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434A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434A
CN102131434A CN2009801328129A CN200980132812A CN102131434A CN 102131434 A CN102131434 A CN 102131434A CN 2009801328129 A CN2009801328129 A CN 2009801328129A CN 200980132812 A CN200980132812 A CN 200980132812A CN 102131434 A CN102131434 A CN 102131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air
suction
steering component
passing away
dust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28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1434B (zh
Inventor
斯特芬·拉耶尔
贝恩德·基斯林
马伊克·汉瑟尔
乌尔里希·劳莱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red Kahn Europe GmbH &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131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1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47L5/365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of the vertical type, e.g. tank or bucket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81Means for exhaust-air diffusion; Means for sound or 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具有污物收集容器(11)和可放置到污物收集容器(11)上的抽吸头(13)的吸尘器(10),该抽吸头(13)具有至少一个抽吸机组(18、19、20),抽吸机组(18、19、20)通过抽吸空气入口(30)与污物收集容器保持流体连接,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与抽吸空气出口(89、91)保持流体连接,用以构成抽吸空气流。为了以如下方式改进所述吸尘器(10),即,使该吸尘器(10)尽可能低噪音地工作,而提出:在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中布置至少一个转向元件(61、64),其中,能够借助于转向元件使抽吸空气流朝竖直方向发生转向。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污物收集容器和可放置到该污物收集容器上的抽吸头的吸尘器,所述抽吸头具有至少一个抽吸机组,该抽吸机组通过抽吸空气入口与污物收集容器保持流体连接并通过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与抽吸空气出口保持流体连接,以构成抽吸空气流。
背景技术
这种吸尘器以不同类型的构造方案为人所公知。通常桶式地构造所述污物收集容器,抽吸头能够放置到该桶上。在抽吸头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抽吸机组,借助于该抽吸机组能够向污物收集容器加载低压。所述污物收集容器具有抽吸连接部,抽吸软管能够连接到该抽吸连接部上,该抽吸软管在自由的端部上带有抽吸嘴,用于吸净表面,例如吸净地表。所述至少一个抽吸机组在抽吸头内部产生抽吸空气流,方法是:通过抽吸空气入口吸入抽吸空气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和抽吸空气出口将抽吸空气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吸尘器,使得该吸尘器尽可能低噪音地工作。
该任务在依据类属的吸尘器中按本发明通过如下所述得到解决,即,在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中布置至少一个转向元件,其中,可以借助于转向元件将抽吸空气流朝竖直方向进行转向。
通过在抽吸空气排出通道中提供至少一个转向元件,能够降低吸尘器的噪音生成。即表明的是,当抽吸空气在至少一个抽吸机组与抽吸空气出口之间获得了竖直转向时,所述吸尘器可以更轻声地工作。也就是说,抽吸空气不能在维持其原有的流动方向的情况下直接从抽吸机组到达抽吸出口处,而是抽吸空气在至少一个抽吸机组与抽吸空气出口之间的区域内朝竖直方向也就是向上或者向下发生转向。在经历这种转向之后,抽吸空气才到达抽吸空气出口。由此,能够降低吸尘器的噪音生成。
特别有利的是,与转向元件相距地布置空气引导部件,其中,借助于空气引导部件能够将抽吸空气流弧形地围绕第一转向元件引导。在这种构造方案中,围绕转向元件流动的抽吸空气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呈弧形地围绕转向元件引导。由此,能够将吸尘器的噪音生成保持得特别低。
例如能够设置为,将空气引导部件构造成叠盖转向元件的拱起部。碰到转向元件上的抽吸空气自该转向元件竖直地朝向拱起部发生转向,抽吸空气在所述拱起部处获得了弧形的转向,从而抽吸空气随后能够流至抽吸出口。所述转向元件在与空气引导部件相结合下形成了流动迷宫,在该流动迷宫中,从抽吸机组流至抽吸出口的抽吸空气至少以竖直的方向分量向上转向一次并且以竖直的方向分量向下转向一次。
为了实现特别有效地降低噪音,在本发明的优选构造方案中,在转向元件的上游侧布置了消音元件。指向转向元件的抽吸空气首先碰到消音元件,并且随后朝向竖直的方向转向。所述消音元件例如可以呈消音泡沫的形式构造。
在结构简单并且在机械非常能负载的构造方案中,所述转向元件从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底壁向上伸出。所述底壁尤其可以在吸尘器的使用位置中水平地取向,与之相对地,所述转向元件具有竖直的取向。抽吸空气在所述转向元件处竖直向上发生转向,也就是抽吸空气获得了90°的转向。借助于其他的转向件,抽吸空气才能够在转向元件的下游又指向气流排出通道的底壁。
优选的是,所述吸尘器构造成湿式-干燥抽吸器(干湿式抽吸器,Nuss-Trockensauger),从而借助于吸尘器也可以从表面上吸走液体。为了确保由抽吸机组输出的小液滴能够通过抽吸空气排出通道到达抽吸空气出口,并且没有以显著数量积聚在抽吸头中,有利的是,所述转向元件仅在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宽度的一部分上延伸,这是因为这实现了使小液滴从转向元件旁边流过,而不必使小液滴获得竖直的转向。
例如设置为:所述转向元件构成分隔壁,该分隔壁将抽吸空气排出通道分成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其中,第一通道段从至少一个抽吸机组延伸直至所述分隔壁,并且第二通道段从分隔壁延伸直至抽吸出口处。所述分隔壁例如能够横向于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纵向壁地取向,并且例如具有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宽度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优选具有该宽度的百分之九十。由此确保最大部分的抽吸空气由所述分隔壁朝竖直方向发生转向,并且小液滴仍然能够在侧向上从分隔壁旁边流过,以便到达抽吸空气出口。
有利的是,在转向元件与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第一侧壁之间布置有通道。该通道例如能够呈缝隙的形式构造,缝隙一直延伸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底壁。小液滴能够穿流过所述通道,而小液滴不必朝竖直方向发生转向。
在本发明的优选构造方案中,挡板布置在所述通道的上游,该挡板从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第一侧壁伸出。优选的是,挡板至少与所述通道一样宽。该挡板沿流动方向至少部分地遮盖所述通道,并且在与转向元件相组合下限定了流动迷宫,该流动迷宫确保了实际上没有抽吸空气会从抽吸机组直接穿流过所述通道。而是抽吸空气必须首先绕流挡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所述实现了特别有意义的消音作用,方式为,所述至少一个抽吸机组具有轴向-径向风扇,该轴向-径向风扇由环形壁包围,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侧壁连接到该环形壁上。优选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侧壁分别与环形壁的端部一体地连接。该环形壁表现为非常有效的隔声件。
有利的是,在环形壁的面向轴向-径向风扇的侧上布置了消音元件,例如消音泡沫。为了固定该消音元件,能够与环形壁相距地布置固定元件,并且能够在固定元件与环形壁之间插入消音元件。所述固定元件例如能够呈销状地构造。
所述抽吸头有利地包括基板,该基板承载着至少一个抽吸机组,并且环形壁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侧壁凸缘式地从基板的上侧伸出。这提高了基板的机械稳定性。该基板能够形成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底壁。所述基板、环形壁和侧壁尤其能够形成共同的合成材料成型件。在此有利的是,将所述转向元件模制到基板上。
优选所述抽吸头具有中间壁,该中间壁与基板相距地布置并且将抽吸头的内部空间分成布置在中间壁下方的抽吸空气空间以及布置在中间壁上方的冷却空气空间,其中,在抽吸空气空间中布置有至少一个轴向-径向风扇,并且在冷却空气空间中布置有以外来空气冷却的电动机,以用于驱动所述轴向-径向风扇。所述中间壁形成了对抽吸头的机械稳定化机构并且优选基本上平行于基板地分布。在所述中间壁与基板之间的区域内,从轴向-径向风扇中排出的抽吸空气流至至少一个抽吸空气出口。在所述中间壁的上方布置了电动机,该电动机驱动轴向-径向风扇并且能够向其输入冷却空气,以用于冷却。由此,所述中间壁将抽吸空气与冷却空气分开。
如已经提到地,可以在所述转向元件的上方布置空气引导部件,借助于该空气引导部件,能够将抽吸空气呈弧形地围绕转向元件引导。有利的是,所述抽吸头的中间壁形成了空气引导部件。例如能够设置为,所述中间壁在转向元件的上方拱起部式地成型。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吸头具有帽件,在该帽件上布置了盖子并且帽件将冷却空气空间分成了冷却空气输入区域和冷却空气输出区域。该帽件能够在上方作用于(übergreifen)中间壁,并且以壳罩区域一直延伸到抽吸头的基板。
所述帽件优选限定了至少一个抽吸空气出口和至少一个冷却空气出口,并且盖子限定了至少一个冷却空气入口。有利的是,所述冷却空气入口和冷却空气出口以及至少一个抽吸空气出口在周向上彼此错开地布置。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所述来实现在噪音生成较小时特别高的抽吸效率,即,所述抽吸头具有至少两个抽吸机组,所述抽吸机组通过漏斗状的抽吸空气入口通道与共同的抽吸空气入口连接。例如可以使用三个抽吸机组,所述这三个抽吸机组通过漏斗状的抽吸空气入口通道与唯一的抽吸空气入口连接,该抽吸空气入口与污物收集容器保持流体连接。通过使用两个以及更多个抽吸机组实现了非常高的抽吸效率。由抽吸机组吸取的抽吸空气优选能够通过两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导向抽吸空气出口处,其中,在抽吸空气排出通道中通过提供各一个转向元件使抽吸空气获得了竖直的转向,用以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下列说明用于结合附图进行更详细的阐释。其中:
图1示出具有污物收集容器和抽吸头的、根据本发明的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2示出图1中的抽吸头的侧视图;
图3示出图1中的抽吸头的俯视图;
图4示出沿着图3中线4-4的剖视图;
图5依照分解图的类型示出图1中的抽吸头;以及
图6示出抽吸头的基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污物收集容器11的根据本发明的吸尘器10,污物收集容器11能够借助于行动机架12移动,并且在污物收集容器11上放置有抽吸头13。所述行动机架12具有推移弓形件15,以用于使吸尘器10沿着地表移动。
如从图2到6中清楚地看出,所述抽吸头13包括基板17,基板17承载着三个抽吸机组18、19和20,并且在该基板17的面向污物收集容器11的底侧上,可松解地保持有漏斗状的抽吸入口部件22。该抽吸空气入口部件22在俯视图中基本上呈三角形地构造,并且具有倒圆的角区。两个侧面区域23、24呈直线式地分布,与之相对地,第三侧面区域25具有凹形的成型部26。在成型部26的高度上,在污物收集容器11上布置有抽吸连接部28,已知的并且因此没有在附图中示出的抽吸软管可以连接到所述抽吸连接部28上,该抽吸软管在其自由的端部上能够带有抽吸嘴,用于吸净表面。
所述抽吸空气入口部件22在面向污物收集容器11的端壁29上具有抽吸入口30。通过抽吸入口30能够由抽吸机组18、19和20对污物收集容器11加载低压。
所述基板17对于每个抽吸机组18、19和20具有圆柱形的凹陷部32、33或34,各抽吸机组18、19或20的端侧的端部区域能够插入所述凹陷部32、33或34中。所述凹陷部32、33和34分别包括中间的抽吸开口35、36、37,所述抽吸机组18、19或20通过所述抽吸开口35、36、37与抽吸入口部件22保持流体连接。
在上侧,环形壁39呈凸缘状地从基板17伸出,环形壁39具有第一环形壁段40和第二环形壁段45,所述第一环形壁段40在周向上除了相应的自由空间42或43之外,完全包围所述凹陷部32和33,所述第二环形壁段45在所述凹陷部34的背向第一环形壁段40的侧上包围该凹陷部34。在所述第一环形壁段40的第一端部47上模制有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第一侧壁48,该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第二侧壁50被模制到第二环形壁段45的第一端部51上。
所述第二环形壁段45的第二端部54与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的第一侧壁55一体地连接,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的第二侧壁57被模制到第一环形壁段40的第二端部58上。这特别是可以从图6中清楚地看出。所述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底壁同样像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的底壁一样由基板17形成。
在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中布置有呈第一分隔壁61形式的第一转向元件,该第一分隔壁61基本上横向于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两个侧壁48、50地分布并且被模制到第二环形壁段45的第一端部51上。所述第一分隔壁61的宽度小于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宽度,也就是小于第一侧壁48与第二侧壁50之间的间距,从而在第一分隔壁61的自由的端部与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第一侧壁48之间布置有缝隙状的第一通道62。
以相应的方式在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中,横向于其侧壁55和57地布置有呈第二分隔壁64形式的第二转向元件,该第二分隔壁64被模制到第一环形壁段40的第二端部58上。所述第二分隔壁64的宽度小于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的宽度,也就是第二分隔壁64的宽度小于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的第一侧壁55与第二侧壁57之间的间距,从而在第二分隔壁64的自由的端部与第一侧壁55之间构造有缝隙状的第二通道65。
在第一通道62与同所述凹陷部32的相邻自由空间42之间布置有第一挡板67,第一挡板67叠盖第一通道62并且与第一环形壁段40的第一端部47一体地连接。
按照相应的方式,在第二通道65与所述凹陷部34之间,将第二挡板68模制到第二环形壁段45的第二端部54上,该第二挡板68遮盖第二通道65。
在面向所述凹陷部32、33和34的侧上,基板17与环形壁段40和45相距地以及与分隔壁61和64相距地承载有大量彼此相距地布置的保持销70。在所述保持销70与环形壁段40和45之间同样如像在保持销70与分隔壁61和64之间一样,插入呈消音泡沫72或73形式的消音元件。由此,所述消音泡沫72、73给环形壁段40和45以及分隔壁61和64在内侧加衬。
将中间壁75利用通孔76、77和78放置到基板17上,抽吸机组18、19或20能够分别插入所述通孔76、77和78中。在所述第一分隔壁61的上方,所述中间壁75构成了呈第一拱起部81形式的第一空气引导部件,该第一空气引导部件叠盖所述第一分隔壁61。在所述第二分隔壁64的上方,所述中间壁75构成了呈第二拱起部82形式的第二空气引导部件,该第二空气引导部件叠盖所述第二分隔壁64。所述第一拱起部81在第一分隔壁61的区域内形成了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顶壁,并且第二拱起部82在第二分隔壁64的区域内形成了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的顶壁。
将帽件85放置到抽吸头13的中间壁75上,该帽件85具有平行于中间壁75分布的顶壁86,壳罩87面向污物收集容器11自顶壁86向下伸出。该壳罩87围住中间壁75还有基板17。在第一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的高度上,所述壳罩87具有第一抽吸空气出口89,第一抽吸空气出口89由格栅90遮盖,并且在第二抽吸空气排出通道56的高度上,所述壳罩87具有第二抽吸空气出口91,该抽吸空气出口91由格栅92遮盖。所述壳罩87在周向上在第一抽吸空气出口89与第二抽吸空气出口91之间限定了冷却空气出口94,该冷却空气出口94由格栅95遮盖。
将抽吸头13的盖子98放置到所述帽件85上。该盖子98限定了第一冷却空气入口99和第二冷却空气入口100,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入口99和第二冷却空气入口100与盖子98的周向相关地分别布置在抽吸空气出口89或91的背向冷却空气出口94的侧上。
所述抽吸头13的内部空间由中间壁75分成:布置在中间壁75与基板17之间的抽吸空气空间以及布置在中间壁75与盖子98之间的冷却空气空间。冷却空间由帽件85的顶壁86分成:布置在顶壁86与盖子98之间的冷却空气输入区域以及布置在顶壁86与中间壁75之间的冷却空气输出区域。
所述抽吸头13在其背向盖子98的底侧上在抽吸入口30处携带着过滤护罩102,该过滤护罩102包围浮子103并且在其那方面由过滤器元件104包围。借助于所述浮子103能够根据污物收集容器11的填充状态,关闭和打开所述抽吸入口30,并且借助于过滤器元件104能够对已吸入污物收集容器11中的带有脏物的抽吸空气加以过滤。这种浮子和过滤器元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且因此不需要在此对其进行详细阐释。
所述抽吸机组18、19和20分别包括以外来空气冷却的电动机106、107或108,电动机106、107或108驱动轴向-径向风扇110、111或112。相应的轴向-径向风扇110、111或112沉入基板17的所属的凹陷部32、33或34中,并且一直延伸到中间壁75的高度。在该中间壁75的上方布置有电动机106、107、108,其中,所述电动机在其背向相应的轴向-径向风扇110、111、112的背侧上分别承载有风扇叶轮,为了实现更好的清晰起见没有在附图中示出所述风扇叶轮。借助于所述风扇叶轮能够从布置在顶壁86与盖子98之间的冷却空气输入区域中吸取冷却空气。所述冷却空气随后在轴向上沿相应的电动机106、107、108流动,并且在冷却空气输出区域中又在顶壁86与中间壁75之间输出。冷却空气能够通过冷却空气入口99和100吸入,并且冷却空气通过冷却空气出口94排出。
在吸尘器10运行期间,借助于所述三个抽吸机组18、19和20实现强烈的抽吸空气流。抽吸空气被由轴向-径向风扇110、111和112沿轴向吸取并且沿径向排出。抽吸空气随后流过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和56流至抽吸空气出口89或91,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抽吸空气出口89或91排出至周围环境中。在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和56的内部,抽吸空气碰到第一分隔壁61或第二分隔壁64上,并且在所述分隔壁64上获得了朝竖直方向的转向,使得抽吸空气碰到中间壁75的布置在第一分隔壁61上方的第一拱起部81上,或碰到中间壁75的布置在第二分隔壁64上方的第二拱起部82上。在所述拱起部81和82处,抽吸空气获得了朝分别相邻布置的抽吸空气出口89或91的方向的弧形的转向。
所述抽吸空气在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和56的区域中借助分隔壁61和64发生的竖直转向引起了显著的噪音降低。因此,所述吸尘器10的长处在于,在高抽吸效率的同时发出相对低的噪音。
将所述吸尘器10构造成湿式干燥抽吸器。由此,也可以将液体吸入污物收集容器11中。在此,各小液滴能够通过过滤器元件104和轴向-径向风扇110、111和112到达基板17的上侧上。为了确保,所述小液滴随后能够从抽吸头13中离开,设置有通道62和65,所述通道62和65能够被小液滴穿流,而小液滴不必为此获得竖直的转向。然而为了确保:抽吸空气不能也直接由轴向-径向风扇110、111和112通过通道62和65到达抽吸空气出口89和91,在所述通道62和65前面分别布置有挡板67或68。所述挡板67和68在与分隔壁61、64及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和56的侧壁48、50及55、57相组合下以及在与拱起部81和82相组合下形成了曲折的流动系统,在该流动系统内,抽吸空气获得了朝竖直方向的多重转向,并且穿流的小液滴获得了朝水平方向的转向。
通过借助于消音泡沫72、73对所述壁在内侧加衬,而实现了尤其是在挡板67和68及分隔壁61和64的区域内进行额外的消音。所述消音泡沫吸收了可观的一部分声能,并且由此有助于降低噪音。

Claims (17)

1.吸尘器,具有污物收集容器和能放置到所述污物收集容器上的抽吸头,所述抽吸头具有至少一个抽吸机组,所述抽吸机组通过抽吸空气入口与所述污物收集容器保持流体连接,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与抽吸空气出口保持流体连接,以形成抽吸空气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中布置有至少一个转向元件(61、64),其中,能够借助于所述转向元件(61、64)使所述抽吸空气流朝竖直方向发生转向。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转向元件(61、64)相距地布置有空气引导部件(81、82),其中,借助所述空气引导部件(81、82)能够将所述抽吸空气流呈弧形地围绕所述转向元件(61、64)引导。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导部件构造为叠盖所述转向元件(61、64)的拱起部(81、82)。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元件(61、64)的上游侧上布置有消音元件(72、73)。
5.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61、64)从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的底壁(17)向上伸出。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61、64)仅在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的宽度的一部分上延伸。
7.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元件形成分隔壁(61、64),所述分隔壁(61、64)将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分成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段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机组(18、19、29)延伸至所述分隔壁(61、64),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通道段从所述分隔壁(61、64)延伸至所述抽吸出口(89、91)处。
8.按权利要求5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元件(61、64)与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的第一侧壁(48、55)之间布置有通道(62、65)。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挡板(67、68)在所述通道(62、65)上游从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的所述第一侧壁(48、55)伸出。
10.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机组(18、19、20)具有轴向-径向风扇(110、111、112),所述轴向-径向风扇(110、111、112)由环形壁(39)包围,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的所述侧壁(48、50、55、57)连接至所述环形壁(39)上。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壁(39)的面向所述轴向-径向风扇(110、111、112)的侧上布置消音元件(72、73)。
12.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头(13)具有基板(17),所述基板(17)承载有所述至少一个抽吸机组(18、19、20),并且所述环形壁(39)和所述抽吸空气排出通道(49、56)的侧壁(48、50、55、57)凸缘式地从所述基板(17)的上侧伸出。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头(13)包括与所述基板(17)相距布置的中间壁(75),所述中间壁(75)将所述抽吸头(13)的内部空间分成布置在所述中间壁(75)下方的抽吸空气空间以及布置在所述中间壁(75)上方的冷却空气空间,其中,在所述抽吸空气空间中布置有所述至少一个轴向-径向风扇(110、111、112),并且在所述冷却空气空间中布置有以外来空气冷却的电动机(106、107、108),以用于驱动所述轴向-径向风扇(110、111、112)。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壁(75)形成了叠盖所述转向元件(61、64)的、帽件状的空气引导部件(81、82),用于围绕所述转向元件(61、64)引导所述抽吸空气流。
15.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头(13)具有帽件(85),在所述帽件(85)上布置有盖子(98),并且所述帽件(85)将所述冷却空气空间分成冷却空气输入区域和冷却空气输出区域。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件(85)限定了所述至少一个抽吸空气出口(89、91)以及至少一个冷却空气出口(94),并且所述盖子(98)限定了至少一个冷却空气入口(99、100)。
17.按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头(13)具有至少两个抽吸机组(18、19、20),所述抽吸机组(18、19、20)通过漏斗形的抽吸入口部件(22)与共同的抽吸空气入口(30)连接。
CN200980132812.9A 2008-09-08 2009-09-04 吸尘器 Active CN102131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810046941 DE102008046941A1 (de) 2008-09-08 2008-09-08 Staubsauger
DE102008046941.6 2008-09-08
PCT/EP2009/061500 WO2010026234A1 (de) 2008-09-08 2009-09-04 Staubsau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434A true CN102131434A (zh) 2011-07-20
CN102131434B CN102131434B (zh) 2014-06-11

Family

ID=4131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2812.9A Active CN102131434B (zh) 2008-09-08 2009-09-04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330958B1 (zh)
CN (1) CN102131434B (zh)
DE (1) DE102008046941A1 (zh)
DK (1) DK2330958T3 (zh)
WO (1) WO20100262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752A (zh) * 2016-08-18 2019-05-24 维他拌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器系统的降噪气流系统
CN115191864A (zh) * 2021-04-13 2022-10-18 阿尔弗雷德·卡赫欧洲两合公司 吸尘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38592B1 (en) 2016-04-27 2021-06-02 Diversey, Inc. Vacuum clean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41371C (de) * 1933-06-27 1937-01-29 Aeg Elektrisch betriebener Topfstaubsauger
US4665581A (en) * 1982-07-06 1987-05-19 Guido Oberdorfer Wap-Maschinen Vacuum cleaner apparatus
US6219880B1 (en) * 1998-09-17 2001-04-24 Pullman-Holt Corporation Vacuum clean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41371C (de) * 1933-06-27 1937-01-29 Aeg Elektrisch betriebener Topfstaubsauger
US4665581A (en) * 1982-07-06 1987-05-19 Guido Oberdorfer Wap-Maschinen Vacuum cleaner apparatus
US6219880B1 (en) * 1998-09-17 2001-04-24 Pullman-Holt Corporation Vacuum clean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3752A (zh) * 2016-08-18 2019-05-24 维他拌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器系统的降噪气流系统
CN109803752B (zh) * 2016-08-18 2023-01-17 维他拌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器系统的降噪气流系统
CN115191864A (zh) * 2021-04-13 2022-10-18 阿尔弗雷德·卡赫欧洲两合公司 吸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434B (zh) 2014-06-11
WO2010026234A1 (de) 2010-03-11
EP2330958A1 (de) 2011-06-15
DK2330958T3 (da) 2016-05-17
EP2330958B1 (de) 2016-02-10
DE102008046941A1 (de) 201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18708B1 (ko) 백필터용 인젝터
CN101172217B (zh) 一种自吸式气液混合叶轮
JP4722070B2 (ja) トンネル粉塵・排気ガス等の清浄装置
KR101220434B1 (ko) 가이드 밴이 구비된 집진기
CN106091062B (zh) 吸油烟机
WO2015157889A1 (zh) 吸尘器
CN102131434B (zh) 吸尘器
CN201088543Y (zh) 吸尘器
CN102149310B (zh) 吸尘器
JP2007296457A (ja) 集塵装置
CN111318108A (zh) 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202040876U (zh) 一种罩型湿式无泵油烟净化机
CN1784167A (zh) 具有空气引导罩的排气过滤器
KR101102453B1 (ko) 필터백 청소용 노즐
KR101673525B1 (ko) 백필터용 하이브리드 인젝터
CN220024936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装置及清洁机
CN102784534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9680521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结构及清洁机
JP3160792U (ja) スクラバー
CN219070122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114652192B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9846415U (zh) 用于清洁机的分离装置及清洁机
CN217885917U (zh) 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结构和沙发清洗机
CN216776921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8074850U (zh) 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Wen Nendeng

Patentee after: Alfred Kahn Europe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Wen Nendeng

Patentee before: Kaercher GmbH & Co. KG Alf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