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9711A -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9711A
CN102139711A CN 201110049769 CN201110049769A CN102139711A CN 102139711 A CN102139711 A CN 102139711A CN 201110049769 CN201110049769 CN 201110049769 CN 201110049769 A CN201110049769 A CN 201110049769A CN 102139711 A CN102139711 A CN 102139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tatably connected
wheel
parallelogram linkage
transpor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497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9711B (zh
Inventor
周建钊
严骏
王强
程建辉
李光发
张川
刘双龙
廖萍
张平才
朱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0497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9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9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9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9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97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包括车体、电机、驱动轴、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和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行走装置,每套行走装置包括前导轮、第一从动轮、前驱动轮、张紧轮、后驱动轮、前导臂和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前导轮和第一从动轮分别可转动连接在前导臂两端,前导臂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下端,前驱动轮可转动连接在第四连杆下端,后驱动轮可转动连接在驱动轴一端,张紧轮可转动连接在车体上,并且,前导轮和前驱动轮通过第一环形履带连接,后驱动轮和张紧轮通过第二环形履带连接;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位于两个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之间。本技术方案的运输车辆能够顺利通过复杂路况,实现运输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例如地震、山体滑坡等,使灾后救援中的运输工作变得十分重要。灾后的路况一般都很差,各种不可预料的情况很多。目前常用的车辆,不管是驱动轮还是从动轮,都是固定在车架上,它只能围绕车轮轴心旋转,而不能根据路面,上下左右移动。这样,在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发生地质灾害后,运输车辆无法行驶到目的地。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使得在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运输车辆仍然能够顺利通行,实现运输目的。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是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包括车体、电机和驱动轴,电机的输出轴和驱动轴连接,还包括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和在所述的车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套行走装置,所述的每套行走装置包括前导轮、第一从动轮、前驱动轮、张紧轮、后驱动轮、前导臂和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前导轮、第一从动轮、前驱动轮、张紧轮和后驱动轮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前后方向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竖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一连杆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第二连杆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上;前导轮和第一从动轮分别可转动连接在前导臂的两端,前导臂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的下端,前驱动轮可转动连接在第四连杆的下端,后驱动轮可转动连接在驱动轴的一端,张紧轮可转动连接在车体上,并且,前导轮和前驱动轮通过第一环形履带连接,后驱动轮和张紧轮通过第二环形履带连接;所述的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位于两个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之间,且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可转动连接在车体上;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分别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分别竖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五连杆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上,第六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上;与第七连杆同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的中部和第二连杆的中部分别和第七连杆可转动连接,与第八连杆同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的中部和第二连杆的中部分别和第八连杆可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运输车辆仍然能够顺利通行,实现运输目的。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车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一套行走装置,每套行走装置包括前导轮、第一从动轮、前驱动轮、张紧轮、后驱动轮、前导臂和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在两个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之间设置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由于连杆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方式,所以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和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在复杂路况下能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平行摆动。前导臂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的下端,前导臂相当于一杠杆。在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复杂路况时,前导臂能够自动调整前导臂的抬起高度,并保持第一环形履带张紧状态。第一环形履带和第二环形履带的设置,能够保持着地状态,提高通过性能。本技术方案的运输车辆不仅可以通过复杂路况,还可以保持车体的平稳。因此,本技术方案的运输车辆具有很强的爬坡能力和越障能力,对复杂路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顺利通过复杂路况,实现运输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中有:车体1、电机2、前导轮3、第一从动轮4、前驱动轮5、张紧轮6、后驱动轮7、前导臂8、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第一连杆901、第二连杆902、第三连杆903、第四连杆904、第一环形履带10、第二环形履带11、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第五连杆1201、第六连杆1202、第七连杆1203、第八连杆120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包括车体1、电机2、驱动轴、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和在所述的车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套行走装置。电机2的输出轴和驱动轴连接。每套行走装置包括前导轮3、第一从动轮4、前驱动轮5、张紧轮6、后驱动轮7、前导臂8和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前导轮3、第一从动轮4、前驱动轮5、张紧轮6和后驱动轮7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包括第一连杆901、第二连杆902、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第一连杆901和第二连杆902分别前后方向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分别竖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一连杆9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上。第二连杆90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上。优选连接位置是:第一连杆9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顶端和第四连杆904的顶端;第二连杆90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中部和第四连杆904的中部。前导轮3和第一从动轮4分别可转动连接在前导臂8的两端。前导臂8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下端。前驱动轮5可转动连接在第四连杆904的下端。后驱动轮7可转动连接在驱动轴的一端。张紧轮6可转动连接在车体1上。前导轮3和前驱动轮5通过第一环形履带10连接,即第一环形履带10环绕在前导轮3的外侧和前驱动轮5的外侧。后驱动轮7和张紧轮6通过第二环形履带11连接,即第二环形履带11环绕在后驱动轮7的外侧和张紧轮6的外侧。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位于两个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之间,且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可转动连接在车体1上。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包括第五连杆1201、第六连杆1202、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第五连杆1201和第六连杆1202分别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分别竖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和车体1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第五连杆1201的中部和第六连杆1202的中部分别与车体1铰接的方式。第五连杆12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上。第六连杆120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上。优选连接位置是:第五连杆12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的顶端和第八连杆1204的顶端;第六连杆120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的中部和第八连杆1204的中部。与第七连杆1203同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中的第一连杆901的中部和第二连杆902的中部分别和第七连杆1203可转动连接。与第八连杆1204同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中的第一连杆901的中部和第二连杆902的中部分别和第八连杆1204可转动连接。以上,可转动连接可以采用机械领域中常见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例如铰接。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和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中各连杆之间的连接以螺栓连接为佳。采用螺栓连接的优点是连杆之间的相对运动比较灵活。
本技术方案的运输车辆,位于车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和位于两个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之间的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它们的各个组成连杆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方式,所以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和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能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平行摆动。前导臂8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下端,前导臂8的后部安装第一从动轮4,前导臂8的前部安装前导轮3。前导臂8相当于一杠杆,并使第一环形履带10张紧。在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复杂路况时,前导臂8能够自动调整前导臂8的抬起高度,并保持第一环形履带10张紧状态。当前导轮3遇到障碍物而抬高时,第一环形履带10对第一从动轮4的包角会相应增大;当第一从动轮4遇到障碍物抬高时,前导轮3抬升角度也相应提高,这就使在整个过程中前导轮3、后驱动轮7和第一从动轮4之间始终保持着严格的三角形关系。因此第一环形履带10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松紧程度基本不变。同时,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和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中的各连杆能随路面起伏而自行摆动。第一环形履带10和第二环形履带11的设置,能够保持着地状态,提高通过性能。本技术方案的运输车辆不仅可以通过复杂路况,还可以保持车体的平稳。因此,本技术方案的运输车辆具有很强的爬坡能力和越障能力,对复杂路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进一步,前导臂8与第三连杆903的下端的连接位置,以靠近第一从动轮4为佳。前导臂8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下端,前导臂8的后部安装第一从动轮4,前导臂8的前部安装前导轮3。前导臂8相当于一个杠杆。当前导臂8与第三连杆903的下端的连接位置靠近第一从动轮4时,第三连杆903的大部分负荷通过前导臂8施加于第一从动轮4上,小部分负荷施加于前导轮3上。这有助于运输车辆在遇到路障时能够自动调整前导臂8的抬起高度。
进一步,所述的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轴线为竖直线,第二锥形齿轮的轴线为水平线,第一锥形齿轮与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锥形齿轮与驱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电机2竖直放置。电机2竖直放置,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传递力。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可以在将电机2的动力传递给后驱动轮7的同时将动力的方向改变90°。这样,既可使结构布置紧凑,又可提高电机2的离地距离,进而改善车辆的通过性能。

Claims (5)

1.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包括车体(1)、电机(2)和驱动轴,电机(2)的输出轴和驱动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和在所述的车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套行走装置,所述的每套行走装置包括前导轮(3)、第一从动轮(4)、前驱动轮(5)、张紧轮(6)、后驱动轮(7)、前导臂(8)和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前导轮(3)、第一从动轮(4)、前驱动轮(5)、张紧轮(6)和后驱动轮(7)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包括第一连杆(901)、第二连杆(902)、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第一连杆(901)和第二连杆(902)分别前后方向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分别竖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一连杆(9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上,第二连杆(90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和第四连杆(904)上;前导轮(3)和第一从动轮(4)分别可转动连接在前导臂(8)的两端,前导臂(8)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下端,前驱动轮(5)可转动连接在第四连杆(904)的下端,后驱动轮(7)可转动连接在驱动轴的一端,张紧轮(6)可转动连接在车体(1)上,并且,前导轮(3)和前驱动轮(5)通过第一环形履带(10)连接,后驱动轮(7)和张紧轮(6)通过第二环形履带(11)连接;
所述的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位于两个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之间,且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可转动连接在车体(1)上;第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12)包括第五连杆(1201)、第六连杆(1202)、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第五连杆(1201)和第六连杆(1202)分别左右方向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分别竖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第五连杆(12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上,第六连杆(120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和第八连杆(1204)上;与第七连杆(1203)同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中的第一连杆(901)的中部和第二连杆(902)的中部分别和第七连杆(1203)可转动连接,与第八连杆(1204)同侧的第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中的第一连杆(901)的中部和第二连杆(902)的中部分别和第八连杆(1204)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臂(8)与第三连杆(903)的下端的连接位置,靠近第一从动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轴线为竖直线,第二锥形齿轮的轴线为水平线,第一锥形齿轮与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锥形齿轮与驱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电机(2)竖直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9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顶端和第四连杆(904)的顶端;所述的第二连杆(90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三连杆(903)的中部和第四连杆(904)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连杆(120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的顶端和第八连杆(1204)的顶端;所述的第六连杆(120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七连杆(1203)的中部和第八连杆(1204)的中部。
CN2011100497699A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9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97699A CN102139711B (zh)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97699A CN102139711B (zh)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9711A true CN102139711A (zh) 2011-08-03
CN102139711B CN102139711B (zh) 2012-07-25

Family

ID=4440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976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9711B (zh)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97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861A (zh) * 2014-01-26 2015-07-29 上海交通大学 多地形救援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0862B1 (en) * 1998-02-11 2001-07-17 Joseph C. Klann Walking device
CN2673582Y (zh) * 2004-02-16 2005-01-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平行四边形高架连杆越障机构
CN1769126A (zh) * 2005-09-28 2006-05-10 吉林大学 六轮式环境探测车悬架机构
CN101456433A (zh) * 2008-11-11 2009-06-17 吉林大学 一种适用于六轮环境探测车的四边形悬架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0862B1 (en) * 1998-02-11 2001-07-17 Joseph C. Klann Walking device
CN2673582Y (zh) * 2004-02-16 2005-01-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平行四边形高架连杆越障机构
CN1769126A (zh) * 2005-09-28 2006-05-10 吉林大学 六轮式环境探测车悬架机构
CN101456433A (zh) * 2008-11-11 2009-06-17 吉林大学 一种适用于六轮环境探测车的四边形悬架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861A (zh) * 2014-01-26 2015-07-29 上海交通大学 多地形救援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9711B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4890B (zh) 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
CN20531172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轻型履带式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
CN205632713U (zh) 一种主动式行星轮系越障机器人底盘
CN102849134B (zh) 一种带独立减震功能的履带行走装置
CN105128961B (zh) 变形履轮复合悬架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US7654347B2 (en) Crawler moving system having variable configuration
CN105059408B (zh) 被动适应地形的履带式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105235467A (zh) 基于肘内传动的摇臂悬架式速差转向无人机动平台
CN105329335A (zh) 一种六轮机器人底盘和机器人
CN101428652B (zh) 冰雪面移动机器人
CN202481171U (zh) 可变形履带底盘行走装置
CN102139711B (zh)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CN202011436U (zh) 一种用于灾后救援的运输车辆
CN106143505A (zh) 一种单轨运输机牵引设备
CN201357882Y (zh) 一种备有行走六足的汽车
CN103184804A (zh) 一种升降旋移立体停车设备用的下行走机构
CN101318447A (zh) 高地隙门架式驱动桥及行驶车辆
CN205022726U (zh) 变形履轮复合悬架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CN201148179Y (zh) 一种冰雪面移动机器人
CN201186680Y (zh) 摇杆式轮履结合机器人
CN206654109U (zh) 一种履带行走装置
CN106926910A (zh) 一种三角履带助推装置
CN105292287A (zh) 一种基于履带的适用于复杂地形的运输车辆底盘
CN206012583U (zh) 一种单轨运输机牵引设备
CN202413340U (zh) 车轮升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