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438A -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438A
CN102131438A CN2009801329808A CN200980132980A CN102131438A CN 102131438 A CN102131438 A CN 102131438A CN 2009801329808 A CN2009801329808 A CN 2009801329808A CN 200980132980 A CN200980132980 A CN 200980132980A CN 102131438 A CN102131438 A CN 102131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dish
washing machine
control devic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29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1438B (zh
Inventor
E·克拉森
H·耶格
K·潘特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080407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8040789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81003990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8039900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080435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8043581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131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1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8Drying arrangements
    • A47L15/481Drying arrangements by using water absorbent materials, e.g. Zeoli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0018Controlling processes, i.e. processes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A47L15/0021Regulation of operational steps within the washing processe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from the detergent nature or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ckery
    • A47L15/0026Rinsing ph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0018Controlling processes, i.e. processes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A47L15/0021Regulation of operational steps within the washing processe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from the detergent nature or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ckery
    • A47L15/0034Drying phases, including dripping-off ph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301/00Manual in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s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information entered by a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04Water pressure or flow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06Water hea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07Consumable products, e.g. detergent, rinse aids or sal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30Regulation of machine operational steps within the washing process, e.g. performing an additional rinsing phase, shortening or stopping of the drying phase, washing at decreased noise operation condition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碗机(GS),其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干燥系统(TS);至少一个清洗容器(SPB);以及控制装置(HE),其被构造成借助于清洗程序控制所述洗碗机(GS)的正常操作。所述洗碗机(GS)还包括输入装置(BF、T1、T2、T3、T4),其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调整所述清洗程序。

Description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尤其家用洗碗机,其包括至少一个清洗容器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干燥待洗物品的吸附干燥系统,所述吸附干燥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包含可逆脱水吸附材料的吸附容器,所述容器借助于至少一个用于产生气流的导气通道连接至所述清洗容器。
背景技术
例如由专利公开文献DE 10353774A1、DE 10353775A 1或DE102005004096A1可知具有用于干燥餐具的所谓的吸附柱的洗碗机。在洗碗机的相应的洗碗程序的用于干燥餐具的“干燥”子程序步骤中,湿空气借助于风扇经过吸附柱从洗碗机的清洗容器被导出,并且通过冷凝作用借助于所述吸附柱的可逆脱水干燥材料,水分从引导经过吸附柱的空气中被去除。为了吸附柱的再生、即解吸附,吸附柱的可逆脱水干燥材料被加热至非常高的温度。在该材料内存储的水因而作为热蒸汽被释放,并且通过由风扇产生的气流被引导到清洗容器内。位于清洗容器内的洗液和/或待洗物品以及位于清洗容器内的空气可以由此被加热。
这种吸附柱已经证明对于待洗物品的节能和安静的干燥是特别有利的。例如,在专利公开文献DE 102005004096A1中,为了防止在吸附的过程中干燥材料的局部过热,加热器沿空气流动的方向在吸附柱的空气入口的上游布置。尽管在解吸附过程中的这种“空气加热”,但是实际中仍很难连续合适地和彻底地使得可逆脱水干燥材料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洗碗机、尤其一种改进的家用洗碗机,所述洗碗机具有吸附干燥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借助于这样的洗碗机实现,其中所述洗碗机具有至少一个清洗容器;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借助于清洗程序控制洗碗机的正常操作;以及至少一个吸附干燥系统,其用于将在所述清洗容器内布置的待洗物品干燥;以及还有输入装置,其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调整所述清洗程序。本发明的洗碗机尤其是家用洗碗机。
因此,本发明的洗碗机包括清洗容器,在所述清洗容器内可以布置待洗物品例如餐具;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本发明的洗碗机的正常操作、尤其控制设置用于使得待续物品洁净的清洗程序。本发明的洗碗机还包括吸附干燥系统,其中所述吸附干燥系统设置用于尤其在清洗程序的结束例如在干燥步骤的过程中干燥所洗物品。另外,本发明的洗碗机还包括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连接至控制装置,借助于所述输入装置,操作者可以调整例如清洗程序。“调整清洗程序”应该理解为不仅调整一个或多个在清洗程序过程中执行的子程序步骤,还从多个清洗程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清洗程序。
由于例如设置为按钮或程序按钮的输入装置,所以清洗程序可以被改变并且例如以相对简单的方式针对所使用的餐具或本发明的洗碗机的负载状态或还针对本发明的洗碗机的操作者的特点进行调整。因此,“吸附干燥”程序差异可以借助于输入装置实现。
根据本发明洗碗机的改型,吸附干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可逆脱水吸附干燥材料的吸附容器,该吸附容器借助于使得气流通过的导气通道而连接至清洗容器。吸附容器例如可以设有这样的几何形状,从而针对吸附容器的具有吸附干燥材料的吸附单元规定了大致沿重力方向或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流通方向。这很大程度地确保了湿空气可以以彻底、可靠和节能的方式通过借助于吸附干燥材料的吸附被干燥,其中所述湿空气在对应所需的干燥过程中借助于导气通道从清洗容器被引导到吸附容器中并流经吸附容器的包括吸附干燥材料的吸附单元。之后,在该干燥过程之后,例如在随后新开始的洗碗程序的至少一个冲洗或洁净循环中,吸附材料可以通过解吸附被再生,也就是说以彻底、节能和节约材料的方式被再次处理制备用于随后的干燥过程。
具体地,该改型的吸附容器由于其规定的流通特性所以可以以特别紧凑和节约空间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仍容纳吸附容器内没有问题的吸附和解吸附所需的吸附材料量。
该实施方式的吸附容器的该几何形状还尤其使得吸附单元的最初和或原始吸附和/或解吸附特性可以基本上被维持,即使吸附单元内的吸附干燥材料的层体积在洗碗机的寿命中由于其自身重量而被压缩也就是沉积并因而失去高度的话。空气大致沿重力方向或与重力方向相反地、尤其相对于吸附单元的大致水平穿透表面沿垂直方向地流经吸附容器的有利的方向规定意味着吸附干燥材料的任何材料沉积并不会有破坏性作用或者针对功能完整性方面很难有任何破坏性作用、尤其是针对吸附单元的吸湿、优选吸水能力以及排湿、优选排水能力。吸附干燥系统的功能完整性甚至在这种情况中得以确保。这是因为利用本发明的洗碗机,相对于吸附单元的大致水平穿透表面,在优选大致同一层的每个点上,尤其填充状况以及因而大致同一流通状况或相伴的流阻状况可以被在洗碗机的整个产品寿命过程中被确保,这允许在同样的时间利用更少量的材料最佳利用吸附材料的吸附和/或解吸附能力。另外,通过本发明几何形式的吸附容器基本上避免了不允许的材料位移,其中所述材料位移可能导致材料的局部累积或材料的局部削薄以及相伴的负面作用、附加的应力或甚至在对应吸附过程或解吸附过程中针对吸附干燥材料的损害。不像在规定了吸附单元的大致水平设置的支承以及流经吸附单元的空气的水平流动的吸附容器中那样,在本发明的几何形状的吸附容器中,流经吸附容器的吸附单元的空气预规定了或强制了具有大致沿重力方向或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尤其因而沿垂直方向的流通方向的通道或空气。
吸附单元可以在吸附容器内布置成,吸附容器的吸附干燥材料的整个体积、尤其填料体积使得空气从吸收容器大致沿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垂直流通方向流经该吸附容器。这意味着吸附干燥材料的最初规定的层状况、尤其填充状况基本上在吸附单元的整个横截面的所有部位上得以维持,甚至是在洗碗机的寿命过程中的任何材料沉积之后。
具体地,吸附干燥材料的体积可以有利地在吸附单元的整个横截面之后的任何部位具有大致同样的层高度,即使随着时间产生有材料沉积。这意味着总是确保针对吸附单元的对应穿通横截面的基本上均匀的或同样的流通状况,这有助于或有利于对应的吸附和解吸附。
吸附单元可以在吸附容器内被支承成,该吸附单元具有大致垂直的流通方向。这基本上避免了吸附干燥材料沉积可以导致在吸附单元内形成旁路通道,其中在所述旁路通道内出现很少的吸附干燥材料或甚至没有吸附干燥材料。由于这种不期望的、非均匀的吸附干燥材料,所以在吸附单元的整个流通横截面之内观看,吸附单元的吸附作用、解吸附作用以及材料老化可以受到负面影响。
吸附容器尤其可以设置并布置为流通通道,从而大致垂直的流通方向在其流通区域内被预规定。在有利的方式中,该吸附容器尤其可以形成一具有针对对应吸附过程的垂直主通过方向的用于流通空气的烟囱型干燥设备或者一具有用于对应解吸附过程的垂直通过方向的烟囱型加热设备。
有用地,吸附容器可以设置为大致盆形、筒形、套筒形或圆柱形。这些几何形状是紧凑的并使得容易容纳吸附单元以及如果必要的话容纳一个或多个附加的部件例如加热装置或流调节元件。在这些情况中,吸附单元在其下侧入口横截面和其上侧横截面(二者相互以预定的高度布置)的中间空间周围沿高度方向看过去具有一个或多个侧壁或护套,其中所述侧壁或护套尤其在大致垂直的平面内部分地或完全地延伸,在吸附单元的外周周围的对应的护套尤其还可以唯一地由吸附容器的包围其的内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壁区段形成。这有利地规定了用于吸附单元的吸附干燥材料的外封套,其在吸附单元的下侧空气入口横截面与上侧空气出口横截面(二者相互以预定的高度布置)之间沿高度方向延伸。
此外,吸附容器有利地可以包括大致水平布置的底部以及大致水平布置的顶部。这使得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组装吸附容器的不同的元件或部件。具体地,对于吸附单元和/或如果必要的话对于在吸附容器内在吸附单元之前布置的加热装置有用的是形成基本上垂直部署的吸附柱或在端部安置的吸附柱。为了容纳这种吸附柱,大致垂直部署的封套或圆柱形的吸附容器尤其是有用的。
吸附干燥材料尤其基本上完全填充吸附容器的吸附单元内的位于大致水平布置的流入口横截面和与其大致平行布置的流出口横截面之间的填充体积。为此目的,在吸附容器的壳体护套内,使得空气通过的大致水平布置的下侧基元件设置作为吸附单元的这样一种部件,在该部件上支承吸附单元的吸附干燥材料。吸附容器的壳体有利地同时形成可透空气的基元件周围的边缘侧横向护套,从而吸附干燥材料具有所期望的层或填充高度地被横向封闭并保持在可透气的基元件上。如果必要的话,吸附单元还可以具有其自身的横向护套或封套、也就是说大体上讲在其外周周围具有一个或多个壳体侧壁。如果必要的话,在吸附容器的壳体护套内,有用地以自下侧可透气基元件的期望的层高度,至少一个大致水平布置的上侧可透气的顶元件可以设置作为吸附单元的部件。这意味着吸附材料基本上可靠地在吸附单元内存储在下侧基元件与上侧顶元件之间。
具体地,吸附容器的吸附单元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下侧、大致水平布置的筛元件或栅元件作为可透气的基元件以及至少一个上侧、大致水平布置的筛元件或栅元件作为可透气的顶元件,这两者彼此相互隔开一预规定的高度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中,这两个大致水平布置的筛元件或栅元件与吸附容器的横向壳体护套之间的空间体积有用地基本上完全充满吸附干燥材料。这使得以限定的方式维持了洗碗机的整个寿命过程中吸附干燥材料的所期望的存储和分布。具体地,允许确保了在吸附单元的入口横截面的所有空气输入点处,吸附材料可以具有大致相同、即恒定层或填充厚度地存储在下侧可透气的基元件上。这有利地允许在吸附单元的入口横截面的每个点处设置基本上均匀的、平稳的流阻。具体地,吸附单元或吸附柱以这样的方式被形成,其具有紧凑尺寸地使得可以容易地在相应吸附过程中从待干燥的空气接收规定体积的水,并且同时实现了接下来的解吸附过程中所存储水的节能的、基本上完全的排出。另外,由于吸附单元的吸附材料的这种有利的存储(在其中尤其与重力方向相反地流经有空气),空气流经的吸附干燥材料的相应体积针对空气入口横截面的所有进入点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使吸附干燥材料在洗碗机的产品寿命过程中已经向下沉积,并且吸附干燥材料的层、尤其填充高度将比吸附材料体积的恒定层高度被预规定作为相对于入口横截面的所有进入点的初始状态情况更低。流通特征和流阻特征然后对于吸附单元的空气入口横截面之后的所有进入点的吸附材料体积保持均匀,因此避免了吸附单元内的不具有或具有少量吸附干燥材料的不期望的分支通道的形成以及局部吸附材料聚集。这使得吸附容器内的全部吸附干燥材料总是以节能的方式用于对应的吸附和解吸附,这是因为以有利的方式相对少量的吸附干燥材料足以获得所期望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吸附容器的壳体尺寸可以被紧凑地保持足以实现吸附容器尤其在洗碗机的底部下方的基底模块中的节约空间的安装。
为了使得待洗物品洁净,洗碗机运行包括多个程序步骤的清洗程序。相应的清洗程序尤其可以包括以下随着时间依次运行的各个程序步骤:至少一个预清洗步骤,其中添加流体、尤其水,以便去除粗糙的污物;至少一个洁净步骤,其中向流体、尤其水添加洗涤剂;至少一个中间清洗步骤;至少一个冲洗步骤,其中施加混合有湿润剂或冲洗辅助剂的液体或水;以及最终干燥步骤,在其中洁净的物品被干燥。取决于所选择的洗碗程序的洁净步骤或清洗循环,清水和/或混合有洗涤剂的用过的水分别被施加至待洗物品例如针对洁净循环、针对相应的预清洗循环和/或中间清洗循环,例如用于相应的洁净循环或用于相应的中间清洗循环的至少一种洗涤剂已经被添加的清水和/或用于最终冲洗循环的、用于中间冲洗循环的和/或用于最终冲洗循环的冲洗剂已经被添加的清水和/或优选净化的用过的水分别被施加至待洗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洗碗机的一种实施方式,控制装置被构造成由于启动输入装置而完全地没有加热用于最终冲洗步骤的冲洗剂地执行最终冲洗步骤,这使得减小了本发明的洗碗机的能耗,这是因为冲洗剂并不必附加地例如通过连续流式加热器被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洗碗机的另一改型,该洗碗机的控制装置被构造成由于启动输入装置,该控制装置唯一地借助于吸附干燥系统执行干燥步骤,尤其与冲洗剂并未附加地被加热改型相关联,这与传统的洗碗机相比产生了相当明显的节能,这是因为至少在最终冲洗步骤以及其后的干燥步骤的过程中,无需附加的连续流式加热器供应电能。
为了获得改进的干燥结果(干燥性能),本发明的洗碗机的控制装置还可以被构造成,由于输入装置的启动,控制装置增加干燥步骤的持续时间。这在干燥步骤唯一地借助于吸附干燥系统完成时是特别有利的。这造成了物品、尤其所有餐具的改进的干燥,这是因为可以实现所有餐具的甚至100%的干燥。
干燥步骤持续时间的增加例如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将吸附干燥系统的风扇开机较长时间段而实现。
针对待洗物品的改进的干燥结果可选地可以获得或附加地得到改进,如果根据本发明的洗碗机的另一实施方式控制装置由于输入装置的启动而将洗碗机控制成冲洗剂针对冲洗步骤被加热的话。这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控制装置连接至连续流式加热器并且控制该加热器以便加热冲洗剂。这使得实现所有餐具的100%的干燥。
为了具有同样洁净效果地获得更短的“程序持续时间”,也就是说为了缩短清洗程序的持续时间,根据本发明洗碗机的改型,控制装置被构造成由于启动输入装置,洗碗机被控制以使得用于洁净步骤的洗液和/或用于预清洗步骤的液体被加热。这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控制装置连接至一连续流式加热器,其中该加热器被构造成加热洁净液体或液体,而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在洁净步骤或预清洗步骤的过程中至少部分地开机连续流式加热器。因而根据该改型,在吸附干燥系统开机时,与传统的干燥系统(没有吸附干燥)相比可以减少程序运行时间。由于启动输入装置,所以控制装置如果必要的话(除了借助于解吸附过程加热相应的洗液以外)还可以在预清洗步骤和/或洁净步骤的过程中例如借助于尤其位于本发明的洗碗机的泵池内的连续流式加热器加热洗液。
“程序运行时间”、即清洗过程的持续时间可选地可以被缩短或附加地被缩短,甚至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控制装置由于输入装置的启动而将洗碗机控制成,在洁净步骤和/或预清洗步骤的过程中,在预清洗步骤的过程中被施加的洁净液体或液体的喷洒压力得以增加。这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控制装置连接至循环泵并且针对增加的喷洒压力以较高的速度操作驱动循环泵的电机。此外,干燥时间也可以通过增加冲洗温度而被减少。
由于“吸附干燥”干燥系统,所以尽管“程序运行时间”缩短也可以将能耗保持与传统洗碗机相同的水平。本发明的洗碗机的控制装置还可以被构造成,由于在预清洗和/或洁净步骤的过程中启动输入装置,所以控制装置立刻开始吸附干燥系统的解吸附过程。这使得可以以运行时间保持相同的方式改进洁净结果或洁净性能,而本发明的洗碗机的能耗并不高于传统的洗碗机。
取决于本发明的洗碗机的实施方式,这意味着借助于输入装置、尤其程序按钮可以实现程序差异的“吸附干燥”。
例如,在启动“能量”按钮时,重点在于节能。这尤其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在冲洗过程中不会出现加热并且餐具(大体上:待洗物品)的干燥借助于吸附干燥实现。
如果“干燥性能”按钮被按压,则可以获得100%的干燥(所有餐具都是干的)。通过按压按钮尤其可以开始清洗程序的调整。干燥性能的增加例如通过增加干燥时间(增加吸附系统的风扇运行时间)和/或通过增加加热所导致的最终冲洗温度而实现。
如果“程序运行时间”按钮被按压,则通过例如在洁净阶段中附加的加热以及可选地例如通过增加喷洒压力(这例如通过增加本发明的洗碗机的循环泵的电机速度实现),使得待洗物品洁净的运行时间可以被减少。另外,干燥时间也可以通过增加最终冲洗温度被减少。
由于“吸附干燥”干燥系统,所以本发明的洗碗机的能耗可以处于针对传统洗碗机相同的级别。
如果“程序性能”按钮被致动,则以与“程序运行时间”按钮相同的方式,洁净性能可以被增加,同时程序时间仍保持相同,而与传统的洗碗机相比不会增加能耗。
本发明的其它改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及其改型以下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家用洗碗机,所述洗碗机包括清洗容器以及吸附干燥系统;
图2示意性地以透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图1的洗碗机的打开的清洗容器,吸附干燥系统的各部件在图中被部分地暴露、即未覆盖地示出;
图3以示意性侧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图1、2的吸附干燥系统的整体,其中所述系统的各部件部分居中地容纳在清洗容器的侧壁上以及部分地容纳在清洗容器下方的基底模块中;
图4以分解透视图的方式示意性地分解示出了图1至3的吸附干燥系统的吸附容器的不同的部件;
图5以俯视图的方式示意性示出了图4的吸附容器;
图6以示意性平面图的方式从下方示出了作为图5的吸附容器的部件的用于空气的流体调节的带槽的板,其中所述空气流经吸附容器中的吸附材料;
图7以示意性平面图的方式从下方示出了作为图4的吸附容器的进一步细节的螺旋式管加热器,其为了吸附材料的解吸附而加热吸附容器内的吸附材料;
图8以从上方看过去的示意性平面视图示出了图7的螺线管式加热器,其在图6的带槽的片材的上方布置;
图9以从侧向看过去的示意性剖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图4、5的吸附容器;
图10以示意性透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处于部分剖切状态的图4、5、9的吸附容器的内部结构;
图11以从上方看过去的示意性平面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图1至10的吸附系统的各部件的整体;
图12至14以不同的方式示意性示出了作为单个部件的图1至3的吸附干燥系统的出口元件;
图15以从侧向看过去的示意性剖视图的方式示出了作为单个部件的图1至3的吸附干燥系统的入口元件;
图16以从上方看过去的示意性平面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图1和图2的洗碗机的基底模块;
图17以示意图的方式示出了图1至3、11的吸附干燥系统的图4至10的吸附容器的热电式加热保护装置;以及
图18示出了家用洗碗机的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相同功能和操作模式的元件在图1至18中分别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以示意性视图的方式示出了作为洗碗机实例的家用洗碗机GS,其中所述洗碗机包括清洗容器SPB、在其下方布置的基底模块BG以及吸附干燥系统TS作为所述洗碗机的主要部件。吸附干燥系统TS优选在外部、即在清洗容器SPB的外侧、部分地在侧壁SW上以及部分地在基底模块BG中设置。所述吸附干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导气通道LK、至少一个插入到所述导气通道内的风扇单元或鼓风机LT以及至少一个吸附容器SB作为所述吸附干燥系统的主要部件。清洗容器SB优选容纳一个或多个网篮GK,例如用于接收并清洗诸如餐具的物品。一个或多个喷洒装置例如一个或多个旋转喷洒臂SA在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设置,以便用液体喷洒待清洁的物品。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下喷洒臂和上喷洒臂都被悬置成允许它们在清洗容器SPB中旋转。
为了清洁待洗的物品,洗碗机通过清洗程序运行,其中所述清洗程序包括多个程序步骤。相应的清洗程序可以尤其包括随着时间连续依次的以下各个程序步骤:至少一个添加流体、尤其水而去除粗污垢的预清洗步骤、至少一个将洗涤剂添加至流体、尤其水的洁净步骤、至少一个中间清洗步骤、至少一个施加混合有湿润剂或冲洗辅助剂的的液体或水的冲洗步骤、以及洁净后的物品被干燥的最终干燥步骤。取决于所选择的洗碗程序的洁净步骤或清洗循环,清水和/或混合有洗涤剂的使用过的水分别被施加至待洗的物品,作为针对相应的预清洗循环和/或中间清洗循环的洗液、用于相应的清洗循环的或用于相应的中间冲洗循环的清水和/或使用过的水、和/或用于最终冲洗循环的混合有冲洗剂的清水和/或优选净化的用过的水。
风扇单元LT和吸附容器SB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容纳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下方的基底模块BG中。导气通道LK自出口ALA(其中该出口在清洗容器的侧壁SW中设置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上方)在清洗容器SPB的侧壁SW的外侧上利用入口端管部分RA1向下延伸至基底模块BG中的风扇单元LT。风扇单元LT的出口在吸附容器的靠近底部的区域中借助于导气通道LK的连接区段VA连接至吸附容器SB的人口EO。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在清洗容器的底部BO上方设置,优选位于侧壁SW的中间区域或中央区域中,以便将空气从清洗容器SPB的内部吸出。可选地,当然也可以将出口设置在清洗容器SPB的后壁RW(见图2)中。大体上讲,尤其有利的是将出口优选至少设置在泡沫液位(其中,泡沫在洁净循环或冲洗循环中可以形成直至泡沫液位)上方,优选在清洗容器的上半部中设置在清洗容器的侧壁和/或后壁中的一个中。如果必要的话,出口还可以设置于清洗容器的顶壁。可选地同样有用的是在清洗容器SPB的至少一个侧壁、顶壁和/或后壁中引入多个出口并且在吸附容器的吸附材料部的开始部或起始部之前将这些出口借助于至少一个导气通道连接至吸附容器SB的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入口。如果必要的话,有用的是在清洗容器SPB的一个或多个出口与吸附容器SB的一个或多个入口之间同时地、即彼此相互平行地设置多个导气通道。
风扇单元LT优选设置为轴流式风扇。该风扇单元用于驱动湿的热空气LU从清洗容器SPB流经吸附容器SB内的吸附单元SE。吸附单元SE包含可逆脱水吸附材料ZEO,其中所述可逆脱水吸附材料ZEO可以从引导经过其的空气LU中吸收并存储水分,其中所述空气通过风扇单元LT从清洗容器SPB被抽出进入到导气通道LK和与其相连的吸附容器SB中。吸附容器SB具有流出开口AO(见图4、5),其中所述流出开口在所述吸附容器壳体GT靠近盖的区域中位于顶侧上,所述流出开口借助于出口元件AUS通过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中的穿通开口DG(见图13)连接至清洗容器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中,在用于干燥洁净的物品的清洗程序的干燥步骤过程中,湿的热空气LU可以借助于开启的风扇单元LT通过出口ALA从清洗容器SPB的内部抽出而进入到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RA1中,并且经由连接区段VA被输送到吸附容器SB的内部中,从而该湿的热空气被驱动流经吸附单元SE内的可逆脱水吸附材料ZEO。吸附单元SE内的吸附材料ZEO从流经其的湿空气中吸取水,从而在吸附单元SE的下游,干燥的空气可以经由出口元件或排气元件AUS被吹送到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在这种方式中,该吸附干燥系统TS提供了封闭的空气循环系统。该吸附干燥系统TS的各个不同的部件的空间布置结构将由图2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图3的示意性侧视图可知。在图3中,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的轮廓以点划线的方式被附加地包含在附图中,这更好地表明了吸附干燥系统TS的布局的空间/几何比例。
出口ALA优选在底部BO上方的点处布置,使得尽可能多的湿的热空气LU从清洗容器SPB的上半部收集或抽出而进入到导气通道LK中,而不会产生液体或泡沫以不允许的方式经由导气通道到达清洗容器SB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在洁净循环、尤其利用加热的液体的冲洗循环之后,湿的热空气优选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上方聚集、具体在清洗容器SPB的上半部中聚集。出口ALA优选位于在常规冲洗的过程中或者在故障的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泡沫液位上方的垂直位置。具体地,泡沫例如可以在洁净循环的过程中由水中的洗涤剂造成。具体地,排放点或出口ALA的位置有利地被选择成,侧壁SW上的一直上升的路径自由地用于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RA1。在清洗容器SPB的侧壁SW和/或后壁RW的中央区域、覆盖区域和/或上区域中设置排放开口或出口也基本上防止了水从清洗容器的底部中的蓄液器或从清洗容器的液体喷洒系统通过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在相应的洁净或清洗循环的过程中被直接喷射到导气通道LK中并随后进入吸附容器SB的可能性,否则的话,水在吸附容器中能够不可接受地弄湿吸附容器的吸附材料ZEO、部分地损害吸附容器的吸附材料ZEO或者使得吸附容器的吸附材料ZEO无法使用,或甚至完全地破坏吸附容器的吸附材料ZEO。
至少一个用于解吸附并因而再生吸附材料ZEO的加热装置HZ在吸附容器SB内沿流的方向看过去布置在吸附容器的吸附单元SE的上游。加热装置HZ和下游吸附单元SE形成了大致垂直的吸附柱结构。加热装置HZ用于加热借助于风扇单元LT通过导气通道LK被驱动到吸附容器中以便实现相应的解吸附过程的空气LU。这种强制加热的空气在其流经吸附材料ZEO时从吸附材料ZEO吸收所存储的水分、尤其水。从吸附材料ZEO排出的这种水通过加热的空气经由吸附容器SB的出口元件AUS被输送到清洗容器的内部中。如果对于洁净循环或其它清洗循环需要洗液的加热,则实现该解吸附过程。在这种情况中,由加热装置HZ加热的用于解吸附过程的并流经吸附容器的吸附材料的空气可以同时用于加热清洗容器SPB内的相应的液体,这是节能的。
图2以图1中的洗碗机GS的门TR打开的方式示出了吸附干燥系统TS的位于侧壁SW和基底模块BG中的主要部件,它们在透视图中部分以分解的状况示出。与此相伴地,图3示出了从侧向看过去的吸附干燥系统TS的所有部件。引至风扇单元LT的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RA1从其位于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的部位处的入口EI的垂直位置开始包括相对于重力方向向上升高的管部分AU以及位于其后的相对于重力方向向下下降的管部分AB。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向上升高的管部分AU相对于重力的垂直方向SKR稍微向上倾斜地延伸并且延伸到一弯曲的部分KRA,其中所述弯曲的部分KRA是凸形弯曲的并且将流入的气流LS1以大致180°的颠倒方向向下驱动到相邻的、大致垂直向下下降的管部分AB中。该管部分终止于在基底模块B中容纳的风扇单元LT中。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该第一向上升高的管部分AU、该弯曲的部分KRA以及该位于下游的、第二向下下降的管部分AB形成了具有大致扁平矩形横截面几何形状的扁平通道。在这种情况中,扁平通道的后部和前壁大致与清洗容器的支承侧壁SW的平面平行地延伸,具体地扁平通道的后壁在侧壁SW上安装并基本上平靠着该侧壁。
一个或多个导流的肋或排疏肋AR在弯曲的部分KRA的内部中设置,所述肋遵循着所述弯曲的部分的弯曲的轮廓。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多个弧形的排疏肋AR在弯曲的部分KRA的内部中大致彼此相互同心嵌套地设置并且彼此相互距一横向距离地设置。所述排疏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也部分长度地延伸到升高的管部分AU中以及下降的管部分AB中。这些排疏肋AR在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上方的以及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RA1的入口EI上方的垂直位置中设置。尤其在吸附循环中,其中蒸气在冲洗循环的结束出现在清洗容器中,这些排疏肋AR用于从气流LS1吸收液滴和/或冷凝物,其中所述气流LS1从清洗容器SPB被吸出。在向上升高的管部分AU的所在部分的区域中,在导流肋AR上聚集的液滴可以沿出口ALA的方向掉落。在向下下降的管部分AB的区域中,所聚集的液滴可以沿至少一个返回肋RR的方向从导流肋AR掉落。返回肋RR在下降的管部分AB的内部中的一个位置点上设置,其中该位置点高于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和/或高于导气通道LK的入口EI。下降的管部分AB的内部中的返回肋RR形成了排放倾斜部并且与沿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的方向的交叉连接管线RF对正。交叉连接管线RF桥接向上升高的管部分AU的臂与向下下降的管部分AB的臂之间的中间空间。交叉管线RF因此将向上升高的管部分AU的内部与向下下降的管部分AB的内部彼此相连。返回肋RR和相邻的对正的交叉连接管线RF的坡度被选择成,可以确保从排疏肋AR向下掉落到下降的管部分AB的区域中的冷凝物和/或其它液体返回到清洗容器SPB的出口ALA中。这消除了除了返回通道以外还需要单独的冷凝-捕获和返回装置。
排疏肋AR优选装配到导气通道LK的背离清洗容器侧壁SW的内壁上,这是因为导气通道的该位于之外的内壁比导气通道的朝向清洗容器SPB的内壁更冷。在该较冷的内壁上,冷凝物比在导气通道的朝向侧壁SW的内部上更密集地凝结。因而,排疏肋AR足以设置为腹板元件,其中所述腹板元件仅仅在作为扁平通道的导气通道的整个横截面宽度(即与侧壁成直角看过去的总高度)的一部分宽度内从导气通道LK的向外部署的内壁沿导气通道的朝向侧壁SW的向内部署的侧壁的方向伸出,从而沿深度方向看过去相对于空气通流的横向横截面间隙得以维持。然而,同样可选有用的是,在导气通道LK的向外部署的内壁与向内部署的内壁之间设置排疏肋AR为连续的导气肋。在这种方式中,尤其在弯曲的部分KRA中,通过设置多个彼此相互隔开的单独的导气通道可以获得空气的更加目标化的引导和重新定向,这是因为所述导气通道的较窄的空气流通横截面使得增加了针对相应的流通空气质量的流通速度。因而基本上避免了破坏性的空气湍流。在这种方式中,所期望的容量的空气可以被输送经过设置为扁平通道的导气通道LK。
返回肋RR优选作为腹板元件被装配在导气通道LK的向外部署的内壁的内侧上,所述腹板元件沿扁平结构的导气通道LK的向内部署的内壁的方向在该导气通道的部分宽度或整个长度的一部分长度内伸出。这确保了合适的通道横截面在返回肋RR的区域内自由出现以使得气流LS1流经。可选地,当然同样有用的是将返回肋RR设置为导气通道LK的之外布置的内壁与向内部署的内壁之间的连续的元件并且提供用于空气通过的尤其居中的通道开口。
排疏肋AR和返回肋RR尤其用于分离水滴、洗涤剂滴、漂洗剂滴和/或其它在流入的空气LS1中出现的悬浮微粒并且将它们通过出口ALA返回到清洗容器SPB中。这在洁净步骤或其它利用加热洗液的清洗循环同时正在进行时的解吸附过程中是特别有利的。否则,解吸附过程可以受到负面地影响,这是因为吸附材料将由于这种吸入的微粒而不允许地被弄湿或湿润。在相应的洁净步骤或清洗步骤的过程中,相对大量的水汽或水雾可以位于清洗容器SPB中,尤其这是因为洗液借助于喷洒臂SA的喷洒。这种水汽和水雾可以同时包含水和洗涤剂、漂洗剂和/或可选地其它精细分配的洁净物质。对于在气流LS1中携带的这些散布的液体微粒,排疏肋AR形成了分离装置。除了排疏肋AR以外,其它分离装置也可以可选有利地设置,尤其是具有多个边缘的结构例如线网。
具体地,倾斜向上或大致垂直升高的管部分AU确保了基本上防止了液滴或甚至在洁净循环或其它清洗循环的过程中由诸如喷洒臂的喷洒装置SA喷出的喷流能够直接经由吸入的气流LS1接触到吸附容器SB的吸附材料ZEO。如果没有液滴、尤其雾滴或汽滴的这种阻滞或这种分离,则吸附材料ZEO可以不容许地被弄湿并且无法用于干燥步骤中的吸附过程。具体地,由于诸如雾滴或汽滴的液滴的渗透,能够出现过早的饱和。而且,通道的入口端升高的分支部AU和/或通道的升高的分支部AU与下降的分支部AB之间的弯曲的部分KRA的上弯折区域和顶端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分离和捕获元件也基本上防止洗涤剂滴、漂洗剂滴和/或其它悬浮微粒进一步向下越过该屏障到达风扇LT并从那里进入到清洗容器SB中。当然,也可以取代升高的管部分AU和下降的管部分AB的结合并取代一个或多个分离元件设置具有相同过滤功能的不同方式设置的屏障结构。
总之,该示意性实施例中的洗碗机GS包括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干燥装置借助于在吸附容器SB内存储的可逆脱水吸附材料通过吸附作用而干燥待洗的物品。所述吸附容器经由至少一个导气通道连接至清洗容器SPB,以便产生气流。导气通道沿其入口端的管部分具有大致扁平矩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这有利地使得导气通道可以以节约空间的方式容纳在清洗容器的至少一个外壁与家用洗碗机GS的外壳体之间。沿流的方向看过去,在位于清洗容器的出口内的导气通道的入口端的管部分之后,导气通道延伸到一大致圆柱形的管部分,由此它开设到风扇单元中。该导气通道优选由至少一种塑料制成。所述导气通道尤其在清洗容器的侧壁和/或后壁与家用洗碗机的外壳体壁之间的中间空间内布置。在这种情况中,导气通道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向上升高的管部分。该向上升高的管部分从清洗容器的排放开口开始向上延伸。有利地,所述导气通道沿流的方向看过去在该升高的管部分之后还包括至少一个向下下降的管部分。至少一个弯曲的部分在该升高的管部分与该下降的管部分之间设置。该弯曲的部分具有与升高的管部分和/或下降的管部分相比更大的横截面面积。用于均衡气流的一个或多个导流肋在弯曲的部分的内部中设置。导流肋中的至少一个导流肋可选地延伸超过弯曲的部分进入到升高的管部分和/或下降的管部分中。一个或多个导流肋在清洗容器的出口的垂直位置的上方被设置就位。对应的导流肋在一部分深度上或一部分横截面宽度上、优选大致连续地从朝向清洗舱室壳体的通道壁延伸至导气通道的背离清洗舱室壳体的相反的通道壁。具体地,至少一个返回肋在下降的管部分的内部中在导气通道的朝向清洗舱室壳体的通道壁以及背离清洗舱室壳体的通道壁上设置在高于导气通道的入口的位置处。返回肋有利地为了返回冷凝物经由升高的管部分与下降的管部分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的交叉连接管线连接至导气通道的入口。该返回肋优选具有朝向入口的坡度。返回肋优选仅仅在一部分横截面宽度内从导气通道的朝向清洗舱室壳体的通道壁延伸至导气通道的背离清洗舱室壳体的相反的通道壁。
在图3中,导气通道LK的下降的分支部AB大致垂直地被引入到风扇单元LT中。被吸入的气流LS1在出口端处通过风扇单元LT经由筒形连接区段VAS被吹入到与其相连的吸附容器SB的入口连接件ES中进入到吸附容器底部附近的区域中。气流LS1以流入方向ESR流入到吸附容器SB的下侧区域中并且切换至其流经吸附容器SB的内部的不同的流方向DSR。该大致垂直的流通方向DSR从下至上延伸通过该吸附容器SB。具体地,入口连接件ES将输入的气流LS1导向到吸附容器SB中,以使得所述气流自其流入方向ESR具体偏向大致90度地被偏向到流通方向DSR中从而通过吸附容器SB。
根据图3,吸附容器SB以基本上自由悬置的方式在清洗容器SPB的基底模块BG中布置在底部BO下方,从而吸附容器相对于相邻的部件和/或基底模块BG的一部分(同样见图10)具有用于热保护的预定的最小间隙距离LSP。针对以自由悬置的方式在清洗容器的底部BO下方连接的吸附容器SB,至少一个运输固定元件TRS在所述吸附容器下方的一预定间隙距离FRA处设置,从而在吸附容器SB与底部BO一起在运输的过程中从其自由悬置的位置下移的情况中,吸附容器SB从下方被支承。
大体上讲,吸附容器SB的壳体具有这样的几何形状,以使得自基底模块BG的其它部分和部件沿周向产生合适的间隙距离,从而作为热保护措施。例如,吸附容器SB为此目的在其朝向基底模块BG后壁RW的壳体壁SW2上具有弧型形状AF,该弧型形状AF与清洗容器SB的朝向其的后壁RW的几何形状相对应。
在有利的方式中,吸附容器SB至少在其吸附单元SE的沉积区域内除了其内壳体IG以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外壳体AG,从而所述吸附容器的整个壳体GT在该区域内以双壁的方式设置。因此,在内壳体IG与外壳体AG之间作为绝热层出现空气间隙LS。
吸附容器SB至少在其吸附单元的支承区域周围部分地或整个地以双壁方式设置的事实意味着除了其自由悬置安装或容置以外或与其自由悬置安装或容置独立地提供了屏障和/或热辐射保护。具体地,该进一步过热保护措施一方面用于保护基底模块BG的任何相邻的部分或部件免受不容许高的过热或燃烧影响。另一方面,吸附容器SB的多壁特征具有作为屏障避免吸附单元至环境的热量损失的功能,与不具有屏障的吸附容器相比,这允许对应解吸附循环中的能效增加,其中在所述对应解吸附循环中,吸附材料借助于至少一个空气加热装置被加热,以便排出液体、尤其水。另外,吸附单元的吸附材料体积与没有热屏障设备的情况相比可以通过吸附容器SB的多壁特征被更加均匀的加热以便实现解吸附。另外,这种类型的双壁或大体上讲多壁结构的吸附容器SB比附加的屏障垫制造更加便宜和简单。在图3的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的情况中,吸附容器SB在其覆盖部件DEL上具有自由向下伸出的剖切外壁AG,其作为外保护套靠近顶部包围盆形整体壳体GT的壁IG,而覆盖部件DEL以预定的横向间距LS位于吸附单元SE的区域内。作为一种选择或除了包围的外壁AG以外,还可以在吸附容器SB内除了其壳体壁IG以外至少在吸附单元SE的区域内设置附加的内壁。
附加地或与吸附容器SB的多壁结构独立地,同样有利的是至少在吸附单元的支承区域内在其周围的吸附容器SB的壳体的外侧和/或吸附容器SB的内壁的内侧设置至少一个耐热绝热元件。该元件例如可以是绝热绒布、垫等。
吸附容器SB在底部BO的下侧上安装,尤其位于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的穿通开口DG(见图3、13)的区域中。这具体在图3的示意性侧视图中示出。在此,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自其外边缘ARA开始具有朝向液体收集区域FSB延伸的坡度。该液体收集区域FSB尤其在洗碗机的泵池部位设置。优选地,该液体收集区域大致在底部BO的中央区域中设置。该吸附容器SB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上安装,从而该吸附容器的覆盖部件DEL与底部BO的下侧大致平行地并与其处于一预定的间隙距离LSP地延伸。为了以自由悬置的方式定位吸附容器SB,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内的穿通开口DG的区域内在吸附容器SB的底部的下侧、尤其插座SO上的至少一个耦合部件与吸附容器SB的底部的上侧、尤其出口元件AUS上的部件之间设置耦合连接。具体地夹持连接被设置为耦合连接。夹持连接可以通过吸附容器SB的位于底部下侧上的部件与吸附容器SB的位于底部顶侧上的部件之间的具有或不具有卡口连接部BJ(见图13)的可拆卸的连接、尤其螺纹连接形成。底部BO的一个穿通开口DG周围的环形边缘区域RZ(见图13)在吸附容器SB的底部例如SO的下侧上的出口部件与在底部BO上方布置的出口元件或喷洒保护部件AUS之间在这两个连接部件的组装状态中夹持。在图13中,底部BO以及位于底部的下侧上的子部件出于绘图简化的原因仅仅由点划线表示。底部的下侧上的出口部件和/或底部的顶侧上的喷洒保护部件利用端面端部延伸穿过底部BO的穿通开口DG。位于底部的下侧上的出口部件包括位于吸附容器SB的覆盖部件DEL的排放开口AO周围的插座SO。位于底部的顶侧上的喷洒保护部件AUS包括流出连接部件AKT以及喷洒保护罩SH。至少一个密封元件DI1在位于底部的顶侧上的部件AUS与位于底部的底侧上的部件SO之间设置。
总之,吸附容器SB因而以基本上自由悬置的方式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下方布置,从而吸附容器为了热保护而相对于基底模块BG的相邻的部件和部分具有一预定的最小间隙距离LSP。在吸附容器SB下方,运输固定元件TRS附加地以一预定间隙距离FRA固定地连接至基底模块的底部。如果吸附容器例如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振动而与底部BO一起向下振荡,则该运输固定元件TRS用于如果需要的话从下方支承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下方以自由悬置的方式安装的吸附容器SB。具体地,该运输固定元件TRS可以由以U形方式向下弯曲的金属支架形成,其中该金属支架固定地安装在基底模块BG的底部上。吸附容器SB在其覆盖部件DEL的顶部上具有流出开口AO。向上伸出的插座SO在该流出开口AO的外缘周围装配。圆柱形插座连接元件STE在该插座SO的大致圆形开口中装配(见图4、5、9、13),所述元件向上伸出并用作为与其紧固的流出连接件或排气烟囱连接件AKT的对立件。该圆柱形插座连接元件优选包括具有一体的卡口连接部BJ的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排气烟囱连接件AKT的内螺纹适合地相互作用。插座SO在其的绕插座连接件STE同心延伸的顶座缘上具有连接环DI1。这在图3、4、9、13中示出。吸附容器SB以由该密封环DI1稳固挤压的方式坐靠着底部BO的下侧。该吸附容器通过插座SO的高度自底部BO的下侧保持一距离或间距LSP。排气烟囱连接件AKT从底部BO的顶侧向下插穿过底部BO的穿通开口DG并螺合至对立的插座连接件STE并由该卡口连接部BJ固定防止打开。排气烟囱连接件AKT利用其环形外边缘APR包围底部BO的外边缘区域RZ地稳固地抵靠在穿通开口DG周围,这是因为底部BO的穿通开口DG周围的外边缘区域RZ借助于在此所布置的密封环DI1在排气烟囱连接件AKT的环绕下坐缘APR与插座AO的上坐缘之间以液密性的方式夹持。因为密封环DI1从下侧压在底部BO上,所以该密封环被保护免于老化抵抗由洗液中的洗涤剂所造成的任何损害或损伤。排气烟囱连接件AKT与插座SO之间的液密性穿通连接以这种方式被形成。这种连接同时有利地用作为用于吸附容器SB的悬置装置。
插座SO在覆盖部件DEL的其余表面上方伸出一插座高度LSP的事实确保了在覆盖部件DEL与底部BO的下侧之间出现一间隙间距。在图3所示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从其具有侧壁SW和后壁RW的环绕边缘区域开始以倾斜的方式具有坡度地朝向一优选中央液体收集区域PSU延伸。循环泵UWP的泵池PSU可以位于该收集区域下方(见图16)。在图3中,从外向内倾斜地朝向位于下侧的收集区域FSB延伸的该底部BO以点划线的方式示出。在其中安坐有循环泵UWP的泵池FSB位于下侧收集区域FSB的布置结构可以从图16的基底模块的俯视图中看出。吸附容器SB优选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上安装,从而该吸附容器的覆盖部件DEL基本上与底部BO的下侧平行地延伸并与该底部的下侧距一预限定的间隙距离LSP。为此目的,插座SO在位于其中的插座连接件STE上倾斜地安置,处于相对于覆盖部件DEL的表面法线的合适的倾斜角度。
根据图4至10,吸附容器SB包括盆型壳体部件GT,其中该盆型壳体部件由覆盖部件DEL封闭。在盆型壳体部件GT中至少设有包括可逆脱水吸附材料ZEO的吸附单元SE。吸附单元SE在盆型壳体部件GT中容纳,以使得气流可以大致沿重力的方向或与重力方向(见图3)相逆地流经吸附单元的吸附材料ZEO,所述气流LS2通过经由导气通道LK带来的气流LS1的转向而产生。吸附单元SE包括至少一个下侧筛元件或栅元件US作为下侧、大致水平布置的透气基元件以及至少一个上侧筛元件或栅元件OS作为上侧、大致水平布置的透气基元件,它们彼此相互距一可预定的垂直距离H(具体参见图9)。这两个筛元件或栅元件US、OS之间的空间容积很大程度地完全充满吸附材料ZEO。至少一个加热装置HZ在盆型壳体部件GT中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在吸附容器SB的流通方向DSR中看过去尤其设置在包括可逆脱水吸附材料ZEO的吸附单元SE的下游。加热装置HZ在盆型壳体部件GT的用于从导气通道LK收集流入空气LS1的下侧容腔UH中设置。针对导气通道LK的入口EO在其底部件BOT的区域内设置。针对出口元件的排放开口AO在覆盖部件DEL中设置。耐热材料、具体金属片材、优选不锈钢或不锈钢合金优选被用于覆盖部件DEL以及盆型壳体部件GT,也就是说,大体上讲,耐热材料、尤其金属片材、优选不锈钢或不锈钢合金优选被用于吸附容器的整个壳体的所有部分。覆盖部件DEL很大程度不透气地封闭盆型壳体部件GT。覆盖部件DEL的周向外缘仅仅经由机械连接、具体经由变形连接、结合连接、闩锁连接、夹持连接、具体经由珠状连接或夹钳连接而连接至盆型壳体部件GT的上边缘,这简化了制造并确保了永久耐热的和密封的连接。盆型壳体部件GT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壁SW1、SW2(见图5),所述侧壁基本上垂直地延伸。该盆型壳体部件具有一外轮廓,该外轮廓基本上与为其设置的尤其位于基底模块BG(见图16)中的安装区域EBR的内轮廓相对应。这两个相邻的侧壁SW1、SW2具有彼此相互大致成直角延伸的外表面。至少一个侧壁例如SW2具有至少一个形状例如AF(见图3),其以基本上互补的方式设置,以匹配基底模块BG的后壁和/或侧壁上的形状,其中该基底模块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下方设置。
盆型壳体部件GT包括至少一个穿通开口,其用于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尤其盆型壳体部件GT包括两个穿通开口DUF,其用于两个电接触元件AP1、AP2(见图4、5)。滴漏保护片材TSB出于附加安全的原因在穿通开口DUF上方的顶部区域中安装至少覆盖其延伸部。滴漏保护片材TSB具有排疏斜坡。滴漏保护片材基本上避免了水分或液体从清洗容器的内部例如通过由于穿通开口DG的内边缘与连接部件SO、AUS的插座SO和/或连接件AKT之间的误差尽管密封元件DI1也导致的任何边缘间隙或者以例如通过底部BO中的或具有循环泵UMP的液体循环系统的管线中的泄漏而与电接触元件接触。该盖因而用于电安全的目的。
图4以示意性和透视分解图的方式示出了吸附容器SB的处于拆开状态中的各个部件。沿垂直方向看过去,吸附容器SB的各部件处于多个彼此上下的定位平面内。吸附容器SB的这种从上至下层叠的结构具体在图9的剖视图中示出并且在图10的剖切透视图中示出。吸附容器SB包括靠近底部的以便从入口连接件ES收集流入的空气的下侧容室UH。在该下侧容室UH上方安坐带槽的片材SK,该带槽的片材用作为用于在其上方布置的螺线管加热器HZ的流动调节器具。带槽的片材SK安坐在吸附容器SB的内部周围的周向支承边缘上。该支承边缘具有相对于吸附容器SB的内底部的用于形成所述下侧容室UH的预限定的垂直距离。该带槽的片材SK优选具有一个或多个夹持部件,从而将其横向地或侧向地夹持至吸附容器SB的一部分表面、至少一个内壁。由此可以提供带槽的片材SK的可靠的固定就位。根据图6的带槽的片材的仰视图,该带槽的片材具有槽SL,其中所述槽SL大致遵循在带槽的片材SK上方布置的螺线管加热的路线。带槽的片材SK的槽或通道SL在那些进入吸附容器SB的气流LS1具有沿流通方向DSR穿过吸附容器较低速度的部位比在那些进入吸附容器SB的气流LS1具有沿流通方向DSR穿过吸附容器较高速度的部位设置得更大、尤其更宽或更宽阔。这很大程度地实现了气流LS2的局部流横截面分布的均衡,其中该气流LS2沿流通方向DSR从下至上流经吸附容器SB。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气流的局部流横截面分布的均衡具体被理解为意味着大致同一体积的空气以大致同一流速流经流通表面的大致每个进入点。
沿流通方向DSR看过去,螺线管加热器RZ以具有预限定的垂直间隙的方式布置在带槽的片材SK之后。为了实现这一点,该螺线管加热器可以借助于多个片材部件BT被保持,其中所述多个片材部件BT以腹板形方式设置在通道SL上方的一垂直距离处。这些片材部件BT(见图6)优选交替地从下方并从上方支承螺线管加热器的延伸部。这首先使得螺线管加热器HZ能够在带槽的片材SK上方被可靠地固定就位。其次,基本上避免了由螺线管加热器HZ产生的热量所导致的带槽的片材SK的卷绕。沿流通方向DSR看过去,螺线管加热器HZ后接一自由中间空间ZR(见图9、10),直至大致从下至上升高的气流LS2进入吸附单元SE的入口横截面区域SDF。该吸附单元SE在入口侧上包括下侧筛元件或栅元件US。在自该下侧筛元件或栅元件US的一垂直距离H处设置出口侧上侧筛元件或栅元件OS。在吸附容器的内壁周围成比例地或整个地设置用于这两个筛元件US、OS的支承边缘,从而将筛元件US、OS定位并保持在它们所配的垂直位置。这两个筛元件US、OS优选以该预定的垂直距离H彼此相互平行地布置。在下侧筛元件US与上侧筛元件OS之间,吸附材料ZEO被填充成这两个筛元件US、OS之间的容腔基本上被完全充满。在吸附容器SB处于安装状态时,入口端筛元件US和出口端筛元件OS相对于吸附容器SB的垂直延伸的中央轴线并相对于吸附容器的流通方向DSR布置在大致水平的定位平面中,其中所述大致水平的定位平面彼此上下相互距该预限定的距离H。换句话说,吸附单元SE因此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由大致水平布置的下侧筛元件US与大致水平布置的上侧筛元件OS之间的吸附材料ZEO的填充体积形成,而这些元件通过作为吸附单元的外封套沿吸附容器SB的高度方向、尤其流通方向DSR延伸的侧壁彼此相连并由后者包围。吸附单元因而设置为封套或管的形式。吸附材料ZEO在这种情况中在下侧筛元件US上支承并通过所述元件以及外壁或外壳体IG与吸附容器无关地被保持就位。沿流通方向DSR看过去,用于收集流出空气的上侧容室OH在该吸附单元SE上方设置。该流出空气LS2通过插座连接件STE的出口AO被引导到排气烟囱连接件ATK中,从那里,空气被吹送到清洗容器的内部中。
总之,吸附材料ZEO充满下侧筛元件US与上侧筛元件OS之间的填充容腔,从而它的流入口横截面区域SDF和流排出横截面区域SAF大致垂直于流通方向DSR,其中该流通方向DSR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下侧筛元件US、上侧筛元件OS以及在它们之间嵌入的吸附材料ZEO分别具有彼此相互重合的用于流通空气LS2的透过区域。这基本上确保了在吸附单元SE的容腔的每个点处,吸附单元的吸附材料可以经受大致相同的体积流。在解吸附的过程中,过热点以及因此对于吸附材料ZEO的任何过载或其它损害在这种情况中基本上被防止。在吸附的过程中,因此实现了水分从待干燥的湿空气的均匀吸收以及因而在吸附单元SE内设置的吸附材料ZEO的最佳使用。
沿流方向DSR从下至上升高的流LS2的流调节或流影响通过带槽的片材SK实现,从而基本上同样空气体积流在螺线管加热器周围大致在其纵向延伸部的每个点处流动。带槽的片材与其上方布置的螺线管加热器HZ的组合很大程度地确保了,在解吸附的过程中,气流LS2在下侧筛US的入口区域上游可以基本上均匀地被加热。因此,带槽的片材提供了在吸附单元SE的整个入口横截面区域SDF之内观看到的加热的空气体积流的基本上均匀的局部分布。
附加地或独立于带槽的片材SK,可选地同样有用的是,在吸附容器SB外侧在风扇单元LT与吸附容器SB的入口EO之间的连接区段中设置加热装置。因为该筒形连接区段VA的通道横截面小于针对气流的吸附容器SB的平均横截面,所以气流LS1在其进入吸附容器SB之前已经提前被基本上均匀地加热用于解吸附过程。带槽的片材SK然后可选地可以被完全忽略。
特别地,如果空气的加热借助于吸附容器SB内的加热装置完成,则可选地同样有用的是,沿吸附容器SB的流通方向DSR看过去,在加热装置HZ的上游和下游设置至少一个流动调节器具,从而大致相同的空气体积流可以在每个点处流经下侧筛元件US的入口横截面SDF之后的吸附材料ZEO的体积量。在这种情况中,特别地同样在吸附过程中(在该过程中,加热装置HZ被关机、即被断电),基本上实现了所有吸附材料很大程度地完全由流通空气LS1除湿。以类似的方式,在流通空气LS2由加热装置HZ加热的解吸附过程中,使得所存储的水从这两个筛元件US、OS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的所有吸附材料中排出,从而在该空间体积的所有点处,吸附材料ZEO可以被用于随后的干燥过程,即大致被完全干燥并因而被再生。
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吸附容器SB内部中的吸附单元SE的流通横截面SDF被设置成大于筒形连接区段VA的导气通道LK的端部上的入口连接件ES的平均横截面。吸附材料的流通横截面SDF优选设为是导气通道LK的入口连接件ES的平均横截面的2与40倍之间、尤其4与30倍之间、优选5与35倍之间,其中所述入口连接件以该平均横截面通到吸附容器SB的入口EO中。
总之,因此尤其有用的是尤其在插入到导气通道LK中的至少一个风扇单元LT下游,在吸附容器SB中的和/或导气通道LK的在入口侧朝向吸附容器SB的入口端管部分VA、ES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流动调节器具SK,其设有一个或多个空气通道SL,从而在气流LS2沿吸附容器的流通方向DSR流经吸附容器SB时,实现气流LS2的局部(local)流横截面分布的均衡,其中所述流通方向从下至上地、尤其大致垂直地指向。沿吸附容器SB的流通方向DSR看过去,至少一个流动调节元件SK在吸附容器的下侧容腔UH中设置在加热元件HZ上游的一垂直距离处。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带槽的片材或穿孔的片材被设置作为流动调节元件。带槽的片材SK中的槽SL大致遵循着螺线管加热器HZ的绕组的路线,其中该螺线管加热器在带槽的片材中的槽SL上方一间隙距离处设置为加热装置。带槽的片材大致与吸附容器SB的吸附单元SE的空气入口横截面区域SDF平行地并与其距一间隙距离地布置。流调节元件SK中的空气通道、尤其槽SL优选设置成在沿吸附容器SB的流通方向DSR偏向之后进入吸附容器SB中的气流LS1具有较低速度的那些部位与在沿吸附容器SB的流通方向DSR偏向之后进入吸附容器SB中的气流LS1具有较高速度的那些部位相比更大,从而实现在螺线管加热器HE周围流动的气流的均匀化。
总体上看,吸附干燥系统TS表现出吸附容器SB的区域内的以下具体的流调节:导气通道LK联接至吸附容器SB,从而进入气流LS1以大致水平的流入方向通入到吸附容器SB中并且沿与该流入方向ESR不同的大致垂直的流通方向流动,由此,气流流经吸附容器SB的内部。气流从吸附容器排出的流出方向优选大致对应于大致垂直的流通方向。导气通道的入口侧管部分通入到吸附容器中,从而流入方向转向到吸附容器SB的强制的流通方向中,尤其转向45°与135°之间,优选从其大致水平的流入方向转向大致90°。沿流的方向看过去,在吸附容器SB的上游,至少一个风扇单元插入到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RA1中,以便产生沿吸附容器SB的至少一个入口方向的强制的气流。风扇单元LT布置在清洗容器SPB下方的基底模块中。
吸附容器设置有这样的几何形状,从而具有吸附材料的吸附单元使得空气可以大致沿重力的方向或与重力的方向相逆地流经该吸附材料,所述空气经由导气通道从清洗容器SPB被导入到吸附容器SB中。吸附容器SB的吸附单元优选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大致水平布置的下侧筛元件或栅元件US以及至少一个大致水平布置的上侧筛元件或栅元件OS,它们二者彼此相互距一可预限定的垂直距离,这两个筛元件或栅元件之间的空间容积基本上完全地充满吸附材料。吸附容器SB的吸附单元的入口横截面区域和排出横截面区域被选择成尤其尺寸大致相同。此外,吸附容器SB的吸附单元的入口横截面区域和排出横截面区域有用地被布置成彼此相互大致重合。沿吸附容器的流通方向看过去,吸附容器包括至少一个层结构,其中该层结构包含下侧容腔以及布置在该下侧容腔上方的、沿流通方向在下游布置的吸附单元。在吸附容器的下侧容腔中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吸附容器SB在其吸附单元上方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收集流出空气的上侧容腔。吸附材料充满吸附容器SB的吸附单元中的填充容积,从而形成了大致垂直于流通方向设置的流入口横截面区域以及与该流入口横截面区域基本上平行设置的流排出横截面区域。吸附容器SB在其上侧覆盖部件中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开口,其中该流出开口借助于至少一个流出部件经由清洗容器SPB的底部中的穿通开口连接至清洗容器的内部。
吸附容器SB还可以尤其被设置为大致垂直布置的管,尤其设置为大致垂直布置的筒,或者设置为在边缘上垂直布置的套筒。在这种情况中,具有加热装置和下游吸附单元的在边缘上垂直布置的吸附柱可以尤其被设置,其吸附材料具有与为其所提供的重力方向相反的空气流通方向。这有利地使得实现了针对仅仅占据相对小空间的吸附容器的相对紧凑的实施例改型。
吸附材料以吸附单元的形状有利地嵌入吸附容器SB中,从而大致相同的空气体积流值可以被施加至吸附单元的穿通横截面的大致每个进入点。含有铝和/或氧化硅的可逆脱水材料、硅胶和/或沸石、尤其A、X、Y型沸石优选被单独地或任意组合地设置为吸附材料。吸附材料有用地以粒状固体或颗粒的形式作为填料设置在吸附容器SB中,其中所述粒状固体或颗粒包括多种微粒,所述微粒的粒度大致在1与6mm之间、尤其2.4与4.8mm之间,微粒的填充高度H等于其粒度的至少5倍。设为粒状固体或颗粒的吸附材料在吸附容器中沿重力的方向设有一填充高度H,其中该填充高度H大致等于粒状固体或颗粒的微粒尺寸的5至40倍、尤其10至15倍。吸附材料的填充高度H优选被选为大致在1.5与25cm之间、尤其在2与8cm之间、优选在4与6cm之间。粒状固体或颗粒优选由多个大致球形微粒组成。设为粒状固体或颗粒的吸附材料ZEO有利地有用地具有至少500kg/m3的平均填充密度,该平均填充密度尤其大致是在500与800kg/m3之间、尤其600与700kg/m3之间、尤其630与650kg/m3之间、尤其优选大致为640kg/m3
在吸附容器SB中,用于吸附气流中携带的水量的可逆脱水吸附材料有用地其重量设置为由吸附材料所吸收的水量低于施加至待洗物品的水量、尤其在冲洗步骤中施加的水量。
特别有用的是,在吸附容器SB中,可逆脱水吸附材料的重量设置成足以吸收这样的水量,其中该水量大致等于最终冲洗步骤结束之后待洗物品被弄湿的水量。所吸收的水量优选为施加至待洗物品的液体量的4%与25%之间、尤其5%与15%之间。
吸附容器SB有用地容纳吸附材料ZEO的重量大致为0.2与5kg之间、尤其0.3与3kg之间、优选0.2与2.5kg之间。
具体地,吸附材料的孔隙大小优选是在1与12埃之间、尤其是在2与10埃之间、优选是在3与8埃之间。
吸附材料有用地具有占其干重大致百分之15与40之间的、优选百分之20与30之间的吸水能力。
具体地,吸附材料设置成可以在大致80℃与450℃之间、尤其220℃与250℃之间的范围内的温度被解吸附。
导气通道、吸附容器和/或一个或多个附加的流影响元件有用地被设置成气流可以以大致2与15升/秒、尤其4与7升/秒的体积流的方式通过吸附材料,以便吸附材料的吸附和/或解吸附。
特别有用的是,至少一个加热装置配置给吸附材料,借助于该加热装置,250与2500瓦之间的、尤其1000与1800瓦之间的、优选1200与1500瓦之间的等价热输出可以被提供用于加热吸附材料,以便实现吸附材料的解吸附。
至少一个配置给吸附材料以便其解吸附的加热装置的热输出与流经吸附材料的气流的空气体积流之比优选被选为是在100与1250瓦秒/升之间、尤其是在100与450瓦秒/升、优选是在200与230瓦秒/升之间。
在吸附容器SB内,优选为吸附材料提供的流通横截面大致是在80与800cm2之间、尤其是在150与500cm2之间。
吸附材料在吸附容器SB的入口横截面区域SDF内的填充高度有用地是大致恒定的。
特别有用的是,将吸附材料在吸附容器SB内设置成吸收大致150与400毫升之间的、尤其200与300毫升之间的水量。
此外,针对吸附干燥系统TS的至少一个部件,设置至少一个热学过热保护装置。这种部件优选可以由吸附容器SB的一部件形成。在这种情况中,该热学过热保护装置可以固定至吸附容器SB的外侧。至少一个电温度保护单元TSI设置为热学过热保护装置(见图4、6、8、9)。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该热学过热保护装置配置给加热装置HZ,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容纳在吸附容器SB中。
在图4、6、8和9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电温度保护单元TSI在加热装置HZ的垂直位置的区域内设置在吸附容器SB的内壳体IG上的外侧凹部EBU中。该电温度保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热学开关TSA和/或至少一个熔断器SSI(见图17)。电温度保护单元TSI的电热学开关TSA和/或熔断器SSI相应地被插入到、优选串联地被插入到加热装置HZ的至少一个供电线路UB1、UB2中(见图8)。
此外有用的是设置至少一个具有监管逻辑的控制装置HE、ZE(见图16),其尤其在故障的情况中中断加热装置HZ的供电。例如,温度上限的超过构成了例如吸附容器SB或清洗容器上的故障情况。
此外,吸附容器尤其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下方的基本上自由悬挂地悬置也可以用作为一种热学过热保护措施。
此外,热学过热保护措施可以包括将吸附容器SB定位成,吸附容器相对于基底模块BG的相邻的部件和/或部分具有一预限定的最小间隙距离LSP。
除了上述措施以外或与其无关地,除了吸附容器SB的内壳体IG以外至少在吸附容器SB的吸附单元SE所在的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外壳体AG作为热学过热保护装置。在内壳体IG与外壳体AG之间,一空气间隙LS设置作为绝热层。大体上讲,吸附容器SB的壳体因而可以在具有吸附材料的吸附单元的区域周围设置在外侧和/或内侧多壁、尤其双壁上。附加地或与此独立地,吸附单元由至少在吸附单元区域内的吸附容器SB内侧和/或吸附容器SB外侧的至少一个附加的绝热元件包围。
图4、7、8、9的加热装置、尤其螺线管加热器HZ包括两个端子极AP1、AP2,它们向外被引导穿过清洗容器SPB的壳体中的相应的穿通开口。每个端子极或端子引脚AP1、AP2优选由一过热保护元件串联地开关。该过热保护元件在温度保护单元TSI内设置,其中该温度保护单元在外部设置在吸附容器SB的壳体上位于这两个极引脚AP1、AP2附近。图17示出了用于图8的螺线管加热器HZ的过热保护电路。第一旁线UB1借助于钎焊连接部SWE1连接至第一刚性极引脚AP1。以类似的方式,第二旁线UB2借助于钎焊连接部SWE2连接至第二刚性极引脚AP2。借助于插入式连接部SV4,旁线UB2电接触热学开关TSA。旁线UB1经由插入式触头SV3电连接至热电熔断器SSI。在输入端,第一供电线SZL1经由插入式连接部SV1连接至熔断器元件SSI的向外引导的端子凸耳AF1。以类似的方式,第二供电线SZL2经由插入式连接部SV2连接至热学开关元件TSA的向外引导的端子凸耳AF2。具体地,第二供电线SZL2可以形成一中性导线,而第一供电线SZL1可以是“带电相(live phase)”。只要超过针对螺线管加热器HZ的温度的第一上限,则断开热学开关TSA。只要温度再次低于该上限,则热学开关再次闭合,从而螺线管加热器HZ再次被加热。然而,如果达到了针对螺线管加热器的第一上限之上的关键的温度上限,则熔断器SSI熔断,并且用于螺线管加热器HZ的电路被永久地中断。温度保护装置TSI的这两个温度保护元件与吸附容器的内壳体IG基本上密切导热地接触。如果具体配置给这两个温度保护元件的温度上限被超过,则这两个温度保护元件可以单独地彼此拆卸。
根据图10、13和14,在吸附容器SB的插座SO中连接至输出开口AO的流出连接件AKT优选在清洗容器SPB的顶角区域EBR中穿过底部BO中的穿通开口DG,其中所述顶角区域位于由喷洒臂SA所扫出的旋转区域外侧。这在图2中示出。大体上讲,流出连接件AKT在位于由下喷洒臂SA所覆盖的区域外侧的点处从底部BO伸入到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排气烟囱连接件或流出连接件AKT沿其上端部分由喷洒保护罩SH重叠或覆盖。喷洒保护罩SH以雨伞形或蘑菇形的方式覆盖流出连接件AKT。该喷洒保护罩从上看(见图12)在顶侧和侧壁上被完全封闭;它在其下侧上在朝向喷洒臂SA的区域中也被完全地封闭。出口设备或出口元件AUS被构造成经由其排气烟囱连接件AKT可以在对应的吸附或解吸附的过程中将尽可能多的空气从吸附容器SB吹入到清洗容器的内部中,并且同时提供了一种盖,其可以通过其喷洒保护罩SH而透过废气,从而基本上避免了洗液从清洗容器透入到吸附容器SB的内部中。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在第一近似中,该喷洒保护罩具有半圆柱形的几何形状。在图12中,喷洒保护罩SH从上方看被示意性示出。在喷洒保护罩的顶侧上,喷洒保护罩在其基本上平坦的顶侧与其大致垂直向下伸出的侧壁(从内向外看)之间的过渡区域GF、URA中具有凸弯曲的扁平部GF(见图13)。如果例如来自喷洒臂SA的喷流冲击这些在顶边缘被扁平的或被弯曲的过渡区域GF、URA,则在解吸附的过程中该喷流像膜一样基本上附着在喷洒保护罩SA的整个表面上倾注并使得该罩冷却。这避免了由于过热而对清洗容器的内部中的附件材料造成不期望的损害或压力。
喷洒保护罩SH布置在与出口连接件AKT相对的一自由垂直距离处,形成了一自由空间或容腔。为了在利用下侧喷洒臂SA进行喷洒的过程中防止液体通过流出连接件AKT的排出开口进入到吸附容器SB中,喷洒保护罩SH的半圆柱形侧壁的下侧边缘区域朝向流出连接件AKT被弯曲、被弧形设置或被向内弯折。这在图13中可以方便地看出。另外,在流出连接件AKT的顶边缘的区域内,一环形的、径向向外伸出的喷洒水偏向元件或屏蔽元件PB、尤其导流板被设置。该屏障元件径向向外伸入到圆柱形流出连接件AKT与喷洒保护罩SH的内壁之间的中间空间或间隙空间中。在该屏蔽元件PB的外周边缘与喷洒保护罩SH的内部之间,设有用于气流LS2的自由的穿通开口,其中气流沿喷洒保护罩SH的盖的方向从流出连接件AKT流出并同时被向下偏向至喷洒保护罩SH的下边缘UR,尤其被偏向大约180°。偏向的路径在图13中由附图标记ALS表示。在图13的示意性实施例中,向外伸出的屏障元件PB在其外边缘的各个周向点处借助于腹板元件SET被支承抵靠着喷洒保护罩SH的以环段部分形式环绕的侧壁的内壁。
图14示出了从下方看过去的喷洒保护罩SH以及流出连接件AKT。屏蔽元件PB作为横向或侧向伸出的边缘或腹板以基本上圆周的方式使得流出连接件AKT的排出开口屏蔽。具体地,屏蔽元件PB在朝向喷洒臂SA的直线型侧壁的区域内封闭喷洒保护罩SH的下侧。仅仅在喷洒保护罩SH的离开喷洒臂的半圆形弯曲部分中,在屏蔽元件PB与喷洒保护罩SH的以径向偏置方式延伸的在外侧同心布置的侧壁之间设有一间隙间隔LAO,通过该间隙间隔,空气可以从流出连接件AKT流出进入到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在图14的示意性实施例中,该间隙间隔LAO大致以镰刀形的方式设置。气流LS2因而被强制进入到偏向路径ALS中,其中该偏向路径将气流从其垂直向上指向的流出方向向下偏向,从而气流仅仅通过喷洒保护罩SH的下侧区域中的镰刀形间隙间隔LAO(其形状为一段分开的圆形)排出。流出连接件AKT有用地相对于底部BO伸出至一高度HO,从而流出连接件的顶边缘高于针对清洗循环所设的总设定清洗罐体积或泡沫体积的液面。
在吸附容器SPB的出口端处固定的并伸入到清洗容器SPB内部中的流出元件AUS因此有用地被设置成,从其排出的气流LS2被引离喷洒臂SA。具体地,流出的气流LS2被引导到清洗容器的后壁RW与相邻的侧壁SW之间的后或后方角区域中。这基本上防止了喷洒水或泡沫能够在洁净循环或任何其它清洗循环的过程中通过流出连接件的开口进入到吸附容器内部中。否则的话在这种情况中,解吸附过程可以被损害或被完全无效。另外,吸附材料可由洗液永久地损害。这是因为大量的测试已经表明,如果洗液内的水、洗涤剂或冲洗辅助剂可靠地被防止接触吸附材料,则吸附容器内的吸附材料的功能性在洗碗机的整个运行时间内基本上被保持或被保留。
总之,至少一个流出装置AUS(其与吸附容器SB的至少一个流出开口AO相连)在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设置成,自吸附容器吹出的空气LS2基本上从在清洗容器SPB内容纳的至少一个喷洒装置SA导离。流出装置AUS在喷洒装置SA的工作区域之外布置。喷洒装置例如可以是旋转喷洒臂SA。流出装置AUS优选在清洗容器SPB的后壁RW与相邻的侧壁SW之间的后角区域EBR中设置。流出装置AUS尤其具有在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上方一垂直距离HO处设置的排气开口ABO,所述排气开口高于为清洗循环所设的总设定清洗罐体积的液位。流出装置AUS包括流出连接件AKT和喷洒保护罩SH。喷洒保护罩SH具有这样的几何形状,其滑附在流出连接件AKT的排气开口ABO上。喷洒保护罩SH滑附在流出连接件AKT上,从而从吸附容器SB以升高的流向向上流经流出连接件AKT的空气在其从流出连接件AKT的排气出口ABO排出之后产生(留出)一向下指向的强制的流路径ALS。清洗容器SPB的底部BO上方的向上伸出的流出连接件AKT连接至在底部BO下方布置的吸附容器SB的覆盖部件DEL上的终端连接件STE。喷洒保护罩SH在其朝向喷洒装置SA的壳体区域GF中在顶侧和下侧上以封闭的方式设置。喷洒保护罩SH具有上自由空间地叠覆流出连接件AKT的排气开口ABO。流出连接件AKT具有上侧、向外弧形的边缘或周向挡圈KR。喷洒保护罩SH包封流出连接件AKT的上端部,从而形成喷洒保护罩的内壁与流出连接件AKT的外壁之间的间隙间距SPF。喷洒保护罩SH与流出连接件AKT之间的间隙间距SPF被设置成,提供一自流出连接件AKT的空气流出路径ALS,其从清洗容器SB中的喷洒装置SA被引离。伸入到间隙间距SPF中的喷洒水偏向元件PB在流出连接件AKT上设置。喷洒保护罩SH的下边缘区域UR是向内弧形的。喷洒保护罩SH具有圆角的外表面,从而它使得来自喷洒装置SA的喷流(该喷流冲击该喷洒保护罩)像膜一样倾注附着在喷洒保护罩的表面上。这用于冷却流出装置。如果必要的话,同样有用的是在清洗容器SB中设置吸附系统的多个这种流出装置。
图15以示意性纵向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导气通道LK的入口侧前端部ET固定在图2的清洗容器SPB的侧壁SW中的出口ALA的区域内。导气通道LK的端面部分ET伸入到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从而形成一挡圈边缘,其沿周向相对于侧壁SW垂直地伸出。该挡圈边缘具有内螺纹SG。具有外螺纹的环形入口元件IM被螺合到该内螺纹SG中。因此,该环形入口元件IM用作为用于保持端部ET的固定元件。该环形固定元件具有用于密封元件DI2的螺旋环形接收室。该密封元件DI2密封导气通道LK的入口侧前端部ET的外边缘与固定元件之间的环形间隙。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该固定元件尤其由螺母型的螺纹环形成,其中该螺纹环被螺合至导气通道LK的入口侧端面部分ET。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环形固定元件IM具有中央通道MD,空气LU通过该中央通道可以从清洗容器SPB的内部被抽吸出进入到导气通道内。
如果必要的话同样有用的是,在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ET的入口MD内或前设置至少一个肋式接合保护装置,在其接合肋RIP之间具有自由可通过的间隙,以便空气LU自清洗容器的流入。这些肋RIP在图15中由点划线表示。这些肋用作为用于将空气入口元件IM螺合到导气通道的端部的内螺纹中的螺入辅助件。
大体上讲,如果必要的话同样有用的是,设置具有多个吸附单元或吸附柱的吸附干燥系统,其相应地具有位于共同吸附容器SB内的或位于多个单独的吸附容器SB内的相关的加热装置。这些吸附柱或它们的吸附容器SB可以彼此相互串联并且还作为吸附干燥系统的平行臂保持相连。串联或并联的吸附柱的数量有用地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导气通道与清洗容器的一个或多个出口相连,以便将空气从清洗容器抽出;和/或与一个或多个流出装置的流出开口相连,以便将空气吹入清洗容器中。
图16以示意性俯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基底模块BG。该基底模块除了风扇LT、吸附容器SB、循环泵UWP等以外还包括用于它们的控制和监测的主控制装置HE。吸附容器SB的加热元件HZ也针对吸附容器的解吸附过程借助于至少一个控制装置被调整。该控制装置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由附加的控制装置ZE形成。该附加的控制装置用于按照需要中断供电线SZL或将其切换至主控制装置HE。附加的控制装置ZE通过主控制装置HE经由总线BUL被控制。供电线SVL从主控制装置HE延伸至附加的控制装置ZE。该附加的控制装置也经由控制线SL1控制风扇单元LT。风扇单元LT的供电线尤其也可以集成到控制线SLL中。
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TDE(见图2)也经由信号线连接至主控制装置HE,其中该温度传感器将针对清洗容器内部中的温度的相应的测量信号输送至主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TSE在导气通道LK的入口端管部分RA1的两个臂AU、AB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的加强肋VR(见图3)之间悬置。因而,温度传感器与清洗容器SPB的侧壁SW接触。
只要洁净循环开始,则主控制装置HE同时经由总线BUL打开附加的控制装置ZE,从而如果期望解吸附过程的话则电压经由供电线SZL施加至加热装置HZ的极引脚AP1、AP2。只要在解吸附的过程中在清洗容器SPB的内部中已经达到特定的预定的关键温度上限(主控制装置HE可以例如经由温度传感器的测量信号而确定该温度上限),则主控制装置经由总线BUL向附加的控制装置ZE发出指令,以取消供电线SZL上的电压,并因而完全地以及如果必要的话同时地关闭加热装置HE,或者偏差可预规定间隔地关闭风扇单元HLT、即整个吸附干燥装置TV。在这种方式中,例如,可以以安全的方式中断针对吸附容器内的吸附材料的解吸附过程,如果在解吸附的过程中出现具有解吸附爱聊的吸附容器SB的、例如配给其的加热装置的过热或者清洗容器SB的内部的过热。以相应的方式,主控制装置HE也在任何其它故障的情况中向附加的控制装置ZE发出指令,以关闭加热装置。这种故障大体上也可以是数据总线BUL上的通信连接的失效墙和中断。如果必要的话,如果在对应的解吸附过程中出现故障,则附加的控制装置ZE还可以自主地、即与主控制装置HE无关地关闭加热装置HZ和/或风扇单元LT。
如果必要的话有用的是,为操作洗碗机GS的人提供使得吸附干燥系统TS启动或停机的选择,这是通过专设的程序按钮的启用或停用或通过相应地选择程序菜单而实现的。这在图16中示意性示出,在该附图中包括有程序按钮或程序菜单选项PG1,其给出合适的启动或停机信号,以便经由控制线SL1借助于控制逻辑器HE的控制信号SS1打开或关闭吸附干燥系统TE。
具体地,用于选择“能量”或“吸附操作”的程序变量的与主控制装置相连的第一选择按钮T1可以在如图18所示的家用洗碗机中的控制面板中设置。在该程序中重点在于节能。这在该示意性实施例的情况中得以实现在于,在选择按钮T1被启动时,主控制装置HE将清洗程序控制成,在冲洗循环或冲洗步骤的过程中根本不用连续流式加热器进行加热。此外,主控制装置HE将吸附干燥系统TS控制成,所洗的物品、尤其餐具的干燥仅仅借助于吸附干燥系统TS在自最终冲洗步骤之后的干燥步骤的过程中实现。
在该示意性实施例的情况中,主控制装置HE被构造成,除了第一“能量”按钮T1以外或与其独立地,主控制装置HE可以连接至家用洗碗机GS的控制面板BF的另一“干燥实现”按钮T2。因为致动第二按钮T2,所以主控制装置HE将吸附干燥系统ST控制成,风扇单元或吸附干燥系统ST的鼓风机LT的风扇运行时间在干燥步骤的过程中增加。所有待洗物品、尤其餐具物品的改进的干燥可以由此实现。
在该示意性实施例的情况中,作为增加风扇运行时间可选地或附加地,还可以将主控制装置HE构造成,在致动第二按钮T2时,除了纯吸附干燥以外,借助于并未详细说明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连续流加热器通过加热的冲洗液体在冲洗循环过程或最终冲洗步骤中加热清洗容器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中,有利足够的是,借助于冲洗循环实现的向待干燥的物品的传热与没有吸附干燥过程的情况相比使用更少的能量来实现。这是因为现在使用的吸附干燥系统允许通过吸收水分而节约电加热能量。因而,待洗的湿的和潮的物品的改进的干燥可以借助于所谓“内在的加热干燥”以及借助于吸附干燥来实现,也就是说通过这两种干燥类型的组合或叠加来实现。
除了上述专门的按钮T1、T2以外或与其独立地,第三“程序运行时间”按钮T3可以被设置成连接至主控制装置HE。在吸附干燥系统ST被打开时,则与传统的干燥系统(没有吸附干燥)相比可以减少程序运行时间。在致动第三按钮T3时,除了借助于解吸附过程加热对应的洗液以外,主控制装置HE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在预冲洗阶段和/或洁净阶段中借助于并未详细说明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尤其位于家用洗碗机GS的泵池内的连续流加热器而加热洗液。附加地或与此独立地,通过由主控制装置HE控制,通过增加喷洒压力、例如通过增加循环泵UWP的电机速度,洁净(洁净步骤)的运行时间可以进一步被减小,此外干燥时间也可以通过增加冲洗温度而被进一步缩短。
除了前述专门按钮T1、T2、T3以外或与其独立地,具有“影响洁净性能”功能的第四按钮T4可以被设置。在致动该第四按钮T4时,主控制装置HE可以将家用洗碗机控制成,与没有吸附干燥系统TS的洗碗机相比,洁净性能在同一运行时间内可以没有增加能耗地被提高。这是因为用于加热清洗罐内的所期望总量的液体的热能得以节约在于,在预清洗和/或洁净循环的过程中,解吸附过程在同一时间开始,并且富含由吸附材料排出的一定量的水的热空气因此通入清洗容器SB中。

Claims (14)

1.一种洗碗机、尤其家用洗碗机(GS),其包括至少一个清洗容器(SPB);控制装置(HE),其被构造成借助于清洗程序控制所述洗碗机(GS)的正常操作;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使得在所述清洗容器(SPB)内布置的待洗物品干燥的吸附干燥系统(TS),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机还包括输入装置(BF、T1、T2、T3、T4),其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调整所述清洗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干燥系统(TS)包括至少一个吸附容器(SB),其中所述吸附容器具有可逆脱水吸附材料(ZEO),所述吸附容器经由至少一个导气通道(LK)连接至所述清洗容器(SPB),以便产生气流(LS2),具体地,所述吸附容器(SB)设有这样的几何形状,以使得对于吸附容器的具有吸附材料(ZEO)的吸附单元(SE)而言,针对所述气流(LS2)大致沿重力方向(SKR)地或与重力方向相反地实现流通方向(DS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程序具有单独的程序步骤,它们一个在另一个之后连续地执行,具有至少一个预清洗步骤、至少一个洁净步骤、至少一个中间清洗步骤、至少一个最终冲洗步骤以及至少一个干燥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由于所述输入装置(T1)的启动而完整地执行所述最终冲洗步骤,而并未加热用于所述最终冲洗步骤的冲洗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T1)的启动,所述控制装置(HE)唯一地借助于所述吸附干燥系统(TS)执行所述干燥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启动所述输入装置(T2),所述控制装置(HE)增加所述干燥步骤的运行时间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通过将所述吸附干燥系统(TS)的风扇(LT)开机一延长的时间段而增加所述干燥步骤的运行时间段。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由于所述输入装置(T2)的启动而将所述洗碗机(GS)控制成,冲洗辅助剂被加热用于所述最终冲洗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连接至一连续流式加热器并控制所述连续流式加热器,以便加热所述冲洗辅助剂。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由于所述输入装置(T3)的启动而将所述洗碗机(GS)控制成,用于所述洁净步骤的洗液和/或用于所述预清洗步骤的液体被加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连接至一连续流式加热器,其中所述连续流式加热器被构造成加热所述洁净步骤过程中的洁净液体和/或所述预清洗步骤过程中的液体,所述控制装置(HE)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在所述洁净步骤过程中和/或在所述预清洗步骤过程中将所述连续流式加热器开机。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任一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由于所述输入装置(T3)的启动而将所述洗碗机(GS)控制成,在所述洁净步骤的过程中和/或在所述预清洗步骤的过程中,增加针对所述预清洗步骤所施加的洁净液体或液体的喷洒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HE)连接至一循环泵(UWP),并且所述控制装置针对所述增加的喷洒压力以更高的速度运行驱动所述循环泵(UWP)的电机。
14.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任一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T4)的启动,所述控制装置(HE)同时在所述预清洗步骤和/或洁净步骤的过程中开启所述吸附干燥系统(TS)的解吸附过程。
CN200980132980.8A 2008-07-28 2009-07-27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Active CN102131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40789.5 2008-07-28
DE102008040789A DE102008040789A1 (de) 2008-07-28 2008-07-28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nungsvorrichtung
DE102008039900.0 2008-08-27
DE200810039900 DE102008039900A1 (de) 2008-08-27 2008-08-27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08043581A DE102008043581A1 (de) 2008-11-07 2008-11-07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nungssystem
DE102008043581.3 2008-11-07
PCT/EP2009/059686 WO2010012696A2 (de) 2008-07-28 2009-07-27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nungs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438A true CN102131438A (zh) 2011-07-20
CN102131438B CN102131438B (zh) 2014-11-12

Family

ID=411712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2980.8A Active CN102131438B (zh) 2008-07-28 2009-07-27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CN2009801294902A Pending CN102105094A (zh) 2008-07-28 2009-07-28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94902A Pending CN102105094A (zh) 2008-07-28 2009-07-28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661981B2 (zh)
EP (2) EP2323531B1 (zh)
JP (2) JP2011528968A (zh)
CN (2) CN102131438B (zh)
AU (2) AU2009275994B2 (zh)
ES (1) ES2526424T3 (zh)
NZ (2) NZ590678A (zh)
PL (1) PL2323531T3 (zh)
WO (2) WO201001269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2085A (zh) * 2018-01-10 2018-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CN110325091A (zh) * 2017-02-23 2019-10-1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洗碗机和用于运行洗碗机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3598B2 (ja) * 2002-04-16 2007-05-09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械のスライドガイド装置
DE102008039896A1 (de) *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08039889A1 (de)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08039895A1 (de)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08039894A1 (de)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US9936852B2 (en) 2010-03-18 2018-04-10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Method for filling a wash tub of a dishwasher with water
DE102010039611A1 (de) * 2010-08-20 2012-02-2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einem manuell anpassbaren Spülprogramm
US9414736B2 (en) 2011-09-22 2016-08-16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directional spray
US9492055B2 (en) 2011-09-22 2016-11-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spray system
US9375128B2 (en) 2011-09-22 2016-06-28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spray system
US9693672B2 (en) 2011-09-22 2017-07-04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sprayer
DE102013101673A1 (de) * 2013-02-20 2014-08-21 Miele & Cie. Kg Geschirrspül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Geschirrspülmaschine
US9532701B2 (en) 2013-03-01 2017-01-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sprayer
US9295368B2 (en) 2013-03-01 2016-03-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hydraulically driven sprayer
CN105431070B (zh) * 2013-06-05 2020-03-10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操作洗碗机的方法以及洗碗机
US9713413B2 (en) 2013-07-01 2017-07-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for treating dishes
US9532699B2 (en) 2013-07-15 2017-01-03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shwasher with sprayer
US9839945B2 (en) 2014-05-02 2017-12-12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a quick cycle in a dishwasher
CN104545749B (zh) * 2014-12-31 2017-04-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装置
CN205458000U (zh) * 2015-12-25 2016-08-17 佛山市顺德区爱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烹调锅
US9854957B2 (en) * 2016-01-20 2018-01-0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operating dishwasher appliances having energy recovery features
SE543033C2 (en) * 2017-11-09 2020-09-29 Delaval Holding Ab A teatcup liner and a teatcup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43282A2 (de) * 1998-03-20 1999-09-22 AEG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EP1132038A2 (en) * 2000-02-24 2001-09-12 Merloni Elettrodomestici S.p.A. Dishwashing machine with differentiated washing capabilities
CN1829464A (zh) * 2003-07-30 2006-09-06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至少一个分程序步骤“干燥”的设备的方法
DE102005050183A1 (de) * 2005-10-19 2007-04-26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und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 Geschirrspülmaschine
CN200960107Y (zh) * 2004-12-09 2007-10-17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洗碗机
CN200987659Y (zh) * 2004-12-09 2007-12-12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洗碗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69658A (fr) 1957-02-02 1959-01-05 United Gaz Corp Procédé de déshydratation de courant de gaz
DE1180355B (de) 1963-10-11 1964-10-29 Wolfen Filmfab Veb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kugelfoermig gebundener zeolithischer Molekularsiebe
DE1567507A1 (de) 1965-04-17 1970-04-16 Bayer Ag Synthetische Zeolithe vom Faujasit-Typ
US4106517A (en) 1977-09-21 1978-08-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ishwasher control system with cycle reselect
US4249090A (en) 1979-04-20 1981-02-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utomatic resetting power saver switch for dishwasher
DE8318395U1 (de) 1983-06-24 1983-10-20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7000 Stuttgart Haushalt-waeschetrockner
DE3532093C1 (de) * 1985-09-09 1987-04-09 Schiedel Gmbh & Co Dis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Sorptions-Speichervorrichtung mit Feststoffabsorber
DE3626887A1 (de) 1986-08-08 1988-02-11 Miele & Cie Waeschebehandlungs- und spuelgeraet, herd o. dgl., mit einer entfeuchtungseinrichtung
DE3741652A1 (de) 1987-12-09 1989-06-22 Bauknecht Hausgeraete Ein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schirr
DE3830664A1 (de) 1988-09-09 1990-03-22 Bauknecht Hausgeraete Ein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schirr in einer haushalt-geschirrspuelmaschine
DE68928556T2 (de) 1988-11-02 1998-04-30 Colortronic Co Lufttrockner mit Adsorptionsmittel
FR2648484A1 (fr) 1989-06-16 1990-12-21 Ciapem Seche-linge a rejet differe de l'humidite
FR2649001B1 (fr) 1989-06-30 1991-10-11 Impitoyables Machine pour le sechage de pieces de vaisselle, en particulier de verres ou objets analogues
DK0483206T3 (da) * 1989-07-20 1995-06-26 Norske Stats Oljeselskap Strømningskonditioneringsindretning
DE3926597A1 (de) 1989-08-11 1991-02-14 Graeff Roderich Wilhelm Vorrichtung zur adsorption von feuchtigkeit oder dergleichen stoffen aus einem gasstrom
JPH05161591A (ja) 1991-12-11 1993-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食器洗浄機の乾燥機構
JPH05176874A (ja) * 1991-12-27 1993-07-20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食器洗浄機のための制御装置
US5364455A (en) * 1992-09-22 1994-11-15 Gas Research Institute Silica gels of controlled pore size as desiccant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ame
DE4304076C2 (de) 1993-02-11 1996-03-07 Behr Gmbh & Co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Heizen des Fahrgastraumes eines Kraftfahrzeuges
DE4405202A1 (de) 1993-03-05 1994-09-08 Solvay Deutschla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kugelförmiger Teilchen
US5495872A (en) * 1994-01-31 1996-03-05 Integrity Measurement Partners Flow conditioner for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fluid flow
DE4441264A1 (de) 1994-11-19 1996-05-23 Behr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Senken der Luftfeuchtigkeit in eine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EP0777998B1 (en) * 1995-12-09 2002-02-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of saving energy in domestic appliances and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energy efficiency
US5879764A (en) * 1996-11-06 1999-03-09 W. R. Grace & Co.-Conn. Desiccation using polymer-bound desiccant beads
DE19917740A1 (de) 1999-04-20 2000-10-26 Zeolith Tech Verfahren zum Aufheizen und Abkühlen einer Sorberanordnung
IT247109Y1 (it) 1999-11-02 2002-05-02 Candy Spa Camera di condensazione del vapore per macchine lavastoviglie
WO2001097965A1 (en) * 2000-06-19 2001-12-2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Adsorben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6434857B1 (en) * 2000-07-05 2002-08-20 Smartclean Jv Combination closed-circuit washer and drier
DE10035642C1 (de) 2000-07-20 2001-12-13 Miele & Cie Wäschebehandlungsgerät mit einer Programmsteuereinrichtung und einer Bedienoberfläche zur cursorunterstützten Benutzerführung
JP3964203B2 (ja) * 2001-12-28 2007-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食器洗い乾燥機
US20030213503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ignal-base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or automatic dishwashing
KR20040046922A (ko) * 2002-11-28 2004-06-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의 캐비닛 커버
JP2005034523A (ja) 2003-07-18 2005-02-10 Hitachi Ltd 食器洗い乾燥機
DE10353774A1 (de) 2003-07-30 2005-02-2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JP2007533940A (ja) * 2003-07-30 2007-11-22 ベーエスハー ボッシュ ウント ジーメンス ハウスゲレーテ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少なくとも1つの部分プログラム段階「乾燥」を有する装置を運転する方法
PL1667569T3 (pl) * 2003-07-30 2021-03-08 BSH Hausgeräte GmbH Zmywarka do naczyń
DE10356785A1 (de) * 2003-12-04 2005-07-0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DE10356786A1 (de) * 2003-12-04 2005-07-0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erfahren zum Trocknen in einem Haushaltgerät
WO2005094660A1 (en) 2004-03-04 2005-10-13 Ecolab Inc. Drying medium for drying and polishing cutlery, table ware, glass, porcelain goods and silver items
DE102005004089A1 (de) 2004-12-09 2006-06-1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einer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DE102005004094A1 (de) * 2004-12-09 2006-06-22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DE102005004096A1 (de) * 2004-12-09 2006-06-1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einer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CN2933272Y (zh) 2004-12-09 2007-08-15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餐具洗涤机
DE102005004095A1 (de) * 2004-12-09 2006-06-1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DE102005004097A1 (de) * 2004-12-09 2006-06-1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DE102005004092A1 (de) * 2004-12-09 2006-06-1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einer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selben
FR2879431B1 (fr) 2004-12-21 2008-12-05 Brandt Ind Sas Lave-vaisselle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 sechage de la vaisselle dans ce lave-vaisselle
FR2879430B1 (fr) 2004-12-21 2008-12-05 Brandt Ind Sas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e sechage de la vaisselle dans un lave-vaisselle
US20060260656A1 (en) 2005-05-20 2006-11-23 Dietrich Berner Commercial dishwasher, in particular glass washer
DE102006018252B4 (de) * 2006-04-20 2009-02-05 Cs Clean Systems Ag Sorptionskolonne
US8511269B2 (en) 2006-06-07 2013-08-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Camshaft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161591B2 (ja) 2008-01-10 2013-03-13 株式会社アサノトレード 支持金具
DE102008039888B4 (de) * 2008-08-27 2013-11-2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JP2011528970A (ja) * 2008-07-28 2011-12-01 ベーエスハー ボッシュ ウント ジーメンス ハウスゲレーテ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収着乾燥装置を備えた食器洗浄機
DE102008039889A1 (de) *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08039895A1 (de) *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DE102008039896A1 (de) * 2008-08-27 2010-03-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mit Sorptionstrocken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43282A2 (de) * 1998-03-20 1999-09-22 AEG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EP1132038A2 (en) * 2000-02-24 2001-09-12 Merloni Elettrodomestici S.p.A. Dishwashing machine with differentiated washing capabilities
CN1829464A (zh) * 2003-07-30 2006-09-06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至少一个分程序步骤“干燥”的设备的方法
CN200960107Y (zh) * 2004-12-09 2007-10-17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洗碗机
CN200987659Y (zh) * 2004-12-09 2007-12-12 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洗碗机
DE102005050183A1 (de) * 2005-10-19 2007-04-26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Geschirrspülmaschine und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 Geschirrspülmasch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5091A (zh) * 2017-02-23 2019-10-1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洗碗机和用于运行洗碗机的方法
CN108042085A (zh) * 2018-01-10 2018-05-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干燥装置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和洗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26867A1 (en) 2011-06-02
JP2011528972A (ja) 2011-12-01
WO2010012696A2 (de) 2010-02-04
AU2009275994B2 (en) 2014-10-02
EP2323531B1 (de) 2014-11-26
AU2009276001A1 (en) 2010-02-04
WO2010012703A2 (de) 2010-02-04
AU2009275994A1 (en) 2010-02-04
CN102131438B (zh) 2014-11-12
AU2009276001B2 (en) 2015-04-09
PL2323531T3 (pl) 2015-03-31
JP2011528968A (ja) 2011-12-01
ES2526424T3 (es) 2015-01-12
US20110114141A1 (en) 2011-05-19
WO2010012696A3 (de) 2010-06-03
US8961705B2 (en) 2015-02-24
NZ590110A (en) 2012-12-21
WO2010012703A3 (de) 2010-05-20
EP2306882A2 (de) 2011-04-13
CN102105094A (zh) 2011-06-22
NZ590678A (en) 2013-10-25
EP2323531A2 (de) 2011-05-25
US9661981B2 (en) 201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438B (zh) 包括吸附干燥系统的洗碗机
CN102131445A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31447A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31440B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31448A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31444B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12037B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12033B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CN102131446B (zh) 包括吸附干燥装置的洗碗机
US10188264B2 (en) Dishwasher comprising a sorption dry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SH HOME APPLIANC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BSH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BSH Bosch Siemens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