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4411A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4411A
CN1394411A CN01803490.XA CN01803490A CN1394411A CN 1394411 A CN1394411 A CN 1394411A CN 01803490 A CN01803490 A CN 01803490A CN 1394411 A CN1394411 A CN 1394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retransmission requesting
path
s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34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辰巳英典
植田荣治
大井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4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4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1Arrangements for counter-measures when a por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is un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L1/1678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where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is for timing, e.g. time stam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3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traffic restrictions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e.g. involving subnets or subdomai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从发送侧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对数据进行同报分发、在接收侧接收上述同报分发的数据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分发方法。在发送装置中,如经同报分发路径和上述双向通信路径中进行重发要求,分发效率低,难以确保可靠性。于是,构成发送装置的重发要求接收装置从接收装置接收重发要求,并存储于存储装置中。接着,重发控制装置根据重发要求从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数据的发送路径,在重发中可以保证分发效率高和确保可靠性。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详细说,涉及从发送侧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同一报文)分发路径对数据进行同报分发及在接收侧接收上述同报分发的数据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由因特网分发音乐数据(乐曲数据)、动画、静止画、文本数据等数字内容的服务盛行起来。在此场合,内容的传送利用例如电话线路等的双向通信。
另一方面,也利用广播作为分发数据的装置。因为该广播在单向通信的同时可以向多个用户同时发送(同报分发)同一数据,可用来进行多用户服务等。另外,上述广播现有只是模拟广播,但近年来以卫星及有线电视(CATV)作为媒体的数字广播服务日益普及,并且正在开始实施数字地上波广播服务。
在上述数字广播中,利用该传送方式,适于分发数字数据,即上述的内容。并且,由于可以使用宽带,可以在已经利用卫星的数字广播的一部分上进行上述内容的分发。在此场合,因为是从卫星对固定的接收装置进行分发,所以在单向通信的同时接收装置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稳定的接收。但是,虽说是固定接收装置,也不一定能完全接收分发的内容。所以,对于单向通信采用循环发送(carousel)方式作为分发内容的技术。
上述的循环发送方式是一种在数字广播服务中包含的数据广播中反复分发目的数据的方式,在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13818-6中定义。就是说,即使是在接收装置在第一次数据广播中接收的数据中有一部分丢失等不完全的场合,以后,与在上述循环发送方式中的分发的第二次,第三次...的接收数据合并,有可能补全上述不完全的数据。利用上述技术,可以提高单向通信的内容分发的可靠性。
但是,近来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车载无线电等移动终端到处使用,并且该移动终端正在多功能化。上述广播服务的接收功能作为该多功能化之一而增加。这就是利用上述移动终端,例如,经由数字广播服务下载音乐数据等并存储重放该音乐数据。
此处,在将利用上述广播的内容分发服务应用到上述移动终端的场合,仅仅利用上述循环发送方式很难保证内容分发的可靠性。其原因是因为与固定的接收装置不同,上述移动终端的广播服务接收状态是明显变化的。此处,如果将上述的循环发送方式的数据分发的反复次数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容分发的可靠性。然而,因为上述反复次数的增加实质上是要减少单位时间内的数据分发量,不能说是根本解决对策。
因此,作为提高上述内容分发的可靠性的方法,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1344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上述单向通信上增加利用双向通信路径的技术。即使用在上述接收装置中设置的,例如,利用电话线路等的(双向)通信功能,只对接收失败的数据(丢失数据)利用该双向通信功能进行接收。由此,在享受利用宽带的同报分发的优点的同时,可以进行解决了由单向通信产生的问题的数字内容分发服务。
另外,在特开平11-17737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上述接收装置将与上述接收失败的数据(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发送到在广播台等之中设置的发送终端,上述发送终端,根据上述信息,利用广播(单向通信),将上述接收失败的数据(数据包)再度进行分发。
利用上述数字广播的内容分发的优点是基于同报分发的数据分发的单价的低价格。
可是,在按照上述方式,例如,利用接收装置具备的双向通信功能接收丢失的数据,结果会使数据分发的单价提高。就是说,上述双向通信利用的,例如,电话线路的线路使用费通常是由上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负担。因此,例如,预定音乐数据的大部分未能接收到的移动终端,如决定经由电话线路接收上述音乐数据的丢失部分,就会出现高昂线路使用费的问题。
另外,上述数字广播的同报分发,例如,会因为天气等而使接收装置侧的接收状况发生很大的差异。就是说,天气状况恶劣时在接收装置侧易于发生数据丢失等情况,发生数据丢失的接收装置可同时,例如,利用电话线路或因特网提出重发要求以便接收数据的丢失部分(丢失数据包)。因此,在广播台侧就要确保有足够的电话线路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重发要求,并且,在利用因特网的场合,也必须确保该因特网具有相应的处理能力及带宽。可是,在像数字广播这样经宽带发送同一数据的场合,要想对应同时产生的上述重发要求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并且,对于上述的例如音乐数据的大部分未能接收到的移动终端发出的重发要求,因为只向一台移动终端发送丢失部分的数据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处理来自多个这种移动终端的重发要求可以说是更不可能的。
根据上面两点,可以认为,在上述特开2000-13440号公报中记载的将利用双向通信的技术应用于宽带广播实质上是困难的。
并且还有,在上述特开平11-17737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虽然记载有进行数据包重发的次数及时间上的限制是可能的,但与该重发要求对应的所有的数据包都利用广播发送。就是说,在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宽带的场合,例如,即使是针对一台接收装置产生的重发要求,对应数据包的分发是经由所有接收装置共有的广播进行的,可以说是极大的浪费。另外,如果进行重发的次数及时间上的限制,只有一部分数据包不能正常接收的接收装置,结果接收到的不完全的内容由于不能利用而被弃掉。就是说,一部分接收装置,不接受上述内容的分发服务。如果不接受服务的终端仅仅是一部分的话,可以说不会成为问题,但尤其是经常发生丢失数据的上述移动终端估计不断增加的现在,要实施利用广播的内容分发只利用该技术可以说是不够的。另外,在上述服务是付费的场合,即使是仅仅一部分终端不能接收服务也是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根据接收装置的接收结果实现效率更进一步提高的重发的同时,可利用上述接收结果把握接收状况及核费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分发方法。
发明概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办法。就是说,接收装置,是以接收经由利用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为前提。此处,错误检测装置检测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重发要求控制装置将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接着,接收装置,从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
另外,在与上述接收装置相对应的发送装置中,重发要求接收装置从发送装置接收到重发要求,重发要求存储装置将重发要求存储。接着,重发控制装置,根据重发要求,从同报分发路径和上述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重发数据所使用的发送路径并进行重发。
如上所述,重发可以根据来自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由发送装置通过选择重发所使用的发送路径,例如,将必须大量重发的数据包从同报传送路径发送,将比较少量重发没有问题的数据包从同报分发路径重发。结果,就可以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进行重发而引起的浪费,即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向少数接收装置地址重发数据包抑制到最小限度而有效地利用同报分发路径。另外,由利用双向通信路径进行重发可以引起的线路确保的问题及超过必需的线路能力、处理能力的准备的问题等也可以得到解决。另外,与接收装置利用双向通信路径取得大量的丢失数据包的全部的场合相比较,可以抑制线路使用费,并且可以取得确实是必需的内容。
另外,有一种构成是,在数据的接收及上述重发要求在以构成上述数据的数据包为单位进行时,构成接收装置的数据重构装置,利用由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到的重发要求所对应的数据包和正常接收的数据包重构上述数据。
另外,还有一种构成是,构成接收装置的数据选择装置,根据规定的阈值选择进行重发要求的数据。在这种构成中,通过将为补全丢失的数据包而需要花费时间的数据一开始就从重发要求的对象中排除,例如在利用双向通信路径补全丢失的数据包时,可以减少发送装置的负担。另外,由于使作为补全对象的所选择的数据的补全需要的时间短,可以抑制用户利用双向通信路径时的金钱负担。
另外,上述数据选择装置,由于通过接受由应该接收的数据的用户进行选择而无需对不需要补全的数据进行补全,可以更进一步地减轻发送装置的负担。
另外,还有一种构成是,重发要求控制装置为重发要求指定数据的重发路径。
在此构成中,丢失数据包重发时的路径可由接收装置选择,例如,对用户不重要的内容,可以利用虽然有时不能接收但不收费的同报分发路径接收,而对重要的内容利用即使收费也可以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可靠地接收,可以依照重要程度而进行选择。
另外,还有一种构成是,构成发送装置的重发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在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存储的重发要求的个数,动态地改变上述同报分发路径的传送效率或传送质量。
在此构成中,发送装置可以永远保持最佳传送效率和传送质量。
另外,还有一种构成是,将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的接收装置作为前提,广播发送控制装置发送作为数据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所不能接收的不能接收数据,重发要求接收装置接收来自接收装置的作为重发上述不能接收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重发要求存储装置存储上述重发要求,接收状况汇集装置根据存储于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汇集上述接收装置的接收状况。
在此构成中,通过在规定的定时发送不能接收的数据包,可以从重发要求的接收数把握内容的接收状况(视听率)。
另外,还有一种构成是,构成发送装置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发送作为数据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所不能接收的不能接收数据,重发要求接收装置接收来自接收装置的作为重发上述不能接收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重发要求存储装置存储上述重发要求,核费装置,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进行发送该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的认证和/或核费。
在此构成中,发送装置可以通过对内容的操作使来自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发生而进行接收装置的认证及分发对象的限制。付费数据的核费等。
此外,还有一种构成是,将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从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多个内容的接收装置作为前提,错误检测装置检测构成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包的错误,数据选择装置排除包含有包含错误的数据包的内容,在生成只由正常接收的内容组成的分发数据列表的同时,将分发数据列表显示使用户可以进行选择。
另外,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可利用计算机具体化。在此场合,构成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各个装置在计算机上使程序动作而具体化。
附图简述
图1为示出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2为内容信息数据包的构成例。
图3为内容数据包的构成例。
图4为音乐数据分时分发时的图像图。
图5为发送装置发送数据时的流程图。
图6为接收装置的数据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分发数据列表的一例的图像图。
图8为接收装置的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示出加工后的分发数据列表的一例的图像图。
图10为示出下载选曲列表的一例的图像图。
图11为示出重发要求数据包的构成例的示图。
图12为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13为发送装置的重发要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14为直观表示的构成内容的数据包重发要求的曲线图。
图15为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处理的第二流程图。
图16为示出提示用户选择重发路径的显示例的示图。
图17为示出重发要求数的曲线图。
图18为发送装置的数据率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19为示出表示内容视听率的曲线的一例的示图。
图20为示出关于重发要求的收发通信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1为数据分发系统的图像图。
实施发明的具体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实施方式予以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不是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性质的描述。此处,作为内容的一例,是以数据广播的音乐数据的分发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整体构成予以说明。
在分发音乐数据时,作为发送侧的广播台,装备有发送装置101。此处,上述发送装置101,例如,由提供分发用的音乐数据的音乐服务器102等输入音乐数据,将该音乐数据利用规定的手续加工为确定的形式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向接收装置分发。此处所谓的同报分发,指的是将规定的数据一齐向多个接收装置发送的方法。上述同报分发,具体言之是地上波数字广播、数字卫星广播有线电视(CATV)等,相应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121而进行分类。
在分发上述音乐数据时,作为接收侧的接收装置131,例如,可以是电视机、广播频道选择器、STB(机顶盒)、便携式电话等。另外,该STB是有线电视的控制盒及通信卡拉OK的终端机器等连接家用电视机提供附加功能的装置的总称。
上述接收装置131,如接收到上述同报分发的音乐数据,根据需要发送到,例如,电视机、收音机、立体声音响等重放装置132,该重放装置132,就可重放所接收到的音乐数据。另外,收发系统,由上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构成。以上为音乐数据分发时的概要,详细情况见后述。
[数据结构]
接着,对于从发送装置101向接收装置131发送的音乐数据予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上述音乐数据分发中使用的分发用数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图2所示的内容信息200及图3所示的内容数据300。
上述内容信息200,具有分发的音乐数据的目录详情,包含内容标识符301、内容名称302、内容属性303以及附加信息320。另外,在上述附加信息320中包含数据量304、数据包数305、发送方法306、核费方法307、重发要求许可308、重发要求对象地址309、重发开始时刻310、重发结束时刻311、错误纠正编码312。
上述内容标识符301,是可以单值识别分发数据的信息,内容名称302包含表示数据内容的信息,即音乐名称(曲名)及艺术家名字等等。另外,在上述内容属性303中存放有数据的种类(动画、音声、文本)及数据形式(MPEG、PCM等)。此外,上述数据量304表示与上述内容标识符301相对应的内容数据300的总量,数据包数305表示上述内容数据300分割为几个数据包进行发送。在核费方法307存放表示分发的音乐数据有偿无偿的信息,重发要求许可308表示在发送失败的场合是否可以要求重发。在重发要求对象地址309中存放在上述重发要求许可308是“可以要求”的场合要求重发的地址(URL:通用资源地址)等及电话号码等的信息。上述重发开始时刻310。重发结束时刻311合起来表示发送内容数据300的时间。就是说,上述内容信息200及内容数据300,通常,由于使用上述的循环发送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发送同一数据。所以,接收装置131,利用上述重发结束时刻311,在存在未接收的数据包时可以确定该未接收到的数据包是丢失数据包。上述错误纠正编码312是检查内容数据300中是否有异常用的位串。
上述内容数据300,是将如图4(a)所示的编码音乐数据401分割为,例如,如图4(b)所示的多个数据401~419,并且在上述数据401~419上分别添加头标336以及错误纠正编码335而构成(图4(c))。另外,上述编码是例如MPEG2-AAC及MPEG1Audio layer3等的音频编码方式。另外,上述数据410~419分别符合内容数据300的数据334,在上述头标336中包含内容标识符331,数据包标识符332和数据包大小333。
上述内容标识符331,表示在多个上述内容信息200之中,对应哪一个内容信息。另外,数据包标识符332系用于在内容数据300的分发后由接收装置发来重发要求的场合,判断要求重发哪一个数据包,例如以连号附加。另外,数据包大小333表示内容数据300的数据量。
上述内容数据300,是利用多路复用的广播波分发到接收装置,在上述循环发送方式中,如图4(d)所示,上述内容信息200以及内容数据300由发送装置101以一定周期反复发送。
[发送装置的数据分发处理]
下面,对发送装置101的内容(音乐数据)的分发处理予以说明。
首先,由音乐服务器102等输入的音乐数据401,由数据包生成装置103加工为内容数据300,由数据包存储装置109存储(图5:S501)。此时,与内容数据300对应的内容信息200也同时生成。
此处,在上述内容信息200中,存放与各音乐数据401对应的内容标识符301。此外,也可以附加上述内容名称302、内容属性303、附加信息320、附加的信息,可以附加由操作员预先输入的信息,如果是可以自动附加的内容(数据量,数据包数),也可以由上述数据包生成装置103附加。
同样,在内容数据300中也存放与音乐数据401对应的内容标识符331。
上述生成的内容信息200以及内容数据300,在暂时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09中之后或直接发送给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
接着,上述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将内容信息200发送到广播发送装置105,广播发送装置105将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200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发送到接收装置131(图5:S502)。
之后,上述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将内容数据300同样发送到广播发送装置105,该广播发送装置105,将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300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发送到接收装置131(图5:S503)。
另外,由上述广播发送装置105进行的内容数据300的发送,一直进行到与规定的内容信息200对应的内容数据300全部发送为止(图5:S504的“否”→S503→S504的“是”)。
如上所述,例如,要将一个曲子的音乐数据分发到接收装置。另外,在要发送的音乐数据有多个(此处假设为10曲)的场合,与上述同样地分发其他的音乐数据。但是,在此场合,首先在将内容信息200分发10曲数量之后,将内容数据300分发10曲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分发利用循环发送的场合,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内容信息200分发开始到内容数据300分发结束反复进行(图5:S502→S504的  “是”)。
以上是一直到发送装置101的音乐数据的分发为止的处理。
[接收装置的数据接收处理]
下面对在接收装置131中由上述发送装置101分发的内容信息200以及内容数据300的处理方法予以说明。
如果构成上述接收装置131的广播接收装置135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接收到内容信息200时,就将该接收到的内容信息200发送到广播接收控制装置134。之后,上述广播接收控制装置134将上述内容信息200发送到错误检测装置141,而错误检测装置141利用上述错误纠正编码312确认该内容信息200的接收是否正常(图6:S601)。
在上述内容信息200的接收正常的场合,上述错误检测装置141将该内容信息200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39。另外,判断为不是正常接收的内容信息200则弃掉。
另外,对上述内容信息200之后分发的多个内容数据300也以上述同样的方式由广播接收控制装置134发送到错误检测装置141,利用错误纠正编码335确认是正常接收之后,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39(图6:S602→S603)。
还有,在采用循环发送分发的场合,由上述内容信息接收处理(S601)到数据包存储处理(S603)反复进行规定的次数。
之后,如果上述广播接收控制装置134,由存储于上述内容信息200之中的重发结束时刻311判断采用循环发送方式的数据分发结束时,接着就检测数据包(内容信息200及内容数据300)的丢失(图6:S604)。还有,数据分发的结束,例如,由包含在上述内容信息200之中的重发结束时刻311确认。
上述内容信息200的丢失,可以由包含在内容数据300之中的内容标识符331对应的内容信息的丢失来判断。另外,在发送的内容信息200为多个的场合,也可由连号分配的内容标识符301的缺失来判断。
上述内容数据300的丢失可通过,例如,参照包含在内容信息200之中的内容标识符301,数据大小304以及数据包数305计算内容数据300的数目及数据344的合计而检测出来。此处,所谓与内容信息200对应的内容数据指的是具有与内容标识符301一致的内容标识符331内容数据。
另外,在检测内容数据丢失的场合,可通过参照连号分配的数据包标识符332了解到哪一个内容数据丢失。
在上述数据包丢失检测中,在上述接收到的数据包全部正常的场合,各音乐数据的内容标识符301发送到数据重构装置133(图6:S604的“是”)。接收到上述内容标识符301的数据重构装置133,由数据包存储装置139读出与该内容标识符301对应的内容信息200以及内容数据300,并根据该内容信息200和内容数据300构成音乐数据(图6:S611)。
由上述数据重构装置133构成的音乐数据,根据需要发送到例如电视机、收音机、立体声音响等重放装置132,该重放装置132,就可重放所接收到的音乐数据。另外,根据需要,可存储于图中未示出的存储装置中,按照用户的指示读出重放。
以上是接收装置131的从接收音乐数据到重放为止的处理。
[接收装置的选择处理]
接着,接收装置131接收数据包,但在该数据包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场合,或是数据包本身不能接收的场合,该数据包会丢失。特别是汽车和便携式电话等的移动终端,可以很容易想到由于进入隧道和地下街道会频繁发生丢失数据包的情况。
于是,用来取得上述丢失数据包的上述接收装置131,向上述发送装置101发送作为丢失数据包的发送要求的重发要求。
但是,可以想到,在针对具有丢失数据包的音乐数据,即不完全音乐数据的全部发送重发要求的场合,发送装置101的负荷庞大。并且,想要利用上述接收装置131取得音乐数据的用户,不一定就需要(想要)全部音乐数据。所以,上述接收装置131,在将重发要求发送给发送装置101的前段,进行对应该重发要求的音乐数据予以选择的选择处理。
构成上述接收装置131的数据选择装置142,由数据包存储装置139利用已经接收到的内容信息200及内容数据300生成,例如,图7所示的分发数据列表700(图8:S801)。该分发数据列表700的构成包括内容标识符301、由内容名称302得到的曲名701及艺术家702、数据大小304、附加信息703、接收数据量704、丢失数据信息705以及下载状态706。上述接收数据量704可由正常接收的数据包的数据334合计得出。另外,丢失数据信息705,可利用例如数据包标识符332,存储丢失的是哪一个内容数据。上述附加信息703,由包含在附加信息320中的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构成,此处并非一定必需。
上述下载状态706表示,例如,对应于内容标识符301的音乐数据处于何种状态(下载结束、有数据包丢失等)。
其次,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求出各音乐数据(与内容标识符301不同的内容)每一个的数据大小304和接收数据量704之差Dr(图8:S802)。
接着,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判断Dr(图8:S803)。
此处,如Dr=0,全部内容数据为正常下载,为了可以重放,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例如,将该内容输入到下载状态706中(图8:S803→S804)。此处假设可以重放的内容的下载状态706中输入“O”。
另外,在0<Dr<=Df_max的场合,由于通过下载一定数量的丢失的数据包可以使音乐数据毫无问题地重放,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例如,在下载状态706中输入“Δ”(图8:S803→S805)。但是,在作为上述重发要求的对象的音乐数据的内容信息200内的重发要求许可308中存放的内容是不许可重发要求的信息的场合,不能向上述下载状态706输入“Δ”。
还有,上述Df_max,表示在进行后述的重发要求之后接收丢失数据包时,分发(发送)的丢失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值。即,在Df_max大的场合,例如,即使是音乐数据的大部分不能从广播接收的场合,也可以要求重发。另外,在Df_max小的场合,在音乐数据不能从广播充分接收的场合,也不能要求重发。上述Df_max,在接收装置131上可以由用户或,例如,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自由设定。
另外,在Dr>Df_max的场合,由于丢失数据包的数据量比分发(可能分发)的丢失数据的数据量的最大值还大,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在下载状态中什么都不输入。
如对各音乐数据的每一个都进行上述的Dr判断,在下载状态706中的输入结束之后,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重构上述分发数据列表700,生成如图9所示的分发数据列表900(图8:S806)。此处所说的重构指的是将在下载状态706中没有输入的音乐数据的列表删除。
例如,在如图7所示的分发数据列表700中,可以重放的音乐数据是“A001”,“A006”,“A009”,可以要求重发的是“A004”,“A005”,“A008”。
在此示例中,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作成具有由上述广播接收控制装置134在上述下载状态706中输入“O”及“Δ”的“A001”,“A004”~“A006”,“A008”,“A009”的分发数据列表900(图9)。但是,在后述的不要求重发的场合,可以只由在上述下载状态706中输入“O”的数据,即没有丢失数据的数据生成上述的分发数据列表900。
接着,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在上述接收装置131中设置的显示器或连接的电视机等之上按原样显示上述分发数据列表900或抽取必需的项目进行显示(图8:S807)。
在图10中示出的是上述一个显示例。此处,在电视机画面1000上只将上述分发数据列表900的下载状态706、内容标识符301、曲名701、艺术家702作为下载选曲画面1002进行显示。另外,现有的电视广播等显示于TV节目表显示区域1001中。
如显示上述分发数据列表900,用户可从显示于分发数据列表900中的音乐数据中选择所需要的音乐数据(图8:S808)。还有,由于以“O”表示的音乐数据已经是可以重放的,选择的是记有“Δ”的音乐数据。此处,上述选择,例如,可以利用遥控器进行,也可由用户触摸由触摸屏构成的TV画面1000进行。
如上述用户选择了音乐数据,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例如,将该音乐数据的下载状态706改变为“▲”。另外,用户,例如,通过选择(按下)下载1003的显示,也可将与分发数据列表900的上述用户的选择相对应的下载状态706的信息也改变为“▲”。还有,在只利用没有丢失数据的数据生成上述分发数据列表900的场合,例如,用户通过只选择必需的数据,可以将不需要的数据不存储于接收装置中而直接删除。当然,用户所选择的数据,由于不包含丢失数据,可以直接重放。
如果结束下载(丢失数据包补全)的音乐数据的选择,数据选择装置142,就将与用户的选择相对应的音乐数据的丢失数据包发送给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图8:S809)。此处上述丢失数据包,可以由分发数据列表900的上述丢失数据信息705中所存放的数据包标识符332和内容标识符301组合起来而表示。
如上所述,在接收装置中,利用规定的阈值(此处是Df_max),将因为包含多个丢失数据包其丢失数据包的补全需要时间的内容一开始就从要求重发的对象中排除,则,例如,在后述的利用双向通信路径补全丢失数据包时,可以减轻发送装置101的负担。另外,由于作为补全对象所选择的内容的补全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可以抑制用户在利用双向通信路径时的金钱负担。
此外,显示成为补全对象的内容,由于用户只选择所需的内容,不需要的内容不进行补全,所以可以进一步减轻发送装置的负担。
还有,也可以在利用规定的阈值预先从要求重发的对象中排除包含大量丢失数据包的内容之后,不进行用户所选择的处理而自动地进行重发要求。
[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处理]
接着,对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进行的重发要求处理予以详细说明。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如果从数据选择装置142接收到丢失数据包的数据包标识符及与该数据包标识符相对应的内容标识符,就向发送装置101要求重发该丢失数据包。此时,该重发要求,可由电话线路或因特网等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
此处,在图11中示出上述重发要求所使用的数据包的格式的示例。在图11(a)中,构成数据包1100的接收装置标识符1101是可以单值识别进行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131的值。具体言之,可以是地址(IP地址)、电话号码等。要求种别1102,表示重发要求的内容、种类、格式等,详细见后述。重发等待时间1103表示进行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等待以数据包标识符1105指定的数据包重发的等待时间。因此,一直到在发送装置接收到重发要求的时刻上加上重发等待时间1103的时刻为止,接收装置等待重发。另外,在图11(b)的数据包1110中,指定重发等待结束时间1111代替重发等待时间1103。内容标识符1104,以及数据包标识符1105表示发送装置应该重发的数据包,与内容数据300的内容标识符331以及数据包标识符332分别对应。利用上述内容标识符1104以及数据包标识符1105两个可以单值地确定所定的数据包。但是,在数据包标识符1105中包含也可能识别内容的信息的场合,内容标识符1104并不一定需要。
此外,如图11(a)及图11(b)所示,除了对每个数据包进行重发要求之外,还可以如图11(c)的数据包1120所示,通过设置数据包数1121及多个数据包标识符1122,将多个数据包包括在一起进行重发要求。另外,也可以如图11(d)的数据包1130所示,通过设置数据包数1131及前端数据包标识符1132指定连续的多个数据包。
如上所述,通过将多个数据包一起进行指定来进行重发要求,可以减少重发要求的数据包本身。
另外,在图11中,示出关于重发要求的数据包的格式的代表性的示例,上述重发等待时间的指定方法及数据包的指定方法可以任意组合。并且,将多个数据包指定方法混用也没什么关系。在此场合,重发要求的内容,由要求种别1102识别。
另外,如从数据选择装置142接收到数据包的数据包标识符以及与该数据包标识符相对应的内容标识符,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就向发送装置101要求该丢失数据包的重发。
此时,在指定重发等待时间1103为“0”的场合,示出要求直接重发。在上述重发等待时间1103中设定的 0”以外的数字,是上述接收装置131等待重发数据包接收的时间,例如,“5分”或“15分”的数值(图12:S1202)。该时间,可由用户的输入确定,也可输入预先规定的数字。
在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设定上述重发等待时间1103之后,上述重发要求发送装置137,将如图11所示的,例如,数据包1100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到发送装置101(图12:S1203)。此时,根据包含于内容信息200中的重发要求对象地址309决定上述发送装置101。
在上述接收装置131发送重发要求之后,例如,在下面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标识符或内容标识符不正确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不允许重发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合计大小过大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已经不可能发送的场合
上述发送装置101发送要求拒绝通知的应答。
在这种场合,该应答经由应答接收装置136由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接收,该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结束重发要求的处理(图12:S1204的“是”→S1205)。
另外,在从发送装置101对重发要求发送重发要求接受的应答的场合,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将上述接受的重发要求的内容存储于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40中(图12:S1204的“否”→S1206)。
接着,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丢失数据包,在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发送的场合,经由广播接收装置135,广播接收控制装置134,错误检测装置141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39中。但是,在该存储的前段,由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检查接收到的丢失数据包,在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40内存在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信息的场合,就将该信息删除(图12:S1207→S1209)。
另外,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在规定的定时参照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40,如果已经超过确定的重发等待时间1103后发现还没有发送(不能接收)的数据包,则向发送装置101发送再度重发要求(图12:S1208→S1209)。此处,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丢失数据包,在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的场合,经应答接收装置136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39之中。但是,与上述同样,在该存储的前段,由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检查接收到的丢失数据包,在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40内存在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信息的场合,就将该信息删除(图12:S1211→S1209)。
另外,关于上述接收装置131是否经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121以及双向通信路径122中的任何一个接收丢失数据包,在以下的发送装置101的处理中予以说明。
如上述接收装置131接收丢失数据包,数据重构装置133重构音乐数据。
由上述数据重构装置133重构的音乐数据,根据需要,发送到例如电视机、收音机、立体声音响等重放装置132,该重放装置132重放所接收的音乐数据。另外,根据需要,存储于图中未示出的存储装置中,按照用户的指示读出重放。
如上所述,由接收装置,将重发要求存储于重发要求存储装置,通过确认来自发送装置的丢失数据包的接收,可靠地认识未接收到的丢失数据包,可以可靠地经由后述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丢失数据包。
[发送装置的重发处理]
此外,如经由重发要求接收装置107接收到来自上述接收装置131的重发要求,首先,重发控制装置108确认所接收到的重发要求的内容。
此处,上述重发要求,在下述等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标识符或内容标识符不正确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不允许重发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合计大小过大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已经不可能发送的场合
应答装置106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向接收装置131发送要求拒绝通知,重发处理结束(图13:S1303的“是”→S1304)。
如上所述,通过在发送装置侧判断不能发送的对重发要求的拒绝重发要求,可以回避接收装置中的不需要的重发等待。
在上述重发要求中没有问题的场合,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将与该重发要求相对应的要求受理通知,经由应答装置106,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到接收装置131(图13:S1303的“否”→S1305)。接着,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将上述接收到的重发要求存储于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10中。
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将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并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10中的重发要求汇集,决定是否利用同报分发路径121或双向通信路径122中的任何一个重发数据包(图13:S1306)。
另外,上述的汇集方法如以下的具体示例所示。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在规定的定时,读出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10中的重发要求,生成,例如,如图14所示的曲线1400。曲线1400,是对各内容(音乐数据)中的每一个直观地显示构成该内容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例如,内容A1401(音乐数据),是由赋予“0001”~“2000”的数据包标识符的2000个数据包构成的。另外,从这个曲线,构成内容A,可以读出数据包标识符=“0001”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大约7个,数据包标识符=“2000”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大约780。
从以上的汇集结果,可以判断,例如,构成内容B1404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很多,构成内容C140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很少。
此处,也可以将构成一切内容的数据包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分发,当然,由于业已发送不同的内容(例如,内容X、内容Y等),不会只为了内容A~C使用同报分发路径121。
所以,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从同报分发路径121的使用状态和上述曲线1400选择超过规定阈值,例如,重发要求数据包数超过400个的情况(作为构成内容B的数据包和构成内容A的数据包的、数据包标识符为“0700”~“2000”的数据包1403)。
与上述选择的数据包相对应的的内容标识符331以及数据包标识符332,由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向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发送。
上述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从数据包存储装置109中读出与接收到的内容标识符331及数据包标识符332相对应的数据包,经由上述广播发送装置105发送到接收装置131(图13:S1307)。
经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121接收重发数据包的接收装置131,与图6所示的接收处理同样地,进行数据的重构。
另外,也可以在经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121重发数据包时,从上述接收装置131示出的重发等待时间1103短的优先进行重发的处理。
不过,在上述规定阈值以下的数据包,即,作为构成内容C的数据包以及构成内容A的数据包的、数据包标识符“0001”~“0699”的数据包,不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分发。在此场合,构成上述接收装置131的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参照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40,关于已经超过重发等待时间的数据包,例如,包括在一起发送再度重发要求。如发送装置101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接收到再度重发要求,上述发送装置101,对利用该双向通信路径122的重发要求,由数据包存储装置109读出对应的数据包,并经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图13:S1308→S13309)。
经由上述双向通信路径122,应答接收装置136接收重发数据包的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在删除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40内的对应的丢失数据包的信息的同时,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39。以后,汇集全部数据包的音乐数据,由数据重构装置133重构,并根据需要,发送到,例如,电视机、收音机、立体声音响等重放装置132重放。
如上所述,可以根据来自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通过选择重发所使用的发送路径,例如,将必须大量重发的数据包从同报传送路径发送,将比较少量重发没有问题的数据包从同报分发路径重发。结果,就可以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进行重发而引起的浪费,即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向少数接收装置地址重发数据包抑制到最小限度而有效地利用同报分发路径。另外,由利用双向通信路径进行重发可以引起的线路确保的问题及超过必需的线路能力、处理能力的准备的问题等也可以得到解决。
另外,与接收装置利用双向通信路径取得大量的丢失数据包的全部的场合相比较,可以抑制线路使用费,并且可以取得确实是必需的内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于来自接收装置的第二次重发要求,利用双向通信路径发送丢失数据包,例如,对第二次以后的重发要求,也可以选择利用同报分发路径的重发和利用双向通信路径的重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是以音乐数据的示例作为循环发送的一个示例,如果是动画、静止画、文字数据、音声数据、程序等也没有问题。
(实施方式2)
下面,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实施方式2予以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以上述实施方式1为基础,用户可以对接收装置131指定重发路径。
就是说,在接收装置131确认图6的全部数据包是否正常(S604)时,在不正常的场合,可通过将该不正常的内容(音乐数据)进行显示,例如,提示用户为每个内容选择重发路径。
上述提示选择重发路径的示例示于图16。图16是利用,例如,上述图7所示的分发数据列表700的下载状态706,对由规定阈值假设可以下载的内容用来输入用户的指示的输入画面1600,例如,由上述数据选择装置142进行显示。
在上述输入画面1600中,在显示具有丢失数据包的内容的曲名701(此处为曲名4)的同时,对该丢失数据包的处理可利用3个按钮1601~1603进行选择。
另外,作为用户的判断的材料,显示的有与全体内容相比的正常接收数据的比例以及丢失数据包的数据量1604,预想的到接收结束的等待时间1605,选择双向通信路径122时的通信费1606等。
对于上述输入画面1600,例如,在用户选择“忽略”1601的场合,上述内容的丢失数据包没有重发要求。另外,存储于数据包存储装置139中的正常接收的数据包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删除。但是,在由于其他的用户的重发要求等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接收丢失数据包的场合,也可以将内容作为正常接收的内容进行保存。
对上述输入画面1600,例如,在用户选择“要求重发”1602的场合,作为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的重发的要求,向发送装置101发送丢失数据包的重发要求(图15:S1501的“是”→S1502→S1503)。具体言之,例如,在要求种别1102中输入“同报分发路径”的数据包1100由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到重发控制装置108。
上述接收重发要求的发送装置101,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将该重发要求存储于重发要求存储装置110中,汇集之后从同报分发路径121发送。另外,重发要求的拒绝及等待时间的设定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
接着,上述接收装置131,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接收丢失数据包(图15:S1504)。但是,经由同报分发路径的重发不一定进行。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接收丢失数据包的接收装置131,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可通过重构数据而对内容进行重放(图15:S1504→S611)。
另外,对上述输入画面1600,例如,在用户选择“立即重取”1603的场合,作为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的重发的要求,向发送装置101发送丢失数据包的重发要求(图15:S1501的“否”→S1505→S1506)。具体言之,例如,在要求种别1102中输入“双向通信路径”的数据包1100由重发要求控制装置138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发送到重发控制装置108。
在此场合,对于上述重发要求检查:
·指定的数据包标识符不正确或内容标识符不正确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不允许重发的场合
·指定的数据包已经不可能发送的场合
并且如果重发要求受到拒绝,就不进行丢失数据包的接收(图15:S1507的“是”→S1508)。
如果不拒绝上述的重发要求,就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接收上述重发要求中示出的丢失数据包(图15:S1507的“否”→S1509)。
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接收丢失数据包的接收装置131,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可通过重构数据而对内容进行重放(图15:S1509→S611)。
如上所述,重发丢失数据包时的路径可利用接收装置进行选择,例如对于用户不重要内容可利用有时不能接收但不用付费的同报分发路径接收,而对重要的内容利用即使收费也可以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可靠地接收,可以依照重要程度而进行选择。
另外,在用户,例如,进入广播达不到的地下街等处的场合选择双向通信路径,如是可以拒收广播的场所可选择同报分发路径,可根据用户的环境进行选择。
(实施方式3)
下面,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实施方式3予以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对于以上述实施方式1为基础,根据重发要求的汇集改变利用同报分发路径的通信质量的结构予以说明。
首先,示于图17的是示出由构成发送装置101的重发控制装置108汇集的重发要求数的曲线。该曲线的横轴是构成内容的数据包的发送时刻,纵轴是对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数。就是说,折线1704示出的是重发要求随经过时间的变化。
此外,数据率1703,表示的是在经由同报分发路径121发送内容时的数据率。此处所谓的数据率,是表示构成内容的数据占数据包全体的比例,例如,通过减少数据率,增加错误纠正编码,就可以提高接收装置可以纠正数据包的错误的几率,即可以改善传送质量。另外,通过增加数据率,减少错误纠正编码,虽然会降低接收装置可以纠正的错误的几率,但可以改善传送效率。
另外,上限值1701是用来改变传送条件的上限值,而下限值1702是用来改变传送条件的下限值,详细情况见后述。
此外,从以数据率80%开始广播之后起,一直到时刻1705重发要求数在上限值1701和下限值1702之间。然而,时刻1705以后一直到时刻1706,重发要求数超过了上述上限值1701。此处,重发要求数的增加,有可能是传送质量不佳。因此产生,例如,要确保可以处理重发要求的线路数,以及确保处理能力及带宽的需要。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在接收重发要求,重发要求数超过上述上限值的场合,指示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或数据包生成装置103)减少数据率(图18:S1801→S1802的“是”→S1803)。
接受上述指示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例如,将数据率变成60%发送内容。
如上所述,通过减小数据率,会使传送效率降低,但可以使传送质量提高。就是说,通过减小数据率可以减少重发要求。
另外,例如,从时刻1701至时刻1709,重发要求数下降到上述下限值1702以下。此处,重发要求数减小,可以说是传送效率变坏。因此,上述重发控制装置108指示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增加数据率(图18:S18504的“是”→S1805)。
接受上述指示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例如,将数据率变成70%发送内容。
另外,上述上限值,例如,可由处理重发要求的线路数、处理能力及带宽等确定,可自动维持与系统相应的数据率。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传送要求动态地改变利用同报分发路径的内容的数据率,可以维持最佳传送效率及传送质量。
另外,不一定需要立刻在发送条件中反映重发要求数。将重发要求数作为传送结果的信息蓄积起来,可以在传送线路网的构建及传送方式的改善中作为可靠性高的资料使用。
(实施方式4)
下面,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实施方式4予以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对于以上述实施方式1为基础,根据重发要求的汇集参照视听率的结构予以说明。
图19为示出接收状态汇集装置111根据重发要求数计算出的内容的视听率的曲线示例图。曲线1900的纵轴表示数据包的发送时刻,横轴表示根据对在该时刻发送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数计算出的视听率。重发要求是由接收装置131经由双向通信路径122向发送装置101发送的。
关于重发要求的收发,在实施方式1中已经详细叙述。不过,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述,重发要求只有在同报数据包的接收失败的场合,由接收装置发送。
因此,重发要求数,不反映接收发送数据的接收装置的数目。
为了从接收装置可靠地接受重发要求,上述接收状态汇集装置111,指示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发送不能接收的数据包。上述所谓的不能接收的数据包是未发送的数据包或包含错误栅距的数据包。上述不能接收的数据包,例如,可以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每经过一定的数据包数等等,根据设定的条件而发生。
使其发送的不能接收的数据包的信息,例如,保持于图中未示出的存储装置中。接着,通过将由接收装置131接收的重发要求指定的数据包标识符与不能接收的数据包的信息进行比较,可识别产生重发要求的原因。就是说,对于不能重发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数表示必须接收该数据包的接收装置数,通过除以接收装置的总数就可以得到该数据包的视听率。
图19的视听率1903,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使数据包发生不能接收时而取得的视听率沿着时间序列画出的曲线图。在图19中,可参照与发送内容1901和发送时刻1902相对应的视听率。
如上所述,通过在设定的定时发送不能接收的数据包可以把握内容的接收状况(视听率)。
(实施方式5)
下面,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实施方式5予以说明。在实施方式5中,对于以上述实施方式1为基础,利用重发要求对内容核费的结构予以说明。
图20示出在发送装置101及接收装置131之间就重发要求收发的通信的示例。用户2001为接收装置131的使用者。
首先,构成发送装置101的核费装置112,例如,利用广播发送控制装置104,发送发送装置101使其发生不能接收的数据包。接收到上述不能接收的数据包接收装置131,对该不能接收的数据包发送重发要求2003。
上述重发要求2003,利用实施方式1中记述的顺序,从接收装置131向发送装置101发送。构成接收上述重发要求2003的发送装置101的核费装置112,接着对重发要求2003,发送认证要求2004。另外,上述认证要求2004,是一个要求返回用来识别进行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的信息的通知。
构成上述接收装置131的核费对应装置143,如接收到上述认证要求2004,就对使用者2002进行认证要求2005。该认证要求2005,例如,是提示输入密码和用户ID的动作。
接着,由上述使用者2002输入的,例如,密码及用户ID作为认证应答2006从接收装置131发送到发送装置101。
但是,对上述认证要求2004,在利用上述接收装置131保持的信息,例如,接收装置的识别信息,或设定的使用者的信息及接收数据用的密钥信息等,可以认证应答的场合,不对用户进行认证要求2005及认证应答2006,发送认证应答2006也没关系。
构成上述发送装置101的应答装置106,如判断认证应答2006正确,就向接收装置131发送核费通知2008。但是,在如判断认证应答2006不正确的场合,就不进行由核费通知2008、2009以及核费应答2010构成的核费手续2015,将重发要求的拒绝通知以重发应答2020发送,处理结束。
在上述核费通知2008中,包含有收费数据的使用费及支付方法。上述接收装置131,向用户2001发送核费通知2009。上述核费通知2009,在将接收装置2000提示的核费信息通知使用者的同时,还提示用户选择支付不支付及将支付所必需的信息输入。接着,将由上述用户2001输入的核费应答2010发送到发送装置101。
对上述接收装置131,在事前设定核费承诺及支付信息的场合,不向使用者进行核费通知2009及核费应答2010,发送核费应答2011也可以。发送装置101,如判断核费应答2011正确,就将与重发要求2003相对应的要求受理通知作为重发应答2020发送到接收装置131。
接着,上述接收装置131,发送由重发要求2003指定的重发数据2013而结束处理。上述接收装置131,如以重发应答2012通知重发要求受理,就等待重发数据,重发数据2013全部接收到以后就借书处理。另外,在免费数据的场合,不进行核费手续2015,在认证应答2006之后,发送重发应答2020,重发数据2013。
另外,不管核费,通过进行由认证要求2004,及认证应答2006组成的认证手续2014,发送装置101可得到接收装置131的详细信息,例如可以用作在实施方式4中叙述的视听率调查的一部分。
或者,可以根据获得的接收装置的信息,由所定的条件对接收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使接收装置的控制程序只有特定的机种可以接收,有年龄限制的数据只有超过限制年龄的使用者才能接收等等。
在图20中,是利用双向通信路径122进行重放数据2013的发送,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121也可以。在利用广播路径重发付费数据的场合,将重放数据2013加密编码,解码用的密钥信息利用重发应答2012通知,只有完成核费手续2015的接收装置才能作为对象实现同报发送。另外,也可以将认证手续2014及核费手续2015合并实现一次要求和一次应答。
如上所述,通过发送装置对内容进行操作使接收装置发生重发要求,可以进行接收装置的认证和分发对象的限制,付费数据的核费等等。
(实施方式6)
下面,对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收发系统的实施方式6予以说明。在实施方式6中,对于以上述实施方式1为基础,相互间具有同报分发路径及双向通信路径的结构予以说明。
图21为示出利用对同报分发路径可以发送及接收的收发装置的数据分发系统。收发装置2102~2104为具有图1的发送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31的各个装置103~110以及装置133~142的收发装置。
收发装置2102~2104,在可以利用同报分发路径121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同时,还利用双向通信路径122相互连接。例如,上述收发装置2102,利用同报分发路径121,对收发装置2103及2104可以进行同报发送。对双极的同报发送及接收可以利用实施方式1中所叙述的手续。同样,利用实施方式1中所叙述的手续,收发装置2103及2104在接收同报数据的同时,经由通信路径2101对接收失败的数据发出重发要求,重放数据由广播路径2100或通信路径2101传送。
上述的同报发送、重发要求、数据重发、在收发装置2103和收发装置2102、2104之间,在收发装置2104和收发装置2102、2103之间,完全同样地进行。
构成上述数据分发系统的收发装置的数目没有限制,在任意台数收发装置之间,都可利用广播路径及通信路径构筑网络。各个收发装置利用同报分发路径121发送大量或具有同报性的数据,通过利用双向通信路径122传送补全同报发送的数据及装置间的个别数据,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数据收发。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收发装置,分开使用同报通信路径和双向通信路径,可以构筑高效且柔性地分发数据的传送网络。
如上所述,在发送装置中,根据发自接收装置的重发要求选择重发利用的发送路径,例如,将必须大量重发的数据包从同报传送路径发送,将比较少量重发没有问题的数据包从同报分发路径重发。结果,就可以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进行重发而引起的浪费,即将利用同报分发路径向少数接收装置地址重发数据包抑制到最小限度而有效地利用同报分发路径。另外,由利用双向通信路径进行重发可以引起的线路确保的问题及超过必需的线路能力、处理能力的准备的问题等也可以得到解决。也即可应用于由发送侧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对数据进行同报分发、在接收侧接收上述同报分发的数据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分发方法。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删除)
2.(删除)
3.一种接收装置,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以数据包为单位构成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包的错误的错误检测装置,
基于具有错误的数据包及规定的阈值,选择作为有错误的数据包的重发要求的对象的数据的数据选择装置,
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只对上述数据选择装置选择的数据发送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控制装置,
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
利用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到的上述重发要求所对应的数据包和正常接收的数据包重构上述数据的数据重构装置。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选择装置接受由用户对应该接收的数据的选择,同时
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只对上述用户所选择的数据发送重发要求。
5.一种接收装置,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装置,
包含上述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中包含该数据的重发路径,且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重发要求控制装置,以及
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接收单元。
6.(删除)
7.(删除)
8.(删除)
9.一种发送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接收装置,
存储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以及
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同时,经由所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该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控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的个数选择上述数据发送路径。
11.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重发与超过规定阈值的个数的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要求在以构成上述数据的数据包为单位进行发送的同时,上述发送路径以上述数据包为单位进行选择。
13.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根据包含于上述重发要求中的接收装置的重发等待时间信息决定构成上述数据的数据包的重发顺序。
14.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通过根据上述接收装置发送的重发要求指定的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发送数据。
15.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的个数,动态地改变在上述同报分发路径上的传送效率或传送质量。
16.一种发送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发送不能接收的不能接收数据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要求重发上述不能接收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
存储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以及
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汇集上述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汇集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状态是各数据的视听率。
18.一种发送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发送不能接收的不能接收数据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要求重发上述不能接收的数据的重发要求接收装置,
存储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以及
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对发送该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进行认证和/或核费的核费装置。
19.一种发送方法,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0.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数据的发送装置中,执行以下步骤: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1.一种用来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该程序在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的发送装置中,执行以下步骤: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2.一种广播数据分发方法,从发送侧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对数据进行同报分发,并在接收侧接收上述同报分发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步骤,
将上述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发送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3.一种接收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接收从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多个内容,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构成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包的错误的错误检测装置,以及
排除包含有包含上述错误的数据包的内容,在生成只由正常接收的内容组成的分发数据列表的同时,将该分发数据列表显示使用户可以进行选择的选择装置。

Claims (23)

1.一种接收装置,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装置,
将上述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重发要求控制装置,以及
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接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数据的接收及上述重发要求在以构成上述数据的数据包为单位进行时,利用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到的重发要求所对应的数据包和正常接收的数据包重构上述数据的数据重构装置。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具有错误的数据包及根据规定的阈值选择进行重发要求的数据的数据选择装置,同时
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只对利用上述数据选择装置所选择的数据发送重发要求。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选择装置接受由用户对应该接收的数据的选择,同时
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只对上述用户所选择的数据发送重发要求。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要求控制装置对上述重发要求指定上述数据的重发路径。
6.一种接收方法,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步骤,
将上述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重发要求步骤,以及
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接收步骤。
7.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的接收装置中,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步骤,
将上述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重发要求步骤,以及
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接收步骤。
8.一种用来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该程序在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的接收装置中,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步骤,
将上述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重发要求步骤,以及
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上述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接收步骤。
9.一种发送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接收装置,
存储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以及
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同时,经由所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该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控制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的个数选择上述数据发送路径。
11.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由上述同报分发路径重发与超过规定阈值的个数的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要求在以构成上述数据的数据包为单位进行发送的同时,上述发送路径以上述数据包为单位进行选择。
13.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根据包含于上述重发要求中的接收装置的重发等待时间信息决定构成上述数据的数据包的重发顺序。
14.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通过根据上述接收装置发送的重发要求指定的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发送数据。
15.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发控制装置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的个数,动态地改变在上述同报分发路径上的传送效率或传送质量。
16.一种发送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发送不能接收的不能接收数据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要求重发上述不能接收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
存储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以及
根据存储于上述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汇集上述接收装置的接收状态的接收状态汇集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记载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状态是各数据的视听率。
18.一种发送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发送不能接收的不能接收数据的广播发送控制装置,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要求重发上述不能接收的数据的重发要求接收装置,
存储上述重发要求的重发要求存储装置,以及
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中的重发要求对发送该重发要求的接收装置进行认证和/或核费的核费装置。
19.一种发送方法,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接收装置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0.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由发送装置同报分发数据的发送装置中,执行以下步骤: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1.一种用来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该程序在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同报分发数据的发送装置中,执行以下步骤:
经由可以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接收发自作为上述数据的发送对象的上述接收装置的作为重发上述数据的要求的重发要求的接收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2.一种广播数据分发方法,从发送侧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对数据进行同报分发,并在接收侧接收上述同报分发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步骤,
将上述要求重发包含错误的数据的重发要求经由可双向发送数据的双向通信路径进行发送的发送步骤,
根据上述重发要求,从上述同报分发路径或双向通信路径中选择用来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发送路径的选择步骤,以及
经由上述选择的发送路径重发与上述重发要求相对应的数据的重发步骤。
23.一种接收装置,经由以广播波作为媒体的同报分发路径接收从发送装置同报分发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多个内容,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构成上述接收到的数据的数据包的错误的错误检测装置,以及
排除包含有包含上述错误的数据包的内容,在生成只由正常接收的内容组成的分发数据列表的同时,将该分发数据列表显示使用户可以进行选择的选择装置。
CN01803490.XA 2000-11-06 2001-11-05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Pending CN13944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7088/2000 2000-11-06
JP2000337088 2000-11-06
JP2000360614 2000-11-28
JP360614/2000 2000-1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4411A true CN1394411A (zh) 2003-01-29

Family

ID=2660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3490.XA Pending CN1394411A (zh) 2000-11-06 2001-11-05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20095636A1 (zh)
EP (1) EP1235383A1 (zh)
CN (1) CN1394411A (zh)
WO (1) WO2002037763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1265C (zh) * 2004-01-16 2007-10-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接收方法
CN1792056B (zh) * 2003-05-16 2010-09-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组播内容的可靠接收
CN101286826B (zh) * 2007-04-10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频网的广播数据的重发方法
CN102165800A (zh) * 2008-09-26 2011-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CN101091373B (zh) * 2004-12-28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2571309A (zh) * 2004-12-28 2012-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
CN101176359B (zh) * 2005-04-07 2012-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捕获无线广播网络的信号
CN102934457A (zh) * 2010-05-31 2013-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广播插补数据传输装置及广播插补数据传输方法和广播系统
CN103686247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异步的视频分发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9298B2 (en) * 1998-03-11 2004-09-28 Overture Services, Inc. Technique for locating an item of interest within a stored representation of data
US7403994B1 (en) * 2000-08-29 2008-07-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doing business over a network by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on a network during time slots
JP3912091B2 (ja) * 2001-12-04 2007-05-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595405B1 (en) * 2003-02-18 2019-12-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edia data in nal units over rtp
MY136056A (en) 2003-02-18 2008-08-29 Nokia Corp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US7400889B2 (en) * 2003-04-01 2008-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alable quality broadcast service in a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0307947D0 (en) * 2003-04-05 2003-05-14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pairing broadcast dropout
EP1482671A1 (en) * 2003-05-28 2004-12-01 Motorola In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183586B2 (ja) * 2003-09-12 2008-11-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US8463627B1 (en) * 2003-12-16 2013-06-11 Ticketmast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euing requests and providing queue status
US20050201471A1 (en) * 2004-02-13 2005-09-15 Nokia Corporation Picture decoding method
US8230093B2 (en) * 2004-02-18 2012-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iable broadcast
US7296205B2 (en) 2004-02-18 2007-11-13 Nokia Corporation Data repair
WO2005104421A1 (en) * 2004-03-29 2005-11-03 Nokia Corporation Data repair enhancements for multicast/broadcast data distribution
US9124907B2 (en) * 2004-10-04 2015-09-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Picture buffering method
JP4774758B2 (ja) * 2005-03-02 2011-09-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再送制御方法
US20090196226A1 (en) * 2006-06-08 2009-08-06 Tadahide Shibao Broadcast receiving terminal device, broadcast receiv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EP1901468B1 (de) * 2006-09-13 2012-10-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Kodierung eines berührungslosen Schaltsystems
KR100772417B1 (ko) * 2006-09-26 2007-11-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이렉트 링크를 이용한 무선네트워크 통신 방법 및 그장치
US8004994B1 (en) * 2006-11-01 2011-08-23 Azimuth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ly analyzing performance of a device under test
US8132070B2 (en) * 2008-06-19 2012-03-06 Sony Corporation Using different physical interface to request retransmission of packet lost on unidirectional interface
KR101891618B1 (ko) 2010-11-02 2018-08-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비실시간 서비스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689049B2 (en) * 2011-11-03 2014-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rrective actions based on probabilities
FR3032077B1 (fr) * 2015-01-27 2018-03-16 Eutelsat S A Procede de diffusion multipoint d'un flux de donnees au format ip
JP6414913B2 (ja) * 2017-03-24 2018-10-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7565A (ja) * 1991-12-11 1993-07-02 Hitachi Ltd 衛星通信を用いたデ−タ伝送方法
JPH06225231A (ja) * 1993-01-26 1994-08-12 Toshiba Corp 車載用表示装置
JP3268874B2 (ja) * 1993-02-26 2002-03-25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通信衛星を利用した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H08263410A (ja) * 1995-03-20 1996-10-11 Fujitsu Ltd 受信装置
US5844918A (en) * 1995-11-28 1998-12-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gital transmission/receiving metho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JPH1188251A (ja) * 1997-09-04 1999-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機、受信機、並びに、データ通信方法
JP3077750B2 (ja) * 1998-04-16 2000-08-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データのシリアル転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00013440A (ja) * 1998-06-23 2000-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0036849A (ja) * 1998-07-17 2000-02-02 Nec Eng Ltd 無手順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無手順通信方法並びに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772209B1 (en) * 2000-04-06 2004-08-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thod for rule-based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tent in a distributed hierarchy of storage devices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056B (zh) * 2003-05-16 2010-09-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组播内容的可靠接收
US8463250B2 (en) 2003-05-16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iable reception of broadcast/multicast content
CN101873541B (zh) * 2003-05-16 2013-03-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组播内容的可靠接收
CN100341265C (zh) * 2004-01-16 2007-10-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接收方法
US7502316B2 (en) 2004-01-16 2009-03-10 Ntt Docomo, Inc.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ceiving method
CN101060390B (zh) * 2004-01-16 2010-06-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接收方法
CN101091373B (zh) * 2004-12-28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2571309A (zh) * 2004-12-28 2012-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
CN101176359B (zh) * 2005-04-07 2012-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捕获无线广播网络的信号
CN101286826B (zh) * 2007-04-10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频网的广播数据的重发方法
CN102165800A (zh) * 2008-09-26 2011-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CN102165800B (zh) * 2008-09-26 2013-11-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布服务器、数据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发布方法
CN102934457A (zh) * 2010-05-31 2013-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广播插补数据传输装置及广播插补数据传输方法和广播系统
CN103686247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异步的视频分发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37763A1 (fr) 2002-05-10
EP1235383A1 (en) 2002-08-28
US20020095636A1 (en) 200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94411A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广播数据的分发方法
CN1293504C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处理终端、方法和设备以及记录介质
CN1194538C (zh) 电视广播设备和方法
CN1200364C (zh) 使用服务器的方法和设备、服务器预订控制设备
CN1274152C (zh) 信号生成与广播
CN1231042C (zh) 通过网络传送媒体服务和应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294711C (zh) 节目提供方法及播出系统和服务器
CN1278557C (zh) 信息传递系统与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与方法
CN1324913C (zh) 一种向移动终端递送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CN1280740A (zh) 下载数据
CN1167270C (zh) 内容分配方法、预订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245014C (zh) 接收机/译码器动作
CN100348021C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288907C (zh) 信息处理设备、电子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媒体
CN1572106A (zh) 用于接收机/解码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198862A (zh) 对比资料及通过引用加入的软件
CN1598854A (zh) 通信终端、记帐设备、业务提供设备和程序
CN1579072A (zh) 一种多媒体通信的数据结构、方法和系统
CN1438802A (zh) 显示设备、显示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和显示系统
CN1791205A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及方法、程序、数据记录系统及装置
CN1311589A (zh) 数字内容分配系统、漫游服务器、信息处理器及其方法
CN100343836C (zh) 信息获取装置和信息提供装置
CN1299504C (zh) 数据流发送装置及其方法以及分发系统
CN1254469A (zh) 从发送的数据流中提取数据段
CN1878083A (zh) 记录应用使用网络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