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9829A -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9829A
CN102129829A CN2011100024303A CN201110002430A CN102129829A CN 102129829 A CN102129829 A CN 102129829A CN 2011100024303 A CN2011100024303 A CN 2011100024303A CN 201110002430 A CN201110002430 A CN 201110002430A CN 102129829 A CN102129829 A CN 102129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ion efficiency
current
deterioration
magnitude
imag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24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淳一
长谷川洋
中村和夫
山本哲郎
内野胜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29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291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which the data driver supplies a variable data voltage for sett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5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being a dynamic memory with more than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7Reduction of after-image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09G2320/045Compensation of drift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包括: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关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信息,计算当提供至多个像素电路的每一个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关于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关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校正部,用于基于转换效率劣化值和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校正重像(ghosting)的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信号处理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并正在积极地进行将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用作其发光元件的平面自发光型显示装置的开发。由于有机EL元件通过响应于显示对象的图像数据来改变发光量从而表现灰度,所以有机EL元件的劣化程度根据构成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的像素电路而不同。由于劣化程度以这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像素电路而不同,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屏幕上的一些像素经受了相对比较大的劣化,而其他像素经受相对较小的劣化。在以这种方式在显示屏幕上以混合状态存在经受较大劣化的像素和经受较小劣化的像素的情况下,经受较大劣化的像素变得比周围像素暗。这产生了之前刚刚显示的图像看起来残留的现象,称为重像现象。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8-176274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尤其在其图1中提出并公开了具有防止这种重像的功能的显示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中,在未使用显示装置期间,促进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发光元件的劣化,使其变得等于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另一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
发明内容
通过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可在未使用显示装置期间通过执行使得劣化程度在发光元件之间均匀的处理来校正重像。然而,通过该显示装置,由于每次执行重像的校正时都促进劣化程度较低的发光元件的劣化以使其与劣化程度较大的另一发光元件的劣化相一致,所以存在显示装置的所有发光元件的劣化都被促进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在未使用显示装置期间执行重像的校正,所以不能在显示装置的使用期间执行校正。因此,在显示装置的使用期间考虑到发光元件本身的劣化来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从而校正重像似乎是可行的方法。
例如,根据可行的校正方法,响应于像素电路的劣化程度来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以显示图像信号,并且所改变的图像信号被用于使发光元件发光。然而,由于发光元件的劣化程度在不同的像素电路中不同,并且将被提供给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在不同的显示对象中也不同,所以难以针对任何图像信号都以较高的精度改变灰度值(即,校正重像)。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对策,其可以以高精度校正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的重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包括: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关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给多个像素电路中的每一个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关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校正部,用于基于转换效率劣化值和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所述方法包括: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步骤,基于关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像素电路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电流量劣化值计算步骤,基于关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校正步骤,基于转换效率劣化值和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在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中,基于转换效率劣化值和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每个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信号处理装置可被配置为使得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基于像素电路的发光的流逝时间以及流逝时间中图像信号的灰度值来计算每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在信号处理装置中,基于像素电路的发光的流逝时间以及流逝时间中图像信号的灰度值计算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
或者,信号处理装置可还包括: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并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电流量劣化信息,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所保持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与处于初始状态且没有经受驱动电流劣化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电流量劣化值。在信号处理装置中,基于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电流量劣化值。
或者,信号处理装置可还包括: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转换效率劣化的、且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与处于初始状态且没有经受转换效率劣化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转换效率劣化值。在信号处理装置中,基于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转换效率劣化值。
可选地,信号处理装置可还包括: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且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电流量劣化信息,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与用作基准的另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电流量劣化值。在信号处理装置中,使用电流量劣化信息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电流量劣化值。在这种情况下,像素电路可构成显示屏幕,并且用作基准的像素电路是表现出驱动电流的最大劣化的一个像素电路。在信号处理装置中,使用表现出驱动电流的最大劣化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作为基准,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电流量劣化值。
作为另外可选地,信号处理装置可还包括: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且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与用作基准的另一个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转换效率劣化值。在信号处理装置中,基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转换效率劣化值。
通过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程序,获得了可以在显示装置的使用期间以高精度校正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的重像的优异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像素电路的基本操作的实例的时序图;
图4A至图4C、图5A至图5C以及图6是示出不同期间内图2的像素电路的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输入至图1所示的重像校正部的灰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通过校正图像信号所实现的效果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重像校正部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10和图11是分别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和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生成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实例的框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通过图9所示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生成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实例的示图;
图13是示出图2的像素电路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或发光时间)与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实例的示图;
图14A至图14C是示出输入至图1所示的重像校正部的灰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通过图1的显示装置实现的图像信号的校正效果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图9的重像校正部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进行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更新处理过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图9的重像校正部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进行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的更新处理过程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图9的重像校正部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进行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的生成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图9的重像校正部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进行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生成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在对关于一帧的图像信号执行校正处理的情况下图9的重像校正部的校正计算单元进行的校正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电视机的透视图;
图22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数码相机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24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前视图;以及
图25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摄像机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优选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以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方式(显示控制:以处于初始(初期)状态的像素电路为基准进行重像校正的实例)
2.本发明的应用例(显示控制:电子装置的实例)
<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显示装置的结构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例。参照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重像校正部200、写扫描器(WSCN:WriteSCaNner)410以及水平选择器(HSEL:Horizontal SELector)420。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电源扫描器(DSCN:Drive SCaNner)430和像素阵列部500。像素阵列部500包括以二维矩阵形式排列的n×m(m和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个像素电路600至608。在图1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示出了排列在第一、第二和第m行的第一、第二和第n列中的9个像素电路600至608。
同时,显示装置100包括扫描线(WSL:Write Scan Line)411,用于将像素电路600至608与写扫描器(WSCN)410彼此连接。此外,显示装置100包括数据线(DTL:DaTa Line)421,用于将像素电路600至608与水平选择器(HSEL)420彼此连接。在图1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示出了第一、第二和第m行的扫描线(WSL1、WSL2和WSLm)411以及第一、第二和第n列的数据线(DTL1、DTL2和DTLn)421。
此外,显示装置100包括电源线(DSL:Drive Scan Line)431,用于将像素电路600至608与电源扫描器(DSCN)430彼此连接。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1中示出了第一、第二和第m行的电源线(DSL1、DSL2和DSLm)431。
重像校正部200根据像素电路600至608的每一个的劣化程度来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gradation,灰阶)值,以校正重像。这里,图像信号的灰度值是表明发光亮度的大小程度的图像信号的灰度的值。这里,假设发光亮度的大小由256阶来表示。此外,假设通过像素电路600的劣化,基于灰度值为“100”的图像信号的发光亮度从200nit降低到100nit,并且基于灰度值为“200”的图像信号的发光亮度从300nit降低到100nit。在这种情况下,重像校正部200将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从“100”变为“200”,以校正重像。
重像校正部200通过信号线209将校正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水平选择器420。注意,下文中参照图7A和图7B等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重像校正部200的校正方法。
写扫描器(WSCN)410以行为单位执行顺序扫描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线顺序扫描。写扫描器(WSCN)410以行为单位控制从数据线(DTL)421提供的数据信号被写入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定时。写扫描器(WSCN)410生成用于写入数据信号的使能电位以及用于停止数据信号写入的禁能电位作为扫描信号。写扫描器(WSCN)410将所生成的扫描信号提供给扫描线411。
水平选择器(HSEL)420与写扫描器(WSCN)410的线顺序扫描同步地将用于设置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发光亮度的大小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像素电路600至608。水平选择器(HSEL)420生成用于设定将要发光的亮度的大小的图像信号电位(即,信号电位)以及用于执行构成像素电路600至608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校正(即,阈值校正)的电位(即,基准电位),作为数据信号。水平选择器(HSEL)420将所生成的数据信号提供给数据线(DTL)421。
电源扫描器(DSCN)430与写扫描器(WSCN)410的线顺序扫描同步地以行为单位生成用于驱动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源信号。电源扫描器(DSCN)430生成用于驱动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源电位以及用于初始化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初始化电位,作为电源信号。电源扫描器(DSCN)430将所生成的电源信号提供给电源线(DSL)431。
像素电路600至608基于来自扫描线411的扫描信号保持来自数据线(DTL)421的图像信号电位,并根据所保持的电位发光预定的时间。这里,参照图2描述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结构例。
像素电路的结构例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结构例。注意,由于像素电路600至608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参照图2等原理性地给出像素电路600的描述,并且本文中部分地省略了其他像素电路601至608的描述以避免重复。
参照图2,像素电路600包括写晶体管610、驱动晶体管620、保持电容器630和发光元件640。这里假设写晶体管610和驱动晶体管620都由n沟道晶体管形成。
在像素电路600中,扫描线(WSL)411和数据线(DTL)421分别连接至写晶体管610的栅极端和漏极端。同时,驱动晶体管620的栅极端g以及保持电容器630的一个电极连接至写晶体管610的源极端。这里,它们的连接点被定义为第一节点(ND1)650。同时,电源线(DSL)431连接至驱动晶体管620的漏极端d,并且保持电容器630的另一电极(或另一端)以及发光元件640的阳极连接至驱动晶体管620的源极端s。这里,它们的连接点被定义为第二节点(ND2)660。
写晶体管610根据来自扫描线(WSL)411的扫描信号将来自数据线(DTL)421的数据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ND1)650。为了消除像素电路600的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写晶体管610向保持电容器630的一个电极提供数据信号的基准电位。这里,基准电位是指用作用于在保持电容器630中保持与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位的基准的固定电位。
此外,在与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压被保持在保持电容器630中之后,写晶体管610将数据信号的信号电位写入保持电容器630的一个电极。
驱动晶体管620基于响应于信号电位而保持在保持电容器630中的信号电压,向发光元件640输出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元件640发光。在用于驱动驱动晶体管620的电源电位从电源线(DSL)431施加给驱动晶体管620的状态下,驱动晶体管620向发光元件640输出与保持在保持电容器630中的信号电压相对应的驱动电流。
保持电容器630用于保持与从写晶体管610向其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对应的电压。具体地,保持电容器630起到保持与通过写晶体管610写入其中的信号电位相对应的信号电压的作用。
发光元件640根据从驱动晶体管620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来发光。此外,发光元件640的输出端连接至阴极线680。从阴极线680提供阴极电位Vcat作为用于发光元件640的基准电位。例如,可通过有机EL元件来实现发光元件640。
注意,虽然在图2所示实例中假设写晶体管610和驱动晶体管620分别由n沟道晶体管形成,但它们不限于上述结构的晶体管。例如,写晶体管610和驱动晶体管620可分别由p沟道晶体管形成。此外,它们可以为增强型、耗尽型或双栅极型。
此外,虽然像素电路600被配置为使其包括两个晶体管610和620以及单个保持电容器630来向发光元件640提供驱动电流,但像素电路600的结构不限于此。具体地,只要像素电路600包括驱动晶体管620和发光元件640即可。例如,即使像素电路600包括三个以上的晶体管以控制发光,只要像素电路600还包括驱动晶体管620和发光元件640即可。现在,参照图3详细描述上述像素电路600的操作实例。
像素的基本操作的实例
图3是示出具有上面参照图2所描述的结构的像素电路600的基本操作的实例的时序图。这里,横坐标轴为公共时间轴,并且示出了扫描线(WSL)411、电源线(DSL)431、数据线(DTL)421、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的电位变化。注意,表示时间期间的横坐标轴的长度被示意性地表示,而并不表示时间期间中时间长度的比率。
在图3的时序图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像素电路600的操作转换被分为6个期间TP1至TP6。首先,在发光期间TP6内,发光元件640处于发光状态。在发光期间TP6内,扫描线(WSL)411的扫描信号的电位被设置为禁能电位Voff。此外,在该发光期间TP6内,电源线(DSL)431的电源信号的电位被设置为电源电位Vcc。
此后,进入线顺序扫描的新区段,在阈值校正准备期间TP1内,为了初始化第二节点(ND2)660,电源线(DSL)431的电位被设置为初始化电位Vss。因此,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下降。
然后,在阈值校正准备期间TP2内,扫描线(WSL)411的电位被设置为使能电位Von,以将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初始化为基准电位Vofs。因此,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被初始化为初始化电位Vss。通过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的这种初始化完成阈值校正操作的准备。
此后,在阈值校正期间TP3内,执行用于对像素电路600的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进行校正的阈值校正操作。此时,电源线(DSL)431的电源信号被设置为电源电位Vcc,使得在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之间保持与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压Vth。换句话说,在保持电容器630中保持与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压Vth。
此后,在期间TP4内,提供给扫描线(WSL)411的扫描信号的电位变为禁能电位Voff,然后,数据线(DTL)421的数据信号从基准电位Vofs变为信号电位Vsig。
然后,在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执行图像信号的写入操作以及用于对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进行校正的迁移率校正操作。此时,扫描线(WSL)411的扫描信号的电位变为使能电位Von,因此,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上升到信号电位Vsig。换句话说,通过写晶体管610将信号电位Vsig写入第一节点(ND1)650。
与此不同,根据与信号电位Vsig相对应的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相对于在阈值校正期间TP3内设置的阈值电位Vofs-Vth上升了量ΔV。换句话说,作为迁移率校正操作的结果,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了ΔV。
以这种方式,在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信号电位Vsig被施加给保持电容器630的一个电极,同时阈值电压Vofs-Vth和上升量ΔV的总和的电位被施加给保持电容器630的另一个电极。换句话说,在保持电容器630中保持“Vsig-(Vofs-Vth)-ΔV”,作为与图像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电压Vgs1。以这种方式,利用与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压Vth以及通过迁移率校正操作实现的上升量ΔV来校正保持在保持电容器630中的信号电位Vsig-(Vofs-Vth)-ΔV。因此,可获得消除了像素电路600至608中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的差异的影响的信号电压。
此后,在发光期间TP6内,扫描线(WSL)411的扫描信号的电位被设置为禁能电位Voff以将第一节点(ND1)置于浮置状态。然后,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相对于在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给出的电位Vofs-Vth+ΔV上升“Vel”。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随着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的增加而增加。此时,由于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变得高于发光元件640的阈值电压Vthel和阴极线680的阴极电位Vcat所确定的发光电位Vthel+Vcat,所以发光元件640发光。
同时,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也通过保持电容器630建立的它们之间的耦合以跟随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的方式,从信号电位Vsig上升“Vel′”。一旦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处于浮置状态的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通过保持电容器630的耦合也随之以上述方式上升,此动作被称为自举动作(bootstrap action)。
在该自举动作中,与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相比,抑制了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与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以下表达式1来表示:
Vel′=Gb×Vel            表达式1
其中,Gb是小于“1.0”且可通过以下表达式2表示的值。注意,这里的Gb被称为自举增益。
Gb=Cs/(Cs+Cp)        表达式2
其中,Cs是保持电容器630的电容值,Cp是写晶体管610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即,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的电容值和驱动晶体管620的栅极和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即,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的电容值的总和。注意,对于使自举增益Gb下降的寄生电容,这里仅考虑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和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
从表达式2可以看出,由于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和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的电容值Cp,自举增益Gb表现为低于“1.0”的值。该自举增益Gb响应于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和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的电容值Cp的大小而改变。具体地,随着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和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的电容值Cp的增加,自举增益Gb降低。此外,由于电容值Cp的大小在不同的像素电路600至608中不同,所以自举增益Gb的大小在不同的像素电路600至608中也不同。
以此方式,自举增益Gb由于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和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的电容值Cp而具有小于“1.0”的值,因此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小于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因此,发光期间TP6内的信号电压Vgs2比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的信号电位Vgs1低“Vel-Vel′=Vel·(1-Gb)”。注意,在发光期间TP6的中途,数据线(DTL)421的数据信号从信号电压Vsig变为基准电位Vofs。因此,在发光期间TP6内,发光元件640发出亮度对应于信号电压Vsig-Vofs+Vth-ΔV-(Vel-Vel′)的光。
像素的操作状态的细节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上述像素电路600的操作转换的实例。
图4A至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电路600的操作转换的实例。具体地,图4A至图6示出了与图3所示时序图的期间TP1至TP6相对应的像素电路600的操作状态。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示出了发光元件640的寄生电容641。此外,写晶体管610被示为开关,同时省略了扫描线(WSL)411。
图4A至图4C示意性示出了分别对应于期间TP6、TP1和TP2的像素电路600的操作状态。首先,在发光期间TP6内,如图4A所示,写晶体管610处于禁能(或非导通)状态,并且电源电位Vcc被从电源线(DSL)431施加至驱动晶体管620。此外,由于驱动电流Ids′从驱动晶体管620提供给发光元件640,所以发光元件640发出亮度对应于驱动电流Ids′的光。
然后,在阈值校正准备期间TP1内,如图4B所示,电源线(DSL)431的电源信号从电源电位Vcc变为初始化电位Vss。从而,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下降,因此发光元件640被置于非发光状态。此时,第一节点(ND1)650处于浮置状态,因此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以跟随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下降的方式也随之下降。
然后,在阈值校正准备期间TP2内,如图4C所示,扫描线(WSL)411(图2所示)的电位变为使能电位Von,写晶体管610被置于使能(或导通)状态。从而,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被初始化为来自数据线(DTL)421的基准电位Vofs。
另一方面,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被初始化为电源线(DTL)431的初始化电位Vss。从而,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之间的电位差变为“Vofs-Vss”。注意,这里的电源线(DTL)431的初始化电位Vss假设被设置为充分地小于基准电位Vofs的电位。
图5A至图5C示意性示出了分别对应于期间TP3至TP5的像素电路600的操作状态。
在阈值校正准备期间TP2之后的阈值校正期间TP3内,电源线(DSL)431的电源信号变为电源电位Vcc。从而,驱动晶体管620被置于使能状态,以允许电流被从驱动晶体管620提供至第二节点(ND2)660,从而提升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直到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之间的电位差变得等于与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位差Vth。
与驱动晶体管620的阈值电压相对应的电压Vth以这种方式被保持在保持电容器630中。这是阈值校正操作。注意,预先设置阴极线680的阴极电位Vcat以及来自数据线(DTL)421的基准电位Vofs,使得来自驱动晶体管620的电流可以不流向发光元件640。
此后,在期间TP4内,如图5B所示,从扫描线(WSL)411提供的扫描信号变为禁能电位Voff,以将写晶体管610置于禁能状态。然后,数据线(DTL)421的数据信号的电位从基准电位Vofs变为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这里,考虑到数据线(DTL)421的瞬态特性(transientcharacteristic),写晶体管610在数据信号达到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之前的期间内保持禁能状态。
然后,在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如图5C所示,扫描线(WSL)411的扫描信号的电位变为使能电位Von,以将写晶体管610置于使能状态。从而,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通过写晶体管610被写入保持电容器630的一个电极,因此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被设置为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
此时,与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相对应的电流从驱动晶体管620流入第二节点(ND2)660,因此保持电容器630和寄生电容641被充电,以提升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从而,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从阈值电位Vofs-Vth开始上升了与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相对应的上升量ΔV。
从而,信号电压Vgs1(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之间的电位差)变为“Vsig-Vofs+Vth-ΔV”。换句话说,保持电容器630在其内保持“Vsig-Vofs+Vth-ΔV”作为信号电压Vgs1。
在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以这种方式执行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的写入以及通过迁移率校正实现的上升量ΔV的调整。此时,来自驱动晶体管620的电流随着图像信号的信号电位Vsig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通过迁移率校正实现的上升量ΔV也增加。因此,可以执行根据亮度级别(即,根据图像信号的电位)的迁移率校正。
另一方面,在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图像信号的电位Vsig固定的情况下,在像素电路600至608中,随着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的增加,通过迁移率校正实现的上升量ΔV也增加。具体地,由于像素电路600至608中的一个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较高,所以来自该驱动晶体管620的电流大于像素电路600至608中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较低的另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从而驱动晶体管620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减小。因此,在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较高的像素电路600中,将从驱动晶体管620输出的驱动电流调整到与像素电路600至608中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较低的那些像素电路相同的等级。以这种方式消除了像素电路600至608中驱动晶体管620的迁移率的差异。
图6示意性示出了发光期间TP6内像素电路600的操作状态。
在发光期间TP6内,如图6所示,从扫描线(WSL)411提供的扫描信号的电位变为禁能电位Voff,以将写晶体管610置于禁能状态。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从在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施加的电位Vofs-Vth+ΔV开始上升了与来自驱动晶体管6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相对应的电位上升量Vel。
另一方面,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通过由保持电容器630引起的自举操作而以上面给出的表达式1所表示的比率上升。此时,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是通过将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乘以低于“1.0”的自举增益Gb所获得的值。具体地,响应于写晶体管gs寄生电容和驱动晶体管gd寄生电容的电容值Cp,第一节点(ND1)65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受到抑制,所以电位上升量Vel′小于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
从而,与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即将结束前的信号电压Vgs1相比,信号电压Vgs2(第一节点(ND1)650和第二节点(ND2)660之间的电位差)减小了“Vel-Vel′”。换句话说,发光期间TP6即将结束前的信号电压Vgs2变为“Vgs1-(Vel-Vel′)”,其小于写入期间/迁移率校正期间TP5内的信号电压Vgs1。因此,发光元件640发出根据与发光期间TP6内的信号电压Vgs2相对应的驱动电流Ids1的亮度的光。
如上面参照图3A至图6所述,当根据信号电位(由数据线(DTL)421提供)的驱动电流被提供给发光元件640时,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像素电路600以根据驱动电流的亮度发光。因此,如果像素电路600的驱动晶体管620、发光元件640或者一些其他部件劣化,由于驱动电流量或发光量的变化,关于信号电位的亮度值从其初始状态偏移。如果这种偏移在所有像素电路中发生相同量,则不会出现之前刚刚已经显示的图像看起来残留的现象(即,重像现象)。
然而,由于有机EL元件通过响应于将要被显示的图像数据来改变将要从其发出的光量以表示灰度,所以有机EL元件的劣化程度在显示屏幕的不同像素电路中是不同的。因此经受更多劣化的像素电路的显示比周围像素电路的显示暗,导致出现重像现象。
现在,参照图7A至图8B描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通过显示装置100的重像校正部200进行重像校正的实例。
校正后的图像信号的像素特性曲线的实例
图7A和图7B示出了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输入至重像校正部200的灰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图7A和图7B所示的曲线表示像素特性曲线,其中,横坐标轴表示输入至重像校正部200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即,输入灰度值),纵坐标轴表示来自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发光的亮度的值(即,亮度值)。此外,假设表现输入灰度值的各灰度的电位与表现提供给像素电路600至608的数据信号的各灰度的电压(Vsig-Vofs)相同。
此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只有关于发光元件640的转换效率劣化的信息被用于执行校正。此外,在本实例中,假设将处于初始状态(像素电路还没有经受劣化)的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作为校正基准来校正图像信号。具体地,在本实例中,假设重像校正部200以处于初始状态(像素电路还没有经受劣化)的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作为校正基准来校正图像信号,以使得随着显示装置100的使用而经受劣化的像素电路600至608中的任何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可以与基准相一致。此外,假设重像校正部200以高精度校正像素电路600至608表示的灰度中的高灰度的重像。
图7A示出了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以及劣化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
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特性(初始)810是代表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输入灰度值与亮度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这里,描述了像素特性(初始)810。通过由以下表达式3给出的二次函数来表示该像素特性(初始)810:
L=A×S2                表达式3
其中,L是亮度值,A是根据发光元件640的转换效率所确定的系数(即,效率系数),而S是提供给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的灰度值且为电压Vsig-vofs。
在表达式3中,S具有对应于驱动晶体管620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值。此外,S2具有使用驱动晶体管620的平方特性所计算的值,并对应于提供给发光元件640的驱动电流。可以以这种方式通过将驱动电流S2乘以发光元件640的转换效率A来计算亮度值L。
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是表示其发光元件随着时间流逝而劣化的像素电路的输入灰度值与亮度值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该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是示出在没有执行输入灰度值校正的情况下像素电路(例如,像素电路600至608中的一个)的输入灰度值与亮度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由于在发光元件640将驱动电流转换为亮度的过程中发生了效率劣化(即,转换效率劣化),所以与像素特性(初始)810相比,该曲线的斜率相对缓和。此外,与像素特性(初始)810相比,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在横坐标轴的方向上向右侧偏移对应于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的量。
这里,描述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是表示驱动电流的减少量(即,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成分。该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源于驱动晶体管620和发光元件640的劣化。具体地,如果驱动晶体管620劣化,则响应于信号电压Vgs2而被提供的驱动电流减少。另一方面,如果发光元件640劣化,则发光元件640的阈值电压Vthel增加,这增加了图3所示发光期间TP6内第二节点(ND2)660处的电位上升量Vel。此外,由于发光期间TP6内的信号电压Vgs2比信号电压Vgs1减少“Vel-Vel′=Vel(1-Gb)”,因此信号电压Vgs2响应于发光元件640的阈值电压Vthel的增加而减小。换句话说,如果发光元件640劣化,则由于信号电压Vgs2减小,驱动电流的电流量也减少。以这种方式,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因为响应于信号电压Vgs2而提供的驱动电流的电流量的减少以及信号电压Vgs2的减小而产生。
现在,描述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通过由以下表达式4给出的二次函数来表示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
Ld=Ad×(S-ΔS)2            表达式4
其中,Ld是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亮度值,以及Ad是根据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发光元件640的转换效率所确定的系数,而ΔS是表示作为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的驱动电流减少量。
在上述表达式4中,(S-ΔS)2表示在考虑到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的情况下提供给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可通过将以这种方式考虑到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的驱动电流(S-ΔS)2乘以发光元件640的劣化转换效率Ad来计算劣化亮度值Ld
以这种方式,如果像素电路随着显示装置100的使用而劣化,则由于发生转换效率的劣化和驱动电流的减少,关于图像信号灰度值的亮度值下降。注意,转换效率劣化对应于像素特性的斜率的劣化,驱动电流的减少对应于灰度偏移。因此,对于由像素电路表现高亮度的灰度(即,高灰度),转换效率劣化的影响显著。另一方面,对于由像素电路表现低亮度的灰度(即,低灰度),驱动电流减少的影响显著。
图7B示出了像素特性,其中,将被提供给具有由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表示的像素特性的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被校正为校正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1。
校正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1是在参照由像素特性(初始)810表示的特性来校正将被提供给由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表示特性的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像素特性。该校正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1在低灰度时近似于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而在高灰度时近似于像素特性(初始)810。换句话说,该校正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1表明,如果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则尽管以较高的精度校正了高灰度的输入灰度值,低灰度的输入灰度值被校正的很小。
这里,描述了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情况下,显示装置100的重像校正部200的校正方法。重像校正部200基于以下表达式5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
Sout=(ΔA)-1/2×Sin                    表达式5
ΔA=Ad/A                    表达式6
其中,Sout是通过重像校正部200校正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以及Sin是在重像校正部200进行校正之前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而ΔA是表示转换效率的比率的分数值(其中,校正对象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Ad是分子,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A为分母),即,转换效率劣化值。
为了基于上面给出的表达式5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值,重像校正部200保持关于各个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劣化的信息,并根据劣化信息计算像素电路600至608的效率系数。然后,重像校正部200计算值ΔA,并基于所计算的值ΔA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以生成图像信号的校正灰度的值,即,校正灰度值。从而,通过校正图像信号而获得的像素特性变为由校正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1表示的像素特性。
在上面给出的表达式5中,没有考虑图4所示驱动电流减少量ΔS的影响。因此,在只有转换效率劣化值ΔA用于执行校正的情况下,低灰度下的校正或高灰度下的校正是不准确的。
此外,通过使用特定灰度值的图像信号来测量像素电路的亮度劣化,可以计算包括驱动电流减少量ΔS和转换效率劣化值ΔA的影响的用于校正对象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值ΔA。然而,由于驱动电流减少量ΔS是像素特性的灰度的偏移,并且转换效率劣化值ΔA是像素特性的斜率的改变,所以包括二者影响的转换效率劣化值ΔA在测量灰度值之外的其他灰度值的校正中产生了类似于图7B所示的误差。
以这种方式,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可以校正低灰度或高灰度下的亮度的差,但存在不能校正低灰度和高灰度中的另一个的亮度的差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转换效率劣化值ΔA和驱动电流减少量ΔS的影响来执行校正。
校正之后的显示实例
图8A和图8B示出了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图像信号的校正效果。具体地,图8A和图8B示出了在通过上面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的方法校正重像的情况下的校正效果。此外,这里假设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屏幕上出现字符“ABCD”的重像。
图8A示出了在提供高灰度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显示屏幕的比较实例。这里假设使用高灰度的图像信号,使得显示屏幕发出具有均匀亮度的光。
显示屏幕图像831表示在提供没有被校正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显示实例。同时,重像显示区域832表示与显示屏幕图像831的出现重像的像素电路相对应(即,与经受较多劣化的那些像素电路相对应)的区域。在图8A中,在重像显示区域832中,以灰色来表示字符“ABCD”。同时,显示屏幕图像831中除重像显示区域832之外的区域(即,由空白表示的区域)对应于那些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以这种方式,在图像信号没有被校正的情况下,劣化像素电路的亮度下降,因此,在重像显示区域832中显示出了字符“ABCD”。
显示屏幕图像833表示在提供校正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显示实例。此外,重像显示区域834表示对应于显示屏幕图像831的重像显示区域832的区域。这里,如果对重像显示区域832没有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则在显示屏幕图像831上以灰色表示的字符“ABCD”会被显示出。然而,如果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被校正,使得从其发出的光的亮度变得等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则该像素电路的亮度变得等于从显示屏幕图像833的那些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中发出的光的亮度。因此,在重像显示区域834中没有显示出字符“ABCD”。注意,从显示屏幕图像833的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也被校正,以等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
通过以这种方式校正高灰度的图像信号,以高精度校正了从经受较多劣化的那些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以及从经受较少劣化的那些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使得它们可以等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从而,可以消除重像。
图8B示出了在提供低灰度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校正之后的显示屏幕的比较实例。这里假设使用低灰度的图像信号,使得整个显示屏幕发出具有均匀亮度的光。
显示屏幕图像835表示在提供没有被校正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显示实例。同时,重像显示区域836表示与显示屏幕图像835的出现重像的像素电路相对应(即,与经受较多劣化的那些像素电路相对应)的区域。在图8B中,在重像显示区域836中,以深灰色来表示字符“ABCD”。同时,显示屏幕图像835中除重像显示区域836之外的区域(即,由浅灰色表示的区域)对应于那些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以这种方式,在图像信号没有被校正的情况下,劣化像素电路的亮度下降,因此,与图8A的情况类似,在重像显示区域836中显示出了字符“ABCD”。
显示屏幕图像837表示在提供校正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显示实例。此外,重像显示区域838表示对应于显示屏幕图像835的重像显示区域836的区域。这里,如果对重像显示区域836没有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则在显示屏幕图像835上以深灰色表示的字符“ABCD”会被显示出。在重像显示区域838中,尽管图像信号被校正,但从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没有被校正为使其变得等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因此,在重像显示区域838中显示出字符“ABCD”。注意,由于从显示屏幕图像837的经受较少劣化的那些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也没有被校正为等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所以其低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
以这种方式,低灰度的图像信号的校正没能将从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以及从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校正为等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从而,在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的情况下,如果以高精度执行关于高灰度下的重像的校正,则没有消除低灰度的图像信号引起的重像。
以这种方式,如果仅执行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则不能关于图像信号的所有灰度都以高精度执行重像的校正。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个实例,其中,由高灰度的图像信号引起的重像被校正,并且关于图像信号的所有灰度都以高精度执行重像的校正。
重像校正部的结构例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功能结构实例的框图。参照图9,重像校正部200包括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和校正计算单元340。注意,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是根据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和信号处理电路的实例。
这里,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假设图像信号被校正以使得经受劣化的任何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像素特性可以与校正基准相一致(将使用没有经受劣化的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作为该校正基准)。
此外,为了描述的方便,假设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重像校正部200中,通过以一分钟的间隔获取各帧的校正之后的图像信号(校正图像信号)来更新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和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中的信息。此外,为了描述的方便,假设每当更新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和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中的信息时,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都生成新的校正图样。
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保持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亮度的转换效率劣化的信息,即,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并顺序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此外,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顺序地向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增加像素电路600至608的光转换效率的新的劣化量,以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这里,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例如是将像素电路600至608的转换效率劣化量通过特定灰度值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发光时间所获得的值。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包括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和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
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通过增加像素电路600至608的转换效率的新的劣化值来更新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具体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例如基于校正计算单元340提供的校正图像信号,使用效率劣化转换系数计算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转换效率的新的劣化的信息。这里,效率劣化转换系数例如是用于基于发光时间和发光时的灰度来转换发光元件640的随着时间流逝的劣化量的系数。
然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顺序地向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增加关于新的劣化的信息,以生成更新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向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提供更新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注意,下文中参照图12描述了更新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生成实例。
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保持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并为各个像素电路分别保持像素电路600至608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此外,每当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提供更新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时,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顺序地保持更新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将所保持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提供给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和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注意,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是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的一个实例。
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生成用于校正转换效率劣化的图样,即,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这里,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是由像素电路600至608的转换效率劣化的校正值(即,转换效率劣化值)构成的校正图样,并且是用于校正转换效率劣化的校正信息。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包括基准转换效率值提供部231、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和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注意,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是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的一个实例。
基准转换效率值提供部231提供将被用作转换效率劣化的校正基准的像素电路的效率系数,以作为基准转换效率值。例如,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基准转换效率值提供部231保持处于没有经受劣化的状态(即,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效率系数,并提供所保持的效率系数作为基准转换效率值。基准转换效率值提供部231向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提供基准转换效率值。
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提供将被确定为转换效率劣化值的生成对象的像素电路的效率系数,以作为对象转换效率值。例如,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顺序地获取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根据所获取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使用系数转换信息来计算像素电路的效率系数。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向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提供所计算的效率系数作为对象转换效率值。这里,系数转换信息例如是在基于特定灰度值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发光时间所获得的值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情况下的、表示发光时间和效率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的信息。
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基于基准转换效率值和对象转换效率值为像素电路600至608的每一个计算转换效率劣化值,以生成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基于对象转换效率值和基准转换效率值计算上面参照图7A和图7B所描述的转换效率劣化值ΔA。例如,通过除法计算转换效率劣化值,其中,对象转换效率值为分子,基准转换效率值为分母。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为所有像素电路600至608生成转换效率劣化值。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将所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值提供给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
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为各个像素电路保持从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提供至其的转换效率劣化值。在以下描述中,为各个像素电路配置的转换效率劣化值被统称为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例如图10所示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将保持在其中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提供给校正计算单元340。
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保持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驱动电流的电流量的减少的信息,作为电流量减少信息,并将像素电路600至608的驱动电流的新的减少量累计入电流量减少信息以更新电流量减少信息。这里,电流量减少信息例如为将像素电路600至608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通过特定灰度值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发光时间所获得的值。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包括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和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
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对像素电路600至608的驱动电流的新减少量进行累计,以更新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例如基于从校正计算单元340向其提供的校正图像信号,使用减少量转换系数计算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新减少量的信息。这里,减少量转换系数是用于基于发光时间和发光时的灰度来转换驱动电流的电流量随着时间的流逝的减少量的系数。
此外,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顺序地向电流量减少信息增加关于新减少量的信息,以生成更新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将更新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提供给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注意,下文中参照图12详细描述了更新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的生成实例。
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保持电流量减少信息,并且为各个像素电路分别保持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此外,每当从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提供更新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时,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都顺序地保持更新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将保持在其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提供给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注意,下文中参照图10详细描述了电流量减少信息的实例。注意,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是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的一个实例。
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生成用于校正驱动电流减少量的图样,即,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这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是由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校正值(即,电流量劣化值)形成的校正图样,并且是用于校正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校正信息。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包括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
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提供像素电路的对象电流量减少值作为电流量劣化值的生成对象。例如,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从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顺序获取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然后,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根据所获取的电流量减少信息,使用减少量转换信息来计算像素电路的上文中参照图7描述的驱动电流减少值ΔS。这里,减少量转换信息例如为在通过特定灰度值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发光时间所获得的值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情况下的、表示发光时间和电流量减少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的信息。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向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提供所计算的驱动电流减少量作为对象电流量减少量。
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基于对象电流减少值为像素电路600至608的每一个计算电流量劣化值,以生成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首先,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根据对象电流量减少值计算电流量劣化值。例如,如果提供驱动电流减少量作为对象电流量减少值,则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提供驱动电流减少量作为电流量劣化值。这里,电流量劣化值是用于改变提供给作为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值,以消除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和校正基准的像素电路之间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的差。例如,在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被确定为基准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流量劣化值是上文中参照图7A和图7B描述的驱动电流减少量ΔS。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关于所有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流量劣化值,并将所生成的电流量劣化值提供给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注意,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是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的一个实例。
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为每个像素电路保持从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提供至其的电流量劣化值。通过像素电路提供的电流量劣化值在下文中被称为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保持所有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流量劣化值,以保持由所有像素电路600至608的电流量劣化值形成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将保持在其中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提供给校正计算单元340。注意,下文中参照图10描述了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实例。
校正计算单元340校正通过信号线301输入至其的图像信号,并通过信号线209将校正的图像信号提供给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以及水平选择器(HSEL)420。校正计算单元340包括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和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注意,下文中参照图14A至图14C详细描述了校正计算单元340的校正内容的实例。此外,注意,校正计算单元340是校正部的一个实例。
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基于从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提供至其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通过改变经由信号线301输入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来校正转换效率劣化。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将校正的图像信号提供给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
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基于从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提供至其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通过改变从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来校正驱动电流减少量。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通过信号线209将校正的图像信号提供给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和水平选择器(HSEL)420。
以这种方式,通过在重像校正部200中设置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来执行关于像素电路600至608中驱动电流的减少的校正。
注意,这里虽然以一分钟的间隔获取关于各帧的校正的图像信号,以更新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和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中的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10分钟的间隔获取校正图像信号,假设基于所获取的图像信号发光10分钟来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通过以这种方式将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更新间隔设置为相对较长的时间,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将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和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的关于各帧的校正图像信号的获取时间间隔设定得更短,从而以更高的精度更新信息。
此外,虽然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在每当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时分别更新保持在其中的校正图样,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和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在通过短间隔更新时没有更新为非常不同的图样。这是因为,即使亮度分散在不同的像素电路中,劣化也进行得比较缓慢。因此,以1小时的间隔获取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并基于以1小时间隔获取的信息来更新校正图样以减少计算量是可行的想法。
注意,此处虽然分别使用已经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和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中的效率劣化转换系数和减少量转换系数来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置以特定灰度值发光并允许基于其发光来测量像素电路的劣化的虚拟像素,从而基于测量来生成效率劣化转换系数和减少量转换系数。通过测量像素电路的劣化,可以生成反映显示装置100的实际使用状态的效率劣化转换系数和减少量转换系数。与使用已经保持的效率劣化转换系数和减少量转换系数的可选情况相比,这样可以获得更精确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
此外,虽然假设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是通过特定灰度值的图像信号转换为发光时间所获得的值,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由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是代表转换效率和驱动电流减少量的劣化程度的值,所以例如可以使用与初始状态相比的劣化比率。此外,效率系数和驱动电流减少量可以分别被计算和保持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和电流量减少信息。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通过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生成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实例。
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的生成实例
图10示出了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生成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的实例。具体地,图10示意性示出了直到基于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生成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为止的操作的流程。注意,为了说明和描述的方便,通过字符1至t来识别设置在显示装置100中的像素电路。
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被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基于第n-1(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次的1分钟的显示而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该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用于生成用于校正第n次的一分钟内的显示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的左侧列(像素标号551)中,示出了作为构成屏幕的像素电路的标号的像素标号“1”、“2”、“i”和“t”。
此外,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的右侧列(劣化信息552)中,示出了关于像素标号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劣化信息)。这里假设对应于像素标号551“i”的像素电路经受相对较多的劣化,而对应于像素标号551“1”、“2”和“t”的像素电路经受相对较少的劣化。例如,假设保持“160”小时的时间作为对应于像素标号551“i”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并且保持“100”小时的时间作为对应于像素标号551“1”、“2”和“t”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
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中的劣化信息552(在虚线矩形553中示出)通过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来更新,并通过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来获取。
在上述这种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被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的情况下,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执行第n次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的更新。
首先,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获取关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将对象转换效率值提供给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这里,作为实例,描述向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提供像素标号551“1”的对象转换效率值的操作。首先,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获取像素标号551“1”的劣化信息552(“100”小时的时间),并使用系数转换信息计算效率系数(这里,由“h”表示)。然后,所计算的效率系数“h”被作为对象转换效率值提供给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
此后,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基于基准转换效率值和对象转换效率值来为每个像素电路生成转换效率劣化值。例如,在基准转换效率值提供部231提供“g”作为基准转换效率值的情况下,“h/g”被生成作为转换效率劣化值。
现在,描述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生成的由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值构成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
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示意性表示由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示意性表示了在根据构成显示屏幕的像素配置来配置由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生成的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的情况下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具体地,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是由基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而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值所构成的校正图样的一个实例。此外,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是第n次更新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并且被提供以校正关于将在第n次的一分钟时间内显示的帧的图像信号。
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中的转换效率劣化值C1是用于校正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中的像素标号551“1”相对应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值。此外,转换效率劣化值C1在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中的位置对应于与像素标号551“1”相对应的像素电路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此外,类似于转换效率劣化值C1,转换效率劣化值C2、Ci和Ct分别用于校正提供给与转换效率劣化信息(n-1)550中示出的像素标号2、i和t相对应的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此外,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中的转换效率劣化值C2、Ci和Ct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与像素标号551“2”、“i”和“t”相对应的像素电路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
此外,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n)560的像素区域561至564表示配置有使得图像信号的灰度值高于除像素区域561至564之外的那些像素电路的灰度值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的区域。此外,除像素区域561至564之外的像素电路表示配置有使得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仅高一点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的区域。换句话说,像素区域561至564表示配置有关于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的区域,以及除像素区域561至564之外的像素电路表示配置有关于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的区域。
以这种方式,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向应于像素电路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的程度,生成用于改变各像素电路显示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转换效率劣化值。然后,由于针对所有像素电路生成转换效率劣化值,所以可以适当地执行构成显示屏幕的像素电路的校正。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生成实例
图11示出了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实例。更具体地,图11示意性示出了直到基于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生成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的电流量减少图样为止的操作的流程。注意,为了说明和描述的方便,此处用参考标号1至t代表在显示装置100中设置的像素电路。
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在图11所示的实例中,电流量减少信息基于第n-1(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次的一分钟的显示而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该电流量减少信息(n-1)用于生成用于校正第n次的1分钟内的显示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在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的左侧列(像素标号571)中,示出了作为构成屏幕的像素电路的标号的像素标号“1”、“2”、“i”和“t”。此外,在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的右侧列(减少信息572)中,示出了关于像素标号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减少信息(劣化信息)。这里假设对应于像素标号571“i”的像素电路经受相对较多的劣化,而对应于像素标号571“1”、“2”和“t”的像素电路经受相对较少的劣化。例如,假设保持“160”小时的时间作为对应于像素标号571“i”的电流量减少信息,以及假设保持“100”小时的时间作为对应于像素标号571“1”、“2”和“t”的电流量减少信息。
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中的减少信息572(在虚线矩形573中示出)通过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来更新,并通过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来获取。
在上述这种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被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的情况下,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执行第n次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更新。
首先,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获取关于作为校正对象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减少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电流量减少信息将对象电流减少值提供给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注意,下文中参照图14A至图14C描述了用于使用减少量转换信息、根据电流量减少信息来计算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的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的操作。
这里,作为实例,描述向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提供像素标号571“1”的对象电流减少值。首先,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获取像素标号571“1”的减少信息572(“100”小时的时间),并使用减少量转换信息计算驱动电流减少量(这里,由“j”表示)。然后,所计算的驱动电流减少量j作为对象电流减少值提供给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
此后,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为每个像素电路生成电流量劣化值。例如,在从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提供“j”作为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的情况下,“j”被生成作为电流量劣化值。
现在,描述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的由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构成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
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示意性表示由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在图11所示的实例中,示意性表示了在根据构成显示屏幕的像素配置来配置由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的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的情况下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具体地,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是由基于电流量减少信息(n-1)而生成的电流量劣化值所构成的校正图样的一个实例。此外,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是第n次更新的图样,并且被提供以校正关于将在第n次的一分钟时间内显示的帧的图像信号。
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中的电流量减少值C1是用于校正与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中的像素标号571“1”相对应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此外,电流量减少值C1在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中的位置对应于与像素标号571“1”相对应的像素电路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此外,类似于电流量减少值C1,电流量减少值C2、Ci和Ct分别用于校正提供给与电流量减少信息(n-1)570中示出的像素标号2、i和t相对应的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此外,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中的电流量减少值C2、Ci和Ct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与像素标号571“2”、“i”和“t”相对应的像素电路在显示屏幕上的位置。
此外,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n)580的像素区域581至584表示其中配置有使得图像信号的灰度值高于除像素区域581至584之外的那些像素电路的灰度值的电流量劣化值的区域。此外,除像素区域581至584之外的像素电路表示其中配置有使得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仅高一点的电流量劣化值的区域。换句话说,像素区域581至584表示其中配置有关于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的区域,除像素区域581至584之外的像素电路表示其中配置有关于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的区域。
以这种方式,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响应于像素电路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的程度,生成用于改变各像素电路显示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电流量劣化值。然后,由于针对所有像素电路生成电流量劣化值,所以可以适当地执行构成显示屏幕的像素电路的校正。
电流量减少信息的生成实例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生成电流量减少信息的实例。
当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生成电流量减少信息时,使用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曲线。注意,在假设图11所示n的值为“5”的情况下给出图12A和图12B的曲线。具体地,图12A和图12B示出了用于生成用于校正第5次的1分钟时间内的显示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5)的电流量减少信息(4)的生成实例。此外,在图12A和图12B中,假设以下情况:计算驱动电流量减少量,并基于所计算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生成电流量减少信息(4)。
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曲线表示在横坐标轴表示电流量减少信息(即,发光时间)以及纵坐标轴表示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情况下的减少量特性。作为减少量特性的实例,在图12A中,示出了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00)592、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593和减少量特性(灰度值200)594。此外,在图12A中,假设第一次的1分钟内,像素电路响应于灰度值为“100”的图像信号发光,第二次的1分钟内,像素电路响应于灰度值为“200”的图像信号发光。此外,第三次的1分钟内,像素电路响应于灰度值为“150”的图像信号发光,并且第四次的1分钟内,像素电路响应于灰度值为“200”的图像信号发光。
图12A示出了用于生成电流量减少信息(4)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的加法实例。
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00)592是表示基于灰度值“100”的图像信号发光时的发光时间(时间)与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同时,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593是表示基于灰度值“150”的图像信号发光时的发光时间(时间)与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此外,减少量特性(灰度值200)594是表示基于灰度值“200”的图像信号发光时的发光时间(时间)与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发光期间(1)F1至(4)F4表示用于计算第一至第四次的一个期间内的劣化的期间。
加法对象值(1)595至(4)597表示发光期间(1)F1至(4)F4(一分钟期间)与该一分钟期间内的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
驱动电流减少量(1)E1至(4)E4表示通过顺序地增加加法对象值(1)595至(4)597而计算的一至四分钟期间内的驱动电流量减少量。
这里,从第一次的一分钟内开始,顺序描述直到基于第四次的一分钟期间内的显示来计算驱动电流减少量(4)E4为止的操作。
首先,在第一次的一分钟期间内,基于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00)592和发光期间(1)F1计算加法对象值(1)595,其表示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劣化所引起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该加法对象值(1)595表示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1分钟的劣化(此劣化由灰度值“100”的图像信号引起)所引起的一分钟的驱动电流劣化量。如此,计算1分钟的发光引起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即,驱动电流减少量(1)E1。
此外,在第二次的1分钟期间内,基于减少量特性(灰度值200)594、驱动电流减少量(1)E1和发光期间(2)F2计算加法对象值(2)596。该加法对象值(2)596表示处于通过驱动电流减少量(1)E1劣化的状态下的像素电路的一分钟的劣化(此劣化由灰度值“200”的图像信号引起)所引起的一分钟的驱动电流劣化量。如此,由加法对象值(2)596表示的驱动电流劣化量被增加至驱动电流减少量(1)E1,以计算两分钟的发光引起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即,驱动电流减少量(2)E2。
此外,在第三次的1分钟期间内,基于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593、驱动电流减少量(2)E2和发光期间(3)F3计算加法对象值(3)597。该加法对象值(3)597表示处于通过驱动电流减少量(2)E2劣化的状态下的像素电路的一分钟的劣化(此劣化由灰度值“150”的图像信号引起)所引起的一分钟的驱动电流劣化量。如此,由加法对象值(3)597表示的驱动电流劣化量被增加至驱动电流减少量(2)E2,以计算三分钟的发光引起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即,驱动电流减少量(3)E3。
然后,在第四次的1分钟期间内,基于减少量特性(灰度值200)594、驱动电流减少量(3)E3和发光期间(4)F4计算加法对象值(4)598。如此,由加法对象值(4)598表示的驱动电流劣化量被增加至驱动电流减少量(3)E3,以计算四分钟的发光引起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即,驱动电流减少量(4)E4。
图12B示出了基于驱动电流减少量(4)E4生成的电流量减少信息(4)I4的实例。
这里,假设在灰度值“150”的图像信号被提供给像素电路的情况下,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是发光时间。
加法结果值599表示驱动电流减少量4(E4)与灰度值“150”的图像信号的发光期间(即,电流量减少信息4(I4))之间的相关性。具体地,加法结果值599表示由加法对象值(1)595至(4)598表示的所有驱动电流减少量相加所获得的值与灰度值“150”的图像信号的发光期间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以这种方式增加各期间内的驱动电流的减少量,获得了驱动电流减少量和电流量减少信息。例如,基于第n-1次的灰度减少量特性、第n-1次的期间长度以及基于第n-2次发光计算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基于第n-1次的发光计算出电流量减少信息。
注意,在上面参照图12A和图12B描述的实例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在计算驱动电流减少量(4)E4之后计算电流量减少信息(4)I4。然而,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不是必须一次计算驱动电流减少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假设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通过将加法对象值转换为灰度值“150”的发光时间并顺序将发光时间增加至电流量减少信息来生成更新的电流量减少信息。注意,在使用上文中参照图12A和图12B描述的方法生成驱动电流减少信息的情况下,减少量转换系数为表示各灰度的减少量特性的系数。
此外,通过转换系数劣化信息更新部221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与上文中参照图12A和图12B描述的生成实例基本上类似。如果图12A和图12B所示的曲线被修改,使得横坐标轴表示电流量减少信息(即,发光时间)并且纵坐标轴表示转换减少劣化量,从而曲线分别表示关于各灰度的转换效率劣化的特性,则可以表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因此,这里省略了相同的描述以避免冗余。注意,在使用上文中参照图12A和图12B描述的方法生成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情况下,效率劣化转换系数例如为表示各灰度的转换效率劣化的特性的系数。
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的生成实例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即,发光时间)与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实例。
当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生成对象电流量减少值时,使用图13所示的曲线。更具体地,在横坐标轴表示电流量减少信息(即,发光时间)以及纵坐标轴表示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情况下,图13中的曲线表示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591。
这里,假设在灰度值“150”的图像信号被提供给像素电路的情况下,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的电流量减少量是发光时间。
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591是表示电流量减少信息(即,发光时间)与驱动电流减少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更具体地,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591表示驱动电流减少量与基于第150阶的灰度值的发光时间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可以通过使用减少量转换信息(其为关于减少量特性(灰度值150)的信息)将电流量减少信息转换为驱动电流减少值。
此外,由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使用的系数转换信息可以由通过修改图13所示曲线而获得的曲线来表示,使得横坐标轴表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即,时间),以及纵坐标轴表示效率系数的劣化率。因此,这里省略了该曲线的详细描述以避免冗余。
校正图像信号的像素特性曲线的实例
图14A至图14C示出了输入至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灰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图14A至图14C所示的曲线表示像素特性曲线,其中,与图7A和图7B类似,横坐标轴表示输入至重像校正部200的图像信号的灰度的值(即,输入灰度值),同样与图7A和图7B类似,纵坐标轴表示从像素电路600至608发出的光的亮度的值(即,亮度值)。
图14A示出了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和劣化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
基准像素特性510是表示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输入灰度值与亮度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由于基准像素特性510与图7A和图7B所示的像素特性(初始)810相同,所以这里省略了重叠部分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是表示其中的发光元件随着时间流逝而劣化的像素电路的输入灰度值与亮度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由于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在从驱动电流转换为发光元件640的亮度的过程中经受效率劣化(即,经受转换效率劣化),所以其曲线的斜率比基准像素特性510缓和。此外,与基准像素特性510相比,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在代表灰度值的横坐标轴的方向上表现出与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2相对应的量的偏移。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和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2分别与上文中描述的像素特性(校正对象)820和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1类似,因此,这里省略了重叠部分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4B示出了表示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进行的转换效率劣化的校正内容的像素特性,该像素特性作为转换效率校正内容曲线521被示出。
转换效率校正内容曲线521是表示提供给像素电路(其具有如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所示的像素特性)的图像信号的转换效率劣化的校正内容的像素特性。转换效率校正内容曲线521显示出使得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的斜率基本上与基准像素特性510相一致的这种像素特性。此外,转换效率校正内容曲线521显示出这种像素特性,其中,虽然其具有与基准像素特性510相同的斜率,但其在表示灰度值的横坐标轴的方向上偏移了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2。
以这种方式,转换效率校正计算部341进行的校正对应于像素特性的斜率校正。
图14C示出了在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的校正之后,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进行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校正内容。更具体地,图14C表示,通过在对应于像素特性的斜率校正的校正之后使转换效率校正内容曲线521偏移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2,关于输入灰度值的像素特性变得与基准像素特性510相同。
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和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的校正内容。通过改变由以下表达式7表示的灰度来执行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和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的校正:
Sout=(ΔA)-1/2×Sin+ΔS            表达式7
其中,Sout和Sin与上文中参照图7B所描述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了重叠部分的描述以避免冗余。同时,ΔA是代表显示出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的校正对象像素电路的效率系数Ad(作为分子)与显示出基准像素特性510的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效率系数A(作为分母)之间的转换效率比率的分数Ad/A=ΔA的值。简而言之,ΔA是由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另一方面,ΔS是表示为校正对象像素电路(其显示出校正对象像素特性520)的驱动电流量减少成分D2的驱动电流减少量。简而言之,ΔS是由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的电流量劣化值。
通过使用上文中给出的表达式7的计算来执行校正,重像校正部200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转换效率劣化和驱动电流减少量的校正,并根据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像素特性,以高精度执行校正。
以这种方式,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可以校正图像信号,使得无论输入哪个灰度值,像素特性都与基准像素的像素特性相同。
注意,虽然在上述实例中,通过计算表达式7来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通过一些其他方法,使用关于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信息和关于驱动电流量减少的信息这两个因素来校正重像。
校正之后的显示实例
图15A和图15B示出了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实现的图像信号的校正效果的概念图。这里,描述了与仅执行上文中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校正情况下的校正效果的差异。
图15A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高灰度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校正效果。参照图15A,显示屏幕图像531与图8A所示的显示屏幕图像831相同;重像显示区域532与重像显示区域832相同;显示屏幕图像533与显示屏幕图像833相同;以及重像显示区域534与重像显示区域834相同。因此,这里省略显示的重叠部分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在图15A示出的方式中,在与图8A类似地校正高灰度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校正从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和从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以等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
图15B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低灰度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的校正效果。图15B中的显示屏幕图像535与图8B中的显示屏幕图像835相同;重像显示区域536与重像显示区域836相同;以及显示屏幕图像537与显示屏幕图像837相同。因此,这里省略显示的重叠部分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重像显示区域538表示与图8B所示的重像显示区域838类似的、与显示屏幕图像837上发生重像的像素电路的位置相对应的区域。然而,可以认识到,该重像显示区域538与重像显示区域838的不同之处在于,从经受较多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被校正以等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的亮度,从而变得等于从经受较少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
以这种方式,由于以高精度校正了从经受劣化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使其等于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所以可以以高精度消除重像。
重像校正部的操作实例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操作。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进行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更新处理过程的实例。
首先,在步骤S911中,通过校正计算部340校正的图像信号被输入至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然后,在步骤S912中,基于图像信号,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生成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然后,在步骤S913中,更新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具体地,通过将由转换效率劣化信息更新部221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来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
此后,在步骤S914中,确定是否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更新了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然后,如果确定没有对所有像素电路更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11,以对转换效率劣化信息还没有更新的一些像素电路执行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更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14中确定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更新了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则结束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累计单元220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的更新处理。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进行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的更新处理过程的实例。
首先,在步骤S921中,通过校正计算部340校正的图像信号被输入至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部321。然后,在步骤S922中,基于图像信号,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321生成电流量减少信息。然后,在步骤S923中,更新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所保持的电流量减少信息。具体地,通过将由电流量减少信息更新321生成的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到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来更新电流量减少信息。
此后,在步骤S924中,确定是否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更新了电流量减少信息。然后,如果确定没有对所有像素电路更新电流量减少信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21,以对电流量减少信息还没有更新的一些像素电路执行电流量减少信息的更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24中确定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更新了电流量减少信息,则结束电流量减少信息累计单元320进行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的更新处理。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进行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的生成处理过程的实例。
首先,在步骤S932中,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从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222中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中获取转换效率劣化值的生成对象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一旦获取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对象转换效率值生成部232就根据所获取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生成对象转换效率值。
然后,在步骤S933中,基于基准转换效率值和对象转换效率值,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233生成转换效率劣化值。然后,在步骤S934中,所生成的转换效率劣化值被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中。注意,步骤S933中的处理是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处理的一个实例。
此后,在步骤S935中,确定是否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生成了转换效率劣化值。然后,如果确定没有对所有像素电路生成转换效率劣化值,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32,以执行还没有生成的一些转换效率劣化值的生成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35中确定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生成了转换效率劣化值,并且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被保持,则结束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生成单元230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的生成处理。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进行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生成处理过程的实例。
首先,在步骤S942中,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从保持在电流量减少信息保持部322中的电流量减少信息中获取电流量劣化值的生成对象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减少信息。一旦获取到电流量减少信息,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生成部332就根据所获取的电流量减少信息生成对象电流量减少值。
然后,在步骤S943中,基于对象电流量减少值,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333生成电流量劣化值。然后,在步骤S944中,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保持所生成的电流量劣化值。注意,步骤S943中的处理是电流量劣化值计算处理的一个实例。
此后,在步骤S945中,确定是否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生成了电流量劣化值。然后,如果确定没有对所有像素电路生成电流量劣化值,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42,以对还没有生成电流量劣化值的一些像素电路执行电流量劣化值的生成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45中确定对构成显示屏幕的所有像素电路生成了电流量劣化值,并且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被保持,则结束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生成单元330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的生成处理。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像校正部200的校正计算单元340进行的图像信号的校正处理过程的实例。在本实例中,描述了关于一帧的图像信号的校正处理的实例。
首先,在步骤S951中,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获取保持在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保持部234中的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然后,在步骤S952中,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获取保持在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保持部334中的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
然后,在步骤S953中,通过信号线301将图像信号输入至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然后,在步骤S954中,使用转换效率劣化校正图样中的转换效率劣化值,转换效率劣化校正计算部341为各像素电路执行图像信号的校正。此后,在步骤S955中,使用电流量减少校正图样中的、显示图像信号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电流量劣化校正计算部342执行图像信号的校正。然后,在步骤S956中,输出校正的图像信号。注意,步骤S954和S955中的处理是校正过程的一个实例。
此后,在步骤S957中,确定构成将被显示的一帧的所有图像信号是否均被校正。然后,如果确定没有对所有像素电路校正图像信号,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53,以执行还没有校正的图像信号的校正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57中确定对关于构成将被显示的一帧的所有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均进行了校正,则结束校正计算单元340进行的图像信号的校正处理。
以这种方式,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可以以高精度改变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使得从劣化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与从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发出的光的亮度相一致。从而,可以对任何灰度值的图像信号以高精度执行重像的校正。
注意,虽然第一实施方式描述了将处于初始状态的像素电路作为基准,但还可以使用将劣化像素电路作为基准来执行重像校正的方法。
注意,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的显示单元(具有平板形状),例如,电子装置为数码相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摄像机等。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单元,其中,输入至电子装置的图像信号或者由电子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被显示为图像。下面描述应用了上述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的实例。
<2.本发明的应用例>
电子装置的应用例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电视机的应用例。对电视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1,电视机包括由前面板12、玻璃滤色器13等构成的图像显示屏幕11,并且通过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应用于图像显示屏幕11来制造。
图2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数码相机的应用例。对数码相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2,在上部示出了数码相机的前视图,以及在下部示出了数码相机的后视图。数码相机包括图像拾取透镜15、显示部16、控制开关、菜单开关、快门19等,并且通过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应用于显示部16来制造。
图2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应用例。对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3,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包括设置在其主体20上且在要输入字符时操作的键盘21以及设置在其主体盖上且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22,并且通过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应用于显示部22来制造。
图2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应用例。对便携式终端装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4,在左侧示出了打开状态的便携式终端装置,而在右侧示出了折叠状态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上侧壳体23、下侧壳体24、铰链形式的连接部25、显示单元26、子显示单元27、闪光灯28、相机29等。便携式终端装置通过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应用于显示单元26和/或子显示单元27来制造。
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于摄像机的应用例。对摄像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25,摄像机包括主体部30、设置在主体部30的朝向前方的一面且用于图像拾取对象的图像拾取的透镜34、用于图像拾取的开始/停止开关35、监视器36等。摄像机通过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应用于监视器36来制造。
以这种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分别地执行关于驱动电流减少的校正和转换效率劣化的校正来以高精度消除重像。
注意,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用于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例,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各种特征分别具有与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对应的关系。类似地,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具有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由类似术语表示的特征对应的关系。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题的情况下通过修改实施方式来以各种形式执行。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描述的处理过程可以认为是包括处理过程的方法。此外,它们可以实现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它们的程序或者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例如,记录介质可以为CD(光盘)、MD(小型盘)、DVD(数字通用盘)、存储卡、蓝光光盘(蓝光光盘:注册商标)等介质。
本申请包含于2010年1月1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JP 2010-004603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改变,它们均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多个像素电路的每一个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
校正部,用于基于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和所述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基于像素电路的发光的流逝时间以及流逝时间中图像信号的灰度值来计算每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并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电流量劣化信息,
所述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所述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与处于初始状态且没有经受驱动电流劣化的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所述电流量劣化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且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
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所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与处于初始状态且没有经受转换效率劣化的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劣化的、且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电流量劣化信息,
所述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所述电流量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与用作基准的另一个像素电路的电流量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所述电流量劣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中,像素电路构成显示屏幕,并且用作基准的像素电路是表现出驱动电流的最大劣化的一个像素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还包括: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用于以像素电路为单位保持关于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且响应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顺序增加的信息,作为转换效率劣化信息,
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基于由所述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中的作为校正对象的一个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与用作基准的另一个像素电路的转换效率劣化信息之间的关系来以像素电路为单位计算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校正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以及
多个像素电路,每一个均包括接收与提供至其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驱动电流并发出与所述驱动电流相对应的亮度的光的发光元件,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
校正部,用于基于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和所述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每个所述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校正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以及
多个像素电路,每一个均包括接收与提供至其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驱动电流并发出与所述驱动电流相对应的亮度的光的发光元件;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电流量劣化值计算部,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
校正部,用于基于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和所述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每个所述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10.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像素电路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
基于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和所述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11.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
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步骤,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像素电路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电流量劣化值计算步骤,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
校正步骤,基于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和所述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12.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转换效率劣化值计算装置,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转换效率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当提供至多个像素电路的每一个中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被转换为亮度时的转换效率的劣化的转换效率劣化值;
电流量劣化值计算装置,用于基于与响应于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驱动电流的劣化有关的信息,计算关于驱动电流的劣化的电流量劣化值;以及
校正装置,用于基于所述转换效率劣化值和所述电流量劣化值来校正将要输入至像素电路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CN2011100024303A 2010-01-13 2011-01-06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21298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4603 2010-01-13
JP2010004603A JP5589392B2 (ja) 2010-01-13 2010-01-13 信号処理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9829A true CN102129829A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5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24303A Pending CN102129829A (zh) 2010-01-13 2011-01-06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69802A1 (zh)
JP (1) JP5589392B2 (zh)
CN (1) CN1021298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7742A (zh) * 2020-08-06 2022-02-18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4241995A (zh) * 2020-09-09 2022-03-25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1334A (ja) * 2010-12-28 2012-07-26 Sony Corp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3115356A1 (ja) * 2012-02-02 2013-08-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電子カメラ、及び情報端末
JP2014240913A (ja) * 2013-06-12 2014-1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2317450B1 (ko) * 2014-11-10 2021-10-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7443201B2 (ja) * 2020-09-03 2024-03-05 JDI Design and Development 合同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403A (zh) * 2001-09-28 2003-04-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电子设备
US6897837B1 (en) * 1999-08-17 2005-05-24 Seiko Instruments Inc. Self-luminous display element driving device
CN101176138A (zh) * 2005-05-20 2008-05-07 基恩赫费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具有多个会退化像素的显示装置的方法、用于校正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1582240A (zh) * 2008-05-16 2009-11-18 佳能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7877B2 (ja) * 1997-09-29 2006-04-1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発光ダイオード画素構造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3330419A (ja) * 2002-05-15 2003-11-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JP3950845B2 (ja) * 2003-03-07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及びその評価方法
US20080150839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Kazuyoshi Kawabe Controlling light emission in display device
US8026873B2 (en) * 2007-12-21 2011-09-27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compensated analog transistor drive signal
JP2009251333A (ja) * 2008-04-08 2009-10-29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サーバー装置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CN101785043B (zh) * 2008-06-17 2013-06-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246433B2 (ja) * 2009-09-18 2013-07-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7837B1 (en) * 1999-08-17 2005-05-24 Seiko Instruments Inc. Self-luminous display element driving device
CN1409403A (zh) * 2001-09-28 2003-04-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电子设备
CN101176138A (zh) * 2005-05-20 2008-05-07 基恩赫费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具有多个会退化像素的显示装置的方法、用于校正显示装置的驱动信号的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1582240A (zh) * 2008-05-16 2009-11-18 佳能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7742A (zh) * 2020-08-06 2022-02-18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1587504B2 (en) 2020-08-06 2023-02-21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41995A (zh) * 2020-09-09 2022-03-25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CN114241995B (zh) * 2020-09-09 2024-04-19 日本显示器设计开发合同会社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89392B2 (ja) 2014-09-17
JP2011145366A (ja) 2011-07-28
US20110169802A1 (en)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011B (zh) 驱动电路、发光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10923032B2 (en)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208161B (zh)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及程序,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US10665166B2 (en) Pix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685117B2 (en) Display device, control device for driving th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00256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309679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101231365B1 (ko) 화상표시장치
CN102054433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129829A (zh) 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以及显示装置、电子装置
US826970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2009192854A (ja) 表示駆動装置、並びに、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US10872568B2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37487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050026338A (ko) 화상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81048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10504435B2 (en) Pixel and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US1132209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200916943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90033017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과 전자기기
KR10216714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063862B (zh) 显示器件、驱动显示器件的方法和电子单元
CN111145693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778867A (zh)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JP2011209481A (ja) 信号処理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