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5800A -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5800A
CN102165800A CN2009801377587A CN200980137758A CN102165800A CN 102165800 A CN102165800 A CN 102165800A CN 2009801377587 A CN2009801377587 A CN 2009801377587A CN 200980137758 A CN200980137758 A CN 200980137758A CN 102165800 A CN102165800 A CN 102165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eiving terminal
distribution server
damaged part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77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5800B (zh
Inventor
上野英俊
北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65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5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8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1Arrangements for counter-measures when a por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is un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2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distribution of identical information via plural systems
    • H04H20/24Arrangements for distribution of identical information via broadcast system and non-broadcast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7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 H04H60/81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tself
    • H04H60/90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46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 H04N21/64761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4776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for requesting retransmission, e.g. of data packets lost or corrupted during transmission from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数据接收终端(20)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通信控制部(210)利用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接收数据。判断部(220)在判断为存在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在判断部(220)判断为要修复缺损数据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0)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数据发布服务器(10)请求重发缺损部分,并且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发送的缺损部分。

Description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使得移动电话、PHS等移动终端能够下载和利用图像、音频、运动图像、文本等各种数字数据(以下记载为“数据”。)的多种服务。例如,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供移动终端下载并利用来电旋律或壁纸等数据的服务、供移动终端下载并利用电影等运动图像数据或音乐等音频数据的服务。在以上的服务中,数据接收终端能够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讯系统)等移动通信网,从数据发布服务器下载并利用各种数据。另外,在各种数据的下载中,大多使用根据接收终端的请求而发布数据的单播型通信。
在单播型通信中,根据来自数据接收终端的下载开始请求而产生通信,因此所需的通信量随数据接收终端数量及数据量而相对地增加。由此,在数据接收终端数量或数据量增加时,将产生超过网络容量的通信,根据情况不同,有时会产生不能进行数据发布等的问题。
针对于此,2006年希望在日本开始服务的所谓的单段方式(One seg)(参照非专利文献1)是向移动电话等移动终端发布运动图像、音频、且进一步发布文本、静止图像等数据的服务。在单段方式中,使用了被称作ISDB-T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一个方式,使用广播网来发布数据。在使用了广播网的数据发布中,采用了针对不确定的多个数据接收终端一齐发布数据的广播型的发布方法。
在广播型的发布方法中,通过由多个终端同时接收进行数据发布的电波,由此,具有通信量恒定而与数据接收终端的数量无关的特点。如上所述,在广播型的发布方法中,在对大多数的数据接收终端进行大容量的数据发布时是有效的方式。
相反,在广播型的发布方法中,大多不存在从数据接收终端向数据发布服务器的上行方向的通信路径,从而在大多情况下,无法确认发布数据是否已经送达数据接收终端。因此,存在无法保证数据一定到达数据接收终端的问题。与此相对,在单播型的数据发布中,通常的使用方法是一边进行数据发布,一边使用上行方向的通信路径进行送达确认,因此在希望让数据可靠地到达数据接收终端的情况下,是有效的数据通信方法。如上所述,单播型的数据发布方式和广播型的数据发布方式可通过根据其用途灵活运用来有效地发挥其特征。
以往存在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参照非专利文献2),该MBMS是这样的方式:在移动通信网上,实现了广播发布和对广播发布进行了扩展而向不确定的多个数据接收终端发布数据的组播发布。在MBMS中,使用移动通信网进行数据发布,因此同时还能够利用上行通信。因此,在MBMS中,准备了接收报告进程(Reception Reporting Procedure),能够在数据接收终端中确认是否已接收到发布数据。此外,在数据接收终端不能通过广播发布来接收所有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文件修复进程(File Repair Procedure)通过单播通信来补全缺失的数据。如果利用文件修复进程,则能够利用单播来补全仅利用广播电波的数据发布时出现问题的缺失文件,因此,具有能够提高数据发布的可靠性的优点。
此外,作为接着单段方式的面向下一代移动终端的数据发布服务,面向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广播服务(以下记载为“多媒体广播”)受到关注。关于该多媒体广播,于2008年7月,当前正由日本总务省的“携带端末向けマルチメディア放送サ一ビス等の在り方に関する懇談会”进行研究(参照非专利文献3)。多媒体广播是随着将于2011年在日本停止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向数字方式的转移而使用新的可利用的频率来实现的服务。多媒体广播的计划是能够自由组合地提供影像、音频等各种数据。关于多媒体广播的实现方式,也是于2008年7月,当前正由日本总务省进行研究,不过已经提出了MediaFL0方式(参照非专利文献4)、对单段方式进行扩展后的ISDB-Tmm方式。
在多媒体广播中,是将移动电话等假定为作为对象的数据接收终端,因此具有这样的特点:能够利用以下两者,即,通过频率分配而能够新增地利用的广播电波和迄今为止能够利用的移动通信网。由此,例如使用广播电波向数据接收终端发布数据,并使用移动通信网来实现补全文件缺失数据的目的,从而能够提供与MBMS的文件修复进程同等的功能。
此外,关于音频、影像等多媒体数据,存在以下两种发布方式,即:用户一边下载数据一边进行视听的实时发布;以及在终端将数据一次性蓄积之后,从等待到用户的请求起而开始再现的下载发布。其中,在下载型发布中,还包括在正在下载数据的过程中开始再现的渐进式下载等方式。上述的MBMS的文件修复进程是针对下载发布而利用的数据发布方式。
在多媒体广播中,可分情况使用实时型发布和下载型发布这两种发布方式。例如可在发布世界杯的足球中继等实时性高的数据时利用实时型发布,而针对电影、娱乐节目等实时性低的数据发布使用下载型发布。
非专利文献1:ARIB TR-B14地上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ヨン放送運用規定
非专利文献2:3GPP,TS26 346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Protocols and codes
非专利文献3:総務省、携带端末向けマルチメディア放送サ一ビス等の在り方に関する懇談会報告書
非专利文献4:Murali R.Chari,Fuyun Ling,Ashok Mantravadi,RaghuramanKrishnamoorthi,Rajiv Vijayan,G.Kent Walker,and Rob Chandhok,“FL0 Physical Layer:An Overview”IEEE TRANSACTIONS ONBROADCASTING,VOL.53,NO.1,MARCH 2007
在如多媒体广播或MBMS那样,能够在一台数据接收终端中分情况使用广播发布和单播发布的情况下,从不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的方面出发,需要慎重地研究如何切换广播发布与单播发布来实施数据下载的对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的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而反复进行了的深刻研究,结果是,为了在利用电波(单播发布)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广播发布)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认为需要慎重考虑以下课题而找出有效方法。
第一,存在“发布时间段”的课题。例如对于移动通信网而言,能够利用的通信网资源的上限受限,因此,利用单播方式对大多数用户发布大容量的数据存在限制。尤其是在业务量多的时间段中(例如傍晚到夜间),希望尽量不产生对网络影响大的单播业务,这一点非常重要。基于以上情况,对于单播的文件修复进程,需要想办法尽量避开这些业务多的时间段,而在业务少的时间段(例如深夜)进行实施等。
第二,存在“所利用的网络类别”的课题。在近年来的移动终端中,除了前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等网络以外,有时还能够利用无线LAN(W-LAN)、WiMAX等通信成本更低的网络、或者如Femto BTS那样将使用用户限制为一定数量的通信网络(基站)。在能够利用这种通信成本低的网络的情况下,实施单播的文件修复进程对网络的业务造成的影响相对变低。基于以上情况,例如,需要想办法尽量利用通信成本低的网络来实施文件修复进程等。
第三,存在“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的课题。在多媒体广播中设想的下载型的文件发布中,设想了这样的下载方法,即:不论用户是否利用数据,都将所有数据预先蓄积在数据接收终端中。由此,在用户希望利用数据时,由于已经将数据保存到数据接收终端中,因此具有不需要用于通信的等待时间的优点。但是,为了将所有数据都预先蓄积在数据接收终端中,需要事先修复缺失的数据。另外,由于单播适合于可靠地修复缺失的数据,因此大多使用单播。无论用户实际是否利用该数据,都要实施该文件修复进程,因此,还存在基于文件修复进程而实施的通信实际上未起作用而结束的情况。由此,需要想办法实现怎样确定需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并且确定要对数据整体中的哪些部分进行修复。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以上列举的三个课题,提供了仅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才补全缺失数据的方法,由此,在利用单播方式补全在实施广播发布后缺失的数据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因单播引起的无谓的通信成本。
1)业务少的时间段的情况
2)与成本相对低的网络连接中的情况
3)根据过去的利用履历而得知利用该数据(整体或一部分)的概率高的情况
即,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特征在于,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数据;修复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在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该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请求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重发所述缺损部分,并且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缺损部分;以及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该缺损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服务器具有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其特征在于,具有:数据发送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数据;重发请求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重发所述数据的缺损部分的请求;以及缺损部分发送单元,其根据该重发请求,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数据发布系统包括: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接收终端;以及具有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发布服务器,该数据发布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数据;修复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在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该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请求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重发所述缺损部分,并且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缺损部分;以及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该缺损部分,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具有:数据发送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发请求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重发所述数据的所述缺损部分的请求;以及缺损部分发送单元,其根据该重发请求,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系统中的数据发布方法中,所述数据发布系统包括: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接收终端;以及具有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发布服务器,该数据发布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数据发送步骤,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的数据发送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数据;广播电波接收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修复判断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修复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第1通信电波收发步骤,在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请求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重发所述缺损部分;重发请求接收步骤,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的重发请求接收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重发所述数据的所述缺损部分的请求;缺损部分发送步骤,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的缺损部分发送单元根据该重发请求,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缺损部分;第2通信电波收发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缺损部分;以及存储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该缺损部分。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数据接收终端在判断为发布数据中存在缺损部分时,根据数据接收终端和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该缺损部分。能够根据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准确地判断是否应该执行缺损部分修复处理,因此,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会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时间段进行比较,在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时间段进行比较,在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作为第一课题的“发布时间段”这一课题的对策。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段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段的条件判断,能够防止在网络业务集中的时间段中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作为第二课题的“所利用的网络类别”这一课题的对策。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网络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网络的条件判断,能够执行利用了通信成本更低的网络的文件修复进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在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所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进行比较,在两个种类中存在一致的种类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在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所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进行比较,在两个种类中存在一致的种类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作为第二课题的“所利用的网络类别”这一课题的对策。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网络和基站以及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网络和基站的条件判断,能够执行利用了通信成本更低的网络和基站的文件修复进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预先设定的电池余量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预先设定的电池余量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考虑为条件,能够防止例如在电池余量非常少的情况下,因实施下载而导致电池用尽的状况。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数据接收终端2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考虑为条件,能够防止产生超出预想的高额通信费用。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预先设定的电波强度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预先设定的电波强度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数据接收终端2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电波强度考虑为条件,能够在从例如地下等服务区外来到地面而恢复到服务区内时自动执行下载。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基于所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所述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为所述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基于所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所述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为所述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作为表示发布数据实际利用概率的参数,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的条件判断,能够仅将预定的利用率阈值Z以上的数据作为对象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    (1)
其中,C1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    (1)
其中,C1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中,尤其在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优选根据上式(1)计算利用率阈值Z。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W  (2)
其中,W是与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的类型对应的权重。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W  (2)
其中,W是与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的类型对应的权重。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中,优选根据上式(2)计算利用率阈值Z。此时,能够结合发布数据的特征计算利用率阈值Z,因此能够进行准确度更高的计算。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3/C4    (3)
其中,C3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3/C4    (3)
其中,C3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中,尤其在通信状况是数据接收终端与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优选根据上式(3)计算利用率阈值Z。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作为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中的预定部分的事先取得数据,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指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在判断为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所述未接收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未接收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作为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中的预定部分的事先取得数据,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指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在判断为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所述未接收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未接收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其他对策。根据本发明,数据接收终端区分事先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事先取得数据)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事先仅下载事先取得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开头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开头部分。
为了确认发布数据是怎样的内容,用户参照该发布数据的开头部分(利用开始时数据)的概率高,因此,发布数据的开头部分作为事先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比较适合。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通过下式来计算:
x=D-TV  (4)
其中,x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D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合计大小,T是所述数据的再现时间,V是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中的网络的平均比特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通过下式来计算:
x=D-TV  (4)
其中,x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D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合计大小,T是所述数据的再现时间,V是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中的网络的平均比特率。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其他对策中,优选根据上式(4)计算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由此,能够在发布数据的再现完成以前补全所有缺损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是基于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计算出的,该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各个部分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计算所述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各个部分的合计大小作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是基于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计算出的,该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各个部分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计算所述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各个部分的合计大小作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其他对策中,优选计算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各个部分的合计大小作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由此,能够事先下载数据利用概率高的部分作为事先取得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元数据可以是在数据发布服务器侧生成和管理并被发送到数据接收终端的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中,优选的是,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元数据也可以是由数据接收终端自身生成、管理和使用的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服务器中,优选的是,该数据发布服务器还具有重发判断单元,该重发判断单元响应于所述重发请求,根据该数据发布服务器和所述数据接收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重发所述缺损部分,在所述重发判断单元判断为重发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缺损部分发送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将所述缺损部分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终端。
根据本发明,数据发布服务器响应于来自数据接收终端的表示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的重发请求,根据数据接收终端与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该缺损部分。能够根据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准确地判断是否应该执行缺损部分修复处理,因此,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会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服务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基于所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是基于作为所述数据接收终端过去从该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所述重发判断单元对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所述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为所述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重发所述缺损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作为表示发布数据实际利用概率的参数,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的条件判断,能够仅将预定的利用率阈值Z以上的数据作为对象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服务器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    (1)
其中,C1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中,尤其在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优选根据上式(1)计算利用率阈值Z。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服务器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状况是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和该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3/C4    (3)
其中,C3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在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中,尤其是在通信状况是数据接收终端和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优选根据上式(3)计算利用率阈值Z。
此外,在本发明的数据发布服务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将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接收终端。
元数据可以是在数据发布服务器侧生成和管理并被发送到数据接收终端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会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的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数据发布系统1的结构概要图。
图2是数据发布服务器10与数据接收终端20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示出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功能结构的结构框图。
图4是示出数据接收终端20的功能结构的结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基于发布系统1的结构进行一般的数据下载时的进程的序列图。
图6是示出时移下载(time shift download)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记录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元数据中的变量名称及其值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在取得发布数据后,数据保存部240所保存的发布数据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部分数据下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基于数据发布系统1的整体结构来说明部分数据下载方式的进程的序列图。
图12是示出发布数据的每个部分的利用概率不同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发布数据的每个部分的利用概率不同的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数据发布系统;10:数据发布服务器;110:存储部;120:数据发送部;130:重发请求接收部;140:重发判断部;150:缺损部分发送部;20:数据接收终端;210:通信控制部;220:判断部;230:输入输出控制部;240:数据保存部;30:通信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数据发布系统1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发布系统1的结构。图1是数据发布系统1的结构概要图。如图1所示,数据发布系统1由数据发布服务器10与数据接收终端20构成,数据发布服务器10与数据接收终端20通过通信网络30相互连接。
数据发布服务器10保存着持有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用户所能利用的各种数据,具有利用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数据接收终端20发送发布数据(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数据”。)、元数据等的功能。
数据接收终端20是利用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由数据发布服务器10发布的发布数据、元数据等的终端。数据接收终端20例如是移动电话机。用户通过利用下载到数据接收终端20中的发布数据,能够利用各种服务。在图1中,作为数据接收终端20,示出了数据接收终端20A、20B、20C,数据接收终端20是数据接收终端20A、20B、20C的总称。
通信网络30是移动通信网、无线LAN、WiMAX、多媒体广播网等、用于发布包含发布数据在内的各种数据的广播网或通信网。例如,在网络30为多媒体广播网的情况下,网络30与数据接收终端20之间利用广播网进行发布数据的收发。此外,在由UMTS构成网络30的情况下,网络30与数据接收终端20之间利用移动通信网进行发布数据的收发。
(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结构)
以下,更具体地说明数据发布服务器10。图2是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数据发布服务器10在物理结构上,构成为通常的计算机系统,其包含以下部分等:CPU11、ROM12和RAM13等主存储装置、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设备14、显示器等输出设备15、用于与数据接收终端20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网卡等通信模块16、硬盘等辅助存储装置17。后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各个功能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CPU11、ROM12、RAM13等硬件上读入预定的计算机软件,由此,根据CPU11的控制使输入设备14、输出设备15、通信模块16工作,并且进行主存储装置12、13和辅助存储装置17中的数据读出和写入。
图3是示出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功能结构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数据发布服务器10在功能结构上,构成为具有存储部110、数据发送部120(数据发送单元)、重发请求接收部130(重发请求接收单元)、重发判断部140(重发判断单元)以及缺损部分发送部150(缺损部分发送单元)。
存储部110存储用于向数据接收终端20发布的发布数据。此外,存储部110还一并保存有元数据,在该元数据中记载有数据发布服务器10和数据接收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各种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在该元数据中,通过记载上述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由此来记录例如发布数据的大小、类别、内容、发布时间、所处场所等。另外,关于元数据的具体情况,请进一步参照http://www.arib.or.jp/tyosakenkyu/kikaku_hoso/hoso_std-b038.html(2008年9月25日检索)或http://www.3gpp.org/ftp/Specs/html-info/26346.htm(2008年9月25日检索)。此外,关于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的具体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数据发送部120利用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数据接收终端20发送发布数据。此外,数据发送部120利用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向数据接收终端20发送上述元数据。数据发送部120从存储部110取得发布数据和元数据并进行发送。
重发请求接收部130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数据接收终端20的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的请求。
重发判断部140响应于来自数据接收终端20的重发请求,根据该数据发布服务器10和数据接收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重发判断部140将该判断的结果输出至缺损部分发送部150。
在重发判断部140判断为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的情况下,缺损部分发送部150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将该缺损部分发送至数据接收终端20。缺损部分发送部150从存储部110中取得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并进行发送。
(数据接收终端20的结构)
以下,更具体地说明数据接收终端20。图2是数据接收终端20的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数据接收终端20在物理结构上,构成为具有以下部分:CPU21、作为主存储装置的ROM22和RAM23、操作按钮等输入设备24、LCD或有机EL显示器等输出设备25、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的通信模块26、存储设备等辅助存储装置27。后述的数据接收终端20的各个功能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CPU21、ROM22、RAM23等硬件上读入预定软件,由此,根据CPU21的控制使输入设备24、输出设备25、通信模块26工作,并且进行主存储装置22、23和辅助存储装置27中的数据读出和写入。
图4是示出数据接收终端20的功能结构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数据接收终端20在功能结构上,构成为具有通信控制部210(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和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判断部220(修复判断单元)、输入输出控制部230以及数据保存部240(存储单元)。
通信控制部210是控制数据接收终端20的通信的部分,经由网络3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10进行数据收发。该通信控制部210能够利用多媒体广播网和移动通信网这两者。即,通信控制部210能够利用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接收发布数据和元数据。并且,在后述的判断部220判断为要修复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10能够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数据发布服务器10请求重发该缺损部分,并且能够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发送的该缺损部分。
判断部220判断来自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发布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该缺损部分。判断部220的具体动作将在后面叙述。
输入输出控制部230是受理面向用户的画面显示和来自用户的指示的输入输出部分,例如相当于图3中的输入设备24和输出设备25。输入输出控制部230从数据保存部240取得发布数据及其缺损部分并向用户进行画面显示。
数据保存部240是蓄积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下载的发布数据和该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的部分,通过使用输入输出控制部230向用户显示数据保存部240中保存的数据,由此,用户能够利用来自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发布数据及其缺损部分。数据保存部240除了发布数据以外,还能够保存元数据及其他关联信息。该元数据既可以是在数据发布服务器10侧生成和管理、并被发送到数据接收终端20的数据,也可以是由数据接收终端20自身生成、管理和使用的数据。数据保存部240例如可由图3中的RAM23和辅助存储装置27构成。
(数据发布系统1的动作)
接着,说明由数据发布系统1进行的动作。
(一般的数据下载进程)
在说明本发明的数据发布系统1的动作之前,参照图5来说明一般的数据下载进程。图5是用于说明基于图1~图4所示的数据发布系统1的结构进行一般的数据下载时的进程的序列图。
最初,数据接收终端20在接收发布数据前,根据需要,取得针对待下载的发布数据的元数据(步骤101a)。在图5中,示出了利用多媒体广播的广播发布来发布元数据的状态,示出了数据接收终端20A、20B、20C同时接收元数据的状态。在使用图5的该例中,前提是在元数据内记录有发布时间信息,该发布时间信息表示进行发布数据的广播发布的定时。另外,在元数据的取得方法中,除了利用例示的广播的方法以外,还有利用单播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个别地取得元数据的方法。此外,在不存在元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跳过该步骤。
接着,数据接收终端20根据包含在元数据中的发布时间信息,在该定时接收通过多媒体广播发布的发布数据(步骤102a)。在图5的例子中,示出了需进行3次数据发布来完成数据发布的例子,其表示这样的例子:只有3次数据发布全部完成且发布了全部数据D1、D2、D3,才能完成用户所能利用的数据。
此外,图5的例子示出了数据接收终端20B的第3次数据接收失败而未能下载数据D3的例子。作为这样的数据接收失败的原因,例如可想到数据接收终端20B的电源断开、或数据接收终端20B的电波接收质量下降等状况。
数据接收失败的数据接收终端20B之后通过文件修复进程来补全缺损部分即数据D3(步骤103a)。图5的例子示出了如下情况:针对接收失败的数据D3,在移动通信网上通过使用了例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单播来请求补全,并接收到了根据该请求而重发的数据D3。通过这样地实施基于单播的数据补全,数据接收终端20能够可靠地补全所缺失的数据D3。另外,关于这种文件修复进程,存在数据接收终端20自动执行的方法、等待接到用户指示后开始执行的方法等各种方式。
通过以上说明的进程,完成所有发布数据的下载,持有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用户能够利用发布数据。但是,在上述方法中,没有考虑前述的三个课题,即作为第一课题的“发布时间段”这一课题、作为第二课题的“所利用的网络类别”这一课题、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上述三个课题依然存在。因此,以下说明用于解决上述各个课题的方法。
(时移下载方式)
首先,说明针对作为第一课题的“发布时间段”这一课题的对策。以下将针对第一课题的本对策称作“时移下载方式”。
在图5所示的数据下载方法中,利用单播通信来实施文件修复进程,因此根据时间段不同,有时会压制通信业务。例如,在业务量多的时间段(例如傍晚到夜间)执行图5所示的文件修复进程的情况下,业务受到压制的问题尤其严重。因此,在时移下载方式中,提供了仅在网络通信量少的时间段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构造。
图6是示出时移下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此外,图7示出了记录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元数据中的变量名称及其值的例子。
最初,数据接收终端20的通信控制部210利用多媒体广播取得元数据(步骤201a)和发布数据(步骤202a)。步骤201a和步骤202a的处理与图5所示的步骤101a和步骤102a的处理相同。
之后,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在判断为存在缺损部分时(步骤203a),接着根据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状况,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步骤204a)。此时的“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判断部220对记载在图7所示的元数据中的DLDulation所表示的时间段与当前时刻进行比较。另外,在DLDulation中,记载有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时间段,数据发布服务器10以在元信息中包含有该信息的方式针对数据接收终端20进行发布。这里,判断部220在判断为当前时刻处于DLDulation所表示的时间段内时,即判断为是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时间时(步骤204a:“是”),判断为要修复缺损部分,执行文件修复进程(步骤205a)。
此外,判断部220在判断为当前时刻是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的时间时(步骤204a:“否”),不执行文件修复进程而结束处理(步骤206a:“否”),或者等待至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步骤206a:“是”)。在要等待至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204a。另外,在元数据中记载有关于是否等待至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的信息。具体而言,与图7所示的TimeWaitOK对应地,在为OK的情况下等待至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
通过以上进程,数据接收终端20能够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段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段的条件判断,能够防止在网络业务集中的时间段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元数据中记载有DLDulation和TimeWaitOK并由数据发布服务器10通知给数据接收终端20的进程,但是也可以由数据接收终端20预先存储记载有DLDulation和TimeWaitOK的元数据。此时,根据预先存储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数据保存部240中的元数据中记载的DLDulation和TimeWaitOK,确定是否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
接着,说明针对作为第二课题的“所利用的网络类别”这一课题的对策。以下将针对第二课题的本对策称作“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
在图5所示的数据下载方法中,是利用单播通信来实施文件修复进程,因此,根据所利用的网络不同,有时会导致通信成本变高。因此,在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中,提供了选择通信成本低的网络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构造。另外,所谓“通信成本”,是指通信费用、网络容量、传送速度、延迟时间等与网络相关的值。例如,在考虑通信费用作为通信成本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移动通信网,则数据通信费用变高,但有时如果取而代之使用无线LAN,则能够减少通信费用。基于以上情况,在数据接收终端20能够选择多个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有时使用通信成本尽量低的通信方式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比较好。
图8是示出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此外,图7示出了记录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元数据中的变量名称及其值的例子。
最初,数据接收终端20的通信控制部210利用多媒体广播来取得元数据(步骤301a)和发布数据(步骤302a)。步骤301a和步骤302a的处理与图5所示的步骤101a和步骤102a的处理相同。
之后,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在判断为存在缺损部分时(步骤303a),接着根据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状况,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步骤304a)。此时的“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2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此外,“通信状况”也可以是上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上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以下,将通信状况包含网络的类别和基站的种类这两者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判断部220对记载在图7所示的元数据中的DLNetwork所表示的网络的类别与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进行比较。并且,判断部220对记载在图7所示的元数据中的DLNetwork所表示的基站的种类与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进行比较。另外,在DLNetwork中,记载有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网络的类别和基站的种类,数据发布服务器10以在元信息中包含该信息的方式针对数据接收终端20进行发布。另外,关于网络的类别和基站的种类,可以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降序排列。优先级例如由通信成本的大小决定。
这里,在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DLNetwork所表示的网络的类别这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且在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DLNetwork所表示的基站的种类这两个种类中存在一致的种类的情况下,即,在判断部220判断为当前能够使用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网络和基站时(步骤304a:“是”),判断部220判断为要修复缺损部分而执行文件修复进程(步骤305a)。
此外,在判断部220判断为不存在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能够利用的网络和基站中的任意一方时(步骤304a:“否”),不执行文件修复进程而结束处理(步骤306a:“否”),或者等待到能够利用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网络和基站为止(步骤306a:“是”)。在要等待到能够利用可以执行文件修复的网络和基站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304a。另外,在元数据中记载有关于是否等待至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的信息。具体而言,与图7所示的NWWaitOK对应地,在为OK的情况下等待至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时间。
通过以上进程,数据接收终端20能够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网络和基站以及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网络和基站的条件判断,能够执行利用了通信成本更低的网络的文件修复进程。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元数据中记载有DLNetwork和NWWaitOK并由数据发布服务器10通知给数据接收终端20的进程,但是也可以由数据接收终端20预先存储记载有DLNetwork和NWWaitOK的元数据。此时,根据预先存储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数据保存部240中的元数据中记载的DLNetwork和NWWaitOK,确定是否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通信状况的其他例子)
在上述的时移下载方式中,将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作为通信状况,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根据该通信状况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此外,在上述的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中,将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上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上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作为通信状况,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根据该通信状况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以下,说明通信状况的其他例子。
(通信状况的其他例子之一)
通信状况也可以是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与预先设定的电池余量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此时,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对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与上述阈值进行比较,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缺损部分。
这样,通过将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考虑为条件,由此,例如在电池余量非常少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实施下载而导致电池用尽的状况。另外,不仅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为上述阈值以上且充分的情况下,而且可以在正在充电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缺损部分。
(通信状况的其他例子之二)
通信状况也可以是数据接收终端2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此时,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对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缺损部分。
这样,通过将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考虑为条件,能够防止产生超出预想的高额通信费用。例如,即使是相同的移动通信网有时也会存在加入了定额制计划的用户和未加入定额制计划的用户,在针对未加入定额制计划的用户自动实施数据下载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超出预想的费用账单。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例如考虑仅对加入了定额制计划的用户实施自动的数据下载。
(通信状况的其他例子之三)
通信状况也可以是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预先设定的电波强度阈值之间的关系。此时,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对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电波强度与上述阈值进行比较,在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电波强度为上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缺损部分。
这样,通过将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电波强度考虑为条件,能够在从例如地下等服务区外来到地面而恢复到服务区内时自动执行下载。具体而言,考虑这样的例子:以例如从地铁中下车时恢复到服务区内为契机自动下载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
另外,在关于通信状况的其他例子的以上说明中,可以在元数据中记载各个阈值,并由数据发布服务器10通知给数据接收终端20。或者,也可以由数据接收终端20预先存储包含关于各个阈值的记载的元数据。此时,根据预先存储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数据保存部240中的元数据中记载的各个阈值,确定是否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
接着,说明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对策。以下将针对第三课题的本对策称作“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是在判断是否执行文件修复进程时,考虑了数据利用状况的构造。
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根据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即数据关联状况,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这里,所谓“数据关联状况”,表示发布数据的利用状况,是指基于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与基于上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另外,所谓过去接收数据,是指数据接收终端20过去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接收到的发布数据。具体而言,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对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与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为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用户利用发布数据之前,基于上述时移下载方式或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事先修复缺损部分。
如上所述,能够使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作为表示发布数据实际利用概率的参数,进行针对可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的条件判断,能够仅将预定的利用率阈值Z以上的数据作为对象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
这里,可根据下式(1)计算利用率阈值Z。
Z=C1/C2    (1)
其中,在上式(1)中,在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即在基于时移下载方式将DLDulation设为判断基准的情况下,C1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例如业务量少的夜间的时间段)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例如业务量多的白天的时间段)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导出上式(1)的背景如下。例如,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事先修复了所有缺损部分时的总通信成本A可表示为:
A=D×C1    (5)。
其中,D是缺损部分的数据大小。与此相对,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外产生了用户请求而在产生该请求后修复缺损部分时的总通信成本B可表示为:
B=D×C2×p    (6)。
对于通信成本B,仅在实际利用数据时进行缺损部分的修复,因此,包含有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作为表示数据实际利用概率的参数。
这里,在对式(5)与式(6)进行比较时,认为当式(5)的成本A较小时,在用户利用发布数据之前事先修复缺损部分能够将总成本抑制得较低。因此,在p为使得下式(7)成立的值时,可以说具有事先下载缺损部分的效果:
D×C1≤D×C2×p    (7)。
另外,在计算式(7)时,下式成立:
p≥C1/C2    (8)。
因此,可以说在p满足该值时实施缺损部分的事先下载为好。
基于以上情况而根据下式(1)来计算利用率阈值Z:
Z=C1/C2    (1)
此外,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对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与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为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即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满足式(8)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用户利用发布数据之前,基于上述时移下载方式,事先修复缺损部分。
使用具体值来进行说明,在通信成本C1是通信成本C2的1/10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如果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大于10%,则事先下载缺损部分是有利的,而如果小于10%,则事先下载缺损部分是不利的。
此外,还可以根据以下的式(3)计算利用率阈值Z:
Z=C3/C4    (3)。
其中,在上式(3)中,在通信状况是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即在基于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将DLNetwork设为判断基准的情况下,C3是基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例如通信费用低的WLAN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例如通信费用相对较高的移动通信网的通信成本)。
导出上式(3)的背景与导出上式(1)的背景可以说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说明。其中,根据上式(1)的导出背景,将“C1”改为“C3”、将“C2”改为“C4”、将“时移下载方式”改为“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由此,能够容易地理解式(3)的导出背景。
在以上说明的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中,需要预先计算通信成本C1、C2、C3、C4以及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因此,数据接收终端20也可以向数据发布服务器10通知自身终端的数据利用状况(利用履历)。在数据利用履历的通知中,与MBMS的接收报告进程(Reception Reporting Procedure)同样,可考虑利用HTTP等通知给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方法。接收到数据利用履历的数据发布服务器10基于该利用履历计算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此外,数据发布服务器10根据预先计算出的通信成本C1、C2、C3、C4计算式(8)的成立条件。并且,数据发布服务器10能够根据式(8)的成立条件,确定DLDulation和DLNetwork。另外,数据接收终端20也可以不将利用履历通知给数据发布服务器10,而是在自身终端中,计算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计算式(8)的成立条件,并进一步计算DLDulation和DLNetwork。
关于以上计算,可以不针对所有发布数据统一地进行计算,而是可以根据发布数据的类型分开地进行计算。例如,在作为某个用户的兴趣爱好的足球内容的利用概率高的情况下,可以计算专门针对足球内容的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即,可通过下式(2)计算利用率阈值Z:
Z=C1/C2×W    (2),
并计算满足下式(9)的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
p≥C1/C2×W    (9)。
其中,在式(2)和式(9)中,W是与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发送的发布数据中的足球内容这一类型对应的权重。
如上所述,能够结合发布数据的特征计算利用率阈值Z,因此能够进行准确度更高的计算。
(部分数据下载方式)
接着,说明针对作为第三课题的“实施文件修复的对象数据的选择”这一课题的其他对策。以下将针对第三课题的本对策称作“部分数据下载方式”。部分数据下载方式是积极地选择成为修复对象的数据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构造。以下,将发布数据中的预定部分、即用户在利用该发布数据之前应事先取得的数据称作“事先取得数据”。
数据接收终端20的通信控制部210利用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接收包含事先取得数据的发布数据。接着,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根据作为与该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判断是否要修复缺损部分(尤其是事先取得数据中的缺损部分,以下称作“未接收部分”。)。这里,所谓“数据关联状况”,是指在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即,在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未接收部分的情况下,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判断为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用户利用发布数据之前修复该未接收部分。
图9是例示在取得发布数据后(例如在图5的步骤102a后),数据保存部240所保存的发布数据的状态的图,是用于说明事先取得数据、事先取得数据中的未接收部分、事先取得数据以外的发布数据、事先取得数据以外的发布数据中的缺损部分的图。在图9中,用斜线表示发布数据整体中的已下载部分,用留白表示因缺失等造成的未下载部分(未接收部分和缺损部分)。
作为在部分数据下载方式中假定的发布数据,将运动图像、音频数据那样的、所利用的部分随时间流逝而转变的数据作为对象。因此,假定从左侧部分起依次利用发布数据。由此,具有以下特征:越往图9的左侧移动,进行利用的定时越早,越往右侧移动,进行利用的定时越靠后。以下,将接到来自用户的数据利用开始指示(例如:再现指示)后、最初利用的部分(例如:再现开始之后立即被利用的运动图像数据)称作“利用开始时数据”,将最后利用的部分(例如:再现完成时利用的运动图像数据)称作“利用结束时数据”。假如已经取得了利用开始时数据,则该利用开始时数据已经被保存到数据保存部240中,因此,即使由用户发出该发布数据的利用指示,也能够立即开始发布数据的利用。由此,可以将利用开始时数据称作进行事先取得(用户利用之前的取得)的效果特别高的数据。相反,对于利用结束时数据,即使在从用户发出发布数据的利用指示后开始了下载,有时也来得及进行数据修复,因此进行事先取得的效果相对较低。另外,在图9中,示出了包含利用开始时数据的发布数据的开头部分是事先取得数据的例子,并且示出了在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未接收部分的例子。
图10是示出部分数据下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此外,图7示出了记录在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元数据中的变量名称及其值的例子。
最初,数据接收终端20的通信控制部210利用多媒体广播取得元数据(步骤401a)和发布数据(步骤402a)。步骤401a和步骤402a的处理与图5所示的步骤101a和步骤102a的处理相同。
之后,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在判断为在发布数据中存在缺损部分时(步骤403a:“是”),接着判断在发布数据中的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步骤404a)。此时的未接收部分的大小被表示为图7所示的元数据中记载的PreDLSize。即,判断部220判断在发布数据中由PreDLSize表示的大小的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另外,数据发布服务器10以在元数据中包含与PreDLSize相关的信息的方式针对数据接收终端20进行发布。
接着,在判断部220判断为在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未接收部分时(步骤404a:“是”),针对事先取得数据的未接收部分执行文件修复进程(步骤405a)。另一方面,在判断部220判断为在事先取得数据中不存在未接收部分时(步骤404a:“否”),不执行文件修复进程而转移到下一步骤。
接着,在用户经由输入输出控制部230指示该数据的再现等而指示了利用时(步骤406a:“是”),针对发布数据的剩余的缺损部分开始进行数据修复(步骤407a)。在该步骤407中,可以应用上述时移下载方式、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以及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或者结合地应用多个方式。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来自用户的利用指示时(步骤406a:“否”),等待发出指示。
另一方面,在步骤403a中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判断为发布数据中不存在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步骤403a:“是”),不进行针对事先取得数据的未接收部分和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进行修复的处理。
图11是基于数据发布系统1的整体结构,说明以上说明的部分数据下载方式的进程的序列图。
图11的步骤501a和步骤502a与图5的步骤101a和步骤102a相同。其中,作为发布数据的数据D1、D2、D3中的数据D1是事先取得数据,数据接收终端20B取得数据D1和数据D3失败。数据接收失败的数据接收终端20B之后通过文件修复进程补全缺损部分(步骤503a和步骤504a)。在步骤503a中,由于在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未接收部分,因此在移动通信网上利用单播来补全接收失败的数据D1。之后,在由用户发出发布数据的利用开始指示时,通过文件修复进程取得剩余的缺损部分即数据D3(步骤504a)。
通过以上进程,数据接收终端20能够区分事先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事先取得数据)和不应该执行文件修复进程的数据,从而仅事先下载事先取得数据。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针对在元数据中记载有PreDLSize并由数据发布服务器10通知给数据接收终端20的进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由数据接收终端20预先存储记载有PreDLSize的元数据。此时,根据预先存储在数据接收终端20的数据保存部240中的元数据中记载的PreDLSize,进行上述步骤404a的判断。
(PreDLSize的确定方法之一)
关于部分数据下载方式的事先取得数据,可根据状况来改变其大小。以下,说明在部分数据下载方式中确定事先取得数据大小的方法。
在数据接收终端20中预先设定事先取得数据的原因是,在用户开始利用该发布数据时不产生缺损部分的下载等待时间。因此,优选的是,计算这样的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该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使得能够在发布数据的再现完成以前补全所有缺损部分。
这里,设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为x(=PreDLSize)、发布数据的总长(合计大小)为D、发布数据的再现时间为T、通信电波收发功能中的单播通信网络的平均比特率为V。如果假定事先取得数据以外的部分全部缺失,则其大小为(D-x)。由此,如果假定事先取得数据以外的部分全部缺失,则利用(D-x)/V计算其下载时间。如果能够求出使得该下载时间比数据再现时间T小的x,则能够在数据再现完成以前补全所有缺损部分。当用式子来表示时,成为下式:
x=D-TV    (4)
(其中,x满足0≤x≤D)。
以下,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以上的式子。例如,在利用100Kbps的网络下载再现时间为80秒的2Mbyte数据的状况下,可将1Mbyte确定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PreDLSize)。
这里,想到事先取得数据以外的部分全部缺失的情况为最差情况,因此,如果以满足上式的方式求出x,则能够在数据的再现完成以前补全所有数据。
(PreDLSize的确定方法之二)
在前述的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中,将作为表示数据实际利用概率的参数的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与基于利用通信时需要的通信成本C1、C2、C3、C4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设为判断基准,判断是否执行文件修复进程。不过,是否利用发布数据对于该发布数据的每个部分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考虑这一点,则能够进一步准确地判断是否执行文件修复进程。另外,作为利用率对于发布数据的每个部分而不同的例子,例如在上述的图9中,为了确认该发布数据是怎样的内容,用户参照利用开始时数据的概率高,但是反之,由于数据内容不符合用户的心意等原因,对于利用结束时数据而言,不被利用的概率高。
以下说明的确定事先取得数据大小的方法是关注于发布数据的利用概率对于数据的每个部分而不同这一点的确定方法。即,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是根据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后述的数据利用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而计算出的,所述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是基于过去从数据发布服务器10接收到的数据即过去接收数据的各个部分的利用履历而计算出的。具体而言,计算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各个部分的合计大小,作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以下,参照具体例子,说明根据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来确定事先取得数据大小的方法。
图12和图13示出了利用概率对于发布数据的每个部分而不同的例子。曲线G1、G2是发布数据的利用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在图12中示出了如下情况:数据的开头部分(利用开始时数据)的利用概率高,相反,数据的后半部分(利用结束时数据)的利用概率低。图12只是例子,但是平均而言,可以说一般是以图12所示的利用概率而转变的。但是,作为例外,如图13所示,在例如为体育节目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得分场面等精彩场面部分(相当于数据大小(d3-d2)的部分)的参照概率局部性地变高。
为了确定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数据接收终端20首先求出与过去的发布数据相关的数据利用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数据接收终端20求出的数据利用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现为图12或图13中的G1或G2。接着,例如在图12中,设概率密度函数的期望值为p1时,如图12示出的横虚线所示,求出数据利用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期望值p1之间的交点k1。当求出交点k1时,能够求出与该k1对应的数据大小d1。最后,将该数据大小d1作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PreDLSize,由此,能够根据发布数据的利用概率来确定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PreDLSize。另外,可考虑通信状况、数据种类、利用状况等来恰当地设定概率密度函数的期望值p1。
此外,例如在图13中,在设概率密度函数的期望值为p2时,如图13示出的横虚线所示,求出数据利用概率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期望值p2之间的交点k2、k3。当求出交点k2、k3时,能够求出与这些交点k2、k3分别对应的数据大小d2、d3。最后,将该数据大小(d3-d2)作为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PreDLSize,由此,能够根据发布数据的利用概率来确定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PreDLSize。另外,可考虑通信状况、数据种类、利用状况等来恰当地设定概率密度函数的期望值p2。
利用以上方法,能够事先下载数据利用概率高的部分作为事先取得数据。
(各个方式的组合)
还可分别组合地使用以上说明的各个方式,即时移下载方式、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数据利用状况自适应下载方式、部分数据下载方式、PreDLSize的确定方法之一、以及PreDLSize的确定方法之二。
作为方式组合的形式,例如上述图10示出了部分数据下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在步骤404a中判断部220判断为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未接收部分时,在步骤405a中针对事先取得数据的未接收部分执行文件修复进程。这里,可以在步骤404a与步骤405a之间,进一步包含图6所示的时移下载方式中的步骤204a或图8所示的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中的步骤304a等处理。这样,除了作为一例所说明的组合以外,还可以使用各种组合,而且还可以将各个组合条件包含在元数据中(And/Or)。
(数据发布服务器10侧的判断)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数据接收终端20的判断部220是判断是否针对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和事先取得数据的未接收部分进行修复的主体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数据发布服务器10侧进行上述判断。此时,数据接收终端20不进行该判断而请求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或事先取得数据的未接收部分。接着,当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重发请求接收部130利用通信电波收发功能从数据接收终端20接收到重发请求时,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重发判断部140响应于该重发请求,根据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此时的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与上面叙述的情况相同。
即,此时的通信状况是如下关系等: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上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电池余量与预先设定的电池余量的阈值之间的关系;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预先设定的电波强度阈值之间的关系。
此外,此时的数据关联状况表示发布数据的利用状况,可以是基于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与基于上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此时,数据发布服务器10的重发判断部140对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与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p为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20的用户利用发布数据之前,基于上述时移下载方式或网络自适应下载方式,事先修复缺损部分。此外,此时的利用率阈值Z可根据上式(1)或(3)来计算。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布系统1的作用和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发布系统1,数据接收终端20在判断为发布数据中存在缺损部分时,根据数据接收终端20和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该缺损部分。根据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来准确地判断是否应该执行缺损部分修复处理,因此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会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数据发布服务器10响应于来自数据接收终端20的表示重新发送发布数据的缺损部分的重发请求,根据数据接收终端20与数据发布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发布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该缺损部分。能够根通信状况和数据关联状况准确地判断是否应该执行缺损部分修复处理,因此,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会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在利用通信电波来修复广播电波的数据通信中的缺损部分时不会产生无谓的通信成本的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Claims (41)

1.一种数据接收终端,其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特征在于,具有:
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数据;
修复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在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该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请求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重发所述缺损部分,并且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缺损部分;以及
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该缺损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时间段进行比较,在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在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所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进行比较,在两个种类中存在一致的种类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预先设定的电池余量的阈值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预先设定的电波强度的阈值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基于所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所述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为所述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    (1)
其中,C1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W    (2)
其中,W是与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的类型对应的权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3/C4    (3)
其中,C3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作为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中的预定部分的事先取得数据,
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指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在判断为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所述未接收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未接收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取得数据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开头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通过下式来计算:
x=D-TV    (4)
其中,x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D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合计大小,T是所述数据的再现时间,V是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中的网络的平均比特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是基于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计算出的,该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各个部分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
计算所述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各个部分的合计大小作为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18.一种数据发布服务器,其具有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该数据发布服务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数据发送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数据;
重发请求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重发所述数据的缺损部分的请求;以及
缺损部分发送单元,其根据该重发请求,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缺损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该数据发布服务器还具有重发判断单元,该重发判断单元响应于所述重发请求,根据该数据发布服务器和所述数据接收终端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重发所述缺损部分,
在所述重发判断单元判断为重发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缺损部分发送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将所述缺损部分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终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基于所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是基于作为所述数据接收终端过去从该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
所述重发判断单元对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所述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为所述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重发所述缺损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    (1)
其中,C1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和该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3/C4    (3)
其中,C3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发布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将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接收终端。
24.一种数据发布系统,其包括: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接收终端;以及具有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发布服务器,该数据发布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具有:
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数据;
修复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接收终端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在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该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请求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重发所述缺损部分,并且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缺损部分;以及
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该缺损部分,
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具有:
数据发送单元,其利用所述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数据;
重发请求接收单元,其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重发所述数据的所述缺损部分的请求;以及
缺损部分发送单元,其根据该重发请求,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缺损部分。
25.一种数据发布系统中的数据发布方法,所述数据发布系统包括:具有广播电波接收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接收终端;以及具有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和通信电波收发功能的数据发布服务器,该数据发布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数据发送步骤,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的数据发送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发送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数据;
广播电波接收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所述数据;
修复判断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修复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数据中是否存在缺损部分,在判断为存在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根据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状况、以及作为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状况的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判断是否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第1通信电波收发步骤,在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的情况下,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请求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重发所述缺损部分;
重发请求接收步骤,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的重发请求接收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重发所述数据的所述缺损部分的请求;
缺损部分发送步骤,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的缺损部分发送单元根据该重发请求,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向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缺损部分;
第2通信电波收发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通信电波收发单元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接收根据该重发请求而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缺损部分;以及
存储步骤,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的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单元接收到的该缺损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时间段进行比较,在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在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中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和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网络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能够利用的基站的种类与所述预先设定的基站的种类进行比较,在两个种类中存在一致的种类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预先设定的电池余量的阈值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电池余量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进行比较,在两个类别中存在一致的类别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预先设定的电波强度的阈值之间的关系,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在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的电波强度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要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基于所述通信状况计算出的利用率阈值Z之间的关系,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对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与所述利用率阈值Z进行比较,在所述过去接收数据利用率为所述阈值Z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缺损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当前时刻与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    (1)
其中,C1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2是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段以外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1/C2)×W    (2)
其中,W是与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的类型对应的权重。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况是该数据接收终端和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之间当前签订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与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的类别之间的关系,
所述利用率阈值Z通过下式来计算:
Z=C3/C4    (3)
其中,C3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C4是基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网络利用合同以外的利用合同而利用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成本。
3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作为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中的预定部分的事先取得数据,
所述数据关联状况是指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是否存在未接收部分,
所述修复判断单元在判断为所述事先取得数据中存在所述未接收部分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数据接收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述数据之前修复所述未接收部分。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取得数据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开头部分。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通过下式来计算:
x=D-TV  (4)
其中,x是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D是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的数据的合计大小,T是所述数据的再现时间,V是所述通信电波收发功能中的网络的平均比特率。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是基于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计算出的,该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是基于作为过去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的过去接收数据的各个部分的利用履历计算出的,
计算所述过去接收数据部分利用率为预定阈值以上的各个部分的合计大小作为所述事先取得数据的大小。
4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单元利用所述广播电波接收功能,从所述数据发布服务器接收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数据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记载有所述通信状况和所述数据关联状况中的至少一方的元数据。
CN2009801377587A 2008-09-26 2009-09-14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58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8831 2008-09-26
JP2008248831A JP2010081397A (ja) 2008-09-26 2008-09-26 データ受信端末、データ配信サーバ、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配信方法
PCT/JP2009/066023 WO2010035652A1 (ja) 2008-09-26 2009-09-14 データ受信端末、データ配信サーバ、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配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5800A true CN102165800A (zh) 2011-08-24
CN102165800B CN102165800B (zh) 2013-11-27

Family

ID=4205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775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5800B (zh) 2008-09-26 2009-09-14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37180A1 (zh)
EP (1) EP2341709A1 (zh)
JP (1) JP2010081397A (zh)
KR (1) KR101267245B1 (zh)
CN (1) CN102165800B (zh)
BR (1) BRPI0919028A2 (zh)
PE (1) PE20110915A1 (zh)
RU (1) RU2502222C2 (zh)
WO (1) WO20100356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91497A (ja) * 2009-10-20 2011-05-06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1097421A (ja) * 2009-10-30 2011-05-12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受信方法
JP5075225B2 (ja) * 2010-05-31 2012-11-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放送補完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放送補完データ伝送方法、ならびに放送システム
US9213605B2 (en) 2012-01-23 2015-12-15 Intel Corporatio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nd method for MBMS file repair using HTTP servers
JP5991083B2 (ja) * 2012-08-29 2016-09-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の利用実績評価システム
US20140226549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Optimal Energy Efficient Bandwidth Aggregation System
CN105009601A (zh) 2013-02-27 2015-10-2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程序和内容供应系统
TWM487509U (zh) 2013-06-19 2014-10-01 杜比實驗室特許公司 音訊處理設備及電子裝置
US10095468B2 (en) 2013-09-12 2018-10-09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Dynamic range control for a wide variety of playback environments
JP2015133615A (ja) * 2014-01-14 2015-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データ受信方法
DE102014217027A1 (de) * 2014-08-27 2016-03-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Freischalten von Funktionen in einem Funkempfänger
JP6402031B2 (ja) * 2014-12-26 2018-10-10 東芝映像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CN105607958B (zh) * 2015-12-24 2021-06-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
JP2017130739A (ja) * 2016-01-19 2017-07-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装置及び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411A (zh) * 2000-11-06 2003-01-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JP2007219650A (ja) * 2006-02-14 2007-08-30 Kddi Corp リクエスト優先受付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070223535A1 (en) * 2006-03-23 2007-09-27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9919B2 (ja) * 2000-08-31 2007-03-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配信方法、情報受信方法、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装置、受信端末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232478A (ja) * 2000-11-06 2002-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放送データ配信方法
JP4266733B2 (ja) * 2003-07-10 2009-05-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受信装置
JP2005110013A (ja) * 2003-09-30 2005-04-21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受信プログラム
US8687607B2 (en) * 2003-10-08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5046125A1 (en) * 2003-10-28 2005-05-19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scalable and reliable multicast in tdma/tdd systems using feedback suppression techniques
JP2005328267A (ja) * 2004-05-13 2005-11-24 Next Wave:Kk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KR20060013466A (ko) * 2004-08-07 2006-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영역에서 역방향 패킷 전송을 위한단말들의 상태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JP2008205969A (ja) * 2007-02-21 2008-09-04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97194B2 (ja) * 2007-11-12 2010-07-07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539532B2 (en) * 2007-11-23 2013-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transmission manager and method of managing retransmission
US8514886B2 (en) * 2007-11-23 2013-08-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user device for receiving digital transmissions
US8499323B2 (en) * 2008-04-16 2013-07-30 Nvi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media content
KR100928397B1 (ko) * 2008-04-24 2009-11-23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송스트림 분할을 이용한 vod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411A (zh) * 2000-11-06 2003-01-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JP2007219650A (ja) * 2006-02-14 2007-08-30 Kddi Corp リクエスト優先受付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070223535A1 (en) * 2006-03-23 2007-09-27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35652A1 (ja) 2010-04-01
PE20110915A1 (es) 2011-12-28
JP2010081397A (ja) 2010-04-08
CN102165800B (zh) 2013-11-27
RU2502222C2 (ru) 2013-12-20
US20110237180A1 (en) 2011-09-29
KR101267245B1 (ko) 2013-05-24
EP2341709A1 (en) 2011-07-06
RU2011116401A (ru) 2012-11-10
BRPI0919028A2 (pt) 2015-12-08
KR20110052716A (ko)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5800B (zh)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US201901409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collaborative event-share service
TWI327872B (en)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through remote device data
CN101953116B (zh) 在融合的个人网业务环境中管理和应用终端的历史信息的系统及方法、及其融合的个人网业务服务器、移动通信和末端设备
CN1801678B (zh) 一种数字广播中的内容播放方法、系统及接收装置
CN101647307A (zh) 在通信网络中执行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43534B (zh) 带宽控制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JPH0827475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再送制御方式
CN101473577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管理通信会话的方法
TW200841620A (en) Access point multi-level transmission power and protocol based on the exchange of characteristics
CN101646076A (zh) 一种无线网络视频传送方法
US8145220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09991B (zh) 音频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2387478B (zh) 处理通讯系统中服务群组的所有权转换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1227490A (zh) 网络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024212B (zh) 提供语音服务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2118416A (zh) 汽车服务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
CN105847275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KR20140115260A (ko) 복수의 중계기가 배치된 네트워크에서의 중계기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03905483A (zh) 音视频共享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290175B (zh) 结合用户兴趣的传输内容调度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117472A (zh) 汽车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
CN101904152B (zh) 通信方法、设备和装置
JP200300925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無線通信端末
US20070008921A1 (en) Wire/wirele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service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