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5342A -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5342A CN102145342A CN2010106007504A CN201010600750A CN102145342A CN 102145342 A CN102145342 A CN 102145342A CN 2010106007504 A CN2010106007504 A CN 2010106007504A CN 201010600750 A CN201010600750 A CN 201010600750A CN 102145342 A CN102145342 A CN 1021453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hole
- mouth
- steering gear
- sump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属于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密闭的集油箱、真空泵、吸油管以及集成块;所述集成块具有可分别与转向器上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通过集成块内的孔道相互连通,且通过吸油管接集油箱;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与集油箱上部连通。本发明使真空泵转动时,集油箱内产生负压,只要利用转向器自身的原有左、右转向操作,即可切换其内部的流道,将其中的所有残油全部抽到集油箱内,从而避免出厂时带有残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残余油液清除装置,尤其是全液一种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同时还涉及相应清除方法。属于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上使用的全液压转向器如图1所示,具有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通过操纵方向盘,可以实现液压流道的三种切换状态,即:1)直行状态,进油口(P口)输油经直通油路至出油口(T口)返回;2)左转状态(图1中的阀切换到左位),进油口(P口)输油,自左至右经过起计量作用的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一出口(A口)至转向油缸的左腔,转向油缸右腔的油液经第二出口(B口)至出油口(T口)返回;3)右转状态(图1中的阀切换到右位),进油口(P口)输油,自右至左经过起计量作用的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二出口(B口)至转向油缸的右腔,转向油缸左腔的油液经第一出口(A口)至出油口(T口)返回。
液压转向器出厂前需要经过通油试验检测,内部都会留有残油。长期以来,由于液压转向器行业既缺乏残油清除意识,更无相应的残油清除手段,因此出厂的产品内部均含有残油。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申请人认识到,清除回收残油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而且可以解决用户不时提出的转向器产品出厂包装被渗油污染的问题。
此外,由于转向器出厂前的试验用油和实际应用时的用油往往并不相同,结果使用时因不同品质的油液混用,容易形成混杂的渣滓,影响系统清洁度,不利于发挥转向器的正常功能,以及防止器件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转向器试验完毕后可以及时清除残油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从而避免浪费,消除转向器带有残油导致的各种使用弊端,同时本发明还将给出相应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包括密闭的集油箱、真空泵、吸油管以及集成块;所述集成块具有可分别与转向器上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通过集成块内的孔道相互连通,且通过吸油管接集油箱;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与集油箱上部连通。
采用本发明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清除残油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转向器的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分别与集成块上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对应连通固定,将所述空气滤清器接转向器的出油口;
第二步、启动真空泵,使集油箱内产生负压;
第三步、操纵转向器,先后使其处于以下状态使转向器处于直行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至出油口(T口)的直通油路,从而由第三孔将进油口至出油口直通油路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使转向器处于左转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自左至右经过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一出口(A口)的迂回油路,从而由第一孔将进油口至摆线针轮副中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使转向器处于右转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自右至左经过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二出口(B口)的迂回油路,从而由第二孔将进油口至摆线针轮副中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由此可见,本发明使真空泵转动时,集油箱内产生负压,只要利用转向器自身的原有左、右转向操作,即可切换其内部的流道,将其中的所有残油全部抽到集油箱内,从而避免出厂时带有残油。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还含有用于接转向器进油口的空气滤清器,所述第一步中,将所述空气滤清器接转向器的进油口。这样,可以保证抽油过程中,转向器内部保持洁净。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集油箱包括主集油箱和副集油箱,所述主集油箱上部与副机油箱上部连通,所述吸油管接主机油箱,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与副集油箱上部连通。这样,副油箱可以起到保护真空泵安全的作用,防止集油箱油液过多时,多余油液直接进入真空泵,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全液压转向器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集成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密闭的主集油箱5和副集油箱3,电机1带动的真空泵2、吸油管以及集成块10、用于接转向器进油口的空气滤清器8。主集油箱5的一侧装有液位计4,内部的吸油管口装有除油器6。
集成块10如图3和图4所示,具有可分别与转向器上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孔10-1、第二孔10-2、第三孔10-3和第四孔10-4,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通过集成块10内的孔道相互连通,且通过吸油管接主集油箱,各孔口嵌装有分别与转向器对应口相配的带端面密封圈11的接口端盘12。
集成块10的一侧还装有螺杆16和顶杆14,螺杆16套有压簧20,该压簧的上端顶靠在一端支撑于顶杆14的压板13上。
为了转运方便,集成块10固定在图5和图6所示的小车19上。
使用时,真空泵2的抽气口与副集油箱3上部连通。首先将检测好待出厂的转向器17的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分别与集成块10上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对应连通,并旋拧螺母15,借助压板13将其压持固定在集成块10上,并将空气滤清器接至转向器的进油口。接着启动真空泵2,使两集油箱3和5内产生负压。借助转向盘9操纵转向器,先后使其处于以下状态:
1)直行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至出油口(T口)的直通油路,从而由第三孔将进油口至出油口直通油路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2)左转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自左至右经过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一出口(A口)的迂回油路,从而由第一孔将进油口至摆线针轮副中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3)右转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自右至左经过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二出口(B口)的迂回油路,从而由第二孔将进油口至摆线针轮副中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总之,当电机带动抽真空泵转动后,可以使集油箱以及转向器内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抽入转向器,而使内部的残余油液通过油管流入集油箱内,集油箱上制有液位计和出油口,可控制集油箱内的油量在安全范围内。
本实施例借助转运方便的小车,可以轻松将经过台架试验完毕的转向器内残余油液干净彻底地抽到集油箱中,从而回收可以利用资源,有利于环保及转向器日后的使用。
Claims (9)
1.一种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集油箱、真空泵、吸油管以及集成块;所述集成块具有可分别与转向器上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通过集成块内的孔道相互连通,且通过吸油管接集油箱;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与集油箱上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用于接转向器进油口的空气滤清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箱包括主集油箱和副集油箱,所述主集油箱上部与副机油箱上部连通,所述吸油管接主机油箱,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与副集油箱上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的一侧装有螺杆和顶杆,所述螺杆套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上端顶靠在一端支撑于顶杆的压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各孔口嵌装有带端面密封圈的接口端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集油箱的一侧装有液位计,内部的吸油管口装有除油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固定在小车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的残油清除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转向器的第一出口(A口)、第二出口(B口)、出油口(T口)、进油口(P口)分别与集成块上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对应连通固定,将所述空气滤清器接转向器的出油口;
第二步、启动真空泵,使集油箱内产生负压;
第三步、操纵转向器,先后使其处于以下状态
使转向器处于直行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至出油口(T口)的直通油路,从而由第三孔将进油口至出油口直通油路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使转向器处于左转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自左至右经过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一出口(A口)的迂回油路,从而由第一孔将进油口至摆线针轮副中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使转向器处于右转状态,形成进油口(P口)自右至左经过摆线针轮副,再至第二出口(B口)的迂回油路,从而由第二孔将进油口至摆线针轮副中的残油吸到集油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的残油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用于接转向器进油口的空气滤清器,所述第一步中,将所述空气滤清器接转向器的进油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007504A CN102145342A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007504A CN102145342A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5342A true CN102145342A (zh) | 2011-08-10 |
Family
ID=4441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007504A Pending CN102145342A (zh) | 2010-12-21 | 2010-12-21 |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45342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4496A (en) * | 1988-03-29 | 1992-05-19 | Bordunov Vladimir V | Method of cleaning workpieces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US5232513A (en) * | 1989-06-30 | 1993-08-03 | Suratt Ted L | Engine cleaning processes |
CN1546854A (zh) * | 2003-08-01 | 2004-11-17 | 戴中平 | 发动机免拆系列清洗方法和装置 |
CN101205924A (zh) * | 2006-12-18 | 2008-06-2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封闭式压缩机的机油抽吸装置 |
CN201125043Y (zh) * | 2007-12-19 | 2008-10-01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大型汽柴油储罐油渣清理真空抽吸装置 |
CN101723294A (zh) * | 2009-12-29 | 2010-06-09 | 长春工业大学 | 汽车动力转向器总成液压油吸取装置 |
CN101884992A (zh) * | 2010-07-14 | 2010-11-17 | 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铁路轻油罐车、液化气罐车或氨气罐车节能清洗新工艺及设备 |
-
2010
- 2010-12-21 CN CN2010106007504A patent/CN1021453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4496A (en) * | 1988-03-29 | 1992-05-19 | Bordunov Vladimir V | Method of cleaning workpieces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US5232513A (en) * | 1989-06-30 | 1993-08-03 | Suratt Ted L | Engine cleaning processes |
CN1546854A (zh) * | 2003-08-01 | 2004-11-17 | 戴中平 | 发动机免拆系列清洗方法和装置 |
CN101205924A (zh) * | 2006-12-18 | 2008-06-25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封闭式压缩机的机油抽吸装置 |
CN201125043Y (zh) * | 2007-12-19 | 2008-10-01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大型汽柴油储罐油渣清理真空抽吸装置 |
CN101723294A (zh) * | 2009-12-29 | 2010-06-09 | 长春工业大学 | 汽车动力转向器总成液压油吸取装置 |
CN101884992A (zh) * | 2010-07-14 | 2010-11-17 | 昆明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铁路轻油罐车、液化气罐车或氨气罐车节能清洗新工艺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58342U (zh) | 电动泵站装置 | |
CN203477127U (zh) | 可辅助真空注油的离合器分泵 | |
CN201959962U (zh) |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 | |
CN101709732B (zh) | 离合器助力器液压管路逆向加注排气法 | |
CN201454702U (zh) | 一种废油回收装置 | |
CN106838621A (zh) | 一种真空注液装置 | |
CN200958500Y (zh) | 气压抽液泵 | |
CN102145342A (zh) | 全液压转向器内残油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 |
CN105344141A (zh) | 一种实验室抽滤装置 | |
CN102476784B (zh) | 一种摩托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及其设备 | |
CN203751827U (zh) | 数控车床切削液/液体油脂回收系统 | |
CN201816798U (zh) | 食用油包装桶残油回收机 | |
CN203347885U (zh) | 手动汽车机油抽油机 | |
CN202322361U (zh) | 注油装置 | |
CN101723294B (zh) | 汽车动力转向器总成液压油吸取装置 | |
CN201990476U (zh) | 一种制动液加注装置 | |
CN207609977U (zh) | 一种清洗机气动控制系统 | |
CN203695340U (zh) | 一种全自动覆膜机胶回收装置 | |
CN205676138U (zh) | 多功能抽油加油机 | |
CN202575929U (zh) | 一种易挥发有害液体专用包装装置 | |
CN201137921Y (zh) | 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及集水罐内蒸汽的回收与输送装置 | |
CN203753229U (zh) | 一种汽车用电动转向泵总成 | |
CN220231186U (zh) | 肥料样品处理装置 | |
CN215905891U (zh) | 一种炼化清洗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7609457U (zh) | 一种机油加注气动控制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