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3444A - 光记录介质、光记录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记录介质、光记录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3444A CN102163444A CN2011100438224A CN201110043822A CN102163444A CN 102163444 A CN102163444 A CN 102163444A CN 2011100438224 A CN2011100438224 A CN 2011100438224A CN 201110043822 A CN201110043822 A CN 201110043822A CN 102163444 A CN102163444 A CN 1021634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record
- layer
- playback
- optical re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79—Width or depth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提供光记录介质、光记录再现方法。能够使具有伺服层和记录再现层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增大。该光记录介质(10)具有多层记录再现层(14)和伺服层(18),其中,伺服层(18)上的凹槽及平台这两者构成为能够利用长波长的伺服用光束(270)来进行循轨控制,记录再现层(14)构成为能够利用波长比伺服用光束的波长短的记录再现用光束(170)来记录信息,而且,利用凹槽和平台这两者来进行循轨,以此在记录再现层(14)上形成记录标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层记录再现层的光记录介质及对该光记录介质的光记录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视听数字动画内容或记录数字数据,广泛利用着CD-DA、CD-ROM、CD-R、CD-RW、DVD-ROM、DVD-R、DVD+/-RW、DVD-RAM、Blu-ray Disc(BD)等光记录介质。其中,就所谓下一代DVD标准之一的BD而言,将用于记录再现的激光的波长缩短至405nm,将物镜的数值孔径设定为0.85。就符合BD标准的光记录介质而言,以0.32μm的间距形成轨道。这样,通过光记录介质上的1层记录再现层,能够实现25GB以上的记录再现。
然而,预计今后动画或数据的容量会日益增大。因此,正研究着如下方法:使光记录介质采用多层的记录再现层,从而使光记录介质的容量增大。关于BD标准的光记录介质,也已提出了如下技术:设置6层~8层的记录再现层,以此实现都达到200GB的超大容量(参照非专利文献1、2)。
另一方面,就光记录介质采用多层记录再现层而言,在各记录再现层上形成有凹槽(groove)/平台(land)等循轨控制(tracking control)用凹凸,所以每设置各层都必须使用用于形成该凹凸的作为母版的压模。因此,其层数越多则该压模的使用次数越多,所以可能会使制造成本增大。
于是,近年来提出了如下技术:在光记录介质上分别独立地设置伺服层和记录再现层,一边利用伺服专用激光从伺服层获取循轨信号,一边利用记录用激光在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参照专利文献1、2、3)。若采用这个技术,则各记录再现层不再需要用于赋予循轨信息的凹凸(沟槽),所以在制造时也无需使用记录再现层用压模,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637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8-97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9-10471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Ichimura et.al.,Appl.Opt,45,1974-1803(2006)
非专利文献2:K.Mishima et.al,,Proc.of SPIE,6282,62820I(2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2、3所记载的光记录介质中存在如下问题:要使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密度增大,则必须缩小伺服层的轨道间距。
例如,专利文献2的光记录介质采用利用一种激光来照射伺服层和记录再现层的结构,所以伺服层上的轨道间距和记录再现层上的轨道间距相同。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容量受到伺服层上的轨道间距的制约。
例如,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光记录介质中,使照射至伺服层的激光的波长和照射至记录再现层的激光的波长互不相同。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容量受到照射伺服层或记录再现层上的光点尺寸大者的限制,所以即使是波长互不相同的激光,也对光读写头侧的光学系统进行改良以使光点直径变得相同。然而,还是存在如下问题:在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容量受到伺服层上的轨道间距的制约的问题上,仍没有任何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来使具有伺服层和记录再现层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容量增大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通过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专心研究,利用如下手段来实现了上述目的。
即,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用于循轨控制的凹槽及平台的伺服层,而且,在利用上述伺服层来进行循轨控制的同时,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上述伺服层上的上述凹槽及平台这两者,构成为能够利用长波长的伺服用光束来进行循轨控制,上述记录再现层,构成为能够利用波长比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短的记录再现用光束来记录信息,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与上述伺服层上的上述凹槽和上述平台之间的间距相同。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远离光入射面的一侧,上述记录再现层对于上述伺服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靠近光入射面的一侧,上述伺服层对于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在630nm~680nm的范围内,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的波长在380nm~450nm的范围内。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小于0.74μm,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小于0.37μm。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在0.6μm~0.7μm的范围内,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在0.30μm~0.35μm的范围内。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伺服层设置在与光入射面的相距距离小于0.6mm的位置。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伺服层设置在与光入射面的相距距离小于0.4mm的位置。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伺服层和与该伺服层相邻的上述记录再现层之间的层间距离,与多个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间距离之一相等。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具有6层以上的上述记录再现层。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就多个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间距离而言,交替地设定有第一距离和与该第一距离不同的第二距离。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光记录再现方法,利用上述伺服层来进行循轨,同时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上述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用于循轨制御的凹槽及平台的伺服层,其特征在于,通过长波长的伺服用光束面,利用上述凹槽及上述平台这两者来进行循轨,并通过波长比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短的记录再现用光束,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形成记录标记,由此使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与上述凹槽和上述平台之间的间距相同。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在利用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照射上述记录标记来进行再现时,利用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的反射光来进行循轨控制。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将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远离光入射面的一侧,并使上述记录再现层对于上述伺服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使上述伺服用光束透过上述记录再现层来照射上述伺服层,由此进行循轨控制。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将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靠近光入射面的一侧,并使上述伺服层对于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使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透过上述伺服层来照射上述记录再现层,由此进行记录或再现。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将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设定在630nm~680nm的范围内,将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的波长设定在380nm~450nm的范围内。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将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小于0.74μm,由此使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小于0.37μm。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设定为0.6μm~0.7μm的范围内,由此使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在0.30μm~0.35μm的范围内。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利用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来在上述伺服层上记录信息。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光记录再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将上述伺服层设置在与光入射面的相距距离小于0.4mm的位置。
发明效果
若采用本发明,则即使不使伺服层上的轨道间距变小,也能够使记录再现层的记录容量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现的光读写头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上述光记录介质的叠层结构的剖视图。
图3A、图3B是放大示出了上述光记录介质的叠层结构和记录步骤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光记录介质的叠层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用于对该光记录介质10进行记录再现的光读写头90的结构。光读写头90具有第一光学系统100和第二光学系统200。第一光学系统100是对光记录介质10的记录再现层组14进行记录再现的光学系统。第二光学系统200是指,在第一光学系统100对记录再现层组14记录信息时,利用后述的伺服层18来进行循轨控制的光学系统。
从第一光学系统100的光源101出射且具有相对短的蓝色波长380~450nm(在此为405nm)的发散光束170,透过具有球面像差修正单元193的准直透镜153,并透过第二光学系统200的波长选择滤光片260后入射至偏振分束器152。入射至偏振分束器152的光束170透过偏振分束器152,进而透过1/4波片154而变换为圆偏振光,然后被物镜156变换为会聚光束。该光束170会聚于在光记录介质10的内部所形成的多层记录再现层组14中任一层记录再现层上。
物镜156的口径受到光阑155的限制,其数值孔径NA为0.70~0.90(在此为0.85)。例如,被记录再现层组14反射的光束170透过物镜156、1/4波片154,变换为与往路相差90度的直线偏振光,然后被偏振分束器152反射。此外,该偏振分束器152具有波长选择特性,反射来自第一光学系统100的光源101的光束170,而始终使后述的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具有相对长的红色波长的光束270透过。
被偏振分束器152反射的光束170透过聚光透镜159而变换为会聚光,并经由柱面透镜157入射至光检测器132。光束170在透过柱面透镜157时被赋予像散(astigmatism)。
光检测器132具有未图示的4个受光部,各受光部分别输出与接收到的光量相对应的电流信号。利用这些电流信号来能够生成如下信号,即,借助像散法来测得的聚焦误差(下面,称之为“FE”)信号、借助只限于再现时的推挽方式(push-pull method)来测得的循轨误差(下面,称之为“TE”)信号、在光记录介质10上记录的信息的再现信号等。将FE信号及TE信号放大至所期望的电平以及接受相位补偿,然后反馈至致动器(actuator)191及192来执行聚焦控制及循轨控制。此外,只在再现时利用借助第一光学系统100的循轨控制。
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光源201出射的波长为630~680nm(在此为650nm)的红色发散光束270,透过具有球面像差修正单元293的准直透镜253,并入射至偏振分束器252。入射至偏振分束器252的光束270透过偏振分束器252,进而透过第二光学系统用的1/4波片254而变换为圆偏振光,然后被波长选择滤光片260反射,并透过与第一光学系统100共享的偏振分束器152。该光束270进而被物镜156变换为会聚光束,会聚于在光记录介质10的内部形成的伺服层18上。被伺服层18反射的光束270透过物镜156及偏振分束器152后被第二光学系统200的波长选择滤光片260反射,并在1/4波片254变换为与往路相差90度的直线偏振光,然后被偏振分束器252反射。被偏振分束器252反射的光束270透过聚光透镜259而变换为会聚光,并经由柱面透镜257入射至光检测器232。光束270在透过柱面透镜257时被赋予像散。
光检测器232具有未图示的4个受光部,各受光部分别输出与接收到的光量相对应的电流信号。利用这些电流信号来能够生成如下信号,即,借助像散法来测得的聚焦误差(FE)信号、借助推挽方式来测得的循轨误差(TE)信号。此外,在伺服层18上也记录有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再现信号。
在利用第一光学系统100对记录再现层组14记录信息时,将第二光学系统200的TE信号放大至所期望的电平以及进行相位补偿,然后反馈至致动器191及192来进行循轨控制。其结果,基于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循轨控制,第一光学系统100对记录再现层组14记录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已记录在记录再现层组14中的信息进行再现时,第一光学系统100利用记录再现层组14上的记录标记来独自进行循轨控制。另一方面,当然也可以利用该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循轨控制来进行再现。
图2放大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的剖面结构。
光记录介质10采用外径约为120mm且厚度约为1.2mm的圆盘形状。该光记录介质10从光入射面10A侧起依次具有覆盖层11、记录再现层组14及中间层组16、间隔层17、伺服层18、支撑基板12。
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再现层组14具有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分别采用能够记录信息的结构。该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采用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若从第一光学系统100向该平面结构照射高能量的记录用光束170,则在该平面结构上形成记录标记。此外,该记录再现层组14的种类,有虽能够追加记录信息但无法擦写的写一次型记录再现层和能够擦写信息的可擦写型记录再现层。
支撑基板12是厚度为1.0mm且直径为120mm的圆盘形状的基板,用于确保光记录介质应具备的厚度(约1.2mm),在该支撑基板12的光入射面10A一侧的面上形成有伺服层18。具体地说,在支撑基板12的光入射面10A一侧,从其中心部附近向外缘部以螺旋状形成有平台18A及凹槽18B。该平台18A及凹槽18B成为循轨控制用凹凸(沟槽),用于引导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光束270。
此外,支撑基板12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玻璃、陶瓷、树脂。从成型容易的观点来看,在这些材料中应优先采用树脂。树脂可以采用聚碳酸酯树脂、烯烃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硅树脂、氟类树脂、ABS树脂、聚氨酯树脂等。从可加工性等观点来看,在这些树脂中,应更优先采用聚碳酸酯树脂或烯烃树脂。此外,支撑基板12不会成为光束270的光路,所以该支撑基板12没有必要具有高的透光特性。
通过在支撑基板12的表面上形成循轨控制用凹凸(凹槽及平台)和具有反射特性的层,来在支撑基板12上形成伺服层18。就该伺服层18而言,只要形成Ag等金属层来使该金属层发挥光反射膜的功能即可。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能够实现记录且具有反射特性的记录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伺服层18上的相邻的平台18A彼此之间或凹槽18B彼此之间的间距P1设定为小于0.74μm。具体地说,优先将间距P1设定为0.6μm~0.7μm的范围内,更优先设定为0.64μm左右。
另一方面,记录在记录再现层14A~14F上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P2设定为平台18A以及凹槽18B的间距P1的一半(1/2)。即,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P2与平台18A和凹槽18B之间的间距相同。其结果,记录标记之间的轨道间距P2设定为小于0.37μm,优先设定为0.30μm~0.35μm的范围内,更优先设定为0.32μm左右。
其结果,记录在记录再现层14A~14F上的轨道间距P2变为与BD标准具有兼容性的0.32μm左右。另一方面,若采用伺服层18上的平台18A之间/凹槽18B之间的间距P1(0.64μm左右),则即时利用相对长的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束270也足够能够实现循轨。虽后面详细叙述,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平台18A和凹槽18B这两者来进行循轨,所以记录于记录再现层14A~14F上的记录标记的循轨间距P2为伺服层18上的间距P1的一半的值即0.32μm左右。即使不缩小伺服层18上的间距P1,也能够缩小记录再现层组14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P2,所以能够容易地使记录容量增大。
间隔层17由具有透光特性的丙烯酸类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其膜厚设定为90μm。
在间隔层17的光入射面10A一侧所层叠的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分别采用在写一次型记录膜的两外侧层叠有介电膜的3层结构(省略图示)。此外,就该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而言,这些记录再现层对于第一光学系统100的蓝色波长区域(短波长)的光束170的光反射率、吸收率、透过率等得以优化,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二光学系统200的红色波长区域(长波长)的光束270充分地透过。
各记录再现层的介电膜除了保护写一次型记录膜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发挥使在形成记录标记之前和之后的光学特性之差扩大的作用。
此外,在照射了光束170的情况下,若被介电膜吸收的能量多,则容易使记录灵敏度降低。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这些介电膜优先选用在380nm~450nm(尤其是405nm)的波长区域内具有低吸收系数(k)的材料。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介电膜的材料采用TiO2。
夹在介电膜之间的写一次型记录膜是用于形成不可逆的记录标记的膜,形成有记录标记的部分和此外的部分(空白区域)对光束170的反射率大不相同。其结果,能够对数据进行记录再现。此外,该写一次型记录膜也在循轨用的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光束270的红色波长区域内具有高透光性。
写一次型记录膜的主要成分为含有Bi及O的材料。该写一次型记录膜发挥无机反应膜的功能,因接收激光的热量而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使得在发生变化前后的反射率大不相同。作为其具体的材料,优先将Bi-O作为主要成分,或者将Bi-M-O(其中,M是选自Mg、Ca、Y、Dy、Ce、Tb、Ti、Zr、V、Nb、Ta、Mo、W、Mn、Fe、Zn、Al、In、Si、Ge、Sn、Sb、Li、Na、K、Sr、Ba、Sc、La、Nd、Sm、Gd、Ho、Cr、Co、Ni、Cu、Ga、P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作为主要成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写一次型记录膜的材料采用Bi-Ge-O。
此外,在此,示出了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采用写一次型记录膜的情形,但也可以采用能够实现反复记录的相变记录膜。在这样的情况下的相变记录膜优先将SbTeGe作为主要成分。
中间层组16从离光入射面10A远的一侧起依次具有第一~第五中间层16A~16E,这些中间层分别层叠在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之间。各中间层16A~16E由丙烯酸类或环氧类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该中间层16A~16E的膜厚分别为:第一中间层16A为16μm;第二中间层16B为12μm;第三中间层16C为16μm;第四中间层16D为12μm;第五中间层16E为16μm。也就是说,交替层叠有两种膜厚(16μm、12μm)的中间层。其结果,就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的层间距离而言,从光入射面一侧起依次交替地设定有第一距离(16μm)及与该第一距离不同的第二距离(12μm)。另外,将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设定为4μm。这样,能够降低层间串扰。
覆盖层11也与中间层组16同样地由具有透光特性的丙烯酸类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而且其膜厚设定为38μm。
光记录介质10如上所述那样构成,其结果,伺服层18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0.2mm(200μm)处,而且,在记录再现层组14中离光入射面10A最远的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0.11mm(110μm)处,第二记录再现层14B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94μm处,第三记录再现层14C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82μm处,第四记录再现层14D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66μm处,第五记录再现层14E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54μm处,还有,离光入射面10A最近的第六记录再现层14F位于与光入射面10A相距38μm处。另外,记录再现层组14整体的厚度(第一记录再现层14A~第六记录再现层14F之间的距离)为72μ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中,伺服层18配置在比记录再现层组14更远离光入射面10A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弱循轨用平台18A及凹槽18B对于照射至记录再现层组14上的记录再现用光束170的不良影响。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使用金属压模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射出成型法,制作出形成有凹槽及平台的支撑基板12。利用射出成形模具,以预格式化(pre-format)方式在该支撑基板12上记录应预先在媒体制造时保持的基本信息,如包括记录再现层组14的地址信息、记录再现功率等的记录条件、记录再现层14A~14F的位置或层间距离等。具体地说,利用平台18A或凹槽18B的抖动轨道(wobble)18W,以预成形(preform)方式记录基本信息。此外,支撑基板12的制作并不仅限定于射出成型法,也可以通过2P法或其他方法来制作。
然后,在支撑基板12的设有凹槽及平台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伺服层18。通过使用Ag合金的溅射法来形成具有光反射特性的金属层,,由此形成该伺服层18。进而,在伺服层18之上形成间隔层17。例如,通过旋涂法等来将调整过粘度的丙烯酸类或环氧类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涂敷成膜,并利用紫外线照射该膜以使其固化,由此形成间隔层17。此外,也可以采用由透光树脂而成的透光片来代替紫外线固化树脂,并使用粘接剂或胶黏剂等来将该透光片粘贴在伺服层18之上,由此形成间隔层17。
接下来,形成第一记录再现层14A。具体地说,通过气相生长法来依次形成介电膜、写一次型记录膜、介电膜。其中,优先采用溅射法。然后,在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之上形成第一中间层16A。例如,通过旋涂法等来将调整过粘度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涂敷成膜,然后利用紫外线照射该紫外线固化树脂以使其固化,由此形成第一中间层16A。通过重复执行该步骤,依次层叠第二记录再现层14B、第二中间层16B、……。
若到第六记录再现层14F为止形成完毕,则在其上形成覆盖层11,由此完成该光记录介质10。其中,例如,通过旋涂法等来将调整过粘度的丙烯酸类或环氧类的紫外线固化树脂涂敷成膜,并利用紫外线照射该膜以使其固化,由此形成覆盖层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制造方法,而也可以采用其他制造技术。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B,说明利用光读写头90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方法。
在向该光记录介质10的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记录信息的情况下,首先,利用第二光学系统200的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束270来照射伺服层18以进行循轨。具体地说,如图3A、图3B所示,利用光束270的光点来分别照射伺服层18上的平台18A和凹槽18B以进行循轨。在进行该动作的同时,利用第一光学系统100的蓝色波长区域的记录用光束170来照射第一记录再现层14A。此外,就该伺服层18而言,光记录介质的基本规格、信息记录层组14的叠层数目的信息预先记录在记录凹坑、BCA(Burst Cutting Area:烧录区)内,以便在循轨开始之前始终能够读取这些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光记录介质的基本信息包括伺服层的位置、第一~第六记录再现层14A~14F的位置、与记录再现层组的层间距离相关的规则。
其结果,一边利用平台18A和凹槽18B这两者来进行循轨,一边在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记录信息。形成于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P2与平台18A和凹槽18B之间的间距相同。
下面,对于借助利用平台18A和凹槽18B这两者的循轨来形成记录标记的情形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利用凹槽18B来进行循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记录标记定义为凹槽侧记录标记,将在利用平台18A来进行循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记录标记定义为平台侧记录标记。例如,如图3A所示,利用光束270照射伺服层18上的凹槽18B侧来进行循轨,并在盘片(disc)旋转一圈期间在记录再现层14A上形成凹槽侧记录标记,然后,如图3B所示,将光束270移动至相邻的平台18A侧来进行循轨,并形成平台侧记录标记。在盘片旋转一圈期间记录了该平台侧记录标记之后,如图3A所示同样,接下来利用相邻的凹槽18B进行循轨,同时在盘片旋转一圈期间内记录凹槽侧记录标记。通过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利用伺服层18上的平台18A和凹槽18B这两者进行循轨,并在记录再现层14A上记录信息。其结果,记录在记录再现层14A上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P2即平台侧记录标记和凹槽侧记录标记之间的距离P2,变为伺服层18上的平台18A彼此之间或凹槽18B彼此之间的间距P1的1/2(一半)。
此外,在信息记录完毕后,将这次的追加记录相关信息(与记录相关的地址信息、内容信息等)记录在伺服层18侧并结束动作。此外,在伺服层18上进行记录时,可以一边利用红色光束270进行循轨,一边利用相同的红色光束27来进行记录。此外,在此未特别作出图示,但在利用蓝色光束170照射伺服层来进行循轨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该蓝色光束170来在伺服层上记录管理信息。此外,在对管理信息进行记录时,只要利用平台18A和凹槽18B之一即可,但也可以利用平台18A和凹槽18B这两者。
另外,在伺服层18不具有记录层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追加记录相关信息记录在离光入射面10A最远的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或离光入射面10A最近的第六记录再现层14F上并结束动作。
接下来,例如,在对记录于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的信息进行再现的情况下,首先,利用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光束270来对伺服层18进行再现,以此读取上述的基本规格、基于记录的追加记录相关信息(例如,记录在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的内容信息等)。然后,基于这些信息,利用第一光学系统100的光束170来访问第一记录再现层14A的规定地址并进行再现。此时,在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上显然已记录有信息,所以只要利用其记录标记来进行循轨即可。因此,在对第一记录再现层14A进行内容再现的过程中,可以不利用第二光学系统200的光束27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及光记录再现方法,则一边通过长波长的伺服用光束270,利用伺服层18上的平台18A及凹槽18B这两者来进行循轨,一边利用记录再现用光束170在记录再现层组14上形成记录标记。其结果,在记录再现层组14上,能够实现只有伺服层18上的间距P1的一半的轨道间距P2。
因此,即使将伺服层18所利用的光束270设定为红色波长区域630nm~680nm的范围内,也通过将记录再现用光束170设定为蓝色波长区域380nm~450nm的范围内,能够实现高密度的记录。
此外,在利用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束270的现有的DVD标准中,为了实现稳定的记录再现,将轨道间距设定为0.74μm。然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光束270只要实现利用平台18A和凹槽18B的循轨即可,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进行验证的结果,能够进一步缩小轨道间距P1。
例如,优先将轨道间距P1设定为0.6μm~0.7μm(具体地说,0.64μm左右)。其结果,能够将记录再现层组14侧的轨道间距P2设定为0.30μm~0.35μm(具体地说,0.32μm左右),从而能够使其与BD标准相匹配。
尤其是,将伺服层18侧的轨道间距设定为0.64μm,所以第二光学系统200几乎可以直接使用符合DVD标准的现有制品。另外,记录再现层组14的轨道间距为0.32μm,所以第一光学系统100几乎可以使用符合BD标准的现有制品。即,就光读写头90侧而言,不存在重新开发的负担,所以在有效利用现有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与本光记录介质相匹配。
另外,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DVD/BD互换规格的光读写头上,安装有用于DVD记录再现的红色光束270和用于BD记录再现的蓝色光束170这两者。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读写头90可以有效利用具有该DVD/BD互换规格的现有的光读写头的硬件,所以也具有能够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伺服层18侧的轨道间距P1设定为0.64μm,使记录再现层组14的轨道间距P2与BD标准(0.32μm)相比配,而相反地,也可以将伺服层18侧的轨道间距P1与现有的DVD标准同样地设定为0.74μm,将记录再现层组14的轨道间距P2设定为0.37μm。因此,在制造该光记录介质10时,就用于制作伺服层18(支撑基板12)的压模而言,与DVD用压模相比不需要大的变更,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现时,将用于记录的蓝色波长光束170照射至记录标记来直接进行循轨。其结果,能够提高再现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伺服层18设置在比记录再现层组14更远离光入射面的一侧,并使红色光束270透过记录再现层组14来照射伺服层18以实现循轨。因此,在制造光记录介质10时,只要预先将平台18A及凹槽18B形成在支撑基板12侧即可,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0中,只示出了将伺服层18配置在以光入射面10A为基准时比记录再现层组14更远的一侧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另外,作为记录再现层组14,只示出了具有6层以上记录再现层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
作为其他实施例的光记录介质10,图4示出了伺服层18配置在比4层记录再现层组14更靠近光入射面10A一侧的位置的情形。在该光记录介质10中,伺服层18具有波长选择特性,使其具有反射长波长的红色光束270而使短波长的蓝色光束170透过的性质。使用于记录再现的蓝色光束170透过伺服层18来照射记录再现层组14,由此能够进行记录或再现。
这样,伺服层18靠近光入射面10A,所以能够提高循轨精度。此外,在形成光记录介质10上的伺服层18时,采用2P法的压印加工(stamping)。该压模也与DVD标准相类似,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记录再现层组上交替设定有两种层间距离(16μm、12μm)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组合使用3种以上的层间距离。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伺服层18配置在与光入射面10A相距0.2mm处的情形。例如,也可以将伺服层18配置在与光入射面10A相距0.6mm处。另外,也可以将该伺服层18配置在与光入射面10A的相距距离小于0.4mm的位置上。另外,可以利用蓝色光束170来对伺服层18进行循轨、记录。若利用蓝色光束170,则能够缩小记录标记的尺寸,所以在伺服层18上的平台18A及凹槽18B这两者上,能足够轻松地记录(形成)管理信息等。
另外,可以使伺服层18和与该伺服层18相邻的第一记录再现层14A之间的层间距离,与记录再现层组14的层间距离(第一距离16μm和第二距离12μm之一)相同。因此,第一光学系统100能够容易推测伺服层18的位置,所以能够将伺服层18作为第一光学系统100的记录再现层组14中的一个记录再现层来加以利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伺服层配置在比记录再现层组更远离光入射面的位置上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伺服层配置在比记录再现层组更靠近光入射面一侧的位置上。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长波长侧的光束270作为红色波长区域,将短波长侧的光束170作为蓝色波长区域,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例如,在属于同一个蓝色波长区域内的情况下,可以将长波长侧设定为光束270,将短波长侧设定为光束170。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将伺服层18上的轨道间距设定为0.6μm以下,则在记录再现层上,能够以0.3μm以下的间距进行信息的记录。即,若采用本发明,则能够实现超出现有循轨控制的极限的记录间距。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及光记录再现方法能够应用于具有伺服层和记录再现层的各种光记录介质中。
Claims (20)
1.一种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用于循轨控制的凹槽及平台的伺服层,而且,在利用上述伺服层来进行循轨控制的同时,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
上述伺服层上的上述凹槽及平台这两者,构成为能够利用长波长的伺服用光束来进行循轨控制,
上述记录再现层,构成为能够利用波长比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短的记录再现用光束来记录信息,
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与上述伺服层上的上述凹槽和上述平台之间的间距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远离光入射面的一侧,
上述记录再现层对于上述伺服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靠近光入射面的一侧,
上述伺服层对于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在630nm~680nm的范围内,
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的波长在380nm~450n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小于0.74μm,
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小于0.37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在0.6μm~0.7μm的范围内,
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在0.30μm~0.35μm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伺服层设置在与光入射面的相距距离小于0.6mm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伺服层设置在与光入射面的相距距离小于0.4mm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伺服层和与该伺服层相邻的上述记录再现层之间的层间距离,与多个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间距离之一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6层以上的上述记录再现层。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就多个上述记录再现层的层间距离而言,交替地设定有第一距离和与该第一距离不同的第二距离。
12.一种光记录再现方法,利用上述伺服层来进行循轨,同时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记录信息,上述光记录介质包括不具有循轨控制用凹凸的平面结构的多层记录再现层、形成有用于循轨制御的凹槽及平台的伺服层,其特征在于,
通过长波长的伺服用光束面,利用上述凹槽及上述平台这两者来进行循轨,并通过波长比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短的记录再现用光束,在上述记录再现层上形成记录标记,由此使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与上述凹槽和上述平台之间的间距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照射上述记录标记来进行再现时,利用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的反射光来进行循轨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远离光入射面的一侧,并使上述记录再现层对于上述伺服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
使上述伺服用光束透过上述记录再现层来照射上述伺服层,由此进行循轨控制。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伺服层设置在比上述记录再现层更靠近光入射面的一侧,并使上述伺服层对于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具有透光特性,
使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透过上述伺服层来照射上述记录再现层,由此进行记录或再现。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伺服用光束的波长设定在630nm~680nm的范围内,
将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的波长设定在380nm~450nm的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小于0.74μm,由此使形成于上述记录再现层上的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小于0.37μm。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凹槽彼此之间或上述平台彼此之间的间距设定为0.6μm~0.7μm的范围内,由此使上述记录标记的轨道间距在0.30μm~0.35μm的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记录再现用光束来在上述伺服层上记录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伺服层设置在与光入射面的相距距离小于0.4mm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35811A JP5381795B2 (ja) | 2010-02-22 | 2010-02-22 |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再生方法 |
JP2010-035811 | 2010-02-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3444A true CN102163444A (zh) | 2011-08-24 |
Family
ID=4446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438224A Pending CN102163444A (zh) | 2010-02-22 | 2011-02-22 | 光记录介质、光记录再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13279B2 (zh) |
JP (1) | JP5381795B2 (zh) |
CN (1) | CN10216344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9476A (zh) * | 2011-02-04 | 2012-08-08 | Tdk股份有限公司 | 光记录再现方法及装置、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18712A (ja) * | 2010-07-06 | 2012-01-26 | Sony Corp |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
WO2013190626A1 (ja) * | 2012-06-18 | 2013-12-27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
JP2014120182A (ja) * | 2012-12-14 | 2014-06-30 | Taiyo Yuden Co Ltd | ガイド層分離型光記録媒体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37773A1 (ja) * | 2007-09-20 | 2009-03-26 | Pioneer Corporation | 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US20090147652A1 (en) * | 2007-12-05 | 2009-06-11 | Sony Corporation |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
WO2010013321A1 (ja) * | 2008-07-30 | 2010-02-04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光記録媒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35074B2 (ja) * | 1989-05-16 | 1998-12-14 | 株式会社東芝 | 多層式光ディスク装置 |
SG48111A1 (en) * | 1993-01-04 | 1998-04-17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ultiplane information storage system and record carrier for use in such a system |
JP2002063738A (ja) | 2000-06-09 | 2002-02-28 | Tdk Corp | 光情報媒体 |
JP4165287B2 (ja) * | 2003-05-12 | 2008-10-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再生装置、光記録再生方法 |
EP2006844A4 (en) * | 2006-03-28 | 2009-04-22 | Pioneer Corp | RECORD REPRODUCTION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 REPLAYING DEVICE |
JP2008097694A (ja) * | 2006-10-11 | 2008-04-24 | Hitachi Maxell Ltd | 多層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記録再生方法、並びに多層光記録媒体 |
JP2008097723A (ja) * | 2006-10-12 | 2008-04-24 | Sony Corp |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トラッキング制御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 |
JP2009104717A (ja) | 2007-10-24 | 2009-05-14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
JP4780151B2 (ja) * | 2008-06-23 | 2011-09-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光情報再生装置及び光情報再生方法 |
JP2011070752A (ja) * | 2009-09-28 | 2011-04-0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
2010
- 2010-02-22 JP JP2010035811A patent/JP538179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2-22 CN CN2011100438224A patent/CN102163444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2-22 US US13/032,242 patent/US821327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37773A1 (ja) * | 2007-09-20 | 2009-03-26 | Pioneer Corporation | 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US20090147652A1 (en) * | 2007-12-05 | 2009-06-11 | Sony Corporation | Optical disc devic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
WO2010013321A1 (ja) * | 2008-07-30 | 2010-02-04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光記録媒体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9476A (zh) * | 2011-02-04 | 2012-08-08 | Tdk股份有限公司 | 光记录再现方法及装置、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170936A (ja) | 2011-09-01 |
US20110205870A1 (en) | 2011-08-25 |
JP5381795B2 (ja) | 2014-01-08 |
US8213279B2 (en) | 2012-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11195243A (ja) | 多層光ディスク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 |
CN102629476A (zh) | 光记录再现方法及装置、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163440A (zh) | 光记录再现方法、光记录介质 | |
CN101847423B (zh) | 光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 |
CN102163444A (zh) | 光记录介质、光记录再现方法 | |
US8427932B2 (en)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reading method | |
CN102163445A (zh) | 光记录介质系列 | |
CN102163443A (zh) | 光记录介质系列 | |
CN100466078C (zh) | 光盘和光盘设备 | |
CN101401160B (zh) |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 |
CN101529510A (zh) | 光记录介质以及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 | |
CN101127223A (zh) | 双叠层光学数据存储介质及其应用 | |
JP2012164380A (ja) | 光記録再生方法 | |
US8520481B2 (en)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series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 |
WO2007037070A1 (ja) |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 |
US8518513B2 (en) | Multi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
CN102792376A (zh) | 多层光记录介质 | |
CN102714046A (zh) | 光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
CN102473431A (zh) | 光信息记录介质 | |
CN102222513B (zh) | 多层光学记录介质 | |
JP2006085845A (ja) | 多層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2012208987A (ja) |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光記録方法 | |
JP2012208988A (ja) | 光記録再生方法、光記録再生装置 | |
CN115731957A (zh) | 一种具有独立引导层的光存储介质 | |
JP2005129154A (ja) |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