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0150A - 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90150A CN102090150A CN2009801269506A CN200980126950A CN102090150A CN 102090150 A CN102090150 A CN 102090150A CN 2009801269506 A CN2009801269506 A CN 2009801269506A CN 200980126950 A CN200980126950 A CN 200980126950A CN 102090150 A CN102090150 A CN 1020901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temperature
- backlight
- emitting component
- driving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8—Illuminating devices with cooling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1—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源能够防止由于背光源工作时的环境温度的上升导致发光元件和其他电路部件劣化。背光源(8)设置在显示部(2)的背面侧,向显示部(2)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8)包括:发光元件(9),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光源驱动电路(27),其具有规定对各个发光元件(9)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28)和向发光元件(9)施加由光源控制部(28)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的光源驱动器部(29);和温度传感器(31),其对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光源控制部(28)在来自温度传感器(31)的输出值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施加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9)的驱动电力减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照射光的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特别涉及能够防止由驱动时的温度上升导致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其他电路部件劣化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视接收机等的显示装置,具有低耗电、薄型、轻量等优点的液晶显示装置被广为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所用的液晶面板是其自身不发光的所谓非发光型显示元件。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液晶面板背面设置被称为背光源的照明装置,用从该背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图像显示。
背光源所用的照明装置,根据光源对液晶面板的配置方式,大致分为直下型和侧光型(也称为边光型)。在直下型背光源中,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以向着液晶面板照射光的方式配置光源。另外,在光源和液晶面板之间,配置扩散板、棱镜片等光学片等,以向液晶面板的整个背面照射均匀的面状光。这样的直下型背光源适用于电视接收机等用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另外,近年来,作为直下型背光源的光源,着眼于比一直以来使用的冷阴极荧光管(CCFT: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Tube)色再现性高、能够简化驱动电路等,正逐步更多地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在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直下型背光源中,多个发光二极管在平面上排列,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一驱动就发热的特性,所以使背光源工作,就会使背光源整体温度上升。另外,作为电流值驱动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在施加相同电流值而被驱动的情况下,元件温度高的状态下其发光亮度降低的亮度-温度特性。
为了防止由这样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温度特性产生的、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从背光源照射的照射光的亮度不均和颜色不均,提出有如下方案:测定背光源温度和来自背光源的照射亮度,对投入到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的驱动电流的峰值(Peak value)、和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中作为点亮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时间的比例的占空比(Duty)值进行控制(参照专利文献1)。
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背光源装置,将以位于同样的温度区域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作为一个照明单元,针对各个照明单元检测其温度,对施加到构成照明单元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9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的背光源中,作为成为背光源温度上升的原因的发热源,只考虑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发热,将配置在画面水平方向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作为位于同样的温度区域的发光二极管构成一个照明单元,对每个照明单元的亮度进行控制。
但是,如果考虑实际的显示装置,背光源的发热源并不只限于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包括背光源的光源驱动电路的、配置在背光源背面的各种驱动电路发出的发热量也不是能够忽略的值。另外,收纳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背盖内部的温度分布,也会受到背光源和背盖的间隔、以及设置在背盖的通气口位置等的影响。
进一步,在上述以往技术中,背盖内的背光源温度局部过高,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等其他电路部件,由于发热而劣化,对此并没有施行什么对策。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背光源工作时的温度上升导致发光元件及其他电路部件劣化的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第一背光源,该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侧,向上述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光源驱动电路,其具有规定向各个上述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和将被上述光源控制部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器部;和温度传感器,其对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上述光源控制部在来自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施加到上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减小(减少或降低)。
另外,本发明提供第二背光源,该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侧,向上述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光源驱动电路,其具有规定向各个上述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和将被上述光源控制部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器部;和温度传感器,其对配置有上述发光元件的区域的多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上述光源控制部根据测量出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使施加到全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一律减小。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部,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向上述显示部照射来自本发明的背光源的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期待防止包含发光元件的电路部件由于温度而劣化的、稳定地工作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与图像显示相关的电路结构的概要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的底座背面的电路基板配置例的俯视图(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的底座的温度上升的状况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背光源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状况的俯视图。
图6(a)表示底座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排列状况,图6(b)表示温度传感器的配置位置,图6(c)表示施加到各个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状况。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背光源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减小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例中的背光源的底座背面的电路基板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例中的背光源的底座的温度上升的状况的俯视图。
图10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例中的施加到背光源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状况的俯视图。图10(a)表示底座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排列状况,图10(b)表示温度传感器的配置位置,图10(c)表示施加到各个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状况。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减小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减小程度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减小程度的另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减小程度的又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侧,向上述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包括:发光元件,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光源驱动电路,其具有规定向各个上述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和将被上述光源控制部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器部;和温度传感器,其对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上述光源控制部在来自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施加到上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减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温度传感器对工作(动作)中温度最高的、由于高温工作而容易发生劣化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光源驱动电路的光源控制部能够使施加到该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减小。其结果是,能够使温度变得最高的发光元件的发热量减小,抑制发光元件自身和配置有该发光元件的区域的温度上升,能够防止发光元件长时间工作在高温度下。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直接且可靠地检测出工作时温度最高、由于高温工作而容易发生劣化的发光元件所设置的区域的温度。
另外,优选上述光源控制部对于位于上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周围的其他发光元件以比对上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减小比例低的比例减小施加的驱动电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由于减小施加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而发生的发光亮度的降低,不是局部的降低而是平滑的分布,能够减小来自背光源的照射光的亮度不均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施加的影响。
本发明相关的第二背光源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侧,向上述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包括:发光元件,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光源驱动电路,其具有规定向各个上述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和将被上述光源控制部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器部;和温度传感器,其对配置有上述发光元件的区域的多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上述光源控制部根据测量出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使施加到全部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一律减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根据工作条件和背光源所放置的环境,背光源的温度上升状况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在无法确定最高温度的值及其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把握背光源整体的温度状况,判断其温度上升是否达到导致发光元件及其他电路部件等劣化的温度。于是,通过将施加到全部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一律减小,能够不产生来自背光源的照射亮度的亮度不均地抑制背光源整体的温度上升。
在此结构中,优选上述光源控制部在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规定的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就以一定的比例减小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来自背光源的照射光的亮度,并且能够根据背光源的温度上升的程度有效地抑制背光源的进一步的温度上升。
另外,优选上述光源控制部在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第一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就以第一减小比例减小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在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第二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就以比上述第一减小比例大的第二减小比例减小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
通过这种方式,当背光源中的温度上升部位较多,迅速成为背光源整体的温度容易上升的状况时,将施加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的减小比例增大,能够可靠地抑制背光源整体的温度上升。
另外,优选上述光源控制部在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规定的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上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上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以逐渐增加的减小比例,减小施加到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通过这种方式,背光源整体的温度上升越快,则越以大的比例减小施加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背光源的温度上升。
另外,本发明中的发光元件优选是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作为具有显示部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源,通过采用上述本发明的背光源的各种优选方式,能够得到防止由温度上升过大而导致发光元件和电路部件劣化的显示装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将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以透过型液晶镜面板为显示部的电视用的液晶显示装置,对使用本发明的背光源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此说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使用对象。作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例如能够使用半透过型液晶显示元件。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用途,并不限于电视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广泛用于计算机显示器、车站和美术馆等公共机关的信息显示监视器等。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作为显示部的液晶面板2;照射利用该液晶面板2进行图像显示所需要的光的背光源8;将来自背光源8的照射光扩散、集光而提高照射光的均匀性的光学片7;配置在背光源8的背面的电路基板11;将从液晶面板2到电路基板11为止的这些元件内置的背盖12;和配置在液晶面板2正面,具有作为前盖的功能的边框13。
液晶面板2是通过对透过像素的透过光量进行控制来显示图像的透过型显示元件,只要能够进行多灰度等级的图像显示,则对其类型不做限制,不管是使用TFT等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型,还是单纯矩阵型。另外,能够使用液晶显示模式和驱动电场的施加方向为各种方式的面板。
因此,虽然省略了用图进行的详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面板2具有:未图示的液晶层;夹持液晶层的一对透明基板3、4;和分别设置在透明基板3、4的外侧表面上的一对偏光板5、6。另外,在液晶面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液晶面板2的驱动器电路,经未图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等,与装载有驱动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11连接。
例如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面板2是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通过向呈矩阵状配置的扫描线和数据线供给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能够按像素单位驱动液晶层。即,当设置在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各交点附近的开关元件(TFT)由于扫描线信号而为导通(ON)状态时,根据从数据线向像素电极写入的灰度等级信号即数据信号的电位电平,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状况)发生变化,由此各像素进行与数据信号相应的灰度等级显示。即,在液晶面板2中,从背光源8通过偏光板6射入的光的偏光状态被液晶层调制,且通过偏光板5向观察者一侧射出的光量被控制,由此显示期望的图像。
光学片7根据需要配置在液晶面板2和背光源8之间,将扩散板和棱镜片等光学部件重叠一枚或多枚加以使用,从背光源8照射的照射光作为均匀的面状光向液晶面板2的整个背面照射。另外,在与由液晶面板显示的显示图像对应地、对于将液晶面板上的图像显示区域分割而成的部分区域分别地控制来自背光源的照射光的亮度和色调、即采用所谓的有源背光源方式的情况下,使用能够在分割而成的部分区域内保持照射光的均匀性的光学片7。
背光源8是例如在金属制的有底框状的底座10底面配置多个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9而构成的。
另外,在图1中,将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9表示为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平面形状,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二极管9的形状不限定于此。另外,一般在电视机等用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作为发光二极管9使用红色(R)、绿色(G)、蓝色(B)三色的发光二极管,通过将这些三色发光二极管9照射的光合成,得到作为白色光源的背光源8。这时,为了形成被识别为白色的一个光源的光源,所使用的单色发光二极管9可以是使用R、G、B三色各一个的情形,或是分别使用两个的情形,更进一步例如是R和B各使用一个与G使用两个的情形等,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组合。当然也有使用一个发光二极管9照射白色的照射光的情形、将其他单色发光二极管9组合作为白色光源的情形、作为特殊用途的显示装置具有白色以外的照射光的情形。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背光源中,作为光源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的组合,能够使用上述任意一种方式。
另外,如图1概略地所示,发光二极管9在作为底座10的底面的平面上,在纵向和横向排列有多个。该发光二极管9的个数,根据作为背光源8需要多大程度的亮度的观点,以及在为有源背光源的情况下对液晶面板2的照射面的照射光色调和亮度的控制需要进行到多么细致的程度的观点等,适当地决定。例如在为40英寸级别的电视接收机的情形等,也有使用数百个~数千个发光二极管9的情况。
另外,在使用发光二极管9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将装载有发光二极管9和驱动该发光二极管9的电路的一部分的LED基板,配置在底座10的底面,但在图1中省略了LED基板的图示。
在背光源8的底座10的背面侧配置有多个电路基板11。该电路基板11装载有:驱动和控制液晶面板2的电路、驱动和控制背光源8的电路、其他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所需要的声音电路和各种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用于驱动这些电路的电源电路等。另外,如上所述,当将液晶面板2的驱动电路的一部分装载在液晶面板2上,或是将作为背光源8的光源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路的一部分与发光二极管9一起装载在LED基板上的情况下,在配置在背光源8的底座10背面上的电路基板11装载剩余的电路。
背盖12例如是树脂制的有底框状,在内部收纳从液晶面板2到电路基板11的部件,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的外形。另外,在包括装载在背光源8的底座10背面上的电路基板11的同时,实现使使用者即使接触也不会触电等的绝缘功能。在背盖12设置有为了减小(降低)液晶显示装置1内部温度上升而用于导入外气(外部气体)的通气孔。另外,设置有与商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和用于向液晶显示装置输入信号的外部端子和天线端子等,但在图1中省略了这些的图示。
边框13是边框形状的部件,覆盖液晶面板2的周边部的不进行图像显示的非显示区域,使外观好看,并且与背盖12成为一体,实现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外形的作为前盖的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截面构造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截面构造的概略图。液晶显示装置1在由作为前盖的边框13和背盖12形成的空间内,从作为图2中左侧的图像观察侧即正面(前面,前表面)侧,到图2中右侧的背面侧,依次配置有液晶面板2、光学片7、具有发光二极管9和底座10的背光源8。
另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但是将照射例如R、G、B各色的3个发光二极管9归拢在一起配置在LED基板14上。LED基板14由固定部件15固定在底座10的底面。该固定部件15还具有热传导性,将发光二极管9的热传递到底座10,实现向背盖12侧散热的功能。该固定部件15能够使用众所周知的散热片。
电路基板11以稍微浮起的状态用固定螺丝16等固定在底座10的背面,以不使该电路基板11的背面的配线图案与金属制的底座10接触但不破坏电绝缘。
另外,在背盖12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用于将背盖12内的热散出到外部的通气孔17。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与图像显示相关的电路结构的概略框图。另外,图3所示框图是为了在概念上易懂地说明驱动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的图,框图中所示的每个框对应的个别电路基板等硬件不一定都存在。
如图3所示,基于所输入的影像信号,利用影像信号处理电路21生成图像控制信号和光源控制信号。
图像控制信号是决定向作为显示部的液晶面板2的各像素施加何种灰度等级的信号,即控制各像素的透过率的信号。该图像控制信号一般是作为规定液晶显示装置1应该显示的显示图像的影像信号而被施加的、构成液晶面板的各像素的R、G、B三色子像素各自的灰度等级信号。另外,在采用有源背光源方式的情况下,实际上液晶面板2的各子像素所要求的灰度等级的值,是对从影像信号得到的灰度等级信号,使来自照射到该子像素上的背光源8的照射光的颜色和亮度相对应而施加了必要的校正的值。
图像控制信号被输入到面板驱动电路22,并被分割为水平驱动信号和垂直驱动信号,以使得通过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扫描能够显示一个图像。水平驱动信号和垂直驱动信号分别使水平驱动器电路23和垂直驱动器电路24驱动。然后,在液晶面板2中,对应于由垂直驱动器电路24依次选择的扫描线26,从水平驱动器电路23经数据线25将用于图像显示的灰度等级信号依次给予各像素,由此形成显示图像。
光源控制信号是对于配置在背光源8底面的各个发光二极管9,指示来自该发光二极管9的照射光的亮度,且使该各个发光二极管9在规定的时间(定时)照射光的信号。如上所述,在采用有源背光源方式的情况下,对应于由液晶面板2显示的显示图像,对来自背光源8的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照射光进行控制。例如,在显示暗图像的部分,使来自背光源的照射光变暗,而在显示单色图像的部分,使来自背光源的照射光与显示图像的颜色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对液晶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总以最大值的光量持续进行照射的方式的背光源相比,除了能够降低背光源的消耗电力(功率),而且能够消除所谓的浮黑,使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提高,能够显示色纯度高的图像。
光源控制信号被输入到光源驱动电路27。光源驱动电路27具有:基于光源控制信号,对用于使多个发光二极管9中的各个发光二极管9以规定亮度发光的驱动电力的值进行规定(限定)的光源控制部28;和将由光源控制部28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经连接线30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光源驱动器部29。另外,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9,以与被施加的电流值即驱动电流值相应的亮度发光。另外,通过对发光二极管9的导通/断开(ON/OFF)时间的比例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调整发光二极管9的有效亮度。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表示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的大小的值,为施加到发光元件9的驱动电流的峰值和PWM控制中的占空比值(Duty值)。这样,在本说明书中,驱动电力如字面意思所示,是表示为了使发光元件以规定的亮度发光而施加的功率的大小的意思的用语。另外,所谓增加或减小(降低)驱动电力,是在为电流驱动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小被施加的电流值,在为电压驱动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小被施加的电压值,进一步,在进行PWM控制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小形成为点亮状态的时间即占空比值。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背光源8或其附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该温度传感器31能够使用热敏电阻等电特性根据温度而变化的电子元件。温度传感器31将背光源8的规定部分的温度作为该温度传感器31的输出值传送给光源控制部28。光源控制部28当测定到的温度是会引起发光二极管9和其他电路元件劣化的程度的高温时,使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值减小从而抑制发热,对背光源8的温度进一步上升的情况进行控制。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的背光源的规定部分的温度的检出和与之对应的施加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背光源8的底座10背面的电路基板11(11a~11e)的配置状况的一例的俯视图。另外,图4表示从背面侧看底座10的背面时的状态。
如图4所示,在底座10的背面,作为电路基板11,在底座10的中央部分配置有第一电路基板11a、第二电路基板11b、第三电路基板11c和第四电路基板11d,另外在底座10的左右两端部附近配置有四个第五电路基板11e。在这些电路基板11a~11e装载有如上所述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装置1的各种电路,另外,从各个电路实现的功能方面的观点和施加到电路元件的电源电压的值的通用性等电路设计上的观点出发,进行适当分割。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各种电路基板11中,因为在第一电路基板11a配置有用于进行高电压下的信号处理的电路元件和进行电压值的转换的变压器等,所以该第一电路基板11a与其他电路基板11b~11e相比,液晶显示装置工作时的温度较高。
图5是表示底座10的温度分布的印象(image)图。另外,为了与图4相对应,图5也是从背面侧看底座10时的图。
如上所述,在配置在底座10的背面的电路基板11中,在第一电路基板11a成为发热源的情形,如图5所示,在配置有成为热源的第一电路基板11a的部分,以该第一电路基板11a为中心形成温度高的区域A、区域B、区域C。在这里,在配置有第一电路基板11a的区域之中,第一电路基板11a的中央部附近的区域A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比其周围的区域B、C部分的温度上升大。这可以认为是因为,如图2的截面形状所示,由于为了谋求液晶显示装置1的薄型化,将底座10的背面和电路基板11的间隔设定得非常狭窄,由背盖12内的空气产生的冷却效果不充分,热量容易聚集在底座10的与第一电路基板11a相对的部分的中央。另外,在此例中,区域B的温度上升比区域C的温度上升大。
接着,用图6和图7,对光源驱动电路27的光源控制部28基于由温度传感器31取得的温度的测量值,减小施加到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背光源8的底座10上的发光二极管9和温度传感器31的配置状况的图。另外,图7是表示与由温度传感器31取得的温度测量值相应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值的减小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所示,在背光源8的底座10上,将排列有发光二极管9的区域分割成纵8个、横16个的单位区域(单元区域)P。各个单位区域P的位置如图6(a)所示,用坐标P(x,y)表示。另外,在每个单位区域P配置有一个作为白色光源能够把握(掌握)的发光二极管9。另外,发光二极管9的具体配置和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只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也可以将R、G、B三色发光二极管组合使用。另外,也可以在各个单位区域P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9。另外,为了谋求与图4和图5一致,图6也表示从背面侧看背光源8的底座10时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中,根据电路基板11的配置状况,能够确认,在底座10上,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就是图5所示区域A。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温度传感器31配置在与区域A相当的位置,即,配置在图6(b)所示单位区域P(6,2),P(6,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温度传感器31使用电阻值根据温度而变化的热敏电阻,使用对在施加一定电压时在热敏电阻中流动的电流值进行检测的方法。但是,作为温度传感器31,并不限定于使用热敏电阻,当然也可以使用热电偶等其他温度检测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区域A相当的位置、即图6(b)所示的单位区域P(6,2)、P(6,3)双方配置了温度传感器31,但在希望尽可能减小温度传感器的个数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只在这些区域中的任一个区域配置温度传感器31。另外,与之相反,在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即使多也没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包括单位区域P(6,2)和P(6,3)的多个单位区域配置温度传感器31。但是,不论在哪一种情形,都是根据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检出结果进行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控制。
接着,使用图7,对光源控制部28使用由温度传感器31得到的温度测量值,减小施加到背光源8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值,控制背光源8的进一步的温度上升的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在最开始的步骤S101中,背光源8被稳定(恒定)驱动。在这里,稳定驱动表示全部发光二极管9照射规定的亮度的白色光的状态。另外,如果在有源背光源方式的情况下,则各个发光二极管9照射要求根据影像信号进行照射的色调和亮度的照射光的状态,是稳定驱动状态。
在接着的步骤S102中,判断作为温度传感器31的热敏电阻检测出的温度测定值T是否超过作为规定的阈值被设定的临界温度Tth。另外,在这里,在单位区域P(6,2)和P(6,3)双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的情况下,既可以在从这些单位区域中的各个单位区域测定的两个温度测定值双方都超过临界温度Tth时判断满足S102的条件,也可以在任一方超过临界温度Tth时判定满足了S102的条件。或者,也可以通过将上述两个温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与临界温度Tth作比较,来进行S102的条件的判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令临界温度Tth为保证发光二极管9正常地发挥作用的工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如果在超过该工作保证温度的高温状态下使发光二极管9工作,则发光二极管9自身发生劣化,产生元件寿命变短的弊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温度测定值的阈值的临界温度Tth设定为发光二极管9的工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但该临界温度Tth应该根据液晶显示装置1中的背光源的机构方面和电路方面的具体设计内容进行适当设计。例如,在配置在底座10的背面的电路基板11上的电路元件,以及与发光二极管9一起被装载在LED基板14上的电路元件的工作保证温度,比发光二极管9的工作保证温度低,必须优先考虑这些电路元件的保护的情况下,将温度上升成为问题的电路元件的工作保证温度设定为临界温度。另外,由于发光二极管9和作为温度传感器31的热敏电阻不能充分地接近配置,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阻(温度抵抗),在温度传感器31检测出的温度与发光二极管9的实际环境温度不一样的情况下,优选将加上了该温阻的量的值设定为临界温度Tth。
在步骤S102中,当温度测量值T比临界温度Tth低时(当“否(NO)”时),返回步骤S101,保持原样地施加稳定驱动电力,使发光二极管9继续工作。
在步骤S102中,当温度测量值T比作为阈值设定的临界温度Tth高时(当“是(YSE)”时),在步骤S103中,光源控制部28减小施加到作为背光源8的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把握以配置在背面的电路基板11为热源的底座10的温度分布,所以能够预先确定应该减小被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发光二极管9。首先,减小施加到作为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二极管9的、配置在图6(c)所示的单位区域P(6,2)、P(6,3)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由此,能够防止配置在单位区域P(6,2)、P(6,3)的发光二极管9的温度过度上升,防止这些发光二极管9和周围电路部件的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对应于图5的区域A的发光二极管9同时,也减小施加到与图5的区域B、C对应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具体而言,如图6(c)所示,减小与区域B对应的单位区域P(4,1)、P(5,1)、P(6,1)、P(7,1)、P(4,2)、P(5,2)、P(7,2)、P(4,3)、P(5,3)、P(7,3)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另外,也减小与区域C对应的单位区域P(5,4)、P(6,4)、P(7,4)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与区域A~区域C中的各个区域对应的单位区域中,使驱动电力的减小程度根据各个区域的温度上升的程度,阶段性(阶梯性)地不同。例如,当使与区域A对应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40%时,使区域B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60%,使区域C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75%。另外,这里表示的数值只是一个具体示例,驱动电力的减小程度,优选根据温度上升的区域的分布和/或温度上升的程度适当地进行设计。这样,通过使驱动电力的减小程度阶段性地不同,由于减小驱动电力而产生的发光二极管9的照射亮度的下降程度在平面上看起来变得平滑。由此,能够缓和来自背光源8的照射光的亮度不均。
另外,为了将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值,相对于稳定驱动时施加的驱动电力减小至x%,能够采用如下所述的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将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流的峰值与稳定状态比较使该驱动电流的峰值为x%的方法;和使发光二极管9的PWM控制中的占空比值为稳定状态的x%的方法。另外,通过对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流的峰值和PWM控制的占空比值双方同时进行控制的方法,也能减小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值。
另外,如图6(c)所示,对区域A~区域C以外的、位于没有画影线的单位区域的发光二极管9,保持原样地施加稳定状态的驱动电力(100%)。
接着,如图7的步骤S104所示,光源控制部28再次将温度传感器31取得的温度测定值T与作为规定的阈值被设定的临界温度Tth进行比较。这时,当T不比临界温度Tth高时(当为“否”时),返回步骤S101,对全部发光二极管9施加稳定状态的电力。另外,当T依然比临界温度Tth高时,继续进行步骤S 103中的驱动电力的减小操作。
另外,当进行步骤S103中的驱动电力的减小操作时,将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不是一次性地减小到规定的减小程度,而是以小(少)的减小程度反复进行减小动作,逐渐减小所施加的驱动电力。例如,在步骤S102中,当最开始判断温度测定值T比临界温度Tth高时,首先,例如在图6(c)所示的区域A减小10%的电力,在区域B减小5%的电力,在区域C减小3%的电力,在步骤S104中,每当继续判断T比临界温度Tth高时,进一步进行阶段性的电力减小。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则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减小时产生的照射光的亮度下降变得在时间上平缓,能够期待使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观察者不容易感觉到的效果。
另外,关于该减小程度的设定,根据检测出的温度测定值T超过临界温度Tth的状况发生的频率和最高温度的值,以及发光二极管和其他电路部件等需要加以保护以免受温度上升的影响的元件的温度耐性等,进行适当设定。另外,与驱动电力减小时的操作同样地,在确定到温度测定值T的降低时将驱动电力返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也不是一次性切换到100%的稳定驱动,而是依次使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值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通过减小(减少)施加到位于底座10的温度上升较大的区域的、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流,能够抑制底座10的温度上升的峰值,能够有效地防止发光二极管9由于发热而劣化。另外,由于也能够减小底座10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因此也能够减小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温度-亮度特性产生的、来自背光源8的照射光的明亮度和色调的不均匀。
接着,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的第二例,对在配置在底座10背面的电路基板11(11a~11e)之中,可能成为主要热源的电路基板11为2个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例的、底座10背面的电路基板11的配置例的图,相当于上述第一例中的图4。在图8所示的第二例中,除了第一电路基板11a成为热源外,第四电路基板11d也成为热源。另外,假定这些第一电路基板11a和第四电路基板11d以外的、第二电路基板11b、第三电路基板11c、四个第五电路基板11e不产生相当于主要的热源的程度的热量。
图9表示图8所示的电路基板11的配置的情况下的、底座10的温度上升的程度。该图9是相当于上述第一例的图5的图。如图9所示,在该第二例中,在与配置有第一电路基板11a的区域相当的部分即区域A~区域C中发生温度上升,并且在与配置有第四电路基板11d的区域相当的部分即区域D、E也发生温度上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中,区域A~E中的温度上升的程度为区域A>区域D>区域B>区域C=区域E的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例中,光源驱动电路27的光源控制部28使施加到位于图9所示的区域A~区域E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减小。图10是在上述第一例中,与图6的所示相同地,表示底座10上的发光二极管9的排列状态和温度传感器31的配置位置,以及施加的驱动电力被减小的发光二极管9的位置的图。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中,根据电路基板11的配置状况,能够确认底座10的温度上升大的区域,能够确定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位置。温度传感器31配置在配置有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二极管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中,也如上所述,由于图9的区域A的温度上升最大,所以在图9的区域A所对应的单位区域P(6,2)、P(6,3)配置温度传感器3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热源的电路基板11有两个,由于图9中区域D所示的部分的温度上升继区域A之后较大,因此也可以在与区域D对应的单位区域P(12,6)、P(12,7)配置温度传感器31。在此第二例中,温度传感器31也使用热敏电阻。
在第二例中也与上述第一例同样,遵从图7所示的流程图,光源控制部28减小施加到配置在温度上升大的区域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在这里,与区域A~区域C对应的单位区域的驱动电力的控制与第一例相同。另外,在该第二例的情况下,由于在区域D、E中也发生以电路基板为热源的温度上升,因此与之相应地,也使与区域D、E对应的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减小。这时,在第二例中,根据各区域的温度上升的程度,例如使区域A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40%、使区域D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50%,使区域B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60%,使区域C和区域E的驱动电力为稳定驱动时的75%。通过这种方式,根据各个区域的温度上升的比例减小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因此能够使底座10上的温度分布平滑。如图10(c)所示,对于位于区域A~区域E以外的、没有画影线的部分的单位区域的发光二极管9,保持原样地施加稳定状态(100%)的驱动电力。
另外,虽然可以根据配置在与区域A对应的单位区域P(6,2)、P(6,3)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结果进行区域A~区域E的全部区域的驱动电力的控制,但也可以对区域A~区域C和区域D、E分别进行控制。即,如上所述,在与区域D对应的单位区域P(12,6)、P(12,7)也配置温度传感器31的情况下,基于配置在单位区域P(6,2)、P(6,3)的温度传感器31进行区域A~区域C的驱动电力的控制,基于配置在单位区域P(12,6)、P(12,7)的温度传感器31进行区域D、E的驱动电力的控制。
关于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减小方法,与第一例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用如下所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降低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流的峰值的方法;和减小发光二极管9的PWM控制的占空比(值)的方法。
进一步,第二例也与上述第一例同样地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再次将温度传感器31取得的温度测定值T与临界温度Tth进行比较,判断是返回稳定状态,还是继续减小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状态。另外,驱动电力的减小及其恢复能够分几个阶段逐渐进行这点也与第一例的情况相同。
如上所述,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所示,即使在作为发热源的电路基板存在两个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减小施加到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值的方法,抑制背光源的极端的温度上升。因此,可以得知,能够防止发光二极管和电路部件等元件由于温度上升而劣化,另外,由于底座上的温度分布平滑,因此能够减小来自背光源的照射光的亮度和色调的分布。
当然,用该第二例所示的观点,在成为热源的电路基板有三个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相同的方法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中,对同时减小施加给位于温度上升较大的两个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中,由于各自具有个别的温度传感器,因此能够对位于各个区域的发光元件个别地进行施加的驱动电力的校正。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如下内容进行了说明:在作为热源被把握的电路基板为一个的情况下的第一例和作为热源被把握的电路基板为两个的第二例这两种情况下,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当检测出的温度测定值比规定的温度阈值高时,减小施加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由此能够降低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温度。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用于检测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直接设置在作为需要检测温度的对象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内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由于能够测量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实际温度,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温度校正。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那样,在已把握成为热源的电路基板的情况下等、已经把握了背光源实际工作时的温度分布的状况的情况下,并不必须将温度传感器配置在需要进行检测的区域内。例如,在发光元件的附近没有配置温度传感器的空间的情况下,将温度传感器配置在背光源的底座的周边区域,通过预先确认温度传感器的配置位置的温度和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的关系,利用配置在检测对象区域以外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得到需要的温度测量值。
另外,也可以在背光源的规定部分配置几个温度传感器,根据这些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测量值,光源控制部确定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从而确定配置有该发光元件的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如果温度传感器不使用热敏电阻,而使用例如像热电偶这样的能够直接测定对象物的温度的元件的情况下,就不需要从配置有需要保护以免因温度上升而劣化的对象的区域间接地得到该对象的温度。这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也包括发光元件自身的温度。
另外,在上述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和第二例中,对于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作为减小被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发光元件,不仅减小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也同时减小施加到其周围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情况。例如,在由电路基板等其他热源产生的温度上升的影响只限于很狭小的区域的情况下,当然只需要减小对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即可。特别是,当驱动电力的减小程度比较小时,由于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减小而引起的发光元件的亮度降低的比例也不会那么大,因此也就不需要减小施加到位于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周围的其它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以使亮度分布平滑,因此也能够考虑只减小施加到一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情况。
[实施方式2]
接着,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对具有一种背光源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该背光源在没有确定成为热源的电路基板的情况下,以及根据实际使用状况背光源8的底座10的温度上升状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发光元件和其他电路部件由于高温工作而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的例子使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背光源中的温度传感器的配置和基于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测定值的、光源驱动电路的光源控制部的动作内容以外的、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用图1~图3说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的说明,只对与施加到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相关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作为构成背光源8的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9各自对应地配置温度传感器31,该温度传感器31对配置有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检测。而且,光源驱动电路27的光源控制部28,对检测配置有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区域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1所检测出的温度测定值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温度阈值进行判断,并且,根据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减小对全部发光二极管29施加的驱动电力。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减小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和施加到各个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的大小的关系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31,但并不限于此。
如图11所示,首先,在步骤S201中,对全部的发光二极管9施加进行稳定状态的驱动所需要的驱动电力Pint作为驱动电力P。在这里,稳定状态是各个发光二极管9以期望的发光亮度发光的状态,在为有源背光源方式的情况下,是与显示图像对应地照射各个发光二极管9所被要求的发光亮度的光的状态。
接着,在步骤S202中,光源控制部28取得各个发光二极管9所配置的区域的环境温度T。进一步,判断该环境温度T是否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对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进行计数。在这里,规定的温度阈值Tth作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临界温度,能够选择发光二极管9的工作保证温度的上限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阈值Tth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是需要根据背光源8的构造以及由于高温下工作而产生劣化成为需要保护的对象的电路部件等背光源8的个别状况进行适当设定的数值。
接着,在步骤S203中,光源控制部28将作为输出值的测定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值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与规定的个数阈值Nth作比较。然后,当测定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值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比规定的个数阈值Nth少时(当N<Nth时),不进行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校正,返回步骤S201。这时,如图12所示,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值保持为进行稳定状态的驱动所需要的驱动电力Pint不变。
在步骤S203中,当输出值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超过规定的个数阈值Nth时(Nth<N),在步骤S204中,光源控制部28将施加到全部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值一律减小。这时的减小量如图12所示,根据超过个数阈值N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数量,N每比Nth增加1就增大ΔP。
进一步,在步骤S203中,当全部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时(当N=Nmax时),在步骤S205中,光源控制部28将施加到全部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值减小到最小值Pmin。另外,优选将该Pmin设定成如下方式的驱动电力的值:即使继续向发光二极管9施加驱动电力Pmin,发光二极管9所配置的区域的环境温度也不超过作为规定的阈值的临界温度。
通过这种方式,如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那样,即使不知道在背光源8的底座10的平面上成为温度上升的原因的热源的位置,而且,特别是如有源背光源的情况那样发光二极管9的点亮状态经常变化的情况下,或者配置在底座10背面的电路基板11的发热状态不固定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9处于规定的温度以上的临界温度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光源控制部28同样地减小施加到全部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因此背光源8的各部分不会发生照射光的亮度不均和/或颜色不均,不会显示不自然的显示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驱动电路27的光源控制部28,总对温度传感器31的输出值进行管理,将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与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P的关系控制为维持图12所示的关系。因此,当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减少时,使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值增加。因此,能够避免作为保护对象的发光二极管9和其他电路部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而劣化的危险,并且,能够总以更接近稳定状态的状态驱动发光二极管9。
以上,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超过规定的个数阈值Nth时,使施加到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值根据超过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的个数每次减小ΔP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中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减小程度不只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定几个个数阈值,根据数量使减小程度变化。
设定第一个数阈值Nth1和第二个数阈值Nth2,当超过各个阈值时,光源驱动部28使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值的减小程度变化,图13表示这样的情况下的、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的个数N和施加到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力P的关系。
如图13所示,当超过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超过第一个数阈值Nth1时,使施加到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P以第一减小量ΔP1减小,进一步,当超过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超过第二个数阈值Nth2时,使施加到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以比第一减小量ΔP1大的第二减小量ΔP2减小。这样,当超过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比较少时,使与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对应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减小量ΔP较小,当超过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变多时,使与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对应的施加到发光二极管9的驱动电力的减小量ΔP也变大,由此,能够在大量温度传感器31检测出规定的温度阈值以上的温度的高温状态下,有效地抑制进一步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背光源8由于来自各个发光二极管9的散热的相乘效果,环境温度迅速上升而成为接近热失控的状态。
进一步,也可以不设定多个个数阈值Nth地加以使用,而是如图14所示,随着超过温度阈值Tth的温度传感器31的个数N的数量变多,使ΔP的倾斜连续地变大。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特别是在不能确定背光源内的温度上升的热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发光元件和其他电路部件等元件处于由过剩的温度上升而形成的恶劣的环境中,能够防止元件寿命变短等弊端。在这里,个数阈值Nth、Nth1、Nth2与温度阈值Tth同样,当然应该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的结构和需要保护的电路元件的状态进行适当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温度传感器与各个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所配置的区域对应,使温度传感器与发光二极管所配置的位置接近,使用与发光二极管相同个数的温度传感器,对这样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个数可以根据背光源的结构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将多个发光二极管归拢到一起为一个单元,将该发光二极管的单元作为发光二极管所配置的一个区域,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取得各个这样的区域的环境温度。特别是,在将R、G、B三色发光二极管并排使用作为白色光源的情况下等,与各色发光二极管分别对应地设置温度传感器没什么意义,优选按照构成白色光源的每个单位设置温度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EL光源等其他发光元件用作光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防止由于实际使用时的背光源底座部分的环境温度上升导致发光元件和其他电路部件劣化,作为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的背光源以及作为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能够在产业上使用。
Claims (9)
1.一种背光源,其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侧,向所述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的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元件,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
光源驱动电路,其具有规定向各个所述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和将由所述光源控制部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器部;和
温度传感器,其对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
所述光源控制部在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施加到所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所配置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对于位于所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周围的其他发光元件以比对所述工作中温度最高的发光元件的减小比例低的比例减小施加的驱动电力。
4.一种背光源,其设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侧,向所述显示部照射用于显示图像的照射光,该背光源的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元件,其在平面上排列有多个;
光源驱动电路,其具有规定向各个所述发光元件施加的驱动电力的值的光源控制部和将由所述光源控制部规定的值的驱动电力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源驱动器部;和
温度传感器,其对配置有所述发光元件的区域的多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中
所述光源控制部根据测量出超过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使施加到全部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一律减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在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规定的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就以一定的比例减小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在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第一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就以第一减小比例减小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在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第二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就以比所述第一减小比例大的第二减小比例减小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在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超过规定的个数阈值时,每当测量出超过所述规定的温度阈值的温度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个数增加时,以逐渐增加的减小比例减小施加到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力。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9.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部,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向所述显示部照射来自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的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06087 | 2008-08-08 | ||
JP2008206087 | 2008-08-08 | ||
PCT/JP2009/063667 WO2010016440A1 (ja) | 2008-08-08 | 2009-07-31 |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0150A true CN102090150A (zh) | 2011-06-08 |
Family
ID=4166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269506A Pending CN102090150A (zh) | 2008-08-08 | 2009-07-31 | 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109655A1 (zh) |
EP (1) | EP2309825A4 (zh) |
JP (1) | JPWO2010016440A1 (zh) |
CN (1) | CN102090150A (zh) |
BR (1) | BRPI0917011A2 (zh) |
RU (1) | RU2011103438A (zh) |
WO (1) | WO2010016440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3506A (zh) * | 2012-09-21 | 2013-01-16 | 东南大学 | 阵列式led照明灯具中心区域温度动态控制方法 |
CN103606352A (zh) * | 2013-11-15 | 2014-02-2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
WO2018000503A1 (zh) * | 2016-06-30 | 2018-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调节终端lcd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CN111081193A (zh) * | 2020-01-07 | 2020-04-28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器及其亮度调整方法 |
CN112382240A (zh) * | 2020-10-30 | 2021-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470351A (zh) * | 2018-08-01 | 2021-03-09 |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 光源装置、驱动方法和感测模块 |
CN113066438A (zh) * | 2021-03-29 | 2021-07-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亮度补偿装置、方法、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61056B2 (ja) * | 2008-07-28 | 2013-08-1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US20120113164A1 (en) * | 2009-07-06 | 2012-05-1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12003861A (ja) * | 2010-06-14 | 2012-01-05 | Casio Comput Co Ltd | 定電流回路 |
US9142157B2 (en) * | 2011-01-20 | 2015-09-22 | Apple Inc. | Methods for enhancing longevity i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s |
WO2012172879A1 (ja) * | 2011-06-14 | 2012-12-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有機el照明器具 |
US9236013B2 (en) * | 2011-09-29 | 2016-01-12 |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 Display device for detecting deterioration based on detected temperature and backlight luminescence |
US8850714B2 (en) * | 2011-09-30 | 2014-10-07 |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 Chromaticity correction device, chromaticity correc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JP5080681B1 (ja) * | 2011-11-18 | 2012-11-21 | 株式会社ナナオ | 表示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温度推定方法 |
JP5232290B2 (ja) * | 2011-12-02 | 2013-07-10 | 株式会社東芝 |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輝度制御方法 |
CN102427647A (zh) * | 2011-12-16 | 2012-04-25 | 广东朗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自动调整亮度和光色的照明灯 |
GB2513841A (en) * | 2013-04-24 | 2014-11-12 | Isis Technology Ltd | Temperature-controlled computing device |
JP2015200720A (ja) * | 2014-04-04 | 2015-11-1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温度情報取得装置及び温度情報取得方法 |
US20160161959A1 (en) * | 2014-06-12 | 2016-06-09 | Mediatek Inc. |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mechanism |
JP6469477B2 (ja) * | 2015-02-27 | 2019-02-13 | 東芝映像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
US9958921B2 (en) * | 2015-03-09 | 2018-05-01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Power management to change power limits based on device skin temperature |
CA2886862A1 (en) * | 2015-04-01 | 2016-10-01 | Ignis Innovation Inc. |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for avoiding overheating and/or accelerated aging |
CN104797060B (zh) * | 2015-05-13 | 2017-11-10 | 昂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中的温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RU2707412C1 (ru) | 2016-12-28 | 2019-11-26 | Мицубиси Электрик Корпорейшн |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ий блок,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мульти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CN108538258B (zh) * | 2017-03-06 | 2023-03-2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调整背光电流的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
DE102017105131A1 (de) | 2017-03-10 | 2018-09-13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und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
JP6950551B2 (ja) * | 2018-02-01 | 2021-10-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KR102532775B1 (ko) * | 2018-10-10 | 2023-05-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1524488B (zh) * | 2020-04-13 | 2021-05-11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显示屏过热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
US11259392B1 (en) * | 2020-12-24 | 2022-02-22 | Elemental LED, Inc. | LED luminaire drive circuit with voltage feedback control |
JP2022190232A (ja) | 2021-06-14 | 2022-12-26 |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 照明装置 |
CN117095653B (zh) * | 2023-09-06 | 2024-06-11 | 深圳雅博创新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lcd屏保护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06537A1 (ja) * | 2004-07-12 | 2006-01-19 | Sony Corporation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CN1832581A (zh) * | 2005-03-09 | 2006-09-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调整白平衡的图像投影设备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82369B2 (ja) * | 2004-03-25 | 2008-04-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ライトバルブを構成する射出側偏光板の温度上昇抑制 |
JP4182930B2 (ja) * | 2004-07-12 | 2008-11-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KR101133755B1 (ko) * | 2004-07-22 | 2012-04-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
JP4539492B2 (ja) * | 2004-11-19 | 2010-09-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バックライト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4734900B2 (ja) * | 2004-11-19 | 2011-07-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KR20070021491A (ko) * | 2005-08-18 | 2007-02-23 |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 복합형 백라이트 구조 |
JP4757585B2 (ja) * | 2005-09-21 | 2011-08-24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
KR20070058087A (ko) * | 2005-12-01 | 2007-06-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그 구동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액정표시장치 |
KR100714621B1 (ko) * | 2006-01-24 | 2007-05-0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온도보상기능을 갖는 led 구동 장치 |
KR20070079455A (ko) * | 2006-02-02 | 2007-08-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수 개의 발광소자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제어방법 |
KR101258083B1 (ko) * | 2006-05-03 | 2013-04-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온도보상 led 백라이트 구조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07317479A (ja) * | 2006-05-25 | 2007-12-06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8097864A (ja) * | 2006-10-06 | 2008-04-24 |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駆動方法 |
KR20080034294A (ko) * | 2006-10-16 | 2008-04-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US20080136770A1 (en) * | 2006-12-07 | 2008-06-12 | Microsemi Corp. - Analog Mixed Signal Group Ltd. | Thermal Control for LED Backlight |
CN101763838B (zh) * | 2010-01-15 | 2013-11-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以及设定其驱动电流的方法 |
-
2009
- 2009-07-31 BR BRPI0917011A patent/BRPI091701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7-31 EP EP09804924A patent/EP230982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7-31 WO PCT/JP2009/063667 patent/WO201001644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7-31 US US12/737,406 patent/US2011010965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7-31 JP JP2010523843A patent/JPWO2010016440A1/ja not_active Ceased
- 2009-07-31 RU RU2011103438/07A patent/RU2011103438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07-31 CN CN2009801269506A patent/CN1020901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06537A1 (ja) * | 2004-07-12 | 2006-01-19 | Sony Corporation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CN1832581A (zh) * | 2005-03-09 | 2006-09-1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调整白平衡的图像投影设备及其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3506A (zh) * | 2012-09-21 | 2013-01-16 | 东南大学 | 阵列式led照明灯具中心区域温度动态控制方法 |
CN102883506B (zh) * | 2012-09-21 | 2014-10-29 | 东南大学 | 阵列式led照明灯具中心区域温度动态控制方法 |
CN103606352A (zh) * | 2013-11-15 | 2014-02-2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
WO2018000503A1 (zh) * | 2016-06-30 | 2018-01-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调节终端lcd背光亮度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CN112470351A (zh) * | 2018-08-01 | 2021-03-09 |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 光源装置、驱动方法和感测模块 |
CN112470351B (zh) * | 2018-08-01 | 2024-02-09 |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 光源装置、驱动方法和感测模块 |
US12088061B2 (en) | 2018-08-01 | 2024-09-10 |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 Light source device, drive method, and sensing module |
CN111081193A (zh) * | 2020-01-07 | 2020-04-28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器及其亮度调整方法 |
CN112382240A (zh) * | 2020-10-30 | 2021-02-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066438A (zh) * | 2021-03-29 | 2021-07-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亮度补偿装置、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3066438B (zh) * | 2021-03-29 | 2022-07-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亮度补偿装置、方法、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PI0917011A2 (pt) | 2016-02-16 |
US20110109655A1 (en) | 2011-05-12 |
EP2309825A4 (en) | 2011-10-05 |
JPWO2010016440A1 (ja) | 2012-01-19 |
RU2011103438A (ru) | 2012-08-10 |
EP2309825A1 (en) | 2011-04-13 |
WO2010016440A1 (ja) | 2010-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0150A (zh) | 背光源和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 |
KR101156271B1 (ko) | 조명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표시 장치 | |
US8830158B2 (en) | Method of local dimming a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 |
CN1753073B (zh) | 发光装置、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 |
CN104992676B (zh) | 驱动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 |
CN101996575A (zh) | 显示装置、校正亮度劣化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JP2009053687A (ja)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
CN101971702A (zh) | 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 |
US8169155B2 (en) | Method of driving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driv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 |
US20140111560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590940B1 (ko) | 광원 구동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US8305332B2 (en) | B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localized dimm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680624B (zh) | 照明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 |
KR102119091B1 (ko) |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 |
US8400394B2 (en) | Backlight unit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and dimm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2552137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
US912329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ED unit using current mirror circuit | |
CN111599324A (zh) | 显示设备 | |
US8093827B2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light source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module | |
CN114863883B (zh) | 直下式背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与发光控制方法 | |
KR20160108783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
KR20080073950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4851397A (zh) | 驱动光源模块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 |
CN10906495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KR20150014710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