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3293A - Rfid装置 - Google Patents

Rfid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3293A
CN102163293A CN2011100430523A CN201110043052A CN102163293A CN 102163293 A CN102163293 A CN 102163293A CN 2011100430523 A CN2011100430523 A CN 2011100430523A CN 201110043052 A CN201110043052 A CN 201110043052A CN 102163293 A CN102163293 A CN 102163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fid
rfid label
lab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30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3293B (zh
Inventor
姜松
朴一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145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044510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3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3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2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一种RFID(射频识别)装置,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配置为在一个工序中实施RFID标签编码和缺陷标签挑选的RFID装置、RFID标签编码和检查方法,借此能够自动地挑选出缺陷标签。技术上而言,RFID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其安装在传送机下方或者传送机上,用于对来自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的ID信息进行编码;和第二天线,其用于读出ID信息。

Description

RFID装置
技术领域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大体上涉及RFID(射频识别)装置,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配置为能在一个工序中实施RFID标签(tag)编码和缺陷标签拣出的RFID装置,借此能够自动地挑选出缺陷标签。
背景技术
典型地,存储在纸箱或者盒子中的产品是通过纸箱或者盒子外面的签条(label)来识别的。也可以通过喷墨技术或者任何其他适当的印刷技术将识别信息直接印刷在纸箱上。签条可以选择性地具有诸如UPC条形码等光学可读信息。这些签条允许光学读出器使用激光束来扫描其上包含的诸如说明书、价格、包装日期或者任何其他可用数据的信息。光学可读签条的一个缺陷是光学读出器和签条必须相互成特定的空间关系,诸如在一视线内或者沿着垂直的扫描方向,或者被光学读出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种最新类型的签条使用RFID或者射频识别标签来存储信息。RFID使用射频信号从RFID读出器范围内的数据中获取数据。典型地,将有源或者无源的RFID应答器或者标签与RFID读出器一起使用以读出来自嵌入在签条中的RFID标签的信息。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用于不接触地通过利用无线电波来识别数据载体的技术。使用这个技术,将其中嵌入了IC芯片和天线的标签(RFID标签)附着到目标或者人上,称为RFID读出器/写入器的设备和RFID标签通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并且RFID读出器/写入器读出存储在IC芯片(RFID标签IC)中的信息,借此识别目标或者人。射频识别(RFID)标签是可以被固定到其存在待探测和/或待监控的物品上的电子设备。更加具体地,RFID系统采用了RFID标签和RFID发送器/接收器,RFID标签被附着到产品上以发送详细信息;RFID发送器/接收器能够利用RF通信来读出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识别信息。RFID标签通过经过由发送器/接收器定位的区域而利用射频识别通信来发送信息,从而为诸如产品配送、组装、价格变化和销售等物流/配送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础。
因此,利用来自附着到目标上的标签的无线电波,能够通过经由对目标和周围环境的信息的识别来收集、存储、处理和跟踪每个目标的信息,从而提供包括目标定位、远程控制处理、目标之间的控制和信息交换的各种服务。
期望的是,通过产品管理的联网和智能化,由于在诸如安全访问、安全设备、环境控制等有关产品和有关服务的工业中对于追踪待处理、清点或者处置的大量目标是特别有用的,RFID系统取代常规的条形码系统将导致革新,因此将形成以前并不存在的大型新兴市场。
在图1a和图1b中描述了示例性的常规RFID标签编码和附着方法。
参照图1a,常规的标签编码处理包括利用标签印刷机(102)印发标签(104),并由操作者将标签(104)附着到产品(108)上。参照图1b,可以不是由操作者而是通过使用标签自动附着设备(110)将由标签印刷机(102)印刷的标签(104)附着到产品(108)上。
常规的RFID标签编码方法是这样的:通过使用印刷机印发标签,并且通过操作者或者通过使用自动设备将印发的标签附着到产品上。在使用标签印刷机的情形中,预先检查印发纸张和墨粉,设置待输入到印刷机的信息并对印刷机进行操作。
当标签被一张标签接一张标签地发出时,操作者将相关的标签附着到产品上,或者自动设备捡拾由印刷机发出的标签并将相关的标签附着到产品的预定位置处。
即,无论哪种方法标签都是通过使用印刷机来发出的。使用标签印刷机的标签印发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0至60张,这个速度对于应用到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太慢,阻碍了生产率。另一个缺陷是产生了用于增大印刷机供给的费用。特别地,因为多个标签可附着到单个产品上,所以自动设备不利于应用到小批量生产。还有另外一个缺陷是RFID标签的编码和缺陷标签的拣出不是在一个工序中而是在分开的各个程序中进行的。
即,提前实施RFID标签编码操作,然后,在完成产品的生产之后进行单独的缺陷标签拣出工序,因此缺陷标签拣出操作是通过显示缺陷位置的手持式读出器或者通过监控器手动地实施的,从而增加了制造时间、劳动力成本,并随之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整体或者部分地解决上述缺陷和/或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多个以及至少提供下文描述的优势。因此,本公开提供了配置为在现有生产线上在一个工序中实施RFID标签编码和缺陷标签拣出操作的RFID(射频识别)装置,借此能够提供能够在小批量生产中实现自动化的RFID装置。
本公开待解决的技术缺陷和/或缺点并不限于上文所述的,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通过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到目前未提到的任何其他的技术问题。
在本公开的一个通常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RFID装置,其包括:传送机,其以预定的速度供给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第一天线,其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传送机预定的距离处以将ID(识别)信息编码到RFID标签上;第一传感器,其逆沿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一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检测产品;以及第二天线,其顺沿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一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读出RFID标签的ID信息。
优选地,RFID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逆沿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二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检测产品。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在其下方形成有底板,所述底板形成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被容纳在所述容纳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在其上形成有隧道型盖子,所述产品能够经由所述隧道型盖子而通过。
优选地,所述隧道型盖子涂覆有或者附着有电磁波吸收材料。
优选地,在所述盖子内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电磁波屏蔽间壁(shielding curtain)。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实施锁定操作,以使得在所述ID信息被编码到所述RFID标签中之后不再对该RFID标签进行编码。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实施锁定操作,以使得在附着到所述产品上的RFID标签的ID信息被读出并且被正常地编码之后不再对该RFID标签进行编码。
优选地,自动选择器顺沿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二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基于由所述第二天线读出的所述RFID标签的错误而对附着有该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分类。
优选地,所述RFID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将所述ID信息编码到所述RFID标签上,如果发生编码错误则所述第三天线读出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ID信息以重新进行编码,并且所述第二天线实施锁定操作,以使得在通过读出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ID信息而进行正常编码的情形中不再对该RFID标签进行编码。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具有以下有益效果:RFID标签编码和错误标签选择是在一个单独的工序中实施的,以缩短处理时间并显著地提高生产率,从而将劳动力成本保持在最小。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具有另一个有益效果:通过在传送机上持续流动的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当中实施编码,能够实现自动化以缩短处理时间并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还具有又一个有益效果:不是通过手工作业而是通过自动选择器选择出缺陷标签,以缩短缺陷标签选择工作的处理时间以及提高其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还具有另一个有益效果:实施RFID标签上是否存在任何缺陷的检查,从而如果产生任何缺陷标签则随后重新进行编码,借此能够显著地避免缺陷RFID标签的出现。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还具有又一个有益效果:添加了电磁波吸收材料或者电磁波吸收间壁以减少缺陷RFID标签的出现。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图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RFID标签编码和附着方法的概念图;
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接线图;
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平面图;
图6a和图6b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选择器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的概念图;
图7和图8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选择器的构造的概念图;
图9a和图9b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图10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平面图;
图12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详细描述的用于说明性目的的示意性实施例在构造和设计上有多种变化。但是,应当强调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公开内容。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预期等同布局的各种省略和替换,因为上述情形可以暗示或者呈现为是有利的,而这些情形意在覆盖不偏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的应用或者实施。
这里,“第一”、“第二”等类似的术语并不指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是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而且这里术语“一”、“一个”并不指示数量的限制,而是指示存在至少一个所指项。
在对本公开进行描述时,可以省略本领域公知的构造或者程序的详细描述以避免关于这些已知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必要的细节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的理解变得不清楚。因此,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者词语的意义不应当限于字面或者通常采用的意义,而应当根据用户或者操作者的意图和惯常用法来解释或者可以是不同的。因此,应当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来定义特定的术语或者词语。
对权利要求书的限制应当基于权利要求书中采用的语言做出广泛的解释并且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者在进行应用时所描述的示例,这些示例应当被解释成是非排它性的。诸如,在本公开中,“优选地”、“优选的”等类似的术语是非排它性的并且意思是“优选地”,但是并不限于此。
将要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或者“包括有”和/或“包括着”时,这些术语指代所述特征、范围、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构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特征、范围、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构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者添加。即,在详细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着”、“包括有”、“具有着”、“具有”、“带有”及其变体以类似于术语“包含”的方式指代非穷尽性包括。此外,“示例性”仅仅意在指示例,而非最佳的。
参照附图的图1至图12可以最好地了解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势,各个附图的类似或者相应的部件使用了类似的数字。在研究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时,对于任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接线图,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部分分解立体图,而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平面图,其中应当注意的是,附图并不是按照严格意义的立体图、平面图或者剖视图,而是出于方便的目的而提供的。
参照图2至图5,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可以包括传送机(202)、第一天线(204)、第二天线(206)和第一传感器(250),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252)、盖子(402)、电磁波吸收材料(502)和底板(270)。
传送机(202)用于以预定的速度供给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P)同时利用电动机的旋转力来以预定的速度旋转。传送机(202)不是特别限定的。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带式传送机等能够供给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或者盒子的任何常规的传送机。
RFID标签不具有独立的电池,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使用不具有内部电源并以由RFID读出器的无线电波信号供应的能量来工作的无源RFID标签,并且也可以使用具有嵌入的电池并以由嵌入的电池供应的工作电压来工作的有源RFID标签。
RFID标签可以是WORM(单写多读)标签,即,为一次性可编程的(OTP,one-time programmable),在标签的可读存储器上可以一次性将一些或者全部数据写入标签并且因此能够脱离RFID标签而直接读取数据,并且如果中心数据库不可用,仍然能够识别产品。此外,RFID标签可以利用可写标签,在可写标签中,多于一次的写入(多次写入)方式是可能的,然而一旦条形码签条已经被印刷就不可能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在所有的情形中,与标签相关的数据格式应当是与软件系统兼容的,因此能够使得下至细目级别的细节的精确报告自动化。
更加详细地,RFID标签可以包括:标签天线,其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和聚酰亚胺膜的薄膜基底元件上的导电材料(铜、铝、银浆)形成;IC芯片,其由IC电极通过突出部连接到天线上;和盖板,其通过粘合剂联接到天线和覆盖IC芯片的基底元件上。能够诸如通过印刷、蚀刻、冲切、汽化、溅射或者通过一些其他额外的技术来制造天线。
可以使第一天线(204)和第二天线(206)形成为一个或者多个天线,其中,图2至图5图示了安装在底板(270)和盖子(402)内部的两个天线。
即,第一天线(204)可以包括安装在底板(270)的容纳凹槽(272)中的天线(204a)和安装在盖子(402)内部的天线(204b),而且第二天线(206)可以与第一天线(204)相同的方式包括天线(206a、206b)。
优选地,底板(27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形成有能够容纳第一和第二天线(204a、206b)的容纳凹槽(272、274)。
同时,盖子(402)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隧道型盖子,并且盖子(402)的全部或者部分表面可以涂覆有或者附着有电磁波吸收材料(502)。
此外,可以将电磁波吸收材料(502)和电磁波屏蔽间壁(未示出)置于第一和第二天线(204、206)之间,或者可以将代替电磁波吸收材料(502)的电磁波屏蔽间壁置于盖子内部第一和第二天线(204、206)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电磁波吸收材料(502)或者电磁波屏蔽间壁用于防止从第一和第二天线(204、206)接收到的或者发送给第一和第二天线(204、206)的电磁波的干扰,借此能够仅将ID信息编码到特定的RFID标签上,或者能够读出特定的RFID标签的ID信息。
第一RFID读出器(210)通过经由安装在传送机(202)底侧或者上侧的第一天线(204)而将ID信息发送给RFID标签来对ID信息进行编码,或者实施RFID标签记录锁定操作。
第二RFID读出器(212)经由安装在传送机(202)底侧或者上侧的第二天线(206)从附着到产品(盒子)上的RFID标签读出诸如ID等信息以判定是否已经正常地执行了编码,或者实施RFID标签记录锁定操作。
同时,本公开中的“RFID读出器”指的是不仅能够读出RFID信息而且还能够对RFID ID信息进行编码的常见设备。第一和第二读出器(210、212)指的是能够接收RFID标签的信息或者发送RFID标签的信息以利用标签信息或者将由RFID标签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后端系统的常用装置。此外,第一和第二读出器(210、212)可以是能够读出活动标签并经由有线网络连接到后端系统的静止型,或者是经由无线网络连接的活动型。
第一RFID读出器(210)有线或者无线地连接到第一传感器(250)和第一天线(204)上,第二RFID读出器(212)有线或者无线地连接到第二传感器(252)和第二天线(206)上,并且第一和第二RFID读出器(210、212)有线或者无线地连接到控制盒(412)上。
控制盒(412)可以安装有整体地控制传送机速度、传感器、RFID读出器和自动选择器的控制器。此外,可以将控制盒(412)同义地用作控制器。
第一传感器(250)逆沿着传送机(202)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第一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检测产品。当第一传感器(250)通过检测由传送机(202)供给的产品(盒子)的位置将信号发送给第一RFID读出器(210)时,第一RFID读出器(210)将ID信息编码到附着到产品(P,盒子)上的RFID标签上或者实施RFID标签记录锁定操作。
当然,第一传感器(250)可以有线或者无线地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盒(412)。即,在产品生产线上实施标签编码的情形中,因为编码有ID信息的产品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大约45m/min或者更快),所以标签被暴露于RFID读出器的识别范围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传感器有必要在短时间段内对标签进行编码并且是对特定的标签进行编码,而且传感器用来识别开始编码处的产品。
在通过第一天线(204)对ID信息进行编码的产品(P,盒子)在传送机(202)上被保持供给以通过第二传感器(252)的情形中,第二传感器(252)检测该产品,在其中第二天线(206)读出编码在附着到产品(P,盒子)上的RFID标签上的ID信息并实施RFID标签记录锁定操作。
第二传感器(252)可以不存在,而且在第二传感器(252)不存在的情形中,可以利用传送机(202)的供给速度来计算产品(P,盒子)到达第二天线(206)所需的时间。
为此,第一和第二传感器(250、252)可以是安装有光发射设备和光接收设备的光传感器、与光发射设备和光接收设备整体形成的传感器,或者以独立的方式安装有光发射设备和光接收设备的传感器。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可以包括自动选择器(300)。自动选择器(300)顺沿着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形成在距第二天线(206)预定的距离处,以基于由第二天线(206)读出的RFID标签的错误而对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分类。
图6a和图6b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选择器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的概念图。
参照图6a和图6b,自动选择器(300)用于在记录有缺陷标签或者错误标签的产品(P,盒子)在传送机(202)上被供给的情形中由控制器(未示出)接收信息,并利用物理力改变记录有错误标签并由传送机(202)供给的产品(P)的移动方向。
为此,自动选择器(300)可以包括挑选杆(302),铰接单元(304)和电动机(306)。即,在供给具有标签编码错误的产品的情形中,电动机(306)使得挑选杆(302)旋转以改变具有标签编码错误的产品的移动方向,并允许具有正常标签编码的产品通过。
图7和图8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选择器(300)的构造的概念图。
能够利用从空气软管(310)出来的强力气流将具有标签编码错误的产品(P)送出传送机(202)(见图7),或者能够利用空气压力通过安装有推杆(320)的自动选择器将具有标签编码错误的产品(P)送出传送机(202)(见图8)。
图9a和图9b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参照图9a,在由传送机(202)供给产品(盒子)的情形中,第一传感器(250)识别产品(盒子)并发出信号(S100)。
相继地,第一RFID读出器(210)经由第一天线(204)将ID信息编码(记录)在附着到产品(盒子)上的RFID标签上(S200)。此后,第二传感器(252)识别产品(盒子)以发出信号,同时编码有ID信息的产品(盒子)由传送机(202)持续地供给(S300)。
然后,第二RFID读出器(212)经由第二天线(206)读出附着到产品(盒子)上的RFID标签的ID信息(S400)。控制盒(或者控制器,412)基于读出的ID信息判定是否已经正常地对ID信息进行了编码(S500)。如果判定出已经正常地对ID信息进行了编码,则经由第二天线(206)实施RFID标签记录锁定操作(S600),并且如果判定出已经发生了诸如编码错误等缺陷,则自动选择器(300)将产品(盒子)推出传送机(202)(S700)。
参照图9b,在由传送机(202)供给产品(盒子)的情形中,第一传感器(250)识别产品(盒子)以发出信号(S101)。相继地,第一RFID读出器(210)经由第一天线(204)将ID信息编码(记录)在附着到产品(盒子)上的RFID标签上(S201)。实施标签记录锁定操作以防止经由第一天线(204)对RFID标签执行任何更多的编码操作(S301)。
接下来,第二传感器(252)识别产品(盒子)以发出信号,同时被实施了标签记录锁定操作的产品(盒子)由传送机(202)持续地供给(S401)。
相继地,第二RFID读出器(212)经由第二天线(206)将ID信息编码(记录)在附着到产品(盒子)上的RFID标签上(S501)。
控制盒(或者控制器,412)基于读出的ID信息判定是否已经正常地对ID信息进行了编码(S601)。如果判定出已经正常地对ID信息进行了编码,则允许产品(盒子)通过,并且如果判定出已经发生了诸如编码错误等缺陷,则自动选择器(300)将产品(盒子)推出传送机(202)(S801)。
图10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平面图,以及图12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参照图10、图11和图12,将描述RFID装置并且其中将省略与本公开之前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容相重叠的多余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可以包括传送机(202)、第一传感器(250)、第二传感器(252)、第三传感器(254)、第一天线(204)、第二天线(206)、第三天线(208)、底板(270)和盖子(402)。
传送机(202)可以是带式传送机,并且在其下方形成有底板(270)。优选地,底板(27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形成有能够容纳第一天线(204)、第二天线(206)和第三天线(208)的容纳凹槽(272、274、276)。
可以在传送机(202)上安装有隧道型盖子(402),并且产品能够通过隧道。同时,盖子(402)的全部或者部分表面可以涂覆有或者附着电磁波吸收材料(502)或者安装有RF电磁波屏蔽间壁(未示出)。
电磁波吸收材料(502)和电磁波屏蔽间壁(未示出)被安装为防止第一、第二和第三天线(204、206、208)之间的电磁波的干扰。
可以将电磁波屏蔽间壁安装在第一和第三天线(204、20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和第三和第二天线(208、206)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控制盒(未示出)可以包括整体地控制传送机速度、传感器、RFID读出器和自动选择器的控制器。此外,可以将控制盒同义地用作控制器。
现在,将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装置的操作。
首先,当在传送机(202)上供给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盒子)时,第一传感器(250)检测产品(盒子)(S102)。第一天线(204)响应于控制盒的控制而将ID信息编码(记录)在附着在产品(盒子)上的RFID标签上(S202)。
相继地,第三传感器(254)如同第一传感器(250)一样对产品进行识别(S302),并从RFID标签读出经编码的ID信息(S402)。控制盒基于读出的ID信息来判定是否已经正常地对ID信息执行了编码(S502),如果判定出已经正常地对ID信息执行了编码,则控制盒允许产品通过,并且如果已经发生了标签编码错误,则由第三天线(208)对ID信息重新进行记录(S602)。
在通过第一天线(204)或者第三天线(208)而记录有ID信息的产品在传送机(202)上被持续地供给以通过第二传感器(252)的情形中,第二传感器(252)检测该产品(S702)并读出ID信息(S802)。
如果基于读出的信息正常地记录了ID信息,则第二天线(206)实施记录锁定操作以免对RFID标签进行进一步编码(S1002),并且如果在ID信息上已经发生了编码错误,则自动选择器(300)使得产品从传送机落下(S1102)。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具有以下工业实用性:RFID标签编码和错误标签选择是在一个单独的工序中实施的,以缩短处理时间并显著地提高生产率,从而将劳动力成本保持在最小。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具有另一个工业实用性:通过在传送机上持续流动的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当中实施编码,能够在小批量生产中实现自动化以缩短处理时间并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还具有又一个工业实用性:不是通过手工作业而是通过自动选择器选择出缺陷标签,以缩短缺陷标签选择工作的处理时间以及提高其生产率。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还具有另一个工业实用性:实施RFID标签上是否存在任何缺陷的检查,从而如果产生任何缺陷标签则随后重新进行编码,借此能够显著地避免缺陷RFID标签的出现。
根据本公开的RFID标签还具有又一个工业实用性:添加了电磁波吸收材料或者电磁波吸收间壁以减少缺陷RFID标签的出现。
虽然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特别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总体的发明构思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在不偏离如由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RFID装置,其用于在一个工序中实施RFID标签编码和缺陷标签拣出,其包括以预定的速度供给附着有RFID标签的产品的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装置包括:
第一天线,其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传送机预定的距离处以将ID(识别)信息编码到RFID标签上;
第一传感器,其逆沿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一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检测产品;以及
第二天线,其顺沿着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一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读出RFID标签的ID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第二传感器,其逆沿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二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检测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在其下方形成有底板,所述底板形成有容纳凹槽,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被容纳在所述容纳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在其上形成有隧道型盖子,所述产品能够经由所述隧道型盖子而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型盖子涂覆有或者附着有电磁波吸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子内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电磁波屏蔽间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实施锁定操作,以使得在所述ID信息被编码到所述RFID标签中之后不再对该RFID标签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实施锁定操作,以使得在附着到所述产品上的RFID标签的ID信息被读出并且被正常地编码之后不再对该RFID标签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选择器顺沿着所述传送机的供给方向而分立地设置在距所述第二天线预定的距离处,以基于由所述第二天线读出的所述RFID标签的错误而对附着有该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分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RFI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将所述ID信息编码到所述RFID标签上,如果发生编码错误则所述第三天线读出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ID信息以重新进行编码,并且所述第二天线实施锁定操作,以使得在通过读出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ID信息而进行正常编码的情形中不再对该RFID标签进行编码。
CN201110043052.3A 2010-02-18 2011-02-18 Rfid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32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14592A KR101044510B1 (ko) 2009-08-11 2010-02-18 Rfid 장치
KR10-2010-0014592 2010-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293A true CN102163293A (zh) 2011-08-24
CN102163293B CN102163293B (zh) 2014-06-04

Family

ID=4447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305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3293B (zh) 2010-02-18 2011-02-18 Rfid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329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3766A (zh) * 2014-12-26 2015-04-29 杭州奥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包生成系统的读写装置及方法
CN105164701A (zh) * 2013-03-13 2015-12-16 艾利丹尼森公司 用于rfid嵌体的编码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5438818A (zh) * 2015-12-15 2016-03-30 嵊州市古艺木雕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木板生产的检测排出装置
CN109359708A (zh) * 2018-09-30 2019-02-19 北京蓝天清科控股有限公司 布草分类堆码机、布草分类堆码方法和装置
CN109446860A (zh) * 2018-09-30 2019-03-08 北京蓝天清科控股有限公司 布草分类堆码机、异常布草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22167A (zh) * 2017-06-20 2019-12-27 惠普印迪格公司 Rfid设备编程
CN112955895A (zh) * 2018-01-26 2021-06-11 米尔鲍尔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对hf转发器编码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031Y (zh) * 2005-10-09 2006-12-06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电子标签自动写卡机系统
CN101349550A (zh) * 2008-08-26 2009-01-21 浙江大学 在线橡胶栓外形质量检查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031Y (zh) * 2005-10-09 2006-12-06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电子标签自动写卡机系统
CN101349550A (zh) * 2008-08-26 2009-01-21 浙江大学 在线橡胶栓外形质量检查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4701A (zh) * 2013-03-13 2015-12-16 艾利丹尼森公司 用于rfid嵌体的编码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4573766A (zh) * 2014-12-26 2015-04-29 杭州奥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包生成系统的读写装置及方法
CN104573766B (zh) * 2014-12-26 2018-03-09 杭州奥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烟包生成系统的读写装置及方法
CN105438818A (zh) * 2015-12-15 2016-03-30 嵊州市古艺木雕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木板生产的检测排出装置
CN105438818B (zh) * 2015-12-15 2018-11-09 嵊州市古艺木雕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木板生产的检测排出装置
CN110622167A (zh) * 2017-06-20 2019-12-27 惠普印迪格公司 Rfid设备编程
CN112955895A (zh) * 2018-01-26 2021-06-11 米尔鲍尔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对hf转发器编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12955895B (zh) * 2018-01-26 2024-05-14 米尔鲍尔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对hf转发器编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09359708A (zh) * 2018-09-30 2019-02-19 北京蓝天清科控股有限公司 布草分类堆码机、布草分类堆码方法和装置
CN109446860A (zh) * 2018-09-30 2019-03-08 北京蓝天清科控股有限公司 布草分类堆码机、异常布草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293B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3293B (zh) Rfid装置
CN102893290B (zh) 基层结构上安装的rfid标签
US7271726B2 (en) RFID tag-pallet
CN103870789B (zh) 物品的电子识别设备
US7932826B2 (en) System for tracking the location of components, assemblies, and subassemblies in a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
CN101103361B (zh) 用于测试rfid器件的方法和系统
JP4874571B2 (ja) 梱包済モジュール管理
US20100214080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hardtag encode and feed system
US20040102870A1 (en) RFID enabled paper rolls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inventory
US20100066561A1 (en) Sensor transponder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it
US20070187496A1 (en) Inventory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947076A (zh) 闭环卷盘设置验证和跟踪
WO2004027689A2 (en) A data input device
CN106529882B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系统
US20070106574A1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10505716A (ja) Rfid印刷製品の個体識別
CN111914582B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运动物品的rfid识别方法
EP1933260B1 (en) RFID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044510B1 (ko) Rfid 장치
JP2006338120A (ja) 非接触型リーダライタシステム
CN114465641A (zh) 紧邻的电子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EP3591569A1 (en) Data writing device and processing method
KR20160002487A (ko) 관제 시스템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물류 수단
JP2003160229A (ja) 物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印字装置
US20120013444A1 (en) Item Tracking System and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