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494A - 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494A
CN102111494A CN2010105056753A CN201010505675A CN102111494A CN 102111494 A CN102111494 A CN 102111494A CN 2010105056753 A CN2010105056753 A CN 2010105056753A CN 201010505675 A CN201010505675 A CN 201010505675A CN 102111494 A CN102111494 A CN 102111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mode
pattern
ski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56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俊玟
大卫·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325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07599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462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12679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1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5Detection of leakage or discharge current across the touching body to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以及一种基于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方法,这样,能够将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降到最低并且还能够使得一经皮肤接触就马上运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电皮肤的接触检测部件,用于当通过皮肤接触检测部件检测到有皮肤接触时,产生模式切换信号,以切换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的逻辑电路部件,以及用于响应逻辑电路部件所产生的模式切换信号,从而切换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的模式切换部件。

Description

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模式的自动切换。更具体地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一种能够在根据收到来电时的基于皮肤接触而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移动电话,以及一种自动切换移动电话的来电告警模式的方法,因此能够使得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降到最低,并且还使得能够在一经皮肤接触就立即运行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无论在家中还是外面,人们使用了大量的电子设备。例如,在家中使用的电子设备有比如电视、电冰箱、计算机、洗衣机、微波炉、电熨斗、吹风机、坐浴盆、空调、以及电风扇。此外,人们还使用移动电话、数码相机、MP3播放器、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腕表、以及iPad。电子设备直接与电源相连接,并且通过作为电源的电池供电运行。此外,电子设备包括开关,用于在开关开启或关闭时向电子设备提供电源。当提供电源时,电子设备运行。通常,在不使用该设备的时候,电源开关设置到关闭状态。 
同时,为了降低功耗,正在研究节能产品。此外,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产品,比如当不使用产品时关闭电源,或者使用带有开关的插座。 
然而,还有许多电子设备没有发展成为节能产品。尽管插座上带有开关,但是如果使用者不使用插座,电能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损耗。例如,在使用电熨斗时使用者又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接电话),电源会继续对电 熨斗供电,而这样就损耗了电能。又例如,在使用数码相机时使用者忽然发现了重要的场景,这时使用者不得不将数码相机的供电模式开关设置到开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会错过该重要的场景并且没有将其拍下来。 
换言之,传统电子设备的问题在于,当设备不使用时会有不必要的电能损耗,以及需要进行不必要的操作,比如为了使用该设备而将供电模式开关开启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所产生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电子设备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因此能够使得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降到最低,并且还能够在接触皮肤时立即运行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包括:皮肤接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电;逻辑电路部件,用于当皮肤接触检测部件检测到有皮肤接触的时候,产生用以切换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的模式切换信号;以及模式切换部件,用于对于逻辑电路部件产生的模式切换信号进行响应,从而切换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通过电驱动的电子设备运行或者空闲的第一模式中,当有皮肤接触时,向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产生用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的信号,从而切换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电子设备进入第二模式;对于皮肤是否保持接触进行判断,并且,如果判断的结果是皮肤没有保持接触,向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产生切换电子设备的信号;以及电子设备回到第一模式。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来电时基于皮肤接触而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移动电话,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提供移动电话和移动通信网之间的通信;记忆单元,用于存储声音输出模式、 振动产生模式、光照产生模式、静音模式、以及屏幕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该记忆单元设置为移动电话接收从移动通信网到通信模块的来电的来电告警模式;接触检测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移动通信网的来电时,对于皮肤接触进行检测;控制单元,用于实施控制,从而使得在来电告警模式是声音输出模式状态,当通过接触检测单元检测到有皮肤接触时,根据当接收到来电时在所述记忆单元中设置的来电告警模式以及所述接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将声音输出模式切换到振动产生模式、光照产生模式、静音模式、以及屏幕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移动电话来电告警模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通过移动电话接收到来电时,设置来电告警模式;当通过移动电话接收到来电时,搜索来电告警模式,并且,如果检索的结果是来电告警模式是声音输出模式,判断移动电话是否正在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如果判断的结果是移动电话没有和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将声音输出;在输出声音期间,判断使用者的皮肤是否与移动电话相接触;并且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在输出声音期间,使用者的皮肤正在和移动电话相接触,停止输出声音并且将来电告警模式切换为除声音输出模式外的其他模式。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图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图5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 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图6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图7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图8是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能够在接收到来电时基于皮肤接触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移动电话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移动电话中形成导电材料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移动电话中形成导电材料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接收到来电时基于皮肤接触自动切换移动电话的来电告警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主要组成元件参考标号的描述说明> 
100: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 
110:皮肤接触检测部件 
111:定时器 
120:逻辑电路部件 
121:第一逻辑电路单元 
122:第二逻辑电路单元 
130:模式切换部件 
200:电子设备 
210: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 
220:电源部件 
230:快门驱动(shutter driving)部件 
240:加热板(heating plate)部件 
250:马桶座加热部件 
260:显示部件 
270:加热与通风部件 
280:发动机部件 
310:通信模块 
320:内存单元 
330:接触检测单元 
340:声音输出单元 
350:振动产生单元 
370:屏幕输出单元 
360:光照产生单元 
380:控制单元 
390:定时器单元 
400:移动电话 
410:薄金属板 
420:移动电话外壳 
430:薄金属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此外,在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不使本发明的主旨产生不必要的含糊不清,这里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以及不与本发明直接相关的领域所熟知的技术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包括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逻辑电路部件120以及模式切换部件130。当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时,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检测到由此产生的电,并且将检测到的电传送给逻辑电路部件120。当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检测到皮肤接触时, 逻辑电路部件120产生用于切换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的信号。模式切换部件130对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进行切换。例如,如果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处于开启状态,则模式切换部件130将供电模式切换到关闭状态。如果电子设备200的电源状态处于关闭状态,则模式切换部件130将供电模式切换到开启状态。 
图2是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电路图。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包括:包含有皮肤接触检测电路的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包含有逻辑电路的逻辑电路部件120以及包含有模式切换电路的模式切换部件130。这里,皮肤检测部件110包括第一切换单元Q1,用于响应于皮肤接触以执行开启或者关闭的切换操作,还包括定时器111。第一切换单元Q1的基极端与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输出端相连接,R1和R2串联连接到皮肤接触输入端IN。此外,第一切换单元Q1的射极端与12V的内部电源相连接。此外,第一切换单元Q1的集电极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同时,第三电阻器R3和第四电阻器R4与12V的内部电源串联连接。第四电阻器R4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电阻器R2和第一切换单元Q1的基极端之间。此外,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五电阻器R5的一端、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以及第六电阻器R6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器R5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接地。此外,第五电阻器R5以及第一电容器C1并联设置,这样就形成了定时器111。此外,第六电阻器R6的另一端与逻辑电路部件120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上述电路配置,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时,产生于使用者的电传送到皮肤接触输入端IN,从而开启了第一切换单元Q1。换言之,当使用者的皮肤与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相接触时,使用者的电容产生了细微的能开启第一切换单元Q1的基极输入电压。 
逻辑电路部件120可以包括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和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这里,12V的内部电源与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R管脚相连接,而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00的输出被输入到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S管脚。此外,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Q管脚与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CLK端相连接。同时,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CLK和D管脚接地,并且第一逻 辑电路单元121的Q管脚开路。此外,第七电阻器R7和第二电容器C2在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S管脚和Q管脚之间并联设置。也就是说,第七电阻器R7和第二电容器C2建立了一个时间常数电路。此外,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CLK管脚与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Q管脚相连接,而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Q管脚与模式切换部件130相连接。同时,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D管脚和 
Figure BSA00000301309800071
管脚短路连接,并且其R管脚接地。此外,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R管脚与第三电容器C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八电阻器R8的一端相连接。这里,第八电阻器R8的另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八电阻器R8和第二二极管D2相互并联连接。同时,第三电容器C3的另一端与12V的内部电源相连接。这里,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可以包含施密特触发电路,用于获得具有高噪声容限的稳定特性,而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可以包含触发器电路,其能够根据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输出值进行连续输出。 
模式切换部件130包括具有基极端的第二切换单元Q2,该基极端用于接收逻辑电路部件120的输出。第九电容器R9串联连接于逻辑电路部件120的输出端和第二切换单元Q2的基极端之间。第十电阻器R10连接于地和第九电阻器R9的一端之间。同时,第十一电阻器R11的一端与第二切换单元Q2的集电极端相连接,而电子设备200与第十一电阻器R11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切换单元Q2的射极端接地。因此,当第二切换单元Q2开启或者关闭时,切换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的模式。 
下面将会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描述。首先,当使用者的皮肤(例如,手背、手掌、或者手指)接触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时,皮肤检测部件110的第一切换单元Q1响应于产生自使用者皮肤的电而开启(即处于ON状态)。当第一切换单元Q1开启时,包含有第五电阻器R5和第一电容器C1的定时器111开始充电。当根据设定的时间值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定时器111充电完成时,逻辑电路部件120的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逻辑高信号‘1’输入到S管脚(6号管脚)。 
同时,当逻辑高信号‘1’输入到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S管脚时, 逻辑高信号‘1’从逻辑电路部件120的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Q管脚(1号管脚)输出。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逻辑高信号输入到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CLK管脚(11号管脚)。此外,逻辑高信号‘1’从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Q管脚(13号管脚)输出,之后输入到模式切换部件130。 
当逻辑高信号从逻辑电路部件120中输出时,模式切换部件130的第二切换单元Q2开启(即,处于ON状态)。响应于逻辑高信号,对连接到第十一电阻器R11的电子设备200的模式进行切换。 
之后,当使用者皮肤(例如,手)没有接触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时,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的第一切换单元Q1关闭(即,处于OFF状态)。当第一切换单元Q1关闭时,包含有第五电阻器R5和第一电容器C1的定时器111开始放电。当根据设定的时间常数值,定时器111放电完成时,逻辑低信号‘0’输入到逻辑电路部件120的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S管脚(6号管脚)。 
同时,当逻辑低信号‘0’输入到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S管脚(6号管脚)时,逻辑低信号‘0’从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Q管脚(1号管脚)输出。第一逻辑电路单元121的逻辑低信号输入到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CLK管脚(11号管脚)。此外,逻辑低信号‘0’从第二逻辑电路单元122的Q管脚(13号管脚)输出,进而输入到模式切换部件130。 
当逻辑低信号‘0’从逻辑电路部件120中输出时,模式切换部件130的第二切换单元Q2关闭(即,处于OFF状态)。对其响应,电子设备200的与第十一电阻器R11相连接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的模式再次进行了切换。在电子设备200的模式切换中,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可以切换到开启或者关闭模式,或者根据电子设备的型号改变电子设备200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的模式切换可以包括(就移动电话而言)铃声/振动产生模式切换。 
这里,电子设备200中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切换模式所用的时间可以通过控制构成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的定时器111的第五电阻器R5的电阻值和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值而得到控制。该时间控制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型号和规格,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设置。例如,因为低功率电子 设备相对于高功率电子设备只需要较小的负载来切换电源,所以,低功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定时器111用以相对较快地切换供电模式。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电路图是为了方便描述。优选地,半导体电路形式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可以设置在对应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模块中。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框图,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中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应用到例如数码相机的实例。在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应用到数码相机的实例中,对应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电源部件220、以及快门驱动部件230。这里,电源部件220可以是电池,并且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是电源开关,用于切换从电源部件220到快门驱动部件230的电源供给的开启或者关闭,该快门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数码相机的相机快门。 
通常,数码相机的电源开关必须开启从而能拍下照片。这里,数码相机主要是携带着使用的,故将电池用作电源。因此,正常情况下,使用者为了防止电池的电能损耗而关闭数码相机的电源。接下来,当寻找到想要拍摄的画面时,使用者通过手动操作电源开关而开启电源,驱动快门、从而拍下照片。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一些问题:每次想要拍照片,使用者都不得不通过手动操作电源开关而开启电源,并且会在电源开启时错过驱动快门的机会。 
上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将使用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自动切换为开启而得到解决。更具体地来说,通常,数码相机的快门置于数码相机的右上方。此外,为了防止数码相机的主体从手中滑落时跌落到地上,会在数码相机右侧设置一根带子,这根带子缠绕在右手手腕或者右手手掌上。数码相机使用者用双手握住相机,在观察取景器或者液晶显示屏的同时驱动快门。如果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在使用者为了拍摄照片左手紧握住的数码相机主体的部分表面,那么当使用者左手的皮肤接触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时, 数码相机能够自动开启。这里,与使用者的左手皮肤相接触的部分可以根据数码相机的试验或现场经验(experiments or filed experiences)以各种方式进行选择。此外,当使用者的左手离开数码相机时,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的模式通过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自动切换为关闭。换言之,当使用者的左手接触数码相机时,数码相机自动开启,而当使用者的左手离开数码相机时,数码相机自动切换为关闭。因此,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地使用数码相机,并且还有更多机会拍摄照片,而由于开启数码相机的电源开关的附加操作,这些机会可能会错失。 
图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应用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第二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应用到,例如,电熨斗的实例。在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应用到电熨斗的实例中,相应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电源部件220、以及加热板部件240。这里,电源部件220可以是交流电源或者电池,而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是电源开关,用于接通或切断从电熨斗的电源部件220到加热板部件240的电源。 
在使用电熨斗之后,家庭主妇有时候会记不清是否已经关闭了电熨斗的电源。如果她把电熨斗的插销从插座上拔出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然而,如果并不清楚是否已经将电熨斗的插销从插座上拔出,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该问题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功率损耗,还会由于电熨斗消耗了大量电能而燃烧起火。在另一个示例中,使用者在使用电熨斗时,会由于来电话或者其他紧急事件而把电熨斗立起来之后去做其他事情,此时会继续消耗电能。此外,会出现一个问题,在使用者去做其他事情而把电熨斗立起来之后,如果孩子或者成年人身体的部分(例如,手或者脚)接触到电熨斗的加热板或者弄翻电熨斗,所接触到的身体的部分会烫伤或者引起火灾。 
上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将使用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自动切换为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得到解决。更具体地来说,通常,电熨斗根据使用者设置的温度而由电源供电。如果图1和图2中所 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在使用者所握的电熨斗主体的握柄部分,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时,电源会对电熨斗的加热板部件240进行供电。这里,根据电熨斗的试验或现场经验,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顶表面、底表面、以及握柄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此外,当使用者的手从电熨斗的握柄上移开时,通过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自动关闭电子设备切换部件210。换言之,当使用者用手握住了电熨斗的握柄时,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自动开启,而当使用者为了去做其他事情或者处理紧急事件而将手从电熨斗的握柄上移开时,电熨斗自动关闭。因此,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和安全地使用电熨斗。 
图5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框图,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应用到,例如,马桶座的实例。在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应用到马桶座的实例中,相应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电源部件220、以及马桶座加热部件250。这里,电源部件220可以是交流电源。此外,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是电源开关,用于切换电源部件220向马桶座加热部件250供电的电源,从而使得第一电功率(即,低电功率)和第二电功率(即,电功率比第一电功率相对较高)中的一个供给到马桶座加热部件250。 
例如,第一电功率(即,具有最低温度)和第二电功率(即,具有相对高于第一电功率的温度的理想温度)中的一个可以通过切换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而经过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供给。这里,最低温度可以定义为使用者的皮肤不会感觉到冷的温度,而理想温度可以定义为使用者感觉到温暖的温度。最低温度和理想温度可以基于试验和现场经验或者其他现有数据而设置。此外,优选地,最低温度和理想温度可以根据季节设置为不同的值。换言之,夏季相比于冬季要设置更低的温度,而冬季相比于夏季要设置更高的温度。 
如果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在马桶座上使用者皮肤接触到的部分表面上,在一般情况下,将第一电功率(即,具有最低温度)供给到马桶座加热部件250。在这种状态下,当使用者的皮 肤接触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时,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切换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从而使得第二电功率(即,具有理想温度)供给到马桶座的马桶座加热部件250。这里,根据马桶座的型号、使用者(例如,男性和女性、儿童、老人以及病人、和残疾人)、试验或者现场经验,使用者皮肤所接触的部分从不同方式中进行选择。 
图6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框图,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应用到,例如,便携式显示设备(比如数字腕表、iPad、或者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的实例。在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应用到数字腕表或者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的实例中,相应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电源部件220、以及显示部件260。这里,电源部件220可以是电池,而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是电源开关,用于开启或者关闭从电源部件220供给到电子腕表或者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的显示部件260的电源。 
通常,使用者在手腕上佩戴数字腕表,并且观看腕表的显示部件260上所显示的时间。此外,使用者是在握住便携式限制设备的同时观看到显示部件260的。这里,当使用者去睡觉或者去洗澡时,就会从手腕上摘下数字腕表。这里,对于从使用者手腕上摘下的数字腕表进行检测,除非检测到使用者皮肤,否则没有电源供给到显示部件260。此外,在使用者握住便携式显示设备的显示部件260(例如iPad或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外壳的情况下,电源从电源部件220供给到显示部件260。然而,在使用者没有握住便携式显示设备的外壳的情况下,电源不会从电源部件220供给到显示部件260。当然,便携式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使得使用者在桌子上或者腿上使用便携式显示设备的开关。这里,在数字腕表的实例中,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部分,是数字腕表的背面,这样,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在数字腕表的背面上。此外,在便携式显示设备(比如iPad或者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实例中,可以根据试验或者现场经验,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在便携式显示设备的外壳上易于使用手握住 的点上。 
图7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框图,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应用到,例如,电吹风的实例。在根据本发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应用到电吹风的实例中,相应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电源部件220、以及加热及通风部件270。这里电源部件220可以是交流电源或者电池,而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适用于开启或者关闭从电吹风的电源部件220供给到加热和通风部件270的电源。 
通常,电吹风是高功率电子设备并且用于在洗发之后进行吹干和为头发定型。电吹风也要用附加的电源开关开启。如果使用者在使用电吹风的时候想要暂时放下电吹风,该使用者就不得不关掉电吹风的电源开关。由于使用者觉得重复开启或者关闭电源开关不方便,该使用者就会保持开启状态,从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功率损耗。特别地,目前出现了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无线吹风机,对于使用者的便捷性会大大提高。针对这种无线吹风机,将不必要的功率损耗降到最小就变得十分必要。 
上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将使用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嵌入到吹干机的主体中)自动切换为开启或者关闭来解决。更具体地来说,模式的切换(比如关闭电源、通风、低输出、以及高输出)基本上设置于吹风机的握柄部分。此外,使用者通过手动操作相应开关而使用通风、低输出、和高输出模式中的一种而改变发型。这里,使用者可以在通风、低输出和高输出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下制作发型的同时去寻找梳子(brush)或者为了接电话而放下电吹风。如果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在电吹风的主体的握柄部分,当使用者的皮肤从握柄移开时,电吹风可以自动关闭。此外,当使用者用手握住电吹风的握柄时,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自动开启。因此,使用者使用电吹风会更加方便,还会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耗。 
图8是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框图,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皮肤 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第六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将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应用到,例如,真空吸尘器或者电风扇的实例。在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应用到真空吸尘器或者电风扇的实例中,相应的电子设备200包括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电源部件220、以及发动机部件280。这里,电源部件220可以是交流电源或者电池,而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是电源开关,用于开启或者关闭从电熨斗的电源部件220到真空吸尘器或者电风扇的马达部件280的电源供给。 
通常,真空吸尘器或者电风扇通过马达驱动。真空吸尘器或者电风扇也使用附加的电源开关开启。如果使用者在使用真空吸尘器的时候暂时放下该真空吸尘器,就不得不关闭该真空吸尘器的电源开关。由于使用者觉得重复开启或者关闭电源开关不方便,该使用者就会保持真空吸尘器的开启状态,从而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功率损耗。特别地,在小型无线真空吸尘器中,使用电池作为无线真空吸尘器的电源。在这种无线真空吸尘器中,电池可以在使用该无线真空吸尘器期间放电。因此,相比于直接将插头插在插座上的有线真空吸尘器,无线真空吸尘器有必要更加有效地使用电能。 
上述不便或者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将使用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嵌入到真空吸尘器的主体中)自动切换为开启或者关闭而得到解决。更具体地来说,将操作真空吸尘器以滑动方式从电源关闭模式切换到低输出模式或者高输出模式的开关设置在真空吸尘器的握柄部分中。例如,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相应的开关而清洁屋子。在清洁过程中,使用者为了开门或者接电话会放下真空吸尘器。如果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在真空吸尘器的主体部分的握柄部分中,当使用者的皮肤从真空吸尘器的握柄上移开时,真空吸尘器会自动切换为关闭。而且,当使用者握住真空吸尘器的握柄时,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自动开启。因此,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使用真空吸尘器,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功率损耗。 
另外,电风扇包括有开关安装在上面的支架、扇叶(wing)、马达、保护网和枢轴。电风扇的马达通过手动操作开关而驱动,从而使扇叶旋转。 这里,电风扇消耗了相对较低的功率,但是在炎热的天气下会运行较长时间,使用者还有可能被电风扇的扇叶伤到。换言之,儿童和成年人的手指可能会被电风扇马达带动的旋转中的扇叶伤到。特别地,婴儿或者粗心的儿童的手指可能会被电风扇的旋转地扇叶严重伤害到。 
上述不便或者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将使用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嵌入到电风扇的主体中)自动切换为开启或者关闭而得到解决。更具体地来说,一旦电风扇开启,电风扇会持续运行直到通过定时器自动关闭。这里,婴儿、儿童、或者粗心的成年人靠近电风扇,而他们的手指可能会伸到电风扇保护网的缝隙中,进而受到伤害。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将如图1和2所示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设置到电风扇的保护网中,或者电风扇的主体的前侧除了开关的部分。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到电风扇的主体或者保护网时,电风扇自动关闭。特别地,如果电风扇设置为当婴儿或者儿童的手部皮肤靠近并接触到电风扇的主体时自动关闭,婴儿或者儿童可以安全地免受电风扇的扇叶的伤害。而且,当使用者的皮肤从电风扇的主体或者保护网上移走时,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会通过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自动开启。因此,使用者可以更安全地使用电风扇。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中,对于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的皮肤接触部件110来说,能够更简单地检测使用者产生的电是一大优点。为此,优选地,将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例如,铝(Al))置于电子装备200的外壳表面上。例如,在电子装备200是数码相机的实例中,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设置于与数码相机使用者的左手与数码相机相接触的部分。在另一示例中,在电子设备200是电熨斗、电吹风、或者真空吸尘器的实例中,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设在握柄部分。在又一示例中,在电子设备200是马桶座的实例中,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设在马桶座的上表面上。在又一示例中,在电子设备200是数字腕表的实例中,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设在使用者的手背与数字腕表接触的部分。在又一示例中,在电子设备200是便携式显示设备的实例中,便携式显示设备的外壳由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制成。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中,通过电运行的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其中电子设备在步骤S 110中是空闲的或者运行的。这里,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例如,数码相机、电熨斗、马桶座、数字腕表、便携式显示设备、吹风机、真空吸尘器、以及电风扇。此外,当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时,第一模式(即,空闲状态)中的电子设备200开始运行,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数码相机、电熨斗、数字腕表、便携式显示设备、吹风机、以及真空吸尘器。而且,当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时,第一模式(即,运行状态)中的电子设备200停止运行,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电风扇。另外,作为例外的电子设备,当第一模式是最低温度时,马桶座处于空闲模式。 
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200在步骤S130中判断是否有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到。这里,如果使用者的皮肤产生了电,则判断出有使用者的皮肤与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相接触。 
如果,步骤S130的判断结果是,使用者的皮肤与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相接触,则通过定时器111,开始供电。接着,在步骤S150中判断供电是否完成。 
如果,步骤S150中的判断结果是,供电完成,这意味着使用者开始使用电子设备200或者使用者处于由于电子设备200而造成的危险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在步骤S170中,产生出信号到电子设备2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用于切换电子设备200的模式。 
作为信号的响应,电子设备200进入步骤S190的第二模式。这里,处于第一模式(即,空闲状态)的电子设备(比如数码相机、电熨斗、数字腕表、便携式显示装置、吹风机、或者真空吸尘器)开始在第二模式中运行。而且,第一模式(即,运行状态)中的电风扇进入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中,电风扇的运行停止。另外,因为马桶座的第一模式是具有最低温度,所以其在第二模式下运行于理想温度中。 
在该状态下,在步骤S210中,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200判断皮肤接 触是否保持不变。通过判断电是否持续从使用者的皮肤中产生,来判断该皮肤接触是否保持不变。如果使用者的皮肤从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中移走,电就不在从使用者的皮肤中产生。 
如果,步骤S210的判断结果是皮肤接触保持不变,则在步骤S230中判断是否通过定时器111的放电完成。 
如果,步骤S230的判断结果是通过定时器111的放电完成,意味着使用者已经处于停止使用电子设备200的模式、电子设备200已经停止运行的模式、或者电子设备200已经回到安全状态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250中,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向电子设备200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产生信号,用于切换电子设备200的模式。 
作为对于信号的响应,在步骤S270中,电子设备200回到第一模式。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当接收到来电时,能够基于皮肤接触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移动电话的框图。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有来电时,能够基于皮肤接触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移动电话包括通信模块310、记忆单元320、接触检测单元330、第二输出单元340、振动产生单元350、光照产生单元360、屏幕输出单元370、控制单元380、以及定时器单元390。 
这里,通信模块310包括设置成能够在本发明的移动电话和提供通信服务给移动电话的移动通信网之间进行通信的收发机单元。 
记忆单元320存储了声音输出模式、振动产生模式、光照产生模式、静音模式、以及屏幕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该记忆单元320用于通过通信模块310在移动通信网上接收到的来电,在这种情况下,将移动电话的来电告警模式设置到相应的模式。 
当移动电话接收到了来自移动通信网的来电时,接触检测单元330检测人体(包括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检测单元330可以由静电接触传感器、感压性接触传感器形成,或者由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比如图1和图2所示)形成。 
当通过移动电话收到了来自移动通信网上的来电时,如果来电告警装置是声音输出模式,声音输出单元340将输出声音。 
当通过移动电话收到了来自移动通信网上的来电时,如果来电告警装置是振动产生模式,振动产生单元350将产生振动。 
当通过移动电话收到了来自移动通信网上的来电时,如果来电告警装置是光照产生模式,光照产生单元360将产生光照。该光照可以由LED光照形成。 
当通过移动电话收到了来自移动通信网上的来电时,如果来电告警装置是屏幕输出模式,屏幕输出单元370显示出屏幕。通常,为了减少移动电话的显示单元的功率损耗,在一段时间之后,光照会自动关闭。相应的显示单元的自动显示包括,例如,告知有来电的字符或者符号。 
当通过移动电话收到了来自移动通信网上的来电时,控制单元380对于设置在记忆单元310中的来电告警模式,以及接触检测单元330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而且,根据判断结果,当来电告警模式是声音输出模式时,控制单元380通过接触检测单元330的检测,对于是否有人体(包括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进行判断。控制单元380根据判断结果实施控制,从而使得声音输出模式自动切换到振动产生模式、光照产生模式、静音模式、以及屏幕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接触检测单元330由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比如图1和图2所示)形成的情况下,电子设备200中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210的功能可以通过控制单元380实施。 
在本发明的移动电话中,为了更简单地检测到移动电话上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而在皮肤接触时,由皮肤产生的电信号能更好地传送到接触检测单元330,优选地,将材料(例如,铝(Al))置于组成移动电话表面的外壳上。 
将对此参考图11和图12而进行描述。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了在移动电话中形成导电材料的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移动电话中设置导电材料,薄金属板410以带状形式在移动电话400的外表面围绕着移动电话外壳粘接部分设置。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出了在移动电话中设置导电材料 的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移动电话中设置导电材料,薄金属膜430可以通过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的方法,置于移动电话外壳420的外表面上。 
如上所述,在图11中或者在图12中,薄金属板410设置在或薄金属膜430沉积在部分或粘接外壳的外圆周表面上。这样,由于产生于人体皮肤的电子信号可以通过接触检测单元330更轻易地检测出,因此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示出了当接收到来电时,基于皮肤接触自动切换移动电话的来电告警模式的方法。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自动切换移动电话的来电告警模式的方法中,首先,在步骤S310中,有菜单项供选择。 
当接收到呼叫时,在步骤S330的菜单项中设置告警模式。当接收到呼叫时,所设置的告警模式可以包括能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模式、能产生振动的振动产生模式、能产生光照的光照产生模式、能输出屏幕的屏幕输出模式、以及静音模式中的至少一个。而且,如果当皮肤接触时声音输出停止,而将振动产生模式、屏幕输出模式、光照产生模式、以及静音模式设置为告警模式。 
接着,在步骤S350中,判断来电是否通过移动电话的通信模块310接收到。 
如果,步骤S350的判断结果是接收到来电,则在步骤S370中,寻找告警模式。 
接着,在步骤S390中,判断振动产生模式、屏幕输出模式、光照产生模式、以及静音模式中的哪一个设置为告警模式。 
如果,步骤S390中的判断结果示出了将告警模式设置成振动产生模式、屏幕输出模式、光照产生模式、以及静音模式中的一个,在步骤S410中,移动电话以相应的模式运行。 
然而,在步骤430中,如果步骤S390的判断结果是告警模式没有设置成振动产生模式、屏幕输出模式、光照产生模式、以及静音模式中的一个,则判断是否有使用者的皮肤正在与接触检测单元330相接触。 
如果,步骤S430的判断结果示出了有使用者的皮肤正在与接触检测单元330相接触,移动电话在步骤S450中在振动产生模式下运行。 
然而,如果,步骤S430的判断结果示出了没有使用者的皮肤正在于接触检测单元330相接触,在步骤S470中输出声音。 
接着,在步骤S490中,判断有皮肤接触通过接触检测单元330检测出来。 
如果,步骤S490中的判断结果示出了没有皮肤接触通过接触检测单元330而检测出来,在步骤470中声音输出保持不变。 
然而,作为步骤S490中的判断结果,如果通过接触检测单元330检测出来有皮肤接触,声音输出停止,并且移动电话在步骤S510的设置模式下运行。该设置模式包括振动产生模式、屏幕输出模式、光照产生模式、和静音模式中的一个。 
接着,在步骤S530中判断在定时器单元390中是否设置了时间。换言之,如果在定时器单元390中设置了时间,可以避免由于不必要的皮肤接触(例如,轻微擦碰)而对声音输出模式产生改变。 
如果,步骤S530的判断结果是已经设置了时间,在步骤S550中,所设置的时间期间内,忽略了除输入命令之外的皮肤接触。本功能通过将目前的接触式移动电话的功能考虑进来而形成。 
接着,在步骤S570中,判断是否经过了所设置的时间。 
如果,步骤S570的判断结果是已经经过了所设置的时间,在步骤S590中启用皮肤接触。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皮肤与电子设备的接触,运行或者停止或者输出不同的功率级别。因此,电子设备的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皮肤与电子设备的接触,运行或者停止。因此,可以将功率损耗降到最低。 
虽然本发明通过参考特别示出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只通过附加的权利要求而不是实施例进行限制。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改变或修改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用于检测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电;
逻辑电路部件(120),用于当通过所述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检测到有皮肤接触时,产生模式切换信号,以切换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以及
模式切换部件(130),用于响应所述逻辑电路部件(120)所产生的模式切换信号,从而切换所述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Q1),根据当使用者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电,切换开启或者关闭,以及
第一定时器(111),响应所述第一切换单元(Q1)的开启或者关闭切换,而充电或者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路部件(120)包括施密特触发电路以及连续设置的触发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部件(130)包括第二切换单元(Q2),通过响应所述逻辑电路部件(120)所产生的模式切换信号而切换开启或者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供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200)以电源开启模式、电源关闭模式、第一电功率模式、和第二电功率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运行,第二电功率模式相对高于第一电功率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通过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而切换,以及
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数码相机、电熨斗、马桶座、数字腕表、便携式显示设备、吹风机、真空吸尘器、以及电风扇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数码相机使用者的左手接触的地方,
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电熨斗、电吹风、或者真空吸尘器的握柄部分,
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马桶座的上表面上,
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数字腕表与使用者的手背相接触的部分,
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便携式显示装置外表面上形成的框中,以及
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设置在电风扇的主体除了开关的部分,以及电风扇用于保护扇叶的保护网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极好导电性的材料粘附到数码相机与其使用者左手所接触到的位置上,电熨斗、吹风机或者真空吸尘器的握柄部分,马桶座的上表面,数字腕表与使用者手背接触的部分,便携式显示装置外周框中,电风扇的主体以及保护电风扇的扇叶的保护网上。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个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的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电驱动的电子设备运行或者空闲的第一模式中,当有皮肤接触时,向所述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产生用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的信号,从而切换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
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模式;
对于皮肤是否保持接触进行判断,如果判断的结果是皮肤没有保持接触,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部件产生切换所述电子设备模式的信号;以及
所述电子设备回到所述第一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子设备是数码相机、电熨斗、数字腕表、便携式显示设备、吹风机以及真空吸尘器时,所述第一模式是停止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是电风扇时所述,所述第一模式是运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是马桶座时,所述第一状态是最低温度下的运行状态,以及
当所述电子设备是数码相机、电熨斗、数字腕表、便携式显示设备、吹风机、以及真空吸尘器时,所述第二模式是运行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是电风扇时,所述第二模式是停止状态,当所述电子设备是马桶座时,所述第二模式是理想温度下的运行状态。
11.一种能够在来电时基于皮肤接触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移动电话,所述移动电话包括:
通信模块(310),用于提供移动电话和移动通信网之间的通信;
记忆单元(320),用于存储声音输出模式、振动产生模式、光照产生模式、静音模式以及屏幕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该记忆单元设置为移动电话接收从移动通信网到所述通信模块(310)的来电的来电告警模式;
接触检测单元(330),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移动通信网的来电时,对于皮肤接触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单元(380),用于实施控制,从而使得在来电告警模式是声音输出模式状态,当通过接触检测单元检测到有皮肤接触时,根据当接收到来电时在所述记忆单元(320)中设置的来电告警模式以及所述接触检测单元(330)的检测结果,将声音输出模式切换到振动产生模式、光照产生模式、静音模式、以及屏幕输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声音输出单元(340),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输出声音;
振动产生单元(350),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产生振动;
光照产生单元(360),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产生光照;
屏幕输出单元(370),用于当接收到来电时显示出屏幕。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检测单元(330)包括以下之一:
静电接触传感器,
感压接触传感器,以及
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100),包括用于检测当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时所产生的电的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用于当通过皮肤接触检测部件(110)检测到有皮肤接触时,产生模式切换信号,以切换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的逻辑电路部件(120),以及用于响应逻辑电路部件(120)所产生的模式切换信号,从而切换电子设备(200)的供电模式的模式切换部件(1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皮肤接触时从皮肤产生的电子信号传送到接触检测单元(330)的金属设置于构成移动电话表面的外壳上。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的切换来电告警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通过移动电话接收到来电时,设置来电告警模式;
当通过移动电话接收到来电时,搜索来电告警模式,如果搜索结果是来电告警模式是声音输出模式,判断移动电话是否正在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
如果判断的结果是移动电话没有和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输出声音;
在输出声音期间,判断使用者的皮肤是否与移动电话相接触;
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在输出声音期间,使用者的皮肤正在和移动电话相接触,停止输出声音并且将来电告警模式切换为除声音输出模式外的其他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移动电话是否正在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的步骤包括,判断移动电话是否正在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并持续一个或者多个预定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来电告警模式切换为除声音输出模式外的其他模式的步骤包括,将来电告警模式切换到产生振动的振动产生模式、产生光照的光照产生模式、显示出屏幕的屏幕输出模式,以及静音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皮肤接触时,在来电告警模式自动切换到除声音输出模式以外的模式之后,在除声音输出模式以外的模式中驱动定时器设置时间,并且忽略了除命令输入以外的皮肤接触。
CN2010105056753A 2009-12-29 2010-09-30 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21114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32576A KR20110075994A (ko) 2009-12-29 2009-12-29 호 착신 시 피부접촉에 의한 착신 알림 모드 전환이 가능한 휴대폰 및 그의 착신 알림 모드 자동 전환 방법
KR10-2009-0132576 2009-12-29
KR1020100046253A KR20110126797A (ko) 2010-05-18 2010-05-18 피부접촉에 기반한 전자기기 모드 전환 장치 및 그의 모드 전환 방법
KR10-2010-0046253 2010-05-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494A true CN102111494A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75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56753A Pending CN102111494A (zh) 2009-12-29 2010-09-30 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59864A1 (zh)
JP (1) JP2011139434A (zh)
CN (1) CN10211149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1036A (zh) * 2013-03-01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状态切换方法
CN104042220A (zh) * 2014-05-28 2014-09-17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体指纹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224133A (zh) * 2014-09-28 2014-12-24 成都金海鼎盛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皮肤靠近检测电路与方法
CN105204638A (zh) * 2015-09-18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302541A (zh) * 2014-07-23 2016-02-0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配置可穿戴式装置
CN105393193A (zh) * 2013-06-11 2016-03-09 谷歌公司 可穿戴设备多模式系统
CN105573450A (zh) * 2015-12-09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10901A (zh) * 2015-06-15 2017-08-29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低功率触摸按钮感测系统
CN111381648A (zh) * 2020-03-03 2020-07-0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24413B1 (ko) * 2011-08-30 2018-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동작 모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13255322A (ja) * 2012-06-06 2013-12-1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電子装置
KR101998066B1 (ko) * 2012-11-23 2019-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작동을 위한 기계적 스위치가 없는 신호 처리 장치
US20140268563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Finsi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eat i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P2974573A2 (en) 2013-03-15 2016-01-20 Finsi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eat i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US10477724B2 (en) * 2015-03-09 2019-11-12 Datalogic IP Tech, S.r.l. Efficient heat exchang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249994A (zh) * 2016-07-22 2016-12-21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模式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829401B (zh) * 2018-05-21 2021-02-09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测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IT202000001603A1 (it) * 2020-01-28 2021-07-28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Sistema e metodo di riconoscimento di un gesto di tocco
IT202000011221A1 (it) 2020-05-15 2021-11-15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Sistema e metodo di rilevamento del sollevamento e dell'abbassamento di un piede di un utilizzatore con la finalita' di abilitare una funzionalita' di un dispositivo dell'utilizzatore, e dispositivo dell'utilizzato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900A (ja) * 1991-07-16 1993-01-29 Toshiba Corp 電源制御回路
JPH0527992U (ja) * 1991-09-18 1993-04-09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回路
JP2000188537A (ja) * 1998-12-22 2000-07-04 Kiyotaka Minato 電子的タッチスイッチ
CN1414444A (zh) * 2001-10-25 2003-04-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
CN1420630A (zh) * 2001-11-20 2003-05-2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开关装置
CN1881146A (zh) * 2005-06-08 2006-12-20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13774A (ja) * 1987-02-28 1988-09-06 株式会社東芝 フアンク−ル式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900A (ja) * 1991-07-16 1993-01-29 Toshiba Corp 電源制御回路
JPH0527992U (ja) * 1991-09-18 1993-04-09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回路
JP2000188537A (ja) * 1998-12-22 2000-07-04 Kiyotaka Minato 電子的タッチスイッチ
CN1414444A (zh) * 2001-10-25 2003-04-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的电源控制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
CN1420630A (zh) * 2001-11-20 2003-05-2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开关装置
CN1881146A (zh) * 2005-06-08 2006-12-20 索尼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1036A (zh) * 2013-03-01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状态切换方法
US10296758B2 (en) 2013-06-11 2019-05-21 Google Llc Wearable device multi-mode system
US10599862B2 (en) 2013-06-11 2020-03-24 Google Llc Wearable device multi-mode system
CN105393193B (zh) * 2013-06-11 2019-07-12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可穿戴设备多模式系统
CN105393193A (zh) * 2013-06-11 2016-03-09 谷歌公司 可穿戴设备多模式系统
CN104042220A (zh) * 2014-05-28 2014-09-17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体指纹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302541A (zh) * 2014-07-23 2016-02-0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配置可穿戴式装置
CN104224133B (zh) * 2014-09-28 2016-05-04 成都金海鼎盛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皮肤靠近检测电路与方法
CN104224133A (zh) * 2014-09-28 2014-12-24 成都金海鼎盛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皮肤靠近检测电路与方法
CN107110901A (zh) * 2015-06-15 2017-08-29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低功率触摸按钮感测系统
US10303236B2 (en) 2015-06-15 2019-05-2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w-power touch button sensing system
US11275423B2 (en) 2015-06-15 2022-03-1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w-power touch button sensing system
CN105204638B (zh) * 2015-09-18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204638A (zh) * 2015-09-18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573450A (zh) * 2015-12-09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381648A (zh) * 2020-03-03 2020-07-0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59864A1 (en) 2011-06-30
JP2011139434A (ja) 2011-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1494A (zh) 基于皮肤接触的电子设备模式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6878954A (zh) 用于利用姿势和位置传感器的便携式数据收集设备的功率管理方案
CN103138122A (zh) 具负载侦测功能的插座
CN102339525A (zh) 通过侦测睡眠心率自动关机的系统及方法
CN103135897B (zh) 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终端操控方法及终端
CN107087335A (zh) 自动检测环境的智能型触控开关系统及开关控制方法
CN106371330B (zh) 智能睡眠控制方法、智能睡眠控制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09419913U (zh) 自动开关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微波炉
CN206147526U (zh) 一种智能电水壶
CN103393333B (zh) 衣物护理机
CN103138123A (zh) 动态节能插座
CN104898495A (zh)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433361B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智能餐桌
CN215867568U (zh) 一种基于mcu+扩展i/o芯片的智能空气烤箱电路模组
CN113423035A (zh) 一种基于收纳盒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及收纳盒
KR20110126797A (ko) 피부접촉에 기반한 전자기기 모드 전환 장치 및 그의 모드 전환 방법
CN207919685U (zh) 控制智能马桶的无线语音装置
WO2014000350A1 (zh) 一种全手势操作的烧烤叉
CN103096198A (zh) 一种感应话筒电路和实现感应话筒的方法
CN206792117U (zh) 一种多功能座椅
CN206330161U (zh)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集成灶
CN211629469U (zh) 一种插座
CN208981442U (zh) 一种坐便器冲水控制装置和坐便器
CN215893825U (zh) 一种智能待机和唤醒功能的食品温度计
CN203104860U (zh) 触摸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