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055A -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055A
CN102137055A CN2010102752137A CN201010275213A CN102137055A CN 102137055 A CN102137055 A CN 102137055A CN 2010102752137 A CN2010102752137 A CN 2010102752137A CN 201010275213 A CN201010275213 A CN 201010275213A CN 102137055 A CN102137055 A CN 102137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ivis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light positive
multiplexing symbol
scramb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52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博�
忻向军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752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4371 priority patent/WO20111377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7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8Phase or frequency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以抑制由高峰均功率比带来的非线性效应。该方法包括:根据扰码器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比较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即使在具有色散补偿光纤的OOFDM系统中,本发明仍然可以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选用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来产生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从而消除高峰均功率比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延长光纤传输的距离。

Description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是将无线通信技术中的OFDM与光通信相融合而成的新型传输技术,其本质上是一种调制格式,同时也是一种载波复用方式。OOFDM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高速信号在时域上分成若干并行的低速信号(即OFDM符号);与此同时,在频域上将信道划分为若干子信道,形成并行的多分频子载波,各子载波之间是相互正交的;通过将每路低速信号调制到不同的子载波上,实现低速信号在每个子信道上的低码率并行传输。对于低速的并行子载波而言,由于符号周期展宽,时延扩展的影响相对减小,同时可以在每个符号中插入一定的保护时间(称为保护带),这样,在接收端几乎可以忽略光纤色散导致的码间干扰。
然而,正是由于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高相干性,OOFDM符号的峰均功率比(PAPR,Peak Average Peak Ratio)很高,由此产生非线性效应,例如,信号内的四波混频、单一信道的自相位调制或多信道间的交叉相位调制等等,这些非线性效应都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传输距离。
针对上述OOFDM系统存在的问题,业界提出一种基于相位预补偿方式来降低OOFDM符号的峰均功率比,具体方案是:忽略光纤中的色散效应,通过在OOFDM发射机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加入反转光纤链路效应。非线性预补偿加载在OOFDM发射机中的反傅里叶变换模块之后,使反傅里叶变换后的OFDM信号的各个子载波发生相位预畸变。由于这种相位预畸变与光纤非线性效应所带来的相位作用刚好相反,因此,可以达到抑制光纤非线性作用的目的。
发明人经过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研究发现,这种基于相位预补偿方式是以无色散补偿链路的光纤信道环境为前提条件。在具有色散补偿光纤的系统中,强烈的负色散会带来OFDM符号的脉冲急剧变窄。信号强度的变化所带来的自相位调制作用,使得各个子载波的相位发生众多不确定的变化,例如,与相位预畸变所带来的相位变化相反,结果使得相位预畸变产生的作用大为减小。
进一步地,相位预畸变需要了解光纤的长度,从而依据光纤长度进行相位预畸变,这并不符合未来高速网络可自由上下路(所传光纤长度可变)的宗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以抑制由高峰均功率比带来的非线性效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扰码器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比较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根据所述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去除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所述信息码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包括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比较模块和扰码模块;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扰码模块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所述扰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使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包括还原模块、译码模块和去扰码模块;所述还原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所述译码模块,用于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所述去扰码模块,用于去除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所述信息码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所述发送设备包括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比较模块和扰码模块;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扰码模块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所述扰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使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还原模块、译码模块和去扰码模块;所述还原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所述译码模块,用于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所述去扰码模块,用于去除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所述信息码元。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需要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生成稳定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可以将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降低到最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通过选用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来产生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而不是采用相位预畸变抵消光纤非线性效应所带来的相位作用,因此,本发明的效果不受OOFDM系统中光纤色散效应的影响,即使在具有色散补偿光纤的OOFDM系统中,仍然可以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选用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来产生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从而消除高峰均功率比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延长光纤传输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3是使用状态图表示的卷积编码中寄存器状态转移示意图;
图4是使用网格图表示的卷积编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动作执行者可以是OOFDM系统的发送设备,主要包括步骤:
S101,根据扰码器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在本实施例中,m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并且,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
S102,比较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虽然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但各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并不相同。
S103,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步骤中,由随机序列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基本原理、过程与步骤S101中根据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基本原理、过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步骤中使用的随机序列是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通过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需要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生成稳定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可以将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降低到最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通过选用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来产生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而不是采用相位预畸变抵消光纤非线性效应所带来的相位作用,因此,本发明的效果不受OOFDM系统中光纤色散效应的影响,即使在具有色散补偿光纤的OOFDM系统中,仍然可以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选用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来产生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从而消除高峰均功率比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延长光纤传输的距离,以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主要包括步骤:
S201,扰码器生成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m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S202,将生成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与相同信息码元混合得到m组数字序列。
对于步骤S202,具体地,可以将该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逐次插入数据帧(数据帧包含的是相同信息码元)的开始部分,这些m组数字序列就携带了相同的信息码元(即有用信息)。由于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因此,这些m组数字序列是相互独立的。
S203,将步骤S202中混合所得的m组数字序列映射成m组映射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m组数字序列中的每一组数字序列通过卷积编码变换成m组映射序列。
由于卷积编码所产生的码元不仅与当前时间段的信息码元有关,还与之前所有时间段的信息码元有关,因此,携带有不同比特起始序列的数据帧经历了不同的映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积编码过程,与选择性映射过程类似,即,本质上是将信息码元I乘以不同的随机序列。经过卷积编码之后的信息码元I,就成为m组映射方式不同的数字序列。
将卷积编码应用至OOFDM系统中,通过卷积编码所造成的子载波相位的变化降低了子载波之间的相关度。
为了下文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卷积编码做简要说明如下:
卷积码的编码电路通常可以看作一个有限状态的线性电路,因此可以利用状态图来描述编码过程。编码器寄存器在任一时刻所存储的数据取值称为编码器的一个状态,以Si来表示。对于图2所示的二进制(2、1、2)卷积码,编码器中包含两个寄存器,因此,共有22=4种可能状态,相应的取值和标记如下表一所示。
随着信息序列的输入,编码器中寄存器的状态在上述四个状态之间发生转移,并输出相应的码序列。将编码器随输入而发生状态转移的过程用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即得到卷积码的状态图。以(2、1、2)卷积码为例,其状态图及相应的输入码元的关系如附图3所示。
  状态S   D1D2
  S0   00
  S1   10
  S2   01
  S3   11
表一
在附图3中,对应每一条转移路径上的标记,斜线前的数码表示输入码元,后面是相应的输出码元。例如,若当前编码器处于S0状态,下一时刻输入为1时,编码器从S0状态转移到S1状态,同时编码器输出为11。编码器的编码过程就是在状态图上转移的过程。例如,对于信息序列m=(1011100),若卷积码的初始状态为S0,则在对m编码时的状态转移为S0→S1→S2→S1→S3→S3→S2→S0相应的编码输出为(11,10,00,01,10,01,11)。
将附图3所示状态图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即得到卷积码的网格图,如附图4所示。例如,考察长度为L=5的输入信息序列,为使编码器在编码完成后回到初始S0状态,需要在信息序列的尾端补存与编码器寄存器个数相等的零比特,其中,每条路径转移分支对应的输入/输出码元与附图4给出的状态图是一致的。附图4中粗线所对应的输入信息序列为(1011100),相应的编码输出为(11,10,00,01,10,01,11)。
卷积编码的网格图结构主要用于对卷积码编码过程的分析和维特比(Viterbi)译码。
卷积码的网格图可表示出编码器状态转移与时间的关系。编码时,将信息码元分段,每隔L段(k0L个)信息码元后,跟着将k0m个固定不变的(一般是k0m个‘0’)信息码元送入编码器编码。译码时,每当这k0m个确知信息码元所对应的码序列到达译码器并被译码器识别后,译码器就自动将其译为k0m个原先发送的信息码元序列。这样就保证每隔L段必有连续m段的正确译码,因而使误差传播限制在L+m段内。
S204,将步骤S203中所得m组映射序列依次经过串并变换、星座映射、反傅里叶变换、加载循环前缀和并串变换后得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步骤中,串并变换和星座映射等均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同,不做赘述。
S205,比较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S206,将峰均功率比最小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反馈至扰码器。
S207,扰码器接收反馈的峰均功率比最小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由此确定对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时使用的随机序列。
扰码器确定了对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时使用的随机序列之后,后续过程与步骤S202至步骤S204类似,即,将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与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混合成数字序列;将混合后所得数字序列映射成映射序列;将映射序列依次经过串并转换、星座映射、反傅里叶变换、加载循环前缀和并串变换后得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这个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就是峰均功率比最小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7中确定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时使用的随机序列是一段时间相对稳定的行为。例如,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变化,在使用步骤S207中确定的随机序列一段时间后,可以重复步骤S207之前的步骤,重新选出m组随机序列中能够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随机序列,即,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变化一次使用的随机序列,体现了系统的自适应性。
请参阅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动作执行者可以是OOFDM系统的接收设备,主要包括步骤:
S501,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具体地,在接收设备侧,可以将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依次经过串并变换、去循环前缀、傅里叶变换、星座解调和并串变换,从而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S502,根据所述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Viterbi)译码确定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序列。
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即有用信息),对于本步骤,具体包括:将由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所得的二进制序列与发送设备所有可能发送的信号序列比较;由比较结果得到汉明距离(HaiminDistance)最小的信号序列确定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
以下对S502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与运筹学中求最短路径的算法相类似,若从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所得二进制序列为R=10100101100111。译码器从某个状态,例如,从状态α出发,每次向右延伸一个分支(对于1<L,从每个节点出发都有2的2次幂种可能的延伸,其中L是信息序列段数,对l≥L,只有一种可能),并与接收数据相应分支进行比较,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计算所得距离加到被延伸路径的累积距离值中。对到达每个状态的各条路径(总共有2的2次幂条)的距离累积值进行比较,保留距离值最小的一条路径,称为幸存路径(当有两条以上取最小值时,可任取其中之一)。上述算法过程简述如下:
1、从某一时间单位j=m开始,对进入每一状态的所有长为j段分支的部分路径,计算部分路径度量。对每一状态,挑选并存储一条有最大度量的部分路径及其部分度量值,称此部分路径为幸存路径;
2、j增加1,把此时刻进入每一状态的所有分支度量,和同这些分支相连的前一时刻的幸存路径的度量相加,得到了此时刻进入每一状态的幸存路径,加以存储并删去其它所有路径,因此幸存路径延长了一个分支;
3、若j<L+m,则重复以上各步,否则停止,译码器得到了有最大路径度量的路径。
由时间单位m直到L,网格图中
Figure BSA00000260879400091
个状态中的每一个有一条幸存路径,共有条。但在L时间单位(节点)后,网格图上的状态数目减少,幸存路径也相应减少。最后到第L+m单位时间,网格图归到全为0的状态S0,因此仅剩下一条幸存路径。这条路径就是要找的具有最大似然函数的路径,也就是译码器输出的估值码序列
S503,去除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信息码元。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设备侧必须知道发送设备侧的映射方式,也就是发送设备的映射因子要以标签的形式与信息码元一起传出来,这增加了系统的冗余度。因此,与现有的选择性映射(SLM,SLective Mapping)相比,接收设备不需要任何的边缘信息,即,不需要知道发送设备侧的映射序列,就能得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码元,从而较大地提升系统的效率。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6所示设备可以是OOFDM系统的发送设备,包括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比较模块602和扰码模块603,其中:
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用于根据扰码模块603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本实施例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
比较模块602,用于比较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扰码模块603,用于根据比较模块602的比较结果,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使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图6所示扰码模块603还用于生成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进一步包括混合单元701、映射单元702、串并变换单元703、星座映射单元704、反傅里叶变换单元705、前缀加载单元706和并串变换单元707,如附图7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其中:
混合单元701,用于将扰码模块603生成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与同一信息码元混合得到m组数字序列;
映射单元702,用于将混合单元701混合所得m组数字序列映射成m组映射序列;
串并变换单元703、星座映射单元704、反傅里叶变换单元705、前缀加载单元706和并串变换单元707依次用于将映射单元702映射所得m组映射序列进行串并变换、星座映射、反傅里叶变换、加载循环前缀和并串变换后得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请参阅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8所示设备可以是OOFDM系统的接收设备,包括还原模块801、译码模块802和去扰码模块803,其中:
还原模块801,用于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译码模块802,用于根据还原模块801还原所得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
去扰码模块803,用于去除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信息码元。
图8所示还原模块801进一步包括串并变换单元901、去循环前缀单元902、傅里叶变换单元903、星座解调单元904和并串变换单元905,如附图9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其中:
串并变换单元901、去循环前缀单元902、傅里叶变换单元903、星座解调单元904和并串变换单元905依次用于对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串并变换、去循环前缀、傅里叶变换、星座解调和并串变换。
图8所示译码模块802进一步包括比较单元1001和确定单元1002,如附图10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其中:
比较单元1001,用于将由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所得的二进制序列与发送端所有可能发送的信号序列比较;
确定单元1002,用于由比较单元1001比较结果得到汉明距离最小的信号序列确定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
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系统,包括图6示例的发送设备1101和图8示例的接收设备1102。
发送设备1101包括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比较模块602和扰码模块603,其中:
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用于根据扰码模块603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比较模块602,用于比较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扰码模块603,用于根据比较模块602的比较结果,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使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601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接收设备1102包括还原模块801、译码模块802和去扰码模块803,其中:
还原模块801,用于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译码模块802,用于根据还原模块801还原所得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
去扰码模块803,用于去除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信息码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扰码器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
比较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扰码器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包括:
所述扰码器生成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
将所述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与所述相同信息码元混合得到m组数字序列;
将所述m组数字序列映射成m组映射序列;
将所述m组映射序列依次经过串并变换、星座映射、反傅里叶变换、加载循环前缀和并串变换后得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m组数字序列映射成m组映射序列具体为:
将所述m组数字序列中的每一组数字序列通过卷积编码变换成所述m组映射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包括:
所述扰码器接收反馈的峰均功率比最小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由所述峰均功率比最小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确定对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时使用的随机序列;
将所述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与所述信息码元混合成数字序列;
将所述混合后所得数字序列映射成映射序列;
将所述映射序列依次经过串并转换、星座映射、反傅里叶变换、加载循环前缀和并串变换后得到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5.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根据所述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
去除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所述信息码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具体为:
将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依次经过串并变换、去循环前缀、傅里叶变换、星座解调和并串变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括:
将所述由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所得的二进制序列与发送端所有可能发送的信号序列比较;
由比较结果得到汉明距离最小的信号序列确定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
8.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比较模块和扰码模块;
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扰码模块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所述扰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使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码模块还用于生成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
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还包括混合单元、映射单元、串并变换单元、星座映射单元、反傅里叶变换单元、前缀加载单元和并串变换单元;
所述混合单元,用于将所述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与所述相同信息码元混合得到m组数字序列;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混合单元混合所得m组数字序列映射成m组映射序列;
所述串并变换单元、星座映射单元、反傅里叶变换单元、前缀加载单元和并串变换单元,依次用于将所述映射单元映射所得m组映射序列进行串并变换、星座映射、反傅里叶变换、加载循环前缀和并串变换后得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10.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模块、译码模块和去扰码模块;
所述还原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所述译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
所述去扰码模块,用于去除所述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所述信息码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模块包括串并变换单元、去循环前缀单元、傅里叶变换单元、星座解调单元和并串变换单元;
所述串并变换单元、去循环前缀单元、傅里叶变换单元、星座解调单元和并串变换单元依次用于对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串并变换、去循环前缀、傅里叶变换、星座解调和并串变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模块包括比较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由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所得的二进制序列与发送端所有可能发送的信号序列比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由所述比较单元比较结果得到汉明距离最小的信号序列确定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
13.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包括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比较模块和扰码模块;
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扰码模块产生的m组长度相同的随机序列生成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携带相同信息码元;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的m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峰均功率比;
所述扰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选用产生最小峰均功率比的随机序列,将所需传输的信息码元进行扰码,以使所述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模块生成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所述接收设备包括还原模块、译码模块和去扰码模块;
所述还原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还原成二进制序列;
所述译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进制序列,采用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维特比译码确定发送端发送的信号序列,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序列包含扰码和信息码元;
所述去扰码模块,用于去除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序列中包含的扰码得到所述信息码元。
CN2010102752137A 2010-09-06 2010-09-06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ending CN102137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52137A CN102137055A (zh) 2010-09-06 2010-09-06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CT/CN2011/074371 WO2011137795A1 (zh) 2010-09-06 2011-05-20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52137A CN102137055A (zh) 2010-09-06 2010-09-06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055A true CN102137055A (zh) 2011-07-27

Family

ID=44296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52137A Pending CN102137055A (zh) 2010-09-06 2010-09-06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7055A (zh)
WO (1) WO201113779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658A (zh) * 2013-09-13 2014-01-1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高峰均值功率比的方法
CN106849963A (zh) * 2017-03-28 2017-06-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三维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方法和装置
CN108737315A (zh) * 2018-05-09 2018-11-02 济南大学 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加性扰码方法及其发射系统
CN112422468A (zh) * 2020-10-26 2021-02-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papr的降低方法及系统
CN112995089A (zh) * 2021-05-19 2021-06-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混沌映射的低复杂度选择映射法改进方法
CN113037672A (zh) * 2015-06-09 2021-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678A (zh) * 2012-02-28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域备选信号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3365A1 (en) * 2006-03-21 2007-09-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inimizing backoff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WO2008146986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Snu R&Db Foundation A modified slm scheme with low complexity for papr reduction of ofdm systems
TW200908599A (en) * 2007-06-11 2009-02-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 OFDM signal with reduced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CN101785227A (zh) * 2007-08-14 2010-07-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峰均功率比降低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3365A1 (en) * 2006-03-21 2007-09-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inimizing backoff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WO2008146986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Snu R&Db Foundation A modified slm scheme with low complexity for papr reduction of ofdm systems
TW200908599A (en) * 2007-06-11 2009-02-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 OFDM signal with reduced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CN101785227A (zh) * 2007-08-14 2010-07-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峰均功率比降低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658A (zh) * 2013-09-13 2014-01-1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高峰均值功率比的方法
CN113037672A (zh) * 2015-06-09 2021-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13037672B (zh) * 2015-06-09 2023-1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06849963A (zh) * 2017-03-28 2017-06-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三维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方法和装置
CN106849963B (zh) * 2017-03-28 2023-03-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三维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方法和装置
CN108737315A (zh) * 2018-05-09 2018-11-02 济南大学 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加性扰码方法及其发射系统
CN112422468A (zh) * 2020-10-26 2021-02-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papr的降低方法及系统
CN112995089A (zh) * 2021-05-19 2021-06-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混沌映射的低复杂度选择映射法改进方法
CN112995089B (zh) * 2021-05-19 2021-07-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混沌映射的低复杂度选择映射法改进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37795A1 (zh)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055A (zh) 降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485125B (zh) 一种频分复用的方法与系统
KR100429528B1 (ko) 디지털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310531A1 (en) Robust channel esti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3148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using non-coherent and coherent modulation
US2011008545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pilots
KR20120095408A (ko) 광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송신 시스템들에서의 동기화 프로세스
US20190052509A1 (en) Virtual lookup table for probabilistic constellation shaping
KR20060045660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262465A (zh) 发射机和接收机
CN107395546B (zh) 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对数据符号进行频域信息扩展的方法
RU200410923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с пониженным пм/см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омчр
HRP20110873T1 (hr) Uređaj i metoda za kodirano ortogonalno multipleksiranje raspodjelom frekvencija
Lutz et al. Bandwidth efficient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OFDM
JPH11266225A (ja) 符号語を識別する方法
KR100480268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의 피크전력 대 평균전력 비 감소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884761B (zh) 一种用于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发送端的数据发送方法
CN107426124A (zh)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码复用差分混沌键控调制解调器
CN101461166A (zh) 用于动态分组重排序的方法及装置
KR20100028171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크램블링 장치 및 방법
CN107919937A (zh) 基于重叠复用的译码方法、装置及调制解调方法和系统
WO2008152596A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 ofdm signal with reduced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using dummy sequence insertation
Gupta et al. Bit error rate simulation using 16 qam technique in matlab
US8085867B2 (en) Preamble design method
CN201044450Y (zh) 自由空间光通信多载波调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