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0523A - 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0523A
CN102170523A CN2011100423017A CN201110042301A CN102170523A CN 102170523 A CN102170523 A CN 102170523A CN 2011100423017 A CN2011100423017 A CN 2011100423017A CN 201110042301 A CN201110042301 A CN 201110042301A CN 102170523 A CN102170523 A CN 102170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entioned
printing object
view data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2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岩寿久
上井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70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Direct printing, e.g. sending document file, using memory stick, printing from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6Recombination of partial images to recreate the original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具有:指定部,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图像生成部,在由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将一幅图像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生成;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印刷对象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和印刷信息记录部,生成用于印刷印刷对象图像的印刷信息,并记录到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下述在先申请的公开在此引入作为参考:2010年2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0403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下述图像数据记录装置。该图像数据记录装置将通过一次摄影得到的多个图像数据集中记录到一个图像文件中(例如JP特开平11-2664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当印刷由现有的图像数据记录装置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图像时,当打印机和包括多个图像的图像文件的印刷不对应时,无法印刷该图像文件内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电子设备具有:指定部,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图像生成部,在由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将一幅图像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生成;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印刷对象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和印刷信息记录部,生成用于印刷印刷对象图像的印刷信息,并记录到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电子设备具有:指定部,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图像生成部,在由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将一幅图像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生成;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印刷对象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和印刷指示部,将由图像文件记录部记录的第2图像文件发送到印刷装置,并指示印刷对象图像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有设定部,设定是否根据多个图像数据生成印刷对象图像,图像生成部,在由设定部设定为生成印刷对象图像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在由设定部设定为不生成印刷对象图像时,将由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图像生成部,在由指定部从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对用户询问是否根据多个图像数据生成印刷对象图像,当用户允许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当用户拒绝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将由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有图像显示部,将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印刷对象图像显示到显示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印刷印刷对象图像的纸张的大小而调整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第2图像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式,在第5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分辨率而调整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第2图像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式,在第6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有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大小后的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追加记录到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源的第1图像文件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在第8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在第1图像文件内,将一个图像数据作为代表图像进行记录,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大小后的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代表图像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式,在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有设定部,设定是否根据多个图像数据生成印刷对象图像,图像生成部,在由设定部设定为生成印刷对象图像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在由设定部设定为不生成印刷对象图像时,将由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式,在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图像生成部,在由指定部从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对用户询问是否根据多个图像数据生成印刷对象图像,当用户允许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当用户拒绝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将由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式,在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有图像显示部,将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印刷对象图像显示到显示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式,在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印刷印刷对象图像的纸张的大小而调整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第2图像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式,在第12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分辨率而调整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第2图像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式,在第13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还具有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大小后的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追加记录到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源的第1图像文件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16方式,在第15方式的电子设备中优选,在第1图像文件内,将一个图像数据作为代表图像进行记录,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大小后的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代表图像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第17方式,相机具有:图像取得部,拍摄被拍摄体像并取得图像数据;和第1方式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18方式,相机具有:图像取得部,拍摄被拍摄体像并取得图像数据;和第2方式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19方式,电子设备具有:指定部,指定图像数据;
图像生成部,在由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指定了任意的图像数据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一幅图像;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和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20方式,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指定步骤,指定图像数据;图像生成步骤,在指定步骤中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指定了任意的图像数据时,根据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一幅图像;图像文件生成步骤,生成包括在图像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和图像文件记录步骤,将在图像文件生成步骤中生成的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数字静态相机(DSC)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MP文件的数据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存储卡110a中的图像文件的记录示例的第1图。
图4是表示印刷指定画面的具体例的图。
图5A-5C是表示全景图像的具体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重放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程序的提供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数字静态相机(DSC)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框图。数字静态相机(以下称为“数码相机”)100具有:透镜101,CCD102,图像处理电路103,显示控制器104,LCD面板105,CPU106,SDRAM107,JPEG编码解码器108,USB控制器109,和存储卡控制器110。
CPU106是控制数码相机100整体的主控制器,通过执行摄影处理、图像的重放处理、图像数据的传送处理等,控制数码相机100。
首先说明数码相机100中的摄影处理。通过透镜101输入的被拍摄体的光学像,由作为摄像元件的CCD102光电变换并读出后,通过未图示的AFE(Analog Front End:模拟前端)变换为数字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电路103。图像处理电路103对输入的数字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记录到SDRAM107。并且,图像处理电路103在拍摄时进行3A(AE、AF、AWB)的计算及控制。
并且,SDRAM107是易失性的内置存储器,作为暂时记录图像数据的缓冲存储器使用,或作为在CPU106执行程序时展开程序或存储在程序中使用的变量的工作存储器使用。
JPEG编码解码器108读出SDRAM107中记录的图像数据,将该图像数据JPEG压缩后,再次记录到SDRAM107。CPU106从SDRAM107读出该JPEG压缩了的图像数据(JPEG数据),生成向该JPEG数据附加了各种附加信息(元数据)的图像文件(JPEG文件)。并且,CPU106将生成的JPEG文件传送到存储卡控制器110时,存储卡控制器110将JPEG文件记录到存储卡槽内插入的存储卡110a中。从而完成摄影处理。
此外,摄影时在相机背面搭载的LCD面板105作为LCD取景器发挥作用,通过图像处理电路103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以预定的帧间隔显示到LCD面板105上。摄影者确认LCD面板105的显示的同时进行构图。
接着说明数码相机100中的图像数据的重放处理。CPU106控制存储卡控制器110,从存储卡110a读出JPEG文件。并且,CPU106从读出的JPEG文件内读出JPEG数据并进行扩展后,输出到图像处理电路103。图像处理电路103对输入的扩展后的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使图像的分辨率对应LCD面板105的显示分辨率进行变更,从而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记录到SDRAM107。
显示控制器104从SDRAM107读出显示用图像数据,将其显示到LCD面板105。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00中,除了可生成通过上述通常的摄影处理生成的JPEG文件、即在一个图像文件内记录一个JPEG数据的图像文件以外,也可生成在一个图像文件内记录了多个JPEG数据的图像文件。例如,CPU106在进行连拍摄影的情况下,进行全景拍摄时、或进行间隔(interval)拍摄时等,通过一次摄影将多个JPEG数据作为一组生成的情况下,将生成的多个JPEG数据集中存储到一个图像文件内。即,CPU106生成记录了多个JPEG数据的图像文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一个图像文件内记录了一个正式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称为SP文件(Single Picture文件/单个图像文件),将在一个图像文件内记录了多个正式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称为MP文件(MultiPicture文件/多图像文件)。另外,MP文件是用“CIPA规格:多图像格式(CIPA DC-007-2009)”的规格书定义的用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MP文件内的图像成为“正式图像”,但在上述CIPA规格中,将MP文件内包含的多个图像分别成为“主图像”。此外,SP文件除了正式图像数据外,也可包括和该正式图像数据对应的缩略图数据、显示用图像数据。在以下第1~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正式图像数据使用JPEG数据进行说明。并且,作为SP文件的格式的例子,例如使用公知的Exif规格(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数码相机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
并且,作为MP文件的格式,使用图2所示的格式。图2所示的例子是,通过进行全景摄影,作为构成一个全景图像的图像而拍摄了4幅图像时,将这4幅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一个MP文件内的例子。具体而言,在一个图像文件内记录独立图像1~4的四个独立图像,各独立图像2a~2d如图2所示是一般的JPEG文件的数据构造。
具体而言,在各独立图像的APP1中记录Exif的附属信息,在APP2中记录和MP格式相关的附属信息。在开头图像、即独立图像1的APP2中,将各独立图像的偏移(距基准位置的相对地址)、数据尺寸(字节数)等信息作为MP索引信息记录,进一步记录和开头图像相关的MP独立信息。并且,在开头图像以外的独立图像的APP2中,记录和各独立图像相关的MP独立信息。
在各独立图像的压缩图像数据中记录上述正式图像数据、即JPEG数据。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独立图像1的压缩图像数据2a-1中记录图像2a-2的图像数据,在独立图像2的压缩图像数据2b-1中记录图像2b-2的图像数据。并且,在独立图像3的压缩图像数据2c-1中记录图像2c-2的图像数据,在独立图像4的压缩图像数据2d-1中记录图像2d-2的图像数据。
图3是表示存储卡110a中的图像文件的记录示例的图。此外,存储卡110a通常通过FAT文件系统格式化,因此图像文件作为FAT系统的文件被记录。在该图3所示的例子中,图像文件沿DCF规格(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相机文件系统设计规则)被记录。
如图3所示,在DCF规格中,图像文件在“DCIM”目录内的“100ABCDE”目录内,分别附加记录文件名。在此将“DCIM”目录称为“DCF图像目录”,将“100ABCDE”目录称为“DCF目录”。并且,对DCF目录内记录的图像文件,附加由ASCII8文字构成的DCF文件名,DCF文件名的后半部分4个文字必须是表示“0000”~“9999”的10进制的ASCII文字。
将该“0000”~“9999”的后半部分4个文字称为“文件号码”,通常对各图像文件附加单一的文字号码,而在想要将多个图像文件作为组建立关联时,可有意使文件号码重复。因此,将由具有相同文件号码的多个图像文件构成的组称为“DCF对象”。此外在图3中,扩展名为“.JPG”的文件是SP文件,扩展名为“.MPO”的文件是MP文件。在图3的例子中,“DSC_0003.JPG”和“DSC_0003.MPO”构成DCF对象,“DSC_0009.JPG”和“DSC_0009.MPO”构成DCF对象。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可将存储卡110a中记录的图像文件(MP文件和SP文件)作为对象来指示印刷。作为在数码相机100上选择印刷对象的图像并指示印刷的方法(印刷指定的方法),例如包括利用了公知的DPOF(Digital Print Order Format:数字打印命令格式)(注册商标)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利用了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方法。此外,DPOF(注册商标)确定了打印机等中的用于使印刷自动化的印刷信息(DPOF(注册商标)信息)的格式。
利用DPOF(注册商标)进行印刷指示时,使用者在数码相机100上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印刷张数等,将记录了这些的DPOF(注册商标)信息与图像文件一起预先记录到存储卡110a。并且,使用者将该存储卡110a插入到进行印刷的打印机的存储卡槽中。在打印机中,从存储卡槽中插入的存储卡110a读出DPOF(注册商标)信息,根据该DPOF(注册商标)信息进行印刷。此外,因利用了打印机中的DPOF(注册商标)信息的印刷处理是公知的,所以省略其说明。
为了进行利用了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示,使用者首先在LCD面板105上指示开始选择想印刷的图像。CPU106在由使用者指示开始选择图像后,执行上述重放处理,显示将存储卡110a内记录的SP文件的图像和MP文件图像一览显示的印刷指定画面。例如,将显示了SP文件(扩展名:JPG)中存储的图像及MP文件(扩展名:MPO)中存储的JPEG数据的图像的图4所示的印刷指定画面,显示到CLD面板105上。
在图4所示的印刷指定画面的显示例中,因SP文件中仅存储一个JPEG数据,因此仅显示该存储的JPEG数据的图像。在图4中,“DSC_0001.JPG”、“DSC_0002.JPG”、“DSC_0004.JPG”、“DSC_0005.JPG”、“DSC_0006.JPG”、“DSC_0007.JPG”及“DSC_0008.JPG”是其示例。使用者操作未图示的操作部件中含有的十字键,将光标对准一览显示的SP文件图像的任意一个,使之为选择状态,并按下未图示的确定按钮,可将选择的图像指定为印刷对象。
与之相对,在MP文件中存储了多个JPEG数据,因此需要对一个MP文件显示多个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DSC_0003.MPO”及“DSC_0009.MPO”所示,通过重叠显示各MP文件中存储的多个JPEG数据的图像,表示在一个MP文件内存储多个JPEG数据。
使用者可操作未图示的操作部件中含有的十字键,使光标对准多幅重叠显示的MP文件的图像组的任意一个并进行选择。此时,选择的图像组中,最靠上显示的图像变为选择状态。并且,也可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在多幅重叠显示的图像中切换最靠上显示的图像。即,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部件并将多幅重叠显示的图像中的任意一个显示在最上面,从而切换作为选择状态的图像。这种情况下,使用者通过按下未图示的确定按钮,可将处于选择状态的图像指定为印刷对象。
并且,虽在图4中未示出,但在印刷指定画面上,与一览显示的各图像对应而设有印刷张数栏,使用者可操作操作部件,使用该印刷张数栏指定作为印刷对象指定的各图像的印刷张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全景拍摄的MP文件内的独立图像由使用者指定为印刷对象时,CPU106对使用者进行询问,是仅印刷指定的独立图像,还是印刷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Stitching,结合)而获得的全景图像。并且,CPU106根据使用者的响应,印刷独立图像或全景图像。此外,MP文件是否是全景拍摄的,可通过读取上述MP索引信息中的“MP种类”这一信息来判断。
例如,当图2所示的MP文件内的图像2a-2被指定为印刷对象时,CPU106询问使用者,是仅印刷图像2a-2,还是印刷将图像2a-2、图像2b-2、图像2c-2及图像2d-2缝合而获得的全景图像。并且,当收到仅印刷图像2a-2的响应时,CPU106以图像2a-2为对象,执行基于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定处理。
另一方面,当收到印刷全景图像的响应时,CPU106如图5A所示,将图像2a-2、图像2b-2、图像2c-2及图像2d-2缝合,生成图5B所示的全景图像,将其作为对象,执行基于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定处理。此外,CPU106从打印机可取得放置在打印机上的纸张的尺寸时,如图5C所示,也可使生成的全景图像对应于纸张尺寸进行调整(放大或缩小)后,进行印刷。
以下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于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定处理。此外,图6所示的处理,作为由使用者指示开始印刷指示时即起动的程序,而由CPU106执行。
在步骤S10中,CPU106将图4所示的印刷指定画面显示在LCD面板105上,前进到步骤S20。在步骤S20中,CPU106根据使用者在印刷指定画面上的图像选择操作,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并前进到步骤S30。在步骤S30中,CPU106确定在步骤S20中指定的图像的图像文件,参照确定的图像文件的标题信息,判断该图像文件是否是MP文件。
在步骤S30中否定判断时,即确定的图像文件是SP文件时,前进到下述步骤S130。与之相对,在步骤S30中肯定判断时,即确定的图像文件是MP文件时,前进到步骤S40。在步骤S40中,CPU106判断确定的MP文件是否是通过全景拍摄取得的图像文件。在步骤S40中否定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100。在步骤S100中,CPU106从确定的MP文件内,取出在印刷指定画面上由使用者选择的独立图像文件,并前进到步骤S101。在步骤S101中,重放(解码)在步骤S100中去除的独立图像,并前进到下述步骤S110。
与之相对,在步骤S40中肯定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50,CPU106将用于询问使用者的消息显示到画面上,以询问是只印刷指定的独立图像,还是印刷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结合)而获得的全景图像。之后前进到步骤S60,CPU106判断使用者选择了“进行”、“不进行”缝合的哪一个。
在步骤S60中判断选择了“不进行”时,前进到步骤S100,CPU106从确定的MP文件内取出在印刷指定画面上由使用者选择的独立图像,并前进到步骤S101。在步骤S101中,重放(解码)在步骤S100中取出的独立图像的JPEG数据,前进到下述步骤S110。与之相对,在步骤S60中判断选择了“进行”时,前进到步骤S70,CPU106重放(解码)MP文件内的独立图像,在步骤S80中将其缝合。之后前进到步骤S90,CPU106判断MP文件内的所有独立图像的缝合是否完成。
在步骤S90中否定判断时,返回到步骤S70而重复处理。与之相对,在步骤S90中肯定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110。在步骤S110中,CPU106将印刷对象的图像、即在步骤S101中重放(解码)的独立图像或在步骤S70~S90的处理中结合的全景图像的任意一个,作为确认用图像显示到LCD面板105上。这样一来,使用者在印刷前可确认印刷图像。
之后,前进到步骤S120,CPU106生成存储了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JPEG文件、即SP文件,记录到存储卡11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06通过使新生成的SP文件的文件号码与作为SP文件的生成源的MP文件的文件号码一致,而将MP文件和SP文件作为DCF对象,使两个图像文件建立关联。例如,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了,“DSC_0003.JPG”是根据“DSC_0003.MPO”而生成的SP文件,“DSC_0009.JPG”是根据“DSC_0009.MPO”而生成的SP文件。这样一来,使用者仅看文件名就可容易地掌握SP文件是根据哪个MP文件生成的,图像文件的管理变得容易。之后前进到步骤S130。
在步骤S130中,为了利用DPOF(注册商标)进行印刷,将用于印刷印刷对象的SP文件的任务(JOB)信息追加到DPOF(注册商标)信息(印刷指定信息)中。DPOF(注册商标)信息是公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而DPOF(注册商标)信息作为AUTPRINT.MRK这样的文件名的数据文件记录到存储卡110a中。AUTPRINT.MRK如图3所示,记录在存储卡110a内的“MISC”这一名称的文件夹内。
之后前进到步骤S140,CPU106判断使用者在印刷指定画面上的印刷指定是否完成。在步骤S140中否定判断时,返回到步骤S20,重复处理。与之相对,在步骤S140中肯定判断时,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方式,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1)CPU106在使用者将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MP文件内的独立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指定时,将独立图像数据缝合,生成一幅全景图像。并且,生成含有生成的全景图像的SP文件,记录到存储卡110a,进一步记录用于印刷生成的SP文件的DPOF(注册商标)信息。这样一来,使用者仅通过指定独立图像就可自动印刷全景图像。
(2)CPU106在印刷对象的图像文件是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文件时,向使用者询问是只印刷指定的独立图像,还是印刷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并根据来自使用者的响应,印刷独立图像或全景图像。这样一来,使用者可任意选择是印刷全景图像还是印刷独立图像。
(3)CPU106将印刷的图像作为确认用图像显示到LCD面板105上。这样一来,使用者可在印刷前确认印刷图像。
(4)CPU106可从打印机取得打印机上放置的纸张的尺寸时,使生成的全景图像对应纸张尺寸进行调整(放大或缩小)后进行印刷。这样一来,可印刷和打印机上放置的纸张对应的最佳大小的图像。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进行基于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定时的处理。但作为印刷处理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用公知的PictBridge(注册商标)的方法。利用PictBridge(注册商标)进行印刷处理时,例如将数码相机100和未图示的打印机通过USB线连接,使用者在数码相机100上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后,对打印机进行印刷命令和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发送,执行印刷任务。此外,数码相机100经由USB端口109a与打印机USB连接,该连接由USB控制器109控制。
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利用了PictBridge(注册商标)时的印刷处理。此外,对图1~图5C各图,和第1实施方式一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以下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利用了PictBridge(注册商标)的印刷处理。该图7所示的处理,作为由使用者指示开始印刷指示时即起动的程序,而由CPU106执行。
在步骤S210中,CPU106将图4所示的印刷指定画面显示到LCD面板105上,并前进到步骤S220。在步骤S220中,CPU106执行图6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步骤S20到步骤S120的处理,并前进到步骤S230。此外,在图6的步骤S120中,将存储了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SP文件记录到存储卡110a中,但在此将存储了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的SP文件记录到SDRAM107及存储卡110a中。
在步骤S230中,CPU106如上所述,向打印机发送印刷命令及印刷对象的图像文件。例如,CPU106读出在图6的步骤S120中记录到存储卡110a的SP文件、或SDRAM107中记录的SP文件,并发送到打印机。此时,CPU106在发送了记录在SDRAM107的SP文件时,在发送完成后,删除SDRAM107内的SP文件。之后前进到步骤S240。
在步骤S240中,CPU106判断印刷处理是否完成。在步骤S240中否定判断时,返回到步骤S220,重复处理。与之相对,在步骤S240中肯定判断时,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外,还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即,CPU106在使用者将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MP文件内的独立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对象指定时,缝合独立图像数据,生成一幅全景图像。并且,生成含有生成的全景图像的SP文件,记录到SDRAM107或存储卡110a中,进一步将生成的SP文件发送到打印机,指示进行印刷。这样一来,使用者仅通过指定独立图像即可自动印刷全景图像。
-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印刷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MP文件时的处理。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重放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MP文件时的处理。此外,图1~图5C各图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下使用图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图像重放处理。该图8所示的处理,作为由使用者指示开始图像重放时即起动的程序,而由CPU106执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者将数码相机100的模式设定为重放模式时,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310中,CPU106将用于使用者指定重放图像的重放图像指定画面显示到LCD面板105上。重放图像指定画面例如可使用和图4所示的印刷指定画面同样的画面。之后,前进到步骤S320,CPU106根据使用者在重放图像指定画面上的图像选择操作,指定重放对象的图像,前进到步骤S330。
在步骤S330中,CPU106确定在步骤S320中指定的图像的图像文件,参照确定的图像文件的标题信息,判断该图像文件是否是MP文件。在步骤S330中否定判断时,即确定的图像文件是SP文件时,前进到步骤S410,CPU106对确定的SP文件内的JPEG数据进行重放(解码),前进到下述步骤S420。与之相对,在步骤S330中肯定判断时,即确定的图像文件是MP文件时,前进到步骤S340。
在步骤S340中,CPU106判断确定的MP文件是否是通过全景拍摄取得的图像文件。在步骤S340中否定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400。在步骤S400中,CPU106从确定的MP文件内,取出在重放图像指定画面上由使用者选择的独立图像。之后前进到步骤S410,CPU106对在步骤S400中取出的独立图像的JPEG数据进行重放(解码),并前进到下述步骤S420。
另一方面,在步骤S340中肯定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350。在步骤S350中,CPU106将对使用者询问的消息显示到画面上,以询问是仅重放指定的独立图像,还是重放将MP文件内的独立图像缝合(结合)所得的全景图像。之后前进到步骤S360,CPU106判断使用者选择了“进行”、“不进行”缝合的哪一个。
在步骤S360中判断为选择了“不进行”时,前进到步骤S400,CPU106从确定的MP文件内,取出在重放图像指定画面上由使用者选择的独立图像。之后前进到步骤S410,CPU106重放(解码)在步骤S400中取出的独立图像的JPEG数据,前进到下述步骤S420。
与之相对,在步骤S360中判断为选择了“进行”时,前进到步骤S370,CPU106重放(解码)MP文件内的独立图像,在步骤S380中将其缝合。之后前进到步骤S390,CPU106判断MP文件内的所有独立图像的缝合是否完成。
在步骤S390中否定判断时,返回到步骤S370,重复处理。与之相对,在步骤S390中肯定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420。在步骤S420中,CPU106将重放对象的图像、即步骤S410中重放(解码)的独立图像的数据或在步骤S370~S390的处理中结合的全景图像的图像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对应于LCD面板105的显示分辨率所对应的图像尺寸进行调整(放大或缩小),并前进到步骤S430。
在步骤S430中,将在步骤S420中调整了大小的图像数据输出并显示到LCD面板105上。之后前进到步骤S440,CPU106判断图像重放是否结束。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06在使用者指示结束重放模式时,判断为图像的重放结束。在步骤S440中否定判断时,返回到步骤S320,重复处理。与之相对,在步骤S440中肯定判断时,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除了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外,还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即,CPU106对应和LCD面板105的显示分辨率所对应的画面尺寸,调整生成的全景图像的大小。这样一来,可重放与LCD面板105的显示分辨率对应的最佳大小的图像。
-变形例-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也可如下变形。
(1)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下示例:CPU106在印刷对象的图像文件是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文件时,对使用者询问是只印刷指定的独立图像,还是印刷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根据来自使用者的响应,印刷独立图像或全景图像。但CPU106在印刷对象的图像文件是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文件时,也可不对使用者询问,而自动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并生成全景图像,印刷生成的全景图像。这样一来,使用者仅通过选择MP文件内的任意一个独立图像,就可自动印刷全景图像。
或者,不是每次都询问使用者,而是预先由使用者设定只印刷独立图像、还是印刷将各独立图像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CPU106根据该设定,印刷独立图像或全景图像。这样一来,使用者可预先设定是否印刷全景图像。
(2)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下示例:CPU106在重放对象的图像文件是由全景拍摄所得的文件时,询问使用者只重放指定的独立图像,还是重放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根据使用者的响应,重放独立图像或全景图像。但CPU106在重放对象的图像文件是由全景拍摄所得的文件时,也可不对使用者询问,而自动将MP文件内的各独立图像缝合并生成全景图像,重放生成的全景图像。这样一来,使用者仅通过选择MP文件内的任意一个独立图像,就可自动重放全景图像。
或者,不是每次都询问使用者,而预先由使用者设定只重放独立图像、还是重放将各独立图像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CPU106根据该设定,重放独立图像或全景图像。这样一来,使用者可预先设定是否重放全景图像。
(3)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CPU106使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的大小与打印机上放置的纸张的尺寸相对应地调整的例子。并且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缝合所得的全景图像的大小与LCD面板105的显示分辨率所对应的画面尺寸相对应地调整的例子。CPU106也可将这样调整了大小后的全景图像的图像数据追加记录到原来的MP文件内。此时,CPU106可将调整了大小后的全景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MP文件内的代表图像、例如图2所示的开头图像、即独立图像1来记录。这样一来,用于印刷或重放而生成的全景图像可在MP文件内建立关联并记录。此外,CPU106可将调整大小前的全景图像追加记录到MP文件内。
(4)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当MP文件是通过全景拍摄获得的文件时进行缝合后印刷或重放的例子。但不限于全景拍摄,以通过将MP文件内的多个独立图像合成、重叠或结合等做成一幅图像为目的而拍摄的情况下,均可适用本发明。
(5)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数码相机100上进行基于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定的例子。但基于DPOF(注册商标)的印刷指定只要是将印刷对象的图像文件(SP文件)和DPOF(注册商标)信息记录到存储卡110a即可,因此在数码相机100以外的设备、例如搭载或外置了存储卡槽的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中进行印刷指定时,也可适用本发明。
(6)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数码相机100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数码相机100以外的其他设备,例如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
由个人计算机等执行上述程序时,程序可通过CD-ROM、USB存储器(闪存)、存储卡等记录介质、因特网等的数据信号来提供。图9是表示其方式的图。个人计算机200经由CD-ROM204接受程序的提供。并且,个人计算机200具有和通信线路201连接的功能。计算机202是提供上述程序的服务器计算机,在硬盘203等记录介质中存储程序。通信线路201是因特网等的通信线路或专用通信线路等。计算机202使用硬盘203读出程序,经由通信线路201将程序发送到个人计算机200。即,将程序作为数据信号经由载波通过通信线路201发送。因此,程序可作为记录介质、数据信号(载波)等各种方式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程序产品提供。
(7)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正式图像数据的例子,使用JPEG进行了说明。但是,在通过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并使打印机印刷时,作为正式图像数据也可采用其他图像数据。通过个人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程序时,程序可以通过CD-ROM、USB存储器(闪存)、存储卡等记录介质、因特网等数据信号来提供。
(8)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指定信息以印刷张数为例,但例如也可指定将日期、时间等与图像一起印刷等。并且,也可将与图像一起印刷日期、时间的位置指定在图像的上下左右端的任一处。此外,关于做成怎样的印刷指定信息,可在选择印刷对象图像前设定,也可在写入印刷指定信息(图6的步骤S130)前设定。
此外,只要不破坏本发明的特征性功能,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并且,也可是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多个变形例的构成。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具有:
指定部,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
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将上述一幅图像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生成;
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
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上述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和
印刷信息记录部,生成用于印刷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印刷信息,并记录到上述存储介质。
2.一种电子设备,具有:
指定部,指定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
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将上述一幅图像作为印刷对象图像生成;
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
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上述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和
印刷指示部,将由上述图像文件记录部记录的上述第2图像文件发送到印刷装置,并指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有设定部,设定是否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
上述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为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为不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时,将由上述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指定部从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对用户询问是否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当用户允许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当用户拒绝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将由上述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有图像显示部,将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显示到显示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印刷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纸张的大小而调整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上述第2图像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分辨率而调整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上述第2图像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有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大小后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追加记录到作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源的上述第1图像文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上述第1图像文件内,将一个图像数据作为代表图像进行记录,
上述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上述大小后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代表图像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有设定部,设定是否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
上述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为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在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为不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时,将由上述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指定部从第1图像文件内将任意的图像数据指定为印刷对象时,对用户询问是否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上述印刷对象图像,当用户允许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进行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当用户拒绝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时,将由上述指定部指定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有图像显示部,将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显示到显示装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印刷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纸张的大小而调整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上述第2图像文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上述图像文件记录部,对应于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分辨率而调整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大小后,生成上述第2图像文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有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大小后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追加记录到作为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生成源的上述第1图像文件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上述第1图像文件内,将一个图像数据作为代表图像进行记录,
上述追加记录部将调整了上述大小后的上述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代表图像记录。
17.一种相机,具有:
图像取得部,拍摄被拍摄体像并取得图像数据;和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18.一种相机,具有:
图像取得部,拍摄被拍摄体像并取得图像数据;和
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
19.一种电子设备,具有:
指定部,指定图像数据;
图像生成部,在由上述指定部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指定了任意的图像数据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上述一幅图像;
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包括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和
图像文件记录部,将由上述图像文件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
20.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步骤,指定图像数据;
图像生成步骤,在上述指定步骤中从包括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文件内指定了任意的图像数据时,根据上述多个图像数据生成上述一幅图像;
图像文件生成步骤,生成包括在上述图像生成步骤中生成的图像的第2图像文件;和
图像文件记录步骤,将在上述图像文件生成步骤中生成的上述第2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介质。
CN2011100423017A 2010-02-25 2011-02-18 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21705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0380 2010-02-25
JP2010040380A JP2011176716A (ja) 2010-02-25 2010-02-25 電子機器、カメラ、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523A true CN102170523A (zh) 2011-08-31

Family

ID=4449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3017A Pending CN102170523A (zh) 2010-02-25 2011-02-18 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79690A1 (zh)
JP (1) JP2011176716A (zh)
CN (1) CN1021705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412A (zh) * 2014-07-24 2016-01-27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具多个摄影模式的摄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5108B2 (en) * 2012-10-30 2015-08-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System for making a panoramic print
TWI611692B (zh) * 2013-09-18 2018-01-11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影像顯示方法
JP2015119403A (ja) * 2013-12-19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JP7076131B2 (ja) * 2018-03-23 2022-05-27 カムイ・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多眼カメラシステム、多眼撮影用カメラヘッド、画像処理装置、多眼撮影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多眼撮影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1916A (ja) * 1998-09-22 2000-04-07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60920A (ja) * 2007-11-21 2009-11-05 Panasonic Corp 画像ファイル再生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7002B2 (ja) * 2002-02-20 2009-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及びプリント出力方法
JP3845865B2 (ja) * 2003-01-22 2006-1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480382B2 (en) * 2003-09-30 2009-01-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Image file container
JP2006301965A (ja) * 2005-04-20 2006-11-02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638784B2 (ja) * 2005-07-19 2011-02-23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32660B2 (ja) * 2007-10-05 2012-05-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KR20090044242A (ko) * 2007-10-31 2009-05-07 삼성디지털이미징 주식회사 포토 프린터를 통하여 사진 및 광고를 프린팅하는 방법
JP2010218416A (ja) * 2009-03-18 2010-09-3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指示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US20110102829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Jourdan Arlene T Image size warn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1916A (ja) * 1998-09-22 2000-04-07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60920A (ja) * 2007-11-21 2009-11-05 Panasonic Corp 画像ファイル再生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412A (zh) * 2014-07-24 2016-01-27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具多个摄影模式的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76716A (ja) 2011-09-08
US20110279690A1 (en)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2594B (zh) 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JP4990321B2 (ja) 撮像装置
US20160065849A1 (en) I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non-transitorily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of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CN102170523A (zh) 电子设备、相机及图像处理方法
US8284443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form data obtained from outside system
JP2021015493A (ja) 通信端末、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8010979A (ja) カメラ装置
CN109151300A (zh) 摄像系统
US201200692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mera
JP6627559B2 (ja) 画像プリント方法、画像プリント装置、画像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38892B2 (ja) 情報授受システム
US7812977B2 (en) Image-processing system, image-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duct of image-processing program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individually or as a composite image
JP2011087221A (ja) カメラ
JP4720867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05150892A (ja) ディ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データ記憶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CN103053153A (zh) 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JP202100956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KR20090027995A (ko) 이미지 출력 방법
JP200821942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80053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と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20027545A (ja) ファイル名付与装置
JP202213686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52663B2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CN101170671A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2009177683A (ja) 撮像装置、再生装置、撮像方法、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開示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