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4802A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4802A
CN102124802A CN2009801320790A CN200980132079A CN102124802A CN 102124802 A CN102124802 A CN 102124802A CN 2009801320790 A CN2009801320790 A CN 2009801320790A CN 200980132079 A CN200980132079 A CN 200980132079A CN 102124802 A CN102124802 A CN 102124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reception
interval
base st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20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4802B (zh
Inventor
石井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24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4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8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装置包括:对用户装置分配用于测定与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中的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以及对要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用于该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分配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的部件,将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设定为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和进行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重发的时间区间以外的时间区间。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涉及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的标准化团体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计划)中正在讨论W-CDMA和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的后继的通信方式,即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
在LTE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正在讨论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方式,对于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OFDMA是将特定的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个频带上搭载数据进行传输的方式。根据OFDMA,通过在频率轴上一部分重叠并互相无干扰地紧密排列副载波,从而能够实现高速传输,并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此外,SC-FDMA是分割特定的频带,并在多个用户装置之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减小多个用户装置之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根据SC-FDMA,由于具有发送功率的变动减小的特征,所以能够实现用户装置的低耗电化和宽覆盖范围。
LTE是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中都由多个用户装置共享一个到两个以上的物理信道来进行通信的系统。由多个用户装置共享的信道一般称作共享信道,在LTE中,在上行链路中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在下行链路中是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该共享信道作为传输信道,在上行链路中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在下行链路中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
而且,在使用了如上述的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需要对每个子帧(Sub-frame)(在LTE中为1ms)信令通知对哪个用户装置分配共享信道。在LTE中,用于该信令通知的控制信道称作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或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道(DL-L1/L2Control Channel)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比特(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 Bit)等(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此外,子帧也可以称作TTI(传输时间间隔)。
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和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相当于用于信令通知对哪个用户装置分配共享信息的信息。另外,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也可以称作下行链路调度许可,还可以称作下行链路分配信息。
另外,在LTE的上行链路中,作为HARQ方式,应用同步型混合自动重发控制(Synchronous HARQ)。即,如图1所示,从初次发送的定时起,在预先决定的定时,具体来说,以一定周期进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在图1中,表示以8个子帧的周期进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的情况。另外,该8个子帧的值是一例,也可以按照8个子帧以外的周期进行重发。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在从进行通信的小区移动到邻接小区的情况下,进行切换,以切换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而且,用户装置在切换(HO:Handover)之前,测定成为切换目的地的候选的邻接小区的质量,将测定结果报告给基站。该质量例如以参考信号的接收电平或接收SINR等表现。向基站装置的报告通过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进行。基站装置基于测量报告决定用户装置应切换,指示切换的消息作为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通知给用户装置。
这里,切换目的地的小区不仅是同一系统的同一频率的小区,也可能是同一系统不同频率的小区,也可能是使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的小区。使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的频率一般是与切换源不同的频率,因此切换目的地小区的频率必然与切换源的小区频率不同。
图2示意性地表示进行不同频率小区间的切换的情况。在图2中,示出包含第一频率f1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二频率f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方式的系统、以及使用与它们不同的频率f3的WCDMA方式的系统。例如在非专利文献2中说明了不同频率或不同RAT的系统间进行切换的内容。
这里,由于用户装置一般仅包括一个无线信号处理部,所以不能对每个不同的频率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在测定与所在小区(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频率的小区(不同频率小区)的情况下,需要重新与该不同频率调谐。从而,在不同频率小区的测定中,从基站装置对用户装置通知用于测定的间隙期间,在该间隙期间,用户装置进行不同频率小区的测定。更具体地说,例如通过RRC测量控制,从基站装置对用户装置通知间隙期间的长度、间隙期间出现的周期、不同频率小区的频率等,用户装置在指定的间隙期间进行不同频率测定。不同频率测定包含频率的变更、同步信道的捕捉、质量测定、频率变更等处理。该间隙例如也可以称作测量间隙。另外,所谓所述RRC测量控制的RRC消息也可以称作测量配置(MeasConfig)。测量配置是指定测量的配置的RRC消息。
图3表示该间隙的示意图。在图3中,间隙期间的长度为6ms,间隙周期设定为40ms。另外,“不同频率测定”是不仅包含搜索不同频率的小区并测定其质量,而且包含搜索不同RAT的小区并测定其质量的概念。
如上所述,用户装置由于在间隙期间进行不同频率测定,因此结果在该间隙期间不能进行与所在小区(服务小区)中的基站的通信。
此外,在LTE中,应用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控制。间歇接收控制应用于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处于连接中、并且不存在应通信数据的情况,处于间歇接收状态的用户装置周期性地、即间歇性地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该情况下,用户装置不是在全部定时而是间歇地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即可,因此可以降低电池的耗电。
图4表示间歇接收控制的示意图。在图4中,接收区间的长度设定为5ms,DRX设定为1280ms周期。另外,该接收区间也可以称作开启区间或开启期间(On-duration)。
另外,该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控制在应用半持续调度(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于存在应通信数据的情况。这是因为通过半持续调度传输的数据以周期发送为前提,因此不必在全部时间区间中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另外,该半持续调度是为实现VoIP等而讨论的调度方法。关于下行链路,基站装置(eNB)以经由PDCCH对用户装置发送了下行调度信息的子帧(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以规定周期固定地对该用户装置分配该下行无线资源(PDSCH)。此外,关于上行链路,基站装置(eNB)以经由PDCCH对用户装置发送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子帧起4ms后的子帧(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将该上行无线资源(PUSCH)以规定周期固定分配给该用户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36.211(V8.1.0),“Physical Channel and Modulation”,2007年11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R36.300(V8.3.0),“E-UTRA and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2007年11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用于不同频率测定的间隙期间,用户装置不能进行与所在小区(服务小区)中的基站装置的通信。另一方面,在间歇接收控制中,间歇性地设定用于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的PDCCH的接收区间。用户装置仅在接收区间中进行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的接收。
在设定用于不同频率测定的间隙期间,进而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地设定该间隙期间和该接收区间,则产生各种问题。
图5表示间歇接收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和测量间隙的冲突。接收区间与间隙期间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复的情况下,用户装置在该接收区间中不能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由于无法接收PDCCH,因此产生用户装置难以从间歇接收状态恢复到通常的通信状态的问题。图5中,作为一例,示出DRX周期和间隙的周期均为40ms的情况。
图6表示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和测量间隙的冲突。接收区间即使与间隙期间完全不重复的情况下,在从该接收区间到该间隙期间为止的时间小的情况下,也产生在该接收区间中由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指定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与该间隙期间冲突的问题。图6中作为一例,示出DRX周期和间隙的周期均为40ms,从该接收区间到该间隙期间为止的时间为5ms的情况。另外,在LTE的上行链路中,如上所述,由于应用同步型的HARQ,因此难以避免该冲突。设想该冲突在应用半持续调度的情况下尤其成为问题。
或者,例如在小区内存在多个用户装置的情况下,在对全部用户装置在相同定时设定间隙期间和接收区间的情况下,在某一特定的定时进行用于多个用户装置的测量间隙的管理和间歇接收控制的管理,存在基站装置的处理负担仅在该特定的定时升高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间歇接收的接收区间和间隙期间的重复、上行链路的重发和间隙期间的冲突、以及某一特定的定时中的基站的处理负担的增大的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基站装置包括:
对用户装置分配用于测定与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中的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以及
对要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用于该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
分配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的部件,将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设定为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和进行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重发的时间区间以外的时间区间。
本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基站装置对用户装置分配用于测定与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中的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装置对要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用于该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步骤,
在分配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的步骤中,将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设定为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和进行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重发的时间区间以外的时间区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公开的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能够减少间歇接收的接收区间和间隙期间的重复、上行链路的重发和间隙期间的冲突、以及某一特定的定时中的基站的处理负担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重发控制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不同频率/不同RAT切换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测量间隙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DRX控制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和测量间隙的冲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和测量间隙的冲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9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14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
图7表示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1000是应用了例如演进的UTRA和UTRAN(别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或超(super)3G)的系统,包括基站装置(eNB:eNode B)200和多个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或者称作移动台)100n(1001、1002、1003、...100n,n是n>0的整数)。基站装置200与高层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00连接,接入网关装置300与核心网络400连接。这里,用户装置100n在小区50中,通过演进的UTRA和UTRAN与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另外,所述接入网关装置也可以称作MME/SGW(移动管理实体/服务网关)。
以下,对于用户装置100n(1001、1002、1003、...100n),由于具有同一结构、功能、状态,所以,在以下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则作为用户装置100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1000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如上所述,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频带上搭载数据来进行传输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对频带进行分割,在多个终端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这里,说明演进的UTRA和UTRAN中的通信信道。
对于下行链路,使用在各用户装置100中共享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也称作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道。此外,映射到PDCCH的信息也可以称作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通过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即通常的数据信号。另外,映射到PDSCH的传输信道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
此外,通过PDCCH传输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和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比特等。下行链路调度许可(DL Scheduling Grant)中包含例如使用PD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传输格式信息中包含有关数据大小和调制方式以及HARQ的信息、下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等。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L Scheduling Grant)中包含例如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传输格式信息中包含有关数据大小和调制方式的信息、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以及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有关的信息等。这里,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相当于频率资源,也可以称作资源单元。
映射PDCCH的OFDM码元中包含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和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即,PDCCH、PCFICH以及PHICH被复用到规定数个以下的OFDM码元中发送。PCFICH是用于对UE通知映射PDCCH的OFDM码元数的信道。PHICH是用于传输对于PUSCH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道。此外,PCFICH和PHICH也可以定义为与PDCCH并列的关系的信道。此外,PCFICH和PHICH也可以定义为包含在PDCCH中的信息要素。
对上行链路使用在各个用户装置100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即通常的数据信号。此外,映射到PUSCH的传输信道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用于下行链路中的共享物理信道的调度处理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的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以表示发送信号被适当地接收到的肯定响应(ACK:Acknowledgement)或表示其未被适当接收到的否定响应(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其中一个来表现。
另外,该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也可以称作集中了“CQ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排序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的指示符,即“信道状态指示符(CSI:Channel State Indicator)”。
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除了发送CQI和送达确认信息之外,还可以发送用于请求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这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表示基站装置200使用某一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用户装置100通知在后续的子帧中可以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
另外,在发送所述PUSCH的情况下,上述CQI和送达确认信息、调度请求也可以复用到所述PUSCH中发送。
在下行链路中,作为UE间公共使用的导频信号,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在用于PDSCH、PDCCH、PCFICH、PHICH的解码的信道估计、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即CQI的计算中被使用。
<基站装置>
图8表示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分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来进行说明。
<下行链路>
说明下行链路。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对用户装置100,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以规定的周期固定地分配下行无线资源。此外,该基站装置200使用该下行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该下行无线资源中也可以包含发送PDSCH的无线资源。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包括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会话峰(Talk Spurt)状态管理部206、PDSCH发送处理部208、送达确认信息接收处理部210、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设定处理部212、PDCCH发送处理部214。
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半持续调度中的发送周期内的子帧,计算资源的使用量。该发送周期也可以是规定的周期。子帧也可以称作时间帧。这里,资源中包括频率资源。资源使用量包含资源块的量或数。例如,在LTE方式中,一个资源块为180kHz。此外,一个子帧为1ms。例如,在将规定周期设为20ms的情况下,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20个子帧的各个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连接,对进行小区内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控制的各个用户装置100设定接收区间。该接收区间是DRX状态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根据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
或者,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代替基于所述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而是基于每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地说,也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以使该DRX开启区间内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变得最小。或者,也可以基于各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地说,也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以使“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最小的子帧为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
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连接,管理小区内的各个用户装置的会话峰状态,换言之,对是否进行基于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进行管理。这里,在半持续调度中的资源分配中,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使用以规定周期固定分配的下行无线资源发送下行链路的数据。该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包含PDSCH。
PDSCH发送处理部208与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连接,对会话峰状态为开启(ON)的用户装置100,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使用以规定周期固定分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链路的数据。该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包含PDSCH。
送达确认信息接收处理部210与PDSCH发送处理部208连接,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送达确认信息。该下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DSCH。
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与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和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连接,设定用于测定与所在小区(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的小区(不同频率小区)的间隙期间。用户装置100在该测量间隙中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此外,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在该测量间隙中进行不同RAT测定。该测量间隙的周期例如也可以是20ms的倍数。例如,作为该测量间隙的周期,也可以包含40ms、80ms、120ms。
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对要被进行DRX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间隙区间(测量间隙),以使该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和测量间隙不冲突。尤其对于应用半持续调度的用户装置,由于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期间有限,因此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对要被进行DRX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间隙区间(测量间隙),以使该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和测量间隙不冲突。这里,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例如是PDCCH。此外,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分配间隙区间(测量间隙),以使在该DRX控制中的接收期间中由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指定的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和测量间隙不冲突。另外,也可以分配间隙区间(测量间隙),以使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重发和测量间隙不冲突。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换言之,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设定测量间隙,使其包含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紧接之前的子帧。设定的测量间隙例如通过RRC测量控制而通知给用户装置100。另外,所述RRC消息控制这样的RRC消息也可以称作测量配置。测量配置是指定测量的配置的RRC消息。
例如,说明从相对于某一基准时刻偏移m个子帧的时刻起开始进行DRX控制的情况。该情况下,第n个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开始时刻A由式(1)表示。式(1)中,α表示DRX周期。
A=α×n+m    (1)
例如,在设为DRX周期α=20的情况下,由A=20×n+m表示。
此外,测量间隙的开始时刻B由式(2)表示。在式(2)中,β表示测量间隙的周期。
B=β×n+k    (2)
例如,在设为测量间隙的周期β=40的情况下,由B=40×n+k表示。
在将测量间隙例如设为6ms的情况下,由k=m-6表示。此外,也可以设为k=m-26。
另外,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并且存在多个设定所述间隙区间的定时的情况下(例如,所述例子中的k=m-6和k=m-26),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也可以基于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来设定所述间隙区间。更具体地说,当存在多个设定所述间隙区间的定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最小的定时设定所述间隙区间。此时,在对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0依次进行了上述处理的情况下,结果,设定间隙区间,使得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就是说在时间方向上将基站的处理负担平均化,结果,可以避免基站的处理负担仅在特定的定时提高的情况。
或者,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并且存在多个设定所述间隙区间的定时的情况下(例如,所述例子中的k=m-6和k=m-26),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也可以从所述多个定时中随机地选择所述定时。例如所述例子这样,在存在k=m-6和k=m-26的两个定时的情况下,也可以以0.5的概率选择k=m-6,以剩余的0.5的概率选择k=m-26。该情况下,结果,设定间隙区间,使得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就是说在时间方向上将基站的处理负担平均化,结果,可以避免基站的处理负担仅在特定的定时提高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但取而代之,也可以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稍微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所述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之前设置1ms的保护区间,并在该保护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该情况下,在上述式(1)、(2)的例子中,成为k=m-7或k=m-27。另外,上述保护区间的大小可以是1ms,也可以是2ms,还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值。
PDCCH发送处理部214与PDSCH发送处理部208连接,在决定了要通知用于半持续调度的初次发送的资源的情况下,对该用户装置发送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中包含固定分配信号。该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映射在PDCCH。
另外,该固定分配信号即通知用于半持续调度的初次发送的资源的PDCCH也可以称作由半持续调度-无线网络临时ID(SPS-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掩码(mask)了CRC的PDCCH。这里,SPS是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的缩写。
图10表示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进行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
将规定周期内的子帧定义为半持续子帧。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对各个半持续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图10中通过DL_Resourse(m)(m是0或0<m的整数)表示该资源使用量。在图10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索引(index)。在图10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总数。换言之,M表示规定周期中包含的子帧的总数。
每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DL_Resourse(m)在半持续子帧#m中,相当于分配给同步信号(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动态广播信道(D-BCH:Dynamic-Broadcast Channel)、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响应(RACHresponse)、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应用了半持续调度的DL-SCH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的数。
图11表示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的处理流程。
将半持续子帧的索引设定为0(步骤S1102)。
半持续子帧#m中的DL_Resourse(m)的值被初始化(步骤S1104)。
对DL_Resourse(m)加上用于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的资源块RBSCH/P-BCH(步骤S1106)。根据在半持续子帧#m中,是否发送了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来计算用于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的资源块RBSCH/P-BCH。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SCH/P-BCH设为6。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SCH/P-BCH设为0。此外,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SCH/P-BCH也可以设为7。
对DL_Resourse(m)加上用于动态广播信道的资源块RBD-BCH(步骤S1108)。根据在半持续子帧#m中,是否发送了动态广播信道来计算用于动态广播信道的资源块RBD-BCH。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动态广播信道的情况下,设为RBD-BCH=RBS1×WeightS1+RBS2×WeightS2+...。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动态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D-BCH设为0。这里,S1、S2、...是表示动态广播信道的种类的索引。另外,S1、S2、...也可以称作SI-1、SI-2、...。这里,SI是System Information(系统信息)的缩写。RBS1和RBS2分别是分配给动态广播信道S1和动态广播信道S2的资源块数。此外,WeightS1和WeightS2是加权系数。在步骤S1108中,对于有可能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的所有动态广播信道,计数其资源块数。此外,有时动态广播信道的发送周期比上述规定周期长。此时,在某一个半持续子帧#m中也有发送动态广播信道的情况和不发送的情况。通过使用加权系数,可以调整动态广播信道的发送周期对资源使用量的影响。例如,在规定周期为20ms,D-BCH的发送周期为80ms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加权系数设为Weight=20/80=0.25。此外,例如规定周期为20ms,D-BCH的发送周期为80ms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加权系数设为Weight=1.0。另外,更具体地说,动态广播信道也可以是SIB1或系统信息(SI)消息。即,也可以作为SIB1或SI消息的总称而称作D-BCH。此外,SI也可以由SIB1以外的一个以上的系统信息块(SIB)构成。
对DL_Resourse(m)加上用于寻呼信道的资源块RBPCH(步骤S1110)。根据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了的寻呼信道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PCH,average),计算用于寻呼信道的资源块RBPCH。例如,也可以通过RBPCH=RBPCH,average×weightPCH计算。这里,weightPCH是用于调节多大程度确保用于PCH的资源的系数。例如,在用于PCH的资源的变动量大、且需要额外确保用于PCH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PCH=2。此外,例如,在用于PCH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且无需额外确保用于PCH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PCH=1。通过步骤S1110,在半持续子帧#m中,平均分配给PCH的资源块的数被作为资源的使用量DL_Resourse(m)而计数。
对DL_Resourse(m)加上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块RBRACHres(步骤S1112)。根据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了的RACH响应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RACHres,average),计算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块RBRACHres。例如,也可以通过RBRACHres=RBRACHres,average×weightRACHres计算。这里,weightRACHres是用于调节多大程度确保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的系数。例如,在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的变动量大、且需要额外确保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RACHres=2。此外,例如,在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且无需额外确保用于RACH响应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RACHres=1。通过步骤S1112,在半持续子帧#m中,平均分配给RACH响应的资源块的数被作为资源的使用量DL_Resourse(m)而计数。
对DL_Resourse(m)加上用于MBMS的资源块RBMBMS(步骤S1114)。根据在半持续子帧#m中是否发送MBMS来计算用于MBMS的资源块RBMBMS。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MBMS的情况下设为RBMBMS,tmp=RBMBMS×WeightMBMS。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MBMS的情况下RBMBMS,tmp设为0。这里,WeightMBMS是用于校正由MBMS的发送周期的影响的加权系数。通过步骤S1114,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MBMS的情况下,分配给MBMS的资源块的数被作为资源的使用量DL_Resourse(m)而计数。
对DL_Resourse(m)加上通过半持续调度分配给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BPersistent,DL(步骤S1116)。根据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了的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Persistent,average,DL),计算通过半持续调度分配给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BPersistent,DL。例如,也可以通过RBPersistent,DL=RBPersistent,average,DL×weightPersistent,DL计算。实际上,关于通过动态调度而进行了资源块的分配的下行数据,在包含预订进行通过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资源块数作为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块数来进行计算。这里,下行数据中包含新发送和重发两者。另外,作为所述下行数据,设为不是包含新发送和重发两者,而是仅包含新发送,从而计算所述RBPersistent,average,DL
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多个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将多个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块的下行数据的RB数的合计值,作为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块数。
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DL是用于调节多大程度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系数。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DL在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大、且需要额外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Persistent,DL=2。此外,例如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DL在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且无需额外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Persistent, DL=1。通过步骤S1116,半持续子帧#m中的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所分配的资源块数,被作为资源的使用量DL_Resourse(m)而计数。
通过以上的步骤S1104-步骤S1120中的处理,计算关于规定周期内的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
参照图12说明在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中进行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节约用户装置100的电池为目的而进行DRX控制(间歇接收控制)。在不存在应通信的数据量的情况下,或者应通信的数据量是仅能够通过由半持续调度分配的资源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DRX控制。在DRX控制中,分为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开启区间、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和不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关闭区间、间歇接收中的非接收区间),从而在基站装置200和用户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用户装置100由于在关闭期间可以不进行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和下行链路的信号接收,因此可以降低耗电。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根据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量设定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作为一例,说明规定周期为20ms,定义半持续子帧#0-#19,并且资源使用量分别为2、3、...、2、5的情况。
这里,在开启区间的长度为2ms(2个子帧)的情况下,使得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开启区间为半持续子帧#0、#1。此时,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作为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设定半持续子帧#0、#1。对于某用户装置100作为DRX的开启区间而设定的半持续子帧,通过由半持续调度而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下行无线资源而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因此资源使用量增大。从而,在依次对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0进行了设定DRX的开启区间的处理,以使包含在开启区间内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情况下,结果,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这里,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表示有效率地进行资源的分配。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开启区间内包含的“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但取而代之,也可以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在小区内的移动台UE之间,开启区间的位置随机。
<上行链路>
参照图13说明上行链路。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从用户装置100,使用以分配开始时间为起点,以规定周期固定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接收上行数据。该上行无线资源中也可以包含发送PUSCH的无线资源。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包括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PDCCH发送处理部214、送达确认信息发送部216、PUSCH接收处理部218。
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半持续调度中的发送周期内的子帧,计算资源的使用量。该发送周期也可以是规定的周期。子帧也可以称作时间帧。这里,资源中包括频率资源。资源使用量包含资源块的量或数。例如,在LTE方式中,一个资源块为180kHz。此外,一个子帧为1ms。例如,在将规定周期设为20ms的情况下,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20个子帧的各个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连接,设定小区内的各个用户装置100的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该接收区间是DRX状态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根据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
或者,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代替基于所述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而是基于每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地说,也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以使该DRX开启区间内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变得最小。或者,也可以基于各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地说,也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以使“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最小的子帧为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
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连接,管理小区内的各个UE的会话峰状态,换言之,对是否进行基于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进行管理。这里,在半持续调度中的资源分配中,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以规定周期固定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发送上行数据。该下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USCH。
PUSCH接收处理部218与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连接,对于会话峰状态为开启(ON)的用户装置100,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以规定周期固定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接收上行数据。该上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USCH。
送达确认信息发送部216与PUSCH接收处理部218连接,发送对于上行无线资源的送达确认信息。该上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USCH。
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与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和会话峰状态管理部206连接,设定用于测定与所在小区(服务小区)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的小区(不同频率小区)的间隙期间。用户装置100在该测量间隙中进行不同频率测定。此外,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在该测量间隙中进行不同RAT测定。该测量间隙的周期例如也可以是20ms的倍数。例如,作为该测量间隙的周期,也可以包含40ms、80ms、120ms。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对要被进行DRX控制的用户装置进行分配,以使该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和测量间隙不冲突。尤其对于应用半持续调度的用户装置,由于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期间有限,因此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对要被进行DRX控制的用户装置进行分配,以使该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和测量间隙不冲突。这里,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例如是PDCCH。此外,在上行链路的半持续调度中应用同步型的混合自动重发控制,因此在其重发次数小的阶段,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也可以分配所述测量间隙,以使重发的定时和测量间隙不冲突。这是因为由于重发定时被固定,因此无法避免与测量间隙的冲突。即,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也可以在重发次数大的阶段分配所述测量间隙,以尽可能使重发的定时和测量间隙冲突。一般来说,若重发次数越大,则其概率越小。例如,假设一次的错误率为10%,则第二次的发送的概率为10%,第三次的发送的概率为1%,...。从而,“在重发次数大的阶段分配所述测量间隙,以尽可能使重发的定时和测量间隙冲突”,换句话说,表示分配测量间隙,使得上行链路的信号的重发定时与测量间隙冲突的概率降低。进而换言之,“在重发次数大的阶段分配所述测量间隙,以尽可能使重发的定时和测量间隙冲突”,表示将测量间隙分配在进行上行链路的重发的概率低的时间区间。具体来说,如参照图9所说明的那样,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设定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
例如,说明从相对于某一基准时刻偏移m个子帧的时刻起开始进行DRX控制的情况。该情况下,第n个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开始时刻A由上述式(1)表示。例如,在设为DRX周期α=20的情况下,通过A=20×n+m表示。
此外,测量间隙的开始时刻B由上述式(2)表示。例如,在设为测量间隙的周期β=40的情况下,由B=40×n+k表示。
例如将测量间隙设为6ms的情况下,通过k=m-6表示。此外,也可以设为k=m-26。
另外,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并且存在多个设定所述间隙区间的定时的情况下(例如,所述例子中的k=m-6和k=m-26),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也可以基于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设定所述间隙区间。更具体地说,在存在多个设定所述间隙区间的定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最小的定时设定所述间隙区间。该情况下,在依次对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0进行了上述处理的情况下,结果,设定间隙区间,使得各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均等。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就是说在时间方向上将基站的处理负担平均化,结果,可以避免基站的处理负担仅在特定的定时提高的情况。
或者,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并且存在多个设定所述间隙区间的定时的情况下(例如,所述例子中的k=m-6和k=m-26),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从所述多个定时中随机选择所述定时。例如所述例子这样,在存在k=m-6和k=m-26的两个定时的情况下,也可以以0.5的概率选择k=m-6,以剩余的0.5的概率选择k=m-26。该情况下,结果,设定间隙区间,使得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每个子帧的间隙区间的用户装置数均等就是说在时间方向上将基站的处理负担平均化,结果,可以避免基站的处理负担仅在特定的定时提高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212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但取而代之,也可以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稍微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更具体地说,也可以在所述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之前设置1ms的保护区间,并在该保护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间隙区间(测量间隙)。该情况下,在上述式(1)、(2)的例子中,k=m-7或k=m-27。另外,上述保护区间的大小可以是1ms,也可以是2ms,还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值。
PDCCH发送处理部214与PUSCH发送处理部218连接,在决定了要通知用于半持续调度的初次发送的资源的情况下,对该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调度许可。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包含固定分配信号。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映射在PDCCH。
另外,该固定分配信号即通知用于半持续调度的初次发送的资源的PDCCH也可以称作由SPS-RNTI掩码了CRC的PDCCH。这里,SPS是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的缩写。
参照图14详细说明在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进行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
将规定周期内的子帧定义为半持续子帧。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对各个半持续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图14中通过UL_Resourse(m)(m是0或0<m的整数)表示该资源使用量。在图14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索引。在图14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总数。换言之,M表示规定周期中包含的子帧的总数。
每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UL_Resourse(m)在半持续子帧#m中,相当于分配给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消息3(随机接入信道用消息)、应用半持续调度的UL-SCH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的数、保护RB(保护用资源块)的数。
参照图15说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的处理流程。
将半持续子帧的索引设定为0(步骤S1502)。
半持续子帧#m中的UL_Resourse(m)的值被初始化(步骤S1504)。
对UL_Resourse(m)的值加上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块RBPRACH的值(步骤S1506)。根据在半持续子帧#m中,是否发送了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计算用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块RBPRACH。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PRACH的情况下,RBPRACH设为6。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PRACH的情况下,RBPRACH设为0。通过该步骤S1506的处理,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PRACH的情况下,分配给该PRACH的资源块的数作为资源使用量UL_Resourse(m)被计数。
对UL_Resourse(m)的值加上用于保护用资源块的资源块RBGuardRB的值(步骤S1508)。用于保护用资源块的资源块RBGuardRB是在半持续子帧#m中分配的保护RB(保护用资源块)的数。即,在半持续子帧#m中分配的保护RB的数被计数。通过该步骤S1508的处理,在半持续子帧#m中分配的保护RB的数作为资源使用量UL_Resourse(m)被计数。另外,PUCCH的数也可以代替保护RB的数而作为资源使用量UL_Resourse(m)被计数。
对UL_Resourse(m)的值加上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块RBRACHM3的值(步骤S1510)。根据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了的RACH消息3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RACHM3,average),计算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块RBRACHM3。例如,也可以通过RBRACHM3=RBRACHM3,average×weightRACHM3计算。这里,weightRACHM3是用于调节多大程度确保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系数。例如,在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变动量大、且需要额外确保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RACHM3=2。此外,例如,在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且无需额外确保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RACHM3=1。通过步骤S1510,在半持续子帧#m中,平均分配给RACH消息3的资源块的数被作为资源的使用量UL_Resourse(m)而计数。
对UL_Resourse(m)的值加上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数RBPersistent,UL的值(步骤S1512)。另外,所述上行数据中包含新发送和重发的两者。另外,作为所述上行数据,设为不是包含新发送和重发两者,而是仅包含新发送,从而加上所述RBPersistent,UL。根据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了的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Persistent,average,UL),计算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数RBPersistent,UL。例如,也可以通过RBPersistent,UL=RBPersistent,average, UL×weightPersistent,UL计算。这里,weightPersistent,UL是用于调节多大程度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例如,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UL,在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大、且需要额外确保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Persistent,UL=2。此外,例如,在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且无需额外确保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weightPersistent,UL=1。通过步骤S1512,在半持续子帧#m中,分配给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的数被作为资源的使用量UL_Resourse(m)而计数。
通过上述步骤S1504-步骤S1512计算有关规定周期内的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
参照图16说明在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中进行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节约用户装置100的电池为目的而进行DRX控制(间歇接收控制)。在不存在应通信的数据量的情况下,或者应通信的数据量是仅能够通过由半持续调度分配的资源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DRX控制。在DRX控制中,分为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开启区间、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和不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关闭区间、间歇接收中的非接收区间),从而在基站装置200和用户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用户装置100由于在关闭期间可以不进行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和下行链路的信号接收,因此可以降低耗电。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根据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量设定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作为一例,说明规定周期为20ms,定义半持续子帧#0-#19,并且资源使用量分别为2、3、...、2、5的情况。
这里,在开启区间的长度为2ms(2个子帧)的情况下,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开启区间为半持续子帧#0、#1。此时,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作为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设定半持续子帧#0、#1。对某用户装置100作为DRX的开启区间而设定的半持续子帧,通过由半持续调度而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上行无线资源而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因此资源使用量增大。从而,在依次对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0进行了设定DRX的开启区间的处理,以使包含在开启区间内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情况下,结果,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这里,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表示有效率地进行资源的分配。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开启区间内包含的“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但取而代之,也可以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在小区内的移动台UE之间,开启区间的位置随机。
参照图17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的动作。
基站装置200测定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步骤S1702)。例如,如上所述,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测定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
基站装置200决定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使得DRX的接收区间内的资源使用量的合计值最小。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对决定了进行DRX控制的用户装置决定DRX接收区间,使得该DRX的接收区间内的资源使用量的合计值最小。
基站装置200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所述测量间隙。另外,基站装置200也可以设定测量间隙,使其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并且包含设定了测量间隙的用户装置数少的子帧。例如,测量设定处理部212也可以设定测量间隙,使其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紧接之前、并且包含设定了测量间隙的用户装置数少的子帧。
在上述实施例中,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根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资源使用量来设定DRX开启区间。该情况下,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也可以计算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资源使用量。或者,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根据各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来设定DRX开启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一个基站装置也可以具有两个功能。此时,基站装置具有参照图8说明的基站装置的功能和参照图13说明的基站装置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应用半持续调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不应用半持续调度而仅进行动态调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同样的处理。即,基站装置在仅进行动态调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紧接之前设定所述测量间隙。该情况下,也可以设定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例如使得在小区内的UE之间,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位置随机。或者,也可以从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的候选中,通过轮叫(Round Robin)而对各个UE分配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例如,在DRX周期为20ms且开启期间的长度为4ms的情况下,所述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候选为子帧#0~#3、子帧#1~#4、子帧#3~#5、...、子帧#19~#22(这里,#20~#23与#0~#3相同),基站装置也可以通过轮叫从所述接收区间的候选中选择对各个UE设定的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另外,所述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候选也可以是子帧#0~#3、子帧#4~#7、子帧#8~#11、子帧#12~#15、子帧#16~#19(这里,#20~#23与#0~#3相同)。在将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候选设为子帧#0~#3、子帧#4~#7、子帧#8~#11、子帧#12~#15、子帧#16~#19的情况下,所述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候选互相不重复。另外,所述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的候选也可以是可分配的DRX周期内的接收区间(开启区间)。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降低间歇接收的接收区间和间隙期间的重复、上行链路的重发和间隙期间的冲突。
根据本实施例,在小区内存在多个用户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同的定时对各个用户装置设定间隙期间和接收区间。因此,在某一特定的定时不会进行用于多个用户装置的测量间隙的管理和间歇接收控制的管理,能够降低基站装置的处理负担仅在某一特定的定时增高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别名:长期演进,或者超3G)的系统中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方式的所有系统中。
为了说明的方便,为促使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子进行说明,但只要不特别事先说明,这些数值仅仅是一例,可以使用适当的任何的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个实施例仅仅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说明的方便使用功能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他们的组合实现。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其包含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8年6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65137号的优先权,2008-165137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在本国际申请中。
符号说明
50     小区
100(1001-100n)用户装置
200    基站装置
202    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
204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
206    会话峰状态管理部
208    PDSCH发送处理部
210    送达确认信息接收处理部
212    测量间隙设定处理部
214    PDCCH发送处理部
216    送达确认信息发送部
218    PUSCH接收处理部
300    接入网关装置
400    核心网络

Claims (10)

1.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用户装置分配用于测定与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中的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以及
对要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用于该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
分配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的部件,将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设定为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以外、并且进行上行链路的信号的重发的概率低的时间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设定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使其包含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紧接之前的子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分配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使得将从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开始时刻提前了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长度的时刻作为起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根据各个时间帧的资源使用量,分配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设定该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以使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内的时间帧的资源使用量的合计值最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设定该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以使每个时间帧的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均等。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部件,通过轮叫从可分配的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中设定该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对用户装置分配用于测定包含在该基站装置所属的系统中的不同频率的小区、和/或应用了与该系统中应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区中的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配所述用于测定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部件通过用于指定RRC中的测量配置的消息来通知分配的时间区间。
10.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装置对用户装置分配用于测定与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频率不同的不同频率中的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装置对要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分配用于该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的步骤,
在分配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的步骤中,将所述用于测定的时间区间设定为所述用于间歇接收的时间区间和进行下行链路的信号的重发的时间区间以外的时间区间。
CN200980132079.0A 2008-06-24 2009-06-10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4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5137 2008-06-24
JP165137/08 2008-06-24
PCT/JP2009/060638 WO2009157311A1 (ja) 2008-06-24 2009-06-10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4802A true CN102124802A (zh) 2011-07-13
CN102124802B CN102124802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44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207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4802B (zh) 2008-06-24 2009-06-10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91445B2 (zh)
EP (1) EP2296422A4 (zh)
JP (1) JP5437243B2 (zh)
KR (1) KR20110030609A (zh)
CN (1) CN102124802B (zh)
BR (1) BRPI0914546A2 (zh)
RU (1) RU2011101445A (zh)
WO (1) WO20091573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163A (zh) * 2012-01-24 2014-03-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7547B2 (ja) * 2007-12-07 2013-02-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ギャップ割当方法
WO2010077938A1 (en) * 2008-12-17 2010-07-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release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490105B2 (ja) * 2009-04-20 2014-05-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215574A (zh) * 2010-04-07 2011-10-1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持续调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方法
US8903396B2 (en) * 2010-10-08 2014-1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ter frequency measurements
JP5665571B2 (ja) * 2011-01-28 2015-02-0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3597877B (zh) 2011-04-07 2017-02-2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适应切换确定中的不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US9026158B1 (en) 2011-07-13 2015-05-0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measurement gaps and on-duration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6001865B2 (ja) * 2012-01-30 2016-10-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CN103733706A (zh) * 2012-05-10 201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420094B2 (en) 2013-01-17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for improved phase continuity
US20140269475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ctivation
WO2014184668A2 (en) * 2013-04-05 2014-11-20 Nokia Corporation Relaxe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offloading measurements
US20140328271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preven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WO2015018025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inter-frequency small cell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EP3038398B1 (en) * 2013-09-24 2018-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9729175B2 (en) * 2014-05-08 2017-08-08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radio frequency chains
TWI558123B (zh) * 2015-06-03 2016-11-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動重傳請求處理方法及系統
US9961580B2 (en) 2015-06-26 2018-05-01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performing radio measurements
US10506662B2 (en) * 2016-05-10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net-of-Things design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419241B (zh) * 2017-03-14 2022-06-24 苹果公司 用于按频率群组和按小区配置测量间隙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US11570771B2 (en) * 2018-04-13 2023-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30048976A1 (en) * 2020-01-20 2023-02-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612012B1 (en) 2020-09-18 2023-03-21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DRX control for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1480A1 (en) * 2006-03-28 2007-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f connected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220B1 (en) * 2001-10-22 2006-04-2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end-to-end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no feedback from a lossless network
EP1467584A1 (en) * 2003-04-11 2004-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intersystem handover
WO2005034555A1 (ja) * 2003-09-30 2005-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コンプレストモードでの下り伝搬路品質情報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JP4812479B2 (ja) * 2006-03-20 2011-1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周辺セル測定方法
WO2008045781A1 (en) * 2006-10-10 200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ilot multiplexing in su-mimo and sdma for sc-fdma systems
US20090325580A1 (en) * 2006-10-12 2009-12-31 Muhammad Ali Kazmi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33316B2 (en) * 2006-11-03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earch for wireless networks in connected mode
JP4910706B2 (ja) 2007-01-05 2012-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69546B2 (ja) * 2007-03-20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JP4879054B2 (ja) * 2007-03-20 2012-02-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JP5137952B2 (ja) * 2007-05-31 2013-02-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ギャップ支援測定方法
GB2452022B (en) * 2007-07-24 2012-03-28 Nec Corp DRX configuration
US8089942B2 (en) * 2007-10-09 2012-01-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ignal measurement
CN103840986B (zh) * 2008-01-31 2018-09-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确定与cell_fach状态关联的测量动作的方法及wtru
WO2010044721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improving battery life and harq re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1480A1 (en) * 2006-03-28 2007-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f connected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ASONIC: "《3GPP TSG RAN WG2 #60,R2-074856》", 9 November 200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163A (zh) * 2012-01-24 2014-03-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14546A2 (pt) 2015-12-15
RU2011101445A (ru) 2012-07-27
JPWO2009157311A1 (ja) 2011-12-08
US8891445B2 (en) 2014-11-18
EP2296422A4 (en) 2014-07-23
JP5437243B2 (ja) 2014-03-12
US20110170483A1 (en) 2011-07-14
KR20110030609A (ko) 2011-03-23
EP2296422A1 (en) 2011-03-16
WO2009157311A1 (ja) 2009-12-30
CN102124802B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4802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931498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时延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US20240032137A1 (en)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28890B (zh) 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5462166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690063B (zh) 基站装置和广播信道发送方法
CA3080779C (en)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ing dci
WO2014017869A1 (ko) 셀 스위칭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68966A (zh) 时隙内pusch小时隙的灵活重复
KR101595990B1 (ko)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하기 위한 방법, 2차 스테이션 및 그 시스템
WO2015126028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특정 플렉서블 tdd 기법을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412525A (zh) 收发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7867A (zh) 考虑机器类型通信的小区间干扰协调
CN101675700A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047603A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2781114A (zh) 基站装置
KR102664786B1 (ko) 단축된 프레임 구조들을 이용한 사운딩 피드백
KR10216545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순환 하향링크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27263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装置到装置通信执行harq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WO2013012264A2 (ko) 다중 전송 포인트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293018B (zh) 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传输数据块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149401A (zh) 用于资源分配指示的技术
WO2016105046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분산을 위한 네트워크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