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749A -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749A
CN102119749A CN2011100346468A CN201110034646A CN102119749A CN 102119749 A CN102119749 A CN 102119749A CN 2011100346468 A CN2011100346468 A CN 2011100346468A CN 201110034646 A CN201110034646 A CN 201110034646A CN 102119749 A CN102119749 A CN 102119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vibrating
vibration
time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46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9749B (zh
Inventor
郑国建
陈积霞
李小娟
黄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INST OF TEAS ALL-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INST OF TEAS ALL-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INST OF TEAS ALL-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INST OF TEAS ALL-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Priority to CN 2011100346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97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9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9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五叶的茶鲜叶中的任意一种作为茶叶原料,在普通的加工工艺前对其进行反复振动处理,经过以上处理的茶鲜叶,再按照各类茶叶通常的加工工艺将其加工为成品茶。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包括进料斗、出料斗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振动弹簧、振动电机和振动架,振动架上设置有一组振动板。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能明显提高现有茶鲜叶原料的香气和成品茶的感官品质。设备按需求可进行连续缓慢振动处理、定期振动处理或者不定期振动处理,本设备对后续加工工序有很强的适应性,本设备易操作、易控制,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必将在生产中大规模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保健饮料之一。茶叶的品质与其香气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茶叶香气越好其品质就越好;而茶叶香气的好坏又与茶鲜叶的处理有很大的关系。
(一)与本发明创造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1、“人工碰青”技术
“人工碰青”技术是一种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型茶叶加工厂普遍采用该技术加工茶叶。它的技术要领是:①用手工反复“翻动”茶鲜叶,使之均匀失水、透气,防止叶片变质;②用手工反复“拍打”茶鲜叶,使茶鲜叶相互碰击和摩擦,促进香气的产生。
“人工碰青”技术的缺点是:①对技术工人的要求高,只有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才能掌握好“翻动”和“拍打”的程度,否则难以做出好茶叶。②每天处理茶鲜叶的数量很少,产量很低。③茶叶品质不稳定,不同工人生产的产品,其香气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人生产的产品,每天的香气也不相同。④工人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往往都要通宵达旦工作。⑤叶片损伤不均匀,易红变。
2、“水筛摇青”技术
“水筛摇青”技术也是一种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型茶叶加工厂经常采用该方法加工茶叶。它的技术要领是:将茶鲜叶放在水筛(一种竹匾工具)中,用人力使水筛水平转动,带动置于其内的茶鲜叶在筛面上旋转和跳动,使茶鲜叶相互碰击和摩擦,或者与筛面碰击和摩擦,促进香气的产生。
“水筛摇青”技术的缺点是:①茶鲜叶的搬运、上筛(放入)和下筛(倒出)很麻烦,工作量很大,产量很低。②茶鲜叶的破损程度难以控制,易红变。③茶叶品质不稳定,不同工人生产的产品,其香气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人生产的产品,每天的香气也不相同。
3、“滚筒摇青”技术
“滚筒摇青”技术是目前我国大中型茶叶加工厂普遍采用的茶叶加工技术。它的技术要领是:将茶鲜叶装入滚筒摇青机(一种用金属网带或者竹制品做滚筒的筒状机械设备)中,通过滚筒缓慢转动使筒体内的茶鲜叶在向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慢慢翻滚。在翻滚的过程中,叶片之间或叶片与滚筒内壁之间相互碰撞和摩擦,促进香气的产生。
“滚筒摇青”技术的缺点是:①茶鲜叶的搬运、上筒(放入)和下筒(倒出)很麻烦,工作量很大。②叶片损伤不均匀,易红变;③叶片易卡入筒壁,造成“死青”(叶片发黑);④空间相对密闭,不利于青气散失和香气发展。
(二)目前已有报道,但未见应用的其它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1、用UV-B光源照射的办法来诱导茶叶香气
有研究人员认为,使用UV-B光源直接照射茶鲜叶原料,能促使与茶叶结合态香气成分释放有关的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提高β-樱草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的合成与活力,从而加速结合态香气成分的释放,有利于提高成品茶的香气。
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①UV-B紫外线穿透力小,只有数毫米的穿透厚度。所以,只能对堆积层的上表层鲜叶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其他鲜叶没有任何效果。②基因的激发、水解酶的表达与酶促反应的发生均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无法用肉眼进行观察,致使UV-B光源照射程度不好掌握。③需要在相对密闭遮光的空间内完成UV-B光源的照射处理。④产量低,操作不方便。
2、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
几年前,有人开发了一种被称为“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的乌龙茶加工设备。该设备由“静柜”和“振动柜”两大部分组成。“静柜”像一个大箱子,起密封作用;“振动柜”被“静柜”包裹在里面,其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茶鲜叶的振青筐。设备以电机或者气缸为动力源,在封闭的静柜内应用气候控制系统。在进行茶叶加工时,先依次打开“静柜”和“振动柜”,将茶鲜叶放置在振青筐内;再依次关闭“振动柜”和“静柜”。通过振青筐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其内部的茶鲜叶一起振动,使茶鲜叶互相摩擦和碰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
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①应用了气候控制系统,但气候控制系统成本高,不实用。②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始终置于振动柜内,致使振动柜利用率很低,而且每个振动柜的容积有限,这就决定了该设备的生产效率很低,产量很小。③在气缸工作或振青筐振动时,难以克服噪音大的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④对各部件的精度要求高,垂直方向运动若不平衡,操作易失控。⑤茶鲜叶处理时为密闭空间,茶鲜叶品质难以稳定。⑥茶鲜叶的搬运、上柜(放进)和下柜(拿出)很麻烦,工作量很大,也不能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该设备至今还没有在生产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是一种可通过不同振动源引起的不同频率的振动来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用该方法设计的茶叶品质调控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对茶鲜叶原料进行反复振动处理,以诱导茶叶香气的产生。其机理,一是反复振动特别是在高频振动的情况下会促使茶鲜叶细胞膜提高渗透性,使梗叶中的水分重新进行分布,而嫩梗中含有的部分芳香物质和氨基酸等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中,与叶片中的水解酶类物质结合,产生具有良好香气和滋味的茶叶品质成分。二是反复振动还会使叶细胞适度损伤,加快酶促反应速度,使低沸点的青草气物质得以挥发,高沸点的具有良好香气的芳香物质得以显露。
这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五叶的茶鲜叶中的任意一种作为茶叶原料,在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普通的加工工艺前对其进行如下任意一种反复振动处理:
(1)连续缓慢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30~750hz;振幅为:1~10mm;振动时间为:1~6小时。
(2)定期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10mm。每隔1~4小时振动一次,第一次振动1~3min,第二次振动2~4min,第三次振动3~5min,依此类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茶鲜叶叶相与香气转化情况确定振动次数、每次振动时间及相邻两次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
(3)不定期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10mm。第一次振动1~3min,第二次振动2~4min,第三次振动3~5min,依此进行。相邻两次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可根据茶鲜叶叶相与香气转化情况灵活掌握。
经过以上处理的茶鲜叶,再按照各类茶叶通常的加工工艺将其加工为成品茶,可明显提高现有茶叶原料的感官品质和经济价值。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论是连续缓慢振动处理,还是定期振动处理或者不定期振动处理,均能有效诱导茶叶香气的产生,提高成品茶品质。
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包括进料斗、出料斗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振动弹簧、振动电机和振动架,振动架上设置有一组振动板,每一层振动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轴接在振动架上,另一端则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可调节倾角的振动架的调节槽上;最上层的振动板一端设置有进料斗,最底层的振动板一端设置有出料斗;每一层振动板之间通过中间出料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一层振动板错位设置,销轴设置在单数层振动架的左侧和双数层振动架的右侧,调节槽设置在单数层振动架的右侧和双数层振动架的左侧。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能明显提高现有茶鲜叶原料的香气和成品茶的感官品质。设备按需求可进行连续缓慢振动处理、定期振动处理或者不定期振动处理,广泛适用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等茶类的香气的诱导。本设备对后续加工工序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本设备易操作、易控制,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必将在生产中大规模应用。本发明的具体效果如下:
1、使茶叶产品的品质明显提高,经济价值大幅提升
本发明创造不仅能解决现有技术共同存在的茶叶品质欠佳、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还可以根据不同茶类的需要,制造出风格各异的具有良好香气的各种茶叶新产品。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处理的茶鲜叶,其青草气较少,花香显露,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非常丰富。同一批茶鲜叶,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处理的,其加工成的成品茶以清新花香至甜浓花香为主,感官品质得分比没经过本处理的一般高10分左右,产品总体质量至少提高一个等级。这些茶叶由于品质好,质量稳定,市场价格提升了1-2个档次。
2、大幅度提高了我国中低档茶鲜叶原料的利用率
由于中低档茶鲜叶原料的香气低,按现有技术难以做出高品质的成品茶。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绝大部分茶叶产区每年都不采摘这些中低档茶鲜叶,造成茶叶资源的大量浪费。利用本发明创造,能显著提高茶鲜叶原料的香气,彻底解决中低档茶鲜叶原料存在的香气低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我国茶鲜叶原料的利用率。
3、实现了茶叶加工连续化、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的目的
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只有部分绿茶的生产能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大部分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生产都停留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的阶段,生产效率很低,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本发明创造的设备可以与茶叶加工生产线上的其他设备相衔接,很方便地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茶鲜叶原料和半成品都可通过传送带与生产线上的其它所有设备相连接,不用经过其他工具转移,实现全程“不落地生产”的目标,避免了二次污染。
4、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操作简单方便
现有技术与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二是生产效率低下,产量较小,一个工人每天只能加工数十斤的名优茶。本发明创造能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数十倍。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操作简单易控制,节省人力物力;处理后的鲜叶含水量适宜,对整体加工工序的适应性强,技术优势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茶叶品质调控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进料斗1,振动板2,调节螺栓3,振动架4,出料斗5,振动弹簧6,振动电机7,支架8,中间出料口9,销轴10,调节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茶叶原料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五叶的茶鲜叶中的任意一种,茶叶原料在加工工艺前,进行反复振动处理,包括连续缓慢振动处理、定期振动处理或不定期振动处理,再按照各类茶叶通常的加工工艺将其加工为成品茶;其中
(1)连续缓慢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30~750hz;振幅为:1~10mm;振动时间为:1~6小时;
(2)定期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10mm;每隔1~4小时振动一次,第一次振动1~3min,第二次振动2~4min,第三次振动3~5min,依此类推;
(3)不定期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10mm;第一次振动1~3min,第二次振动2~4min,第三次振动3~5min,依此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包括进料斗1、出料斗5和支架8,所述的支架8上设置有振动弹簧6、振动电机7和振动架4,振动架4上设置有一组振动板2,每一层振动板的一端通过销轴10轴接在振动架4上,另一端则通过调节螺栓3固定在可调节倾角的振动架4的调节槽11上;最上层的振动板一端设置有进料斗1,最底层的振动板一端设置有出料斗5;每一层振动板2之间通过中间出料口9相连通。所述的每一层振动板2错位设置,销轴10设置在单数层振动架4的左侧和双数层振动架4的右侧,调节槽11设置在单数层振动架4的右侧和双数层振动架4的左侧。本发明的设备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以振动电机为动力源。选用2台或4台或6台振动电机;每两台振动电机,按相反方向转动,实现振动床周期性上下振动,避免侧向力的产生而影响振动效果。
(2)使用变频器调节振动频率。根据不同茶类和不同老嫩度的鲜叶原料要求,实现不同频率的振动。频率高,振动强度大;降低频率,则振动强度也随之减小。
(3)采用调节机构调节振动板(网)的倾斜角度。这样可改变鲜叶在振动板(网)上的移动速度。角度小,则鲜叶在振动板(网)上移动得比较慢,振动时间较长;反之,鲜叶移动得快,振动时间较短。
(4)采用单层或多层式振动板(网)结构。根据鲜叶处理量的大小和处理时间的长短,调整振动板(网)的层数。小规模茶厂的振动板(网)叠放层数相对少些;大规模茶厂大批量生产时,可增加叠放数,这样既可以加大处理量,又可以延长处理时间。
(5)用时间继电器设定时间。这样可控制振动时间与振动间隔时间。每次振动时间为鲜叶在设备中走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或其倍数,用时间继电器预先设定。振动间隔时间(即中间停顿时间),应根据鲜叶量、叶片老嫩等因素确定,用时间继电器预先设定。
茶叶品质调控机样机技术参数
(1)机体尺寸:2000×500×1400mm;
(2)振动架尺寸:2000×500×800mm;
(3)振动电机(2只):激振力10KN,二极电机,功率0.75KW,频率3000r/min;两只振动电机相反转动;
(4)变频器(1只):功率1.5KW;
(5)振动板:厚度1.5mm,边框高80mm,倾角0°~15°之间可调,四周用4号角钢加固;
(6)振动弹簧:长度100~150mm,外径φ60~80mm,粗φ8~10mm。
本设备的特征
本设备是为解决目前茶叶加工设备所存在的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而设计的,其特征如下:
(1)设备能有效诱导茶叶香气的产生,显著提升茶叶品质。本设备运用诱导茶叶香气的新方法,一方面使茶叶中的香气含量及种类增多,产生花香;另一方面使茶鲜叶中的不良气味——青草气物质消失。所以,设备必须具有调频、调幅的功能。
(2)设备具有多种用途,操作方便,适用广泛。通过特殊设计,可进行连续缓慢振动、定期振动或者不定期振动处理。能广泛适用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等各种茶类的香气诱导。设备频率、倾角、速度、振动板(网)叠放数目等均可调节;既可控制茶鲜叶在振动板(网)上的振动强度、振动速度、振动时间与处理量大小,又可针对不同茶类、不同生产规模茶厂等实现最适宜的生产。
实施例1:
选用“龙井43号”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作为原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①将茶鲜叶平铺在品质调控机的振动板上(茶鲜叶厚度为5~20cm,振动板倾角为0度),对茶鲜叶进行连续缓慢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100~750hz,振幅为1~3mm,振动时间为1~2小时。②将上述振动处理后的茶叶原料,按照绿茶的常规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将其加工为成品绿茶(处理组)。
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对提高香气的效果,另用同一批的茶鲜叶原料,省去上述第①步骤,将其改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摊放相同的时间。然后,按照上述步骤②,将其加工为成品绿茶(对照组)。
由五名茶叶审评专家对上述两种不同处理制成的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成品绿茶(处理组)有清新花香,评分为92分;成品绿茶(对照组)香气尚清纯,评分84分。另外,用气相色谱(GC)分别对上述两种茶叶进行主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表1表明,成品绿茶(处理组)中的青叶醛、顺-3-己烯醇等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不良香气物质明显比成品绿茶(对照组)少;而芳樟醇、苯乙醇等多种具有花香和果香的良好香气物质明显比成品绿茶(对照组)多。
表1茶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比较(ppm)
Figure BSA00000430951200071
实施例2:
选用“鸠坑种”一芽一、二叶的茶鲜叶作为原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①将茶鲜叶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品质调控机的最上层振动板上(每层振动板倾角为4度至8度),让其从上到下通过每层振动板,使之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遍。品质调控机振动频率为750~1500hz,振幅为1~5mm。如上所述,每隔1~3小时使茶鲜叶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2遍,这样共反复进行3~4次。②将上述振动处理后的茶叶原料,按照绿茶的常规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将其加工为成品绿茶(处理组)。
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对提高香气的效果,另用同一批的茶鲜叶原料,省去上述第①步骤,将其改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摊放(时间与上述第①步骤的总时间一致);其余步骤均等同。此处理制得成品绿茶(对照组)。
由五名茶叶审评专家对上述两种不同处理制成的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成品绿茶(处理组)有清新花香,评分为90分;成品绿茶(对照组)有青气,评分为79分。另外,用气相色谱(GC)分别对上述两种茶叶进行主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表2表明,成品绿茶(处理组)中的青叶醛、顺-3-己烯醇等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不良香气物质明显比成品绿茶(对照组)少;而苯乙醛、芳樟醇等多种具有花香和果香的良好香气物质明显比成品绿茶(对照组)多。
表2茶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比较(ppm)
实施例3:
选用“福云六号”一芽三、四叶的茶鲜叶作为原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①将茶鲜叶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品质调控机的最上层振动板上(每层振动板倾角为6度至10度),让其从上到下通过每层振动板,使之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遍。品质调控机振动频率为1500~3000hz,振幅为2~6mm。如上所述,每隔1~3小时使茶鲜叶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3遍,这样共反复进行3~5次。②将上述振动处理后的茶叶原料,按照绿茶的常规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将其加工为成品绿茶(处理组)。
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对提高香气的效果,另用同一批的茶鲜叶原料,省去上述第①步骤,将其改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摊放(时间与上述第①步骤的总时间一致);其余步骤均等同。此处理制得成品绿茶(对照组)。
由五名茶叶审评专家对上述两种不同处理制成的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成品绿茶(处理组)有鲜爽花香,评分为93分;成品绿茶(对照组)香气尚清纯,但略有青气,评分82分。另外,用气相色谱(GC)分别对上述两种茶叶进行主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3。表3表明,成品绿茶(处理组)中的青叶醛、顺-3-己烯醇等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不良香气物质明显比成品绿茶(对照组)少;而苯乙醛、香叶醇等多种具有花香和果香的良好香气物质明显比成品绿茶(对照组)多。
表3茶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比较(ppm)
Figure BSA00000430951200091
实施例4:
选用“铁观音”一芽三、四叶的茶鲜叶作为原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①将茶鲜叶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品质调控机的最上层振动板上(每层振动板倾角为6度至10度),让其从上到下通过每层振动板,使之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遍。品质调控机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4~8mm。如上所述,每隔1~3小时使茶鲜叶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3遍,这样共反复进行3~5次。②将上述振动处理后的茶叶原料,按照杀青、揉捻、包揉和烘干等乌龙茶加工工序,将其加工为成品乌龙茶(处理组)。
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对提高香气的效果,另用同一批的茶鲜叶原料,省去上述第①步骤,将其改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按传统乌龙茶的做青方法进行做青处理(时间与上述第①步骤的总时间一致);其余步骤均等同。此处理制得成品乌龙茶(对照组)。
由五名茶叶审评专家对上述两种不同处理制成的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成品乌龙茶(处理组)有明显的兰花香,且音韵显著,评分为98分;成品乌龙茶(对照组)有兰花香,略有音韵,评分为91分。另外,用气相色谱(GC)分别对上述两种茶叶进行主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表4表明,成品乌龙茶(处理组)中的青叶醛、顺-3-己烯醇等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不良香气物质比成品乌龙茶(对照组)有所减少;而芳樟醇、苯乙醇等多种具有花香和果香的良好香气物质比成品乌龙茶(对照组)多一些。
表4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比较(ppm)
  主要香气成分   香气类型   成品乌龙茶   成品乌龙茶   增减
  (处理组)   (对照组)
  青叶醛   青气和粗青气   9.92   13.53   -3.61
  顺-3-己烯醇   青气和粗青气   3.39   3.68   -0.29
  芳樟醇   鲜爽花香   21.01   18.17   +2.84
  苯乙醇   柔和花香   8.32   6.07   +2.25
  香叶醇   柔和花香   5.93   4.21   +1.72
  顺-茉莉酮   甜浓花香和焦糖香   2.27   2.09   +0.18
  橙花叔醇   鲜爽\柔和花香   6.09   4.91   +1.18
  芳樟醇氧化物III   甜浓花香   0.82   0.43   +0.39
实施例5:
选用“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作为原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①将茶鲜叶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品质调控机的最上层振动板上(每层振动板倾角为5度至8度),让其从上到下通过每层振动板,使之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遍。品质调控机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5mm。如上所述,每隔1~3小时使茶鲜叶在品质调控机中走1~2遍,这样共反复进行3~4次。②将上述振动处理后的茶叶原料,按照红茶的常规加工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将其加工为成品红茶(处理组)。
为了证明本发明方法对提高香气的效果,另用同一批的茶鲜叶原料,省去上述第①步骤,将其改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摊放(时间与上述第①步骤的总时间一致);其余步骤均等同。此处理制得成品红茶(对照组)。
由五名茶叶审评专家对上述两种不同处理制成的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发现,成品红茶(处理组)有浓郁花香,评分为96分;成品红茶(对照组)略有花香,评分为88分。另外,用气相色谱(GC)分别对上述两种茶叶进行主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见表5。表5表明,成品红茶(处理组)中的青叶醛、顺-3-己烯醇等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不良香气物质比成品红茶(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芳樟醇、顺-茉莉酮等多种具有花香和果香的良好香气物质比成品红茶(对照组)明显增加。
表5茶叶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比较(ppm)
Figure BSA00000430951200111
本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在茶叶加工前对茶鲜叶进行“香气诱导”处理,能大幅度提高茶叶香气物质含量,并改善茶叶内各种挥发性物质组分的比例和浓度,促进茶叶各种良好香气的形成。经大量的比较试验证实,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处理茶鲜叶是提升茶叶香气最有效的途径。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是:茶叶原料在加工工艺前,进行反复振动处理,包括连续缓慢振动处理、定期振动处理或不定期振动处理,再按照各类茶叶通常的加工工艺将其加工为成品茶;其中
(1)连续缓慢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30~750hz;振幅为:1~10mm;振动时间为:1~6小时;
(2)定期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10mm;每隔1~4小时振动一次,第一次振动1~3min,第二次振动2~4min,第三次振动3~5min,依此类推;
(3)不定期振动处理:振动频率为:750~3000hz;振幅为:1~10mm;第一次振动1~3min,第二次振动2~4min,第三次振动3~5min,依此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茶叶原料选用一芽一叶至一芽五叶的茶鲜叶中的任意一种。
3.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包括进料斗(1)、出料斗(5)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8)上设置有振动弹簧(6)、振动电机(7)和振动架(4),振动架(4)上设置有一组振动板(2),每一层振动板的一端通过销轴(10)轴接在振动架(4)上,另一端则通过调节螺栓(3)固定在可调节倾角的振动架(4)的调节槽(11)上;最上层的振动板一端设置有进料斗(1),最底层的振动板一端设置有出料斗(5);每一层振动板(2)之间通过中间出料口(9)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层振动板(2)错位设置,销轴(10)设置在单数层振动架(4)的左侧和双数层振动架(4)的右侧,调节槽(11)设置在单数层振动架(4)的右侧和双数层振动架(4)的左侧。
CN 201110034646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1197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4646 CN102119749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4646 CN102119749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749A true CN102119749A (zh) 2011-07-13
CN102119749B CN102119749B (zh) 2012-12-12

Family

ID=4424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4646 Active CN102119749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974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3880A (zh) * 2013-06-18 2013-09-11 融水苗族自治县水融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CN108552326A (zh) * 2018-01-16 2018-09-21 山东农业大学 江北茶区鲜甘醇型夏秋绿茶加工方法
CN108684844A (zh) * 2018-06-19 2018-10-23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成品茶叶香气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1205U (zh) * 2009-07-03 2010-05-12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干燥提香系统
CN1969644B (zh) * 2005-11-25 2010-05-12 福建农业大学 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
CN102160585A (zh) * 2011-04-10 2011-08-2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多层隧道式茶叶远红外提香机
CN202005227U (zh) * 2011-01-26 2011-10-1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644B (zh) * 2005-11-25 2010-05-12 福建农业大学 一种振动式乌龙茶做青机及乌龙茶做青方法
CN201451205U (zh) * 2009-07-03 2010-05-12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干燥提香系统
CN202005227U (zh) * 2011-01-26 2011-10-1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
CN102160585A (zh) * 2011-04-10 2011-08-2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多层隧道式茶叶远红外提香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3880A (zh) * 2013-06-18 2013-09-11 融水苗族自治县水融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CN108552326A (zh) * 2018-01-16 2018-09-21 山东农业大学 江北茶区鲜甘醇型夏秋绿茶加工方法
CN108552326B (zh) * 2018-01-16 2021-09-24 山东农业大学 江北茶区鲜甘醇型夏秋绿茶加工方法
CN108684844A (zh) * 2018-06-19 2018-10-23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成品茶叶香气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749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3583U (zh) 一种养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
Vallini et al. Technological aspects of composting including modelling and microbiology
CN107986830A (zh) 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制备的有机肥
CN102119749B (zh)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85369A (zh) 一种普洱熟茶的生产方法
JP2014506224A (ja) 野菜、果物及び園芸廃棄物を処理する方法
CN202005227U (zh) 一种诱导茶叶香气的设备
CN213127868U (zh) 一种利用外源酶制备外销茶的生产系统
CN107892555A (zh) 一种再生骨料艺术砖的制造工艺
CN204969245U (zh) 一种立式蒸茶机
CN104726271B (zh)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
CN1793068A (zh) 废笋壳转化为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
CN102187915B (zh) 一种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
CN103194314A (zh) 废油脂的处理方法
CN112006125A (zh) 一种利用外源酶制备外销茶的连续化生产线
CN211246678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粉碎机械装置
CN206872788U (zh) 布料装置
CN204747057U (zh) 一种防尘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CN201938310U (zh) 茶鲜叶品质自动调控机组
JP2021075445A (ja) 家畜と家禽糞便に対するエネルギー化学工学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による有機肥料の生産設備
CN202430200U (zh) 一种自动拌曲摊凉机
CN105175033A (zh) 一种绿色处理垃圾的方法
CN205815511U (zh) 一种食用菌原料搅拌机
CN108636986A (zh) 一种提高蚯蚓处理垃圾效率的方法
CN107177467A (zh) 布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Assignee: Hunan Tea Group Co., Ltd.

Assignor: Hangzhou Inst of Teas, All-China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

Contract record no.: 201343000004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inducing aroma of tea and equipment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506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