)至(180)的180组2比特数据的数据信号,并且是表示例如是否要从每一个喷嘴#1至#180喷射墨以及要喷射的墨量的信号。依次将这些打印信号PRTS发送到驱动电路220,并且输入到180个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然后,将打印信号PRTS输入到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此时,将180组2比特数据中的第一比特数据输入到每一个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中。此外,将180组2比特数据中的第二比特数据输入到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
锁存电路组228锁存存储在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以及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的数据,并且获得数据作为表示“0(低)”或“1(高)”的信号。然后,锁存电路组228将基于存储在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的数据的每一个提取信号输出到数据选择器230。由输入到该锁存电路组228的锁存信号(LAT)来控制锁存电路组228的锁存时序。更具体地,当将图13所示脉冲输入到锁存电路组228作为锁存信号(LAT)时,锁存电路组228锁存存储在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的数据。在每一次输入脉冲作为锁存信号(LAT)时锁存电路组228锁存数据。
另一方面,数据选择器230在从锁存电路组228输出的信号(表示“0(低)”或“1(高)”)中,选择与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和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任意一个相对应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作为打印信号PRT(1)至(180)分别输出到开关SW(1)至(180)。根据输入到该数据选择器230的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切换数据选择器230所选择的信号。
此时,当将图13所示脉冲输入数据选择器230作为锁存信号(LAT信号)时,数据选择器230选择与存储在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作为打印信号PRT(1)至(180)分别输出到开关SW(1)至(180)。此外,如果将图13所示的脉冲输入到数据选择器230作为改变信号(CH信号),则数据选择器230将要选择的数据从与存储在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信号切换到与存储在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作为打印信号PRT(1)至(180)输出到开关SW(1)至(180)。然后,当再次输入脉冲作为锁存信号(LAT信号)时,数据选择器230将要选择的信号从与存储在第一移位寄存器224(1)至(180)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信号切换到与存储在第二移位寄存器226(1)至(180)中的数据相对应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作为打印信号PRT(1)至(180)输出到开关SW(1)至(180)。
此时,如图13所示,在锁存信号(LAT信号)中,在每一个像素单元的周期中产生脉冲。此外,如图13所示,在改变信号(CH信号)中,每一个像素周期的中间的时刻处产生脉冲。因此,依次将每一个对应于一个像素的2比特数据发送到开关SW(1)至(180)。更具体地,在每一个像素周期中将例如“00”、“01”、“10”和“11”的2比特数据输入到开关SW(1)至(180),分别作为打印信号PRT(1)至(180)。
开关SW(1)至(180)根据从数据选择器230输出的打印信号PRT(1)至(180),即例如“00”、“01”、“10”和“11”的2比特数据,来确定是否要让从原始驱动信号产生部分输入的原始驱动信号ODRV通过。更具体地,如果打印信号PRT(i)的电平是“1(高)”,则让与原始驱动信号ODRV相对应的驱动脉冲(第一脉冲W1或第二脉冲W2)通过以成为驱动信号DRV(i)。另一方面,如果打印信号PRT(i)的电平是“0(低)”,则开关SW(1)至(180)阻断与原始驱动信号ODRV相对应的驱动脉冲(第一脉冲W1或第二脉冲W2)。
因此,如图13所示,从开关SW(1)至(180)输入到压电元件PZT(1)至(180)的驱动信号DRV(i)根据从数据选择器230输入到开关SW(1)至(180)的打印信号PRT(1)至(180)(即,例如“00”、“01”、“10”和“11”的2比特数据)而改变。
此时,如果“10”被输入到开关SW(i)作为打印信号PRT(i),则仅第一脉冲W1通过开关SW(i),并且被输入到压电元件PZT(i)。利用该第一脉冲W1来驱动压电元件PZT(i),并且从喷嘴喷射出较小大小的墨滴(下面也称为“小墨滴”)。按照这种方式,在介质S上形成较小大小的点(小点)。
此外,当“01”被输入到开关SW(i)作为打印信号PRT(i)时,仅第二脉冲W2通过开关SW(i),并且被输入到压电元件PZT(i)。由该第二脉冲W2驱动压电元件PZT(i),并且从喷嘴喷射出大小比先前较小大小的墨滴大的墨滴(下面也称为“中等墨滴”)。按照这种方式,在介质S上形成中等大小的点(中等点)。
此外,当“11”被输入到开关SW(i)作为打印信号PRT(i)时,第一脉冲W1和第二脉冲W2都通过开关SW(i),并且被输入到压电元件PZT(i)。利用第一脉冲W1和第二脉冲W2来驱动压电元件PZT(i),并且从喷嘴喷射出小墨滴和中等墨滴。此时,以预定间隔连续地喷射出小墨滴和中等墨滴。按照这种方式,在介质S上形成了利用小墨滴而形成的小点和利用中等墨滴而形成的中等点。小点和中等点在介质S上组成看起来较大的大小的点(大点)。
此外,如果“00”被输入到开关SW(i)作为打印信号PRT(i),则第一脉冲W1和第二脉冲W2都不通过开关SW(i),并且没有驱动脉冲被输入到压电元件PZT(i)。按照这种方式,不从喷嘴喷射出墨滴,并且不在介质S上形成点。
<PTS信号>
根据PTS(脉冲时序信号)信号,来产生输入到锁存电路组228或数据选择器230的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PTS信号定义在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中何时产生脉冲的时序的信号。根据来自线性编码器51(检测部分466)的输出脉冲ENC-A和ENC-B,产生PTS信号的脉冲。换句话说,根据托架41所移动的量,来产生PTS信号的脉冲。应该注意,该PTS信号对应于“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图14详细示出了PTS信号的时序、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之间的关系。在PTS信号中,以预定周期T0产生脉冲。在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中,根据PTS信号中产生的脉冲,分别产生脉冲。在PTS信号中产生了脉冲之后,响应于该脉冲,立即产生锁存信号(LAT信号)的脉冲。另一方面,当在PTS信号中产生脉冲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时,产生改变信号(CH信号)中的脉冲。在每一次PTS信号中产生脉冲时,产生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中的脉冲。
由控制器126产生PTS信号。控制器126根据来自线性编码器51(检测部分466)的输出脉冲ENC-A和ENC-B,产生PTS信号的脉冲,并且根据发送自计算机152的打印数据,适当地改变脉冲产生的时序和周期。将控制器126所产生的PTS信号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打印头驱动部分132根据来自控制器126的PTS信号,来产生锁存信号(LAT信号)和改变信号(CH信号),并且在原始驱动信号产生部分222处产生原始驱动信号ODRV。
应该注意,产生与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相对应的PTS信号并且将PTS信号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的控制器126对应于“信号输出部分”。
===打印模式===
<交错模式>
图15A和15B示意地示出了按照交错模式(interlaced mode)在介质S上形成点的图像G打印方法。此时,为了便于解释,示出了用于喷射墨的喷嘴组211沿介质S移动,但是图15A和15B示出了喷嘴组211和介质S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在实际情况中介质S沿运送方向移动。在图15A和15B中,由黑色圆表示的喷嘴是喷射墨的喷嘴,并且由白色圆表示的喷嘴是不喷射墨的喷嘴。图15A示出了喷嘴组211(打印头21)的位置和在第1至4趟中形成点的方式,图15示出了喷嘴组211(打印头21)的位置和在第1至6趟中形成点的方式。
此处,“趟(pass)”表示由于托架41的移动而使包括喷嘴组211的打印头21沿移动方向移动一次的操作。在“交错模式”中,通过重复地执行这种“趟”,在每一趟中形成沿托架41的移动方向布置的点,并且通过形成组成要打印图像G的连续光栅线,来打印图像G。应该注意,“光栅线”是指沿托架41的移动方向布置的像素行,并且也被称为“扫描线”。此外,“像素”是在介质S上虚拟地确定以定义要使墨滴到达以便记录点的位置的方形框。
在交错模式中,在每一次沿运送方向使介质S运送恒定运送量F时,每一个喷嘴记录紧接在前一趟中所记录的光栅线之上的光栅线。为了按照这种方式利用恒定运送量来执行记录,可以喷射墨的喷嘴数目N(整数)与k互质,并且运送量F被设置为N·D。
此时,示出了怎样使用喷嘴组211的喷嘴#1至#180的喷嘴#1至#4来形成图像G。应该注意,因为喷嘴组211的喷嘴间距是4D,不能使用所有的喷嘴,因此满足交错模式的条件,即“N和k互质”。因此,现在解释使用三个喷嘴#1至#3在交错模式中形成图像G的简化情况。此外,因为使用了三个喷嘴,使介质S被运送3·D的运送量。结果,例如,使用具有喷嘴的喷嘴组211,在具有720dpi(=D)的点间隔的纸上形成180dpi(4·D)间距的点。
该图示出了形成连续光栅线的方式,其中,由喷嘴#1在第3趟中形成第一光栅线,由喷嘴#2在第2趟中形成第二光栅线,由喷嘴#3在第1趟中形成第三光栅线,并且由喷嘴#1在第4趟中形成第四光栅线。应该注意,在第1趟中仅喷嘴#3喷射墨,并且在第2趟中仅喷嘴#2和喷嘴#3喷射墨。这样的原因是如果在第1趟和第2趟中从所有喷嘴喷射出墨,则不能够在介质S上形成连续光栅线。在第3趟和以后中,三个喷嘴(#1至#3)喷射墨,并且将纸运送恒定运送量F(=3·D),并且形成具有点间隔D的连续光栅线。因此,在每一趟中连续地形成了光栅线,并且打印了图像G。
图16A和16B描述了交错模式中的其它方法。此时,所用喷嘴的数目不同。因为喷嘴间距等与上述解释性图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关于此的解释。图16A示出了喷嘴组211的位置和在第1至4趟中形成点的方式,图16B示出了喷嘴211的位置和在第1至9趟中形成点的方式。
这些图示出了喷嘴组211的喷嘴#1至#180的#1至#8被用于在介质S上打印图像G的示例。此时,因为喷嘴组211的喷嘴间距是4D,不能够使用所有的喷嘴,因此满足交错模式的条件,即“N和k互质”。因此,现在解释使用七个喷嘴#1至#7来执行交错模式的简化情况。因为使用了七个喷嘴,介质S的运送量被设置为“7·D”。
该图示出了形成连续光栅线的方式,其中,由喷嘴#2在第3趟中形成第一光栅点,由喷嘴#4在第2趟中形成第二光栅线,由喷嘴#6在第1趟中形成第三光栅线,并且由喷嘴#1在第4趟中形成第四光栅线。在第3趟和以后中,七个喷嘴(#1至#7)喷射墨,并且运送介质S恒定运送量F(=7·D),因此形成具有点间隔为D的连续光栅线。
与上述交错模式相比,用于喷射墨的喷嘴数目更大。因此,增加了喷射墨的喷嘴数目N,因此增加了单个运送期间的运送量F,因此增加了打印速度。按照这种方式,在交错模式中,增加可以喷射墨的喷嘴数目是有利的,因为这增加了打印速度。
<重叠模式>
图17A和17B示意地示出了按照重叠模式在介质S上打印图像G的方法。图17A示出了喷嘴组211的位置和在第1至8趟中形成点的方式,图17B示出了喷嘴组211的位置和在第1至12趟中形成点的方式。在上述交错模式中,由单个喷嘴形成单根光栅线。然而,在重叠模式中,由例如两个和多个喷嘴形成单根光栅线。
在重叠模式中,每一次沿运送方向将介质S运送恒定运送量F时,每一个喷嘴以每几个点的间隔间歇地形成点。然后,通过由另一个喷嘴在另一趟中形成点以便补充已经形成的间歇点,由多个喷嘴完成单根光栅线。重叠数目N被定义为完成单根光栅线所需的M趟的数目。在图17A和17B中,因为每一个喷嘴每隔一个点间歇地形成点,在每一趟中在非偶数序号的像素处或者在偶数序号的像素处形成点。因为由两个喷嘴形成单根光栅线,所以重叠数目M=2。应该注意,在上述交错模式的情况下重叠数目M=1。
在重叠模式中,为了执行恒定运送量的记录,要求以下条件(1)至(3):
(1)N/M是整数。
(2)N/M与k互质。
(3)运送量F被设置为(N/M)·D。
在图17A和17B中,喷嘴组211的喷嘴数目是180。然而,因为喷嘴组211的喷嘴间距是4D(k=4),为了满足在重叠模式中的打印条件的条件“N/M与k互质”,不能够使用所用的喷嘴。因此,此时,简单地示出使用喷嘴组211的喷嘴#1至#180的#1至#6来打印图像G的示例。因为使用六个喷嘴,运送介质S运送量3·D。结果,例如,使用具有180dpi(4·D)的喷嘴间距的喷嘴组,在介质S上形成了具有720dpi(=D)点间隔的点。此外,在单个趟中,每一个喷嘴沿扫描方向每隔一个点间歇地形成点。在图17A和17B中,已经完成了其中沿托架移动方向绘制了两个点的光栅线。例如,在图17A中,已经完成了第一至第六光栅线。仅绘制了一个点的光栅线是每隔一个点间歇地形成点的光栅线。例如,在第七至第十光栅线中,每隔一个点间歇地形成点。应该注意,每隔一个点间歇地形成点的第七根光栅线由喷嘴#1在第9趟中形成点以便填充它而完成。
图17A和17B示出了形成连续光栅线的方式,其中,由喷嘴#4在第3趟中并且由喷嘴#1在第7趟中形成第一光栅线,由喷嘴#5在第2趟中并且由喷嘴#2在第6趟中形成第二光栅线,由喷嘴#6在第1趟中并且由喷嘴#3在第5趟中形成第三光栅线,由喷嘴#4在第4趟中并且由喷嘴#1在第8趟中形成第四光栅线。应该注意,在第1至6趟中,#1至#6中的一些喷嘴是不喷射墨的喷嘴。这样的原因是如果在第1至6趟中所有喷嘴喷射墨,则不能够在介质S上形成连续光栅线。在第7趟和以后中,六个喷嘴(#1至#6)喷射墨,并且运送介质S恒定运送量F(=3·D),因此形成具有D点间隔的连续光栅线。
下面示出了在各趟中形成的点的扫描方向中的形成位置的概述。
Figure BSA00000376195000261
此处,“奇”是指在沿托架移动方向布置的像素的奇数像素(光栅线中的像素)处形成点的状态。此外,表中的“偶”是指在沿扫描方向布置的像素的偶数像素处形成点的状态。例如,在第3趟中,每一个喷嘴在奇数像素处形成点。当由M个喷嘴形成了单根光栅线时,为了完成与喷嘴间距相对应的数目的光栅线,需要k×M趟。例如,在该实施例中,由两个喷嘴形成单根光栅线,因此为了完成四根光栅线,需要8(4×2)趟。从表中可见,在前半期间的四趟中,以奇-偶-奇-偶的次序形成点。结果,当前半期间的四趟结束时,在与在奇数像素处形成点的光栅线相邻的光栅线中的偶数像素处形成点。在后半期间的四趟中,以偶-奇-偶-奇的次序形成点。换句话说,在后半的四趟中,以关于前半的四趟相反的次序形成点。结果,形成点,以便补充已经在前半期间的趟中形成的点之间的间隙。
此外,在重叠模式中,与在上述交错模式中一样,当增加可以喷射墨的喷嘴数目N时,增加了在单个运送期间的运送量F,因此增加了打印速度。因此,在重叠模式中,增加可以喷射墨的喷嘴数目是有利的,因为这增加了打印速度。
===传统问题===
如上所述,在上述喷墨打印机1中,当针对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形成“大点”时,针对该像素,通过喷射墨两次来形成两个点。换句话说,通过喷射较小的墨滴和中等的墨滴每个一次,总共两次,来形成包括一个“小点”和一个“中等点”的两个点。当针对同一个像素喷射墨多次时,在首先喷射的墨(此处是指小墨滴)和随后喷射的墨(此处是指中等墨滴)分别到达的介质S上的位置之间会发生明显偏离。当发生这种偏离时,未以平衡方式布置点,有时会不利地影响图像质量,引起要打印图像的不均匀打印密度和颗粒度。
图18示出了未以平衡方式布置点的情况的示例。横线L1至L3示出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横向相对应的位置。纵线N1至N5示出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纵向的位置。具体地,横线L1至L3和纵线N1至N5互相相交处的各个位置代表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当打印图像时,向横线L1至L3和纵线N1至N5互相相交处的这些位置喷射墨。
此时,设定针对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形成“大点”。向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即,横线L1至L与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小墨滴。因此,小墨滴分别到达横线L1至L3与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从而分别在每一个相交位置处形成小点S1至S15。
另一方面,因为在相对于小墨滴的延迟时刻喷射中等墨滴,中等墨滴到达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即,横线L1至L3与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是指小点S1和中等点M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因此,中等墨滴分别到达偏离横线L1至L3与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从而分别在这些偏离位置处形成中等点M1至M14。应该注意,附加在小点S1至S15和中等点M1至M14上的数字表示针对同一个像素所形成的点。
如上所述,如果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即,横线L1至L3与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1至M14,这些中等点可以精确地与针对其它像素而形成的小点S2至S5、S7至S10、S12至S15重叠。当中等点M1至M14精确地与针对其它像素而形成的小点S2至S5、S7至S10、S12至S15重叠时,会不利地影响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因此例如颗粒度和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因此,需要以平衡方式来布置点,以避免不利地影响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改进方法===
<概述>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传统技术一样,向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针对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而喷射的墨的一部分墨,但是并不向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而是向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其它部分墨。因此,可以以平衡的方式布置点,改进了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从而改进了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当喷墨打印机1打印图像时怎样布置点。应该注意,横线L1至L3示出了在横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纵线N1至N5示出了在纵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横线L1至L3与纵线N1至N5互相相交处的各个位置表示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
此时,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外,还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即,在本实施例中是横线L1至L3与分别设置在N1至N5所产生的间隔中的纵线Q1至Q4纵线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
通过向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小墨滴和中等墨滴),如图19所示,在表示与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中分别形成小点S1、S3、S5、S7、S9、S11、S13和S15。此外,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分别形成中等点M1、M3、M7、M9、M11和M13。此外,通过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小墨滴和中等墨滴),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即在横线L1至L3与纵线Q1至Q4相交处的位置)中分别形成小点S2、S4、S6、S8、S12和S14。此外,在与这些偏离位置偏离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分别形成中等点M2、M4、M6、M8和M12。
如上所述,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外,通过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3与纵线Q1至Q4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可以形成以平衡方式布置的小点S1至S15和中等点M1至M13。结果,可以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从而改进打印图像的打印质量。
<向偏离位置喷射墨的方法>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中,为了除了向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外,向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控制器126向打印头驱动部分132输出在不同时刻产生脉冲的两种PTS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26输出两种信号——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作为PTS信号。控制器126适当地选择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之一,并且将所选择的信号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从而切换向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和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的墨喷射。
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26所输出的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的不同在于产生脉冲的时刻。在第二PTS信号中,在比第一PTS信号的时刻延迟时间差Δtm的时刻产生脉冲。设置该时间差Δtm,使得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换句话说,通过使从喷嘴喷射墨的时刻延迟时间差Δtm,可以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设置时间差Δtm,使得满足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和偏离这些位置的位置之间的偏离量。即,例如,在图19所示的情况下,设置时间差Δtm,使得墨到达的位置偏离纵线N1和纵线Q1之间的间隔。
应该注意,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分别对应于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产生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并且将信号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的控制器126对应于信号输出部分。
===点布置的示例<1>===
图21A示出了在改建之前怎样布置点的示例。图21B示出了在改进之后增益布置点的示例。此时,描述打印分辨率是2800dpi(水平)×1400dpi(垂直)的图像的情况作为示例。应该注意,组成图像的像素的间隔对于横向(托架移动方向)是1/2800×25.4(mm)=8.81(μm)以及对于纵向(运送方向)是1/1440×25.4(mm)=17.6(μm)。在图21A中,横线L1至L8示出了在横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纵线N1至N13示出了在纵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互相相交处的这些位置分别表示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
在改进之前,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因此,如果针对每一个像素形成“大点”,例如图21A所示,首先向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小墨滴,并且小墨滴分别到达这些位置,从而形成小点S。其后在延迟时刻喷射的中等墨滴到达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从而分别在这种偏离位置处形成中等点M。
此时,当形成小点S的位置和形成中等点M的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Md接近像素间隔(换句话说,纵线N1和N2之间的间隔),如图21A所示,则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非常接近小点S的中心位置,产生较大的重叠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例如打印图像中的不均匀打印密度和颗粒度,会不利地影响图像质量。
为了改进上述点布置,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1B所示来布置点。此时,除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之外,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应该注意,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表示横线L1至L8与分别设置在纵线N1至N13所产生的间隔中的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
为了形成“大点”,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之外,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3与纵线Q1至Q4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小墨滴。结果,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之外,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
如图21B所示,随后喷射的中等墨滴到达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或者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因此,除了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之外,在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
如上所述,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和偏离这些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之外,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或者偏离这些偏离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和中等点M。结果,可以对点布置调节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更窄的间隔。因此,可以以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2880(dpi))更高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5760(dpi))来调整点布置。换句话说,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打印图像。因此,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实际点大小和间隔>
图21C示出了点的实际大小和间隔的示例。如图21C所示,包括小点S和中等点M的实际点的大小非常大。例如,形成直径近似22(μm)的小点S,并且形成直径近似30(μm)的中等点M。在这种情况下,小点S和中等点M之间的间隔(预定距离Md)近似9.45(μm)。因此,即使小点S的中心位置偏离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也会产生较大的重叠区域。
<打印方法>
下面描述如图21B所示的布置点的打印方法。此处描述使用包括沿如图7所示运送方向布置的喷嘴#1至#180的180个喷嘴、在重叠模式中打印图像的情况作为示例。图21D示出了在重叠模式中针对每一个像素的打印处理的示例。每一个方框(box)与在打印图像时喷射小墨滴的位置相对应。方框分别具有数字“1”至“32”。每一个方框中所示的每一个数字表示向与该方框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的趟的序数。N1至N4和Q1至Q4与图21B所示的纵线N1至N4和Q1至Q4相对应。此外,L1至L8与图21B所示的横线L1至L8相对应。
如果沿要打印图像的运送方向的分辨率是1440(dpi),并且喷嘴间隔是180(dpi),则“K=8”。如果使用四个喷嘴形成一根光栅线,则重叠数目M是“4”。因为喷嘴数目N是“180”,N/M是“45”。此时,因为“k”与N/M互质,运送量F是N/M×D(“D”是沿要打印图像的运送方向的像素间隔),即在这种情况下是“45×D”。
当利用运送量F在重叠模式中执行打印时,可以按照方框所示的趟的序数,针对与每一个方框相对应的位置来喷射墨。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趟中向纵线N1与横线L2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此外,可以在第26趟中向纵线Q3与横线L6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以重叠模式针对每一个位置喷射墨来打印图像。
===点布置的示例<2>===
接下来,描述小点S和中等点M之间不同间隔的点布置示例。图22A描述了点间隔。图22B示出了在改进之前怎样布置点。图22C示出了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应该注意,图22B和22C所示的横线L1至L8示出了在横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而纵线N1至N13示出了在纵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横线L1至L8和纵线N1至N13互相相交处的这些位置分别表示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2A所示,将小点S和中等点M之间的间隔设置为13.79(μm)。利用小点S和中等点M之间的这种间隔,按照图22B所示的状态设置由公知喷墨打印机所形成的点。具体地,在公知喷墨打印机中,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因此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每一个位置(横线L1至L8和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由首先喷射的墨(小墨滴)所形成的小点S。另一方面,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至L8和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13.79(μm))的位置中形成由随后喷射的墨(中等墨滴)所形成的中等点M。
此时,因为形成小点S的位置和形成中等点M的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Md近似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的1.5倍,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正好处于彼此相邻的两个小点S的中间。结果,如图22A所示,以平衡的方式、彼此隔开地布置了小点S和中等点M的各个中心位置。然而,利用这种点布置,产生了其中仅有小点S沿运送方向集中布置或者中等点M沿运送方向集中布置的线,为此,在打印图像中会出现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点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细微地调节小点S和中等点M的位置。图22C示出了此时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2C所示,除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外,还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应该注意,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表示每一根横线L1至L8与分别设置在纵线N1至N13所产生的间隔中的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
因此,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之外,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此外,除了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N1至N13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13.79(μm))的位置之外,还在与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8与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偏离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
此时,形成点的位置在横线L1至L8的每一根(一根光栅线)中交替地改变。具体地,在第一根横线L1中,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和纵线N1至N12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并且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另一方面,在第二根横线L2中,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2和纵线Q1至Q12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并且在偏离这些偏离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在奇数横线L1、L3、L5和L7以及偶数横线L2、L4、L6和L8之间交替地重复这种点布置。结果,如图22C所示,可以形成沿运送方向以平衡方式布置小点S和中等点M的状态,而不会形成仅布置了小点S和中等点M的线。
通过以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更窄的间隔来调节小点S和中等点M的布置,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2880(dpi))更高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5760(dpi))来调整点布置。因此,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打印图像。因此,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打印方法>
图22D描述了如图22C所示的点布置的打印方法的示例。此处描述以重叠模式打印图像的示例。图22D所示的每一个方框与在打印图像时小墨滴喷射到的位置相对应。每一个方框中所示的数字“1”至“32”表示向与相关方框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的趟的序数。N1至N4和Q1至Q4与图22C所示的纵线N1至N4和Q1至Q4相对应。此外,L1至L8与图22C所示的横线L1至L8相对应。
当沿要打印图像的运送方向的分辨率是1440(dpi)并且喷嘴间隔是180(dpi)时,则“K=8”。当由四个喷嘴形成一根光栅线时,重叠数目M是“4”。因为喷嘴数目N是“180”,则“N/M”是“45”。此时,因为“k”与N/M互质,运送量F变为“N/M”×D(D是沿要打印图像的运送方向的像素间隔),即在这种情况下是“45×D”。
当利用该运送量F以重叠模式执行打印时,可以按照方框所示的趟的序号,针对与每一个方框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趟中向纵线N1和横线L1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此外,可以在第16趟中向纵线Q1与横线L4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以重叠模式通过针对每一个位置喷射墨来打印图像。
===点布置<3>的示例===
接下来,描述小点S和中等点M之间间隔较小的示例。图23A示出了点间隔。图23B示出了在改进之前怎样布置点。图23C示出了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应该注意,图23B和23C所示的横线L1至L12表示在横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纵线N1至N16表示在纵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16互相相交处的位置分别表示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3A所示,将小点S和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隔设置为非常小,即5.44(μm)。因为如上所述小点S和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非常靠近,这些点中两者的重叠区域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3B所示地布置由公知喷墨打印机形成的点。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中分别形成小点S。另一方面,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5.44(μm))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
因为形成小点S的位置和形成中等点M的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Md近似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的一半,所以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位于靠近彼此相邻的两个小点S之间的中点的位置处。结果,如图23B所示,以平衡方式彼此隔开地布置了小点S和中等点M的各个中心位置。然而,利用这种点布置,会产生沿运送方向仅集中布置了小点S或者沿运送方向仅集中布置了中等点M的线,为此,在打印图像中会发生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点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更细微地调节小点S和中等点M的位置。图23C示出了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3C所示,除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之外,还向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Q1至Q15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
因此,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之外,还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Q1至Q15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此外,除了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12与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5.44(μm))的位置之外,还在与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12与纵线Q1至Q15相交处的位置)偏离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
此时,在每一根(一根光栅线)横线L1至L12中交替地改变形成点的位置。具体地,在第一根横线L1中,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和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并且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另一方面,在第二根横线L2中,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2和纵线Q1至Q16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并且在偏离这些偏离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在计数横线L1、L3、L5、L7、L9和L11以及偶数横线L2、L4、L6、L8、L10和L12之间交替地重复这种点布置。结果,如图23C所示,不会形成沿运送方向仅布置了小点S或中等点M的线,从而可以以平衡方式布置小点S和中等点M。
通过利用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更窄的间隔来调节小点S和中等点M的布置,并且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2880(dpi))更高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5760(dpi))来调整点布置,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打印图像。因此,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打印方法>
图23D描述了如图23C所示的点布置的打印方法的示例。此处描述以重叠模式打印图像的示例。图23D所示的每一个方框与在打印图像时小墨滴喷射到的位置相对应。每一个方框中所示的数字表示向与该方框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的趟的序数。N1至N8和Q1至Q8与图23C所示的纵线N1至N8和Q1至Q8相对应。此外,L1至L12与图23C所示的横线L1至L12相对应。
当利用重叠数目M是“8”以及“N/M=11”的条件来执行打印时,可以按照每一个方框所示的趟的序号,向与每一个方框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具体地,可以在第一趟中向纵线N1和横线L1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此外,可以在第92趟中向纵线Q3与横线L6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以重叠模式通过针对每一个位置喷射墨来打印图像。
应该注意,在该示例中,在每一趟中交替地改变小墨滴喷射到的位置。具体地,在奇数趟(图23D中的灰色部分)中,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小墨滴,并且在偶数趟(图23C中白色部分)中,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小墨滴。结果,在横线L1至L12的每一根线(一根光栅线)中改变小墨滴喷射到的位置。
===点布置的示例<4>===
接下来,描述小点S和中等点M之间间隔较宽的示例。图24A示出了点间隔。图24B示出了在改进之前怎样布置点。图24C示出了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应该注意,图24B和24C所示的横线L1至L12表示在横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纵线N1至N20表示在纵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20互相相交处的位置表示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4A所示,将小点S和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间隔设置为非常宽,即29.44(μm)。因为小点S的中心位置和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相隔非常远,这些点中两者的重叠区域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图24B所示的状态来布置由公知喷墨打印机形成的点。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20相交处的位置)中分别形成小点S。另一方面,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20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29.44(μm))的位置形成中等点M。
此时,因为形成小点S的位置和形成中等点M的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Md近似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的3.5倍,所以中等点M的中心位置位于靠近彼此相邻的两个小点S之间的中点的位置处。结果,如图24A所示,以平衡方式、彼此隔开地布置了小点S和中等点M的各个中心位置。然而,利用这种点布置,会产生沿运送方向仅集中布置了小点S或者沿运送方向仅集中布置了中等点M的线,这会在打印图像中引起不均匀的打印密度或颗粒度。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点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更细微地调节小点S和中等点M的位置。图24C示出了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4C所示,除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20相交处的位置)之外,还向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Q1至Q19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
因此,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N1至N20相交处的位置)之外,还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12和纵线Q1至Q19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此外,除了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12与纵线N1至N16相交处的位置)预定距离Md(=29.44(μm))的位置之外,还在与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12与纵线Q1至Q9相交处的位置)偏离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
此时,在每一根(一根光栅线)横线L1至L12中交替地改变形成点的位置。具体地,在第一根横线L1中,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和纵线N1至N20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并且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另一方面,在第二根横线L2中,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2和纵线Q1至Q19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并且在偏离这些偏离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M。在计数横线L1、L3、L5、L7、L9和L11以及偶数横线L2、L4、L6、L8、L10和L12之间交替地重复这种点布置。结果,如图24C所示,不会形成沿运送方向仅布置了小点S或沿运送方向仅布置了中等点M的线,从而可以以平衡方式布置小点S和中等点M。
通过以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更窄的间隔来调节小点S和中等点M的布置,并且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2880(dpi))更高的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是5760(dpi))来调整点布置,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打印图像。因此,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关于打印方法,可以按照与“点形成的示例<3>”相同的方法(即,参考图23D所解释的方法)来执行打印。
===点布置的示例<5>===
接下来,描述仅形成小点S的情况的示例。图25A示出了在改进之前怎样布置点的示例。图25B示出了在改进之后怎样布置点的示例。应该注意,横线L1至L3示出了在横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纵线N1至N5示出了在纵向中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换句话说,横线L1至L3和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各个位置表示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
在改进之前,如图25A所示,向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分别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至L3和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在改进之后,如图25B所示,当喷射小墨滴时,除了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3和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之外,还向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3和纵线Q1至Q4相交处的位置)喷射墨。
因此,除了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横线L1至L3和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之外,还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1至L3和纵线Q1至Q4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了小点S。
此时,在横线L1至L3的每一根(一根光栅线)中交替地改变形成点的位置。具体地,
在第一根横线L1中,在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横线L1和纵线N1至N5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另一方面,在第二根横线L2中,在偏离与每一个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横线L2和纵线Q1至Q4相交处的位置)中形成小点S。在计数横线L1、L3以及偶数横线L2之间交替地重复这种点布置。结果,如图25B所示,可以以平衡方式沿运送方向布置小点S,而不会形成沿运送方向集中布置小点S的线。
如上所述,即使对于仅形成小点S的情况,通过利用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的间隔更窄的间隔来调节点布置,可以通过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调整点布置,来打印图像。因此,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控制器的处理===
控制器126根据发送自计算机152的打印数据所附的控制数据,针对每一趟来确定是否应该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者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
此时,由安装在计算机152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64产生控制。当在光栅化处理部分172处执行改变数据(例如通过半色调处理部分170的半色调处理而获得的二值数据或多值数据)的光栅化处理以便将其发送到喷墨打印机1时,打印机驱动器164针对每一趟产生控制数据,指示是否应该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者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将控制数据附加在发送到喷墨打印机1的打印数据上。
控制器126根据来自计算机152的控制数据,确定应该输出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中的哪一个。换句话说,当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时,控制器126选择第一PTS信号作为要输出的信号,而当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时,控制器126选择第二PTS信号作为要输出的信号。
图26是示出了控制器126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在从计算机152接收到打印数据(S200)之后,接下来,控制器126参考发送附加在打印数据上的控制数据(S202)。此时,控制器126首先获得信息,对于首先要执行打印处理的趟,确定是否应该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者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
接下来,控制器126根据获得的信息,检查在接下来要执行打印处理的趟中,是否必须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S204)。此时,如果不必向偏离位置喷射墨,接下来,处理前进到步骤S206,并且控制器126选择第一PTS信号作为要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的PTS信号(S206)。另一方面,当必须向偏离位置喷射墨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2,并且控制器126选择第二PTS信号作为要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的PTS信号(S212)。
在按照这种方式选择了要分别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的信号之后,接下来,控制器126检查托架41是否开始移动(S208,S214)。此时,如果托架41尚未开始移动,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208或S214,并且控制器126再次检查托架41是否开始移动(S208,S214)。重复执行该检查,直到托架41开始移动为止。
此时,如果托架41开始移动,接下来,处理前进到步骤S210或步骤S216,并且控制器126开始将第一PTS信号或第二PTS信号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S210,S216)。
在控制器126按照这种方式开始输出第一PTS信号或第二PTS信号之后,接下来,处理前进到步骤S218,并且控制器126检查托架41是否完成移动(S218)。此时,如果托架41尚未完成移动,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218,并且控制器126再次检查托架41是否完成移动(S218)。重复执行该检查,直到托架41完成移动为止。
此时,如果托架41完成移动,控制器126结束输出第一PTS信号或第二PTS信号(S220)。在控制器126按照这种方式结束输出第一PTS信号或第二PTS信号之后,接下来,处理前进到步骤S222,并且控制器126检查打印是否完成(S222)。此时,如果打印已经完成,则控制器126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打印尚未完成,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并且控制器126再次参考控制数据(S202)。然后,控制器126检查是否必须在接下来要执行打印处理的趟中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S204)。按照这种方式,控制器126根据发送自计算机152的打印数据所附的控制数据,针对每一趟来确定是否应该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或者应该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适当地切换第一PTS信号和第二PTS信号,并且将信号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
===关于双向打印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即在点布置示例<1>至<4>中,描述了在托架41沿一个方向移动时通过从喷嘴喷射墨以形成点而执行打印的情况作为示例。然而,本发明还适用于所谓双向打印,其中,当托架41双向移动时,在正向趟和反向趟中从喷嘴喷射墨以形成点,从而执行打印。
在这种双向打印的情况下,存在在正向趟中首先从喷嘴喷射出小墨滴随后喷射中等墨滴、而在反向趟中首先从喷嘴喷射中等墨滴随后喷射小墨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反向趟中,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者偏离这些位置的位置喷射中等墨滴。因此,在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者偏离这些位置的位置中形成中等点。此外,在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或者在与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偏离预定距离Md的位置中,形成小点。
如上所述,即使在执行双向打印时,通过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控制点布置,可以以比要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来打印图像。因此,可以通过改进不均匀的打印密度和颗粒度,来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其它实施例===
至此,使用上述喷墨打印机1作为打印设备的示例来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上述实施例是用于阐明本发明,而不应该理解为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本质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和改进本发明,当然,本发明包括功能等效物。具体地,打印设备中也包括下面所述的实施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软件代替由硬件实现的配置的部分或整体,并且相反地,可以由硬件导体由软件实现的配置的部分。
此外,可以在计算机152一侧执行在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机1)一侧执行的一部分处理,并且可以在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机1)和计算机152之间插入特定专用的处理设备,用于利用该处理设备来执行一部分处理。
<关于打印设备>
除了上述喷墨打印机1之外,可以将喷射墨来执行打印的任意一种打印设备用作打印设备,例如气泡喷墨打印机等。
<关于偏离与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在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中间的位置处的情况作为示例。然而,不局限于这种情况。换句话说,任意位置都是可以的,只要这种位置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例如,偏离位置可以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偏离比像素之间间隔更宽的间隔。偏离位置还可以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偏离等于像素之间间隔的1/3、1/4或1/5的宽度。
<关于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为例描述了PTS信号。然而,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不局限于PTS信号,并且可以使用定义喷嘴喷射墨的周期时序的任意信号。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打印机1的控制器126产生与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相对应的PTS信号,并且从相关控制器126输出到打印头驱动部分132。然而,不局限于这种情况。不一定需要由打印机1的控制器126产生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而它们可以由除了打印机1的控制器126之外的独立电路产生,例如,单独的PTS产生电路等。
<关于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输出一种信号(第二PTS信号)作为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的情况作为示例,然而,不局限于这种情况。还可以输出分别定义不同时序的两种或多种信号。具体地,多种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中一种可以是用于定义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偏离像素之间间隔1/3的距离的位置喷射墨的时序,而另一种信号是用于定义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偏离像素之间间隔2倍的距离的位置喷射墨的时序。
如果可以独立地适当地切换定义不同时序的两种或多种信号并输出它们,则可以以更精细的方式来控制点布置。因此,可以以远高于要打印图像分辨率的分辨率来控制点布置。换句话说,例如,当要打印的图像的分辨率是2880(dpi),如果可以通过与组成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的1/3相等的距离来控制点布置,则可以以2880(dpi)3倍的分辨率(即8640(dpi))来控制点布置。结果,可以通过进一步改进打印密度或颗粒度,来显著改进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
<关于从喷嘴喷射墨两次以上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根据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第一PTS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第二PTS信号)连续喷射墨两次以上的情况,描述喷射小墨滴和中等墨滴每个一次,总共两次的情况。然而,不局限于这种情况。即,墨喷射的次数不局限于两次,而可以是三次或多次。此外,并不总是需要喷射不同重量的墨滴,而可以喷射相同重量的墨滴多次。
<关于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形成实质上为圆形的点作为要形成的点,但是可以以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形成本发明的点。换句话说,点可以具有任意形状或形式,只要它们组成要打印的图像的像素。
<关于墨喷射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使用压电元件的喷射墨机构作为压电器件来解释,然而,本发明的喷射墨机构不局限于按照这种方法来喷射墨的机构,只要它是一种喷射墨的机构,则可以采用任意方法作为喷射墨的机构,例如,通过热等在喷嘴中产生气泡来喷射墨的方法或任意其它方法。
<关于预定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每一附图中所示的运送方向被示为本发明的“预定方向”,但是“预定方向”不局限于该方法,只要它是由运送机构运送介质的方向,则任意方向是适用的。
<关于墨>
所使用的墨可以是颜料型墨,或者可以是其它各种墨,例如染料型墨。
对于墨的颜色,除了上述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颜色的墨,例如浅品红色(LC)、浅青色(LM)、深黄色(DY)或红色、紫罗兰色、蓝色或绿色。
<关于打印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安装在计算机152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64产生打印数据。然而,可以由除了打印机驱动器164之外的任意部分产生打印数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外部计算机152产生打印数据并且从该计算机152发送到喷墨打印机1,但是不局限于这种情况,并且可以在喷墨打印机1内部产生打印数据。
<关于运送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纸运送电机15、运送辊17A、排纸辊17B等的配置作为运送机构,但是本发明的运送机构不局限于这种机构,而可以使用任意机构,只要它是可用运送介质S的机构。
<关于打印机驱动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驱动器164被安装在能够与喷墨打印机1进行通信的计算机152上,但是不局限于这种情况。可以将打印机驱动器164安装在喷墨打印机1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驱动器164具有分辨率转换处理部分166、颜色转换处理部分168、半色调处理部分170和光栅化处理部分172。然而,打印机驱动器164不是必须具有这些处理部分。换句话说,任意部分可以对应于打印机驱动器,只要这种部分具有将从应用程序160接收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可以由喷墨打印机1解释的打印数据的功能。
<关于介质>
介质S可以是普通纸、绒面纸、切纸、光泽纸、卷纸、印刷纸、相纸和卷式相纸等中的任意一个。除了这些之外,介质S还可以是例如OHP膜、光泽膜的膜材料、布材料或金属板材料等。换句话说,可以使用任意介质,只要可以将墨喷射到它上。

Claims (14)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A)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B)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以及
(C)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
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从信号输出部分交替地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和偏离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更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偏离宽度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根据第一定义时序信号和第二定义时序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定义的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关于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首先向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位置喷射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首先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和最后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更宽。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每一次喷射的墨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打印设备,
其中,向与组成图像的特定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向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跟向与沿喷嘴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特定像素相邻的另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打印设备,
包括多个喷嘴。
1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A)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B)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以及
(C)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
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其中,
(E)从信号输出部分交替地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和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F)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和偏离位置之间的偏离宽度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窄,
(G)偏离宽度是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的一半,
(H)根据第一定义时序信号和第二定义时序信号中至少一个所定义的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
(I)关于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首先向与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位置喷射墨,
(J)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首先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和最后喷射的墨到达的介质上的位置之间的间隔比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之间的间隔宽,
(K)当根据特定时序从喷嘴连续地喷射墨两次以上时,每一次喷射的墨量不同,
(L)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特定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向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跟向与沿喷嘴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特定像素相邻的另一个像素相对应的位置或偏离该位置的位置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不同,以及
(M)打印设备具有多个喷嘴。
12.一种打印方法,包括步骤:
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在运送介质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喷嘴时,执行从喷嘴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
输出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
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选择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作为要输出的信号。
13.一种程序,执行步骤:
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在运送介质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喷嘴时,执行从喷嘴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
输出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
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选择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作为要输出的信号。
14.一种打印系统,包括计算机和能够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打印设备,其中,打印设备包括:
运送机构,沿预定方向运送介质,
喷嘴,在运送机构的运送操作的间隔期间,在相对于介质移动时,执行向介质喷射墨的移动和喷射操作,
信号输出部分,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一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以及第二时序定义信号,所述第二时序定义信号用于定义从喷嘴向偏离与组成要打印图像的像素相对应位置的位置喷射墨所用的周期时序,其中,信号输出部分针对每一个移动和喷射操作,输出第一时序定义信号或第二时序定义信号。
CN2010105766377A 2004-08-03 2005-07-27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Pending CN102173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6846 2004-08-03
JP2004-226846 2004-08-0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032073A Division CN1914036A (zh) 2004-08-03 2005-07-27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3199A true CN102173199A (zh) 2011-09-07

Family

ID=3578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66377A Pending CN102173199A (zh) 2004-08-03 2005-07-27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CNA2005800032073A Pending CN1914036A (zh) 2004-08-03 2005-07-27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032073A Pending CN1914036A (zh) 2004-08-03 2005-07-27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926894B2 (zh)
EP (1) EP1693201A4 (zh)
JP (1) JP4561741B2 (zh)
CN (2) CN102173199A (zh)
WO (1) WO20060137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7345A (zh) * 2023-09-08 2023-11-21 上海迪凯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2378B2 (ja) 2007-10-01 2010-0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12379B2 (ja) * 2007-10-01 2010-0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62342A (ja) * 2008-04-22 2009-11-1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
JP6128734B2 (ja) * 2011-02-10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551669B2 (ja) * 2011-09-30 2014-07-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9454B2 (ja) 1992-10-16 2001-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086450A (ja) 1996-07-23 1998-04-07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3530717B2 (ja) * 1997-06-19 2004-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3837960B2 (ja) * 1999-03-30 2006-10-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010088A (ja) * 1999-07-02 2001-01-16 Seiko Epson Corp ドットの形成位置のずれを抑制可能な印刷装置、調整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40046832A1 (en) * 2001-11-26 2004-03-11 Soichi Kuwahara Liquid discharging device, and liquid discharging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7345A (zh) * 2023-09-08 2023-11-21 上海迪凯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7345B (zh) * 2023-09-08 2024-04-16 上海迪凯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13764A1 (ja) 2006-02-09
CN1914036A (zh) 2007-02-14
JP4561741B2 (ja) 2010-10-13
EP1693201A4 (en) 2008-12-17
US20070165073A1 (en) 2007-07-19
US7926894B2 (en) 2011-04-19
EP1693201A1 (en) 2006-08-23
US20110157268A1 (en) 2011-06-30
JPWO2006013764A1 (ja) 200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3443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8091977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JP2010076102A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US830306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173199A (zh) 打印设备、打印方法、程序和打印系统
JP2017035814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US20110304666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20020008730A1 (en) Printing in selected record mode with reduced displacement of raster lines
US9734438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31315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US6866365B1 (en) Bi-directional color printer and method of printing
JP4148279B2 (ja) テスト用ド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59720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8926040B2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JP63087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8840215B2 (en) Printing device setting biased conveying distance b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prescribed distance as target conveying distance
JP201115673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位置調整方法
US11318680B2 (en) Determining print orders
US8342631B2 (en) Inkjet print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 method
JP20150916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位置調整方法
JP658041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60741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データ作成方法、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3159016A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制御方法
WO2016075961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201610175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